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品牌DIC系统

合集下载

DIC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DIC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DIC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DIC(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严重、复杂的血液凝血失控症状,最常见的病因是感染、急性血液系统疾病和外伤。在DIC发生时,机体内产生大量的血栓,并导致出血。

过去的研究表明DIC的主要治疗目标是纠正促凝和抗凝因子的失衡。目前的研究进展突出了与DIC相关的炎症和免疫反应,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策略。

首先,炎症反应在DIC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DIC患者通常伴随血液中炎症因子、细胞因子和血小板激活因子的增加。因此,抑制炎症反应是治疗DIC的关键环节之一、研究显示,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例如TNF-α拮抗剂)和炎症反应抑制剂(例如抑制凝血酶、凝血酶原激活剂和组织因子拮抗剂)可以有效地改善DIC的预后。

其次,免疫反应也是DIC治疗的重点之一、DIC的发生与免疫细胞的异常激活和功能异常密切相关。研究显示,通过使用免疫抑制剂(例如抗淋巴细胞抗体和抗补体剂)可以抑制DIC的发生和发展。

此外,在DIC的治疗过程中,个体化的治疗策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同病因导致的DIC可能有不同的生物学特征和病程。因此,对每个患者根据其病因和病情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对感染导致的DIC,静脉血清或抗生素治疗是必不可少的;对肿瘤相关的DIC,抗肿瘤治疗是重要的。

此外,DIC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早期诊断DIC通常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其症状和体征常常与其他疾病相似。但是,随着生

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一些新的生物标志物(例如组织因子、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肽A)已经被发现在DIC的早期诊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另外,早期干预和治疗也被认为可以改善DIC的预后。

高速摄影机DIC动态测量系统用于岩石高速压缩破坏分析

高速摄影机DIC动态测量系统用于岩石高速压缩破坏分析

高速摄影机DIC动态测量系统用于岩石高速压缩破坏分析

随着高速、高分辨率数字图像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图像相关(DIC)测量技术已经在结构三维动态变形测量中得到很好的应用。但由于空间分辨率的增加和采集帧率的提高,使得需要高速摄像机搭配DIC应用场景也大大增加。

新拓三维高速摄影机DIC动态测量系统,结合高分辨率、高帧率的高速摄像机使用,可满足各类位移轨迹测量、动态轨迹追踪、速度与加速度测量、破坏性实验的要求。

矿山岩石多为不连续面所切割、具有各自异性及非均质性的天然地质,在裂隙及孔隙含水含气的情况下,岩石力学性能比较复杂。某大学实验室为研究岩石力学发生破坏的机理,采用新拓三维高速摄影机DIC动态测量系统进行岩石高速压缩测试,分析岩石试件的强度、变形特性。

高速压缩测试难题

矿产常赋存于恶劣的地质环境,必须考虑岩石各种应力的影响。传统的岩石高速压缩试验,采用应变片进行应变测量。应变片具有高灵敏度和精度,缺点是偏向于点测量固定方向应变,不能实现全域测量。

如果被测物发生较大范围的变形或断裂,或者是大型的工程面测量,应变片对这些测量任务都无法胜任,无法准确测得应变最大区域。

高速DIC动态测量方案

新拓三维高速摄影机DIC动态测量系统,不仅能满足一般的岩石压缩实验,得到岩石压缩全

场应变和位移数据,而且还能满足小试样、大应变量等测试分析全域的应变大小和裂纹扩展跟踪等,大大丰富了岩石压缩测试的手段。

新拓三维高速摄影机DIC动态测量系统典型配置

该大学实验室采用相似材料模拟法,模拟岩石性质的相似材料,通过高速压缩试验机加载,采用新拓三维高速摄影机DIC动态测量系统进行图像采集和数据分析,分析原型岩石在压缩过程中发生的力学现象及过程。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Takao及CDSS评分系统再评估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Takao及CDSS评分系统再评估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 Takao及

CDSS评分系统再评估

摘要:

回顾性分析我院5年来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例,共38例,患者一般资料,

目的:分析我院近5年来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的病例诊断,T评分系统再评估、治疗及子宫切除时机的选择。探讨产科DIC的临床诊治,及Takao 产科DIC 评分系统在诊断产科DIC 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3 年1 月至2018 年11 月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7例DIC 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运用Takao评分系统及中国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积分系统(CDSS)进行动态评分。结果:产科DIC 的发病原因包括产后出血24 例(24/37),胎盘早剥6 例(6/37),羊水栓塞4 例(4/37),子宫破裂 1 例(1/37),腹腔内出血1例(1/37),凶险型前置胎盘1例。运用Takao产科DIC 评分系统评分,得分2 ~ 11 分。达到DIC 诊断标准( 8 分) 者7例,运用CDSS评分系统,得分0-10分,达到DIC诊断标准(>=7)者12例。

其中初产妇24例,经产妇13例,终止妊娠孕周 32+2~ 42 周。所有患者均为我院产检并就诊患者,其中确诊为胎盘早剥者6例,确诊为凶险性前置胎盘1例;阴道分娩后发生产后出血者24例,其中自然分娩后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8例,产钳助娩后产后出血3例(1例产道裂伤、2例阴道血肿),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产后出血12例(其中伴阔韧带血肿1例,伴凝血功能异常1例、伴胎盘因素1例);羊水栓塞4例(均为自娩后),术前诊断子宫破裂2例,

国际色彩体系介绍

国际色彩体系介绍

MUNSELL系统

1905年孟塞尔开发了第一个广泛被接受的颜色次序制,称为孟塞尔颜色系统,对颜色作了精确的描述。孟塞尔颜色空间描述的所有颜色集合体称为孟塞尔色立体,孟塞尔色立体向一个扭曲的偏心球体。是迄今为止色彩的交流领域最为广泛的采用方式。但孟塞尔只是一个数量化的表色系统,目前是美国官方色彩理事会使用的标准基础。

OSTWALD表色系统

德国的化学家---奥斯特瓦德提出的一色彩知觉原理为基础,以整齐简约的定量关系形成。色相上是以赫林四色说为基础,形成24色相环;明度阶段是以韦伯-费希纳为基础。该体系中共有30000个色标(100个色相,每个同色三角形300个色标),为了配色实用性总计有973个色标。

CIE颜色系统

(国际发光照明委员会)界定和测量色彩的技术标准。

该系统是其他颜色系统的基础。它使用相应于红、绿和蓝三种颜色作为三种基色,而所有其他颜色都从这三种颜色中导出。通过相加混色或者相减混色,任何色调都可以使用不同量的基色产生。其横坐标表示光谱波长,纵坐标表示用以匹配光谱各色所需要三基色刺激值,这些值是以等能量白光为标准的系数,是观察者实验结果的平均值。为了匹配在438.1 nm和546.1 nm之间的光谱色,出现了负值,这就意味匹配这段里的光谱色时,混合颜色需要使用补色才能匹配。虽然使用正值提供的色域还是比较宽的,但像用RGB相加混色原理的CRT虽然可以显示大多数颜色,但不能显示所有的颜色。

PANTONG系统

PANTONG是企业色彩用色。色彩体系很单薄,呈柱状。所以可实现的色彩数量有限,彩度也偏高。

细微观金属材料拉伸的显微DIC应变测量

细微观金属材料拉伸的显微DIC应变测量

细微观金属材料拉伸的显微DIC应变测量

机械性能测试的应用贯穿于科研到生产阶段,测定材料的力学性能,从材料的服役条件和失效现象出发,研究失效的原因和规律、提出合理的衡量指标,证明产品的耐用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从而让产品获得竞争优势。

微观尺度下材料力学的应变测试,对微观材料力学的测定至关重要。使用微米甚至纳米级光学/电子显微镜,搭配数字图像相关法(DIC技术),通过拉伸试验测得材料的载荷-位移曲线,可快速、精确地测出被拉伸材料的力学性质,如弹性模量,屈服强度等。

一、测量需求

拉伸试验可测定材料的一系列强度指标和塑性指标,比如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产生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科研实验室用户通过测定细微金属材料的这些参数,掌握金属材料抵抗外力拉伸的能力与塑性高低,检验金属材料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

二、原有测量方式的不足

在实验固体力学领域中,对于不同载荷下,材料表面的变形测量一直是一个较难的课题。传统的方式是采用接触式测量方法,比如电阻应变片、电阻应变计等接触式测量。

由于材料尺寸小的限制,传统的接触式测量工具,已不能再用于该领域的测量中。另外,应变片测的两点之间的单向数据,获取的是两点之间应变的平均值;对于大变形、各向异性的材料、介观尺度的实验等应变片难以应用。

三、新拓显微DIC测量方案

微细尺度下材料机械力学性能的测试,它的应用对细观力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新拓DIC显微测量方案采用了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安装在显微镜上的XTDIC三维全场应变测量系统通过分析材料表面的变形。由于采用了显微镜对材料进行高倍放大,新拓三维采用了高精密度的标准正交栅格和自主研发的软件算法对畸变误差进行了调教,达到提高计算精度的目的。

DIC

DIC
DIC的新概念
一、DIC定义的新概念
DIC的传统定义 • Muller-Berghdus(1995)指出: “DIC为一种获得性综合征,特征 是血管内凝血导致血管内纤维蛋白形 成,从而引起继发性纤溶” DIC 是一种凝血 - 纤溶失调的获得 性临床血栓-出血综合征
DIC的新定义
• ISTH/SSC (2001)提出: “DIC是由不同病因所致丧失局限 性的血管内凝血为特征的继发性综合 征,特点是微血管体系损伤,导致多 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不强调纤溶激活是DIC的必备条件
(三)炎症介质促进凝血(1)
致病成分
毒血症/内毒素→内毒素结合蛋白(LPSBP) → CD14 →内毒素受体4(TLR4) G+肽聚糖/磷脂壁酸→TLR2→NF-κB→TF表达
促炎性细胞
TNFα,IL-1β,IL-6,IL-8
炎症介质促进凝血(2)
促炎物质 膜磷脂转位→增强凝血 血小板反应增高 急性正相蛋白(Fg,PAI)增强 急性负相(TM,EPCR)减弱 炎症物质/自由氧损伤内皮细胞
(五)抗凝蛋白的抗炎作用(1)
脓毒症/毒血症时抗凝蛋白减低
1.血管内凝血对抗凝蛋白的消耗 2.炎症细胞释放蛋白酶和继发性 纤溶抗凝蛋白的降解 3.肝脏和内皮细胞损伤对抗凝蛋 白的合成减少
抗凝蛋白的抗炎作用(2)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的抗炎作用

包装行业重要国家标准荣获2022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提名

包装行业重要国家标准荣获2022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提名

包装行业重要国家标准荣获2022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提名

作者:

来源:《绿色包装》2022年第08期

包装行业重要国家标准荣获2022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提名

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是标准化领域的全国性奖项,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委)设立,并经中央批准。随着标准化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的重要引领性作用以及各行业产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创新贡献奖的评审要求也在不断提高。2022年的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聚焦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旨在表彰助力高技术创新、促进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标准项目、组织和个人。

在2022年的创新贡献奖评审当中,标准项目奖一等奖建议名单9项,二等奖建议名单18项,三等奖建议名单27项。其中,由中国出口商品包装研究所(SAC/TC49/SC10)等单位提出并制定的GB/T 37422-2019《绿色包装评价方法与准则》国家标准荣获了“2022年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标准项目二等奖”提名。这是包装行业助力我国绿色化发展,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和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GB/T 37422-2019《绿色包装评价方法与准则》国家标准融入“全生命周期”理念,结合包装产品的设计、生产、使用、废弃再利用等各环节,兼顾产品和过程,建立了完整的、具有可操作性和行业普适性的绿色包装评价指标体系,并率先在国际范围内提出了“绿色包装”的定义,填补了我国包装行业绿色评价的空白。

目前,包装绿色化治理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包装需求的激增导致包装废弃物造成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该标准实施后,为包装产业绿色化发展提供了关键技术依据和方向指引。推动了包装行业绿色升级,促进了国家资源与环境发展,为我国资源循环利用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达成作出了实质性贡献。

世界各国色卡标准

世界各国色卡标准

国内标准色卡

1、纺织服装行业、国家标准色卡

——CNCS色卡目前已被确立为国家标准和纺织行业标准的CNCS简介:2001年开始,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承担了科技部“中国应用色彩研究项目”,建立了CNCS颜色体系。之后,广泛进行色彩调研,通过中心所属趋势研究部门、中国流行色协会、国外合作伙伴、采购商、设计师等途径收集色彩资讯,开展市场调查。经过几年的努力,研发第一版颜色体系,并确定了所用材料及工艺。2006年,中国纺织信息中心根据合作伙伴、市场相关方、色彩专家等各方意见调整体系,完成第二版颜色体系的试制,并携手浙江龙盛控股有限公司、德塔颜色科技有限公司(DATACOLOR)等一起正式开始CNCS纺织颜色体系标准的生产制作,同时,开展了数字化色彩和数字化流行色彩的研究,将CNCS颜色系统同数字化色彩接轨。在此基础上,完成了C N C S纺织颜色标准的制作。

2、建筑行业、国家标准色卡

——G B/T15608-2006《中国颜色体系》、G S B16-2062-2007《中国颜色体系标准样册》和G B/T18922-2002《建筑颜色的表示方法》、G S B16-1517-2002《中国建筑色卡》。

3、漆膜颜色标准样卡

——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话技术委员会4、蒙赛尔明度精选色卡,是国际通用色卡,广泛用于纺织,服装,摄影,印刷,包装行业

编辑本段国际标准色卡

1、美国P a n t o n e色卡提供平面设计、服装家居、涂料、印刷等行业专色色卡,是目前国际上广泛应用的色卡。总部位于美国新泽西州卡尔士达特市(Carlstadt,NJ)的Pantone公司.是一家专门开发和研究色彩而闻名全球的权威机构,也是色彩系统和领先技术的供货商,提供许多行业专业的色彩选择和精确的交流语言。彩通?(PANTONE?)这一名字已成为设计师、制造商、零售商和客户之间色彩交流的国际标准语言而享誉全球。1963年,P a n t o n e公司的创始人LawrenceHerbert开发了一种革新性的色彩系统,可以进行色彩的识别、配比、和交流,从而解决有关在制图行业制造精确色彩配比的问题。他意识到每个人对同一光谱见解各不相同而带来了彩通配色系统?(PANTONEMATCHINGSYSTEM?)的革新,该系统是一册扇形格式的标准色。[1]40多年来,彩通已经将其配色系

引起dic最常见原因

引起dic最常见原因

引起dic最常见原因

DIC(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系统并发症,常见于多种疾病状态和严重创伤后,是一种反应性的病理生理现象。DIC的发生与机体免疫和凝血系统的病理反应有关,它的主要特点是血液内出现了大量的血栓和小血管的破坏,导致缺血、缺氧和器官功能受损,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引起DIC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感染: 感染是DIC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常见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在感染时,机体的免疫和凝血系统会被激活,引起炎症和凝血反应,导致DIC 的发生。

2.肿瘤: 恶性肿瘤也是DIC的一个常见原因,由于肿瘤细胞和癌组织释放出各种物质,如细胞因子、酶类、凝血因子等,这些物质进入循环系统,可以触发血液内的凝血反应,引起DIC的发生。

3.急性或慢性损伤: 严重的创伤、手术、中毒等都可能引起DIC的发生。在外伤或手术中,伤口的创伤刺激会导致机体内凝血系统和免疫系统的激活,引起DIC 的发生。

4.心脏衰竭和急性肝功能衰竭: 心力衰竭和急性肝功能衰竭时候,机体内部的物

质代谢出现问题,导致凝血功能紊乱和血小板数量下降,此时也容易发生DIC。

5.妊娠并发症: 孕妇出现高血压、胎盘早剥、羊水栓塞等并发症时,都有可能引起DIC。这些并发症会导致母体血压急剧升高,血管内壁损伤,促使凝血系统激活,最终导致DIC的发生。

6.某些药物或手术: 一些药物或手术也可能引起DIC的发生,如利福平等药物。

总体而言, DIC的发生原因相对来说比较复杂,需要综合考虑,一些因素之间也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注意细心观察病情,提前发现并积极治疗与DIC相关的疾病,及时处理。如果DIC已经发生,要及时进行逆转治疗,例如应用止血剂、抗凝剂和替代凝血因子等,配合病因治疗,全面抢救,从而尽可能降低DIC给患者带来的危害和损伤。

纤溶系统

纤溶系统
共同途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钢琴 1
初始阶段(外源性凝血途 径) Ⅶa
Ca++ FⅨ
效应放大阶段(内源性凝血途径)
FⅫa HMWK ↓
FⅨa
APTT
FⅪ→FⅪa FⅨ→FⅨa
FⅩ
FⅩa


凝血酶原(微量) 凝血酶(微量)
PT
纤维蛋白原 ↓ 可溶性Fibrin聚合物
FⅩⅢa Ca++
凝血酶原→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 ↓ 可溶性Fibrin聚合物
(4)纤溶酶(PL):PL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作用 如下:降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解多种凝 血因子Ⅴ、Ⅷ、Ⅹ、Ⅶ、Ⅺ、Ⅱ等;使纤溶酶原 转变为纤溶酶;水解补体等。 (5)纤溶抑制物:包括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PAI) 和α 2抗纤溶酶(α 2-AP)。PAI能特异性与t-PA 以1:1比例结合,从而使其失活,同时激活PLG. 主要有PAI-1和PAI-2两种形式。α 2-AP由肝脏合 成,作用机制:与PL以1:1比例结合形成复合物, 抑制PL活性;FⅩⅢ使α 2-AP以共价键与纤维蛋白 结合,减弱了纤维蛋白对PL作用的敏感性
2.纤维蛋白的降解
纤溶酶是血浆中活性最强的蛋白酶,但其特异 性较差。它可以水解肽链上各个赖氨酸-精氨酸相 连接的部位,从而逐步将整个纤维蛋白或纤维蛋 白原的分子,分割成很多可溶性的小肽(蛋白质 碎片),这些小肽统称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此 降解产物一般不再凝固。 血管内出现血栓时,纤溶作用主要局限于血栓 发生处,而不扩展到周围血液。这可能是由于血 浆中有大量抗纤溶物质(即抑制物)和血栓中的 纤维蛋白分子可吸附或结合大量纤溶酶激活物所 致。

DIC的诊断与评价

DIC的诊断与评价

概 念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机体止凝血机制失衡、凝血系统功能衰竭的一种临床 综合征,以全身凝血系统的过度激活、纤溶系统紊乱、多 个器官内微血栓形成等为特征,病人最终可因出现广泛出 血和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Death Is Coming(首字母相同)
为76.42%。但对脓毒症严重程度无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的价值
——Thrombosis Research 129 (2012) e119–e125
诊断标准与评分系统
JAAM、ISTH评分对危重脓毒症患者DIC诊断价值的前瞻性研究

方法:共纳入166例满足JAAM系统DIC标准的脓毒症患者。其中67例患者
——Expert Rev. Hematol. 5(6), (2012)
诊断标准与评分系统
诊断评分系统

日本卫生福利部 (JMHW)评价系统 国际血栓与止血委员会(ISTH)显性和非显性DIC评分标准


日本危重病协会(JAAM)评分系统及其校正评分系统
各评分标准侧重点不同,诊断DIC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不同
——Crit Care Med 2006 Vol. 34(3)625-631
诊断标准与评分系统
三种诊断评分系统诊断及预后价值比较
结果 JAAM评分系统诊断急性显性DIC阳性率最高(70.5%),判断死亡的 敏感性为80%(但特异性为33.2%,OR值为1.99),三种标准诊断迟发性

DIC介绍

DIC介绍

数字图像相关法(DIC)是一种非接触式的高精度位移、用于全场形状、变形、运动测量的方法,也是现代光测量力学领域内最有应用前景的测量方法。其应用研究方向,正朝着从常规材料到新型材料的测量,从弹性问题测量到强塑性问题的测量,从常温到高温的测量,从宏观测量到微观测量的趋势发展。DIC方法在上世纪80年代初被提出,经过30多年众多学者的研究,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这种方法又被称为数字散斑相关法,它直接处理的对象是具有一定灰度分布的数字图像(散斑图),通过对比材料或者结构表面在变形前后的散斑图运用相关算法得到全场位移和应变。该方法对实验环境要求极为宽松,并且具有全场测量、抗干扰能力强、测量精度高等优点。

其基本测量原理如下图:

Seika公司(中文名:西华数码影像公司)作为一家专业从事智能影像分析系统设计的高科技公司,在DIC系统的研发设计上已有多年经验,并被全球众多的科研单位及院校所认可(中国独家代理商:武汉中创联达科技有限公司)。我们可以为您提供运用数字图像关联法开发的应变解析软件系统。通过比较分析样本变形前后的图像,可以对变形和弯曲的量、方向、分布等进行解析。通过使用本系统,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获取物体变形弯曲的数据并将其分布可视化。对于高速测量、微米单位测量等特殊环境下的测量需要,我们可以在包括软件、相机、照明、专用光学仪器等各个方面提供综合性的解决方案。

产品特点:

●能够测量坐标,位移,速度,应变,形状和变形 ●能够显示矢量图,轮廓图 ●支持的图像格式:FIFF 等 ●易于使用的直观界面 ●进程树结构

DIC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DIC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未强调纤溶为DIC的必备条件,因纤溶属继发 性,且DIC早期多无纤溶现象
二、DIC的分类
新的分类以体内稳态调控功能的紊乱为准,分为2类
1 非显性(non-over)DIC:即止血功能处于代偿状态的 DIC(或pre-DIC)
2 显性(over)DIC:即止血功能处于失代偿状态的DIC
1) 可控显性DIC:系指微血管体系调节功能的压抑为暂 时性,当原发病因迅速消除时,内皮调节网络可立即恢复
▲ 病理特点血液呈高凝状态,但凝血因子及PLT并不降低
▲ 临床表现不突出,有赖于实验检查协助诊断,及时诊治 对阻止DIC的病程进展、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极为重要
三、DIC的主要病因
严重感染 恶性肿瘤
其它
手术及 创伤
外伤
医源性 病理产科 疾病
四、发病机制
促凝物质入血或其它因素
血液高凝状态
PLT粘 附聚集
PLT减 少消耗
广泛血管内凝血
继发性 纤亢进
消耗凝血因子 (I II VIII X XII )
凝血机制障碍
低纤维蛋 白质血症
Fib降解 FDP↑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血液低凝状态 抗凝作用
出血倾向
对DIC发病机制的新认识
• “外源性凝血途径”主导凝血系统的激活
病因
组织、血管损伤、WBC激活
释放大量组织

DIC

DIC

2.外源性凝血系统
(TF入血开始)
DIC发生是由于凝血力量超过抗凝血力量!
发病机制
一、组织因子(TF)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
肺、脑、胎盘、肿瘤细胞等含有丰富TF! 血管外层结构恒定表达TF; 内皮细胞、单核和嗜中性白细胞、巨噬细胞 被激活后,也表达TF。
组织 释放 损伤
TF
TF-Ⅶa Ca2+
X Xa
1.胶原暴露,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 2.释放组织因子,激活外源性凝血 系统 3.损伤的VEC促进与中性白细胞、 单核细胞、T细胞及血小板的 聚集 4.内皮细胞释放的促凝和抗凝物质 失平衡、
受损EC产生PAF、vWF凝血因子 EC产生的抗凝物质有:PGI2、 血栓调理蛋白(TM)
三、血细胞大量破坏
血小板活化
解释
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Fg):
属急性相反应蛋白,在 DIC高凝血期可增高 >4.0g/L),在消耗性低凝血期 和继发性纤溶期常减 低(<2.0g/L)。Fg减低见于70%的病例,其特异性为 22%,敏感性为87%。
Fg 升高可见于感染、妊娠、肿瘤及手术等疾 病,有时可达正常两倍以上,需动态观察。严重肝 病时, Fg已下降,合并DIC时需更严格的低线。
DIC血象(裂体细胞)
RBC悬挂在纤维蛋白索上(扫描电镜,左2000,右5200)
休克
激肽、补体、 纤溶系统激活 微血栓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图像相关法(DIC)是一种非接触式的高精度位移、用于全场形状、变形、运动测量的方法,也是现代光测量力学领域内最有应用前景的测量方法。其应用研究方向,正朝着从常规材料到新型材料的测量,从弹性问题测量到强塑性问题的测量,从常温到高温的测量,从宏观测量到微观测量的趋势发展。DIC 方法在上世纪80年代初被提出,经过30多年众多学者的研究,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这种方法又被称为数字散斑相关法,它直接处理的对象是具有一定灰度分布的数字图像(散斑图),通过对比材料或者结构表面在变形前后的散斑图运用相关算法得到.

运用数字图像关联法开发的应变解析软件系统。通过比较分析样本变形前后的图像,可以对变形和弯曲的量、方向、分布等进行解析。通过使用本系统,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获取物体变形弯曲的数据并将其分布可视化。对于高速测量、微米单位测量等特殊环境下的测量需要,我们可以在包括软件、相机、照明、专用光学仪器等各个方面提供综合性的解决方案。

产品特点:

●能够测量坐标,位移,速度,应变,形状和变形

●能够显示矢量图,轮廓图

●支持的图像格式:FIFF等

●易于使用的直观界面

●进程树结构

●丰富的后处理功能

●支持各种高速相机和高分辨率相机

●系统支持日/英双语

●对应各种情况(离线/在线分析,3D分析等)

应用:

1.张力、压缩、扭转测试

2.破坏、冲击、掉落测试

3.热膨胀、热变形

4.显微镜下的微测试

图例如下:

武汉中创联达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光电子影像产品(低照度相机、高速摄像机,超高速摄像机,高分辨率相机及其图像分析软件)的销售、研发,提供特殊环境下的拍摄、成像服务。在以下应用领域提供产品:1、高速摄影(弹道学、碰撞实验、高速粒子运动实验PIV 、材料学、气囊膨胀实验、燃烧实验、电弧运动、离子束运动、流体力学、喷射实验、爆炸分析以及其他超高速运动领域)2、高分辨率成像(弹道学、粒子运动实验PIV 、工业质量检测、喷射实验、电泳现象、火焰分析)3、显微成像(微生物光学成像、分子细胞成像)4、低照度成像(燃烧实验、弹道学、碰撞实验、爆炸分析、天文学领域、微光成像、工业检测监视)5、光谱成像(红外感应范围应用、光源波谱分析)6、高速运动分析软件及PIV系统分析软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