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优秀4篇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优秀4篇《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篇一【教材简析】苏教版第七册语文教材第一课,本课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词中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作经过。
故事是词义的具体展现,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内容,领略词的意境,体会苏轼既思念亲人,笃于情谊,又通情达理,以理遣情,热爱生活,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抒发诚挚祝愿的情怀。
课文的重点显然是在描绘苏轼由“埋怨”而走向“宽慰”的精神轨迹,这正是词人写作时的着力点,也是这首词的艺术魅力所在。
【设计理念】本教学将根据“文包诗”类课文特点,以苏轼的感情变化为主线,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建构”,结合古诗文经典诵读教研课题,熟读背诵原词,并引导学生换位体验,以读促悟,让学生在融情探究中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领略古典词的意蕴,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中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探究词人的感情变化的基础上,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3.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课前准备】学生:1.查阅一些有关苏轼的资料。
2.熟读课文。
教师:有关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扣题引发。
1.导入。
(教师演示皓月当空、万里无云的多媒体课件)同学们,这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你能描绘一下图上的景色吗?在月色如此美丽迷人的中秋佳节,你们家通常是怎样度过的呢?我们看看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又是怎样度过这个中秋之夜的`呢?(随即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苏轼的资料)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苏轼写的有关月亮的文章。
(板书:但愿人长久)2.继续演示多媒体课件,出示原词。
《水调歌头》北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但愿人长久》课文优秀教案
《但愿人长久》课文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但愿人长久》。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感受诗歌的韵味和美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3.生字词和重点句子的学习。
三、教学难点1.诗中的一些生僻字和词语的理解。
2.诗人情感的表达和抒发。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苏轼及其创作背景。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苏轼的了解。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语气等。
2.学生自由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
2.教师逐句解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四)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2.学生自由发言,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课堂讲解1.教师深入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2.学生跟随教师,逐句品味课文,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三)课堂活动1.学生分组进行课文朗读比赛。
2.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提高朗读水平。
(四)课后作业1.学生自主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2.学生自由发言,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课堂讲解1.教师深入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2.学生跟随教师,逐句品味课文,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人的创作风格和特点。
(四)课后作业1.学生自主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但愿人长久》教学教案优秀6篇
《但愿人长久》教学教案优秀6篇但愿人长久教案篇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生字词。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读出相应的语气。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出示本课时学习目标。
二、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或放录音)要求学生:注意倾听,听准字音,注意停顿。
一会儿比一比看谁像老师一样读得好。
2、赛读课文。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相应的语气,注意营造各个小组间的比赛氛围。
学情预设:下面加点字学生容易读错。
教学措施预设:在学生读的时候,注意以下加点字的字音。
做官品尝观赏眼睁睁心绪不宁虽然宽慰悲欢埋怨阴晴圆缺学情预设:读下面的句子时,注意根据提示语读出相应的语气。
(1)他眼睁睁地望着那圆圆的月亮,心里不禁埋怨起来: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2)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教学措施预设:句子一:他眼睁睁地望着那圆圆的月亮,心里不禁埋怨起来: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指导:在皓月当空之时,诗人静思什么呢?你从这段文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从为什么你是否感受到诗人的责怨,齐读句段体会感受;从偏偏你是否感受到了诗人的愤懑。
再读,读出埋怨。
句子二: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指导:他为什么宽慰了许多?这说明了什么?人有悲欢离合,就像月亮有阴晴圆缺,恰是世之长理,实难十全十美,正是因此他才宽慰。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在人们的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既然离别难免,那就不必伤悲,将思念之情留在心里,共同欣赏良宵美景。
读出宽慰、低声、吟诵的语气。
三、再读课文根据老师或同学的点评,自由朗读,读流利,读出相应的语气。
《但愿人长久》教案
If you do not do more than others, your value will not be higher than others.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但愿人长久》教案《但愿人长久》教案1一、导入新课王维说得好,每逢佳节倍思亲。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苏轼一个人在他想看着别人在家里团圆,欢欢喜喜的过节,自己却一个人孤独的在思念着多年未见得弟弟,他当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他又是怎么样过节的呢?二、进入新课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课文的第四小节,同学们自己把这一小节读一遍,划出课文中表现苏轼孤独的词语。
他又在埋怨什么呢他又问什么要埋怨月亮呢?因为他觉得月亮也在戏弄人,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那么圆那么亮,但是月亮不是人,无所谓有情或无情,苏轼怨月实为怨人,人事纷繁,为了生活而各奔东西,亲人常常很难相聚。
指导朗读,注意要把他孤独的感觉和他埋怨的语气读出来大家来想一想,这一小节最后为什么要用省略号的呢?他可能还会想些什么?他一直这样埋怨下去了吗?(一位学生读第五小节)这是他似乎宽慰了许多,这说明他什么呢?(说明他与常人不同,说明他豁达大度,热爱人生)想到这里,它不禁提笔,写下了这名垂千古的佳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三、小结苏轼这一美好愿望通过月亮送给了弟弟,送给了亲人,也送给了天下所有的人,这也是这首诗流传至今的原因,也希望这一美好的愿望能留在同学们的心中。
《但愿人长久》教案2一、教学要求: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四、五、六自然段。
⒉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和熟记下列词语:手足情深、形影不离、屈指算来、悲欢离合、阴晴圆缺。
⒊从语言文字中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
二、教学重点、难点;⒈重点:从语言文字中体会苏轼在中秋月夜思念亲人的感情。
⒉难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9篇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9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17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7个只识不写,生字组成的词语要理解。
2、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3、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并领略皓月当空的美景。
感受祖国古典诗词所创设的意境,进行美的熏陶。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五六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1、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感受祖国古典诗词所创设的意境,进行美的熏陶。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四五六自然段。
教法:启发式读悟结合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欣赏教具准备:1、王菲的歌曲《但愿人长久》2、课件3、相关资料图片4、要求学生查找苏轼的资料,了解我国中秋节的习俗5、搜集思念家乡的诗歌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理清层次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谈话导入:①我们刚刚度过一个传统节日是什么节?②在中秋节的夜晚你看到什么?那天还有那些传统习俗?这些习俗有什么意义吗?2、小结:中秋节是象征着团圆的节日,人们合家团圆,在一起吃着月饼赏月。
对那些不能团聚的人,我们也常常会听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祝愿。
那么这句话的出处是哪里呢?表达了人们的什么美好心愿?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出示课题)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漏字,速度可以稍慢一些。
2、出示生字词,指名试读生词,纠正读音:奔、蝉、辙、延。
3、指名领读齐读生字词。
4、提问:这些生字词中哪些容易写错?怎样记住它们?5、尝试听写。
6、组织反馈。
7、提问:在预习中,你用什么方法解决了哪些生词的意思?8、齐读生字词。
四年级《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精选3篇)
四年级《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精选3篇)四年级《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年级《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1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7个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词语。
4、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教育学生关心亲人,关心他人,并领略皓月当空的美景,进行美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思念亲人及热爱生活的情怀。
三、教学难点:理解最后一节中的古文。
四、教具准备:课文插图;小黑板;字词卡片五、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即兴简笔画(月亮):你想到了什么?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跟月亮有关的课文。
(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师述:但愿人长久,是苏轼的千古名词《水调歌头》中的一句。
3、出示词句指名读赛读齐读 4、过渡:苏轼是北宋杰出的诗人、词人和散文家。
《水调歌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他是在怎样一中情况下创作了这首词的呢?我们一起看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读全文,教师巡视 2、出示生词自由练读指名读苏轼朝廷苏辙婵娟皓月当空宽慰玩耍吟诵躺下埋怨眼睁睁时隐时现观赏品尝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屈指算来 3、过渡:生字词读好了,老师要检查你们的朗读情况了,再给你们一分钟。
谁愿意来表现一下?勇敢点! 4、开火车分节读课文,随机正音。
读错再读。
三、初读1、2、3 1、指名读:邀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1、2、3自然段,其他同学仔细听,呆会把你的发现告诉我。
2、交流:读明白了什么?简介苏辙。
3、哪个次写出了苏轼特殊的心情?(心绪不宁) 4、你有没有心绪不宁的时候?四、初读4、5 1、指名读,思考:与诗有什么关系?(写出了诗句的意境)五、齐读6 六、过渡:中秋节的夜晚,当人们都在吃月饼,家人团圆的时候,苏轼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找一找,划一划。
但愿人长久教案(精选10篇)
但愿人长久教案(精选10篇)但愿人长久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认识本课生字7个,读准平翘舌音。
2、了解故事内容,背诵文中的诗词。
3、体会苏轼思念亲人的情感,知道苏轼是宋代著名的诗人。
4、了解历史上一些著名的人物、典故和重大事件,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培养民族的自豪感,从小树立远大的志向,发奋图强。
重点: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这首诗。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出示课题,质疑板课题,齐读质疑:你想知道什么?二。
自学生字,读通课文1、交流音:轼辙形:州义:皓月、婵娟2、分组读课文3、再读课文,解疑师:读了课文,你们解决了哪些问题?课文主要讲了谁的事?读了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么?交流三。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1、采用各种形式背这首诗。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3、听配音全班读4、各组比赛读。
四。
总结今天,我们学的课文讲了苏轼思念亲人的故事,真是人间亲情浓于血。
欣赏歌曲《但愿人长久》但愿人长久教案篇二一、导入新课王维说得好,每逢佳节倍思亲。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苏轼一个人在他想看着别人在家里团圆,欢欢喜喜的过节,自己却一个人孤独的在思念着多年未见得弟弟,他当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他又是怎么样过节的呢?二、进入新课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课文的第四小节,同学们自己把这一小节读一遍,划出课文中表现苏轼孤独的词语。
他又在埋怨什么呢他又问什么要埋怨月亮呢?因为他觉得月亮也在戏弄人,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那么圆那么亮,但是月亮不是人,无所谓有情或无情,苏轼怨月实为怨人,人事纷繁,为了生活而各奔东西,亲人常常很难相聚。
指导朗读,注意要把他孤独的感觉和他埋怨的语气读出来大家来想一想,这一小节最后为什么要用省略号的呢?他可能还会想些什么?他一直这样埋怨下去了吗?(一位学生读第五小节)这是他似乎宽慰了许多,这说明他什么呢?(说明他与常人不同,说明他豁达大度,热爱人生)想到这里,它不禁提笔,写下了这名垂千古的佳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通用10篇)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通用10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2、学会本课12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7个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词语。
4、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教育学生关心亲人,关心他人,并领略皓月当空的美景,进行美的教育。
二、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思念亲人及热爱生活的情怀。
三、教学难点:理解最后一节中的古文。
四、教具准备:课文插图;小黑板;字词卡片五、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即兴简笔画(月亮):你想到了什么?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跟月亮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师述:但愿人长久,是苏轼的千古名词《水调歌头》中的一句。
3、出示词句指名读赛读齐读4、过渡:苏轼是北宋杰出的诗人、词人和散文家。
《水调歌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他是在怎样一中情况下创作了这首词的呢?我们一起看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轻读全文,教师巡视2、出示生词自由练读指名读苏轼朝廷苏辙婵娟皓月当空宽慰玩耍吟诵躺下埋怨眼睁睁时隐时现观赏品尝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屈指算来3、过渡:生字词读好了,老师要检查你们的朗读情况了,再给你们一分钟。
谁愿意来表现一下?勇敢点!4、开火车分节读课文,随机正音。
读错再读三、初读1、2、31、指名读:邀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1、2、3自然段,其他同学仔细听,呆会把你的发现告诉我。
2、交流:读明白了什么?简介苏辙。
3、哪个次写出了苏轼特殊的心情?(心绪不宁)4、你有没有心绪不宁的时候?指名说师小结四、初读4、51、指名读,思考:与诗有什么关系?(写出了诗句的意境)五、齐读6六、过渡:中秋节的夜晚,当人们都在吃月饼,家人团圆的时候,苏轼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找一找,划一划交流:心绪不宁埋怨宽慰小结:在呆会的课上我们继续具体看课文,下面我们抄写生词。
2023最新-《但愿人长久》教学教案【优秀5篇】
《但愿人长久》教学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但愿人长久》教学教案【优秀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但愿人长久》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2、认识生字,理解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3、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4、探究作者的心理情感变换及其原因,领悟作者表达的美好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感悟作者的思念之情;探究作者的心理情感变换及其原因。
难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领悟作者表达的美好的感情。
【课前准备】学生:查阅有关苏轼的生平、作品资料;熟读课文。
教师: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激趣:中秋节在古代又称仲秋节、团圆节、月节,有关月亮的古诗你了解了哪些?那有关月亮的歌曲你知道吗?下面请大家欣赏一首有关月亮的歌曲。
【媒体】播放《明月几时有》,你听出了什么?点题。
2、动人的旋律给了我们美的享受,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种美好的感情会长留人们心间,就像那千古流传的古诗词,到今天依然散发着无穷的魅力。
3、切入主题:这首歌曲的词作者就是900多年前的宋代大文豪苏轼,他在创作这首词的时候经历了复杂的感情变化,请你快速浏览课文,把文中表示苏轼感情变化的词语找出来:【板书】思念埋怨宽慰看了这三个词语你有什么发现?(都有心这个偏旁)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入苏轼丰富的内心世界吧!【出示】请大家找一找、想一想、说一说苏轼感情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在三个词语之间打上箭头)二、感悟手足情深1、自读课文第2、3自然段,思考:苏轼思念了谁?在什么情况下思念的?2、【媒体】出示两幅图:一是人们中秋团圆赏月,二是苏轼思念亲人。
(1)看了这两幅图,你有什么感受?(2)对比读,读出团圆的热闹喜庆,读出苏轼的孤独愁闷。
四年级语文上册《但愿人长久》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但愿人长久》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但愿人长久》教案1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2.学会本课15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教育学生关心亲人,关心他人,并领略皓月当空的美景,进行美的教育。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至六自然段。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
教学难点:反复吟诵,启发想象,领会词的意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1.师: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中秋佳节。
谁能说说中秋节民间有些什么风俗习惯?(学生畅所欲言)2.总结:是啊,“每逢佳节倍思亲”。
距今900多年前的北宋年间,有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叫苏轼(苏东坡),他有一个弟弟叫苏辙。
小时候,兄弟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离,真是手足情深。
长大以后,他们就各奔东西,极少见面。
这不,一晃又有七年没有见面了。
这天正是中秋佳节。
夜晚,皓月当空,万里无云,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只有苏轼却在为思念弟弟苏辙而心绪不宁。
一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在这样的情境中创作完成了。
出示《水调歌头》词,教师吟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讲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创作经过的课文《但愿人长久》。
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出示课后生字,读准字音。
①区分下列字音:前鼻音:各奔东西偏偏隐现阴晴圆缺吟诵婵娟后鼻音:躺朝廷翘舌音:玩耍苏轼苏辙婵娟②读谁下列多音字:各奔东西屈指算来似乎3.再读课文,用“读书要做记号”中学到的方法,在课本上做记号。
但愿人长久教案 (5)
但愿人长久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次教案侧重于通过文学作品分析和讨论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但愿人长久》的主题及艺术特色。
二、教学目标1.理解《但愿人长久》的主题和情感表达;2.分析诗歌形式、修辞手法等文学元素;3.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1.理解和解读《但愿人长久》的主题和情感表达;2.分析诗歌的形式和修辞手法;3.掌握文学分析和讨论的技巧。
四、教学内容第一节:课文解读1.引导学生朗读《但愿人长久》,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2.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结合历史背景进行解读;3.指导学生注重细节,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
第二节:文学分析1.分析《但愿人长久》的诗歌形式,包括诗歌韵律、节奏等;2.分析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3.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讨论,深入理解文学元素的作用。
第三节:文学讨论1.分组讨论,就《但愿人长久》表达的主题展开探究;2.学生自主发言,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3.引导学生提出不同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辩论。
五、教学方法1.教师讲解与引导:通过详细解读诗歌和分析文学元素,引导学生理解和思考;2.小组讨论与互动:提供学生交流思想和分享观点的机会,促进合作学习;3.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发表意见,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教学过程第一节:课文解读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但愿人长久》,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2.教师简要介绍诗歌的历史背景,解释岳飞的形象及其与宋代的关系;3.学生分组小组讨论,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但愿人长久》的主题和情感表达;4.学生发言交流,教师逐个点评和引导。
第二节:文学分析1.教师带领学生分析《但愿人长久》的诗歌形式,包括诗歌韵律、节奏等;2.教师解释并举例说明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3.学生通过个人思考和小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具体词句和文学元素;4.学生展示分析结果,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
四年级语文教案《但愿人长久》
四年级语文教案《但愿人长久》教案一:《但愿人长久》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并领悟诗词的含义和艺术之美。
2. 培养学生欣赏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通过朗读、理解、仿写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学习理解《但愿人长久》这首诗的意义和主题。
2. 学会欣赏和朗读诗歌。
3. 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但愿人长久》的内涵和人情味。
2. 在欣赏和朗读中感受诗歌的美妙,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喜爱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课件或手写《但愿人长久》的诗歌内容,并放一段古筝伴奏的音乐,创设温馨的氛围。
引导学生欣赏音乐,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 学习课文:通过教师朗读,学生跟读,渐入诗意。
然后教师解释诗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思想。
学生可以分组讨论,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3. 欣赏和朗读:学生再次跟读诗歌,教师指导学生表达出诗中表达的情感和美。
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对读,以增强对诗歌韵律和语调的把握。
4. 创作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一段关于美好愿望的小短文。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话题或提示,如“我愿……”、“我的美好愿望是……”,并鼓励学生进行表达和分享。
5. 展示和点评:学生可以选择向全班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师和同学可以给予鼓励和评价,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五、作业布置:将学生的小短文集结成册,发放给家长,鼓励家长和学生一起阅读。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诗歌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并且能够通过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情感来写作。
通过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七、延伸拓展:1. 课外阅读: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一些经典的诗歌作品,如杜甫、白居易等的作品,让学生进一步领略诗歌的美妙之处。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朗读或背诵,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但愿人长久》教案
《但愿人长久》教案一.导入新课祖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更是文化的瑰宝,谁能背一首古诗吗?二.新授课文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52《但愿人长久》。
古代有位大文学家在这中秋之夜写下这样的词句(出示诗词)。
1.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经过预习后掌握的生字新词情况(出示生词表)2.谁能读一下?3.一起读两遍4.你能理解其中的一些字词吗?5.你想进一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吗?你想知道苏轼为什么能写下这首千古绝唱吗?6.自读课文,想一想苏老先生在怎样的情况下写下这首词的?板书:苏轼写词7.他的感情有哪些变化呢?(默读课文)8.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心绪不宁——不禁埋怨——转念一想——宽慰许多9.苏轼为什么写这首词?板书:思念亲人三. 精读课文1. 课文中的那一节说出了这首词的意思?2. 谁能说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最后这两句词的意思。
(注意表达完整)3. 课题中的“但”可以解释为“只”4. 谁能把课文的最后一节有感情地读一遍?5. 对于第六节你还有什么疑问?(比如标点符号的使用)四.学习全词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了解这首词的前面部分?(出示整首词)1. 借助拼音自由地轻声地读这首词2. 谁想试读一下?3. 读得好。
向他学习。
4. 苏轼为了思念亲人写下了这首好词,五.诗词拓展同学们你们还能说出几首有关思念亲人的古诗词吗?生:李白《静夜思》你能想象一下当时李白写下这首诗的情景吗?还有其他诗吗?生: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你猜测一下王维为什么要写下这首诗?师述:吟诗诵词总是为了表达某种感情,展现某种情景。
下面是本人在游黄山时写下的一首小诗,你们想不想听啊? (出示)游黄山倪也兵黄山“三峰”我都爬,光明莲花天都下,奇峰怪松没看够云海温泉醉晚霞。
你们说黄山美不美?生:美。
有山峰。
生:有云海温泉。
生:有各种各样的松树。
如迎客松。
倪老师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感情是什么呢?生:祖国山河美。
生:黄山真美啊。
说得好。
老师在这首诗中描绘了黄山的四大奇观:奇峰,怪松,云海,温泉,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
《但愿人长久》教案范文(通用5篇)
《但愿人长久》教案范文(通用5篇)《但愿人长久》教案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但愿人长久》教案(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但愿人长久》教案1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词,其中田字格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3、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三、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词,其中田字个格中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词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词语及重点句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1、简单介绍生平,揭示课题。
可让学生课前搜集一些与本文有光的资料,包括苏轼的一些诗词,然后老师再加以补充。
(1)介绍苏轼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拭与弟苏辙情同手足,但长期天各一方,时直中秋,目睹别人家团聚,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然后他在伤感之时,悟出真缔,于是解脱惆怅,写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的千古绝唱。
(2)板书课题2、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①出示自读要求:自由练读生字表上的生字。
②划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
③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④学生练读全文。
⑤抽读卡片。
⑥读准字音。
⑦理解词语a、皓月:明亮的月亮。
b、埋怨: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别人或事物表示不满。
(2)范读课文。
3、细读课文。
(1)细读1—3自然段。
理解“朝庭“:密洲”两个词语(2)学习第二自然段①自由读课文。
②看图理解词语“皓月当空”,“万里无云”,想象家人团聚,品尝瓜果,观赏明月“心绪不宁”是什么意思。
(3)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苏拭为什么思念弟弟。
②“手足情深”是什么意思。
③“形影不离”呢?(4)指导朗读。
《但愿人长久》教案
《但愿人长久》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但愿人长久》。
(2)理解诗文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读、互读、引读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运用想象、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文的意境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亲情的珍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2)培养学生热爱古典诗词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但愿人长久》。
2. 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情感。
三、教学难点1. 诗中一些重点词语的理解。
2. 诗文意境和情感的体会。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录音带或视频。
2. 相关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录音带或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文的韵律和情感。
(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新课的期待。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正确读音和词语的意思。
(2)引导学生互读、引读,提高朗读能力。
(3)讲解诗中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
3. 理解课文(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诗文的内容。
(2)讨论诗文的意境和情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4. 欣赏与感悟(1)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诗文中的画面。
(2)分享自己的感悟,体会诗人对亲情的珍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5. 朗读与背诵(1)让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鼓励学生背诵课文,提高记忆力。
6. 小结与作业(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布置作业:抄写课文,翻译课文,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朗读和背诵的情况等。
2. 对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总结,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七、评价建议1. 针对学生的朗读和背诵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 对学生在课堂讨论和作业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八、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创作出自己的诗歌作品。
四年级上册语文《但愿人长久》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但愿人长久》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但愿人长久》。
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
学会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学会通过诗歌中的意象和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和友情的情感态度,懂得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但愿人长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人生的思考。
诗歌通过描绘月亮和蝉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长久友情的渴望和珍惜。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歌,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难点:学会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通过诗歌中的意象和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通过展示月亮和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引发学生对诗歌主题的兴趣。
3.2 朗读与理解: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逐句解释诗歌的意思,引导学生通过诗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3 讨论与思考: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和情感,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对他们的启示,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朗读、回答问题和讨论的积极性。
4.2 理解与表达:通过提问和回答,评估学生对诗歌意境和情感的理解程度。
观察学生在创作中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创作活动:邀请学生创作自己的诗歌,以表达他们对友情和人生的思考。
鼓励学生运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境。
5.2 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朗读和背诵诗歌,分享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鼓励学生通过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采用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配合《但愿人长久》这首诗歌的教学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
课文《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6自然段。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3、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4、通过朗读,对学生进行理解性诊断与矫治,使学生初步领略古典诗词的意蕴,激发起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意,体会苏轼的思亲之情。
教学过程:
一、揭题,基础性诊断与矫治。
1、读题,理解题意。
2、简介苏轼。
3、基础性诊断练习,学生交流课前查阅的有关苏轼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自主性诊断
1、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检测,进行自主性诊断与矫治。
3、检查,进行群体性诊断与矫治。
(1)认读生词。
(2)指名读课文,相机指导读好长句子。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精读感悟,理解性诊断与矫治。
(一)学习1-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交流,群体性诊断与矫治。
(1)交待了苏轼创作的原因。
(2)中秋节,各家团圆,而苏轼却“独在异乡为异客”,你还联想到什么诗句?
(3)苏轼与弟弟感情如何?你从哪个词看出的?
3、指导朗读
(二)学习4-5自然段。
1、诗人为什么睡不着?
2、诗人为什么埋怨月亮?从那些词看出他的思亲之情?
(1)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
(2)讨论交流,群体性诊断与矫治。
苏轼并未陷于怅恨之中,很快解脱,他转念又想到了什么?从哪看出他的豁达大度、热爱人生、积极向上?
3、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6自然段。
1、读诗句,用第五段中的.句子理解诗句。
2、介绍古典诗词及《水调歌头》。
3、听课文录音。
练习朗读。
四、总结课文,自主性诊断与矫治。
1、总结全文。
2、背诵《水调歌头》。
五、发展性诊断与矫治。
1、收集有关古典诗词的资料,在班级交流。
2、开展背诵“古典诗词”活动,将生活与学习相互结合,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能力。
(搜索本课的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
本站()地址.c)
本文转载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