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观潮_自学评估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一、初步谈话,明白得课题师:今天,我们一块儿来学习《观潮》。
课文写的是哪儿的潮?生:(齐答)钱塘江大潮。
师:钱塘江在我们祖国的浙江省,远离我们可爱的家乡有好几千里。
假如说我国的长城文明遐迩,那么浙江的钱塘江大潮就可称为“天下奇迹”了。
(板书:天下奇迹)师:“观潮”和“天下奇迹”,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生:“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
“天下奇迹”的“观”……师:快请教一下字典,查查是什么意思。
(学生查字典。
)生:“奇迹”的“观”是“景象”的意思。
师:那么“奇迹”的意思呢?生:“奇迹”确实是奇特的景象。
生:“奇迹”确实是奇特的景象。
师:谁能说说“天下奇迹”的意思。
生:“天下奇迹”确实是世界上奇异的景象。
生:“天下奇迹”确实是天底下奇特的景象。
师:回答正确。
(评析:“观潮”和“天下奇迹”都有一个“观”字,但意思却不相同。
教师及时抓住那个“观”字,让学生查字典,不仅明白得了“观”的意思,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查字典的适应。
在明白得词语的过程中,先明白得“观”字,再明白得“奇迹”,最后明白得“天下奇迹”,由字到词,一层进一层,显得专门扎实。
)二、检查预习,反馈交流师:昨天,你们回家预习了课文,自己再把课文读一遍,一边读一边想,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学生自读课文。
)生:作者先写潮来之前,再写潮来之时,最后写潮过之后。
(评析:通过粗读课文,让学生有了整体感知,粗略感受了钱塘江大潮的奇特景象。
)三、观看录像,感受情形师:学得真不错,你们对钱塘江大潮一定专门感爱好吧?有没有见到过?生:(遗憾地摇摇头)没见过。
师:别遗憾,我呀,把这大潮给录下来了,想不想看?生:(大声地)想。
师:我们就一块儿来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一下这一天下奇迹。
生:(看钱塘江大潮录像,不时发出赞颂声。
)(评析:课件运用恰到好处,让学生感受了观潮时的气氛,调动了学生的情绪,让课堂活跃了起来。
小学生如何利用《观潮》课文教案进行自我评估
小学生如何利用《观潮》课文教案进行自我评估课文教案进行自我评估《观潮》是一篇经典的散文,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要如何利用《观潮》的课文教案进行自我评估呢?以下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一、了解《观潮》的历史与主题在进行自我评估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这篇课文的历史与主题。
《观潮》是鲁迅先生在清末民初时期所写的一篇散文,通过对江南的潮汐现象进行描写,表达了对社会矛盾的关注与思考。
在了解了历史与主题之后,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并在自我评估时准确把握其内涵。
二、认真阅读《观潮》及其课文教案阅读是我们进行自我评估的基础。
当我们认真阅读《观潮》及其课文教案时,可以从多个方面对自己的阅读、思考和理解进行评估。
可以评估自己对于文本的阅读程度,如是否能够准确地读懂文本内容、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文本的中心思想等。
可以分析自己对于课文教案的理解程度,如是否能够理解教案中所列出的问题及答案,并且能够准确地回答相关问题。
可以评估自己对于教材的运用程度,如是否能够将所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和社会联系起来,并进行深入思考。
三、加强语言表达及思维能力的训练除了加强阅读能力外,小学生还应该加强语言表达及思维能力的训练。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重述课文教案中的知识点,如通过口头表达、书写等方式,来加强对于语言表达的训练。
同时,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自主思考或展开相关的话题进行讨论和交流,从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四、探究文本的深层含义除了对文本和教材进行深入理解以外,我们还应该努力探究其深层含义。
比如通过分析课文教案中所列出的问题及答案,来理解作者希望我们从这篇文章中获得的思想启示。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社会常识、历史知识等多方面的帮助,以加深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
五、注意文本背景和时代意义作为古代文学之一,《观潮》不仅仅是一个散文,更是一个载体,一个传承历史文化、传递时代精神的重要媒介。
因此,在进行自我评估时,我们不仅要关注文本内容,还要注意文本背景和时代意义。
28观潮 (2)
周密
钱塘江潮的成因
钱塘江潮是一大胜景其成因 有:
1 江口成喇叭形,宽处超过 百里,窄处仅十里,涨潮 时,巨大的海潮涌向狭窄 的江面,自然形成壮观的 海潮。
2 河口有巨大的拦门沙坎, 潮水涌进时受阻,高掀上 天,前浪受阻,后浪又到, 潮水就奔腾咆哮、排山倒 海。 因此,观钱塘江潮水成了 古今盛事。
(势)
形成一道白色城墙
犹如千万匹战 马齐头并进
读准字音
tínɡ ménɡ chōnɡ
jì
雷霆
艨艟
乘骑
lǚ
如履平地
shū
倏尔
qiú
善泅者
qiónɡ
倍穹
jiù lìn
僦赁看幕
nònɡ
弄旗
词语反馈练习:
1.天下之伟观也
景象
2.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 农历十六日
3.方其远出海门 当……时 发、起 4.仅如银线 仅仅
二自然段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
每年(阴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检阅水军,
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数百条战船分列两岸;然后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 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
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同时有在水面上骑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 上一样。
就像玉砌的城墙、大雪覆盖的山岭一样,连接天空涌来,洪大的声音好 像雷霆一样,
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震动摇撼,冲激飞溅,(好像要)吞下天空、淹没太阳,气势非常雄伟 豪壮。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杨万里的诗句 : “海水涌起,就像银子堆起来的城墙。钱塘江横卧大地, 潮水像给它系上了一条白玉的腰带。 ”描写的就是这样的景象啊!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28观潮反思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28观潮反思《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28观潮反思》这是一篇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整堂课中,几乎没有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提出什么问题,主要通过学生的读来读懂、理解课文,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和大潮的雄伟壮观。
28观潮【学习目标】1、读懂读通文章,积累一些文言词句。
2、整体把握文章,学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3、品读赏析文章,感受其自然美、人情美。
【学习重难点】1、读懂读通文章,积累一些文言词句。
2、作者映衬手法天衣无缝的运用。
【学习流程】1、读准字音。
艨()艟()倏()泅()舸()雉()溯()僦()绮()溢()2、结合注解,学习常用词的含义,整体感知课文。
本文以为线索,开篇从多个角度描写的壮观景象。
既又,写出了大潮的奇伟壮丽。
3、了解南宋历史和当时的观潮盛况。
4、收集钱塘大潮的相关图片。
5、从“既望”看古人对某些日子的特殊称谓。
你还能说出哪些日子的别称?1、本文作者采用分镜头摄影的笔法,分别写了涨潮、水战、弄潮、观潮的盛况。
按“自然美”和“人情美”的板块,可将文章分为两部分。
怎么分?2、赏读句子(1)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机雄豪。
(2)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和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屡平地。
倏尔黄烟四起,任务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写参演船舱之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阵势变化多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演练技艺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双方习战之激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8、亮点探究。
辽宁省凌海市石山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28《观潮》自我小测 新人教版
28《观潮》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京尹.()艨艟..数百()乘骑.()一ɡě()无迹善qiú()者珠翠罗qǐ()僦赁..看幕()席地不容间.()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方.其远出海门(当……时)吞天沃.日(用水淋洗)B.仅.如银线(几乎,将近)略.不相睹(一点点)C.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全是)披发文.身(画着花纹)D.虽.席地不容间也(即使)随波而逝.(去,往)3.解释下列每组句中加点词的不同意思。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2)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5.理解填空。
(1)《观潮》一文,首先从形、、声、四个方面写了钱塘江潮的壮观景象,然后写了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和,最后写观潮盛况。
既写风景,又写,给人以美的熏陶。
(2)文中第一段描绘钱塘潮之“势”的语句是“,”;第三段中“”一句是对弄潮儿本领高超的称颂和赞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6~9题。
①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②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6.第①段首句和最后一句在全文结构和内容上各起什么作用?7.“潮来溅雪欲浮天,潮去奔雷又寂然。
”请在本文中找出与这两句诗描写相一致的语句,认真抄写在下面。
8.第②段主要写这一场面,其描写扣人心弦,那么你认为其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9.一场复杂的演习活动,而结束在“”的静景上,这是运用了的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
白洋潮张岱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
《观潮》自学评估
《观潮》自学评估在学习的道路上,不仅需要老师的指导,更需要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
自学评估是一个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发现不足之处并及时调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本文将从观潮这一自学评估方法出发,探讨其在学习中的应用和意义。
### 一、观潮的概念观潮,顾名思义即是观察潮水的涨落。
在学习中,观潮指的是学生观察自己学习的进展和变化,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使学习效果更好。
通过观潮,学生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学习问题,找到解决方案,进而实现自我提升。
### 二、观潮的实践方法1. **设立学习目标**:首先,学生需要明确学习的目标和规划,确定学习的重点和方向。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回顾目标,评估自己的学习是否朝着设立的目标前进。
2. **定期反思**:学生需要定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包括学习的方法、效果以及困难和问题。
可以通过制定学习日记或学习周记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学习体会,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3. **寻求反馈**:学生可以向老师、同学或家人寻求反馈,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表现和不足之处。
及时纠正错误,改进学习方法,取长补短。
4. **制定学习计划**:根据观潮的反馈结果,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和策略,明确下一步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成果。
### 三、观潮的意义观潮作为一种自学评估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观潮,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不仅能掌握知识,更能提高综合能力。
2. **提高学习效率**:观潮有助于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避免在错误的学习方向上浪费时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3. **增强学习动力**:通过观潮,学生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增强学习的成就感和动力,坚持学习的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4. **培养批判性思维**:观潮需要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客观的评价和分析,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提高了自我认知水平。
《观潮》评课稿文本
《观潮》评课稿◆您此刻正在阅读的《观潮》评课稿文章内容由采集!本站将为您供应更多的精选教课资源!《观潮》评课稿何老师执教的自主式语文讲堂教课模式研究课《观潮》,惹起了热情反应,收到了较好的教课成效。
这堂课之所以上得这样成功,主若是教者做到了以下几点:一、较好地表现了自主式语文讲堂教课模式的构造程序。
总览何老师教课的全过程,能够清楚地看出五个环节,即创建情形、出示目标、学生自学、师生商讨、练习迁徙。
学习由创建情形开始,这个教课步骤主若是惹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欲念。
出示教课目的主若是为了指导教课策略选择和指导学生的学习,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预期要达到的目标上。
创建情形和出示目标是学习的动力过程。
在教课目的的指导下,在原有知识的指导下,学生以自己特有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教材,而后师生共同研究议论,达成教课目的。
这是教课目的的达成过程。
练习,特别是变式条件下的练习,能够使观点和规则等形式的命题知识,转变为以产生式系统表征的储藏的技术,一旦条件知足,技术便能自动激活:供应技术运用的情境,可促使迁徙。
这是技术习得的主要过程。
以上五环式的教课构造程序,是自主式语文讲堂教课模式的典型构造程序。
所以能够说,何老师执教的这堂课较好地表现了自主式语文讲堂教课模式的构造第1 页程序。
二、较好地表现了自主式语文讲堂教课模式的精华。
构造程序不过模式的外壳,其实不是精华。
模式的精华是其指导思想、自主式语文讲堂教课模式的指导思想是以学为本,因学论教;充足尊敬、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以主体教育培育拥有主体性的人的教育思想。
对这类指导思想,何老师掌握得很正确,在教课中表现得很充足,这可从以下几方面看出:1、创建了快乐和睦的教课环境。
整个教课过程中,师生之间同等、民主。
教师老是以鼓舞性的语言激励学生去探究、去发现,而后完整同等地沟通,民主地商讨,教师没有一丝居高临下,讲堂里充满着欢乐和睦的氛围。
这里没有责备,这里没有白脸,这里没有责备,有的不过鼓舞。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第28课《观潮》教学设计及反思新人教版
《观潮》教学设计及反思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3.能通过思考所提供的问题,理解长句子的意思。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5.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
教学难点: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教师进行充满感情的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
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
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
(让学生让黑板板书)3.(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打开字典查一查。
师:很少有人能看到这壮丽的景观,你们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的说给大家听?课文中有许多形象的词语,咱们讲的时候会用到,打开书,在写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用了很多形象的词语,你动笔画一画,然后在找小组读一读。
要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听取别人的建议。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22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过程。
师:我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你为什么要在八月十八日观潮?二、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预习情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8课《观潮》教案及反思 新人教版
《观潮》【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疏通文意,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
3、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提高审美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文描写了钱塘江潮的雄伟壮丽,展示了自然的不凡魅力;通过描写弄潮的民俗,展示了弄潮儿的不凡风采。
学习它,可以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争做时代弄潮儿。
【教学重点】精彩的场面描写,精巧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抓住景物特点,多角度摹状的写景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诗仙李白在《将进酒》中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中国有句俗语叫“水到东海不回头”。
可钱塘江的水则不然,每年八月要趁良辰美景从东海回趟娘家,她回来时,气势非凡,可谓是“天下第一奇观”,从皇帝到庶民,都要先睹为快。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宋代周密的《观潮》。
“观潮”和“天下奇观”,两个词语中都有一个“观”字,这两个“观”字意思一样吗“观潮”的“观”是“看”的意思。
“天下奇观”的“观”是景象的意思。
二、介绍作者和背景1.周密( 1232—约1298)南宋文学家。
家公谨,号草窗、四水潜夫等,原籍济南,后为吴兴(今属浙江湖州)人。
宋末曾任义乌令等职,宋亡不仕,以歌咏著述自娱。
其词讲求格律,与吴文英(梦窗)并称“二窗”。
他工诗能文,亦善书画。
著有《草窗韵语》、《草窗词》、《武林旧事》、《癸辛杂识》等。
此篇选自《武林旧事》。
《武林旧事》一书写于宋亡之后,书中缅怀先朝旧事,感慨世事盛衰无常,记载南宋岁时风俗、市井娱乐与游观之盛。
2.介绍背景。
钱塘江观潮,历史悠久,有文献记载的就有两千多年,为宋朝时最盛。
现在观潮在浙江海宁,但在宋代,观潮胜地却在临安,就是今天的杭州市。
南宋定都临安,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都要举行观潮盛典。
迎潮前有水军演习,潮到时又有吴地少年弄潮争标表演,当日从宫廷到民间争相观看,万人空巷,十分热闹。
《观潮》教学实录及评析
《观潮》教学实录及评析《观潮》教学实录及评析一、教学设计说明〔一〕、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学生的语文才能主要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语文理论活动“习得”的,不是老师的。
所以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愿学、乐学,才能真正进步学习的实效。
我们在设计教学时,牢牢地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并且力求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表达出来。
比方朗读课文“潮来时”这一段,我们设计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要读得让其他同学也能喜欢这些句子。
这样处理朗读,学生就会读得更加主动,更加投入,也更加有兴趣。
改变了以往那种不管学生有无兴趣,都必须按照老师所提的要求进展朗读的被动场面。
还比方学习新词,老师领读,学生跟读,天经地义。
可是设计中我们让学生当老师,老师当学生。
学生既然都会读,而且都愿意领读,那为何不能让他们当老师,老师来作学生呢这种角色的转换,所得到的效果可能远远胜过学生被动跟读的常规做法。
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还应该表达在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上。
语文课上训练不能只面向个别尖子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是课堂的主人。
所以老师必须仔细考虑所设计的教学环节的难易度,以便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学习的可能。
课堂上的练习,听课文写词语的练习,朗读背诵课文的练习,包括最后的说一段话练习,都是全体学生都能参与的,表达出面向全体的思想。
〔二〕、注重积累和运用,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假如学生上完《观潮》只理解了钱塘江潮是怎么回事,那么这堂课就成了地理课。
语文课老师的主要任务不应该只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应该借助课文内容,设计各种语言训练的情境,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进展各种形式的语言理论活动。
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我们比拟注重课文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比方课文语言的积累,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大量的朗读,让学生熟读成诵,从而使学生在读懂理解的根底上,比拟轻松地到达积累课文语言的目的。
对课文中的新词,我们改变了以往一开场先集中教新词语的做法,而是浸透在读课文的过程中,联络详细的语言环境有机地让学生进展理解。
第28课 观潮
第二十八课观潮【基础练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雷霆.( )艨艟..数百( )( )罗绮.(. )僦赁..看幕( )( )渡万仞.( )如履.平地(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方其.远出海门⑵仅.如银线⑶吞天沃.日⑷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⑹随波而逝.⑺珠翠罗绮溢.目⑻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3.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⑴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 )⑵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 )⑶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
( )【综合练习】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1.解释词语(2分)鲸波心寒2.翻译(2分)而旗尾略不沾湿。
3.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及农历等常识来看,“既望”指的是哪一天?( )(2分)A.初一 B,初五 C.十六 D.二十4. 文中从听觉角度来写潮水的句子是5.文中从视觉角度来写潮水的句子,先用比喻写潮水的变化,初时,后如,又用夸张手法写出白浪滔天景象。
此句是。
6.文中写弄潮儿挺立潮头,搏击巨浪的奇观,用了一处细节描写展示出他们高超的技艺,句子是。
【拓展练习】一.阅读济阴之贾人①,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②,号焉。
有渔者以舟行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也③,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渔人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④,舟薄于石而覆⑤,而渔者在焉。
《观潮》评课稿
《观潮》评课稿《观潮》评课稿◆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观潮》评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观潮》评课稿何老师执教的自主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观潮》,引起了热烈反响,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这堂课之所以上得如此成功,主要是教者做到了以下几点:一、较好地体现了自主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结构程序。
总览何老师教学的全过程,可以清晰地看出五个环节,即创设情景、出示目标、学生自学、师生研讨、练习迁移。
学习由创设情景开始,这个教学步骤主要是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欲望。
出示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指导教学策略选择和指导学生的学习,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预期要达到的目标上。
创设情景和出示目标是学习的动力过程。
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在原有知识的指导下,学生以自己独有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教材,然后师生共同研究讨论,达成教学目标。
这是教学目标的达成过程。
练习,特别是变式条件下的练习,可以使概念和规则等形式的命题知识,转化为以产生式系统表征的储存的技能,一旦条件满足,技能便能自动激活:提供技能运用的情境,可促进迁移。
这是技能习得的主要过程。
以上五环式的教学结构程序,是自主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典型结构程序。
因此可以说,何老师执教的这堂课较好地体现了自主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结构动。
教师简直惜言如金,不到非讲不可的时候决不多讲一个字。
这样使课堂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去表演。
这一点,何老师是做得相当好的。
3、体现了教法学法化的转化过程。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观潮》评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观潮》评课稿教和学的矛盾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具有转化性。
从教到学的转化,是一个递进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教学的目的就是求得这种转化。
这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任何一门课程,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
假如学生进入这一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教就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为了使教始终保持矛盾的主要方面,而是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把矛盾的主要方面由教和教法转化为学和学法,使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这一点,何老师也是做得较好的。
八上28观潮同步解析与测评分析
•
•
第三1题
• 考点分析: • 失误分析: • 解题思路: • 正确答案:
• 文言实词的解释(翻译) • 记忆不准确,解释就不准确。解释不 准确,等于不解释 • 把词语的意思准确解释出来,切忌凭 空猜测,胡乱翻译或解释。
第三2题
• 考点分析: • 失误分析: • 解题思路:
• 理解句子的含义 • 没有分析句子的含义。
第一4题
• 考点分析: • 失误分析: • 解题思路:
•
判断修辞手法
• 没有掌握修辞手法的类型及作用 • 本题目要求判断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第(1)抓 住“如”字判断为比喻。第(2)句从“吞天沃日” 判定为夸张
• 正确答案:
二、课内阅读, 4个小题
• 考察内容: • 分析结构层次 • 引用的作用 • 概括能力 • 文章写法
第二2题
• 考点分析: • 失误分析: • 解题思路:
• 对文段主题(中心)的理解(引用的作用)
• 不了解引用的类型及结构和内容的作用。 • 这是在文章 结尾引用歌谣。一是要理解引用的作用, 二是要结合文段主题来分析其作用。答题时,运用 “引用作用分析法”,引用的作用从内容和结构两 方面作答。内容是首先要辨别 类型,其次点明手法 (对比衬托等),第三,明确作用(证明观点、表达感 情、营造气氛)。具体地,引用的类型和作用有:1, 引用名言警句增强说服力,让读者信服;2,引用诗 词诗句,文章 充满诗情画意,文章富有文化底蕴或 突出主题;3,引用传说民间故事,丰富文章内容, 引起阅读兴趣;等。结构上作用:总领下文、总结 上文、过渡等。回答这样类似的题目时,有三个 要 点:引用类型,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的作用
• 《观潮》生字的注音
• 平时没记忆 • 本题目4个小题,4个字的注音。第(1)题, 千万别读成tóng;第(2)题,千万别读成qí ; 第(3)题,千万别读成kě;第(4)题,除了拼 音外,还要注意此词的意思。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8观潮学习集优方案新人教版
28 观潮☆课文导读本文写的是南宋时期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
文章分四段写了不同的内容:海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弄潮的健儿;观潮者之多。
文章通过介绍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基础过关一、读音辨析雷霆.(tínɡ)杨诚斋.(zhāi)艨艟..(ménɡchōnɡ)如履.平地(lǚ)倏.尔(shū)一舸.无迹(ɡě)善泅.(qiú)僦赁..(jiù lìn)罗绮.(qǐ)鲸.波(jīnɡ)二、词语释义既望:农历十六日。
方其远出海门:方,刚刚,开始。
既而:一会儿。
吞天沃日:沃,用水淋洗。
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尽,穷尽。
标枪舞刀:标,举,树立。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出,来到。
倏尔:忽然。
人物略不相睹:略,微,一点。
溯迎而上:溯,逆流。
皆披发文身:文,画着文彩。
而旗尾略不沾湿:略不,毫无;略,大概,大致。
以此夸能:夸能,夸耀才能。
虽席地不容闲:虽,即使。
三、语句解读1.词类活用。
⑴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尽: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
)⑵皆披发文身。
(文:本指花纹,是名词,这里用作动词,刺刻花纹。
)⑶乘骑弄旗。
(骑:名词,马。
)2.特殊的文言句式。
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判断句,“也”表示判断语气。
)⑵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被动句,“为……所”表被动。
)3.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这一句大有横空出世之势,先声夺人揭示了描写对象,点明了题旨,揭示了中心,可以说集全文要义于首句。
四、作家作品周密(1232—1298),南宋词人,字公谨,号草窗、苹洲、四水潜夫等,原籍济南,后为吴兴(今属浙江湖州市)人。
宋末曾任义乌令等职,宋亡不仕,以歌咏著述自娱。
其词讲求格律,与吴文英(梦窗)并称“二窗”。
他工诗能文,亦善书画。
著有《草窗韵语》《草窗词》《武林旧事》《癸辛杂识》。
五、背景探视钱塘江大潮,古人称之为“壮观天下无”。
《观潮》自学评估
《观潮》自学评估
《观潮》自学评估
观潮·自学评估
达标训练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①吞天沃日②京尹③艨艟
④一舸无迹⑤泅者⑥僦赁看幕
2.解释加粗词。
①方其远出海门:②吞天沃日:
③略不相睹:④一舸无迹:
⑤随波而逝:⑥倍穹:
3.《观潮》是_______朝的_______所写,写的是回忆南宋时期于京都__________(今杭州)外观看________大潮的盛况。
4.古诗文中写潮的名句很多,试写出四句。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 ___
能力提高
1.你见过家乡的集会或街上的大型宣传活动吗?试用300字左右的文字描述一下你所见到的场面。
2.阅读王鲁彦的《听潮》,试比较本文思想感情异同。
《听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潮》:
案略。
2.《听潮》表达了作者对大海不同寻常的爱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观潮》极写南宋观潮盛况,表达对前朝的追思。
【开放探究】
1.沧海桑田是历史的规律。
2.一是必须是“朔”(中国农历初一)或“望”(农历十六),即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连成一条直线;二是这“朔”或“望”必须最靠近“秋分”节气(在公历九月二十三日左右);三是“朔”或“望”必须发生在月球最接近地球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观潮•自学评估
达标训练
3.《观潮》是 _________ 朝的 _________ 所写,写的是回忆南宋时期于京都 ____________________ (今杭 州)外观看 ____________ 大潮的盛况。
4.古诗文中写潮的名句很多,试写出四句。
① 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 能力提高
1.你见过家乡的集会或街上的大型宣传活动吗?试用
300 字左右的文字描述一下你所见
到的场面。
2.阅读王鲁彦的《听潮》 ,试比较本文思想感情异同。
《听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放探究
1.宋朝时观潮在临安(今杭州) ,今天应在海宁为最佳,这一变化能说明什么?
2.查找资料,了解钱塘江特大海潮形成的条件,填写好下列空格。
大江潮形成条件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达标训练】
1 .①w b ②y I®m e ng ch o rt ④g ⑤qi ⑥ji lt ri
2 •①当……时 ②用水淋洗 ③看见 ④船 ⑤去,往 ⑥高
3. 宋 周密 临安 钱塘江
4.
①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②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
腰。
③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⑤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 声中。
【能力提高】
1.场面描写要注意将 “群众加地点加事件 ”结合起来,答案略。
2.《听潮》表达了作者对大海不同寻常的爱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观潮》极写南宋观潮
盛况,表达对前朝的追思。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①吞
天沃日 ④一舸无迹 2.解释加粗词。
①方其远出海门: ③略不相 睹 : ⑤随波而
逝 : ②京尹 ⑤泅者
③艨艟
⑥僦赁看幕 ②吞天 沃 日:
④一 舸 无迹:
⑥倍穹:
【开放探究】
1.沧海桑田是历史的规律。
2.一是必须是“朔(”中国农历初一)或“望”(农历十六),即地球,月球和太阳三者连成一条直线;二是这“朔”或“望”必须最靠近“秋分”节气(在公历九月二十三日左右);三是“朔”或“望”必须发生在月球最接近地球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