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道路工况对电动汽车能耗的影响

合集下载

新能源车的能耗与节能分析

新能源车的能耗与节能分析

新能源车的能耗与节能分析一、引言随着环境污染和石油资源日益紧缺的问题日益突出,新能源车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交通工具,备受关注。

然而,在新能源车发展的过程中,能耗与节能问题成为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本文将针对新能源车的能耗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节能措施。

二、新能源车的能耗分析1. 能耗定义能耗是指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单位里程所消耗的能量。

常用能耗单位为千瓦时/百公里(kWh/100km)。

2. 影响能耗的因素(1)电池能量密度:电动汽车的能耗与电池的能量密度有关,能量密度越高,能耗就越低。

(2)车重:车重对能耗也有重要影响,较重的车辆需要更多的能量来推动。

(3)空气阻力:空气阻力是车辆行驶过程中主要的能耗来源之一,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空气阻力对于能耗的贡献较大。

(4)行驶速度:行驶速度越高,能耗越高,因为提高速度需要更多的能量来克服空气阻力和惯性。

(5)驾驶习惯:急刹车、急加速以及频繁变道都会导致能耗的增加。

3. 常见新能源车的能耗水平以电动汽车为例,一般可以分为纯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

(1)纯电动汽车:根据不同型号和品牌,纯电动汽车的能耗水平存在差异,一般在12-25kWh/100km之间。

(2)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由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可以在驱动电机被用完之前使用发动机进行充电,其能耗相对较低,一般在6-10kWh/100km之间。

三、新能源车的节能措施1. 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研发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池可以有效降低新能源车的能耗水平。

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即在单位体积或质量下储存更多的电能,可以减少频繁充电的次数,提高续航里程,并降低能耗。

2. 减轻车辆重量通过采用轻量化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等,可以降低车辆的自重,减少能量的消耗。

3. 优化车辆空气动力学设计改善车身外形和减小风阻系数,可以降低车辆在高速行驶过程中的空气阻力,减少能耗。

4. 提倡合理驾驶习惯通过培养驾驶员良好的习惯,如平稳驾驶、避免急刹车和急加速,可以降低能耗。

纯电动汽车变工况运行能效分析

纯电动汽车变工况运行能效分析

3 2 V, 定 容 量 . 额 1 0Ah 6 额 定 内 阻 0 2 m Q


≥ 10 6
表 2 动 力 电池 特 性 数 据 采 集 设 备
设 备 名 称
设 备 功能
60
一≤ 5 0
鹾 4 O
謇 善i
薹 主 蚕
。6 5 池 测 试 、 集 动 力 电 池 的 阻 抗 值 采

体效 率 的 主要 因素 。
关 键 词 :汽 车 ;纯 电动 汽 车 ; 源 效 率 链 ; 力 电 池 ;能 效 分 析 能 动
中 图分 类 号 : 6 . 2 U4 9 7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6 1 6 8 2 1 ) 3 0 8 4 1 7 —2 6 ( 0 2 0 —0 0 —0
总 第 1 0期 5
Hih y g wa s& Auo tv tmoieApp ia in lc to s
表 1 纯 电动 汽 车 整 车 主 要 参 数

项目
参 数 值
项目
参数 值
车 型
轮 胎 规 格
F 72 Y6 0
7 0 R,. O 6 T .0 6 5R1 L
行 分析 , 对进 一 步提 高 纯 电动 汽 车能 源 利 用率 具 有 十分重 大 的意义 。而 目前 对纯 电动汽车 能源效 率 的 分析 主要集 中于实 验 台架 和巡航 工况 等理想 行驶 状 态 , 能准确 地 把握 纯 电 动汽 车 在 实 际行 驶 工 况下 不

汽 迢
公僦
路&

纯 电动汽 车 ( V) E 因运行 时 的零 污染 、 高 的能 较

基于标准道路循环工况下里程增加对轻型汽车油耗影响的研究

基于标准道路循环工况下里程增加对轻型汽车油耗影响的研究

基于标准道路循环工况下里程增加对轻型汽车油耗影响的研究摘要:目的通过对三台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轻型车进行相应的试验,探讨里程增加对轻型车油耗影响。

方法分别让试验样车在底盘测功机上按照标准道路循环(Standard road cycle, SRC)工况运行,使里程增加,模拟发动机、变速箱、传动半轴等动力系统自然磨损老化以及排放污染物控制装置老化后汽车油耗的变化特征。

结果标准道路循环(SRC)工况下,试验车油耗在0 km时稍高,随后逐渐降低,到达一定里程时出现拐点,之后随着里程的增加油耗逐渐升高。

结论标准道路循环(SRC)工况下试验车油耗与里程的关系近似“U”型改变。

关键词:SRC工况;里程;油耗前言我国的汽车销售量已连续多年蝉联世界榜首,汽车作为人们出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越发受到青睐。

我国的汽车销量不断攀升,由2012年的1931万辆迅速增长到 2022年的2686万辆。

同时石油资源的消耗量亦在迅速增加,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汽车用汽柴油消费量约占全国消费总量的55%,每年70%以上的新增石油消费量为新增汽车所致。

汽车油耗及尾气污染,给环境保护和石油资源带来了巨大的挑战[1-5]。

石油资源紧缺和生态环境恶化已经成为21世纪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严峻问题。

自我国明确了“双碳”目标以来,为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国务院及国家发改委等职能部门迅速着手研究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接连发布了重点领域、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及支撑措施。

车辆行驶工况(Vehicle driving cycles)是针对某一类别车辆,某一区域交通特征的时间-速度历程。

是通过调查特定类型车辆经过实际行驶状况,并通过分析处理数据建立起来的。

日前执行的主要有美国、欧洲、日本三个体系的燃油消耗量和排放测算及限值标准。

以往我国在环境保护及交通规划领域的科学研究、就法律法规制定相对滞后,在油耗排放法律法规的制定时直接采纳欧洲经济委员会GCD相关标准中的工况。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能耗分析与优化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能耗分析与优化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能耗分析与优化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能源危机的威胁,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交通工具正在逐渐流行起来。

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是其核心,对能耗进行准确分析与优化,对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能耗分析和优化进行探讨。

一、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能耗分析1.1 电池系统能耗分析电动汽车的电池系统是其动力来源,对能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电池的类型、容量和能量密度等因素会对能耗产生直接影响。

进行电池系统的能耗分析时,需要考虑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内阻损耗以及循环使用的耐久性等因素。

通过实验研究和模拟仿真,可以得出电池在不同条件下的能耗特性,为优化提供依据。

1.2 电动机系统能耗分析电动汽车的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核心部件,其能耗与电动机的效率、负载要求、控制方式等密切相关。

通过分析电动机的功率消耗和效率特性,可以准确评估电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能耗情况。

此外,还需要考虑电动机的热管理系统,避免过热导致能耗增加。

1.3 能量管理系统能耗分析能量管理系统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大脑”,负责电池和电动机之间的能量流控制和优化分配。

能耗分析的重点包括电池充放电策略、能量回收利用和能量损耗等方面。

通过对能量管理系统的能耗分析,可以找出优化的空间,减少系统的能耗损失。

二、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能耗优化2.1 优化电池系统能耗在电池系统方面,可以通过改善充放电效率、减小内阻损耗和优化电池的循环使用策略来降低能耗。

应选择高能量密度、低内阻的电池,提高充电效率,合理控制充放电速度,避免过度放电。

此外,还可以利用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对电池进行精确管理,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2.2 优化电动机系统能耗对电动机系统进行能耗优化,可以通过改进电机控制策略来提高其效率。

例如,采用恰当的电机控制算法,如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策略和智能调速控制策略,使电机在不同负载情况下工作在最佳效率点上。

同时,还可以优化电机的设计,减小电机的体积和质量,提高其功率密度和效率。

电动汽车的能源消耗与动力损耗

电动汽车的能源消耗与动力损耗

电动汽车的能源消耗与动力损耗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清洁能源的推广,电动汽车作为一种低碳环保的交通工具,正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然而,对于电动汽车的能源消耗和动力损耗,许多人还存在疑惑。

本文旨在探讨电动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以及可能存在的动力损耗。

一、电动汽车的能源消耗电动汽车的能源消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电池充电消耗:电动汽车的能源主要来自电池,因此充电是电动汽车能源消耗的重要环节。

在家庭充电桩或者公共充电桩进行慢充时,电动汽车充电时间较长,但能源消耗相对较低。

而在特定场景下的快充,虽然能够大幅度缩短充电时间,但能源消耗也会相应增加。

2. 行驶阻力消耗:与燃油汽车不同,电动汽车不会像燃油汽车那样受到发动机的内部摩擦损耗,但行驶阻力仍然是影响电动汽车能源消耗的关键因素。

行驶阻力包括空气阻力、轮胎滚动阻力以及车辆自身的重力阻力。

在不同的道路条件和行驶速度下,电动汽车的能源消耗也会有所不同。

3. 辅助设备消耗: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还会使用到一些辅助设备,比如空调、音响等。

尽管这些设备的能源消耗相对较小,但长时间的使用也会对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电动汽车的动力损耗动力损耗是指电动汽车在电能转化为动力的过程中所损失的能量。

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于电池,通过电动机转化为机械能进行驱动。

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动力损耗。

1. 电能转化损耗: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损耗。

这是由于电能在转化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并导致能量损失。

所以,在电能转化为动力的过程中,电动汽车会产生一定的损耗。

2. 能量回收损耗:电动汽车通过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可以将制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进行储存。

然而,在回收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能量损耗,导致回收效率不完全。

因此,虽然能够回收一部分能量,但仍无法完全消除能量的损失。

三、提高电动汽车能源利用效率的措施为了降低电动汽车的能源消耗和动力损耗,提高其能源利用效率,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可以引入:1. 提高电池技术水平: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能源装置,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增加电池储存能量的密度,并减少充电和放电损耗,从而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工况续航实际续航计算公式

工况续航实际续航计算公式

工况续航实际续航计算公式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续航里程成为了消费者选择电动汽车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然而,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并非固定不变的数值,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为了更准确地评估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需要考虑到不同的工况条件,并使用相应的计算公式进行续航里程的预测。

工况续航实际续航计算公式是一种用于预测电动汽车在特定工况下的实际续航里程的数学模型。

这种计算公式通常会考虑到车辆的动力系统效率、驾驶行为、环境条件等多个因素,从而更准确地预测电动汽车在实际使用中的续航能力。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工况续航实际续航计算公式中的主要影响因素:1. 动力系统效率,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效率是指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电机的效率、传动系统的效率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这些因素会影响到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从而影响到续航里程。

2. 驾驶行为,驾驶行为也是影响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急加速、急刹车、高速行驶等行为都会增加车辆的能量消耗,从而降低续航里程。

3. 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包括气温、湿度、风速等因素。

这些因素会影响到电动汽车的能量消耗,从而对续航里程产生影响。

基于以上因素,我们可以得出工况续航实际续航计算公式的一般形式:实际续航里程 = 理论续航里程×动力系统效率×驾驶行为系数×环境系数。

其中,理论续航里程是指电动汽车在理想条件下(例如平坦路面、恒定速度行驶)的预计续航里程;动力系统效率是指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能量转化效率;驾驶行为系数是考虑到驾驶行为对续航里程的影响而引入的修正系数;环境系数是考虑到环境条件对续航里程的影响而引入的修正系数。

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并给出相应的修正系数的计算方法:1. 动力系统效率,动力系统效率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动力系统效率可以通过实际测试或者模拟计算得出。

在实际测试中,可以通过在特定工况下测量电池的能量消耗和电机的输出功率来计算动力系统效率。

使用工况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百公里氢气消耗量影响研究

使用工况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百公里氢气消耗量影响研究

108AUTO TIMENEW ENERGY AUTOMOBILE | 新能源汽车我国作为汽车销量大国,汽车保有量在持续快速增长,在交通领域的石油消耗量占比超过60%[1]。

石油的过度依赖进口和大量消耗,不仅带来能源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

因此,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减少交通领域的石油消耗,成为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和降低碳排放的有效途径[2-4]。

作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技术路线之一,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一直备受国家政策支持和业内的关注[5]。

然而,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仍处于范推广阶段,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也在不断改善,尤其是整车的能耗是限制商业化应用的诸多挑战之一[6-7]。

通过对抽取在售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在CLTC-P 、WLTC 、NEDC 、等速40km/h 、等速60km/h 、等速80km/h 等使用工况下百公里氢气消耗量测试,得到不同使用工况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百公里氢气消耗量的影响规律。

使用工况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百公里氢气消耗量影响研究洪晏忠 崔垚鹏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重庆市 401122摘 要: 凭借高效率、零排放、低噪音等优势,氢燃料电池汽车已成为实现我国能源结构变革、节能减排以及汽车产业升级的重要工具。

百公里能耗指标是车辆最重要的经济性指标之一,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则是氢气消耗量。

基于此,文章通过抽取在售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进行不同使用工况下的行驶里程和氢气消耗量测试,通过结果的计算和统计分析得到CLTC 、WLTC 、NEDC 、等速40km/h 、等速60km/h 、等速80km/h 、等速100km/h 等使用工况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百公里氢气消耗量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氢燃料电池汽车 百公里能耗 氢气消耗量 使用工况A Study on the Infl uence of Working Conditions on Hydrogen Consumption of Hydrogen Fuel Cell V ehicles per 100 kmHong Yanzhong Cui YaopengAbstract :W ith the advantages of high effi ciency, zero emission and low noise, hydrogen fuel cell vehicle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tool to realize China's energy structure change,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and automobile industry upgrad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ndex of 100 kilometer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conomic indicators of vehicles, and hydrogen 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s are hydrogen consumption. Based on this, the infl uence of CLTC, WLTC, NEDC, constant velocity 40km/h, constant velocity 60km/h, constant velocity 80km/h, and constant velocity 100km/h on hydrogen consumption of hydrogen fuel cell vehicles per 100km is obtained through the calculatio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results.Key words :hydrogen fuel cell vehicles, energy consumption per 100 kilometers, hydrogen consumption, working conditions表1 试验项目及方法AUTO TIME109NEW ENERGY AUTOMOBILE | 新能源汽车时代汽车 1 测试方法车辆测试方法依据国家标准《GB/T 35178-2017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气消耗量测量方法》、《GB 18352.6-2016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GB 18352.5-2013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五阶段)》、《GB/T 38146.1-2019 中国汽车行驶工况 第1部分:轻型汽车》等制定[8-11],具体项目及试验方法见表1,所使用的设备见表2。

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在环境效益与能耗领域的比较分析

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在环境效益与能耗领域的比较分析

两百多年来,全世界的汽车工业从无到有,经历了长足发展。

汽车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在创造巨大经济价值的同时,汽车行驶排放的温室气体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致因,伴随而来的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却让国家不堪重负。

随着汽车总量的增加,减少交通运输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是中国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形势下所要面对的重要环境问题。

中国的石油资源相对匮乏,早在1993年中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并且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汽车已逐渐成为石油消耗的第一大户。

随着人口的进一步增加与资源的不断消耗,中国面临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十分严峻。

电动汽车作为新型清洁能源汽车的出现,将降低中国对石油产品的依赖,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有效降低城市污染,是中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技术途径。

以下将对电动汽车和传统汽车在环境影响和能源消耗等方面进行详细对比分析。

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在环境效益与能耗领域的比较分析(1)能源消耗评价在燃料采集加工运输阶段,将功能单位统一设定为在加油(气、氢)机、充电口,低热值为1MJ(兆焦耳)的燃料。

车行驶1km的全生命周期能耗=客车1公里燃料耗量×(单位燃料燃烧的能耗+生产单位燃料所导致的能耗)。

为了比较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的节能效应,通过车辆行驶每百公里所消耗的能量和汽车能源转化效率两个方面进行比较。

如图1所示,以车辆行驶每公里所消耗热能计算,电动汽车能量消耗比传统车辆减少50%,节能效应明显。

图2为全生命周期汽油车与电动车能源转化效率比较情况,从能源转化效率进行比较看,电动汽车经过发电、输电以及充电到车轮驱动等复杂的过程后在能源转化效率方面仍然表现出明显优势。

表1为燃油出租车与电动出租车的能耗成本比较,如不考虑电动汽车的电池使用寿命,每年的能耗费用将是非常显著,每公里减少能耗成本为 4.25元。

每辆出租车每年直接减少燃油1万升,可节约能耗运行成本42500元。

以上分析表明电动汽车替代普通汽车不仅直接减少燃油的使用,降低国家对能源的依赖,提高中国能源安全,而且与传统车辆进行比较具有明显的节能效应,降低对一次能源的使用。

工况特征参数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能耗影响特性的研究

工况特征参数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能耗影响特性的研究

工况特征参数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能耗影响特性的研究熊演峰; 余强; 闫晟煜; 王恒凯【期刊名称】《《汽车技术》》【年(卷),期】2019(000)012【总页数】6页(P23-28)【关键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工况特征参数; WLTC工况; 影响因子【作者】熊演峰; 余强; 闫晟煜; 王恒凯【作者单位】长安大学西安 710064;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网联开发院长春 1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9.721 前言汽车行驶工况可由某类型车辆在特定区域的车速-时间历程表征[1],获取和分析工况特征对控制策略优化有重要意义。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因具有发动机、电机2种动力源和油箱、电池2个能量源,并可外接充电,所以行驶工况对其能耗影响更为突出[2-4]。

表征工况特征的参数较多,研究不同参数对能耗的影响,有助于制定整车能量管理控制策略。

Dembski N等[5]基于城市道路循环工况(Urban Dynamometer Driving Schedule,UDDS),结合正交试验和多目标遗传算法,证明了电机额定功率、充电扭矩和发动机关闭扭矩对油耗和排放影响显著;Brady J 等[6]运用ADVISOR仿真软件,得出影响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油耗的主要参数依次为发动机关闭扭矩、最小工作扭矩、SOC 工作区间;周云山等[7]采用同轴并联混合动力客车的Cruise模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油耗与SOC区间强相关;李礼夫等[8]认为车速和加速度等工况参数对纯电动汽车电耗和续驶里程影响较大;陈雪平等[9]采用Modelica 模型库分析了车速与加/减速度对能耗的影响;王钦普等[10]提出发动机与电机瞬态扭矩响应能力的不同影响PHEV整车动力性、经济性与排放性能;高建平等[11]针对实际行驶工况开发的控制策略可有效降低油耗;杨林等[12]提出车速及其变化剧烈与频繁程度是影响电耗的主要因素;聂彦鑫等[13]提出PHEV整车低速工况采用纯电模式、高速工况采用混合动力模式可降低油耗;秦大同等[14]针对工况和里程提出PHEV变参数能量管理策略;Wu 等[15]采用贝尔曼原理和粒子群优化算法对PHEV整车能量管理策略进行全局优化,证明行驶工况和里程对能耗影响较大。

电动车影响电耗的因素分析

电动车影响电耗的因素分析

电动车影响电耗的因素分析
1. 车速:电动车在高速行驶时,电耗会增加。

因为高速行驶需要更多的能量来推动车辆,从而使电池更快地耗尽。

2. 地形:行驶在山区和起伏的路面上,使电动车花费更多的能量来推动车辆。

相比之下,平坦的道路会降低电耗。

3. 负载:在搭载更多的乘客和货物时,电动车消耗更多的能量来推动车辆,从而增加了电池的消耗率。

4. 气温:电池的性能受气温的影响。

在较冷的天气下,电池的电容量会降低,从而降低电动车的续航里程。

因此,在寒冷的气温下,电耗会增加。

5. 行驶方式:急速加速和急刹车会增加电池的电耗。

因此,合理的驾驶方式可以减少电耗,提高续航里程。

6. 气压和轮胎气压:正确的气压和轮胎气压可以减少摩擦力和阻力,因此减少电能消耗。

7. 充电方式和充电时间: 充电方式和充电时间会影响电池的寿命和性能。

对于一次完全充电,电池容量增加,电耗会减少。

而部分充电会折损电池寿命并加速电耗。

总的来说,行驶方式是影响电耗最重要的因素。

最佳的行驶方式是平缓驾驶,在合适的速度下以最少的功率推动车辆,以最大化电池寿命和利用率。

新能源汽车在城市交通运行中的效果评估

新能源汽车在城市交通运行中的效果评估

新能源汽车在城市交通运行中的效果评估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能源汽车(NEV)作为应对传统燃油车带来的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重要手段,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快速推广。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评估新能源汽车在城市交通中的效果,包括环境影响、经济效益、社会接受度及其对城市交通运营效率的影响。

一、环境影响分析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最大的优势在于明显减少了城市交通造成的环境污染。

传统燃油车的尾气排放是导致空气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大型城市中,车辆的密集度极高。

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电动汽车(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以及氢燃料电池车等,这些车型相较传统汽油车,在使用过程中几乎不产生或大幅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通过对多座城市汽车排放进行监测,可以显著发现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区域,其空气质量改善程度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有着明显差距。

例如,在实施新能源汽车政策的城市中,PM2.5和NOx等有害物质的浓度下降速度显著加快,部分城市甚至设定了较为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推动了环保型汽车的快速更新换代。

再者,从生命周期来看,新能源汽车在生产、使用和报废阶段都会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

然而,与传统燃油车辆相比,其整体碳排放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特别是在电力来源为可再生能源时,新能源汽车的全生命周期综合排放量大幅降低,这对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

二、经济效益分析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不仅表现为环境效益,还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随着技术进步和产业链成熟,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成本逐渐降低,这为消费者减轻了购买负担。

同时,一系列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购车补贴政策和税收优惠,使得新能源车的市场普及速度加快。

在运营成本方面,电动汽车相较传统燃油车在能耗上占有明显优势。

电动汽车在充电时的成本通常低于燃油消耗成本,特别是在电费较低的地区。

此外,新能源汽车在维护保养上相对更加经济,传统燃油车需定期更换机油、滤清器等配件,而电动车在这一方面相比之下维护成本低且频率少,从长远看对消费者形成了更强的经济吸引力。

公路建设与能源消耗的关系研究

公路建设与能源消耗的关系研究

公路建设与能源消耗的关系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路建设在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然而,公路建设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和挑战,其中之一就是能源消耗。

如何控制公路建设对能源的消耗,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车辆能耗与公路设计公路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线路选择、路基设计、桥梁隧道等子系统。

而公路设计的各个方面都会影响车辆的能耗。

比如,公路的线路选择会影响车辆的行驶速度、燃气消耗等方面,路基设计则会影响车辆的颠簸程度、摩擦损失程度等。

因此,公路设计需要考虑车辆的能耗问题,从而减少公路建设对能源的消耗。

在公路设计中,还有一项关键的指标——等级。

公路等级包括国家高速公路、省级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等。

不同等级的公路对车辆的能耗影响也不同。

相对于普通公路而言,高速公路的路面均匀度更高,路面阻碍系数更小,车流量更大,车辆停留时间更短等优势,使得高速公路上的车辆能耗要比普通公路上的车辆低很多。

因此,在公路建设中,应该优先建设高速公路,减少能源的浪费。

二、公路建设与交通管理公路建设只是使车辆更容易通行的一方面,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交通管理。

交通管理不仅包括道路标线标志的设置,还包括交通信号灯、交警、公路巡逻等等。

好的交通管理可以遵循理性分配、优先使用、便捷和安全等原则,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电子警察是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电子警察可以优化路面交通组织,改善交通环境,同时对车辆的超速行为进行监测,避免因超速而浪费燃料。

此外,车流量的平衡也是交通管理的目标之一。

合理的路网布局、合理的巡逻部署以及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控制车辆拥堵,进而减少因拥堵而浪费的燃料。

三、公路建设与公共交通公路建设对能源的消耗主要来自于私家车的使用。

因此,通过鼓励公共交通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路面交通拥堵,降低私家车的使用频率,避免因私家车使用过多而产生的能源浪费。

公共交通是与公路建设配套的一个重要设施。

中国工况电动车续航里程测试标准

中国工况电动车续航里程测试标准

中国工况电动车续航里程测试标准文章标题:探讨我国工况电动车续航里程测试标准一、引言在当今全球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的背景下,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交通工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而我国工况电动车续航里程测试标准,则是评价电动车续航性能的重要标准之一。

本文将就我国工况电动车续航里程测试标准展开深入探讨,以期为读者带来更全面的了解。

二、我国工况电动车续航里程测试标准概述我国工况电动车续航里程测试标准,简称“我国工况”,是由我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CATARC)制定的一项电动车续航里程测试标准。

该标准主要通过模拟真实道路行驶工况,包括起步、市区、郊区、高速等不同行驶工况,来评估电动车在不同路况下的续航能力。

当前,我国工况已经成为评价电动车续航里程的重要指标,对于厂家生产和消费者购车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我国工况电动车续航里程测试标准的深入解读1. 测试标准的科学性我国工况电动车续航里程测试标准的制定,基于大量的实际道路行驶数据,并充分考虑了我国各地区不同的道路特点和行驶工况,因此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这也使得我国工况更能真实地反映电动车在我国实际行驶情况下的续航性能。

2. 测试标准的合理性我国工况电动车续航里程测试标准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电动车在市区、郊区和高速等不同行驶工况下的续航表现,使得测试结果更具代表性和可比性。

这种综合考量的方式,使得测试标准更加合理,并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准确的参考依据。

3. 测试标准的发展前景随着电动车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工况电动车续航里程测试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

未来,随着更多新能源汽车的推出,我国工况将更加贴合市场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准确的续航性能评估。

四、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的深入探讨,我们对我国工况电动车续航里程测试标准有了更全面、深刻的了解。

我国工况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得它成为了评价电动车续航能力的重要标准,对于消费者购车选择和厂家产品研发都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行业对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影响

汽车行业对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影响

汽车行业对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影响首部分:介绍汽车行业背景及重要性(约300字)汽车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交通工具,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对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问题也越来越引人关注。

因此,了解汽车行业对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影响变得尤为重要。

第二部分:汽车行业对能源消耗的影响(约500字)汽车的使用离不开能源供应,而传统燃油汽车的大规模使用导致了对有限石油资源的高度依赖。

油耗问题不仅对经济造成了不小的负担,更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首先,汽车的燃烧产生了大量的尾气排放,其中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其次,节能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推广使得新能源汽车渐渐成为市场的发展方向,然而,仍然需要解决电池充电设施建设和电力供应等问题。

因此,汽车行业需要加大对绿色能源的利用和研发力度,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第三部分:汽车行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约500字)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污染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首先,汽车的尾气排放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这些物质对空气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其中,颗粒物能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而臭氧的生成与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反应有关,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和眼睛造成损害。

其次,汽车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油等污染物可能会流入水源,对水质造成污染,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第四部分:应对措施与未来发展趋势(约200字)为了减少汽车行业对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影响,各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与法规。

例如,推广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氢燃料汽车、发展公共交通等都是减少尾气排放的有效措施。

此外,加强绿色能源研发和利用,提高汽车能效,也是解决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

未来发展趋势中,智能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将会减少交通拥堵、提高道路使用效率,从而减少能源消耗。

同时,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环保汽车的需求也将增加,这有助于汽车行业推广绿色能源汽车的发展。

汽车电动机 各种工况下的功率

汽车电动机 各种工况下的功率

汽车电动机各种工况下的功率汽车电动机在各种工况下的功率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无论是城市道路上的日常行驶,还是高速公路上的长途旅行,都需要电动机提供足够的动力来驱动汽车。

下面将从不同工况下的汽车电动机功率展开讲述。

我们来看一下城市道路上的行驶工况。

在红绿灯频繁的城市交通中,电动机需要在低速行驶时提供足够的起动力。

当汽车停下后再次启动时,电动机需要迅速响应并提供足够的扭矩,以确保汽车能够顺利起步。

此时,电动机的功率需要在较短时间内迅速达到峰值,以满足起步的需求。

而在高速公路上的长途行驶工况下,电动机的功率需求则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汽车需要保持较高的恒定速度,因此电动机的功率需保持相对稳定。

此时,电动机的功率主要用于克服空气阻力和汽车自身的摩擦阻力,以保持稳定的行驶速度。

这种工况下,电动机的功率通常比较低,但需要长时间持续输出。

除了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上的工况,还有一些特殊的工况需要考虑。

比如在爬坡时,电动机需要提供额外的功率来克服重力的阻力。

在这种情况下,电动机的功率需求会明显增加,以保证汽车能够顺利爬坡。

此外,当需要进行紧急加速或超车时,电动机也需要提供更大的功率输出,以满足临时的需求。

总的来说,汽车电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功率需求是不同的。

根据具体的行驶情况,电动机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达到峰值功率,或者在长时间内持续输出稳定功率。

这些功率需求的变化会影响到汽车的性能和驾驶体验。

因此,汽车制造商需要根据不同的工况来设计和调整电动机的功率输出曲线,以提供最佳的驾驶性能和舒适性。

汽车电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功率表现是汽车性能的重要体现之一。

通过合理的功率输出设计,可以确保汽车在各种行驶情况下都能够满足驾驶者的需求,并提供良好的驾驶体验。

因此,对于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来说,了解和理解汽车电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功率特性是非常重要的。

道路施工中的道路能耗与节能优化技术

道路施工中的道路能耗与节能优化技术

道路施工中的道路能耗与节能优化技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建设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

然而一项重要的任务也不容忽视——公路建设、施工、养护过程中的道路能耗与节能优化技术。

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对环境和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是我们对社会和未来负责的态度。

一、道路建设中的道路能耗道路建设中的能源消耗分为以下三类:1.城市地面交通城市的基础设施,交通规划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道路建设和通行往往涉及到大量的运输和能源消耗。

有些城市中会采用汽车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每年能源消耗巨大。

捐赠车辆带来的交通事故和污染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

2.建筑产业建筑业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它关乎到城市的发展和建设。

道路的建设和养护,建筑企业通常需要使用大量的能源,例如水泥、石料和其他基础建设材料等。

这些材料需要大量的能源进行加工。

电力消耗数据显示道路建筑中的建筑材料造成的能源消耗达到了建筑工程总能源消耗的50%。

3.道路养护所消耗的能源道路的养护一直是城市规划的必要过程。

破裂的路面和路面磨损需要经常维护才能保证道路的安全和使用效率。

然而这些工作也需要使用大量的能源。

道路养护中的垃圾清理和其他维护工作是道路养护所消耗的能源的一个显著标志。

二、道路节能技术众所周知,道路建设和养护方面的方式直接影响到城市能源的耗用。

为了降低城市的能耗,以下是一些道路节能技术:1.改善道路材料行车道路材料包括沥青和水泥。

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选择道路材料可以显著降低能源消耗。

例如,可以使用具有更好耐久性的路面和材料,这些材料能减少道路维护所消耗的能源。

2.绿化和花岗岩设计为了降低城市交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可以采用绿化和花岗岩道路设计。

这些设计可以减少热岛效应,从而保持环境温度适宜,减少能源消耗。

3.结构性改变对道路交通的管理进行改变也可以显著降低能源耗用。

例如,互通立交或地下砖石道路设计都可以改善城市的道路交通,从而实现能源节约。

4.植物油生产的道路材料采用植物油作为生产道路材料的基础可以减少材料的能耗,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电动汽车与燃油车的环境影响对比

电动汽车与燃油车的环境影响对比

电动汽车与燃油车的环境影响对比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作为能源消耗的主要产物之一,交通工具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

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方式,备受瞩目。

然而,与之相比,传统的燃油车也有其自身的优势。

本文将就电动汽车与燃油车的环境影响进行对比,以期为人们提供更全面的了解。

首先,我们来看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以电池作为主要的能源供给,不产生尾气排放,因此被认为是清洁能源的代表。

由于电动汽车不会在行驶过程中产生废气,其对空气的污染极低。

相比之下,燃油车在燃烧燃油时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会对空气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从空气污染的角度来看,电动汽车明显优于燃油车。

然而,电动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首先,电动汽车的电池需要电力来充电,而电力的产生过程需要依靠燃煤、石油等传统能源。

这就意味着虽然电动汽车本身不会产生尾气排放,但是其所依赖的能源却会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

其次,电动汽车的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稀有金属等材料,这些材料的开采与提取同样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损害。

因此,虽然电动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尾气排放,但是其生产与充电所需的能源消耗则需要进一步考虑。

与此相比,燃油车对环境的影响更为直接。

如前所述,燃油车在燃烧燃油时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根据统计数据,燃油车的碳排放量很高,成为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之一。

此外,燃油车的尾气排放还会导致空气污染、光化学反应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也对城市的环境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从温室气体排放和空气污染的角度来看,燃油车相较于电动汽车存在较大的环境问题。

然而,燃油车并非完全没有优势。

首先,燃油车在使用过程中充电相对方便,只需加注燃油即可继续行驶,不需要等待充电时间。

与之相比,电动汽车需要经常性的充电,这可能带来一定的不便。

其次,燃油车的续航里程相对较长,一次加满油可以行驶较长的距离,这在某些情况下特别重要,例如长途旅行时。

某增程式电动汽车北方冬季工况下能耗测试与分析

某增程式电动汽车北方冬季工况下能耗测试与分析

某增程式电动汽车北方冬季工况下能耗测试与分析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电动汽车作为一种绿色出行方式备受青睐。

其中,增程式电动汽车在增加续航里程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不仅能够满足长途出行需求,同时也能够兼顾绿色环保。

然而,对于北方地区用户来说,冬季的低温环境对电动汽车的能耗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对某增程式电动汽车北方冬季工况下的能耗测试和分析,为用户提供科学的出行指引。

测试方案为了准确测量某增程式电动汽车的能耗情况,本文设计了以下测试方案:1.测试车辆:某型号增程式电动汽车;2.测试环境:北方冬季环境;3.测试路线:设定一条固定路线,包括市区和高速公路,总里程为100公里;4.测试工具:使用专业测试仪器进行数据采集,能够准确记录车辆行驶过程中的电量、速度、里程等数据。

测试结果经过测试,某增程式电动汽车在北方冬季环境下的能耗表现如下:1.续航里程:根据测试结果,电动汽车单次充电续航里程在冬季环境下较夏季环境下有所减少。

在-10℃左右的环境下,车辆单次充电续航里程为约260公里;在-20℃左右的环境下,车辆单次充电续航里程为约220公里。

2.能耗表现:某增程式电动汽车在北方冬季环境下的能耗比夏季环境下高出约25%左右。

分析原因为了探究能耗存在的问题,本文对原因进行了分析:1.电池寿命受限:冬季环境下,电池寿命受到影响,导致电量相对较低,影响能耗表现。

2.车辆自身特性:某增程式电动汽车采用锂电池组,而锂电池组在低温环境下不如高温环境下的表现稳定,会出现能量损失。

3.路面摩擦力增大:冬季路面结冰、积雪等情况的出现,降低了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加大了路面摩擦力,导致能耗的增加。

解决方案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供以下解决方案:1.合理充电:在冬季环境下,合理充电可以提高电池寿命,延长车辆的续航里程。

2.提高电池性能:可通过车辆技术提高锂电池组的性能,解决在冬季环境下出现的问题。

3.改变出行策略:在面对极端恶劣天气和路面状况时,驾驶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路线,避免行车风险和能耗的增加。

减少交通拥堵对交通能源消耗的影响

减少交通拥堵对交通能源消耗的影响

减少交通拥堵对交通能源消耗的影响
1. 交通拥堵一直是城市发展中的一个严重问题,不仅影响了居民
的出行体验,还造成了严重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中国每年因交通拥堵所耗费的能源足以支撑一个小型城市的用电。

3. 交通能源主要来自石油和天然气,交通拥堵所造成的能源浪
费不仅导致了对这些有限资源的无谓消耗,还加重了环境的负担。

4. 为了减少交通拥堵对交通能源消耗的影响,首先需要通过交
通管理手段来缓解拥堵情况。

5. 提倡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是减少交通拥堵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覆盖率和质量,鼓励市民减少
机动车出行。

6. 同时,相关部门还可以通过建设智能交通系统,提高道路通
行效率,减少拥堵情况的发生。

7. 除了加强交通管理外,还可以通过调整城市规划,优化交通
网络布局,减少拥堵点的出现,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8. 鼓励非机动车出行也是减少交通拥堵的有效途径,相关部门
可以建设更多的自行车道和步行街,提高非机动车出行的安全性和便
利性。

9. 此外,相关部门还可以通过制定交通拥堵收费,引导市民选
择合理出行方式,减少高峰时段的私家车使用。

10. 除了相关部门的管理措施外,广大市民也应该增强交通意识,减少单车出行,选择合理的交通方式,共同为减少交通拥堵做出贡献。

11. 总的来说,减少交通拥堵对交通能源消耗的影响,不仅需要
相关部门的有效管理,更需要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只有共同努力,
才能创造更加绿色、高效的城市交通环境。

交通拥堵对能源消耗的影响研究

交通拥堵对能源消耗的影响研究

交通拥堵对能源消耗的影响研究交通拥堵是当今城市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它不仅影响到人们的出行效率和生活品质,还对能源的消耗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交通拥堵对能源消耗的影响,并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交通拥堵导致车辆行驶速度减缓,进而影响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在拥堵道路上,车辆往往只能缓慢前行,停车和启动频繁,这导致了燃油的浪费。

据统计,车辆在怠速过程中的油耗可以达到每分钟0.2至0.5升。

考虑到大城市的日常交通状况,这种能源浪费是不可忽视的。

此外,拥堵还会引发堵车现象,使得车辆需在拥堵区域内长时间停车,这不仅浪费了燃油,还加大了能源消耗。

其次,交通拥堵还对公共交通运输方式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拥堵导致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的运行效率下降,乘客经常需要在车上等待更长的时间。

这种情况下,一些乘客可能会选择放弃公共交通,转而驾驶私家车出行,这进一步加剧了交通拥堵的问题。

而私家车通常需要更多的能源供给,因此拥堵对能源消耗的负面影响更加明显。

另外,交通拥堵还会影响到交通基础设施的能源消耗。

为了应对拥堵问题,许多城市不得不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修建更多的道路、桥梁和隧道等,用以改善交通流动性。

然而,这些建设需要耗费大量能源,无论是材料运输还是施工过程中所需的机械设备,都会对能源消耗造成一定的压力。

此外,交通拥堵还会对城市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加剧了能源消耗。

拥堵时,车辆排放的尾气污染物更容易积聚在空气中,导致空气污染问题加剧。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城市管理部门可能需要采取一系列环保措施,如购买更多的电动车辆和安装空气净化设备等,这些措施同样需要耗费大量能源。

综上所述,交通拥堵对能源消耗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从车辆能源利用效率的角度来看,拥堵导致的燃油浪费是不容忽视的,而公共交通的低效运行也对能源消耗造成了影响。

此外,拥堵还加大了交通基础设施的能源消耗和城市环境的负担。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缓解交通拥堵,如发展智能交通系统、鼓励公共交通出行和推广绿色出行方式等,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pen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交通技术, 2019, 8(6), 403-416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2019 in Hans. /journal/ojtthttps:///10.12677/ojtt.2019.86049Effect of Actual Road Conditions on theEnergy Consumption of ElectricVehiclesZhicheng Sun1,2, Guang Chen1, Tianlu Dai1, Kai Zhu1, Kexun He1, Su Li2*1CATARC Automotive Test Center (Tianjin) Co., Ltd., Tianjin2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Received: Nov. 1st, 2019; accepted: Nov. 13th, 2019; published: Nov. 20th, 2019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in the actual road, three typical routes were selected in Tianjin, namely urban congestion, suburban smooth and suburban high speed, and several road tests were carried out. Then, based on a certain elec-tric vehicle, AVL Cruise was used to establish the dynamic model of the whole vehicle system to research the influence of road condition on energy consumption of electric vehicle based on si-mulation of three kinds of road condi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eed and acceleration dis-tribution of the three kinds of road conditions are different, an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was the highest on highway condition, the urban congestion is the second most, and the suburban smooth is the least,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speed and acceleration in the road conditions i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KeywordsElectric Vehicle, Road Test, Condition Characteristics, Energy Consumption实际道路工况对电动汽车能耗的影响孙志诚1,2,陈光1,戴天禄1,朱凯1,贺可勋1,黎苏2*1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天津2河北工业大学,天津收稿日期:2019年11月1日;录用日期:2019年11月13日;发布日期:2019年11月20日*通讯作者。

孙志诚 等摘 要为了研究实际道路中影响电动汽车电耗的因素,在天津市选取了三条典型路线,分别是市区拥堵、郊区畅通和郊区高速,进行了若干次道路试验。

然后以某款电动汽车为原型,运用AVL Cruise 建立了整车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此对三种工况下电动汽车的能耗进行了仿真试验,研究了道路工况特征对整车能耗的影响。

结果表明三种路况下的速度、加速度分布差异较大,而且电动汽车在郊区高速路况下能耗最大,城市拥堵路况次之,郊区畅通路况下能耗最小,说明道路工况中的速度、加速度分布是影响电动汽车能耗的主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电动汽车,道路试验,工况特征,能耗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1. 引言近年来,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蓬勃发展,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越来越大,但是据调研显示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是消费者重点关注但是满意度较低的指标之一[1] [2]。

虽然中国已然是世界上新能源汽车的最大市场,但是当前对于电动汽车能耗研究仍有不足,大多数对电动汽车能耗的研究仍集中于试验室环境,在底盘测功机或转毂试验台,按照预定的试验工况进行测试,这种测试难以反映电动汽车在实际道路中的性能表现。

刘成祺等人对某款增程式电动汽车在冬季时的能耗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试验车辆在高速路况下电耗最高,在城市快速路况下电耗最低[3]。

张恒嘉等人组建了纯电动汽车和辅助车组成的车队,对电动汽车在实际道路的客观性能表现及其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4]。

宋媛媛等人利用台架模拟的方法分析了车辆行驶参数(如速度、加速度)等对能耗的影响,探索了电动汽车行驶参数与电能消耗的关系[5]。

因此,本文以某款国产电动汽车为试验对象,根据天津市道路特点制定试验方案,测试了该车辆在实际道路中的运行状况,并对测试的能耗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以讨论导致电动汽车在不同路况下能耗差异的原因。

2. 测试方案的设计2.1. 试验对象试验车辆采用的是某国产纯电动汽车,车辆基本参数如表1所示。

2.2. 测试路线为了排除单一路况对车辆性能的影响,更加客观的评测道路条件对车辆的影响,在天津市内根据交通状况的不同,选取了三条典型路线。

分别为市内拥堵、市内通畅和郊区高速。

1) 市区拥堵(后文简称R1,如图1):拥堵路况。

孙志诚等往返距离:57 km;平均车速:22.5 km/h。

路线特点:市中心、车多、人多、灯多、学校医院多。

此路线要求必须在上下班高峰期开展路试。

Table 1. Basic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the vehicle表1.车辆基本性能参数整备质量1598外形尺寸/mm 4631 × 1789 × 1495电动机功率/kW(N∙m) 95电池容量kWh 41续航里程/km 300驱动形式前驱Figure 1. Urban congestion R1 roadmap图1.城市拥堵R1路线图2) 郊区畅通(后文简称R2,如图2):畅通工况。

往返距离:46 km;平均车速:44.6 km/h。

路线特点:路线处于郊区,比较顺畅。

3) 郊区高速(后文简称R3,如图3):高速工况。

往返距离:52 km;平均车速:64.6 km/h。

路线特点:全程高速,车辆全程基本处于高速工况。

2.3. 试验步骤试验员在启动车辆之后,进行路跑试验之前需要在记录车辆相关数据,确定测试路线后,开始正式试验。

在路跑试验结束之后,再次记录车辆相关数据,然后用充电桩对车型进行充电,直至充满,此时记录充入电量,最后关闭车辆,至此一次路跑试验结束。

试验结束后,试验数据会自动上传到云端服务器。

孙志诚 等Figure 2. Suburban smooth R2 roadmap 图2. 郊区通畅R2路线图Figure 3. Suburban high speed R3 roadmap 图3. 郊区高速R3路线图2.4. 试验人员为减小驾驶习惯对试验的影响,试验均是由一名有二十年驾龄的驾驶员完成,并尽量以相同的驾驶方式按固定路线行驶。

2.5. 基于实际道路工况的仿真分析因为在实际道路试验中不方便布置传感器等因素,为了得到车辆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本文利用CRUISE 对车辆进行了建模,对三种实际道路的工况进行仿真试验,模型包括动力电池、电动机、主减速器、轮胎、控制系统等,如图4所示。

将三个工况导入模型中,然后进行计算,由计算结果可知,仿真试验计算的电耗与实际电耗的误差在5%以内,因此可以认为车辆模型是正确的,计算结果可以反应孙志诚等车辆真实的运行情况。

Figure 4. Simulation model of a domestic electric vehicle图4.某国产电动汽车的仿真模型3. 工况曲线及其特征分布3.1. 工况曲线图5为三个路况下的工况典型工况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车辆R1路况下车辆频繁加减速,平均速度较低;车辆在R2路况下车辆平均速度较高,加减速较为频繁;车辆在R3路况下平均速度最大,加减速频率最低。

3.2. 加减速分布从图6中可以看出在拥堵路况时怠速比例最高,在高速路况时匀速比例最高。

在拥堵、畅通和高速路况时加速和减速比例相差不大,都在20%左右。

这是因为在拥堵路况,车辆启停次数较多,导致怠速比例高,匀速比例小;在高速路况中车辆大部分时间都在高速行驶,因此怠速比例低,匀速比例高;在畅通工况中车辆启停次数相对于拥堵工况较少,因此怠速和匀速比例处于拥堵工况和高速工况之间。

NEDC的匀速比例相对于中国工况高15%,这是因为NEDC时一个稳态工况,速度变化平稳,与实际生活中车辆实际使用状况相差较大,因此采用NEDC工况测得的能耗比实际能耗小[6]。

CLTC工况匀速时长占总时长的22.83%,占比相对较小,更加接近实际使用工况。

孙志诚等(a) R1(b) R2(c) R3Figure 5. The operating curve of the three actual roads图5.三种实际道路的工况曲线孙志诚等Figure 6. Speed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operating curves图6. 不同道路工况的加减速分布3.3. 不同路况下车辆速度分布图7为车辆在拥堵路况下的速度分布直方图,由图7(a)可知在R1路况下车辆在30~40 km/h区间内频率最大,速度在20~50 km/h的区间占了总体的50%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