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第八章第二节讲稿解析
第八章 传质过程导论(2-3)
特点: 特点: N A, z = − N B , z = 常数
Nz = 0
由前面的介绍可知, 由前面的介绍可知,还有 J A, z = − J B , z = 常数
NB NA A
相界面
B
N A, z = J A, z
边界条件: 边界条件
dc A = −D dz
c A = c A1 c A = c A2
传质方式
分子扩散 ---发生在静止流体 层流流动的流体中, 发生在静止流体、 ---发生在静止流体、层流流动的流体中, 靠分子运动进行的。 靠分子运动进行的。 对流传质(给质过程) 对流传质(给质过程) ---发生在湍流流动的流体中 发生在湍流流动的流体中, ---发生在湍流流动的流体中, 靠流体微团的脉动进行的。 靠流体微团的脉动进行的。
NB NA A
相界面
B
等摩尔相互扩散
NB=0
思考:混合物中A组分的浓度愈高, 思考:混合物中A组分的浓度愈高,漂流因数 则如何变化?为什么? 则如何变化?为什么?
A
NA
相界面
单向扩散
《化工原理》电子教案/第八章 化工原理》电子教案/
2.单向扩散 . 前面已推得: 前面已推得: c − c A2 c B2 cD − cD N A, z = ln = ln z 2 − z1 c − c A1 z 2 − z1 c B1 若将式中带有下标2的各项的下标去掉,可得: 若将式中带有下标 的各项的下标去掉,可得: 的各项的下标去掉
(
)
cA1
NB NA A
相界面
B
cD D y A1 − y A2 = pA1 − pA2 = z2 − z1 RT(z2 − z1 )
制药化工原理课件2012-第08章 蒸馏
制药化工原理
第八章 蒸馏
6/156
1
制药化工原理‐第八章 蒸馏
2012/12/9
一. 溶液的蒸气压及拉乌尔定律
1. 饱和蒸汽压 在某一温度下,液体与其液面 上的蒸气呈平衡状态时,蒸气 所产生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汽压 所产生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汽压。 2. 理想溶液与非理想溶液 由组分A和组分B混合而成的溶液,既无热效应,也无体积效 应,这种溶液称为理想溶液。如:苯-甲苯,甲醇-乙醇。 由组分A和组分B混合而成的溶液,产生热效应和体积效应, 这种溶液称为非理想溶液。如:硝酸-水,乙醇-水。
2 .5 x x 1 ( 1) x 1 1.5 x
yA
po 180.3 0.225 Ax 0 .895 P 101 .3
117.8 p0 A 2 .56 0 46 pB
⑵用相对挥发度计算气液平衡数据 t =85℃时:
t = 85℃时: y
x 2 .5 x 2 .5 0 .770 0 .893 1 ( 1) x 1 1 .5 x 1 1.5 0.77 x 2 .5 x 2 .5 0 .255 0 .461 1 ( 1 ) x 1 1 .5 x 1 1 .5 0 .255
制药化工原理 第八章 蒸馏
P
露点 两相区
气相区
P
露点线
相平衡曲线 对角线
t/C
泡点 泡点线 液相区
y x
1.0
0
xA xF x(y)
轻重组分得到 一定程度分离
yA
平衡线与对角线 之间的距离越大
苯-甲苯混合液的 x- y 图
11/156 制药化工原理 第八章 蒸馏
化工原理课件(天大版)第八章 干燥
t 湿球温度计
天津商学院本科生课程 化工原理
12/22
§8.1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
6.绝热饱和温度tas 在与外界绝热情况下,空气 与大量水经过无限长时间接触后, 空气温度与水温相等,称这一稳 定的温度为湿空气的绝热饱和温 度,用tas表示。
tas
补充水 tas 饱和空气
tas,Has, Ias
天津商学院本科生课程 化工原理
2/22
§8 概述
传导干燥 热能通过传热壁面以传导方式传给物料,产生的湿 分蒸气被气相(又称干燥介质)带走,或用真空泵 排走。例如纸制品可以铺在热滚筒上进行干燥。 对流干燥
以干燥介质:热空气、 湿分:水为例
干 燥 法
热能以对流方式加入物料,产生的蒸气被干燥介质所带走。
cH cg cv H 1.01 1.88 H
c H f H
天津商学院本科生课程 化工原理
9/22
§8.1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
4.湿空气的焓I
kJ/kg 干气
焓----kJ/kg
I I g Iv H
cg cv H t r0 H
1.01 1.88H t 2490H
50% 为宜;室温达18℃ 时,相对湿 度应控制在30%—40% 。 7/22
pv p s H 0.622 0.622 相对湿度代表湿空气的不饱和程度。 P p s P pv
天津商学院本科生课程 化工原理
§8.1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
1kg干空 气的体积 Hkg水气 体积 H 1kg干空 气
传质、传热同时发生
本章重点讨论以空气作干燥介质,以水为湿份的对流干燥过程。
天津商学院本科生课程 化工原理
化工原理(第二版)第八章-
中一
(8-11)
第二节 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
(3)吸收平衡线 表明吸收过程中气、液相平衡关系 的图线称吸收平衡线。在吸收操作中,通常用图来表示。
图8-2吸收平衡线
第二节 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
式(8-10)是用比摩尔分数表示的气液相平衡关系。
它在坐标系中是一条经原点的曲线,称为吸收平衡线,如 图8-2(a)所示;式(8-11)在图坐标系中表示为一条经 原点、斜率为m的直线。如图8-2(b)所示。
第二节 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
相平衡关系随物系的性质、温度和压力而异,通常由 实验确定。图8-1是由实验得到的SO2和NH3在水中的溶解度 曲线,也称为相平衡曲线。图中横坐标为溶质组分(SO2 、 NH3)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 ,纵坐标为溶质组分在气相中 的分压 。从图中可见:在相同的温度和分压条件下, 不同的溶质在同一个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很大的 气体称为易溶气体,溶解度很小的气体称为难溶气体;同 一个物系,在相同温度下,分压越高,则溶解度越大;而 分压一定,温度越低,则溶解度越大。这表明较高的分压 和较低的温度有利于吸收操作。在实际吸收操作过程中, 溶质在气相中的组成是一定的,可以借助于提高操作压力 来提高其分压 ;当吸收温度较高时,则需要
(8-6) 式中 ——溶质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kPa;
——溶质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 ——亨利系数,其单位与压力单位一致。 式(8-6)即为亨利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它表明稀溶 液上方的溶质平衡分压 与该溶质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 成正比,比例系数称为亨利系数。亨利系数的数值可由实 验测得,表8-1列出了某些气体水溶液的亨利系数值。
第二节 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
1
分子扩散 物质以分子运动的方式通过静止流体
第八章 气体吸收-第二节-汽液相平衡
m——相平衡常数,无因次。
ye = mx ⇒ Pe = Ex Pe = mx P
m与E的关系:
E m= P
m的讨论:1)m大,溶解度小,难溶气体
2) T ↑ ⇒ m ↑
p↓ ⇒ m ↑
西北大学化工原理
【例5-1】某系统温度为10℃,总压101.3kPa, 试求此条件下在与空气充分接触后的水中,每立 方米水溶解了多少克氧气? 查得10℃时,氧气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为 3.31×106kPa。
y1 x1<x1e
y1
西北大学化工原理
3、计算过程的推动力
相接触的气、液两相的溶质摩尔分率分别是y、x, 该处的吸收推动力即是:以气相浓度表示时为
以液相浓度表示时为
y y x A
线
y − ye= y − m x xe − x = y/m − x
Ⅰ
ye x
平衡
Ⅱ
xe
I区—吸收 II区—解吸
图 8-8
西北大学化工原理
二、相平衡与吸收过程的关系
1、判断过程进行的方向,(吸收还是解吸) 1atm,20℃下,稀MH3水的相平衡方程式为 ye = 0.94 x 含氨y=10%和x=0.05的氨水接触
X=0.05 y>ye x<xe
ye = 0.94 × 0.05 = 0.047
y=0.1>ye=0.047
两相接触时部分氨将会从气相转入 液相。实际发生的是吸收过程。
y=0.1
吸收
西北大学化工原理
y 0 .1 xe = = = 0.106 m 0.94
x=0.05<xe=0.106, 两相接触发生的是吸收过程。 若y=0.05,x=0.1气液两相接触 ye = 0.94 × 0.1 = 0.094
第八章 - 第二讲 -传质概论-分子扩散
kg / m3
= i
对气体混合物(在总压不太高时)中A组分的质量浓度为
A
=
pAM A RT
kg / m3
三、浓度
2.摩尔浓度
指单位体积内的物质的量,对A组分
CA
=
nA V
mol / m3
c = ci
对于气体混合物(在总压不太高时),若其中组分A的分 压为PA,则可由理想气体定律计算其摩尔浓度
积分:z=z1 :PA =PA1 z=z2 :PA =PA2
NA
=
D
RT
(PA1
−
) PA2
同理:
NB
=
D
RT
(PB1
−
PB2
)
NA
=
−
D RT
PA1 z1
− −
PA2 z2
NA = −NB
净物质通量: N = N A + NB = 0
一、等分子反向扩散
注:
①液相:总浓度CM=CA+CB,则:
( ) N AL
= J AL
= D
L
CA1 − CA2
L
( ) NBL
=
J BL
=
D
L
CB1 − CB2
L
NAL = −NBL
②实际中少有等分子反向扩散,但对于二组分摩尔汽化潜 热相等的精馏过程,可视为此类型。
第一节 传质过程概述
3.质量浓度与摩尔浓度
组成 质量浓度 摩尔浓度
计算公式
Ci
=
mi V
=
M i pi RT
ci
= ni V
=
pi RT
换算公式
Ci = ai
化工原理 第八章 固体干燥.
第八章固体干燥第一节概述§8.1.1、固体去湿方法和干燥过程在化学工业,制药工业,轻工,食品工业等有关工业中,常常需要从湿固体物料中除去湿分(水或其他液体),这种操作称为”去湿”.例如:药物,食品中去湿,以防失效变质,中药冲剂,片剂,糖,咖啡等去湿(干燥) 塑料颗粒若含水超过规定,则在以后的注塑加工中会产生气泡,影响产品的品质. 其他如木材的干燥,纸的干燥.一、物料的去湿方法1、机械去湿:压榨,过滤或离心分离的方法去除湿分,能耗底,但湿分的除去不完全。
2、吸附去湿:用某种平衡水汽分压很低的干燥剂(如CaCl2,硅胶,沸石吸附剂等)与湿物料并存,使物料中水分相续经气相转入到干燥剂内。
如实验室中干燥剂中保有干物料;能耗几乎为零,且能达到较为完全的去湿程度,但干燥剂的成本高,干燥速率慢。
3、供热干燥:向物料供热以汽化其中的水分,并将产生的蒸汽排走。
干燥过程的实质是被除去的湿分从固相转移到气相中,固相为被干燥的物料,气相为干燥介质。
工业干燥操作多半是用热空气或其他高温气体作干燥介质(如过热蒸汽,烟道气)能量消耗大,所以工业生产中湿物料若含水较多则可先采用机械去湿,然后在进行供热干燥来制得合格的干品。
二、干燥操作的分类1、按操作压强来分:1)、常压干燥:多数物料的干燥采用常压干燥2)、真空干燥:适用于处理热敏性,易氯化或要求产品含湿量很低的物料2、按操作方式来分:1)、连续式:湿物料从干燥设备中连续投入,干品连续排出特点:生产能力大,产品质量均匀,热效率高和劳动条件好。
2)、间歇式:湿物料分批加入干燥设备中,干燥完毕后卸下干品再加料如烘房,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或要求干燥时间较长的物料的干燥。
3、按供热方式来分:1)、对流干燥:使干燥介质直接与湿物料接触,介质在掠过物料表面时向物料供热,传热方式属于对流,产生的蒸汽由干燥介质带走。
如气流干燥器,流化床,喷雾干燥器。
2)、传导干燥:热能通过传热壁面以传导方式加热物料,产生的蒸汽被干燥介质带走,或是用真空泵排走(真空干燥),如烘房,滚筒干燥器。
化工原理-第8章 气体吸收
8.3 扩散和单相传质
① 溶质由气相主体传递到两相界面,即气相内的物质传递;
② 溶质在相界面上的溶解,由气相转入液相,即界面上发生 的溶解过程
③ 溶质自界面被传递至液相主体,即液相内的物质传递。 通常,第②步即界面上发生的溶解过程很容易进行,其阻力很小
( 传质速率 小,
=
传质推动力 传质阻力
)故认为相界面上的溶解推动力亦很
8.1概述
①溶剂应对被分离组分(溶质)有较大的溶解度,或者说在 一定的温度与浓度下,溶质的平衡分压要低。这样,从平衡角度 来说,处理一定量混合气体所需溶剂量较少,气体中溶质的极限 残余浓度亦可降低;就过程数率而言,溶质平衡分压↓,过程推 动力大,传质数率快,所需设备尺寸小。
②溶剂对混合气体中其他组分的溶解度要小,即溶剂应具备 较高的选择性。若溶剂的选择性不高,将同时吸收混合物中的其 他组分,只能实现组分间某种程度的增浓而不能实现较为完全的 分离。
⑷工业吸收流程(见旧讲稿) 由流程图可见,采用吸收操作实现气体混合物的分离必须解决下 列问题: ①选择合适的溶剂,使能选择性比溶解某个(或某些)被分离组 分; ②提供适当的传质设备(多位填料塔,也有板式塔)以实现气液 两相的接触,使被分离组分得以从气相转移到液相(吸收)或气相 (解吸);
8.1概述
注意:此时并非没有溶质分子继续进入液相,只是任何瞬间 进入液相的溶质分子数与从液相逸出的溶质分子数恰好相等,在 宏观上过程就象是停止了。这种状态称为相际动平衡,简称相平 衡。
8.2.1平衡溶解度
⑴溶解度曲线
对 单 组 分 物 理 吸 收 的 物 系 , 根 据相律 ,自 由度数F 为F=CΦ+2=3-2+2=3(C=3,溶质A,惰性组分B,溶剂S,Φ=2,气、液两 相),即在温度 t ,总压 p ,气、液相组成共4个变量中,由3个自 变量(独立变量),另1个是它们的函数,故可将平衡时溶质在气
陈敏恒_化工原理课件_第八章(2)
新操作线与原操作线平行,
y2 , x1 , , N
讨论: x2 ,K y a 不变,而 N ,显然 ym x2 的调节限度:主要受解吸过程的限制
(3)吸收剂入塔温度的调节 原工况如图蓝线所示, 现仅 t , 操作结果如何变化? 新操作线与原操作线平行,
m ,y2 ,x1 ,η ,N
二、计算方法
H N OG H OG
由 H OG NOG L( y2 ) x1 第二类命题需要试差
mG y1 mx2 mG 1 ln 1 mG L y 2 mx2 L 1 L
三、吸收塔的操作和调节 调节方法:改变吸收剂的入口条件 L, x2 , t
返混:少量流体自身由下游返回至上游 任何形式的返混,都将降低传质推动力,对 传质不利。
例题1 课本P45,8-12 例题2 用纯溶剂吸收某混合气中有害组分,已知 ye mx ,H OG 与 m G L 为常数, 当 y1 0.09, 1 0.9 时,塔高为 H 1 当 y1 0.09, 2 0.99 时,塔高为 H 2 当 y1 0.009, 3 0.9 时,塔高为 H 3 试比较 H1 , H 2 , H 3 的大小
K y a,K x a :容积传质系数 kmol s m
3
六、传质单元数与传质单元高度
y1 dy G 令:H OG ,N OG y2 y y K ya e H H OG NOG x1 dy L 令:H OL , N OL x2 x x K xa e H H OL NOL
8.5.4 吸收塔的操作型计算 一、操作型计算的命题 (1)第一类命题 给定条件:H , L, G, x2 , y1 , y f ( x) 流动方式,K y a 或 K x a x1 计算目的: y2 ( ) , (2)第二类命题 给定条件:H , G, y1 , y2 , x2 , y f ( x) 流动方式,K y a 或 K x a 计算目的: L ,x1
化工原理 第八章 传质过程导论.doc
第八章传质过程导论第一节概述8-1 物质传递过程(传质过程)传质过程• 相内传质过程• 相际传质过程相内传质过程:物质在一个物相内部从浓度(化学位)高的地方向浓度(化学位)高的地方转移的过程。
实例:煤气、氨气在空气中的扩散,食盐在水中的溶解等等。
相际传质过程:物质由一个相向另一个相转移的过程。
相际传质过程是分离均相混合物必须经历的过程,其作为化工单元操作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如蒸馏、吸收、萃取等等。
几种典型的相际传质过程●吸收:物质由气相向液相转移,如图8-1所示A图8-1 吸收传质过程●蒸馏:不同物质在汽液两相间的相互转移,如图8-2所示。
相界面AB图8-2 蒸馏传质过程●萃取,包括液-液萃取和液-固萃取液-液萃取:物质从一个相向另一个相转移。
例如用四氯化碳从水溶液中萃取碘。
液-固萃取:物质从固相向液相转移。
●干燥:液体(通常为水)由固相向气相转移其它相际传质过程:如结晶、吸附、气体的增湿、减湿等等。
传质过程与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过程比较有相似之处,但比后二者复杂。
例如与传热过程比较,主要差别为: (1)平衡差别传热过程的推动力为两物体(或流体)的温度差,平衡时两物体的温度相等;传质过程的推动力为两相的浓度差,平衡时两相的浓度不相等。
例如1atm,20ºC 下用水吸收空气中的氨,平衡时液相的浓度为0.582 kmol/m3 ,气相的浓度为3.28×10 - 4kmol/m3 ,两者相差5个数量级。
(2)推动力差别传热推动力为温度差,单位为ºC ,推动力的数值和单位单一;而传质过程推动力浓度有多种表示方法无(例如可用气相分压、摩尔浓度、摩尔分数等等表示),不同的表示方法推动力的数值和单位均不相同。
8-2浓度及相组成的表示方法1. 质量分数和摩尔分数● 质量分数:用w 表示。
以A 、B 二组分混合物为例,有w A = (8-1)● 质量分数:用x 或y 表示。
以A 、B 二组分混合物为例,有x A = (8-2)2. 质量比与摩尔比 ● 质量比:混合物中一个组分的质量对另一个组分的质量之比,用w 表示。
北京化工大学_《化工原理》_课件_第八章_干燥
返回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原理电子课件
本章主要讨论对流干燥,干燥介质是热 空气,除去的湿分是水分。
对流干燥是传热、传质同时进行的过程,
但传递方向不同,是热、质反向传递过程: 传热 方向 气 固 固 传质 气
推动力
温度差
水汽分压差
5
返回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原理电子课件
干燥过程进行的必要条件: * 物料表面水汽压力大于干燥介质中水汽分压;
空气—水体系,
kH 空气—甲苯体系,
cH
, t w t as
kH
c H ,tw tas
当空气为不饱和状态:t tw (tas) td; 当空气为饱和状态: t = tw (tas) = td。
30
返回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原理电子课件
8.1.2 空气的湿度图及其应用
11
pw pS
100%
即:
f ( pw,t )
返回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原理电子课件
当 φ =1时:
pw = ps,湿空气达饱和,不可作为干燥介质;
当 φ <1时:
pw < ps,湿空气未达饱和,可作为干燥介质。
φ越小,湿空气偏离饱和程度越远,干燥能力越大。
结论:
湿度 H 只能表示出水汽含量的绝对值,而
别被加热到50℃和120℃,求值 。
13
返回
北京化工大学化工原理电子课件
三、湿空气的比热与焓 1、湿比热(湿热)cH [kJ/kg干气•℃]
定义:在常压下,将1kg干空气和其所带有的Hkg水
汽升高温度1℃所需的热量。
cH cg cv H 1.01 1.88 H f ( H )
《化工原理》第八章知识要点
《化工原理》第八章知识要点姓名 学号1、干燥是利用热能除去固体物料中 的单元操作。
这种操作是采用某种方式将热量传给湿物料,此热量作为 使湿物料中湿分气化而被分离,从而获得含湿分较少的固体干物料。
2、干燥操作可按不同的方法分类:按操作压力的不同分为 和 ,按热能传给湿物料的方式分为 、 、 、 。
按操作的方式分为 、 。
3、干燥过程是一个 和 的过程。
干燥速率同时由 和 决定。
4、干燥进行的必要条件是 。
5、掌握湿空气的十个性质及单位。
6、相对湿度百分数用ϕ表示,即ϕ= ,反映湿空气 的能力。
当ϕ=100%时,表明湿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已达 ,真实水蒸气分压等于同温度下水的 。
ϕ值越低,则距离饱和程度越远,表明该湿空气的吸收水汽的能力 。
若ϕ= ,则表示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为零,即为绝干空气。
7、写出湿基含量和干基含量的互换式=X 、=w 。
8、单位质量的绝干空气和其所带有的 称为湿空气的湿容积。
V H = 。
从公式看出,湿空气的湿溶积系随湿度和温度的增加而 。
9、常压下,将1kg 绝干空气和其所带有的 的温度升高1度所需的总热量,称为湿空气的比热。
公式C H=。
10、湿球温度为湿空气的和的函数。
因此湿球温度是表明的一个参数。
11、绝热饱和温度t as是空气初始状态下和的函数,它是湿空气在等焓的情况下,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12、T-H图中的线群有、、、、、、、。
13、ф=100%的曲线称为,这时空气完全被水蒸气所饱和。
饱和空气线的左上方为,这时湿空气成雾状,故称为,不能用来干燥物料。
饱和空气线的右下方是,这时的空气可以用来干燥物料。
14、干燥过程中绝对干料的衡算式为,干燥器的总物料衡算式为,水分的物料衡算式为。
15、干燥中蒸发所需的干空气量为,单位空气消耗量H越大,则空气消耗量越。
即干燥过程中空气消为。
空气的耗量L在夏季要比冬季为。
16、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水蒸气压力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时,此时物料的含水量称为该空气状态下的平衡水分。
化工原理第八章固体流态化
或
式中: u0 —ξ—= Cd分2 布阻板力小系孔数气(速当开孔率≤10 % 查图 6-12 P334)
为了增大△P干, 工业上常在开孔率一定下(0.4~1.4 %), 采用小孔布 气
2. 内部构件: 3. 型式: 挡网、档板 4. 作用: ① 抑制气泡成长和产生大气泡(“腾涌流化”) 5. ② 减小返混程度 6. ③ 增强两相接触 7. 粒度分布: 8. 主要影响临界流化速度umf及操作弹性比ut /umf,床层膨胀比L /Lmf及床层压降△P 9. 因此: 工业中常用小直径且粒径分布较宽的颗粒进行流化作业,粉粒可在其中起“润滑”
, ut , dp表示事出颗粒最小粒 径
3. 操作范围: (ut/umf)—— 亦可称操作弹性 比对于微细颗粒: 当 Rep<1 时,
对于大颗粒: 当 Re>1000 时,ξ = 0.44
1-4. 流化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1. 分布板结构形式(开孔率、孔径等)作用: ① 支承颗粒、防止漏料 ② 使气体均匀分布 ③ 分散气流,形成小气泡 要求: 分布板的干板压降足够大(≥3.5Kpa)以保障气体的均布(或△P干 / △P总≥10 %)
关系: 气体的放(吸)热 = 固体颗粒吸(放) 热
在微分床层高度dH内: 故:
即: 以
对H作图, 由斜率
G —— 质量流速 Kg/m2·s at —— 单位体积床层颗粒比表面
可求得α值
b.非定态法 假定: ① 任一时刻床层中气体温度等于其离开床层时温度(Tf离 = Tf1)
② 床层中任一时刻τ的颗粒温度Ts分布均匀,但随时间变化。 ③ 无热损失。(床层表面不散失热量)
第八章 固体流态化
第一节 流化(固体流态化)
《化工原理》8传质过程导论1.
D RT
dpA dz
将上式中的p、z 对应积分,整理得:
D
NA RTz (pA1 pA2 )
同理,组分B有
D
NB
JB
RTz
pB1 pB2
若为液相,则有
D
N A z cA1 cA2
D
NB z cB1 cB2
例1. 氨气(A)与氮气(B)在一等径管两端相互扩散,管 子各处的温度均为298K,总压均为1.013×105Pa。在端点 1处,氨气的摩尔分数yA1=0.15;在端点2处,yA2=0.06, 点1、2间的距离为1m。已知此时扩散系数DAB=2.3×105m2/s。试求A组分的传质通量。
§8-1-2 相组成的表示方法
1、质量分数和摩尔分数
质量分数
wA
mA m
wB
mB m
wi 1
摩尔分数
xA
nA n
xB
nB n
xi 1
相互换算关系:
wA
xA M A
wi
i Mi
(一般液相用x,气相用y)
wA xAM A
xi M i
i
2、质量比和摩尔比(常见于双组分物系)
扩散:物质在单一相内的传递过程
流体中物质扩散的基本方式:
扩散方式 分子扩散 涡流扩散
作用物 流体分子 流体质点
作用方式 热运动 湍动和旋涡
作用对象 静止、滞流
湍流
分子扩散:
推动力 浓度差 物质传递 简称为扩散
终点: 浓度差为〇
扩散快慢?
College of Power Engineering NNU WANG Yanhua
化工原理第八章干燥
I Ig H v (c I g H v )t r c 0 H c H t r 0 H
显热项
汽化潜热项
对于空气-水系统: I(1.0 1 1.8H 8 )t24H 90
G1
W
G2中仍含少量水分-干燥产品; 注意与绝干物料G的区别。
5.2.3干燥系统的热量衡算
1、热量衡算基本方程
加入干燥系统的Q被用于: ①加热空气 ②蒸发水分 ③加热湿物料 ④热损失
2、干燥系统的热效率
说明:
* t2, H2 ;
* t2 也 不 ,一 宜 t2 般 ta 过 1s (2低 ~ 0 5)。 0 C
风风机量:V 0LH 0 vL (0.77 1.2 24 H 0)42 (27 7 t0 3)3 1 (P 0 0 1 ) 3
3.产品流量( G)2:
G c G 2 (1 w 2 ) G 1 (1 w 1 )
G2
(1 (1
w1) w2)
G1
Gc (1 w 2 )
第五章 干燥
概述
去湿定义:从物料中脱除湿分的过程称为去湿。 湿分:不一定是水分!
一、去湿方法: 1.机械法:沉降、过滤、离心分离 ——低能耗 2.化学法:使用吸附剂或干燥剂 ——成本甚高 3.干燥法: 加热→湿分汽化→蒸汽排出 ——能耗较大
注:干燥介质:是指带走湿分的外加气相
按操作压强 —
常压干燥(√)
2918
273 P
27 t3 1 .0 1 13 50 vH (0 .77 1 .2 2H 4) 4273 P
化工原理第八章第二节讲稿.
4、温度对相平衡关系的影响
物系的温度升高,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加大
T1<T2<T3
温度升高,分层区面积缩小
2019/7/17
三、萃取过程在三角形相图上的表示
Em ax
E
S MF F MS
F●
R R
E RF R EF
E R F
E M
E MR R ME
直角三角形相图
M点的横坐标表示萃取剂S的质量百分数 xS 0.3
纵坐标表示溶质A的质量百分数 xA 0.4 xB 1 xA xS 1 0.4 0.3 0.3
2019/7/17
2、杠杆法则 ——萃取物料衡算的依据
•三点共线
M点:合点
D、E:差点
•线段成比例
D MC C MD
yB xB
分配系数表达了某一组分在两个平衡液相中的分配关系。
kA值与联结线的斜率有关。
2019/7/17
联结线的斜率>0 联结线的斜率为0
kA>1,yA>xA
kA =1,yA=xA
kA值愈大,萃取分离的效果愈好。
2019/7/17
联结线的斜率<0
kA<1, yA<xA
2)分配曲线
yA f (xA ) ——分配曲线的数学表达式
K H·
E
D
M
xA BH 0.7
xB AH 0.3
B
S
F
G
2019/7/17
三角形内的任一点:一定组成的三元混合物 M点的组成为:
xA BE 0.4 xB SG 0.3 xS AK 0.3 xA xB xS 0.4 0.3 0.3 1.0
化工原理(第八章传质基础)
3、生物物质的扩散系数 化 工 原 理 对于水溶液中生物溶质扩散系数的估算,当溶质的分子量 小于1000或其分子体积小于500 cm3/mol 时,可用下式计 算:
DAB
1/ T (φM B )T2 −15 = 7.4 ×10 µVA0.6
m2 / s
吉 首 大 学
吉 首 大 学
JA pA1 pB1 JB pA2 pB2
由于总压p=pA+pB为常数,微分则有:0=dpA+dpB DAB=DBA=D
二、扩散系数 化 工 原 理 扩散系数是衡量物质扩散能力的物理性质,单位:m2/s 1、气体中的扩散系数 气体中的扩散系数与其系统、温度和压力有关,其数量级为 10-5m2/s 对于二元气体扩散系数的估算,通常使用富勒(Fuller)公 式:
固相 C
固相 B+A
气相 C+A
液相 A
汽相 精 馏
干 燥
B+A A+B B
三、相组成的表示方法 化 工 原 理 1.质量分率和摩尔分率 混合物中某组分A的质量mA占混合物总重量m的分率,称为 组分A的质量分率 。即: wA= mA/m 混合物中某组分A的摩尔数nA占混合物总摩尔数n的分率,称 为组分A的质量分率 。即: xA= nA/n 2.质量比和摩尔比 以B为参照组分,则质量比:w = mA/mB,摩尔比:X = nA/nB 3.质量浓度和摩尔浓度 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称为质量浓度,即: CA=mA/V 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称为摩尔浓度,即: cA=nA/V
C (C -C ) A Ai CBm
CA CAi CAi’
δ δ’
’ D’ C (C’ C ) Ai- ’ A C’ δ’ B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0/12
三元混合液中有两对组分可部分互溶, 即溶质A与萃取剂S部分互溶,稀释剂B 与萃取剂S也部分互溶
一、组成在三角形相图上的表示方法
1、三元组成在三角形相图中的表示法
A
三个顶点:纯物质
三条边上的点:二 元混合物的组成 H点的组成为:
K H·
E
D
M
xA BH 0.7
xB AH 0.3
yA xA yA yB yB xB xA xB
kA kB
2020/10/12
β=1 , yA yB xA xB A、B两组分用萃取分离不适宜;
β>1,萃取时组分A可以在萃取相中浓集,β越大,组分A与 B萃取分离的效果越好。 2)选择性系数和分配系数的关系 kA愈大,kB愈小,选择性系数愈大 选择性系数表示萃取剂对组分A,B溶解能力差别的大小
4、萃取剂的其它性质
1)萃取剂的密度 萃取剂与被分离混合物应有较大的密度差 2)界面张力 界面张力较大时,有利于分层;界面张力过大,难以使两
相混合良好;
2020/10/12
界面张力较小时,两相难以分离。 首要考虑的还是满足分层的要求。 一般不选界面张力过小的萃取剂。 3)粘度 粘度小对萃取剂有利
5、一般工业要求
2020/10/12
3、分配系数和分配曲线
1)分配系数
k A
组分A在E相中的组成 组分A在R相中的组成
yA xA
kB
yB xB
分配系数表达了某一组分在两个平衡液相中的分配关系。
kA值与联结线的斜率有关。
2020/10/12
联结线的斜率>0 联结线的斜率为0
kA>1,yA>xA
kA =1,yA=xA
联结线(共轭线):RE
单相区
F
E
M
R 两相区
2020/10/12
2)溶解度曲线的实验方法 混溶点
R3 R2 R1
J E3
M3
E2
M2
E1
M1
2020/10/12
2、辅助曲线和临界混溶点
辅助线的作法 辅助线 的作用: 求任一平衡液相的共轭相 P点:临界混熔点或褶点 —特征是什么?
P R
E C3
C2 C1
三、萃取过程在三角形相图上的表示
Em ax
E
S MF F MS
F●
R R
E RF R EF
E R F
E M
E MR R ME
2020/10/12
四、萃取剂的选择
1、萃取剂的选择性和选择性系数
1)萃取剂的选择性
A在萃取相中的质量分率 B在萃取相中的质量分率
A在萃余相中的质量分率 B在萃余相中的质量分率
kA值愈大,萃取分离的效果愈好。
2020/10/12
联结线的斜率<0
kA<1, yA<xA
2)分配曲线
yA f (xA ) ——分配曲线的数平衡关系的影响
物系的温度升高,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加大
T1<T2<T3
温度升高,分层区面积缩小
2020/10/12
2、萃取剂S与稀释剂B的互溶度
组分B与S的互溶度影响溶解度曲线的形状和分层面积。
2020/10/12
Em ax
Em ax
B、S互溶度小,分层区面积大,可能得到的萃取液的最 高浓度ymax’较高。 B、S互溶度愈小,愈有利于萃取分离。
2020/10/12
3、萃取剂回收的难易
被分离体系相对挥发度α大,用蒸馏方法分离; 如果α接近1,可用反萃取,结晶分离等方法。
第八章 液液萃取
Solvent Extraction
第二节 三元体系液液相平衡
一、组成在三角形相图 上的表示方法 二、液-液平衡关系在 三角形相图上的表示法 三、萃取过程在三角形 相图上的表示 四、萃取剂的选择
2020/10/12
溶质A可溶于稀释剂B及萃取剂S中,但 萃取剂S与稀释剂B不互溶
三元物系 溶质A可溶于稀释剂B及萃取剂S中,稀 释剂B与萃取剂S也可部分互溶
化学稳定性、不易聚合、分解,有阻垢的热稳定性, 抗氧化的稳定性,对设备的腐蚀性小,无毒,来源容易, 价格便宜等
2020/10/12
B
S
F
G
2020/10/12
三角形内的任一点:一定组成的三元混合物 M点的组成为:
xA BE 0.4 xB SG 0.3 xS AK 0.3 xA xB xS 0.4 0.3 0.3 1.0
直角三角形相图
M点的横坐标表示萃取剂S的质量百分数 xS 0.3
纵坐标表示溶质A的质量百分数 xA 0.4 xB 1 xA xS 1 0.4 0.3 0.3
2020/10/12
2、杠杆法则 ——萃取物料衡算的依据
•三点共线
M点:合点
D、E:差点
•线段成比例
mD ME mE MD
mE DM mM DE mD EM mM ED
2020/10/12
●
E
●
●D
二、液-液平衡关系在三角形相图上的表示法
1、溶解度曲线与联结线(共轭线)
1)溶解度曲线
共轭相:R相和E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