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统计年鉴2019全国各省市区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电力平衡表
城市能源平衡表编制探索
41
CENTRAL ISSUE
区域治理作者简介:曹寅雪,生于1986年,中级工程师,工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节能咨询。
城市能源平衡表编制探索
南京市节能评审中心 曹寅雪
摘要:区域的能源平衡表是研究一个地区能源消费情况、流向的基础,本文提出了城市能源平衡表编制的主要方法,探索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的各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而摸清本地区碳排放现状就成了当下的首要任务。能源平衡表作为反映一个地区能源系统流向的基础工具,是分析地区碳排放现状的重要手段。通过能源平衡表的数据,可以进一步分析一个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行业能源消费结构、能源加工转化水平、能源利用水平等,从而发现节能减碳的具体方向。关键词:能源平衡表;编制方法;常见问题中图分类号:P7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8-0041-0001
目前,根据我国的各级能源核算制度,国家和省级都通过编制对应的《能源平衡表》匡算总体的能源情况,而对市一级而言,全面、准确采集能源的输入输出数据较为困难,本文试着探索市一级能源平衡表的编制。
一、能源平衡表的构成
能源平衡表全面反映一定时期内一个地区的能源供应、加工转换、终端利用的能源流程,以及各种能源在各流程中的转化和流向的关系。其主栏表现的就是能源流向和经济活动的关系,而宾栏则是平衡表所包括的各能源品种。以原煤为例,在第一矩阵“可供本地区消费的能源量”中,反映了其通过本地生产、地区间调入、进口等途径增加的可供消费的能源数量,扣除地区调出、出口、库存增加等途径减少的量,各项之和得到该地区可供消费的能源数量。第二矩阵“能源加工转换”则反映了煤炭在火力发电、供热等环节中的投入量。第四矩阵“终端消费”则是除掉“加工转换”环节外,各终端直接消费的数量,体现的是能源的终止。
2019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
2019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
2019中国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
2019 Baseline Emission Factors for Regional Power Grids in China
为了更准确、方便地开发符合国际CDM规则以及中国清洁发展机制重点领域的CDM项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研究确定了中国区域电网的基准线排放因子,
并征询了相关部门和部分指定经营实体(DOE)的意见。上述机构一致认为排放因子数据
真实、计算合理、结果可信。现将计算过程及结果公布如下,可供CDM项目业主、开发商、DOE等在编写和审定项目文件和计算减排量时参考引用。
一、区域电网划分
为了便于中国CDM发电项目确定基准线排放因子,现将电网边界统一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北和南方区域电网,不包括西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
行政区和台湾省。上述电网边界包括的地理范围如下表所示:电网名称
华北区域电网
东北区域电网
华东区域电网
华中区域电网
西北区域电网
南方区域电网
二、排放因子计算方法
根据“电力系统排放因子计算工具”(02.2.1版),计算电量边际排放因子(OM)采用步骤3 (a)“简单OM”方法中选项B,即根据电力系统中所有电厂的总净上网电量、燃
料类型及燃料总消耗量计算。公式如下:
覆盖省市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
西省、四川省、重庆市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自治区、新疆自治区广东省、广西
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区域差异和制约因素
中国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区域差异和制约因素
城市化是一种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现象,它不仅是农村地区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向城市地区工业和服务业劳动力转移,而且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由传统农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结构转变过程。近年来我国经历了快速城市化过程,据统计,1995年中国城镇化率为29.04%,2008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45.68%,增长了16.64%,年增长率为1.28%,我国处于快速城市化发展阶段。按照目前城镇化发展速度,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左右,意味着从现在到2020年,将有大约3亿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生活。中国城市化进程深刻影响着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了支撑这种快速城市化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增加了资源消耗和生态压力,此外,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基本同步,城市化进程中的工业化特征表现为高耗能产业迅速发展。这些导致中国碳排放急剧增加,根据IEA(2009)的统计数据,2007 年中国消费化石燃料而排放的碳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
关于城市化和环境的关系的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多。一些学者认为城市化增加能源消费和碳排放(Parikh and Shukla, 1995; Cole and Neumayer 2004;York, 2007;林伯强,2010)。相反,另一些学者认为,城市化提高公共基础设施效率(如公共交通和其他设施),降低能源消费和碳排放(Newman and Kenworthy, 1989;Liddle, 2004;Chen et al., 2008;)。两种相互冲突的结论,表明城市化对能源利用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复杂,原因是所用方法和数据的不同。同时,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受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技术等其他因素制约,从而造成了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对所有国家和地区非同质性的,而以前很多研究都暗含同质性。通过分析城市化对碳排放影响的阶段性特点和制约因素,有利于寻求合理的发展方案和模式,破解能源和碳排放对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约束难。
9-4 石油平衡表(仅全国指标,方便2000-2017多年数据的分析对比)
2010
2011
2012
44178.4 20301.4 29437.2
4079.0 -1481.2 44101.0
45659.2 20287.6 31593.6
4117.0 -2105.0 45378.5
47864.7 20747.8 33088.8
3884.3 -2087.6 47797.3
2130.3 15040.1
2013
49993.9 20991.9 34264.8
4176.7 -1086.1 49970.6
2014
51861.8 21142.9 36179.6
4213.9 -1246.8 51814.4
2015
2016
2017
55188.0 21455.6 39748.6
5128.2 -888.1 55160.2
788.5 11248.5
840.6
1568.5 11388.6
372.3
6399.0
5692.9
247.0 1635.9 1336.5
567.4 1953.7 1294.8
19950.1 8860.0
20357.0 9059.9
2352.9 1178.2
427.0 25.9
2292.0 1213.6
21982.8 9854.5
国民经济核算_根据2019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内容填写表中数据答案
第1题.根据下列内容完成以下要求:(20分)(1)据2009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内容填写表中数据:
(2)解释表中任意五个指标的含义;
(3)以上述任意一项指标2008年具体数据为依据,说明中国在世界经济实力排名
答:
(1)根据2009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内容填写表中数据:
指标1978 1990 2000 2008 每天创造的财富
国内生产总值10.0 51.1 271.8 823.8 国家财政收入 (亿元) 3.1 8.0 36.7 168.0 国家财政支出 (亿元) 3.1 8.4 43.5 171.5 粮
食 (万
83.5 122.3 126.6 144.9 吨)
钢
6.0 14.1 36.0 160.2 材 (万
吨)
每天消费量
最终消费支出 (亿元) 6.1 33.1 168.5 408.5 居民消费支出 4.8 25.9 125.6 297.0 政府消费支出 1.3 7.2 42.9 111.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4.3 22.7 107.1 297.2 每天其他经济活动
资本形成总额 (亿元) 3.8 18.5 95.5 366.1 固定资产形成总额 2.9 13.2 92.7 345.8 存货增加0.8 5.3 2.7 20.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亿元) 12.4 90.2 473.5 货物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0.6 3.2 13.0 70.2 出口总额0.3 1.7 6.8 39.2 进口总额0.3 1.5 6.2 31.0
(2).
1.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对于一个地区来说,称为地区生产总值或地区GDP。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一、
引言1.选题背景
京津冀一体化是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旨在加强环渤海地区与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合作与发展。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报告时强调,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应通过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加快走科学可持续协调发展道路来加速实现京津冀一体化。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的“首都经济圈”,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省11个地级市(保定、唐山、廊坊、
石家庄、邯郸、秦皇岛、张家口、承德、沧州、邢台、衡水)和2个省直管市(定州、
辛集),京津冀所在地区地处中国东北环渤海腹地,
是华北地区面积最大、最具活力的区域,越来越受到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关注。
2.选题意义
通过查阅往年数据表明,京津冀地区各地区的经济差异主要体现在一定时期内京津冀各地区总体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人均G D P 水平的差异,而针对于京津冀地级市单位的区域经济差异的深入解读能够为京津冀一体化的协同发展提供参考建议,特别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准确地了解京津冀地区目前发展情况能为京津冀发展良好或是欠发展地区提供
相应建议,是实现“首都经济圈”
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本文客观深入地分析京津冀各地区综合经济发展状况与水平,重点总结发展中京津冀各个地级市存在的经济差异,为京津冀地区未来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建议。
二、数据来源
说明:由于廊坊市数据并未发布,
故除去廊坊市选取其余12个京津冀地区城市的有关经济数据。
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北京、
天津、沧州、承德等12个地区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4年-2016年地区能源平衡表消费量合计统计表
地区能源平衡表:消费量合计煤合计原煤洗精煤其他洗煤型煤煤矸石
序号省份年份(万吨)(万吨)(万吨)(万吨)(万吨)(万吨) 1北京20042939.642425.31505.958.15 3.41 1北京20053068.972605.37455.38.28 2.42
1北京20063055.672692.64338.548.0544.72
1北京20072984.672741.56227.329.1133.27
1北京20082747.732522.02223.948.8524.87
1北京20092664.72452.61214.859.3220.2
1北京20102634.622415.41220.52 6.4334.620.37 1北京20112365.532358.9813.1729.730.11 1北京20122269.892264.7914.3427.25
1北京20132019.232011.7112.34022.23
1北京20141736.541728.2510.050.0217.75
1北京20151165.181153.578.710.0317.08
1北京2016847.62841.810.02 1.16 6.22
2天津20043508.573025.25483.32
2天津20053801.453289.27512.18
2天津20063809.313226.55582.76
2天津20073926.73394.32532.38
2天津20083972.773485.24487.53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能源平衡表解读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能源平衡表解读
我国能源统计年鉴是我国能源统计的一部权威性年度资料汇编,包括对我国国民经济全行业和各地区的能源生产、消费、储备、能源平衡等方面的数据信息。它是评估我国能源资源利用与管理水平,研究国家能源经济发展形势,分析国民经济各行业能源消费结构及其变化规律,为我国的能源管理与节约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数据。
在《我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能源平衡表(Energy Balance Sheet),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能源统计的核心内容之一,用于对国家或地区的能源生产、转化、消费及库存情况进行总体和系统的核算。能源平衡表也是一个显示能源供需关系、反映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结构合理性的重要工具。
让我们深入研究一下《我国能源统计年鉴》中的能源平衡表。能源平衡表的主要内容包括三大部分:能源供应、转化和消费。在能源供应方面,它包括能源的生产、进口和库存等情况;在能源转化方面,主要包括对各种类型能源的转化利用情况;在能源消费方面,则是各行业、用途的能源消费情况。通过详细解读能源平衡表,我们不仅能够了解我国能源的来源、转化和利用情况,还能够了解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能源消费差异,以及国家能源结构的合理性和优化方向。
让我们分析一下能源平衡表对于我国能源管理的意义。我国是一个能
源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能源的供需关系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和国民
生活稳定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能源平衡表的详细解读和分析,我国能
源管理部门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国家能源供需结构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节约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政策制定和资源
重庆统计年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综合能源平衡表(2016-2017年)
77.05
200.09
5-8 综合能源平衡表(2016-2017年) Overall Energy Balance Sheet (2016-2017)
单位:万吨标准煤
项 目
Item
可供消费的能源总量 #一次能源生产量
Total Energy Available for Consumption Primary Energy Output
Equivalent
Equivalent
Weight
Value
8271.97
9203.51
4113.36
4612.31
5477.60
5972.73
-1052.83
-1115.36
8271.97
9203.51
6943.29
8650.29
88.08
93.80
4503.49
5527.66
1343.99
1695.61
调进量
Imports
调出量(-)
Exports (-)
能源消费总量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终端消费
End-use Consumption
第一产业
Primary Industry
第二产业
Secondary Industry
第三产业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9:台湾省主要年份主要能源及相关指标统计(1990-2017)
台湾省主要年份主要能源及相关指标统计(1990-2017)
1990
2000
2005
10.65
11.79
12.48
41.67
79.23
95.32
47.75
84.84
102.27
28.68
45.08
48.37
25.86
38.27
43.27
88398
181188
224475
29.42
48.69
61.03
20.30
2017
8.42 106.01 110.09 46.30 42.48 265071 70.05 23.60 528.00 22373 4.66 10987
44.17
42.59
244647
254990
68.07
69.38
23.10
23.40
446.10
506.10
19312
21628
4.80
4.66
10304
10669
统计年鉴2019》
2016
10.86 103.22 109.67 46.66 42.93 261388 70.28 23.60 513.70 21767 4.66 10867
21.80
22.60
155.10
296.70
最低工资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影响分析--基于面板数据的方法
最低工资对中国劳动力就业影响分析
——基于面板数据的方法
牛媛玥
摘要:自1993年起我国出台最低工资制度至今,此项制度在我国实施已有27年。通过中国统计局2008—2018年的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面板数据分析,从全国层面而言,目前最低工资标准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劳动者的意愿。相关的制度建议是:(一)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我国应加强宏观调控,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促进平衡发展;(二)各个地区应因地制宜,采用梯度制最低工资制度,对相对落后地区适当调低标准,不能“一刀切”;(三)加强对最低工资制度实施的监管,保证制度的落实;(四)加强社会保障制度与最低工资制度的挂钩,对劳动者生活水平进行保障;(五)精确最低工资制度覆盖范围,尽量避免由于制定最低工资制度而对就业产生冲击。
关键词:最低工资;面板数据分析模型;就业人数;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F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916(2021)08-0050-04
一、引言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①。我国自1993年11月劳动部印发《企业最低工资规定的通知》起,此项制度已实施有27年历史了。我国于2003年12月30日重新颁布了《最低工资规定》,综合地考虑到了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参差不齐,人民的生活水平各有差异,所以因地制宜地对各地的最低工资水平进行了规定。
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并且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是企业搞好内部分配的基础,企业可以依据这一标准进行更深化的内部工资结构改革。对于政府来说,制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可以作为一种经济政策帮助政府进行宏观调控[1]。
中国统计年鉴2020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指标:9-6 电 力 平 衡 表
2900 5716 10058
55032 38562
2988
58142 39934
3063
62718 42857
3196
68156 45743
3352
9-6 电 力 平 衡 表
单位:亿千瓦小时 项目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4
可供量 生产量 水电 火电 核电 风电 进口量 出口量(-)
消费量 在消费量中: 农、林、牧、 渔业 工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仓储 和邮政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其他 居民生活 在消费量中: 终端消费 #工 业 输配电损失量
6230 6212 1267 4945
19 1
6230
10023 10077
1906 8043
128
6 60 10023
13473 13556
2224 11142
167
15 99 13472
24941 25003
3970 20473
531
50 112 24940
41936 42072
7222 33319
71509 71661 12318 50963
2944 3660
57 209 71508
1040 41550
699
1092 42997
中国城镇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和影响因素
12 各省市城镇碳排放的特点和区域差异 .
12 1 各 省 市城 镇碳排 放 的特 点 ..
C= ∑( Q
, f ・ )
c表示 城镇 碳排 放 量 , 下标 i 示终 端 能 源 消 费 中工 表 业 、 筑业 、 通运输 和仓 储及 邮 电通讯业 、 建 交 批发 和 零售 以 及餐 饮业 、 城镇生 活 , 下标 表 示 终 端 能源 消 费 中 2 能 O种 源类 别 , 示 i 行业第 能源 消费实 物量 , 表示 第 Q表 类 类
.
Fra Baidu bibliotek
表2 所示 ,95 20 年各省市城镇碳排放呈现以下 19 — 0 8 特点: ①从 20 08年城镇碳排放总量看 , 山东、 河北 、 江苏、
广 东 和 河 南 的 城 镇 碳 排 放 分 别 为 2 5 . 7 t 0 4 3 4 、
1 3 .6t1 7 . 5t1 2 . 8t 1 9 .5万 t , 60 7 1 、40 5 8 、32 8 7 和 1 5 4 6 碳
量。
实物量转化为标准量的系数 ; ②将各种能源消费标准量转
化 为碳排 放量 , 后加 总 , 然 各种碳 排放 系数 ( 了电力 和热 除
力) 来源于 IC < P C 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 < 。本文采
用 19 20 96— 09年能源 统计 年鉴 。 城镇 碳排 放 的计 算公 式 如下 :
中国统计年鉴2020台湾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指标:28-11 能源平衡表
1465.75 29.06 0.05 2.36 16.22 5.21 4.40
1436.69 442.46 710.39 219.72 65.00
1465.75 858.23 70.59 136.89 266.42 7.21 65.93 61.03 250.16 192.33 45.10 -1.08 9.43 -0.22
1489.27 28.90 0.05 1.76 16.80 4.27 5.28
1460.37 437.55 719.05 224.31 80.17
1489.27 873.75 73.60 134.35 271.27 6.96 65.62 59.37 262.59 205.24 45.38 -11.77 9.89 8.73
28-11 能源平衡表
单位:亿升标准油 项目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能源总供给 自产能源 原油 天然气 生质能及废弃物 水力发电 再生能源① 进口能源 煤及煤产品 原油及石油产品 液化天然气 核能发电
能源总需求 本地能源消费按部门分 能源部门 运输部门 工业部门 农业部门 住宅部门 服务业部门 非能源消费② 出口 国际海运及国际航空 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变动 损耗 统计误差
1461.36 29.38 0.09 3.32 17.43 4.27 3.43
中国不同产业空间的碳排放强度与碳足迹分析
地理学报ACTA GEOGRAPHICA SINICA 第65卷第9期
2010年9月V ol.65,No.9Sept.,2010
中国不同产业空间的碳排放强度与碳足迹分析
赵荣钦1,2,黄贤金1,钟太洋1
(1.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210093;2.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郑州450011)
摘要:采用2007年中国各省区不同产业各种能源消费等数据,通过构建能源消费碳排放和碳
足迹模型,对各省区化石能源和农村生物质能源的碳排放量进行了估算;建立了不同产业空
间与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对应关系,将产业活动空间分为农业空间、生活与工商业空间、交通
产业空间、渔业与水利业空间、其他产业空间等五大类;对各省区不同产业空间碳排放强度
和碳足迹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2007年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为1.65GtC ,其中化石能源碳排放占89%;(2)2007年中国产业空间碳排放强度为1.98t/hm 2,其中,生活及
工商业空间、交通产业空间的碳排放强度较高,分别为55.16t/hm 2和49.65t/hm 2;(3)2007年
中国产业空间碳足迹为522.34×106hm 2,由此造成的生态赤字为28.69×106hm 2,这说明我国的
生产性土地面积不足以补偿产业空间的碳排放,补偿率约为94.5%。各地区碳足迹差异明显,不少省份甚至存在生态盈余。总体而言,从产业活动空间的角度来看,中国目前的碳赤字不
大;(4)全国产业空间单位面积碳足迹为0.63hm 2/hm 2,其中生活与工商业空间的碳足迹最
中国工业能源碳排放面板数据估算的实证分析重点
中国工业能源碳排放面板数据估算的实证分析
一、引言
在全球低碳博弈与低碳竞争的国际背景下,中国政府于2009年公布了自主碳排放减缓行动目标,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的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单位GDP能耗降低16%和单位GDP碳排放降低17%的目标。中国工业生产具有明显的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式特征,工业是中国能源消耗和人为碳排放的主要领域,占GDP40%的工业消耗了全国68%的能源,产生了全国83%的碳排放(陈诗一,2010)。从长期来看,基于能源消耗与要素投入驱动的粗放式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中国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通过节能减排来推动工业低碳发展转型。
研究工业节能减排与低碳转型,首先必须考察工业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的历史变迁与现状。中国工业能源消费数据可从官方公开发布的统计数据中获取,但官方统计机构尚未发布工业碳排放数据,国际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开发机构也没有提供中国省区与行业碳排放数据①,需要研究者选择合适的方法自行估算。同时,由于中国不同地区、不同工业行业的经济增长模式与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工业节能减排必须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碳排放现状及差异。因此,科学估算中国工业能源碳排放的地区、行业面板数据是进行低碳经济研究与决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碳排放估算方法主要有三种:实测法、模型法和衡算法。实测法以科学采样和连续监测为基础,但存在监测成本高、可靠性差等问题,难以推广使用。模型法利用系统模型或综合评价模型对碳排放进行估算和预测,比如《斯特恩报告》中的PAGE模型(Stern,2007);模型设定及模型中参数选择的不确定性会影响估算结果,主要用于碳排放预测及碳减排政策评估(王灿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30 6212 1267 4945
19 1
6230
10023 10077
1906 8043
128
6 60 10023
Leabharlann Baidu
13473 13556
2224 11142
167
15 99 13472
24941 25003
3970 20473
531
50 112 24940
41936 42072
7222 33319
64821 64951 11898 46627
2481 2950
64 195 64821
1040 41550
699
1126
2122 3919 7565
55032 38562
2988
1092 43089
726
1251
2324 4395 8421
58234 40026
3063
1175 44960
789
1418
9-6 电 力 平 衡 表
单位:亿千瓦小时 项目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可供量 生产量 水电 火电 核电 风电 进口量 出口量(-)
消费量 在消费量中: 农、林、牧、渔业
工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仓储 和邮政业 批发、零售业和 住宿、餐饮业 其他行业 生活消费 在消费量中: 终端消费 #工 业 输配电损失量
2527 4881 9072
61625 41764
3196
23234 16815
1706
976 30872
483
735
1292 2452 5125
39366 28304
2568
2015
2016
2017
58021 58146 11303 42842
1708 1858
62 187 58020
61298 61425 11934 44371
2133 2371
62 189 61297
739 446
55 191 41934
427 4873
65
106
76 202 481
5796 4439
435
582 7660
160
182
200 234 1006
9279 6915
745
533 10005
160
281
419 623 1452
12536 9068 937
776 18522
234
430
752 1341 2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