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帝国兴亡史系列】德意志帝国(原创首发)

合集下载

第三帝国的兴亡

第三帝国的兴亡

柏林会战(1945年4月16日~5月9日),在第二次世界 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实施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战役。 苏军共集中了白俄罗斯第1、2方面军、乌克兰第1方面军等 三个方面军270个师和骑兵师,20个坦克军和机械化军, 14个空军集团军,共250万部队,另配属2450架飞机、 14200门火炮、15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当面之敌为德军 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总计48个步兵师、9个摩托化师、 6个装甲师。共80万人,700门火炮和迫击炮,500辆坦克 和强击火炮、342架作战飞机。战役于1945年4月16日发起, 先后突破奥得河、尼斯河防线。25日对柏林形成包围。苏 军在对柏林的强攻中采取多路向中心突击,经激烈巷战, 于 4月27日突入柏林中心区,29日苏军开始强攻国会大厦。 30日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1945年卫戍司令H.魏德 林将军率部投降。1945年5月2日柏林会战结束。
此战,波军死亡66300人,伤133700人,被德军俘虏69.4 万人,被苏联红军俘虏21.7万人(含投降数),10万人逃至邻 国。德军死亡10600人,伤30300人,失踪3400余人。战争中, 德军首次成功地实施“闪击战”,显示了坦克兵团在航空兵协 同下实施大纵深快速突击的威力,对军事学术的发展产生深远 影响。德国在实施武装力量的动员与展开措施中,采取了先机 制敌的方针。德国武装力量对波兰的军事行动说明,预先组建 的陆军和空军集团出其不意的实施密集突击,有着显著的作用。 在战争过程中,坦克和空军显示了巨大的力量,为了突破敌军 防御,首次使用了快速重兵集团——坦克军、坦克师和摩托化 师,与航空兵密切协同作战。出现了以快速重兵集团在防御纵 深对敌人实施迂回和合围的机动条件。这样能扩大战役进攻纵 深,提高战役速度。 而在这过分短暂的二战第一战中,“闪电战”第一次出现在世 人眼中,在此后的六年中,这个名字将伴随着纳粹的钢铁洪流, 肆虐在整个欧洲大地。

历史大帝国26:德意志第二帝国——铁血宰相俾斯麦统一德意志

历史大帝国26:德意志第二帝国——铁血宰相俾斯麦统一德意志

历史大帝国26:德意志第二帝国——铁血宰相俾斯麦统一德意

提到德意志帝国,一定不能略过铁血宰相俾斯麦。俾斯麦威名赫赫,整个欧洲听闻他的名字,都战栗发抖。俾斯麦的智慧和意志力远远超越时代,他的功业彪炳千秋——统一德国,完败奥地利,战胜法兰西,瓦解丹麦,实现德意志帝国的霸业。俾斯麦极大地影响了德国及欧洲的历史走向。

历史大帝国26:德意志第二帝国——铁血宰相俾斯麦统一德国、瓦解丹麦、完胜奥地利、战胜法兰西

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外领地分布图

德意志帝国(德语Deutsches Kaiserreich),亦称德意志第二帝国,是指从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王国统一日耳曼地区到1918年11月9日霍亨索伦王朝末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为止的德国。其正式国号“德意志国”(Deutsches Reich),也是后来魏玛共和国和纳粹德国的正式国号。

展开剩余90%

德意志第二帝国属地列表

在德国统一之前,德意志地区分成39个独立的州国。这些邦国包括王国、大公国、公国、亲王国、自由汉萨城市和帝国直辖领。普鲁士是众多构成帝国的州国中面积最大的,领土占整个帝国的六成。

德意志第二帝国本土,普鲁士王国为蓝色

新的德意志帝国包括25个国家(含三个汉萨城市)和一个直辖领地。它实现了“小德意志方案”(不包括奥地利),而非“大德意志方案”(将包括奥地利)。德意志帝国虽然时常有君主联盟支撑,但它严格来说是一个国家的联盟。

德意志第二帝国邦国成员

帝国成立后,普鲁士国王和首相兼任德国皇帝和首相,实行君主立宪制,设立上议院和下议院。帝国共经历三个皇帝,分别为威廉一世、腓特烈三世和威廉二世。威廉一世在任期间十分信任俾斯麦,几乎所有政务都由首相俾斯麦处理,因此又称为“俾斯麦时代”。

第三帝国兴亡速记法

第三帝国兴亡速记法

第三帝国兴亡速记法

(实用版)

目录

1.第三帝国的兴起

2.第三帝国的兴亡过程

3.第三帝国的灭亡及其影响

正文

第三帝国,全名为德意志第三帝国,是指 1933 年至 1945 年由纳粹党统治的德国。在这个时期,德国经历了一段充满戏剧性的历史,从兴盛到衰败,只在短短的十几年间。

一、第三帝国的兴起

第三帝国的兴起源于德国在一战后的困境。战败的德国面临着巨额赔款、领土割让、军事限制等诸多问题。此时,纳粹党在希特勒的领导下,凭借其极具煽动性的民族主义和排外主义理念,迅速崛起。1933 年,纳粹党在德国大选中获胜,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从此开始了第三帝国的历史。

二、第三帝国的兴亡过程

1.纳粹党的统治

纳粹党上台后,开始推行一系列改革,重振德国经济,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同时,纳粹党对内实行独裁统治,打压政治异己,对外则积极扩张领土,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2.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 年,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迅速占领了波兰、荷兰、比利时等国家。1941 年,德国又发动对苏联的战争。然而,在苏联的顽强抵抗下,德国遭遇了战争的转折点。1943 年,盟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取

得胜利,开始逐步反攻。

3.第三帝国的灭亡

1945 年,盟军攻占德国首都柏林,希特勒自杀身亡。5 月 8 日,德国投降,第三帝国宣告灭亡。

三、第三帝国的灭亡及其影响

第三帝国的灭亡标志着二战的欧洲战场战事结束。战后,德国被分为东西两部分,分别由苏联和美国、英国、法国占领。这一分裂局面持续了

近半个世纪,直到 1990 年德国重新统一。

第三帝国的历史给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其极具侵略性的扩张政策导致了二战的爆发,使全球数以千万计的人口丧生。同时,纳粹党的种族清洗政策导致了犹太人等少数群体的大规模屠杀,留下了惨痛的历史教训。

简到崩溃的德国史

简到崩溃的德国史

简到崩溃的德国史

德国历史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最为丰富复杂的一部分,从古代的日尔曼人到现代的统一德国,这个国家的历史经历了许多起伏和变革。本文将以大致的时间顺序来探索德国历史中的一些关键事件和时期,带您走近简直令人崩溃的德国史。

1. 日尔曼人及其迁徙时代(2世纪-5世纪)

德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当时日尔曼人开始在中欧地区形成。这一时期的德国地区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由许多部落组成。这些部落在迁徙时代期间经历了频繁的迁徙和战争,包括与罗马帝国的交战,如阿留依氏族领袖赫尔曼与罗马将军克拉苏斯的冲突,成为了日尔曼人的英雄事迹之一。

2. 查理曼帝国的崛起和分裂(8世纪-10世纪)

8世纪初,查理曼大帝统一了当时的法兰克部落,并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即查

理曼帝国。这一时期的德国经济、文化和教育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然而在查理曼大帝去世后,帝国逐渐分裂为三个部分,即东法兰克王国、西法兰克王国和中法兰克王国。

3. 神圣罗马帝国及其分裂(9世纪-19世纪)

神圣罗马帝国是中世纪德国历史中一个重要的时期。它由查理曼帝国的继承者建立,帝国的首都设在亚琛。然而,这个帝国的统一性一直受到各领主和封建势力的侵蚀,导致了帝国的分裂。从10世纪开始,神圣罗马帝国逐渐变得弱小,成为一个实际

上由各个领主统治的分散国家联盟。

4. 普鲁士王国的崛起(17世纪-19世纪)

17世纪末,普鲁士王国开始在德国地区扮演重要角色。普鲁士君主腓特烈·威廉

一世通过一系列军事改革和外交手段,使普鲁士王国逐渐强大起来。到18世纪末,普鲁士成为德国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并在拿破仑战争中成为反法同盟的领袖之一。

20世纪的世界-第十讲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兴亡解析

20世纪的世界-第十讲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兴亡解析

国歌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国歌歌词采用的是19世纪德国诗人奥古斯特.海因利希. 霍夫曼.冯.法勒斯雷本所写的一首反映当时德国人民心愿的诗《德意志之歌》的 第三段,曲调采用“交响乐之父”弗朗茨.约瑟夫.海顿所创作的《皇帝四重奏》 的旋律。
德意志高于一切
德意志,德意志,高于一切, 高于世间所有万物 ; 无论何时,为了保护和捍卫, 兄弟们永远站在一起。 从马斯到默默尔,从埃施到贝尔特, 德意志,德意志,高于一切,高于世间所有万物 。 德意志的妇女,德意志的忠诚, 德意志的美酒,德意志的歌曲; 遍及世界,却永远保持, 他们古老而高贵的名声; 激励我们从事高尚的事业, 即便要用去我们的一生。 德意志的妇女,德意志的忠诚, 德意志的美酒,德意志的歌曲。 统一、主权和自由, 为了德意志祖国; 让我们一起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 象兄弟那样团结起来,献出我们的双手和真心。 统一、主权和自由, 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 为了实现这使命的荣誉, 为了德意志祖国永远的繁荣昌盛!
“第二帝国”
普法战争后,在铁血宰相俾斯麦领导下,德意志取得了统一。 1871年1月18日,威廉一世在法国波旁王朝凡尔赛镜厅加冕称帝,建立 了德意志帝国,此即“第二帝国”。
一战前和一战后的德国
德国在一战前的领土面积约为54万平方公里。一战结束后. 德 国失去了13%的国土、20%的人口,以及须支付超高额的赔款。
第三,黑格尔、尼采、俾斯麦 等人学说主张,对纳粹,即国家 社会主义的种族主义理论和崇拜 国家、崇拜力量、崇拜个人权威 和反民主主义有重要影响。

德国历史图

德国历史图
德国历史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8-1918.11 民族大迁徙和法兰 克王国(300-843) 5世纪末,克洛维 一世建立法兰克王 国,日耳曼人进入 法兰克时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 魏玛共和国 1919-1933 1918年11月德国革 命成功后,魏玛共 和国成立。1919年 8月11日,《魏玛 宪法》经德国总统 弗里德里希· 埃伯特 签字生效。
神圣罗马帝国 (843-1806) 919年,萨克森公 爵亨利一世成为东 法兰克王国国王, 建立了萨克森王朝, 正式开创德意志国 家
Biblioteka Baidu
复辟和革命 (1814-1871) 德意志人民兴起了追 求统一和自由的自由 主义运动,但随后被 邦联议会主席克莱门 斯· 文策尔· 冯· 梅特涅 策划的措施所镇压。
德意志帝国 (1871-1918) 帝国统一了除奥地 利以外的各德意志 国家,称为小德意 志。1884年初,德 意志帝国开始在欧 洲以外建立殖民地
贝尔托·布莱希特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Bertolt Brecht,也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 荷尔德林(Hölderlin,Friedrich,1770~1843) 译做贝托尔德·布莱希 1832年3月22日) 生平:1770年3月20日生于内卡河畔的劳芬,1843 特,1898年2月10日 生平: 1749年8月28日,歌德出生于法兰克 年6月7日卒于图宾根。荷尔德林的作品表达了自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 1956年8月14日) 福镇(位于黑森州)的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 己使祖国摆脱专制主义的理想,他对古希腊的不 1877.7.2-1962.8.9) 生平:他的主要戏剧理 1765年10月至1768年8月年间,歌德在莱比 倦的追求是对德国现状的批评。他主张对一代新 生平:1923年46岁入瑞士籍。 论著作有:《梅辛考夫》 锡学习。他听了作家盖勒特(Christian 人进行教育,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全面而和谐的发 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 等。代表性剧作有: Fürchtegott Gellert)的诗艺讲座,并参 展。他的作品多带有乌托邦色彩的古典主义的内 于瑞士家中去世。爱好音乐与绘 《母亲》、《四川好 加了他的写作风格练习。 1786年6月歌德前 涵,同时又注重主观感情的抒发,流露出忧郁、 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 人》、《高加索灰阑 往意大利,专心研究自然科学。从事绘画和 孤独的情绪,反映出理想和现实之间的不可调和, 诗人。黑塞的诗有很多充满了浪 记》、《伽利略传》等 文学创作,陆续完成了《在陶里斯的伊菲格 具有浪漫主义的特色。荷尔德林用他的作品在古 漫气息,从他的最初诗集《浪漫 等。布莱希特戏剧是20 尼亚》和《哀格蒙特》等作品,也写了《塔 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架设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之歌》的书名,也可以看出他深 世纪德国戏剧的一个重 索》和《浮士德》部分章节。在魏玛,只有 诗人在他生前以及19世纪未被重视,到20世纪初 受德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以 要学派,他对世界戏剧 他亲密的侍从兼秘书赛德尔(Philipp 被重新发现,他作品的价值重新被认识。作品有 致后来被人称为“德国浪漫派最 发生着很大影响。 Seidel)知道他此行的目的地。在意大利, 诗歌《自由颂歌》、《人类颂歌》、《致德国 后的一个骑士”。主要作品有 人物评价:著名的德国 歌德自称“菲利普·米勒”(Filippo 人》、《为祖国而死》等。 《彼得·卡门青》、《荒原狼》、 戏剧家与诗人。 Miller)。他给家里写的第一批信件没有署 人物评价:德国著名诗人。古典浪漫派诗歌的先 《东方之行》、《玻璃球游戏》 明日期。到了罗马,歌德才向亲友报告了自 驱 等。 己真实的决定和打算:他要在意大利呆相当 人物评价:德国作家。 长的时间。 1832年3月22日11点半,星期四, 卡尔· 马克思,全名卡尔· 海因里 歌德病逝。他的临终遗言是:“给我更多的 希· 马克思(德语:Karl Heinrich 灯吧!”这体现了他作为大文豪的乐观精神。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 3月26日葬于诸侯墓地。 月14日) 人物评价: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 生平:在伦敦,马克思度过了一 他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 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 生中最困难的日子。在5年时间 伊曼努尔· 康德(Immanuel Kant,1724 Heine,又译亨利希·海涅, 里,马克思因为经济和债务问题, 1797-1856 ) 1797 年 12 月 13 日生 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 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 精神焦虑,受疾病所苦情绪不佳, 生平:1770年,康德在46岁时终于 于德国杜塞尔多夫,童年和少年 四个孩子中的三个死亡。但在这 希·冯·席勒(Johann 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获得了科尼斯堡大学逻辑学与形而 时期经历了拿破仑战争。在德语 期间,马克思写出了他的最重要 (Albert.Einstein,1879年3月14日 Schiller)(1759年11月10日- 上学教授一职,他的就任报告题目 近代文学史上,海涅堪称继莱辛、 著作——《资本论》(第一 -1955年4月18日) 1805年5月9日),通常被称为弗 是“感性与知性世界的形式与根 歌德、席勒之后最杰出的诗人、 卷)。 马克思在思想上是富有 生平: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于德 里德里希·席勒。 据”。当上教授以后,康德沉寂十 散文家和思想家。他不仅擅长诗 者,在经济上却是严贫户,这位 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生平:席勒是德国文学史上著名 年没有发表一篇文章,而是潜心研 歌、游记和散文的创作,还撰写 对资本主义经济有着透彻研究的 (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 的“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 究他的批判哲学。1781年,他发表 了不少思想深邃、风格独特并富 伟大经济学家,本身一贫如洗, 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 也被公认为德国文学史上地位仅 了“纯粹理性批判”,仅凭这一部 含文学美质的文艺评论和其它论 他的一生几乎是在贫困潦倒中度 士国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 过的。 次于歌德的伟大作家。他是歌德 著作,康德就可以奠定他在哲学史 著,给后世留下了一笔丰富、巨 哲学博士学位,爱因斯坦提出光 大、光辉而宝贵的精神财富。海 人物生平:马克思是德国伟大的 的挚友,死后和歌德葬在一起。 上的不朽地位。 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涅兼擅诗歌、散文和游记的创作, 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 他还是《欢乐颂》的词作者。 人物评价: 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 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 人物评价:德国18世纪著名诗人、 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 但是无论个人的性情和气质,还 学家、革命家和社会学家。主要 创立狭义相对论。1915年创立广 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剧作家,德 学的创始人,是唯心主义、不可知 是创作的成就和影响,都仍然让 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 义相对论。 言》等。 论者,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 我们首先尊他为一位出色的抒情 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诗人和伟大的时代歌手。

第三课 资本主义的扩展 德国统一

第三课 资本主义的扩展  德国统一

拿破仑三世即 路易-拿破仑· 波拿巴。
在巴黎郊外的普鲁士军队
战争进程和结果:
战争爆发后,南德诸邦在德意志民族主义的浪潮的席卷下立即站在普 鲁士一边对法作战,由于普鲁士进行的是正义的民族统一战争,并在军事 外交上准备充分,普军很快就击溃了入侵法军,9月1日,法军在色当惨败, 拿破仑三世和10万军队被俘,巴黎爆发革命,推翻了第二帝国。
丹 麦
三 次 王 朝 战 争
法 国

鲁 士 王 国
奥 地 利 帝 国
1864年,普丹战争 1866年,普奥战争(萨多瓦) 1870年,普法战争(色当)
普丹战争(普奥联合对丹麦作战)
起因: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问题。 在历史上,荷尔斯泰因一直是德意志的一部分,石勒苏益 格从中世纪早期起就是个“独立的王国”, 这里居住着许多德 意志人。1852年欧洲列强曾签订了一个《伦敦议定书》规定保 留两公国的传统特权 ,并保证两公国自古以来不可分离的地位。 然而1863年丹麦国王公开宣布将两公国分开,并限制其传统特 权,还要把石勒苏益格并入丹麦。这引起当地日耳曼居民反抗。 俾斯麦认为这是检验铁血政策,发动战争的良机。他的目标是借 此兼并两公国。
德 意 志 帝 国 宪 法
皇帝:帝国元首,掌握最高权力,统率 帝国军队,可以召集和解散议会。 首相: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 帝负责。 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立法机构,行使 立法权,但不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不 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 对政府没有任何行政监督权,惟一对政 府起压力作用的就是批准预算。

德国国别史

德国国别史

德国国别史

16世纪初德意志宗教改革运动(在宗教外衣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意义: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促进了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

展)

1740年腓特烈二世在普鲁士开始改革特雷西亚女皇在奥地利开始改革(加强了封建专制统治,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强兵,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19世纪早期德意志一些地区开始了工业革命(为普鲁士统一德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814~1815年维也纳会议

1815年9月俄普奥建立“神圣同盟”

不久英俄普奥建立“四国同盟”

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1862年俾斯麦出任普鲁士首相

1864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击败了丹麦

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普鲁士获胜

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1870年普法战争开始,普军大捷

1871年普鲁士国王在凡尔赛宫的镜厅即位为德意志帝国皇帝。

德意志帝国成立。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①德意志帝国宪法形式上确立了德国君主立宪政体,使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挤身世界强国之列。

②但规定帝国和首相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最终将德国和别国人民推入战争的深渊)

19世纪80年代卡尔·本茨制成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工业产值为世界第二位

1879年德国、奥匈帝国缔结“同盟条约”

1882年三国同盟建立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1919年初巴黎和会召开

6月28日《凡尔赛和约》签字

德意志帝国统一的崛起

德意志帝国统一的崛起

德意志帝国统一的崛起

德意志帝国的统一标志着德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不仅改变了欧洲政治格局,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探讨德意志帝国统一的背景、过程以及对德国和世界的影响。

一、背景

19世纪初期,德国是被分散的一系列诸邦和城邦所组成的。这些地区由不同的统治者管理,各自拥有不同的政治和行政体系。这种分裂的状态导致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不一致,也为未来统一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二、普鲁士的崛起

德意志帝国的统一是由普鲁士国家的崛起和领导完成的。普鲁士在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的优势使其成为实现德国统一的最佳角色。

在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和其首相、后来的总理奥托·冯·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迅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改革涉及经济、教育、军事等方面,为普鲁士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三、战争统一

德意志帝国的统一是通过一系列的战争达成的。这些战争包括德丹战争、奥地利普鲁士战争和普法战争等。

德丹战争(1864年)是普鲁士与丹麦王国之间的冲突。普鲁士获得丹麦南部的领土,进一步扩大了其势力范围。

奥地利普鲁士战争(1866年)是普鲁士与奥地利帝国之间的战争。

普鲁士成功地击败了奥地利,成为德意志北部的霸主。

普法战争(1870年至1871年)是普鲁士与法国之间的冲突。普鲁

士取得了决定性胜利,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崛起,实现了德意志

帝国的统一。

四、对德国的影响

德意志帝国的统一对德国内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它建立了

一个统一的国家机构和行政体系,取代了之前分散的政府和统治者。

这为德国的政治稳定和发展铺平了道路。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r

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

魏三欧美代iom与

®1

第3讲法国共和制、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考点全解

一、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1. 法兰西共和历程:

⑴过程:

①1789年7月140,法国爆发大革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推翻了波旁王朝的君主专制统治,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先后经历了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和执政府统治四个时期。

(1)1804年拿破仑•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实行资产阶级军事专政,但法兰西不再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国家。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

@1830年,七月王朝建立,恢复了君主立宪制。

@1848年二月革命爆发,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

©1852年,路易•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年巴黎爆发革命,第二帝国被推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宣布成立。

(2) 实质:复辟与反复辟、民主与专制、共和制与君主制、议会民主制与军事独裁之间的斗争。

(3) 共和之路艰难的原因:

①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薄弱,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②法国是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君主思想作为封建残余长期存在;小农经济发达。

③周围君主制国家的阻挠、干涉。

2.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1) 背景: @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军惨败。

②法兰西第二帝国覆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③保皇派势力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的政治斗争日益尖锐。

(2) 共和政体的确立:1875年,在广大人民群众坚决

拥护下,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3)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

①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员由普选产生。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德国发展史历程

德国发展史历程

德国发展史历程德国发展史历程

德国的发展历程简述如下:

公元前境内就居住着日耳曼人。公元2-3世纪逐渐形成部落。公元481年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公元843年“凡尔登条约”签订,法兰克王国分裂为东、中、西三部分。其中东法兰克逐渐演变为德意志王国。公元962年形成德意志早期封建国家神圣罗马帝国。大空位时期后走向封建割据。公元18世纪初奥地利和普鲁士崛起。公元1806年拿破仑解散神圣罗马帝国。

根据1815年维也纳会议,奥地利建立德意志邦联。公元1848年德国各地爆发革命。普鲁士于公元1866年的“普奥战争”中击败奥地利,德意志邦联解散。次年普鲁士建立北德意志联邦。公元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统一德意志各国,建立了德意志第二帝国。

德国简史

德国简史

德国简史

德国简史

光荣开端

上个世纪中人们还确信,公元9年是德国历史开始之时。这一年日耳曼族舍鲁斯克部落的一位首领阿米纽斯在托伊托堡森林战胜了3个罗马军团。阿米纽斯被认为是第一位民族英雄。关于他生平的更详细情况,人们却不得而知。1838-1875年间,人们在德特莫尔德附近为他建立了一座巨大的纪念碑。

今天人们不再这样简单地看待事情了。德意志民族的产生是一个延续了许多世纪的过程。“德意志”一词大约始见于公元8世纪,开始时仅表示在法兰克帝国东部地区使用的一种语言。这个在卡尔大帝统治下达到鼎盛时期的帝国,包括许多部族,其语言或属日尔曼语族,或属罗马语族。卡尔大帝死后(814),帝国未几即分崩离析。在分配遗产过程中出现了西部帝国与东部帝国,两者之间的政治界限大致与德语和法语之间的语言界限相当。东部帝国的居民后来才逐渐产生休戚相关的感觉。“德意志”这个名称从语言转为讲这种语言的人,最后才用以称谓他们的居住地区(“德意志国”)。

德国西部边界较早就已确定并始终保持稳定,而东部边界则相反,它在许多世纪中一直变化不定。公元900年前后,它大体上以易北河及萨勒河为界。在后来的几百年中,德意志居民垦殖区向东方纵深扩张,直至14世纪中叶方告停止。当时形成的德意志民族和斯拉夫民族之间的国界一直保持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世纪全盛时期

人们通常以卡洛林王朝绝嗣,法兰克公爵康拉德一世被选为国王的911年作为东法兰克帝国向德意志帝国过渡的开始。康拉德一世被视为第一位德意志国王(当时的正式称号是“法兰克国王”,后称“罗马国王”;11世纪开始帝国的称号是“罗马帝国”,13世纪后称为“神圣罗马帝国”;15世纪时又附加“德意志民族”于前)。帝国是选举制的君主国;国王由高级贵族选出,同时奉行“血统法”,即:新国王应同其前任有血缘关系。但是,该原则时遭夭折;重复选举的情况屡见不鲜。中世纪时帝国不设都城,国王以巡游为治。帝国无赋税,国王收入主要来自托付他管理的“帝国财产”。他的权威并不理所应当地得到承认:只有靠军事实力和巧妙的联盟政策,他才能获得部族中强大的公爵们的尊敬。康拉德的继承者,萨克森公爵亨利希一世(919-936)做到了这一点,他的儿子奥托一世(936-973)更是青出于蓝。奥托使自己成为帝国的实际统治者。962年他在罗马加冕为皇帝一事就显示了他的权势之盛。

德国政治制度简介

德国政治制度简介

成了一个几乎国内的一切事物都由国家控制的极权主义国
家。
阿道夫· 希特勒
Adolf Hitler
大德意志帝国 Großdeutsches Reich 格言 "Ein Volk, ein Reich, ein Führer." ("一个民族,一个帝国,一个元首." 纳粹党: 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缩写:NSDAP), 即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简称纳 粹党 【“纳粹”的称呼来自德语的 “Nazi”,是德文“Nationalsozialist”
历任总理
联邦总统(德语:Bundespräsident)
约阿希姆· 高克 (Joachim Gauck,1940.1.24-)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第11届总统
联邦立法机构
• 联邦立法权分为联邦议院(Bundestag) 和联邦参议院(Bundesrat)
联邦议会 Deutscher Bundestag
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帝国在凡尔赛宫镜厅 宣布成立。白衣者为俾斯麦
奥托· 爱德华· 利奥波德· 冯· 俾斯麦
Otto Eduard Leopold von Bismarck 1815年4月1日-1898年7月30日), 劳恩堡公爵、普鲁士王国首相(1862年- 1890年) 德意志帝国首任宰相

德意志帝国的转变与扩张

德意志帝国的转变与扩张

德意志帝国的转变与扩张

克制

19世纪初叶,西欧主要强国相继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并完成了现代国家体制的建立,而中欧仍然处于分裂状态,当时的德意志只是一个地理概念而非一个国家的称谓——延续几个世纪的分裂传统使其裹足不前,在争取国富民强的竞赛中落到了后面。

历经英国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后,欧洲大陆的政治经济中心由地中海转向大西洋,其形势迫使一盘散沙的德意志城邦走向统一。此时,北德意志诸王国的实力逐渐增强,其中的普鲁土更因占据地利、人和等条件,迅速崛起。1862年,俾斯麦登上普鲁士政治舞台,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和击败周边强国(奥地利和法国),以“铁和血”实现了德国统一的目标。1871年1月18日,于巴黎郊外凡尔赛宫富丽堂皇的镜厅,在德意志众多诸侯王公的簇拥下,年轻的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向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路易·冯·霍亨佐伦(威廉一世)献上皇冠,威廉一世被拥立为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皇帝一一由此也揭开了这个强悍民族在世界近现代历史中不断搏杀的序幕。

依托新帝国庞力的人力和矿产资源,结合工业革命后的先进技术和欧洲发达的金融商贸体系,使德国得以直接利用当时最先进生产设备建立起全新的工业体系,跳过了英、法等国由传统手工业向近代化工业蜕变的过程,从而出现经济迅速膨胀的局面。至1872年,德国工业产品生产量已占世界总量的13%,钢、煤产量超过了法国,在重工业、化工和电气等领域,涌现出克虏伯、蒂森、西门子等大型康采思。同时,德国国内基础建设日趋完善,现代化的铁路网、开始领先于世界的科技和工艺水平、基础及高等教育体系、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等等,均令整个世界羡慕不已。

第三帝国

第三帝国

第三帝国

[内容]

Third Reich A.希特勒统治下的德意志帝国(1933~1945)的非正式名称之一,其他非正式名称还有法西斯德国、纳粹德国等。“第三帝国”一词源于意大利神学家、佛罗伦萨教派创始人菲奥雷的约阿基姆对经文的解释,指圣父、圣子、圣灵统治的第3个时期。1933年9月1日,希特勒在纽伦堡召开的纳粹党代会上用这一名称比喻纳粹统治下的德国。1939年7月10日,正式废弃使用。第三帝国的形成和统治魏玛共和国末期,世界性经济萧条成为纳粹党攫取政权的重要条件。1932年7月的国会选举中,纳粹党成为第一大党。在大资本家、容克地主的支持下,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P.von兴登堡任命为总理。希特勒执政后,组成纳粹党和德意志民族人民党的联合政府。为了在1933年3月初的国会选举中取得国会中的多数,法西斯分子策划国会纵火案(见彩图国会纵火案──燃烧中的国会大厦(1933年2月27日)),嫁祸于共产党人,以此为借口,大肆逮捕共产党人和一切反法西斯主义者。德共领袖E.台尔曼于3月3日被捕。纳粹党通过非法手段获得国会中的多数后,希特勒政府立即于3月23日操纵国会通过授权法,取得立法权、批准同外国缔约等独裁大权,奠定法西斯独裁统治的基础。国会名存实亡,议会民主不复存在,宪法规定的人民的权利被剥夺一空,国家机构法西斯化。共产党、社会民主党、民族人民党等先后被勒令解散。7月14日通过禁止组织新政党的法律,纳粹党被宣布为德国的唯一政党,从而建立起一党独裁统治。各邦行政长官概由中央政府任命,取消邦的自主权,邦政府和纳粹党大区党部日益混为一体。12月1日通过党国统一法,确立纳粹党及所属冲锋队组织在各级国家机构中的统治地位。冲锋队和党卫军先后接管警察、谍报、保安、监狱、法院等专政机器,发展国家秘密警察(盖世太保),遍设集中营,对人民滥施淫威,成为凶恶的法西斯专政工具。工会、农会及其他群众组织均由纳粹控制的相应组织取代。纳粹党还控制电影、戏剧、广播等传播媒介和教会学校,并通过其进行纳粹宣传。1933年4月7日通过的文职人员法,清洗了中央、邦、市政府中所有非雅利安人官员、教员、公证人员和许多其他公务人员。司法体系被打破,任意实行秘密审讯或即决裁判。为加强独裁统治,排除异己、希特勒将曾帮他上台的E.罗姆、G.施特拉塞处死。在1934年6月30日平定所谓的罗姆暴动中,至少有83人被处决。以此进一步取得国防军的支持。此后又扶植党卫队,使之成为法西斯控制整个民族的最凶残的御用工具。1934年8月1日通过德国元首法,在兴登堡死后希特勒自任国家元首,集元首和总理大权于一身。1935年9月15日通过纽伦堡法,疯狂迫害德国犹太人,剥夺了犹太人的公民权,掠夺他们几十亿马克的财产,以转移劳动人民反对法西斯和垄断资本双重压迫的斗争目标。1934年1月20日颁布的全国劳工管理法规定,“有关工厂对雇工的一切事务,悉由工厂领导人决定”,禁止罢工,甚至连工人出卖劳动力的自由也被剥夺。政府通过建造机场、兵营、高速公路等公共工程,以手工劳动代替机器操作以及实行公役义务制、义务兵役制等措施,到战争爆发前夕安排600万人就业。随着经济复苏和高涨,德国法西斯重整军备的步伐大大加快,从而导致工资下降,国家财政赤字上升。P.von兴登堡任命A.希特勒(左)为总理重整军备希特勒政府当政伊始,就改组德国的经济结构,特别是军火工业。1933年4月德国工业全国联合会向希特勒提出“把经济措施与政治需要协调一致”的重建德国的工业计划。同年10月,德国退出国际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1935年3月宣布废除凡尔赛和约关于解除德国武装的条款,通过国防法和兵役法,并规定实施义务兵役制,建立50万人的陆军常备军,加速建立海、空军,6月签订的德英海军协定确定德国舰队总吨位可达英国的1/3。1936年9月,H.戈林成为扩军备战的总监督人,同年10月制订的四年计划将国民经济引向军事轨道。计划规定通过统筹原料、聚集战略物资、建立戈林工厂等措施来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达到国防军在4年内做好作战准备,德国经济能应付战争的目的。在这一目标下,1939年,军费支出占国家预算的60%。1939年,纳粹德国拥有作战飞机达8295

德国政治制度简介

德国政治制度简介

魏 玛 共 和 国 宪 法 封 面
魏玛共和国国徽
现在的德国
阿道夫· 希特勒
Adolf Hitler
大德意志帝国 Großdeutsches Reich 格言 "Ein Volk, ein Reich, ein Führer." ("一个民族,一个帝国,一个元首." 纳粹党: 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缩写:NSDAP), 即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简称纳 粹党 【“纳粹”的称呼来自德语的“Nazi”, 是德文“Nationalsozialist”的简写。】

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帝国在凡尔赛宫镜厅 宣布成立。白衣者为俾斯麦
《德意志帝国宪法》
1871年4月颁布帝国宪法,是按普鲁士宪法
基础而成的,加入了有关帝国的新内容,它 明确规定德意志帝国是联邦制国家,由22个 邦、3个自由市和2个直辖区组成。各邦把军 事、外交、海关立法、银行立法、间接税、 刑法等权力交给帝国政府,只保留教育、卫 生和地方行政等权力,同时保留自己的君主 政府和议会
①帝国议会议员通过选举产出生来,选民为帝国居民中 年满25岁的成年男性公民,帝国议会没有固定议席,参 选者得票超过半数便当选,不足者落空。 ②帝国议会所通过的一切决议须得联邦议会同意后才能 生效,以限制帝国议会的权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帝国兴亡史系列】德意志帝国(原创首发)

德意志帝国(德文:Deutsches Kaiserreich)亦被称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第一帝国为神圣罗马帝国),是指从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统一(普鲁士王国统一除奥地利帝国以外的日耳曼地区)到1918年11月霍亨索伦王朝末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为止的德国。其正式国号“德意志国”(Deutsches Reich),也是后来魏玛共和国和纳粹德国的正式国号。该国是当时世界列强之一,由27个领地构成,其中普鲁士王国占帝国大部分地区并拥有最多人口。帝国成立后,普鲁士国王和首相兼任德国皇帝和首相,实行君主立宪制,设立上议院和下议院。德国共经历了三个皇帝,分别为威廉一世、腓特烈三世和威廉二世。威廉一世在任期间十分信任俾斯麦,几乎所有政务都由首相俾斯麦处理,因此又称为“俾斯麦时代”。俾斯麦时代在位期间,最大的目的是防止法国一报普法战争之仇,他建立了同盟体系,与俄奥两国结盟,孤立法国。他的对外政策十分成功,避免与列国发生冲突,但内政却一败涂地,文化斗争与反社会主义未能达到预其目的。威廉一世逝世后,由腓特烈三世继任,但他仅在任99天,因此又称为“百日皇朝”。威廉二世在任期间,一手摧毁了俾斯麦体系,积极向外拓展殖民地,大幅修建海军船舰,并带领德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期间德国腹背受敌,加上

齐默曼电报事件导致美国参战,最终导致帝国覆亡。战败后的德国建立了共和政体,被称为魏玛共和国。(一)历史(1)形成背景19世纪以前德意志地区是一个民族分合无定的国家。神圣罗马帝国是一个徒具虚名的松散诸侯联盟,最多时全国竟分有上千个邦国;经过几百年的苦苦奋斗,德意志终于在1871年由普鲁士王国实现了首次民族大统一,然而却又因两次大战的失败,国家再度分裂,直至1990才重新实现统一。可以说,一部德国史就是一部民族分裂,统一,再分裂,再统一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问题(或曰谋求国家统一)就成为了贯穿整个德意志近现代史的一条主线。为什么普鲁士王国的兴起具有历史进步意义,就因为德国的统一大业最终是由普鲁士完成的。那么,身处在一个列强环伺的欧洲和一个诸侯林立的德意志中间,人口和领土原本都不算多的普鲁士,又究竟是凭借何种“神奇的力量”逐渐由弱变强,一步步壮大发展起来的呢?从1618-1648年,欧洲大陆的封建君主们在德意志的土地上进行了一场旷日

持久的“三十年战争”。这场战争使英国资产阶级逃脱了欧洲封建君主们的干预而获得了胜利,却使德意志彻底衰落。作为这场残酷战争的主战场,德意志六分之五的乡村被毁灭,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以上。农民变得一无所有,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战争结束后,德意志仍然只是一个四分五裂、残破不堪、诸侯林立的名义上的“国家”。根据威斯特

伐里亚和约,三十年战争的胜利者法国和瑞典有权保证德意志各邦内政和外交上的独立,各邦有充分权利同欧洲任何国家签定条约。这样,德意志的分裂局面就被最后确定下来。三十年战争后的德意志究竟分裂到了何种程度,有这样一组数据很能够说明问题:当时在德意志境内,共有360个独立的邦国和1500个半独立的领地。绝大部分的邦国版图都很小,比如在威斯特法里亚地区,每个邦国平均只有20多平方英里。但是所有这些邦国的君主却都很自负,无论其邦土大小都一样建立起自己整套的专制制度,国家机构健全,也拥有军队。一支军队有时只有12个士兵组成。在这种空前的民族分裂局面下,一个社会有秩序、中央有权威、政府有效率、军队有战力的普鲁士显得十分与众不同。须知近代欧洲,任何国家的崛起都不是温情脉脉、和风细雨的曼妙之旅,在那个弱肉强食血雨腥风的动荡年代,普鲁士从一开始就注定要用火与剑来铺就它的王者之路。(2)帝国成立进入19

世纪后,德意志各地的资本主义逐步发展。1815年起,德意志人民要求实现国家统一的斗争不断高涨。1848年,德意志各地爆发三月革命,但遭到镇压。俾斯麦(OttovonBismarck)出任普鲁士宰相后,以统一为名限制自由,调和君权与资产阶级间的矛盾,利用普鲁士的经济优势,于1864年击败丹麦,1866年击败奥地利(见普奥战争词条),成立北德意志同盟。1870~1871年在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兼并南德诸邦。

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俾斯麦任宰相,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最终实现德意志的统一。德意志帝国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德意志的统一道路决定了国家的君主主义、容克主义和军国主义的特征。1871年4月16日通过的帝国宪法,宣告德意志帝国是君主立宪制的联邦国家。帝国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皇帝和宰相,普鲁士的贵族庄园主在各级政府和军队中享有特权。(3)政治经济德意志帝国的成立,扫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19世纪70年代,帝国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法案,如银行法、统一货币法、专利权法、统一关税法、统一度量衡法等。通过普法战争,从法国掠得50亿金法郎的战争赔款、阿尔萨斯-洛林的铁矿和钾矿,以及接受和应用其他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经验,使帝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80年代初以及1890~1893年的经济危机,加速了工业和银行业的集中。(4)同盟关系俾斯麦为了避免日后法兰西共和国报复,利用列强间复杂的关系孤立法国。1873年与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缔结三帝同盟。1879年与奥匈缔结同盟。1882年与奥匈帝国、意大利王国结成三国同盟。1887年与俄罗斯帝国签订巴尔干半岛保障条约。与当时的英国也没有特别的对立。可以说俾斯麦孤立法国的外交政策相当成功。威廉二世在1888年即位后,与俾斯麦发生对立。1890年,俾斯麦被解除首相职务。

威廉二世亲政后开始积极实行帝国主义政策,开始与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俄罗斯帝国、日本帝国、美利坚合众国产生冲突,欧洲开始形成两大阵营对峙的情势,局势对德国开始转为不利。最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5)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暗杀。列强间的利益冲突(德奥的同盟、英德和德法的对立、俄罗斯帝国对巴尔干的政策等)使得德国卷入了战争。德意志帝国选择站在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一边,与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法兰西共和国、俄罗斯帝国、意大利王国(1915年参战)对抗。战争蔓延到全欧洲,德意志帝国的海外殖民地也遭到波及。1914年西线德军的攻势在马恩(巴黎北方)停滞,此后西线双方形成堑壕战,僵持状态直到1918年春季。在东线,虽然占领大片土地,但没对俄军取得决定性胜利。在北海,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的海军封锁使得德意志帝国开始发生原料和食

物短缺。1917年,基于德意志帝国的无差别潜艇战略,间接令美国参战,使得战争情势开始转向。1917年11月,俄国爆发十月革命。1918年3月3日,俄国与德意志帝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战争。芬兰和乌克兰取得独立,德意志帝国得到大片土地。1918年春夏,德军在西线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攻势,巴黎再次危急。但德军最后仍然无法取得胜利。1918年10月底11初,德意志帝国境内许多城市发生叛变(起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