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最新范文
加强化学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创新能力化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化学离不开实验化学教学也离不开实验。
但是实验教学仍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要改善学校实验条件,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师实验技能,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下面就如何运用化学实验,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能够较好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浅谈如下:1 领会大纲精神,充分认识实验教学高中化学教学大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部分,以“实验与活动”栏目列出了61个演示实验的内容,在“学生实验”中列出了33个学生实验及10个实验习题。
加强了化学实验,把演示实验列入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
新大纲列出的61项演示实验要求教师必须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很好完成(一定要做,不是可做可不做),学生分组实验33个,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完成,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做实验的机会”。
“大纲”将“使用仪器的技能”和“实验操作的技能”单列,还要求了解所涉及的仪器的名称、形状、用途和操作原理,初步学会绘制简单仪器装置图。
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并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及实验数据,能根据实验现象及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并书写实验报告。
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安全操作,并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要求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实验课题设计实验方案,并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和小结。
体现了实验教学的整体功能,其目的在于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真正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改变以往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倾向,纠正为了应付考试用讲实验、背实验代替做实验的错误做法,以及比较普遍存在的只满足于完成规定的实验教学任务而忽视通过实验教学养成学生良好实验习惯,训练观察思维能力和培养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等问题。
化学实验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化学实验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当今社会,创新能力已成为衡量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于中学生而言,化学实验是培养其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化学实验,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化学知识,还能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进而激发创新的火花。
一、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首先,化学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枯燥的理论知识相比,生动有趣的实验现象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探究化学奥秘的欲望。
其次,实验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
许多抽象的化学概念和原理,通过实验可以变得直观、具体,让学生更容易掌握。
最重要的是,化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创新的平台。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当前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尽管化学实验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当前的化学实验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实验教学模式较为传统在一些学校,化学实验教学往往是教师先讲解实验目的、步骤、注意事项等,然后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实验操作。
这种“照方抓药”的模式,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只是被动地完成实验任务,而没有真正地思考和探索。
2、实验内容缺乏创新性实验教材中的实验内容大多是经过多年验证的经典实验,缺乏新颖性和挑战性。
这些实验虽然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但对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作用有限。
3、实验设备和资源不足部分学校由于经费等原因,实验设备陈旧、短缺,实验药品不全,这使得一些实验无法正常开展,或者学生只能进行简单的验证性实验,无法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和创新。
4、对学生实验评价方式单一目前,对学生化学实验的评价主要以实验报告和考试成绩为主,侧重于对实验结果的考核,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评价。
三、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为了更好地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转变实验教学观念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加强实验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
立足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摘要:随着化学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科学探究在新课程的突出地位和对发展学生科学素养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提出了立足化学实验探究,以培养学生创新观察能力、创新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并在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科学探究,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以及为以后的进一步实践提出思考。
关键词:实验创新观察创新实验操作创新实验操作科学探究实践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所有的自然科学中,化学涉及实验面之大内容之广博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
实验以其生动、直观、新异有趣等特点,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察能力和创新实验操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因此,我们必须立足实验----这个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努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
一、敏锐观察,培养学生创新观察能力观察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较持久的知觉,是人们认识事物、获取真知、发现问题的源泉。
创新观察能力是通过各种感官,捕捉事物中典型的、具有本质的外部特征的能力。
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都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它是任何科学研究的开端。
可见,观察能力本身也是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化学实验中的观察一般包括对教师演示实验的观察和学生分组实验、边讲边实验中的观察几个方面。
为了使化学实验中的观察真正成为创新意义层面上的观察,进而通过实验卓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观察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1、敏锐性观察的敏锐性是指在一般的观察过程中比别人更敏捷地观察出某些事物的特点,能从平凡的现象中敏锐地发现别人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发现的关键问题和事物重要特征。
要善于抓住化学实验中好些稍纵即逝的化学现象,尤其是那些乍看起来有些反常的现象。
敏锐的观察也是科学发明的前提。
例如,在探究“(氨)分子的运动”的实验中,所能观察的现象:B烧杯中的无色酚酞溶液并没有变成红色?直观的现象对于学生来说是多重要。
全体同学的失望就可想而知了。
加强化学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摘要】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主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迫在眉睫的任务。
实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依据教师或教材提供的材料和背景,通过实验、观察、质疑、思考、分析、判断、归纳、综合、概括等多样化的过程,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得出结论,在亲自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全面认识事物,学会科学探究,发展科学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众所周知,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主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迫在眉睫的任务。
化学式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对于完成化学课程的任务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实验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的验证知识、获得结论,主要是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依据教师或教材提供的材料和背景,通过实验、观察、质疑、思考、分析、判断、归纳、综合、概括等多样化的过程,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得出结论,在亲自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全面认识事物,学会科学探究,发展科学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理性认识,创造有效教学和高效教学。
一、展示实验的设计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演示实验是课堂演示实验是化学实验教学最主要和基本形式之一。
它是由教师示范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的实验,它是学生认识化学世界的窗口,是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和具体物质的重要途径。
演示实验具有强烈的教学性、设计性、启发性和示范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利用其优势,展示实验的设计原理,具体实验方案的构思过程,针对学生实际,配合富有启发性的实验讨论,带领学生研究、讨论,吸收蕴藏在知识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智慧因素。
例如,在设计由cu制取cu(no3)2的实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设计多个实验方案,并展示以下实验设计过程:稀硝酸方案一:cu → cu(no3)2浓硝酸方案二:cu → cu(no3)2稀硝酸o2方案三:cu → cuo → cu(no3)2在多套方案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方案选择所遵循的原则:根据原子经济性的要求,反应物消耗量以及对环境污染的角度分析,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
加强实验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
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关键词〕化学教学;实验;创新能力;随堂实验;有趣实验;家庭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和技能,而且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其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形成严谨求实的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从而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实验教学是整个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时,若能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反复练习,那将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地提高,这是其他任何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都不能替代的。
然而在目前的化学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实验教学一直是个薄弱环节,导致许多学生动手能力欠缺。
教师如果能在实验教学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对一些实验进行改进,将演示实验随堂做、学生实验回家做、趣味实验补充做,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设计随堂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学生亲自做实验比观察教师演示留下的印象更深刻,自己动手操作时学生由观看者变成操作者、实验者,其心情之激动、态度之积极、思考问题之主动都是显而易见的。
可见学生做随堂实验既可以达到演示实验的目的,又可以弥补演示实验的不足,因此,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当多采用这种形式。
一般来说,操作简单、费时不长、安全可靠、不污染环境的演示实验都可以改成随堂实验。
例如,“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分子的性质实验”、“氧气的性质实验”、“ 浓硫酸的稀释” 、“酸、碱、盐的性质”等,在课堂上教师积极指导,及时给学生以帮助,让学生通过做实验,逐渐掌握实验操作的要领及原理。
在这样的随堂实验中,同学们可以逐渐学会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和反思,同时实验的技巧和技能也能得到提高。
二、补充有趣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补充一些有趣的演示实验,这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上绪言课时,除了做好课本中的几个实验外,可以增加以下实验:利用氨水挥发可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原理做“铁树开花”,利用花瓣来制做碱指示剂,利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来制做“铜树”,利用碳酸盐与稀酸反应来鉴别珍珠项链的真伪。
加强化学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者:赵友曦来源:《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4年第08期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即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适合于能力培养的环境,让学生通过学会观察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推理,从而增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化学实验不失为一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一、大胆设想,激发创新精神实验是创新之本,化学家的发明成果大多出自实验室,实验室是验证探索、发现新东西最重要、最可靠的手段,平时观察到的新东西,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平时发现的奇异化学现象,要研讨要探索,就要动手做实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验能力.演示实验使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学生实验加深了创新的激情,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通过学生实验的记录和实验观察,特别是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与课本描述的现象出现差异时,使学生对知识的准确性产生质疑,萌发对科学知识进行探究的欲望,并产生一些大胆的设想,教师则应抓住时机,积极引导,围绕教学目标,不断揭示矛盾,对学生提出的质疑进行指导,使学生不断发现矛盾、分析矛盾,同时鼓励学生:没有想象,就无法创新,今天许多科学成果,就是昨天的想象,因此应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面对问题提出尽可能多的设想,并从中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推敲,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众多设想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办法,再从其中找出最简捷的方法,通过“质疑-设想-探讨-成功”,不断探索,使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二、改演示实验为师生共同完成或学生分组实验我国的中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理论成绩总是居于优势,可实验成绩往往落后于其他国家.其主要原因是:中学教材中安排的实验本来就不多,而一些教师还不自觉地用讲解和演示代替学生的动手操作,有的干脆以程式化的书面训练代替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实验能力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若以30分为满分,高中生化学实验能力平均为17.05分,初中生化学实验能力平均为19.16分.通过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的综合评价是:初高中学生实验能力均不及格,这种状况势必会制约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应通过动手做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的做法,可将一些演示实验改成师生合作实验或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给学生提供了人人参与、自己动手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成功者从中获得喜悦,激发了其创新的兴趣和激情;失败者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激发其认真思考,勇于创新,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三、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是指在化学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分析综合等思维过程来获取知识,这一过程要求学生有较多的思考和讨论,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探索知识的状态,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有利.在化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可让学生在真实、生动、直观、充满神奇的实验情景中,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直接感知的事实和获得的信息所产生的问题自动引发思考,在探究中获得真知.四、开展实验设计,激发创新意识实践是创新的摇篮,实验设计是一个动手动脑并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过程.通过学生自己思考设计实验,既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在组织学生开展实验设计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查找一些实验小窍门、实验药品及仪器的代用品、实验装置的改进等有关资料,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应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和创造兴趣的问题,尽量给学生一些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活动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例如,在讲“硝酸的性质”后,把铁放入浓硝酸中,不易观察到明显现象,这时教师就说铁遇浓硝酸发生钝化.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角度来说,有的学生认为没有反应.针对这个问题,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来验证铁与浓硝酸发生反应.方案1: Fe+浓HNO3混合,加水稀释(有少量气泡),取其中少许溶液加铁屑(反应剧烈).方案2:铁片插入浓 HNO3,取出洗净,再插入CuSO4溶液,取出观察,用小刀划几条痕迹,再插入CuSO4溶液,取出观察.方案3:Fe-Sn-FeCl3原电池;钝化的Fe-Sn-FeCl3原电池.比较两者电流的偏转方向.通过这样的实验设计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也使学生创造性地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总之,在化学教学中要实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化学实验是最好的切入口和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融培养兴趣、激发创新意识为一体的基础化学实验的作用,组织多种形式的实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论文
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而化学实验则是化学学科的灵魂,实验教学尤其适合求知欲、好奇心都十分强烈的中学生,化学实验不仅是学生获取直观信息、认识化学世界的窗口,而且是帮助学生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思维判断能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更重要的是化学实验过程本身就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
下面我就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谈一些体会。
【关键词】培养创新意识开展探究性实验【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0(a)-0049-011 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学科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和规律的拥有欲以及将所知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
生活是化学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化学知识的应用场所。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生动具体的时实或问题来呈现情景。
其中包括如此生活中的物品、现象、事件和经验,又包括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工农业生产问题以及能体现化学与社会、人类文明发展有关的事实和材料,还有重要的化学史实、发明发现的故事等等。
引导学生从化学视角、化学方法去观察、思考日常生产生活、科技进步及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典型问题,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科技发展中的地位,提高学习化学的热情,培养学生接受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
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学生的现有水平,那些和学生已有知识有些联系,学生知道一些,但又不能完全解决,即在旧知识的结合点上产生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最能有效地驱使有目的的探索。
如在讲授“盐类水解”时,先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判断nacl、nh4cl、ch3coona水溶液的酸碱性,然后用ph试纸测上述溶液的ph值。
化学实验教学应加强创新教育-教育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教学应加强创新教育教育教学论文论文导读::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实验教学应注重创新,从创设实验问题情境,创新演示实验,学生自主设计等方面入手,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论文关键词:实验教学,创新,创新教育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化学教学离不开实验。
新课标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重视学生对于实验经历与体验。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代替的。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以教材为依托,创新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课本中的某些实验进行创设、改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积极实施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一、创设问题情境教育教学论文,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时,需适时创设梯度合理的系列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激发学生的思考欲、创造欲。
实例1:让学生设计实验,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的硫酸镁杂质,问题提出后让学生思考:应该应用什么原理;先除去镁离子还是硫酸根离子;如何判断杂质是否除净;如何避免混入新杂质……学生提出的解答方案可能五花八门。
甚至会有一些“大胆”的想法,此时教师重在引导学生讨论与探索然后经过实验获得方法,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实例2:如何判断铝、铜、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学生猜想出很多顺序,Al>Fe>Cu;Fe>Al>Cu等。
我诱导他们根据实验事实,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与弱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锌能与盐酸发生置换反应而铜不能,镁与盐酸反应比铁与盐酸反应剧烈,铁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同学们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方案:a.用铝、铁、铜分别和盐酸反应。
b.用铝和氯化亚铁反应,铁和硫酸铜反应。
c.用铝和硫酸亚铁反应,铜和硫酸亚铁反应。
d.用铁和硫酸铝反应,铁和硫酸铜反应。
同学们的实验方案经审定后教育教学论文,就按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
a组同学观察铝、铁、铜分别和盐酸反应的速度。
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教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不仅是使学生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提高各种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构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大厦”.一、更新实验教学观念数学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只注重理论知识的验证及基本实验方法与技能训练的培养模式.在某种意义上,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实施创新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作为教师,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树立创新的观念,立足于开发学生的实验潜能,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保护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发展和创新精神,改变“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让学生由教的对象变为学的主体、创新的主力,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二、创设化学实验情景,优化创新思维过程教师应该“稚化思维”、“心理换位”地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充分暴露.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不在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上时,教师不能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之中,更不能用粗暴的方式中断学生的思维过程,而应积极创设化学实验情景,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来解决问题.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富有创新精神的氛围,为学生思考、探索提供创新的具有开放性和选择性的最大空间,才能优化学生的创新思维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三、在改进课本演示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化学课本的演示实验都是具有相当的基础性、目的性、典型性、指导性的意义,教师要在熟悉教材和实验内容的基础上,组织好演示实验,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目的、所需药品、操作步骤,认真观察和记录现象,并经缜密思考得出结论.教师必须用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去感化、影响学生.尤其要告诫学生不遵守实验规程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必要时可结合实验的正反实例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示范,使学生形成一丝不苟的精神和严肃认真的实验态度.同时,在演示实验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进行各个环节的启发,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从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去总结.如课本中有些实验有刺激性气体或有毒气泄漏污染环境,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教师可以提出改进这些实验防止污染的课题,让学生经过研究提出有创新性的改进方案.例如,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如按课本上的实验装置进行操作,必然会有氨气外逸,学生提出用倒扣的漏斗于水中吸取氨气防止氨气外逸.又如,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有毒气体有外逸,有的学生提出用盛碱石灰的球形干燥管吸收,有的学生提出倒扣的漏斗于碱溶液中吸收.通过讨论,学生思维被激活了,创新胆子大了,创新能力提高了.四、改验证实验为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是用实验来论证已学化学知识的正确性.在验证性实验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探索性实验是先做实验,通过观察、记录、分析、讨论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了解事物的本质及变化的根源,把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手、脑、眼等多种感观参与,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建立创新思路和创新观念,以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例如,在讲“Cl2的性质”时,首先设疑:Cl2能否溶于水?能否与水的反应?若能,生成物是什么?学生讨论出实验方案,再来验证.实验:(1)在两瓶颜色相近的氯气中任取一瓶加少量水,振荡,与另一瓶氯气比较颜色,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2)在氯气中分别加入:①AgNO3溶液和稀HNO3;②NaHCO3溶液;③蓝色的石蕊试纸.分别看到什么现象?结论如何?(3)将纯净干燥的Cl2分别通过干燥的和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又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然后一起讨论分析:(1)加水的试剂瓶中气体颜色变浅,水溶液变为黄绿色.(2)产生白色沉淀;产生气泡;先变红后褪色.(3)干燥的试纸不变色,湿润的试纸先变红后褪色.最后得出结论:氯气能溶于水,但溶解度不大.溶解于水中的Cl2,一部分与水反应产生Cl- 、H+、HClO.干燥的Cl2不具有漂白性,起漂白作用的是HClO.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主动积极探索的热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总之,学生的素质不是在一两天就可以提高起来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是朝夕的事情,但只要时时、处处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放在教学的核心位置,充分发掘化学实验的作用,学生的创新能力定会不断提高.而教师在此过程中则应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使化学实验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平台.。
加大实验教学力度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加大实验教学力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化学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具有实践性和创造性的课程。
然而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懂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至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很少引起师生的共同关注。
因此,改革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下面谈谈自己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认识和实践。
一、培养学生化学思维能力。
(一)做好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思考相结合的习惯。
成功的演示实验,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为学生的思维创设了认识的平台。
教师应该抓住时机,通过问题启发、讨论启发、得出结论等形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养成观察与积极思考的习惯。
例如:细铁丝在纯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演示前,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各步操作并思考原因,然后,边演示边交待操作方法,当学生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时,兴致很高,此时抓住时机让全班学生观察瓶壁和瓶底的黑色固体,引导学生讨论:①集气瓶里为什么要留少量水?加水行吗?②待火柴梗临近烧完时,为什么要自上而下缓慢地插入集气瓶中?这样学生掌握了燃烧实验的关键,同时得出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纯氧中却能剧烈燃烧的结论。
(二)在实验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在实验的基础上把获得的感性材料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综合,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得出结论,并应用于实际,独立地解决问题,逐渐培养学生全面、深刻、敏捷的思维品质。
例如置换反应概念的形成。
实验锌、镁、铁分别与稀硫酸的反应。
将锌与稀硫酸反应的液体取少量倒在蒸发器里加热,蒸发器里出现白色的固体——硫酸锌,完成文字表达式及化学式。
同时板书锌、铁分别与稀硫酸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及化学式,然后与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做对比,并观察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分析各物质所属类别,找出共性,从而抽象概括出置换反应的概念。
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通过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可以分三步——启发阶段、探索阶段、创新阶段。
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
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摘要:初中化学是培养学生化学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
在当前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从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出发,探讨了如何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了当前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实验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该重视实验教学的开展,并探索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首先,一些教师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实验教学只是辅助手段,没有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其次,实验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往往按照教材进行演示实验,学生只能被动地观察和记录,缺乏思考和探究的机会。
此外,一些学校实验设备不足,或者实验设备老化、损坏等问题,也会影响实验教学的效果。
三、如何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引导学生参与实验设计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是实验的设计者和操作者,学生只是观察者和被动的参与者。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操作。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增加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来获取新知识的一种实验方式。
与传统的验证性实验相比,探究性实验更加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该增加探究性实验的比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来发现化学规律和化学原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
利用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利用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摘要: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化学实验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既能为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及其变化规律提供实验事实,又能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关键字:化学实验创新能力培养在高中化学新课程中,化学实验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既能为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及其变化规律提供实验事实,又能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更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在加强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提高学生创造能力方面所作的探索。
一、创设教学情境,增加趣味性演示实验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趣味实验中生疑激趣,并通过分析问题,认识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例如,在复习空气的有害气体时,增加了一个实验:“测定雨水的PH值”,然后提出问题:(1)为什么PH值小于7?(2)这种雨水是否属于酸雨?(3)酸雨中主要成份是什么?(4)酸雨有哪些危害?在实验和问题的激发下,同学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时,有的同学与同桌讨论;有的同学去翻书查阅资料,个别同学甚至马上回答(当然答案可能并不完整)。
片刻后,再让更多学生发表意见,最终得出结论。
为了让学生能对结论的感知上升到理性认识,便进一步提问(1)这种雨水说明该地区酸雨情况是否严重?若严重的话,可采取哪些措施减少酸雨,减少损失?由于该问题的答案是多方面的,所以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提出较多的,具有一定新意的解决方案。
如采取用水冲的办法,来稀释农田里的酸雨危害;城市建筑物表面用耐酸雨的稳定材料处理等等,最后,通过讨论他们一致认为最根本的措施要从改进能源结构,改善燃料质量等方面着手,消除或减少污染源。
二、改进一些课堂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国科学院院士朱兆良说过:“如果人云亦云,就永远不会超越,只有形成自己的思路、思想,多方面看问题,才能超出前人”。
加强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能为学生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提供实验事实。
它具有目的性、探索性、现实性和感知性。
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结合的三维目标,体现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在实验教学中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实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最佳环境,绪言课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入门课,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生如果能在化学实验中感到自然的美妙多彩、化学的神奇,并由此产生对知识的渴望,那就是化学实验课的成功。
在绪言课上创造这样一个情景:拿出学生平时喜欢吃的糖块,让学生行办法点燃糖块,学生想出的各种办法都不能使糖块燃烧,这是教师拿出一个烟灰缸,将糖块放在烟灰上,再将蘸满烟灰的糖块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很快糖块燃烧了,不同的糖块燃烧时的火焰是不相同的,而且还可以拔出丝来,学生看到此景一片惊叹,问题也就随之而产生“真是怎么回事?”“糖块怎么会燃烧?”“烟灰起到什么作用?”这样就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奥秘的欲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
化学实验中呈现“魔术”般的变化,会使学生感到自己置身于广阔的知识田地中,从而激发求知欲望,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为今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以课本实验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演示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思维活动,具有感知性和示范性。
教师要做好课本安排的演示实验,在学生正确理解课本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拓宽和深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在学习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时,完成教材演示实验后,引导学生分析:(1)按教材实验能否收集到纯净干燥的氯气?(2)氯气中可能混有哪些杂质?为什么?(3)如何制取纯净干燥的氯气?通过分析讨论,根据已学过的知识,确定出最佳方案:先将生成的氯气通过饱和的食盐水洗去氯化氢气体,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
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者:钟银燕邱葱花来源:《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3年第10期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化学实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提高实验技能,使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环节.学生只有对本学科有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主动学习,才能取得最佳学习效果.兴趣能产生动力,兴趣能造就人才,它是天才之因.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对所教学科的兴趣.当学生对所教学科产生了兴趣时,学生的学习才能主动、自觉、轻松愉快.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才能达到教学的最高潮,促使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其中上好实验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一、上好绪言课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教育阶段.尤其是第一节绪言课,学生往往带着好奇心注视着教师的一举一动,这节课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用精练的、有表情的语言,阐述化学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做好实验.在绪言教学中,除了做教科书的常规实验外,教师可以增加“魔棒点火”、“喷泉实验”、“白纸显红字”等实验.通过这样的实验,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由好奇心转变成一种需要,转变成浓厚的学习兴趣.二、创造条件,变生活为实验在教学中,不是教师把课本知识讲明白了,学生就能听懂,教师的演示实验成功了,并不等于学生知道怎样做实验.演示实验能帮助学生顺利形成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演示实验仅仅是教师做实验,学生没有亲自动手.绝大多数学生渴望自己亲自动手做实验.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能在实验室做的实验仅仅是一小部分.要满足学生长久的兴趣要求,教师就必须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生活现象因地制宜,变生活为实验.例如,可结合碳酸盐、二氧化碳的性质,引导学生在家里做“鸡蛋在白醋中游泳”的实验;在学习白磷自燃的性质后,联系日常“自然现象”,破除迷信“鬼火”之说;在学习酸、碱、盐指示剂后,引导学生在家中炒苋菜时放点食醋会变更红;在学习碳酸盐后,引导学生在家中做小实验,并积累大量的感性认识.久而久之,就会引发学生观察思考问题,或产生一种追根究源的想法,并形成强烈的求知欲.在化学教学中,学生会带着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化学之“谜”去学习,渴望教师能帮助他们解决一些疑惑.而教师遂势利导,结合课本上的知识讲解,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充分利用教室、家庭等场所做实验根据一些实验现象,推断某些未知物,能够培养学生形成严密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分析一些实际问题和解释一些科学现象的能力,然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学生就要对各类物质的性质、反应现象、溶解性等比较熟悉,特别是一些物质的颜色状态,学生往往要花大量时间去记忆,但有时还不一定记得牢.为了方便学生记忆化学知识,教师可利用一些物质错误与正确的“对比”展示在教室一角,有条件的学生可在家里做小实验.如FeCl2的颜色是浅绿色,易错记为蓝色;Fe(OH)3是红褐色,易错记为红色;Fe2O3为红色,易错记为黄色;KMnO4为紫黑色,易错记为黑色;铜粉为红色,易错记为黄色;等等.这些药品可以用试管装好,放在教室一角,也可以把一些常见药品装入袋中贴上标签,固定在墙上,由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无意观察,并且每周换一些药品,反复轮换后再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填上颜色或化学式.另外,教师每次做演示实验后的生成物由课代表放在实验小角,供学生回味,以巩固所学知识.四、化学实验与开展环保活动相结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高科技的飞速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因此,树立环保意识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对学生加强环境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可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所学化学知识用于环保,引导学生考察周围生态环境,并对附近的河流、空气、生活小区进行二氧化碳、酸碱度等的简单检测.学生自己做实验,能够亲眼目睹环境污染的现实和危害,从而提出保护环境的方案.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学到了许多环保知识,这是一举多得的活动,既体现了素质教育思想,又使化学知识与环境知识相结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始终抓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根弦.实验没有固定模式,教师要尽可能创造更多的条件让学生做实验.实验教学是学生很喜欢的教学方法,学生愿意学、兴趣浓,并且可以不知不觉地学到许多知识.通过形式多样的化学实验,学生不仅经常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由被动地学习变成主动地学习,通过主动地学习掌握许多化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论文: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论文: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新世纪需要创新能力强的四有人才,这就为教育工作者在培养人才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的灵魂,是学生认识化学的窗口,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
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所以只有加强实验教学,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更新实验教学观念以前在应试教育中流行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
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化学教师必须更新实验教学观念,否则就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教师平时要加强理论学习,用理论指导实践,尽可能多地掌握先进的实验教学方法。
教学中要认真钻研实验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和对实验方法、步骤进行改进。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激发兴趣,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心理学家认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不仅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先导,而且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内在动力。
化学实验具有生动、直观、新奇等特点,易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绪言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一课,教师可利用化学学科的优势在绪言课上设计一些趣味实验,如“魔棒点灯”、“清水变牛奶”、“白花变红花”等,使学生感到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魔幻的学科,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除此,在绪言课上还应使学生了解化学不仅仅是神奇、有趣,还是一门对人类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科学,可以使人类的生活更美好。
这样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使学生产生学习化学的迫切感,从而激发学生去求知、探索、去创新。
三、让学生多做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
课本中有许多演示实验和部分学生实验,我把学生有条件做的部分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或学生实验,如把“碳酸氢钠加热分解”、“浓硫酸的特性”、“氨的性质”等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使学生在亲临其境中体会、感知、掌握新知识,同时在操作中表现出自己的才干,体验自己创新思维的萌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摘要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
文章阐述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创新精神,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1领会大纲精神,充分认识实验教学
新大纲在“初中化学教学目的”中除了规定学生需要学习一些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特别突出强调要重视情感领域的教学和对学生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在教学内容方面,从义务教育实际出发,新大纲适当降低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要求,较大幅度降低化学计算的要求,在适当拓宽元素化合物知识面的同时,加强了化学实验,把演示实验列入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
新大纲列出的64个演示实验要求教师必须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很好完成(一定要做,不是可做可不做),共安排了26个“活动与探究”,其中有16个是以实验为主要活动内容,可以说实验是探究活动中重要的环节。
“活动与探究”中的实验,更加侧重于探索和研究,这样的实验不是单纯地以理解知识和培养兴趣为目的,而是以实验为活动的载体,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来完成科学的探究活动。
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完成,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做实验的机会”。
有一句格言很恰当地表达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我听见因而我忘记,我看见因而我记得,我亲手做因而我理解。
”
在教学要求中除了“使用仪器的技能”(13种仪器)和“实验操作的技能”(8项)外,还把“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初步的结论,并如实书写实验报告”以及“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安全操作”也规定为实验的教学要求,体现了实验教学的整体功能,其目的在于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真正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改变以往只重讲授,轻视实验的倾向,纠正为了应付中考用讲实验、背实验代替做实验的错误做法,以及比较普遍存在的只满足于完成规定的实验教学任务而忽视通过实验教学养成学生良好实验习惯,训练观察思维能力和培养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等问题。
深刻领会新大纲精神,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化学实验的教学与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情感、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
初中学生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的。
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原动力,也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
初三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年级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那么,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
我在教学中主要抓以下三点:
2.1强化演示实验教学
首先要认真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
兴趣盎然的观察能活跃学生的思想,形成积极思考的氛围,从而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对这些演示实验,我全部安排在45分钟课堂教学中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
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还作了适当的补充和改进,以增强实验效果。
在讲催化剂概念、气体的制取和性质、酸碱盐的性质时,演示实验尤为重要。
如在讲氧气的鉴别时,我没有先讲鉴别方法,而是用一个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进两个集气瓶中,让学生由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鉴别氧气的方法。
再如在讲实验室制氢气是用锌而不是用镁或铁的原因时,增加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分别用锌、镁、铁三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让学生观察现象有何不同,同时查资料找到了三种金属的不同价格进行比较,再由学生得出为何不用镁、铁而用锌的原因。
这也为以后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打下了基础。
2.2开发家庭小实验
新教材配合教学内容,设置了13个家庭小实验。
教学实践表明,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一定作用。
根据学生自身的
特点,结合本校实际,尽可能地做一些有意义的实验。
例如:在讲“走进化学世界”时,我先避开书本,通过放录像,让学生了解化学世界的奇妙无穷,并做了几个趣味实验。
如:“喷雾显字”、“清水变葡萄酒”、“魔棒点灯”、“晴雨花”等,将学生带入无比美妙、神奇的化学迷宫,使他们从这些妙不可言的现象中产生学习化学的渴望之情。
然后我才引出新课内容。
这样紧紧地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效果当然要比平铺直叙好得多。
在教学中适当补充一些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的实验,如讲到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的一系列变化后,我用幻灯、电视图片等展示桂林芦笛岩、肇庆七星岩、云浮龙宫、阳春龙洞等巧夺天工、千奇百怪、令人叹为观止的钟乳、石笋、石柱,通过分析知道它们实际上是下面两个反应的结果:CaCO3+CO2+H2O=Ca(HCO3)2、Ca(HCO3)2=CaCO3↓+CO2↑+H2O;又如讲了石墨可作润滑剂的性质时,可用铅笔芯的粉末加入锁孔,去打开因长期未用而难以打开的铁锁;在讲到木炭的吸附作用后,可动员同学们回到家中自制一个简易的冰箱的‘“除臭宝”;讲了无水硫酸铜吸少量水由白色变成蓝色的晶体后,可补充实验:怎样检验无水酒精或煤油中是否含有水分?用来识别伪劣产品;引导同学们把学到的化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再如讲了酸性、碱性之后,指导学生去测定本地土壤、水样的酸碱性;讲了有机物的知识后,指导学生去学会鉴别羊毛衫的真与假等等。
家庭小实验的开发,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使学生扩大了视野,培养了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而且由于它们与课堂教学内容同步,也对知识的理解和
巩固起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