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假单胞菌检验
食品中铜绿假单胞菌检测
一、概 述
• 铜绿假单胞菌[P. aeruginosa]俗称绿脓杆菌,因为 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水溶性的绿色色素,使伤口与创 面呈绿色,故名绿脓杆菌,
• 铜绿假单胞菌能在许多污染物质中存活并繁殖,生 长营养需求不高,善于利用各种碳源和氨化合物作 为氮源,在水、土壤、食品以及医院等环境广泛存 在,甚至在蒸馏水、消毒液也不例外,如季铵类消毒 液,特别是含有一些有机物的液体,
• 滤膜:直径四七mm,微孔径为0.四五μm [处理方
法:如滤膜未经灭菌,则使用前需先将滤膜放入烧杯中,加入蒸馏水,置于沸水浴中煮沸灭菌三次,每次 一五 min,前两次煮沸后需更换水,用蒸馏水洗涤二次~三次,以除去残留溶剂,建议使用一次性无菌滤 膜,]
• 显微镜:一0×~一00×
• 冰箱:0℃~八℃
• 刚出厂的产品中铜绿假单胞菌数量较少,但有文献报 道五加仑桶装产品[一五~三一天的保存期],铜绿假单胞 菌可生长繁殖达到 CFU/ml,
• 国内卫生标准:0 CFU/二五0ml
三、实验室检验
GB/T 八五三八-二00八 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滤膜法]
原理
将二五0mL水样用孔径为0.四五μm的滤膜过滤, 并将滤膜移至CN琼脂培养基上,于三六℃士一℃恒 温箱中培养四八h,能够在CN琼脂上生长并产生绿 脓菌素,或者能够在CN琼脂上生长并且氧化酶呈 阳性、紫外光[三六0±二0nm]照射下能发荧光、 能够利用乙酰胺产氨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经证实为铜绿假单胞菌,则其检测结果为阳性,
操作步骤-水样过滤
在一00级的洁净工作台进行过滤操作, 首先用无菌镊子夹取灭菌滤膜边缘部分, 将粗糙面向上,贴放在已灭菌的滤床上, 固定好滤器,将二五0mL水样或稀释液通 过孔径0.四五μm的滤膜过滤,然后将过滤 后的滤膜贴在已制备好的CN琼脂平板上, 平铺并避免在滤膜和培养基之间夹留着 气泡,
牙膏中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
牙膏中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Detection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 Toothpaste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牙膏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牙膏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
2定义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属于假单胞菌属,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氧化酶阳性,大部分能产生绿脓菌素。
3仪器3.1恒温培养箱:36℃±1℃、42℃±1℃。
3.2三角瓶:250mL。
3.3试管:18mm×150mm。
3.4灭菌平皿:直径90mm。
3.5无菌吸管:1mL(具0.01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或者移液器及吸头。
3.6显微镜。
3.7载玻片。
3.8接种针、接种环。
3.9电磁炉。
3.10高压灭菌器。
3.11恒温水浴箱。
4培养基和试剂4.1SCDLP液体培养基见总则3.1。
4.2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培养基成分:牛肉膏3g蛋白胨10g氯化钠5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0.3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制法:除琼脂外,将上述成分混合加热溶解,调pH为7.4~7.6,加入琼脂,115℃高压灭菌20min后,制成平板备用。
4.3乙酰胺培养基成分:乙酰胺10.0g氯化钠 5.0g无水磷酸氢二钾 1.39g无水磷酸二氢钾0.73g硫酸镁(MgSO4.7H2O)0.5g酚红0.012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制法:除琼脂和酚红外,将其他成分加到蒸馏水中,加热溶解,调pH为7.2,加入琼脂、酚红,121℃高压灭菌20min后,制成平板备用。
4.4绿脓菌素测定用培养基成分:蛋白胨20g氯化镁 1.4g硫酸钾10g琼脂18g甘油(化学纯)10g蒸馏水1000mL制法:将蛋白胨、氯化镁和硫酸钾加到蒸馏水中,加热使其溶解,调pH至7.4,加入琼脂和甘油,加热溶解,分装于试管内,115℃高压灭菌20min后,制成斜面备用。
4.5明胶培养基成分:牛肉膏3g蛋白胨5g明胶120g蒸馏水1000mL制法:取各成分加到蒸馏水中浸泡20min,随时搅拌加热使之溶解,调pH至7.4,分装于试管内,经115℃高压灭菌20min后,直立制成高层备用。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标准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标准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革兰氏阴性细菌。
铜绿假单胞菌可以导致多种感染,特别是对于免疫系统功能较弱的患者,如免疫抑制剂使用者或者长期使用呼吸机的患者。
因此,及时、准确地检验并识别铜绿假单胞菌对于预防和控制感染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方法,并提供一个标准的检验方案,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铜绿假单胞菌检验前的准备工作1.1 样本采集从患者身上采集适当的样品,如各种体液(如血液、尿液、脑脊液等)或病灶分泌物。
确保样本获取的无菌操作,以避免外界细菌的污染。
1.2 检验材料准备准备必要的检验材料,包括培养基(如MacConkey琼脂培养基、肉汤培养基等)、培养皿、菌液吸管、无菌显微镜玻片、无菌移液器等。
一、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2.1 培养方法将适量的样品分别接种于不同种类的培养基上。
通常情况下,MacConkey琼脂培养基和肉汤培养基可以用于初步选择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
将培养皿置于适当的温度下(通常在35-37摄氏度),保持培养皿适当湿润。
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杂菌的干扰,定期观察培养皿上的菌落的形态、颜色等特征。
2.2 生理生化试验经过初步培养,我们可以利用各种生理生化试验来确认菌种的鉴定。
例如,碳水化合物利用试验、氧化酶试验、羟基苯丙酮酸酶试验等。
这些试验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菌株是否为铜绿假单胞菌。
2.3 PCR检测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是一种快速而准确的方法来检测铜绿假单胞菌。
通过选择合适的引物和扩增条件,可以从样品中扩增出铜绿假单胞菌特异性的基因片段。
通过检测PCR反应产物,可以确认铜绿假单胞菌的存在。
2.4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由于铜绿假单胞菌普遍存在多重耐药性的问题,进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十分必要。
通过将不同的抗生素添加到含有菌落的培养皿中,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及抗生素对菌落的抑制作用,可以确定铜绿假单胞菌的抗生素敏感性谱。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如土壤、水体和植物表面等。
然而,铜绿假单胞菌也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它可以导致各种感染,特别是对于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来说更具威胁性。
因此,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非常重要。
常用的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包括了生化试验、分子生物学方法和荧光染色法等。
其中,生化试验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
生化试验通过检测铜绿假单胞菌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特定酶活性来进行判断。
例如,铜绿假单胞菌可以产生氧化酶、葡萄糖酸激酶和琼脂酶等酶,这些酶的产生可以通过颜色变化或者特定的试剂进行检测。
分子生物学方法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检测方法,它可以通过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DNA来进行判断。
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包括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基因测序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特定的引物和探针来识别并扩增铜绿假单胞菌的DNA,从而进行检测和鉴定。
荧光染色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检测方法,它通过使用特定的荧光染料来与铜绿假单胞菌结合,从而进行检测。
荧光染色法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荧光染料的结合情况来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铜绿假单胞菌。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结果直观,适用于快速筛查和初步判断。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检测方法也可以用于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如免疫学方法、质谱分析法和电化学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
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
同时,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还应注意样品的采集和处理过程,并遵循标准操作规程。
只有通过科学准确的检测方法,才能及时发现和控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保障人们的健康。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学特性、实验室检查、生化鉴定、临床症状、耐药性及预防措施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学特性、实验室检查、生化鉴定、临床症状、耐药性及预防生物学特性铜绿假单胞菌是常见条件致病菌,属于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
菌体细长且长短不一,有时呈球杆状或线状,成对或短链状排列。
菌体的一端有单鞭毛,在暗视野显微镜或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细菌运动活泼。
铜绿假单胞菌为专性需氧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特别是该菌在4℃不生长而在42℃可以生长的特点可用以鉴别。
在普通培养基上可以生存并能产生水溶性的色素,绿脓素与带荧光的水溶性荧光素等。
在血平板上会有透明溶血环。
含有O抗原以及H抗原。
O抗原包含两种成分:一种是其外膜蛋白,为保护性抗原;另一种是脂多糖,有特异性。
O抗原可用以分型。
实验室检查标本来源。
采自不同感染部位的各种标本,包括血液、尿液、痰标本、脓汁、穿刺液等。
还包括来自医院环境中的各种标本如水、空气、物体表面采样等。
染色镜检。
为革兰阴性杆菌,菌体大小(1.5~5.0)um×宽(0.5~1)um,细长且长短不一,有时呈球杆状或线状,成对或短链状排列。
菌体的一端有单鞭毛,无芽胞,无荚膜。
分离培养本菌生长对营养要求不高。
对有正常菌群存在的临床标本或来自环境中的标本应接种选择性培养基如麦康凯琼脂培养基(MAC);对无正常菌群存在的临床标本如血液、脑脊液、穿刺液等可接种普通全营养型培养基或血琼脂培养基、铜绿假单胞菌培养基。
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18~24h可以见到扁平、湿润的菌落,该菌所产生的带荧光的水溶性青脓素与绿脓素相结合将使得培养基呈亮绿色;在血琼脂平板上生长时可以见到在菌落的周围有溶血环,菌落呈金属光泽;在铜绿假单胞菌培养基上呈蓝绿色或者红褐色菌落,365nm紫外灯下显荧光。
如果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则呈浑浊状生长,在液体表面形成菌落,而在培养基底部的细菌生长不良。
生长实验。
铜绿假单胞菌在4℃不生长而在42℃可以生长。
生化鉴定分型(1)噬菌体分型:所应用的噬菌体现有24株,分型率达90%。
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标准
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标准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常见于自然环境中,也是一种常见的医院感染病原体。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通常发生在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的患者身上,尤其是那些长期接受抗生素治疗或使用人工气道的患者。
因此,对于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标准至关重要。
一、样本采集。
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需要采集合适的样本,一般来说,可以采集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血液、尿液、伤口分泌物等样本进行检测。
在采集样本时,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避免外界细菌的污染。
二、培养方法。
对于铜绿假单胞菌的培养,通常采用琼脂培养基,如普通营养琼脂、大肠杆菌选择性琼脂等。
将样本均匀涂布于琼脂培养基表面后,进行孵育,一般在37摄氏度条件下孵育24-48小时,观察是否有铜绿色的细菌克隆形成。
三、生化鉴定。
铜绿假单胞菌的生化鉴定是确认其种属的重要方法。
常用的生化鉴定方法包括氧化酶试验、葡萄糖氧化酶试验、葡萄糖酸盐琼脂培养基培养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确认铜绿假单胞菌的特异性生化代谢特点,从而进行准确鉴定。
四、药敏试验。
铜绿假单胞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较强,因此药敏试验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对铜绿假单胞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测试,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常用的药敏试验方法包括纸片扩散法、微量稀释法等。
五、分子生物学检测。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在铜绿假单胞菌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PCR扩增、基因测序等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出铜绿假单胞菌,并对其耐药基因进行检测,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精准的信息。
总结。
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标准涉及到样本采集、培养方法、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多个方面,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才能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标准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标准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是用来检测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存在和数量的方法。
以下为一般的检验方法标准:
1. 样本采集:从疑似感染物表面或体液样本中采集适量样本。
2. 培养基选择:选择适当的培养基,如铜绿假单胞菌选择性琼脂培养基(Cetrimide agar)。
3. 菌落培养:将样本均匀涂敷于琼脂培养基上,并在适当温度下孵育。
4. 观察和计数: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并对可疑的铜绿假单胞菌菌落进行计数。
5. 形态特征:使用显微镜观察菌落的形态特征,铜绿假单胞菌通常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态,有金属绿色色素产生。
6. 生化试验:进行生化试验以确认菌株是否为铜绿假单胞菌,如利用氧化酶试验、葡萄糖氧化试验等。
7. 分子生物学检测:使用PCR或其他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靶向检测,以确认菌株是否为铜绿假单胞菌。
8. 结果判定:根据以上检验结果,判断样本中是否存在铜绿假单胞菌,并确定其数量。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检验步骤和标准可能会因实验室和应用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
同时,在进行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准确可靠的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一种耐受力很强的细菌。
铜绿假单胞菌在人类和动植物体内都有可能成为病原菌,引起多种感染疾病,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
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十分重要。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主要包括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检测、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形态学观察是最为简单直观的方法,通过观察细菌在琼脂培养基上的形态特征来初步鉴定。
铜绿假单胞菌在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典型的青绿色凝块状菌落,通常呈金黄色至淡黄色,具有辛辣气味。
除了形态学观察外,生理生化特性检测也是菌种鉴定的重要方法之一。
铜绿假单胞菌具有一系列特殊的生理生化特性,如利用氧化物作为唯一氧化剂和膜脂组成特殊等。
铜绿假单胞菌产生溶血素、胞外聚合物酶、脂肪酶等多种外源酶,可以降解寡糖、脂质等物质。
分子生物学方法也成为现代菌种鉴定的重要手段。
通过PCR扩增和测序技术,可以对靶基因进行测序分析,比如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16S rRNA序列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同时又有足够的变异性,能够帮助界定种和属的分类关系。
在进行铜绿假单胞菌菌种鉴定的过程中,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菌落:铜绿假单胞菌菌落为青绿色,有金黄色至淡黄色的边缘。
需避免选择其他青绿假单胞菌属菌种带来的干扰。
2. 确认生理生化特性:对于一些特殊的生理生化特性,如氧化物利用情况、酶产生等,可以通过专门的生化试验进行验证。
3. 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如果需要进一步确定菌种的归属,可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16S rRNA序列分析,加深对菌种的认识。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是一项重要且复杂的工作,需要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分析。
只有准确鉴定出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才能更好地开展相关的医学、环境等研究工作,为防治相关感染病害提供科学依据。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
首先,可以通过形态学特征进行初步鉴定。
铜绿假单胞菌在琼
脂培养基上形成青绿色的菌落,有时带有金属光泽。
在显微镜下观察,铜绿假单胞菌呈不规则的短杆状或杆状细胞,有单个或成对存在。
其次,可以进行生理生化特性的检测。
铜绿假单胞菌通常对氧
气需求较高,是一种好氧或微好氧菌。
它能够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
进行生长,并且在一些生化反应测试中表现出特有的酶活性,如氧
化酶和嗜烟酸酶等。
另外,分子生物学方法也可以用于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
通过PCR扩增和16S rRNA基因测序,可以准确地确定菌株的物种和亚种。
此外,对于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还可以进行药敏试验,了解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情况,以指导临床治疗。
综上所述,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可以通过形态学特征、生
理生化特性、分子生物学方法和药敏试验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和检测,以确保准确鉴定该菌种。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标准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标准【最新版3篇】目录(篇1)I.铜绿假单胞菌的介绍II.检验方法标准的概述III.标准的内容和要求IV.检验方法标准的意义和影响正文(篇1)一、铜绿假单胞菌的介绍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如水、土壤、空气等。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致病菌,能够引起多种感染性疾病,如肺炎、伤口感染等。
因此,对于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和控制至关重要。
二、检验方法标准的概述检验方法标准是指针对某一特定对象,制定的一系列检验方法和标准,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验方法标准是医学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三、标准的内容和要求1.检验对象:标准规定了检验对象的范围和种类,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2.检验方法:标准规定了检验方法的选择和操作步骤,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质量控制:标准规定了质量控制的要求和方法,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结果报告:标准规定了结果报告的内容和格式,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检验方法标准的意义和影响1.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标准规定了检验方法和质量控制的要求,可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促进医学检验的发展:标准是医学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医学检验的发展和提高医疗水平。
目录(篇2)I.铜绿假单胞菌的介绍II.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的标准III.检验方法标准的内容和意义IV.检验方法标准的实施和应用正文(篇2)一、铜绿假单胞菌的介绍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它可以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长,并且对许多消毒剂具有抵抗力。
这种细菌通常存在于水、土壤和植物中,并且有时也会在人体内繁殖。
铜绿假单胞菌可以引起许多不同类型的感染,包括伤口感染、肺炎和中耳炎等。
二、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的标准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检验方法的标准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的标准是基于实验室微生物学和消毒学原理制定的,其目的是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标准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标准【原创版2篇】篇1 目录1.铜绿假单胞菌的概述2.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方法3.铜绿假单胞菌在化妆品中的卫生标准4.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性和治疗药物5.铜绿假单胞菌的防控措施篇1正文一、铜绿假单胞菌的概述铜绿假单胞菌,又称绿脓杆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的细菌。
其菌体细长且长短不一,有时呈球杆状或线状,成对或短链状排列。
铜绿假单胞菌编码三种 VI 型分泌系统,即 h1-t6ss、h2-t6ss 和 h3-t6ss。
其中 h1-t6ss 被认为是一种严格的细菌靶向途径,而 h2-t6ss 和h3-t6ss 通过作为靶向宿主细胞并促进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毒力。
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方法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形态学观察:通过暗视野显微镜或相差显微镜观察菌体的形态和结构。
2.培养法:将采集的样本在特定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观察菌落的形态和特征。
3.免疫学检测:通过抗原 - 抗体反应检测样本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抗原或抗体。
4.分子生物学检测:如 PCR、DNA 测序等方法,通过对特定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判断样本中是否存在铜绿假单胞菌。
三、铜绿假单胞菌在化妆品中的卫生标准在化妆品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铜绿假单胞菌对人有致病力,常引起人皮肤化脓感染,特别是烧伤、烫伤、眼部疾病患者被感染后,常使病情恶化,并可引起败血症。
因此,在化妆品卫生标准中规定不得检出铜绿假单胞菌。
四、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性和治疗药物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可引起各种感染,如皮肤感染、败血症等。
针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可选用以下药物:1.半合成青霉素:如阿洛西林和哌拉西林,其中以哌拉西林为最常用。
2.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他啶、头孢哌酮。
3.其他内酰胺类药物:如亚胺配能及氨曲南。
4.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和异帕米星。
5.氟喹酮类:如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及氟罗沙星等。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它可以引起各种不同类型的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和伤口感染。
对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准确快速的检验方法非常重要。
下面是关于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的10条详细描述:1. 纽氏培养基:铜绿假单胞菌最常用的培养基是纽氏培养基。
纽氏培养基含有较高浓度的铜离子,可以抑制大多数细菌的生长,但对铜绿假单胞菌有很好的选择性。
2. 确认试验:最常用的确认试验包括青绿葡萄糖琼脂糖(MAC)培养基、氧化还原试纸和革兰染色。
在MAC培养基上生长的铜绿假单胞菌形成带绿色金属光泽的菌落。
3. 氧化还原试纸:铜绿假单胞菌可以分解葡萄糖产生酸性产物,将氧化还原试纸变为黄色。
这是一种快速简便的检验方法,适用于大量样品的检测。
4. 青绿葡萄糖琼脂糖(MAC)培养基:这种培养基可以选择性地促进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
MAC培养基含有大量的胆盐,可以抑制大多数细菌的生长。
5. 硝酸盐还原试验:铜绿假单胞菌可以对硝酸盐进行还原,将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和氮气。
这是一种可靠的检验方法,可以用来区分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细菌。
6. DNA测序:DNA测序是一种高精度的检验方法,可以确定铜绿假单胞菌的基因组序列。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遗传变异和抗药性。
7. PCR扩增:PCR扩增是一种灵敏的检验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增出铜绿假单胞菌特定的基因片段。
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快速诊断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8. 醇溶液试验:铜绿假单胞菌可以在醇溶液中产生绿色素,这是一种特殊的代谢产物。
醇溶液试验可以帮助确定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别。
9. 体外抗生素敏感性试验:铜绿假单胞菌对某些抗生素具有抗药性。
体外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可以确定细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从而指导治疗选择。
10. 荧光PCR:荧光PCR是一种结合了PCR扩增和荧光探针技术的检验方法。
它可以在一步骤中扩增并定性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DNA。
这种方法具有高度灵敏性和特异性,适用于临床样本的快速检测。
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方法与技术进展
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方法与技术进展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它是一种多重耐药的病原菌,对众多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受性。
鉴定铜绿假单胞菌的方法及技术的进展对于临床医学、环境卫生以及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鉴定方法1. 形态学特征:铜绿假单胞菌在常规琼脂平板上生长呈青绿色,细菌呈短杆状或不规则杆状,革兰染色呈阴性,不产生孢子。
2. 生理和生化特性:铜绿假单胞菌可利用较多种类的碳源生长,产生草酸酶、葡萄糖氧化酶等酶类。
此外,它还可产生金黄色脆忻素、绿色芽孢杆菌素等色素。
3. 血清学鉴定:通过血清学反应检测铜绿假单胞菌所产生的O抗原和Vi抗原,结合凝集试验、血凝试验等方法进行鉴定。
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被用于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和检测。
1. 16S rRNA基因测序:16S rRNA基因是细菌共有的基因,在物种鉴定上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可溯源性,通过对铜绿假单胞菌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其物种。
2. 基因片段PCR:利用铜绿假单胞菌特异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如oprL基因、oprD基因等,通过特异性条带出现可以判断是否为铜绿假单胞菌。
3. 多重PCR技术:多重PCR技术可以通过扩增多个特异基因片段,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如gyrB、rpoB、27-kDa等基因片段。
三、质谱法质谱法是近年来快速进行菌种鉴定的一种方法,其应用已得到广泛推广。
主要有飞行时间质谱法、荧光定量PCR结合质谱法、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质谱法等。
这些质谱方法可以通过菌株代谢产物的分子质量进行鉴定。
四、胶体金技术胶体金技术通过标记特异性抗体或引物,利用胶体金颗粒作为信号素,通过胶体溶液在酶或免疫检测中的特异性反应,可以高度敏感地鉴定铜绿假单胞菌。
五、纳米生物传感器纳米生物传感器是一种新兴的鉴定技术,通过利用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以及生物传感机制来实现铜绿假单胞菌的高灵敏度检测。
食品中铜绿假单胞菌检测
一、概 述
• 铜绿假单胞菌(P. aeruginosa)俗称绿脓杆菌, 因为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水溶性的绿色色素,使伤 口与创面呈绿色,故名绿脓杆菌。 • 铜绿假单胞菌能在许多污染物质中存活并繁殖, 生长营养需求不高,善于利用各种碳源和氨化合 物作为氮源,在水、土壤、食品以及医院等环境 广泛存在,甚至在蒸馏水、消毒液也不例外,如 季铵类消毒液,特别是含有一些有机物的液体。
3、生化特性 • 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阳性。O/F试验为氧化型, 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分解乙酰胺产生氨。 98 %菌株产生水溶性荧光色素。铜绿假单胞菌能 液化明胶,酪蛋白水解,但淀粉不水解。90 %以 上的菌株产生蓝绿色色素。 • 分解蛋白质能力强,发酵糖类能力较低,氧化分 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不分解甘露醇、乳糖及 蔗糖,能液化明胶,分解尿素,不形吲哚,氧化 酶试验阳性,还原硝酸盐产气,靛基质阴性,不 产硫化氢。
三、致病性
• 主要致病物质是内毒素,此外尚有菌毛、荚膜、胞外 酶和外毒素等多种致病因子。可引起局部化脓性炎症 ,也可引起中耳炎、角膜炎、尿道炎、胃肠炎、心内 膜炎 、脓胸,还可引起菌血症、败血症及引起婴儿严 重的流行性腹泻。 • WHO的HACCP评估明确指出铜绿假单胞菌是婴儿瓶装 饮用水的危害指示菌,可造成婴儿腹泻。尤其是抵抗 力较差的老弱病幼孕人群,饮用含铜绿假单胞菌的瓶 装水很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患者食入103~104个菌体细 胞即可被侵害。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还将增加亚硝酸 盐的含量-参考文献。
产荧光素实验(金氏B培养基)
• 原理:蛋白胨提供氮源,磷酸盐促进荧光素 的产生并抑制绿脓色素的产生,硫酸镁为 荧光素的产生提供必须的阳离子,琼脂是 培养基的凝固。 • 操作:将上述呈红褐色的且氧化酶反应呈阳 性的培养物接种于金氏B培养基上,于 36℃±1℃恒温箱培养24h~5d。 每天需取 出在紫外灯下检查其是否产生荧光性,将 5d内产生荧光的菌落记录为阳性。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也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常见于水和土壤中。
它可以引起多种感染疾病,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和伤口感染等。
准确鉴定铜绿假单胞菌对于预防和治疗相关感染至关重要。
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主要通过形态学、生理学和生化学特征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
下面将详细介绍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方法。
1. 形态学特征鉴定我们可以通过铜绿假单胞菌在琼脂培养基上的形态学特征来初步鉴定。
铜绿假单胞菌在琼脂培养基上呈不规则的、细长的、呈青绿色的菌落,有时呈褐色或黄色。
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细长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但仅凭形态学特征鉴定并不够准确,因为有些细菌形态相似,需要进一步进行生理学和生化学检测。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不发酵葡萄糖,产生氧化酶和嫌氧酶。
在进行生理学鉴定时,可以利用生理生化分析系统(API 系统)或者其他相关系统进行检测。
通过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碳水化合物利用情况、氧化还原反应及其他生理生化特征,可以更准确地鉴定。
铜绿假单胞菌具有一些特殊的生化学特征,如产生金属蛋白酶、松香酸酶和氢氰酸等。
这些特征可以通过生化学测试来确定。
铜绿假单胞菌还对氧化还原反应有特殊的反应,可以利用氧化还原试剂来进行鉴定。
4. 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PCR扩增和16S rRNA测序已成为鉴定铜绿假单胞菌的重要手段。
通过PCR扩增细菌DNA中的特定基因片段,再通过测序比对16S rRNA序列,可以准确识别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结合形态学、生理学、生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个方面来确定。
只有准确鉴定了菌种,才能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第二篇示例: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土壤、水体、植物等环境中。
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方法
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方法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土壤、水体和植物表面等环境中。
它是一种致病菌,可以引起多种感染疾病,尤其是对免疫系统较为薄弱的人群造成危害。
因此,及早检测和准确诊断铜绿假单胞菌的存在至关重要。
一、培养法检测。
1. 样品采集,从疑似感染部位采集分泌物、组织或体液样品,如痰液、伤口分泌物、尿液等。
2. 培养基选择,选择适合铜绿假单胞菌生长的培养基,如Pseudomonas Agar Base等。
3. 培养条件,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培养,通常在37摄氏度下培养24-48小时。
4. 观察结果,观察培养皿上是否有铜绿色的细菌克隆形成,这是铜绿假单胞菌的特征之一。
二、生化试验检测。
1. 氧化酶试验,使用氧化酶试纸涂抹样品,观察是否产生紫色反应。
2. 发酵试验,利用不同的碳源进行发酵试验,观察铜绿假单胞菌对不同碳源的利用情况。
3. 硝化还原试验,观察铜绿假单胞菌是否具有硝化还原能力。
三、分子生物学检测。
1. PCR法,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选择特异性引物扩增靶基因,如16S rRNA基因等。
2. 基因测序,对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确认靶基因序列是否与铜绿假单胞菌相符。
四、质谱法检测。
1. 蛋白质质谱,利用质谱技术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蛋白质进行分析,寻找特异性蛋白质标志物。
2. 代谢产物质谱,分析铜绿假单胞菌代谢产物的质谱图谱,寻找特异性代谢产物。
以上是目前常用的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检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为了避免检测过程中的污染和误差,操作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做好实验室卫生和消毒工作。
总之,对于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工作,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只有及时有效地检测到铜绿假单胞菌的存在,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保健用品微生物检验方法-—铜绿假单胞菌测定
保健用品微生物检验方法 第3部分:铜绿假单胞菌测定警示——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
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
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保健用品中微生物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和经营的保健用品中的铜绿假单胞菌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 19489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属于假单胞菌属,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氧化酶阳性,能产生绿脓菌素。
此外还能液化明胶,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在42 ℃±1 ℃条件下能生长。
4 试剂和材料除另有规定外,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 。
实验用水符合GB/T 6682中二级水的要求。
4.1 灭菌生理盐水:详见附录A.1。
4.2 灭菌液体石蜡:详见附录A.2。
4.3 灭菌吐温-80:详见附录A.3。
4.4 SCDLP:详见附录A.4。
4.5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详见附录A.5。
4.6 乙酰胺:详见附录A.6。
4.7 革兰氏染液:详见附录A.7。
4.8 绿脓菌素测定培养基:详见附录A.8。
4.9 硝酸盐蛋白胨水:详见附录A.9。
4.10 明胶液化培养基:详见附录A.10。
5 仪器和设备5.1 天平:感量0.1 g。
5.2 灭菌刻度吸管:10 mL、5 mL、1 mL。
5.3 高压灭菌器。
5.4 量筒:100 mL、200 mL、2000 mL。
5.5 恒温水浴箱或隔水式恒温箱:44.5 ℃±0.5 ℃。
5.6 无菌锥形瓶:100 mL、200 mL、250 mL、2000 mL。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常见的病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尤其在水体和土壤中较为常见。
它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具有极强的耐受性和适应性,可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生存和繁殖。
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多种致病因子,可引起多种感染疾病,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创伤感染等,对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尤为危险。
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实验室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
1. 培养方法铜绿假单胞菌的培养常用的培养基有MacConkey琼脂、Eosin Methylene Blue琼脂、香槟琼脂等。
这些培养基能够选择性地培养铜绿假单胞菌,并通过它们的特殊染色反应来区分铜绿假单胞菌与其他细菌。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严格控制培养基的温度、湿度和时间,以促进菌落的生长和繁殖。
2. 生化试验生化试验是铜绿假单胞菌鉴定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生化试验包括氧化/发酵试验、葡萄糖氧化酶试验、酮酸氧化试验等。
这些试验能够通过菌株对特定底物的反应来判断是否为铜绿假单胞菌。
此外,还可以通过菌株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试验来确定其耐药性情况。
3. 分子生物学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基因测序等方法逐渐应用于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中。
通过PCR扩增特定基因片段,如16S rRNA基因,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铜绿假单胞菌。
同时,基因测序可以进一步确定菌株的亚型和毒力因子等信息,为临床治疗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重要依据。
4.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因此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包括纸片扩散法(Kirby-Bauer法)和微量稀释法(MIC法)。
通过这些试验可以确定铜绿假单胞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从而指导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总结起来,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培养方法、生化试验、分子生物学方法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结果报告
根据蓝色或绿色菌落的计数和确证性试验的
结果,计算每250mL水样中的铜绿假单胞菌数 量,结果以CFU/250mL计。 生融合而可能影响计数的精确度。
受到严重污染或培养时间过长时,菌落会产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ATCC 27853——阳性对照菌株 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 ATCC 25922——阴性对照菌株
平铺时应避免在滤膜和培养基之间夹留着气泡。
2.2.3 检验程序
结果观察:
所有显蓝色或绿色(绿脓色素)的菌落,初步判定 为铜绿假单胞菌。 所有发荧光不产绿脓色素疑似铜绿假单胞菌菌落, 进行乙酰胺肉汤确证性试验。
将其它所有红褐色不发荧光的菌落进行氧化酶测试、 乙酰胺肉汤、金氏B培养基确证性试验。
1.1 生物学特性
无特殊营养要求,该菌在普通营养琼脂上生长良 好,琼脂通常会被染成蓝绿色或黄绿色。 该菌在血琼脂平板上生长为灰绿色或蓝绿色菌落, 并形成透明溶血环。 在营养肉汤中呈混浊生长,液面可长出菌膜,菌液 上层为蓝绿色。
1.1 生物学特性
生化反应: 1)氧化酶阳性; 2)液化明胶; 3)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 4)吲哚阴性; 5)绿脓菌素试验阳性; 6)其它生化试验(糖利用试验、脱羧酶试验等等)。
-P:呈蓝/绿色的菌落数(所有证实为铜绿假单胞 菌的菌落)。 -F: 显荧光的菌落数。 -R: 呈红褐色的菌落数。 -nF:进行产氨测试的显荧光菌落数。 -CF:产氨阳性的显荧光菌落数。 -nR:进行产氨、氧化酶、金氏B培养基上显荧光测 试的红褐色菌落数。 -CR:产氨、氧化酶、金氏B培养基上显荧光测试均 呈阳性的红褐色菌落数。
1.1 生物学特性
革兰氏阴性细长杆菌,大小为1.5~3.0×0.5μm, 菌体长短不一,呈球杆状或长丝状,成对或成短链 排列。菌体一端有一根鞭毛,运动活跃,无芽孢, 无荚膜。 专性需氧菌。最适温度为35℃,42℃生长,4℃不生 长。(所以一般情况下不能冷藏保存,需在室温下 于阴凉处保存) 可产生多种,主要为绿脓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 但是也产生能溶于氯仿、蓝绿色、无荧光的吩嗪类 色素。
1.1 生物学特性
抵抗力: 较其他细菌强,对干燥、紫外线的抵抗力亦较强。 对多种抗生素: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卡那霉 素等耐药。 对多粘菌素、羧苄青霉素及先锋霉素等敏感。
1.2 临床症状
1.2.1 致病因素: 主要是内毒素、还有多种胞外酶、外毒素。 1.2.2 所致疾病: 分布广泛,许多正常人皮肤和粪便中均带有此菌。 医源性感染中由本菌引起者约占10%;烧伤和癌症 病房可高达30%。 该菌几乎可以感染人体的任何组织和部位。 主要引起化脓性感染,而发生菌血症。
2.2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GB/T 8538)
金氏B(King’s
B)培养基
20.0g 10mL 1.5g 1.5g 15.0g 1000mL
成分:
蛋白胨 甘油 K2HPO4 MgSO4.7H2O 琼脂 蒸馏水
2.2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GB/T 8538)
制法:
2.2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GB/T 8538)
2.2.2 培养基( CN琼脂 )
成分:
明胶胨 胰蛋白胨 K2SO4 MgCl2 甘油 琼脂 蒸馏水 CN补充成份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etrimide) 萘啶酮酸 16.0g 10.0g 10.0g 1.4g 10mL 15g~20g 1000mL 0.2g 0.015g
产氨试验+
铜绿假单胞 菌阳性
铜绿假单胞 菌阳性
非铜绿假单 胞菌
菌数计算,报告结果
2.2.3 检验程序
推测性检验 水样过滤
在100级的洁净工作台进行过滤操作。 用无菌镊子夹取灭菌滤膜边缘部分,将粗糙面向 上,贴放在已灭菌的滤床上,固定好滤器,将250mL 水样或稀释液通过孔径0.45μm的滤膜过滤 将过滤后的滤膜贴在已制备好的CN琼脂平板,然后 置于36℃±1℃培养24h~48h
2.2.3 检验程序
水 样
取250mL水样过滤
将滤膜移放在CN琼脂培养基上
于36℃±1℃、培养24h~48h
挑取可疑菌落分别计数
2.2.3 检验程序
蓝/绿色菌落 产荧光(非蓝 /绿色)菌落 红褐色菌落 产氨试验+ 氧化酶+ 荧光试验+ 铜绿假单胞 菌阳性 其他形态菌 落或非如左 述各种反应 结果
2. 检验方法
2.1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GB/T 8538)
2.1.1 Water quality -- Detection and enumeration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Method by membrane filtration ( ISO 16266:2006 ) 2.1.2 《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GB/T8538- 2008/ 4.54)铜绿假单胞菌检验
2.2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GB/T 8538)
制法:
将明胶胨、胰蛋白胨、K2SO4 、MgCl2、琼脂溶解于 1000mL蒸馏水中。然后加入10mL甘油,加热煮溶并 高压蒸汽灭菌(121℃,15min)。 用孔径为0.22μm的微孔滤膜对CN补充成分进行过滤 除菌。 将无菌的CN补充成分添加到已灭菌好的基础培养基 中,调节pH为7.1±0.2,倾注平板,备用。
成分:
a) 溶液A: KH2PO4 MgSO4 乙酰胺 NaCl 蒸馏水 b) 溶液B: Na2MoO4·2H2O FeSO4·7H2O 水 1.0g 0.2g 2.0g 0.2g 900mL 0.5g 0.05g 100mL
2.2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GB/T 8538)
制法:
加热溶解A组分,用HCl或NaOH调pH到7.0±0.5范围 内(当温度为25℃时)。然后将1mL溶液B加入到 900mL新鲜制备的溶液A中,用水定容到1000mL。分 装到试管中,每管5mL,盖好试管帽后,高压蒸汽灭 菌(121℃,15min)。
铜绿假单胞菌在CN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形态
2.2.3 检验程序
在CN琼脂上生长的菌落选择和验证步骤
CN琼脂上生长 的菌落形态 蓝色/绿色 产荧光(非蓝 /绿) 红褐色 其它形态 乙酰胺 肉汤 NTa + + NT 氧化酶 试验 NT NT + NT 在金氏B培养 判定为铜绿 基上产生荧光 假单胞菌 NT NT + NT 是 是 是 否
a备注:NT表示不用测试。
2.2.3 检验程序
确证性试验
(1)纯化 将可疑菌落划线接种于营养琼脂平板 (36℃±1℃,20h~24h ) (2)氧化酶试验 取2~3滴新鲜配制的氧化酶试剂滴到放于平皿里 的洁净滤纸上。用铂金丝接种环或玻璃棒,将适量 的纯种培养物涂布在预备好的滤纸上。在10s内显深 蓝紫色的视为阳性反应。亦可使用氧化酶试纸。
加热溶解以上各组分,然后冷却至45℃~50℃,用 HCl或NaOH调节pH到7.2±0.2范围内(温度为25℃ 时)。最后将培养基分装到试管中,每管5mL,盖好 试管帽后,高压蒸汽灭菌(121℃,15min)。
2.2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GB/T 8538)
乙酰胺肉汤
inosa)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2015年3月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1.生物学特性、流行病学、临床症状
铜绿假单胞菌(P.aeruginosa)又称绿脓杆菌,是 假单胞菌属中最常见的菌种。 通常从临床样品(伤口、烧伤和尿道感染)中分 离,可以引起化脓性感染,脓液通常呈“绿色”,因 此是“绿脓”异名的来历。 亦能从土壤和水体分离。
氧化酶试验(阳性)
2.2.3 检验程序
确证性试验
(3)金氏B(King’s B)培养基 将上述呈红褐色的且氧化酶反应呈阳性的培养 物接种于金氏B培养基上,36℃±1℃,24h~5d。 每天在紫外灯(波长为360±20nm )下检查其 是否产生荧光,将5d内能产生荧光的菌落记录为阳 性。
铜绿假单胞菌在金氏B培养基上生长的产荧光菌落
2.2.3 检验程序
确证性试验
(4)乙酰胺肉汤 将新鲜纯培养物接种到装有乙酰胺肉汤的 试管中,36℃±1℃,20h~24h。 向每支试管培养物加入1~2滴钠氏试剂,检 查各试管的产氨情况,如表现出从深黄色到砖红 色的颜色变化,则为阳性结果,否则为阴性。
3. 结果表示
菌落计数公式:N=P+F(CF/nF)+R(CR/nR)
2.2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GB/T 8538)
2.2.1 原理
微孔滤膜是一种微孔径的过滤膜(通常孔径为 0.22 μm 、0.45μm),滤膜能滤过大量水样,并 将水中含有的细菌截留在滤膜上,然后将滤膜贴在 选择性培养基上,经培养后,直接计数滤膜上的典 型微生物菌落数,算出一定体积水样中含有的微生 物菌落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