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考前100天第1讲 基础考法(一) 功和能

合集下载

高三物理功和能知识点

高三物理功和能知识点

高三物理功和能知识点物理学中的功和能是非常基础且重要的概念,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高三物理中的功和能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总结。

一、功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功是力在物体上的作用产生的效果,通俗地说就是干活做功。

功的计算公式为:W = F·cosθ·s,其中W表示功,F表示作用力,θ表示作用力与物体位移的夹角,s表示物体的位移。

二、功的单位和大小功的单位是焦耳(J),1焦耳等于1牛顿·米(N·m)。

功的大小和作用力、位移以及夹角的大小有关,当作用力和物体位移在同一方向时,功的大小为正值;当作用力和物体位移在反方向时,功的大小为负值;当作用力垂直于物体位移时,功的大小为0。

三、功的应用举例1. 抬起书包:当我们用力抬起书包的时候,我们对书包做了正功,因为力和位移在同一方向。

2. 放下书包:当我们放下书包的时候,力和位移方向相反,所以我们对书包做了负功。

3. 推动自行车:当我们骑自行车的时候,踩踏脚踏板施加力,使自行车沿着道路前进,这时我们对自行车做了正功。

四、能的概念和分类能是物体或系统所具有的产生其他物理量变化的能力,它包括动能、势能和内能三种形式。

1.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用K表示。

动能的计算公式为:K = 1/2·m·v²,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2. 势能: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常见的有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化学势能等。

3. 内能:物体内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包括分子运动的动能和相互之间的势能等。

五、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守恒的总能量仍然保持不变。

例如,当一个物体从高处下落时,它的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当一个弹簧被压缩时,外界对弹簧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六、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定律之一,它表明在一个孤立系统中,能量的总量在任何时间内都保持不变。

高三物理百天计划

高三物理百天计划

物理:
一、处理问题的基本点;
1,平行四边形法则
2,牛顿定律
3,功/能
4,公式的双重性
5,图形/左右手定则:
(1)图形的微积分信息
(2)曲线运动
(3)电场
(4)磁场
6,量纲
二、得分状况分析(8个选择,1个实验,3个解答题):
选择题——3~4个必得分
实验题——争取满分
解答题——1个满分题,1个半分题
物理成绩两极分化——要么低分(50分以下),要么高分
三、注意事项:
1,物理的本质在于:入门难,问题的处理比较程序化。

过了“入门关”,一切变得简单了。

2,和数学相关知识点的连接及强化。

3,关键点在于,熟悉做题的思路手法,坚持下去,直至养成习惯!
4,入门过渡时间10~20天。

物理学中的功与能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物理学中的功与能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物理学中的功与能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在物理学中,功和能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功是描述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所做的工作,而能则是物体具有的做功的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功与能的概念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

一、功的概念与计算方法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工作,用符号W表示。

当力F作用在物体上时,它对物体的功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W = F × s × cosθ其中,s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θ是力F与物体移动方向的夹角。

例如,假设有一个箱子需要推行走一段距离,推力的大小是100N,箱子的位移是10m,推力与移动方向的夹角是30°,则推行箱子所做的功可以计算为:W = 100 × 10 × cos30° = 1000J需要注意的是,功是标量,单位是焦耳(J)。

二、能的概念与计算方法能是物体具有的做功的能力,是物体具有的一种状态。

在物理学中常见的能有机械能、热能、电能等。

在此以机械能为例进行说明。

机械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两个部分。

动能是由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决定的,用符号K表示,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K = 0.5mv^2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用符号U表示。

例如,重力势能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U = mgh其中,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物体的高度。

在没有其他能量转换的情况下,机械能守恒,即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三、功与能的关系功和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功的定义可以知道,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工作,而能是物体具有的做功的能力。

可以说,能是势能转化为功的能力。

根据功的计算公式还可以推导出,功也可以用能的变化量表示。

当物体由位置A移动到位置B时,物体的势能和动能发生了变化,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以得到以下关系:W = ΔK + ΔU其中,ΔK表示动能的变化量,ΔU表示势能的变化量。

通过上述公式可以看到,功和能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功是单位时间内能量的转移,同时也是能的变化量。

XX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必备知识点:功和能

XX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必备知识点:功和能

XX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必备知识点:功和能1.功:w=Fscosα{w:功,F:恒力,s:位移,α:F、s间的夹角}2.重力做功:wab=mghab{m:物体的质量,g=9.8m/s2≈10m/s2,hab:a与b高度差}3.电场力做功:wab=qUab{q:电量,Uab:a与b之间电势差即Uab=φa-φb}4.电功:w=UIt{U:电压,I:电流,t:通电时间}5.功率:P=w/t{P:功率[瓦],w:t时间内所做的功,t:做功所用时间}6.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v;P平=Fv平{P:瞬时功率,P 平:平均功率}7.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最大行驶速度8.电功率:P=UI{U:电路电压,I:电路电流}9.焦耳定律:Q=I2Rt{Q:电热,I:电流强度,R:电阻值,t:通电时间}0.纯电阻电路中I=U/R;P=UI=U2/R=I2R;Q=w=UIt=U2t/R=I2Rt1.动能:Ek=mv2/2{Ek:动能,m:物体质量,v:物体瞬时速度}2.重力势能:EP=mgh{EP:重力势能,g:重力加速度,h:竖直高度}3.电势能:EA=qφ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q:电量,φA:A点的电势}4.动能定理:w合=mvt2/2-mvo2/2或w合=ΔEk{w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ΔEk:动能变化ΔEk=}5.机械能守恒定律:ΔE=0或Ek1+EP1=Ek2+EP2也可以是mv12/2+mgh1=mv22/2+mgh26.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wG=-ΔEP注:功率大小表示做功快慢,做功多少表示能量转化多少;o0≤α<90o做正功;90o<α≤180o做负功;α=90o不做功方向垂直时该力不做功);重力做正功,则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做功和电场力做功均与路径无关;机械能守恒成立条件:除重力外其它力不做功,只是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能的其它单位换算:1kwh=3.6×106j,1eV=1.60×10-19j;*弹簧弹性势能E=kx2/2,与劲度系数和形变量有关。

高三物理第1讲 基础考法(一) 力与平衡

高三物理第1讲  基础考法(一)  力与平衡

弹力的 ②非弹簧类:用平 性限度内变化
大小 衡 条 件 或 动 力 学 ②对公式 F=kx 可得推论:ΔF=kΔx
规律求解
③关键要明确:F、x、ΔF、Δx 的含义
物体所受弹力的
弹力的
注意:面与面挤压时弹力方向一定垂直于接触面,
方向与自身形变
方向
若是球面,则一定通过球心(务必作好辅助线)
的方向相同
3.把握摩擦力的分析思路
第1讲 基础考法(一) 力与平衡
1.建构知识体系
2.掌握弹力的三个基本点 注意:产生弹力时,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同时发生
弹力的 两物体直接接触, 形变,但受力物体受到的弹力是由施力物体的形变
产生 有弹性形变 引起的,反作用力是由受力物体的形变引起的
①弹簧类:F=kx 注意:①公式 F=kx 成立的条件:弹簧类物体在弹
()
A.45°
B.55°
C.60°
D.70°
解析:取 O 点为研究对象,在三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对其受力分析如 图所示,根据几何关系可得 β=55°。
答案:B
2.(2017·全国卷Ⅱ)如图所示,一物块在水平拉力 F 的作用下沿
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保持 F 的大小不变,而方向
与水平面成 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与桌
倾斜木板上,质量分别为 m 和 2m 的物块 A、B,通过
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滑轮连接,A、B 间的接触面和轻
绳均与木板平行。A 与 B 间、B 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均为 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45°时,
物块 A、B 刚好要滑动,则 μ 的值为
()
A.13
B.14

高三功与能知识点厘清

高三功与能知识点厘清

高三功与能知识点厘清一、功的定义与计算1.1 功的定义功是描述力对物体作用效果的一个物理量,通常用符号W表示,单位是焦耳(J)。

在力学中,一个力作用于一个物体上,如果这个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的方向相同,那么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正功;反之,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移动的方向相反,那么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负功。

1.2 功的计算功的计算公式为:[ W = F s ]其中,F是力的大小,s是力的作用点的位移,θ是力的方向与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

当θ=0°时,cosθ=1,此时力对物体做正功;当θ=180°时,cosθ=-1,此时力对物体做负功。

二、动能定理2.1 动能定理的定义动能定理指出:一个物体所受外力的总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2.2 动能定理的表达式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 W_{} = K ]其中,W_{总}是一个物体所受外力的总功,ΔK是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三、势能3.1 势能的定义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在物理学中,势能可以分为多种,如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电势能等。

3.2 重力势能重力势能是指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势能。

其计算公式为:[ E_{p} = mgh ]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h是物体相对于某一参考点的高度。

3.3 弹性势能弹性势能是指物体由于形变而具有的势能。

其计算公式为:[ E_{p} = kx^2 ]其中,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x是弹簧的形变量。

四、机械能守恒定律4.1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定义机械能守恒定律指出:在一个没有外力做功的系统中,系统的总机械能(动能加势能)保持不变。

4.2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 E_{} = ]其中,E_{}是一个系统的总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

五、功能关系5.1 功能关系的定义功能关系是指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5.2 功能关系的原则功能关系的原则可以概括为:一个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能量的变化。

高一物理功和能必会知识点

高一物理功和能必会知识点

高一物理功和能必会知识点能量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也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的一个词。

在高中物理中,学习和了解功和能是我们的重要课程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研究功和能的概念及其必会的知识点。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功的概念。

在物理学中,功是指一个力在作用下,物体沿着力的方向上做功的过程。

功的大小可以通过力的大小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来计算。

用数学的方式来表达,功(W)等于力(F)与位移(s)的乘积,即W = F·s。

功的单位是焦耳(J)。

在这里,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下能量的概念。

能量是物体所具有的能够产生物理变化的性质。

在物理学中一般将能量分为动能和势能两种形式。

动能是指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可以用1/2mv²来表示,其中m是物体的质量,v是物体的速度。

势能是指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可以通过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来进行具体的描述。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功和能之间的关系。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可以互相转换,但总能量保持不变。

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会发生功,这个功会改变物体的动能或势能。

例如,当我们把一个物体从地上抬高时,我们对物体施加的力会做功,将势能转变为重力势能。

又如,在一个斜面上推动一个物体时,我们所施加的力会做功,将动能转变为势能。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关于功和能的其他重要知识点。

首先是功率的概念。

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即功(W)与时间(t)的比值。

用数学的方式表达,功率(P)等于功(W)除以时间(t),即P = W/t。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另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是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是指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在不发生摩擦和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一个封闭系统中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这个定律对于解决一些与能量转化有关的问题非常有用。

最后,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与摩擦有关的知识点。

在物体之间存在摩擦力时,功和能的转换将会受到影响。

当一个物体沿水平面移动时受到摩擦力,我们施加的外力将不再完全转化为物体的动能,而是被摩擦力消耗掉一部分。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功和能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功和能

01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对电荷做负功,电荷的
电势能增加。
02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差的关系
在电场中移动电荷时,电场力所做的功等于电荷电势能的变化,也等于
电荷量与两点间电势差的乘积。
03
电场力做功的特点
在电场中移动电荷时,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
1 2
弹性势能的变化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势能叫弹性势能 ,形变越大,弹性势能也越大。
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
弹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少;弹力 对物体做负功,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加。
3
弹力做功的特点
弹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状态的形变量 有关。
03
电学中功与能转化关系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关系
备考策略与建议
重视基础知识
功和能是高考物理的重要考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如功的定义、能量的分类、功能关系等。
强化解题思路与方法
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解题思路与方法的训练,通过大量练习和总 结,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体系。
关注高考动态
关注高考物理的考试说明和历年真题,了解高考对功和能考点的考 查方式和难度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解题思路与方法拓展延伸
受力分析与运动过程分析
解决功和能的问题,首先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明确物 体的运动过程,进而确定做功情况和能量转化情况。
守恒思想的应用
在解决功和能的问题时,常常运用守恒思想,如机械能守 恒、能量守恒等。掌握守恒思想,能够简化解题过程,提 高解题效率。
数学工具的运用
在解决功和能的问题时,需要运用数学工具进行计算和推 理,如代数运算、三角函数、微积分等。熟练掌握数学工 具,能够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高一物理物理辅导--功和能

高一物理物理辅导--功和能

高一物理周末辅导---功和能{基础知识}1.深刻理解功的概念⑴按照定义求功。

即:W=Fscos θ。

在高中阶段,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恒力做功。

当20πθ<≤时F 做正功,当2πθ=时F 不做功,当πθπ≤<2时F 做负功。

这种方法也可以说成是:功等于恒力和沿该恒力方向上的位移的乘积。

⑵用动能定理W=ΔEk 或功能关系求功。

当F 为变力时,高中阶段往往考虑用这种方法求功。

这种方法的依据是: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功是能的转化的量度。

如果知道某一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数值,那么也就知道了该过程中对应的功的数值。

(3).会判断正功、负功或不做功。

判断方法有:○1用力和位移的夹角α判断;○2用力和速度的夹角θ判断定;○3用动能变化判断.(4)了解常见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做功和路径无关,只与物体始末位置的高度差h 有关:W=mgh ,当末位置低于初位置时,W >0,即重力做正功;反之则重力做负功。

滑动摩擦力做功与路径有关。

当某物体在一固定平面上运动时,滑动摩擦力做功的绝对值等于摩擦力与路程的乘积。

在弹性范围内,弹簧做功与始末状态弹簧的形变量有关系。

(5)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的特点:○1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段时间内做的总功可能为正、可能为负、也可能为零;○2一对互为作用反作用的摩擦力做的总功可能为零(静摩擦力)、可能为负(滑动摩擦力),但不可能为正。

2.深刻理解功率的概念(1)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功率的定义式:t WP =,所求出的功率是时间t 内的平均功率。

(3)功率的计算式:P=Fvcos θ,其中θ是力与速度间的夹角。

该公式有两种用法:①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

这时F 是该时刻的作用力大小,v 取瞬时值,对应的P 为F 在该时刻的瞬时功率;②当v 为某段位移(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时,则要求这段位移(时间)内F 必须为恒力,对应的P 为F 在该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

高三物理第一轮专题复习功和功率

高三物理第一轮专题复习功和功率

准兑市爱憎阳光实验学校高三物理第一轮专题复习--功和功率一、知识归纳(一)、功1.功的义:2.做功的两个要素3.功的公式:W=Flcosa4.单位:焦耳〔J〕5.功有正、负之分①当α=π/2时,cosα=0,W=0。

力F和位移s的方向垂直时,力F不做功;②当α<π/2时,cosα>0,W>0。

这表示力F对物体做正功;③当π/2<α≤π时,cosα<0,W<0。

这表示力F对物体做负功。

(二)功率功率1.义:功和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2.义式:P=w/t,变形式:P=Fv。

3.单位和常用单位:W,kW.额功率和实际功率1.额功率:正常条件下可以长时间工作的功率.2.实际功率:机车实际输出的功率.功率与速度讨论公式P=Fv二、典型问题〔一〕.弄清求变力做功的几种方法1、值法例1、如图1,滑轮至滑块的高度为h,细绳的拉力为F〔恒〕,滑块沿水平面由A点S至B点,滑块在初、末位置时细绳与水平方向夹角分别为α和β。

求滑块由A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绳的拉力对滑块所做的功。

分析与解:设绳对物体的拉力为T,显然人对绳的拉力F于T。

T在对物体做功的过程小虽然不变,但其方向时刻在改变,因此该问题是变力做功的问题。

但是在滑轮的质量以及滑轮与绳间的摩擦不计的情况下,人对绳做的功就于绳的拉力对物体做的功。

而拉力F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所以F做的功可以用公式W=FScosa直接计算。

由图1可知,在绳与水平面的夹角由α变到β的过程中,拉力F的作用点的位移大小为:2、微元法例2 、如图2所示,某力F=10N作用于半径R=1m的转盘的边缘上,力F 的大小保持不变,但方向始终保持与作用点的切线方向一致,那么转动一周这个力F做的总功为:A、 0JB、20πJ C 、10J D、20J.分析与解:把圆周分成无限个小元段,每个小元段可认为与力在同一直线上,故ΔW=FΔS,那么转一周中各个小元段做功的代数和为W=F×2πR=10×2πJ=20πJ=6J,故B正确。

高考100天冲刺:高考物理复习法

高考100天冲刺:高考物理复习法

高考100天冲刺:高考物理复习法
高考100天冲刺:高考物理复习法距离2019年高考还有100来天的时间,高三生也开始面临第二轮高考复习。

如果能在最后的100天时间内合理的复习学习,计划合理,那么在这次的高考考场上,正常发挥甚至超长发挥都不是难事。

那么对于理科生来说,怎样的高考物理复习法,才能给自己创造一个奇迹呢?
高考冲刺100天:物理复习法
1、掌握实验技巧,熟练实验步骤。

在高考之前的物理实验考试,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其分数对高考也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一定要珍惜这最后100天的时间,只要是平时上实验课,就一定要认真对待,亲自动手,严格按照步骤来,不懂就问,那么就可以轻松拿满分。

2、训练自己的规范答题习惯。

一个整洁的有序的卷面,会给评分老师留下很好的印象,让他不由自主的给你高分的评价。

所以一定要杜绝平时的那种懒散,随意的答题方式,比如在画图的时候,一定要借用工具,在写公式时不能像平时一样随意,各种物理量符号要写全写对。

3、按计划复习学习做题。

在最后的100多天里,学习复习不能随性不能乱,一定要有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

重点在于基础复习,关键在于薄弱方面的攻克。

现在的复习题也要有选择性,题在精不在滥,多做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比如历年高考物理题,各大名校模拟题等。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功和能基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1)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功和能基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1)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点之功和能基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质量为0.1 kg的小物块在粗糙水平桌面上滑行4 m后以3.0 m/s的速度飞离桌面,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已知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桌面高0.45 m,若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则()A.小物块的初速度是5 m/sB.小物块的水平射程为1.2 mC.小物块在桌面上克服摩擦力做8 J的功D.小物块落地时的动能为0.9 J2.某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时,先进入椭圆轨道Ⅰ,在远地点A加速变轨进入圆轨道Ⅱ。

已知轨道Ⅰ的近地点B到地心的距离近似等于地球半径R,远地点A到地心的距离为3R,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在B点的加速度是在A点加速度的3倍B.卫星在轨道Ⅱ上A点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Ⅰ上B点的机械能C.卫星在轨道Ⅰ上A点的机械能大于B点的机械能D.卫星在轨道Ⅱ上A点的动能大于在轨道Ⅰ上B点的动能3.如图所示,人站在电动扶梯的水平台阶上,假定人与扶梯一起沿斜面加速上升,在这个过程中,人脚所受的静摩擦力()A.等于零,对人不做功B.水平向左,对人做负功C.水平向右,对人做正功D.沿斜面向上,对人做正功4.把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去,该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若物体的质量为m,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从物体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做的功为m g h B.重力做的功为2m g hC .空气阻力做的功为零D .空气阻力做的功为-2fh5.将横截面积为S 的玻璃管弯成如图所示的连通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左、右管处在竖直状态,先关闭阀门K ,往左、右管中分别注入高度为h 2、h 1 ,密度为ρ的液体,然后打开阀门K ,直到液体静止,重力对液体做的功为( )A .()21gs h h ρ- B.()2114gs h h ρ- C .()22114gs h h ρ- D .()22112gs h h ρ- 6.如图所示,地球的公转轨道接近圆,哈雷彗星的公转轨迹则是一个非常扁的椭圆。

高考物理最新力学知识点之功和能知识点总复习含解析(1)

高考物理最新力学知识点之功和能知识点总复习含解析(1)

高考物理最新力学知识点之功和能知识点总复习含解析(1)一、选择题1.恒力F作用于原来静止的物体上,使其分别沿粗糙水平面和光滑水平面移动一段相同距离s,则水平恒力F做的功和功率W1、P l和W2、P2相比较,正确的是( )A.W l>W2,P1>P2B.W l=W2,P I<P2C.W l=W2,P l>P2D.W l>W2,P I<P22.如图,半径为R、质量为m的半圆轨道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将质量也为m的小球从距A点正上方h高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自由落体后由A点经过半圆轨道后从B冲出,在空中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34h,则A.小球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小车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1 2 RC.小球离开小车后做斜上抛运动D.小球第二次能上升的最大高度12h<h<34h3.我国的传统文化和科技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四大发明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现代仍具有重大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春节有放鞭炮的习俗,鞭炮炸响的瞬间,动量守恒但能量不守恒B.火箭是我国的重大发明,现代火箭发射时,火箭对喷出气体的作用力大于气体对火箭的作用力C.装在炮弹中的火药燃烧爆炸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弹片的动能D.指南针的发明促进了航海和航空,静止时指南针的N极指向北方4.如图,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与光滑的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相切于B点,固定在水平面上,整个轨道处在竖直平面内。

现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自斜面上距底端高度为H的某点A由静止释放,到达半圆最高点C时,对C点的压力为F,改变H的大小,仍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到达C点时得到不同的F值,将对应的F与H的值描绘在F H-图像中,如图所示。

则由此可知()A.小球开始下滑的高度H的最小值是2R B.图线的斜率与小球质量无关C.a点的坐标值是5R D.b点坐标的绝对值是5mg5.如图所示,物体与路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同且不为零,运动中无碰撞能量损失。

高一物理功与能知识点

高一物理功与能知识点

高一物理功与能知识点目前,物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已经成为了高中阶段的必修课之一。

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功与能作为其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对学生来说可能稍显抽象和难以理解。

但只要我们正确理解其内涵和运用方法,就能够轻松掌握,巩固物理基础知识。

一、什么是功与能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功与能的概念。

在物理中,能是指物体具备的做事能力,是物体由于自身状态或位置的不同而具有的性质。

而功则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所做的功效,是力对物体作用时所产生的作用表现。

简单来说,能是一个物体本身的特性,而功则是能的表现,是一种做功的过程。

二、功与能的关系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功与能之间的关系。

根据物理学原理和理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功是能的转化形式:功和能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

例如,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来改变自身的状态或位置时,它所消耗的能就会转化为力所做的功。

2. 能守恒原理:根据能守恒原理,一个孤立系统的总能量是不变的,只是能量在系统内部不同形式之间的转化。

这就意味着,一个物体的总能量等于它所具备的各种能的总和。

3. 机械能:在物理学中,机械能是我们最常接触到的一种能。

它包括了动能和势能两个方面。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的不同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所处的位置或振动形式有关。

三、功与能的计算方法了解了功与能的概念和关系后,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功与能的计算方法。

在物理学中,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题目要求,我们可以使用不同的公式来计算功与能。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常见计算方法:1. 功的计算:功的计算根据力的大小和物体的位移来决定。

当力的方向与物体位移方向相同时,功为正;当力的方向与物体位移方向相反时,功为负。

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功:功 = 力 ×位移× cosθ其中,θ为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2. 动能的计算:动能的计算需要考虑物体的质量和速度两个因素。

2024-2024年上海市高考全真演练物理一模汇编之《功和能》(基础必刷)

2024-2024年上海市高考全真演练物理一模汇编之《功和能》(基础必刷)

2024-2024年上海市高考全真演练物理一模汇编之《功和能》(基础必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将放射性同位素氟-18()注入人体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如图甲所示,氟-18在人体内衰变放出正电子,与人体内负电子相遇而湮灭并产生一对波长相等的光子,被探测器探测到,经计算机处理后产生清晰的医学图像。

氟-18的衰变规律如图乙所示,其中纵坐标表示任意时刻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数与的原子数之比,设正、负电子的质量均为m,光速为c,普朗克常数为h。

则( )A.氟-18衰变的方程为B.上述一对光子由氟-18直接产生并释放C.上述一对光子波长为D.经5小时人体内氟-18的残留量是初始时的33.3%第(2)题如图所示,同学们在学校操场练习投掷实心球。

假设两同学在同一高度(足够高)分别以大小为v01=2m/s、v02=8m/s的水平初速度沿相反方向同时抛出两小球,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则两球从抛出到速度方向垂直时所经历的时间为( )A.0.3 s B.0.4 s C.0.5 s D.0.6 s第(3)题新国际单位体系于2019年5月的世界计量日起正式生效,正式更新包括“kg”、“A”、“K”、“mol”在内的4项基本单位的定义.下列选项中,内含2个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是()A.m、N B.m、s C.J、m/s D.N、J第(4)题封闭在汽缸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B,C,D,再回到状态A,其体积V与热力学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O,A,D三点在同一直线上,BC垂直于T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状态A变化到状态B过程中,气体放出热量B.由状态B变化到状态C过程中,气体放出热量C.由状态D变化到状态A过程中,气体放出热量D.A状态时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比D状态时少第(5)题1918年卢瑟福任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时,用粒子轰击氮原子核,注意到在使用粒子轰击氮气时他的闪光探测器记录到氢核的迹象,从而发现了质子,若该反应方程为:,则A和Z分别为A.16、8B.17、8C.16、9D.17、9第(6)题如图所示,有人设想通过“打穿地球”从中建立一条过地心的光滑隧道直达阿根廷。

高考物理功和能必备知识点

高考物理功和能必备知识点

高考物理功和能必备知识点物理是理科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高考中的一项必考科目。

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掌握物理的基础知识点和关键概念十分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考物理中与功和能密切相关的必备知识点。

一、功和能的基本概念功是衡量物体力学性质变化的指标,是力在作用点上产生的位移与该力的方向夹角的余弦乘积。

单位是焦耳(J)。

一般用W表示。

能是物体由于自身性质或者所处环境的改变,而具有的引起物理现象或改变物理性质的能力。

能的单位也是焦耳(J)。

能可以分为势能和动能。

二、势能和动能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形状或者内部结构的特定状态而具有的能力。

常见的势能有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化学能等。

1. 重力势能重力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的高低而具有的能力。

计算公式为Ep=mgh,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h为物体的高度。

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高度以及重力加速度有关。

2. 弹性势能弹性势能是物体由于形状或者大小的压缩变化而具有的能力。

计算公式为Es=1/2kx²,其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变形的距离。

弹性势能与弹簧的劲度系数以及变形距离有关。

3. 化学能化学能是物质之间由于化学反应而产生的能力。

化学能的大小与物质之间的化学键能有关。

动能是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力。

计算公式为Ek=1/2mv²,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三、功的计算和功率功的计算公式为W=F·s·cosθ,其中F为力的大小,s为力的方向上物体发生位移的距离,θ为力的方向和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

根据力的特点,功可以分为正功和负功。

1. 正功当力和位移的方向相同时,所做的功为正功。

力和物体的位移同向,且力的大小大于零时,所做的功为正值。

2. 负功当力和位移的方向相反时,所做的功为负功。

力和物体的位移反向,或者力的大小小于零时,所做的功为负值。

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计算公式为P=W/t,其中W为功,t为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2 m 时,物体的动能 Ek=40 J D.从地面至 h=4 m,物体的动能减少 100 J
解析:由于 Ep=mgh,所以 Ep 与 h 成正比,斜率 k=mg,由题图得 k=20 N, 因此 m=2 kg,故 A 正确;当 h=0 时,Ep=0,E 总=Ek=12mv02,因此 v0= 10 m/s,故 B 错误;由图像知 h=2 m 时,E 总=90 J,Ep=40 J,由 E 总=Ek +Ep 得 Ek=50 J,故 C 错误;h=4 m 时,E 总=Ep=80 J,即此时 Ek=0,即 上升 4 m 距离,物体的动能减少 100 J,故 D 正确。 答案:AD
C.等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D.大于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解析:由题意知,W 拉-W 阻=ΔEk,则 W 拉>ΔEk,故 A 正确,B 错误; W 阻与 ΔEk 的大小关系不确定,故 C、D 错误。
答案:A
3.[多选](2020·天津等级考)复兴号动车在世界上首次实现 速度 350 km/h 自动驾驶功能,成为我国高铁自主创新 的又一重大标志性成果。一列质量为 m 的动车,初速度 为 v0,以恒定功率 P 在平直轨道上运动,经时间 t 达到该功率下的最大速 度 vm,设动车行驶过程所受到的阻力 F 保持不变。动车在时间 t 内 ( ) 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加速度逐渐减小 C.牵引力的功率 P=Fvm D.牵引力做功 W=12mvm2-12mv02
面位于竖直平面内,在大圆环上套着一个小环。小环由大圆
环的最高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小环下滑的过程中,大圆环
对它的作用力
()
A.一直不做功
B.一直做正功
C.始终指向大圆环圆心
D.始终背离大圆环圆心
解析:由于大圆环是光滑的,因此小环下滑的过程中,大圆环对小环的作
用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因此作用力不做功,A 项正确,B 项错误;
①动能定理既适用于恒力做功、直线运动、单过程问题,也适用于变力做功、 曲线运动、多过程问题。 ②动能定理不涉及势能,解决的是合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问题,各力做功的 情况都要进行分析。 ③在接触面粗糙的情况下,机械能往往是不守恒的,可应用动能定理解题。
3.机械能守恒定律 (1)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的两个角度
解析:由于动车以恒定功率运动,则由 P=F 牵引力 v 可知,动车的速度增大,则 牵引力减小,由牛顿第二定律 F 牵引力-F=ma 得动车的加速度逐渐减小,A 错 误,B 正确;当动车的加速度为零时,即牵引力等于阻力时,动车的速度最大, 即 P=Fvm,C 正确;设动车在时间 t 内的位移为 x,由动能定理得 W-Fx=12mvm2 -12mv02,则牵引力所做的功为 W=Fx+12mvm2-12mv02,D 错误。
D.当物块下滑 2.0 m 时机械能损失了 12 J
解析:由重力势能和动能随下滑距离 s 变化的图像可知,重力势能和动能之 和随下滑距离 s 的增大而减小,可知物块下滑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A 项正 确;在斜面顶端,重力势能 mgh=30 J,解得物块质量 m=1 kg,由重力势 能随下滑距离 s 变化图像可知,重力势能可以表示为 Ep=(30-6s)J,由动能 随下滑距离 s 变化图像可知,动能可以表示为 Ek=2s J,设斜面倾角为 θ, 则有 sin θ=Lh=35,cos θ=45,由功能关系有-μmgcos θ·s =Ep+Ek-30 J= (30-6s+2s-30)J=-4s J,可得 μ=0.5,B 项正确;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 a =gsin θ-μgcos θ=2.0 m/s2,C 项错误;由物块的重力势能和动能随下滑距 离 s 变化图像可知,当物块下滑 2.0 m 时机械能为 E=18 J+4 J=22 J,机械 能损失了 ΔE=30 J-22 J=8 J,D 项错误。 答案:AB
①从功的角度:若只有物体重力和弹簧弹力做功,则物体和弹簧组成的系 统机械能守恒。 ②从能的角度:若系统内部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没有其他形式的 能(如内能)与机械能相互转化,且系统与外部也没有能量的转移或转化, 则系统机械能守恒。
(2)掌握系统机械能守恒的三种表达式
4.常见的功能关系及其体现 (1)常见的功能关系
第 1 讲 基础考法(一) 功和能
1.功和功率 (1)正、负功的判断
(2)功和功率的计算
(3)机车启动问题的两种求解思路 ①机车以恒定功率启动:
②机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
2.动能定理 (1)内容:合外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 (2)表达式:W=12mv22-12mv12。 (3)运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优越性
合力做功与动能的关系 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 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的关系 除重力和系统内弹力之外其他力 做功与机械能的关系 滑动摩擦力做功与内能的关系
W 合=ΔEk WG=-ΔEp W 弹=-ΔEp
W 其他=ΔE 机
Ffx 相对=ΔE 内
(2)功能关系的体现
1.(2017·全国卷Ⅱ)如图所示,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桌面上,环
答案:BC
4.[多选](2020·全国卷Ⅰ)一物块在高 3.0 m、长 5.0 m 的斜
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其重力势能和动能随下
滑距离 s 的变化如图中直线Ⅰ、Ⅱ所示,重力加速度取
10 m/s2。则()源自A.物块下滑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
B.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5
C.物块下滑时加速度的大小为 6.0 m/s2
小环刚下滑时,大圆环对小环的作用力背离大圆环的圆心,滑到大圆环圆
心以下的位置时,大圆环对小环的作用力指向大圆环的圆心,C、D 项错误。
答案:A
2.(2018·全国卷Ⅱ)如图所示,某同学用绳子拉动木箱,使它
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路面运动至具有某一速度。木箱获
得的动能一定
()
A.小于拉力所做的功
B.等于拉力所做的功
5.[多选](2019·全国卷Ⅱ)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其
机械能 E 总等于动能 Ek 与重力势能 Ep 之和。取地面为 重力势能零点,该物体的 E 总和 Ep 随它离开地面的高度 h 的变化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取 10 m/s2。由图中数据
可得
()
A.物体的质量为 2 kg
B.h=0 时,物体的速率为 20 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