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法治教育的四个维度
法治中国建设的基本维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充分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战略意识和现代思维。
厘清和把握法治中国建设的基本维度,对于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维护人的尊严和宪法的权威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核心。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以宪政为核心的法治建设担负着更多的道义良知和更大的社会责任。
人作为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尺度,只有以制度的理性来约束规范公权力,才能促进社会个体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法治作为制度的集合体,是保障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最强有力的力量。
在市场经济基本成熟的当代中国,在政治文明正在成长的现代社会,如果没有法制的健全与完善,公民的生活与秩序将难以维系和佑护,从这个意义上讲,法治应该成为二十一世纪中国的最高政治哲学之一。
同时,我们应当看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宪法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2004年修宪以后,“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正成为国家价值观与政府存在的目的,法治正成为我国社会民众的最大公约数,成为社会共识与凝聚力的坚实载体。
所有社会成员都必须在宪法法律之下活动, 任何组织、任何个人都不能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提升对国家和社会的治理能力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关键。
法治是使人们服从规则治理的规范,法治依靠完善的法律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的整体治理。
法治具有强大的制度规范力和社会塑造力,能够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不竭的动力,同时还能够维护国家和社会在变革中的有序和稳定。
法治包蕴的均衡思维,非常切合中国治理的特殊国情:一方面,鉴于国家体系非常强大,强化法治建设能够保护公民权益和解决民生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国家权力必须受到法律制度的有效监督,加强法治建设有利于其在法定范围有序有效运转。
法治绝非工具主义的“以法而治”,而是促进和谐的“均衡共治”。
解读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四个维度
解读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四个维度1. 引言1.1 引言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体系中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其功能和作用不仅体现在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上,更重要的是在塑造学生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方面。
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四个维度的解读,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的作用。
认知维度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认识社会和国家形势的影响,情感维度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塑造和引导,价值观维度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的影响,行为维度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行为规范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通过对这四个维度的深入剖析,可以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促进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正文2.1 认知维度认知维度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通过传授知识、引导思考、培养分析和判断能力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世界的能力。
认知维度有助于学生对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学习政治理论、社会科学知识等内容,学生可以建立起对社会、国家及世界格局的基本认识,从而提高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认知维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对不同观点、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学生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不盲从、不偏见,能够客观地看待事物,形成独立的见解。
认知维度还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通过学习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方面知识,学生可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能够有正确的应对方式和态度。
认知维度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通过传授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世界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情感维度情感维度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情感维度主要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和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情感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情感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自信的四重维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自信的四重维度作者:任晒来源:《党政干部论坛》 2021年第1期任晒法治作为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不同国家基于政治背景、思想渊源、现实国情和文化根基的不同,法治发展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理论与实践是中国法治发展的一体两面,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维度出发,中国法治有着深刻的理论内涵和独特的生成路径。
一、道路自信之维: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的法治道路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前行道路自信关乎中国法治的发展方向,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根本保证。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法治道路自信的深厚基础和重要支撑。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政治基础中国的法治道路以中国的政治体制为基础,政治体制是在国家与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中生成的。
1840年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救亡图存”成为中国近百年的时代主题。
与西方“先市民社会后政治整合”的发展逻辑不同,民族危机将中国引向“先政治整合再社会发展”的历史路径[1]。
中国共产党作为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的领导者,整合了各种政治力量,挽民族于危亡,并以强大的政治号召力推动了经济发展、文化革新、社会建设等各项事业。
“政党推动国家建设”这一特殊历史逻辑架构起中国政治体制的主体框架,也由此确定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各项事业的领导。
世界上每一条法治道路都有自己的政治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深耕于中国法治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需求之中,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现实的必要性。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法治道路的本质属性与西方在成熟的市民社会中孕育出的内生型法治道路不同,中国的法治道路是一条“政党推进型”的法治道路。
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深刻认识人类发展规律,反思自身执政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道路。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为了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为了推翻深深压迫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以革命者思维充分发动群众,用无产阶级专政的方式不受法律约束的直接使用暴力[2],最终推翻了旧法统,建立了新政权。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2022年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试题(含答案)前言、课程性质、课程理念部分一、填空题1.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
2.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一学一评”一致性。
3.2022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增强了指导性;加强了学段衔接。
4.提高公民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5.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拔节孕穗期”,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尤其需要精心引导和培育。
6,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
7.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和综合性、实践性:8.坚持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思想与价值引领,着力引导学生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9.道德与法治课程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将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和交往范围作为建构课程的基础;10.道德与法治课程立足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以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道德与法律的基本规范,提升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为主旨,坚持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统一,主题学习与学生生活相结合。
11.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遵循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的形成规律,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
12.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要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发挥评价的引导作用,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
二、问答题(一)2022版《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是什么?1.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课程的思想引领作用。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研究因周建平摘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浪潮席卷而来,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需要重新思考人才培养的问题,不能片面追求学生得高分,而是要解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以道德品质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目标已经逐渐成为新课改教育的主要人才培养目标,也是一个贯穿新课改教育全过程的整体性价值观要求。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小学生的核心思想道德素养和价值观的主要课程,在引领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确保教育目标的达成,教师必须在核心素养目标引导之下改革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觉学好这门课程,提升其自身的核心素养。
对此,本文主要针对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教育;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必要性《道德与法治》学科,以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切入点,经过顶层设计,科学地回答了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
新时期,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教育领域提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
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教师指明了“培养人”的方向。
由此可见,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可行的。
所谓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以掌握学科知识为基础,潜移默化形成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则是以道德与法治学科为基础,形成的具有道德与法治学科特点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立足道德与法治学科培养人的特点,将核心素养划分为了四个维度,建议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道法认同、科学精神、生命意识和责任担当。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切实优化教学策略。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一)利用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层面较浅,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态度大多是兴趣使然。
219478078_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常州实践
加强中小学法治教育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是学校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的重要路径。
但是,反思中小学法治教育现状,还存在诸多问题:从课程建设来看,中小学缺乏对法治教育的整体规划,存在着教育目标窄化、教育内容散点化等问题;从学段教学来看,存在着学段教师各自为政、教育内容衔接不畅、教育方法无法共研、教育资源不能共享等问题,影响着法治教育的整体推进;从教学方式来看,法治教育多采用讲授式教学,重视静态法律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动态实践活动的体验,使法治教育知行分离,很难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从教学评价来看,中小学法治教育的评价体系不健全,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从资源统整来看,法治教育主要在思政课程中落实,多学科协同育人的力度还不够,学校、家庭、社会多元参与的合作共建机制尚未形成。
为解决中小学法治教育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升法治教育实效,江苏省常州市提出了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主张,并组建项目组开展相关研究。
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是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以提升学生法治素养为旨归,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遵循,以“五彩”法治大课堂为品牌,根据中小学法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特点,整体设计法治教育的目标内容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共建体系、评价体系,展开了全域学校联动、跨界合作共建的全学段、全学科、全社会参与的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实践。
一、构建多维整合的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模型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有赖于理性化宏观建构和系统化整体设计。
在学习研究、实践探索的基础上,项目组完成了集法治教育价值追求、素养内涵、课程内容、实施路径、特色品牌的“五合一” 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模型(如下页图1)。
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常州实践戴 慧 翟丽群针对当前中小学法治教育整体建构不到位、合作融通较薄弱等现象,江苏省常州市根据中小学法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特点,整体设计法治教育的目标内容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共建体系、评价体系,展开了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实践:融通学段教育,探索目标内容一体化;优化系统建构,贯通课程建设一体化;立足课堂转型,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创新评价改革,促进多元评价一体化;加强机制建设,形成合作共建一体化。
政治认同素养落地的四个维度
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是关系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浅显的意识养成、生硬的理论灌输等让学生被动接受观点的层面,而应努力做到“入心”“落行”。
如何才能让学生形成理性的、持久的、真实的认同,自觉地从“知”走向“行”,让政治认同素养真正落地,是需要思政课教师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政治认同究其本质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
这种归属感的形成应当经历情感的认同、理性的思辨、价值的选择、行为的践行四个步骤,这既是一个由浅入深逐渐发展的过程,也是政治认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
以统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的《共圆中国梦》一框为例,该框题是九年级上册最后一框,旨在引导学生理解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教材在明确自信中国人的特点的基础上,归纳概括“四个自信”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激发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更好地理解个人成长与祖国发展之间的关系。
本课是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重要一课。
在备课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虽然对祖国发展取得的成就有着直观的感知,但对学科概念的理解却存在一定困难,特别对新接触的理论层面的名词,感觉晦涩难懂,至于践行,更是觉得与实际生活相距甚远。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政治认同素养的培养需要从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地落实。
下面笔者就以《共圆中国梦》一课教学为例,分析促进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具体教学策略。
一、情感维度:搭建政治认同之纽带本框题学习要达成的最终目标是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和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
政治认同分为几个层次,其中,情感认同是政治认同得以实现的首要条件,是拉近学生与学习内容和素材的亲近感的必然要求,也是丰富学生对“共圆‘中国梦’”这一具体内容的感性认识。
这里,我们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以及当前中国梦的实现情况。
因此教师在课堂开篇就设置了“感‘逐梦’辉煌”环节,播放视频《感知中国新时代》,让学生直观感受新时代以来国家在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文化保护等方面取得的发展和成就。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特色与运用研究
202112016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品德与生活(社会)”“思想品德”教材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即是对当下法治教育需要的一种及时回应。
教材的变化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对一线教师的一次巨大的挑战,教师需要具体切实的引领和指导。
但目前相关研究还不够充分,缺少有针对性的教材使用建议。
因此,有必要立足于新教材的特点,开展如何使用新教材的研究,为小学一线教师更好地领会这次教材改革精神、厘清新教材与旧教材的差别和特点、灵活地把新教材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特色(一)教材理念特色1.法律保护成长。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教材的更名提高了法治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课中的地位,更好地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事业,更是强调了法治教育对儿童成长的价值,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突出体现了法律护成长的教材理念特色。
2.德润人心。
《道德与法治》教材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首先,新教材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一是体现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目标。
例如,《我们的校园》《欢欢喜喜庆国庆》等;二是体现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目标。
例如,《这些是大家的》《课间十分钟》等;三是体现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目标。
例如,《拉拉手交朋友》《假期有收获》等。
另外,中华传统美德体现在《父母多爱我》《爱心的传递者》等文本中。
(二)教材内容特色1.教材内容的丰富性。
“良好的法治教育内容有助于青少年更好地普及法治的理念和精髓,促进其思考相关社会议题,使其认识法律的意义及价值”。
《道德与法治》教材在思想品德的基础上新增法治教育内容,具有开创性意义。
新教材内容丰富,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低年级教材侧重于培养小学生规则意识,普及与自身安全相关的法律知识;高年级侧重于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国家意识、社会意识,加强学生的法治思维和信仰。
优化学校治理体系 提升学校治理能力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治理
41
以后的必选题,构建激发内驱力的治理结构,多元参与、 协同发展,提升级部管理效能,赋能把关老师、备课组长, 结构点上专业生长和引领、形成了“17486”的组织结构 (即:一个决策层+七个中心+四室+八课程部+六级部)。
纵向实现控制和落实。纵向上有校点负责人、校区 主任,有“ 中层管理部门”和“ 中层职能部门”,在级 部和课程部中,其意见和建议可以随时进入校务行政会、 进入学术课程中心,客观上缩短了决策层与教育教学一 线的距离,便于教师进入学校决策。
学校治理,必须有科学的制度作为保障。民主决策 的流程、议事的规则、分权与制衡、资源共享等都需要 以章程和制度来约定。《 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教育集团师 德建设方案》《 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教育集团CRS行动 手册》《 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教育集团跟岗教师学习手 册》……如果说以上这些制度是学校的底线原则,那么 机制建设则是学校整体性、协同性、系统性的“ 运行生态”。
是巴金先生生前最关注的学校,是老百姓家门口的“ 好 学校”。短短五年时间,东小发展为一校三区,学校规模 迅速扩张,学生数量成倍增长,年轻教师比例逐年增加, 办学质量受到挑战。优化学校治理体系对于今天的东小 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学校的“ 治理” 体系还在完善和优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为以下几 个方面深度影响着学校的治理水平。
解读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四个维度
解读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四个维度1. 引言1.1 引言: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和意义不可小觑。
在当今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塑造公民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促进政治参与、提升国家认同。
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不仅仅在于传授理论知识,更在于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公共精神的现代公民。
在此背景下,解读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四个维度,将有助于深入理解其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从四个维度分别进行解读和分析。
2. 正文2.1 维度一:塑造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法治观念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法治是社会稳定和有序发展的基石,只有遵守法律规范和尊重法律权威,才能确保社会的正常运转。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让他们了解法律的重要性,明白法律对每个人的约束和保护作用,从而自觉遵守法律,不做违法的行为。
通过培养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可以使每个公民都成为遵纪守法、尊重他人、热爱祖国的合格公民。
这不仅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也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在塑造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当得到更加重视和重要性的认识。
2.2 维度二: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共精神社会责任感是指每个公民应当对社会负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主动关心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一方面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道德规范,公民可以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责任,从而更加珍惜社会资源,尊重他人权利,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培养公民的公共精神。
公共精神是指个体为了整体利益而牺牲私利的意识和行动。
在现代社会中,公共利益往往需要个人利益作出一定的牺牲,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利己与利他的观念,培养公民在社会中更多地关注整体利益。
道德与法治课教育价值引导的四个维度
©I教育艺术广场道德与法治课教育价值引导的四个维度◎徐金红道德与法治教师面对新教材应该是促进课程内容教育价值的有效实现.发掘教材文本内容背后隐藏着的对孩子成长发展的教育价值,让学生感知、认同并且内化,强调教育价值的有效实现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如何让教育价值和核心素养落地,则需要注重如下四个方面。
一、探索学科教育价值实现的路径只有明确学科教育价值,才能更好地探寻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
教育是面对人,帮助生命生长的过程,而核心素养是我们学科的教学目标和价值导向,所以我们要积极地搜集资源、利用资源,并大胆地对教材进行整合、挖掘和重建。
因此,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必定是超越知识.指向教育价值。
我们备课应当建立在尊重教材、研究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
新教材有其内在的逻辑体系和存在价值,我们需要认真研读课标、研究学生、研磨教法。
在思想品德建构的过程中,教师要处理好感性与理性、理想与现实、生活与教育的关系,既要有理性思考,也要有感性体验,要关注感性的力量,激发情感共鸣,通过问题的层层递进帮助学生抽丝剥茧,理性认识问题,从而引发学生深度学习和思考。
如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内容本身意义重大,但并不贴合学生生活,因此教师需要深挖教材,让学生明白,有没有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会对他的生活产生不一样的影响,为什么要国家利益至上,是跟什么比,这种至上的表现是什么,如何跟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二、创设问题情境进行主题学习在教学设计中最忌讳的就是空洞说教,最有温度、最有效度的教学都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在问题情境中向学生一步步澄清误区,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道德与法治课问题情境的创设,可通过文本描述,或者通过视频案例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其主动参与课堂。
尤其要充分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情况和误区,慎重设计每一个课堂问题,问题设计指向明确,主题突出,带有较强的思辨性。
如《敬畏生命》中,每个生命体都是大自然的小精灵,但是农民为什么会灭“害”虫、除“害”草呢?生命之间需要相互关爱,但农夫与蛇的故事应当怎么看待呢?根据学生的反馈因势利导,恰如其分地进行点拨,重视思维的提升,善于抓住并营造教育契机,课堂充满活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文化”育人四维度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文化”育人四维度作者:林成华来源:《云南教育·中学教师》2024年第02期“文化”元素融入教学,在教学目标上,要考虑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发展程度,注重目标创设的维度进阶;在教学素材上,选好“文化”素材,用好“文化”资源,增强教学的价值性与生成性;在教学设计上,关注历史元素与时代元素,注重思辨思维的培养;在教学效果上,增强“文化”素养,提高价值情感与“文化”认同,促进“文化”自信的树立。
一、“文化”导学,联系思维趣中学导好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
在导课环节,“一改常态”,不采取复习旧课、材料分析、游戏活动、问题提问等常用的方式,而是通过“活动一:国家安全勿淡忘”,让学生以“党史上的今天”为切入点,回顾党史上的12月9日发生的对我国国家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让学生在梳理历史、阐述事件、溯源感悟中了解党史文化、革命文化,培养叙史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同时激发学生探究新课的欲望。
接着,结合“一二·九”运动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运用历史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分析“一二·九”运动的影响以及对国家安全的启示。
通过鉴比,让学生认识“日本侵略者入侵对我国国家安全和人民的安全带来的严重威胁”,从中感悟“国家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道理。
结合党史“文化”导课,引发学生对国家安全的思考,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增强对历史文化的认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史明理的内动力,从而为教学内容的展开创造良好的氛围,作好史料铺垫。
二、“文化”研学,比较思维学中思研中学,是成功课堂的关键,应找准教学生成点,注重问题的探究点,提高教学的互动点,以实现知识的自然生成。
在内容设计上,做到依事说理,突出情境教学、案例教学、体验教学,解决教学针对性问题;同时,进行联系比较,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探询现象背后隐含的本质东西。
在研学环节,以“活动二:国家安全初认识”,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认知经验,对国家安全的含义和内容有初步的认识;以《什么是国家安全》图文视频,让学生对国家安全有更科学更全面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法治教育的四个维度
[摘要]加强中小学法治教育,要把握知法、守法、用法、护法
四个维度,向学生普及法律常识,提升学生的法律认知素养;教育学生以法律规范言行,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引导学生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用法治的眼光制定规则并遵守规则;培养学生的法律信仰,弘扬法治精神,从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关键词]中小学;法治教育;法治国家
20XX年6月,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印发《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20xx年8月,教育部发布《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把“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养成良好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作为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加以界定;20xx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中小学全面使用《道德与法治》新教材。
可见,中小学法治教育已经摆在了中小学教育的突出位置。
只有持续不断地加强学生的法治教育,把握知法、守法、用法、护法四个维度,尊重法律、信仰法律,弘扬法治精神,才能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一、知法是中小学法治教育的基础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法治教育的基础是知晓法律。
开
展知法教育,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生活阅历的丰富而不断拓展法
律知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持续提升学生的法律认知素养。
1.普及法律常识
中小学开展法治教育的起始点在于向学生普及与日常生活息息
相关的法律常识性内容。
在每周一或重大活动时,学校都要举行升旗仪式。
对于为什么要举行升旗仪式,升旗仪式过程中要如何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都作了详细规定。
人们走路、乘车、驾车等, 都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法律法规与人们的一言一行息息相关。
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相关法律法规,都是学生应知的法律范畴。
在学校法治教育中,要把握法律法规与不同年龄段学生生活经历的关联度,把法律法规融入生活细节,有计划地分步推进法治教育。
2.提升法律认知素养
在常用法律法规知识学习的基础之上,教师要分析法律法规的内涵,引导学生树立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意识,以及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意识、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提升学生的法律认知素养。
(1)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
国家离不开法,法也离不开国家。
法律具有鲜明的国别性,不同的国家对相同的行为有着不同的规定。
只有把自己定位于国家公民的基础
上,从国家观念的角度来理解法律,才能明确法律的意图。
因此, 我国中小学法治教育要以《宪法》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
(2)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意识
法律作为管理国家的上层建筑,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
允许做或可以怎样做,表现为利益的保护、意志和行为的自由,这就是权利;禁止做或必须做,表现为利益的付出、意志和行为的限制,即为义务。
中小学法治教育要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法律法规的学习,明确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明确相关职业特定的权利和义务,明确社会地位,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关系。
(3)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意识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这种平等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二是公民的合法權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决不允许任何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三是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人不得强迫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惩罚。
中小学法治教育要通过“特殊群体(如高官、富人)”违法与普通民众违法一样受到追究的典型案例,使学生进一步认同我国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明白在我国法律面前没有特权和特殊的公民,提高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
(4)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
从一方面看,法律就是一定的规则,它告诉人们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必须做。
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大多指责对方“不守规矩”,折射出一些公民只考虑个人便利而罔顾法律规定,规则意识缺失的情况。
中小学法治教育要通过组织“今天我是一名小交警” “模拟法庭”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规则,培养规则意识,从而形成尊重规则、遵守规则的习惯。
从另一方面看,法律也可以理解为国家与社会和公民之间签订的契约,法律既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也保障个人的自由与安全。
法律既要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更需要人们内心的坚守。
中小学法治教育要通过落实依法治校,进行契约化管理[1],提升学生的契约精神素养。
二、守法是中小学法治教育的核心
中小学法治教育必须突出认同法律并以法律规范作为自己行为
准则的守法行为。
只有人人遵守法律,社会才会和谐平安。
1.以法律规范言行
我国法律体现的是工人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是构建文明和谐社会形态的规则。
因此,中小学法治教育要引导学生认同我国的法律法规,在法律框架内规范自己的言行。
由于有些违法的后果是潜在的、隐性的,生活中甚至也有家人存在违法行为(如酒后驾车等)而没有受到处罚,给中小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带来了负面影响。
因此,开展法治教育,要让学生明白:违法者即使没有受到任何处罚,也会受到社会和良心的谴责,而且有些违法行为,如交通违法,一旦发生事故就会付出惨重的代价,甚至是生命的代价,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
2.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
要发挥好道德的教化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2]。
从某种程度上说,法律法规滞后于事件的出现和时代的发展。
那么,怎么去认识和处理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事?法律的核心渊源一一道德,可以弥补法律规范的空隙。
因此,中小学法治教育要把法律的道德价值判断置于生活案例中,使学生理解事件所包含的道德价值,进而遵守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