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

合集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两首 题西林壁 游山西村 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两首 题西林壁 游山西村 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题西林壁》与《游山西村》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背诵《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这两首古诗,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析、讨论等方式,学会欣赏古诗的意境美,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体验诗人面对自然、生活时的情感表达,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题西林壁》: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内涵,感受苏轼豁达的人生观。

2. 《游山西村》:解读“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人生智慧,体会陆游对生活的热爱和坚韧精神。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含两首古诗的原文、注释、译文及相关的背景资料。

2. 古诗配乐朗诵音频或视频,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知诗歌韵律。

3. 准备相关图片、地图等辅助教学工具,便于学生直观了解诗人所描绘的景色和情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庐山和山西村的美景图片,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行阅读古诗,初步理解诗意。

3. 互动解析:教师引导学生逐句品析诗句,讲解字词含义,梳理诗歌脉络,深入理解诗意。

4. 配乐朗诵:播放古诗配乐朗诵,让学生在音韵之美中进一步体悟诗歌的意境。

5. 小组讨论:分组探讨两首诗的主题思想以及诗人所寓含的人生哲理,分享各自的理解感悟。

6. 总结提炼:师生共同总结两首诗的艺术特点和人文内涵,深化对主题的认识。

五、教学延伸:布置课后作业,如制作诗配画作品,或者尝试创作一首描绘家乡景色的小诗,以此加深对古诗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的理解,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教学总结: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题西林壁》与《游山西村》两首诗中的深刻哲理和生活智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借鉴诗人的开阔胸襟和坚韧意志,不断探索前行。

5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 游山西村

5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 游山西村
5
古诗两首
R 四年级上册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也称匡山,在江西省北部,素以“雄、奇、 险、秀”闻名于世。庐山林木葱茏,气候宜人,山中 多悬崖峭壁、清泉飞瀑,具有极高的旅游观赏价值, 其著名胜迹有白鹿洞、仙人洞、三叠泉等。1996年12 月,庐山风景名胜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背诵今天学习的两首诗。 2.根据两首诗的诗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 用手中的画笔描绘一下。
柳 暗 花 明 又 一 村 。
山 重 水 复 疑 无 路 ,
1、你外出旅游时,如果地形比较复杂,正在迷惑 之时,又发现了新的景观,这时你可以用“---------,-----------------------”这两句诗来形容自己 的心情。 2、昨天下午,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晚上 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到解题方法,这时,爸爸给了 我提示,我很快解答出了这道题,这真是“------------------,--------------------”。
结构梳理
题 写景 远——近——高——低 西 林 不识庐山真面目 壁 悟理
只缘身在此山中 横看——侧看
客观看问题 全面悟道理
游 山 陆 西 游 村
知诗人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 人。在他的诗歌中,总的主题是抗金 复国和同情人民苦难。他的诗艺术风 格雄浑豪放、激情洋溢。 主要作品:《示儿》《书愤》等。
深读诗歌
题写,书写
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认不清 因为
不识庐山真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只缘身在此山中。

古诗两首_题西林壁_游山西村

古诗两首_题西林壁_游山西村

游山 西村
叙事
莫笑 腊 酒 浑 留客 足 鸡 豚
写景
山水环 绕 柳绿 花 艳盛情待客景 Nhomakorabea美

景色迷人
更 美
歌想三 描象、 绘,学 的再诗 意造要 境出借 。诗助
注的二 意重、 读要朗 出方读 节法是 奏,读 。要诗
内读作一 在诗者、 情要思诗 感仔想贵 。细感在
品情表 味,现
古代诗歌鉴赏的重点
思想内容 写了什么?
面目,是因为我自己身在 庐山之中。
小组讨论:
1、怎样才能够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你从这首 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背一背: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 侧 ,
各不同。
不识 真面目,
身在

测一测: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
句诗启示人们: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学了这首诗,我懂得了 看事物的角度不同,
诗 今
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 译
一个山村。
农家如何待客?风俗如何? 诗人游玩,经历了什么?心情 如何? 表现感情:
农家热情好客,淳厚质朴, 诗人陶醉于在山野风光和 农村的人情里, 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和恋恋不舍的感情。
佳句赏析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 簇,春光无限,
塑造形象 为什么这
样写?
语言表达 怎么写的?
表达出什么思想情感? 描写了什么具体形象?
核心:形象
描写出什么具体形象? 运用了什么语言表达?
赠别·其二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5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 游山西村)

5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 游山西村)

主要内容: 作者到山西村做客,见到山西村的美景 表达情感 : 赞扬了农民的淳朴、好客的品性, 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人生哲理: 面对困难,我们不要轻易退缩,因 为曲折之后才是坦途。 要记住:“阳光总在风雨后!”
俗语: 1、“阳光总在风雨后” 2、“不经历风雨,怎能
见彩虹?”
运用积累:
1、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符合实际的认识, 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宋代诗人苏轼 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 ”,我 们要多角度去观察发现。俗话说:“ 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 说的也是这个理。 2、昨天做一道数学题时,我绞尽脑汁,也想找 不到解题思路。后来,爸爸给我指点了一下,我 一下子就解答了这道难题,这真 是 ”。

丰收年景款待客人, 丰年留客足鸡豚。 菜肴足够丰盛
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怀 山重水复疑无路, 疑无路可走。突然发现柳荫 柳暗花明又一村。 深深,鲜花明艳,眼前又是 一个山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 春光无限,另一方面它又富于哲理,表 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令人 回味无穷。现在多用来比喻困境中也往 往蕴含着希望。
启示: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 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身处事物之 外,从全方面观察,才能得到事物 的全貌。
柳 暗 花 明 又 一 村
山 重 水 复 疑 无 路
丰 年 留 客 足 鸡 豚
莫 笑 农 家 腊 酒 浑
游 山 西 村
1知诗人,解题意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谁能说出陆游是 什么朝代的什么人?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真实的全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因为
只缘身在此山中。

古诗两首_题西林壁_游山西村

古诗两首_题西林壁_游山西村
得到的结论也不同 ,我们要从不同角度思考问 题,客观全面的看待问题

陆游
陆游 (1125一1210), 字务观,号放翁,南 宋爱国诗人,平生作 诗近万首,是古代诗 人中创作作品最多的, 其作品多强烈抒发自 己的政治抱负和炽热 的爱国热情,同时鞭 挞投降派,同情人民 疾苦,思想性很强。
游山西村
(南宋) 陆游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 居士,眉山人。他在诗、词 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 做作品大都挥洒自如,明快 豪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 他以诗为词,扩展了词的领 域和表现手法,对词的发展 作出了贡献。著有《东坡全 集》。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内读作一 在诗者、 情要思诗 感仔想贵 。细感在 品情表 味,现
古代诗歌鉴赏的重点
思想内容 写了什么?
塑造形象 为什么这 样写? 语言表达 怎么写的? 表达出什么思想情感? 描写了什么具体形象?
核心:形象
描写出什么具体形象? 运用了什么语言表达?
赠别〃其二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2、独立识字学词。
3、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文中所
蕴含的道理。
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人,解题意
2、释诗句,明诗意 3、想意境,悟诗情。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横看
侧看
远看
近看
抬 头 仰 望
低 头 俯 视
放飞想象:
这首诗是蛰居山阴老家 农村时所作。生动地描画出 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 对淳朴的农村生活习俗,流 溢着喜悦、挚爱的感情。诗 中的三、四两句,尤其写得 流利生动,已经成为广泛流 行的成语。

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精品完美PPT课件

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精品完美PPT课件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34
诗中哪句话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它的理解吗? 诗句的意思是:山峦重重,水道弯弯, 正以为无路可走。突然发现柳荫深深, 鲜花明艳,眼前又是一个山村。
35
这句话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 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另一方面它
对偶的巧妙运用 对偶作为一种修辞方法,使用字相等、
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成的一对短语后句 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语言方式。
返回
40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37
主要内容:
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 和乡间的风俗。 表达情感 : 刻画了农民的淳朴、好客的品性, 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人生哲理:
面对困难,我们不要轻易退缩,因为曲
折之后才是坦途。要记住:“阳光总在
风雨后!”
38
俗语: 1“阳光总在风雨后”
2“不经历风雨,怎能见
彩虹?”
39
7
书写、题写
题西林壁
题目的意思是什么?
“题西林壁”: 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
8
是古代诗歌中的瑰宝,历史悠久, 宋代盛行,是因为当时印刷能力有 限,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于是 题壁就成了诗人“发表”作品的途 径之一。只要把作品写在墙壁上, 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过而读之,就 可以传播开来。
9
10
11
横看
12
侧看
13
远看
14
近看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说课(精选17篇)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说课(精选17篇)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说课(精选17篇)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说课篇1一、说教材教材简析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

这一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进行编排,这一组课文选择的文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更重要的是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

因为这一课包含有两首古诗,需要两课时进行教学,所以,我在这儿,用十五分钟的时间,只能简单谈谈《题西林壁》这一首古诗的说课。

大家都知道《题西林壁》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

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庐山的感受。

前两行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

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重峦叠障;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

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这里的幽,是幽谷的幽)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他在第三、四行诗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现在,我再来说说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这里,我需要说明的是,在语文课程标准里边儿明确指出,关于识字写字的教学,有十分清楚的要求:即,在某一阶段,有些汉字只要求会认,不要求会写,而且对识字写字的要求是下要保底,也就是要保证一个最基本的底线,上不封顶。

小四语文第8讲: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语文提升

小四语文第8讲: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语文提升

第8讲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题西林壁这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

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

前两行诗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

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则是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障;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

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他在第三、四行诗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游山西村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第一、二行诗写不要笑话农人田家的腊酒浑浊不清,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尽够丰盛。

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

第三、四行诗写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阴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善状难写之景,又于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

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难点: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ppt课件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ppt课件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 游山西村》课件
• 引言 • 题西林壁 • 游山西村 • 对比分析 • 课堂互动与讨论 • 作业与延伸阅读
01
引言
课程背景
语文教育中的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地位
《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篇目,对于提高学生的 古诗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游山西村这首诗中,诗人陆游描绘了哪些乡村景象?
提问
两首诗在表达手法和主题上有何异同?
学生分享心得
学生分享
01
读题西林壁让我感受到了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他提醒我们要
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学生分享
02
游山西村这首诗让我感受到了乡村的宁静与美好,陆游描绘的
乡村生活让我向往。
学生分享
03
教学目标
01
02
03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两首古诗的 诗意,掌握相关的文学知 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背诵、讨论等 方式,培养学生的古诗鉴 赏能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能够感受到古诗的美 妙,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 爱和敬意。
02
题西林壁
诗词背景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在游览庐山时所作, 通过对庐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 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人生哲理的 感悟。
文化内涵
这首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不 仅代表了苏轼的文学风格和思想 观念,也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精髓
和价值观念。
03
游山西村
诗词背景
创作背景
陆游在乾道年间(1165-1173)被 免官后回到了故乡山阴(今浙江绍 兴),时年47岁,正值人生失意之 际。

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

5.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

千姿百态 变化万千
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 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
我不认识庐山真 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 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 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 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 识庐山的全貌了。
各种不同的样子。
古 诗 今 译
小组讨论:
1、怎样才能够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歌想三 描象、 绘,学 的再诗 意造要 境出借 。诗助
注的二 意重、 读要朗 出方读 节法是 奏,读 。要诗
内读作一 在诗者、 情要思诗 感仔想贵 。细感在 品情表 味,现
赠别〃其二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题西林壁
宋· 苏轼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独立识字学词。
3、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文中所
蕴含的道理。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 居士,眉山人。他在诗、词 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高造诣, 作品大都挥洒自如,明快 豪放,是“ 唐宋八大家” 之一 。 他以诗为词,扩展了词的领 域和表现手法,对词的发展 作出了贡献。著有《东坡全 集》。
陆游
陆游 (1125一1210), 字务观,号放翁,南 宋爱国诗人,平生作 诗近万首,是古代诗 人中创作作品最多的, 其作品多强烈抒发自 己的政治抱负和炽热 的爱国热情,同时鞭 挞投降派,同情人民 疾苦,思想性很强。
游山西村
(南宋) 陆游
hú n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你从这首 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背一背:
题西林壁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古诗两首》教学内容:《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题西林壁》。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体会蕴含的哲理。

3.感受祖国山水的壮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难点:理解诗句中蕴含的哲理,体会诗情画意。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山河壮丽,文化底蕴深厚。

历代文人墨客都在用自己手中的笔、心中的情,描绘着大好河山,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代大诗人的诗中,去欣赏他们笔下美丽的庐山和山西村。

(板书课题)2.检查预习情况: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两首古诗,谁来读一读?学生互相纠正字音,小组读、齐读。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学习《题西林壁》:(1)请大家认真听范读,然后自读古诗,一边读一边标出停顿和节奏。

学生自由读诗。

(2)指名读、齐读。

学生画出停顿和节奏,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学生质疑: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互相解答。

(4)结合注释和插图理解诗意。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横看——侧看——不识——远近——各不同——此——”来理解诗句的意思。

并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精妙。

(5)通过朗读古诗,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板书: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6)这首诗不仅写出了庐山的形态各异,而且道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

你能试着说一说吗?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庐山,它的形状、大小、高低、厚薄等都会有所不同。

如果只站在一个角度观察,就不能全面地认识庐山的全貌。

这正说明了一个道理:观察事物要全面、多角度地进行观察;处理问题时也要多角度思考,全面分析问题。

绝不能像盲人摸象一样只摸到一部分就以为看到了全部。

这样的道理同样适用于我们学习上。

小四语文第8讲: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学生版)

小四语文第8讲: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学生版)

第8讲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题西林壁这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

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

前两行诗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

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则是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障;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

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他在第三、四行诗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游山西村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第一、二行诗写不要笑话农人田家的腊酒浑浊不清,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尽够丰盛。

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

第三、四行诗写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阴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善状难写之景,又于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

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重点: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难点: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课文讲解一、【多音字组词】重:chóng(重复、重新)只:zhǐ(只有、只好)zhòng(重量、重担)zhī(船只、一只鸡)二、词语解释:【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缘】因为。

【莫】不要。

【识】认识,了解。

三、释句导读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句诗的意思是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

这是作者由看到的景象产生的联想,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诗句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耐人寻味,它启迪我们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合理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诗的意思是,来时翻过一座座山,涉过一道道水,还以为前面没有了路,可是走着走着,前面又出现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村庄,于是悟到一条人生哲理:经过坎坷曲折之后,往往会突然出现坦途。

这句诗在写景中寓有一定的人生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

现在常用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四、课文解读(一)、《题西林壁》这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

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

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路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

前两行诗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睱接。

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是荫天蔽日,从近处看则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嶂;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

庐山空间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他在第三、四行诗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

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产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二)、游山西村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景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第一、二行诗写不要笑话农人田家的腊酒浑浊不清,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尽够丰富。

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

第三、四行诗写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荫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善状难写之景,又于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

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学习本文的重点是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学习的难点是体会含胡人生哲理的诗句。

五、中心思想:《题西林壁》描写了诗人游庐山时的感受,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游山西村》生动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的欢悦气象,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练习】一、默写《题西林壁》并结合诗句理解词语。

《题西林壁》解释:题:______ 西林:________只缘: 不识:横看:二、读《题西林壁》,按要求填空。

1.《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____________的感觉。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俗话说:“当事者迷。

”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四、把下面的词组织成句,句子要通顺。

1.来了果子野的早已秋天满山熟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个想到心惊有点一就肉跳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游山西村》一、默写《游山西村》,。

,。

二、填空1.此诗选自《》,作者,字,号。

(朝)著名诗人。

现存诗作近万首,是我国诗歌历史上最“多产”的作家。

有《》《》等传世。

2.“,”蕴含深刻哲理。

3.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爬山虎的脚》课文讲解一、【多音字组词】长:zhǎng(长大、生长)空:kōng(天空、空气)cháng(长短、长发)kòng(空地、空白)占:zhàn(占领、霸占)爪:zhuǎ(爪子、爪尖)zhān(占卜)zhǎo(前爪、爪牙、张牙舞爪)二、词语解释:【均匀】分布在各部分的数量相同。

如:雨量均匀。

【空隙】中间空着的地方。

【嫩茎】初生而柔弱的茎。

【拂过】本课指风轻轻吹过爬山虎的叶子。

【休想】别想;不要妄想。

【痕迹】事物留下的印痕。

本课指没有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不几天连一点印痕都没有了。

【漾起波纹】原指水面微微动荡,本文指爬山虎的叶子被风一吹,象波浪一样上下起伏。

三、词义辨析:【巴贴】〖课文例句〗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辨析〗这两个词是易混词,在文中都出现了。

巴住墙比贴住墙更好,仿佛是手掌张开抓住了墙,形容很牢很牢。

【贴粘】〖课文例句〗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辨析〗这两个词是同义词,文中说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而不是紧粘在墙上。

意思是不光巴得牢,而且脚与墙壁之间没有任何缝隙。

比粘要准确得多。

【一脚一脚一步一步】〖课文例句〗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辨析〗这两个词不可混淆。

爬山虎不象人或兽的脚是两只或四只,它的脚无数。

它向上爬,不是一脚落下,另一只脚交替接着向上迈一步。

而是无数刚长出的脚贴住了墙壁,又一批还没长成脚的细丝又巴住了墙,就这样一脚接一脚地爬的。

四、近义词反义词【近义词】房顶──屋顶舒服──舒适均匀──匀称拂过──擦过漾起──荡起触角──触须痕迹──印痕牢固──结实休想──别想新鲜──鲜嫩粘──贴萎──枯引人注意──引人注目【反义词】新鲜──陈旧舒服──难受弯曲──笔直牢固──松散五、课文题解:爬山虎也叫巴山虎、地绵、常青藤,是一种攀援在墙壁上供观赏的落叶藤本植物。

叶子互生,叶柄细长,夏季开花,花很小,呈黄绿色。

结浆果,球形,茎上有卷须,卷须尖端有吸盘。

茎和根可以入药。

产于我国各地。

课文重点介绍爬山虎的脚及它的脚怎样在墙上爬,故课题为《爬山虎的脚》。

六、内容分析:本篇课文是我国已故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作品。

课文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攀缘性植物──爬山虎的“脚”,即爬山虎茎上生长着细丝,是如何一步步使爬山虎从地面爬上房顶的,反映了叶老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爬山虎仔细观察。

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讲学校操场、我家房顶上满是爬山虎。

第二自然段讲爬山虎的叶子由嫩红到嫩绿,一墙绿叶很好看。

第三自然段讲爬山虎有脚──即长在它茎上的细丝,每根像蜗牛的触角一样的东西第四自然段讲爬山虎的脚,巴住墙,变成弯曲的,拉紧爬山虎的嫩茎贴在墙上,爬山虎就往上爬了。

第五自然段讲爬山虎的脚如果巴不住墙,会自行萎了;而只要它巴住墙,则相当牢固。

七、疑点解析:1、这是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写的一篇状物类的说明文。

作者通过连续仔细的观察,发现爬山虎会爬的秘密。

讲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怎样用脚来爬的。

启发人们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课文的3~5自然段具体写了爬山虎脚的特点。

三个自然段讲了三层意思:先讲爬山虎脚的样子和颜色,再讲它怎样在墙上爬,最后讲它必须“触着墙”才能生存。

爬山虎脚的样子和颜色是怎样的呢?它的脚长在爬山虎的“茎上”,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

它的样子是“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枝状”,树枝的样子。

“蜗牛的触角”,蜗牛头上像细丝那样的感觉器官,叫触角。

刚长出来的爬山虎脚的颜色是“嫩红的”,即浅红的。

爬山虎的脚怎样往上爬呢?这个问题,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先用两句话作了具体介绍。

第一句讲当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细丝的前头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第二句讲巴住墙的细丝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这句话里的“弯、拉、紧”三个字有一连串的因果关系。

细丝由“直”到“弯”缩短了距离,产生了拉力;产生了拉力,就使爬山虎的嫩茎往上提了一点,而且在墙上贴得很紧。

这样,爬山虎就往上爬了一脚。

爬山虎的茎上有许多叶子,每片叶子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都有脚,每个脚都在这样拉着茎和叶子往上爬,所以爬山虎能够爬满墙,而且“叶尖一顺儿朝下”,即叶尖全部朝下。

最后讲爬山虎的脚要触着墙才能生存。

“萎”,干枯衰落的意思。

没触着墙的,很快就干枯衰落,而且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脚的颜色会由嫩红“逐渐变成灰色”。

“相当”表示程度高。

“那些脚已在墙上相当牢固”,就是爬山虎的脚巴在墙上比较牢固,但不到“很”牢固的程度。

“休想”就是别想。

“要是……休想……”这句话具体说明了爬山虎的脚巴在墙上的牢固程度。

2、理解了爬山虎脚的特点后,还要学习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叙述清楚的。

学习作者善于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并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

这也是本单元读写训练重点的题目。

比如,对叶子的观察就非常细致,不仅从颜色、排列等方面观察,还观察了叶子的静态和动态。

对爬山虎脚的观察不仅抓住了特点,讲清楚脚长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样儿的,是怎样巴住墙向上爬的,而且讲了爬山虎脚的变化。

由于作者观察时,抓住了爬山虎脚的特点,并注意了它的生长变化,所以才把爬山虎脚的特点写的清清楚楚,以后我们在写作当中要学习作者这种善于抓住事物特点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例1】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

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

〖分析〗这段有两句话,讲了两个地方的爬山虎,一是“学校”的,一是“我家”的,而且两句里都有一个“墙”字。

简洁的语言点明:爬山虎可以长在这里,也可以长在那里,但都离不开墙,必须在墙上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