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校级联考】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数学试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校级联考】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数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设集合,,则()A.B.C.D.

2. 若复数z=为纯虚数,则实数a的值为()

D.-1

A.1 B.0

C.-

3. (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中国有个名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其中的“筹”取意是指《孙子算经》中记载的算筹.古代是用算筹来进行计算.算筹是将几寸长的小竹棍摆在下面上进行运算.算筹的摆放形式有纵横两种形式(如下图所示).表示一个多位数时,像阿拉伯计数一样,把各个数位的数码从左到右排列.但各位数码的筹式要纵横相间,个位,百位,万位数用纵式表示,十位,千位,十万位数用横式表示.依此类推.例如3266用算筹表示就是,则8771用算筹可表示为

中国古代的算筹数码

A.B.

C.D.

4. 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是为了求出满足的最小偶数,那么在

空白框中填入及最后输出的值分别是()

A.和6 B.和6 C.和8 D.和8 5. 函数的部分图象大致为()

A.B.C.D.

6. 等差数列的公差不为零,首项,是和的等比中项,则数列

的前9项和是()

A.9 B.10 C.81 D.90

7.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其俯视图为等边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单位:)是()

A.

B.C.

D.

8. 已知首项与公比相等的等比数列中,满足(,),则的最小值为()

A.

B.C.

D.

9. 已知过曲线上一点作曲线的切线,若切线在轴上的截距小于0时,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D.

10. 已知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D为BC的中点,以AD为折痕,将

折成直二面角,则过A,B,C,D四点的球的表面积为

()

A.B.C.D.

11. 将函数的图像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

的图像,则a的值可以为()

A.B.C.D.

12. 已知焦点在轴上的双曲线的左右两个焦点分别为和,

其右支上存在一点满足,且的面积为3,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C.D.

A.B.

二、填空题

13. 设实数,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

__________.

14. 为了了解居民天气转冷时期电量使用情况,某调查人员由下表统计数据计算出回归直线方程为,现表中一个数据为污损,则被污损的数据为__________.(最后结果精确到整数位)

15. 已知函数满足,当时,的值为

__________.

16. 已知菱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2,点满足,点为

的中点,若,则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7. 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 (1)求的大小;

(2)若,求面积的最大值.

18.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已形成了全民自觉参与,造福百姓的良性循环.据此,某网站推出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进展情况的调查,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参与调查者中关注此问题的约占80%.现从参与调查的人群中随机选出人,并将这

人按年龄分组: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

,第5组,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1)求的值;

(2)求出样本的平均数(同一组数据用该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

(3)现在要从年龄较小的第1,2组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人,再从这人中随机抽取人进行问卷调查,求第2组中抽到人的概率.

19. 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PA⊥平面ABCD,E,F分别是线段AD,PB的中点,PA=AB=1.

(1)证明:EF∥平面PDC;

(2)求点F到平面PDC的距离.

2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椭圆的离心率为,点在椭圆上.

求椭圆的方程;

已知与为平面内的两个定点,过点的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求四边形面积的最大值.

21. 已知函数,.

若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已知,是函数的两个零点,且,求证:.

22. 在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

系,曲线:,曲线:().

(1)求与交点的极坐标;

(2)设点在上,,求动点的极坐标方程.

23. 已知函数, .

(1)当时,求不等式的解集;

(2)若,都有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