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基培训之中医基础(1)教学讲义ppt课件
中医医院“三基”培训计划
中医药“三基”培训计划及考核方案
为不断提高我院医务人员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我院基础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操作程序,根据医院业务发展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对医务人员进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与考核,把‘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落实到各项工作中,特制定本培训计划与考核制度。
一、培训及考核目的
1、提高临床临床医(技)师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
2、规范临床医(技)师的基本操作流程
3、强化临床医(技)师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培训和考核对象
注册在医院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包括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晋升主任医师职称三年内的主任医师、辅助科室的医技人员。
三、培训形式
1、以科室集中学习和医院集中辅导相结合的方式。
2、各科室成立以科主任、护士长为主体的“三基三严”训练管理小组。科室应根据专业特点,明确本专业“三基”训练内容,特别是针对本专业的薄弱环节和人员构成情况,年初制定适合本专业的年度实施计划,由科室组织实施。年末由医务科、护理部进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考试及技能考核;
3、医院每月两次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三基”知识学习,及操作培训,学习情况及考勤进行登记。
四、培训内容(各级、各专业)
1、临床基本技能、病历书写与全身体格检查、无菌操作技术、
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腰椎穿刺、气管插管术、机械通气、心肺复苏、心电图检查、医学影像学阅读、超声诊断学、临床核医学等。
2、临床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各专业的临床诊疗常规、抗生素及药物的合理使用规范、合理用血指征、检验相关基础知识等。
3、卫生相关法律法规。
最新临床三基《中基》讲稿ppt课件
12.津与液的区别及其临床意义
津——质地清稀;流动性大;分布于肌肤孔窍, 发为汗液,渗入血脉。
液——质地稠厚;流动性小;分布于脏腑、骨 节、脑、髓等。
临床伤津与脱液有区别 方药生津与增液有区别
13.津液代谢与相关脏腑功能的关系
气脱:亡脱于外,不能内守(入)
10.营气、卫气与营卫不和
营气——水谷之精气;行于脉中;营养全身 卫气——水谷之悍气;行于脉外;卫固人体 营卫不和——卫强营弱(太阳中风之桂枝汤证)
卫弱营强(肺卫气虚之玉屏风证)
11.“气帅血母”理论的临床意义
气能生血——气虚则血亏——补气以生血 气能行血——气虚气滞则血瘀
生成:胃主受纳;脾主运化; 小肠主液;大肠主津;
输布: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肺主宣发,肺主肃降; 肾主气化,肾主水液
排泄:汗——肺主宣发; 尿——肺主肃降,肾主气化, 膀胱司开合;
14.心主血脉与心脉失常
心主血脉——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
表象:舌象、脉象、面色、心胸部感觉
虚: 气虚推动无力;
阳虚寒凝失运;
心脉失常
wk.baidu.com
血虚脉道失充;
阴虚脉细带数。
实:心火亢盛,脉道扩张,血行加速;
瘀血痰饮,阻滞心脉。
中医三基培训计划
中医三基培训计划
中医科三基培训计划
为推进中医药继承和创新,确保我院坚持以中医特色为主的办院方向,对科内医务人员进行中医培训,提高中医三基水平。特制定一下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二、培训内容
1、积极参加医院和科内的培训,严格按照医院安排开展工作。
2、根据科室人员不同层次进行不同项目的培训。
1)新入岗的医务人员要进行科内中医知识岗前培训,了解中医药文化,掌握中医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专科中医特色和中医技术操作。学时不少于30学时。
2)医士(师)要加强中医基本理论知识的研究,提高中医操作技能,逐步提高中医药服务理念。
3)主治医师要不断提升中医三基知识的内容,积极开展中医特色治疗,完善中医药理念。定期对科室医务人员进行三基培训、考核。
3、培训体式格局
1、参加医院组织的中医根本理论、基础知识、根本技能的系统培
训。
2、鼓励自学,以临床实践、在职自学为组。科室研究培训相结合。
3、科室每月组织中医理论、中医技能培训各一次。
4、每季度进行一次理论测验和操作考核。
三、考核办法
1、每次研究时部分医务职员参加,无故不参加者,扣50元/次,
年度考核不合格,不参加评优、平先。
临床三基中基讲PPT课件
治则 治法
相生——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补肝以生心)(泻心以平肝)
相克——抑强(抑木扶土)扶弱(佐金平木)
相生——滋水涵木,益火补土, 培土生金,金水相生。
相克——抑木扶土,培土制水 佐金平木,泻南补北。
7.气的哲学概念与人体之气的中医学概念
气的哲学概念——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气是 运行不息的物质;气是万物联系的中介。 气的医学概念——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 命活动的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
脾主运化与脾失健运
脾主运化 脾失健运
运化水谷 运化水液 纳呆、腹胀、便溏等 内生水、湿、痰、饮
脾主升清与脾虚气陷
脾主升清
上升水谷精微(升清) 维持内脏恒定(升举)
脾虚气陷
头晕、目眩、坠胀、久泄(无力升清) 内脏下垂(无力升举)
肝主疏泄与疏泄失常
肝主疏泄
调畅气机 调畅情志 促进纳运
推动行血、布津、排精、月事等
气机失调
气滞:局部气机运行不畅 气逆:上升太过,下降不及 气陷:上升不及,下降太过 气闭:闭阻于内,不能外达(出)
气脱:亡脱于外,不能内守(入)
10.营气、卫气与营卫不和
营气——水谷之精气;行于脉中;营养全身 卫气——水谷之悍气;行于脉外;卫固人体 营卫不和——卫强营弱(太阳中风之桂枝汤证)
卫弱营强(肺卫气虚之玉屏风证)
2.藏象内容——脏腑理论、经络理论、气 血津液理论、形体官窍理论、体质理论。
中医三基(医师):中医三基(医师)必看考点
中医三基(医师):中医三基(医师)必看考点
1、判断题水谷精微化生血液的过程需通过心肺作用才能完成。
正确答案:对
2、单选女子胞的生理主要与下列哪些脏腑关系最密切
A.肾、心、肝、脾
B.心、肺、肝、肾
C.脾、胃、(江南博哥)心、肝
D.肺、脾、肾、胃
E.肺、脾、心、胃
正确答案:A
3、判断题五脏之中,肝阳最易亢逆。
正确答案:对
4、单选“阴病治阳”的方法适用于
A.阳偏盛
B.阴偏盛
C.阳偏衰
D.阴偏衰
E.阴阳两虚
正确答案:C
5、名词解释伤寒
正确答案:指外寒伤及肌表,卫阳郁闭,肌膜闭塞,以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等表证为特征,亦称太阳伤寒。
6、填空题足阳明胃经接________ 经,交______ 经。
正确答案:手阳明大肠;足太阴脾经
7、名词解释逆治
正确答案:又称“正治”即逆其证候的性质而治,也就是采用与证候性质相反的方法来治疗的一种方法。如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寒药等等。适用于疾病本质与现象相一致的病证。
8、填空题正治又称,是逆着疾病的而治的一种治法。
正确答案:逆治;证候性质
9、名词解释娇脏
正确答案:指肺。由于肺叶娇嫩,不耐寒热。肺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与外界直接相通,易受外邪侵犯。而且肺为清虚之脏,喜洁净不容异物,“一物不容,毫毛必咳”,故说肺为娇脏。
10、多选参与水液代谢的脏腑是
A.心
B.肝
C.肺
E.三焦
正确答案:B,C,D,E
11、判断题肾主纳气,是指肾有主持呼吸运动的功能。
正确答案:错
12、多选火热之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A.为阳邪,其性炎上
B.性升散,易伤阳气
C.性急迫,易生风动血
D.发病急,病险急
三基训练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篇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章《中医学基础》
一、中医学基础问答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2.如何理解整体观念?
中医学整体观念包括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以及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性。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之问,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人生活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影响,人类是在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维持着机体的生命活动。
3.如何理解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过程。辨证,是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确立证候的过程,即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包括症状和体征,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向,然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证候的过程。
4.何谓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如感冒病可因其病因病机和病人体质的不同而有风寒、风热、风湿、风燥、气虚等不同的证候,因而有辛温解表、辛凉解表、辛润解表、益气解表等相应的治法。
异病同治是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不同的病变,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都可能出现大致相同的“中气下陷”的病理机制,表现为大致相同的证候,均可用补益中气的方法来治疗。
三基中医完整
第一章基础医学知识
第一节中医基础理论
【A型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专著是( )
A.《中藏经》B.《景岳全书》C.《医宗金鉴》D.《黄帝内经》E.《五十二病方》
2.《温病条辨》的作者是( )
A.吴又可B.叶天士C.吴鞠通D.薛生白E.王孟英3.不属于金元四大家的医家是( )
A.张子和B.李东垣C.朱丹溪D.吴又可E.刘河间4.在病因理论方面提出了著名的“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 A.张仲景B.陶弘景C.巢元方D.孙思邈E.陈无择5.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
A.同病异治B.异病同治C.审因论治D.辨证论治
E.标本同治
6.不属于“证”所包含的基本内容的是( )
A.病情轻重B.发病原因C.邪正关系D.病变部位
E.病变性质
7.根据五行生克规律,其错误者是( )
A.木为水之子B.水为火之所不胜C.金为木之所胜
D.火为土之母E.水为土之所胜
8.五脏之中,肝为( )
A.阴中之阴B.阳中之阴C.阳中之阳D.阴中之至阴
E.阴中之阳
9.根据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东方、春天、酸味及青色归属于( ) A.土B.金C.水D.木E.火
10.不属于根据五行相生觌律制定的治法是( )
A.培土生金B.滋水涵木C.益火补土D.金水相生
E.泻南补北
11.“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治疗原则的确立,其理论依据是五行的( )
A.相生规律B.相克规律C.相乘规律D.相侮规律
E.制化规律
12.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归属于( )
A.木B.火C.土D.金E.水
13.具有收敛、沉降、肃杀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归属于( ) A.木B.火C.土D.金E.水
中医三基培训计划表
中医三基培训计划表第一部分:基础理论教学
一、中医基础理论
1. 中医基本理论的学习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神农本草经》等
2. 中医基本理论的实践
- 四诊合参
- 中医八纲辨证
- 脉诊舌诊
3. 中医基本理论的应用
- 诊断与病案记录
- 中医治疗原则
- 中医药物常用知识
- 方剂基本知识等
二、中医方剂学
1. 《本草纲目》相关知识
2. 中药配伍学
3. 中药煎煮方法
4. 中药炮制与应用
5. 药理学基础知识
6. 中药药性分类
三、中医诊疗手法
1. 掌握四诊合参的方法与技巧
2. 学习舌诊与脉诊的技术与应用
3. 掌握传统中医诊疗手法
第二部分:临床实习与技术培训
一、临床实习
1. 实习科室分配
2. 临床观察与记录
3. 临床病例讨论
二、技术培训
1. 中医推拿
2. 针灸治疗技术
3. 中药煎煮与炮制技术
4. 药材识别与加工
第三部分:病案分析与诊疗实战演练
一、病案分析
1. 学习病例分析方法
2. 病案讨论与解析
3. 学会撰写病例报告
二、诊疗实战演练
1. 案例分析诊断
2. 中医治疗技术演练
3. 诊疗技术考核与评估
第四部分:其他相关课程与实践
一、传统文化与中医
1. 中国传统文化讲座
2. 中医文化交流活动
3. 古代医学史研究
二、临床实践
1. 中医诊疗实践
2. 古方验方实践
3. 临床操作技能演练
以上为中医三基培训计划,主要包含基础理论教学、临床实习与技术培训、病案分析与诊疗实战演练、其他相关课程与实践。通过系统化的培训,参训学员将全面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与技术,提高临床实践能力,促进中医传统文化和现代医学相结合,全面提升中医诊疗水平。
2024年度(医学课件)三基培训之中医基础
2024/2/2
32
中医基础在临床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中医基础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如辨证施治、中药配伍等。
2024/2/2
03
中医基础在科研中的重要性
中医基础是中医药科研的基础和前提,加强中医基础研究有利于推动中
医药科研的发展。
5
培训内容和要求
培训内容
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等基础知识,以及中医诊断、治疗等临床 实践技能。
注意事项
在使用中药时,应注意药物的剂量、用法和疗程等,避免出现不良反 应和药源性疾病。同时,应遵循医嘱,不要自行滥用药物。
2024/2/2
21
05
中医治疗方法
2024/2/2
22
药物治疗
2024/2/2
中药分类与功效
了解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性能,熟悉常用中药的分类、 功效及主治病症。
方剂组成与配伍
(医学课件)三基培训之 中医基础
2024/2/2
1
目录
2024/2/2
• 引言 • 中医基础理论 • 中医诊断方法 • 中药基础知识 • 中医治疗方法 • 中医养生保健
2
01
引言
2024/2/2
3
培训目的和意义
2024/2/2
提高医务人员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水平
01
通过培训,使医务人员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为临床实践提供指
中医三基培训计划
中医三基培训计划
一、背景介绍
近年来,中医药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中医药知识。为了提升中医药人才的水平和能力,制定了中医三基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标
1.熟练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中医诊断方法和治疗技术;
3.具备中医药基本药物知识和运用能力。
三、培训内容
1. 中医基本理论知识
•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
•三焦与六腑
•气血津液
2. 中医诊断方法和治疗技术
•望、闻、问、切
•针灸、推拿、拔罐
•中药疗法
•食疗
3. 中医药基本药物知识和运用能力
•常用中药材介绍
•中药炮制方法
•中药的药性和功效
•中药的配伍禁忌
四、培训时间安排
1.第一阶段: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学习(2个月)
2.第二阶段:中医诊断方法和治疗技术学习(3个月)
3.第三阶段:中医药基本药物知识学习(2个月)
五、培训师资力量
我们将邀请具有丰富经验和实践经验的中医专家作为培训讲师,为学员传授最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六、考核评价
为了确保培训效果,我们将定期进行考核评价,对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指导,并对表现优秀的学员给予奖励。
七、结业证书
完成培训计划并通过考核评价的学员将获得结业证书,证明其在中医领域的专业能力。
八、总结
中医三基培训计划旨在提升中医药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更多的优秀中医从业人员,为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做出贡献。希望通过这一计划,能够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造福广大患者。
以上是中医三基培训计划的详细内容,希望广大中医爱好者能够积极参与并取得良好成绩!
针灸科 三基培训计划
针灸科三基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针灸科三基培训旨在帮助学员掌握针灸基本理论、操作技术和临床应用能力,使其成为一名合格的针灸治疗师。
二、培训内容
1. 针灸理论基础
(1)中医基础知识
(2)经络穴位
(3)五脏六腑
(4)气血津液
(5)阴阳五行
2. 针灸操作技术
(1)针灸器械的选择和使用
(2)穴位定位和刺激技巧
(3)常用的针刺方法和手法
(4)灸法和拔罐技术
(5)耳穴疗法和微针治疗
3. 针灸临床应用
(1)常见病症的针灸治疗
(2)针灸配合中药、推拿、理疗等治疗手段
(3)针灸治疗常见病、慢性病和疼痛症状的临床案例分析
(4)针灸治疗的注意事项和禁忌症
三、培训计划
1. 阶段一:理论学习
(1)时间安排:2个月
(2)培训内容:
- 学员学习中医基础知识,包括中医哲学、阴阳五行、经络穴位等; - 学员学习针灸器械的选择和使用,了解常用的针刺方法和手法;
- 学员学习简单的穴位定位和刺激技巧;
- 学员学习常见病症的针灸治疗原理和方法。
2. 阶段二:技能训练
(1)时间安排:3个月
(2)培训内容:
- 学员进行针灸操作技术的训练,包括穴位定位和刺激技巧的实践; - 学员学习灸法和拔罐技术的操作方法;
- 学员学习耳穴疗法和微针治疗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
3. 阶段三:临床实习
(1)时间安排:6个月
(2)培训内容:
- 学员进入临床实习环节,跟随着资深针灸师进行临床治疗;
- 学员通过实习,进行病例分析和临床报告,总结经验和教训;
- 学员运用所学的针灸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临床治疗。
四、培训师资
1. 针灸科教师
(1)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
中医三基医师培训计划
中医三基医师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中医三基医师培训旨在培养具备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中医诊断与治疗技能、中医药基本功和基本职业素养的中医三基医师,具体培训目标包括:
1. 熟练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包括《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著作,了解中医的基本理论体系和方法论。
2. 掌握中医诊断技能,包括望、闻、问、切等四诊法,能够准确判断疾病的病位、病性、病机。
3. 掌握中医治疗技能,包括针灸、艾灸、推拿、中药等治疗方法,能够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能够独立开方、施灸、按摩等治疗操作。
4. 掌握中医药基本功,包括方药学、药理学、中药制剂学等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辨别药材,熬制中药方剂。
5. 具备基本职业素养,包括中医医师的职业操守、医德医风、医术医德、人文情怀等方面的基本素养。
培训对象为对中医有浓厚兴趣且具备相关医学基础知识的学员,通过培训使其能够成为合格的中医三基医师,为中医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培训内容
1.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
(1)《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
(2)中医基本理论体系和方法论的学习
(3)中医典型病证的学习
2. 中医诊断技能
(1)望、闻、问、切等四诊法的学习和实践
(2)病位、病性、病机的判断和分析
(3)疾病的辨证施治
3. 中医治疗技能
(1)针灸、艾灸、推拿、中药等治疗方法的学习和实践
(2)中医治疗技术的操作演练
(3)用药原理和剂量的学习
4. 中医药基本功
(1)方药学、药理学、中药制剂学等基本知识的学习
(2)中药材的辨别和熬制中药方剂的实践
中医医院“三基”培训计划
中医药“三基”培训计划及考核方案
为不断提高我院医务人员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我院基础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操作程序,根据医院业务发展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对医务人员进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与考核,把‘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落实到各项工作中,特制定本培训计划与考核制度。
一、培训及考核目的
1、提高临床临床医(技)师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
2、规范临床医(技)师的基本操作流程
3、强化临床医(技)师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培训和考核对象
注册在医院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包括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晋升主任医师职称三年内的主任医师、辅助科室的医技人员。
三、培训形式
1、以科室集中学习和医院集中辅导相结合的方式。
2、各科室成立以科主任、护士长为主体的“三基三严”训练管理小组。科室应根据专业特点,明确本专业“三基”训练内容,特别是针对本专业的薄弱环节和人员构成情况,年初制定适合本专业的年度实施计划,由科室组织实施。年末由医务科、护理部进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考试及技能考核;
3、医院每月两次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三基”知识学习,及操作培训,学习情况及考勤进行登记。
四、培训内容(各级、各专业)
1、临床基本技能、病历书写与全身体格检查、无菌操作技术、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腰椎穿刺、气管插管术、机械通气、心肺复苏、心电图检查、医学影像学阅读、超声诊断学、临床核医学等。
2、临床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各专业的临床诊疗常规、抗生素及药物的合理使用规范、合理用血指征、检验相关基础知识等。
3、卫生相关法律法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运行气血,濡养全身。《灵枢本藏》 指出:“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 ,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 抵抗外泄,保卫机体。 由于经络能“ 行气血而营阴阳”,营气行于脉中,卫 气行于脉外,使营卫之气密布周身。
腧穴的作用规律
阴阳学说
• 阴阳对立制约 • 阴阳相互转化 • 阴阳互根互用 • 阴阳消长 • 阴阳自合平衡 • 阴阳交感互藏
• 心:君主之官,五行属火,开窍于舌, 在液为汗,其华在面,在志为喜,与 夏气相通,与小肠相表里。功能:主 血脉,主神明。
• 肺:肺为滑盖,肺为娇脏,五行属金, 开窍于鼻,在液为涕,其华在毛,在 志为悲,与秋气相通,与大肠相表里。 功能:主气司呼吸,主志节,主宣发 肃降,主行水。
十二正经
手三阳经 手三阴经 足三阳经 足三阴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阴肺经 手少阴心经 手厥阴心包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阴脾经 足少阴肾经 足厥阴肝经
奇经八脉
• 任脉 • 督脉 • 冲脉 • 带脉 • 阴跷脉 • 阳跷脉 • 阴维脉 • 阳维脉
经络的功能
• 邻近作用:腧穴都能治疗其所在位置 及邻近部位的疾病。
• 远道作用:不仅可以治疗邻近部位的 疾病,还可以治疗本经所循行的远端 部位的疾病。
• 整体作用:针灸某些穴位,可以起到 整体调节的作用,双向调节。
消化系统
关节病变
关节病变
• 孔最:咳嗽,气喘,咽 喉肿痛,肘臂挛痛。
• 列缺:外感头痛,头项 强痛,咳嗽气喘,咽喉 肿痛。
• 脾:仓廪之官,五行属土,开窍于口, 其华在唇,在液为涎,在志为思,与 长夏之气相通,与胃相表里,功能: 主运化,升清,统摄血液。
• 肝:将军之官,五行属木,开窍于目, 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液为泪,在 志为怒,与春气相通与胆相表里,功 能:主疏泄,藏血。
• 肾:先天之本,封藏之本,五行属 水,开窍于耳及二阴,在体合骨, 其华在发,在志为恐,在液为唾, 与冬气相通,与膀胱相表里。
气血的作用和关系
• 气: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 固摄作用,气化作用,营养作用
• 血:营养滋润全身,神志活动的物质 基础。
• 关系: 气对血: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
血。 血对气:血能载气,血能养气。
实用中医小常识
1、手掌心青紫:血管有血瘀,容易得脑梗心 梗,高血压等疾病
2、掌指关节处青瘀:提示关节不好,尤其是 颈椎,多伴随有腰膝关节病和肾虚
实用中医小常识
• 舌苔白厚:体内痰湿或者寒湿较重 ,多伴随脾胃疾病
• 舌苔黄厚:湿热较重,多伴随肝胆 疾病
• 舌红少苔:多实火气较重,或者是 阴虚火旺
望诊基础
• 红色:代表实wk.baidu.com或者是阴虚,容易上火、 失眠、便秘
• 白色:代表气血虚或者有寒,容易出汗、 怕冷、大便不成型
• 青色:代表寒瘀,血瘀,疼痛,容易得心 脑血管疾病
• 下关:耳聋,耳鸣,齿 痛,面痛。
• 天枢:腹胀,肠鸣,便 秘,泄泻,月经不调, 痛经。
五行特点
• 木曰曲直:生长,生发,条达,舒畅 • 火曰炎上:温热,升腾,光明 • 土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 金曰从革:刚柔相济,沉降,肃杀,
收敛 • 水曰润下:寒凉,滋润,向下,闭藏
藏象学说
• 五脏:心、肝、脾、肺、肾、心包, 藏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所以五 脏以虚证为主。
• 六腑:大肠、小肠、胃、三焦、胆、 膀胱,以通为用,以和为顺,故六 腑多实证。
三基培训之中医基础(1)
中医的特点
• 整体观念:五脏一体,形神一 体,人与自然是个整体,人自 身是一个整体
• 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 治
中医基础部分
• 精气学说 • 阴阳学说 • 五行学说 • 藏象学说 • 精气血津液神 • 经络学说
精气学说
• 精:充塞宇宙之间的无形而运动不息 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间的本源之气, 狭义上说:人体的生殖之精。
• 气:存在于宇宙之中不断运动且无形 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宇宙万物的共 同构成本源。
• 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五行学说
相生:木---火---土---金---水---木 肝---心---脾---肺---肾---肝
相克:木---土---水---火---金---木 肝---脾---肾---心---肺---肝
• 太渊:外感咳嗽,气喘, 咽喉肿痛,胸痛。
• 鱼际:咳嗽,哮喘,咳 血,咽喉肿痛,失音, 发热。
• 迎香:鼻塞,面痒,胆 道蛔虫。
• 肩髃:上肢部遂,肩痛 不举,瘰疬。
• 曲池:热病,眩晕,上 肢不遂,腹痛,吐泻, 月经不调。
• 合谷:头痛,齿痛,牙 关紧闭,咽喉肿痛,滞 产,经闭,腹痛,上肢 疼痛。
3、手脚冰凉、怕冷:阳虚,多为肾阳虚,艾 灸关元和命门穴有效率可达百分之八十。
4、近拇指侧掌纹内有青线:提示肠道宿便较 多,大便排不干净或者便秘
实用中医小常识
• 拇指下方肌肉萎缩伴有青瘀:提示多患有呼吸系统疾病 • 皮肤瘙痒:多因肺心功能失调引起 • 特效穴使用: • 咽喉肿痛:少商穴,商阳穴,点刺放血,每穴5-8滴 • 合谷:退烧,下牙疼痛,胸口难受,点住不放30秒 • 内关:恶心,呕吐,胸闷,点住不放30秒 • 足三里:腹痛,泄泻,用拳头敲打至双脚发热 • 太渊:感冒引起的咳嗽,用手指按揉,每边10分钟,每日
• 黄色:代表湿气较重或有脾虚,伴随脾胃 疾病
• 黑色:肾虚,寒症,血瘀,剧痛,易得泌 尿生殖系统疾病
经络学说
• 定义:经的原意是路径,主行线的意 思,是经络中的主干道,深而在里, 贯通上下,沟通内外:络,有网络的 含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浅而在表, 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 内容:十二经络,奇经八脉,十二经 别,十五络脉,十二筋经,十二皮部。
3次 • 肩背疼痛:后溪穴,点下去时吸气,放开时呼气,来回20
次
实用中医小常识
• 降血压:1、肝火较旺的人,按太冲穴,每 日1次,每次20分钟,可配合服用杞菊地黄 丸
•
2、耳尖穴:用手指掐按每15秒换另一
边
•
3、人迎穴:颈动脉搏动处,先按住一
边10秒,再换另一边10秒如此来回,可迅
速降血压10—20毫米汞柱,急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