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概况

合集下载

宋代文学概况2018

宋代文学概况2018

184页 辛弃疾是词史上最杰出的作 家,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他以词抒 发抗金救国的爱国情怀,痛斥南宋统治 者的腐败无能,词风气势纵横,雄浑豪 放,亦有摧刚为柔之作。他还以经史诗 文俗语入词,大大增强了词的表现力, 是继苏轼之后豪放词派的代表性作家。 南宋末年影响较大的词人是姜夔, 他精通音律,以清疏空灵之笔抒写自己 落魄江湖的凄苦情怀,成为清雅词派的 代表作家。
范成大的田园诗,继承和发展了陶 渊明、王维的田园诗的成就,成为古代 田园诗的集大成者 。 杨万里的诗以描绘大自然为主,具 有幽默诙谐、活泼生动、通俗自然的特 色,被称为“诚斋体”。 尤袤的诗以平淡婉雅著称,但成就 较前三者为逊色。

南宋后期宋金对峙局面相对稳定,出 现徐照、徐玑、赵师秀,翁卷等“四灵诗 人”和刘克庄、戴复古为首的江湖诗派, 他们的诗作着重抒发个人情怀,内容狭窄, 诗风或清新优美或真率自然,各有特色。 南宋末年,民族矛盾尖锐,抗元英雄 文天祥以诗歌记录他率兵救国的艰险经历, 抒发他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为宋诗坛写 下最后光辉的一页。
3、理学思想的盛行与重道轻文的倾向:
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形成,一般认为是从周敦颐 开始,其后主要人物有北宋的张载、程颐、程颢、 邵雍,南宋的朱熹、陆九渊等。 宋代理学是将儒、道、释三教和而为一,提倡格 物致知,诚心正意,处理好天理与人欲的关系。 理学家们的哲学派别各有不同,但在文学上都 一致重道轻文,过于强调道的表达,可能会影响作 者情感的表达,由于理学盛行,宋代文学说教风气 较重。
南宋散文以政论文和小品文较为兴 盛。爱国志士把散文作为进行政治斗争 和思想斗争的工具,揭露南宋投降派的 卖国实质,驳斥和议的谬论,陈述抗金 的战略战术等。胡铨、陈亮、叶适是较 有影响的政论文作家。 南宋小品文是我国小品文发展的成 熟阶段,摆脱了前代小品文仅为诗文附 庸的地位,以著作形式正式登上文坛。

中国古代文学史之宋代文学概说.

中国古代文学史之宋代文学概说.

第一章宋代文学概说一、宋代社会文化背景1、崇文抑武的国策“杯酒释兵权”;官僚大多出身于文人;文官待遇的优厚;军事力量的孱弱2、城市经济的繁荣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士大夫优裕的生活;词的兴盛与传播;3、民族矛盾的激化4、理学的兴盛5、高度成熟的文化天水一朝人智之活动与文化之多方面,前之汉唐,后之元明,皆所不逮也。

(王国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二、宋代文学成就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处于转型时期,一方面传统的诗、文和源于民间的词已经高度成熟、定型,另一方面新兴的话本小说、戏剧等叙事文学开始登上文学殿堂,为后世元、明、清文学重心的转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宋代文学成就——诗歌1、宋代非常重视诗歌创作。

诗人众多,著作大盛。

而且,宋诗也表现出不同于唐诗的独特风貌。

清吴之振《宋诗钞》说:“宋人之诗,变化于唐,而出其所自得,皮毛落尽,精深独存。

2、与唐诗相比,宋诗呈现出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特点。

3、唐诗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宋诗内敛温和,平淡瘦劲;唐诗外扬热烈、色泽丰美。

各有千秋,各有所长。

宋代文学成就——散文宋代散文成就超过唐文,表现在:1、文体多样化。

欧苏吸收骈文辞采、声调之长,以构筑古文的节奏韵律之美。

2、融合古文的议论、叙事和抒情三种功能,使古文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更好地结合起来。

如欧苏之文。

3、风格丰富多彩,整体上平易畅达,简洁明快,更切于实用,奠定了以古文为主,骈文为辅的文章局面。

宋代文学成就——词1、流派众多,名家辈出,佳作如林。

2、完成了词体的建设,艺术手段成熟。

词的声律、章法、句法都建立了严格的规范。

3、在题材和风格上,开拓了广阔的领域。

题材应有尽有。

风格上婉约和豪放,清新与秾丽并存。

三、宋词的繁盛和发展宋词的繁盛词是宋代最引人注目,最具代表意义的文学样式。

宋代是词创作的鼎盛时期。

宋词繁盛的原因1、宋代城市经济的高度发展2、宋代社会的阶级特点3、宋代文人的创作心态4、唐五代词的传承与影响宋词的发展北宋前期词坛概况:北宋前期,词的创作出现兴盛的局面,柳永、晏殊、欧阳修等代表着这一时期词坛的最高成就。

(完整版)宋代文学概况

(完整版)宋代文学概况
(三)散文
1.欧阳修与诗文革新运动
(1)诗文革新运动。宋仁宗时期,欧阳修知贡举,发起了诗文革新运动,提出“文以明道”,重视“道”对“文”的决定作用,注重文学对政治的服务关系,同时注重文学本身的价值。诗文革新运动取得了巨大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欧阳修周围,团结起了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等五人,他们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一起被成为“唐宋八大家”。
(1)通过削弱、分散宰相权力,严密控制地方官员,实现行政的中央集权。
(2)通过建立直属朝廷的财政管理系统、司法系统,实现财政、司法的中央集权。
(3)通过儒臣治军、分散兵权,实现军事指挥的中央集权。
3.积贫积弱的局面
(二)经济情况
两宋虽然国土狭小,国威不振,但由于国内统治比较稳定,因此农业与手工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城市经济与商业发展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我们通过《清明上河图》以及《东京梦华录》、《梦粱录》等文艺作品都可以感受到这种状况。
(3)艺术风格多样。在婉约、豪放之外,还有真率明朗、高旷清雄等多种风格。
2.重要流派及作家
北宋前期文人词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柳永吸收了民间词艺术成就,对长调颇多创制,多写市民生活与羁旅之情;秦观、周邦彦则将北宋文人词推向了高峰;苏轼、辛弃疾代表了词作的革新词风,创造了豪放风格;两宋之际,李清照、张元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孝祥代表了国破家亡时期的时代强音;南宋时期,还有以姜夔为代表的风雅词派,成员有吴文英、王沂孙、张炎等。
3.理学的兴盛与世俗化倾向的对立与互动
一方面,理学思想是士大夫阶层的共同意识形态趋向。不仅程颐、朱熹等理学家自矜掌握了古圣相传的安身立命之道,而且像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杨万里等文士也热衷于讲道论学,这使得他们在政治和学术上都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十分重视诗文的政治教化功能。

宋代文学

宋代文学

其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金人
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句,
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
待笑壮驾臣靖 莫八三抬怒
从谈志长子康 等千十望发
头渴饥车恨耻 闲里功眼冲
, !
,饮餐踏,,
收匈胡破何犹
拾奴虏贺时未
旧血肉兰灭雪
山。,山!;







,路名,冠
白云尘仰,
了和与天凭
少月土长栏
年。,啸处
轻红
解藕
罗香

裳残 ,玉 独簟
李 清 照
剪 梅
上秋
兰。


1.岳飞
宋 代
爱国英雄,民族英雄,抗金英雄,
军事家、抗金名将。字鹏举,谥武穆, 后改谥忠武。

岳飞作为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其精忠报国的精神深受中国各族人民的
敬佩。其在出师北伐、壮志未酬的悲愤
心情下写的千古绝唱《满江红》(怒发
冲冠 )至今仍是令人士气振奋的佳作。
5.史学。宋代史学体裁多样,兴起了方志学、金石学;史学
著作丰富;著名史家辈出,达到了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顶峰。
其他如书法、雕刻、绘画等,都达到了新的水平。佛教、道
教有了新的发展。书院的成型与发展,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
的地位。
三.宋代文学的特点


文 学
1.作品数量巨大
2.爱国主义色彩浓重。 3.作家学者化

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
又喜奖掖后进,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
石皆出其门下。
《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 )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 《生查子 》(去年元夜时) 《醉翁亭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宋代文学发展概况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宋代文学发展概况

绪言宋代文学发展概况一、宋代的社会情况1、积贫积弱,内忧外患。

赵宋王朝远不能与汉、唐盛世相比,但在文化建设和学术思想的发展方面,却呈现出承先启后、宏通广博的繁荣景象。

论学术思想,宋学向来与汉学并称。

宋明理学又是一脉相承。

讲文学艺术,且不说入宋后大放异彩的宋词,就传统的诗文创作而言,诗有可与“唐音”媲美的“宋调”,文有“唐宋八大家”之说,而且宋代占了六家。

言及书画艺术和话本戏曲等通俗市民文艺,则又是宋元同列。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宋代都是一个文化发达而文学昌盛的时代。

2、注重文治、文人议政、重文轻武。

赵匡胤在建国的第二年,就以“杯酒释兵权”的策略,解除了禁军将领和节度使的兵权,为加强中央集权,宋王朝将全国精兵集中开封及其附近,隶属于枢密院,由皇帝直接掌握,枢密使又多委派文人担任,使“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由于采取“守内虚外”的政策,重文轻武,边备不修,所以终宋之世积弱积贫,为历史版图最小的统一王朝。

反映在文学上,也就没有了西汉赋家和盛唐诗人那种恢弘开廓的气象,更多的是痛切国事、沉郁悲愤的声音,这一点越到后来越为突出。

北宋有改革与保守的党争,南宋则是主战与主和争论不休。

对外交涉中的辞令,政策争议中的辩论,均需要文章来表达。

客观上对宋代散文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宋代的学校教育和科举制度也很发达,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几乎都是进士出身。

文人当政是宋代政治的特色,与之伴随的文人论政风气的形成,则始于科举考试的科目导向,其影响所及,使宋文多论政文章,宋诗也有议论化、散文化的倾向。

3、三教合流、理学形成。

理学的兴起是宋代思想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大事。

宋儒出入佛老而返归儒学,他们继承孔孟仁学的道统加以新的解说,又在受佛老思想影响下,兼吸道家学说的某些因素,发展成为新儒学的性理之学,或心性之学。

理学家主张文以载道,但偏重道统心传,认为作文易流于玩物丧志,吟诗无益,会耽误心性修养功夫,由此形成了重道轻文的文学思想。

其流弊所及,则文章不免说教,诗也趋向言理,缺少文学的情韵和意味,倒是词及小说戏曲等少受理学影响而自成面目,词更被称为宋代的一代之文学。

宋代文学

宋代文学
(二) 军事方面
赵宋王朝的军事制度,带有明显的对内严防和集权性质。朝廷把各州的精兵都调往京师,升为禁军,直接由中央统帅,守卫首都,地方上只剩老弱残兵,谓之厢军,不甚操练,不能与中央对抗。于是军事大权,全部归之于朝廷。但这样做,同时也严重地削弱了国防力量,使得外患频仍、民族矛盾加剧。北宋初期受契丹的欺侮,中期则受西夏的侵扰,最后金国崛起,长驱直入,直至把皇帝俘去,北宋灭亡。南宋则屈辱求和,长期偏安江南,无力收复中原,最后被蒙古族灭亡。除集中全国精兵于京师外,又立“更戍法”,把京师的驻兵轮番派遣到各地戍守,使“兵不如将,将不知兵”,采取兵将分离的办法,防止士兵和将帅之间发生深厚的关系,使那些具有很高威望的将领不能拥兵以自重。此外,还采取措施,分散禁军将官的指挥权,把京师的禁兵分给殿前都指挥使、马军都指挥使、步军都指挥使统领,同时设置枢密使,掌调发国内军队之权。这样,“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见何坦《西畴老人常言》)。北宋王朝这些措施在防范武人跋扈方面收到了成效,然而同时也大大削弱了军队的作战能力。加以北宋历朝皇帝对武将的猜忌,在边疆有事时每派宦者监军,多方牵制;或自画阵图,遥授军机,使将帅不能因地制宜,随机应变。因此北宋王朝对外族的历次战役,几乎没有一次不是以丧师失地结束的。这就使北宋比之我国历史上的其他统一王朝表现得特别软弱。在辽、西夏和女真的军事威胁之下,北宋王朝就只有求和、送礼,甚至撤防、割地,一直挺不起腰杆来。北宋文学就是在人才最盛的从庆历到元丰(1041-1085)期间,也没有象西汉赋家或盛唐诗人所表现的开廓恢宏的气象,归根到底是这种政治形势所决定的。
二、宋代文学的文化环境
(一)重用文官
比至武人,北宋王朝对文人的待遇优厚得多。宋朝文官有优厚的俸给,在离职时也还可以领宫观使的名义支取半俸,武官就不能这样。宋太祖赵匡胤即制定重视儒士的政策,曾说“宰相需用儒者”(王曾《王沂公笔录》),其实何止宰相,就是主兵的枢密使、理财的三司使、下至州郡长官,也几乎都是文人担任。并且规定“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人”(陆游《避暑漫钞》),这个制度在相当长时期得到坚持。这对于提高当时文人的社会地位,使他们效忠于北宋王朝,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明清之际大思想家顾炎武评价说这是宋朝“过于前人”、“汉唐之所不及”之处(《日知录》卷一五《宋朝家法》)。

《宋代文学概况》课件

《宋代文学概况》课件

3
欧阳修
政治家和文学家,以文学才华和政策改革而闻名。
宋代文学批评与理论
诗词批评
对诗歌和词的创作技巧和表现 手法进行评论和研究。
绘画理论
对山水画、花鸟画等绘画作品 进行评论和理论研究。
戏曲理论
对元曲和南戏等戏曲形式进行 研究和评论。
宋代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1 语言与修辞的影响
宋代文学作品对后世的
2 文学主题与意境的
3 文学题材和创作手法的继承
一些宋代文学的题材和创作手法在后世文学中得到继承和发展。
《宋代文学概况》PPT课 件学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
1 政治与军事
2 科技与经济
3 社会风气与价值观
北宋时期的政治制度, 以及北方与南方、内地 与边疆之间的军事对抗。
宋代的科技发展与对外 贸易,对文学创作产生 的影响。
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 文人雅士的儒家思想、 以及女性文学的兴起。
诗歌
以五言古诗和七言绝句为主, 表达诗人的感慨与情感。

以牧词、豪放词和婉约词为 主,表达爱情、自然和社会 思考等。
散文
以随笔、笔记和小品文为主, 多样化的写作风格和题材。
宋代诗歌与词
山水诗
表达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和对人 生境界的思考。
咏物诗
以描绘花鸟的细腻和生动刻画 闻名。
爱情词
描绘婉约动人的爱情场景和情 感表达。
宋代文学的特点
1 反映现实与感伤抒怀
2 注重语言审美
通过作品反映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现 实,以及表达个人的思想与情感。
追求文学作品的音韵、格调,强调用字运 用的韵味和意境。
3 人文主义思想
4 注重题材多元化
注重对人性、伦理和情感的表达与思考。

宋代文学的发展与艺术特点

宋代文学的发展与艺术特点

宋代文学的发展与艺术特点宋代的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被誉为“唐宋八大家”。

在这个时期,文学迎来了全面的发展,其作品在文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宋代文学不仅在诗歌、散文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成就,而且在小说、戏剧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创新和发展。

本文将从文学发展、文学主题以及文学风格等方面详细地探讨宋代文学的艺术特点。

一、文学发展宋代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两个时期,分别是北宋时期和南宋时期。

北宋时期的文学以诗歌和散文为主,代表作家有苏轼、黄庭坚、文天祥等;南宋时期则以小说和戏剧为主要发展方向,代表作家为辛弃疾、杨万里、关汉卿等。

在诗、散文创作方面,宋代文学注重了面向社会和生活,以及人性的描写。

宋代文人追求真实自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统一,以寓情于景、景以显情的方式表达内涵。

在散文方面,宋代文学更是摆脱了唐代散文的陈旧形式,开始在形式语言上进行大胆创新。

特别是自白体散文,完全走出了以往的繁琐书写,采用了自然、流畅的表达方式。

代表作家如朱熹、苏轼等在文学形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创作出了著名的表白体散文《赤壁赋》和自白体散文《东坡乐府》等。

在小说和戏剧方面,宋代文学的创新有目共睹。

小说以其语言的流畅、描写的真实和细节的生动深受喜爱,代表作品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其中《红楼梦》更是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

在戏剧方面,南宋的越剧、梨园戏和二黄戏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对后来的中国戏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文学主题宋代文学的主题主要围绕着人性、社会生活和历史事件展开。

它不仅关注个体的情感、生命的意义,也关注社会和历史的变迁。

宋代文学主题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不同的文学体裁揭示了不同的主题。

在诗歌方面,宋代诗歌主题更加多元化,特别是以山水为主题的诗歌,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美丽和恢弘,也表现了人对自然物象的心理体验。

同时,也有许多的爱情诗歌、离别诗歌、中年人的自省与感慨等不同主题的诗歌。

散文以自然风光、历史名胜和人文景观为题材。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中册宋代文学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中册宋代文学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中册宋代文学知识点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期之一,这一时期的文学成就璀璨辉煌,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家。

下面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中册关于宋代文学的知识点:1.宋代文学特点:宋代文学以唐代文学为基础,融合了五代文学的特点,具有浓厚的实际情感和社会意识。

宋代文学追求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感受,注重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

2.宋人文学:宋代文学家以文人身份为主,比较重视士人道德修养和文学修养的结合,表达了儒家思想的人文情怀。

3.早期诗歌:宋代早期的诗歌创作在唐代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形成了句式简洁、词藻清新的特点。

著名的诗人有柳宗元、杜牧、黄庭坚等。

4.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宋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代表了政治转型下文学的变革。

江西诗派强调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对政治的批判,代表作家有周密、唐婉等。

5.宋词:宋词是唐宋文学的重要流派,与唐诗相比,宋词在表达方式和语言上有所创新,更加注重音乐性和抒发感情。

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

6.话本小说:宋代是我国话本小说发展的高峰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话本小说作品,如《西华山》、《浣纱令》等。

7.志怪小说:在宋代,志怪小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话本小说一起成为了当时文学的两个主要流派。

代表作家有香山居士等。

8.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他们在文学理论、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9.士人文化:宋代士人文化是士大夫阶层在文化和艺术领域的表现,包括文学、书画、音乐、文房四宝等方面。

这一文化在宋代达到了高峰,对后世影响深远。

10.浮世绘: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发展起来的一种绘画形式,受到宋代的画风影响。

宋代的绘画品种丰富,作品有意境深远,对后世的绘画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上是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中册关于宋代文学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全面而丰富,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宋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和主要特点。

宋代文学概述

宋代文学概述

宋代文学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特殊地位,它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即处在中国文学从“雅”到“俗”的转变时期。

所谓“雅”,指主要流传于社会中上层的文人文学,指诗、文、词;所谓“俗”,指主要流传于社会下层的小说、戏曲。

传统所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戏曲”的说法,指明了各个朝代文学样式发达繁荣的侧重点。

宋代文学的表现形式有诗歌、散文、宋词、小说和戏曲。

宋诗艺术旨趣和风格主要表现在理趣、精细和议论化三个方面。

宋词也完成了词体的建设,艺术手段日益成熟,在题材和风格倾向上,开拓了广阔的领域。

宋代文学的特点:主题上带有政治关怀与道德意识,以及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悲凉情绪;讲究理趣,好发议论;讲究格律技巧以及法度和用典;浪漫主义精神减少了,现实主义精神得以张扬。

北宋的诗文革新运动起因是北宋初年文人们多承袭晚唐五代绮靡文风。

进步的诗人、作家都要求改变这种文风,恢复韩柳的古文传统和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

诗文革新运动是适应政治改革的需要,完全是与政治革新相呼应的。

还因为宋代理学家们重道轻文。

成就和影响: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以自己鲜明的文学主张和丰富的诗文创作实践彻底清除了宋初以来的形式主义颓风,使北宋诗文创作进入了繁盛时期,呈现出新的风貌。

宋代前中期词的共同特色:(1)在体制上以小令、中调为主,长调较少。

(2)在题材上主要写男女相思、感时伤别,较为狭窄。

(3)在语言上以典雅精巧、清丽流畅为主要特色。

(4)在表现手法上,以委婉细腻、含蓄温柔为主。

北宋词北宋初期的词作,基本上承袭五代词风。

在体制上多为短章小令,风格上由五代词的浮艳开始走向清丽,显示出文人词与“伶工之词”的不同。

但由于作者多为达官贵人,视词为“娱宾遣兴”的工具,所以在内容上仍缺乏积极意义。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是晏殊、欧阳修、范仲淹。

南宋词南宋初期的三位爱国词人。

靖康难后,全国民众要求抗金的呼声很高;张元干、张孝祥、岳飞等一些爱国志士和将领,力主收复,反对求和,并继承苏轼豪放词风,写出不少慷慨悲壮的爱国佳作,使宋词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对以后的辛弃疾等爱国词人影响很大。

宋代文学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变革

宋代文学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变革

宋代文学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变革引言在中国文学史中,宋代被誉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繁荣时期。

宋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的文学成就不仅影响了后世,而且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要全面理解宋代文学,我们必须先了解宋代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变革。

本文将探讨宋代文学的时代背景和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时代背景北宋与南宋宋代分为两个时期:北宋(960年-1127年)和南宋(1127年-1279年)。

北宋的首都是东京汴京(今河南开封),而南宋的首都是临安(今浙江杭州)。

北宋时期是一个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南宋时期,由于北方的辽、金两国的入侵,北宋灭亡,南诏是中国政权的继承者,这一时期的社会变革对宋代的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社会环境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度发展时期。

社会结构分为九等,从皇帝、贵族和士人到平民百姓,每个等级都有特定的权力和特权。

士人在当时社会中享有高度的地位,他们被视为治国安邦的中流砥柱。

尽管社会等级制度严格,但是宋代社会相对稳定,大部分人民过着相对安定的生活。

文化特征士人文化宋代是士人文化的全盛时期。

士人们追求礼治和文治,注重学问和道德,同时也追求精神境界和人格修养。

他们重视诗词、书法和绘画,视其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

士人们通常以儒家经典为核心,对史学、诸子百家和佛教、道家等思想也有所涉猎。

文化产业的兴盛宋代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从对各种文化艺术的需求,到书院文化的兴起,再到印刷术等技术的发明,这些都促进了宋代文学的繁荣。

当时的书院是学术和文化的中心,各种文化活动都在书院中举行。

此外,仿木版本的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书籍的复制和传播变得容易,从而促进了宋代文学作品的传播和流传。

社会变革与文学政治变革宋代的政治变革对于当时的文学发展至关重要。

北宋朝廷实行科举制度,推崇士人文化,这一政策促进了文学才华的发展。

科举制度确保了朝廷的官员选拔公正,并为有才华的士人提供了发展和成就的机会。

专升本宋代文学知识点总结

专升本宋代文学知识点总结

专升本宋代文学知识点总结一、宋代文学的时代背景1.政治背景:宋代从960年到1279年,历经两个朝代,即北宋和南宋。

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比较繁荣的时期,南宋时期则是对外战争和政治压力比较大的时期。

2.社会背景: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商业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社会结构逐渐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征。

二、宋代文学的特点1.注重实用性和通俗性:宋代文学非常注重实用性,大多数作品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而创作的,因此在形式、内容上更加通俗化。

2.以韵文为主:宋代文学以诗歌为主,大量的文学作品都是以韵文形式呈现的,尤其是词和律诗在宋代文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3.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宋代文学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很大,文学作品中的人文关怀和道德观念都可以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找到源头。

4.注重情感表达:宋代文学对情感的表达非常注重,作品中常常运用丰富的比喻、典故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

三、宋代文学的代表作品1.辞赋:辞赋是一种以歌颂社会时事、抒发情感为主要内容的文学形式,在宋代文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其中,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作品都是代表性的辞赋作品。

2.宋词:宋词是宋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短小精悍的文学形式,以其清丽的意境和含蓄的情感而闻名。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都是著名的宋词作品。

3.律诗:律诗是一种格律严谨的诗歌形式,在宋代文学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欧阳修的《蝶恋花·春景》等作品都是优秀的律诗代表作。

4.随笔:随笔是一种以散文方式表达个人感悟和见解的文学形式,在宋代文学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王安石的《梦溪笔谈》、苏轼的《东坡志林》等都是著名的随笔作品。

四、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1.苏轼:苏轼是宋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人物,他不仅在词、辞赋、律诗等方面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就,同时在散文和书法方面也有很大的贡献。

宋代文学概况

宋代文学概况

• 宋代的文学就是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它是继唐代之后我国文学史上又一个文学创作 的繁荣时期。从形式上说,宋代文学主要有词、 诗歌、散文、小说等,这些文学具有三个突出的 特点:娱乐性、学者化和爱国主义。宋代文学将 文学的娱乐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文学创作的目 的不再主要是为了教化,而是为了娱乐,在客观 上淡化了文学的政治色彩,这在词、诗、小说中 表现得尤其明显。与前代的文学相比,宋代文学 的学者化色彩也表现得非常突出,主要表现为大 量用典,强调学问修养,并且在诗中大量发议论 说理等。
严羽《沧浪诗话》
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南宋后期一部 极重要的诗歌理论著作。 严羽字仪卿,号沧浪逋客,一生未仕 。他在诗歌创作方面没有很突出的成就, 但《沧浪诗话》却是一部极重要的诗歌理 论著作。其书分诗辨、诗体、 诗法、诗评 、考证五门,以第一部分为核心。严羽论 诗立足于“吟咏性情”的基本性质,全书 重视诗的艺术性和由此造成的对人心的感 发。
宋代文学概括
• 宋代文学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
特殊地位,它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 即处在中国文学从雅到俗的转变时期。所 谓雅,指主要流传于社会中上层的文人文 学,指诗、文、词;所谓俗,指主要流传 于社会下层的小说、戏曲。传统所谓唐诗 、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戏曲的说法,指 明了各个朝代文学样式发达繁荣的侧重点 。
• 下层市民人物,第一次作为正面人物成批
地在话本中涌现,如《碾玉观音》中的碾 玉匠崔宁、《志诚张主管》中的商店主管 张胜、《错斩崔宁》中的卖丝村民崔宁, 尤其是璩秀秀、周胜仙、小夫人、李翠莲 等一群具有叛逆性格的下层妇女形象。小 说的社会性、现实性都得到加强,为以后 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二是白话文学的 特点。话本的语言是白话,比之文言小说 (如唐传奇)描写更细致生动、曲折有致, 更富生活气息。特别是人物对话的个性化, 取得很大的进展。

宋代文学

宋代文学

三、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江西抚州 人。自号半山,世称王荆公。 代表作《桂枝香-金陵怀古》。 第一首入声韵词。 通过对六朝历史兴亡的反思,表现出对现实社会 危机的忧虑。写景如绘,意境高远。 1.由个体人生的感受到对历史和现实社会的反思。 2.以诗为词。
第三节 柳永--专业词人
宋人的个体意识不像唐人那样张扬,发抒他们 的人生态度倾向于理智、平实、稳健和淡泊; 生活范式更加冷静、理性和脚踏实地,超越了 青春的躁动,而臻于成熟之境。 宋代的诗文,情感强度不如唐代,但思想的深 度有所超越。不追求高华绚丽,而以平淡美为 艺术极境。
C审美情趣的转变--雅~俗 宋儒弘扬了韩愈把儒家思想与日用人伦相结合 的传统,更加重视内心道德修养。所以宋代的 士大夫采取“和光同尘、与俗俯仰”的生活态 度。在他们看来,生活中的雅俗之辨应注重大 节,而不是小节,应该体现在内心,而不是外 表,因而信佛不必禁断酒肉,隐居也无需远离 红尘。
B私家书院兴起。 著名的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庐山)石 鼓书院(衡州)、应天府书院(南京)、 岳鹿书院(潭州) 4.重视理学。 程颐、朱熹自认为掌握了古圣贤相传的安 身立命之道,形成程朱理学。
5.城市繁荣。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雕车竟驻于天街, 宝马急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 香……八荒争凑,万国咸通”。 6.兵丁冗多,赋税繁重,外族入侵。
三、文学概况: 1.忧患意识--爱国主题弘扬。 A宋代士大夫的国家主人翁意识十分强烈。 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宋代士大夫追求 的典范。 B外族入侵,内忧外患。

C宋诗文严谨平实,细密深沉。 现实感很强,但缺乏浪漫气息。 D爱国主义文学大放异彩。 2.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 A儒、释、道三教合一。 B社会责任感与个性自由的整合--新型的 文人生活态度。 承担社会责任与追求个性自由不再是互相排 斥的两极,形成新型的文人生活态度。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可以结党联盟。

宋代文学1

宋代文学1

• 在这种特定旳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 思潮旳推动下,宋代文学取得多方面成 就,形成了自己旳独特风貌。辽、金旳 历史基本上与两宋同步,均在这一时期 完毕由奴隶制向封建制旳过渡。其文化、 文学都深受两宋旳影响。发展情况也大 致同步。
(二)宋代文学旳基本特征
• 第一、政治化。宋代文人多关注现实,主 张文学要“有补于世”是。他们追求从政 为官,一般都有较多旳从政经历和经验, 敢于大胆直率地刊登自己旳政见,多以文 学为政治斗争旳工具,作品也多以重大社 会问题为主题,体现强烈旳政治化色彩。
漢殿微涼金屋閉,魏宮清晩玉壺欹。
多情不待悲秋意,祗是傷春鬢已絲。
西昆体旳衰微及其原因:
• 西昆体衰微旳原因:诗歌体裁范围狭窄, 缺乏时代气息;徒有模仿,缺乏自立旳精 神。这些缺陷造成它不能担当起开辟宋代 诗歌艺术新境旳任务。
三、 柳永词旳新变
词在北宋时期,大致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
前期
晏殊、张先、 晏几道、欧阳修
• 赵匡胤采用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措施,来 巩固中央集权:军事上,经过“杯酒释兵 权”把军权集中,又经过建立禁军、设置 枢密使,对地方军队实施“更戍法”,以 及用懂武略旳文人带兵等方法,有效控制 了武人篡权;
• 在官制方面进行改革,宰相下设中书(参 知政事)治民、枢密主兵,三司理财,有 效变化了宰相集权过重旳问题,同步又在 御史台之外增设谏院,加强对朝臣旳监察 和控制;
雨霖铃
• 《雨霖铃·寒蝉凄切》 这首词当是作者离开汴京与相好 歌伎旳惜别之作。起首三句选择带特征性旳景物,发明 出一种充斥离愁旳气氛:时值清秋,景已萧瑟,且值天 晚,暮色阴沉,再加寒蝉凄切之声,又是在“长 亭”──人们分手旳地方,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 “都门”五句集中细腻地描写分别旳场面和离别人痛苦 旳心情 :一边是深深旳留恋,一边是兰舟旳催发,千

宋代文学发展概况--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宋代文学发展概况--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宋代文学发展概况宋文学基本沿中唐的方向发展:一.古文运动。

道统与文统更紧密结合,形成具很强政治功能又实用宋代古文。

二.诗歌。

重反映现实,题材风格倾向通俗化。

三.词达到巅峰。

四.戏弄、说话等通俗文艺。

形成以话本和诸宫调、杂剧、南戏等戏为代表的通俗叙事文学,改变了古代文学长于抒情短于叙事、重视正统文学轻视通俗文学的局面。

第一节高度繁荣的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一.崇文抑武的国策,士大夫社会责任感和参政热情空前高涨。

二.理学在元明清是官方意识形态。

(一)理学思想主要是士大夫阶层主体意识的理论表现;(二)宋士大夫较自觉的卫道意识,积极著书弘己斥人。

北宋后期有王安石与司马光、二程等的新、旧学之争,旧学内部有以苏轼为首的蜀学与以二程为首的洛学之争,及朱熹与叶适、陈亮之争。

三.政治上和学术的使命感,重视政治教化功能。

(一)儒家重“文”“道”关系,“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文心•原道》。

(二)韩愈“文以贯道”思想,重视文学社会政治功能。

(三)宋代。

1.宋初柳开、穆修石介等观点矫激偏颇,欧阳修观点平正通达,总体认同“文以贯道”思想;2.理学家:周敦颐率先提出“文所以载道”(《周子通书•文辞》)新命题,强调“道”的第一性,“文”仅被视为负载工具;朱熹反对“文以贯道”说,对“文以载道”说作更深入的理论阐述。

3.苏轼蜀学文道观与“文以载道”接近,但其“道”内容较宽泛。

4.“文以载道”说把文学的社会政治功能置于审美功能之上。

推向极端即是“作文害道”,从根本上否定文学;但宋作家强调“道”,未放松“文”。

四.印刷业和教育事业空前发展。

(一)私人藏书丰富;《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以私人藏书为对象的目录学专书宋首次出现。

(二)学校数量和种类增加:除官办学校外,私立学校兴盛。

如白鹿洞书院等。

(三)宋士人学术水平高度空前。

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陆游等是学者型作家,学养提高使作家更善于深刻地思考社会和人生,也更善于细密周详地议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欧阳修散文成就。在思想方面,欧阳修散文紧贴现实,表现了他对宋代政治、社会的高度关切与深刻思考。在艺术方面,他对韩愈文风采取了吸收与扬弃结合的态度,创造出平易自然、明朗流畅的文风。
2.王安石散文成就
王安石散文多为政论,文风犀利,见解超群,表现出具有良好文化素养的政治家风范。
3.苏轼散文成就
苏轼散文学识渊博,艺术上转益多师,代表着宋代散文的最高成就。
(三)散文
1.欧阳修与诗文革新运动
(1)诗文革新运动。宋仁宗时期,欧阳修知贡举,发起了诗文革新运动,提出“文以明道”,重视“道”对“文”的决定作用,注重文学对政治的服务关系,同时注重文学本身的价值。诗文革新运动取得了巨大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欧阳修周围,团结起了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等五人,他们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一起被成为“唐宋八大家”。
(2)“以议论为诗”
原因主要有:社会矛盾多端;宋代官员队伍的膨胀以及官员间的相互掣肘,使议论成为风尚;理学修养也培养了士大夫议论兴趣与能力。
(3)“以才学为诗”
原因主要有:科举制度的完善使得士人进入权力中心的途径基本只有通过科举考试一条道路,士人生活圈比之唐人大为狭窄;文化教育的发达使得宋代文人的知识水平空前提高。
4.南宋散文成就
南宋散文集中体现在士大夫们在国破家亡之际对于国家的责任感与对时事的痛切心情,洋溢着饱满的爱国主义感情。
(四)通俗文学
由于宋代城市经济的高度发达,在唐代讲唱文学的基础上,演化出话本艺术。代表作有《快嘴李翠莲记》、《错斩崔宁》等。
这种两种思想倾向无疑是有着矛盾的,但宋代士大夫通过一种心理机制把二者有机融合起来,使之各自在相应的范围里各行其是,并行不悖。这对宋代文学发展形成了特殊影响。
二、文学发展概况
(一)诗
1.宋诗重要特征
“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以“江西诗派”最为典型。
(1)“以文字为诗”
将散文的手法、章法、句法、字法引入诗中。
宋代文学概况
一、历史背景
(一)政治情况
1.崇文抑武的国策
宋王朝重用文臣,不但任命宰相使用读书人,而且掌管军事的枢密使等职也多由文人担任。这些措施有力地加强了君权、同时也使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和参政热情空前高涨。“开口揽时事,议论争煌煌”(欧阳修《镇阳读书》),是宋代士大夫特有的精神风貌。
2.通过一系列措施强化君主专制
(三)文化教育情况
1.印刷业和教育的发达
印刷业的兴盛使书籍得以大量流通,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学校的数量和种类大量增加。除了从国子学到县学的各级官办学校外,私立学校也日益兴盛。像著名的白鹿洞书院等四大书院,其规模和学术水准都堪与官办学校媲美。
2.科举制度的完备
宋代科举实行弥封、誊录制度,主考和阅卷官集中阅卷。一次录取的进士常达三四百人,超过唐代十倍以上。使得众多出身寒微的士人得以通过科举进入权力中心,扩大了宋朝统治基础,也促进了宋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3)艺术风格多样。在婉约、豪放之外,还有真率明朗、高旷清雄等多种风格。
2.重要流派及作家
北宋前期文人词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柳永吸收了民间词艺术成就,对长调颇多创制,多写市民生活与羁旅之情;秦观、周邦彦则将北宋文人词推向了高峰;苏轼、辛弃疾代表了词作的革新词风,创造了豪放风格;两宋之际,李清照、张元幹、张孝祥代表了国破家亡时期的时代强音;南宋时期,还有以姜夔为代表的风雅词派,成员有吴文英、王沂孙、张炎等。
2.重要流派及作家
以流派言,北宋有西昆体、理学诗、江西诗派;南宋有永嘉四灵、江湖派、隐逸派等。
以诗人言,有王禹偁、苏舜钦、梅尧臣、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叶梦得、陈与义、杨万里、范成大、陆游等。
(二)词1.主要成就
(1)将抒情与写景融为一体,情景交融,境界超凡。
(2)长于比兴,藉景物表达内心复杂隐幽之情,表达政治寄托,感人至深。
(1)通过削弱、分散宰相权力,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控制地方官员,实现行政的中央集权。
(2)通过建立直属朝廷的财政管理系统、司法系统,实现财政、司法的中央集权。
(3)通过儒臣治军、分散兵权,实现军事指挥的中央集权。
3.积贫积弱的局面
(二)经济情况
两宋虽然国土狭小,国威不振,但由于国内统治比较稳定,因此农业与手工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城市经济与商业发展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我们通过《清明上河图》以及《东京梦华录》、《梦粱录》等文艺作品都可以感受到这种状况。
3.理学的兴盛与世俗化倾向的对立与互动
一方面,理学思想是士大夫阶层的共同意识形态趋向。不仅程颐、朱熹等理学家自矜掌握了古圣相传的安身立命之道,而且像欧阳修、王安石、苏轼、杨万里等文士也热衷于讲道论学,这使得他们在政治和学术上都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十分重视诗文的政治教化功能。
但另一方面,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整个社会思想上的世俗化倾向。宋代士大夫在生活观念、方式上往往具有明显的世俗化特点。如寇准生活豪侈,女伶唱歌,一曲赐绫一束。晏殊喜招宾客宴饮,以歌乐相佐,然后亲自赋诗“呈艺”。地位高的士大夫大多蓄家伎,像南宋张鎡,宴客时出以侑酒的歌者乐者竟多达百人。姜夔在范成大家作客,范因激赏其词而赠与歌女一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