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分析化学选做作业--答案(中南大学)

合集下载

化学分析试题及答案

化学分析试题及答案

化学分析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种物质属于酸?A. HClB. NaOHC. KOHD. NH3答案:A2. 根据化学式H2SO4,硫酸的摩尔质量是多少?A. 98 g/molB. 49 g/molC. 32 g/molD. 96 g/mol答案:A3. 在酸碱滴定中,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值是多少?A. 7B. 14C. 6.3D. 4.7答案:A4.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碱?A. NaOHB. NH3C. CH3COOHD. HCl答案:A5. 根据阿伦尼乌斯理论,以下哪种物质是酸?A. HClB. NaOHC. H2OD. NH3答案:A6. 根据布朗斯特-劳里理论,以下哪种物质是碱?A. HClB. NaOHC. H2OD. NH3答案:B7.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酸?A. HClB. CH3COOHC. H2CO3D. HCOOH答案:A8.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以下哪种物质是酸?A. HClB. NaOHC. H2OD. NH3答案:A9. 在酸碱滴定中,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值是多少?A. 7B. 14C. 6.3D. 4.7答案:A10. 以下哪种物质是弱碱?A. NaOHB. NH3C. KOHD. HCl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硫酸的化学式是__H2SO4__,其摩尔质量为__98 g/mol__。

2. 酸碱滴定中,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值是__7__。

3. 根据阿伦尼乌斯理论,酸是能够释放__H+__的物质。

4. 根据布朗斯特-劳里理论,碱是能够接受__H+__的物质。

5. 强酸是指在水中完全电离的酸,例如__HCl__。

6. 弱酸是指在水中部分电离的酸,例如__CH3COOH__。

7. 强碱是指在水中完全电离的碱,例如__NaOH__。

8. 弱碱是指在水中部分电离的碱,例如__NH3__。

9. 酸碱滴定中,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值是__7__。

中南大学分析化学实验大纲

中南大学分析化学实验大纲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分析化学课程编号:开课学期:第二、三学期本大纲主笔人:任凤莲,陈晓青一、本课程所占的学时、学分学时:48--120 学分:2—5.5实验课所占的学时:24--48 学分:1—1.5二、教学对象化工专业、应用化学专业:选做实验1、2、3、5、6、8、10、12、14、15、16、18、20。

化工专业的分析化学方向,增加做实验4、11、13、17、19。

制药专业、生物工程专业:选做实验1、3、4、7、9、10、12、15、18冶金专业、选矿专业:选做实验1、3、5、6、8、12、13、15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选做实验1、3、4、7、9、11、12、14、15、16、18三、本实验课的配套教材:《现代分析实验》邓珍灵主编,中南大学出版社四、本实验课的性质、任务和目的本实验包括化学分析、仪器分析两部分,是分析化学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实验环节的实践,可使学生了解掌握各种现代分析手段,学会分析化学实验的各类基本方法、仪器和技术。

本实验课的任务不仅是验证、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的基础理论,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良好的实验习惯,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今后独立开展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五、本实验课的基本理论基于被测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对无机、有机和生物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各类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包括滴定分析及计算;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酸碱滴定、络合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分析法的理论及应用;光度分析理论及应用;电化学分析理论及应用;色谱分离分析理论及应用。

六、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内容提要。

分析化学模拟练习题(附答案)

分析化学模拟练习题(附答案)

分析化学模拟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试样温度应高于室内温度B、称量过程不能随意把称量瓶放在托盘上或桌面上C、称量完毕不必清扫天平D、转移试样时,要用笔杆敲击瓶口右上(内)缘正确答案:B2、AgNO3滴定NaCl时,若浓度均增加10倍,则突跃pAg增加:A、1个单位B、2个单位C、10个单位D、不变化正确答案:B3、在碘量法中,淀粉是专属指示剂,当溶液呈蓝色时,这是A、游离碘与淀粉生成物的颜色B、I-的颜色C、I-与淀粉生成物的颜色D、碘的颜色正确答案:A4、莫尔法测定Clˉ含量时,要求介质的pH6.5~10.0范围内,若pH过高,则:A、AgCl沉淀溶解B、Ag2CrO4沉淀减少C、AgCl沉淀完全D、形成Ag2O沉淀正确答案:D5、滴定分析所用指示剂是:A、能与标准溶液起作用的外加试剂。

B、本身具有颜色的辅助试剂;C、本身无色的辅助试剂;D、利用本身颜色变化确定化学计量点的外加试剂;正确答案:D6、滴定前已赶气泡,滴定完毕发现滴定管尖管内有气泡,则所测溶液体积:A、无法判断偏小还是偏大B、不受影响C、偏大D、偏小正确答案:D7、下列仪器中,用蒸馏水润洗后,还需用操作溶液润洗2~3次的是:A、用于滴定的锥形瓶B、滴定用的滴定管或移取试液的移液管C、配制标准溶液的容量瓶D、量取试剂的量筒正确答案:B8、用0.1mol/LHCl溶液滴定0.1mol/LNaOH溶液时的pH突跃范围是4.3~9.7,用0.01 mol/LNaOH溶液滴定0.01 mol/LHCl溶液时的pH突跃范围是:A、4.3~9.7B、4.3~8.7C、5.3~9.7D、5.3~8.3正确答案:D9、双指示剂法测混合碱,加入酚酞指示剂时,消耗HCl标准滴定溶液体积为15.20mL;加入甲基橙作指示剂,继续滴定又消耗了HCl标准溶液25.72mL,那么溶液中存在:A、NaOH + Na2CO3B、Na2CO3 + NaHCO3C、NaHCO3D、Na2CO3正确答案:B10、某些腐蚀性化学毒物兼有强氧化性,如硝酸、硫酸、()等遇到有机物将发生氧化作用而放热,甚至起火燃烧。

分析化学习题含答案

分析化学习题含答案

分析化学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4题,每题1分,共64分)1.间接碘量法滴定Cu2+时加入KSCN,其作用是()。

A、还原Cu2+B、掩蔽Fe3+C、使CuI沉淀转化为CuSCND、使淀粉显蓝色正确答案:C2.用碱式滴定管滴定时,手指应捏在玻璃珠的()。

A、下半部边缘B、正中C、上半部边缘D、随意正确答案:C3.分析某一试样中的Fe含量,每次称取试样0.5500g,分析结果报告合理的为()。

A、平均值为21.06.,相对相差为0.1024%B、平均值为21.1.,相对相差为0.102.C、平均值为21.,相对相差为0.1.D、平均值为21.06.相对相差为0.1.正确答案:D4.含0.1mol·L.1HCl和0.1mol·L.1H3BO3(pKa=9.24)的混合液,今欲测定其中HCl含量,用约0.1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应选下列指示剂中的()指示剂。

A、百里酚蓝[pKa(HIn)=1.7]B、甲基红C、酚酞D、百里酚酞[pKa(HIn)=10.0]正确答案:B5.用间接碘量法测定胆矾中的铜含量时,导致结果负误差的原因可能有()。

A、试液的酸度太强B、临近终点才加入淀粉指示剂C、KSCN加入过早D、KI加入过量正确答案:C6.高浓度示差法和一般的光度法的不同点在于参比溶液的不同。

前者的参比溶液为()。

A、比被测试液浓度稍低的标准溶液(显色液)B、试剂空白C、比被测试液浓度稍高的标准溶液D、溶剂空白正确答案:A7.在一元弱酸HA的溶液中,[HA]=[A.]时溶液的pH()。

A、=pKa+1B、.pKA.1C、=pOHD、=pKa正确答案:D8.用EDTA滴定Fe2+时(CFe终=0.01mol/L),其允许的最低pH值为()。

A、4.0B、5.0C、6.0D、7.0正确答案:B9.下列纯物质中可以作为基准物质的是()。

A、KMnO4B、Na2B4O7·10H2OC、NaOHD、HCl正确答案:B10.KMnO4在强酸性溶液中,其半反应(电极反应)为()。

中南大学分析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2

中南大学分析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2
Al3++6F+== AlF63-+H2Y2-
3.有一磷酸盐溶液,可能为 Na3PO4 或 Na2HPO4 或者两者的混合物,今以标准 HCl 溶 液滴定,以百里酚酞为指示剂时,用去 V1ml,继续用甲基红为指示剂,又消耗 V2ml,试问: (1) 当 V1>0,V2>V1 时,组成为: (2) 当 V1=0,V2>0 时,组成为:
(3) 当 V1=V2 时组成为: (15 分) 答. (1) 当 V1>0,V2>V1 时,组成为: Na3PO4+Na2HPO4
(2) 当 V1=0,V2>0 时,组成为: Na2HPO4 (3) 当 V1=V2 时组成为: Na3PO4
4.用纯 Zn 标定 EDTA.操作如下:称 Zn,用 HCl 溶解,加氨水调 pH 值,加 NH3---NH4 缓冲溶液,加 EBT 指示剂至甲色,用 EDTA 滴至乙色,问甲乙两色分别是什么颜 色?分别由什么物质产生的?(15 分) 答:甲色:紫红 Zn-EBT 乙色:蓝 EBT
手拿吸耳球。
5、用 EDTA 直接滴定有色金属离子,终点所呈的颜色是 游离指示剂的颜色
6、A (纵坐标)~ λ (横坐标) 作图为 吸收光谱 曲线,A (纵坐标)~
C (横坐标)作图为 标准曲线 。
7.标定氢氧化钠的基准物质有 邻苯二甲酸氢钾 三、判断题(8 分)
和 草酸
1 . NaHCO3 中含有氢,故其水溶液呈酸性( × )。 2 .酸碱指示剂本身必须是有机弱酸或弱碱( √ )。 3 .金属离子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络合物过于稳定称为指示剂的僵化现 象( × )。
分析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 2
一、填空题:(22 分 2 分/空)

分析化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分析化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分析化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下列哪些物质可以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A、硫代硫酸钠B、高锰酸钾C、重铬酸钾D、碘正确答案:C2、法扬司法采用的指示剂是:A、自身指示剂B、铁铵矾C、铬酸钾D、吸附指示剂正确答案:D3、试液取样量为1~10mL的分析方法称为:A、微量分析B、半微量分析C、超微量分析D、常量分析正确答案:D4、测定NaOH中Na2CO3时,当加入酚酞指示剂时呈红色,加入一定量HCl滴定至无色时,再加入甲基橙溶液呈黄色。

说明:A、不含有Na2CO3B、不含有NaHCO3C、不含有NaOHD、无法判断正确答案:D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时,须用烧杯来转移B、用移液管吸取溶液时,应将移液管浸于溶液中调节液面至刻度C、滴定管属于有准确刻度的仪器,一般不能用毛刷来刷洗D、移液管放液时,管尖应悬空而不能靠于容器内壁,且管尖中的液体都要吹到承接器中正确答案:C6、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某药物含量时,用参比溶液调节A=0或T=100%,其目的不包括:A、使测量中c-T成线性关系B、使标准曲线通过坐标原点C、使测量符合比耳定律,不发生偏离D、使所测吸光度A值真正反应的是待测物的A值正确答案:A7、采样时,样品量应至少满足()次重复检测的需要以及其他备考样品和加工处理的需要。

A、2次B、1次C、4次D、3次正确答案:A8、用过的极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应:A、倒入密封的下水道B、倒入回收瓶中C、放在通风厨保存D、用水稀释后保存正确答案:B9、称取基准物硼砂0.3814g,,溶于适量水中,用待标定的H2SO4溶液滴定到终点,消耗40.00mL,问H2SO4溶液的量浓度(mol·L-1)为多少?M(Na2B4O7·10H2O)=381.4 g·mol –1:A、0.025B、0.05C、0.0125D、0.02正确答案:A10、用 SO42- 沉淀 Ba2+ 时,加入过量的 SO42- 可使 Ba2+ 沉淀更加完全,这是利用:A、络合效应B、同离子效应C、盐效应D、酸效应正确答案:B11、4gNa2H2Y·2H2O(M=372.24g/mol )配成1L溶液,其浓度(单位为mol/L)约为:A、0.1B、0.02C、0.2D、0.01正确答案:B12、用纯水把下列溶液稀释10倍时,其中pH值变化最大的是:A、0.1 mol·L-1HClB、1 mol·L-1NH3·H2OC、1 mol·L-1HAcD、1mol·L-1HAc+1 mol·L-1NaAc正确答案:A13、间接碘量法的指示剂应在()时加入。

分析化学习题册答案(完整版)

分析化学习题册答案(完整版)

分析化学习题册答案第一章 绪论一、填空题1. 分析方法 分析原理2. 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结构分析3. 化学分析 仪器分析二、简答题答 试样的采集和制备-试样分解-干扰组分的分离-分析测定-结果的计算和评价。

第二章误差与数据处理一、填空题1、系统,偶然2、系统,偶然,真实值,平均值3、0.002,0.0035,1.7%4、精密度,标准5、空白,对照,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量6、±0.02 ,±0.0002,20,0.27、5,28、准确,不确定9、3 10、28.70 11、系统,系统,偶然二、选择题1、A2、D3、B4、B5、D6、D7、B8、A9、B 10、C 11、C 三、简答题1.解:(1)产生系统误差。

通常应该烘干至恒重,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置于称量瓶中,采用差减法称量。

(2)使测量结果产生系统误差。

一般可通过空白试验来消除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

(3)产生偶然误差。

原因是滴定管读数的最后一位是估计值,是不确定的数字。

(4)产生系统误差。

应该使用基准物质重新标定NaOH 标准溶液的浓度。

(5)滴定终点颜色把握不准,深浅不一致,由此带来的误差正负不定,属于偶然误差。

2.称取0.1000g 的试样时,称量的相对误差为0.1%;称取1.000试样时的相对误差为0.01%。

因为分析天平的绝对误差为±0.1mg ,所以称量的绝对误差一样大,称量的准确度好象一致,但二者的相对误差不一样大,称量1.000g 试样的相对误差明显小于称量0.1000 g 试样的相对误差。

因此,用相对误差表示准确度比绝对误差更为确切。

3.甲的报告是合理的,因为取样质量只有两位有效数字,限制了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使分析结果最多也只能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1.解:应先计算出纯(NH 4)2SO 4试剂中氮的理论含量,再与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ω(B)(理论值)=%100132.13214.01100%)SO)((NH(N)2424⨯⨯=⨯M M =21.21%绝对误差为:21.14%-21.21%=-0.07% 相对误差为:%.%..0301002121070-=⨯-2.解:计算过程(略),结果如下:第一组:1d = 0.24% S 1 = 0.28% RSD 1= 0.74% 第二组:2d =0.24% S 2 = 0.33% RSD 2= 0.87%第二组数据中的最大值为38.3,最小值为37.3;第一组的最大值为38.4,最小值为37.6。

分析化学网上作业1、2、3——(中南大学)

分析化学网上作业1、2、3——(中南大学)

分析化学网上作业1、2、3(一) 单选题1.下列措施可以减小随机误差的是()。

(C)增加平行测定次数2.化学分析是()。

(A)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含量、结构及其分析方法的学科3.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

(C)高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4.下列数据中包含三位有效数字的是()。

(A)5.4*1055.在滴定分析测定中,属偶然误差的是()。

(D)滴定管最后一位估读不准确6.n次测定结果平均值的标准偏差与单次测量结果的标准偏差s之间的关系是()。

(C)7.试样用量为0.1~10mg的分析称为()。

(C)微量分析8.测定试样中CaO的质量分数,称取试样0.9080g,滴定耗去EDTA标准溶液20.50毫升,以下结果表示正确的是()。

(C)10.08%9.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随机误差具有单向性10.下列表述中,最能说明随机误差小的是()。

(A)高精密度1.用Ca2+为沉淀剂,测定四草酸氢钾,最后灼烧烧成CaO,求CaO对KHC2O4?H2C2O4?2H2O的换算因数()。

(D)2.2662.用0.1mol/L的HCl溶液滴定同浓度的时,适宜的指示剂为()。

(C)甲基红(pkHIn=5.0)3.标定HCl可用的基准物质是()。

(B)Na2CO34.已知H3PO4的pKa1=2.12,pKa2=7.20,pKa3=12.36,今有一磷酸盐溶液,测得其pH=7.0,则其主要存在形式是()。

(B)H2PO4-+HPO42-5.下图滴定曲线的第一化学计量点适用的指示剂为()(B)甲基橙(pH变色范围为3.1~4.4)6.共轭酸碱对的Ka与Kb的关系是()。

(B)KaKb=Kw7.用25mL常量滴定管进行滴定分析时,耗用标准溶液的体积应控制在(单位:mL)()。

(C)20~258.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

物理化学选做作业 答案——中南大学

物理化学选做作业  答案——中南大学

纸质作业答案一、术语解释 节流膨胀:在绝热条件下,流体的恒焓膨胀过程。

多数流体经节流膨胀(多数情况下的流体是始态为液体,末态为气体)后温度下降,产生制冷效应。

可逆过程:在一系列无限接近平衡的条件下进行的过程。

沿可逆过程途径进行一次来回变化,不会给体系和环境留下任何痕迹,即体系和环境都可回到始态。

反应进度:用来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量,一般记为ξ,ξ = (n B,t - n B,0 )/νB ,式中n B,0为反应开始(ξ = 0)时体系中物质B 的物质的量(摩尔数),n B,t 为反应进行到t 时刻(ξ)时体系中物质B 的物质的量(摩尔数),νB 为反应方程式形为0 = ΣνB B 时,物质B 的化学计量系数。

ξ值与选用体系中的哪种物质的量的变化来进行计算无关,但与化学反应计量式的写法有关。

热容:在不发生相变和化学变化的前提下,体系在经历某一过程时,与环境所交换的热与由此引起的温度变化值之比称为体系的热容。

若过程为恒压过程,则所得热容称为恒压热容,过程为恒容过程,则所得热容称为恒容热容。

反应热效应:也称反应热,是指在只做体积功和始末态温度相等的条件下,完成化学反应过程中体系与环境所交换的热。

热效应有为恒(等)压热效应和恒(等)容热效应之分,恒(等)压热效应Q p =ΔH ,恒(等)容热效应Q V =ΔU 。

对应不同类型的反应,反应热也可分为生成热、燃烧热、溶解热、稀释热等。

熵判据:在隔离体系中,ΔS 隔离 = ΔS 体系 + ΔS 环境 ≥ 0,若ΔS 隔离 = 0,则体系达到平衡,若ΔS 隔离 > 0,则体系中发生的变化为自发(动)过程。

熵增原理:在绝热或隔离体系中发生任何变化,体系的熵总是增加或不变,而不会减少,即ΔS ≥ 0。

对绝热体系而言,ΔS 绝热 > 0时,体系中发生的变化为不可逆过程,ΔS 绝热 = 0时,体系中发生的变化为可逆过程。

化学势:溶液中组元i 的偏摩尔吉布斯自由能称为组元i 的化学势。

中南大学《分析化学》网上(课程)作业一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分析化学》网上(课程)作业一及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1.用分度值为0.1g的台秤称取20g的物品,最多可以记录()位有效数字。

(A) 1 (B) 2 (C) 3 (D) 4参考答案:(C)2.在滴定管上读取溶液的体积为24mL,应该记录为()。

(A) 24mL (B) 24.0mL (C) 24.00mL (D) 24.000mL参考答案:(C)3.可用下列何种方法减免分析测试中的系统误差()。

(A) 进行仪器校正(B) 增加测定次数(C) 认真细心操作析(D) 测定时保证环境的湿度一致参考答案:(A)4.滴定管可估读到±0.01mL,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至少应耗用体积()毫升。

(A) 10(B) 20(C) 30(D) 40参考答案:(B)5.称得某物质质量为0.5180g,它表示该物实际质量是(0.5180±0.0002)g,其相对误差为()。

(A) ±0.04%(B) ±0.03%(C) ±0.004%(D) 0.04%参考答案:(A)6.下列表述中,最能说明随机误差小的是()。

(A) 高精密度(B) 与已知的质量分数的试样多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一致(C) 标准差大(D) 仔细校正所用砝码和容量仪器等参考答案:(A)7.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随机误差具有随机性(B) 随机误差具有单向性(C) 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D) 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参考答案:(B)8.分析Si02的质量分数得到两个数据:35.01%,35.42%,按有效数字规则其平均值应表示为()。

(A) 35.215% (B) 35.22% (C) 35.2% (D) 35%参考答案:(C)9.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

(A) 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B) 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C) 高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D) 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参考答案:(C)10.在滴定分析测定中,属偶然误差的是()。

分析化学题库详解及答案

分析化学题库详解及答案

分析化学题库详解及答案1. 什么是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性质的科学,主要通过各种化学分析方法来实现。

2. 简述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区别。

定量分析是指通过化学方法确定物质中某一成分的准确含量;定性分析则是确定物质中所含成分的种类。

3. 什么是滴定分析?滴定分析是一种通过滴定剂与待测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根据消耗的滴定剂体积来确定待测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

4. 什么是标准溶液?标准溶液是指其浓度准确已知的溶液,用于校准仪器或作为滴定分析中的滴定剂。

5. 简述酸碱滴定的原理。

酸碱滴定的原理是利用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中和反应,通过测量消耗的酸或碱的体积来确定待测溶液的浓度。

6. 什么是电位滴定?电位滴定是一种利用电位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的分析方法,常用于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等。

7. 什么是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通过测量待测元素的原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来确定其含量的分析方法。

8. 简述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分配系数的差异,通过色谱柱分离,然后通过检测器检测各组分的浓度。

9. 什么是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使用高压泵将流动相通过色谱柱,以高效率和高分辨率分离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色谱技术。

10. 简述紫外-可见光谱法的分析原理。

紫外-可见光谱法是通过测量物质对紫外或可见光的吸收来确定其含量的分析方法,常用于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离子的分析。

11. 什么是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通过测量离子的质量与电荷比来确定物质成分的分析方法,常用于复杂混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12. 什么是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是通过测量物质对红外光的吸收来确定其化学键和分子结构的分析方法。

13. 什么是核磁共振波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是一种利用原子核在磁场中的共振现象来确定分子结构和动态的分析方法。

14. 简述分析化学中的误差来源。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来源包括仪器误差、操作误差、样品处理误差、环境因素等。

分析化学选做作业 答案(中南大学)

分析化学选做作业  答案(中南大学)

《课程名称》学习中心:专业:分析化学学号:姓名: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滴定分析法: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即标准溶液)由滴定管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两者按照一定的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计量关系完全反应为止,然后根据滴定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标定溶液的浓度和体积用量,计算出被测组分的含量,这种定量分析的方法称为滴定分析法。

2.滴定:在用滴定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先将被测定物质的溶液置于一定的容器中(通常为锥形瓶),在适宜的条件,再另一种标准溶液通过滴定管逐滴地加到容器里,直到两者完全反应为止。

这样的操作过程称为滴定。

3.标准溶液(滴定剂):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

4.标定:将不具备基准物质条件的这类物质配制成近似于所需浓度的溶液,然后利用该物质与某基准物质或另一种标准之间的反应来确定其准确浓度,这一操作过程称为标定。

5.化学计量点:当滴入的标准溶液与被测定的物质按照一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完全反为止,称反应达到了化学计量点。

6.滴定终点:滴定进行至指示剂的颜色发生突变时而终,此时称为滴定终点。

7.滴定误差: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往往并不相同,由此引起测定结果的误差称为终点误差,又称滴定误差。

8.指示剂:为了便于观察滴定终点而加入的化学试剂。

9.分布系数:某达到平衡的体系中,某一组分的一种型体的平衡浓度占总浓度的分数。

10.基准物质:能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化学试剂称为基准物质。

二、简答题:1.用强碱滴定酸的滴定曲线中,其滴定突跃范围大少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答:用强碱滴定弱酸的滴定曲线中,其突跃范围大小的影响因素有两个,一个是酸的起始浓度,起始浓度越大,突跃范围越大;另一个是与酸的强度有关,即其K a 越小,突跃范围越小。

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当CKa≧10-8时,才能有较明显的突跃范围以便选择指示剂进行滴定分析。

2.络合反应中,加入缓冲溶液对条件稳定常数的影响结果?答:EDTA作为络合剂,反应进行时,酸度提高,加入缓冲溶液可以控制溶液的酸度,条件稳定常数不会减小,反应完全。

分析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练习题及答案分析化学练习题及答案分析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以及分析方法的开发与应用。

在学习分析化学的过程中,练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典型的分析化学练习题来进行分析和讨论。

1. 问题:如何确定一种未知溶液中的阳离子是铜离子?答案:为了确定未知溶液中的阳离子是铜离子,我们可以采用一系列的分析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颜色反应来初步判断。

铜离子在溶液中呈现蓝色,因此,如果我们观察到未知溶液呈现蓝色,那么它很可能含有铜离子。

其次,我们可以使用络合滴定法来进一步确认。

络合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它通过络合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络合物来进行滴定。

对于铜离子,我们可以选择EDTA(乙二胺四乙酸)作为络合剂。

在滴定过程中,当所有的铜离子都与EDTA络合形成稳定络合物时,溶液的颜色会发生明显变化,从蓝色变为无色。

通过滴定所需的络合剂的体积,可以计算出溶液中铜离子的浓度。

2. 问题:如何确定一种未知溶液中的阴离子是氯离子?答案:要确定未知溶液中的阴离子是氯离子,我们可以采用沉淀反应和气体演化反应来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银离子与氯离子的反应来进行沉淀分析。

当未知溶液中含有氯离子时,加入一定量的银离子会产生白色的沉淀,即氯化银。

这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氯离子的方法。

其次,我们还可以使用气体演化反应来进一步确认。

氯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可以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氯气。

因此,我们可以将未知溶液与过氧化氢反应,如果观察到气体的产生,并且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和漂白性质,那么可以确定未知溶液中的阴离子是氯离子。

3. 问题:如何确定一种未知溶液中的有机酸是乙酸?答案:要确定未知溶液中的有机酸是乙酸,我们可以采用酸碱滴定法和酯化反应来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酸碱滴定法来测定溶液中有机酸的酸度。

乙酸是一种弱酸,我们可以选择一种强碱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作为滴定剂。

分析化学测试题(附答案)

分析化学测试题(附答案)

分析化学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4题,每题1分,共64分)1.某弱酸型指示剂的电离常数KHIn=10-3.4,如果显酸色时pH=3.1,则此时[HIn]/[In—]=()。

A、0.5B、0.3C、2D、-0.3正确答案:C2.在pH=9的氨性缓冲溶液中,lG.Zn(NH3)=5.49,用0.02mol/L的EDTA滴定同浓度的Zn2+,化学计量点pZn.计为()。

A、9.2B、5.8C、11.6D、6.5正确答案:B3.间接碘量法的滴定反应为:2Na2S2O3+I2Na2S4O6+2NaI,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溶液中应有过量的KIB、指示剂应在临近终点时才加入C、滴定的突跃范围与浓度无关D、应在弱酸性条件下进行滴定正确答案:C4.用HCl标准溶液测定NH3—NH4Cl缓冲溶液中的NH3含量宜采用的方法是()。

A、先加入甲醛与NH4+作用后,再滴定B、先用NaOH标准溶液将NH4+滴定为NH3·H2O,再用HCl滴定NH3·H2O 的总量C、加入NaOH并加热蒸出NH3用硼酸吸收后滴定D、加入甲基橙指示剂后直接滴定正确答案:D5.用KBrO3为基准物标定Na2S2O3溶液的指示剂是()。

A、淀粉液B、甲基橙C、甲基蓝D、KMnO4正确答案:A6.电位分析中,为控制溶液的离子强度而加入的总离子强度调节剂(TISAB)是()。

A、活性电解质B、活性非电解质C、惰性电解质D、惰性非电解质正确答案:C7.KMnO4法中所用的指示剂一般属()。

A、自身指示剂B、特殊指示剂C、金属指示剂D、氧化还原指示剂正确答案:A8.用HCl标准溶液滴定Na2CO3至NaHCO3,则THCl/Na2CO3表示CHCl的表达式为()。

A、3CONaCOHCl/Na103232.MTB、3CONaCOHCl/Na1023232..MTC、3CONaCOHCl/Na1023232.MTD、3HClCOHCl/Na1032.MT正确答案:A9.用EDTA滴定Co2+时(CCo终=0.01mol/L),其允许最小pH值为()。

第四版分析化学习题答案

第四版分析化学习题答案

第四版分析化学习题答案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习题的解答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而且能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分析化学习题的解答示例,这些示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分析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习题1:某样品中含有一定量的铁,如何通过滴定法测定其含量?解答:首先,需要将样品中的铁转化为可滴定的形式。

通常,铁可以通过与盐酸反应生成铁(II)离子。

然后,使用已知浓度的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溶液进行滴定。

在滴定过程中,铁(II)离子被氧化为铁(III)离子,直到所有的铁都被氧化。

通过记录消耗的氧化剂体积,可以计算出样品中铁的含量。

习题2:如何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的重金属含量?解答: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基于原子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来测定元素含量的技术。

首先,需要将水样中的重金属转化为可测定的原子态。

这通常涉及到样品的酸化和蒸发。

然后,将样品雾化并引入到原子吸收光谱仪中。

通过测量特定波长下的光吸收,可以定量分析水样中的重金属含量。

习题3:描述如何使用气相色谱法分离和分析混合物中的挥发性化合物。

解答: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基于不同化合物在移动相和固定相中分配系数差异来实现分离的技术。

首先,将混合物样品注入到色谱柱中。

随着移动相(通常是惰性气体如氮气或氦气)的流动,混合物中的不同化合物会在色谱柱中移动,由于它们在固定相中的吸附能力不同,因此会以不同的速度移动,从而实现分离。

通过检测器检测到的信号,可以识别和定量分析混合物中的各个组分。

习题4:说明如何通过红外光谱法鉴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解答:红外光谱法是一种基于分子振动对红外光的吸收特性来分析化合物结构的技术。

每种有机化合物都有其独特的红外吸收光谱,这些光谱可以作为化合物的“指纹”。

通过测量样品的红外光谱,可以识别出特定的化学键和官能团,从而推断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习题5:描述如何使用质谱法分析蛋白质的分子量。

中南大学 分析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 分析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中南大学)
16. 对于一元弱酸溶液,当 pH=
第 1页共 8页
19.用摩尔法测定 Cl—浓度时,试样的 pH 值应控制在 6.5-10.5 间,若酸度太低,则 Ag2O ;若酸度 太高,则 Ag2CrO4 分解 。 20.EDTA (即 Na 2H2Y)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为 [H+]+[H 3Y-]+2[H 4Y]+3[H 5Y+]+4[H 6 Y2+]=[OH-]+[HY3-]+2[Y4-] 。
二、单项选择题: — 1. 下列各组酸碱,属于共 B.H2CO3—HCO3 2. 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是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要求的是 D.反应物的摩尔质量要大 3. 提高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可采取( )措施。 A.增加温度 4. 用含少量 NaHCO3 的基准 Na2CO3 标定盐酸溶液时(指示剂变色点为 pH5.1),结果将 D.偏高 5. 测定 FeCl3 中 Cl 含量时,选用( )标准溶液作滴定剂。C.NH4SCN 6. 摩尔法测定 Cl 时,溶液应为 B.弱酸性 7. 欲配制 pH=5.1 的缓冲溶液,在下列缓冲体系中最合适的是 C.六次甲基四胺(pKb =8.85) 8. 某酸碱滴定 pH 突跃为 7.7~9.7,适宜用的指示剂是 D.酚酞
-2 -6 -12
(个)滴定突跃。滴定至第一计量点时,溶液 pH = 计量点时 pH= 9 ,可选用 酚酞 作指示剂
5. 滴定误差的大小说明结果的
பைடு நூலகம்
4_,可选用
2 甲基橙 作指示剂;滴定至第二
准确 程度,这与化学反应的完全程度有关,也与指示剂的
选择是否
适当
3+ 2+
有关。
6. Fe /Fe 电对的电位在加入 HCl 后会 不变 ;加入邻二氮菲后会 增加 (指增加、降低或不变)。 2+ 7.某酸碱指示剂 HIn 的变色范围为 5.8 至 7.8, 其 pK= 6.8 ; 在 pH=6 时络合指示剂与 Zn 的络合物 a 的条件稳定常数 lgK ´ZnIn=8.9,则变色点时的 p[Zn]= 8.9 。 8.碘量法测定可用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直接法以 I2 为标液,测定 还原性 物质。间接法 以 I2 和 Na2S2O3_为标液,测定 氧化性 物质。 9.下列 4 次测定的结果为:27.37%、27.47%、27.43%、27.40%,相对平均偏差(dr)= 0.1%(0.1 。 标准偏差(S)= 0.04(%)或 0.04% 。 10. 定量分析中,为了提高测定的精密度,应采取的方法是 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 ,多次平行测定所得一

分析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方法属于化学分析中的定量分析方法?A. 色谱法B. 光谱法C. 重量分析法D. 滴定分析法答案:D2. 在酸碱滴定中,终点的判断通常依据什么?A. 溶液的颜色变化B. 溶液的pH值C. 溶液的电导率变化D. 溶液的体积变化答案:A3.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中,待测元素的原子化方式是:A. 火焰原子化B. 石墨炉原子化C. 氢化物原子化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1. 重量分析法中,_________是将待测物质转化为不溶性沉淀,然后通过过滤、洗涤、干燥和称量来确定其含量的方法。

答案:沉淀法2.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中,_________是指溶液中某一组分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程度。

答案:吸光度3. 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_________是影响分析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之一。

答案:火焰条件三、简答题1. 简述什么是标准溶液,并说明其在化学分析中的重要性。

答案:标准溶液是具有准确已知浓度的溶液,它在化学分析中用于校准仪器、制备工作曲线或直接用于滴定分析。

标准溶液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2. 解释什么是仪器分析,并列举至少三种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

答案:仪器分析是指利用各种仪器设备对物质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的方法。

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法(GC)、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和紫外-可见光谱法(UV-Vis)。

四、计算题1. 在酸碱滴定实验中,已知酸的浓度为0.1M,滴定体积为25.00mL,碱的浓度为0.05M,求碱的滴定体积。

答案:根据滴定方程式:C酸× V酸 = C碱× V碱0.1M × 25.00mL = 0.05M × V碱V碱= (0.1M × 25.00mL) / 0.05M = 50.00mL五、实验题1. 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于测定某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名称》学习中心:专业:分析化学学号:姓名: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1.滴定分析法: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即标准溶液)由滴定管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直到两者按照一定的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计量关系完全反应为止,然后根据滴定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标定溶液的浓度和体积用量,计算出被测组分的含量,这种定量分析的方法称为滴定分析法。

2.滴定:在用滴定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先将被测定物质的溶液置于一定的容器中(通常为锥形瓶),在适宜的条件,再另一种标准溶液通过滴定管逐滴地加到容器里,直到两者完全反应为止。

这样的操作过程称为滴定。

3.标准溶液(滴定剂):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

4.标定:将不具备基准物质条件的这类物质配制成近似于所需浓度的溶液,然后利用该物质与某基准物质或另一种标准之间的反应来确定其准确浓度,这一操作过程称为标定。

5.化学计量点:当滴入的标准溶液与被测定的物质按照一定的化学计量关系完全反为止,称反应达到了化学计量点。

6.滴定终点:滴定进行至指示剂的颜色发生突变时而终,此时称为滴定终点。

7.滴定误差: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往往并不相同,由此引起测定结果的误差称为终点误差,又称滴定误差。

8.指示剂:为了便于观察滴定终点而加入的化学试剂。

9.分布系数:某达到平衡的体系中,某一组分的一种型体的平衡浓度占总浓度的分数。

10.基准物质:能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化学试剂称为基准物质。

二、简答题:1.用强碱滴定酸的滴定曲线中,其滴定突跃范围大少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答:用强碱滴定弱酸的滴定曲线中,其突跃范围大小的影响因素有两个,一个是酸的起始浓度,起始浓度越大,突跃范围越大;另一个是与酸的强度有关,即其K a 越小,突跃范围越小。

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当CKa≧10-8时,才能有较明显的突跃范围以便选择指示剂进行滴定分析。

2.络合反应中,加入缓冲溶液对条件稳定常数的影响结果?答:EDTA作为络合剂,反应进行时,酸度提高,加入缓冲溶液可以控制溶液的酸度,条件稳定常数不会减小,反应完全。

同时,有些缓冲溶液会和金属离子络合,络合效应系数增大,条件稳定常数减小。

3.对于标定高锰酸钾浓度的反应,在不添加任何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如何,并解释原因?答:开始时的反应速度比较慢,随着滴定剂的不断加入,引起生成物Mn2+(催化剂)的浓度逐渐增多,反应速度逐渐加快,随后由于反应物的浓度愈来愈低,反应速度又逐渐降低4.配制Na2S2O3溶液时,要用新煮沸的冷蒸馏水并在溶液中加入少量Na2CO3,其作用是什么?答:新煮沸是为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空气中的CO2和杀死细菌,因为H2CO3可促使Na2S2O3分解;Na2S2O3+H2CO3=NaHCO3+NaHSO3+S;加NaCO3和H2CO3生成NaHCO3,使溶液呈现弱碱性,以抑制细菌生长,从而使Na2S2O3分解受到抑制。

5.什么叫沉淀滴定法?沉淀滴定法所用的沉淀反应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答:沉淀滴定法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6.影响沉淀溶解度的主要因素?答: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络合效应。

三、论述题:1.试比较酸碱滴定、络合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的滴定曲线,说明它们共性和特性。

答:酸碱滴定、配位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的滴定曲线共性是:1)在滴定剂不足0.1%和过量0.1%时,三种滴定曲线均能形成突跃;2)均是利用滴定曲线的突跃,提供选择指示剂的依据。

其特性是:酸碱滴定曲线是溶液的pH值为纵坐标,配位滴定的滴定曲线以pM为纵坐标,而氧化还原滴定曲线是以E值为纵坐标,其横坐标均是加入2.简述沉淀的形成过程,形成沉淀的类型与哪些因素有关?答:在难溶化合物的过饱和溶液中,构晶离子互相碰撞而形成晶核,其他构晶离子向晶核扩散并吸附于晶核(异相成核则为外来杂质微粒)之上,便逐渐成长为晶体。

形成沉淀的类型大体可分为三类:晶体沉淀、凝乳状沉淀和无定形沉淀。

若溶液的相对过饱和度小时,沉淀速度很慢,沉淀主要是异相成核过程,从而可得到较大的 沉淀颗粒,即晶体沉淀。

若溶液的相对过饱和度大时,沉淀速度快,沉淀是异相成核与均相成核同时进行,从而可得到较小的沉淀颗粒,即凝乳状沉淀或无定形沉 淀。

3.什么是法扬司法?简述法扬司法的原理,并指出使用此法的条件。

什么是佛尔哈德法?以直接滴定法为例简述佛尔哈德法的原理。

答:用铁铵矾做指示剂的银量法称为佛尔哈德法。

直接滴定法中,在含有Ag +的酸性溶液中,以作铁铵矾作指示剂,用NH 4SCN(或KSCN,NaSCN)标准溶液滴定,溶液中首先析出AgSCN 沉淀。

当Ag +定量沉淀后,过量的SCN -与Fe 3+生成红色络合物,即为终点。

滴定反应和指示剂的反应分别为 Ag ++ SCN -- = Ag SCN↓ (白色) K sp =1.0×10-12Fe 3++ SCN --= Fe SCN↓ (红色) K=1384.用强碱滴定酸的滴定曲线中,其滴定突跃范围大少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答:用强碱滴定弱酸的滴定曲线中,其突跃范围大小的影响因素有两个,一个是酸的起始浓度,起始浓度越大,突跃范围越大;另一个是与酸的强度有关,即其K a 越小,突跃范围越小。

在一般情况下,只有当CK a ≧10-8时,才能有较明显的突跃范围以便选择指示剂进行滴定分析。

四: 分析题:1. 在Al 3+、Zn 2+、Mg 2+共存的酸性溶液中欲测定Mg 2+,试拟出分析方案。

分析方案一:(1) 酸性介质中加入三乙醇胺,加NH 3-NH 4Cl 调pH = 10,掩蔽Al 3+;(1) 碱性介质中加入KCN,掩蔽Zn 2+;(2) 以铬黑T 为指示剂,由EDTA 滴定至紫红→蓝。

消耗EDTA 体积为V. 样V Vc c EDTA Mg ⋅=+2分析方案二:(1) 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 用六次甲基四胺调pH =5~5.5, 加入NaF 掩蔽Al 3+, 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EDTA 滴至紫红→亮黄,消耗体积V 1.( Zn + Y → ZnY )(2) 另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用NH 3-NH 4Cl 调pH =10, 加NaF 掩蔽Al 3+, 以铬黑T 为指示剂,EDTA 滴至紫红→蓝,消耗体积V 2.( Zn + Y → ZnY, Mg + Y → MgY ) 样V V V c c EDTA Mg )(122-⋅=+2. 以2.0×10-2mol.L -1EDTA 滴定25.00 ml 同浓度的Cd 2+溶液,在加入24.95 ml 至25.05 ml EDTA 时,pM 值改变了3.6个单位,问滴定是在什么酸度下进行?( lgK CdY = 16.5 ) 解法一:化学计量点前:[Cd 2+] =95.2400.2595.2400.25+-×2.0×10-2 = 2.0×10-5pM = 4.70化学计量点后:[Y′] = 05.2500.2500.2505.25+- ×2.0×10-2 = 2.0×10-5pM = 4.70 + 3.6 = 8.3 , [MY] ≈ 1.0×10-2K MY ′= ]Y [][]['⋅M MY = 53.82100.210100.1---⨯⨯⨯ = 1011.0lg αY(H) = lgK MY -lgK MY ′= 16.5-11.0 = 5.5 , 查表得 pH = 5.6解法二:E t =(24.95-25.00)/25.00 = -0.002 = -0.2% E t =(25.05-25.00)/25.00 = +0.002 = +0.2% ∆pM = pM ep - pM sp =3.6/2 =1.8E t =2/1)(1010MYsp pMpM K c '⋅-∆-∆MYK ' = 22/11010⎪⎪⎭⎫ ⎝⎛⋅-∆-∆sp t pMpM c E = 22/0.28.18.110002.01010⎪⎪⎭⎫⎝⎛⨯--- = 1011.0lg αY(H) = lgK MY - lgK MY ′= 16.5 - 11.0 = 5.5 , 查表得 pH = 5.6解法三:化学计量点前:[Cd 2+] =95.2400.2595.2400.25+-×2.0×10-2 = 2.0×10-5pM =4.70化学计量点时: pM sp = 4.70 + 3.6/2 = 6.5据pM sp =( lgK MY ′+ pC sp )/2 , 得lgK MY ′= 2pM sp - pC sp = 2×6.5 - 2.0 = 11.0 lg αY(H) = lgK MY -lgK MY ′= 16.5 - 11.0 = 5.5 , 查表得 pH = 5.63.用HCl 中和Na 2CO 3溶液至pH = 10.05和pH = 6.00时,溶液中各有哪些型体?其主要组分是什么?当中和至pH < 4.0时,主要组分是什么?答: H 2CO 3的pK a1 = 6.38 pK a2 = 10.25pH δ(H 2CO 3) δ(HCO 3-) δ(CO 32-) 主要型体6.00 0.706 0.294 2×10-5 H 2CO 3 + HCO 3-10.50 3×10-5 0.360 0.640 HCO 3- + CO 32-4.00 0.996 4.2×10-3 2×10-9H 2CO 34.有一混合酸液,可能为HCl 、H 3PO 4或H 2PO 4-,或为其混合物,今用NaOH 溶液滴定,以甲基橙为指试剂,消耗NaOH 体积为V 1;继续加入酚酞指示剂,再用NaOH 溶液滴定,又消耗NaOH 体积为V 2 。

在下列情况时,溶液各有哪些物质组成:(1) V 1 > 0 , V 2 = 0 ; (2) V 1 = 0 , V 2 > 0 ; (3) V 1 = V 2 ; (4) V 1 > V 2 , V 2 > 0 ; (5) V 1 < V 2 , V 1 > 0 。

解: H 3PO 4 −−−→−>-)0(1V OH (甲基橙) H 2PO 4-−−−→−>-)0(2V OH (酚酞)HPO 42-(V 1 = V 2) HCl −−−→−>-)0(1V OH (甲基橙) NaCl −−−→−=-)0(2V OH (酚酞)NaCl答:(1) HCl (2) H 2PO 4- (3) H 3PO 4 (4) HCl + H 3PO 4 (5) H 3PO 4 + H 2PO 4-五: 计算题1.用2.0×10-2 mol.L -1 EDTA 滴定2.0×10-2 mol.L -1的Pb 2+和0.20 mol.L -1 Mg 2+混合液中的Pb 2+,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求:( lgK PbY = 18.0,lgK MgY = 8.7 ) (1)能否准确滴定Pb 2+? (2)滴定的适宜酸度范围? (3)最佳酸度?(4)若在pH = 4.30进行滴定,终点误差为多少?终点时,Mg 2+被滴定的百分数是多少?解:(1))lg(PbYPb K c '⋅ = PbY K lg - MgY K lg + )/lg(Mg Pb c c = 18.0 - 8.7 - 1.0 = 8.3 > 6 , 能准确滴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