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合集下载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课件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课件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课件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让学生掌握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3)培养学生进行文化创新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文化创新的具体实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化创新的兴趣和热情;(2)提高学生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认识;(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追求进步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文化创新的概念及重要性(1)引入文化创新的概念;(2)阐述文化创新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

2.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1)批判性继承传统文化;(2)博采众长,吸收外来文化;(3)关注人民群众需求,创新文化产品;(4)发挥科技作用,推动文化创新。

3. 文化创新的具体实践(1)分析成功文化创新案例;(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文化创新;(3)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文化设想。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与文化创新相关的视频片段;(2)引导学生讨论文化创新的意义。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文化创新的概念及重要性;(2)让学生分析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文化创新的具体实践;(2)分享各组找到的文化创新案例;(3)总结文化创新的途径。

4. 案例分析:(1)分析文化创新成功案例;(2)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为课堂实践环节做准备。

5. 课堂实践:(1)让学生提出创新性文化设想;(2)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3)评价学生的文化创新成果。

1. 学生对文化创新概念及重要性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文化创新基本途径的掌握情况;3.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展示和创新成果的积极性;4. 学生文化创新能力的提升。

五、教学资源1. 教材;2. 视频资料;3. 成功文化创新案例;4. 学生作品展示平台。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化创新的途径。

最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精品获奖完美优秀说课稿

最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精品获奖完美优秀说课稿

前言: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对教材有所了解,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最新精品获奖说课稿)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2单元第5课的第2框的内容,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这七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文化创新”的第二框,本框内容主要讲述了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一方面,针对传统文化,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另一方面,针对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仅要反对“守旧主义”,而且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本框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也具有很强的探索实践性。

二、说学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二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已具备一定归纳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能够自主地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文化行为,但看问题往往比较偏激、片面,缺乏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所以,在文化创新的途径上要对他们进行指导,以免走入误区。

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两个基本途径;2.了解文化创新过程中需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能力目标】1.结合人类社会实践不断发展的历史,分析文化不断发展、创新的能力;2.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

高二政治《文化创新的途径》优秀说课稿(经典、值得收藏)

高二政治《文化创新的途径》优秀说课稿(经典、值得收藏)

谢谢!
观点一:有人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原味客 家山歌音韵已不能满足人们文化需求,客家 山歌终将退出历史舞台。
观点二:有些前辈专家不赞成创新山歌之说, 认为山歌形式是固定的,一变就失去了她的 独特韵味了。
问题:请你结合
以上两种不同观 点,谈谈你的看 法。(学生分组 讨论总结发言)
环节三:传承创新,我的责任(提炼总结 情感升华)
02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识记文化创新的途 径,理解文化创新 过程中要处理好当 代文化与传统文化、 民族文化和外来文 化两对基本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
通过客家山歌创新作品 展示和创新途径的探讨, 提高学生对客家文化的 兴趣,增强对优秀客家 传统文化进行传承的责 任感和使命感。
01 教 学 背 景 02 教 学 目 标 03 教 学 理 念 04 教 学 过 程 05 教 学 反 思
01
教学背景——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中的 第二框题,本课将文化创新引入到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是本单元的 重点、难点和落脚点。需要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和 探讨文化创新途径的情境。 本课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借助客家山歌文化的创新发展为话题创设情 境,拉近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提高教学实效性。
02 教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文化创新的根本 途径和基本途径
教学难点
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 现代文化、民族文化 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03 教 学 理 念
主体教育理论
依据主体教育理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 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方法:
(1)教法 情境教学法、问题探讨法:为学生创设情境,创造探究活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课件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课件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课件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3. 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文化创新的概念与重要性2.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我国文化创新的成功案例,如电影、音乐、舞蹈等,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创新的意义。

2. 新课导入:介绍文化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

3. 课堂讲解:讲解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如继承传统、面向世界、立足实践等。

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文化创新的成功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文化创新的方法和技巧。

5.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文化创新案例,并解释其创新之处。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展示文化创新的成功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文化创新的方法和技巧。

2. 课堂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价学生对文化创新案例的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文化创新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文化创新相关章节。

2. 案例资料:收集一些我国文化创新的成功案例,如电影、音乐、舞蹈等。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案例和辅助教学。

七、教学环境1. 教室:宽敞、明亮,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2. 座位安排:采用圆形或小组讨论式座位,便于学生交流和讨论。

八、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文化创新相关的展览或演出,加深对文化创新的理解。

2. 邀请文化创新领域的专家或从业者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

十、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意见。

根据反思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掌握文化创新的途径。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很荣幸能有这个机会与大家交流!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文化创新的途径》,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完成今天的说课。

一、说教材1、说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课是《文化生活》人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第二框内容。

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理解了文化的交流、继承和发展;也明白了文化发展需要创新。

而怎样进行创新则是本节课探讨的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

同时,本课是承上启下,对接下来要学习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等知识具有指导作用。

在呼唤创新的当今时代,文化创新作为一个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实践性。

2、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理解文化创新的一个根本途径、两个基本途径。

②理解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

(2)能力目标:①使学生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②使学生具备在合作、探究中体验生活、生成认识、构建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通过探究文化创新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各民族文化长处的思想意识。

②通过对传统孝德与现代孝德的分析、探究,帮助学生树立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情感。

3、说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①汇集实例,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②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突破重点:事例探究法、启发讲授法、情境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通过材料探究,循循善诱、得出结论。

(2)、教学难点: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依据:“90后”一代容易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学生很难找出正确方向,分清错误倾向。

所以,本知识点是难点。

高中政治5.2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高中政治5.2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一、教材地位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六课《我们的中华》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这一框题在整个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第五课文化创新的延续(了解传统文化使文化创新的基础),也为后面民族精神的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把握我国的民族精神。

二、学情分析在第一单元到第五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文化与生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文化的作用,怎样进行文化创新及其基本途径有所了解,这就有利于这一框题的讲解。

我所教授的对象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身边的文化现象和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也有一定的兴趣。

结合我国一些传统文化现象产生和发展历程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全面、辩证、历史地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初步懂得从我国的文字和史书典籍中收集、整理和提炼中华民族文化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中华文化独具特色的发展历程。

2、理解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3、知道文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4、懂得再造文化辉煌的方法和途径。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并把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知道现实生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2、激发学生积极地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展我国先进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理解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如何复兴中华文化。

难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激发学生发展中华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五、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佛教东传、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来辅助教学。

2、小组讨论法:通过存在的文化现象,让学生小组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深化知识,提高比较分析能力。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来导入新课,“文化创新的作用”是上节课的内容,从而引出我们对自己的文化了解多少,从而来探究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饶阳中学王利社一、教材地位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新课标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

本课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主要讲授了“什么是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以及“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

按照“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逻辑顺序,本框《文化创新的途径》就要解决“怎么样”的问题,从而将“文化创新”的三大问题画上圆满句号。

同时文化创新是一个社会热点,在现在国家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时代背景下,本课的内容更显重要。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文化创新的途径2、能力目标:使学生具备在合作、探究中体验生活、生成认识、构建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关注世界文化发展。

三、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

难点: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四、学情分析(1)知识起点:在上一课中,学生学习了什么是文化创新,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的知识,为本课的如何进行文化创新奠定基础。

(2)学生身心特点:高二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断增强,但是,对于这些文化现象他们还缺乏“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也缺乏比较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

为此,我会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案例多让学生自主分析,从而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五、教学方法1、教法:案例分析法通过事例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可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完成本框的教学,保证教学进度,同时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学法:合作探究法借助案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发学习,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深化知识,提高比较分析能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小调查:你看过京剧演出吗?为什么?”引起学生思考文化创新的重要性,进而激起学生对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的兴趣,导出本课教学内容。

2、课堂教学(1)利用问题“为什么赵本山的小品深受观众的喜欢?”引导学生思考回忆上节课内容“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进一步引出“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这个知识点。

文化创新的途径

文化创新的途径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七台河市实验高中李金芝我说课的基本内容是本课的基本情况、教学流程、评价与反思。

一、本课的基本情况分别是(一)本课的地位1、课程标准(1)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2)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案例;(3)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相互交融是文化发展与创新的重要途径。

2、教材:本课是《文化生活》(人教版)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文化创新”的第二框。

如何进行文化创新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既具有深层次的理论性,又具有探索的实践性。

它是本单元的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本单元要解决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

3、社会价值: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明确指出“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这正是本课的内容。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重要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正确把握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感知材料引发思考、探究问题提升能力、体验生活感受创新的途径。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时代感和使命感,树立创新意识,热爱创新的过程,在各个课堂上培养自己创新的思维,为走向社会奠定深厚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四)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文化创新的途径难点: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教学方法以材料为载体,问题为引领,启发学生思考,层层追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五)学情分析与学法:学情分析:高二学生有一定的经济、政治、哲学的知识储备,但是理解问题没有深度和广度。

学法:手机网络材料,自主学习与探究合作学习,学生相互评价。

(六)教学工具:多媒体所谓:“视思明、听思聪”通过多媒体让同学们在视觉、听觉中领悟教学内容,积极调动学生的感官,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

二、教学流程(一)音乐欣赏导入新课思考题:在演奏中有哪些民族乐器、有哪些现代元素?设计目的:让同学们有针对性的欣赏,关注与本课相关的内容,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课件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课件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课件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含义和意义,认识文化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引导学生掌握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提高学生进行文化创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文化、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文化创新的含义与意义2.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3. 文化创新的方法与策略4. 文化创新案例分析5. 学生文化创新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方法与策略。

2. 教学难点:文化创新的具体实践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化创新的含义、意义、基本途径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文化创新的成功案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文化创新实践,提高创新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文化创新的心得与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文化创新的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文化创新的兴趣。

2. 讲解文化创新的含义与意义,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3. 讲解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引导学生掌握文化创新的方法。

4. 分析文化创新的成功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5. 讲解文化创新的方法与策略,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6. 组织学生进行文化创新实践,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7. 学生展示创新成果,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8.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文化创新的重要性和方法。

9.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文化创新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文化创新意义的认识。

3. 评价学生对文化创新基本途径的掌握情况。

4. 评价学生文化创新实践的效果。

5. 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创新思维的发展。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文化创新成果展览,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2. 邀请文化创新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 开展校园文化创新大赛,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5.2文化创新的途径(议题式说课稿)高二政治特色备课(人教版必修3)

5.2文化创新的途径(议题式说课稿)高二政治特色备课(人教版必修3)
为应对这些问题,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在课堂上增加互动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化创新的意义;
2.灵活调整教学节奏,确保讨论环节既有深度又不会占用过多时间;
3.加强小组合作指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课后,我将通过以下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1.收集学生的课堂反馈,了解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4.保持板书的整洁,避免信息过多,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掌握知识框架。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挑战:
1.部分学生对文化创新的意义理解不够深刻,可能影响他们对后续知识点的学习;
2.议题式教学可能导致课堂讨论时间过长,影响教学进度;
3.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可能出现分工不均、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4.课堂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创意设计,其他学生给予评价和反馈。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自我评价在课堂上的表现;
2.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点评,强调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3.鼓励学生提问,解答他们的疑惑,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5.2文化创新的途径(议题式说课稿)高二政治特色备课(人教版必修3)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必修3的第五单元第二章节,主题为“文化创新的途径”。该章节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文化创新的意义、途径和原则,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文化的传承、交流与传播等知识点,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面向的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在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较为复杂的概念和理论。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文化、艺术等领域的知识较为感兴趣,但部分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可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有待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乌鲁木齐八一中学李飞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文化创新的途径》是人教版新课标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的内容。

从单元结构上看,如果说文化传播、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外在原因,那么文化创新则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从本课内容上看,在了解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的基础上,如何进行文化创新则是现实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理解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以及创新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能力目标:通过实例介绍分析,揭示文化创新的途径,培养学生搜集、加工、整理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比较、分析、归纳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确立文化创新的思想意识,提升自己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推动文化创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教学重点: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4、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对待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二、说教法和学法:新课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情境体验、启发引导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分析归纳生活实例和社会现象,掌握文化创新的途径。

三、说教学流程:1、课前准备阶段:组织学生收集文化创新的精品力作,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演绎,中西文化的融合佳作,从中初步体会文化创新的魅力。

2、课堂教学的实施阶段:环节一:(感悟名言导入新课)PPT:“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问)文化创新的源泉是什么?从这句话中大家能感受到文化创新有何作用?(设计意图)通过名言感悟,使同学们对上节课的知识点进行简要回顾。

(师)既然文化创新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进行文化创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顺理成章引出本课课题。

PPT:文化创新的途径环节二:(展示情境探究问题)情境一:先后展示徐悲鸿的《奔马图》和《愚公移山》设计意图:在作品的选择上遵循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的原则让同学们从中体会作者的创作情怀,比较两幅图表达的心境不同之处及其原因。

文化创新的途径PPT课件(说课) 人教课标版

文化创新的途径PPT课件(说课) 人教课标版

案例二: 传统民歌经典《茉莉花》 VS
女子十二乐坊演绎的《茉莉花》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感悟教学重点内容之文 化创新的重要途径。在处理传统文化 与现代文化方面要继承传统,推陈出 新;在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方面 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请 您 欣 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思考:在“取其精华,去其糟 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时要注 意什么? 具 1、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

要 2、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 求 重要追求。
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思考: 在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
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具 1、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体 要
求 2、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把握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案例三: 传统水墨画“梅兰竹菊” VS 视频沙画表演“梅兰竹 菊设”计意图:
2、能力目标 (1)通过雕塑作品鉴赏,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 (2)通过对文化创新的案例:传统民歌经典《茉莉 花》 VS 女子十二乐坊演绎的《茉莉花》, 传统水 墨画“梅兰竹菊” VS 沙画表演“梅兰竹菊”的比较 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进行文化创新的能力。 (3)通过对文化创新存在的不同观点进行分析讨论, 使学生能够辩证地看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4)通过课堂延伸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 信息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经典案例的鉴赏和学习,提高热爱 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关注世界文化发 展。 (2)积极参加文化学习、创作活动,具有积 极学习借鉴各民族文化优点,特别是对中华 文化发展创新的态度。 (3)要坚持辩证的观点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 文化;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反对文化 生活中的“守旧主义”、“历史虚无主 义” 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等 错误倾向。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探讨文化创新的途径,通过分析不同领域的创新案例,帮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重要性,掌握文化创新的方法和技巧。

1.2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文化创新的概念和意义。

认识到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了解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1.3 教学内容文化创新的概念和意义。

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第二章:文化创新的概念和意义2.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明确文化创新的概念。

理解文化创新的意义。

2.2 教学内容文化创新的定义。

文化创新的意义和价值。

2.3 教学活动讲解文化创新的定义。

分析文化创新的意义和价值。

学生讨论文化创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章:文化创新的重要性3.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认识到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文化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文化创新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

3.3 教学活动分析文化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讨论文化创新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

第四章: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4.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4.2 教学内容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及其特点。

4.3 教学活动讲解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及其特点。

学生案例分析,探讨不同领域的文化创新实践。

第五章:案例分析与文化创新5.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分析文化创新案例,理解其背后的创新途径。

5.2 教学内容分析文化创新案例,理解其背后的创新途径。

5.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指定的文化创新案例。

各小组汇报案例分析结果,分享文化创新的经验和启示。

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六章: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新6.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掌握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文化创新。

6.2 教学内容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案例分析:技术创新如何推动文化创新。

6.3 教学活动讲解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课件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课件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教案课件说课稿第一章:引言1.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文化创新的兴趣和热情1.2 教学内容文化创新的定义和意义文化创新的重要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化创新的定义和意义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文化创新的重要性1.4 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文化创新2. 讲解文化创新的定义和意义3. 引导学生讨论文化创新的重要性4. 总结并引入后续章节的内容第二章: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2.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对文化创新的主动追求2.2 教学内容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来源如何激发内在动力进行文化创新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来源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文化创新实践活动2.4 教学步骤1. 回顾上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创新的途径2. 讲解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力来源3. 引导学生参与文化创新实践活动4. 总结并引入后续章节的内容第三章:文化创新的社会环境3.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对文化创新环境的认识和适应能力3.2 教学内容文化创新的社会环境因素如何适应和创造有利于文化创新的社会环境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化创新的社会环境因素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适应和创造文化创新环境3.4 教学步骤1. 引入本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创新与社会环境的关系2. 讲解文化创新的社会环境因素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4. 总结并引入后续章节的内容第四章:文化创新的实践与探索4.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实践与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对文化创新的实际操作能力4.2 教学内容文化创新的实践方法与步骤文化创新探索的意义和价值4.3 教学方法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文化创新实践活动反思法:引导学生反思文化创新的过程和结果4.4 教学步骤1. 回顾前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创新的实践意义2. 讲解文化创新的实践方法与步骤3. 引导学生参与文化创新实践活动4. 引导学生反思文化创新的过程和结果5. 总结并引入后续章节的内容第五章:文化创新案例分析5.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对文化创新案例的分析和评价能力文化创新的案例介绍文化创新案例的分析与评价方法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化创新案例的背景和过程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对文化创新案例进行分析和评价5.4 教学步骤1. 引入本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创新案例的重要性2. 讲解文化创新案例的背景和过程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4. 总结并引入后续章节的内容第六章:文化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6.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培养学生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6.2 教学内容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文化创新中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如何保护文化创新的知识产权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和文化创新中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案例分析法:分析知识产权保护的案例1. 引入本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知识产权与文化创新的关系2. 讲解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3. 分析文化创新中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4. 讲解如何保护文化创新的知识产权5. 分析知识产权保护的案例6. 总结并引入后续章节的内容第七章:文化创新与传统艺术的传承7.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与传统艺术传承的关系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尊重和传承意识7.2 教学内容文化创新与传统艺术传承的关联如何进行文化创新传承传统艺术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化创新与传统艺术传承的关联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进行文化创新传承传统艺术7.4 教学步骤1. 引入本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创新与传统艺术传承的关系2. 讲解文化创新与传统艺术传承的关联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4. 总结并引入后续章节的内容第八章:文化创新与全球化的关系8.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与全球化的关系培养学生对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创新的认知8.2 教学内容全球化对文化创新的影响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文化创新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全球化对文化创新的影响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文化创新8.4 教学步骤1. 引入本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创新与全球化的关系2. 讲解全球化对文化创新的影响3.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4. 总结并引入后续章节的内容第九章:文化创新的评价与反思9.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新的评价与反思过程培养学生对文化创新评价与反思的能力9.2 教学内容文化创新的评价标准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的反思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化创新的评价标准反思法: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创新的反思9.4 教学步骤1. 引入本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创新评价与反思的重要性2. 讲解文化创新的评价标准3. 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创新的反思4. 总结并引入后续章节的内容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教案目标让学生总结文化创新的途径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未来文化创新的展望和参与热情10.2 教学内容回顾文化创新的途径和重要性展望未来文化创新的发展趋势和机会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回顾文化创新的途径和重要性讨论法:展望未来文化创新的发展趋势和机会10.4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课程的内容2. 总结文化创新的途径和重要性3. 引导学生讨论未来文化创新的发展趋势和机会4. 激发学生对未来文化创新的展望和参与热情5. 课程结束,感谢学生参与重点和难点解析1. 文化创新的定义和意义:这一环节需要学生理解文化创新的基本概念,以及它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文化创新说课稿(1)

文化创新说课稿(1)

文化创新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是“文化创新”。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文化创新已经成为了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它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更是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接下来,我将从文化创新的内涵、重要性、实现途径以及我们个人如何参与其中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什么是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和方法,对文化元素进行重新组合、创新性的发展。

这种创新可以是艺术形式的变革,可以是价值观念的更新,也可以是传播手段的革新。

它既包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包括对外来文化的吸纳和融合。

文化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是静态的,它需要不断地吸收新鲜血液,才能保持其活力和魅力。

其次,文化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一个不断创新的文化,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引导社会风尚,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再者,文化创新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往往与其文化创新能力成正比。

最后,文化创新还能够促进经济发展。

文化产业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离不开创新的驱动。

那么,如何实现文化创新呢?首先,我们需要加强文化自信。

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足够的了解和自信,才能在创新中保持文化的根和魂。

其次,我们要加强跨文化交流。

通过学习外来文化,我们可以开阔视野,丰富思维,从而更好地进行文化创新。

再次,我们需要鼓励创新思维。

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普通人,都应该被鼓励去尝试、去探索,去发现新的文化表达方式。

最后,我们还需要完善文化创新的体制机制,为文化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作为个人,我们如何参与到文化创新中来呢?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研究,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了解传统文化,掌握现代文化发展趋势,是参与文化创新的基础。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创作和实践,贡献自己的创新想法。

高中政治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高中政治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高中政治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一、说教材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

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想说一下我对教材的理解。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文化创新”的第二框,本框内容主要讲述了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基本途径;一方面,针对传统文化,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另一方面,针对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仅要反对“守旧主义”,而且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本框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也具有很强的探索实践性。

二、说学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教学的基础和出发点。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二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已具备一定归纳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能够自主地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文化行为,但看问题往往比较偏激、片面,缺乏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所以,在文化创新的途径上要对他们进行指导,以免走入误区。

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两个基本途径;2.懂得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能力目标】1.结合人类社会实践不断发展的历史,分析文化不断发展、创新的能力;2.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初步确立文化创新的思想意识,投身社会实践,积极进行文化创新;2.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重点】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难点】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如何理解。

五、教学方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的统一。

基于此,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六、教学过程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是上好一门课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最关键的一环,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五课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五课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可能已经掌握了关于文化传承和文化多样性等基础知识,但对文化创新的具体途径和实际应用可能了解不多。可能存在的学习障碍包括:对文化创新意义的认识不足,难以将理论联系实际;对文化创新途径的理解浮于表面,缺乏深刻理解和实践应用;此外,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对政治学科的偏见而缺乏学习动力。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五课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五课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本节课位于探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题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创新的意义,掌握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并激发他们对文化创新活动的参与意识。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文化创新的含义与意义、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以及文化创新与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的关系。
(二)媒体资源
在教学中,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和多媒体资源:首先是PPT,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教学内容,突出重点,解释难点;其次是视频资料,展示文化创新的实例,让学生直观感受文化创新的过程和效果;还有网络资源,如在线互动平台,供学生课后进一步探讨和交流。这些资源和技术工具的作用在于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同时也便于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复习。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一是小组合作完成文化创新案例的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二是开展“我是文化创新者”的主题活动,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自己的文化创新方案;三是组织课堂辩论赛,让学生就文化创新的相关话题展开辩论,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总结反馈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教 学 目标


讨 【 论 问题 探究知 识 】 宝 刚 才 我 们 起 观 看 了 《 葫 芦 的 秘 密》 宣 的 传短 片

情感 态 度 与价值 观 目标 :通 过 探 究 使 学 生 感 悟 文 化创 新 必 须 立 足 于 社 会 实 践 ; 通 过 分

结 合 教材 请 大 家 围 绕 以 下 问题 进 行 讨

论 问题 :( 3 ) 刚 才 我 们

宝 起 观 看 《 葫芦 的秘 密 》
析 文 化 创 新 的事例

激 发学 生 学 习 民 族优 秀 传

的 电影 宣 传 短 片 请 问 你喜 欢这 部 电影 吗 ? 如 果
统 文 化 与世界 优 秀文化 的热情
践 积 极 进 行 文 化创新

投 身于 社 会 实

并 能 运 用 文 化创 新 的理 论 来解 释 生 活 中

组 的形 式分为若 干 组

组 织学 生 结 合 教材 就 以
的文 化 现 象
讨 论 之 后 鼓 励 学 生 发 表 自己

能力 目标 : 增 强学 生 进 行 文 化 创新 的意 识
的意 见 其 他 人 进 行补充完 善 讨 论 过程 中教 师

新 和 实 践 的关 系 问 题 本 课 在
此 基 础上进

倒 退 了 ? 从 文 化创 作 的 角度看 这 种 进 步或倒 退

步指 出社 会 实
的 实质是什 么 ?
和 学 生 讨 论 分析 后 得 出结 论

践 是 文 化 创 新 的 根 本 途 径 ;本 课之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创新的途径(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课是《文化生活》人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第二框内容。

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学习,学生理解了文化的交流、继承和发展;也明白了文化发展需要创新。

而怎样进行创新则是本节课探讨的内容,也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和落脚点。

同时,本课是承上启下,对接下面要学习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等知识具有指导作用。

在呼唤创新的当今时代,文化创新作为一个社会热点,具有很强的思想理论性、实践性。

2、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文化创新的一个根本途径、两个基本途径。

2理解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

(2)能力目标
1使学生初步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
2使学生具备在合作、探究中体验生活、生成认识、构建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探究文化创新的事例,来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各民族文化长处的思想意识。

2通过对外来文化不同观点的分析,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3、说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文化创新的途径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①汇集实例,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②评析徐悲鸿的典型事例,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突破重点:事例探究法、启发讲授法、情境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通过材料探究,循循善诱、得出结论。

(2)、教学难点:如何在文化创新中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依据:“90后”一代容易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学生很难找出正确方向,分清错误倾向。

所以,本知识点是难点。

突破难点:启发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结合P55的“对待外来文化的三种态度”,在教师引导下,帮助学生找出正确方向,分清错误倾向。

二、说学情
作为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知识积累较多,思维能力较强,思想较为活跃,文化底蕴渐长。

但又由于知识相对不足、缺乏一定的社会实践,对本课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对有些观点在认识上还存在误区,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和扩展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选用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材料,灵活地对教材进行整合处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事例探究法、启发讲授法,情境式教学法、分析归纳法。

师生互动,共同探讨。

2、学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法。

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讨论、探究,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通过徐悲鸿的画作。

学生讨论为什么同一画家在不同时期,作品所反映的内容不同?
2、从中我们可看出,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2针对徐悲鸿绘画创新的在进行国画创新时,徐悲鸿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为什么?分析:文化要想发展,就需要文化创新。

那么,文化怎么才能创新呢?这就是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新课探究上来。

注:用4分钟时间导入新课
问题指导
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基本途径、克服的错误倾向?
(二)、材料讨论、探究新课
探究1
展示徐悲鸿的画作,设置问题:
为什么同一画家在不同时期,作品所反映的内容不同?2、从中我们可看出,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什么?(此知识点较易把握,时间:3分钟)
说明:通过学生探讨,自然得出结论----文化创作者只有立足于社会实践,才能创作出鲜活的文化作品。

〈一〉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设疑过渡:进行文化创新要立足于社会实践,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怎么做呢?
探究2
•徐悲鸿一生致力于国画的创新实践,他认为革新中国绘画的要旨在于:“古法之佳者,守之;不佳者,改之;垂绝者,继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进行国画创新时,徐悲鸿认为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为什么?
情景设置
1通过古法佳守、不佳改,绝继,未足增,进而得出结论——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2、对第二个探究,通过刘谦和梁祝,学生也能指出他们的成功是在坚持中国风格的基础上,学习了国外的有益的成果取得的成功做法。

进而分析推理出——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二〉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1.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体现时代精神。

(引导学生看P52-53)
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2、基本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在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取长补短,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2)、要注意不同民族文化的平等交流。

(3)、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基本原则
注: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各民族文化长处的思想意识
〈三〉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教材第55页探究活动中的三种观点。

学生思考:在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方面,我们应该持何种态度呢?
教师归纳:对于文化创新而言,这意味着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第一种观点实际上是那种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被称为“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第二种观点是那一种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被称为“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这些都是不利于文化创新的错误倾向,必须予以克服,才能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

第三种观点是辨证分析的态度,因而是正确的。

1、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提示: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把握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2、克服两种错误倾向:
A、“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B 、“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说明: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认识和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的能力。

明确了进行文化创新还必须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这有利于更好的突破教学重难点,完成教学知识目标。

(三)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第二框、文化创新的途径
一、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二、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
(2)“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现代文化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

(2)注意不同民族文化的平等交流
(3)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三、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1、把握两对关系
2、克服两种错误倾向
(四)当堂训练
1、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
A. 汲取一切人类文化成果
B. 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融合
C. 立足于社会实践
D.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2、任何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创新,都要经历这样的途径()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
④汲取一切人类文化成果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3. 毛泽东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

”在这里,毛泽东主席批评的这批人实际上是犯了()的错误
A.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B.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C.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D.封闭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4、既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是()
A. 文化多样性
B. 文化的民族性
C. 文化的传承
D. 文化的发展
(五)课后作业
《考试报》,第六期
五、说教学反思
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2、注意问题设计的启发性,自主探究时明确问题的要求、时间,合作探究时注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师适时,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引导和归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有所感悟有所提升。

3、既重视知识学习,又重视情感教育;既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又注重教师的讲授点拨。

4、体现学科特点,注重联系热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把课件与板书较好的结合起来,适当的板书是指引学生掌握知识的引路牌。

是帮助学生开启思维的钥匙。

6,抛出问题后因急于进行自己预设的环节而对学生的反应不够关注,不够灵活,在抛出问题后不善于等待不善于给学生留白。

这是今后所要注意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