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专家共识(2018年)解读 PPT
合集下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pt课件
中度
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接
近黄斑但未涉及黄斑中心
重度
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涉
及黄斑中心
PPT课件
13
眼底表现
PPT课件
14
PPT课件
15
(1)微血管瘤
最早出现的改变,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或暗红的斑点,大小不 等,小如针尖,大至视网膜小血管直径,边界清楚光滑,常先
出现在后极部,尤其黄斑区颞侧。 组织学:周细胞退变→毛细血管韧性↓→血管扩张→内皮细胞
血管异常和渗漏 毛细血管扩张纡曲
血管壁周围染色 静脉扩张,串珠状
异常血管
动静脉短路
异常血管和渗漏 新生血管
组织染色
视网膜水肿
花瓣状或蜂房样荧 黄斑囊样水肿
光素渗漏
PPT课件
26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低荧光造影改变
异常荧光
眼底所见
岛状低荧光
软性渗出(棉絮状斑)
黄斑中心无血管区扩大 黄斑毛细血管闭塞 毛细血管间隙加宽
PPT课件
32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病因
1.视网膜内微循环异常 2.毛细血管内皮损害,基底膜增厚,周细胞丧失,自动调
节失代偿,渗出及毛细血管闭塞 3.视网膜缺血,新生血管形成,CME,玻璃体积血及牵拉
性视网膜脱离
PPT课件
5
诊断依据
1.糖尿病史 2.视力下降伴眼底表现 3.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4.暗适应和电生理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血管。 2.视网膜部的新生血管(NVE) 形态各异,多由静脉侧生长
PPT课件
24
纤维血管组织牵拉
1.玻璃体后脱离(PVD) 成因:玻璃体液化,近视,高渗血浆 2.玻璃体状态和糖尿病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关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介绍PPT培训课件
激光治疗技术
局部光凝
对视网膜局部缺血区域进行光凝治疗 ,以减少血管渗漏和新生血管形成。
全视网膜光凝
对于严重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或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需 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以破坏缺血 视网膜,减少新生血管生成。
手术干预措施
玻璃体切除术
对于严重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如出现玻璃体出 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时,需进行玻璃体切除术 以清除积血、恢复视网膜解剖结构。
视网膜复位术
在玻璃体切除术后,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视网膜复位术 ,如巩膜外加压术或环扎术等,以使脱离的视网膜复位。
其他手术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还需要进行其他手术干预措施 ,如白内障摘除术、青光眼手术等。
04
患者管理与教育
血糖控制重要性
80%
预防并发症
高血糖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 要危险因素,良好的血糖控制可 以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02
诊断方法与标准
眼部检查方法
视力检查
裂隙灯检查
评估患者的视力状况,包括远视力和近视 力。
使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眼前节,包括结膜 、角膜、前房、虹膜和晶状体等部位。
眼底检查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
通过直接或间接检眼镜观察眼底,包括视 盘、视网膜血管、黄斑和视网膜等结构。
将荧光素注入患者静脉内,利用特定滤光 片的眼底照相机拍摄眼底照片,观察视网 膜血管和灌注情况。
发病机制
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与多元醇代谢异常、蛋白质 非酶糖基化、自由基作用、细胞凋亡、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作用 等多种因素相关。
流行病学及危害程度
流行病学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糖尿病患者 中的发病率较高,且随着糖尿病 病程的延长,发病率也逐渐增加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pt课件
血缺氧,产生释放血管生长因子(VEGF, bFGF等),形成新生血管。
危险因素
病程:病程越长,发生DR的可能性越大。在
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也是如此
糖尿病类型:1型糖尿病较2型糖尿病患者DR
发生早、病情重,其原因尚不清楚
血糖控制情况:血糖高或波动促进DR的发生
发展
高血压:研究表明高血压可促进DR的发生发展
新生血管形成 玻璃体/视网膜前出血
THANK
YOU
SUCCESS
2019/5/10
视盘新生血管
neovascularization of the disc (NVD) elsewhere (NVE)
视网膜新生血管
neovascularization
国际临床糖尿病黄斑水肿(DME)严重程度 分级标准
元素的丧失,为非特异性改变,可发生于许 多视网膜血管性疾病,机制不明。无细胞化 导致毛细血管功能丧失、闭塞。
血一视网膜屏障破坏:血一视网膜屏障的破
坏在糖尿病的早期甚至在临床上能观察到视 网膜病变之前即可出现。其可能的解释是内 皮细胞紧密连接(封闭小带)开放以及内皮细胞 窗形成。
新生血管形成:上述病理变化导致视网膜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激光治疗
作用机制:其可能的原理 (1)消除新生血管,减轻视网膜水肿,使异常的毛细血管闭 塞,减少视网膜血流量 (2)破坏代谢旺盛、耗氧量大的感光细胞,促使氧向视网膜内 层弥散,改善视网膜内层缺氧状态,阻止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 (3)视网膜缺氧改善后可提高视网膜血流的自身调节功能 (4)破坏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释放新生血管抑制因子(如色素 上皮衍生因子),达到抑制新生血管的目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ppt课件
眼底荧光造影
通过向眼底注射荧光素 ,观察眼底血管的血流
情况。
诊断标准与分期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检查结果,综合考虑诊断为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分期标准
根据病情轻重,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非增生期和增生期 ,其中增生期又分为非增殖期和增殖期。
0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策略
预防措施
控制血糖
控制血压
社区干预与预防措施研究
健康宣教
通过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活动,提 高居民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认 知,加强自我管理和预防意识,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定期眼底检
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 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降 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风险
眼部卫生
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眼部感染。
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
01
02
03
提供心理支持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可 能会感到焦虑和恐惧,心 理支持可以帮助他们应对 这些情绪。
健康教育
向患者提供有关糖尿病视 网膜病变的宣传教育,提 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增强自我管理意识
通过健康教育,帮助患者 认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 力。
分类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分为非增生期和增生期,非增生期又包括微血管瘤、出血 、渗出等病变,增生期则出现新生血管等严重病变。
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发病机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较为复 杂,涉及多种因素,包括长期高血糖 导致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流动力 学异常、氧化应激等。
病理生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生理过程包 括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流变学改变 、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等参与的炎症 反应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专家共识解读
.
分级诊疗流程与双向转诊标准
• 如果DR初筛时患者的眼底大致正常,可建议患者控制血糖,在基层卫生机构定期随访,复查眼底。如果基层卫生机 构不具备筛查能力或患者的眼底筛查为阳性,就应将患者转诊到二级及以上的眼科或专科医院进行诊治。
• 对于眼科资源匮乏或复杂疑难病例或紧急病例,应该转诊到眼底病诊疗能力较强的综合医院或眼科专科医院。 • 患者在眼科医院明确了诊断并确定治疗方案且血糖控制比较稳定时,暂不需要激光或手术治疗;DR治疗后恢复期,
.
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新诊断糖尿病患病中率:国成人1糖0.尿9%病患病既率往已知糖尿病患病率:
6.9%
男性:11.7% 4.0%
❖ 男性:7.7%
女性:10.2%
❖ 男性:3.9%
❖ 女性:6.1%
❖ 女性:4.1%
发病年轻化:40岁以下患病率高达5.9%
横断面研究,全国抽样170287例 采用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诊断标准
1型糖尿病 99% 2型糖尿病 60%
.
.
患者:
30%~50% 的糖尿病病人从来不做眼科的检查 30%无症状者已有视网膜病变 每年定期作眼科检查的人不足10%
.
医生:
眼科和内科医生责任、知识、技术不够!缺乏对DR的了解。 如果我们在工作中:给予病人积极的建议和正确的指导,使他 们得到及时的检查和治疗,那么对于他们眼睛的防盲和改善他们 生活的质量至关重要。
.
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与2010年相比,2013年糖尿病患病知晓率、治疗率和
治疗控制率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
Wang L, Gao P, Zhang M, et al. JAMA, 2017.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
分级诊疗流程与双向转诊标准
• 如果DR初筛时患者的眼底大致正常,可建议患者控制血糖,在基层卫生机构定期随访,复查眼底。如果基层卫生机 构不具备筛查能力或患者的眼底筛查为阳性,就应将患者转诊到二级及以上的眼科或专科医院进行诊治。
• 对于眼科资源匮乏或复杂疑难病例或紧急病例,应该转诊到眼底病诊疗能力较强的综合医院或眼科专科医院。 • 患者在眼科医院明确了诊断并确定治疗方案且血糖控制比较稳定时,暂不需要激光或手术治疗;DR治疗后恢复期,
.
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新诊断糖尿病患病中率:国成人1糖0.尿9%病患病既率往已知糖尿病患病率:
6.9%
男性:11.7% 4.0%
❖ 男性:7.7%
女性:10.2%
❖ 男性:3.9%
❖ 女性:6.1%
❖ 女性:4.1%
发病年轻化:40岁以下患病率高达5.9%
横断面研究,全国抽样170287例 采用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诊断标准
1型糖尿病 99% 2型糖尿病 60%
.
.
患者:
30%~50% 的糖尿病病人从来不做眼科的检查 30%无症状者已有视网膜病变 每年定期作眼科检查的人不足10%
.
医生:
眼科和内科医生责任、知识、技术不够!缺乏对DR的了解。 如果我们在工作中:给予病人积极的建议和正确的指导,使他 们得到及时的检查和治疗,那么对于他们眼睛的防盲和改善他们 生活的质量至关重要。
.
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与2010年相比,2013年糖尿病患病知晓率、治疗率和
治疗控制率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
Wang L, Gao P, Zhang M, et al. JAMA, 2017.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培训PPT课件
第16页/共56页
DR的眼底形态
• 出血/微血管瘤 • 水肿/渗出 • 棉毛斑/硬渗 • 新生血管 (视网膜/视乳头) • 纤维血管膜增殖 • 牵引性RD • 黄斑水肿
第17页/共56页
荧光血管造影
全面显示视网膜血管的各种病变
• 出血斑 / 微血管瘤 • 新生血管 / 扩张血
管 • 无灌注区
第18页/共56页
DR的分型(国际) 分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两种。
第19页/共56页
• 无明显DR 无异常
• 轻度NPDR 仅有少数MA和、或出血点 介于轻、重之间
• 中度NPDR 无PDR体征,有以下任一表现:4个象限 • 重度NPDR 每个都有20以上的视网膜内出血或MA
第51页/共56页
小结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到晚期才会出现症状。待 症状出现再防止视力下降往往已为时已晚。
眼部并发症:
• 最主要致盲的: • DR(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第6页/共56页
我们应该做什么?
• 1.教育糖尿病患者,让他们认识到糖尿病可使视力丧失的危险性增高。 • 2.向糖尿病患者解释由眼科医师进行定期眼部检查的重要性。 • 3.让糖尿病患者知道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保护视力的重要性。
第7页/共56页
严格控制血糖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致盲的危险54定期的眼部检查有助于防止视力丧失因为在患者感到出现视力出现问题之前医生即可发现和治疗视网膜病变大部分糖尿病人能够维持一定视力如果视网膜病变得到及时治疗完全失明的只是少数患目前的治疗手段不能治愈或逆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但可以有效地预防视力的进一步下降55希望能对大家有些帮助对dr有所了解谢谢大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PT课件
辅助检查
根据需要,进行OCT、FFA等 辅助检查,进一步确诊病变程 度和范围。
治疗建议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指南 ,向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建 议和生活方式指导。
CHAPTER
0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如贝伐单抗、雷珠单抗等,可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减少 血管渗漏和新生血管形成。
病理生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生理过程包 括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瘀滞、 血流变异常、缺氧等,这些因素共同 作用,导致视网膜微血管病变。
流行病学与发病率
流行病学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病 率较高,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发病率
根据不同研究数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在糖尿病患者中约为30%-50% ,且随着病程延长和血糖控制不佳,发病率逐渐升高。
通过观察Amsler网格的扭曲、缺失等现象 ,初步判断视网膜病变程度。
评估标准
国际临床分级标准(DRS)
01
根据眼底病变程度,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五个等级,用于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
美国糖尿病协会标准(ADA)
02
根据视网膜病变程度和危险因素,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三
个阶段,用于指导治疗和预防措施。
案例二:中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激光治疗
总结词
激光治疗是中期病变的有效手段,可减少病变进展的风险。
详细描述
在中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激光治疗成为主要的治疗方法。通过激光凝固视网膜病变区域,可以减 少血管渗漏和防止微血管瘤形成,从而控制病变进展。
案例三:晚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手术治疗
总结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PT课件
术后血糖变化
• 术后1-2h达高峰,以后下降,第5天回落 至术前水平。 • 术后血糖变化与病程、术前血糖水平、 手术时间及麻醉效果等有关。 • 术后血糖升高与术后手术并发症有直接 关系
手术的价值 ------- 手术后视力
视力改善 黄斑未受累 51~83% 黄斑受牵拉 59~80% 牵引网脱 32~53% 〉0.l 40~62% 21~58% 25~36% 失明 5~17% 11~19% 9~23%
DR 的光凝治疗
适应症
背景期:部分光凝(根据FAG)
增殖前期 / 增殖期:PRP 黄斑水肿:MGP
DR的治疗现状
• DM患者忽视眼部并发症
• 没有正规的治疗方案 • 没能恰当地掌握治疗手段(药物、激光、 手术)和时机 • 不重视随访
二,PDR 的手术治疗
• • • • • 病变特点 手术目的 适应症 主要操作方法 术后并发症
角膜混浊: • 眼内压高 • 眼内压低 上皮水肿 后弹力膜皱褶
处理: 1,尽量稳定眼内压。 2,刮去上皮。 3,无晶体眼,前房注透明质酸钠。
术中并发症 (2)
晶体混浊: • 后囊压迹 • 局限混浊 • 全混 • 羽毛样混浊 处理 1. 尽量保留较透明的晶状体 2. 晶状体摘除者保留完整前/后囊膜 3. 植入人工晶体 灌注液内每500ml加50%葡萄糖3-4ml,可减 少术中或术后晶状体混浊。
术后并发症 (2)
眼内压升高:
• 角膜…滤帘水肿(20-40%有高眼压) • PRP,约31%发生房角关闭(大量光凝 脉络膜V回 流 睫状体肿胀 房角关闭) • 气体膨胀/硅油过量或乳化 • 血影细胞,虹膜红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 环扎 处理: 1,药物 2,对因治疗 3,手术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防治ppt课件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一些损害常导致视 力减退甚至盲目,如黄斑水肿和增殖性视 网膜病变的并发症:玻璃体出血,牵拉性 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浓缩,视网膜前膜和 黄斑牵拉等。同时,黄斑毛细血管闭塞也 可严重影响视力。
-
6
DR临床表现
多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有糖尿病多饮、 多尿、多食和疲乏、消瘦等症状。在视网 膜病变初期,一般无眼部自觉症状。 病变发展,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 若黄斑区受累,可有视野中央暗影,中心 视力下降和/或视物变形等症状。
糖尿病眼病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新
生血管性青光眼、糖尿病性白内障、眼肌
麻痹、虹膜睫状体炎等等。临床最常见的
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对视功能损
害最严重。
-
4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不仅 取决于代谢障碍的程度,并与糖尿病的发 病年龄,病程长短,遗传因素和糖尿病控 制情况有关。
-
5
DM和DR
增殖期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VI期)
A
B
A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B 牵拉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
16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重在预防
➢ 保持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接近控制目标 ➢ 确诊糖尿病后,每年作一次眼科检查 ➢ 治眼病的同时,注意血脂、血压、蛋白尿等
全身状况
-
17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重在预防
➢ 戒烟、戒酒,多吃新鲜蔬菜,保持大便通 畅,防止便秘
-
13
增殖期糖尿病
临床过程(四) 视网膜病变(IV期)
B 视网膜新生血管 neovascularization elsewhere (NVE)
A
A 视盘新生血管
neovascularizatiபைடு நூலகம்n
-
6
DR临床表现
多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有糖尿病多饮、 多尿、多食和疲乏、消瘦等症状。在视网 膜病变初期,一般无眼部自觉症状。 病变发展,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 若黄斑区受累,可有视野中央暗影,中心 视力下降和/或视物变形等症状。
糖尿病眼病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新
生血管性青光眼、糖尿病性白内障、眼肌
麻痹、虹膜睫状体炎等等。临床最常见的
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对视功能损
害最严重。
-
4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不仅 取决于代谢障碍的程度,并与糖尿病的发 病年龄,病程长短,遗传因素和糖尿病控 制情况有关。
-
5
DM和DR
增殖期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VI期)
A
B
A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B 牵拉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
16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重在预防
➢ 保持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接近控制目标 ➢ 确诊糖尿病后,每年作一次眼科检查 ➢ 治眼病的同时,注意血脂、血压、蛋白尿等
全身状况
-
17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重在预防
➢ 戒烟、戒酒,多吃新鲜蔬菜,保持大便通 畅,防止便秘
-
13
增殖期糖尿病
临床过程(四) 视网膜病变(IV期)
B 视网膜新生血管 neovascularization elsewhere (NVE)
A
A 视盘新生血管
neovascularizatiபைடு நூலகம்n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专家共识(2018年)解读 PPT
增生性DR---玻璃体出血
增生性DR---视网膜前出血
DR的预防和治疗
DR是可防、可控、可避免致盲眼病中的首位疾病,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对延缓病变进展、减 少视力丧失至关重要。
1、健康教育 2、代谢紊乱的控制
①血糖的管理 ②血压的控制 ③血脂的调节 3、抗血小板治疗 系统性评估表明,阿司匹林治疗对 DR 的发病及进展无明显影响。需指出, DR不是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的禁忌证,该治疗不会增加糖尿病视网膜出血风险。 4、针对DR的内科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成年人中可预防性 尿病患者中: 中国大陆的糖尿病人群,DR患病率为23%,其中非增殖期DR为19.1%,增殖期DR为2.8%。 农村高于城市,北方高于南方和东部。 台湾地区DR患病率为35%,香港地区患病率为18.2%。 病史>20年, DR发生率:
NPDR患者每年一次,中度NPDR患者每3~6个月一次,重度NPDR患者及PDR患者应每 3 个 月一次 • 糖尿病患者在妊娠后建议在妊娠各期和产后 1 年内监测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变化 • 如果DR持续进展,应该交由眼科医师给予更频繁的随访和相应处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转诊
• 将进展期视网膜病变患者转诊至眼科,获得有效、及时的治疗,是预防失明的重要环节。 • 英国指南提示,PDR 确诊后延迟2年以上治疗,与预后不良及严重视力丧失相关。 • 因此,适时、及时的眼科转诊治疗尤为重要
病情已得到稳定控制的患者,应转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内科或内分泌科进行定期随诊。 • 当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出现急性并发症,需要胰岛素治疗等情况时,应将患者转至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内科或内分泌
科进行诊治。
DR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分期
DR 主要临床表现为
1、DME,包括黄斑区域弥漫性或局灶性的血管渗漏,其常由渗出性改变导致,包括脂蛋白渗漏 (硬性渗出)、血液(点状出血等); 2、进展性血管病变,包括微血管瘤、视网膜内出血、血管迂曲和血管畸形,最终导致异常毛细 血管生成; 3、视网膜毛细血管闭塞,荧光造影常显示无灌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专家共识(2018年)解读
DR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分期
DR 主要临床表现为
1、DME,包括黄斑区域弥漫性或局灶性的血管渗漏,其常由渗出性改变导致,包括脂蛋 白渗漏(硬性渗出)、血液(点状出血等); 2、进展性血管病变,包括微血管瘤、视网膜内出血、血管迂曲和血管畸形,最终导致异 常毛细血管生成; 3、视网膜毛细血管闭塞,荧光造影常显示无灌注。
全视网膜光凝(PRP)
FFA: 全视网膜光凝+格栅
手 术 过 程
术后体位
一 - 二 周防工作极为重要,早筛早防可减少 DR失明风险。
谢谢聆听!
1型糖尿病 99% 2型糖尿病 60%
患者:
30%~50% 的糖尿病病人从来不做眼科的检查 30%无症状者已有视网膜病变 每年定期作眼科检查的人不足10%
医生:
眼科和内科医生责任、知识、技术不够!缺乏对DR的了解。 如果我们在工作中:给予病人积极的建议和正确的指导,使他 们得到及时的检查和治疗,那么对于他们眼睛的防盲和改善他们 生活的质量至关重要。
• DR和DKD(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2型糖尿病诊断DKD时需参考是否伴发DR,因此 2型糖尿病伴发微量白蛋白尿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者需检查有无DR。
三、筛查频率
• 1型糖尿病患者开始筛查 DR 后建议至少每年复查一次 • 2 型糖尿病无 DR 者推荐每 1~2 年检查一次。若已出现 DR,应缩短随访间隔时间。
二、分级诊疗流程与双向转诊标准
为实现DR的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降低群众的疾病负担,国家卫计委研究制定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其内容要求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全科医师 和医院的内科医师或内分泌科医师,需与眼科医师一起组成综合的医疗服务团队,明确各 级医疗机构中医务人员的职责,构建内科与眼科之间的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体系,以达到 对DR患者的有效防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我国建议青春期前或青春期诊断的 1 型糖尿病患者在青春期后(12岁后)开始检查眼底,青 春期后诊断1型糖尿病的患者建议在病程 5 年内,必须进行第一次DR筛查
• 2型糖尿病患者则建议在确诊后尽快进行首次全面的眼科检查
• 已确诊糖尿病的患者,妊娠期间视网膜病变有发生发展的风险,应于计划妊娠和妊娠早期进行 全面眼科检查。特别指出,妊娠期确诊糖尿病的患者发生DR的风险不增高,因此孕期不需要 进行眼底检查[33]
NPDR患者每年一次,中度NPDR患者每3~6个月一次,重度NPDR患者及PDR患者应每 3 个 月一次 • 糖尿病患者在妊娠后建议在妊娠各期和产后 1 年内监测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变化 • 如果DR持续进展,应该交由眼科医师给予更频繁的随访和相应处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转诊
• 将进展期视网膜病变患者转诊至眼科,获得有效、及时的治疗,是预防失明的重要环节。 • 英国指南提示,PDR 确诊后延迟2年以上治疗,与预后不良及严重视力丧失相关。 • 因此,适时、及时的眼科转诊治疗尤为重要
社会:
经济欠发达!老百姓支付能力不够!
DR的危险因素
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DR。根据国内外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DR的主要危险因素 包括:
预防!如何预防?
由于早期DR可以没有任何眼部不适,没有视力下降,因此容易为糖尿病患者所 忽视。直到出现视物模糊再找医师做检查,为时晚矣!
预防DR最好的方法就是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分级诊疗流程与双向转诊标准
• 如果DR初筛时患者的眼底大致正常,可建议患者控制血糖,在基层卫生机构定期随访,复查眼底。如果基层卫生机 构不具备筛查能力或患者的眼底筛查为阳性,就应将患者转诊到二级及以上的眼科或专科医院进行诊治。
• 对于眼科资源匮乏或复杂疑难病例或紧急病例,应该转诊到眼底病诊疗能力较强的综合医院或眼科专科医院。 • 患者在眼科医院明确了诊断并确定治疗方案且血糖控制比较稳定时,暂不需要激光或手术治疗;DR治疗后恢复期,
病情已得到稳定控制的患者,应转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内科或内分泌科进行定期随诊。 • 当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出现急性并发症,需要胰岛素治疗等情况时,应将患者转至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内科或内分泌
• DR和DKD(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2型糖尿病诊断DKD时需参考是否伴发DR,因此2型糖 尿病伴发微量白蛋白尿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者需检查有无DR。
三、筛查频率
• 1型糖尿病患者开始筛查 DR 后建议至少每年复查一次 • 2 型糖尿病无 DR 者推荐每 1~2 年检查一次。若已出现 DR,应缩短随访间隔时间。轻度
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与2010年相比,2013年糖尿病患病知晓率、治疗率和 治疗控制率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Wang L, Gao P, Zhang M, et al. JAMA, 2017.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 糖尿病性白内障 • 麻痹性斜视 •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 屈光不正 • 虹膜红变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二、分级诊疗流程与双向转诊标准
为实现DR的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降低群众的疾病负担,国家卫计委研究制定了《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其内容要求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全科医师和医院的内科医 师或内分泌科医师,需与眼科医师一起组成综合的医疗服务团队,明确各级医疗机构中医务人员 的职责,构建内科与眼科之间的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体系,以达到对DR患者的有效防护。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成年人中可预防性 失明的最常见原因。
DR的流行病学
2型糖尿病患者中: 中国大陆的糖尿病人群,DR患病率为23%,其中非增殖期DR为19.1%,增殖期DR为2.8%。 农村高于城市,北方高于南方和东部。 台湾地区DR患病率为35%,香港地区患病率为18.2%。 病史>20年, DR发生率:
1型糖尿病 99% 2型糖尿病 60%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患者:
30%~50% 的糖尿病病人从来不做眼科的检查 30%无症状者已有视网膜病变 每年定期作眼科检查的人不足10%
医生:
眼科和内科医生责任、知识、技术不够!缺乏对DR的了解。 如果我们在工作中:给予病人积极的建议和正确的指导,使他 们得到及时的检查和治疗,那么对于他们眼睛的防盲和改善他们 生活的质量至关重要。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专家共识(2018年)解读
了解几个临床指南
•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 • 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2014年版) • 儿童青少年 2 型糖尿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 • 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14年)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专家共识(2018年) • 2019年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 • 2017年AAO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指南
一、转诊指征及推荐时间节点
• 如果存在以下初筛结果,需及时至眼科就诊:无 DR、轻度NPDR、无 DME 于 1 年内至眼科 诊查;中度 NPDR、非累及黄斑中心凹的DME于3~6个月内至眼科诊查;重度NPDR、PDR、 非累及黄斑中心凹的DME需立即至眼科诊治。
• 如果发现以下情况需当天急诊转至眼科就诊:突然的视力丧失;视网膜剥离;视网膜前或玻璃 体出血;虹膜红变。
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新诊断糖尿病患病率:
6.9%
❖ 男性:7.7% ❖ 女性:6.1%
10.9%
男性:11.7% 女性:10.2%
既往已知糖尿病患病率:
4.0%
❖ 男性:3.9% ❖ 女性:4.1%
发病年轻化:40岁以下患病率高达5.9%
横断面研究,全国抽样170287例 采用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诊断标准
对DR患者定期随访与专科治疗,可以使90%的患者避免严重视力下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
一、筛查法
• 传统的眼底镜检查包括直接眼底镜、间接眼底镜、裂隙灯附加前置镜等 • 眼底照相技术、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 免散瞳眼底摄片筛查DR,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二、筛查时机
• 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指南均提到,青春期前诊断的 1 型糖尿病患者应在青春期后开始筛查眼底, 而英国指南建议12岁开始筛查;美国和加拿大指南推荐,在青春期之后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应 在诊断 3~5 年后开始筛查眼底。
• 2型糖尿病患者则建议在确诊后尽快进行首次全面的眼科检查
• 已确诊糖尿病的患者,妊娠期间视网膜病变有发生发展的风险,应于计划妊娠和妊娠早期进行 全面眼科检查。特别指出,妊娠期确诊糖尿病的患者发生DR的风险不增高,因此孕期不需要 进行眼底检查[33]
NPDR患者每年一次,中度NPDR患者每3~6个月一次,重度NPDR患者及PDR患者应每 3 个 月一次 • 糖尿病患者在妊娠后建议在妊娠各期和产后 1 年内监测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变化 • 如果DR持续进展,应该交由眼科医师给予更频繁的随访和相应处理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转诊
• 将进展期视网膜病变患者转诊至眼科,获得有效、及时的治疗,是预防失明的重要环节。 • 英国指南提示,PDR 确诊后延迟2年以上治疗,与预后不良及严重视力丧失相关。 • 因此,适时、及时的眼科转诊治疗尤为重要
社会:
经济欠发达!老百姓支付能力不够!
DR的危险因素
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DR。根据国内外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DR的主要危险因素 包括:
预防!如何预防?
由于早期DR可以没有任何眼部不适,没有视力下降,因此容易为糖尿病患者所 忽视。直到出现视物模糊再找医师做检查,为时晚矣!
预防DR最好的方法就是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分级诊疗流程与双向转诊标准
• 如果DR初筛时患者的眼底大致正常,可建议患者控制血糖,在基层卫生机构定期随访,复查眼底。如果基层卫生机 构不具备筛查能力或患者的眼底筛查为阳性,就应将患者转诊到二级及以上的眼科或专科医院进行诊治。
• 对于眼科资源匮乏或复杂疑难病例或紧急病例,应该转诊到眼底病诊疗能力较强的综合医院或眼科专科医院。 • 患者在眼科医院明确了诊断并确定治疗方案且血糖控制比较稳定时,暂不需要激光或手术治疗;DR治疗后恢复期,
病情已得到稳定控制的患者,应转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内科或内分泌科进行定期随诊。 • 当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出现急性并发症,需要胰岛素治疗等情况时,应将患者转至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内科或内分泌
• DR和DKD(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2型糖尿病诊断DKD时需参考是否伴发DR,因此2型糖 尿病伴发微量白蛋白尿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者需检查有无DR。
三、筛查频率
• 1型糖尿病患者开始筛查 DR 后建议至少每年复查一次 • 2 型糖尿病无 DR 者推荐每 1~2 年检查一次。若已出现 DR,应缩短随访间隔时间。轻度
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与2010年相比,2013年糖尿病患病知晓率、治疗率和 治疗控制率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Wang L, Gao P, Zhang M, et al. JAMA, 2017.
糖尿病眼部并发症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 糖尿病性白内障 • 麻痹性斜视 •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 屈光不正 • 虹膜红变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二、分级诊疗流程与双向转诊标准
为实现DR的早期发现与早期干预,降低群众的疾病负担,国家卫计委研究制定了《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其内容要求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全科医师和医院的内科医 师或内分泌科医师,需与眼科医师一起组成综合的医疗服务团队,明确各级医疗机构中医务人员 的职责,构建内科与眼科之间的双向转诊和分级诊疗体系,以达到对DR患者的有效防护。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成年人中可预防性 失明的最常见原因。
DR的流行病学
2型糖尿病患者中: 中国大陆的糖尿病人群,DR患病率为23%,其中非增殖期DR为19.1%,增殖期DR为2.8%。 农村高于城市,北方高于南方和东部。 台湾地区DR患病率为35%,香港地区患病率为18.2%。 病史>20年, DR发生率:
1型糖尿病 99% 2型糖尿病 60%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患者:
30%~50% 的糖尿病病人从来不做眼科的检查 30%无症状者已有视网膜病变 每年定期作眼科检查的人不足10%
医生:
眼科和内科医生责任、知识、技术不够!缺乏对DR的了解。 如果我们在工作中:给予病人积极的建议和正确的指导,使他 们得到及时的检查和治疗,那么对于他们眼睛的防盲和改善他们 生活的质量至关重要。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专家共识(2018年)解读
了解几个临床指南
•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 • 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2014年版) • 儿童青少年 2 型糖尿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7年) • 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疗指南(2014年)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治专家共识(2018年) • 2019年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 • 2017年AAO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指南
一、转诊指征及推荐时间节点
• 如果存在以下初筛结果,需及时至眼科就诊:无 DR、轻度NPDR、无 DME 于 1 年内至眼科 诊查;中度 NPDR、非累及黄斑中心凹的DME于3~6个月内至眼科诊查;重度NPDR、PDR、 非累及黄斑中心凹的DME需立即至眼科诊治。
• 如果发现以下情况需当天急诊转至眼科就诊:突然的视力丧失;视网膜剥离;视网膜前或玻璃 体出血;虹膜红变。
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新诊断糖尿病患病率:
6.9%
❖ 男性:7.7% ❖ 女性:6.1%
10.9%
男性:11.7% 女性:10.2%
既往已知糖尿病患病率:
4.0%
❖ 男性:3.9% ❖ 女性:4.1%
发病年轻化:40岁以下患病率高达5.9%
横断面研究,全国抽样170287例 采用2010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诊断标准
对DR患者定期随访与专科治疗,可以使90%的患者避免严重视力下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
一、筛查法
• 传统的眼底镜检查包括直接眼底镜、间接眼底镜、裂隙灯附加前置镜等 • 眼底照相技术、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 免散瞳眼底摄片筛查DR,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二、筛查时机
• 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指南均提到,青春期前诊断的 1 型糖尿病患者应在青春期后开始筛查眼底, 而英国指南建议12岁开始筛查;美国和加拿大指南推荐,在青春期之后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应 在诊断 3~5 年后开始筛查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