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绝句》配图欣赏

合集下载

儿童必背古诗《绝句》原文赏析及作者介绍唐诗宋词

儿童必背古诗《绝句》原文赏析及作者介绍唐诗宋词

儿童必背古诗《绝句》原文赏析及作者介绍唐诗宋词今年小一年级新生就会用上新教材了,新教材中加大了古诗文的比例,所以为了让宝贝更好的适应小学生活,幼儿园期间,家长们就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学习古诗文了,下面分享小学期间必背的古诗词给大家,爸爸妈妈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学习。

作者背景杜甫(712-770),唐代诗人。

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

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诗史。

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诗风沉郁顿挫,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注词释义绝句:古诗体裁中的一种。

每首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

鸣:叫,啼叫。

含:包含,指从窗内可以看见的范围。

西岭:指岷山,岷山在成都西,岭背积雪常年不化。

千秋雪:千年不化的积雪。

千秋,形容时间很长。

泊:停船靠岸。

东吴:今江苏、浙江两省东部地区,古代属于吴国。

古诗今译两只黄鹂啼鸣在翠绿柳枝间,一行白鹭飞上了湛蓝的青天。

窗口远望见西岭千年的积雪,门前停泊着万里赴吴的航船。

名句赏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这是杜甫在成都草堂时一首如画的诗作。

全诗一句一景,由四幅独立的景色描写构成。

前两句以黄鹂和白鹭对举,描述初春景象。

在翠柳和蓝天的衬托下,黄鹂婉转的鸣声和白鹭轻盈的身影,显得如此和谐而优美;句中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色彩,和着鸟儿的声音、身影一起,形成了一种活泼、轻快的节奏和韵律,充满了动感。

它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欢快。

后两句写积雪不化的远山和乘风待发的江船,仍然是初春的景色,但千秋、万里赋予这些景色以宏大的气势,它显示了身居斗室的诗人壮阔的胸怀,也显示了诗人对自己前途的信心,因为那顺江而下、穿三峡、过襄阳的万里东吴之途,也正是诗人日夜向往的回乡之路。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赏析:春景生机与诗人深情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赏析:春景生机与诗人深情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赏析:春景生机与诗人深情杜甫的古诗《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全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景象,同时也蕴含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作品原文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及注释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注释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创作背景公元755年,爆发“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

公元763年,“安史之乱”结束。

结束之后第二年,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

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作品赏析1、首句:“两个黄鹂鸣翠柳”a.意象:成对的黄鹂在新绿的柳枝上欢快地鸣叫。

黄鹂,又称黄莺,以其清脆悦耳的鸣叫声著称。

翠柳则代表着初春的嫩绿与生机。

b.情感:此句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还通过黄鹂的成双成对和欢快的鸣叫,传达出一种喜庆和愉悦的氛围,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和谐。

2、次句:“一行白鹭上青天”a.意象:一行白鹭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白鹭的洁白与青天的蔚蓝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

b.情感:此句进一步展示了春天的广阔与自由。

白鹜的飞翔姿态优美,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自由与向往。

同时,“青天”也暗含了诗人对清明政治和理想社会的期待,3、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a.意象:诗人从窗户望去,可以看到远处西岭上终年不化的积雪。

这里的“窗含”二字用得极为巧妙,既描绘了窗户像画框一样将雪山美景包含其中的景象,又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美景的珍视与喜爱。

b.情感:此句通过“千秋雪”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深远与自然的恒久。

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统编版新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5 古诗两首《绝句》(共14张PPT)

统编版新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5 古诗两首《绝句》(共14张PPT)
jué
绝句
绝句:即绝诗,也叫截句或断句,是我国 古诗的一种体裁,特点是每首诗共四句。 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五个 字的叫五言绝句,简称五绝;每句七个字 的叫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两个黄鹂lím鸣íng翠柳, 一h行áng白鹭lù 上青天。
绝句
唐 杜甫
窗h含án西l岭ǐng千秋雪,
门泊bó东吴万里船。
两 嫩绿的柳枝上有一 个 对黄鹂在欢唱。 黄 鹂 鸣鸣叫 翠柳嫩绿的柳枝
飞上
一行白鹭上青天
蓝蓝的天空
一行白鹭向着万里晴 空自由自在地飞翔。
包含
窗含西岭千秋雪
西岭上覆盖着千年不化 的积雪,这样的景色仿佛是 嵌在窗框中的一幅画。
门外停泊着往来千里 之外东吴的船只。
停泊
门 泊
往里之来外千东吴 的东吴万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 野老,被后人称为“诗圣”,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 “李 杜”。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 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 恶如仇,对社会生活中的黑暗 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杜 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 生写诗1400多首。
绝句 唐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的船只里

近 两个黄鹂鸣翠柳, 对偶 远 一行白鹭上青天。 对仗 远 窗含西岭千秋雪, 近 门泊东吴万里船。
描绘了明丽色彩的词:
黄翠白青
表现时空永恒的词:
千秋雪
让人联想起广阔的空
间的词:万里船
鸣叫的黄鹂,飞 翔的白鹭,高山Fra bibliotek积 雪,待发的船只,构成 了一幅完美的图画。
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对大 自然、对大好河山的热爱
绝句 唐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诗词原文及赏析PPT课件

杜甫《绝句》诗词原文及赏析PPT课件

《绝句》对后世诗词创作的影响
启迪后人
杜甫的《绝句》以其简洁明快、意蕴深远的风格,成为后世诗人 学习和借鉴的典范。
推动创新
受杜甫《绝句》的影响,后世诗人在创作中更加注重锤炼字句、 提升诗意,推动了诗词艺术的繁荣发展。
扩大题材范围
杜甫《绝句》所涉及的题材广泛,为后世诗人提供了更多的创作 灵感,丰富了诗词创作的题材库。
时代背景
杜甫的《绝句》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分别代表了唐 、宋两个不同时代的诗词风格。两者在表现手法和主题上有 一定的差异,体现了不同时代的文化背景。
情感表达
《绝句》含蓄内敛,抒发诗人内心的感慨;而《江城子·密州 出猎》则豪情满怀,彰显苏轼豪放洒脱的个性。两者在情感 表达上各有特色,但都极具感染力。
04
《绝句》与其他诗词的对 比赏析
与李白《静夜思》的对比
风格差异
杜甫的《绝句》以其凝练、含蓄著称,而李白的《静夜思》则简洁明快,直抒 胸臆。两者风格迥异,展现出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
主题共鸣
尽管两首诗词风格不同,但它们都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以及对 自然美景的赞美。
与王之涣《登鹳雀楼》的对比
代诗歌的最高成就。
生平经历
杜甫出生于一个文化世家,早年 生活优裕。然而,他一生多灾多 难,战乱和政治动荡使得他颠沛 流离,但他始终坚持着对诗歌的
热爱与追求。
诗歌风格
杜甫的诗风沉郁顿挫,善于以朴 实的语言抒发深沉的情感,对后
世影响深远。
《绝句》的创作背景
创作时间
《绝句》是杜甫晚年创作的一首 短诗,创作时间约为唐朝宝应元
总结
《绝句》是杜甫的一首代表作,其通过对自然景 色的描绘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表达了诗人深沉的 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体现了其高超的诗艺 和人文关怀。

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全诗及赏析

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全诗及赏析

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全诗及赏析绝句唐·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①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②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③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常双双出没。

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着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赏析:《绝句·迟日江山丽》是唐代诗人杜甫诗集《杜工部集》[1] 中的一首,这首诗是诗人杜甫经过两年的流离奔波回到成都草堂之后,面对浣花溪一带的春光而作。

前两句是对环境进行外部描写,后两句则是对环境进行细节描写,全诗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

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格的篇章。

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地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

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动静结合,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

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赏析二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

该诗反映了诗人经过奔波流离之后,暂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欣欣向荣景象的欢悦情怀的表露。

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的日光下,浣花溪一带明丽绚烂的春景。

“迟日”突出了初春的阳光,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林木葱茏、溪水潺潺的秀美景色。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花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

三、四两句转向具体的初春景物描绘,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与一、二两句粗笔勾画的景物相配合,使整个画面色彩鲜明、虚实相生、和谐统一。

杜甫《绝句》的意思及赏析

杜甫《绝句》的意思及赏析

杜甫《绝句》的意思及赏析杜甫《绝句》的意思及赏析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①,门泊东吴万里船②。

①窗含:从室内远眺,仿佛窗外的景物都包含在窗中。

西岭:指岷山。

千秋雪:岷山山顶终年积雪。

②门泊:门外岸边停泊着一江一船。

东吴:指一江一苏、浙一江一一带。

两只黄鹂在翠柳上鸣叫;清朗的天空中一行白鹭飞过。

从窗口望去,是岷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外边,停泊着从东吴不远万里而来的船只。

【借景之美】大自然有创造美景的鬼斧神工:两只黄鹂、一行白鹭,这既有万里一江一山的壮美,又有自然景色的秀丽;杜甫也是一个善于借景抒情的高手:“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他以窗户和门框为画框,将自然中的美景收纳成一幅画像,岷山的积雪晶莹洁白,而近在眼前的船只则是风尘仆仆,一副自然与人文相映成趣的美景就这样的诞生了。

【赏析】杜甫的这首诗每一句都用了一个量词:两个、一行、千秋、万里。

这实在数量上的逐渐上升,也是在情感上的次第增加。

确切的数据可以增加文章的可信度,而像杜甫这种明显是概括、想象的数据,则可以延伸读者的发挥空间。

我们也可以在文章中采用一些虚数,“万紫千红”、“千里冰封”等,来增加气势。

【启示】杜甫平生有着经世济国的志向,但他的仕途总是一路坎坷,远离长安宫廷。

乾元三年,杜甫到成都后建成草堂,刚刚安定下来。

谁知杜甫的朋友严武向朝廷举荐杜甫,这首诗就创作于此时。

远道而来的船只,带来的就是他被提用的消息。

从这首诗中,我们能体会到接到消息时的杜甫,内心是欢一愉的,任何时候出仕对他来说,都不会太晚,这是多么积极的人生啊!。

杜甫《绝句》的赏析

杜甫《绝句》的赏析

杜甫《绝句》的赏析
唐代诗人杜甫的诗《绝句》,一起欣赏这首诗。

这首四名小诗,句句都是写景。

远远近近、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景物,发声的、飞行的、静止的、静而欲动的,纷然呈现在草堂周围,与诗人共同组成一个多姿多彩、生动和谐的广阔天地,在这个天地里,寄托着诗人美好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万物、祖国山河的无限深情。

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是杜甫写自己的住处——成都草堂周围景色的一组小诗中的一首。

草堂筑在成都郊外,堂边翠柳成行,堂外锦江东流。

初春季节,柳树抽条发芽,一片新绿,成对的黄鹂在枝头歌唱。

江水初生,江边的白鹭排着整齐的行列飞向云霄。

在碧青的天空映衬下,它们雪白的身影显得格外矫健轻捷。

这绚丽多彩的图景,这悦耳动听的鸣声,把诗人引向窗前。

推窗远望,一幅西岭积雪图嵌入窗中,那千年不化的积雪在晴空丽日下闪着耀眼的白光。

再看门外,江岸边,万里桥下,停泊着远来的船队。

这些来自万里路外的东吴的船只,正在上帆整索,不久又将扬帆起航了。

(注)东吴:指长江中下游,今苏州一带。

杜甫《绝句》四首原文及赏析

杜甫《绝句》四首原文及赏析

绝句四首[唐] 杜甫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作品赏析【注释】:“两个黄鹂”这首诗是广德二年(764)春,杜甫初回草堂时写的,是杜诗中写景佳作。

这一四句皆对,一句一景的七言绝句,犹如一幅绚丽生动的彩画: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色调淡雅和谐,图象有动有静,视角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整个画面给人以既细腻又开阔的感受。

结尾一句,也隐约流露出诗人当时意欲乘舟东下的打算。

公元七六二年,成都尹严武入朝,蜀中发生动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翌年安史之乱平定,再过一年,严武还镇成都。

杜甫得知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

这时他的心情特别好,面对这生气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了这一组即景小诗。

兴到笔随,事先既未拟题,诗成后也不打算拟题,干脆以“绝句”为题。

诗的上联是一组对仗句。

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

“翠”是新绿,“翠柳”是初春物候,柳枝刚抽嫩芽。

“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

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

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自然成行。

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

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句还有声音的描写,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

诗的下联也由对仗句构成。

上句写凭窗远眺西山雪岭。

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积聚了“千秋雪”。

而雪山在天气不好时见不到,只有空气清澄的晴日,它才清晰可见。

用一“含”字,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近在目前。

观赏到如此难得见到的美景,诗人心情的舒畅不言而喻。

下句再写向门外一瞥,可以见到停泊在江岸边的船只。

关于绝句的古诗配画

关于绝句的古诗配画

关于绝句的古诗配画
燕舞越洛城,水清日月明。

秋风翻江浪,云影锁河岭。

流光曲渚美,江花落西庭。

容止山外声,垂杨斜阳荣。

古禹一揽此,天下震泠泠。

图画上,画面是四个字:情景如画。

在四周分布着秋风拂过的水岸,以及秋意清新的山川。

江水清澈,碧绿一片,远处山峦翩然,湖面璀璨夺目。

沿着江流,渔船穿梭其间,白帆将绝美的山水相映,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另一方面,日月升起,群山隐约有紫色茫茫,清风穿过江流,吹出一阵甜蜜的清香。

燕子正在此间飞舞,令人倾倒,绝句隐约不绝,萦绕耳际:“燕舞越洛城,水清日月明。


此时此刻,江一旁的青杨绿柳依然吐翠,沙洲传来渔歌,人们正在庆贺秋收,古老却又充满韵味的诗句“流光曲渚美,江花落西庭”飘散出去,弦外之音勾起欢乐的气息。

江面上,渔船徐徐推进,流光溢彩,美景尽收眼底。

此时此刻,秋色深处,古老的绝句依然在耳边回响:“容止山外声,垂杨斜阳荣”,像是悬挂在江花之上的一首静谧诗篇,叹心怀,表达对美丽江南的爱恋之情。

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千古绝句:《绝句》原文及赏析

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千古绝句:《绝句》原文及赏析

唐代诗⼈杜甫所作千古绝句:《绝句》原⽂及赏析 西岭雪⼭因唐代⼤诗⼈杜甫的千古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船”⽽得名。

下⾯历史头条⼩编就为⼤家带来详细的介绍,⼀起来看看吧!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船。

【诗⽂解释】 1、成对的黄鹂在新绿的柳枝上鸣叫,⼀⾏⽩鹭在青天上⾃由飞翔。

凭窗望去,西⼭千秋雪景好像是嵌在其中的⼀幅画,门外停泊着来⾃东吴,畅⾏万⾥的船只。

2、两只黄鹏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唱,⼀⾏⽩鸳飞上了⾼⾼的蓝天。

窗⼝正对着岷⼭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着来⾃江苏的万⾥航船。

赏析 公元七六⼆年,成都尹严武⼊朝,蜀中发⽣动乱,杜甫⼀度避往梓州,翌年安史之乱平定,再过⼀年,严武还镇成都。

杜甫得知这位故⼈的消息,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

这时他的⼼情特别好,⾯对这⽣⽓勃勃的景象,情不⾃禁,写下了这⼀组即景⼩诗。

兴到笔随,事先既未拟题,诗成后也不打算拟题,⼲脆以“绝句”为题。

诗的上联是⼀组对仗句。

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派愉悦景象,有声有⾊,构成了新鲜⽽优美的意境。

“翠”是新绿,“翠柳”是初春物候,柳枝刚抽嫩芽。

“两个黄鹂鸣翠柳”,鸟⼉成双成对,呈现⼀⽚⽣机,具有喜庆的意味。

次句写蓝天上的⽩鹭在⾃由飞翔。

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然成⾏。

晴空万⾥,⼀碧如洗,⽩鹭在“青天”映衬下,⾊彩极其鲜明。

两句中⼀连⽤了“黄”、“翠”、“⽩”、“青”四种鲜明的颜⾊,织成⼀幅绚丽的图景;⾸句还有声⾳的描写,传达出⽆⽐欢快的感情。

诗的下联也由对仗句构成。

上句写凭窗远眺西⼭雪岭。

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积聚了“千秋雪”。

⽽雪⼭在天⽓不好时见不到,只有空⽓清澄的晴⽇,它才清晰可见。

⽤⼀“含”字,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幅图画,近在⽬前。

观赏到如此难得见到的美景,诗⼈⼼情的舒畅不⾔⽽喻。

下句再写向门外⼀瞥,可以见到停泊在江岸边的船只。

江船本是常见的,但“万⾥船”三字却意味深长。

杜甫《绝句》原文、译文及赏析—小学必读

杜甫《绝句》原文、译文及赏析—小学必读

《绝句》原文、译文及赏析—小学必读原文:绝句杜甫〔唐代〕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译文:沐浴在春光下的江河山川是如此秀丽,春风拂过送来阵阵花香。

泥土已经变得松软,燕子衔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注释: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常双双出没。

译文二:江山沐浴着春光,秀丽可人,春风送来阵阵花草的芬芳。

燕子衔着湿润的泥土忙着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赏析这首诗用自然流畅的语言写出了一派生意盎然的春色,格调清新,意境明丽,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

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

“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

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

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

这虽是粗笔勾画,笔底却是春光骀荡。

“春风花草香”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

因为诗人把春风、花草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所以通过联想,可以有惠风和畅、百花竞放、风送花香的感受,收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

在明丽阔远的图景之上,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

“泥融飞燕子”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

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

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

杜甫对燕子的观察十分细致,“泥融”紧扣首句,因春回大地,阳光普照才“泥融”;紫燕新归,衔泥做巢而不停地飞翔,显出一番春意闹的情状。

“沙暖睡鸳鸯”是勾勒静态景物。

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

这也和首句紧相照应,因为“迟日”才沙暖,沙暖才引来成双成对的鸳鸯出水,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是那样悠然自适。

唐代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原文、译文及注释

唐代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原文、译文及注释

唐代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原文、译文及注释
题记:
杜甫《绝句》。

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

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

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

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原文:
绝句
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翻译: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注释:
〔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赏析

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赏析

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赏析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赏析绝句作者: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①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②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③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常双双出没。

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绝句迟日江山丽》赏析: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说:“余曰: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

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王氏的意见是对的。

此诗抓住景物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

“迟日”出自《诗经·七月》:“春日迟迟。

”春天光照时间渐长,天气趋暖,正所谓“天初暖,日初长”(欧阳炯《春光好》)。

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

你看:阳光普照,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

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芳香,带来春草的清馨。

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

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慷可爱。

燕子是侯鸟,诗人描写它是有意突出春天的特征。

前二句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突出诗人强烈的感觉;后二句则是工笔细描的特定画面,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写照。

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

而这一切全沐浴在煦暖的阳光下,和谐而优美,确实给人以春光旖旎之感。

清人陶虞开称杜甫笔法高妙,能“以诗为画”(《说杜》),此诗可为印证。

但这首五绝之妙并不止于“以诗为画”,诗人着意传达的还是他感受到的柔和春意。

如果说春日迟迟、江山秀丽、清风徐徐、花草芬芳以及燕子、鸳鸯,都是诗人的视觉、触觉(风)、嗅觉所感,那么泥土之“融”、沙砾之“暖”,便不是五官的直接感觉了。

《绝句 江碧鸟逾白》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绝句 江碧鸟逾白》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绝句江碧鸟逾白》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绝句·江碧鸟逾白》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组诗作品。

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

作品原文:绝句二首·其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字词注释:花欲燃:花红似火。

白话译文: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便要燃烧。

今年春天眼看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作品鉴赏: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

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一派怡人的风光。

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十分旖旎,十分灿烂。

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

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

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

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

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

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

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

(唐)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赏析

(唐)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赏析

(唐)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赏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苏轼曾经说过∶“少陵翰墨无形画”。

杜甫的这首绝句,的确是一幅美妙的山水条幅。

这画面的中心,是几棵葱翠的垂柳,黄莺儿在枝头婉转歌唱。

面的上半部是青湛湛的天,一队白鹭直指碧空。

远处高山明灭可睹,遥望峰巅犹是经年不化的积雪。

近处露出半边茅屋,门前一条大河,水面停泊着远方来的船只。

从颜色和线条看,作者把两笔鹅黄点染在一片翠绿之中,在青淡的空间斜勾出一条白线。

点线面有机结合,色彩鲜明而又和谐。

这种构思正体现了诗人杜甫善于象画家一样“随类敷彩”、“经营位置”。

虽是一首描写自然风景的小诗,其中却蕴含著丰富的思想感情。

细柳新绿,这不是春天的色彩么?黄莺唱和,这不是春天的声音么?白鹭从南方飞回,正是带着春意的来客。

趁着春江水满,江东的船舶不远万里而至,说明人们已经开始了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活动。

这一切构成一个鲜明的主题━━春天来了。

作者饱蘸喜悦的笔墨,描写这些清新活泼、生气蓬勃的事物,以敏锐的观察,摄下一幅万类春天竞自由的景象。

诗人从山上的积雪联想到人间悠久的岁月,从江中的船只望遥见祖国辽阔的疆域。

“千秋”、“万里”,这是何等开阔的胸怀。

此诗作于公元764年,杜甫正“漂泊西南天地间”,颠沛流离,穷困潦倒,可是他的意志依旧坚强,情绪仍然开朗、乐观。

这首小诗,语言平易,并无僻字险语,似乎没有经过多少推敲;其实不然。

首先看对仗。

绝句并不要求句句相对,而杜甫却让这首诗四句构成两联,一联之间每一个词都成双作对,非常工整。

再看用词,后联中的“含”字和“泊”字用得极其考究。

“含”字尤妙,妙在它把诗人的位置点出来了∶原来诗人是在室内通过窗户向外看的。

这个“含”字不仅含住了西岭千秋雪,而且把上述全部景物都收入诗人眼底。

这样,就不是平板地摹写自然,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把握和欣赏。

再说“泊”字,也可以换成“旁”或“过”,那就未免失之空泛。

《绝句》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绝句》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绝句》杜甫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绝句》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

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诗人经过一段较长时的东川漂流,因严武再次镇蜀而重返成都草堂,此时他的心情特别舒畅,面对一派生机的春景,不禁欣然命笔,将所见所感,随意收入诗篇,是杜诗中寓情于景的佳作。

曾作为唐诗名篇选入了小学语文教科书中。

作品原文: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词句注释:1、黄鹂:黄莺。

2、白鹭:鹭鸶,羽毛纯白,能高飞。

3、窗含。

是说由窗往外望西岭,好似嵌在窗框中,故日窗含。

4、西岭:即成都西南的岷山,其雪常年不化,故云千秋雪。

这是想象之词。

5、东吴:指长江下游的江苏一带。

成都水路通长江,故云长江万里船。

白话译文:黄鹂在新绿的柳条间叫着春天,成双作对好喜庆;白鹭排成行迎着春风飞上青天,队列整齐真优美。

那西岭的雪峰啊,像一幅美丽的画嵌在窗框里;这门前的航船啊,竟是从万里之外的东吴而来。

创作背景: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春,杜甫因严武再次镇蜀而重返成都草堂,其时,安史之乱已平定,杜甫得知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

这时诗人的心情特别好,面对这生气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了这一组即景小诗。

兴到笔随,事先既未拟题,诗成后也不打算拟题,干脆以“绝句”为题。

这四首诗就是杜甫初归草堂时所写的一些绝句诗,包括其中的《绝句四首》。

明末王嗣奭《杜臆》说“是自适语”,“盖作于卜居草堂之后,拟客居此以终老,而自叙情事如此。

”作品鉴赏:这组诗一开始写草堂的春色,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触动了他的乡情,四句景语完整表现了诗人这种复杂细致的内心思想活动。

此诗两两对杖,写法非常精致考究,读起来却一点儿也不觉得雕琢,十分自然流畅。

把读者由眼前景观引向广远的空间和悠长的时间之中,引入对历史和人生的哲思理趣之中。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古诗赏析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古诗赏析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古诗赏析《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绝句》中的第三首。

是杜甫在听闻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后,心情愉快所作。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注释(1)西岭:西岭雪山。

(2)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3)泊:停泊。

(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

(5)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绝句》白话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绝句》创作背景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

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

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

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绝句》赏析这首《绝句》是诗人住在成都垸花溪草堂时写的,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

诗歌以一副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

前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

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

“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

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鸟儿成双成对,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

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白鹭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

再者,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使诗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机充盈着整个环境,这样就再从另一角度显出早春生机之盛。

第三句,“窗含西岭千秋雪”,诗人凭窗远眺,因早春空气清新,晴天丽日,所以能看见西岭雪山。

杜甫《绝句》唐诗译文及赏析

杜甫《绝句》唐诗译文及赏析

杜甫《绝句》唐诗译文及赏析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译文两只黄鹂在空中鸣叫,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开来的船只。

创作背景公元762年,唐朝鼎盛时期,成都尹严武入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

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严武还镇成都。

杜甫也回到成都草堂。

当时,他的心情很好,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情不自禁,写下这一首即景小诗。

“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

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发作者一瞬间的感受。

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诗人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

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其中的一首。

赏析这首诗描绘出四个独立的景色,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诗人陶醉其中,望着来自东吴的船只,不觉勾起了乡愁,细致的内心活动自然地流露出来。

诗歌以一副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切入,给人营造出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

此两句,诗人以不同的角度对这副美景进行了细微的刻画。

翠是新绿,是初春时节万物复苏,萌发生机时的颜色。

以“鸣”发,黄鹂的啼叫,给人一种轻脆,悦耳之感。

早春时节嫩芽初发的柳枝上,成双成对的黄鹂在欢唱,构成了一幅具有喜庆气息的生机勃勃的画面。

而黄鹂居柳上而鸣,这是在静中寓动的生机,下句则以更明显的动势写大自然的生气: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这不仅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舒适,还有一种向上的奋发,这里用一个“上”字很巧妙。

这两句,以“黄”衬“翠”,以“白”衬“青”,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

两首句还写到黄鹂的啼鸣,诗人对这幅生机盎然,绚丽多彩的早春图像就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进行刻画,而这种有声有色的手法,也增加了诗句的生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