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重点复习资料

科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单元 电1、在干燥而寒冷的天气里,用手触及门的金属把手,经常会有被电击的感觉;脱下毛衣时,经常会发出啪啪的响声;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头发,梳子会吸引头发;用梳子慢慢接近纸屑,梳子会吸引纸屑、;摘下羊毛织成的帽子,帽子会吸引头发;用一块羊毛制品摩擦气球的一个侧面,将气球这个侧面靠近头发,气球会吸引头发;这叫静电现象。
如图:【注:梳子与头发摩擦后,各带上 不同的电荷,异种电相互吸引。
】2、将两个充气气球紧挨着悬挂在木尺上,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的部位,这时两个气球相互排斥,这是因为两个气球带上了相同的电荷(-),同种电相互排斥。
如图:3、通过实验,我们进一步发现带电气球相互靠近时会有下图三种情况: 同种电相互排斥 异种电相互吸引4、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5、电可以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和有触电危险的两大类。
学校和家里的电线、插座的电都是很危险的220V 的交流电。
不要用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
实验室做实验用的是1.5V 的干电池,对人体无害。
- -【注:36V以下为安全电压,36V以上为危险电压。
】6、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更不要躲在孤零零的一棵树下。
大树容易遭到雷击。
不要靠近高压电线、铁塔、变电所。
这些带有高压电的地方。
因为5500V以上的高压电,能越过一段距离电击,使人触电死亡。
【注:同时这些高耸的物体容易带电的云产生静电感应,产生放电,使人也因此遭受雷击。
】7、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如右图: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这个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叫电路。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复习要求:1、熟记本提纲内容。
每一个同学务必认真对待。
2、认真复习《笔记本》。
认真翻阅科学书,记住其中得实验(所用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还有书中出现得结论性得句子;一、电单元:1、我们得生活离不开电。
电有不同得种类:摩擦形成得电,雷电,日常使用得电。
2、日常使用得电有交流电与干电池电(直流电)。
交流电有220V得电与高压电,会致人死亡。
3、电还分为没有触电危险得电与有触电危险得电两大类。
人体能承受低于36V得电。
4、只有电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发光。
电从电池得正极(一端)流出,通过灯泡(用电器),回到这个电池得负极(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得回路,灯泡就会发光。
5、电池两端直接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
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这两点间就是通路。
电不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这两点间就是断路。
6、由电源、导线、用电器组成得电流动得环路叫电路。
7、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得物质,叫导体,如:大多数金属、人体、大地、不纯净得水、带水得材料、铅笔芯……。
像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得物质,叫绝缘体,如:塑料、橡胶、石头、陶瓷、玻璃、干木头、纸、纯净得水……。
8、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得地方,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得地方。
安全用电要好好保护电器设备得绝缘材料。
9、开关就是一种控制电流通断得装置。
用导体与绝缘体两种材料做成。
10、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与并联。
家庭一般用并联。
11、两节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比用一节电池亮。
两节电池并联起来,小灯泡不会更亮。
12、两个灯泡串联起来,比只安一个灯泡发光暗些。
两个灯泡并联起来,灯泡亮度与安一个灯泡一样。
串联得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得灯泡可以分别控制亮灭。
科学实验:1、制造“电路监测器”得方法,以及检测故障电路得方法,见科学书[第10页];2、检测导体、绝缘体得方法,见科学书[第11页];3、接线盒得检测及预测。
最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复习总结

最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复习总结
下面是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的归纳复习总结:
1. 动物生活:
- 动物的生长变化:从幼年到成年的成长变化,如昆虫的变态、鸟类的脱毛换羽等。
- 动物的生殖方式:以卵生、胎生等为例,探讨动物的繁殖方式。
- 动物的习性:讨论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如水生动物、陆生动物和空中动物的适应特点。
2. 植物生长:
- 植物的生长过程:从种子到幼苗再到成长的过程中,探讨植物的生长特点。
- 植物的生殖方式:介绍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如花的开放授粉和植物的发芽分株等。
-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讨论植物对光、水、温度、土壤等因素的适应性和反应。
3. 我们的地球:
-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介绍地球的形状、自转和公转等基本概念。
- 地球的各种资源:讨论地球上的水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等,并探究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这些资源。
- 地球的环境保护:学习环境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讨论如何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4. 物质的变化:
- 溶解和结晶:了解固体溶解于液体中形成溶液的过程,并学习结晶的原理。
- 酸性和碱性:介绍酸碱的基本性质和酸碱中和反应。
- 采用显微镜观察物质:学习使用显微镜观察物质的微小结构和特性。
以上是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的归纳复习总结,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总复习资料 下

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要点第一单元:“电”1、(1)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的作用下电荷位置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带电现象。
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如:打雷、闪电、梳子吸引头发,脱毛衣时发出的啪啪响等。
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如尺子摩擦后吸引小纸片。
(2)电荷有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3)电荷持续的定向流动就形成了电流。
2、(1)电可以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和有触电危险的两大类。
学校和家里的电线、插座的电都是很危险的220V的交流电。
不要用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
(2)我们课堂上现在做实验用的是1.5V的干电池,对人体无害。
(3) 电从电池的一端流出,通过灯泡,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小灯泡不亮,说明灯泡中没有电流通过。
这个由电池、电线、灯泡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
电路一般由电源、电线、开关、用电器组成。
3、(1)干电池的一端是铜帽,另一端是锌壳。
当电池的这两端被电线直接连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和电线就会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会很快坏掉。
(2)使用相同的制料,可以组成不同的电路;用不同的连接方式连接的电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4、常见的电路一般分并联和串联两种连接方法。
我们家里的家用电器一般都是并联的。
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
所以小灯泡特别亮。
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
所以小灯泡不太亮。
电路中的电压超过了小灯泡上标的1.5V,灯泡太亮会烧坏灯泡的。
5、(1)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导体。
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绝缘体。
常见的导体有铁、铜、铝等;常见的绝缘体有塑料、橡胶、陶瓷等。
(2)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3)不要用湿布擦,也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
我们要好好保护绝缘体。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复习材料)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复习材料)1、在干燥而寒冷的天气里,金属把手会经常产生静电现象,而塑料梳子梳过干燥头发后会吸引头发和纸屑。
这是因为梳子和头发、纸屑摩擦后带上了不同的电荷,异种电相互吸引。
同样地,羊毛织成的帽子也会吸引头发,而将羊毛制品摩擦气球的一个侧面,再靠近头发,气球也会吸引头发。
这些都是静电现象。
2、将两个充气气球紧挨着悬挂在木尺上,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的部位,这时两个气球相互排斥,这是因为两个气球带上了相同的电荷(-),同种电相互排斥。
3、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带电气球相互靠近时会有三种情况:同种电相互排斥、异种电相互吸引、中性物体不受影响。
4、要想使电荷流动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电源,二是电路。
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5、电可以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和有触电危险的两大类。
学校和家里的电线、插座的电都是很危险的220V的交流电。
不要用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
实验室用的是1.5V的干电池,对人体无害。
安全电压是36V以下,36V以上是危险电压。
6、在雷雨天气里,不要躲在树下或者孤零零的一棵树下。
大树容易遭到雷击。
不要靠近高压电线、铁塔、变电所。
因为5500V以上的高压电,能越过一段距离电击,使人触电死亡。
同时这些高耸的物体容易带电的云产生静电感应,产生放电,使人也因此遭受雷击。
7、电从电池的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发光后再回到电池的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电路。
电路一般由电源、电线、开关、用电器组成。
8、干电池的一端是铜帽,另一端是锌壳。
当电池的这两端被电线直接连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和电线会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会很快坏掉。
9、电压的单位是XXX,用字母v表示。
常见的电路一般分并联和串联两种连接方法。
在家庭中使用的电线、插座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很危险。
实验室使用的是 1.5V的干电池,对人体无害。
风传播和弹射传播有些植物通过风传播花粉,有些植物则通过弹射传播。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电》姓名:1、电有不同的种类:根据电的形成可以把电分为摩擦形成的电、雷电、日常使用的电三大类;根据电的危险程度可以把电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电和有触电危险的电两大类。
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干电池电两种。
2、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电路一般由电源、电线、开关、用电器组成。
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
3、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4、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
5、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
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6、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导体。
铜、铝、铁等各种金属、铅芯、人体、大地等都是导体。
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7、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叫绝缘体。
干木头、塑料、玻璃、纸等都是绝缘体。
利用绝缘体可以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8、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
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控制亮灭。
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通常是用并联的方法连接的。
9、电池和灯泡都可以串联和并联。
干电池的铜帽端是正极,锌壳端是负极。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所以把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会更亮些。
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会太亮。
10、避雷针是防止雷击的建筑装置,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更不要躲在孤零零的一棵树下。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姓名:1、油菜和凤仙花一样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第一课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的生命的。
2、解剖种子的顺序是先剖开种皮,在分开子叶,然后在用放大镜观察两片子叶的连接处有什么。
3、种子的种皮能保护内部的组织结构。
4、观察植物的种子时不宜采用的方式是用嘴尝。
5、浸泡一天的种子的胚芽变长。
6、被虫蛀过的种子,一般都不能萌发成幼苗,其主要原因是种子的胚被虫子咬坏。
6、浸泡一天的蚕豆种子,种子外部的种皮破裂,内部的胚根和胚芽开始萌发。
7、不同植物的种子大小,形状,颜色都有所不同,但是它们的结构基本相同。
8、种子的结构:种皮:保护种子,减少水分流失;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根:形成根;子叶:为胚的生长发育提供营养。
第二课种植凤仙花1、我们选种子时,要选择那些丰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2、为了看清楚种子的萌发过程,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卫生纸,应该把种子放在杯壁和卫生纸之间。
3、种植凤仙花应该选择的季节是春季。
4、凤仙花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温度和水分。
5、最适宜种子萌发的环境是潮湿、松软的土壤。
6、播种后一般经过7到10天凤仙花的种子会萌收回幼苗。
7、凤仙花种子萌发需要相宜的温度、水分、空气、泥土等必备前提。
8、播种凤仙花种子时,要先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口上,然后再放适量的土。
放一块小瓦片的目的是浇水时,多余的水会流出,而土壤不会随着流出。
9、播种凤仙花时,凤仙花种子埋入土中的合理深度大约为1厘米。
10、播种完成后,要在花盆中浇适量的水,适量的水是指使土壤湿润即可。
11、播种完成后,要将花盆放在温暖的地方。
12、播种凤仙花时,要挑选丰满,没有受过伤的种子。
丰满的种子储备的营养更丰富,更利于萌发,没有受过伤的种子能保证胚是完整的。
第三课种子长出了根1、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

四年级下册科学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动物的繁殖和生长:
-动物的繁殖方式:卵生和胎生。
-动物的生长过程:出生、幼年期、成年期。
-动物的发育过程:变态生长和不变态生长。
2.植物的繁殖和生长: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成花结种。
-植物的发育过程:开始生长、加粗生长、加高生长。
3.太阳系和惯性:
-太阳系的组成:太阳、行星、卫星和小行星带。
-行星运动的特点:公转和自转。
-惯性的概念和原理: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4.空气和水的运动:
-空气的压强:气压和大气压。
-空气的运动:对流运动和风。
-水的运动:自然水循环和河流水循环。
5.生物的适应环境能力:
-生物对光的适应:光合作用和光感受器官。
-生物对温度的适应:体温调节和生物种类的适应温度范围。
-生物对水和食物的适应:水分利用和食物链。
6.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保护生态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
-节约用水和用电:水的循环利用和电的安全使用。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践: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绿色能源的开发利用。
以上是四年级下册科学的主要知识点,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了
解动物、植物的繁殖和生长过程,掌握太阳系和惯性的基本概念,了解空
气和水的运动规律,认识生物的适应环境能力,并且培养环境保护和可持
续发展的意识。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电》1、电有不同的种类:根据地暖的形成可以把电分为摩擦形成的电、雷电、日常使用的电三大类;根据点的危险程度可以把电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电和有触电危险的电两大类。
2、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干电池电两种。
3、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4、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
5、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
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6、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导体。
铜、铝、铁等各种金属、铅芯、人体、大地等都是导体。
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7、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叫绝缘体。
干木头、塑料、玻璃、纸等都是绝缘体。
利用绝缘体可以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8、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9、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
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控制亮灭。
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通常是用并联的方法连接的。
10、电池和灯泡都可以串联和并联。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所以把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会更亮些。
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会太亮。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1、油菜和凤仙花一样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2、油菜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3、油菜是十字花科,有4个花瓣,另外还有4个萼片、6个雄蕊、1个雌蕊。
4、大多数植物的花是由这四部分组成的,四部分都有的花叫完全花,油菜花就是完全花。
5、四部分中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
(如:南瓜雄花和南瓜雌花都是不完全花)6、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是雄花。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复习资料整理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1. 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2. 综合运用感官并用比较的方法能观察到种子更多的特征。
3. 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细微结构和颗粒较小的种子的特征。
4. 不同植物种子的颜色、形状、大小各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
5. 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凤仙花种子可以将种子放入水中,观察种子在水中的沉浮。
6.7.8. 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来繁殖后代。
(马铃薯、洋葱、番薯等)9. 种子萌发时先长出根,然后长出茎和叶,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地性)E:(1)选用红色的水是为了便于观测。
(2)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为了防止试管中的水蒸发到空气中。
(4)实验结论:试管中水面下降说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13.不同的植物,根的形态特征不同。
常见的有直根系、须根系和变态根。
(2)实验结论:茎具有运输的作用。
18.不同形态的茎20.像凤仙花一样由雄蕊、雌蕊、花萼和花瓣四部分组成的花,叫完全花。
如:油菜花、白菜花、豌豆花、牵牛花、桃花、玉兰花、梨花、海棠花、迎春花等。
21.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
如:南瓜花、黄瓜、丝瓜、柳树、杨树、桑树等。
22.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叫两性花。
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叫雄花,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叫雌花,雄花和雌花都是单性花。
23.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它们用不同的方式完成传粉的过程。
只有完成传粉,植物的花才能发育成果实。
24.像油菜花那样由蜜蜂等昆虫传播花粉的叫做虫媒花。
像蒲公英那样,靠风传播花粉的叫风媒花。
25.植物有传播花粉的方法:(1)自花传粉,如大麦、小麦、大豆、豌豆、芝麻等;(2)异花传粉;(3)风媒花,如杨树、栎树、桦树等;(4)虫媒花,如油菜花、白菜花、桃花等。
26.果实一般包括果皮和种子两部分。
27.果皮的作用是能保护胚珠,使种子正常发育。
28.苹果、桃子、西瓜等我们食用的是植物的果实。
豌豆、莲子、花生等我们食用的是植物的种子。
【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1.种子包括种皮和胚,部分种子还有胚乳。
2.绿色开花植物从种子开始新生命,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来繁殖。
3.种子里重要的是胚,它能生长发育成一株植物。
4.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相同之处是都有胚。
5.种子的胚有可能发育成植物。
6.种子由种皮、胚等组成,其中胚又分为胚芽、胚根、子叶等部分。
7.种子萌发后,胚根形成植物的根,胚芽形成植物的茎和叶。
8.最小的种子——斑叶兰的种子,一亿粒种子重50克7.种子是由种皮和胚构成,胚是构成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新植物的幼体,它是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部分所组成。
8.不同植物的种子形状、大小、颜色、光滑程度、气味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9.种子的内部结构又有相同之处,一般来讲植物的种子都包括种皮、胚、胚根、胚芽、子叶几个部分。
Z J10.说说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
11.种子的哪一部分有可能发育成植物呢?种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胚。
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
胚根发育成了根,胚芽发育成了茎和叶,子叶逐渐消失。
13.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相同之处是都有胚。
胚是构成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新植物的幼体,它是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部分所组成。
Z J1.2种植凤仙花1.种植凤仙花,应该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种子。
2.种子萌发的基本条件有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等。
3.光照不是种子的萌发的必要的环境条件,多数种子在黑暗中也可以萌发。
4.凤仙花的最佳播种时间是每年4月份。
5.凤仙花种子在泥土里的种植深度约1厘米比较合适。
6.做一个种植杯,可以观察种子在土壤中发生的变化。
7.谈谈种植凤仙花的步骤1准备好花盆和土,先把小块小石头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多半盆土。
(完整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四下科学知识整理班级学号姓名(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熟背,家长监督)第一单元电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在类的生物和非生物。
闪电是一种大气放电现象。
2、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
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3、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
而且在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4、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5、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电源;二是要有电路。
6、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叫电路。
7、小灯泡的结构分为: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两个)。
只有电流通过灯丝的时候,小灯泡才能发光。
8、干电池的一端是铜帽,是电池的正极,用符号“+”表示,另一端是锌壳,是电池的负极,用符号“-”表示。
9、当电池的两端被导线直接连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和电线就会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不能发光,而且很快被损坏。
10、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回路,灯泡就会发光。
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11、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实验室做实验用的是1.5V的干电池。
12、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小灯泡坏了;灯座松了;电池没电;导线断了,电池盒或小灯座出了问题等。
13、查找电路中故障的方法:电路检测器;检查法;替换法。
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14、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导体。
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绝缘体。
常见的导体有铁、铜、铝、水、人体、大地等;常见的绝缘体有塑料、橡胶、陶瓷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期末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电1、电有不同种类:根据地暖的形成可以把电分为摩擦形成的电、雷电、日常使用的电三大类;根据点的危险程度可以把电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电和有触电危险的电两大类。
2、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干电池电两种。
3、电源、电线、用电器、电器元件组成的电流的环路叫电路。
4、电路连接有串联和并联两种基本连接方法,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一般用并联连接。
5、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干电池并联起来的电压是1.5V,串联则是3V。
6、发电厂发出的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
7、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8、在户外遇到雷雨时,因为容易遭到雷击,所以不能站在树下躲雨。
9、像铁片等那样能够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之为导体。
10、像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之为绝缘体。
11、电冰箱、彩电、日光灯用的电是交流电,手电筒用的电是直流电。
12、电线外面的塑料皮使用时间久了会老化。
13、脱毛衣时闪现的电火花是毛衣磨擦产生的电流造成的,这种现象叫做摩擦起电。
14、我们看到手电筒的亮灭是由开关(或按钮)控制的。
15、导体有:人体、大地、水、金属、湿木。
绝缘体有:塑料、橡胶、陶瓷、玻璃。
16、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17、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有个“+”字;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有个“—”字。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1、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
动物和植物都需要通过繁殖延续物种。
2、许多动植物在繁殖方式上具有相似性,植物的花和动物的卵都要经过受精后才能产生新的生命。
3、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花的特殊构造使它能够承担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4、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构成,它们能够帮助植物满足自身的需要。
5、不论是盛开的、谢了的、掉了的都可以算花,花蕾是指那些还没有裂开的花苞。
6、油菜花有4个萼片,4个花瓣,6个雄蕊和1个雌蕊。
7、豌豆花、桃花、牵牛花是完全花,结构完整。
柳树花、南瓜花是不完全花。
8、尽管花在形状、颜色、气味、结构特征等方面是千差万别的,但是它们有一点是相同的:一般花都有蕊(雄蕊或雌蕊)的部分,只是具有雌雄同株和雌雄异株的区别。
9、只有四部分都齐全的花才叫做完全花,缺少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都叫做不完全花。
10、雌蕊顶端有一个柱头,底部膨大成为子房。
用手去轻触雌蕊的柱头,会感觉到柱头有粘性,那是因为雌蕊的柱头上有粘液,这些粘液可以帮助雌蕊更好地接收来自雄蕊的花粉。
11、植物传播种子有不同的方式,都是为了能将种子散布得更广,有利于繁殖后代。
12、油菜种子的传播方式是自体传播。
所谓自体传播,是靠植物体本身传播的,并不依赖其他的传播媒介,它的特点是果实成熟开裂之际会产生弹射力量,将种子弹射出去。
13、动物传播。
一类是它们的果实具有沾附在动物皮毛上的特殊结构,如苍耳;另一类是它们的果实具有鲜美的味道,足以吸引动物来吃。
14、风传播。
有些种子会长出形状如翅膀或羽毛状的附属物,乘风飞行。
如柳树、木棉、蒲公英。
15、水传播。
靠水传播的种子其表面一般为蜡质不沾水、果皮含有气室、密度较水小,可以浮在水面上,经由溪流或是洋流传播,如莲蓬和椰子。
16、种子萌发时,必须具备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
17、植物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
18、种子萌发通常是胚根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根;然后胚芽突破种皮向上生长,伸出土面形成茎和叶,逐步形成幼苗。
19、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20、鸟类的卵由卵壳、卵壳膜、卵白、卵黄及胚胎等部分组成。
21、蛋白和蛋黄都是胚胎发育时的营养库,为胚胎发育成小鸡提供物质和能量。
蛋壳膜可以保护里面的生命体,气室可以储存少量空气,保证生命的延续。
22、小鸡孵化发育的主要外界条件有温度、湿度、通风、翻蛋等。
在孵化过程中,温度是孵化最重要的条件。
23、卵生和胎生是动物产生新生命的主要方法。
24、胎生动物要雌性动物产的卵与雄性动物产生的精子相结合才可能发育成新的生命。
25、大多数的哺乳类动物都是胎生动物。
还有少数动物是卵胎生动物,如大肚鱼、孔雀鱼、某些毒蛇(腹蛇)、某些鳖鱼。
26、植物的花蕊中雄蕊产生的花粉传到雌蕊的柱头上,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受精的胚珠发育成长,形成果实。
27、蚕豆种子的构造分种皮、胚根、胚芽、子叶等部分,子叶提供养分。
第三单元食物1、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营养的支持。
因为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2、蛋白质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3、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粮食、蔬菜、肉类、奶制品、水果、调味品等;根据食物的来源,可分为来源于植物的食物和来源于动物的食物等。
4、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5、糖类和脂肪能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
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7、没有一种食物会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
8、搭配膳食营养要做到品种多样,并保持合理数量。
9、为了保证对营养的吸收,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宜熟吃。
10、烧熟后食物容易消化;味道更好;许多细菌被杀灭了。
11、熟的马铃薯和生的马铃薯一样富有营养,但熟的马铃薯含有的营养成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12、大多数的动物类食物是必须经过烧熟的,不能够生食。
13、食物腐败变质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
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和营养。
14、由于大多数的霉菌都含有对人体有毒的物质,所以发霉的食物是绝对不能够食用的。
15、储存食物的方法很多,冷冻法、曝晒法、腌制法、密封包装法、真空包装法、高温或低温灭菌法……无论何种方法,目的都是为了破坏微生物生长的条件,减慢食物的变质速度。
16、生产厂家为延长食物的保质期,通常会放一些防腐剂类的食品添加剂,特别是水分较多的食物。
这些食品添加剂或多或少对人体有害。
保质期较短的食物,通常不含此类食品添加剂,是有利健康的绿色食品。
17、破坏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可以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18、检测淀粉可以用滴碘酒的方法。
如果滴上碘酒,食物变成蓝色,说明该食物中含有较多的淀粉。
19、检测脂肪可以用挤压涂抹观察油渍的方法。
如果食物在白纸上涂抹,白纸变得油腻更透明,说明该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脂肪。
20、检测蛋白质可以用燃烧闻气味的方法。
21、膳食营养原则: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每日补充水果蔬菜、喝一些水、少吃零食。
22、生的食物可能带有细菌、寄生虫卵、残留农药,多吃会危害人体健康。
23、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鸡蛋、瘦肉、鱼、豆、奶制品;脂肪丰富的食物:油、肥肉;糖类(淀粉)丰富的食物:谷类、红薯;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水果、蔬菜;矿物质丰富的食物:水产品、调味品。
24、生的食物能保留自身的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不会被破坏。
所以采用生食的方法能够减少营养的损失,但是生吃食物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
25、食品的特点、包装和保存方法、配料都会影响保质期的长短。
26、我们可以从食品包装上获取的信息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营养成分、储存方法、食用方法、食品名称。
27、很多食品中添加了添加剂,常用的添加剂有转化糖浆、膨松剂、乳化剂、食用香精等。
28、食物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1、不同的岩石和矿物有不同的形态、性质和用途。
2、人们识别岩石和矿物是根据它们的特性。
3、水泥块、瓦片、混凝土块都不是岩石。
4、岩石都是天然的、比较坚硬,它们在地球上广泛分布5、在地质学上,岩石是按成因分类的。
根据成因,岩石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6、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最好行动是生活中减少对物品使用的浪费,重视资源的回收利用等。
7、“有无层理、气孔、斑点、条纹、生物痕迹等”是指岩石的构造。
8、一般页岩是具有层理构造的,花岗岩具有斑点,在页岩和石灰岩中可能会存在生物痕迹。
9、砾岩最主要的特征是颗粒比较粗,由小石子或卵石构成。
花岗岩一定都是由不同颜色的颗粒组成,看上去斑斑点点的。
页岩的显著特征是颗粒很细,有书页一样的层理。
石灰岩的特征是颗粒很细,滴稀盐酸冒气泡。
10、地球上已知的矿物有近4000种,各种矿物都具有一定的外表特征和物理性质,可以作为鉴别矿物的依据。
19、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
20、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21、矿物是组成地壳岩石的重要物质,每一种矿物都由一种物质组成。
22、观察描述矿物内容主要有矿物外表颜色、光滑度、透明度、条痕、光泽、硬度、晶体形状以及用途等。
23、有的矿物具有多种颜色,有些矿物具有相似的颜色。
24、矿物的颜色、条痕、硬度是识别矿物的重要依据,矿物的条痕比矿物的外表颜色更可靠。
25、颜色是最容易观察到的矿物特性,也是辨认矿物的重要根据之一。
26、有许多矿物以颜色命名,如赤铁矿是红色的、褐铁矿是褐色的、黄铜矿是黄色的、白钨矿是灰白色的、蓝铜矿是天蓝色的、硫黄是黄色的。
27、条痕指的是矿物粉末的颜色,将矿物放在白色的无釉瓷板上擦划,留下的粉末痕迹就是条痕。
28、矿物条痕的颜色可以和矿物的颜色一致,比如金,颜色和条痕都是金黄色。
石墨的颜色和条痕都是黑色。
也可以和矿物的颜色不一致,比如黄铁矿的颜色是浅铜黄色,但条痕是绿黑色。
30、矿物抵抗刻画和磨擦的能力称为硬度。
矿物的硬度比较固定,通常人们确定矿物硬度的方法是用两种矿物相互刻画,即用已知硬度的矿物来确定未知矿物的硬度。
31、矿物的硬度由小到大排列顺序为滑石、石膏、方解石、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32、按从软到硬的顺序排序,应该是云母、长石、石英。
33、地质、建筑业上钻探机的钻头,我们平时划玻璃的玻璃刀就要用硬度最大的金刚石来做;在钟表等仪器中,快速转动的部分要用硬度稍次于金刚石的刚玉来做轴承。
34、石英:像玻璃的光泽半透明;长石:光泽与蜡烛差不多不透明;云母:光泽与丝绸差不多不透明。
35、完整的石盐晶体是立方体,石英晶体是六角柱的,辉锑矿是柱状或针状,方解石是平行四边形或者六面体。
36、砂岩:颜色均匀、颗粒明显。
页岩:有层理。
砾岩:由卵石和泥土组成。
37、页岩、砂岩、石灰岩、砾岩、大理岩、花岗岩是常见的岩石,在生产和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38、滴过稀盐酸的岩石要用清水洗干净。
39、在地球运动过程中,日积月累形成的岩石是沉积岩;因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是岩浆岩;受到压力和高温发生变化形成的岩石是变质岩。
40、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41、保留有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的岩石叫做化石。
42、石英、云母和长石都是自然界的矿物。
它们在自然界很少单独存在,通常都是几种混杂在一起组成花岗岩。
44、矿物的用途很多,吃的盐;做豆腐需要石膏;做铅笔芯需要石墨;中药里的雄黄;做首饰用金、银和钻石,制造钟表和计算机要用到石英;花岗岩用于雕塑,这些都是从矿物中获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