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与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的特点
农业产业化的特点农业产业化是指将传统的小农经济转变为现代化、规模化、市场化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
农业产业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规模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农业规模化经营,通过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
规模化经营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民的收入。
同时,规模化经营还可以推动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2. 综合化经营:农业产业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农作物种植,而是将农业生产与农业加工、农业服务等环节相结合,实现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农业经营的多元化。
综合化经营可以提高农业附加值,增加农业产业链的利润空间,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市场化经营:农业产业化强调农产品的市场导向,通过市场需求来引导农业生产。
农业产业化将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相结合,通过市场竞争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市场化经营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业的竞争力,推动农业的发展。
4. 创新驱动:农业产业化强调科技创新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科技的进步,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
创新驱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5. 产业链协作:农业产业化强调农业产业链的协作和合作。
通过建立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有机衔接和协同发展,提高农业产业链的效益和竞争力。
产业链协作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推动农业产业的集约化和现代化。
6. 环保可持续:农业产业化注重农业生产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环保可持续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农业产业化与传统农业经营的本质区别。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规模化经营、综合化经营、市场化经营、创新驱动、产业链协作和环保可持续等特点。
农业产业化的实施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振兴的目标。
农业产业化发展策略
农业产业化发展策略农业是每个国家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则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关键。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策略。
一、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科技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支撑。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鼓励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作物品种的适应性与产量。
同时,推广使用现代农业技术,如温室种植、水肥一体化等,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益并降低环境污染。
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基础设施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保障。
首先,扩大农田灌溉面积,提高农业生产的水资源利用率。
其次,加强农民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和生产素质。
还要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储存设施,保证农产品能够高效地储存和销售。
三、促进农业市场化体系建设农业市场化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环节。
政府可以通过建设农业生产者合作组织和农业大市场,提供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价格指导,增强农民的市场交易能力。
同时,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四、推动农业现代管理模式农业现代管理模式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政府可以鼓励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和经营咨询,推动农业从小规模家庭农场转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同时,加强农业产权制度建设,保护农民的产权,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和农业结构调整。
五、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
同时,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提供技术和市场支持,带动农业产业链的升级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六、加大农业投入与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大量的投入和财政支持。
政府应加大农业投资力度,提高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增加对农业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
同时,建立健全的农业保险制度,减少农业风险,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品质。
七、加强农业人才培养农业产业化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支撑。
加快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加快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近年来,中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农业产业化成为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农民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现代农业技术为支撑,全面提升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生产、流通与服务能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供应体系,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产业化和市场化。
那么,加快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应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呢?一、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手段。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可通过选育适应当地生态、气候和条件的新品种、新技术,优化耕作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方式实现。
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扶持科技型农业企业,加强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并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农业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二、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益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加快农业机械化,可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政府应加强农业机械化投入,鼓励农民购买农机具,提高农业机械使用率,并鼓励农业机械制造企业进行技术改进与升级,推动整个农业机械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完善市场机制农产品流通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环节。
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完善市场机制,可以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减少农产品滞销、浪费,降低农产品价格波动,增加农民收入。
政府应该改善农产品市场的内外部环境,发挥农产品市场的调节作用,推动农产品流通与市场化经营的有机结合。
四、加强农业金融支持,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金融支持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业金融的投入,扩大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鼓励银行加大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投入,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提高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水平。
五、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支持与引导政策支持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政府应该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支持与引导,为农业企业提供税收优惠、贷款担保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区域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并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扶持力度,为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农业行业概况了解农业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主要参与者
农业行业概况了解农业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主要参与者农业行业概况:了解农业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主要参与者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农业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主要参与者,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农业行业的概况。
一、农业行业发展趋势1.可持续农业可持续农业被认为是农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农业也在朝着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例如,有机农业、精确农业技术的应用以及农田水利设施的改进等都是可持续农业的表现。
2.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也是农业行业发展的关键。
通过技术手段的改进和创新,农业生产效益可以得到提高,例如种植业和养殖业都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来增加产量和质量。
此外,农业科技创新还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保鲜、加工和储运等环节。
3.农业产业化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产业化也成为了农业行业的重要趋势之一。
通过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提高农业产品的附加值。
农业产业化还可以促进农产品与农村经济的深度融合,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农业行业主要参与者1.农民农民是农业行业的主要参与者,他们负责种植或养殖农产品。
农民的角色不仅是生产者,同时也是农产品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
农民的地位在农业产业链中不可忽视,农业行业的发展需要重视和支持农民的利益和权益。
2.农业企业农业企业在农业行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们通过投资和管理农业生产活动,提供农产品给市场。
农业企业的规模经营、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对于推动农业行业发展至关重要。
同时,农业企业也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繁荣。
3.政府机构政府机构在农业行业中起着监管和政策引导的作用。
他们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为农业行业提供支持和保障。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农业保险和市场准入等手段促进农业行业的发展。
政府的参与和政策引导对于农业行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4.科研机构与学术界科研机构和学术界在农业行业中扮演着推动和引领的角色。
农学中的农业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
农学中的农业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的命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农业技术创新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从农学的角度探讨农业技术创新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挑战与机遇。
一、农业技术创新的意义与价值农业技术创新是指利用科技手段和创新思维,对农业生产中的关键环节进行改进和提升的过程。
其意义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技术创新能够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
例如,通过精准施肥、科学灌溉等技术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减少浪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2.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技术创新能够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同时,通过推广种植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新品种,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抗逆能力,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从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技术创新能够引入先进的农业机械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水平,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同时,通过推广农业信息化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管理和智能化决策,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二、农业技术创新的挑战农业技术创新虽然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1. 技术转化难:农业技术创新的成果需要经过科学验证和实践检验,才能推广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然而,由于技术转化链条的不完善,科技创新成果往往难以快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制约了农业技术创新的应用。
2. 缺乏科研投入:农业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科研投入,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
然而,当前农业科研投入相对不足,导致农业技术创新的进展缓慢,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3. 农民素质不高:农民素质的提升是农业技术创新的关键环节。
然而,由于农民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科技创新的接受能力和应用能力有限,制约了农业技术创新的推广和应用。
三、农业技术创新的机遇农业技术创新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1. 科技进步的助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材料技术等的应用,为农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规模化经营模式:通过扩大农业企业规模,提高生产效益和竞争力。
这种模式通常采用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如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标准化生产流程、精细化管理等,以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2. 农产品加工模式:通过农产品的加工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这种模式通常包括农产品的初加工、中间加工和终端加工等环节,使农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同时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和消费。
3. 农业科技模式: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科技和创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
这种模式包括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研发、技术扩散和示范推广等,促进农业产业的创新和升级。
4. 农业合作社模式:通过农民合作组织和共同经营的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专业化。
这种模式通常包括农民合作社的组建、产业链的整合和社员的培训等,使农业生产更具规模效益和竞争力。
5. 农产品品牌模式:通过打造农产品品牌和建立市场信任度,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
这种模式包括农产品品牌的建设、质量控制和市场推广等,使农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独特的品质和形象。
总的来说,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要求农业企业家和农民掌握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注重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产品质量控制,同时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以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农业产业化的意义
农业产业化的意义
农业产业化的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通过产业化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使农业生产规范化、大规模化、专业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2. 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产业化有利于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推动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引进,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3.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产业化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业产业链和农产品加工链的完善,增加农村就业岗位和收入,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
4. 优化农业结构。
通过产业化的管理和调控,优化农业结构和布局,引导农业向生态、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
5. 增加农业商业化程度。
产业化有利于农产品市场化和商业化,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
农学的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
农学的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农学是农业科学的一门学科,它是研究植物、动物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要素的特性、生态、生理、生化和遗传,以及如何科学地运用和管理这些生产要素,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学科。
农业现代化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通过现代农业规划、管理和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实现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化、市场营销体系现代化、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现代化以及农业管理现代化等方面的全面提升。
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农业产业群为主体,实现规模化、网络化、产业化和品牌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产业化过程。
一、农学在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农学的发展与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密不可分。
农学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为现代农业的实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农学通过对农业生产要素的深入研究,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农业现代化必须依靠农学的支撑。
农学研究农业生产的基本规律和技术手段,如土壤肥力管理、农业机械化、农业生态化等,为农业现代化打下了基础。
这种基础既包括技术、设备、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基础,也包括农业生态、农业生产体系等方面的基础。
农业现代化要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协调并重,农学在这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农业产业化则是农学应用的体现。
农业产业化通过农业生产要素的整合和优化,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管理精细化、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等,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农学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丰富的技术和理论支持,如农业企业化、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生物技术等,使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紧密结合,促进了农业的快速发展。
二、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关系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是在关联性、互动性和推动力上相互关联紧密、相互支持、相辅相成的关系。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
农业现代化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现代化的生产要素、生产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为农业产业化创造了条件,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基础。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新产业发展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新产业发展在当今社会,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新产业的发展备受关注。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变为切实可行的生产力的过程,而新产业的发展则与这些科技成果的转化息息相关。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新产业的发展。
首先,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在不断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诸如高产杂交水稻、优质蔬菜种植技术等农业科技成果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还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
其次,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也为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以农业为基础的产业如食品加工、农产品流通等都离不开先进的农业科技。
正是这些科技成果的转化,才使得农业科技产业链更加完善,为相关新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再者,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水平,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例如,通过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农村可以开展农业旅游、乡村民宿等新业态,吸引更多游客,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此外,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还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
通过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农民的劳动成本减少,生产效率提高,产出增加,自然也就带动了农民的收入增加。
这对于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激发其生产积极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然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新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首先,一些农村地区缺乏科技人才和先进设备,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进程。
其次,由于信息不对称、市场狭窄等原因,一些农业科技成果并未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应用,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新产业的发展,需要在多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科研机构、企业加大投入,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其次,需要完善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机制,建立健全的农业科技产权保护体系,激励更多的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的转化。
此外,还需要加强科技成果的宣传推广工作,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并应用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
科技进步、农业产业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城镇化、农村土地流转之间的关系
科技进步、农业产业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城镇化、农村土地流转之间的关系。
1、科技进步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发展农业科技必须走产业化经营之路。
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解决农业生产低效益与运用科技高成本之间的矛盾,解决科技与经济发展“两张皮”的问题。
农业产业化经营则产生了对科技的内在需求。
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解决农产品产、供、销脱节的问题,有利于缓解农村科技载体即农户的素质较低的问题。
科技进步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柱,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在于科技进步,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科技进步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
2、科技进步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关系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重要原因,农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这使得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在农业生产中出现了技术导致的资本对劳动力的替代,使得一部分劳动力成为农业生产中的剩余劳动力。
生产力的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出了客观要求,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可利用的土地等自然资源有限,必然要求从事农业的劳动力逐步减少。
3、科技进步与城镇化的关系城镇化过程中的产业发展、城镇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城镇管理与信息传播等方面都需要科技进步的支持。
但是,在城镇建设与管理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在城镇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促进发展规划科学化、城镇建设科学化与城镇管理科学化的方向。
4、科技进步与农村土地流转之间的关系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土地规模经营,农业成为业主收入的主要来源。
为取得好的经营效益,经营户大都注重应用新品种、新技术,积极使用农业机械,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而且还带动了一方的科技进步。
5、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系农村产业结构和剩余劳动力之间关系紧密,既相互抑制又相互促进,通过将农村产业结构和剩余劳动力之间的相互抑制关系,转变为相互促进关系,代表了我国农村经济未来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方面,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剩余使得农业生产排斥对农用机械的使用,导致农业生产的规模狭小,同时,较低的商品率和劳动边际产出率,使得农民缺少足够的生产剩余进行资本和技术投入。
加快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加快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农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更是至关重要。
在当前全球经济下行的环境下,如何加快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加快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
一、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科技创新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只有在科技进步的支持下,农业才能实现持续发展。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1. 发展新的农业品种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2. 推广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 开展水稻和小麦等主要农作物的品种改良研究,提高单产和品质。
4. 加强黄瓜、番茄、草莓等蔬菜的栽培技术研究,提高品质、保障产量。
二、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加强农业市场化运作农业的市场化运作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方向之一。
只有通过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和加强农业市场化运作,才能推动整个农业产业企业化、专业化和品牌化的发展,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1. 优化农业生产布局,丰富农作物品种。
2. 发扬农民创业精神,鼓励农民和农业企业发展特色农业。
3. 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建立和发展农产品品牌。
4.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确保市场安全。
三、鼓励多种经营模式,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农业产业化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投入,鼓励多种经营模式可以使得农业产业化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市场化得到更好的推进,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鼓励多元经营模式,在保证农业生产和农民利益的前提下,鼓励投资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非农业企业进入农业领域。
2. 加强土地流转,拓展农业产业无土地经营空间。
3. 鼓励开展农业产业基金投资,为市场化运作提供资金支持。
四、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提高农民产业化意识农业产业化与农民自身素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提高农民产业化意识,才能够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1. 加强农业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市场化经营的认识。
农业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农业的发展历史及趋势农业是人类社会最早的经济活动之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下面将就农业的发展历史及趋势进行较详细的阐述。
一、农业的发展历史:1.原始农业阶段:在人类社会早期,人们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方式。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资源的逐渐枯竭,人们开始注意到手工繁殖和种植植物的重要性,逐渐形成了农业生产的雏形。
2.农业革命阶段:大约在1万年前,人类开始进行农业的革命性发展。
此阶段人们最重要的成就是发展了农耕和畜牧业,实现了对食物的控制和生产,由此导致了人口的快速增长。
这一阶段的农业革命包括了农业工具和生产方式的改进、农业种植和畜牧品种的培育、土地和水利的开发利用等。
3.现代农业阶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进入了现代化的阶段。
工业化、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对农业的生产、加工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代农业阶段的主要特点包括:大规模生产、高效率种植方式的普及、科技的应用、农产品质量的提升等。
此外,农业的多元化发展,如水产、畜牧、林业的发展也成为了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农业发展的趋势:1.可持续发展:在保持农业生产力的基础上,充分保护资源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倡导绿色、有机、低碳的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科技创新:科技的不断进步将继续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利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机械化技术等新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解决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应的问题。
3.农业产业化:加强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推动农民走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道路。
以农村农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将得到更广泛的发展。
4.农产品质量提升: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人们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和标准制定,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营养价值和品质。
5.农业国际化:全球化的潮流所带来的市场竞争和机遇,将进一步加剧农业国际化的发展。
农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农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农业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乡村振兴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
农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农业科技创新、乡村旅游发展、农产品品牌建设、农民收入增加、农村金融服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人才培养、农业产业化升级、农业绿色发展和农业龙头企业带动等十个方面探讨农业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助推作用。
一、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引进新技术、培育新品种、提升农业生产效能,可以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提高乡村经济效益。
例如,利用先进的生物育种技术可以培育出高产、抗病虫害的新品种,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同时,利用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新兴技术,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减少劳动力成本,提高乡村劳动力素质。
二、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发展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提高乡村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进而带动农村经济的腾飞。
优美的乡村环境、独特的农耕文化等,成为游客眼中的宝贝。
同时,乡村旅游也能带动农村的产业发展,例如农家乐、农产品销售等,给乡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三、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产品品牌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通过打造农产品品牌,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农民增收。
同时,通过品牌建设,可以推动乡村的产业升级,进一步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例如,鲜花种植、水果种植等特色产业,通过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产品质量,进而在市场上获得更好的销售价格。
四、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通过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通过发展农村产业,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可以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此外,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也为农民增加收入提供了新的渠道,通过集体经济的力量,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效益。
五、农村金融服务农村金融服务是农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通过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可以满足农民对资金的需求,推动农业发展。
解析农业产业化的成功经验
解析农业产业化的成功经验一、背景介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我国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
通过消除传统农业中的落后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本文将从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市场培育等方面解析农业产业化的成功经验。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的成功经验之一在于产业结构的调整。
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以粮食种植为主,农产品供给结构单一,面临市场风险较大。
而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多元化发展,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业附加值。
例如盆栽花卉、绿色有机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上受到广泛关注,带动了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
三、科技创新助力农业产业化在农业产业化的成功经验中,科技创新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引进新型农业科技装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例如智能化农机具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劳动成本。
同时,推广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如温室种植、科学施肥等,提高了农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四、发展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农业产业化成功经验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健全的服务体系。
通过建设配套服务系统,提供农业生产全程技术指导和农资供应,解决农民生产中的疑惑和问题,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在服务模式上,可以引入第三方服务商,通过专业化、规模化的经营管理,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
五、市场培育与农业产品品牌化市场培育是农业产业化成功的重要环节。
通过培育市场需求,推动农业产品品牌化,提高产品附加值。
例如,通过农产品电商平台的建设,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同时,加强品牌建设,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优质口碑的农产品品牌,提高竞争力。
六、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成功经验中,金融支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建立农业产业化专项基金,向农民提供贷款以及风险补偿资金,解决农业发展中的资金需求问题。
同时,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农业产业化,为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
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
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科技创新在农业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不仅是为解决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推动农业产业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科技创新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品质在农业生产领域,科技创新在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品质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科技创新不仅可以提高种植、养殖、农机化等环节的效率和准确度,更可以全面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卫星数据处理技术实现精准施肥、灌溉、农药、农机等作业,可大大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又如,新型高效育种技术的应用,使得新品种的出现,不仅可以提高种植品种的抗性,而且可以更好地适应气候的变化。
二、科技创新推动农业产业化和智能化在农业产业化和智能化方面,科技创新也正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以农业机械化为例,智能机器人和无人机技术的引入,使得农业作业更为智能化和高效化;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不仅可以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更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价值。
三、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绿色化发展现代农业绿色化发展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核心之一。
科技创新为实现农业绿色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在农业绿色化方面,科技创新创造了各种环保技术,如水田稻草秸秆还田技术、废物利用等绿色科技,可大大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提高土壤肥力,防止土地沙漠化,同时也可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此外,农业智能化的应用还能为农业绿色化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四、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态效益在农业生态效益方面,科技创新同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污染物治理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而XXX科技则能够灵活应用,对特定不良物质起到特效进一步保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另外,新型农业经营模式的推行,如生态养殖、发展绿色农产品等,也有助于提高农业生态效益。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引言农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也在不断改变与升级。
本文将从农业生产规模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等方面探讨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一、农业生产规模化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规模化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向之一。
农业生产规模化指的是将农业生产从小规模、个体经营转变为大规模、集约化经营。
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供应量,并且能够优化资源配置。
在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过去的农业经营方式主要是以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为单位进行分散式经营,现在越来越多的农业企业和农业合作社开始采用规模化经营方式。
例如,大规模农场和农业企业通过集中采购农资、统一管理和专业化运营,使得生产效益得到大幅提高。
然而,农业生产规模化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是农业生产规模化的关键问题。
此外,规模化生产也可能导致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对农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
二、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指农业生产向工厂化、流程化转变,农业企业化程度提高的经营方式。
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打破传统的产地─批发市场─终端销售的路径,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经营。
我国农业产业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农产品加工业的崛起。
越来越多的农产品经过加工、包装后销售,使农产品价值得到提升。
此外,一些农业企业还通过自有品牌和专卖店等形式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农产品。
这种方式使得农业企业更有利润空间和市场竞争力。
然而,农业产业化也面临一些问题。
一方面,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水平不均衡,一些地区存在农业产业链条断裂的情况。
另一方面,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产业链条中的一环过度发展或者不协调会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和利润下降。
三、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指农业生产向现代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转变的经营方式。
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一、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应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
一方面,要加强农业科研机构的建设,优化科研人员队伍结构,提高科研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同时,还要加强农业科技信息的收集和传播,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素质。
二、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农业产业布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进行优化调整。
对于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和优质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对于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可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同时,还要加强农产品供应链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推动农业企业化经营农业企业化经营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环节,要加大对农业企业的扶持力度。
一方面,要鼓励农民合作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育和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另一方面,要引导农业企业走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道路,提高农业企业的竞争力。
同时,还要加强农业企业的技术和管理培训,提高其经营水平。
四、完善农业金融服务农业金融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加强对农业金融的支持和引导。
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业信贷的投放,提高农业贷款的可获得性和可负担性;另一方面,要推动农业保险和农业担保的发展,提高农业风险的防范能力。
同时,还要加强对农业投资的引导和管理,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
五、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六、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农业产业化发展不能忽视环境问题,要注重农业环境保护。
一方面,要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控制农业产废物的排放数量和污染程度;另一方面,要推广农业生态化经营模式,提倡有机农业和低碳农业,减少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还要加强农业灾害防治和粮食安全保障工作,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应注重科技创新、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企业化经营、完善金融服务、提高农民收入和加强环境保护。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好规划和实施,才能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农业产业化提升农业附加值的关键
农业产业化提升农业附加值的关键农业产业化是指将农业生产纳入市场经济体系,通过整合资源、优化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等手段,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
农业附加值是指农业产品在经济产业链中增加的经济价值,是衡量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指标。
要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成功,并提升农业附加值,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一、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可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例如,利用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设施农业,可以有效地控制病虫害,提高产量和品质;利用农业机械化和智能化技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投入,提高生产效益。
此外,新品种、新品牌的推广和销售也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提升产品附加值。
二、农产品加工与营销农产品加工和营销是提升农业附加值的重要途径。
通过加工农产品,可以延长产品的供应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例如,将水果加工成果汁、果酱等深加工产品,不仅可以延长水果的保鲜期,还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此外,农产品的营销也很关键,通过建立健全的市场渠道和销售网络,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可以获得更好的市场效益。
三、农业产业链的优化优化农业产业链是提升农业附加值的基础。
农业产业链的优化包括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管理与控制,包括农业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
通过合理规划和整合农业资源,加强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合作,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供给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进而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此外,农业产业链的优化还包括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保证消费者的健康与满意,进一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四、农民素质与技能的提升农民素质与技能的提升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
农业产业化需要农民具备现代农业生产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农业科技创新。
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种植、养殖等技术水平,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和农产品的附加值。
乡村振兴的农业发展
乡村振兴的农业发展乡村振兴是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战略,农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和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农业产业化、现代农业科技、农村资源优势等多个角度来探讨乡村振兴的农业发展。
一、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一。
乡村地区的农产品要通过产业化,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发展农业产业化可以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同时,农业产业化还可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二、现代农业科技现代农业科技在乡村振兴的农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利用现代农业科技手段,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农业资源浪费。
比如,可以运用遥感技术对土壤进行精细化管理,减少农药施用量,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
同时,现代农业科技还可以推动农业生产与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产业的融合,为农产品提供更多市场渠道和销售机会。
三、农村资源优势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农村资源优势对农业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可以通过开发农业产业、发展农村旅游等形式,利用这些资源促进农业发展。
例如,通过推广绿色农业,发展有机农业,可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率。
同时,充分利用农村旅游资源,开展农家乐、采摘游等活动,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发展与乡村旅游业的融合。
四、农田水利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保障。
在乡村振兴的农业发展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非常重要。
通过加大投入,完善农村灌溉设施,改善土壤水分条件,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抗旱能力和产量。
此外,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还可以调节农田水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农业灾害和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
五、农业科技培训农业科技培训对乡村振兴的农业发展非常关键。
通过组织农村技术培训班、科技推广活动等形式,提高农民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实践技能,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此外,农业科技培训还可以培养农民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推动农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的紧密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农业经营规模狭小与 农业现代化的矛盾
小规模经营的农户无力开展农业现 代化。 在不改变家庭承包制的前提下,怎 样推进农业现代化?
二、农业产业化的一般定义
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 核心,以科技进步为手段,以各类企 业、中介组织为龙头,以龙头带动农 户的形式,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 销售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相互 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
第五,教育、培训与信息。合作社要为社员、 社员选举产生的代表、经理和雇员提供教育和 培训,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做出贡献。合作社要 把合作的性质和好处告诉公众,特别是年轻人 和舆论带头人。
第六,合作社之间的合作。合作社要开展 地方性的、区域性、全国性的、乃至国际 性的合作,以便最有效地为社员服务和加 强合作社
2,培育商品基地
商品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的依托 如何培育:
(1)龙头企业建立自己经营的农场。如工厂化的如 养禽、养猪农场。 (2)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的紧密型基地,即企业根 据自己的加工需要与农户签订合同,建立生产基地。
如“订单农业”。
(3)建立企业与农户的松散型基地,即由企业向农 户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农民自行决定产销,价格随 行就市。
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不 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促进 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就是使农业基础设施和生 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 明显加强,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 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明显提升,生态功能和 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的过程。
总结:农业产业化经营带来的变革
提高了农民收入(不是提高农产品价格, 而是提高科技含量,农民分享农产品加工 和流通的增值) 降低了交易费用(克服了农户分散交易的 风险,开拓市场的任务由企业去承担) 改善了农业生产的组织方式(生产专业化, 布局区域化,服务社会化,经营一体化)
五、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以现代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现代 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为支撑,运用现代经营形 式和管理手段,贸工农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 一体的多功能、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
总体评价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适应了农民群众 的实际需要。在为广大会员农户提供技 术交流、市场信息、农资供应、农产品 销售等方面的服务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有的还实行标准化生产统一品牌,开展 “公司+合作社+农户”产业化经营。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水平不高, 技术档次、服务内容、加工能力、经营 规模等方面水平较低。
(5)入股型。 农民以资金、土地、设备、 技术等要素入股,在龙头企业中拥有股份, 按股分红,参与经营管理和监督。
连州大路边镇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与山 马林农林发展有限公司签订30年合同种植油 茶。公司负责规划、投资、生产管理、加工 和销售。农民享受入股土地上的劳动优先安 排,本份土地所获产品的10%为分红,合同期 满后茶树归农户。
第三,社员经பைடு நூலகம்参与。
社员对合作社公平地出资,并民主控制其 资本。该资本必须有一部分是合作社的共 同财产。社员出资是取得社员资格的条件, 但出资只获取有限的报偿。 合作社的盈余分配用于:建立公积金来发 展合作社;按社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额返还 给社员;支持社员认可的其他项目。
第四,自治与独立。合作社是社员管理的、自 治的、自助组织。如果合作社要同其他组织(包 括政府)达成协议,或者要从外部筹资,必须以 确保社员的民主管理和自治为条件。
四、 农业产业化的要素培育
1,培育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 主导产业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能充 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或资源潜力, 产品市场需求要旺盛或前景看好, 在现有产业结构中处于带动作用的 产业。
如何培育?
(1)立足对现有传统产业的改造和 创新; (2)积极发展新的主导产业; (3)注重“名、优、特、新、新、 稀”产品的开发。
国际经验:合作社是农业一体化经 营的重要组织形式
欧美国家:85%以上的农场主参加了一个 以上的各种类型的合作社,大约1/3的生 产资料和农产品是通过合作社采购、加工 和销售的。 日本农协: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合作社网 络体系(中央、都道府和市町村三级农 协),所有的农户都加入了农协。
(二)我国的实践
1,农村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 指以乡村行政区域和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基 础建立,它的前身是人民公社。 农村社区合作组织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重 要组织资源。 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 发挥上述功能不如人意。
原因:
从体制上看,我国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 是由人民公社“换牌”而来,传统计划经 济体制下政社合一、以政代社、产权不清 的制度遗迹还相当浓厚。 从经济实力看,目前大多数农村社区合作 经济组织统一经营薄弱,无力开展社会化 服务,更谈何兴办加工流通企业。
截止2002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数量为28万, 会员1596万人。
据农业部统计,2008年全国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 济组织发展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运 行较为规范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超过15 万个,成员数量达到2363万人,占全国农户总数 9.8% 。
功能和作用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分为技术服务型、 采购型、销售型、加工型、综合型等五 种基本类型。 目前技术服务型和销售型是农民专业合 作经济组织主要形式。
2,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指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从事同类或 相关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依据加入自愿、 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 按照章程进行共同生产、经营、服务活动 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改革后涌现的, 以农民为主体,按照自愿、民主、平等、 互利的原则兴办,接近于真正的合作经济 组织,被称为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3,培育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火车头 龙头企业的特征:
(1)以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为主; (2)带动农户进行专业化生产; (3)让利于农民,与农户结成了不 同形式的利益共同体关系。
4,培育利益机制
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 利益机制的形式: (1)买断型。龙头企业在市场上收购 农户产品,无契约,价格随行就市。买 断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产品的“卖 难”,但农民还只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 仍处于提供原料的地位。
发展数量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于20世纪 80年代,90年代上期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 织经历了一个活跃发展的时期,90年代中 后期基本处于停滞,进入21世纪,由于国 家层面的关注程度提高,全国各地农民专 业合作经济组织又有了较大的发展。
据农业部统计,到1999年底,全国农村专业合作 组织有140万个,初步形成规模,运行规范的约 有14万个,带动农户4000多万。
这些积累性的矛盾主要是:
1,农业比较利益低下与农业增产增收的矛 盾 以提高农产品价格为手段的措施难以为继:
工农产品轮番涨价,比价复归,农产品价格依 然处在“锅底”,工农比较利益愈益悬殊; 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国际 市场价格,提价已无潜力。
2,农户分散经营与走向市场的矛盾
分散农户走向市场面临诸多困难: 经济实力弱,经不起市场风险; 缺乏市场信息,生产靠模仿,雷同化; 组织程度低,交易手段落后,受盘剥;
(2)保护型。龙头企业制定保护价格, 当市场价低于保护价时,以保护价收购。 不仅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而且 解决了市场竞争中农民利益的保护。
(3)服务型。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产前、 产后、产中服务,服务的项目、费用标 准体现了企业对农户的扶持,改变了农 民提供原料的地位。
(4)返利型。龙头企业确定农户提供农 产品的数量、质量、价格,拿出一部分 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利润返还给农户。这 种利益分配机制改变了农民单纯提供原 料的地位,分享了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
科技与农业产业化
背景
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 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我国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集约型 新疆农业的产业化水平较低
主要内容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现代农业:农业科技与农业产业化
一、农业产业化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农业产业化的雏形:20世纪80年代中 期已经出现(产加销一体化、农工商 一体化、贸工农一体化)。 农业产业化既是80年代发展的继续, 更是为解决改革以来我国农业发展中 积累性的矛盾而提出的一项根本举措。
三、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
分析方法:首先,提出一个认识模式:市 场+中介组织+农户;然后,根据中介组织 的不同,划分和分析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具 体组织形式。
1、公司+农户
1,内涵
指公司(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与农户之 间建立了某种契约关系,公司与农户形成了 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一体化经营。
公司向农户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收购农 户的初级农产品,进行加工和销售,并以不同方 式把加工和流通增值的一部分利润返还给农户。 农户按公司的技术要求进行生产,并把大部分产 品交售给公司,农户承担生产风险,分享公司经 营的部分利润。
公司与农户之间的经济联系有紧密程度之 分:
紧密型是公司与农户之间经济联系较为稳 定和紧密。紧密型是是“公司+农户”的高 级水平
松散型是公司与农户之间的经济联系不固 定,双方之间没有严格的契约约束。松散 型是“公司+农户”的初级水平。
“公司+农户”的制度缺陷
公司与农户是对立的利益主体,公司不愿 意向农户让利,或尽可能少向农户让利。 由于公司与分散农户之间力量对比悬殊, 农户谈判地位低,往往处于从属的地位。 这使公司与农户之间难以形成真正的一体 化经营,产业化的链条极其脆弱。
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的发展更加依靠 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更加依靠现代 生产要素的引进使用,更加依靠市场机制的基 础性作用,更加依靠多种功能的不断开发。
建设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 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 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 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