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下册第一单元沉与浮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下册第一单元沉与浮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物体的密度概念,能够简单解释为什么物体味沉或者浮。
2. 能够观察和描述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现象。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沉浮问题。
教学准备:1.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下册教材。
2. PPT演示文稿。
3. 实验器材:不同密度的物体、水槽、水。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物体,引导学生思量物体为什么会沉或者浮,并引出本课的主题。
Step 2:概念讲解使用PPT演示文稿,向学生介绍密度的概念,解释为什么物体味沉或者浮。
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图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Step 3:实验观察将不同密度的物体放入水槽中,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进行讨论。
Step 4:小组合作探索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一个小组选择一个物体,并预测它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然后进行实验验证,记录实验结果,并讨论原因。
Step 5:知识总结通过回顾讨论的结果,总结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规律,强化学生对密度和沉浮概念的理解。
Step 6:拓展应用提供一些简单的沉浮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鼓励学生思量和讨论,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Step 7:课堂反思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总结教学效果,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索,让他们深入理解了物体的沉浮原理。
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学生积极参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同时,通过拓展应用,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密度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更多的实例和图示来加深他们的理解。
此外,一些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表现较为被动,需要更多的引导和激发他们的思量和参预。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可以在下节课中增加更多的实例和图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密度和沉浮的关系。
同时,我还会设计更多的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量,提高他们的参预度。
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案
五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自然界中物质的存在状态及其特征。
2. 能够区分物质的存在状态,掌握混合、溶解、沉淀等基础知识。
3. 了解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状态变化,理解物质的变化过程。
教学重点:1. 物质的存在状态及其特征。
2. 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状态变化。
教学难点:1. 区分物质的存在状态。
2. 理解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状态变化。
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演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物质存在状态及其特征。
2. 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感知物质的存在状态,并理解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状态变化。
3. 探究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物质的存在状态及其特征。
教学过程:第一课:物质的存在状态1. 导入:观察一杯水,用手触摸,感知水的状态,引发学生思考“物质有哪些存在状态?”2. 学习物质的存在状态及其特征:(1)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通常不易流动,分子运动缓慢。
(2)液体:没有固定形状,有一定的体积,可以流动,分子运动较快。
(3)气体: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能够自由流动,分子运动非常快。
3. 练习区分物质的存在状态,完成练习册P64页有关题目。
第二课:混合物和纯物质1. 导入: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物质的存在状态,提出混合物和纯物质的概念。
2. 学习混合物和纯物质:(1)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不具备固定的成分和比例,分离困难。
(2)纯物质:由同种物质按一定比例组成,具备固定的成分和比例,可以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分离出来。
3. 实验操作:混合红色砂糖和白色盐,观察混合物的变化,了解纯物质的概念。
4. 练习区分混合物和纯物质,完成练习册P68页有关题目。
第三课:溶解和沉淀1. 导入:回忆上节课所学的混合物和纯物质,提出溶解和沉淀的概念。
2. 学习溶解和沉淀:(1)溶解:将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能够形成透明的溶液。
(2)沉淀:将一种物质加入另一种物质中,能够形成杂质,使溶液变浑浊,称为沉淀。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第8课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教科版
大家能猜测下,是什么原因让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有不同的沉浮状态呢?是不是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有大有小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我们知道浮力=重力-拉力接下来,我们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比较同一种物体在清水、浓盐水、浓糖水、酒精中受到首先,我们要测量并记录钩码在空气中的弹簧拉力。
然后,我们测量并记录钩码在清水中的弹簧拉力。
接着,我们使用烧杯和玻璃棒,利用盐和糖使用空气中的拉力减去在各种溶液中的拉力,我们就得到钩码在各种溶液中所受的浮力。
实验后我们发现,钩码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各不相同,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们再用马铃薯和清水、浓盐水做一个实验,取同样容量的清水和浓盐水。
我们把马铃薯放入盐水溶液中,使马铃薯能在浓盐水中浮起来。
前、后两次刻度之差就是这块马铃薯的体积。
为什么一定浓度的盐水能让马铃薯上浮呢?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一下。
分别从原来烧杯中取清水和盐水,要求溶液体积与马铃薯的体积相同。
使用天平分别比较马铃薯与体积相同的溶液的重量。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同体积的水的重量有原来,阿基米德经过了进一步的实验以后,便来到了王宫,他把王冠和同等重量的纯金放在盛满水的两个盆里,比较两盆溢出来的水,发现放王冠的盆里溢出来的水比另一盆多。
这就说明王冠的体积比相同重量的纯金的体积大,密度不相同,所以证明了王冠里掺进了其他金属。
点击查看学习目标判断题1)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一样的。
)2)马铃薯比同体积的酒精重,所以马铃薯在酒精中会沉。
)参考答案1)马铃薯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一样的。
×)(1)做实验时,没有实验中用到的烧杯怎么办?可以使用空矿泉水瓶代替烧杯。
(2)判断这些物体的轻重要注意什么?判断轻重的前提条件是同体积。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1.6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吗》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1.6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吗》教案一. 教材分析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1.6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吗》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物体在水中下沉时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为后续学习浮力的大小和阿基米德原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浮力的概念,部分学生可能已经有所了解。
但在实验设计和操作过程中,仍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
此外,学生对于浮力的大小和阿基米德原理可能较为陌生,需要在后续的学习中逐步引入。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物体在水中下沉时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帮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为后续学习浮力的大小和阿基米德原理打下基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物体在水中下沉时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以及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浮力的存在。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引导法: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浮力的概念。
3.讨论法: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实验心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准备一些小石头、浮标、水槽等实验器材。
2.实验药品:准备足够的水。
3.教学工具:准备PPT等教学辅助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浮力现象,如船、救生圈等,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物体能够浮在水面上?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浮力的概念,并提出问题:物体在水中下沉时,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然后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来验证浮力的存在。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表格式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1.1《种子发芽实验》教学设计课题种子发芽实验单元 1 学科科学年级 5学习目标一、科学概念目标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二、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使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研究种子发芽所需条件的过程。
2.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验计划开展实践研究,观察并记录种子发芽状况的活动。
三、科学态度目标1.表现出对种子发芽条件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2.感受对比实验对变量控制的严格要求,发展严谨的科学思维。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
重点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研究种子发芽所需条件的过程。
难点设计种子发芽所需条件的实验计划。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哪开始?明确:从种子发芽开始。
植物的种子是有生命的。
它们有着一定的结构,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便会发芽,发育成一株新的植物。
回顾蚕豆和玉米种子结构。
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用什么实验可以验证我们的想法?回答回顾思考知道种子是有生命的,在一定条件下会发芽。
讲授新课一、回顾与猜测1、我们种植凤仙花时,如何让种子发芽?播放视频,帮助学生回忆。
明确:把种子埋在土壤里,浇透水,放在有阳光的温暖的地方。
2、根据凤仙花的种植经验,绿豆发芽必需哪些条件?这些预测,你同意吗?沙漠不长草,庄稼遇到干旱会枯萎。
我推测绿豆发芽一定离不开水。
北方,寒冷的冬天是不长庄稼的。
我猜测绿豆看视频回忆交流说出自己预测判断,表态对种子发芽的条件做出预测。
发芽离不开温度。
植物的生长需要光合作用。
我推测绿豆发芽一定离不开阳光和空气。
苔藓一般生长在背阴的地方,我推测绿豆发芽不一定需要阳光。
我见过浮萍漂浮在水面,不需要土壤。
我猜测绿豆发芽不一定需要土壤。
3、这些预测似乎有理有据,怎样验证?明确:对比实验——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在实验中只能改变我们选择的那个条件,同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6课《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2(2022新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6课《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案2(2022新版)一. 教材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6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基本概念,认识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图表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对生态系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直观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认识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分析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特点,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增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2.难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构建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和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2.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相关图片和图表。
3.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
4.投影仪和电脑。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态系统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起之前学过的生态系统的知识。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是如何相互依赖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图片,向学生介绍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同时,教师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解释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构成和特点。
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构建自己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绿豆苗的生长》教案(2022新版)6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绿豆苗的生长》教案(2022新版)6一. 教材分析本课《绿豆苗的生长》是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绿豆苗的生长过程和条件,掌握基本的观察和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绿豆苗的生长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绿豆苗的具体生长过程和生长条件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深入了解绿豆苗的生长过程和条件。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绿豆苗的生长过程和条件。
2.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绿豆苗的生长过程和条件。
2.难点:如何观察和实验,以及如何进行合作和交流。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绿豆苗的生长过程。
2.实验法: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绿豆苗的生长条件。
3.小组合作法: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实验和观察任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绿豆苗的生长视频或者图片。
2.准备实验材料:绿豆、水、土壤、光照设备等。
3.准备小组合作表格和评价标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绿豆苗的生长视频或者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绿豆苗的生长过程和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绿豆苗的生长过程和条件,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的内容。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绿豆苗的生长条件。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绿豆苗的生长条件。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深入了解绿豆苗的生长过程。
学生进行观察,记录观察结果。
6.小结(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的内容,巩固知识点。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课所学的内容。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第一单元科学复习教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第一单元科学复习教案课题:第一单元科学复习
教学目标:
1. 复习第一单元的相关知识点;
2. 强化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3.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学重点:
复习第一单元的相关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教具准备:
实验器材,复习课件或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老师回顾第一单元的学习内容,并进行简单的提问,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复习知识点(15分钟)
1. 教师通过复习课件或练习题,让学生回顾第一单元的相关知识点,包括物体的属性、物质的三态、水的分子构成、空气的存在、太阳能等。
三、实验操作(20分钟)
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例如:
a. 实验一:用手提起一桌子上的物体,观察物体的重量;
b. 实验二:观察冰块融化时的变化;
c. 实验三:观察水沸腾时的变化。
2.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进行讨论,总结实验结论。
四、知识扩展(10分钟)
1.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的讨论,扩展相关知识点,例如:
a. 引导学生思考温度对物质状态的影响;
b. 引导学生思考太阳能的应用。
五、课堂练习(10分钟)
1. 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动手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
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和学生一起回顾所学知识点;
2. 教师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并进行回答。
拓展活动:
1. 鼓励学生自行体验更多与科学相关的实验,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
2. 给学生布置一些综合性的作业,巩固已学知识。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教案
第一单元沉和浮第2课时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过程与方法:1、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2、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实验中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和思想的意义。
2、感受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点】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教学难点】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教学准备】小组实验一:物体7种,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小组实验二:水槽,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实验报告单。
小组实验三:水槽(与实验二共用),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单。
【教材处理】本课活动内容较多,考虑到探究时间限制,故把制作潜水艇的活动略去,但本活动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动手能力是很有意义的,可作为课外科技活动落实。
另把“小瓶子实验”中的装液体改为装沙子,更方便操作。
【教学过程】一、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1、导入:我们已经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那么,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有关系吗?2、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大小有关系吗?3、按轻重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和它的轻重有关系吗?(说明:两次排列,隐含着如何整理信息的教学意义,在本课教学中主要作为下面活动的契引,故不专门安排记录单,仅用实物演示的方法完成,其中表示沉浮可在排列后把浮的物体位置上移沉的物体位置下移即可。
)4、当我们对这些物体进行比较时,为什么看不出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与沉浮之间的关系?二、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1、引导:当遇到这种情况时,科学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第1课《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的第二课。
它由四部分组成:一、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二、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三、用小瓶子研究沉浮;四、潜水艇的原理。
本课教材编在《物体在水中是沉是浮》一课之后,目的在于加深、巩固学生对物体沉浮和物体的轻重、大小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学情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是学生生活中很常见的,也是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的。
本课延续上一课的研究内容,继续探索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已经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自身的重量和体积在水中沉浮的情况不变。
但是根据经验和预测,学生们仍然会认为物体的沉浮会与他们的重量和体积有关。
对学生来说,物体的重量和体积是最直观、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因此本课的探索就从物体的重量和体积切入。
如果学生能意识到重量和体积正在同时影响着沉浮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变量控制的实验来探索其中的秘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过程与方法:1.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2.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实验中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和思想的意义。
2.感受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巨大作用。
3.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教学难点】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分析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1.导入:我们已经知道,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那么,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有关系吗?2.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七种物体,再标出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蚯蚓的选择》教案2(2022新版)
第4课蚯蚓的选择【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认识到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科学探究目标]能通过控制变量开展对比实验研究,探寻蚯蚓对光、水分等条件的需求。
[科学态度目标]1.表现出对动物的结构与生活环境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2.能基于事实证据进行合理分析。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难点]在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举例说明不同动物对环境的需求不同。
【教学准备】[学生]长方形盒子(内侧涂黑)、吸水纸、塑料薄膜、干泥土、湿泥土、蚯蚓、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其他动物的相关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聚焦1.回顾:前面三节课,我们研究了植物的发芽和生长条件,请大家说说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预设: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植物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呢?(预设:水、空气、土壤、阳光和适宜的温度。
)2.过渡:由此看来,植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那么动物也是这样吗?(教学提示:出示蚯蚓的图片。
)3.揭题:对蚯蚓来说,适宜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索蚯蚓的选择。
(板书:蚯蚓的选择)[设计意图]由植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类推动物生存也需要一定的环境,设问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思考,最终聚焦本课的研究主题。
二、探索与研讨探索一:推测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1.提问:我们通常是在哪里发现蚯蚓的?(预设:花坛的土壤里;菜地里;下水道边;……)2.交流:根据自己的经验,你们认为蚯蚓适宜怎样的生活环境呢?请大家进行组内讨论。
3.过渡:大家的推测和依据都比较合理,那么到底是不是像大家所说的那样呢?我们如何验证?(预设:做对比实验进行验证。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实验来一探究竟!探索二:观察蚯蚓对光照的选择1.提问:刚刚大多数同学认为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如果我们用对比实验验证,那么改变的条件和不变的条件分别是什么?(预设:改变的条件是光照,不变的条件是空气和潮湿的环境。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当环境改变了》教案
四、讨论交流 .回到教室后,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感受。
.引导学生讨论环境变化对生物生存的影响以及生物如何适应环境变化。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植物或宠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并记录下来。 .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环境变化对生物影响的知识。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实地观察和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了环境变化对生物生存的影响。同时,我也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让他们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 题,如部分学生对环境变化的认识不够深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相关知识的讲解。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当环境改变了 》教案
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当环境改变了》教案 年级:五年级下册 科目:科学 单元: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环境改变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学生能够观察并描述环境变化后生物的适应性行为。 .学生能够了解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应对策略,如迁移、适应等。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激发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环境改变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难点:观察并描述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行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环境改变前后的对比图片、视频环境变化及生物反应。 .实验器材(如放大镜、尺子等),供学生进行实地观察时使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环境变化(如气候变暖、水域污染等)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提问:你们认为环境变化会对生物产生什么影响?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二、新课讲解 .讲解环境改变的概念,包括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改变。 .分析环境改变对生物生存的影响,如食物来源减少、栖息地丧失等。 .介绍生物对环境变化的应对策略,如迁移、适应、进化等。 三、观察活动 .组织学生到校园或附近的自然环境进行实地观察,记录环境变化及生物反应。 .指导学生使用观察记录表,记录观察到的生物种类、数量、行为等信息。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行为,如寻找新的食物来源、改变栖息地等。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说课稿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一篇教科书。
本单元共安排了4课,分别是《沉与浮》、《影响浮力的因素》、《沉没的物体》和《救生圈和救生衣》。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沉与浮》这一课。
《沉与浮》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探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并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沉浮现象。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实验材料,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对于生活中的沉浮现象也有了一定的认知。
但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还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接触到一些关于沉浮的错误观念,需要在课堂上进行纠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探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并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沉浮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验、观察分析、讨论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乐于探究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关爱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探究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2.教学难点: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沉浮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交流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沉浮现象,引发学生对沉浮现象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沉浮现象: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沉浮现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教案一. 教材分析《生物与环境》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和实验,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同时环境也会影响生物。
教科书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深度和广度上还需要进一步拓展,如对生物适应环境的机制,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等。
此外,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验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理解生物适应环境的机制,掌握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的机制,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难点: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如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等。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具:PPT、实验器材、生物图片等。
2.素材:相关视频、文章等。
3.课前调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生物和环境,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如“你们认为生物与环境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生物与环境》。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生物,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同时,呈现一些实例,如沙漠中的植物、极地动物等,让学生分析它们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表现。
如在干旱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在光照不足的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等。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生物适应环境的机制,以及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021年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表格式教案
2021年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严谨准确的科学思维惯,养成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重点研究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难点:能根据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介绍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引出本单元的主题。
聚焦: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通过视频回顾和预测,引出实验设计的思路。
探究:选择一个可能是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设计一个对比实验来验证。
明确:对比实验需要选择研究问题、预测结果、控制条件并用科学方法证明。
小组讨论:确定研究方案,并写出实验计划。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将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了解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并培养严谨准确的科学思维惯和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方案展示与交流1.每组选一名同学上台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实验设想。
2.做相同实验项目的小组提出修改意见。
方案1:阅读、讨论、设计、展示、交流、评价、改进,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实验中改变哪个条件,哪些条件不变。
方案2:方案3:方案4:方案5:实验操作1.我们以方案1进行演示实验,准备以下实验器材:玻璃皿、绿豆种子、泥土、水。
2.注意选种。
不是所有的种子都能萌发,干瘪或受伤害的种子不能萌发,需要选择籽粒饱满的种子。
3.实验步骤:a。
准备两个玻璃皿,编上号。
b。
在其中一个玻璃皿铺上一层土,另一个不铺。
c。
在两个玻璃皿里各放3个绿豆。
d。
定期给两个玻璃皿浇同样多的水,保持土壤湿润。
观察与记录坚持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合作探究:研讨1.在实验中,我们为什么要设置两组进行对比?解决方案设计中合作探究: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玻璃皿中放多粒种子,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2.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的什么现象能验证我们的预测?课堂练1.某班在设计种子发芽实验时是这样的:准备两个同样的花盆,取同样的土壤洒同样多的水,然后种下种子,摆在同一桌子上,但把其中一盆用暗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教学设计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沉和浮》是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现象,探索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他们对物体沉浮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系统性的认识。
此外,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较高,乐于参与实验和观察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现象,探索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研究物体沉浮问题,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乐于合作分享,培养科学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现象,探索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自主设计实验,分析物体沉浮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观察和操作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物体沉浮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实验和观察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实验所需的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液体(如水、盐水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实验记录本、笔。
3.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书、PPT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物体沉浮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展示轮船、木筏等浮力应用的例子,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物体能够浮在水面上。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关注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现象,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些物体能浮在液体表面,而有些物体则会沉入液体底部?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现象。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种子发芽实验》教案(2023新课标版)
1.种子发芽实验【教材简析】在“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学习活动中,学生已经观察过种子的结构,开展过风仙花的种植活动,他们对于种子的萌发已有一定的认识,但未曾进行过系统性思考与研究。
本课将以此为背景,引导学生基于自己的认识建立假设、开展方案设计、动手实践研究,最终找到“答案”并形成相关认识。
该研究过程属于控制变量实验,因此本课将承载着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控制变量实验(比照实验)设计的任务。
在本课中,学生要学习提出问题、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控制实验条件、设计实验、动手做实验、观察记录这几个过程。
学生进一步学习控制变量实验(比照实验)设计的任务,改变条件和控制条件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因此在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本课以改变“土壤”这个条件的比照实验的设计进行精讲细讲,给学生一个好的例子,从而对他们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计划,并进行实验验证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交流自己的实验设计,吸取别人的长处,改进自己的缺乏,完善、调整自己的实验计划。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找到自己计划的缺陷。
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同时要记录种子的发芽情况,通过文字记录他们的发现,这个过程需要学生每天去观察,看一看种子从种下去,到长出叶这段时间要经历哪些阶段。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对种子发芽所需条件的探究,知道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认识到植物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科学思维]用比照实验对变量进行控制,引导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思维。
[探究实践]能够使用比照实验的方法设计种子发芽实验,并结合自己的实验计划开展实践研究,探究种子发芽所需条件的过程;[态度责任]在探索种子发芽实验中,能意识到植物生长需要的环境,从而意识到保护环境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科学地设计比照实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二、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1、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
2、讨论:同一块橡皮泥,做成不同得形状,有得沉入水中,有得浮在水面上,这就是什么原因呢?
三、比较橡皮泥排开得水量:
1、讲授: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得体积叫做排开得水量。排开得水量可以用量杯来进行测量。方法就是:放入物体后得刻度减去量杯原有水得刻度就就是物体排开得水量。
3、根据橡皮泥排开得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得重要。
2、在探求原因得过程中,懂得证据得重要性。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改变物体排开得水量,物体在水中得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得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得水量很大。
教学方法
与手段
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得水量。
2、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得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过程与方法:
1、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得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得体积。
2、按照自己设计得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断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得影响。
2、感受人类创造发明得历程,激发创造欲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相同重量得橡皮泥,浸入水中得越大越容易浮,它得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学习用分析得方法研究影响沉浮得因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验中理解控制变量得科学方法与思想得意义。
2、感受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得巨大作用。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物体得沉浮与自身得质量与体积都有关。
2、不同材料构成得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得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得物体容易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解析
引入——实验—小结
师生共研
一、观察物体的沉浮:
1、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
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6、还可以按教材第2面的卡通人物对白,试试其他身边的小物体的沉浮,对影响沉浮的因素作进一步的思考。
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小组整理实验材料,留下水槽、萝卜、橡皮,装好另外几种物体放置一边,教师出示小刀,演示切分方法(说明:排除无关材料的干扰,用新材料新活动再次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并对小刀的安全使用作必要的说明,为避免划破桌面,建议垫一块小木板或硬纸板),引导思考:
5、收回小刀、萝卜和橡皮,出示回形针和木块,引导思考:
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还是沉的吗?把更多的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入水里,是沉还是浮?
一块木块在水中是浮的,用透明胶带把两块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里,还是浮的吗?如果把三块、四块甚至更多的木块粘在一起,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6、提供材料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学生实验。
课题: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授课教师:LZY学校:ABC小学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过程与方法:
1、对物体沉浮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
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沉吗?推测把它切得更小会怎样。
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浮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浮吗?推测把它们切得更小会怎样。
2、学生完成教材第3面的记录表“预测”、“理由”这两列。
3、小组领小刀,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并思考其中的原因。
(活动要点:规定放物体的操作要求,确定判断沉浮的标准。)
2、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说明:若选择的是高密度的塑料块,可能会出现塑料块的大部分浸入水中,可指出只要物体的一部分露出水面,就说明是浮的。限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暂时回避“悬浮”概念。)
(说明:橡皮和萝卜不能无限度的切小,因为一旦切分的过小,会出现浮在水面上的情况,这是水的表面张力的原因,这样的情况不利于教学,会改变活动探究的方向,建议回避。)
4、组织交流,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改变了什么因素?(体积大小),物体的沉浮情况有没有发生改变?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小,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补充:这里也可以用质量来概括,即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质量减轻,在水中的沉浮状态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2、完成《小学生学习实践园地》第一单元第1课
板书设计
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砖块沉
木块浮
塑料块浮
猜测与沉浮相关因素: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
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本课教学后记(主要记录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等)
课题: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7、组织交流,概括: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大,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不会发生改变的。
课堂小结
把刚才切分和叠加这两个实验联系在一起,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学生记录中教材第4面的实验报告单上。(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本课作业
1、完成《名校作业本》练习册第一单元第1课
授课教师:LZY学校:ABC小学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7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2面表格的前面2行“预测”、“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理由”这2行表格的填写。
4、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
5、组织交流:
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
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随机罗列各因素,如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以备后面活动中进行探究。)
(说明:本活动按“教师出示材料样本—学生预测和思考沉浮理由—小组实验观察”的顺序进行,因为观察前的预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更是调动学生思维的必然条件。而且选择的7种物体是一组有结构的材料,既有容易判断沉浮的,也有难以直接判断沉浮的,比如胡萝卜、蜡烛头等,这样的设计都体现了用材料有效调控教学的目的。)
教材处理
教材第2面两个地方出现“泡沫塑料块”,在仔细研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的基础上,我认为应把演示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塑料块”,把学生实验中的“泡沫塑料块”改为“泡沫块”。
知识重点
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过程
修改记录(方法、手段)
课程引入
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
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
教学难点
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
小组实验一:水槽1个,物体7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实验记录表(教材第2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小刀1把,回形针10枚,木块3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3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