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二则之北冥有鱼
部编八下六单元21-1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
![部编八下六单元21-1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https://img.taocdn.com/s3/m/172b813ea1c7aa00b42acb43.png)
深入探究 大鹏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 壮美。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 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 象磅礴壮观。
学习成长源
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 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 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 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 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扶摇:旋风。
以息相吹也。
息:气息,这里指风。
仰视鲲鹏飞南冥
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 腾如野马。
学习成长源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 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 亦若是则已矣。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想象高空俯视情景
苍苍:湛蓝。 正色:真正的颜色。 邪:同“耶”,疑问语
气词。
极:尽。 下:向下。 是:这样。
R·八年级语文下册
21 《庄子》二则(一) 北冥有鱼
学习成长源
新课导入
庄周曾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轻舞飞扬、飘 然快乐。于是他全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醒来之后, 庄子对于自己究竟是庄周还是蝴蝶感到惊奇诧异。 仔细想想,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了呢,还是蝴 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学习成长源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
状元成才路
抟(tuán )
·
鲦鱼(
·
tiáo
)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学习成长源
北冥有鱼
学习成长源
夸张
冥:同“溟”,海。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 鲲:大鱼名。
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
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
高中语文文言文庄子《逍遥游》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高中语文文言文庄子《逍遥游》原文和译文(含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14d08465901020207409cf7.png)
庄子《逍遥游》原文和译文(含赏析)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面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上占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
不亦悲平!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鹅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面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21-《庄子》二则北冥有鱼
![21-《庄子》二则北冥有鱼](https://img.taocdn.com/s3/m/3a76fa65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ce.png)
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气息,这里指风。
这只鹏鸟呀,海水运动时,将要飞到 南海去。南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海之时,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波涛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而上飞至九万里高空,它离开北海是凭着六月的大风”。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冥: 鲲: 怒: 垂天之云:
同“溟”,海。
大鱼名。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悬挂在天空 的云。
夸张
动作描写
介绍鲲鹏形体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作鲲。鲲的体积,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不知道长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边的云。
《北冥有鱼》
北冥(míng)有鱼,其名为鲲(kūn)。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xǐ)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xié) 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yé)?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结构梳理
北冥有鱼
介绍鲲鹏形体
有所恃
仰视鲲鹏飞南冥
想象高空俯视情景
课文解读
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 鸟为什么要徙于南冥? 鲲鹏由北海飞到南海,需要借助什么条件? 雾气、尘埃需要借助什么才能飘扬?
庄子《逍遥游》原文及翻译
![庄子《逍遥游》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d87a97e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d.png)
庄⼦《逍遥游》原⽂及翻译庄⼦《逍遥游》原⽂及翻译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不知其⼏千⾥也。
化⽽为鸟,其名⽽鹏,鹏之背,不知其⼏千⾥也;怒⽽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鹏之徙於南冥也,⽔击三千⾥,搏扶摇⽽上者九万⾥,去以六⽉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邪?其远⽽⽆所⾄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之积也不厚,则其负⼤⾈也⽆⼒;覆杯⽔於坳堂之上,则芥为之⾈,置杯焉则胶,⽔浅⽽⾈⼤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翼也⽆⼒;故九万⾥,则风斯在下矣,⽽后乃今培风。
背负青天,⽽莫之夭阏者,⽽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我决起⽽飞,枪榆枋,时则不⾄⽽控於地⽽已矣。
奚以之九万⾥⽽南为?』适莽苍者三餐⽽反,腹犹果然,适百⾥者宿舂粮,适千⾥者三⽉聚粮;之⼆⾍,⼜何知?⼩知不及⼤知,⼩年不及⼤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惠姑不知春秋,此⼩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椿者,以⼋千岁为春,⼋千岁为秋。
此⼤年也。
⽽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匹之,不亦悲?汤之问棘也是已。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数千⾥,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翼若垂天之云,搏扶摇⽺⾓⽽上者九万⾥,绝云⽓,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笑之⽈:『彼且奚适也?我腾跃⽽上不过数仞⽽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也。
⽽彼且奚适也?』此⼩⼤之辩也。
故夫知效⼀官,⾏⽐⼀乡,德合⼀君,⽽徵⼀国者,其⾃视也亦若此矣,⽽宋荣⼦犹然笑之。
且世⽽誉之⽽不加劝,世⽽⾮之⽽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於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御风⽽⾏,泠然善也,旬有五⽇⽽后反,彼於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御六⽓之辩,以游⽆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神⼈⽆功,圣⼈⽆名。
《北冥有鱼》原文、翻译
![《北冥有鱼》原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16b46027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9d.png)
《北冥有鱼》原文、翻译《北冥有鱼》原文、翻译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冥有鱼》原文、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冥有鱼》原文:庄周〔先秦〕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北冥有鱼》译文: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
鲲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
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
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好像悬挂在天空中的云。
这只鹏鸟啊,在海水运动的时候将要飞到南海去。
南海是个天然形成的水池。
《齐谐》是一本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
《齐谐》记载说:“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而离开”。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
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中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作者简介:庄子,姓庄,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
战国中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
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
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
其文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其作品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据传庄子尝隐居南华山,卒葬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被诏封为南华真人,其书《庄子》被奉为《南华真经》。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重点词语、翻译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重点词语、翻译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cf912558f5f61fb6366602.png)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重点词语、翻译练习题(含答案)《北冥有鱼》一、文学常识《北冥有鱼》选自。
庄子,名,人,时期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继承和发展了的观点,与老子并称“ ”。
《庄子》是的著作,现存篇,包括内篇篇、外篇篇、杂篇篇。
其文章汪洋恣肆,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象丰富,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二、词语解释1、怒而飞怒:2、其翼若垂天之云垂:3、志怪者也志:4、水击三千里水击:5、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扶摇:6、去以六月息者也去:7、野马也,尘埃也野马:8、亦若是则已矣是:已:9、其远而无所至极也极:10、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吹:11、南冥者,天池也天池:1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海运:13、北冥有鱼同,三、一词多义1、息去以六月息者也2、之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3、以去以六月息者也4、而化而为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怒而飞5、其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其名为鲲四、翻译下列句子。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3)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5)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6)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7)《齐谐》者,志怪者也。
五、原文填空。
1、《北冥有鱼》综合运用夸张和比喻的句子是。
2、《北冥有鱼》可以概括出“扶摇直上”“鹏程万里”两个成语的句子是:。
3、《北冥有鱼》一文中,说明神奇的鹏鸟和人一样都是有局限的句子是:,。
4、《北冥有鱼》一文中,引用《齐谐》这本书中的句子是:,,,。
5、《北冥有鱼》中,写大鹏起飞的广度和高度的句子是:,。
6、庄子用一个比喻句来描写大鹏奋飞时的句子是:,。
7、《北冥有鱼》中,作者举生活中很小的事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文言文重点注释翻译默写(《北冥有鱼》 《庄子二则》)
![...文言文重点注释翻译默写(《北冥有鱼》 《庄子二则》)](https://img.taocdn.com/s3/m/0dc4a212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3e.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文言文重点注释翻译默写(《北冥有鱼》《庄子二则》)《北冥有鱼》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庄子》中的一篇,下面是《北冥有鱼》和《庄子二则》的重点注释翻译和默写。
《北冥有鱼》注释翻译:北冥:指北极之南。
鱼:泛指鱼类。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鸟飞则无患者,而蜃气上饶其羽翼,此之谓也。
北极之南有一种鱼,名叫鲲。
鲲的大小,无法估量,可能有几千里长。
它可以化身为鸟,名叫鹏。
鹏的背部也无法估量,可能有几千里宽。
它生气时飞翔,其翼就像垂挂在天空的云朵一样。
它是一种渡海的鸟,将要前往南极。
南极是天体浩瀚之池。
鸟一飞行就不会遇到阻碍,而且水汽会充盈羽翼。
这就是说鹏飞行时没有任何困扰的原因。
《庄子二则》注释翻译:庄周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之鲵鱼,宜水而游,鳣之鲕脍鱼,宜陆而处。
鲵鱼鳞甲之厚,不可以入于陆;鲕脍鱼水中之虫不能以加于鳟。
蕴而外物者,不可得而闻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乎?’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庄子和惠子在濠梁上游玩。
庄子说:“鲵鱼和鱼宜水游,鳣鱼和鱼宜陆处。
鲵鱼的鳞甲很厚,不能在陆地上活动;鳣鱼的天敌水中的虫也不能加它。
因此,留在外面的东西不可以得到而去听闻。
”惠子说:“先生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乐趣呢?”庄子说:“先生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乐趣呢?”惠子说:“我不是先生,确实不知道先生,先生确实不是鱼,先生之所以不知道鱼的乐趣,就完全了。
”庄子说:“请按照事物的本质来说。
您说‘汝(你)怎么知道鱼的乐趣呢?’既然知道我知道这一点而问我,我知道这一点就是在濠梁上。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14c6097f1922791688e8e5.png)
2.本文开头描述鲲鹏的形象及奋飞时的壮美气势与论 述“逍遥游”有什么联系?
鲲鹏展翅高飞,必须凭借六月的大风。说明世间万物都 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从而回答了“逍遥”要有所依凭。
注释 循其本:追溯语题本原。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你说“你哪里知道鱼是快乐 的”等等。云者,助词,用于句末,表提顿,以引起下文。
译文
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原。你说‘你哪里知道鱼是快 乐的'等等,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我是在 濠水上知道的。 ”
三、问题归纳
北冥有鱼
1.”“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
用?
“野马”“尘埃”的运动也必须依靠气息,“生物之以息 相吹也”。这里和鹏相比,说明万物均“有所待”(有所待,须 凭借,要依靠),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 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也好,“野马”“尘埃”也好,状似逍遥,其实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 “鯈鱼出游从容, 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 “我非子,固不 知子矣; 子固非鱼也, 子之不知鱼之乐, 全矣!”庄子曰:“请 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 知识点
7.你敬佩鲲鹏吗?谈谈你的理由。
示例一:我敬佩鲲鹏,因为鲲鹏入深海,翔九天,胸怀 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搏击长空,纵横大海,就像范仲淹、诸 葛亮、毛泽东等历史人物,他们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推动历 史向前发展。
高中语文文言文庄子《逍遥游》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高中语文文言文庄子《逍遥游》原文和译文(含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b0b9bdcf121dd36a32d8297.png)
庄子《逍遥游》原文和译文(含赏析)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面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上占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
不亦悲平!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鹅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面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北冥有鱼翻译及原文八年级下册
![北冥有鱼翻译及原文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52a5841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76.png)
逍遥游·北冥有鱼【作者】庄周【朝代】先秦译文对照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庄子二则》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50410b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9c.png)
【导语】庄⼦是思想家、哲学家、⽂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物,⽼⼦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部编版⼋年级下册语⽂第21课《庄⼦⼆则》课⽂原⽂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不知其⼏千⾥也;化⽽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千⾥也;怒⽽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鹏之徙于南冥也,⽔击三千⾥,抟扶摇⽽上者九万⾥,去以六⽉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邪?其远⽽⽆所⾄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庄⼦与惠⼦游于濠梁之上 庄⼦与惠⼦游于濠梁之上。
庄⼦⽈:“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鱼,安知鱼之乐?”庄⼦⽈:“⼦⾮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我⾮⼦,固不知⼦矣;⼦固⾮鱼也,⼦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请循其本。
⼦⽈‘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部编版⼋年级下册语⽂第21课《庄⼦⼆则》知识点 ⼀、作者简介 庄⼦(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战国时期哲学家。
他继承并发扬了⽼⼦的思想,和⽼⼦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物。
在政治上,他主张“⽆为⽽治”。
庄⼦的思想主要保存在《庄⼦》⼀书中。
《庄⼦》中的⽂章以独特的艺术造诣绝响于先秦诸⼦作品之中,鲁迅先⽣说:“其⽂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晚周诸⼦之作,莫能先也。
” ⼆、课⽂翻译 北冥有鱼 原⽂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不知其⼏千⾥也;化⽽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千⾥也;怒⽽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注释 冥:同“溟”,海。
下⽂的“南冥”指南海。
鲲:⼤鱼名。
鹏:⼤鸟名。
怒:振奋,这⾥指⽤⼒⿎动翅膀。
垂:悬挂。
译⽂ 北海有⼀条鱼,它的名字叫作鲲。
鲲的巨⼤,不知道有⼏千⾥;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作鹏。
鹏的脊背,不知道⼏千⾥;当它振翅⽽飞时,它的翅膀像悬挂在天空的云。
《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
![《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https://img.taocdn.com/s3/m/ef3edf2d0242a8956bece4ed.png)
• 楚国南边的大海里有一种灵龟,以五百年为一个 春季,五百年为一个秋季;上古时代有一种大椿 树,更以八千年为一个春季,八千年为一个秋季: 这些是寿命长的。然而彭祖如今就因为曾活到八 百多岁而独独闻名于世,一般人谈到长寿,就举 出彭祖来相比,不是太可悲了吗?
• 湯之問棘也是已。〔湯問棘曰:“上下四
➢ 至德之人无意于区分物我 (物我两忘,意 ➢ 修养神化的人无意于立功 (不求有功于人类,但还有所凭借,如列子之流) ➢ 有道德学识的圣人无意于求名 (不计较毁誉,如宋荣子)
语言要点
1. 通假字 斥(chǐ)鴳-尺;小大之辩、辩乎荣辱之境-辨; 湯之問棘也是已- 矣;御六气之辩-变; 而徵一国-能;旬有五日-又
轻妙的样子
• 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 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 乎行,猶有所待者也。
• 列子驾着风飘然而行,道术好到轻妙的程 度,过了十五天而后回来。他对于求福的 事,并没有孜孜汲汲地去追求。这样虽然 免于步行,但毕竟还是有所依待的。
列 子 御 风 而 行
万物的本性
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海。那南海, 是个天然大池。
巨 大 的 怪 鸟
• 《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
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摇而
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增长
非支式 抟:鸟类向高空
盘旋飞翔 扶摇:合音为
“飙”
• 《齐谐》这本书,是记载怪异之事的。《谐》书 上说:“当鹏迁往南海的时候,翅膀扇动了三千 里水面,乘着大旋风盘旋而上直达九万里高空。 它离开北海靠的是六月海动时的大风。”
➢2. 古今字
北冥、南冥-溟(海)
垂天-陲 三飡而反-返
小知不及大知、知效-智 邪(句末语气词)-耶 太山-泰
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知识点梳理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知识点梳理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89a5656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bc.png)
课文《北冥有鱼》考点详析(《庄子二则》其一·八年级下册)【文学常识】1.庄子本名庄周,“庄子”是对他的尊称。
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2.《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3.《庄子》是一部哲学名著,也是一部文学名著,其特点是想象奇幻,构思巧妙,瑰丽奇诡,思想博大精深,文笔汪洋恣肆。
鲁迅先生对其评论是“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意思是说,庄子的文章气势豪放,收放自如,绚丽多姿。
4.课文《庄子二则》(包括《北冥有鱼》和《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选自《逍遥游》。
《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
“逍遥”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约束、自由自在地活动。
《北冥有鱼》考点分析【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译文】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
鲲的大,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
【考点】〔北冥〕北海。
冥:读作míng,同“溟”,海。
下文的“南冥”是指南海。
〔鲲〕读作kūn,传说中的大鱼。
〔鹏〕读作péng,传说中的大鸟。
大鸟“鹏”由大鱼“鲲”变化而成,后人以“鲲鹏”比喻极大之物,以“鹏程万里”比喻前程远大,以“鹏图”比喻远大志向。
〔化而为鸟〕变化成为鸟。
化:动词,变化,改变。
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原文】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译文】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啊;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挂在天边的云彩。
【考点】〔怒而飞〕振翅而飞。
怒:动词,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而:连词,表示修饰,即“怒”是修饰“飞”的。
〔其翼若垂天之云〕它的翅膀像悬挂在天边的云彩。
垂:动词,悬挂。
【原文】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译文】这只鹏鸟呀,海动风起时就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北冥有鱼全篇断句 庄子《北冥有鱼》原文和译文
![北冥有鱼全篇断句 庄子《北冥有鱼》原文和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b06d1977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b2.png)
北冥有鱼全篇断句庄子《北冥有鱼》原文和译文《庄子》一则(北冥有鱼……亦若是则巳矣。
)北冥有鱼①,其名曰鲲②。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③。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④,其翼若垂天之云⑤。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⑥。
南冥者,天池也⑦。
齐谐者⑧,志怪者也⑨。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⑩,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1),去以六月息者也(12)。
”野马也(13),尘埃也(1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5)。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6)?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注解①冥:亦作溟,海之意。
“北冥”,就是北方的大海。
下文的“南冥”仿此。
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
②鲲(kūn):本所指鱼卵,这里借表大鱼之名。
③鹏:本为古“凤”字,这里用表大鸟之名。
④怒:奋力。
⑤垂:边远;这个意义后代写作“陲”。
一说遮,遮天。
⑥海运:海水运动,这里指滚滚的海涛;一说道指鹏鸟在海面飞行器。
徙:搬迁。
⑦天池:天然的大池。
⑧齐谐:书名。
一说道人名。
⑨志:记载。
⑩箭:抬起,这里指鹏鸟邈而起至双翼抬起水面。
(11)抟(tuán):环绕而上。
一说“抟”当作“搏”(bó),拍击的意思。
扶摇:又名叫飙,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
(12)回去:距,这里指返回北海。
息:停息。
(13)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
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
(14)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做“尘”,枯叶的尘粒叫做“埃”。
(15)生物:概指各种有生命的东西。
息:这里指有生命的东西呼吸所产生的气息。
(16)极:天下。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
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
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
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
《庄子二则》注释、翻译、简答、阅读习题【部编版八下第21课】
![《庄子二则》注释、翻译、简答、阅读习题【部编版八下第21课】](https://img.taocdn.com/s3/m/8850f74d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da.png)
《庄⼦⼆则》注释、翻译、简答、阅读习题【部编版⼋下第21课】《北冥有鱼》《庄⼦与惠⼦游于濠梁》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下第21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翻译】【课⽂内容理解简答题】【课外阅读训练】⼀、《北冥有鱼》课下注释默写:1、北冥:;冥:。
南冥:2、怒:。
3、垂天之云:。
4、海运:。
5、天池:。
6、志怪:。
志:。
7、⽔击:。
8、抟扶摇⽽上者九万⾥:。
抟:。
扶摇:。
9、去以六⽉息者也:。
息:。
10、野马也,尘埃也,⽣物之以息相吹也:。
野马:。
11、天之苍苍,其正⾊邪?其远⽽⽆所⾄极邪:其:。
12、其视下也:。
其:。
13、亦若是则已矣:。
是:。
⼆、《北冥有鱼》重点句⼦翻译:1、鲲之⼤,不知其⼏千⾥也;2、鹏之背,不知其⼏千⾥也;3、怒⽽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4、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5、鹏之徙于南冥也,⽔击三千⾥,抟扶摇⽽上者九万⾥,去以六⽉息者也。
6、野马也,尘埃也,⽣物之以息相吹也。
7、天之苍苍,其正⾊邪?其远⽽⽆所⾄极邪?8、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三、课内简答题:1. 本⽂开头描述鲲鹏的形象及奋飞时的壮美⽓势与论述“逍遥游”有什么联系?2. “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3、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4、你喜欢鲲鹏吗?谈谈你的理由。
5、本⽂想象奇特,请你联系课⽂谈谈想象⼿法的运⽤。
三、课外⽂⾔⽂阅读:涸辙之鲋《庄⼦》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监河侯⽈:“诺!我将得⾢⾦,将贷⼦三百⾦,可乎?”庄周忿然作⾊,⽈:“周昨来,有中道⽽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周问之⽈:‘鲋鱼来,⼦何为者耶?’对⽈:‘我东海之波⾂也。
君岂有⽃升之⽔⽽活我哉?’周⽈:‘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迎⼦,可乎?’鲋鱼忿然作⾊⽈:‘吾失吾常与,我⽆所处。
吾得⽃升之⽔然活⽿。
君乃⾔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参考答案⼀、《北冥有鱼》课下注释默写:1、北冥:北海;冥:同“凕”,海。
《庄子》内篇·逍遥游原文及译文
![《庄子》内篇·逍遥游原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72d1899b964bcf84b8d57b1a.png)
《庄子》内篇·逍遥游原文及译文作者:庄子及门徒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重点词语、翻译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重点词语、翻译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cf912558f5f61fb6366602.png)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北冥有鱼》重点词语、翻译练习题(含答案)《北冥有鱼》一、文学常识《北冥有鱼》选自。
庄子,名,人,时期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继承和发展了的观点,与老子并称“ ”。
《庄子》是的著作,现存篇,包括内篇篇、外篇篇、杂篇篇。
其文章汪洋恣肆,多采用寓言故事形式,想象丰富,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二、词语解释1、怒而飞怒:2、其翼若垂天之云垂:3、志怪者也志:4、水击三千里水击:5、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扶摇:6、去以六月息者也去:7、野马也,尘埃也野马:8、亦若是则已矣是:已:9、其远而无所至极也极:10、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吹:11、南冥者,天池也天池:1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海运:13、北冥有鱼同,三、一词多义1、息去以六月息者也2、之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3、以去以六月息者也4、而化而为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怒而飞5、其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其名为鲲四、翻译下列句子。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3)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5)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6)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7)《齐谐》者,志怪者也。
五、原文填空。
1、《北冥有鱼》综合运用夸张和比喻的句子是。
2、《北冥有鱼》可以概括出“扶摇直上”“鹏程万里”两个成语的句子是:。
3、《北冥有鱼》一文中,说明神奇的鹏鸟和人一样都是有局限的句子是:,。
4、《北冥有鱼》一文中,引用《齐谐》这本书中的句子是:,,,。
5、《北冥有鱼》中,写大鹏起飞的广度和高度的句子是:,。
6、庄子用一个比喻句来描写大鹏奋飞时的句子是:,。
7、《北冥有鱼》中,作者举生活中很小的事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运用夸张、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营造了雄 浑开阔的意境。写鹏鸟南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 而上九万里”是夸张,把鹏的翅膀比作天边的云是 比喻。
朗读课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kūn)。鲲之大, 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 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 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 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 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 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作品介绍:
本文选自庄子《逍遥游》。《逍遥游》是《庄子》 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 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 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
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 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 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 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 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 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 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中心思想:
“逍遥游”的含义是无依无靠, 无所羁绊,悠然自得,自由自在。在 本文中,作者借大鹏乘风翱翔,雾气、 尘埃等漂浮的现象,说明作为形体的 生命,是没有绝对自由的,也不可能 有;而人的精神,是应该绝对自由的, 表达了作者对精神自由地追求。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 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
文本探究:
4.“天之苍苍……亦若是则已矣。”这句话表 达了什么意思?
本句可译为“天色深蓝,这是它真正颜色呢, 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 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意 思是鹏鸟飞在天空看地面,和人们仰视天空看到 的是一样的,都不能看到“正色”,人和大鹏对 “正色”的认识,都“有所恃”,都受到距离的 限制,不能达到真正的逍遥之境。
朗读,积累字音
北冥(míng ) 鲲鹏( kūn ) 抟( tuá n ) 迁徙( xǐ )
默读课文:
借助课下的注释,以小 组为单位,试着用精彩的 语言翻译全文。
关键句子翻译 1.《齐谐》者,志怪者也。
《齐谐》是记载怪异的事物的书。 2.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当它振翅奋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边 的云彩。 3.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文本探究:
5.“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的鲲鹏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鹏鸟展翅高飞,威力无比,气势宏大,搏击 于天空,启示人们要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勇 于搏击,敢于追求。
6.赏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 而上者九万里”。
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 鲲鹏振翅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 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 染力。“击”“抟”等字生动传神,让人产生丰 富的想象和联想。
北冥有鱼
《庄子》
鹏是中国神话传说中最大的一种鸟,由鲲变 化而成。成语:鹏程万里、鲲鹏展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庄子,名周,后人称之为“南 华真人”,
战国时宋国著名的思想家、哲 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 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 展者。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
莫万 能方其 先,文 也晚汪 。周洋
布置作业: 谈谈你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鹏的认 识?
《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在思想上 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 《逍遥游》的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 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 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 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逍遥” 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 “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 地活动
现实意义:
作者在文中表明自己的观点:世间万物都 是由所凭依的,是不自由的。就连宏大的鲲鹏 也不例外,这就让我们意识到,自由是相对的,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遵守法纪,懂得 自律的人,才会有自由的空间和生活。
写作特色:
1.夹叙夹议,节节叙事,节节议论,议论方式 灵活多变,以寓言故事的形式表达思想,增强了说 服力。
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之时,振翅击水而行,激起的 波涛浪花有三千里。 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它乘着旋风环绕而上,一直冲上九万里的高空,凭借 着六月的大风才能离开。
第1层:描述鲲鹏形象
形体硕大无比 变化神奇莫测 奋飞气势壮美
第2层:
鹏鸟奋飞:必须凭借强大的风力。 水雾尘埃:要靠气息相吹。
借《齐谐》一书的话来证明对鹏的描写是 真实可信的。
文本探究: 3.“野马” “尘埃”的运动依靠的是什
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
“野马”“尘埃”的运动也必须依靠气息,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这里和鹏相比,说明万 物均“有所恃”(须凭借,要依靠),世上的万 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 缚之中。因此,大鹏也好, “野马” “尘埃” 也好,看似逍遥,其实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根据上面分析,可以归纳第一部分大 意如下:阐明世间万事万物,大至鹏鸟, 小至尘埃,它们的活动都“有所待”(待, 依靠),都是没有绝对自由。
文本探究:
1.“鲲鹏”可高飞九万里,能从北海飞到南海,但 必须借助“海运”“扶摇”,意在说明什么?
鲲鹏展翅高飞,必须有所倚,旨在说明世间万 物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从而回答了“逍遥”要 有所依凭。 2.文中引用《齐谐》的话有什么作用?
诸辟 子阖 之, 鲁作仪 迅,态
他的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 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主张“无为 ”,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 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
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 (被道教奉为《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
《庄子》散文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 色彩,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史 记》载:“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 也”。如丑女效颦、望洋兴叹、鲲鹏展翅、 不龟手之药等,都是巧妙隽永、妙趣横生 的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