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葡萄生产现状
葡萄产业的现状及发展
![葡萄产业的现状及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b2d270d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f4.png)
葡萄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葡萄是一种丰富营养、口感丰富的水果,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它是世界上广泛种植的水果之一,也是世界酒业的重要原料之一。
葡萄产业的发展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葡萄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进行分析。
一、葡萄产业的现状1.国内葡萄产量逐年增加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葡萄生产国之一,据统计,我国葡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1500万亩以上,年产量也在逐年增加。
2019年,我国葡萄总产量为1141.3万吨,较上年增长2.2%。
2.葡萄品种多样化我国葡萄品种多样,但是由于气候和土壤的差异,不同地区的葡萄品种差异也很大。
目前国内种植的葡萄品种主要有酿酒葡萄、餐桌葡萄和干葡萄等,其中酿酒葡萄是占据最大比例的品种。
3.葡萄种植技术逐步提高葡萄种植技术是影响葡萄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葡萄种植技术也在逐步提高。
例如,目前国内已普及的葡萄无土栽培技术、精准施肥技术、果实贮藏技术等,都能够有效提高葡萄的品质和产量。
4.葡萄贸易逐年增长我国葡萄的出口量也在逐年增加。
据统计,2019年我国葡萄的出口量达到了20.4万吨,同比增长了9.4%。
主要的出口市场有俄罗斯、印度、泰国等国家。
二、葡萄产业的发展1.加强葡萄品牌建设葡萄品牌建设是提高葡萄产业附加值的关键。
目前,国内葡萄品牌建设还比较薄弱,需要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2.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提高葡萄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葡萄种植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葡萄品质和产量。
3.扩大葡萄出口葡萄出口是提高葡萄产业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需要加强对外贸易合作,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
4.加强葡萄产业链建设葡萄产业链建设是提高葡萄产业综合效益的关键。
需要加强葡萄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协同配合,提高葡萄产业的整体效益。
三、结语总之,葡萄产业是我国乃至世界农业领域的重要产业之一。
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下,加强葡萄产业的发展,提高葡萄产业的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实现国民经济的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葡萄产业发展现状
![葡萄产业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51fd0279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ed.png)
葡萄产业发展现状葡萄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产业之一,葡萄的种植和加工已经成为了许多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
目前,我国的葡萄产业发展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从产量和种植面积来看,我国的葡萄产量和种植面积均在逐年增加。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葡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000万亩,产量超过1500万吨。
同时,我国的葡萄种植技术和品种也在不断的改进和更新,提高了葡萄的质量和产量。
其次,葡萄加工业也在迅速发展。
葡萄酒产量近年来也在不断增长,并且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进军国际市场。
此外,葡萄干、葡萄醋、葡萄酱等深加工产品也在逐渐增加,满足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然而,目前我国葡萄产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葡萄种植面积虽然大,但绝大部分是普通葡萄,高档品种较少。
此外,由于葡萄品种较多,导致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低廉。
其次是市场营销不足。
我国葡萄产业发展比较分散,缺乏统一的品牌形象和市场推广,导致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
最后是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目前,我国葡萄产业中仍然存在着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限制了葡萄产业进一步的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科研力量,推动葡萄品种和种植技术的创新。
其次,加强行业协作,建立健全葡萄产业的标准化和品牌化。
再次,加强市场开拓,开展葡萄的宣传推广,提高市场竞争力。
此外,政府还鼓励葡萄产业与其他农副产品加工业进行深度融合,开发出更多的深加工产品,提高附加值。
总的来说,我国葡萄产业发展现状较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市场推广和政策支持,相信我国的葡萄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2023年葡萄行业概况及现状:鲜食葡萄占据消费市场85%以上_3
![2023年葡萄行业概况及现状:鲜食葡萄占据消费市场85%以上_3](https://img.taocdn.com/s3/m/97ca5b24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53.png)
2023年葡萄行业概况及现状:鲜食葡萄占据消费市场85%以上网讯,葡萄是我们日常食用的水果,经过多年的进展葡萄产业链也渐渐趋于成熟,葡萄加工也有所拓展。
近些年来葡萄鲜食的市场需求渐渐增加,葡萄种植面积也有所扩大。
葡萄行业市场供需状况葡萄按用途可分为鲜食、酿酒、制干、其他加工品种,以及砧木品种。
葡萄原产亚洲西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世界各地的葡萄约95%集中分布在北半球,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鲜食葡萄生产国和消费国,2022年中国葡萄产量达1431.4万吨,较2022年增加了11.90万吨,同比增长0.84%,目前,葡萄产业已成为许多地方农业生产的支柱产业,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展,市场对鲜食葡萄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人们也更加注意葡萄的品质,致使新疆地区的葡萄产量逐年扩大,2022年新疆葡萄产量达326.97万吨,较2022年增加了21.37万吨,同比增长6.99%。
葡萄行业市场分析指出,中国主要产区有新疆、河北、山东、云南、河南等地,2022年新疆葡萄产量完成305.6万吨,占全国葡萄总产量的21.3%,全国排名第一;河北葡萄产量完成124.6万吨,占全国葡萄总产量的8.7%%,全国排名其次;山东葡萄产量完成116.1万吨,占全国葡萄总产量的8.1%%,全国排名第三;云南葡萄产量完成97.5万吨,占全国葡萄总产量的6.8%%,全国排名第四;河南葡萄产量完成88.1万吨,占全国葡萄总产量的6.2%%,全国排名第五。
我国是目前全球其次大葡萄生产国,是第一大鲜食葡萄生产国,葡萄种植面积占到全世界的12.3%,我国与欧洲产区的区分是葡萄主要以鲜食为主,鲜食葡萄基本占到国内葡萄消费的85%以上,其次是干制和加工。
全球鲜食葡萄消费量主要分布在中国、印度、土耳其、欧盟、巴西,中国是全球主要的鲜食葡萄生产国,也是主要的消费国。
葡萄行业市场概况品种结构持续优化,夏黑和阳光玫瑰进展快速。
我国葡萄的种植现状与种植发展趋势
![我国葡萄的种植现状与种植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3d4b9845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3.png)
我国葡萄的种植现状与种植发展趋势一、我国葡萄的种植现状分析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葡萄生产国之一,近年来,葡萄的产量和种植面积持续增长。
当前,国内的葡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数十万公顷,主要分布在新疆、河北、山东、河南、陕西、辽宁等省份。
其中,新疆的葡萄种植面积最大,品种也最为丰富,包括无核白葡萄、马奶子、红葡萄等。
河北和山东也是葡萄的主产区,主要的品种有无核白鸡心、巨峰、红提、黑提等。
1、我国葡萄的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随着整个葡萄产业不断走向成熟,产业链中各个环节不断加强。
采后贮藏能力得到很大提高,2015年鲜食葡萄贮藏保鲜总量50万吨左右,占总产量的7%左右。
葡萄酒生产能力迅速提高,2015年全国葡萄酒产量达.66.83万吨,其中张裕、王朝、中粮、威龙等4家葡萄酒企业的葡萄酒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一半以上。
随着产业化水平的提高,逐步形成了一大批葡萄生产、销售和加工的龙头企业,对葡萄的产业化经营发挥了龙头作用。
与此同时,我国葡萄出口量逐年增加,目前我国鲜食葡萄出口量达5.6万吨,占世界总出口量的1.27%,而葡萄干出口量达2.58万吨,占世界总出口量的3.13%。
2、我国葡萄的生产进入稳定阶段:从栽培面积变化来看,2003-2015年葡萄栽培面积趋于稳定,由42.1万公顷上升到43.8万公顷,年增长率仅为4.04%,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处于结构调整阶段。
非适宜区和适宜区内的非适宜品种以及管理技术落后、经济效益低下地区的栽培面积大幅减少,而优势生态区及我国南方经济效益较高地区的栽培面积稳定增加。
在产量和单产提高的同时,由于市场需求变化及栽培技术的提高,果品质量逐年改善,葡萄生产开始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栽培面积渐趋合理,生产进入产业化新阶段。
3、我国葡萄种植的区域优势逐步显现:近10年来,我国葡萄生产逐渐向资源禀赋优、产业基础好、出口潜力大和比较效益高的区域集中,促进葡萄优势产业带的形成。
目前初步形成了环渤海湾葡萄产业带、西北及黄土高原葡萄产业带、黄河故道、长三角南方葡萄产业带、东北及西南特色葡萄产业带等优势产业带或产业群,其中环渤海湾和西北及黄土高原两大优势产业带种植面积占全国葡萄总种植面积的66.23%,产量占全国葡萄总产量的69.2%。
浅析我国葡萄种植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葡萄种植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02c0b93b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d.png)
浅析我国葡萄种植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我国葡萄种植业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和变革后,已经逐渐走向了成熟和稳定。
葡萄是一种重要的水果作物,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食品之一,更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日益重视,葡萄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为葡萄种植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本文将对我国葡萄种植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浅析。
一、发展现状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的葡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葡萄产量和产值也在不断攀升。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葡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300万公顷,年产量超过了1000万吨。
葡萄产值更是高达上千亿元,成为了我国农业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品种日益丰富我国葡萄种植业在品种培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各地培育出了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各种葡萄新品种,涵盖了鲜食葡萄、酿酒葡萄、干葡萄等多个品种。
这些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为我国葡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3.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科技的进步为葡萄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近年来,我国在葡萄种植技术方面不断进行创新,加大了对葡萄种植业科技研发的投入,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技术成果,地方政府和企业也积极引进国外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全面提升了我国葡萄种植业的生产效益和竞争力。
4.市场需求持续增长葡萄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水果,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具有多种保健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葡萄的市场需求逐年增加。
葡萄的深加工业也在快速发展,葡萄酒、干葡萄、葡萄饮料等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在逐年增长。
二、发展趋势1.进一步加强品种改良和推广目前我国葡萄栽培品种虽然已经相对丰富,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气候和土壤适应性差、产量低、品质不稳定等问题。
为了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葡萄品种改良和推广,培育出更适应当地条件的优质品种,提高整个葡萄产业的生产效益。
2.推动葡萄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葡萄种植业与旅游业是一对互补的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相互促进。
我国葡萄产业的地位、产业发展历程与产业现状
![我国葡萄产业的地位、产业发展历程与产业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de4fa36b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36.png)
我国葡萄产业的地位、产业发展历程与产业现状葡萄在我国是一种重要的水果,仅次于苹果、柑橘、梨及桃。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鲜食葡萄生产国和消费国,近20年来,随着葡萄育种、栽培及管理技术的提高,加上葡萄生产的相对较高的经济收益吸引,我国葡萄种植已由传统的优势产区发展到全国各省区都有种植,特别是南方产区葡萄的种植面积增长较快。
目前,葡萄产业已成为很多地方农业生产的支柱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我国葡萄产业的地位①在世界葡萄产业中居优势地位:从2012年开始,中国葡萄总产量位居世界首位;葡萄园面积在西班牙之后位列第2位;鲜食葡萄产量占世界总产的近50%;葡萄干产量居世界第3位;葡萄酒产量居第10位、消费量居第5位。
②葡萄在我国水果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我国人均200千克的水果中,葡萄贡献了7.6%的份额,位居苹果、柑桔、梨之后列第4位,鲜食葡萄人均8.67千克。
葡萄已成为农民增收、区域经济发展和消费市场不可缺少的大宗水果。
③为乡村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葡萄是高效经济作物,其适应性强,种植广,易管理。
葡萄第一年种植,第二年便可丰产,是不少地方农业生产的支柱产业,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我国葡萄产业的发展历程回顾我国葡萄产业发展历程,从建国到1978年改革开放,29年间新增葡萄面积不足3万公顷,产量只有10多万吨,为缓慢发展阶段。
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葡萄产业有了完整的统计数据,40年来我国葡萄产业蓬勃发展,呈现以下发展历程和特点。
改革开放的第一个10年(1978—1987年):改革开放对葡萄产业首次有了统计数据,1978年面积为2.6万公顷,产量10.4万吨,呈现面积小、产量低的发展格局。
从此葡萄产业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到1986年面积首次跃上10万公顷。
在第一个10年结束时的1987年,面积达到14.3万公顷,产量64.1万吨,面积、产量均衡增长,分别是1978年的5.5倍和6.2倍。
改革开放第二个10年(1988—1997年):从1988年到1997年的第二个10年,面积突破15万公顷。
2023年葡萄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2023年葡萄行业市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cfbeeb6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41.png)
2023年葡萄行业市场发展现状(注:本文所讨论的葡萄行业市场为中国市场)葡萄是一种广泛种植的水果,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
葡萄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维护健康和预防多种疾病。
因此,葡萄也广泛应用于葡萄酒、果汁、干果等领域。
本文将分析中国葡萄行业市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市场现状1、葡萄种植面积逐年增长目前,中国葡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了1000万亩左右,其中15万亩以上的葡萄种植面积位于我国最大的葡萄种植基地——新疆库尔勒地区。
此外,河北、山东、陕西等地区也有较大的葡萄种植面积。
2、葡萄酒市场增长迅速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因此,高品质葡萄酒的消费需求逐年增长。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Euromonitor发布的报告,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5%。
3、进口葡萄和葡萄酒增长迅速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进口葡萄和葡萄酒的需求也迅速增长。
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18年我国进口葡萄量已经达到了57.27万吨,同比增长了17.3%。
同时,中国去年从法国、澳大利亚、智利、意大利、西班牙等国进口了大量的高品质进口葡萄酒。
4、葡萄干市场需求增加除了鲜葡萄和葡萄酒之外,葡萄干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葡萄干是葡萄经过加工干燥制成的一种干果,因其香甜美味,且易于保存,在市场上的需求日益增长。
二、面临问题1、葡萄种植基础不稳葡萄种植需要特定的气候、土壤和水资源等条件。
然而,我国部分地区的气候条件并不适宜葡萄生长。
因此,有些地区的葡萄产量甚至下降了。
2、内需市场较为单一目前,中国的葡萄行业内需市场以葡萄酒市场为主。
虽然进口葡萄、葡萄酒和葡萄干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但是相较于葡萄酒市场来说,市场规模较小。
3、加工水平不高目前,中国的葡萄行业加工领域还存在一定的技术和生产领域的难题。
加工设备水平相对比较落后,也导致了加工品质不一,加工成品质量也不稳定。
三、发展趋势1、进一步推进国际化中国葡萄行业在推进国际化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
中国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中国仍是全球最大葡萄消费国
![中国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中国仍是全球最大葡萄消费国](https://img.taocdn.com/s3/m/38eb00ab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9e.png)
中国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中国仍是全球最大葡萄消费国一、葡萄产业概况葡萄原产亚洲西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世界各地的葡萄约95%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国主要产区有安徽的萧县,新疆的吐鲁番、和田,山东的烟台,河北的张家口、宣化、昌黎,辽宁的大连、熊岳、沈阳及河南的芦庙乡、民权、仪封等地。
二、葡萄产业现状与其他果品相比,葡萄产品多样性要丰富得多。
人们根据生活需要、加工品的贮运性要求、营养保健作用等因素,还将葡萄加工成葡萄干、葡萄汁、葡萄籽饮料、葡萄籽油等常见产品。
2014年以来中国葡萄产量呈波动增长,2018年中国葡萄产量为1367万吨,较上年增产58万吨,同比增长4.46%;2019年中国葡萄产量为1420万吨,较上年增产53万吨,同比增长3.86%。
中国最大葡萄产区是新疆,葡萄产业成为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快速增收的支柱产业,2019年新疆葡萄产量为313.2万吨,其次是河北、山东,河北、山东葡萄产量分别是118.8万吨、112.5万吨。
《2020-2026年中国葡萄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4-2019年我国葡萄进出口量均呈稳步增长的态势运行,2018年中国葡萄进口数量为23.17万吨,出口数量为27.72万吨;2019年中国葡萄进口数量为25.23万吨,出口数量为36.65万吨。
2015年开始中国葡萄进出口贸易市场呈贸易顺差态势,2018年中国葡萄进口金额为58629万美元,出口金额为68968万美元,实现贸易顺差额10338万美元;2019年中国葡萄进口金额为64391万美元,出口金额为98724万美元,实现贸易顺差额34334万美元。
中国葡萄进出口价格继续呈现相对平稳的趋势格局,2019年中国葡萄进口均价为0.26万美元/吨,比去年上涨0.85%;2019年中国葡萄出口均价为0.27万美元/吨,比去年上涨8.25%。
中国仍是全球最大葡萄消费国,2016-2019年中国葡萄表观消费量呈阶梯式增长,2018年中国葡萄表观消费量为1362万吨,较上年增加59万吨,同比增长4.49%;2019年中国葡萄表观消费量为1408万吨,较上年增加46万吨,同比增长3.37%。
目前葡萄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目前葡萄发展现状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dd39bb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2.png)
目前葡萄发展现状分析报告markdown# 目前葡萄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引言葡萄是一种广泛种植和消费的水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用途。
在我国,葡萄种植业发展迅速,品种丰富多样,经济效益显著。
本报告旨在分析目前葡萄发展的现状,从种植面积、产量、质量和市场需求等方面进行评估和展望。
## 1. 种植面积和产量目前,我国葡萄种植面积持续增长。
据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里,葡萄种植面积年均增长约5%,其中以北方地区为主。
这一趋势主要受益于技术进步,改良品种的引进以及政府支持政策的推动。
与种植面积相比,葡萄产量的增长相对较慢。
主要原因是受气候影响较大,特别是南方地区的高温和湿度不利于葡萄的生长。
另外,一些地方的病虫害防控措施滞后也对产量形成一定的制约。
然而,通过科学栽培、精细管理和品种改良等措施,产量仍在逐步增加。
## 2. 葡萄质量葡萄质量是消费者关注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种植的葡萄品种多样,品质也有较大差异。
一些地方已经形成了以特色品种为主导的产区,比如新疆的提子和山东的葡萄。
这些特色品种在口感、香气和营养成分上均具有优势。
然而,农药残留和品质不稳定等问题仍然存在。
在种植和采摘过程中,滥用农药和不规范操作可能导致农药残留超标。
此外,一些地方对葡萄的品质要求不高,存在品种混种和品质不稳定等问题。
因此,加强质量监管和规范化生产是提高葡萄质量的关键。
## 3. 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葡萄是一种受欢迎的水果,在市场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除了作为生鲜水果直接食用外,葡萄还可以用于葡萄酒、葡萄干、果酱等加工产品的生产。
近年来,我国葡萄加工业发展迅速,需求量逐年增长。
当前,我国葡萄市场主要分为两大类:高端市场和低端市场。
高端市场主要以进口葡萄和特色品种为主,价格较高,主要面向高收入群体。
低端市场以国产普通葡萄为主,价格相对较低,适合大众消费。
然而,当前葡萄市场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在高端市场,进口葡萄的份额较大,国内特色品种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我国葡萄种植现状
![我国葡萄种植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c06ee274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e2.png)
我国葡萄种植现状我国葡萄种植现状葡萄是我国重要的果树之一,具有丰富的经济价值和营养成分。
我国的葡萄种植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葡萄生产和消费国之一。
一、种植面积和地区分布我国的葡萄种植面积近年来呈快速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我国葡萄种植面积已超过1000万亩,位居世界第一。
中国葡萄主要集中分布在北方地区,如河北、山东、河南和新疆等省份。
此外,湖北、陕西、甘肃等地也有相当规模的葡萄种植区。
二、葡萄品种我国的葡萄品种繁多,主要分为酒用葡萄和餐用葡萄两大类。
酒用葡萄种植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的吉林、黑龙江、辽宁等省份,出产高品质的葡萄酒,其中主要品种有长宁葡萄、黄金果、赤霞珠等。
餐用葡萄种植主要集中在北方和西北地区,其中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是夏黑葡萄,其它常见品种有巨峰、红提等。
三、种植技术科学种植技术的应用对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葡萄种植技术不断更新。
目前,大规模的葡萄种植多以温室大棚种植为主,实行集约化管理,包括合理施肥、防治葡萄病虫害、加强葡萄园的管理等。
此外,一些先进种植技术也得到应用,如保温覆膜技术、精细化管理技术等,使得葡萄的质量和产量得到了大幅提升。
四、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葡萄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市场需求一直保持增长态势。
以往,葡萄主要用于鲜食和酿造葡萄酒,但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营养的重视,葡萄及其制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葡萄制品如葡萄干、葡萄醋、葡萄果酱等也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此外,葡萄种植业的迅速发展也推动了农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带动了相关加工、物流等配套产业的发展。
五、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葡萄种植业在发展中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土地资源有限,葡萄种植区域受限,导致一些地区的葡萄种植过度集中。
其次,葡萄病虫害较多,对于葡萄种植者而言是一项挑战。
此外,由于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一些葡萄种植者为了追求高产量而过度使用化学农药,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我国葡萄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葡萄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f001ca5b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cc.png)
我国葡萄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葡萄是一种重要的葡萄酒和水果,也是我国重要的园艺作物之一。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葡萄生产也逐渐向机械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机械化生产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还提高了产品质量,为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将对我国葡萄机械化生产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葡萄机械化生产的现状目前,我国的葡萄生产已经开始向机械化生产转变,但整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
在葡萄栽培方面,机械化已经在一些大型葡萄园得到应用,如机械剪枝、机械摘葡萄等,在生产效率和质量上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葡萄采摘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机械采摘设备,这些设备的应用不仅提高了采摘效率,减少了劳动成本,还减少了对葡萄的损伤,提高了葡萄的品质。
我国葡萄机械化生产还存在一些问题。
我国葡萄园的规模较小,很多农户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工栽培和采摘方式,机械化设备的普及率较低。
现有的机械化设备大多来自国外,与国内葡萄种植的实际情况不完全适配,需要进行改进和创新。
葡萄机械化生产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还比较薄弱,需要加大投入,提高科技含量。
随着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生产的重视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葡萄机械化生产的发展趋势将呈现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创新,加快设备研发生产随着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发展,各种葡萄机械化生产设备的研发也将进入快车道。
我国的机械化设备制造企业应该加快技术创新,开发适合国内葡萄种植特点的机械化设备,提高设备的适配性和智能化程度。
还要不断提高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降低能耗和成本,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2. 推广应用,提高机械化普及率为了提高葡萄机械化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需要加大对机械化设备的推广应用力度。
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支持和投入,鼓励农户采用机械化设备。
在农村地区,可以通过设立农业机械合作社、购买补贴等方式来推动机械化设备的使用,提高机械化普及率。
农民也应增强机械化意识,树立机械化观念,积极配合机械化生产。
我国葡萄产业现状与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我国葡萄产业现状与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df982ae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28.png)
我国葡萄产业现状与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我国葡萄产业现状与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一、产业现状分析。
葡萄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
![葡萄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f26a343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fe.png)
葡萄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一、葡萄产业现状葡萄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迅速,从传统的鲜食葡萄到酿酒葡萄,再到食品加工和保健品等附加值更高的产品,葡萄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葡萄种植业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来源,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当前,现代农业科技的应用使得葡萄的种植和管理变得更加精细化。
智能化的灌溉系统、生物技术、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等都为葡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同时,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和环保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绿色有机食品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这也为葡萄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发展趋势1. 多元化产品开发: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葡萄产品的开发将更加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外,保健葡萄(如蓝莓葡萄、黑加仑葡萄等)、食品加工葡萄(如葡萄干、葡萄汁等)和特色葡萄(如观赏葡萄、香泡葡萄等)将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
2. 智能化和绿色化生产: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种植和管理系统将在葡萄产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绿色有机生产将成为葡萄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和环保的关注。
3. 区域化和品牌化发展: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葡萄产业将逐渐向优势产区集中,形成具有特色的区域品牌。
通过品牌营销,可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4. 产业链延伸:除了传统的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外,葡萄种植业还可以向下游延伸,发展葡萄酒酿造、保健品生产、食品加工等产业。
这将有助于提高葡萄产业的附加值,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前景展望未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葡萄产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在政策支持、科技驱动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葡萄产业将实现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同时,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葡萄产业也将有更多的机会拓展国际市场,实现跨国合作和共赢。
综上所述,葡萄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十分广阔。
在面对机遇和挑战的同时,葡萄产业需要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和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4年葡萄种植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葡萄种植市场规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087aca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ab.png)
2024年葡萄种植市场规模分析引言葡萄是一种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被用于酿酒、食用、制作干果等多个领域。
随着人们对葡萄产品的需求增加,葡萄种植市场也逐渐扩大。
本文旨在对葡萄种植市场规模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发展趋势和市场潜力。
葡萄种植市场现状葡萄种植市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目前,全球葡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技术不断提高,葡萄品种也日益丰富。
据统计,全球葡萄年产量超过7亿吨,其中以欧洲、亚洲和美洲为主要生产地。
葡萄产量的增长主要得益于新开发的葡萄园和种植技术的改进。
葡萄种植市场规模葡萄种植市场规模是通过种植面积和产量来衡量的。
种植面积的增加意味着更多的土地被用于葡萄种植,而产量的增加则表示葡萄产业的发展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全球葡萄种植面积约为1700万公顷,年产量约为7亿吨。
在葡萄种植市场规模的分析中,还需要考虑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差异。
欧洲是全球葡萄产量最大的地区之一,尤其以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为主要生产国家。
亚洲地区的葡萄产量也在不断增加,中国和印度是亚洲地区葡萄种植的主要国家。
葡萄种植市场发展趋势葡萄种植市场呈现出一些明显的发展趋势,对于市场参与者和投资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促使葡萄种植市场发展。
葡萄被认为是一种富含抗氧化剂和维生素的健康食品,其营养价值受到广泛认可。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葡萄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其次,葡萄酒市场的扩大也是葡萄种植市场发展的推动力。
葡萄酒作为一种高档酒类产品,具有广泛的消费群体和市场需求。
同时,随着人们对葡萄酒文化的认识和鉴赏水平的提高,葡萄酒市场将呈现出更大的发展潜力。
另外,葡萄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为市场规模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持。
种植技术的改进使得葡萄的生产成本降低,品质得到提升,从而为市场的扩大提供了坚实基础。
葡萄种植市场潜力葡萄种植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
首先,全球范围内对葡萄产品的需求正在增加,并且未来几年内仍将保持增长趋势。
国内外葡萄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葡萄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ed56e61f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43.png)
国内外葡萄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葡萄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在我国,葡萄产业的发展历史悠久,且呈现多样化发展模式。
当前,以甘肃、新疆、宁夏、河北等地为代表的葡萄主产区正在快速发展,全国葡萄种植面积与产量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发展趋势:
1. 品质优先: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提升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品质成为了区分葡萄品牌的核心因素之一。
2. 管理和技术的改进:逐渐倾向于采用标准化和精细化的管理模式,而技术水平的提高也能够极大提高葡萄产业的竞争力。
3. 产业升级:葡萄产业正从传统的小农经济向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迈进。
因此,对于资源整合、产业升级、科技研发等方面将加强基础建设。
国外葡萄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葡萄产业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
尤其是近年来欧洲以及一些亚洲国家的葡萄产业受到了广泛关注。
发展趋势:
1. 品质的提高:通过优化种植和加强管理,逐渐重视葡萄的品质提高和产量稳定。
2. 分化的崛起:逐渐加强产业内的差异化竞争,不断推出新品种和新口感,强调品牌营销。
3. 环保发展:注重环保、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对当地社区的贡献,强调生态化的理念。
总的来说,当前全球葡萄产业都在逐渐走向品质、管理和科技的综合发展。
未来,葡萄产业将会更加注重高品质的生产和新技术的应用,推动葡萄行业迈向更加精品化和现代化。
2023年葡萄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葡萄行业市场分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9862925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d6.png)
2023年葡萄行业市场分析现状葡萄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功能。
葡萄行业市场分析现状主要从供需情况、市场规模和竞争态势、产品结构和销售渠道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葡萄行业的供需情况。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消费升级,葡萄的需求增长迅速。
同时,葡萄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也在逐年增加。
目前,葡萄种植主要集中在北方和西南地区,其中以新疆、甘肃、山东等地为主要产区。
但由于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南方地区也逐渐成为了重要的葡萄产区。
其次,葡萄行业的市场规模和竞争态势。
我国葡萄市场规模庞大,涉及到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等多个环节。
随着人均消费能力的提高和消费结构升级,葡萄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同时,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一方面,国内葡萄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品牌间的差异化竞争成为主要发展方向。
另一方面,进口葡萄和葡萄酒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不仅来自传统大国,还有一些新兴葡萄产区的进口产品。
再次,葡萄行业的产品结构和销售渠道。
我国葡萄行业涉及到多个产品,包括鲜食葡萄、葡萄酒、葡萄汁等。
其中,鲜食葡萄是市场主导产品,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葡萄酒的市场份额虽然不及鲜食葡萄,但也在稳步增长。
葡萄行业的销售渠道主要包括农贸市场、超市、电商等多个渠道。
随着电商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网上购买葡萄和葡萄酒。
最后,葡萄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葡萄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种植技术和品质控制、市场监管和品牌建设等方面。
葡萄酒行业还面临着国内外品牌竞争的压力。
然而,葡萄行业也存在着巨大的机遇。
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葡萄的市场需求会继续增长。
另一方面,葡萄的多功能性和医疗保健功能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总而言之,葡萄行业市场分析现状表明,我国葡萄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对于企业来说,要抓住市场需求变化的机遇,不断提高品质、加强品牌建设和拓展销售渠道,以提升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葡萄种植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葡萄种植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1d9ad4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3a.png)
葡萄种植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一、葡萄种植产业现状分析(一)产业规模扩大但存在品质参差不齐的问题近年来,我国葡萄种植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产量也在不断提高。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葡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1000万亩,位居世界前列。
与此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管理,葡萄品质参差不齐的问题也愈发明显。
一些地区的葡萄产量虽然较大,但是品质却不尽如人意,严重影响了其市场竞争力。
(二)技术水平不高,产业发展受限葡萄种植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而目前我国葡萄种植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技术水平不高。
许多种植户缺乏科学的种植方法和管理技术,导致产量低下、品质不稳定。
与此相关的加工技术也相对滞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制约了葡萄产业的发展空间。
(三)市场需求多元化,产业发展面临挑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葡萄及其制品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
传统的鲜食葡萄市场正在受到来自葡萄酒、葡萄干等其他葡萄制品的冲击。
我国葡萄产业在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市场拓展空间受到一定制约。
二、葡萄种植产业发展对策(一)强化品质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为了解决葡萄品质参差不齐的问题,需要加强对葡萄品种的筛选和优化,推广良种良法,提高葡萄产量和质量。
1. 科学技术支持。
加大科技投入,引进先进的葡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葡萄种植的技术水平。
2.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葡萄生产过程的监控,确保葡萄的品质和安全性。
1. 发展葡萄深加工。
加大对葡萄干、葡萄酒等葡萄深加工产品的开发与推广,提高葡萄的附加值。
2. 产地品牌建设。
积极开展葡萄产地的品牌建设,扩大葡萄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提高葡萄的市场竞争力。
新疆葡萄生产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新疆葡萄生产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a60b786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81.png)
新疆葡萄生产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新疆是中国重要的葡萄主产区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是葡萄生产的理想地区。
然而,随着葡萄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新疆葡萄产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新疆葡萄生产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建议展开讨论。
一、新疆葡萄生产的现状1.葡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新疆拥有丰富的葡萄种植资源,目前葡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新疆葡萄种植面积已超过100万亩,其中以阿克苏地区、吐鲁番地区和昌吉州为主要产区。
葡萄产量也居全国前列,成为新疆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2.品种多样化新疆拥有丰富的葡萄品种资源,包括红提、巨峰、夏黑等多个品种,不同品种的葡萄在不同地区得到种植,并且新近引入了一些国外品种,使得新疆的葡萄品种更加多样化。
3.葡萄质量优良新疆葡萄以其优良的品质而闻名,葡萄的口感鲜美、果粒饱满、甜度高、果实大。
由于充足的日照和干燥的气候条件,新疆葡萄的品质得到了极大的保障。
4.市场需求旺盛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葡萄及其制品的消费需求逐年增加。
新疆葡萄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还出口到国际市场,具有广阔的销售前景。
二、新疆葡萄生产存在的问题1.葡萄种植技术水平不高尽管新疆葡萄产量大,但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不够高,缺乏科学的种植管理知识和技术指导,导致葡萄产量和品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2.葡萄产业缺乏品牌建设由于缺乏品牌意识和品牌建设投入,新疆葡萄产业品牌知名度不够高,市场竞争力有待提升。
3.葡萄产业链不完善葡萄产业的后续加工和销售环节不够完善,大部分新鲜葡萄只是以原产地的价格销售,降低了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4.生产环境保护不到位一些地区葡萄种植面积扩大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土壤和水体受到污染,影响了葡萄的安全生产。
5.葡萄价格波动大新疆葡萄价格受市场因素影响大,存在较大的价格波动。
由于葡萄属于季节性水果,供求关系容易造成市场供应不平衡,价格波动较为频繁。
三、新疆葡萄生产的建议1.加强技术培训建议新疆各地加强对葡萄种植技术的培训,提高农民的专业水平,掌握葡萄种植的科学知识和管理技术,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
新疆葡萄生产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新疆葡萄生产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1817264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09.png)
新疆葡萄生产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新疆是中国葡萄产区的重要地区之一,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为葡萄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然而,新疆葡萄生产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病虫害防控、产业发展不平衡等,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
本文将从新疆葡萄生产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新疆葡萄生产的现状1.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优越。
新疆地处中国的西北边陲,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气候条件。
其地势复杂,自然条件多样,且处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光照充足,气候适宜,有利于葡萄的生长。
这为新疆的葡萄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2.葡萄品种丰富多样。
新疆拥有丰富的葡萄资源,栽培的葡萄品种繁多,包括库尔勒香葡萄、马奶葡萄、和田葡萄等,形成了独特的品种特色。
这些优质的葡萄品种为当地的葡萄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新疆葡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
特别是在南疆地区,葡萄产区得到了大力发展,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葡萄产业已成为新疆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二、存在问题1.病虫害防控困难。
新疆地处干旱气候区,气候干燥,病虫害易于发生。
而目前葡萄病虫害防控手段滞后,难以有效防治各种病虫害。
病害严重影响了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2.产业发展不平衡。
尽管葡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在产业发展上仍存在不平衡问题。
一方面,一些葡萄种植区域资源匮乏,技术水平低下,产量和品质难以保证;另一方面,一些种植区域因资源丰富、技术先进,产量和质量较高。
这种不平衡发展,影响了整个葡萄产业的发展。
3.品质不稳定。
新疆葡萄的品质不稳定,主要表现在产量波动大、品质参差不齐。
由于气候变化和栽培管理不到位等原因,葡萄的产量和品质难以稳定保持,这对葡萄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4.市场营销体系不完善。
新疆葡萄的市场营销体系尚不健全,市场信息不畅,产品推广力度不够,导致了葡萄产品的流通不畅。
这不利于葡萄产品的销售和推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葡萄生产及国内外贸易现状园艺134班:万胜摘要:我国已成为葡萄产量世界第一,面积第二,葡萄酒产量第六位的葡萄产业国,鲜食葡萄生产规模已多年居世界第一,但是在葡萄品质方面还有相当差距,在世界葡萄产品贸易中所占比重很小,扼要分析了葡萄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我国葡萄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中国葡萄产业鲜食葡萄生产生产现状栽培面积进出口量正文:一、生产现状2014年,全国葡萄栽培面积已达 76.72 万公顷(1150.8 万亩),总产量达1254.6 万吨,葡萄酒年产量 116.1 万千升,我国已成为葡萄产量世界第一,面积第二,葡萄酒产量第六位的葡萄产业大国。
近年来我国葡萄栽培面积及产量变化(面积单位:万公顷,产量单位:万吨)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面积:40.79 41.87 43.83 45.12 49.34 55.199 59.69 66.56 71.46产量: 579.4 627.1 669.7 715.1 794.1 854.9 906.7 1054.3 11552013年我国葡萄主产区产量及其所占比例(总产量1155万吨)产区产量占比例产区产量占比例新疆: 223.9 19.39% 浙江: 65.9 5.70%河北: 137.0 11.86% 陕西: 60.7 5.25%山东: 112.5 9.70% 河南: 55.7 4.82%辽宁: 81.6 7.06% 江苏: 51.4 4.45%云南: 65.9 5.70% 广西: 36.7 3.17%安徽: 35.8 3.09% 四川: 28.8 2.49%甘肃: 25.9 2.24% 湖北: 23.7 2.05%山西: 20.7 1.79% 宁夏: 17.2 1.49%1.生产进入稳定阶段从栽培面积变化来看,2005-2008年葡萄栽培面积趋于稳定,由40.79万公顷上升到45.12万公顷,年增长率仅为3.54%,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处于结构调整阶段。
从地区产量来看,新疆、河北、山东、辽宁、云南、浙江、陕西、河南、江苏等为我国的主要产区;非适宜区和适宜区内的非适宜品种以及管理技术落后、经济效益低下地区的栽培面积大幅减少,而优势生态区及我国南方经济效益较高地区的栽培面积稳定增加。
在产量和单产提高的同时,由于市场需求变化及栽培技术的提高,果品质量逐年改善,葡萄生产开始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栽培面积渐趋合理,生产进入产业化新阶段。
2区域优势逐步显现近10年来,我国葡萄生产逐渐向资源禀赋优、产业基础好、出口潜力大和比较效益高的区域集中,促进葡萄优势产业带的形成。
目前初步形成了环渤海湾葡萄产业带、西北及黄土高原葡萄产业带、黄河故道、长三角南方葡萄产业带、东北及西南特色葡萄产业带等优势产业带或产业群,其中环渤海湾和西北及黄土高原两大优势产业带种植面积占全国葡萄总种植面积的66.23%,产量占全国葡萄总产量的69.2%。
3栽培形式多种多样目前葡萄栽培已从单纯的露地栽培模式发展到露地与设施栽培模式并存,而且设施栽培模式又分为促早栽培、延后栽培及避雨栽培等多种形式。
到目前为止葡萄设施栽培面积已经超过4万公顷。
葡萄设施栽培的发展,不仅扩大了栽培区域,延长了果品上市供应期,而且显著提高了葡萄产业的经济效益。
4品种结构趋于优化目前,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品种结构趋于优化,而且品种更新换代速度加快。
鲜食葡萄中,巨峰、红提、玫瑰香、藤稔、夏黑、无核白鸡心和无核白等优新品种栽培面积已经占到葡萄栽培总面积的70%以上,而且巨玫瑰、早黑宝、醉金香、火焰无核、克瑞森无核等品种以及刺葡萄也发展很快。
酿酒葡萄中,赤霞珠、梅鹿辄、霞多丽和西拉等优良品种已成为我国酿酒葡萄的主栽品种,栽培面积约占到全国酿酒葡萄的80%,而且山葡萄和刺葡萄的酿酒利用也进一步加快。
5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出口创汇持续增加随着整个葡萄产业不断走向成熟,产业链中各个环节不断加强。
采后贮藏能力得到很大提高,2005年鲜食葡萄贮藏保鲜总量50万吨左右,占总产量的7%左右。
葡萄酒生产能力迅速提高,2008年全国葡萄酒产量达.66.83万吨,其中张裕、王朝、中粮、威龙等4家葡萄酒企业的葡萄酒产量约占全国产量的一半以上。
随着产业化水平的提高,逐步形成了一大批葡萄生产、销售和加工的龙头企业,对葡萄的产业化经营发挥了龙头作用。
与此同时,我国葡萄出口量逐年增加,目前我国鲜食葡萄出口量达25.5万吨,占世界总出口量的9.199%,进口量达45.0万吨,占世界总进口量的18.5%而葡萄干出口量达2.58万吨,占世界总出口量的3.13%。
二、我国葡萄产业存在的问题1、重化肥轻有机肥我国葡萄生产地区,在施肥方面一直重视化肥而轻视有机肥, 葡萄园长期使用单一化肥致使土地营养失调, 同时也出现了土壤板结、土壤有益菌大量死亡、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环境污染、产量及品质下降等严重问题,在化肥的选择上只重视氮肥,轻视磷肥、钾肥,在生长季节出现了徒长枝过多、嫩枝不易木质化、微量元素匮乏、病虫害发生严重、苗木抗寒性降低等一系列问题.2、重产量轻质量虽然我国葡萄单产20多年来持续增长,亩产量翻了好多倍,但是葡萄品质比较差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仍较大,果农在生产过程中一味追求产量,花序多的年份亩产量高达2000kg,甚至更高,以致出现严重的大小年现象,这与日本的亩产量1000kg要求相差甚远,盲目追求产量的结果是果实个小,大小不均匀,果面不光洁、果面色泽不好、着色不均匀、优质果率下降、低档果量增多、致使出现了地区性、季节性、区域性过剩、价格下滑、葡萄品质及果品包装与出口要求仍有很大差距,使得我国葡萄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只能靠低价位去占据市场;目前我国葡萄主要出口国是东南亚和俄罗斯等国进入欧美国家的量很少,由于我国无公害绿色果品生产起步晚,受果农民素质影响,推广难度较大,滥用剧毒农药及激素现象普遍存在,果实农药残留严重超标,直接制约我国葡萄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3、重化学防治轻其它防治近年来葡萄园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具有严重发生的趋势,归其原因与盲目引进新品种土肥水管理落后有关,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往往被广大果农忽视,那就是长期滥用化学农药,由于长期使用单一的几种高效化学药剂致使葡萄病虫害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化学药剂的淘汰速度也显著加快,我国已知的危害葡萄的病害有近40种其中危害严重或局部地区较严重的有10种左右,主要的病虫害有:葡萄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白腐病、褐斑病、灰霉病、蓟马、红蜘蛛、叶蝉、斑衣蜡蝉、透翅蛾等。
目前化学防治还是病虫害防治中的主要手段,高毒、高残留、致癌、致畸、致突变农药屡禁不止,喷洒有机磷类高毒农药到处可见,随着病虫害的猖獗,病虫抗药性的不断增强,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逐渐增加,农药残留问题已成为当今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突出的矛盾,由于农药的大面积使用,使得许多葡萄主产区农药残留量远远超过了欧盟地区的出口标准。
4、葡萄栽培中存在滥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倾向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是葡萄栽培中的一项积极措施,但过度使用则产生以下问题: 一、果穗和果粒过大过密影响品质。
二、穗轴及果柄严重硬化易落粒。
三、食用安全无保障,可能危害健康,造成滥用生长调节剂的主要原因,在于生产者盲目追求大果、大穗和高产量,也和某些制造商及代言人的片面宣传有关,有些产区由于多次并超量使用各种膨大素和催熟剂而使葡萄的食用品质和贮藏性能显著恶化,应引起高度重视。
5 、重采前轻采后果农往往比较重视果树生长期的综合管理,而在采果以后放松对葡萄的管理,导致当年生枝条成熟不良,秋季发根受到抑制,影响翌年葡萄的产量及品质,采收后放弃树体管理不利于恢复树势及葡萄连年稳产,不利于提早上市,也不利于病虫害的长期控制,由于我国葡萄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低,基本上是以家庭为单位,规模小、投入不足、缺乏组织性、采收后的果实往往忽视了修整分级包装等环节。
6、品种结构需进一步优化,急需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新品种我国葡萄品种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主栽品种比较单一(以巨峰和红提为主),成熟期搭配不合理(中晚熟品种比例过高,早熟、中熟品种比例过低),鲜食与酿酒品种比例不协调(鲜食品种比例过高,酿酒品种比例过低)。
目前生产上的主栽品种基本都是从国外引进品种,随着品种商业化趋势的增加,我国品种更新面临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障碍,阻碍了我国葡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迫切需要培育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优新品种来促进我国葡萄产业的发展。
7、良种苗木繁育体系不健全葡萄苗木繁育体系建设滞后和苗木生产、销售秩序混乱是我国当前葡萄产业中的突出问题。
长期以来,葡萄种苗的生产和销售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检疫形同虚设,苗木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品种纯正的标准化脱毒良种苗木生产尚未启动。
8、机械化程度低、比例低2013年,我国葡萄种植面积71.46万公顷,位居世界第四位。
但我国葡萄机械化程度低、比例低、标准化程度低,局限于几种农业通用机械,针对葡萄园大面积应用的只有埋藤机。
当前,我国葡萄机械化生产存在着两大矛盾:一是传统观念和传统栽培技术与现代化发展理念和技术不相适应的矛盾;二是现有种植模式尤其是葡萄园建设与轻简化发展不匹配的矛盾。
与国内相此,国外葡萄机械化生产程度较高,土壤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已实现机械化,酿酒葡萄等已经解决了机器采收问题。
9、平均单产低,总体质量较差虽然我国葡萄单产20多年来持续增长,1978年为4.01吨/公顷,2013年已增至16.16吨/公顷,但整体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仍较大。
我国葡萄品质与出口要求仍有一定差距,加之产后包装业与国外有较大差距,削弱了我国葡萄的国际竞争力,一般靠低价位竞争市场,出口目的国主要是东南亚和俄罗斯,出口到欧美国家的量很少。
无公害、绿色果品生产刚刚起步,滥用激素现象时有发生,仍有不同程度的农残超标,直接影响了我国葡萄在高端市场上的竞争力。
10、葡萄消费方面2010-2014年世界鲜食葡萄主产国的生产量(万吨)国家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12 1 4年比例中国 620.0 660.0 740.0 808.5 900.0 43.78%印度 123.5 124.0 248.3 250.0 250.0 12.16%土耳其 215.0 220.0 220.0 220.0 192.0 9.34%欧盟 209.0 189.8 172.4 193.6 163.0 7.93%巴西 130.0 130.0 130.0 130.0 130.0 6.32%智利 121.5 117.5 119.5 105.5 120.5 5.86%美国 86.5 85.7 87.4 101.4 95.0 4.62%秘鲁 29.7 36.5 39.8 50.0 54.0 2.63%乌克兰 32.0 32.0 32.0 32.0 32.0 1.556%南非 26.0 28.6 30.2 28.0 30.0 1.46%其他 89.4 87.1 96.1 89.2 89.0 4.33%总计 1682.6 1711.1 1915.8 2008.2 2055.536.85% 38.57% 38.62% 40.26% 43.78 % (中国占比率)2010-2014年世界鲜食葡萄主产国的消费量 (万吨)国家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中国 623.0 664.4 743.6 821.2 916.0印度 116.6 113.0 233.5 236.4 236.7欧盟 251.4 234.5 213.4 235.3 204.0土耳其 191.4 196.0 199.2 199.7 175.1巴西 127.5 128.1 128.9 130.3 130.0美国 111.8 104.4 108.4 111.9 111.5俄罗斯 43.6 44.7 44.3 45.0 45.0智利 36.1 36.3 33.9 32.5 38.0乌克兰 35.9 36.0 36.4 35.3 35.2南非 31.3 33.1 31.5 32.0 32.5其他 89.9 95.3 100.0 98.2 95.9总计 1658.6 1685.8 1873.2 1977.8 2019.737.56% 39.41% 39.70% 41.52% 45.35% (中国占世界比率)近5年我国葡萄干生产情况 (万吨)2010 2011 2012 2013 201413.50 10.00 15.00 16.50 18.00近5年我国葡萄干消费状况 (万吨)2010 2011 2012 2013 201410.18 9.10 13.82 14.47 16.502010-2014年我国鲜食葡萄进出口量(万吨)2010 2011 2011 2013 2014出口量 19.7 23.0 22.8 26.8 25.5进口量 26.1 31.3 30.3 44.1 45.0我国葡萄消费主要是鲜食,2013年鲜食葡萄生产占到总产量的71.1%,占世界鲜食葡萄生产的43.78%,而我国鲜食葡萄消费占世界的45.35%,我国鲜食葡萄基本上供应国内市场,出口量比例较小,还有20万吨左右的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