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和原理

合集下载

第三节 单纯形法

第三节 单纯形法

8
1.初始单纯形表: 1.初始单纯形表: 初始单纯形表
CB XB b b1 b2 ┇ bm f
m
cn+1 xn+1 cn+2 xn+2 ┇ ┇ cn+m xn+m m -z
c1 x1 a11 a21 ┇ am1 σ1
… … … … ┇ … …
cn xn a1n a2n ┇ amn σn
m
cn+1 xn+1 1 0 ┇ 0 m 0
… … … … ┇ … …
cn+m xn+m θi 0 θ1 0 θ2 ┇ ┇ 1 θm 0
其中 f = -∑ cn+i bi σj = cj -∑ cn+i aij 为检验数
i =1 i =1
cn+i = 0 i= 1,…,m an+i,i = 1 , an+i,j = 0 ( j≠i )
i , j = 1, … , m
单纯形法的计算步骤: 单纯形法的计算步骤:
1.寻找一个初始的可行基和相应基本可行解, 1.寻找一个初始的可行基和相应基本可行解,确定 寻找一个初始的可行基和相应基本可行解 基变量、非基变量以及基变量、非基变量( 基变量、非基变量以及基变量、非基变量(全部 等于0 和目标函数的值, 等于0)和目标函数的值,并将目标函数和基变量 分别用非基变量表示。 分别用非基变量表示。 2.在用非基变量表示的目标函数表达式中 在用非基变量表示的目标函数表达式中, 2.在用非基变量表示的目标函数表达式中,我们称 的系数(或其负值) 非基变量xj 的系数(或其负值)为检验数记为 σj 。若 σj > 0,那么相应的非基变量xj ,它的 0, 值从当前值0开始增加时,目标函数值随之增加。 值从当前值0开始增加时,目标函数值随之增加。 称为“进基变量” 这个选定的非基变量xj 称为“进基变量”,转 (3)。如果任何一个非基变量的值增加都不能使目 (3)。 标函数值增加, 非正, 标函数值增加,即所有σj 非正,则当前的基本可 行解就是最优解,计算结束。 行解就是最优解,计算结束。

3 单纯形法

3 单纯形法

X (2) =(2, 0, 8, 24, 0, 0, 5)T
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法

当前基可行解是最优解?
当前基可行解是最优解
最优解:X * =(2, 0, 8, 24, 0, 0, 5)T
最优值:z*=280
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法
1.1 确定初始基可行解
(1) 直接从 A 中观察到一个初始可行基;
(2) 若在化标准型前,约束条件都是 “≤” 的形式。利用化标准型的
初等 变换
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法
x1 xl xm x m 1 xmt xn b a1' ,m t a l' ,m 1 ' a l' ,n ' bl' ' 1 ' a1' ,m 1 ' a1,m t 0 a1' ,n ' a1,m t b1' ' a1,m t a l ,m t a l ,m t a l ,m t a l ,m t ' ' ' a l ,m 1 a l ,n bl 1 1 a l' ,m t a l' ,m t a l' ,m t a l' ,m t ' ' ' ' a m ,m t a l ,m 1 ' a l ,n ' bl ' ' ' ' ' 1 a m , m 1 ' a m , m t 0 a m , n ' a m , m t bm ' a m , m t a l ,m t a l ,m t a l ,m t a l ,m t

第5章-单纯形法

第5章-单纯形法
第五章 单 纯 形 法
• §1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和原理 • §2 单纯形法的表格形式 • §3 求目标函数值最小的线性规划的问题的
单纯形表解法 • §4 几种特殊情况
§1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和原理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从可行域中某一个顶点开始,判断此顶点是否是最优 解,如不是,则再找另一个使得其目标函数值更优的顶点,称之为迭代,再判断此 点是否是最优解。直到找到一个顶点为其最优解,就是使得其目标函数值最优的 解,或者能判断出线性规划问题无最优解为止。
n
bi aijxj. i1,2, ,m
jm1
把以上的表达式带入目标函数,就有
m
n
zc1x1c2x2 cnxn cixi cjxj
i1
jm1
其中:
n
n
z0
cj zj xj z0 jxj
jm1
jm1
m
z0 cibi, j cj zj;
i1
m
zj ciaij c1a1j c2a2j cmamj c1,c2,
i1
a1j
,cma2j
amj
c1,c2, ,cmpj
§2 单纯形法的表格形式
上面假设x1,x2,…xm是基变量,即第i行约束方程的基变量正好是xi,而 经过迭代后,基将发生变化,计算zj的式子也会发生变化。如果迭代后的 第i行约束方程中的基变量为xBi,与xBi相应的目标函数系数为cBi,系数列

第四讲 单纯形法基本原理

第四讲 单纯形法基本原理
单纯形法一般原理
1 确定初始的基本可行解 2 判断现行的基本可行解是否最优 3 基本可行解的改进 ——基变换 4 用初等变换求改进了的基本可行解 ——旋转变换
1947年美国数学家G.B.Dantzig在研究美国空 军资源配置时 , 提出了求解线性规划的有效 方法—单纯形法。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应
用计算机求解线性规划获得成功。 Dantzig 的单纯形法 : 把寻优的目标集
定理1:最优解判别定理
对于线性规划问题 minz CX , D X Rn AX b, X 0
若某个基本可行解所对应的检验向量
N
C N C B B 1 N 0
则这个基本可行解就是最优解。
定理2:无穷多最优解判别定理

B 1b X 0
C ( 5, 2, 3,1, 1)
1 2 2 1 0 A= 3 4 1 0 1 8 b 7 解: (1)确定初始的基本可行解。
1 B=(P4P5 )= 0 0 ,基变量 1
x4 , x5 ,非基变量 x1 , x2 , x3。
x1 CB =(1, 1) x4 1 0 1 2 2 XB = ,X N = x 2 ,B= ,N= , C =( 5, 2, 3) x 0 1 3 4 1 N 5 x 3 8 X N =0 X B =B1b= X=(0,0,0, 8, 7)T 7

第二章 单纯形法(1基本思路和原理)

第二章 单纯形法(1基本思路和原理)
第二章 单纯形法
Singlex Method
第二章 单纯形法
对于只有两个决策变量的线性规划问 题,可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作图表 我们在第三章所介绍的线性规划问题的计 示线性规划问题的有关概念,并求解.
算机解法就是基于单纯形法编程来解决可 以含有上千个决策变量的及上千个约束条 由美国数学家丹捷格 件的复杂的线性规划问题。 件的复杂的线性规划问题。 G.B.Dantzig)提出的 提出的, (G.B.Dantzig)提出的,得到最
1 1 0 B3 = 1 0 0 1 0 1
为零, 令这个基的非基变量 x1, s2 为零, 这时约束方程就变为基变量 即: 0 x2 + s1 = 300 1 1 1 0 0 x2 300 s1 = 400 x1=0, 2 1 0 1 0 ⋅ x2 = 400 0 1 0 0 1 0 250 x + s = 250 x2=400 s 2 3 3 求解,即可得到基变量的唯一一组解: 求解,即可得到基变量的唯一一组解: x2= 400 , s1= -100 , s3= -150 s1=-100 加上非基变量: 得到此线性规划的一个基解. 加上非基变量: x1= 0, s2 = 0, 得到此线性规划的一个基解. s2=0 s3=-150 的约束方程: 的约束方程:

运筹学单纯形法

运筹学单纯形法

maxz=4-x3-x4 s.t. x1=2-x3+x4 x =1 -x4 A 2 x1, x2, x3, x40
单纯形法原理(8)—叠代过程回顾
x1=0 (x1,x2,x3,x4)= (0,1,2,0), z=2 第一次叠代 x2进基,x4离基 (x1,x2,x3,x4)= (0,0,3,1), z=0 C x3=0 A
以每个条件所加的松弛变量为 单纯形法原理 初始基变量,其系数矩阵---单位矩阵为初始可行基
XN
• • • •
= CB(B-1b- B-1N XN)+ CN XN =CBB-1b- CBB-1NXN+ CNXN =CBB-1b + (CN XN-CBB-1NXN) =CBB-1b + (CN -CBB-1N) XN
1 0
0 0
0 1
0
CB XB b 0 2 Z Cj CB XB b 1 2 Z X1 2 X2 1 4 X3 2 X2 1 2 1 1 0 0
X1 X2 X3 X4 1 0 1 1 0 0 0 -1 1 -1

z=2+x1-2x4 x3=2-x1+x4 x2 =1 -x4
x1进基,x3离基
-1 2/1 1 / -2
Cj CB XB b 0 x5 7
max z=x1+2x2 s.t. x1+x2+x3 =3 x2 +x4=1 x1, x2, x3, x40

线性规划 -单纯形法

线性规划 -单纯形法

bi ︱aik > 0 } = bl min { a a
ik
迭 代 步 骤
lk
确定主元al k, 同时也就确定第l 行的基变量 xl为换出变 量(离基变量 )。 6° 以al k为主元素对当前表格进行一次换基运算,使pk变换 为第l行的元素为1,其余的元素为0,并将XB中的xl换为xk得 到 一个新单纯形表,返3° 。
-30 x3 x2 x1 4 6 4 -42
1 0 3
3 0 0 1 0
0 1 0
0 0 1 0 0
1 0 0
0 1 0 0 0
0 1/2 -2
-5/2
0 0 1
0
8 4 min
0 5 3
2/3 -1/3 1/2 0 -2/3 1/3 -1/2 -1 z* = 42
X*= (4, 6, 4, 0, 0)T,
单纯形法的思路
找出一个初始可行解
是 是否最优 循 环 最优解
否 结束 转移到另一个基本可行解 (找出更大的目标函数值) 核心是:变量迭代
7
二、确定初始基本可行解
8
二、确定初始基本可行解
9
三、最优性检验
10
四、基变换
得到一个基本可行解后,经检验如果不是 最优解,则要寻找一个新的基本可行解。 具体做法是从原可行基中换一个列向量, 得到一个新的可行基,这就叫基变换。 为了换基,要确定进基变量和离基变量。

线性规划的解法

线性规划的解法

线性规划的解法

线性规划是现代数学中的一种重要分支,它是研究如何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优化某种目标函数的一种数学方法。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线性规划求解。如在生产中,如何安排产品的产量才能最大化利润;在运输中,如何安排不同的运输方式最大程度降低成本等等。线性规划的解法有多种,下面我们就来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

1. 单纯形法

单纯形法是线性规划中最重要的求解方法之一,它是由Dantzig于1947年提出的。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是从某一个初始解出发,通过挑选非基变量,使得目标函数值逐步减少,直到得到一个最优解。单纯形法的求解过程需要确定初始解和逐步迭代优化的过程,所以其求解复杂度较高,但是在实际中仍有广泛应用。

2. 对偶线性规划法

对偶线性规划法是一种将线性规划问题转化为另一个线性规划

问题来求解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优势是,它可以用于求解某

些无法用单纯形法求解的问题,如某些非线性规划问题。对偶线

性规划法的基本思路是将原问题通过拉格朗日对偶性转化为对偶

问题,然后求解对偶问题,最终得到原问题的最优解。

3. 内点法

内点法是一种由Nesterov和Nemirovsky于1984年提出的方法,它是一种不需要寻找可行起点的高效的线性规划求解方法。内点

法的基本思路是通过不断向可行域的内部靠近的方式来求解线性

规划问题。内点法的求解过程需要实现某些特殊的算法技术,其

求解效率高,可以解决一些规模较大、约束条件复杂的线性规划

问题。

4. 分枝定界法

分枝定界法是一种通过逐步将线性规划问题分解成子问题来求

解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在求解一个较大的线性规划

单纯形法的表格解法

单纯形法的表格解法
而其计算的方法也大体上使用矩阵的行的初等变换。以下用单纯形表格来
求解第二章的例1。
max 50x1+100x2+0·s1+0·s2+0·s3. x1+x2+s1=300, 2x1+x2+s2=400, x2+s3=250,
x1, x2, s1, s2, s3≥0. 把上面的数据填入如下的单纯形表格
.
求出基本解:x1=0,x2=250,s1=50,s2=150,s3=0。因为此解满足非负 条件,是基本可行解,故s3可以确定为出基变量。
能否在求出基本解以前来确定出基变量呢? 以下就来看在找出了初始基本可行解和确定了入基变量之后,怎么样的 基变量可以确定为出基变量呢?或者说出基变量要具有什么条件呢?
由于在线性规划的标准型中要求都大于等于零如果我们能找到一个基是单位矩阵或者说一个基是由单位矩阵的各列向量所组成至于各列向量的前后顺序是无关紧要的事例如那么显然所求得的基本解一定是基本可行解这个单位矩阵或由单位矩阵各列向量组成的基一定是可行基
单纯形法
• §1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和原理 • §2 单纯形法的表格形式 • §3 求目标函数值最小的线性规划的问题的
§2 单纯形法的表格形式
迭代 基变
次数 量
cB
x1
x2
s1
50 100 0

运筹学单纯形法

运筹学单纯形法
1-3 单纯形法
图解法的局限性?
1947年G.B.Dantzig(丹捷格) 提出的单纯形法提供了方便、有 效的通用算法求解线性规划。
一、单纯形法的基本思想
1、顶点的逐步转移
LP可行域
基本可 行解
转移条件:使目标函数值得到改善 停止准则:目标函数达到最优值
顶点转移的依据?
根据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域是凸集 (凸多边形或凸多面体),若LP有最优解, 就一定可以在可行域的顶点上找到。
s.t.
x1 x1

x2 x3 x4 4x2 7x3
x5
3
9

x1
,
x2 ,
x3 , x4 ,
x5

0
(劳动力约束) (原材料约束)
第二步:寻求初始可行基,确定基变量
A 11
1 4
1 7
1 0
10
B P4 ,
P5



1 0
10
LP限制条件中全部是“≤”类型的约束 ——将新增的松弛变量作为初始基变量,
对应的系数列向量构成单位阵;
(2)写出初始基本可行解——
根据“用非基变量表示基变量的表达式”, 非基变量取0,算出基变量,搭配在一起构成 初始基本可行解。
2、建立判别准则:
(1)两个基本表达式的一般形式 就LP限制条件中全部是“≤”类型约束,新

单纯形法

单纯形法

单纯形法

一、单纯形法的原理

线性方程组的解:

⎩⎨

⎧=----=+-+-432

24254321

54321x x x x x x x x x x (1) 5个未知数,两个方程组。方程的解多于1个。

两种初等变换:5

1)方程组的任一方程乘上一个不为零的数。

2)方程组的任一方程两边同乘上一个常数,分别加到另一个方程的两边。 式(1)做变换得到:(①×-1)

⎧=-+-=+-+-2322

242543254321x x x x x x x x x (2) 式(2)做变换得到:(②×2)

⎨⎧=-+-=---2

32642354325431

x x x x x x x x (3)

方程组(1)、(2)、(3)同解,可令0543===x x x 。得到:61=x ,22=x 。选择3x ,4x ,5x 不同的值,相应地有不同的1x 和2x 的值,因此方程组有多组解。 基本变量:如果变量i x 的系数在某一个方程为1,而在其它所有方程为0,则称i x 为该方程组中的基本变量。

非基本变量:凡不是基本变量的变量都叫做非基本变量。

1x ,2x 为基本变量;3x ,4x ,5x 为非基本变量。

旋转运算:运用初等变换,可使一给定变量化为基本变量,这一运算,成为旋转运算。基本变量的个数,与方程的个数相同。

基本解:设非基本变量为0,求得相应的基本变量的值,得到一组解,这组解称为基本解。

基本可行解:基变量的值为非负时的基本解称为基本可行解。 单纯形法的思路;

1)先不考虑目标函数,从满足约束条件开始,寻求一个初始基本可行解; 2)求具有较佳目标函数值的另一个基本可行解,以改进初始解;

单纯形算法的一般原理

单纯形算法的一般原理

单纯形算法的一般原理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是有选择地取基本可行解,即是从可行域的一个极点出发,沿着可行域的边界移到另一个相邻的极点,要求新极点的目标函数值不比原目标函数值差。

考虑到如下线性规划问题:

其中A一个m ×n 矩阵,且秩为m ,b总可以被调整为一个m 维非负列向量,C为n 维行向量,X为n 维列向量。

根据线性规划基本定理:

如果可行域D={ X∈Rn / AX=b,X≥0}非空有界,

则D上的最优目标函数值Z=CX一定可以在D的一个顶点上达到。 这个重要的定理启发了Dantzig 的单纯形法,

即将寻优的目标集中在D 的各个顶点上。

Dantzig 的单纯形法把寻优的目标集中在所有基本可行解

(即可行域顶点)中。

其基本思路是从一个初始的基本可行解出发,寻找一条达到 最优基本可行解的最佳途径。 单纯形法的一般步骤如下:

(1)寻找一个初始的基本可行解。

(2)检查现行的基本可行解是否最优,如果为最优,

则停止迭代,已找到最优解,否则转一步。

(3)移至目标函数值有所改善的另一个基本可行解,

然后转会到步骤(2)。

求解思想如下图所示:

maxZ=CX AX=b X 0⎧⎨≥⎩

确定初始的基本可行解等价于确定初始的可行基,一旦初始的可行基确定了,那么对应的初始基本可行解也就唯一确定

为了讨论方便,不妨假设在标准型线性规划中,系数矩阵A中前m 个系数列向量恰好构成一个可行基,即

A=(BN),其中

B=(P1,P2,…Pm )为基变量x1,x2,…xm 的系数列向量 构成的可行基,

N=(Pm+1,Pm+2, …Pn)为非基变量xm+1,xm+2, …xn 的 系数列向量构成的矩阵。

第五章 单纯形法

第五章 单纯形法

二、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和原理
➢ x1,x2的取值是否有增加的可能? ➢ 分析:该解中非基变量 x1,x2的取值为
0,其值完全有可能增加。
➢ 说明此时目标函数值还有增加的可能, 没有达到最优。
二、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和原理
➢ 再如:基本解(50,250,0,50,0) ➢ 其非基变量为x3,x5 ➢ 由约束方程可得: ➢ x1=50-x3+x5 x2=250 -x5 ➢ 目标函数为Max z= 50x1+100 x2 =
本可行解,若所有检验数j≤0,则这个基本
可行解是最优解。
➢ 对于求最小目标函数的情况,当所有非基变
量检验数j≥0时,目标值最优,对应的基本
可行解为最优解。
二、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和原理 ➢第三步:基变换
二、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和原理
➢ 在保证右端常数项非负前提下,基变量 与非基变量互换(换基),使检验数由 正(非最优)变为非正(最优)。
以进基变量系数列中的 正数为分母,以相应的 方程右端常数为分子,系 数为0和负不考虑。
二、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和原理
➢ 范例中,确定了x2为入基变量后,把约束方程
1·x1+1·x2+1·x3+0·x4+0·x5=300 2·x1+1·x2+0·x3+1·x4+0·x5=400 0·x1+1·x2+0·x3+0·x4+1·x5=250

运筹学第一章 1.3.1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

运筹学第一章 1.3.1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
13单纯形法一单纯形法的基本思想1顶点的逐步转移即从可行域的一个顶点基本可行解开始转移到另一个顶点另一个基本可行解的迭代过程转移的条件是使目标函数值得到改善逐步变优当目标函数达到最优值时问题也就得到了最优解
1-3 单纯形法
1947年 1947年G.B.Dantzig提出的单纯形法提 Dantzig提出的单纯形法提 提出的单纯形法 供了方便、有效的通用算法求解线性规划。 供了方便、有效的通用算法求解线性规划。 一、单纯形法的基本思想 1、顶点的逐步转移 即从可行域的一个顶点(基本可行解) 即从可行域的一个顶点(基本可行解) 开始,转移到另一个顶点( 开始,转移到另一个顶点(另一个基本可行 的迭代过程, 解)的迭代过程,转移的条件是使目标函数 值得到改善(逐步变优),当目标函数达到 值得到改善(逐步变优),当目标函数达到 ), 最优值时,问题也就得到了最优解。 最优值时,问题也就得到了最优解。
三、表格单纯形法: 表格单纯形法:
1、 初始单纯形表的建立 (1)表格结构: 表格结构:
CB 0 0 0 XB x3 x4 x5 -Z Cj b 8 16 12 0 xj 2 x1 1 4 0 2 3 x2 2 0 4 3 0 x3 1 0 0 3 0 x4 0 1 0 0 0 x5 0 0 1 0 θj
③ 确定出基变量: 确定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变量:
问题讨论 x2进基意味着其取值从 变成一个正数(经济 进基意味着其取值从0变成一个正数 变成一个正数( 意义——生产 产品),能否无限增大? 生产B产品 意义 生产 产品) 能否无限增大? 增加时, 、 、 如何变化 如何变化? 当x2增加时, x3、 x4、x5如何变化? 增加时 现在的非基变量是哪些? 现在的非基变量是哪些? 具体如何确定换出变量? 具体如何确定换出变量?

用单纯形法解决线性规划问题

用单纯形法解决线性规划问题

盐城师范学院

运筹学期末论文

题目: 用单纯形法解决线性规划问题**: **

二级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

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班级: 111 班

学号: ********

成绩评定:

前言

线性规划问题是数学以及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如何快速有效的解决线性规划问题是数学家也在努力研究的科目之一。以前中学时我们解决线性规划问题一般采用的是图解法,即画出所给条件的可行域,找出目标函数的最优解。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直观性强,计算方便,但缺点是只适用于问题中有两个变量的情况。下面我们介绍另外一种方法—单纯形法,来解决图解法不能解决的问题。

1 单纯形法

1.1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

利用求线性规划问题基本可行解的方法求解较大规模的问题是不可行的。有选择地取基本可行解,即从可行域的一个极点出发,沿着可行域的边界移动到另一个相邻的极点,要求新极点的目标函数值不比原目标函数值差。在线性规划的可行域中先找出一个可行解,检验它是否为最优解,如果是最优解,计算停止;如果不是最优解,那么可以判断线性规划无有限最优解,或者根据一定步骤得出使目标函数值接近最优值的另一个基本可行解。由于基本可行解的个数有限,所以总可以通过有限次迭代,得到线性规划的最优基本可行解或判定线性规划无有限最优解。

1.2 单纯形法的基本步骤

第1步求初始基可行解,列出初始单纯形表。

对非标准型的线性规划问题首先要化成标准形式。由于总可以设法使约束方程的系数矩阵中包含一个单位矩阵(P1,P2,…,Pm),以此作为基求出问题的一个初始基可行解。

为检验一个基可行解是否最优,需要将其目标函数值与相邻基可行解的目标函数值进行比较。为了书写规范和便于计算,对单纯形法的计算设计了一种专门表格,称为单纯形表(见表1—1)。迭代计算中每找出一个新的基可行解时,就重画一张单纯形表。含初始基可行解的单纯形表称初始单纯形表,含最优解的单纯形表称最终单纯形表。

单纯形法

单纯形法

a11X1+a12X2 + … + a1nXn ≤b1
Xn+1 ≥0
a11X1+a12X2 + … + a1nXn + Xn+1 =b1
(2)若在化标准形式前,约束方程中有“≥”的不等式,那么在约束方 程左端减去剩余变量化成标准形后,再加上一个非负的新变量—人工变量。
a11X1+a12X2 + … + a1nXn ≥b1
x2= 5 - 1/14x3 + 3/7x4
x1 = 2 + 1/70x3 - 2/7x4
(1.2.11)
x5 = 2 - 1/70x3+ 2/7x4
将(1.2.11)代入目标函数式,得到用非基变 量x 3
,x 4
表示的目标函数值的表示式: z = 20 - 1/14 x3 - 4/7x4
(1.2.12)
(1.2.38)
xm a mm 1 xm 1 a mn xn bm z c1 x1 cm xm cm 1 xm 1 cn xn 0
1.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
我们以例1.1.1为例来说明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 数学模型为:
max z =5x1 +2x2 30x1 20x2 160 5x x 15 1 2 s.t . x1 4 x1 0, x2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例中找到了一个基是单位矩阵:
1 0 0
B2


0
1
0

0 0 1
令其非基变量 x1=x2=0,得初始基本可行解:
x1=0,x2=0,s1=300,s2=400,s3=250
注:若找不到单位矩阵(各列可以乱序)的基作为初始可行基,
需要构造初始可行基。
13
§ 1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和原理
19
§ 1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和原理
2.出基变量的确定
确定入基变量后,需在原来的基变量 s1,s2,s3 中 选一个出基变量。若 s3 作为出基变量,则新的基变量为 x2,s1,s2 ,非基变量 x1=s3=0,方程组变为:
x2 + s1 = 300, x2 + s2 = 400, x2 = 250. 得基本解:x1=0,x2=250,s1=50,s2=150,s3=0。此解 满足非负条件,是基本可行解。
17
§ 1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和原理
三、基变换 例题中 σ1,σ2>0,即该基本可行解不是最优解,需
进行基变换。
具体做法:更换可行基中的一个列向量,得到新的 可行基,求出新的基本可行解使目标函数值更优。
为了换基要确定换入变量---入基变量与换出变量--出基变量。
18
§ 1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和原理
5
§ 1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和原理
该线性规划问题的系数矩阵为:
1 1 1 0 0
A

(
p1 ,
p2
,
p3
,
p4
,
p5
)


2
1
0
1
0

0 1 0 0 1
其中 pj 为系数矩阵 A 第 j 列的向量.A 的秩为3,方程 组变量个数大于 A 的秩,从方程组的无数组解中找 一个初始可行解。
1.入基变量的确定
当某 σj>0 ,非基变量 xj 变为基变量,不取0值可使 目标函数值增大,故选基检验数大于0的非基变量换到基 变量中。
若有两个以上 σj>0,为使目标函数更大,一般选 σj 较大者的非基变量为入基变量。例题中 σ2=100 是最大的 非负检验数,故选 x2 为入基变量。
max σj ,其中 σj>0,对应的非基变量为入基变量 基变量
求解得到新的基本可行解
x1=0,x2=250,s1=50,s2=150,s3=0. 24
§ 1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和原理
这时目标函数值为 50x1+100x2=50×0+100×250=25 000
显然比初始基本可行解 x1=0,x2=0,s1=300,s2=400, s3=250 时的目标函数值为 0 要好得多。
下面再重新检验其解的最优性,若不是最优解还要 继续进行基变换,直至找到最优解,或者能够判断出 线性规划无最优解为止。
25
B3 1
0
0

1 0 1
令非基变量 x1=0 ,s2=0 , 约束方程变为基变量的方程。
8
§ 1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和原理
基变量的约束方程: x2+s1=300, x2 =400, x2+s3=250,
求解得到此线性规划的一个基本解: x1=0,x2=400,s1=−100,s2=0,s3=−150
11
§ 1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和原理
由于线性规划的标准型中要求 bj ≥0,若能找到一 个基是单位矩阵(各列向量顺序无关重要),例如:
0 0 1

1
0
0

0 1 0
所得基本解一定是基本可行解,解中的各个变量或 等于某个 bj 或等于零。
12
§ 1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和原理
第一次找到的可行基为单位矩阵(各列可以乱 序),称之为初始可行基,相应的基本可行解叫初始 基本可行解。
二、最优性检验 判断已求得的基本可行解是否是最优解。
1.最优性检验的依据——检验数 σj
目标函数
基变量&非基变量
约束等式中,非基变 量移到右边,用非基 变量表示基变量
目标函数
非基变量
则目标函数中变量系数即为其检验数,把 xi 的检验数 记为 σi。所有基变量检验数为0。
14
§ 1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和原理
20
§ 1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和原理
如何在求解以前来确定 出基变量,使得求出的 解是可行解?
21源自文库
§ 1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和原理
确定出基变量的方法如下: 把已确定的入基变量在各约束方程中的正系数除 其所在约束方程中的常数项,把最小比值所在的约束 方程中的原基变量确定为出基变量。 在下一步迭代的矩阵变换中可以确保新得到的 bj 值都≥0。
6
§ 1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和原理
如何找初始基本可行解? 基本概念

Am×n 是约束条件系数矩阵,秩为 m。若 Bm×m 是 A 的子阵, 且可逆,称 B 为一个基。
基向量 基 B 中的一列即称为一个基向量。
非基 向量
在 A 中除了基 B 之外的一列称之为基 B 的非基向量。
基变量 与基向量 pi 相应的变量 xi 叫基变量,基变量有m个。
2.最优解判别定理 求最大目标函数的问题中,若某个基本可行解所有 检验数 σj ≤0,则该解是最优解。 通俗地解释最优解判别定理,设用非基变量表示的 目标函数如下所示:
z z0 j xj jJ
注:对于求目标函数最小值的情况,只需把σj ≤0改为σj ≥0。
16
§ 1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和原理

输出 最优解
是否为最优解


是 是否无最优解
终止
4
§ 1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和原理
一、找出一个初始基本可行解 下面通过第二章例1的求解来介绍单纯形法。 在加上松弛变量之后得到此线性规划的标准形式。
目标函数:max 50x1+100x2 约束条件:x1+x2+s1=300,
2x1+x2+s2=400, x2+s3=250, xi ≥0(i=1,2),sj≥0(j=1,2,3)。
9
§ 1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和原理
由于该基本解中 s1=−100,s3=−150 ,
不满足决策变量非负的约束条件,不是可行解。 满足非负条件的基本解叫做基本可行解,
并把这样的基叫做可行基。
10
§ 1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和原理
一般来说判断一个基是否是可行基,只有在求出 其基本解以后。
能否在求解之前,找到一个可行基呢? 也就是能否找到的一个基保证在求解之 后得到的解一定是基本可行解呢?
非基 变量
与非基向量 pj 相应的变量 xj 叫非基变量,非基变量有n‒m 个。
7
§ 1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和原理
若在约束方程组系数矩阵中找到一个基,令其非 基变量为零,再求解该 m 元线性方程组可得到唯一 解,该解称之为线性规划的基本解。
此例题找到 A 的一个基 B3(可逆子阵):
1 1 0
管理运筹学
第五章 单纯形法
北京理工大学 韩伯棠 教授
本章内容
1
2
单纯形法的表格形式
3
求目标函数值最小的线性规划问题的单 纯形表解法
4
几种特殊情况
2
本章内容
1
2
单纯形法的表格形式
3
求目标函数值最小的线性规划问题的单 纯形表解法
4
几种特殊情况
3
§ 1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和原理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
选取可行域某顶点 (更优顶点)
b1 300 300, b2 400 400, b3 250 250
a12 1
a22 1
a32 1
23
§ 1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和原理
b3
此时a32 最小,从而对应原基变量中 s3 为出基变 量,变换为 x2,s1,s2 为基变量,x1,s3 为非基变量。
令非基变量为零,得 x2 + s1 = 300, x2 + s2 = 400, x2 = 250.
当所有的 x j ≥0,且σj ≤0,此时
分析目标函数:
j xj 0
jJ
z z0 j xj z0 (
s xs)(
t xt)
jJ
xs为基向量
xt 为非基向量
基变量均≥0,只有检验数都为0,才有σ s x s =0;非基变 量的检验数均 ≤0,只有非基变量都为0,才有σ t x t=0 。 此时目标函数才能取最大值z0。
min bi/aij,其中aij > 0,对应的基变量为出基变量 基变量
22
§ 1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和原理
在本例题中约束方程为
x1 + x2 + s1 = 300,
2x1 + x2 + s2 = 400,
x2 + s3 = 250. 在第二步中已经知道 x2 为入基变量,把各约束方 程中 x2 的为正的系数除对应的常量,得
例题中找到一个初始可行基:
1 0 0
B2


0
1
0

0 0 1
目标函数为50x1+100x2,由于初始可行解中x1,x2 为 非基变量,所以此目标函数已经用非基变量表示了,无
需代换出基变量。各检验数为:
σ1=50,σ2=100,σ3=0,σ4=0,σ5=0
15
§ 1 单纯形法的基本思路和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