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地理学(第一章).ppt1
寒温带针叶林
寒温带针叶林
2 环境特征
气候:夏短冬长, T>10℃ 少于120天,寒冷6个月, 北 界 T>10℃ 仅 30 天 , 寒 冷 8 个 月 。 降 水 量 300 ~ 600mm,降雨截留30%,降雪截留50~60%。 寒冷大陆性气候:为主,Tmax=30 ℃ ,Tmin=-70 ℃ 寒冷海洋性气候:仅太平洋沿岸,7月Tmax=13℃ , 1月Tmin=-30℃。 林内小气候:光照、气温低、稳定。
东西伯利亚:亮针叶林(兴安落叶松)
中国东北:127°21′E黑河以西,42°20′N牙克石以 北,大兴安岭及其支脉伊勒呼里山地;兴安落叶松、 樟子松。
新疆阿尔泰山(西伯利亚云杉、西伯利亚冷杉)
寒温带针叶林
欧洲寒温带针叶林
北欧:暗针叶林(欧洲云杉、欧洲赤松) 北欧-东亚:欧洲云杉之外,过渡种芬兰云 杉、中央冷杉、乌拉尔云杉, 生产力:南→北↓
树龄 93 78
覆盖度 72% 40%
叶面积指数 林内光强
14.5
20%
6.9
10~12%
枯落物 8.7t/hm2 4.2t/hm2
寒温带针叶林
灌木层:欧洲越桔、越桔、帚石楠 草本层:白花醡桨草、而二年石松、舞鹤草、北方林奈 草等
苔藓层:发达,5~10cm,光强9~10%,棉藓、 灰藓;光强7~8.5%,屈尾藓、指叶苔 土壤层:冻结层 LAI:大,一般10~11,高达18 生 物 量 : 净 生 产 力 8t/(hm2·y) , 生 物 量 100 ~ 300t/hm2,南→北,生物量↓
植物地理学完美制作(1)
— 植被分布
植物分布三向地带性 世界植被分布 各洲植被分布 中国植被分布
三向地带性
不同植物群落的分布,决定于环境因素 的综合影响,主要取决于气候条件,特别 是热量和水分,以及两者的结合作用。气 候条件对于植物空间分布的影响在于其热 量和水分条件在地球表面沿经度纬度海拔 呈现有规律的递变,植物也随之呈现带状 分布,从而引起植物的三向地带性规律。
东部地区,特别是南回归线以北的 大陆主要部分,以纬度地带性结构为主, 各类型一般是南北排列、东西延伸;西 部地区以非纬度地带性结构为主,各类 型均作南北排列和延伸;安第斯山地则 呈垂直更替。对立的东、西部共处于全 洲的统一体中,构成南美洲植被-土壤类 型特有的结构格局。
植被受地形影响显著,东侧海岸因山脉逼近而 降水充沛,雨林从北部热带延伸到南部亚热带,呈 半环状分布,内陆以稀疏草原和荒漠为主。
沿纬度方向成带状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纬度地带性。 从沿海向内陆成带状,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经度地带性。 (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合称水平地带性。) 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候也发生有规律性变化,植物物也 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垂直地带性。
北美洲植被分布
大西洋一侧,从北到南依次为: 苔原 — 北方针叶林 —夏绿阔叶 林和亚热带森林。呈现一定的纬 度分布,但是没有贯穿整个北美 大陆。
亚欧大陆植被分布
根据植被类型和分布特点可以把亚 欧大陆划分为三个主要的纬度地带 系列: 大陆西部的大西洋沿岸系列 大陆东部的太平洋沿岸系列 大陆内部的东欧—西西伯利亚—阿 拉伯系列
植物地理学(共计5部分,共计1299页)_部分1
• 结构 – 外膜 – 膜间隙 – 内膜 •嵴 • 基粒 – 基质:含有DNA和RNA, 核糖体
• 半自主细胞器
细胞器——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
•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是由单层膜 围成的管状、泡状或相互沟通的封闭的网状结构。 内质网膜可与外核膜相连,囊腔与核周隙相通。
• 细胞质骨架
细胞器——质体(plastid)
• 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 物的合成与贮藏密切有 关的细胞器,它是植物 细胞特有的结构。
• 类型
– 叶绿体(chloroplast) – 有色体(或称杂色体,
chromoplast)
– 白色体(leucoplast)
基粒 类囊体
内膜 外膜
细胞器——线粒体(mitochondrium)
植物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植物地理学的研究 对象
植物地理学的分支 学科
植物地理学研究的 内容与基本任务
植物地理学与其他 学科间的关系
植物地理学的定义
植物地理学是研究生 物圈中各种植物和各种 植被的地理分布规律、 生物圈各结构单元(各地 区)的植物种类组成、植 被特征及其与自然环境 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 类型 • 功能
– 内质网主要参与分泌蛋白、膜蛋白、可溶性驻留 蛋白以及膜脂的合成
植物地理学
植物地理学:研究生物圈中各种植物和植被的地理分布规律、生物圈各结构单元(各地区)的植物种类组成、植被特征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引言生物圈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领域的总和.是自然环境的有机部分.
2.生物膜:地表上下100m的区域,生物繁衍最集中的范围.
3.植物有机体占生命有机体的99%。
第一章植物的基本类群
1.生物特征:新陈代谢、生长繁殖、遗传变异进化、应激性
2.植物繁殖的三种方式:营养繁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3.植物的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
4.植物的分类原则:自然分类法(林奈)
5.植物界六大类群: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6.种:具有一定形态和生理特征,局限在一定区域的生物类群。
7.种群:植物种内的个体常分成若干群,每个群成片地分布在某个地段内各群在在空间上互有间
断即为种群。
8.世代交替:在植物的生活史中,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交替的现象。
9.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代表科:木兰科、樟科、壳斗科、山茶科。
10.
第二章植物的生活和环境
生态:生物及其环境之间的形式或者总体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适应、塑造、改造
一、环境与生态因子
1.环境:指某一特定主体周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
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2.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s):环境中对植物生命活动(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
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子。
3.生态因子分类(简述)
4.环境胁迫:当环境中某种生存条件出现异常变化,便会抑制植物生命活动或威胁植物生存,这种
植物地理学第一章-PPT课件
双名法
属名(名词)+种加词(形容词)+命名人
桃:Prunus persica (L.) Batsch. 桃曾经被定名为Amygdalus persica L. persica 表示产于波斯,实际上是西方学 者的误解,桃的原产地在我国西北地区。
①属名
(1)拉丁文古老的名字,如Rosa(蔷薇属); (2)希腊文古老的名字,如Cycas(苏铁属); ( 3 )反映该属特征的名词,如 Trifolium (三叶草 属); ( 4 )纪念某个名人;如 Tsoongiodendron (观光木 属)系纪念我国植物学家钟观光的; (5)植物产地,如Fokienia(福建柏属); (6)改造某一属或另加前缀和后缀形成,如 Pistacia (黄连木属)可以换位成 Tapiscia (银 鹊树属) (7)方言拉丁化,如Litchi(荔枝属)是广东方言 荔枝的音译。
自然分类法与自然系统
J. Ray(1703)在《植物的分类方法》一书中,以一复 杂的系统处理了18000种植物; 林奈(Linnaeus)根据雄蕊的数目和离合情况将植物分 为24纲;
法国植物学家A. L. Jussien(裕苏)于1789年在《植 物属志》中发表了一个比较自然的系统,成为现代系 统的奠基人,他将植物分成无子叶、单子叶、双子叶 三大类,并认为单子叶植物是现代被子植物的原始类 群。
人为分类法与人为系统
植物地理学
(一)萨王纳的环境特征与类型
1、纬度位置:5—15°左右,也有达25°左右。 2、地理分布:中美、南美(巴西高原)
非洲、澳大利亚的北东部地区。 3. 气候特征 (1)一年中干湿季分明 全年降水量在250—1000mm左右, 一年中至少有1—2个月的干季。 湿性萨王纳:干季持续3-5月 干性萨王纳:干季持续5-7.5月 (2)热季出现在干季之末,雨季之前 在热带草原气候中一般分为干季、热季、 雨季三季。
2.乔灌木通常根系庞大,树皮很厚,地上部分受火烧或旱害后萌生力很 强,树干多分枝,常具刺,有的树冠扁平如伞状,种子有厚皮保护,这些也 都与耐旱适应有关,同时也提高耐火能力。
稀树草原的散生乔木形态与具体环境有关。据Cole的意见,萨王纳疏林 的树高>8m时,可达15—20m,多为中型硬叶,落叶或半落叶性;萨王纳园林 的落叶树高不及8m(草高亦仅40—80cm),矮乔灌木萨王纳的树木常低于2m, 叶小型或退化,下层为较矮小的多年生禾草和大量一年生草类。刺灌丛位于 更干旱环境,草被一般很少。
3.稀树草原群落的分布随具体生境条件变化。在高平原的铁铝土上广布 疏林,在长浅凹地(排水道),雨季洪水泛滥,则代以草地。此外在冲积低 平原的无树草地中,散生许多小丛林,它们借助隆起的白蚁冢(非洲)或切 叶蚁冢(南美)或残丘争得适宜的生态位,形成特殊的萨王纳园林景观。
植物地理学 植物群落外貌和结构
对生活型与生态 类群组成的综合 分析,能够更好 反映群落与所处 环境的关系
2.植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和植物环境
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层片 时间格局
Species Pattern——Vertical Structure
Bisects are scale drawings of cut-away sections of forest. They are useful
与环境因子的昼夜节律有关
季节相
与环境因子的季节节律有关
年际间变化
群落内的温度、 湿度、CO2浓度、群 落截留降水的能力 等的变化在植物群 落中都呈现出一定 的规律性。
指群落的配 置状况或水平 格局,有人称 之为群落的二 维结构。
图 陆地生物群落中水平格局的主要决定因素(Smith, 1980)
层片的特征
属于同一层片的植物是同一生活型类别。 每一个层片在群落中都占据有一定小环境,不同层 片小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构成了群落环境
in visually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different types of vegetation or stages of development.
A bisect is generated by constructing a long thing strip plot (usually 5-
植物地理学
在洪堡德的思想影响下,与他同时代和稍后的学者,如德堪多、绍夫、格里泽巴赫、席姆佩尔都对植物地理 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德堪多的《植物地理学》,格里泽巴赫的《地球植被》,席姆佩尔的《生理学基础上 的植物地理学》都产生很大影响,长时期成为关于世界植被知识的基本来源。尤其是《生理学基础上的植物地理 学》,详细地总结了全世界植物的形式和习性,多次再版,至今没有失去它的意义。由于这些学者的工作,形成 了传统的“生态植物地理学”方向。
感谢观看
研究内容
1822年,丹麦人斯考(w)发表了《普通植物地理学基础》,明确描述了植物地理学的三个经典方向,即:
研究各种植物分布规律和各地区植物区系的种类组成的区系植物地理学
研究植物区系的起源及其发展历史的历史植物地理学
研究植被的结构、功能、分布及其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生态植物地理学
历史植物地理学研究植被的时间发展规律,现代植被空间规律的阐明要借助于历史植物地理学研究的结沦。 生态植物地理学与植物生理学的成就结合,已经发展成为植物生态学。从地理学的观点来看,植被由不同种类的 植物组成,而不同种类的植物个体在自然界极少孤立出现,总是与其他植物结合形成群落存在,植物地理学的研 究只能根据研究对象,在两个水平上进行:在种属(包括种以下和属以上的单位)水平上进行和在群落水平上进 行。前者是植物种类地理,后者是植物群落地理。
植物生产与环境第一章植物基础知识PPT课件
-------细胞膜
的形式存在的,故此,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膜和细胞核也称原生质体。 细胞核是细胞的核心,控制植物
细胞质-------- ----------------------核 仁
的生长发育过程。
-----------液 泡
2
一、细胞壁
结构 化学组成 胞间连丝
胞间层 初生壁 次生壁 胞间连丝
31
第二节 植物的主要类别
• 根据植物的结构和生殖性是不同,我们将植物分 为以下四大类。
植物的主类别
菌藻类植物 苔藓类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
32
一 菌藻类植物
• 菌类植物属于低等植物,一般无光合色 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碳水化合物, 只能依靠现存的有机物质营异养生活。
• 在菌类常见的有细菌和真菌。
也有多细胞。有的植物体
为丝状体或叶状体的高级
类别,有类似高等植物根
茎叶的分化。它们大多数
生活在海水或者是淡水中,
少数生活在潮湿的土壤、
树皮或岩石上。例如:海
带是藻类植物中的高级类
型。
36
二苔藓植物
• 苔藓植物是结构比较简单的高等植 物,一般生于阴湿地方,生于水中 者甚少。它们在植物从水生到陆生 类型的代表。
3
二、细胞膜
暗 明 暗 单位膜
细胞膜功能: 稳定胞内环境 控制物质出入 接受胞外信息 参与细胞识别
植物学基础知识 PPT
贮存的营养物质主要有
胚芽
淀粉、脂肪和蛋白质;
胚根
在种子中有或者无,占
有一定体积。
1.双子叶有胚乳种子 (蓖麻)
子叶充当胚乳 的功能
2. 双子叶无胚乳种子 (菜豆)
胚芽 胚轴
胚根
子叶 种皮
一、种子——种子的结构
种皮 包被着胚和胚乳,属于保护结构。 成熟种子的种皮具有种脐、种孔、种 脊和种阜等结构。
植物器官基本形态及功能
植物器官基本形态及功能
二、根——根的变态
3. 攀援根:一些植 物如常春藤、络 石、薜荔、天南 星科植物,根上 可分泌粘液,有 的具吸盘等。它 们的茎细长柔弱 不能直立,茎上 生出不定根,以 固着于其他支持 物表面而攀援上 升,这种根属于 攀援根。
植物器官基本形态及功能
二、根——根的变态
4.寄生根:寄生植 物其叶退化,茎上 产生不定根,伸入 寄主茎内吸取养分 和水分,也称吸盘。 这种吸器称为寄生 根,如菟丝子、桑 寄生、无根藤等。
三、茎——芽的类型
植物器官基本形态及功能
三、茎——分枝的类型
植物器官基本形态及功能
松、杉、 杨等
苹果、葡 萄、李等
丁香、茉莉、 接骨木等
三、茎——茎的变态
植物器官基本形态及功能
三、茎——茎的变态
地上茎的变态类型
植物器官基本形态及功能
植物地理
名词解释
植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圈中各种植物和各种植被的地理分布规律、生物圈各结构单元(各地区)的植物种类组成、植被特征及其与自然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植被:一个地区内所有植物群落共同形成的植物覆被层。
植物区系:某一地区,或者是某一时期,某一分类群,某类植被等所有植物种类的总称。
适应:指一种植物在某类生境中能够正常生长和繁殖的现象。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生态型:是指同一物种内因适应不同生境而表现出具有一定结构或功能差异的不同类群。
生境: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环境,包括必需的生存条件和其他对生物起作用的生态因素。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群落中一些物种侵入,另一些物种消失,群落组成和环境向一定方向产生有顺序的发展变化,称为演替。
地带性植被:又称显域植被。分布在“显域地境”、能充分反映一个地区气候特点的植被类型。
非地带性植被:又称隐域植被。指在一定的气候带或大气候区内,因受地下水、地表水、地貌部位或地表组成物质等非地带性因素影响而生长发育的植被类型。
选择、填空题
1、植物对光的适应类型:对光强的适应:阴生植物、阳生植物、中生植物;对光照长短的适应: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
2、植物的五种生态类型: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隐芽植物、一年生植物。
1、物种形成的三种方式:异地物种形成、同地物种形成、平行物种形成。
2、我国草原的类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高寒草原。
3、吴征镒的中国种子植物分区和亚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植物分类和鉴定的工具
平行检索表
1. 1. 2. 2. 3. 3. 花黄色„„„„„„„„„„„„„„„„„„„„„„„„黄刺玫 花紫红色、淡红色或白色„„„„„„„„„„„„„„„„2 叶两面无毛„„„„„„„„„„„„„„„„„„„„„„月季 叶下面具毛„„„„„„„„„„„„„„„„„„„„„„3 叶上表面皱褶,下表面灰绿色„„„„„„„„„„„„„„玫瑰 叶上表面具疏柔毛,下表面颜色较浅„„„„„„„„„„„蔷薇
②种名、变种名、亚种名
而种加词一般是形容词,用以形容植物的 外部形态、颜色、气味、生境特征和被发 现或主要分布的地点。 对于变种,则须再加上变种名,如蟠桃是 桃 的 变 种 , 它 的 拉 丁 名 为 Prunus persica.var. compressa, 其 中 var. 是 varietas(变种)的缩写,compressa(扁 的)是蟠桃的变种名。亚种与变型的命名 与变种类似,它们的缩写分别是ssp.和f.。
检索表
等距检索表
1. 花紫红色、淡红色或白色„„„„„„„„„„„„„„„„2 2. 叶下面具毛„„„„„„„„„„„„„„„„„„„„„3 3. 叶上表面皱褶,下表面灰绿色„„„„玫瑰 3. 叶上表面具疏柔毛,下表面颜色较浅„蔷薇 2. 叶两面无毛„„„„„„„„„„„„„„„„„„„„月季 1. 花黄色„„„„„„„„„„„„„„„„„„„„„„„黄刺玫
粳稻
糯稻
变种(varietas,
缩略为 var.):与原种不存在地理 隔离,但在形态和生理特征上有1-2个性状的差异。系统 进化理论认为,变种实际上是同种不同基因型的表现。
桃
蟠桃
变型(forma, 缩略为 f.):为形态和个别性状变异 比较小的类型,通常只有一个性状的差异。变型通常见 于栽培植物中,如碧桃为桃的变型,其花为重瓣。
③命名人
命名人的姓氏位于种加词之后,一般超过一个音 节时要缩写,如Bunge缩写位Bge.。特别著名的植 物 分 类 学 家 可 以 只 写 其 一 个 字 母 , 如 Linnaeus (林奈)缩写为L.。 如果命名人为两人,则在两个人名中间加“et” (“和”);如果作者多于两人,则用“et al”; 有时两人名中间用“ex”,表示前一人是命名人, 后一人是著文公开发表这个种的人。 一般属名和种名用斜体书写,而命名人缩写用正 体。 在一些生态学的书籍中,命名人缩写通常被略去。
自然分类法与自然系统
J. Ray(1703)在《植物的分类方法》一书中,以一复 杂的系统处理了18000种植物; 林奈(Linnaeus)根据雄蕊的数目和离合情况将植物分 为24纲;
法国植物学家A. L. Jussien(裕苏)于1789年在《植 物属志》中发表了一个比较自然的系统,成为现代系 统的奠基人,他将植物分成无子叶、单子叶、双子叶 三大类,并认为单子叶植物是现代被子植物的原始类 群。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1)
每种植物只能有一个合法的拉丁学名 每种植物的拉丁学名包括属名和种加词,另加命 名人名; 一种植物如已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拉丁学名, 应以最早发表的,并且是按“法规”正确命名的 名称为合理名称; 一个属中的某一个种确应转移到另一属时,可以 采用新属的属名,而种加词不变,原来的名称称 为基本异名。如白头翁 [Pulsatilla chinensis (Bge.) Rgel] 的 基 本 异 名 为 Anemone chinensis Bge.原命名人的名字用加括号后移入新的名称种;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2)
对于科或科以下各级新类群的发表,必须指明其 命名模式,才算有效。模式标本是由命名人指定 的,用作新种描述、命名和绘图的标本。 学名的有效发表的条件是必须在出版的印刷品, 并可通过出售、交换或赠送,到达公共图书馆或 者至少一般植物学家能去的研究机构的图书馆。 对不符合命名法规的名称,按理应不使用,但历 史上惯用已久,可经国际植物学会议讨论通过作 为保留名。例如某些科名词尾不是-aceae,如伞 形科(Umbelliferae)也可写为Apiaceae,禾本 科 ( Gramineae ) 也 可 写 成 Poaceae , 豆 科 (Leguminosae)也可写成Fabaceae。
五界系统
植物的共同特征
多数植物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几乎所有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 体内通常有永久的分生组织(顶生、侧生、 居间)。
2. 植物分类系统
人为分类法与人为系统 自古代至1830年左右,基于实用,给植物以俗名,
又称为民间分类学或本草学阶段。
自然分类法与人为系统 (1)机械分类学阶段:基于1~2个特征。 (2)自然分类学阶段:多方面特征进行比较。 系统发育分类 自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以后,基于亲缘关系。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3)
杂交种可以用两个种加词之间加×表示, 如 加 拿 大 杨 (Populus deltoides × P. nigra )为三角杨( P. deltoides )和黑杨 ( P. nigra )之间的杂交种。但也可以另 取 一 名 , 用 × 分 开 , 如 Populus × canadensis。 栽培植物有专门的命名法规。基本方法是 在种以上的分类单位与自然植物命名法相 同,种下设品种(cultivar, cv.)。
拉丁文与拉丁名
双名法 植物命名法规
植物学拉丁文
不同语言对同一植物的称谓不同,同一种 语言中也出现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科学 需要统一的语言; 拉丁语已经是一种“死语言”,不会发生 变化; 古罗马时期遗留了大量的拉丁文书籍; 在生物学、医学等领域,规定拉丁文为世 界通用的语言。
人为分类法与人为系统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谷、菜、果、木五部,草 分11类,木分乔灌等6类。 提奥夫拉斯图 (Theophrastus) 《植物的历史》: 乔木、灌木、半灌木、草本四类;有限花序和无限花 序、离瓣花和合瓣花之分;并注意到了子房的位置; 马格纳斯 布隆非尔
(Magnus) :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Brunfels) :有花植物和无花植物
植物门的划分
细菌门 原核生物 蓝藻门 绿藻门 轮藻门 金藻门 甲藻门 褐藻门 红藻门 裸藻门 粘菌门 真核生物 真菌门 地衣门 苔藓植物门 蕨类植物门 裸子植物门 种子植物 (显花植物) 被子植物门
低等植物 (无胚植物)
孢子植物 (隐花植物)
植物界
高等植物 (有胚植物)
一.原核生物
单细胞生物,没有核膜包围核质,没有内质网膜, DNA未与蛋白质结合,是简单的环形分子,没有 质体、线粒体等细胞器,细胞壁有非纤维素的另种 多糖与氨基酸结合构成。
品种
品种(cultivar,缩略为 cv.):不是植物分 类学单位,不存在于野生植物中。品种是人类 在生产实践中经过选择培育而成的,多基于生 物学特性和经济性状的差异,如植株高矮,花 或果的实的大小,色、香、味,成熟的迟早等。 如月季花有许多品种,苹果、西红柿等瓜果的 品种。
4. 植物的命名
分类单位举例
界: 植物界 Regnum vegitabile 门: 种子植物门 Spermatophyta
纲 : 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目: 蔷薇目 Rosales
科 : 蔷薇科 Rosaceae
属: 李属 Prunus 种: 桃 Prunus persica
种的含义
种(Species)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起源
双名法
属名(名词)+种加词(形容词)+命名人
桃:Prunus persica (L.) Batsch. 桃曾经被定名为Amygdalus persica L. persica 表示产于波斯,实际上是西方学 者的误解,桃的原产地在我国西北地区。
①属名
(1)拉丁文古老的名字,如Rosa(蔷薇属); (2)希腊文古老的名字,如Cycas(苏铁属); (3)反映该属特征的名词,如 Trifolium (三叶草 属); (4)纪念某个名人;如 Tsoongiodendron (观光木 属)系纪念我国植物学家钟观光的; (5)植物产地,如Fokienia(福建柏属); (6)改造某一属或另加前缀和后缀形成,如 Pistacia (黄连木属)可以换位成 Tapiscia (银 鹊树属) (7)方言拉丁化,如Litchi(荔枝属)是广东方言 荔枝的音译。
3. 分类等级与分类单位
中文 界 门 纲 目 科 属 种 拉丁文 Regnum Divisio Classis Ordo Familia Genus Species 英文 kingdom phylum(division) class order family genus species -ales -aceae -phyta 词尾
学习植物的其它工具
植物志:《中国植物志》、《中国树 木志》、地方植物志 图鉴:《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标本与标本馆 植物形态学工具书:《图解植物学词 典》
(二)植物界的大类群
1-2-1 原核生物
1-2-2 真核藻类和真菌、地衣 1-2-3 苔藓和蕨类植物 1-2-4 种子植物
系统发育分类与系统
恩格勒系统(1897):认为葇荑(读作ti)花序 类植物(即木本植物中花单性、无花被、花序轴 柔软者,如杨柳科)为双子叶植物种的原始类型; 哈钦松系统(1926):认为单性花比两性花要进 化,木兰目是最原始的被子植物。 前苏联植物分类学家塔赫他间(A. Takhtajan, 1954)系统和美国纽约植物园前主任柯朗奎斯特 (A. Cronquist,1958)系统。他们都承认木兰 目的原始地位。 分子系统学研究认为:木兰目不是最原始的被子 植物。
第一章 植物分类类群、演化与地球 环境
第一节 植物分类与植物系统进 化
(一)植物分类原则、单位和命名
1-1-1 1-1-2 1-1-3 1-1-4 1-1-5 物种 植物分类的原则和依据 分类单位和等级系统 植物的命名 植物分类和鉴定的工具
1. 植物的分类地位
两界系统(林奈,1753):植物界、动物界 三界系统(海克尔,1866):原核生物界、植物界和 动物界 四界系统(科普兰,1938):原核生物界、原始有核 界、后生植物界、后生动物界 五界系统(怀塔克,1969):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 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 生态学理解的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 广义理解植物界:植物、真菌和原核生物 16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宣布:植物界分为绿色植物、褐 色植物、红色植物和真菌。
于共同祖先、形态和生物学特征极为相似的 植物个体; 它有一定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一定的自 然分布区。 判断种的标志是:一个种的个体不能与另一 个种的个体进行生殖亲合,即使结合也不能 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亦即种与种之间存 在着生殖隔离。
种内单位
亚种(subspecies,
缩略为 ssp.):是种内个体在 地理和生殖隔离初期所形成的群体,有一定的形态特 征和地理分布区,亦称“地理亚种”。
(3)真 菌
1.体内不含可行光合作用的任何色素而为 营腐生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 2.有机体大都是由多细胞生物的菌丝聚集 在一起而形成的菌丝体。 3.外表呈灰色黑色和色或红色等。 4.大多数真菌的细胞壁是由几丁质(甲壳 质)组成细胞内贮存的物质主要是脂肪 和多糖。 5.以各种孢子进行繁殖
(1)细菌门(SCHIZOMYCOPHYTA)
细菌是最古老的也是最小的生物。 细菌按形态特征区别出球菌、杆菌和螺旋 菌, 作用:很多种是严重影响人体和动物健康 的异养型病菌,也有些种类是可以进行特 殊的细菌光和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的自养 型细菌。
(2)蓝Baidu Nhomakorabea门
1. 蓝藻是一类细胞中含有叶绿素和蓝藻素, 可进 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有机体有单细胞 的群 体和多细胞丝状体等结构。 2. 分布很普遍,有些种类甚至出现于某些极 端严 酷的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