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3年山东高考试题分析表(地理)

合集下载

山东省2013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word版)

山东省2013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word版)

2013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山东)(地理部分)本试卷分两部分,满分78分,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

读图回答1-2题。

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A 降水量增加B 蒸发量增加C 下渗减少D 地表径流减少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图b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A Ⅰ、Ⅱ、Ⅲ BⅡ、Ⅰ、Ⅲ C Ⅲ、Ⅱ、Ⅰ DⅠ、Ⅲ、Ⅱ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3-4题3、图中②为A 草原B 荒漠C 针叶林D 针阔混交林4、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A 纬度B 洋流C 地形D 季风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图3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A 6时B 9时C 12时D 14时6.该日A 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B 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C 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D 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下图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A 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B 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C 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D 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8.该城市A .老城区地租最高B 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C 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D 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商务区二、非选择题(共46分)26. (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

图a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b 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2013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分析

2013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分析
2013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分析 -----山东卷与全国新课标卷
寿光现代中学
王建友 刘建华 赵明宝
一、试题构成
1、2013年山东文综卷涉及的主要知识点
题号 涉及知识点 分值 题号 涉及知识点 分值 8分 1、2 流域开发对水循环的 8分 影响 3、4 自然带及分布因素 8分 沿海地区海陆气温日 4分 变化 6 日落时刻与正午太阳 4分 高度 7、8 城市地域结构及成因 8分 5 26 冲积扇成因 6分 ( 1 ) ( 2 ) 山脉对地理环境的影 6分 响 (3) 农业类型布局
二、对试题难度的看法 1山东卷 许多老师反映山东卷地理试题难度不大,实 际情况真是这样吗?难或不难要看学生反映。
(2013山东卷)4.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 南北方向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A 纬度 B 洋流 C 地形 D 季风
解析:我国森林带南宽北窄,许多学生认为是地形阻 挡导致的,但仔细想一下,我国森林带东西宽度在北 方较窄主要是降水条件决定的,降水则是由夏季风导 致的,我国北方只受东南季风影响,且势力比南方弱; 而南方地区不仅受东南季风影响,还受到西南季风影 响,西南季风对我国西南地区降水影响很大,所以夏 季风在南方势力强,影响的范围更大。因此我国森林 带东西宽度与季风关系更密切。
第10题依据图示进行测算得出答案并不难;第11题图示信息不足,但第10题提 到此天气系统带来一次暴雨过程,考虑各地气候特征,暴雨出现季节,再考虑 图示气压值偏低,可排除ABC三个选项,D答案最合理。
总之,山东卷利于认真扎实的学生出高分,全国 卷更利于聪明灵活的学生出高分,总体感觉应对 全国卷更难,老师对知识点讲解必须到位,训练 也要增加学生思维含量。
4练习题选择 ①试题来源,往年各地高考试题;各地统考试题;自编试 题 ②选题原则,一轮复习考察原理的试题为选题重点、不要 往年时事性强的试题、过偏试题;二轮复习再关注热点问 题。 通过分析往年各地高考试题,考点重复,特别是设问角度 重复的试题比较多,所以个人认为在一轮复习中就要让学 生见一见各地的典型高考试题,对开拓学生思维应是比较 好的方法。举个例子:多年前(04北京春招题)高考考过 我国西南地区引种桉树引起的生态问题,2013年新课标卷 2第37题还是考察同一个问题。材料和设问角度也有相似之 处。

2013年普通高考(山东卷)地理试题评析

2013年普通高考(山东卷)地理试题评析

2013年普通高考(山东卷)地理试题评析一、立足学科核心知识,注重能力考查2013年高考山东卷地理试题以学科主干知识为考查重点,注重从时间变化与空间差异两方面揭示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思维方法的运用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讨和论证问题”为考核目标,注重对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整体把握,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灵活运用,较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地理学科能力。

今年所有试题均提供了充足有效的背景资料,材料信息明确,节省了考生读取信息的时间,也避免了因考生对试题涉及区域的熟悉程度不同导致的答题差异。

如第27题,从文字材料中可提取原料和市场信息,从图中可读取石油资源信息。

二、合理设问,实现多层次、多角度考查今年的地理试题,同一题目的不同设问间、不同试题间均层次分明、逻辑关系清晰,实现了多层次、多角度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讨和论证问题”等地理学科能力的目标。

选择题分为4个题组,一方面从不同角度考查地理知识的运用及其相关能力。

如第Ⅰ题组,在考查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的同时,还考查了城市化与区域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另一方面从不同的层次考查地理知识的运用及其相关能力。

如第Ⅱ题组,在考查我国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成因。

三、创新设问情景,凸显学科本质特征区域性和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特征,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时空差异是地理学科的本质特征。

以不同类型的地理单元为载体,考查考生运用地理知识、原理、规律来分析、评价、论证和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今年试题的一大突破。

4组选择题、2个学科综合题以及3个选做题,均以不同类型区为载体,科学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的本质特征。

与要素相对均一的地理单元相比,不同地理单元的过渡地区各种地理要素相互交错、相互作用更复杂,更有利于揭示地理学科的本质特征。

山东省近年来地理高考命题规律探究.doc

山东省近年来地理高考命题规律探究.doc

山东省近年来地理高考命题规律探究山东省2007年高考首次实现自主命题,到2010年已经整整四年。

四年来,山东卷文科综合卷地理试题遵循《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规定要求,结合山东省的实际情况,坚持新课程高考改革的方向和高考命题改革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新课程高考命题的思路。

试题贯彻新课改精神,落实新课程理念,体现新课程特点。

下面将山东省近四年(2007~2010年)的高考地理试题进行分析,以探究试题特征和命题规律,预测2011年地理高考的命题趋势。

一、山东省近四年(2007~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一)试卷组成地理试卷由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部分组成。

客观性试题包括8个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主观性试题由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组成,知识考查的覆盖面较宽,分值共占46分。

从试题内容上看,必修部分和区域地理分值占68分,选修部分分值占10分。

必修部分和区域地理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所占分值如下:2007年 2008年2009年 2010年自然地理 32分 36分30分 26分人文地理 36分 32分38分 42分可见,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分值前两年相差不大,但2009年和2010年人文地理所占比重明显高于自然地理。

此外,选修部分的试题也多侧重于人文地理考查。

四年的地理试题都在注重考查人与环境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始终,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近四年山东高考地理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及分值分布如下表:年份题号呈现形式知识点分值(分)2010年1—2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图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8 3-4 某地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图大气的热状况、逆温现象和太阳直射点的运动85-6 喀斯特地质地貌剖面图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及其影响87-8 河口三角洲卫星影像图海港建设条件、海水浴场选址、三角洲形态变化等826 文字描述、区域图、气候类型图和统计表气候类型判读和成因分析及其影响;天气系统图绘制;工业化和城市化2529(3)(4)能源消费变化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单位GDP能耗变化的原因分析;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分析10分30 某沿海地区地形示意图旅游地理:海水浴场和滨海公园的选址及其原因;旅游防范措施1031 台风路径示意图自然灾害与防治:台风过境前后的气压和风速变化;防御台风引发的次生灾害的措施1032 某流域示意图环境保护:污水排入河流产生的危害;流域内农业土地利用所产生的生态效益102009年1-2 非洲北部区域图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农业区位8 3-4墨西哥湾及邻近海区飓风近地面天气形势图雨区分布位置的原因、区时计算8 5-6 艾丁湖一万年来变迁示意图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及其影响(地理环境的整体性)8 7—8某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柱状统计图流域内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826文字描述、区域图、模式图和曲线统计图区域地理特征、生态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的措施、等高线25 29(3)(4)文字描述和数据统计表环渤海地区能源、水资源利用状况;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11 30 文字描述和乡村旅游区示意图旅游地理: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分析;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可参与的旅游活动1031火灾次数统计表自然灾害与防治:自然灾害的关联性和串发性特点:旱灾引发森林火灾,火灾引发其他灾害1032部分国家的濒危哺乳动物、鸟类种数统计图环境保护:濒危物种分布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动物物种减少灭绝的原因分析102008年1-2 中南半岛区域图农业区位、工业区位、产业转移8 3-4 统计表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农业区位8 5-6 区域示意图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水循环87 文字描述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48 文字描述地理信息技术 426 文字描述和图形、统计表天气系统、粮食安全、交通运输、湖泊生态环境治理2529(1)(2)文字材料和示意图城市化1130 文字材料和示意图旅游资源:我国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1031 我国局部轮廓图自然灾害与防治:渍涝灾害的分布、成因和预防1039 文字材料和示意图环境保护:能源利用和开发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102007年1-2 世界某区域图洋流、自然带、气压中心和地球运动的大量意义83 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内外力作用与地貌 44-5 文字描述地理信息技术、时间计算8 6-7 华北某小城镇略图工业区位区位的选择和城市空间结构88 人口数据统计分析图人口增长、迁移、人口比重和人口分布 426文字描述、局部地形图、土地利用状况图、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流域自然地理因素(地形、水文特征)、经济开发和流域环境问题及地理研究性学习内容(水库选址)25 29(3)(4)文字描述和数据统计表山东省外商投资集中分布地带、原因及其影响1130青藏铁路和川藏公路经过地区及其沿途海拔变化图旅游地理:旅游资源的分布、地区差异和旅游业的作用1031我国干旱灾害不同区域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示意图自然灾害与防治:不同区域干旱季节的分布特征、成因、影响及次生灾害的类型与监测1032 文字描述和三峡库区示意图环境保护:三峡库区支流水质差异及成因;污染物的危害及治理措施10 (二)试题特征1.命题严格依据国家考试大纲和山东省历年考试说明,稳中有新四年来,地理试题紧扣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不偏不怪,不回避重点,着意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山东高考测验考试—文综地理含答案解析

山东高考测验考试—文综地理含答案解析

2013 年山东高考地理试题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

读图回答1-2 题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 降水量增加 B 蒸发量增加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P程为图1b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A Ⅰ、Ⅱ、ⅢB Ⅱ、Ⅰ、ⅢC Ⅲ、Ⅱ、Ⅰ D图 2 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3-4 题3. 图中②为A 草原B 荒漠C 针叶林D 针阔混交林4,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A 纬度B 洋流C 地形D 季风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 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图 3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读图回答5-6 题。

5.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26. (24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年降水量仅200mm 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 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图 1 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C 下渗减少D 地表径流减少、Ⅲ、ⅡA 6时B 9 时C 12时6.该日A 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C 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D 14 时B 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D 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图 4 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

读图回答7-8 题7.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A 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B 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C 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D 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8.该城市A . 老城区地租最高B 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C 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D 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商务区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

图 6 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7 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1)指出图7 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6 分)2)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

(6 分)3)指出自贺兰山至黄河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

2007-2013山东地理高考真题总结对2014高考备考启示课件

2007-2013山东地理高考真题总结对2014高考备考启示课件
巴西盛产甘蔗,产量居世界首位。2012年4月至2013年3 月,巴西甘蔗产量达5.6亿吨,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生产乙醇, 是世界第二大乙醇生产国,该国近半数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图 8为巴西及周边区域图。
26.(25分)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
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图8提供的
山东卷七年命题思路: (1)立足学科主干,注重知识的基础性; (2)围绕经典问题,突显视角的新颖性; (3)创新试题形式,彰显题型的多样性。
一点认识
高考试题不仅告诉我们哪些是 主干知识,而且告诉我们主干知识 的考查角度。
一轮复习注重知识的全面系 统,但不应是平均用力,而应是 突出重点。
突出重点要明确高考的考查方向 突出重点要弄清知识的形成过程 突出重点要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 突出重点要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
高考地理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导,提 出四项考核目标与要求,即:获取和解读地 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学习能力和学科素 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 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化图表运用,突出信息的分析能力
●联系社会现实,重视知识的运用能力
●展现思维过程,体现学科的探究能力
学科核心能力的考核(能力立意)
●依托地理图表,彰显学科特色
图表是地理学科丰富生动的学科“语言”。地 理图表能够将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直观地表现出来, 有助于考查考生从图表中获取并解读出其蕴含的信 息,利用获得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来分析、解答 问题的能力。
是考察路线(R地 →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 信息。读图回答问题。

2007年山东高考文综地理试卷评析结果

2007年山东高考文综地理试卷评析结果

2007年山东高考文综地理试卷评析在2 0 0 7年山东省高考文科综合测试卷中,总分值为240分,其中地理学科所占分值共78分。

其地理试题的分布情况是:第?卷(选择题)的第1-8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第?卷(综合题)必做部分的第26题,分值为25分;第39题的第(3)、(4)小题,分值为1 1分;共3 6分。

选做部分共有三个模块,分别是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和环境保护,每一个选做模块的分值相同,均为10分。

考试时,考生只能在三个选做模块中,任选一个模块。

其有效分值为10分。

几项分值合计,共78分。

与历史学科分值相同,略低于政治学科。

2 0 0 7年的山东卷高考地理试题主要特点如下。

(一)较好实现了新旧高考的对接。

今年的高考地理试题的命制,在立意上、设问上均与前几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

命题素材的选取上,充分体现了"新情景、新材料"的命题方式。

试卷中所有的地理试题均为"新情景、新材料"试题,这也保证了高考试题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在命题的各个环节上,基本上保持了前几年高考地理命题的基本模式。

应当说考生对于这一套地理试题不会有不适应的感觉。

可以说,命题人较好地落实了"命题既要体现新课程理念,又要保证平稳过渡"这一命题的基本指导思想。

总而言之,与前几年的高考地理试题相比较,今年的高考地理试题基本上呈现为"稳中有变,变中求稳"的发展趋势。

(二)整合不同版本的教材,落实考试说明的要求。

山东省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地理,是第一次面对四种不同版本高中地理教材的高考。

从今年的高考地理试题来看,没有再像过去那样简单地直接参照或对应某一个版本的教科书的表述来命题,而是采取了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的命题策略。

命题全部选取了各个版本的教科书文本表述之外的、与中学地理教学有关的材料(包括图文、表格等不同形式的),创设了"新"的问题情景,但是考查的落脚点又没有脱离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

2007年高考山东地理卷

2007年高考山东地理卷

07山东
图3为华北某小城镇略图,读图回答6—7题。 7.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若该城镇规划—处住宅 区,你认为较合理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07山东
8.图4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四个省份的有关人口数 据统计分析图。读图判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省份依 次是 A.辽宁、江苏、湖北、贵州 B.贵州、湖北、江苏、辽宁 C.江苏、辽宁、贵州、湖北 D.湖北、江苏、辽宁、贵州
原始的高原雪域风光;独特的藏族文化(藏传佛 教、民族风情)。
07山东
30.(10分)【地理——旅游地理】 随着青藏铁路的建 成通车,青藏高原已成为世人瞩目的旅游新热区。读图 21,完成下列问题。 (2)旅游者进入青藏地区有多条线路,试比较青藏铁路 和川藏公路沿途自然景观和旅游观赏视角的主要差异,完 成表5。(4分)
07山东
(1)说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6分) 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在夏季);河流落差大,水流急; 汛期河水含沙量较大
07山东
B支流:开发水能;发展旅游。C支流:发展航运。
(2)说出B、C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6分)
07山东
(3)指出图13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 象对湖泊及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10分)
土地利用不合理现象:坡地开垦;围湖造田;对湖泊及其 下游的环境影响:湖泊淤积,湖面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 调蓄功能有所减弱,加大下游洪灾威胁。
07山东
(4)如果在该地区选址建水库,你认为除上述方面的资 料外,还需要收集哪方面的必要资料?(3分)
地质资料;河流水文资料;社会经济资料。
07山东
29.(35分)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已成为外商投资的重点地 区。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额达89.7亿美元。占全国外商 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达14.9%,其中,制造业是外商直接 投资的主要领域。 表4为山东省各地市1992——2005年累计外商直接投资额 占全省同期累计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

2013山东高考试题—文综地理含答案解析电子教案

2013山东高考试题—文综地理含答案解析电子教案

2013年山东高考地理试题图1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

读图回答1-2题。

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 降水量增加 B 蒸发量增加 C 下渗减少 D 地表径流减少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图1b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A Ⅰ、Ⅱ、ⅢB Ⅱ、Ⅰ、ⅢC Ⅲ、Ⅱ、ⅠD Ⅰ、Ⅲ、Ⅱ图2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3-4题3.图中②为A 草原B 荒漠C针叶林 D 针阔混交林4,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A 纬度B 洋流C 地形D 季风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图3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A 6时B 9时C 12时D 14时6.该日A 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B 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C 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D 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图4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A 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B 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C 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D 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8.该城市A .老城区地租最高B 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C 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D 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商务区26. (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

图6 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7 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1)指出图7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6分)(2)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

(6分)(3)指出自贺兰山至黄河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

(8分)(4)近年来,宁夏在银川平原打造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带。

高考真题—文综地理山东卷完全解析

高考真题—文综地理山东卷完全解析

高考真题—文综地理山东卷完全解析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地理(山东卷)答案精析图1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

读图回答1~2题。

(a) (b)图1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降水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 C.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答案】C【解析】读图可以看出流域开发造成植被不断减少,植物蒸腾作用减弱,空气湿度减小,降水量减少,降水降落到地面,迅速汇集成地表径流流走,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减少,蒸发量减少。

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b)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Ⅰ、Ⅲ、Ⅱ【答案】C[解析] 读图可以看出流域开发造成植被不断减少,地表失去植被的保护,经历相同的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地表径流流量变化逐渐增大,三条流量变化曲线对应该流域三个阶段的顺序应为Ⅲ、Ⅱ、Ⅰ。

图2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

读图回答3~4题。

图23.图中②为( )A.草原 B.荒漠 C.针叶林 D.针阔混交林【答案】A[解析] 图中②位于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我国北方地区植被自东向西依次为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草原、荒漠,②区介于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荒漠之间,对应的植被应为草原。

4.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洋流 C.地形 D.季风【答案】D[解析] 读图可以看出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越往北越窄,主要原因是越往北受夏季风影响越小,降水减少,影响的区域范围变小,所以影响我国东部森林植被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季风。

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图3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2007-2012 山东文综卷地理试题解析

2007-2012  山东文综卷地理试题解析

2007 山东卷解析1 B2 B1-2题有效信息和思维路径:从经纬位置可判断该区的主要纬线是10ºS、20ºS、30ºS,经线是20ºE,再进一步从海陆位置和大陆轮廓分析,可以判断该地区在南半球,是非洲西部西侧和大西洋之间的地区。

第1题:由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可知①处属本格拉寒流,故A选项错误;由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可知,②处为荒漠带,故B选项正确;由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可知③处为热带沙漠气候,并有时令河与该湿地相连,故C选项不正确;④处位于亚热带,海拔2505米,亚热带最热月平均气温在18℃以上,依据气温随海拔增高1000米,气温下降6℃的规律,④处山顶最热月均温为:18-2.505×6=2.97℃,故D选项不正确。

第2题:⑤所在纬线在10ºS—20ºS之间,太阳直射点每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悉尼的白昼时间长短与太阳直射点向南或向北移动有关。

当太阳直射图中⑤所在纬线时,不能确定太阳直射点向北还是向南移动,故A选项错误;雅典为北半球的地中海式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太阳直射⑤所在纬线时正值雅典冬季,故B选项正确;北京此时正处于冬季,受亚洲冷高压控制,故C选项错误;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伦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故D选项错误。

3 C第3题有效信息和思维路径:在图2中,从图例可以看出,该图上层是石灰岩为主的喀斯特地貌,中间是水平的页岩,底部是砂岩和砂页岩。

从岩层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该地区在地壳运动中经历了沉降、上升、又沉降又上升的过程。

在第一次沉降之后受内力作用形成了褶皱构造,并上升成陆地,在长期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等内力地貌在外力作用下基本趋于平坦,随后该地区又出现了下沉运动,在其上面沉积了页岩和石灰岩,随后该地区又上升成陆地形成图中地貌。

第3题:①处为地面喀斯特地貌中的峰林,②处为地下喀斯特地貌中的溶洞,都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作用形成的,故A、B选项错误;③指示的岩层分界面曾在上升后受过风化作用,故选项C正确;④岩层弯曲现象是受到内力作用形成的褶皱构造,故D选项错误。

山东2007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评析

山东2007年高考文综地理试题评析

2007年高考文综(山东新课程卷)地理试题评析一、总体评价2007年山东文综卷的地理试题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双基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考试目标、试卷结构、试题难度等方面,保持了高考试题应有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稳中求变、稳中求新。

同时试题体现了新课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理念,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世界,更加注重时代性和导向性,更加突出灵活性和开放性。

二、试题结构合理、比例均衡。

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比例相当,增加了地理信息技术学科的内容,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发展趋势。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技术选修所占分数32 32 4 10分值百分比47、06% 47、06% 5、88% 11、76% 卷一卷二卷一卷二卷一卷二所占分数16 16 12 20 4三、山东卷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多角度、创造性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根据新课标,各地可以自主选择教材,目前全省有人教版、鲁教版、湘教版、中图版四个版本在用,全省统一命题不可能兼顾如此之多的教材。

所以,命题不拘泥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而是依据全国考纲和山东省考试说明要求,积极创设新的考试平台,精心设计新材料、新情景,以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展示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比如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山东现行四个版本的教材均采用案例教学的形式,其中鲁教版以长江流域为例,其他三个版本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而试题则虚拟了一个新的流域,并从多个角度设计问题,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其所设情景虽在意料之外,所用知识又在情理之中。

四、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察,强化图表运用,突出地理特色。

试题中自然地理涉及昼夜长短、洋流、气候、地貌、水文等问题,人文地理考查了工业区位、城镇规划、交通建设、人口分布等方面的知识,国土整治则考查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这些都是中学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

2013年高考真题 山东文综卷地理部分详细答案解析(高清图)

2013年高考真题 山东文综卷地理部分详细答案解析(高清图)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地理第I卷(选择题共32分)下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

读图回答1~2题。

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A.降水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C.下渗减少D.地表径流减少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图b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A.Ⅰ、Ⅱ、ⅢB.Ⅱ、Ⅰ、ⅢC.Ⅲ、Ⅱ、ⅠD.Ⅰ、Ⅲ、Ⅱ【解析】第1题,图中Ⅰ到Ⅲ三个阶段显示两个明显特征:图中植被覆盖率减少;居民点增加。

可以推知该地降水量减少,但由于居民点增加,用水量增多,蒸发量会减少,地表径流由于植被的减少,水保持作用减弱,使地表径流增加,因此下渗减少,故答案为C。

第2题,同样的暴雨过程,由于植被覆盖率减少,使河流径流量变化越来越大,洪峰提前,历时变短。

因此Ⅰ到Ⅲ三个阶段对应的径流量变化应该是③②①,故答案为C。

下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3~4题3.图中②为()A.草原B.荒漠C.针叶林D.针阔混交林4.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A.纬度B.洋流C.地形D.季风【解析】第3题,从图中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来看,从③到②再到①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受降水逐渐减少的影响,形成了从森林到草原再到荒漠的景观特征。

故为草原。

第4题,受季风影响,我国降水具有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空间分布特征,它使得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逐渐变窄,故答案为D.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A.6时B.9时C.12时D.14时6.该日()A.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B.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D.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解析】第5题,日出前后气温最低,午后2点气温最高,这两个时间段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大的时刻。

2007-2012年山东高考文综地理题(解析)

2007-2012年山东高考文综地理题(解析)

因、分布等,根据②所处纬度位臵、海陆位臵判断,它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为热带沙漠气候,且沿岸有寒——要确定湖泊、沼泽是淡水还是咸水,要根据它位于内流区还是外流区,湖泊水、沼泽水的主要排泄方式是什么?从图中看该处沼泽的水未流入海洋,它的主要排泄方式为蒸发(排水不排盐),所以°以下。

该山海拔2305米,山麓至山顶温差约20℃,所以山顶不会出现终年积雪。

雅典正值多雨季节伦敦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

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是:——①处为石灰岩,在喀斯特作用下形成石林(喀斯特地貌);12:28-28分=12:00,该项正确。

题。

该城镇欲依托矿产资源,调整工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你认为最适宜在该城镇布局的废弃物。

化工厂主要是污水排放,资源密度不大,水泥。

煤矿会有煤矸石,火电厂会产生炉渣灰,可以用本地煤炭丰富的优势,但不符合题意;电镀厂产生废水,也不妥当。

7.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若该城镇规划—处住宅区,你认为较合理的地点是:【解析】占用耕地,且位于河流上游易污染水质,不合理。

布臵在④处邻近铁路,噪音污染较大,不合理。

所以应布臵在②处,邻近河流,离工矿区较远,环境质量较高,靠近公路,交通便利,而且不占耕地。

【答案】8.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四个省份的有关人口数据统计分析图。

读图判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省份依次是:辽宁、江苏、湖北、贵州B.C.26.(25分)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连结成—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

图12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13是10年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14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说明A 支流的水文特征。

(6分)⑵说出B 、C 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

(6分)⑶指出图13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湖泊及 其下游造成的环境影响。

2007-2013年山东高考试题分析表(地理)

2007-2013年山东高考试题分析表(地理)

.根据提速动车组时刻表,乘坐下表中哪一车次的旅客到达终点时看到太阳最接近正南方向1)判断此时图中甲城市的风向1)说明A 地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1)分析B 地年降水量少于A 地的原因。

1)与旧金山相比,R 地的气温有何特点,并指出该特点形成的影响因素。

2) 根据内华达山脉(中部)地形剖面图,分别比较B 处与A 、C 两处年降水量的大小,并说明理由1)判断此时图中甲城市的风向,并指出锋面系统过境后该地的大气状况。

2)2010年春季B 地冷锋频繁过境,气温较常年偏低。

试绘出冷锋剖面示意图。

3) 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1)说明A 支流的水文特征。

1)说明A 地气候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图中I 、II 、III 、IV 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图中I 、II 、III 、IV 处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1)指出图6中主要的陆地地形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图2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

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是.图2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

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是1)指出图7中P 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1)指出图6中主要的陆地地形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4)...“治湖必须治江,治江必须治山”...。

该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结合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谈谈你对这一思路的理 8.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3)读图8、9,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图2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

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是1)...分析影响该地谷物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

4)以...为对比区域,以“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为主题,简要分析两地农业区域差异...3)指出自贺兰山至黄河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

(4)近年来,宁夏在银川平原打造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3)依据表4概括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分布的两个地带,井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4)比较分析A地所在省第二产业比重变化的特征。

2013年山东省高考地理试卷及解析

2013年山东省高考地理试卷及解析

2013年山东省高考地理试卷及解析一、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如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1~2题。

1、(3分)该流域开发过程中()A、降水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C、下渗减少D、地表径流减少2、(3分)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1b中的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A、Ⅰ、Ⅱ、ⅢB、Ⅱ、Ⅰ、ⅢC、Ⅲ、Ⅱ、ⅠD、Ⅰ、Ⅲ、Ⅱ如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3~4题、3、(3分)图中②为()A、草原B、荒漠C、针叶林D、针阔混交林4、(3分)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A、纬度B、洋流C、地形D、季风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如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读图回答5~6题、5、(3分)下列时刻中,最用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A、6时B、9时C、12时D、14时6、(3分)该日()A、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B、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D、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如图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读图回答7~8题、7、(3分)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A、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B、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C、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D、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8、(3分)该城市()A、老城区地价最高B、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C、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D、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满分36分)9、(2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1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2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1)指出图2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2)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3)指出自贺兰山至黄河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4)近年来,宁夏在银川平原打造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带、试推断其依据、10、(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巴西盛产甘蔗,产量居世界首位、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巴西甘蔗产量达5.6亿吨,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生产乙醇,是世界第二大乙醇生产国,该国近半数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图为巴西及周边区域图、(1)分析巴西大量生产乙醇的主要原因、(2)有人建议我国借鉴巴西的经验,以甘蔗或粮食作原料大量生产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试分析其利弊、【地理-旅游地理】1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自然保护区按功能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是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缓冲区只准从事科研活动;实验区可开展旅游活动、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第三大岛,为亚太候鸟南北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我国东部沿海的重要水禽越冬地,已成为周边地区生态旅游目的地、图为崇明岛生态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1)分析崇明岛发展旅游的优势;(2)指出在鸟类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时应注意的事项、【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12、(10分)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地理-环境保护】13、(10分)图为我国华北某沿海地区景观剖面示意图,图中海岸为沙质海岸、读图回答问题、(1)分别说明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的主要生态功能;(2)近年来,该地区的荒草地不断开垦为农田,指出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2013年山东省高考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如图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1~2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2 1 2 2 2 2 6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5.3.1流水作用与地貌 5.3.1流水作用与地貌 5.3.2风力作用与地貌 5.4地形类型与地形、地势特征 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 6.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6.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6.2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6.2.1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6.2.1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6.2.1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6.2.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6.2.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6.2.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6.2.3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6.2.3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6.2.4非地带性现象 7.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 7.1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7.2全球气候变化 7.3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7.3.1水资源 7.3.2土地资源 7.3.3森林资源 7.3.4矿产资源 7.3.5能源资源 7.4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7.4.1气象灾害 7.4.2水文灾害 7.4.2水文灾害 7.4.3地质灾害 7.4.4生物灾害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95) 8.人口的变化(12) 8.1人口增长与人口增长模式 8.1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8.2人口构成与人口问题 8.3人口迁移 9.城市及城市化(14) 9.1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规划 9.1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规划 9.1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规划 9.2城市区位 9.2城市等级体系 9.3城市化 9.3.1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及原因 9.3.1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及原因
2010 2013 2007 2009 2108 201பைடு நூலகம் 2007 2011 2013 2009 2012 2013 2008 2012
7 26(1) 3 26(1) 26(4) 26(2) 1 6 3 1 1~2 3 5 1~2
√ √ √ √ √ √ √ √ √ √ √ √ √ √
4 6 1 2 2 6 1 1 4 4 4 4 4 4
2007 2008 2010 2012 2013 2007 2010 2013
2 7 4 4 2 2 4 2
√ √ √ √ √ √ √ √
1 4 2 4 2 1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07 2010
1 3
√ √
1 3
1 1
1 1
3.2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3.2.1大气的热力过程 3.2.1大气的热力过程 3.2.2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 3.2.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3.3大气环流与气候 3.3.1气压带和风带 3.3.1气压带和风带 3.3.2季风 3.4气候 3.4.1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与成因 3.4.1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与成因 3.4.1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与成因 3.4.1气候类型的特点、分布与成因 3.4.2影响气温或降水的因素 3.4.2影响气温或降水的因素 3.4.2影响气温或降水的因素 3.5常见的天气系统 3.5.1锋面系统与天气 3.5.1锋面系统与天气 3.5.1锋面系统与天气 3.5.2高、低压系统与天气 4.地球上的水(10) 4.1水循环环节及其意义 4.1水循环环节及其意义 4.1水循环环节及其意义 4.2陆地水体相互关系与河流的补给 4.3河流水文特征 4.3河流水文特征 4.3河流水文特征 4.3河流水文特征 4.4洋流 4.4洋流 4.4洋流 5.岩石圈与地表形态(9) 5.1三类岩石与地壳物质循环 5.1三类岩石与地壳物质循环 5.2内力作用与地貌 5.2.1板块构造学说 5.2.2地壳运动 5.2.3地质构造 5.2.3地质构造 5.2.3地质构造 5.3外力作用与地貌 5.3.1流水作用与地貌 5.3.1流水作用与地貌 5.3.1流水作用与地貌
2010 2013 2008 2007 2011
3 5 26(1) 2 6
√ √ √ √ √
1 4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07 2008 2010 2011 2009 2011 2013 2008 2010 2012 2009 2008 2011 2013 2012 2007 2007 2012 2013 2007 2010 2011 2010 2012
√ √
2 1
1 1
1 1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07 2007
26(3) 26(4) 7~8 8 3 26(2) 26(4)
√ √ √ √ √ √ √
10 4 8 4 4 6 3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5.2流域开发与综合治理 15.2流域开发与综合治理 15.3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 15.3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 15.3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 15.3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 15.3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 16.区域经济发展与区际联系(20) 16.1区域农业持续发展 16.2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16.2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16.3区际联系 16.3.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16.3.2产业转移 17.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7) 17.1遥感(RS) 17.1遥感(RS) 17.1遥感(RS) 17.1遥感(RS) 17.2全球定位系统(GPS) 17.2全球定位系统(GPS) 17.2全球定位系统(GPS) 17.3地理信息系统(GIS) 17.3地理信息系统(GIS) 17.3地理信息系统(GIS) 17.4数字地球 17.4数字地球 第四部分 区域地理(47) 18.世界地理(22) 18.1世界地理总论(8) 18.2世界分区(14) 18.2.1亚洲及主要国家 18.2.1亚洲及主要国家 18.2.2欧洲及主要国家 18.2.3非洲及主要国家 18.2.3非洲及主要国家 18.2.3非洲及主要国家 18.2.4北美洲及主要国家 18.2.4北美洲及主要国家 18.2.4北美洲及主要国家 18.2.4北美洲及主要国家 18.2.5南美洲及主要国家 18.2.6大洋洲及主要国家 18.2.7极地地区 19.中国地理(25) 19.1中国地理概况(13) 19.2中国分区(11)
1 1
1 1 1 1
1 1 1
2007 2007 2009 2010 2011 2013
6 29(3) 26(4) 26(3) 29(1) 27(1)
√ √ √ √ √
4 8 7 6 6 6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
29(5)

5
1
1
1
2008 2008
26(3) 26(3)
2009 2009 2007 2013 2012 2013 2008 2009 2012
5 26(2) 26 26 26(1) 5 26 3 4
√ √ √ √ √ √ √ √ √
4 2
1 1
1 1
1
2
1
1
2011 2007 2009 2011
5 5 4 5
√ √ √ √
2 4 4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 1
2009 2009
6 29(3)
√ √
4 4
1 1
1 1 1
2007 2012 2007 2007 2011 2013 2011 2008 2012
8 7~8 8 7 8 7~8 7 29(3) 27(1)(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 2007 2011 2012 2007 2009 2010
4 3 4 2 3 26(1) 5~6
√ √ √ √ √ √ √ √ √
2 8 2 4 4 8 4 8 1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9.3.1城市过程中的问题 9.3.2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10.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24) 10.1农业区位因素 10.1农业区位因素 10.1农业区位因素 10.1农业区位因素 10.1农业区位因素 10.1农业区位因素 10.1农业区位因素 10.1农业区位因素 10.1农业区位因素 10.2农业地域类型 10.3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1.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22) 11.1工业区位因素 11.1工业区位因素 11.1工业区位因素 11.1工业区位因素 11.1工业区位因素 11.1工业区位因素 11.2工业集聚与分散 11.3工业地域 10.4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2.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8) 12.1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12.2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 12.3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 12.4交通运输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 1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5) 13.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13.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3.3可持续发展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46) 14.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4) 14.1区域定位 14.2区域的含义 14.3区域差异 14.4区域发展阶段 15.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与自然资源综合开发(5) 15.1区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治理保护 15.1区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治理保护 15.1区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治理保护 15.1区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治理保护 15.1区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与治理保护 15.2流域开发与综合治理 15.2流域开发与综合治理
2007-2013年山东省高考试题分析表(地理学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