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2有机化学知识点
![高一必修2有机化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35be63e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e.png)
高一必修2有机化学知识点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主要研究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结构、合成和变化规律。
作为高中化学的必修课程之一,高一必修2有机化学知识点是学生们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
下面将从有机物的命名、结构和性质等方面,介绍高一必修2有机化学的主要知识点。
一、有机物的命名有机物的命名是有机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命名可以准确地表示出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有机物的命名一般遵循一定的规则和规范,下面是有机物的命名方法的几个主要原则:1. 给有机物选择主链。
主链是由最长的碳链组成的,在主链上的每个碳原子上都可以进行取代。
2. 用取代基命名。
取代基是连接在主链上的其他原子或原团,用各种不同的前缀或后缀表示。
3. 编写完整的有机物名。
根据取代基和主链的位置以及它们的性质,确定有机物的完整名字。
二、有机物的结构有机物的结构包括分子结构和宏观结构。
分子结构是指有机物分子中各个原子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结构关系。
宏观结构是指有机物物质的形态、性质和状态。
1. 分子结构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决定了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在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可以形成单键、双键或三键,并与其他原子(如氢、氧、氮等)形成共价键。
2. 宏观结构有机物的宏观结构与其分子结构密切相关。
有机物可以存在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不同的聚集态,且会因为宏观结构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三、有机物的性质有机物的性质与它的分子结构和宏观结构密切相关,下面是几个常见的有机物性质:1. 燃烧性大部分有机化合物可以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燃烧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
2. 溶解性有机物的溶解性主要与分子结构中的极性基团有关。
极性有机物一般可以溶解于水等极性溶剂,而非极性有机物则溶解于非极性溶剂。
3. 反应性有机物的反应性很高,可以发生多种化学反应,如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等。
这些反应对有机合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有机化学的应用有机化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二知识点综合考点2024
![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二知识点综合考点2024](https://img.taocdn.com/s3/m/822af302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2.png)
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二知识点综合考点2024
以下是2024年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二的知识点综合考点:
1. 化学反应:了解化学反应的定义、反应类型(如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置
换反应等)以及反应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
2. 酸碱理论:了解酸碱的定义、酸碱指示剂、pH值的计算以及酸碱中和反应。
3. 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以及常见的氧
化还原反应(如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等)。
4.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了解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特点,以及元素周期
表中元素的分类和周期趋势。
5.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了解化学键的类型(如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等)及其特点,了解分子的立体结构和分子间力的影响。
6. 化学计量与化学反应速率:了解化学计量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方法,了解化学反应速
率的影响因素和速率方程式的推导。
7. 物质的组成与性质:了解物质的组成方式(如纯物质、混合物等)及其与性质的关系,了解共振结构、构象异构和环状共轭体系等概念。
8. 化学能量与化学热力学:了解化学能量的转化与热力学定律,包括焓、焓变、内能
等概念的理解和计算。
这些是综合了2024年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二的知识点考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化学高一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笔记
![化学高一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53dab9b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d4.png)
化学高一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笔记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笔记
必修二化学是高中化学学习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主要涉及化学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化学计算以及化学实验等方面。
以下是本人对必修二化学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
一、化学物质的分类
1. 按元素组成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或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如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如水、汽油、柴油等。
2. 按化合物构成分类: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如碳、氢、氧等。
化合物:由两种或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如二氧化碳、水、硫酸等。
二、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1. 酸碱中和反应
2. 氧化还原反应
3. 置换反应
4. 加成反应
5. 消解反应
三、化学计算
1. 摩尔质量计算
2. 密度计算
3. 质量分数计算
4.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四、化学实验
1. 气体的制备
2. 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3. 实验安全
4. 实验装置
以上是对必修二化学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重细节和把握重点,只有不断地练习和巩固,才能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高一化学必修二重点知识点整理
![高一化学必修二重点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5dcc538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de.png)
高一化学必修二重点知识点整理1.高一化学必修二重点知识点整理篇一1.有机物的溶解性(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
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2.有机物的密度(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2.高一化学必修二重点知识点整理篇二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物理性质: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小于水沸点低于水,易挥发。
良好的有机溶剂,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与水以任意比互溶,醇官能团为羟基-OH与金属钠的反应2CH3CH2OH+Na→2CH3CHONa+H2氧化反应完全氧化CH3CH2OH+3O2→2CO2+3H2O不完全氧化2CH3CH2OH+O2→2CH3CHO+2H2O(Cu作催化剂)乙酸CH3COOH官能团:羧基-COOH无水乙酸又称冰乙酸或冰醋酸。
高中化学必修二笔记整理
![高中化学必修二笔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b99916b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e.png)
高中化学必修二笔记整理
高中化学必修二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涵盖了大量的化学基础知识。
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下面是一份简单的笔记整理。
一、元素周期表和化学键
首先,学生们需要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了解周期表的结构和规律,有助于理解各种化学反应和物质的性质。
同时,要理解化学键的概念,包括离子键、共价键等,了解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二、化合物性质和制备
接下来,学生们需要掌握各种化合物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例如,了解氢化物、氧化物、酸、碱等化合物的性质和制备过程,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同时,要注意实验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则。
三、化学反应方程式
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们需要掌握正确书写方法。
了解各种反应的条件和符号标志,能够正确识别和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同时,要学会利用化学反应进行物质鉴别和推断。
四、拓展阅读和学习建议
除了课堂学习,学生们还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观看教学视频、进行实验等方式拓展自己的化学学习。
建议学生们多做笔记,记录自己的疑问和心得体会,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讨论,寻求答案。
总的来说,高中化学必修二的学习需要我们全面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化学反应原理,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和应用。
希望我的这些建议
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高中化学必修二的知识点,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一化学必修二公式总结大全
![高一化学必修二公式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87cbfe9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fa.png)
高一化学必修二公式总结大全高一化学必修二涉及许多化学公式和概念,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公式总结:1.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公式:- 生成离子方程式:生成物中的离子全部被反应物中的离子所取代,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电荷数相等。
符号表示为:的生成物符号 (或反应物符号)+反应物中的离子=生成物中的离子 + 反应物中的离子。
- 反应方程式: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相加所得到的方程式,也称为反应方程式。
符号表示为:反应物化学式 + 生成物化学式=反应物化学式 + 生成物化学式。
2. 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 摩尔质量 (摩尔质量单位):表示物质质量与摩尔质量的比值,用符号 m 表示,单位为 g/mol。
- 摩尔质量=质量/摩尔数 (摩尔质量单位)- 质量=摩尔质量×摩尔数3.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 反应速率 (反应速率单位):表示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量,用符号 v 表示,单位为 mol/(L·s)。
- 反应速率=变化量/时间 (反应速率单位)- 变化量=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量- 时间=反应速率×时间常数4. 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的计算公式:- 平衡常数 (平衡常数单位):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之比,用符号 K 表示,单位为 mol^-1。
- 平衡常数=反应物浓度/生成物浓度- 反应物浓度=平衡常数×生成物浓度5.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公式:- 断裂化学键所需的能量称为键能,用符号 E 表示,单位为 kJ/mol。
- 形成化学键所需的能量称为键长,用符号 L 表示,单位为。
-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公式:键能=形成键所需的能量 + 断裂键所需的能量 - 形成化学键的能量=键长×原子的电子密度- 断裂化学键的能量=键长×原子的电子密度以上是高一化学必修二常见的一些公式总结,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以及计算化学反应中的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
高一化学必修 第二册(2019版)_知识总结:原电池中主要的反应类型
![高一化学必修 第二册(2019版)_知识总结:原电池中主要的反应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976e75b11eb91a37f0115c0c.png)
原电池中主要的反应类型
(1)电极与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解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例如锌、铜和稀硫酸,锌、铜和硫酸铜溶液都可以构成原电池,这些原电池的原理是锌、铜和稀硫酸及硫酸铜溶液能分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铁、碳棒和三氯化铁溶液也能构成原电池,这是由于铁与三氯化铁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Fe+2FeCl3===3FeCl2
(2)电极与电解质溶液中溶解的氧气等物质的反应。
如将铁和碳棒插入NaCl 溶液,铜和碳棒插入NaCl溶液,都有电流产生,这是因为发生了原电池反应:负极:2Fe-4e-===2Fe2+
正极:2H2O+O2+4e-===4OH-
负极:2Cu-4e-===2Cu2+
正极:2H2O+O2+4e-===4OH-
NaCl起着增强溶液导电性的作用,未形成原电池时,在常温下铁与水及铜与水都是不反应的。
但是,将锌和铜插入ZnCl2浓溶液中则不能构成产生电流的原电池,因为Zn2+的大量存在抑制锌的离子化,使氧化还原反应不易发生。
当然,要构成有实际意义的原电池,必须对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都有所选择。
1/ 1。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笔记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笔记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9e56b37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7a.png)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笔记总结1.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笔记总结篇一化学反应速率(1)概念: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减小量或生成物的增加量可以表示反应的快慢,即反应的速率,用符号v表示。
(2)表达式:v=△c/△t(3)特点对某一具体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所得的数值可能不同,但各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之比。
2.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笔记总结篇二1、中和热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ΔH=—57、3kJ/mol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4、盖斯定律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5、燃烧热概念: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①研究条件:101kPa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mol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
(ΔH<0,单位kJ/mol)3.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笔记总结篇三铁1、单质铁的物理性质:铁片是银白色的,铁粉呈黑色,纯铁不易生锈,但生铁(含碳杂质的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原因:形成了铁碳原电池。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
2、单质铁的化学性质:①铁与氧气反应:3Fe+2O2===Fe3O4(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②与非氧化性酸反应:Fe+2HCl=FeCl2+H2↑(Fe+2H+=Fe2++H2↑)③与盐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Fe+Cu2+=Fe2++Cu)④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g)==Fe3O4+4H24.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笔记总结篇四铝Al1、单质铝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密度小(属轻金属)、硬度小、熔沸点低。
高一化学必修2章节复习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2章节复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13127f70740be1e640e9a20.png)
高一化学必修2章节复习总结:第一章1、原子半径(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2、元素化合价(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3) 所有单质都显零价3、单质的熔点(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及其判断)(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判断金属性强弱金属性(还原性) 1,单质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气越容易越强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1—20号,K最强;总体Cs最强最非金属性(氧化性)1,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反应形成气态氢化物2,氢化物越稳定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1—20号,F最强;最体一样)5、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推断元素位置的规律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牢记的规律:(1)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2)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辨别规律由于阴离子是电子最外层得到了电子而阳离子是失去了电子6、周期与主族周期:短周期(1—3);长周期(4—6,6周期中存在镧系);不完全周期(7).主族:ⅠA—ⅦA为主族元素;ⅠB—ⅦB为副族元素(中间包括Ⅷ);0族(即惰性气体)所以, 总的说来(1) 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3) 阴离子半径>阳离子半径(4 对于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其离子半径越小.以上不适合用于稀有气体!7.原子结构:如:的质子数与质量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8.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A.周期序数=电子层数B.原子序数=质子数C.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数D.主族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数=8-主族序数E.周期表结构(2)元素周期律(重点)A.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难点)a.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难易或与氢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或酸性强弱c.单质的还原性或氧化性的强弱(注意:单质与相应离子的性质的变化规律相反)B.元素性质随周期和族的变化规律a.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变弱b.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c.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d.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C.第三周期元素的变化规律和碱金属族和卤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包括物理、化学性质)D.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a.原子与原子b.原子与其离子c.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3)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重难点)A.“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a.原子结构决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b.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c.以位置推测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B.预测新元素及其性质9.离子键:A.相关概念:B.离子化合物:大多数盐、强碱、典型金属氧化物C.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难点)(AB,A2B,AB2,NaOH,Na2O2,NH4Cl,O22-,NH4+)10.共价键:A.相关概念:B.共价化合物:只有非金属的化合物(除了铵盐)C.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难点) (NH3,CH4,CO2,HClO,H2O2)D 极性键与非极性键高一化学必修2章节复习总结:第二章1、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高一必修二化学知识点归纳笔记
![高一必修二化学知识点归纳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78bedc0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60.png)
高一必修二化学知识点归纳笔记(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必修二化学知识点归纳笔记本店铺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必修二化学知识点归纳笔记》,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1.高一必修二化学知识点归纳笔记篇一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1、电解的原理(1)电解的概念:在直流电作用下,电解质在两上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31f523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05.png)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1. 原子的组成- 原子核与电子- 质子、中子、电子的性质2. 原子的表示方法- 元素符号- 原子结构示意图3. 元素周期表- 发展历史- 周期与族的划分-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4. 元素周期律- 周期性变化- 族内相似性- 周期表中的预测性质二、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 化学键的形成- 离子键- 共价键- 金属键2. 分子的几何形状-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 - 分子轨道理论简介3. 化学键的性质- 键能与键长-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4. 分子间作用力- 范德华力- 氢键三、化学反应与化学计量1. 化学反应的类型- 合成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还原-氧化反应2. 化学方程式- 书写规则- 平衡化学方程式3. 化学计量学- 摩尔概念- 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 气体定律4. 化学反应的速率与机理- 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反应机理的基本概念四、溶液与化学平衡1. 溶液的基本概念- 溶质与溶剂- 溶液的浓度表示2. 溶解过程- 溶解度-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3. 化学平衡- 动态平衡- 勒夏特列原理4. 酸碱理论- 酸碱的定义- pH与pOH- 酸碱中和反应五、电化学1. 电化学电池- 伏打电堆- 电化学系列- 标准电极电势2. 电化学腐蚀- 金属腐蚀的类型- 防腐蚀措施3. 电化学平衡- 电池的Nernst方程- 电池电势与反应条件的关系六、有机化学基础1. 有机化合物的特征- 碳的杂化轨道- 有机分子的结构特点2. 烃类化合物- 烷烃、烯烃、炔烃- 同分异构体3. 官能团与反应- 醇、酚、醛、酮- 羧酸、酯、胺4. 聚合物- 聚合物的定义与分类- 塑料、橡胶、纤维请将以上内容复制到Word文档中,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格式设置,如标题加粗、分点符号使用、段落缩进等,以确保文档的专业性和可读性。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八章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八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4d08e98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46.png)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八章知识点总结高一化学必修二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点总结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1. 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游离态:少数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铂等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存在。
化合态:大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如铝以铝土矿(主要成分)的形式存在,铁以赤铁矿(主要成分)、磁铁矿(主要成分)等形式存在。
2. 金属的冶炼原理金属冶炼就是把金属从化合态还原为游离态的过程。
实质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使金属离子得到电子被还原为金属原子。
例如:。
3. 金属冶炼的方法热分解法适用于不活泼金属的冶炼,如汞和银。
例如:,。
热还原法适用于较活泼金属的冶炼。
常用的还原剂有焦炭、一氧化碳、氢气和活泼金属等。
用焦炭还原氧化铜:。
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原理):。
用氢气还原三氧化钨:。
铝热反应也是热还原法的一种,可用于冶炼难熔的金属,如铬、锰等。
例如铝热反应炼铁:。
电解法适用于非常活泼的金属的冶炼,如钠、镁、铝等。
电解熔融氯化钠制钠:。
电解熔融氯化镁制镁:。
电解熔融氧化铝制铝:(冰晶石作助熔剂)。
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1. 海水水资源的利用海水淡化主要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
蒸馏法是通过加热使海水汽化,然后将蒸汽冷却得到淡水,是历史最久、技术和工艺较成熟的海水淡化方法。
2. 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水制盐从海水中制盐的方法主要是蒸发结晶,得到粗盐,然后经过提纯得到精盐。
海带提碘海带中的碘元素以形式存在。
步骤:将海带灼烧得到海带灰,加水浸泡后过滤得到含的滤液,向滤液中加入氧化剂(如)将氧化为,反应方程式为,然后用萃取剂(如四氯化碳)萃取。
海水提溴海水中的溴元素以形式存在。
步骤:先将海水酸化,然后通入氯气将氧化为,反应方程式为。
利用溴的挥发性,用空气或水蒸气将吹出,然后用吸收,反应方程式为,最后再用氯气氧化得到。
三、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1. 煤的综合利用煤的干馏定义: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52cb16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14.png)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11、半径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从左下方到右上方减小(稀有气体除外)。
②离子半径从上到下增大,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离子及非金属离子均减小,但非金属离子半径大于金属离子半径。
③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质子数越大,半径越小。
2、化合价①一般金属元素无负价,但存在金属形成的阴离子。
②非金属元素除O、F外均有正价。
且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之和为8。
③变价金属一般是铁,变价非金属一般是C、Cl、S、N、O。
④任一物质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分子结构表示方法①是否是8电子稳定结构,主要看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数目对不对。
卤素单键、氧族双键、氮族叁键、碳族四键。
一般硼以前的元素不能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
②掌握以下分子的空间结构:CO2、H2O、NH3、CH4、C2H4、C2H2、C6H6、P4。
4、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①掌握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的概念。
②掌握四种晶体与化学键、范德华力的关系。
③掌握分子极性与共价键的极性关系。
④两个不同原子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⑤常见的非极性分子:CO2、SO3、PCl3、CH4、CCl4、C2H4、C2H2、C6H6及大多数非金属单质。
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2加热蒸发和浓缩盐溶液时,对最后残留物的判断应考虑盐类的水解(1)加热浓缩不水解的盐溶液时一般得原物质.(2)加热浓缩Na2CO3型的盐溶液一般得原物质.(3)加热浓缩FeCl3型的盐溶液.最后得到FeCl3和Fe(OH)3的混合物,灼烧得Fe2O3。
(4)加热蒸干(NH4)2CO3或NH4HCO3型的盐溶液时,得不到固体.(5)加热蒸干Ca(HCO3)2型的盐溶液时,最后得相应的正盐.(6)加热Mg(HCO3)2、MgCO3溶液最后得到Mg(OH)2固体.(9净水剂的选择:如Al3+,FeCl3等均可作净水剂,应从水解的角度解释。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a025d15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44.png)
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知识点总结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都被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少数化合物,如CO、CO2碳酸、碳酸盐、金属碳化物等,属于无机化合物。
一、烃1、烃的定义: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
2、甲烷、乙烯和苯的性质比较:有机物 | 通式 | 代表物 | 结构简式(官能团) | 结构特点 | 空间结构 | 物理性质 | 用途 |烷烃 | CnH2n+2 | 甲烷(CH4) | CH4 | 单键,链状,饱和烃 | 正四面体 | 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 石化工业原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催熟剂 |烯烃 | CnH2n | 乙烯(C2H4) | CH2=CH2 | 双键,链状,不饱和烃(证明:加成、加聚反应) | 六原子共平面 | 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 | 优良燃料,化工原料|芳香烃 | C6H6 | 苯(C6H6) | 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证明:邻二位取代物只有一种),环状平面正六边形| 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轻,难溶于水 | 有机溶剂,化工原料 |3、烃类有机物化学性质1、甲烷的性质比较稳定,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与强酸、强碱也不反应。
2、燃烧反应(氧化反应):CH42O2CO22H2O(淡蓝色火焰)。
3、取代反应(条件:光;气态卤素单质;以下四反应同时进行,产物有5种):①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甲烷分子里的四个氢原子逐步被氯原子取代。
②反应能生成五种产物,四种有机取代产物都不溶于水,常温下,一氯甲烷是气体,其他是液体,三氯甲烷称氯仿,四氯甲烷可作灭火剂;产物中HCl气体产量最多。
③取代关系:1H~~Cl2④烷烃取代反应是连锁反应,产物复杂,多种取代物同时存在。
4、高温分解:CH4XXX2够的Na反应生成2mol氢气,而1mol水只生成1mol氢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2知识点总结集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Li与O2反应(点燃):4Li + O22Li2 O K与H2O反应:2K+2H2O===2KOH+H2↑
Na与O2反应(点燃):2Na+O2Na2O2 Na与H2O反应:2Na+2H2O===2NaOH+H2↑
2、卤素单质F2、Cl2、Br2、I2与氢气反应F2 + H2 === 2HF、Cl2 + H2 === 2HCl
Br2 + H2 === 2Br 、I2 + H2 === 2HI
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1)氯水与饱和溴化钠、氯水与饱和碘化钠溶液反应:
①Cl2+2NaBr=Br2+2NaCl
②Cl2+2KI=I2+2KCl
(2)溴水与碘化钠溶液反应:Br2+2KI=I2+2KBr
4、Mg与H2O反应:Mg+2H2O === Mg(OH)2↓+H2↑
5、Na与Cl2、反应(点燃):
6、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氯分子的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分子:H2 N2 H2O
CO2 CH4 P21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1、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2、原电池原理
典型的原电池(Zn-Cu原电池)
负极(锌):Zn-2e-=Zn2+ (氧化反应)
正极(铜):2H++2e-=H2↑
电子流动方向:由锌经过外电路流向铜。
总反应离子方程式:Zn+2H+=Zn2++H2↑
2H2O+O2↑
3、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受热分解:2H2O2=催化剂
△
4、Na2SO4与CaCl2反应:Na2SO4+CaCl2=CaSO4↓+Na2CO3
5、高炉炼铁:2C + O2 = 2CO Fe2O3+ 3CO ==2Fe + 3CO2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1、甲烷的主要化学性质
−点燃CO2(g)+2H2O(l)
−→
(1)氧化反应(与O2的反应):CH4(g)+2O2(g)−
(2)取代反应(与Cl2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生成四种不同的取代物):P54
①
②
③
④
2、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
(1)
氧化反应(与O2的反应)
:C 2H 4
+3O 2 −−→−点燃
2CO 2
+2H 2O (2) 加成反应((与Br2的反应):
(3)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P60
①CH 2=CH 2 + H 2
CH 3CH 3 ②CH 2=CH 2+HCl
CH 3CH 2Cl (一氯乙烷) ③CH 2=CH 2+H 2O
CH 3CH 2OH (乙醇)
(4)聚合反应:P60
(乙烯制聚乙烯) ①
(氯乙烯制聚氯乙烯)②
3、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P62
(1)氧化反应(与O2的反应):2C 6H 6+15O 2 −−→−点燃 12CO 2+6H 2O (2)取代反应
① 与Br2的反应 : ① + Br 2 −−→−3F e B r + HBr
② 苯与硝酸(用HONO 2表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有苦杏仁气味、密度大于水的油状液体——硝基苯。
反应方程式: + HONO 2
浓硫酸 △ + H 2O
(3)加成反应
+ 3H2 −−−催化剂NO 2
4、乙醇的重要化学性质
(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2CH 3CH 2OH+2Na
2CH 3CH 2ONa+H 2↑
(2)乙醇的氧化反应 ①乙醇的燃烧:CH 3CH 2OH+3O 2 −−
→−点燃 2CO 2+3H 2O 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2CH 3CH 2OH+O 2
−−→−Ag Cu 或 2CH 3CHO+2H 2O 乙醛 ③乙醇在常温下的氧化反应
CH 3CH 2OH −−−−−−−−→−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酸性4KMnO CH 3COOH
5、乙酸的重要化学性质
(1) 乙酸的酸性
①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乙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利用乙酸的酸性,可以用乙酸来除去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 3):
2CH 3COOH+CaCO 3(CH 3COO )2Ca+H 2O+CO 2↑
乙酸还可以与碳酸钠反应,也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2CH 3COOH+Na 2CO 3
2CH 3COONa+H 2O+CO 2↑ 上述两个反应都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2) 乙酸的酯化反应 ①反应原理(与乙醇的反应):
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主要产物乙酸乙酯是一种无色、有香味、密度比水的小、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6、①蔗糖水解反应:C 12H 22O 11+H 2O→C 6H 12O 6+C 6H 12O 6 ②淀粉(纤维素)水解反应:
③油脂的重要化学性质——水解反应
a)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
油脂+H 2O −→−酸甘油+高级脂肪酸
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又叫皂化反应)
油脂+H2O −→
−碱甘油+高级脂肪酸 蛋白质+H 2O
−−→−酶等各种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