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概论简答

合集下载

流通概论 简答题 论述题

流通概论  简答题 论述题
百货店的产生——为什么说是零售业的第一次革命?答:零售商业第一次革命的标志是现代意义的百货店的诞生。百货店是伴随着工业革命而产生,百货店的出现,是零售商业对以机械化为基础的大量生产体制,即工业化大生产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尤其是大城市加快发展的直接反应。百货店的产生之所以被称作第一次零售业革命,主要由百货店的首创性体现,即:A实行顾客自由进出商店的原则,从而极大地增加了顾客的流量;B采取定价制度,实行商品明码标价,提高了交易的透明度,给顾客以依赖性和安全感;C经营的商品门类齐全,品种繁多,存货充足,可一次购齐;D处于繁华地段,装修装饰讲究,且讲究商品陈列;E实行柜台销售,并由销售人员向顾客提供各种服务;F实行退货制度,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顾客的利益;G实行“薄利多销”的原则,加速了商品周转;H在组织管理上实行商品部制度,提高了商店的管理效率。
按业种分类法,零售商业的分类我国政府统计对零售商业的业种分类,可分为八大类:(1)食品、饮料、烟草零售业;(2)日用百货零售业;(3)纺织品、服装和鞋帽零售业;(4)日用杂品零售业;(5)五金、交电、化工零售业;(6)药品及医疗器械零售业;(7)图书报刊零售业;(8)其他零售业(包括家具零售业、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配件零售业、计算机及软件、办公设备零售业等)。
超级市场的定义,经营特征及优势超级市场是指采取自选方式,以销售食品,生鲜食品,副食品和生活用品为主,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零售业态.与其他业态相比,超级市场的经营特征主要表现在:商品构成是以食品,衣服,日用杂货等常用必需品为主;实行顾客自我服务和一次集中结算的售货方式;薄利多销,商品周转速度快;商品新鲜,洁净,明码标价,并在包装上注明商品的质量和重量;实行商品经营管理制度,按部门陈列商品;一般周边设有停车场.超级市场的优势在于:由于批量采购,敞开式售货,自助挑选,低价销售,对消费者有较大的吸引力;超级市场也有不利之处:服务不充分,因而缺乏对顾客的亲切感,同时,盈亏点也较高

商品流通概论填空和简答

商品流通概论填空和简答

商品流通概论填空和简答绪论1.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三种商品交换形式。

一是物物交换W-W;二是简单商品流通W-G-W;三是发达商品流通G-W-G2.商品:是指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它是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要素的统一体;3.商品流通: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4.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基本规律;供求规律是商品流通过程中主要的经济规律;5.商品流通环节:是商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中所经过的环节。

一般包含收购、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6.为什么说能够保证货畅其流的环节就是适度的商品流通环节?答:因为只有货畅其流,才能使商品满足社会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充分需要;商品才不会在某一多余环节发生积压;商品顺利销售,商品的经济效益才能不断提高;国民经济才能协调发展;7.供给与需求互为条件;8.自愿让渡的基础与条件是:以不同的所有者为基础;以平等互利为条件;以经济效益为核心; 9.自愿让渡的作用:有利于商品合理流通、有利于市场竞争、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商品质量、有利于协调各种经济关系;10.简答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是什么?①调节商品流通,推动商业的发展②调节生产,促进生产力发展③促使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④推动企业创新、改进生产技术;11.商品供给:是企业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12.商品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13.供求规律:指商品供给和商品需求之间必然要相互适应,总是向供求平衡方向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14.卖方市场:指市场商品普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而卖方处于相对有利地位时的市场态势;15.竞争规律:指商品经济中不同经济经济主体之间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经济利益而进行竞争的客观必然性;16.简答商品供求矛盾在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形态和三种表现形式;①供求平衡形态②供求不平衡形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供过于求,二是供不应求商品供求矛盾表现出的不平衡,具体表现为:①交换时间上的差异、②交换空间上的差异、③供求数量上的差异、④供求结构上的差异17.简述竞争规律在流通领域中的作用、特点以及运用的准则;①竞争规律在流通领域中的作用:一是促使企业提高经营素质;二是促使市场活跃与繁荣;三是优胜劣汰,推动经济发展;②竞争规律在流通领域中的特点:强制性、排他性、自发性、不确定性、激励性和风险性③运用竞争规律的准则:公正平等、独立自主、选择自由、效益优先18.简述影响货币需求量的因素;①参加流通的商品数量、②商品的价格水平、③货币的流通速度19.商业是适应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是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20.分配对交换有制约作用,交换关系制约分配的实现。

流通概论

流通概论

第一章1.流通:广义的流通,如水的流动,空气的流动,是指一种物质的流通;狭义的流通,包括商流、物流与信息流。

2.期货贸易:是指远期进行的标准化合约的交易,其一般形式是交易双方先就交易商品的品种、数量、价格、交货期和交货方式等签订合约,而实际的货款交割则在规定的期限内以实物交割,或非实物交割即补齐现货与合约的价差,或出卖合约等方式履行。

3.分工与交换形式:分工的程度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1)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与物物交换:这一分工改变了原始部落集狩猎与采集于一体的传统生产方式,出现了不同部落分别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的专业化生产方式,于是出现了物物交换;2)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与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使交换形式由W-W发展为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即W-G-W;3)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与以商人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即W-G-W转变为G-W-G',分工促进了生产的单一化,而商品交换是解决生产单一化与需要多样化矛盾的有效手段。

第二章1.三次产业的划分:世界各国的三次产业分类标准可大体划分为三种:一是以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是否统一为标准确定第三产业部门,两个过程统一时则划入第三产业,否则划入第一或第二产业;二是以生产者离消费者的远近为标准依次归入一、二、三产业;三是以产业是否有形为标准。

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为:第一产业为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第二产业为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第三产业由前二次产业以外的所有行业组成。

而第三产业又划分为两大部分即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并具体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国内商业.对外贸易业、饮食业、物资供销业、仓储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地质勘探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公用事业、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综合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服务业、水利业。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事业、文化艺术事业、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事业、体育事业、社会福利事业。

流通概论简答及案例

流通概论简答及案例

流通概论简答及案例一、什么是流通?流通是指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传递过程,涵盖了商品的销售、物流、供应链等环节。

它是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将生产与销售环节连接起来,实现了供需双方的有效对接。

二、流通的作用是什么?1. 连接生产与消费:流通环节将生产者和消费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将生产的商品传递给需要的消费者,满足市场需求。

2. 促进资源配置:通过流通,资源可以按照需求分配到不同的地区和消费者手中,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

3. 提高社会效率:流通环节对于提高社会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减少商品的浪费和滞销,促使经济资源的高效利用。

4. 创造就业机会:流通业是一个人力密集型的行业,通过发展流通,可以为社会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

三、流通的方式有哪些?1. 直销:生产者直接销售产品给消费者,没有经销商或零售商的参与。

这种方式适用于少数产品或小规模生产者。

2. 零售:由零售商将商品销售给最终消费者,零售商通常位于消费者的交易场所,如商场、超市等。

3. 批发:批发商从生产商或供应商那里购买商品,再将商品销售给零售商或其他批发商,起到商品集散和转移的作用。

4. 物流:物流是指商品在供应链中的运输、仓储和配送等环节,确保商品能够及时地到达消费者手中。

5. 电子商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成为一种新兴的流通方式,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商品的在线销售和交易。

四、流通案例分析案例一:国际物流的挑战与机遇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国际物流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与机遇。

当一个国家的制造业企业想要将产品销售到海外市场时,就需要经过复杂的物流流程。

比如,中国制造的汽车出口到美国,涉及到多个环节,如运输、仓储、海关报关等。

在这个过程中,物流公司需要面对国际运输的时间成本、跨国贸易的法律法规等各种挑战。

然而,随着物流技术和管理的进步,国际物流也带来了许多机遇。

例如,跨境电商的兴起为物流提供了新的业务增长点,许多物流公司通过为跨境电商提供仓储、配送等服务,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发展。

流通概论答案

流通概论答案

流通概论答案流通是指商品和服务从生产者到最终消费者之间的传输和交换过程。

它是现代经济运行的重要环节,对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流通的定义、流通的功能、流通的方式以及流通对经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流通的定义流通指的是商品和服务从生产者到最终消费者的传输和交换过程。

它包括了商品的生产、储存、销售以及消费等环节。

通过流通,商品得以广泛分布并满足人们的需求,实现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供求匹配,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二、流通的功能1. 连接生产与消费:流通环节将商品从生产者传递到消费者,使得生产和消费得以有序连接。

通过流通,消费者得以获得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生产者则能够销售产品,并获得相应的收益。

2. 分散风险:在流通过程中,商品经过多个环节的传递,不同的市场参与者分散了风险。

比如,当某个市场需求下降时,通过流通机制,生产者可以将产品销售到其他市场,避免了单一市场风险的集中。

3. 促进经济增长:流通作为经济活动的基础,对于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流通,货物的价值逐步增加,企业和个人能够获得相应的利润和收入,进而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三、流通的方式1. 直接流通:直接流通是指生产者将产品直接销售给最终消费者,没有中间环节的交易。

这种方式通常适用于小规模生产和消费者集中的场合。

比如,一些小型农场直接将农产品销售给附近的居民。

2. 间接流通:间接流通是指商品通过多个环节传递,最终销售给消费者。

这种方式通常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和分散消费的场合。

其中,商品的流通途径主要包括批发、零售、分销等环节。

四、流通对经济的影响1. 就业创收:流通环节中涉及到了许多中间商,比如批发商、零售商等,它们为商品的传递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了就业的增长。

同时,流通环节也为中间商提供了盈利的机会,为他们创造了经济收入。

2. 增加附加值:通过流通,商品的价格往往会增加,这就是流通环节创造的附加值。

这是因为流通环节中的市场参与者往往会通过提供交易平台、承担风险、提供物流等服务,为商品增加了附加值。

国家开放大学系统国家大学-流通概论所有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系统国家大学-流通概论所有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系统国家大学-流通概论所有答案产品质量规制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的一项重要规制措施。

()答案是:对凡是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无论其政治与社会制度如何,都把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作为规范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法律。

()答案是:对”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我国早在1994年就成立了中国消费者协会,其章程中明确提出了消费者应享有的各项权利。

()答案是:错竞争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运行机制。

()答案是:对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包括()。

答案是:构建“无缝衔接”的管理体系, 营造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 打造健全完善的法律环境, 建立统一高效的市场体系我国未来流通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

答案是:大型零售店铺规制政策, 特殊商品的流通政策, 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政策, 流通现代化政策, 流通组织化政策流通政策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答案是:符合市场经济原则, 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原则, 充分体现现代流通特征的原则, 经济、社会与环境目标相互兼顾的原则, 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原则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流通领域的现行规制()。

答案是:服务质量规制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流通体制改革的内容()。

答案是:提升流通规模在特殊商品的流通政策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特殊商品()。

答案是:供给弹性大的商品在海外设立零售企业要面对陌生的市场环境,风险非常大。

()答案是:对”跨境电子商务可以减少交易双方之间的中间环节,从而降低销售成本。

()答案是:对”与其他进入方式相比,并购的最大优点是流通企业只需要极少的前期投资,成本最小。

()答案是:错零售企业进行国际化投资一般有独资经营和合资经营两种方式。

()答案是:对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方式包括()。

答案是:跨国独资并购, 跨国合资, 战略联盟流通国际化动因中的拉动因素包括()。

答案是:国外市场的发展机会, 国外市场落后的零售结构流通企业选择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内部影响因素包括()。

答案是:流通企业规模, 流通企业的专业技能, 国际化经验在跨境电商的运营模式中,()主要聚焦全球碎片化的中小订单市场。

流通概论

流通概论

1.正规连锁:是指以单一资本直接经营11个以上的零售业或饮食业,也称所有权连锁。

它在管理上具有高度统一性。

2.超级市场:在我国,是指采取自选方式,以销售食品为主,生鲜品占一定比重,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零售店。

3.批发市场:是指集中进行现货批量交易的场所。

4.物流管理:是指对物流构成要素的系统管理,或者说是对物流过程的管理。

在中国,它被定义为:“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5.供应链:是指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络结构。

6.配送中心:在中国,它被定义为: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主要为特定的用户服务;配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小;多品种、小批量;以配送为主,储存为辅。

1.商业产出弹性系数2.零售商业3.正规连锁4.商品组合5.流通金融6.商品交换7.零售要素组合8.特许连锁9.商品结构10.批发市场11.商圈分析12.商品陈列13.流通金融14.物流信息管理15.代理配送1.货币出现以后,使商品交换分离成两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即卖和买。

买是商品的第一形态变化,即商品转换为货币;卖是商品的第二形态变化,即货币转化为商品。

正确错误2.店铺外观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店铺的吸引力与辐射力,从而影响零售商的经营绩效。

错误正确3.零售商的销售过程是销售人员与顾客自始至终的双向沟通过程。

错误正确4.制造商或消费者的购销活动也是重要的商业活动。

错误正确5.现代物流对企业不仅仅意味着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提供便捷迅速的服务。

错误正确6.一些配送中心既可能是多功能、多商品的配送中心,也可能是区域性的“综合性多功能区域配送中心”。

错误正确7.商品流通政策是一种公共政策,但不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

正确错误8.一般来说,一个店铺的卖场面积应占店铺使用面积的70-80%。

正确错误9.网上贸易是一种“一对一”的交易形式,以网络为媒介,供需双方建立联系,完成购销活动正确错误10.现代物流产业被誉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流通概论”自测题参考答案

“流通概论”自测题参考答案

“流通概论”复习题第一章一.概念1.社会分工P4.(1)2。

商品交换P5 (3)3。

商业P8 (5)四简答题1。

商品交换的两个前提是什麽?P5 (最后一段)2.简述商品交换的三个发展阶段P6-P73。

商业为什麽能够产生?P7-P84。

常用的商业分类有几种?请举例说明P9-105。

零售商业三次革命的主要内容是什麽? P20-P226. 简述批发商业的发展P22-P23五分析论述题1。

试论商业的产业特征P10-P122。

结合国内外商业发展的实际,分析商业的主要贡献P13-P20第二章一.概念1.零售P32 (1)2。

零售商业P32 (1)3。

业种P35 (1)4。

业态P35 (1)5。

零售要素组合P39 (最后一段)四。

简答题1。

与其他产业相比,零售商业具有哪些特点?P332。

零售商业的主要功能是什么?P33-P343.按业种分类法可以将零售商业划分为几种?P354。

中外零售商业的主要业态有哪些?P365。

有几种理论假说可以解释零售业态的变迁?其主要观点是什么?P44-P46 6。

零售要素组合的组合要素有哪些?P40-P417。

老鼠营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P42 (表)五。

分析论述题1。

试分析零售商业的环境因素P37-P392。

试述我国零售商业的发展趋势P47-p57第三章一。

概念1.百货店P64(1)2。

超级市场P71 (6)3。

专业商店P75(2)4.连锁店P66 (2) 5.正规连锁P68 (最后一段)6。

特许连锁P69 (7)7。

自由连锁P70 (最后一段)8。

便利店P77(1)9。

仓储式商店P78 (1)10。

购物中心P78 (5)11。

邮购商店P80 (4) 12.. 访问销售P80 (最后一段)四。

简答题1。

简述百货店的经营特征和主要优缺点P65-P662。

百货店的产生为什么被称为第一次零售业革命? P643.. 简述超级市场的经营特征和主要优缺点P71-P724。

简述超级市场的业务构成P745。

2019年电大《流通概论》期末考试全网最全必考重点【精编已整理】

2019年电大《流通概论》期末考试全网最全必考重点【精编已整理】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第二部分简答题1. 商品条码有哪几种?如何应用?(1)商品条码按编制部门和使用范围,可分为通用商品条码和内部商品条码两类。

⑵通用商品条码是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统一制定的,在世界范围内通用的商品编码。

我国通用商品条码国家标准,是采用国际物品编码协会的EAN码结构,由13位数字组成,包括前缀码、制造商代码、商品项目代码和校验码四个部分。

前缀码(P1 P2 P3):由3位数字组成,用来识别商品的制造国家(或地区),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分配注册。

制造商代码(M1 M2 M3 M4):由4位数字组成,用来标识商品的制造厂家。

商品项目代码(11 12 I3 I4 15 ):由五位数组成,用来识别制造商生产的不同商品类别。

由制造商根据有关要求,自行按一定的编码规律编制。

商品项目代码,也要按产品的种类分组设置,保证在系统内不重复。

校验码(C):由1位数字组成,用来避免商品代码的录入错误。

它是由前12位代码按一定的数学方法计算出来的,商品条码在录入计算机时,系统自动计算校验,如与校验码不符,将提示录入错误,需重新录入。

(3)内部商品条码。

内部商品条码由企业自行编排和制作,但也应遵循通行的编码规则,表明商品的类别和流水号码。

最左边一位数字应作为内部码标识,以与通用条码相区别,最后一位也应是校验码。

内部商品条码的商品类别,应按国家统一要求按层次分类编制。

为与通用条码相统一,最好也是13位数字。

应用:⑴商品销售;⑵自动补充商品;⑶商品盘点;⑷商品采购。

2. 简述超级市场的经营特征和主要优势。

与其他业态相比,超级市场的经营特征主要表现在:(1)商品构成是以食品、衣服、日用杂货等常用必需品为主;实行顾客自我服务和一次集中结算的售货方式;薄利多销,商品周转速度快;商品新鲜、洁净,明码标价,并在包装上注明商品的质量和重量;实行商品经营管理制度,按部门陈列商品;一般周边设有停车场。

(2)超级市场的主要优势在于:由于批量采购;敞开式售货,自助挑选,低价销售,对消费者有较大的吸引力。

流通概论小抄(简答题和论述题)

流通概论小抄(简答题和论述题)

《流通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简答题和论述题)1、商品交换的两个前提条件是什么?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所有者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相互自愿让渡商品所有权的经济行为。

要进行商品交换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明晰的产权制度。

社会分工一经产生,便立即导致了个人产品供给单一化和产品需要多样化之间的矛盾,于是在分工者之间便有了互为供给者和需求者的经济关系。

因此,社会分工的存在为商品交换提供了前提和可能,没有社会分工就不会产生产品供给单一化与产品需要多样化的矛盾,从而也就不会有商品交换。

要维持正常的商品交换,交换双方必须相互承认对方是各自产品的所有者,即明晰的产权制度,并在平等互利、自愿让渡、等价交换的基础上进行交换,这是商品交换的第二个前提条件。

对商品交换来说,两个条件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2、简述商品交换的三个发展阶段。

从历史发展来看,商品交换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物物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和以商业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①商品—商品(W—W):物物交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首先,商品的价值无法得到充分、准确的表现,从而很难保证等价交换的进行;其次,交换双方必须彼此都需要对方的产品,否则交换就无法进行。

这些局限性给交换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限制了商品交换的发展。

②商品—货币—商品(W—G—W),也就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形式的出现,是商品交换过程的革命,它解决了物物交换的困难,突破了交换的时空限制,商品交换的双方可以在不同时间、地点进行交换活动;它促进了横向经济联系,使商品交换的时空范围扩大了,为进一步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创造了条件。

但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也孕育着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③G—W—G,即以商人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商人的出现,使原有的交换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进一步扩大了商品交换的规模和空间范围,节约了生产者用于交换的时间和费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3、商业为什么能够产生?在自然经济中,没有产品交换也能进行生产。

流通概论复习纲要

流通概论复习纲要

流通概论复习纲要《流通概论》复习纲要一、名词解释:交换商品流通流通产业流通功能物流服务商流通渠道零售商圈经销代理商批发独立批发商流通服务商商品交易所物流供应链包装电子商务经济全球化二、简答;1、个人消费者的需求有哪些特征?2、现实中的商流形式有几种?3、流通产业的特征有哪些?4、流通的功能有哪些?5、零售的概念、特点与功能?6、简述零售经营要素的内容?7、商业街的概念、特点与功能?8、何谓“经纪”?经纪有何特点?9、简述批发商用户的购买特点?10、何谓“物流“?物流活动的功能要素有哪些?11、供应链管理的本质特征有哪些?12、电子商务的特点及其对流通的影响?13、何谓“流通信息”?其特征及对流通的作用有哪些?14、零售国际化的形式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三、论述题:1、试述社会经济系统的构成及其职能?2、结合实际阐述流通对生产、消费和分配的作用?3、试述批发市场的主体、交易规则与交易方法?4、分析外资零售企业中国市场扩张的战略特征?四、单项选择:1、人类社会的第三次大分工,出现了()A、物——物交换B、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C、以商人为媒介的商品交换D、以电子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2、手工业与农业分工是人类的()大分工A、第一次B、第二次C、第三次3、按性别、年龄分工是属于()分工形式A、自然分工B、内部分工C、社会分工4、()是商品交换产生的前提A、社会制度B、剩余产品C、社会分工5、“商流”是指()由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转移过程A、商品实体B、商品所有权C、商品信息D、商品生产者6、将国民经济划分成三大产业,流通属于()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7、商品所有权能够转移的首要条件是()A、商品能满足消费者需求B、适当的交易价格C、良好的沟通渠道8、流通方式的第二次变革是()A、货币的出现B、专业化商人的出现C、电子计算机、网络在流通中的应用。

9、商品的()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的过程称为物流过程A、商品所有权B、商品实体C、商品的经销权10、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称为()A、商品价格B、商品成本C、商品流通成本11、商品在流通渠道内以价值形态转移,表现为()A、商品实体在空间上的转移B、商品所有权在渠道成员之间的转移12、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过程中,商品所有权至少要转移()A、一次B、二次C、三次D、四次13、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发生的所有权转移称为()A、物流B、商流C、信息流D、客流14、从生产领域经批发、零售到消费领域转移的过程中,商品所有权权转移()A、一次B、二次C、三次D、四次15、商品从生产者经零售商流向最终消费者。

流通概论笔记期末总结

流通概论笔记期末总结

流通概论笔记期末总结一、流通概论的基本概念1. 流通: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质转移和信息传递过程。

包括采购、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

2. 流通方式:直销、批发、零售、电子商务等不同的商品流通方式。

3. 流通业态:商业、物流、金融等不同的流通业态。

4. 流通渠道:生产者、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等各个环节组成的商品传递渠道。

二、流通渠道的组成和运作1. 直接流通渠道:生产者直接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其中可以包括生产者零售、生产者特许经营等模式。

2. 间接流通渠道:包括批发零售流通渠道和代理商流通渠道。

3. 批发渠道:生产者将商品批量销售给中间商,中间商进行一定的再加工和包装后再销售给零售商。

4. 零售渠道:商店或超市直接销售给消费者。

5. 代理商渠道:生产者通过代理商将商品销售给消费者,代理商在销售过程中扮演了信息传递、市场开发、销售推广等角色。

三、流通企业的运营管理1. 采购管理:包括采购计划、供应商评估、采购合同管理等,旨在获得最佳质量和价格的原材料和产品。

2. 仓储管理:包括仓储设备的选择和布局,库存管理和配送管理等,旨在提高仓储效率和产品及时性。

3. 物流管理:包括运输管理、包装管理和配送管理等,旨在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

4. 销售管理:包括销售计划、销售预测和销售渠道管理等,旨在提高销售业绩和拓展市场份额。

5. 供应链管理:包括供应商选择、供应商协同和供应链优化等,旨在建立高效的供应链体系。

6. 电子商务: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进行商品销售和交易的形式,旨在提高销售效果和拓展市场。

四、流通概论的应用实践1. O2O模式:线上线下结合的商业模式,通过线上渠道引流、线下渠道互动,实现线上线下流通的有机融合。

2. 微信支付:利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设备,实现线上线下支付的便捷化和快速化。

3. 物流外包:将物流业务委托给专业物流公司,通过专业设备和技术,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

4. 供应链金融: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为流通企业提供融资、风险管理和金融服务。

流通概论简答题总汇

流通概论简答题总汇

1、联系所在地区的实际,说明商业对充分就业的贡献。

答:我们知道,商业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对劳动力有较强的吸纳能力。

正因为这个特征,才使商业成为一个对充分就业有特别贡献的产业。

实践证明,一国就业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业的发展水平。

从各国实际情况来看,商业的确承担了相当大部分的就业任务。

因此,有的国家甚至把扶持、发展商业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一项经济政策。

2、零售商业三次革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零售商业的第一次革命的标志是现代意义的百货店的诞生。

最早的百货店是19世纪50年代法国巴黎人创设的“大百货公司”。

60年代以后,百货店很快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在美国迅速发展起来。

百货店的出现,是零售商业对以机械化为基础的大量生产体制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尤其是大城市加快发展的直接反应。

因而百货店是现代零售业的最主要形式。

连锁商店的产生,是继百货店出现以后,零售商业的又一次革命。

连锁商店的原型可追溯到中世纪晚期,德国的富格尔公司在15世纪时就在欧洲各地设立了许多分店;17世纪中叶,日本的三井公司也开办了连锁形式的商店。

一般认为,现代意义的连锁商店于1859年在美国诞生。

20世纪20年代以后,连锁商店迅速发展,1967年美国连锁商店所实现的销售额已占压倒优势,欧洲和日本的连锁商店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很快取得了优势地位,成为零售商业领域的主力军。

零售商业的第三次革命是超级市场的产生。

20世纪30年代,超级市场首先出现在美国,随后逐渐被引进到日本和欧洲。

超级市场产生以后,发展十分迅速,经营范围也不断扩大,经营的商品由生鲜食品和加工食品扩大到服装、电器和日用杂品,且店铺规模不断扩大,管理手段也日益现代化。

超级市场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方式,而且改变了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并对生产和流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与其他产业相比,零售商业具有哪些特点?答:(1)交易次数频繁,交易批量小;(2)对店铺选址及店铺设计有较高的依赖;(3)经营场所分散,经营受商圈的限制。

流通概论考试重点

流通概论考试重点

流通概论考试重点流通概论题型:单选 20分名词解释 15分简答 20分论述10分案例分析 15分计算题 20分名词解释:1、分工:组织或个人各自从事不同的工作或活动。

2、交换: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组织相互提供各自活动及其成果的行为。

3、商品流通:商品或服务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的过程。

4、活垂直竞争:指零售商与批发商、制造商等为争夺渠道权利或渠道利益而进行的竞争。

5、分配:把社会产品分归国家、社会集团和社会成员的动,包括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

6、流通产业:专门以商品流通为经营(活动)内容的营利性事业。

12、直复营销:也叫直接回应的营销。

它是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个性化的沟通媒介或沟通方式向目标市场成员发布产品信息,以寻找对方直接回应的营销方式。

13、市场区域:市场区域是指市场的地理规模、位置,以及与生产者之间的距离。

14、市场规模:市场规模是指市场中最终用户的数量。

15、正规连锁:以单一资本直接经营11个商店以上的零售业或餐饮业组织。

16、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

选择题:1、分工的形式包括:自然分工(年龄、性别的差异)、内部分工(组织内部的分工现象)、社会化分工(组织体系外部、社会范围内)2、流通产生于分工,发展于交换。

3、交换分为劳动的交换(指劳动成果是由两个以上共同完成的)和劳动成果的交换(产品交换、商品交换)。

4、商品交换的提前:明晰的产权制度(交换主体彼此独立、互不隶属);分工与专业化。

5、商流指所有权转移;物流是商品实体转移;信息流是非实物化的,是商流与物流的前提和状态反映,包括交易信息、物流信息、市场信息。

6、PB:自有品牌战略(零售商利用自己的品牌开发商品和进行销售)7、社会经济系统四要素:生产、消费、流通、分配8、初次分配主要指征收,再次分配是政府将税收通过预算再投入公共物品的生产过程。

流通概论知识点总结

流通概论知识点总结

流通概论知识点总结一、流通的概念与作用1. 流通的概念- 流通是指商品和服务在生产者、经销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传递和交换过程。

- 流通是指货物、劳务和资金等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从一个经济单位传递到另一个经济单位过程。

2. 流通的作用- 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 满足社会需求- 扩大市场规模- 丰富人民生活- 促进社会生产- 资金流通,推动社会经济运转二、流通环节1. 生产者- 生产者是指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经济单位,包括各类生产企业、农牧业、渔业、采矿业等。

- 生产者通过生产活动获得产品和服务,并将其送到市场进行交易。

2. 批发商- 批发商是指以规模较大为主要特征,通过购进商品或服务取得所有权,按较低价加点后转销给零售商或其他经济单位的商业企业。

- 批发商在流通环节中发挥着调节市场的功能,为生产者和零售商之间搭建桥梁。

3. 零售商- 零售商是指将批发商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以零售价格销售给最终消费者的商业企业。

- 零售商在流通环节中直接接触最终消费者,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商品和服务直接进入消费者手中的渠道。

4. 消费者- 消费者是商品和服务最终的使用者,购买商品和服务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欲望。

- 消费者通过购买商品和服务向生产者提供市场需求,推动市场流通的运转。

三、流通方式1. 直接交换- 直接交换是指商品和服务直接以换物或劳务交换的方式进行流通。

- 直接交换方式在早期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是最早的交易形式。

2. 间接交换- 间接交换是指商品和服务通过货币作为媒介来进行交换的方式。

- 间接交换方式的出现标志着商品流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交易的规模和效率。

3. 线上交易- 线上交易是指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易的方式。

- 线上交易方式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流通模式,提高了交易效率和便利性。

四、流通方式的优缺点1. 直接交换优点:节省货币流通成本,直接满足双方需求。

缺点:交易范围有限,需求匹配难度大。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流通概论》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054)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流通概论》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054)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流通概论》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054)一、简答题1.请说明决定消费者需求变化的因素有哪些?答:由于零售商业的购买者是个人消费者,因此个人消费者的需求状况与变化,是零售商业的重要影响因素。

而决定消费者需求变化的因素有:(1)收入水平。

(1分)消费者收入水平的增长会导致两个变化:一是消费倾向的降低,即收入水平越高,用于直接消费的收入比率则越低。

二是消费结构的变化,即随着收入水平提高,消费者用于食品及其他生活必需品的支出会相对降低,从而使零售商业结构发生变化。

(2分)(2)人口结构。

(1分)世界人口结构变化的共同趋势是:老龄人口、单身人口、城市人口及郊区人口的比率逐步上升。

(1分)(3)家庭规模。

(1分)家庭规模变化的一个趋势是小型化。

(1分)(4)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

(1分)在现代社会,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的变化是极为显著的,如女性的充分就业、消费注重个性化等。

(2分)2.说明超级市场的经营特征。

答:与其他业态相比,超级市场的经营特征主要表现在:(1)商品构成是以食品、衣服、日用杂货等常用必需品为主;(2分)(2)实行顾客自我服务和一次集中结算的售货方式;(2分)(3)薄利多销,商品周转速度快;(2分)(4)商品新鲜、洁净,明码标价,并在包装上注明商品的质量和重量;(2分)(5)实行商品经营管理制度,按部门陈列商品;(1分)(6)一般周边设有停车场。

(1分)3.说明店铺位置选择的区域特点。

答:具体来说,店铺位置要尽可能选择具有下列特点的区域:(1)商业活动频度高的区域。

(1分)闹市区的商业活动极为频繁,将店铺选择在该区域,对提高销售额是十分有利的。

(1分)(2)人口密度大的区域。

(1分)居民集中、人口密度高的区域也是理想的店铺地址。

(1分)(3)客流量大的区域。

(1分)客流量越大,购物的可能性也就越大,选择客流量大的区域开店,有利于提高销售额。

(1分)(4)交通便利的区域。

国家开放大学《流通概论》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流通概论》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流通概论》章节测试参考答案第一章流通导论一、单项选择题1、在直接流通的情况下,流通风险由生产者和()共同承担。

A. 批发商B. 消费者C. 零售商D. 物流服务商2、商品实体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的过程,一般称为商品的()过程。

A. 商流B. 物流C. 信息流D. 资金流3、一般情况下,人们将()理解为“买卖”。

A. 商品流通B. 交换C. 交易D. 营销二、多项选择题1、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流通功能的是()。

A. 商品所有权转移B. 物流功能C. 成本节约D. 信息传递E. 风险分担2、批发商在分销渠道中的功能包括()。

A. 组织货源B. 销售与促销功能C. 检查质量D. 融资功能E. 信息反馈功能3、在下列选项中,流通方式的变革包括()。

A. 由直接流通到间接流通B. 由复合流通到批零分离式流通C. 由现货贸易到期货贸易D. 由现实空间交易到虚拟空间交易E. 由自营物流到专业化物流三、判断正误题1、流通过程是商流、物流与信息流的统一。

(√)2、商流过程也就是交易过程,一般发生在两个及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个人或组织之间。

(√)3、商流与物流一直是并行的。

(×)4、信息不仅是商流与物流的前提,也是商流与物流状态的反映。

(√)第二章流通产业一、单项选择题1、世界商业史上第一个实行新型销售方法的现代大量销售组织是()。

A. 连锁超市B. 百货商店C. 超级市场D. 无店铺零售2、1859年,世界公认的第一家较为正式的连锁商店在()成立。

A. 英国B. 美国C. 法国D. 德国3、下列哪一种形式不属于无店铺零售()。

A. 目录销售B. 电话购物C. 电视购物D. 配送中心二、多项选择题1、在下列选项中,狭义的流通产业包括()。

A. 批发业B. 零售业C. 住宿和餐饮业D. 物流业E. 租赁和商业服务业2、在下列选项中,按经营对象划分的流通产业是()。

A. 生产资料流通产业B. 消费品流通产业C. 工业品流通产业D. 服装流通业E. 批发业3、在下列选项中,连锁商店的基本特征包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商业为什么对劳动力有较强的吸纳能力?答:商业之所以对劳动力有较强的吸纳能力,其主要原因是:(1)消费者对商业部门所提供服务的最终需求不断增长,要求商业部门投入更多的人力、物理和财力资源,以增强服务能力。

(2)其他产业部门对商业部门的“中间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要求商业部门扩大就业规模。

(3)商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低于其他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4)商业劳动具有较强的“个人化”与“家庭化”倾向,从而使商业领域的个体经营的比重远远高于制造业。

同时,个体商业经营的市场进入障碍很低,因此,许多个人或家庭比较容易进入商业领域从事个体经营。

从全社会来看,这也是促使商业具有较强的劳动力吸纳能力的重要原因。

(5)与制造业相比,商业并不特别需要体力和高度专业化技术的劳动力,对劳动力资质条件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可以吸纳大量的普通劳动者就业。

2.零售商业三次革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零售商业三次革命的主要内容是:(1)零售商业第一次革命的标志是现代意义的百货店的诞生。

世界上第一家百货商店是阿里斯蒂德·布西科与其合伙人于1852年在法国巴黎创办的博玛尔谢商店。

19世纪60年代以后,百货店很快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在美国迅速发展起来。

百货店的出现,是零售商业对以机械化为基础的大批量生产体制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尤其是大城市加快发展的直接反应。

因此,百货店是现代零售商业的最主要形式。

(2)连锁商店的产生式继百货店出现以后零售商业的又一次革命。

一般认为现代意义的连锁商店于1859年在美国诞生,20世纪20年代以后,连锁商店迅速发展,1967年美国连锁商店所实现的销售额已占压倒优势;欧洲和日本的连锁商店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很快取得了优势地位,成为零售商业领域的主力军。

(3)零售商业的第三次革命是超级市场的长生。

米切尔·卡伦在美国纽约长岛创办的金·卡伦食品店标志着超级市场首先在美国诞生,随后,这一业态形式逐渐被引进到日本和欧洲。

超级市场产生之后,发展十分迅速,经营范围也不断扩大,经营的商品由生鲜食品和加工食品扩大到服装、电器和日用杂品,且店铺规模不断扩大,管理手段也日益现代化。

超级市场的出现,又一次掀起了流通革命的浪潮,不仅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方式,而且改变了消费者的生活方式。

3.零售营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零售营销的主要特点有:主要顾客是个人;购买者以女性为主;购买动机或原因是为了获得效用;购买态度是以感性为主;购买批量小而购买次数较多;付款方式以现金或信用卡为主等等。

4.简述超级市场的经营特征和优势?答:(1)与其他业态相比,超级市场的经营特征有:商品构成是以食品、衣服、日用杂货等常用必需品为主;实行自我服务和一次性集中结算的售货方式;薄利多销,商品周转速度快;商品新鲜、结晶,明码标价,包装上著名商品的质量与重量;实行商品经营管理制度,按部门陈列商品;设有停车场。

(2)超级市场的经营优势在于:进货成本较低;由于低价销售,对消费者有较大的吸引力;采用自我服务,可以节省人工费用;商品开架陈列,方便消费者的选购。

5.为什么说店铺选址对零售经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答:这是因为,顾客选择商店进行购物时,店铺的位置是索考虑的最重要因素,同时,店铺的空间位置也是形成差别化甚至垄断经营的重要条件。

零售经营者可以随时改变他们的价格、商品组合、服务内容与促销手段等营销组合要素,但是店铺的位置一旦决定就很难改变了,因此,占据优越的店铺位置是获得其他竞争者不易模仿的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具体来说,其重要意义表现为:店铺选址是一项大的、长期性投资,关系到零售企业的发展前途;店铺选址是零售经营者确定经营目标、制定经营策略的重要依据;店铺选址也是影响经营效率的重要因素。

6.商品陈列有哪些技术要求?答:商品陈列的技术要求主要有:(1)陈列高度及位置。

一般来说,商品陈列高度的有效范围在离地面的06-1.8米之间。

其中又可分为:上段、黄金段、中段和下段四段。

(2)标题说明。

商品陈列要富有简单的标题或文字说明,以帮助顾客了解上平的具体销售地点、商品的性能和用途。

卖场的商品成列标题可分为大标题、中标题和小标题。

大标题主要按商品大类制作,并不知在不同营业区分界处的货架上方显著位置上。

中标题主要布置在陈列货柜或货架、壁面或推车上。

小标题主要用于具体商品上。

(3)背景色彩。

在选择背景色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不能太显眼;不使用补色;选择与商品同系统的色调;多使用冷色。

(4)陈列技巧。

为提高销售业绩,可使用各种技巧进行陈列,已达到吸引顾客注意,唤起顾客购买欲望的目的。

7.如何完善和调整商品结构?答:零售企业商品结构的完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完善主力商品、辅助上平和关联商品的结构;另一方面完善高、中低档商品的结构。

(1)主力商品、辅助商品和关联商品的配备。

一般来说,主力商品要占绝大部分,而辅助商品和关联商品的比重则营销一些。

主力商品的数量和销售额要占商品总量和全部销售额的70%-80%。

辅助商品和关联商品约占20%-30%,其中关联商品应确实与主力商品具有很强的关联性。

若发现在经营过程中,商品结构发生了变化,应迅速调整,使之趋于合理。

(2)高、中、低档商品的配备。

三者的配备比例,是由企业目标市场和消费阶层的需求特点决定的。

在高收入顾客占多数的地区,高档商品应占大部分;在低收入顾客占多数的地区,则应以低档商品为主。

高、中、低档商品结构的配备,受顾客消费结构的制约,当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时,企业应相应调整高、中、低档商品的比重。

另外有些商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企业要随季节的变化随时调整商品的结构。

8.未来批发商业的发展方向是什么?答:从总体上看,批发商业将呈现一下发展趋势:(1)组织化。

它包括两层含义:意识批发商自身的组织化;而是用户组织化。

批发商自身的组织化包括经营组织化和地域组织化。

经营组织化主要通过组建批发商业企业集团获通过批发商也的连锁经营来实现。

地域组织化主要通过组建批发商业团地的方式来实现。

(2)信息化。

它主要包括两项内容:意识高效率的信息搜集、加工和处理系统;二是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信息。

从发展趋势来看,全社会化的信息化程度越高,用户希望批发商提供的信息量越大、内容越多、质量越好、速度越快,这就要求未来的批发商不仅要进一步完善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管理系统,而且还要进一步提高提供信息的质量。

(3)物流化。

物流功能是批发商业的重要功能,对批发商业来说,物流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其经营的成功与否。

从发展趋势来看,批发商用户对物流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批发商业必须在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上做出更大的努力,特别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批发商更应该将工作重点转向物流,将提高物流服务能力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来培养。

(4)专业化。

与零售业态的多样化特点相适应,批发商的专业化趋势将越来越明显,各种专业批发商将成为批发商的主流,并由“业种批发”向“业态批发”转变。

9.商品交易所对上市商品有哪些规定?答:商品交易所的上市上平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必须是耐久性商品(2)必须是替代性商品(3)必须是大量需求与大量供给的商品(4)必须是供求波动或价格波动较大,且没有管制或不具垄断性质的商品。

10.说明批发市场的交易方法?答:批发市场的交易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拍卖交易(2)投标交易(3)协商交易(4)凭样品交易(5)凭规格交易(6)凭标准品级交易。

11.按电子商务的交易对象分类。

电子商务可分为哪些类型?答:按电子商务的交易对象分类,电子商务可分为五种类型:(1)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简称B to C;(2)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简称B to B;(3)消费者对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简称C to C;(4)对等电子商务,简称P2P电子商务。

在这种电子商务中,使用对等网络技术,互联网用户不需要通过中央WEB服务器就可以直接共享文件和计算机资源。

(5)移动商务,是指通过移动通讯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并且利用手机、PDA等移动终端开展各种商业经营活动的一种新电子商务模式。

12.与传统的市场营销相比,网络营销有哪些特点?答:与传统的市场营销相比。

网络营销有以下特点:(1)商品交易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网络营销是通过互联网传递信息,在网上完成交易活动。

(2)营销侧率发生了变化。

应建立起适用于网络营销的营销策略。

(3)商品交易的对象发生了变化。

网络营销针对的是网络客户,客户群体发生了变化,网络客户有独特的消费心理和消费需求。

(4)商品交易的范围发生了变化。

从交易的地域看,网络营销有着更广泛的范围,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但网络营销的商品有一定的限制。

(5)交易双方的交流方式发生了变化。

网络营销利用电子化手段传递信息,交易双方交流顺畅,使客户在营销过程中的地位得到提高,网络营销是一种互动式的定制营销,企业可根据客户的要求改进产品设计,引导客户消费。

13.说明中国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意义?答:(1)现代物流产业是由郭明经济中各个领域的物流经济实体构成的,包括以下几个层级:意识物流基础业;二是物流装备制造业;三是自营物流业;四是物流服务业;五是物流咨询业,即向物流服务企业和生产厂商提供物流解决方案、物流管理软件以及定制系统开发等服务的咨询服务企业和开发企业。

(2)中国现代物流产业的反战起步比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晚了20年,目前大多数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相当于这些国家20世纪802年代前后的水平,总体上才刚刚进入现代物流发展阶段。

近年来,由于电子商务的推动和先进外资企业的示范,政府和企业界已经开始重视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为题,有关物流的发展规划已经列入国家的相关发展规划,企业也纷纷导入现代物流管理,再造、优化业务流程,强化信息管理。

(3)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十分重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将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将大大提高中国企业国际竞争能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将积极推动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将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

14.说明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的区别。

答:(1)两者有明显的区别。

第三方物流,又称契约物流或外包物流,是相对于卖方即销售方的第一方物流和买方即采购方的第二方物流而言的,凡是由社会化的专业物流企业按照货主的要求所从事的物流活动都属于第三方物流。

(2)从狭义上看,第三方物流是指能够提供现代化、系统化、定制化和连续性、增值性物流服务的物流服务企业。

第三方物流是物流社会化的产物,是物流服务的一种高级的、成熟的形态。

(3)第四方物流同样是相对于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物流而言的。

第四方物流是一个供应链集成商,他调集和管理组织自己的以及具有互补性服务提供商的资源、能力和技术,以便为用户提供一个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