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晶体结构解析专题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蛋白质晶体结构解析原理与技术

蛋白质晶体结构解析原理与技术

蛋白质晶体结构解析原理与技术说到蛋白质晶体结构解析,乍一听这名字,可能让人觉得像是在读一篇复杂的科学论文,头脑中一片迷雾。

但其实,搞懂这些东西,就像是打开了微观世界的一扇神奇的大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聊聊这门看似高深的技术,看看它如何帮助我们揭开生物分子的神秘面纱。

1. 蛋白质是什么?首先,咱们得明白,蛋白质到底是什么。

简单来说,蛋白质就像是生物体内的小工人,忙着干各种各样的工作。

它们帮助身体建造和修复组织,催化化学反应,还参与免疫系统的工作。

总的来说,蛋白质就是生命活动的主力军,是构建和维持生命的基础。

不过,它们不像小工人那样一目了然,它们的工作是要通过它们的“外观”来了解的。

2. 为什么要解析蛋白质的晶体结构?2.1 揭开神秘面纱那问题来了,为什么我们这么执着于蛋白质的晶体结构呢?想象一下,如果你要修理一台复杂的机器,你首先得了解它的内部结构对吧?同样,想要理解蛋白质的功能,我们就得知道它的“外观”——也就是它的三维结构。

这就像我们看一个立体的模型,能让我们更清楚它的细节和工作原理。

2.2 提升药物研发此外,解析蛋白质结构还有个重要的用途,那就是帮助药物研发。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蛋白质是怎样工作的,就可以设计出针对它的药物,就像给机器装上更合适的零件一样,这样就能更有效地治疗疾病。

比如说,对抗癌症的药物,很多都是根据蛋白质的结构设计的,真的是医学上的一大突破!3. 蛋白质晶体结构的解析技术3.1 X射线晶体学说到具体的解析技术,最常用的就是X射线晶体学。

这是一种利用X射线通过蛋白质晶体来得到其结构信息的方法。

想象一下,X射线就像是一种“透视眼”,它能穿透蛋白质晶体,并在另一侧形成一个图像。

这个图像可以告诉我们蛋白质的详细结构,就像是在看一张非常精细的立体地图。

不过,想要用这种方法,首先得让蛋白质变成晶体。

这可不是简单的事情。

蛋白质晶体像颗颗小小的冰晶,得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步骤才能得到。

这就像是在做一场精密的实验,需要耐心和细心。

蛋白质晶体学课件

蛋白质晶体学课件
6. 单斜–点阵符号后有唯一的镜面、滑移面、2次旋转或者螺旋轴,或者 轴/平面符号(即Cc、P2、P21/n)。
7. 三斜–点阵符号后是1或(- 1)。
从空间群符号确定点群
1.把所有滑移面全部转换成镜面; 2.把所有螺旋轴全部转换成旋转轴。 例如:
• 空间群= Pnma 点群= mmm 空间群= I `4c2 点群= `4m2 空间群= P42/n 点群= 4/m
结构基元和不对称单位的区别:结构基元和点阵点代表的内容相应,在初 基晶胞中,整个晶胞构成一个结构基元;但结构基元(单胞)可以包含 几个不对称单位。 不对称单位经过空间群全部对称操作(平移+点对称操作)产生整个 空间结构。结构基元只需空间群的平移操作就可以产生整个空间结构。
不对称单位( Asymmetric Unit )
由于蛋白质晶体中不存在能够引起手性改变的对称变换,所以蛋白质晶体可能
具有的空间群总计仅有65个。
晶系及其所属点群
空间群个数
三斜:
点群1:P1
1
单斜:
点群2:P2, P21, C2
3
正交:
点群222:P222, P2221, P21212, P212121, C222, C2221, I222, I212121, F222
不对称单位( Asymmetric Unit )
为描述结构,只需确定晶胞中每套等效点系中的一个原子的坐标,这套等 效点系中的其它原子的位置就可以从空间群对称操作推出。
不对称单位:是当应用全部空间群的对称操作(平移+点对称操作) 后可以 填充整个空间的最小空间区域。 在结晶学里,不对称单位可以包含一个 原子或一组原子(或分子)。
一般位置-特殊位置
• 多重性( multiplicity ):告诉我们如果安置一个特定原子在该位置,经过空间 群的所有对称操作,总共会产生多少个原子。

蛋白质晶体结构解析详细教程

蛋白质晶体结构解析详细教程

蛋白质晶体结构解析详细教程嘿,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听起来有点高大上的话题——蛋白质晶体结构解析。

这听上去可能有点复杂,但别担心,我会尽量把这事儿讲得简单明了,保证你听完后觉得“哦,原来是这样啊!”蛋白质可是我们身体里干活的小能手,它们参与了几乎所有的生物反应。

要想知道这些小家伙是怎么工作的,晶体结构解析可是一个绝对不可或缺的步骤。

咱们得知道,什么是蛋白质晶体?想象一下,一块块小小的蛋白质分子在一起,像拼图一样组合成一块晶体。

这个晶体可是有点特别,能够帮助科学家们看清楚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在侦探故事里找线索?没错,晶体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藏着蛋白质的秘密。

这可不是随便拼的,得有技巧和方法。

晶体的制作可是个麻烦事儿,得先把蛋白质提取出来。

提取的方法多得是,最常用的就是利用大肠杆菌、酵母或是昆虫细胞。

哎,听起来像个实验室里的大厨,哈哈!提取完蛋白质后,要把它们变成晶体,通常需要用到各种化学试剂和条件,比如盐、pH 值、温度等等。

这一步像调味料,盐放多了,蛋白质可能就不高兴,结果晶体可能就不成了。

晶体长出来了!这一刻简直像看孩子出生一样激动,晶体的大小和形状各不相同,有的像小石头,有的则像小冰块。

晶体长好了,咱们就得用X射线衍射法来分析它们。

听起来有点科幻,但其实就是把X射线照射到晶体上,观察它们的反射图案。

这样一来,科学家们就能推测出蛋白质的三维结构,简直像解密一样。

不过,这个过程可不是一帆风顺。

很多时候,晶体会出现瑕疵,有的甚至根本不成晶体。

这个时候,研究人员就得像个耐心的雕刻家,不断调整条件,试错,直到找到最佳的方法。

这种探索的过程就像是打怪升级,磨练技术,总会有收获。

一旦获得了好的衍射数据,科学家们就要通过计算机进行复杂的数学运算,重建出蛋白质的三维模型。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拼乐高,得耐心,一点一点拼出完整的图案。

看到最后的结果,真是让人感动不已,仿佛看到了隐藏在蛋白质中的生命之谜。

蛋白质晶体结构解析原理与技术

蛋白质晶体结构解析原理与技术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对于蛋白质晶体结构解析技术 的深入理解和掌握。每个章节都详细介绍了相关的原理和技术,不仅有理论知识 的阐述,还有实际操作步骤的指导,使得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并掌握蛋白质晶体结 构解析的技术。
这本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也是非常突出的特点。作者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案 例,详细说明了各种技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使得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 并掌握这些技术。这样的写作方式不仅提高了书籍的可读性,也使得读者可以更 加方便地使用这些技术。
蛋白质晶体结构解析原理与技术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解析
包括
原理
技术
这些
结构
研究
技术
蛋白质
蛋白质 介绍
读者
解析
利用
基本原理
原理
推断
理解
优化
内容摘要
《蛋白质晶体结构解析原理与技术》是一本全面介绍蛋白质晶体结构解析原理与技术的书籍。本 书旨在为读者提供蛋白质晶体结构解析的深入理解,以及必要的实验技术和理论知识。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蛋白质结构的解析方法,包括直接法、反推法和同源建模 等。直接法主要包括分子置换法和从头建模法;反推法主要是通过已知的氨基酸 序列来反推蛋白质的结构;同源建模则是利用已知结构的同源蛋白来构建目标蛋 白的结构。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生物信息学在蛋白质结构解析中的应用,包括基因组学和 蛋白质组学的数据挖掘、序列分析和结构预测等。同时,还介绍了生物信息学在 疾病诊断和治疗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目录分析
《蛋白质晶体结构解析原理与技术》是一本介绍蛋白质晶体结构解析原理与 技术的专业书籍。通过对本书的目录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本书的内 容和结构。

蛋白质晶体结构解析原理与技术

蛋白质晶体结构解析原理与技术

蛋白质晶体结构解析原理与技术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解一下蛋白质晶体结构解析的原理与技术。

我们要明白蛋白质是什么?蛋白质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物质,它有很多功能,比如免疫、代谢、运输等。

而蛋白质的结构非常复杂,有成千上万个氨基酸残基通过肽键连接在一起。

那么,这些氨基酸残基是如何排列组合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呢?这就需要我们去研究蛋白质的晶体结构。

一、蛋白质晶体结构的解析原理1.1 晶体学基本概念晶体学是研究固体物质结构的科学。

在蛋白质晶体结构解析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比如晶格常数、晶胞、原子坐标等。

晶格常数是指晶体中相邻原子之间的距离,通常用a表示;晶胞是晶体中的基本单位,它是由一组平行的原子构成的正方形或者长方体;原子坐标是指原子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

1.2 X射线衍射法X射线衍射法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晶体结构的方法。

它是通过测量入射X射线与晶体中的某一原子发生衍射时的角度来推算出该原子的坐标和晶体的几何形状。

这个过程需要先制作一个标准样品,然后用X射线仪器对这个样品进行扫描,最后根据衍射图谱计算出样品的晶体结构。

二、蛋白质晶体结构的解析技术2.1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差示扫描量热法是一种用于研究物质热性质的方法。

在蛋白质晶体结构解析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DSC技术来研究蛋白质的热稳定性。

具体操作方法是:将待测样品与已知热稳定性的参考物(如蛋白质的标准品)在同一条件下加热,然后测量两者的温度变化曲线。

通过对比两个曲线的差异,我们可以推测出待测样品的热稳定性以及可能的结构特征。

2.2 元素分析法元素分析法是一种用于测定物质中元素含量的方法。

在蛋白质晶体结构解析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元素分析法来确定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

这是因为不同的氨基酸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和空间排布方式,从而影响到蛋白质的结构。

通过对不同样品的元素分析结果进行比较,我们可以推测出某些氨基酸在该样品中的比例较高或者较低,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线索。

蛋白晶体结构

蛋白晶体结构

蛋白晶体结构
蛋白晶体结构是指蛋白质在晶体中的三维空间排列方式。

通过解析蛋白质的晶体结构,可以了解蛋白质的功能和相互作用机制,进而为药物设计、疾病治疗等方面提供重要信息。

蛋白晶体结构的主要内容包括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一级结构指的是蛋白质中氨基酸的序列,是蛋白质的基础;二级结构指的是蛋白质中局部的折叠和转角;三级结构指的是整条肽链中全部氨基酸残基的相对空间位置,也就是整条肽链的三维空间构象;四级结构则是指蛋白质复合物的各亚基的空间排布及亚基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血红蛋白的晶体结构揭示了它如何与氧气结合,以及在缺氧条件下如何改变构象。

这一发现对于了解和治疗贫血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蛋白晶体结构是指蛋白质在晶体中的三维空间排列方式,包括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解析蛋白晶体结构,可以深入了解蛋白质的功能和相互作用机制,为药物设计、疾病治疗等方面提供重要信息。

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解析PPT课件

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解析PPT课件
详细描述
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涉及亚基的组成、 形状、大小以及亚基之间的相互关系 。四级结构的变化会影响蛋白质的整 体功能。
结构域
总结词
蛋白质的结构域是指在较大的蛋白质分子中,可以独立折叠为较为稳定的三级 结构的区域。
详细描述
结构域通常由200-40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具有特定的空间构象和功能。不同 的结构域可以组成不同的蛋白质,也可以存在于同一蛋白质的不同部位。
疾病诊断与治疗
疾病标志物发现
通过蛋白质结构解析,可以发现 与疾病相关的标志物,用于疾病
的早期诊断。
个性化治疗
基于蛋白质结构的差异,可以为患 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 高治疗效果。
药物疗效评估
通过比较治疗前后蛋白质结构的变 化,可以评估药物治疗的效果。
生物工程与农业应用
酶工程
蛋白质结构解析有助于设计和优 化酶的活性位点,提高酶的催化
核磁共振技术
总结词
核磁共振技术是一种利用核自旋磁矩进行研究的方法,可以对蛋白质的溶液构象进行解 析。
详细描述
核磁共振技术利用核自旋磁矩的相互作用,通过外部磁场对核自旋进行操控,检测其共 振信号。对于蛋白质分子,可以利用该技术检测其氢原子、碳原子等核自旋的共振信号, 从而推断出蛋白质在溶液中的构象和动态行为。该方法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能够
05 蛋白质的结构解析方法
X射线晶体学
总结词
X射线晶体学是一种通过X射线分析晶体 结构的方法,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结构解 析。
VS
详细描述
X射线晶体学利用X射线在晶体中的衍射 效应,通过分析衍射图像,可以确定晶体 的原子排列和分子结构。对于蛋白质分子 ,可以通过结晶将其固定成晶体,然后利 用X射线分析其结构。该方法能够提供高 分辨率的结构信息,是解析大型蛋白质结 构和复杂蛋白质复合物结构的主要手段之 一。

蛋白质结构解析课件

蛋白质结构解析课件

亚基结构
某些蛋白质由多个亚基组成,每个亚 基具有独立的三级结构。
PART 02
蛋白质结构解析方法
X射线晶体学
X射线晶体学是解析蛋白质结构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分析X射线在晶体中的衍射, 可以获得蛋白质分子的三维结构信息。
X射线晶体学适用于蛋白质大分子,尤其是膜蛋白和复合物蛋白的结构解析,能够提 供高分辨率的结构信息。
酶的结构解析
酶的结构包括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其中一 级结构是指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二级结构是指肽链的 折叠方式,三级结构是指整条肽链的三维构象,四级 结构是指多亚基酶蛋白的组合方式。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一一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文,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 呈现发布的良好效果单击此4*25}
变构效应
蛋白质的变构效应是指蛋白质在与其配体或效应物结合后, 其空间构象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其功能的过程。这种效应通 常是由蛋白质中的特定氨基酸残基与配体或效应物的相互作 用所引起的。
变构效应的意义
变构效应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生物体快 速适应环境变化,并调节各种生理过程。例如,某些激素可 以通过变构效应调节靶蛋白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内的信号 转导过程。
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核磁共振技术解析蛋白质结构的难点在 于信号解析和数据处理,需要专业的技
术和经验。
电子显微镜技术
电子显微镜技术是解析蛋白质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观察蛋白质颗 粒的形貌和排列,可以获得蛋白质大分子和复合物的结构信息。
电子显微镜技术适用于观察蛋白质颗粒和病毒等大分子结构,能够提供 高分辨率的形貌信息,对于研究蛋白质的功能和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蛋白质晶体学课程课件.ppt

蛋白质晶体学课程课件.ppt
8
旋转操作n―――旋转轴Ln
以一个假想直线为轴,绕此直线旋转一 定的角度可使图形相同部分重合。直线 称为对称轴,以L表示,分为n重旋转轴, 其中n=360/α, α为旋转角度。受点阵结构 的限制,晶体中只存在1,2,3,4,6几 种旋转轴,用L1, L2 ,L3, L4, L6 表示。
9
旋转轴—— 1.2.3.4.6重轴
(A)
4. -h+k+l+3n
R
system absence of screw axis
h00 h=2n h00 h=4n 0k0 k=2n 0k0 k=4n 00l l=2n 00l l=3n 00l l=6n
21,42 41,43 21,42 41,43 21,42,63 31,32,62,64 61,65
•可以发现,除了在正交 晶系中四类晶胞可同时出现外,在其他晶系中由于受到 对称性的限制或是不同类型阵点可相互转换的缘故,都不能同时出现。
如:立方晶系中,底心点阵与该晶系的对称性不符(在4个按立方体对角线排列的方向上有 三重轴),所以不能存在。
6.230个空间群
对称元素和平移向量相结合,可以得到一类 含有平移的新的对称元素,即螺旋轴和滑移面。
41
三、晶体结构测定
42
1.相角问题
从晶体X衍射图的形状及对称性可 以推算晶胞的大小和空间群(可能不 是唯一的)。用X衍射方法解晶体结构 就是要进一步知道晶胞中原子的分布 也就是原子坐标。
43
晶胞中电子密度的分布函数ρ(xyz) ρ(xyz)=V1Fhkl exp[2i(hxkylz)]
=v1 h k l |Fhkl|exp[2i(hxkylz)(hkl)]
一、几何晶体学
1

蛋白质晶体结构解析 ppt课件

蛋白质晶体结构解析 ppt课件
质相位信息的方法。当蛋白质晶体中引入了适当的重原子后, 就造成该晶体衍射线强度的差别,从衍射强度的差别就可能 推导出相位信息。
13
在蛋白质晶体中包含大约30%-50%的水,蛋白质大分子在 晶体中作有规则的周期排列,大分子之间存在不少通道,通常在 这些通道中填满着水分子或结晶母液中的其他溶剂分子。
因此,如果把蛋白质晶体浸泡在某种金属离子或含有重原 子的小分子的溶液中,重原子有可能通过这些通道进入蛋白质晶 体内,并置换晶胞中某些位置上的溶剂分子。这种置换一般不会 引起大分子结构以及整个晶体结构的明显变化,从而形成较好的 同晶置换体。
蛋白质晶体结构解析
1
1. 蛋白质结构解析技术
X射线晶体衍射 X射线晶体学可以通过测定蛋白质分子在晶体中 电子密度的空间分布,在一定分辨率下解析蛋 白质中所有原子的三维坐标。
核磁共振(NMR)核于磁均共一振稳技定术的不、需分要子获量得在生30物kD大以分下子的的生晶物体大,适分用
子溶液,并且能够提供生物大分子的动力学信息
11
2.3相位的测定
在晶体中一个不对称单元中有多个相同的蛋白质分子时,一 些有价值的分子之间堆积的信息可直接从结构振幅计算得出,而 不必要预先知道任何相位信息。 晶胞中分子堆积的这类基本信息对解决一些疑难的相位问题会有 很大的帮助,下面分别介绍获得相位信息的3种主要方法:
12
2.3.1单对或多对同晶置换法 同晶置换法是由20世纪50年代发现的可以用于求解蛋白
原子的吸收限时,射线的入射光子会激发电子到激发态,这部分 受激电子跃迁回低能态时将释放光子,这部分荧光的相位比原来 的相位有所延迟,这种现象称为反常散射。
利用反常散射法解析蛋白质晶体结构,要求蛋白质分子中有 一个金属原子和波长可调的同步辐射加速器X射线源,结果基本 等同于完美的同晶置换法。此法在金属蛋白中广泛使用。

蛋白质晶体学课件

蛋白质晶体学课件

宏观对称元素的组合规律: 1)旋转轴与旋转轴的组合:交角为2/2n的2个C2轴相结合, 其交点上必出现一个垂直于这2个C2轴的Cn轴。在此两个C2 轴形成的平面内,必定有n个C2轴
推论:Cn轴与垂直于它的C2轴相组合,在垂直于Cn轴的平面 内必有n个其C2轴,且相邻两C2轴的夹角为2/2n。
222
上结构基元 • 结构基元的选取 • 对称性、对称操作、对称元素
反演操作和对称中心
反演操作是从图形中任一点至对称中心连一直线,将此线 延长,必可在和对称中心等距离的另一侧找到另一相应点。 反演依据的对称元素为对称中心。符号为 (i)。
对称中心 i 基本操作 iˆ
i 对应的操作有两个 iˆ1,iˆ2 Eˆ
422
宏观对称元素的组合规律: 2)镜面与镜面的组合:两镜面相交,若交角为2/2n, 则其交线必为一个Cn轴。
推论:Cn轴与通过该轴并与之平行的镜面组合,一 定存在n个镜面,相邻面的交角为2/2n。
2mm
4mm
宏观对称元素的组合规律:
3)偶次旋转轴与它垂直的镜面的组合:
若偶次旋转轴与垂直于它的镜面相组合,必定在交点 上出现对称中心。
可以知道
sˆ n



n 奇数 n 偶数
反映操作
取镜面与xy面平行并通过原点
Px, y, z sˆxy P'x', y', z' P'x, y,z
反映操作的表示矩阵:
1 0 0
D sˆ xy 0 1 0
0 0 1
I1 = i
I

2
I2 C31 I35 iC32
I3 = i + C3

《蛋白质晶体学》课件

《蛋白质晶体学》课件
生物技术应用
蛋白质晶体学在生物技术领域也有广泛应用,如酶工程、 抗体药物设计和蛋白质组学等。
蛋白质晶体学的发展历程
19世纪末
科学家开始尝试结晶蛋白质,并对其 结构进行初步探索。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80年代至今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的进步, 蛋白质晶体学得到了迅速发展,解析 的蛋白质结构数量不断增加,研究领 域不断拓展。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蛋白质的动态结构研究是近年来蛋白质晶体学的前沿领域 之一。这种研究方法揭示了蛋白质在行使功能过程中的构 象变化,对于理解生命过程和疾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通 过解析蛋白质的动态结构,科学家可以更好地理解蛋白质 如何与其它分子相互作用,以及如何调控生命活动。这些 信息对于药物设计和疾病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酶催化机制研究
酶活性位点结构
蛋白质晶体学能够解析酶活性位 点的精细结构,揭示酶的催化机 制和底物识别机制。
酶抑制剂设计
基于酶活性位点的结构信息,可 以设计和优化酶抑制剂,为药物 研发提供新的候选分子。
结构生物学研究
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关系
通过研究生物大分子的晶体结构,可以深入了解其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为生物学研 究提供新的视角。
分子置换技术
总结词
分子置换技术是一种通过引入突变或替 代氨基酸来改变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实 验手段。
VS
详细描述
分子置换技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或化学合 成方法,将蛋白质中的特定氨基酸替换为 其他氨基酸,以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该技术对于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关 系、优化蛋白质性能以及设计新药等方面 具有广泛应用。
核磁共振技术
总结词
核磁共振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实验技术,通过测量原子核的自旋磁矩,可以提供蛋白质分子内部结构和动态信 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气相扩散技术的悬滴法 此法是使任何挥发性的组分在小液滴和大样品池间达到平衡, 使蛋白质液滴中沉淀剂及蛋白质的浓度逐渐增加,达到过饱和 的状态,最终析出晶体。
微量透析法 微量批处理法
5
2.2衍射数据的收集
收集衍射数据通常是利用单波长的X射线光束照射在一定角 度范围内旋转的蛋白质晶体,同时记录晶体对X射线散射的强度。 这些强度可转换为结构测X射线晶体学测定蛋白质的三维结构,首先需要得到适合 于结构分析的蛋白质晶体,其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1)晶体内部结构要具有有序性,只能是单晶,不能是孪晶,因 为孪晶的两个晶体的衍射图样间的干涉和重叠而无法得到具有 结构本身特点的衍射图样。 (2)晶体要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因为晶体衍射线的强度大体上 正比于晶体的体积,而反比于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11
2.3.2分子置换法 不同的分子结构会导致不同的衍射图样,或者说衍射强度
的分布特点。换句话说,在分子排列以及分子结构上完全相同 或类似的晶体在衍射图样上也必然出现相同或类似的特征。 因此,假如有两个分子结构上相同或相似,但具有不同晶型的 晶体而其中一个晶体结构已经测定,那么根据上述原理从原则 上可以设法由已知晶体结构来推引出未知晶体结构或类似分子 在不同晶胞中的取向和位置,从而得到分子结构的初始模型。 解决这一类结构问题的方法称为分子置换法。
12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步: 旋转(rotation)和平移(translation)。 在旋转步骤中,将计算并决定已知蛋白与未知蛋白在空间上的 相对取向。在平移过程中,需要通过计算将已知蛋白结构平 移到与未知蛋白一致的位置。 其过程如图所示:
13
14
2.3.3反常散射法 当入射的光子的能量足够高的时候,尤其是射线的波长接近
8
2.3相位的测定
在晶体中一个不对称单元中有多个相同的蛋白质分子时,一 些有价值的分子之间堆积的信息可直接从结构振幅计算得出,而 不必要预先知道任何相位信息。 晶胞中分子堆积的这类基本信息对解决一些疑难的相位问题会有 很大的帮助,下面分别介绍获得相位信息的3种主要方法:
9
2.3.1单对或多对同晶置换法 同晶置换法是由20世纪50年代发现的可以用于求解蛋白
1. 蛋白质结构解析技术
X射线晶体衍射 X射线晶体学可以通过测定蛋白质分子在晶体中 电子密度的空间分布,在一定分辨率下解析蛋 白质中所有原子的三维坐标。
核磁共振(NMR)核于磁均共一振稳技定术的不、需分要子获量得在生30物kD大以分下子的的生晶物体大,适分用
子溶液,并且能够提供生物大分子的动力学信息
除此之外,还要求X射线的发散度尽量小,这一点上同步辐射 同样优于阳极靶式的X衍射仪。X射线源出来的射线经过单色器滤 波片和准直器后,就可以得到单波长的X射线直线光束。
7
有了准备好的蛋白质晶体和单波长的X射线直线光束,就可以记 录衍射数据了,数据收集方法主要有衍射仪法、回摆法、白光辐射法。
目前主要采用的是回摆法来记录衍射数据。回摆法的特点是可以 同时收集衍射空间的三维数据,因而同时记录更多的衍射数据,并缩 短收集衍射强度的时间。
质相位信息的方法。当蛋白质晶体中引入了适当的重原子后, 就造成该晶体衍射线强度的差别,从衍射强度的差别就可能 推导出相位信息。
10
在蛋白质晶体中包含大约30%-50%的水,蛋白质大分子在 晶体中作有规则的周期排列,大分子之间存在不少通道,通常在 这些通道中填满着水分子或结晶母液中的其他溶剂分子。
因此,如果把蛋白质晶体浸泡在某种金属离子或含有重原 子的小分子的溶液中,重原子有可能通过这些通道进入蛋白质晶 体内,并置换晶胞中某些位置上的溶剂分子。这种置换一般不会 引起大分子结构以及整个晶体结构的明显变化,从而形成较好的 同晶置换体。
冷冻电子显微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获得低分辨率(低于5 埃)蛋白质结构的方法,该方法最大的优点是适用于大型蛋白质 复合物(如病毒外壳、核糖体和类淀粉蛋白纤维)的结构测定。
2
2. X射线晶体衍射法 测定蛋白质结构的基本过程
1.蛋白质结晶 2. 数据收集 3. 相位的测定 4. 相位的优化 5. 电子密度图的解释 6. 修正
一套好的衍射数据是晶体结构分析的基础,衍射数据的好 坏直接涉及结果的精密。而一套好的衍射数据又与晶体的好坏、 X射线源的强度以及收集数据的仪器和方法有关。
目前通常采用的X射线源有两类,一类是阳极靶式包括封 闭管式和旋转阳极靶式,另一类是同步辐射X射线源。
6
无论哪种形式,都要求X射线源的辐射密度尽量大,即单位面 积的光强大。对同一晶体来说,只要蛋白质对辐射有一定的耐受力 否则在收数据的过程中需要更换晶体,X射线源的强度越高,晶体 的衍射强度也就越大,数据的误差也就越小。各种X射线源的光强 大小关系是:X射线源封闭管的光强最弱,转靶X射线源的强度约为 封闭管的一倍,同步辐射光强约为封闭管的一倍。
15
2.4相位的优化
从实验数据中得到了结构因子的振幅强度,然后通过各种方法 得到了结构因子的相位,有了振幅和相位就可以通过变化计算出电 子密度图。电子密度图是晶体结构分析的直接结果,它包含了结构 的全部信息。
16
溶剂扁平化法是基于误差扰动产生的蛋白质“溶剂”区应该 到处都一样的原理。使用这个方法的关键是要找出蛋白质和“溶 剂”区的交界面,需要预先告知程序晶体的含水量,这样等相关 程序会自动抹平“溶剂”区。这一步骤可通过程序反复多次,直 到计算电子密度图的相位收敛为止。
原子的吸收限时,射线的入射光子会激发电子到激发态,这部分 受激电子跃迁回低能态时将释放光子,这部分荧光的相位比原来 的相位有所延迟,这种现象称为反常散射。
利用反常散射法解析蛋白质晶体结构,要求蛋白质分子中有 一个金属原子和波长可调的同步辐射加速器X射线源,结果基本 等同于完美的同晶置换法。此法在金属蛋白中广泛使用。
电镜技术
近年来电镜尤其是单颗粒冷冻电镜三维重构 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更方便地研究分子 量在 150 kD 以上的生物大分子,其分辨率 能够到达 3 Å~4 Å。
1
专门存储蛋白质和核酸分子结构的蛋白质数据库中,接近90% 的蛋白质结构是用X射线晶体学的方法测定的。
大约9%的已知蛋白结构是通过核磁共振技术来测定的。该技 术还可用于测定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