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姿态做人做事的艺术_第六章 退步方能进步,忍耐可以成功
【人生】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高调做事,你会一次比一次优秀
![【人生】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高调做事,你会一次比一次优秀](https://img.taocdn.com/s3/m/5f8eef0fb307e87101f696fc.png)
低調做人,你會一次比一次穩健;高調做事,你會一次比一次優秀;姿態低調+心態低調+行為低調+言辭低調+思想高調+細節+高調=哈哈哈!一、在姿態上要低調在低調中修煉自己:低調做人無論在官場、商場還是政治軍事鬥爭中都是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看似平淡,實則高深的處世謀略。
xx卑處世人常在:謙卑是一種智慧,是為人處世的黃金法則,懂得謙卑的人,必將得到人們的尊重,受到世人的敬仰。
xx,實乃養晦之術:“大智若愚”,重在一個“若”字,“若”設計了巨大的假像與騙局,掩飾了真實的野心、權欲、才華、聲望、感情。
這種甘為愚鈍、甘當弱者的低調做人術,實際上是精於算計的隱蔽,它鼓勵人們不求爭先、不露真相,讓自己明明白白過一生。
平和待人留餘地:“道有道法,行有行規”,做人也不例外,用平和的心態去對待人事事,也是符合客觀要求的,因為低調做人才是跨進成功之門的鑰匙。
時機未成熟時,要挺住:人非聖賢,誰都無法甩掉七情六欲,離不開柴米油鹽,即使遁入空門,“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也要“出家人以寬大為懷,善哉!善哉!”不離口。
所以,要成就大業,就得分清輕重緩急,大小遠近,該舍的就得忍痛割愛,該忍的就得從長計議,從而實現理想,成就大事,創建大業。
xx不豐時,要懂得讓步:低調做人,往往是贏取對手的資助、最後不斷走向強盛、伸展勢力再反過來使對手屈服的一條有用的妙計。
在“愚”中等待時機:大智若愚,不僅可以將有為示無為,聰明裝糊塗,而且可以若無其事,裝著不置可否的樣子,不表明態度,然後靜待時機,把自己的過人之處一下子說出來,打對手一個措手不及。
但是,大智若愚,關鍵是心中要有對付對方的策略。
常用“糊塗”來迷惑對方耳目,寧可有為而示無為,萬不可無為示有為,本來糊塗反裝聰明,這樣就會弄巧成拙。
主動吃虧是風度:任何時候,情分不能踐踏。
主動吃虧,山不轉水轉,也許以後還有合作的機會,又走到一起。
若一個人處處不肯吃虧,則處處必想佔便宜,於是,妄想日生,驕心日盛。
做人低姿态,做事高逼格!
![做人低姿态,做事高逼格!](https://img.taocdn.com/s3/m/bdb46ba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19.png)
做人低姿态,做事高逼格!人的一生中充满了无限可能性,把握的好,叫机会,把握的不好叫陷阱。
我们抱怨生活太浮躁,人性太贪婪,社会太黑暗,往往最看不清的是自己!在任何时候,遵循一个原则,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高调做事,你会一次比一次优秀。
有时候我们抱怨命运不公平,为何同等的机遇,别人就能改写一生,成就名利。
为何自己就一事无成,落魄糟糠!于是有人开始攻击自己所在的行业,嫉妒那些比自己有才华的伙伴。
导致心理隐晦不堪,心态失衡,从而这种坏思想坏情绪蔓延他人。
一般遇到这类的人,我都避而远之,因为感受到大家所在的并不在同一个磁场,我需要的是正能量,而你给我的是消极悲观。
不但我没有得到提升,反而被你拉低了能量。
用一句俗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现在看来,古人云并非没有道理的!跟什么样的人相处久了,你就会相应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当你没有赚钱路子的时候,就去寻找一个会赚钱的人,他投什么,你跟着投一点,一定不会差!当你没有能力创业的时候,遇到身边那种有激情有梦想的正能量的人,你就大胆的跟着去做,你一定会成功的!一张文凭用一辈子,一个单位呆一辈子,开个门面就赚钱的时代过去了……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不去改变脑袋,就无法改变口袋,没有人会直接给你荣华富贵,只有送你机会和平台,给自己一个赚钱的机会!同样机会来敲门的时候,有人害怕是骗子,避而远之不敢开,有人却积极友善,伸出双手拥抱机遇!当然得到的结果也是自然不同。
我们经常说一句话,就算你遇到贵人,人家想拉你一把,给你指一条明路,可你连手都懒得伸,试问,谁还能拉你?做了几年互联网项目,遇到形形色色的陌生人。
发现一个规律,越成功的人越容易成功。
因为成功对他们来说已经成了习惯,他们也拥有一个非常成功的圈子。
跟对人做对事这个确实很重要,成功的人更善于发现机会,调整方向,而且在他们周围的也是这样一群人,自然相互影响,互通资讯,相互合作,追求共赢!而那些畏首畏尾,瞻前顾后的人,说白了,你的眼光和格局都太LOW了,做事犹豫不决,磨磨唧唧的人,其实打心里我是不屑一顾的,因为即使你做了一件事,你也未必能做的好。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有时低头是一种能力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有时低头是一种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0e447660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82.png)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有时低头是一种能力抬头挺胸向前看是对的,但不要把眼也跟着抬到眉毛上!有时候底下头也是一种进步,就像我们上楼梯一样,都是低着头一步步的向前走,而只有在下楼梯的时候才会仰起头来!所以在生活中,有一颗向上的心就足够了,而在为人处世的时候要学会谦让,不要过度的去表现自己,有时候太自我了会看不到别人的优点,更不会发现自己的缺点,一句话: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低头是一种能力,它不是自卑,也不是怯弱,它是清醒中的嬗变。
有时,稍微低一下头,或许我们的人生路会更精*。
懂得低头,才能出头!要学到新东西,要不断进步,就必须放低自己的姿势。
只有懂得谦虚的意义,才会得到别人的教诲,才会处处受人喜爱。
低头是一种能力,它不是自卑,也不是怯弱,它是清醒中的嬗变。
有时,稍微低一下头,或许我们的人生路会更加精*,我们的能力也会有所长进。
一个人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大师们提供到的“记住低头”和“懂得低头”之说,就是要我们记住:不论你的资力、能力如何,在茫茫人海里,你只是一个小分子,无疑是渺小的。
当我们把奋斗目标看得很高的时候,更要在人生舞台上唱低调。
在生活中保持低姿态,把自己看轻些,把别人看重些。
其实,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
自认为怀才不遇的人,往往看不到别人的优秀;愤世嫉俗的人,往往看不与世界的美好;只有敢于低头并不断否定自己的人,才能够不断汲取教训,才不会为别人的成功而欣喜,为自己的不足而自省,才会在挫折面前发愤努力。
要放下架子,不齿相师。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我们知道的、了解的只是汪洋中的一滴;而别人,在某一方面肯定有值得你学习的东西。
一句话:把自己的杯子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和经验。
低调做人——通往成功的天梯
![低调做人——通往成功的天梯](https://img.taocdn.com/s3/m/5f5a2b262f60ddccda38a014.png)
低调做人——通往成功的天梯在当今社会,人们的思想陷入了一个误区,似乎什么事都要追求轰轰烈烈、张扬的表露、高调做人才能成功,才易被人们经久流传。
其实,纵观古今中外,那些经得住历史沉淀,那些取得成功的人和事,更多秉持的是一种低调的处世原则。
低调做人无论在官场、商场还是政治、军事斗争中都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看似平淡,实则高深的处世谋略。
什么又是低调呢?其实,低调不是安贫乐道、碌碌无为,也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更不是心理上的胆小、懦弱。
它是一种足够的生活沉淀和精神的内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豁达,超脱、宽容,大度,胸无芥蒂,这是成熟和理性的代表。
是一个人在人生百态历练后呈现的朴素风景,一种达观的胸怀,一种淡泊明志的广阔,一种为人处事的艺术,一种品味很高的人格提升。
不张扬,不外显;既含蓄,又内秀,是为低调。
低调做人,是一种品格,一种姿态,一种气度,一种风范,一种修养,一种胸襟,一种智慧,一种谋略,一种境界,更是一种哲学、一种做人的最佳姿态。
欲成事者必须宽容于人,进而为人们所悦纳、所赞赏、所钦佩,这正是人能立世的根基。
根基稳固,才有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倘若根基浅薄,便难免枝衰叶弱,不禁风雨。
而低调做人就是在社会上加固立世根基的绝好姿态。
低调做人,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融入人群,与人们和谐相处,也可以让人暗蓄力量、悄然潜行,在不显山、不露水中成就事业。
学会低调做人,就要不喧闹、不出风头、不矫揉造作、不故作呻吟、不假惺惺、不卷进是非、不讨人嫌、不惹人恨、不招人嫉;即使你认为自己满腹经纶、才华横溢,能力超群,也要学会藏拙。
而抱怨自己怀才不遇,那只是肤浅的行为,低调做人,就是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世间的一切,修炼到此种境界,为人便能善始善终,既可以让人在卑微时安贫乐道,豁达大度,愉快生活,也可以让人在显赫时持盈若亏,不露锋芒、不骄不狂。
在多数人眼里,低调的生活态度是没有远大理想,目光短浅,精神颓废,缺乏自信的表现,事实上《生存智慧的诗意拷问》的作者李正兵说,“低调不是精神颓废,颓废的人没有追求和理想,面对生活的不幸缺乏必要的意志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做人姿态要尽量放低
![做人姿态要尽量放低](https://img.taocdn.com/s3/m/aee2b698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41.png)
做人姿态要尽量放低人生本身就是一段艰辛的跋涉,生活纷纭复杂,坎坷曲折,决不单纯是绿叶簇拥的红花,更多的是荆棘杂草中远征的苦涩;也不完全是春华秋实的满足,更多的是经受酷暑寒冬的洗礼。
有许多事情无法预料,在如何做人方面也无法强求,个人有个人的处世哲学,为人理念,素质标准。
那么,只有将做事与做人融于淡泊宁静的心底,才会有一份心旷神怡的坦然,才会有一种心游万仞的豁然和大度。
做人应该要低调,文静,优雅,因为高调做人表现出骄慢、卖弄和过分张扬的姿态来,那弄得不好变为枪打出头鸟,失之交臂。
低调做人不惹人注目,把自己看作是社会上普普通通、实实在在的一员。
这不仅是一种做人的标准,也更是一门做人的艺术。
背底里有人羡慕,有人称赞,也许人缘会更好!低调做人,是一种品格,一种姿态,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胸襟,一种智慧,一种谋略,是做人的最佳姿态。
欲成事者必须要宽容于人,进而为人们所悦纳、所赞赏、所钦佩,这正是人能立世的根基。
根基坚固,才有繁枝茂叶,硕果累累;倘若根基浅薄,便难免枝衰叶弱,不禁风雨。
而低调做人就是在社会上加固立世根基的绝好姿态。
低调做人,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融入人群,与人和谐相处,也可以让人暗蓄力量、悄然潜行,在不显山不露水中成就事业。
低调做人,就是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时间的一切,修炼到此种境界,为人便能善始善终,所谓三年不鸣,一鸣惊人,既可以让人在卑微时安贫乐道,豁达大度,也可以让人在显赫时盈若亏,不娇不狂。
做人姿态要低调,不要夜郎自大。
有的人有时并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常因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因自己的一点优势就夜郎自大。
任何时候,情分不能践踏。
山不转水转,也许以后又走到一起。
相反,只有放低自己的位置,脚踏实地,然后一步步登攀,才能到达顶峰。
一位哲人说过,很多高贵的品质都是由低调的行为成就的。
世上绝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是先低调做人然后才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的。
若一个人没有平态心静,则处处必想占便宜,于是,妄想日生,骄心日盛。
忍辱负重,是成就大事业必备的关键能力
![忍辱负重,是成就大事业必备的关键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a82c3a487e21af45b307a88e.png)
忍辱负重,是成就大事业必备的关键能力【精彩导语】:古人云:“不有所忍,不可以尽天下之利。
”忍让,是理性的以柔克刚、以退为进,顾全的是大局,着眼的是未来。
忍是一种非常务实、通权达变的生存智慧,是一种心法、一种涵养、一种美德。
《菜根谭》中说:“舌存常见齿亡,刚强终不胜柔弱;户朽未闻枢蠹,偏执岂能及圆融。
”由此可见,貌似软弱、实则刚强才是做人的大智慧。
做人就要培养一种大度,这是为人处世的最基本原则。
人不是万能的,总有很多事情因自己没能力解决而无可奈何,这时候,常常需要忍耐。
暂时的忍辱负重,可能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因为意气用事会导致错失良机。
我国古人就深谙忍让的道理。
古人所说的“和气生财”,就是指人们通过忍让来达到和气的目的。
他们懂得忍让并不是懦弱地躲避,而是有意识地避害,为有朝一日东山再起。
楚霸王项羽尽管号称“霸王”,但是最后却败在韩信手中。
之所以如此,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他不懂得忍让。
花开花落总有时,天时未到莫强求。
忍是一种人生中的智慧与策略,一种为了度过艰难时期的策略。
在潜伏时期,应当隐忍待机,不可妄动。
所以,要学会隐忍。
隐一朝,忍一时。
隐一朝不是永远的隐。
忍一时是聪明的选择,它需要一种眼力和志向。
无眼力者不能审时度势;无志向者从不肯潜伏。
忍是隐的保证。
忍不住一时之苦、一时之寂寞、一时之耻辱、一时之诱惑、一时之挫折、一时之委屈、一时之困难、一时之野心,就会把策划好的计谋打破,导致功亏一篑,半途而废。
为了隐藏的实施,往往要学会忍。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越王勾践的惨败,败到了为吴王夫差驾车的地步,他却能够做到忍辱负重,复兴国家,最后终于打败吴国,雄霸一方。
从这里可以看出:善于忍耐,在该出手的时候当仁不让,才可以曲径通向成功。
苏洵云:“不有所忍,不可以尽天下之利。
”忍是一种智慧的生存方式。
就像弹簧,聚集起千钧之力,在需要时爆发。
“忍”为成功贮藏起无穷的力量,可以使人抓住机会降临的瞬间。
低姿态做人做事的艺术
![低姿态做人做事的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38a7756e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ec.png)
低姿态做人做事的艺术低姿态为人处事,高水平传道授业人生路上,时随时刻表现出高姿态往往会碰壁撞头,"高处不胜寒',站得越高,受伤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所以低姿态为人处事,高水平传道授业,人生之路才干更加平坦。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认为那些低姿态处事的人过于软弱,不可能成就什么大事,事实上,低姿态只是一种表象,只是为了让别人从心理上得到满足,使他们愿意与自己合作。
学会在适当的时候坚持必要的低姿态绝不是软弱的表现,这也是低姿态做人做事的艺术。
自古以来,凡是成功者都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放低姿态。
周文王弃车陪姜太公钓鱼,灭商建周最终成为一代君王;刘备三顾茅庐拜得诸葛亮为军师,促成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些都是人们相当熟悉的故事,但试想,如果没有周文王及刘备的低姿态,哪能求得后来的赫赫功绩以及流芳百世的美名?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有一尊被称为"镇馆之宝'的跪射俑。
仔细观察这尊跪射俑的时候,就会发现它左腿蹲曲,右腿跪地,右足竖地,足尖抵地。
上身微微左倾,两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作持弓弩状。
秦兵马俑坑至今已经出土清理了很多陶俑,但是除跪射俑外,其他的俑皆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必须要进行人工修复,只有这尊跪射俑完整地储存下来了,如果仔细观察的话,连衣纹和发丝甚至都清楚可见。
跪射俑为什么能储存得如此完好?导游解释说:"这得益于它的低姿态。
首先,跪射俑身高只有1.2米,但是一般立姿的兵马俑的身高都在1.8至1.97米之间,兵马俑坑都是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建筑,当棚顶塌陷、土木俱下的时候,高大的立姿俑肯定是最先受到损坏的,低姿的跪射俑受损害的程度相对就会小一些。
其次,跪射俑下蹲的姿态使它的重心在下面,也加强了其稳定性。
'秦始皇的兵马俑中很少能见到直立的兵俑。
因为那些直立的兵俑大都已经被土坯砸坏,只有那些蹲着、坐着的兵俑储存得较完好。
这样看来,正是这些俑的低姿态保全了自己。
其实,人生很多时候也是如此,高姿态往往碰壁撞头,"高处不胜寒',站得越高,受伤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保持谦逊,放低姿态,勤勉做事,低调做人,才能成为有福气的人
![保持谦逊,放低姿态,勤勉做事,低调做人,才能成为有福气的人](https://img.taocdn.com/s3/m/5607561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6b.png)
保持谦逊,放低姿态,勤勉做事,低调做人,才能成为有福气
的人
人生在世,保持谦虚谨慎始终是一条训言,一旦骄傲自大,逾越雷池半步,那么灾祸必然随之而来。
而历史上,这样的人物也是数不胜数,他们往往聪明一世,蠢在一时。
譬如三国时期,居功自傲的许攸。
官渡之战后,许攸跟随曹操平定冀州,立有功劳,许攸便开始自傲起来,屡次轻慢曹操,甚至称呼曹操小名。
曹操表面上虽嘻笑,但心里颇有芥蒂。
一次,许攸出邺城东门,对左右两边的人说:“这家伙(曹操)没有我,进不得此门。
”后来,有人向曹操告发,于是许攸被收押,最终被杀。
弘一法师曾说:“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
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
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
福薄的人,身上往往具有骄傲自大的特征。
因为骄傲自大的人做出失德之举却侥幸获利,便以此为常,渐渐自以为是,目中无人,最终会受到惩罚。
为人处世,才高是件大好事,但如果自诩自夸,就会自损其才,自伤其能;位高是件大好事,但如果自骄自傲,就会自贬其尊,自嫡其位。
所以,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保持谦逊,放低姿态,勤勉做事,低调做人,这样才能成为有福气的人.。
中考写作素材: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中考写作素材:低调做人,高调做事](https://img.taocdn.com/s3/m/be08f41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6e.png)
中考写作素材: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高调做事,你会一次比一次优秀。
一、在姿态上要低调在低调中修炼自己:低调做人无论在官场、商场还是政治军事斗争中都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看似平淡,实则高深的处世谋略。
谦卑处世人常在:谦卑是一种智慧,是为人处世的黄金法则,懂得谦卑的人,必将得到人们的尊重,受到世人的敬仰。
大智若愚,实乃养晦之术:“大智若愚”,重在一个“若”字,“若”设计了巨大的假象与骗局,掩饰了真实的野心、权欲、才华、声望、感情。
这种甘为愚钝、甘当弱者的低调做人术,实际上是精于算计的隐蔽,它鼓励人们不求争先、不露真相,让自己明明白白过一生。
平和待人留余地:“道有道法,行有行规”,做人也不例外,用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人事事,也是符合客观要求的,因为低调做人才是跨进成功之门的钥匙。
时机未成熟时,要挺住:人非圣贤,谁都无法甩掉七情六欲,离不开柴米油盐,即使遁入空门,“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也要“出家人以宽大为怀,善哉!善哉!”不离口。
所以,要成就大业,就得分清轻重缓急,大小远近,该舍的就得忍痛割爱,该忍的就得从长计议,从而实现理想,成就大事,创建大业。
毛羽不丰时,要懂得让步:低调做人,往往是赢取对手的资助、最后不断走向强盛、伸展势力再反过来使对手屈服的一条有用的妙计。
在“愚”中等待时机:大智若愚,不仅可以将有为示无为,聪明装糊涂,而且可以若无其事,装着不置可否的样子,不表明态度,然后静待时机,把自己的过人之处一下子说出来,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但是,大智若愚,关键是心中要有对付对方的策略。
常用“糊涂”来迷惑对方耳目,宁可有为而示无为,万不可无为示有为,本来糊涂反装聪明,这样就会弄巧成拙。
主动吃亏是风度:任何时候,情分不能践踏。
主动吃亏,山不转水转,也许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又走到一起。
若一个人处处不肯吃亏,则处处必想占便宜,于是,妄想日生,骄心日盛。
而一个人一旦有了骄狂的态势,难免会侵害别人的利益,于是便起纷争,在四面楚歌之中,又焉有不败之理?为对手叫好是一种智慧:美德、智慧、修养,是我们处世的资本。
做人低调,保持低姿态成就大事
![做人低调,保持低姿态成就大事](https://img.taocdn.com/s3/m/a38e0bf6192e45361166f57b.png)
做人低调,保持低姿态成就大事“人有本事,一看便知”:越是有本事的人,往往越会有这一个特征,看看你有吗?这个特征就是低调。
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李康在《运命论》中指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可见,一个人,若不能学会韬光隐晦,是难以成大器的。
因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如果不懂得藏才隐智,不懂得低调做人,就特别容易遭人嫉恨,特别容易为自己树立敌人。
所以,做人要低调,凡事不要太张狂,更不可目空一切,这样你才不会被别人当作靶子打。
做人低调,保持低姿态是人生的智慧秦兵马俑坑至今已出土清理各种陶俑1000余尊,除了跪射俑,其他的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人工来修复。
而这尊跪射俑是惟一一尊未经人工修复,是保存最完整的。
仔细观察一番,连它的衣纹、发丝都还可以清晰地看到。
跪射俑为什么能保存得如此完整?这得益于它的低姿态。
首先,兵马俑坑都是地下道式土木结构建筑,当棚顶塌陷、土木俱下时,高大的立姿俑首当其冲,低姿的跪射俑受损害就会比较小。
其次,跪射俑作蹲跪姿,右膝、右足、左足三个支点呈等腰三角形支撑着上体,重心在下,增强了稳定性,与两足站立的立姿俑相比,不容易倾倒、破碎。
所以它在经历了两千年的岁月风霜后,仍然保存得那么完整。
刚接触社会的一些人,通常个性张扬,率意而为,不会委曲求全,其结果只会处处碰壁。
假如要像跪射俑一样,保持生命的低姿态,能避开无谓的纷争、意外的伤害,才会更好地保全自己、发展自己、成就自己。
有一位平凡无奇的香皂推销员,当他开始推销产品时,每天接到的订单都只是寥寥无几的几张,甚至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
所以,每次他干完一天的活,总会在大街上逛上一圈,想想自己什么地方做得不对,是表达不够有说服力,还是热忱不足?终于有一天他折回去,并把这种习惯变成一生的资本。
他问那位商家:“我不是回来卖香皂给你的,我希望得到你的指正。
请告诉我,我刚才什么地方做错了?你的经验比我丰富,事业又成功,请给我一点指正,直言无妨,请不必保留。
低姿态做人高标准做事
![低姿态做人高标准做事](https://img.taocdn.com/s3/m/47b0c24e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6e.png)
低姿态做人高标准做事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强调要有高标准,要求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追求卓越。
然而,我们往往忽略了低姿态的重要性。
低姿态做人,是指谦虚、谨慎、不自满,虚心向他人学习,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而高标准做事,则是指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追求卓越,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和质量。
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相反,低姿态做人正是高标准做事的基础,只有谦虚谨慎的态度,才能使我们更加专注、严谨地对待工作,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首先,低姿态做人是一种品质,是一种待人处事的态度。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要学会与他人平等相待,不自以为是,不轻视他人。
只有在谦逊的态度下,我们才能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合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取得更好的成绩。
其次,低姿态做人也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做人的境界。
一个人如果总是自以为是,总是高高在上,不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那么他将很难获得他人的认可和支持。
相反,一个谦虚谨慎的人,不仅能够获得他人的尊重,也能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对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低姿态做人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处世之道。
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虚心向他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和能力。
只有在谦虚的态度下,我们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己,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当我们拥有了低姿态做人的品质和修养,我们就能更好地去追求高标准做事。
在工作中,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和质量。
只有在严谨的态度下,我们才能做出更好的工作成绩,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综上所述,低姿态做人和高标准做事并不矛盾,相反,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在谦虚谨慎的态度下,我们才能更加专注、严谨地对待工作,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因此,让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保持低姿态做人,不断追求高标准做事。
这样,我们才能在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幸福。
申论作文放低姿态
![申论作文放低姿态](https://img.taocdn.com/s3/m/681bf5b8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2.png)
申论作文放低姿态
在工作和生活中,放低姿态是一个重要的品质。
无论是与同事合作还是与他人相处,都需要我们以谦虚、包容的心态去对待。
然而,有些人却往往高高在上,显得自恃身份地高人一等。
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要有自己的原则,不要随波逐流,瞻前顾后地跟着别人去追求利益。
放低姿态的首要原因是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社交场合中,只有保持谦虚的态度,才能够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如果总是摆出一副傲慢的姿态,别人自然会远离我们。
只有当我们能以平等、互助的心态去与人相处,才能够建立起和谐友好的关系。
其次,放低姿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进步。
谦虚使我们能够接纳批评和指导,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如果总是自认为无所不知,那么我们就失去了进步的机会。
只有保持谦虚的姿态,才能够不断地充实自己、进步成长。
最后,放低姿态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表现。
高傲不仅容易招人厌,也会让我们自己失去平衡和内心的宁静。
只有放下身段,虚心向人,我们才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
这样,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才能够更加从容应对,不被外界的干扰所影响。
总之,在工作和生活中,放低姿态是非常重要的。
保持谦虚、包容的心态,有助于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个人的成长和进步,使自己更加平衡、从容面对人生的挑战。
只有摒弃高傲
的姿态,我们才能够真正地取得成功,并为他人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低姿态做人做事的艺术_前言
![低姿态做人做事的艺术_前言](https://img.taocdn.com/s3/m/37c403f2910ef12d2af9e756.png)
低姿态——水一样的智慧做人要善于学习水的智慧,能避高就低,在最低处隐藏着无穷的变化与智慧。
水善于低是一种风度与气魄,也是一种谋略与智慧,更是一种处世的姿态。
这种低是低调、是低头,是能随势就形,藏无穷力量于平静之中,化剑拔弩张为平心静气,化狂风骤雨为和风细雨,化扑朔迷离为悄无声息,是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做人学问。
放低姿态,不是懦弱与放弃,而是隐忍与收敛,是一种安身立命的精神境界。
能够在高低上下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能够在进退藏露中实现人生的目标与理想。
放低姿态,能够在低调中修炼自己,并且寻求机会,在不显山、不露水之中,成就宏图伟业;能够在无人关注的情况下,一飞冲天,一鸣惊人,不骄不狂,豁达从容;能够在隐蔽中养精蓄锐,从而实现胜人一筹的突变。
低处可能是逆境,也可能是顺境,要有处变不惊的胸襟,也要有厚积薄发的耐力。
学会低调要做到既不急于求成,也不掉以轻心;忍得住寂寞,熬得住低落,耐得住艰险,挺得过历练。
这其实是一种理智的生活艺术。
得势淡如云,富贵平常事。
不为名利所羁绊,不为金钱所困扰,不为世事的纷繁复杂遮住双眼。
无论面对急流险滩,还是鲜花掌声,都能够保持一颗低调的心和博大的胸襟。
低调不代表屈服,而是一种认真和专注。
即使困难重重,仍然执著向前,心无旁骛,毫无畏惧地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最终登上最高峰,看到最美丽的彩虹。
低头不代表自惭形秽,而是一种自我反省。
在反省的过程中,明白自己有什么样的能力,有哪些不足之处,然后虚心求教,不断进取,最终获得成功。
低头不代表脆弱,而是一种忍术。
它比逞一时之强更加需要智慧,比放手一搏更加需要勇气。
在忍的过程中,力量得到了积累,翅膀渐渐地变得强健,一番敛气屏息后,便如大鹏展翅,一飞冲天。
正所谓“欲立己者先立人,欲达己者先达人”,低头不是为了接受别人的敬礼,而是为了弯下腰来把他人抬高,用一种谦卑的姿态于无形中感染、感化、感动他人,从而得到众人的拥护和支撑。
众人如水,自己如船,水涨则船高,从而既可以避免搁浅、触礁的危险,又可以加速前进。
高中作文:读《低姿态》有感
![高中作文:读《低姿态》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5f97916afe4733687e21aaab.png)
读《低姿态》有感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有一尊保存得非常完整,被称为“镇馆之宝”的跪射俑。
为什么只有它能保存得如此完整?这得益于它的低姿态。
当天塌下来时,有旁边的普通立姿兵马俑顶着,兵马俑坑都是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建筑,当棚顶塌陷,土木俱下时,高大的立恣兵马俑首当其冲,低姿态的跪射俑损害就小一些。
然而,我们人不也是如此?只有见他人时放低姿态,好好畅谈,那么你才会得到很多东西。
相反,如果你高傲,摆架子,不但不可能成功,甚至会失去自己的生命。
当今世界有很多暴发户,他们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为所欲为,结果身死他人之手。
试想如果他们放低姿态,谦虚,那么他们甚至可以比以前更富裕。
记得印度有一著名佛学院——孟买佛学院。
孟买佛学院正门一侧开了一小门,一个成年人要丰收过去必须弯腰的,不然不能碰壁。
对所有新来的学生,老师都会引导他进出小门一次。
是啊,只有学会了弯腰的人才能进入,佛家的哲学就在这个小门里,人生的哲学也在这个小门里。
保持低姿态,我想这就是人生的哲学吧!不仅如此,放低姿态可以让你在岁月的风云变幻中更好的保全自己,就像书中的跪射俑一样,正是凭借着自己的低姿态,在如此恶劣环境下保全了自己,被我们后世称为“镇馆之宝”。
感谢《低姿态》,让我懂了这么多,你也可以读一读。
这就是所谓的“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吧!感谢《低姿态》,让我懂了这么多,其实,你也可以读一读。
爱在平凡中人们常说:“这个世界并还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
”爱就是世间最美丽纯洁的东西。
提到爱,或许人们总是想到卿卿我我,缠缠绵绵,其实,爱就存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里,大爱无声,朴实无华,爱在平凡中。
最让我真切地感受到这种平凡的爱的,是我的外公外婆。
他们大半辈子都在黑土地里辛勤劳作,正是有了他们的付出,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自从外公外婆搬来城关住以后,我就常常支探望他们。
记得每次看外婆杀鸡炖鸭,每次都要小心翼翼地把鸡血、鸭血还有肝脏类的东西挑出来,单独放一锅,炖得烂烂的,然后精心地用沙锅装好,盖紧锅盖保温。
职场智慧:低调做人,不摆高姿态
![职场智慧:低调做人,不摆高姿态](https://img.taocdn.com/s3/m/e6547820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21.png)
职场智慧:低调做人,不摆高姿态低调是一种谦虚、谨慎的态度,是不显山露水、不张扬,是隐藏自己的能力不显示出来。
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耸立云端;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并不影响它容纳百川;地不解释自己的厚度,但没有谁能取代它承载万物的地位。
这就是低调。
一个人,要想赢得尊重,赢得好感,事事顺利、顺心,就要低调做人,不摆高姿态。
低调做人是一种品格、一种姿态、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胸襟、一种智慧、一种谋略,是做人的最佳姿态和最高境界。
欲成事者必须学会做人,进而为人们所悦纳、赞赏、钦佩,这正是人能立世的根基。
根基坚固,才有繁枝茂叶,硕果累累;倘若根基浅薄,便难免枝衰叶弱,经不起风雨。
而低调做人就是在社会上加固立世根基的绝好姿态。
低调代表着内涵,只有浅薄的人才急于把自己展露无遗。
低调主义者有个性,却不事张扬,有欲望却不浮躁,低调背后所渗透出的,是带点骄傲的矜持,是一种深厚的底气。
低调的人所追求的和已经获得的更经受得起时间的考验。
低调代表着成熟,代表着理性。
高歌猛进总是一时冲动的选择,急功近利总容易结出青涩的果实。
某公司广告部新聘了两名员工:安硕,毕业于国内某知名大学,而陈进则是有着两年销售经验的中专毕业生。
两人因同时入职而显得格外友好,好强的安硕仰仗着自己的高学历拉拢陈进进入自己的势力圈,并给陈进安排了任务:留心领导的喜好和性格。
很快,陈进向安硕回报一个内幕:他们俩的直属主管李国强是一个老奸巨猾的家伙,公司里多个有胆有识有为的年轻人都在跟他的较量中被打得落花流水。
安硕想在公司争得自己的天下,便决定要与李国强比个高下。
经过认真分析比较,安硕找到了自己的优势:深谙广告策划;精通网络、英语;同学朋友遍布各行各业。
而李国强只是多了一点经历和经验而已,他只是公司的创业功臣罢了。
于是,安硕便开始了他的挑战:在周一例会上,安硕对其他人的设计方案永远保持中立,只待李主管开口,他便提出意见和建议,有时甚至带有浓重的讽刺意味,让李国强这个主管哑口无言;在策划方案上,安硕大胆采用中英文相结合的手法,这让李主管很是苦恼,想看懂就得找个翻译;上司来视察工作,安硕故意将李主管的工作报告混在杂志中,因为找报告耽搁了时间,上司很是怀疑李国强的工作态度和效率……诸如此类的对抗,安硕持续了一个月,直到试用期结束。
职场成功的秘诀是低姿态
![职场成功的秘诀是低姿态](https://img.taocdn.com/s3/m/ae980a11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63.png)
职场成功的秘诀是低姿态有气宇轩昂高高在上的大佬,就有牢骚满腹永久一副弱者形象的受气包;有长于分析决策的团队领航者,就有乐于为琐事奔忙的人民服务员;有始终端着咖啡从容应对压力的执行者,也有眉头紧锁东奔西突的工作狂。
许多人都说,低姿态是职场胜利的秘诀。
万通地产CEO 冯仑甚至总结出其中的聪慧:创业时,我在地铺上睡了11年,后来意外发觉睡地上有许多好处:贴着地面,特别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就是这么低。
这话说得挺诚挚,也很有道理。
尤其是在初入职场时期或者事业起步阶段,低姿态的确是一种有效策略,能援助你快速融入团队、打消合的顾虑,继而在看似不经意间获得胜利。
姿态就是心理状态说起低姿态,最简单想到的就是初入职场的高校毕业生。
他们被屡屡告知,在办公室,千万要从扫地打水擦桌子跑腿儿之类的脏活累活做起。
问题是,时至今日,这些机会多半都消逝得差不多了:写字楼有独立的大厦物业负责保洁;每个公司都有茶水间,高端一点儿的甚至配有专人负责沏茶、煮咖啡;快递业前所未有地发达,一个电话就能完成手递手的物品交接。
对职场新人来说,在享受方便快捷的同时难免困惑:这些活儿你们都干了,我怎么办?该去哪儿展示我的低姿态?所谓姿态,并不是说你详细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更重要的,它是你的行为和语言所传递出来的某种心理状态。
加班时主动帮同事订盒饭,与人相处言语谦逊,抱着学习的目的像四周人请教,积极发觉同伴身上的闪光点……其实你不用对谁点头哈腰,也不必把别人不情愿做的事情大包大揽,只要尊敬别人,尊敬团队既有规章和秩序,接纳、学习而非挑战、批判甚至试图改造,假以时日,自然能在职场上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反观那些被诟病的.失败案例,大致有着相像的脉络:要么是顶着名校光环的优秀毕业生,习惯性地把教科书中的经典理论套用在平日里的摸爬滚打上,然后被抱负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撕扯得痛不欲生;要么是出身外企或者“正规军”的各路精英,跳槽到小公司之后顿感不适,从制度设计到流程规范再到人员配置,总是忍不住指手画脚。
低姿态做人做事的艺术_第一章 地低能纳海,人低可成王
![低姿态做人做事的艺术_第一章 地低能纳海,人低可成王](https://img.taocdn.com/s3/m/eeb8e302f12d2af90242e656.png)
正所谓“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对于大海来讲,只-有保持较低的位置,才能容纳川;对于一个想出人头地的人来讲,只有把自己放低,时时保持谦虚,才能在生活中博采众长、步步登高。
不拘于一时的低头,是一种勇气;不拘于一时的得失,是一种智慧。
1.埋头做事,处低瞻高甘愿处低,是一种境界、一种修养。
耐得住低就,才可以实现厚积薄发的冲力,达到赢得人生、成就事业的最高点;拥有处低瞻高的胸襟,才可以更好地展现登高望远的风度与气魄。
关于低调做人,自古以来,就大有学问,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能够以较低的姿态来立身处世,始终把自己的起点放在较低的位置,然后以此为基点向高目标迈进。
一个人在走入社会前,就应该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在陌生的环境里,对很多事情都知之甚少,需要时刻请教别人,如果这时候没有虚心、耐心,恐怕要吃大亏。
如果一不小心,犯了错误,更容易招致他人不满,被同事埋怨、被领导批评。
甚至有时候明明不是自己的错,可领导却认为是你的不对。
这时候如果自命不凡或者火气太大,就容易引起争执,影响彼此间的关系,也会使自己的工作难以开展,所以,一定要做好低姿态的心理准备。
既然自己对工作不熟悉,就要虚心向别人请教。
如果自己不小心犯了错,也应该坦白承认,并且用心改正,没有人不犯错,知错能改就好。
就算受了一些委屈也不要斤斤计较,要明白,这个世界并非随时随地都在使用公正公平的游戏规则,对于不善待你的人,应该宽容地回应他,而不是以牙还牙。
降低姿态,低调做人将会帮你适应新环境,给人留下好印象。
在单位里,要勤学好问、乐于助人。
如果同事把一些本来不归你负责的工作交给你,要你帮忙,你要尽量把它做好,这对你有很大的好处:第一,把这些工作当成一个学习的机会,多学会一种技能,多熟悉一种业务,对自己总会有益处的。
第二,反正自己在办公时间总要做事,只要是公事,而且不妨碍自己分内的工作,就不分彼此一律照做。
第三,要乐于帮助同事做事,这是跟同事接近和建立良好关系的机会。
为人低姿态,处事高标准
![为人低姿态,处事高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1a25473f46527d3240ce050.png)
为人低姿态,处事高标准史册有人说:“人往高处走,高处不胜寒,水往低处流,地处纳百川。
”没有人生下来就一定是高贵的,我们应该正确的面对我们的起点。
因此,从低处做,向高处行,实乃为人处世之真谛。
低,为平凡的生活,让我们从现实生活中做起,脚踏实地的做。
古语有云:“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当我们拥有高远的梦想、目标时,我们应该先从低处做起,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向梦想前行。
想想今天,人们在终日的蝇营狗苟中冲昏头脑,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曲索取,最终得到什么了吗?陈光标,幼贫,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从帮助孤寡老人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的做,最终成就自己。
所以,我们应该从低处做起,打好基础,向高处的梦想前行。
高,是梦想与目标,当我们起来时,要向高处行。
高出是梦想的天堂,那些从低处做起的人们,一步一步地走向高处。
灯泡的出现,便是爱迪生从小的实验做起,一步一步,经过数千次,甚至数万次的失败,打击与痛苦,不为一切困难,一步步走向科学的高地,走向梦想的天堂。
还有哪些平凡的人,80后王景光,自己担起十三名贫困学生的希望,他虽然自己身处人群低处,但始终向帮助贫困学生上学的梦想的高处前行,去追求梦想的同时,也被快乐环绕。
所以,我们要向他们一样,不论身份高低,都要从低处做起,向高处行。
其实,高与低在我们人生中,就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
只顾追求梦想,一味的向高行,作者不切合实际的事,最后也没有什么结果;而有些人只在低处或现实中生活,没有梦想,那么他们最终也不会做出大事情。
无论什么事情,只要我们可以从低处做起,向高处行,那么没有能难倒我们的。
中国的航天事业便是如此,从低处做起,不一味的追求更高,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向梦想迈进,一次一次向高处行。
最终,我们取得了让国人骄傲,让世界惊叹的成功。
从低处做,向高处行。
让我们在未来的人生路上,一步一步的向高处行,方能从容地走在我们的人生路上。
放低姿态是种人生智慧_关于谦虚的文章
![放低姿态是种人生智慧_关于谦虚的文章](https://img.taocdn.com/s3/m/8265e251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f5.png)
放低姿态是种人生智慧_关于谦虚的文章学会谦虚可以使一个人获得财富。
谦虚使人严谨务实,谦虚的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放低姿态是种人生智慧!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关于谦虚的文章,希望能帮到大家!关于谦虚的文章:放低姿态是种人生智慧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习惯以我为中心,以自己为主角,总把自己看得太高,而偏偏又把别人看到太低。
这种人在得意的时候,总夹不住自己的尾巴,这根尾巴叫做傲气。
总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博学多才,满腹经纶,一心想干大事,创大业;总以为别人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唯独自己最行;总以为自己成绩最大,功劳最多,记功评奖、加薪晋级不在话下。
实际表现为独断、傲慢、骄横、盛气凌人。
一个人不能有傲气,至少不能无所顾忌地表露自己的傲气。
有傲气的人是不受欢迎的,甚至还可能招致别人的嫉妒,把自己放在众矢之的的位置上。
尤其是当自己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不可替代,是很可能被自己的上司所牺牲掉的。
这种人在失意的时候,总有一肚子的怨气。
这怨气总得找机会倾倒出来,抱怨就难以避免,从而牢骚满腹,怪话连篇,自认是怀才不遇而愤世嫉俗。
因为自觉怀才不遇就看不到别人的优秀;因为愤世嫉俗就看不到世界的精彩。
因而,心理容易失去平衡,个性往往脆弱,与环境格格不入。
这种人不仅不会被外界所接受,反而会遭到嘲笑和孤立,变得无所作为。
一个人不能有怨气,抱怨非但不能让你解决任何问题,还可能让你暴露更多的问题。
在人们的心目中,怨天尤人表示你心智浅薄、缺乏自信,更没有独立面对困难和逆境的勇气。
所以,做人必须放低姿态,纵然可以豪气万千,不能不可一世;纵然有超人的才干,不能目中无人。
放低姿态,我们就不会太过自满,以至不愿意进一步去面对新的挑战;放低姿态,我们就会睁大双眼满怀好奇地去学习许多知识,探索新的的领域;放低姿态,我们就会以真诚的谦卑待人,使大家折服并乐意和我们共事;放低姿态,我们力所不及的柔弱,会为大家所同情,他们愿意倾其所能来帮助我们。
因此,放低姿态是一种人生智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知前进不知后退之人,其勇气和精神固然可嘉,但是该进则进该退则退之人,其耐力和智慧更让人欣赏和赞扬。
因为,对待一件事情,如果略退一步,可能就会用最小的损失换取最大的收获,反之则不然!如此看来,懂得“退步”和“忍耐”的人,才真正拥有低调做人的大智慧。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1.求胜不可心切,强进不如暂退“退”是一种手段与权宜,而不是目的。
所以,人们在做事时要掌握好进退的尺度,从而取得主动和利益,在占有优势的情况下恰当地采取“退”的策略,最终达到想要的结果,也不失为一种低调做人的大智慧。
知进而不知退,善争而不善让,必然会招来灾祸。
对于一件事,如果为了达到目的而一味地只强调好的一面,别人就很难相信。
这时不如利用人类潜在心理的“别扭心态”,采取以退为进的方法来取得对方的信任。
然而“求胜”心太切,目的性太强往往会导致不好的结果。
只退不进难成气候,一味地猛冲也不会有好结果,所以,掌握好进退的尺度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
与其处处碰壁,不如迂回通达,适时进退。
有时,“退”是一种做人的方法,“退”是为了更好地“进”。
宋朝抗金名将宗泽,曾在滑州保卫战中采取“联合抗金”的策略,同许多地方的义军共同打退了金兵的南犯,在滑州保卫战中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战争结束后,老将宗泽为了再次迎战金军,在开封修建了许多防御工事,并且招募了大批兵马,然后准备从扬州回东京。
他多次上奏请求回东京,高宗却害怕宗泽的兵力日趋强盛,身为前朝重臣的他一旦迎回徽、钦两位皇帝,自己的皇位便很难保住。
因此,他派郭仲苟出任东京副留守,实则为监视宗泽。
老将军满腔报国热情,没想到会被高宗猜忌,心中难免愤愤不平,但也只是敢怒而不敢言,一口怨气无处发泄。
刚直不阿的老将每天吃不下睡不安,不久,便病倒在床,后因背上毒疮发作身亡。
高宗丝毫没有因为失去一员大将而遗憾,宗泽一死,他继而派杜充为东京留守。
杜充上任不久,便将宗泽采取的一切抗敌措施废除,他不但拆除宗泽主持修建的防御工事,还刻意打击义军将领。
就这样,老将宗泽费尽心血组织的百万武装力量,在一月之间就被拆毁得无影无踪。
当东京一切抗金力量土崩瓦解之时,金兵再次南犯,其统军大将粘罕,英勇无比,率金兵连下开封、大名、相州、沧州等地,宋军节节败退,粘罕率金军主力攻打到扬州,高宗赵构仓皇而逃,辗转多处,最终落足杭州。
昏庸的高宗皇帝,不但没有因为这次事件而清醒,反而更加宠信腐败无能的王渊、康履等人。
而护送他到杭州的苗傅、刘正彦等人要求收复河北,他却不加理睬。
于是,苗傅、刘正彦等人一气之下,带领手下将士,举行了武装暴动。
他们趁机杀死了无能的王渊,而后,带兵直闯宫中,杀了百余名宦官,见高宗说:“陛下赏罚不明,战士们为国流血流汗,不见奖赏,而宦官逆臣不见为国做事,却得以厚赏;宦官王渊遇敌不战,抢先逃走,其同党内侍康履,更是贪生怕死之徒,这样的人居然得到重用,如何服众将士?现我二人已将王渊斩首,唯有康履仍在陛下身边,为谢三军,请陛下将其立斩。
”高宗见形势不妙,只得斩康履而求自保。
哪知苗傅等人并不罢休,对高宗说:“陛下,徽、钦两位皇帝尚在,您便登坐皇位,二位皇帝如果回朝您将如何?”高宗当然无言答对,只得许苗傅、刘正彦二人高官厚爵,但两人坚持请太后听政,高宗禅位皇太子。
这时,宰相朱胜非出来劝阻,结果仍然没有变化,高宗很难作出决断,但害怕苗、刘二人带人杀入宫中,到时更无回天之力,于是痛下决断,先解燃眉之急,高宗对朱胜非说:“我应当退避,不过须有太后手诏,方可禅位。
”宰相朱胜非因此将计就计,对高宗说:“我曾听苗、傅的一心腹说过,他二人虽有赤胆忠心,但书读的不多且生来固执,此时一定无法劝说,所以,陛下暂且禅位,日后再寻找机会铲除二人,方为上策。
”这样,高宗便借太后手诏,禅位皇子,让太后垂帘听政。
此后,国家大事都由宰相朱胜非处理。
朱胜非怕引起苗、刘两人怀疑,于是,每日都让他二人上殿议事。
苗、傅发现高宗仍然在暗中操纵国事,便与刘正彦共同提出让高宗迁出宫中。
高宗气愤至极道:“他们也太过分了,居然敢来干涉我的起居……”朱胜非则加以劝阻:“暂时去显宁寺居住也好,这样就不会再遭怀疑,对以后复辟成功来说是件好事。
”高宗此时也很无奈,只有听从朱胜非的建议了。
高宗出宫不久,平江留守张浚等便联络众将发兵讨逆,大举进发杭州,苗、刘两人见大兵压境,没有太多作战经验的他们慌了手脚,于是和宰相朱胜非商议对策,朱胜非说:“此时兵临城下,要打,没有足够的兵力,我认为恢复原制,方为上策!”二人虽然最不愿走这条路,害怕高宗复位,二人性命不保,可是再三思考,仍然毫无办法,只有听从朱胜非的建议,请高宗复位。
果不其然,不久苗、刘二人被杀。
在形势十分险恶的情况下,朱胜非劝高宗采取暂时的退却,禅位于太子,不但保住了性命,还为以后的复辟做了铺路石,在时机成熟时,又重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不难看出,这种退却的把握是相当有度的,虽然失去了暂时的身份地位,却为赢得最终的胜利埋下了伏笔。
智慧小驿站:“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读过陈丹青这首诗的人都知道,人们过分坚持自己的想法并不一定能取得预想的效果,相反,如果采取一种“退”的策略,也许就是向胜利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所以,谨记:求胜不可心切,强进不如暂退。
2.让步的目的是为了进步让步并不是吃亏的代名词,而是实现下一个目标的前奏曲。
对于任何事情,一味地争强好胜,好勇斗狠,是不可取的。
适时地作出一些让步,既不是无原则的屈服,更不是软弱的退却,它是在充分了解对手的情况下,作出的明智选择。
让步的目的是为了进步,它可以为下一个目标做准备,也可以寻找机会借对方的力量,实现自己的目标。
在费城举行的一次宪法会议上,赞成派和反对派双方讨论得相当激烈。
由于出席者中有着人种、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会议充满了火药味,弥漫着互不信任的气氛。
出席者的言辞都非常尖锐,甚至还出现了人身攻击。
会议谈判即将破裂,在这个时候,持赞成意见的富兰克林适时地站了出来,他不慌不忙地对人们说:“事实上,我对这个宪法也并非完全赞成。
”此话一出,会议纷乱的情形立刻停止了,反对派人士都用怀疑的目光看着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停了一会儿,继续说道:“对这个宪法,我并没有信心,出席本会议的各位代表,也许对于细则还有些异议,不瞒各位,我此时也和你们一样,对这个宪法是否公正抱有怀疑的态度,我就是在这种心境下来签署宪法的……”经富兰克林这么一说,反对派激动、怀疑的心情终于平静下来了,他们打算让时间来验证一下它是否正确。
这样,美国的宪法终于顺利通过。
富兰克林用以退为进的方法使反对派与支持派的意见达成了一致。
对于一件事情,如果一味地强调好的一面,对方对你所说的话,可能会存有不信任的潜在心理。
这时不如利用人类潜在心理的“别扭心态”,采取以退为进的方法来取得对方的信任。
富兰克林就是采取了这个技巧,先说一些对自己不利的话,看似是在退步,但却使对方产生了信任感,最后顺势达到自己的目的。
美国的钢铁大王卡耐基,曾经运用以退为进的策略,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摩根。
1898年,美西战争期间,老摩根与素有钢铁大王之称的卡耐基展开了一场龙争虎斗。
由于美西战争的需要,钢铁需求量大增,当美西战争以美国的胜利而告终时,美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大大提高。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摩根向卡耐基发动了钢铁大战。
由于摩根看到了钢铁工业前途无量,所以,他很早就把目光盯在了钢铁生意上,并采取了积极的措施。
他把安插高级管理人员作为融资条件,逐渐控制了伊利钢铁公司。
虽然如此,但这两家钢铁公司与卡耐基的钢铁公司相比,还只是中小企业。
看到美西之战导致钢铁价格猛烈上涨,摩根对于手中的那两家公司还不满意,于是决定向卡耐基发动进攻。
为了壮大自己的事业,摩根首先合并了美国中西部的一系列中小型钢铁公司,成立了联邦钢铁公司,同时拉拢了国家钢管公司和美国钢网公司。
一切准备就绪后,摩根开始向卡耐基采取行动了,他率先控制联邦钢铁公司的关系企业和自己所属的全部铁路,同时取消了向卡耐基订货。
根据摩根的预测,卡耐基会立刻作出反应。
但事情恰与摩根预料的相反,卡耐基出奇地平静,好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
卡耐基在受到如此围剿的时候,比任何人更明白一点,冷静是最好的对策,更何况自己面临的对手是能够在美国呼风唤雨的金融巨头,如果此时匆忙采取行动,那最终倒霉的肯定是自己。
卡耐基以静制动的策略使摩根很快意识到,自己在这件事上栽了跟头。
于是他马上采取第二个步骤,他放出风去:美国钢铁业必须合并,现在是否合并贝斯拉赫姆公司,还在考虑之中。
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合并卡耐基公司只是时间问题了,摩根向卡耐基发出了如此的挑衅。
同时,他威胁卡耐基,扬言要与贝斯拉赫姆联手对付他。
这时候,卡耐基不能再无动于衷了,想到如果摩根真的与贝斯拉赫姆联手,他的处境就危险了。
在综合分析局势利弊之后,卡耐基终于作出了决定:与摩根公司合并,条件是,合并后新公司对卡耐基钢铁资产的时价额以1:1.5美元来计算。
以1:1.5美元来执行,对摩根来说,条件是十分苛刻的。
但对于这样的条件摩根为什么能接受呢?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摩根合并卡耐基公司的目的是为了赢得高额的利润,也许正是基于利益的考虑,摩根才同意了谈判的协议。
按照合约,卡耐基钢铁公司的价额以合并后新组建的联邦钢铁公司的公司债还清。
卡耐基看准了摩根急于求成的心理,同时也看到了摩根的弱点。
于是顺应他的要求,合并可以,但条件是苛刻的。
这样,按照协议,卡耐基的资产一下子从当时的2亿多美元上升至4亿多美元。
卡耐基的行为看似非常软弱:当摩根采取第一步行动时,卡耐基无动于衷;当摩根采取第二步行动时,卡耐基未作任何抵抗就投降了。
从事情的整个发展过程来看,摩根始终处于攻势,卡耐基处于守势地位,并且还退了一步;但从结果来看,摩根虽然没有吃眼前亏,争得了面子,但事实上,是卡耐基实实在在地前进了一大步。
办事过程中,“以退为进”更易获取对方的信任。
很多时候过分强调自己的目的,过分坚持自己的想法并不一定能取得预想的效果,相反,如果在身陷危难时恰当地采取一种“退”的策略,把握好分寸,也许胜利就会属于你。
隋朝时,李渊奉命留守太原,北边的突厥曾多次以数万精兵进攻太原。
为守城池,李渊派部将王康达率千余人出战,结果却一败涂地,几乎落得个全军覆灭的下场。
后来,李渊用计吓住了突厥兵,暂时守住了太原城。
虽然突厥兵被吓走了,可是郭子和等人依靠突厥的支持和庇护,又纷纷向他挑衅,这让李渊防不胜防,隋炀帝随时可能会以失职为借口,要了他的命。
面对内忧外患,大多数人都可能认为,李渊为自保必然会奋起反击。
可出乎意料的是,李渊并没有那样做,他反而甘愿向突厥称臣,也愿意把自己所有的财宝全部进献给突厥可汗。
很多人都不理解李渊这样做的用意,其实,他早已经分析了天下大势,决定要起兵反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