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但愿人长久教案范文

但愿人长久教案范文

但愿人长久教案范文

教案名称:但愿人长久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但愿人长久》这首诗的意思和内涵;

2.能够逐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3.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

1.理解和分析诗歌字词和形象的含义;

2.理解诗歌背后的情感和思想意义。

教学难点:

1.怎样准确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诗歌欣赏和理解,提升他们的文学修养。

教学准备:

1.诗歌《但愿人长久》的课文材料;

2.课件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但愿人长久”这个词组的含义,让学生猜测这首诗可能是表达什么样的情感或思想;

2.引导学生忆起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爱情诗歌,例如《红楼梦》中的诗词。

核心内容讲解(10分钟):

1.展示诗歌《但愿人长久》的内容,逐句解读其中的意思和形象表达;

2.分析每一句的情感和思想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掌握诗歌的艺术技巧和表达方式。

学生讨论与分组活动(20分钟):

1.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自己对

诗歌的理解;

2.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

和见解;

诗歌欣赏和表达(30分钟):

1.向学生展示其他古代诗歌中的爱情文化,例如《红楼梦》的诗词;

2.鼓励学生欣赏这些诗歌,感受其中的情感和美;

3.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并用自己的语言将诗歌中的情感

表达出来,或者用自己的方式创作一首表达自己思想的诗歌。

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学生要理解和欣赏诗歌的重要性;

《但愿人长久》说课稿

《但愿人长久》说课稿

但愿人长久说课稿

一、说教材

《但愿人长久》是苏教版第七册第二课。课文采用文包诗的题材以文解诗、凭诗赏文,叙述了宋代伟大文学家苏轼写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过程,描述了苏轼与弟弟苏辙之间真挚美好的兄弟情义。文章温馨感人,情深意重,不仅细腻写出苏轼写作此词时的心态变化,更重要的是展现了词人虽然自己不能与亲人团聚但是依然祝愿人间美好团圆的博大胸襟,与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根据新课标对第二学段的要求,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了教学目标:

第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文章中的十个生字其中睁是后鼻音重点圈出,认识三个生字其中“埋”是多音字。

2、能流利朗读课文,并且有感情的背诵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第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心绪不宁”、“形影不离”。

2、能够联系上下文把握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出来的画面。

第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理解苏轼和弟弟苏辙之间深厚的情义。

2、理解苏轼由“心绪不宁——埋怨——宽慰”的复杂心理过程。

3、联系课文内容,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深切含

义。

其中知识与技能目标和过程与学法目标是重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难点。

二、说教法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根据新课标对第二学段的学生的要求: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我设计了情境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和讲授法。

三、说学法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第二学段需要“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略诗文大意”,因此我将语文朗读贯穿课堂始终,同时采用联想想象法促进学生思维。为了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适当开展合作探究法的学习。

第2课《但愿人长久》说课稿

第2课《但愿人长久》说课稿

第2课《但愿人长久》说课稿

苏轼离开密州时,面对的是临时干旱、蝗虫遍野的惨淡现象。仰仗文人的良知,他已无暇去探望想念已久的兄弟。在一年一度的中秋之夜,他触景生情,情动辞发,挥笔写就«水调歌头,一泄思亲的忧伤与伤怀。

说教材

本课以故事的方式引见了北宋大文豪苏轼创作名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作经过,属于〝文包诗〞类文章。故事是词意的详细展现,可以协助先生了解词的内容,领略词的深远意境,字里间流显露苏轼既思念亲人,笃于友情,又通情达理,以理谴情,热爱生活,向人世一切分手的亲人抒发诚挚祝愿的情怀。反映了他〝但愿人持久,千里共婵娟〞的积极人生态度和宽广胸襟。

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一至三自然段),引见了苏轼创作的缘由,即思念区分七年之久的弟弟苏辙。第二段(第四至五自然段),详细描画词的意境。第三段(第六自然段):写诗人低声吟诵新作〈水调歌头〉,交代词作已成。

教学目的

(1)知识目的:a、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看法1个多音字,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b、学习〝文包诗〞写法。

c、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

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2)才干目的:a、引导先生了解品味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b、指点先生经过朗诵理清文章思绪,了解文章内容,掌握作者情感。 c、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了解〝但原人持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3)情感目的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并领略皓月当空的美景,感受祖国古典诗词所创设的意境,停止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过词、文、图的对照,讨论交流和重复诵读,感悟苏轼〝宽慰〞的心境和他豁达开朗,积极失望的人生态度。

《但愿人长久》阅读教案

《但愿人长久》阅读教案

《但愿人长久》阅读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对小说的阅读和分析,学生能够:

1、了解小说《但愿人长久》的主要情节,地点和人物;

2、理解文本的主题和意义,并能够分析书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感情;

3、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4、加深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中国文化自信心;

5、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技巧。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小说《但愿人长久》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分析其主题和意义;

2、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教学。

三、教学难点

1、语言和文化背景的理解;

2、如何发现和挖掘出小说中所体现的思想和感情。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以小组为单位,供给学生一个开发想象空间的问题谈一谈,你们想要自己的爱情长久吗? 你们为了让爱情长久,会有哪些做法?

2、预习预告

选择几段文本,让学生课外阅读并进行解读,同时向学生展示小说,《但愿人长久》的封面和书名,点明今天要阅读的文本。对于这一阶段,可以考虑展示小说的节选内容,让学生预习并留下自己的笔记。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书名“但愿人长久”的含义,明确阅读意义。

3、阅读教学

3.1 全课了解大概内容。

带领学生快速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包括人物关系和发生的事件,强调故事会围绕何方面的主题发展。

3.2 精读部分内容并分析思想感情。

分配一段文本,引导学生在小组内阅读、讨论并整理出并整理出文本中的情节、人物关系、语言特点、文化内涵以及可能呈现的思想和感情,最后每个组派一个代表向全班呈现成果。

3.3 小组合作阅读深度解读。

组织学生小组阅读一段经典的文本,让学生根据熟悉的文本,进一步挖掘和分析出文本中所体现的情感、思想和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书中的主题。

但愿人长久 教案教学设计

但愿人长久 教案教学设计

但愿人长久教案教学设计

但愿人长久

一。导入新课

王维说得好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苏是一个人在他想看着别人在家里团圆,欢欢喜喜的过节,自己却一个人孤独的在思念着多年未见得弟弟,他当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

他又是怎么样国过节的呢?

二。进入新课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课文的第四小节,同学们自己把这一小节读一遍,划出课文中表现苏是孤独的词语。

他又在埋怨什么呢

他又问什么要埋怨月亮呢?

因为他觉得月亮也在戏弄人,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那么圆那么亮,但是月亮不是人,无所谓有情或无情,苏是怨月实为怨人,人事纷繁,为了生活而各奔东西,亲人常常很难相聚。

指导朗读,注意要把他孤独的感觉和他埋怨的语气读出来

大家来想一想,这一小节最后为什么要用省略号的呢?他可能还会想些什么?

他一直这样埋怨下去了吗?(一位学生读第五小节)

这是他似乎宽慰了许多,这说明他什么呢?

(说明他与常人不同,说明他豁达大度,热爱人生)

想到这里,它不禁提笔,写下了这名垂千古的佳句: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晴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三。小结

苏使这一美好愿望通过月亮送给了弟弟,送给了亲人,也送给了天下所有的人,这也是这首诗流传至今的原因,也希望这一美好的愿望能留在同学们的心中资料提供者: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和说课稿[修改版]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和说课稿[修改版]

第一篇:《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和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但愿人长久》讲述了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在中秋节的夜晚,仰望皓月,思念弟弟,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故事将这首词表达的情感描述得非常清晰,它反映了苏轼对弟弟的无比思念之情,寄托了祝愿人们和和美美,相亲相爱的美好情感。

苏东坡《但愿人长久》这首词,极富人情味,虽没有直接描写月色,却使人感觉到它的皎洁,它的高贵、和它的清寒。尤其是他借月抒怀,用丰富的想象力,把人复杂心理活动冲突、哀怨、惆怅、矛盾的内心世界,转化为人间美好生活的祝愿。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基调是欢乐的,高昂的,充满对未来的幸福憧憬。

二、教学目标

( 1 ) 知识目标

A 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B 学习文包诗写法

C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四、

五、六自然段

(2 )能力目标

A、引导学生理解品味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B、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C、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原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3)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并领略皓月当空的美景,感受祖国古典诗词所创设的意境,进行美的熏陶。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词、文、图的对照,讨论交流和反复诵读,感悟苏轼宽慰的心情和他豁达开朗,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了解苏轼的情感变化过程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难点。

四、学情分析:从课文内容来看,学生很难理解这篇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因为没有丰富的个人经历,教师的理解也是很肤浅的。为应对这一情况,课前利用早读课和辅导课时间提供了大量关于苏轼的资料,让学生了解他的生活,这样就能使学生感悟课文有了一些基础。教学中以品读悟情为主,教师适当以语言渲染,努力让学生走入课文的情境。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但愿人长久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但愿人长久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但愿人长久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诗歌《但愿人长久》,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增强家庭观念和家庭美德。

2.通过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朗读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但愿人长久》的意思。

2.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准备:

1.诗歌《但愿人长久》的课件或复印材料。

2.录音机或者电脑播放器。

教学步骤:

Step 1:导入

通过问题导入课题,引出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并给予学生些许时间回答。

问题:

1.你知道为什么要感恩父母吗?

2.你曾经为父母做过什么事情吗?

Step 2:诗歌欣赏

1.老师放课件或复印材料,让学生朗读诗歌《但愿人长久》。

2.让学生读一遍,然后选择几位学生来进行朗读。

Step 3:理解诗歌

1.让学生自己默读一遍诗歌,然后思考诗歌中的意思。

2.提问学生,诗歌《但愿人长久》通过哪些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3.解释诗歌具体表达了什么?

Step 4:朗读练习

1.让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诗歌进行朗读。

2.老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和纠正。

Step 5:诗歌欣赏

播放诗歌的录音,让学生跟读。

让学生模仿录音的语调和韵律,一起跟读诗歌。

Step 6:课堂小结

1.提醒学生,父母是给予我们生命和关爱的人,我们要好好感恩他们。

2.总结学习的内容,再次强调诗歌里的表达方式和感恩的重要性。

Step 7:课后作业

让学生背诵诗歌《但愿人长久》,并思考诗歌中的意思。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镇安县铁厂镇中心小学沈世平

【教材简析】

苏教版第七册语文教材第一课,本课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大

文学家苏轼词中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作经过。

故事是词义的具体展现,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内容,领略词的意境,体会苏轼既思念亲人,笃于情谊,又通情达理,以理遣情,热爱生活,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妻儿抒发诚挚祝愿的情怀。课文的重点显然是

在描绘苏轼由“埋怨”而走向“宽慰”的精神轨迹,这正是词人写作

时文学创作的有效途径,也是这首词的绘画艺术魅力所在位置。

【设计理念】

本教学将根据“文包诗”类课文特点,以苏轼的感情变化为主线,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建构”,结合古诗文经典诵读教研课题,熟

读背诵原词,并引导学生另一组体验,以读促悟,让学生在融情探究

中与字词进行心灵对话,领略古典词的写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中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

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探究柳永的感情变化的

基础上,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3.感伤体悟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

婵娟”的含义。

【课前准备】

学生:1.查询一些有关苏轼的资料。2.熟读课文。

教师:有关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扣题引发。

1.导入。(教师演示皓月当空、万里无云的多媒体课件)

同学们,这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你能描绘一下图上的景物吗?在月色如此迷人迷人的中秋佳节,你们家通常是怎样度过的呢?我们看看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又是怎样度过这个中秋之夜的呢?(随即交流课前收集整理的有关苏轼的资料)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苏轼写的有关月亮的文章。(板书:但愿人长久)

第2课《但愿人长久》说课稿

第2课《但愿人长久》说课稿

第2课《但愿人长久》说课稿苏轼来到密州时,面对的是长期干旱、蝗虫遍野的惨淡景象。凭借文人的良知,他已无暇去探望想念已久的兄弟、在一年一度的中秋之夜,他触景生情,情动辞发,挥笔写就《水调歌头,一泄思亲的惆怅与伤怀。

说教材

本课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大文豪苏轼创作名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作经过,属于“文包诗”类文章。故事是词意的具体展现,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内容,领略词的深远意境,字里间流露出苏轼既思念亲人,笃于情谊,又通情达理,以理谴情,热爱生活,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抒发诚挚祝愿的情怀、反映了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积极人一辈子态度与广阔胸襟、

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一至三自然段),介绍了苏轼创作的原因,即思念分别七年之久的弟弟苏辙、第二段(第四至五自然段),具体描绘词的意境。第三段(第六自然段):写诗人低声吟诵新作〈水调歌头〉,交代词作已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a、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b、学习“文包诗”写法、c、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2)能力目标:a、引导学生理解品味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b、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掌握作者情感、c、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原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并领略皓月当空的美景,感受祖国古典诗词所创设的意境,进行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词、文、图的对比,讨论交流与反复诵读,感悟苏轼“宽慰”的心情与他豁达活泼,积极乐观的人一辈子态度。

四年级语文上册《但愿人长久》

四年级语文上册《但愿人长久》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但愿人长久》第二课时教案

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体会作者对兄弟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重、难点: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课前准备: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几个词语,朗读,由这几个词语可以想到什么节日?

二、小组讨论

1、学生自由轻声读文,思考:课文第一段交代了什么?

2、指名说说。

三、交流展示

1、学生读文,说说从这首词中读出了怎样的一种感受?

2、出示课文中的图,说说这是什么时候?图中苏轼表现怎样?

3、读第2节,对比一下,人们与苏轼的心情有什么不同?

4、指导朗读:读出人们的喜悦,苏轼的思念与惆怅。

四、质疑拓展

1、为什么在如此佳节,苏轼不思念别人而是思念苏辙呢?

2、出示填空:苏轼思念弟弟是因为__________。

五、检测反馈

1、看着如此美好的月色,苏轼在床上睡不着,他想到了什么?他的情绪有什么变化?请读文找出有关的词。

2、讨论、小结:中秋佳节,万家团员,苏轼与弟弟却天各一方,难以相聚,正所谓"月圆人不圆",心中顿时升起难以名名状的惆怅与埋怨。板书:月圆人不圆

3、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苏轼为什么埋怨月亮?

4、讨论、小结:词人眼望圆月,悟出人有悲欢离合,就像月有圆有缺,很难十全十美的人生哲理。既然人有离合,那么诗人又是如何对待的呢?

5、指导朗读苏轼为亲人无法团聚而埋怨月亮,更见他对弟弟手足情深。

6、指导朗读(范读与指导相结合)

六、小结反思

1、你能不能来说说这首词的意思?(可以用课文中的话,也可以用自己理解的意思)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一个持久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反思和调整。为

了让教学设计能够长期有效,以下是一些建议:

1. 综合教学理论和教育实践: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结合

教学理论和实际经验,确保教学设计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2. 强调学生中心:教学设计应注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3.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根据

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生特点来设计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

的学习效果。

4. 多元评价手段: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包括笔试、口试、

实践操作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发展。

5. 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充分利用教材、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网络资源等,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6. 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设计是一个不断反思和改进的过程,教师应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长久的教学设计需要教师的经验积累、理论指导和不断的改进,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提高教学效果。

但愿人长久导学案

但愿人长久导学案

2、但愿人长久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3、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学会本课生词,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自学与交流】

一、课前准备

1、搜集苏轼的资料,包括生平和一些诗词等。

2、朗读苏轼的《水调歌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把这课文读一遍,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想一想这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认读生词,读准字词是读好课文的基础。

苏轼朝廷苏辙婵娟皓月当空宽慰玩耍吟诵躺下埋怨

眼睁睁观赏品尝时隐时现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屈指算来

3、读准字音生字,认准字形,并正确书写在田字格里。

三、初读1、2、3段

1、你读明白了什么?()

2、哪个词写出了苏轼特殊的心情?()

3、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

四、初读4、5自然段

读后思考:这两自然段与诗有什么关系?()

五、读文思考:中秋之夜,家家户户都在品尝月饼,欣赏明月,苏轼的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找一找,划一划。

【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本课生字和词语。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1、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工婵娟”的含义。

【自学与交流】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交换一下位置,你们是苏轼,我做你们的学生,学生我有几个问题要请教苏轼先生,可以吗?

一、体悟“心绪不宁”

1、苏先生,中秋之夜,家家户户都在品尝月饼,欣赏明月,您老为什么如此“心绪不宁”呀?

四年级上册语文《但愿人长久》一等奖说课稿

四年级上册语文《但愿人长久》一等奖说课稿

四年级上册语文《但愿人长久》一等奖说课稿

《四年级上册语文《但愿人长久》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四年级上册语文《但愿人长久》一等奖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但愿人长久》是苏教版语文课本第一单元中的第2课。课文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词中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作经过。课文以故事的形式展现了词意,讲述了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在中秋节的夜晚,仰望皓月,思念弟弟,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故事将这首词表达的情感描述得非常清晰,它反映了苏轼对弟弟的无比思念之情,寄托了祝愿人们和和美美,相亲相爱的美好情感。苏轼的《但愿人长久》这首词,极富人情味,虽没有直接描写月色,却使人感觉到它的皎洁,它的高贵、和它的清寒。尤其是他借月抒怀,用丰富的想象力,把复杂心理活动——心绪不宁、埋怨、宽慰的内心世界,转化为人间美好生活的祝愿。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基调是欢乐的,高昂的,充满对未来的幸福憧憬。反映了他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广阔胸襟。

(二)根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10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3 .能借助课文中的故事内容,通过联想和想象读懂诗词的意思,了解苏轼创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经过,感受苏轼思念亲人的.情感。

4.通过学习,体会中国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思想感情,了解中秋这个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深意。

通过四年的集中识字,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但是,在四年级对学生进行字词教学还是很重要的。特别是一些形近、音近字,更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区分。在学生自学生字词的基础

2023最新-《但愿人长久》(优秀7篇)

2023最新-《但愿人长久》(优秀7篇)

《但愿人长久》(优秀7篇)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壶知道为您精心整理了7篇《《但愿人长久》》,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但愿人长久篇一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自然段。

2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 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

5 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相配的词语。

2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 了解苏轼,欣赏配乐诗水调歌头。

4 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朗读导入,简介生平。

1 播放水调歌头的录音带,小黑板出示水调歌头全篇。

2 简介苏轼生平,并揭示课题。(板书:6 但愿人长久)

二初读课文

1 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自由练读课文后的生字

画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理解词义。

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2师检查自读情况

(1) 检查词语的读音与记忆(小黑板出示)

品尝玩耍埋怨睡觉吟诵悲欢离合屈指算来

观赏但愿宽慰眼睁睁隐藏阴晴圆缺躺在床上

(2) 学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探讨

婵娟埋怨皓月吟诵等

(3) 指名试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事,是一件什么事?

三诗歌诵读比赛

1 学生准备,小组之间先进行交流,比比谁读得好,并选一名代表出来准备参加班级比赛

2 师生选好参赛人员和评委,准备比赛

3 比赛正式开始,师和评委打分

4 选出一名最佳读手,关配乐朗诵诗

《但愿人长久》教学案例与反思

《但愿人长久》教学案例与反思

《但愿人长久》教学案例与反思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但愿人长久》教学案例及反思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179

【教学片段】

学习活动一:

教师板书课题,提出问题:

师:谁熟悉这个课题?知道它的出处吗?

生(1):我知道,这是一首词中的句子。

生(2):我知道,这首词是苏轼写的。

生(3):我知道这首词的名字叫《水调歌头》。

师:有没有谁读过这首词?能背几句给大家听听吗?

生(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很好,这句词脍炙人口,是这首词中最有名的一句。

生(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很好。

生(3)我会背全词。

师:真的?太好了,快背给我们大家听听。

生(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生背完,学生鼓掌)

师:能告诉大家这首词你是在哪儿看到的?为什么要把它背下来?

生(3):这是我在爸爸的一本书中看的,我爸教我背的。

师:是啊,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它们不仅语言优美,意蕴深长,而且读来朗朗上口。我们在课余也一定要向这位同学学习,自觉地背诵一些优秀诗文,丰富自己的积累。那么谁知道课文与此词有没有关

系?快速浏览一下课文,告诉大家。

生(3):这篇写的就是苏轼写《水调歌头》的经过。

(学生浏览课文)

师:对!那苏轼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下这首词呢?这首词又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

学习活动二:

师: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的第1部分,看看哪些词语引起了你的注意,把它圈出来,想想这些词让你联想到什么。(学生阅读、圈画)

《但愿人长久》精彩教学案例

《但愿人长久》精彩教学案例

《但愿人长久》精彩教学案例课前随想

月亮总给人以与蔼可亲的感受,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您的脸。要不然。中国历代诗人又如何会去歌颂这着迷的月亮?什么'澄江涵皓月,水影若浮天','孤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是一位学生的习作,一次偶读,让我感慨颇深,以至牵情于月,想到中秋之至,本班住校的小孩们在外乡读书,如本文作者苏轼身处同境,琢磨着,我应该让小孩们度过一个愉快的中秋佳节。

教学设想

中秋节的前夜,我发给她们每人一块月饼,那天晚上我们坐在操场上吃着月饼,徜徉在月色下,切实地感怀着这轮明月。。、。、。课上,准备首先以歌曲《但原人长久》开课,引出“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引导到中秋佳节,回忆佳节中的度过的情景,体会甜美的亲情温暖。由此引入“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苏轼,介绍苏轼以及其家人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我诵读这首词、学生读课文,而后,默读中找到苏轼情感变化的词,想什么缘故会有如此的变化?然后分块教学,指导朗读。在体会埋怨的原由时,我想引入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最后在理解词句思想时,我还想引入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以及王勃

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等诗词。最后我再与学生在音乐的渲染下,齐读,齐唱《水调歌头》将古诗情韵推向高超。

教学过程

上课前播放FLASH歌曲<但愿人长久>,渲染气氛。

融情入境--—-望月

1、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在今天这个特不的生活里让我们接着学习“引读”课题:《但愿人长久》 2、今天是什么特不的生活?您希望与家人如何度过这个传统佳节?(洋溢着幸福、甜蜜……)(生尽情讲,当学生讲到赏月时,我趁势出示皓月图片:(师:月到中秋格外明!今晚,我也准备好好欣赏这轮皎洁的圆月。) 3、课件出示:苏轼赏月图 + 凄凉的二胡曲过渡:千年往常,同在这一轮明月下,文学家苏轼被贬职,派往密州做官,长年漂泊她乡,不能与亲人团聚,望着这一轮皎洁的明月,思念起自己的弟弟苏辙“才上心头,却下眉头”,因此她挥毫,作下了这几句脍炙人口的词: [教师动情的叙述与课件中的情境图相结合,让学生投入地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中,这为学生后面的情感投入铺设了桥梁,只有入境才能入情,入情才能动心、悟文] 4、课件在原来的图+音乐上打出:词音乐接着播放、 5、自己轻声读读、谁情愿读?谁还想读? 6、苏轼是在如何的情况下写出这首词的?师:情到深处意更浓,这首词就是作者思念弟弟的真情外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课文《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6自然段。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3、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4、通过朗读,对学生进行理解性诊断与矫治,使学生初步领略古典诗词的意蕴,激发起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意,体会苏轼的思亲之情。

教学过程:

一、揭题,基础性诊断与矫治。

1、读题,理解题意。

2、简介苏轼。

3、基础性诊断练习,学生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苏轼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自主性诊断

1、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检测,进行自主性诊断与矫治。

3、检查,进行群体性诊断与矫治。

(1)认读生词。

(2)指名读课文,相机指导读好长句子。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精读感悟,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一)学习1-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交流,群体性诊断与矫治。

(1)交待了苏轼创作的原因。

(2)中秋节,各家团圆,而苏轼却“独在异乡为异客”,你还联想到什么诗句?

(3)苏轼与弟弟感情如何?你从哪个词看出的?

3、指导朗读

(二)学习4-5自然段。

1、诗人为什么睡不着?

2、诗人为什么埋怨月亮?从那些词看出他的思亲之情?

(1)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

(2)讨论交流,群体性诊断与矫治。

苏轼并未陷于怅恨之中,很快解脱,他转念又想到了什么?从哪看出他的豁达大度、热爱人生、积极向上?

3、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6自然段。

1、读诗句,用第五段中的.句子理解诗句。

2、介绍古典诗词及《水调歌头》。

3、听课文录音。练习朗读。

四、总结课文,自主性诊断与矫治。

1、总结全文。

2、背诵《水调歌头》。

五、发展性诊断与矫治。

1、收集有关古典诗词的资料,在班级交流。

2、开展背诵“古典诗词”活动,将生活与学习相互结合,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能力。

(搜索本课的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地址.c)

本文转载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