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3年版)

合集下载

(0630)手足口病防控知识测试题A卷(卫生行政部门)

(0630)手足口病防控知识测试题A卷(卫生行政部门)

手足口病防控知识测试题A卷(卫生行政部门)姓名:单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项均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4分,共60分)1. 我国哪一天将手足口病列入法定传染病:()A、08年5月1日B、08年5月2日C、08年5月3日D、09年5月2日2.我国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传染病,并要求医疗机构在发现手足口病病例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在()内进行网络直报:()A、乙类,12小时 B、丙类,12小时C、乙类,24小时D、丙类,24小时3.根据《江西省手足口病监测方案(试行,2009版)》的要求,全省各县(区、市)每月最少需采集()普通病例的标本进行病原学监测工作,若当月该县区报告病例不足以上数目,则要求全部采集:()A、2例B、3例C、4例D、5例4. 根据《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规定,关于聚集性病例定义错误的一项是:()A、1周内,同一幼托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B、1周内,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C、1周内,同一自然村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D、1周内,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5.托幼机构出现手足口病病例后,在哪些情况下建议托幼机构采取停课措施。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以《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要求为准):()A、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B、托幼机构一旦出现重症和死亡病例,则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C、1周内,同一幼托机构的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D、一周内,同一幼托机构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幼托机构停课10天6.下列关于传染源管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患儿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采取居家或住院方式进行治疗B、传染源管理时限为:自患儿被发现起至症状消失后5天C、住院患儿应在指定区域内接受治疗,防止与其他患儿发生交叉感染D、居家患儿,其家长或监护人应在社区(村)医生的指导下,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发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相关症状时,应立即送医院就诊7.手足口病好发于哪些人群:()A、5岁以下儿童B、成人C、学龄儿童D、人群普遍易感8. 下列哪个是错误的:()A、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手足口病B、治疗手足口病无特效药物C、以支持疗法为主D、主要是抗菌治疗9. 关于手足口病皮疹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A、以斑丘疹和疱疹为主B、皮疹一般不结痂、不留疤痕C、出诊部位在手、足、口、臀D、与药疹类似10. 关于手足口病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A、病原体分布广泛,但生存能力弱B、病毒型别多,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物C、隐性感染多,轻症病例多D、传播途径多元,患者传染期长11. 下列哪个不是手足口病的住院指征:()A、精神差/嗜睡、易惊、烦躁不安B、肢体抖动或无力、瘫痪C、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末梢循环不良D、手、足、口出现皮疹12. 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出现的肺水肿属于:()A、心源性肺水肿B、肾源性肺水肿C、神经源性肺水肿D、高原性肺水肿13.关于手足口病病例处置流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按照《传染病防治法》中乙类传染病要求进行报告。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3年版)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3年版)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3年版)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

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

一、临床表现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一)普通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

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二)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1.神经系统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

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等病理征阳性。

2.呼吸系统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3.循环系统表现: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

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二、实验室检查(一)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病情危重者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

(二)血生化检查。

部分病例可有轻度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病情危重者可有肌钙蛋白(cTnI)、血糖升高。

手足口病中医诊疗方案(2020年版)

手足口病中医诊疗方案(2020年版)

手足口病中医诊疗方案(2020年版)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手足肌肤、口咽部发生疱疹为特征。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秋季节多见,国内外资料均显示6~7月份为该病的发病高峰期。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常见于5岁以下小儿,3岁以下发病率最高。

本病传染性强,易引起流行。

一般预后较好,少数重症患儿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甚至危及生命。

一、疾病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健委《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2010 年版) 的诊断及分期标准进行诊断。

二、中医治疗(一)辨证论治1.普通病例:邪犯肺脾证候:发热轻微,或无发热,或流涕咳嗽,纳差恶心,呕吐泄泻,l~2天后或同时出现口腔内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疼痛流涎,不欲进食。

随病情进展,手掌、足跖部出现米粒至豌豆大的斑丘疹,并迅速转为疱疹,分布稀疏,疹色红润,根盘红晕不著,疱液清亮,舌质红,苔薄黄腻.脉浮数。

治法:宣肺解表,清热化湿。

方药:甘露消毒丹加减。

组方:金银花、连翘、黄芩、薄荷、白蔻仁、藿香、石菖蒲、滑石、茵陈蒿、板蓝根、射干、浙贝母。

加减:恶心呕吐,加苏梗、竹茹和胃降逆;泄泻,加泽泻、薏苡仁祛湿止泻;高热,加葛根、柴胡解肌退热;肌肤痒甚,加蝉蜕、白鲜皮祛风止痒。

2.普通病例:湿热蒸盛证候:身热持续,烦躁口渴,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手、足、口部及四肢、臀部疱疹,痛痒剧烈,甚或拒食,疱疹色泽紫暗,分布稠密,或成簇出现,根盘红晕显著,疱液浑浊,舌质红绛,苔黄厚腻或黄燥,脉滑数。

治法:清热凉营,解毒祛湿。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组方:黄连、黄芩、栀子、连翘、生石膏、知母、生地黄、赤芍、牡丹皮、大青叶、板蓝根、紫草。

加减:偏于湿盛,去知母、生地黄,加滑石、竹叶清热利湿;大便秘结,加生大黄、玄明粉泻热通便;口渴喜饮,加麦冬、芦根养阴生津;烦躁不安,加淡豆豉、莲子心清心除烦。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8年版)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多发。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疾病,我国各地全年均有发生,发病率为37.01/10万~205.06/10万,近年报告病死率在6.46/10万~51.00/10万之间。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手足口病的临床管理,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病死率,有效推进手足口病诊疗工作,根据手足口病诊疗新进展制定本指南。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同时废止。

一、病原学肠道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主要致病血清型包括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CV)A组4~7、9、10、16型和B组1~3、5型,埃可病毒(Echovirus)的部分血清型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等,其中以CV-A16和EV-A71最为常见,重症及死亡病例多由EV-A71所致。

近年部分地区CV-A6、CV-A10有增多趋势。

肠道病毒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力。

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高。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可通过感染者的粪便、咽喉分泌物、唾液和疱疹液等广泛传播。

(二)传播途径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三)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

三、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一)发病机制肠道病毒感染人体后,主要与咽部和肠道上皮细胞表面相应的病毒受体结合,其中EV-A71和CV-A16的主要病毒受体为人类清道夫受体B2 (Human 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2,SCARB2)和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electin glycoprotein ligand-1,PSGL-1)等。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完整版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完整版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1版)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重症病例多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病情凶险,病死率高。

2010年4月,卫生部印发了《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指导医疗机构开展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工作。

现卫生部手足口病临床专家组制定了《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作为《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版)》的补充,供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参考使用。

一、临床分期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将EV71感染分为5期。

第1期(手足口出疹期):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斑丘疹、丘疹、小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个别病例可无皮疹。

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绝大多数病例在此期痊愈。

第2期(神经系统受累期):少数EV71感染病例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多发生在病程1-5天内,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烦躁、肢体抖动、急性肢体无力、颈项强直等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综合征、脑脊髓炎症状体征。

脑脊液检查为无菌性脑膜炎改变。

脑脊髓CT扫描可无阳性发现,MRI检查可见异常。

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重型,大多数病例可痊愈。

第3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

目前认为可能与脑干炎症后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或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有关,亦有认为EV71感染后免疫性损伤是发病机制之一。

本期病例表现为心率、呼吸增快,出冷汗、皮肤花纹、四肢发凉,血压升高,血糖升高,外周血白细胞(WBC)升高,心脏射血分数可异常。

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

及时发现上述表现并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手足口病培训记录

手足口病培训记录
培训记录:
5月23日,由公共卫生科牵头组织此次培训,按照卫生部《关于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的通知》、《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手足口病防治的基本知识、诊断标准、诊疗原则、疫情报告的程序和基本要求、流行病学知识与病史采集技能、消毒、隔离、防护基本技能及相关法律、法规。
培训小结:
通过此次培训,提高了我中心医务人员对手足口病疫情形势重要性
和紧迫性的认识,掌握手足口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现疫情的能力和疫情报告质量,并能够采取及时转诊,落实隔离和防护等措施。
应到医务人员30人,实到30人,无缺席。
图片资料:
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培训记录
会议名称: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会议地点:居民健康管理中心
会议主持:某某某会议时间:手足口病疫情成上升趋势,针对近期持续上升的手足口病疫情,为了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和巩固我中心医务人员处置手足口病的工作能力,切实做好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根据《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指导医务人员手足口病防治工作,计划于5月23日举办医务人员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一步落实有关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事项。

手足口病的世界卫生组织指南与建议

手足口病的世界卫生组织指南与建议

手足口病的世界卫生组织指南与建议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简称HFMD)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影响儿童和幼儿园群体。

该疾病通常由肠道病毒引起,尤其以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为主。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针对手足口病制定了相关的指南与建议,旨在加强预防与控制工作,降低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一、手足口病的定义与症状特征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和咽喉内出现溃疡和斑丘疹,以及手脚上出现皮疹。

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全身不适、咳嗽、喉咙痛和纳差等症状。

二、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途径传播。

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唾液、尿液和粪便等体液中的病毒可以通过直接接触或污染的物体间接传播给他人。

因此,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和公共卫生措施对于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至关重要。

三、世界卫生组织对于预防与控制手足口病的指南与建议1. 加强监测和报告制度:各国应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并及时报告HFMD病例,以便及早采取控制措施。

2. 提高公众意识:倡导社会大众关注手足口病的传染途径和预防措施,加强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如勤洗手、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等。

3. 加强早期发现与筛查:及时发现患有手足口病的患者和病情严重的高风险人群,并进行迅速隔离和医治。

4. 强化医疗措施:对于手足口病的患者,应提供适当的医疗照顾,包括卧床休息、补充水分、控制发热、缓解疼痛等,并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5. 消除感染源:加强患者和潜在感染者的个人卫生习惯,特别是儿童和幼儿园群体应进行集体卫生教育,避免病毒的传播。

6. 工作场所卫生:幼儿园、学校和托儿所等集体场所应加强卫生管理,定期清洁和消毒,做好空气流通和个人卫生习惯的教育工作。

7. 国际合作与经验分享:各国应加强国际合作,分享预防和控制HFMD的经验和最佳实践,共同应对该病的威胁。

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版(1)

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版(1)

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版(1)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口内疱疹、手
足皮疹和发热等症状。

为了及时有效地防治手足口病,卫生部专门发
布了《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以下是该指南的相关要点:
一、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为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手掌和脚底出现皮疹,同
时伴有发热等症状。

手足口病多发生在儿童和幼儿园人群中,一般经
过7-10天即可自行恢复。

二、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粪-口和口-口传播途径传播,患者的粪便、唾液、
呼吸道分泌物等均可成为传播源。

因此家庭、幼儿园及学校是手足口
病易发传播场所。

三、手足口病的诊断和治疗
手足口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表现,同时可采用病毒核酸检测、病毒分离和抗体检测等方法进行确诊。

在治疗方面,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临床上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来缓解症状。

四、手足口病的预防
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证饮食
卫生,避免食用生、熟不熟的食物;保证室内空气流通,有效消毒卫生;减少人群聚集,避免人员密集场所;加强对幼儿园和学校卫生的
管理。

总之,手足口病虽然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但只要及时有效地采取防控措施,就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手足口病试题及答案

手足口病试题及答案

手足口病防控知识考试题及答案姓名:职务: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每项均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4分,共60分)1.手足口病好发于哪些人群(A )A 5岁以下儿童B、成人C学龄儿童D人群普遍易感2.下列哪项对肠道病毒理化性质的描述是错误的:( B )A、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B、75%酉精和5%勺来苏能将其灭活C、对含氯消毒剂敏感 D 、温度在56 C以上可降低其活性3.手足口病病例的临床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B )A、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 B 、普通病例、重症病例C、疑似病例、普通病例、重症病例 D 、普通病例、重症病例、危重病例4.下列哪个是错误的:(D )A、目前无疫苗可预防B、治疗手足口病无特效药物C、以支持疗法为主D、主要是抗菌治疗5.我国哪一天将手足口病列入法定传染病:(B )A 、08 年5 月1 日B、08 年5 月2日 C 、08 年5 月3日D、09年5月2日6.手足口病仅见手足部皮疹和口腔疱疹,发热(体温37.8 C)无其他症状则临床分类属于:AA、普通病例B、疑似病例C、重症病例D 、危重病例7.关于手足口病皮疹的描述哪个是错误的:(D )A、以斑丘疹和疱疹为主B、皮疹一般不结痂不疤C、出诊部位在手足口臀D、与药疹类似10.以下哪项不是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的处理方法:(C )A 、普通病例体温在38.5 C 以下,可以不用退热药,让患儿多饮水或用温水擦澡 即可B 、普通病例一般不使用抗病毒药物C 、普通病例高热时要给予及时处理,如退热药无效,应同时采取物理降温方法, 必要时可用激素作为退热药 D 手足口病患儿不要接触患其他疾病的儿童,避免 交叉感染11. 我国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丙 类)传染病,并要求医疗机构在发现手足口病病例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在( 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D )A 、乙类,12小时B 、丙类,12小时C 、乙类,24小时D 、丙类,24小时 12. 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出现的肺水肿属于:(C )A 、心源性肺水肿B 、肾源性肺水肿C 、神经源性肺水肿D 、高原性肺水肿 13. 关于手足口病病例处置流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 、 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按照《传染病防治法》中乙类传染病要求进行报告。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儿童中,尤其是幼儿园和托儿所。

本文将根据《手足口病诊疗指南》,详细介绍手足口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一、病因与流行病学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由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V-A16)引起。

感染途径主要是经口-经飞沫或接触传播。

二、临床表现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发热、口腔疱疹、手足皮疹等。

其中,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多在38-39℃之间;口腔疱疹主要分布在舌头、腭部和颊粘膜等处,症状为疱疹、溃疡和红斑;手足皮疹多见于手掌、足底和甲周,为红色斑疹、小水疱和糜烂。

三、诊断手足口病的诊断主要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根据《手足口病诊疗指南》,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临床表现符合手足口病;2.实验室检查发现手足口病病毒核酸或抗原阳性;3.排除其他引起类似临床表现的疾病。

四、治疗手足口病目前没有特效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和支持疗法。

根据病情的轻重,治疗策略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症处理:包括控制发热、止痛、润喉等,使用退热药、镇痛药和改善口腔卫生的药物;2.排除并发症:如脑膜炎、肺炎等,并给予相应的治疗;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鼓励患者多饮水,及时补充体液;4.预防传染:患者应隔离,避免接触其他儿童,定期手卫生,勤洗手;5.饮食调理:患者可适量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五、预后与并发症大多数手足口病患者预后良好,病程较短,一般在一周内恢复。

然而,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如脑膜炎、肺炎等,需要及时治疗。

六、预防措施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1.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2.在疫情期间,避免去人流密集的场所;3.食用熟食,避免生食;4.定期打扫和消毒环境,保持空气流通;5.进行疫苗接种,有效预防。

感染性疾病科诊疗常规

感染性疾病科诊疗常规

●病毒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xx 疹●水痘、带状疱疹●猩红热●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xx 乱●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败血症●感染性休克●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3年版)●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传染病常用防治及抢救技术医院内感染的防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肾腺皮质激素在传染病中的应用●人工肝支持系统在重症肝炎中的应用●隔离与消毒●传染病预防接种传染病常用诊疗技术●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肝脏穿刺抽脓术●胸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腰椎穿刺术●深静脉穿刺置管操作规范病毒性肝炎[诊断](一)基本要点:1.近期内出现的持续数天以上的乏力、纳差、厌油、腹胀、恶心,或伴有茶色尿等,而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者。

2.肝肿大,肝区叩痛,可伴有巩膜、皮肤黄染。

3.肝功能异常,血清ALT升高,且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者。

(二)甲、乙、丙、xx、戊型肝炎诊断要点:1,甲型肝炎:(1)发病前1个月左右(2~6xx)曾接触甲肝病人,或到过甲肝流行区工作、旅行或直接来自流行区。

(2)具备基本要点1、3两条或2、3两条。

(3)血清抗- HAVlgM阳性,或急性期、恢复期双份血清抗- HAVl gG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或免疫电镜在粪便中见到27 nm甲肝病毒颗粒。

2,乙型肝炎:(l)半年内接受过血及血制品治疗,或不洁注射、针灸、穿刺、手术等,或与乙肝病人或乙肝病毒携带者有密切接触xx。

婴幼儿患者其母常为HBsAg阳性者。

(2)具备基本要点l、3两条或2、3两条。

(3)血清HBsAg、HI3eAg、抗HBc – IgM.1-IBV DNA任何一项阳性者。

3.丙型肝炎:(1)半年内接受过血及血制品治疗,或有任何医疗性损伤。

(2)具备基本要点1、3两条或2、3两条。

(3)血清抗- HCV或HCV RNA阳性。

‘4.xx型肝炎:(1)必须是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

(2)具备基本要点1、3两条或2、3两条。

卫生部最新防控手足口病指南

卫生部最新防控手足口病指南

卫生部最新防控手足口病指南一、疾病概述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该病的潜伏期为2~7天,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

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可自咽部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病后数周,患者仍可自从粪便中排出病毒。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

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

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

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据国外文献报道,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

手足口病分布广泛,无明显的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高发。

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亦可发生聚集发病现象。

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规模流行。

二、疫情概况及趋势预测(一) 国际疫情概况。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流行报导。

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导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

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版》

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版》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

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常出现暴发或流行,为指导各地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制定本指南。

一、目的(一)指导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疫情报告与监测。

(二)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病原学监测。

(三)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开展重点场所及公众预防控制工作。

二、疾病概述(一)病原学。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包括柯萨奇病毒A组(Coxasckievirus A, CVA)的 2、4、5、7、9、10、16 型等,B组(Coxasckievirus B, CVB)的1、2、3、4、5 型等;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 EV71);埃可病毒(Echovirus, ECHO)等。

其中以EV71及CVA16型较为常见。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75%酒精和5%来苏不能将其灭活,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以及56℃30分钟可以灭活病毒。

病毒在4℃可存活1年,-20℃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可长期存活。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人是人肠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难以鉴别和发现。

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2.传播途径。

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

手足口病药物治疗

手足口病药物治疗

手足口病药物治疗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丘疹、斑丘疹。

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严重并发症。

该病目前虽无特效治疗方法,但多年的临床实践,各地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笔者就手足口病的药物治疗做一综述。

1.抗病毒药物治疗11利巴韦林是治疗手足口病最普遍、应用最广的药,利巴韦林作为广谱抗病毒药,可通过影响病毒核甘酸的合成和抑制RNA依赖的RNA多聚酶等途径起到抗病毒作用。

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除了注射外还可以口服、气雾剂外用。

1.2阿昔洛韦阿昔洛韦为合成的核甘类抗病毒药,通过干扰病毒DNA多聚酶,抑制病毒的复制;阿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既可口服,也可注射;外用治疗还可以促进疱疹结痂,缩短皮疹消退时间⑴。

1.3更昔洛韦一种2<脱氧喋吟核甘酸的类似物,可抑制疱疹病毒的复制,主要用于治疗巨细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但也有人用更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2]。

一般认为更昔洛韦对手足口病病毒没有杀灭和抑制作用。

该药副作用大,而且对儿科的安全性尚未明确。

1.4单磷酸阿糖腺甘单磷酸阿糖腺首为抗脱氧核酸(DNA)病毒药,单磷酸阿糖腺昔进入细胞后,通过抑制病毒酶的活性和病毒DNA的合成,同时抑制病毒核甘酸还原酹的活性而抑制病毒DNA的合成起到抑制病毒的作用。

吴清华⑶用单磷酸阿糖腺昔治疗手足口病效果满意。

2.免疫治疗2.2丙种球蛋白丙种球蛋白(MG)通常用于治疗重症手足口病,其治疗机制可能为中和抗体的抗病毒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

使用IVIG治疗手足口病平均退热时间和临床治愈时间均有所缩短。

常使用大剂量静脉滴注IVIG1g∕(kg7d)o但研究发现[4],大、中、小剂量IVIG在治疗重症手足口病方面疗效相近。

2.3卡介菌多糖核酸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是由卡介苗素提取分离的一种多糖组分,其药理是通过调节机体内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刺激网状内皮系统,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功能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及解读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及解读
口腔清洁
保持口腔卫生,饭后用温水或淡盐水漱口。口腔有糜烂时,可涂金霉素、鱼肝油 等缓解疼痛。
饮食调整与营养支持
饮食调整
给予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 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口腔疼痛。
营养支持
鼓励患儿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蛋、 奶、豆类及新鲜蔬菜水果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提高诊疗水平
更新诊疗指南旨在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手足口病的临床管理,提高诊疗 水平,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病死率。
新版诊疗指南特点
强调早期诊断
新版诊疗指南强调手足口病的早期诊断,包括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方面的内容,有助于及时发现 和隔离患者。
推荐新型检测方法
新版诊疗指南推荐了一些新型检测方法,如核酸检测、抗 原检测等,这些检测方法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 助于提高手足口病的诊断准确率。
诊疗水平不均
不同地区和医疗机构对手足口病的诊疗水平存在差异,影响了患者 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健康教育不足
部分家长和托幼机构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 的预防措施和应对方法。
改进措施与建议提
加强疫苗研发和生 产
加快其他肠道病毒型别疫苗的研发和生产,提高疫苗覆盖 率和接种率。
提升诊疗水平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手足口病诊疗能力的培训,推广规范化 诊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PART 05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解读
REPORTING
诊疗指南更新背景
手足口病疫情变化
随着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病原体分布和临床特点的变化,旧版诊 疗指南已不能满足当前临床需求。
诊疗技术进展
近年来,手足口病诊疗技术不断取得新进展,包括新型检测方法的 应用、治疗方案的优化等,需要更新诊疗指南以适应新技术的发展 。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1. 简介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人类亚型载腺病毒(EV71)和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A16)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

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多发生在儿童中。

本文档将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关于手足口病的诊疗指南。

2. 病因与传播途径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源的飞沫或直接的接触传播。

婴幼儿是感染HFMD最容易的人群,在幼儿园和托儿所等集体环境中易发生暴发流行。

3. 主要症状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手足皮疹4. 诊断标准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诊断标准,手足口病的诊断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发热,儿童多在38℃以上,成人在37.5℃以上。

•口腔黏膜破损,呈小的溃疡,分布在舌、牙龈和口腔黏膜处。

•手、足、臀部等处出现皮疹,初期为红色丘疹或丘疹团,逐渐发展为大小不等的水疱,水疱多呈圆形或卵圆形。

5. 治疗方法手足口病一般是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者经过一周至十天左右的时间可以自愈。

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症状,减轻不适。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5.1 药物治疗•抗病毒药物:鉴于目前尚无特效药物用于治疗手足口病,一般不主张使用抗病毒药物。

•对症治疗: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缓解发热症状。

•口腔保护剂:使用含酚麻美敏(美多芭)的口腔保护剂,有助于缓解口腔溃疡症状。

5.2 症状缓解•饮食调理:鼓励患者多喝水,选用温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休息:患者需要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6. 预防与控制预防是降低手足口病传播的关键措施。

以下是一些预防与控制手足口病的方法:•维护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清洁环境。

•加强环境清洁:定期消毒,特别是幼儿园和托儿所。

•强化教育宣传:加强对公众和医务人员的手足口病知识宣传,提高防控意识。

7. 注意事项•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过于密切接触。

•患者及家人应定期更换被褥、衣物,保持环境清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8-7
诚信医院急救站
2
我国手足口病现状
2012年1月:全国共报告丙类传染病发病 165795例,死亡10人。报告发病数居前三 位的病种依次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 口病(50758 例,死亡6人)和流行性腮腺 炎,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2%。 2012年2月:全国共报告丙类传染病发病 。 129844例,死亡15人。报告发病数居前三 位的病种依次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 口病和流行性腮腺炎,占丙类传染病报告 发病总数的84%。
2013-8-7
诚信医院急救站
21
实验室检查
(四)脑脊液检查。 神经系统受累时可表现为:外观清亮,压力增高, 白细胞计数增多,多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正常 或轻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 (五)病原学检查。 CoxA16 、EV71等肠道病毒特异性核酸阳性或 分离到肠道病毒。咽、气道分泌物、疱疹液、粪 便阳性率较高。 (六)血清学检查。 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oxA16、EV71等肠道病 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2013-8-7
诚信医院急救站
3
2013 年1月:全国共报告丙类传染病发病 188918例,死亡20人。报告发病数居前三 位的病种依次为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手足 口病和流行性腮腺炎,占丙类传染病报告 发病总数的89%;全国共报告手足口病例 60827例,死亡12人;我省该月报告手足口 病例4160例,重症25例,死亡1人。
2013-8-7
诚信医院急救站
23
诊断标准

(一)临床诊断病例。
1.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
32. 2.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 发热。
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需结合 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做出诊断。 无皮疹病例,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
2013-8-7
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 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 强。
2013-8-7
诚信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 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 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 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尚不能明 确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
2013-8-7
诚信医院急救站
4
手足口病的定义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
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
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
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 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
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无合并症患儿预后良好,一般5~7d自愈
2013-8-7
诚信医院急救站
10
易感人群
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 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 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 疫力,产生的中和抗体可在体内存留较长 时间,对同血清型病毒产生比较牢固的免 疫力,但不同血清型间鲜有交叉免疫。
2013-8-7
诚信医院急救站
25
(三) 临床分类。 1.普通病例:手、足、口、臀部皮疹,伴或 不伴发热。 2.重症病例: (1)重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如:精神 差、嗜睡、易惊、谵妄;头痛、呕吐;肢体抖动, 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 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体征可见脑膜刺 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2)危重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 ①频繁抽搐、昏迷、脑疝。 ②呼吸困难、紫绀、血性泡沫痰、肺部罗音 等。 ③休克等循环功能不全表现。 2013-8-7 26 诚信医院急救站
2013-8-7
诚信医院急救站
18

1.神经系统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 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 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 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 减弱或消失,巴氏征等病理征阳性。
2.呼吸系统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 律改变,口唇紫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 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3年版)
诚信医院急救站 马家军 2013-8-7
2013-8-7
诚信医院急救站
1
概论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 (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多见)引起的急 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 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 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 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 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 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 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
鉴别诊断

(一)其他儿童发疹性疾病。 手足口病普通病例需要与丘疹性荨麻疹、水痘、不典型麻疹、 幼儿急疹、带状疱疹以及风疹等鉴别。可根据流行病学特点、皮疹 形态、部位、出疹时间、有无淋巴结肿大以及伴随症状等进行鉴别, 以皮疹形态及部位最为重要。最终可依据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进行 鉴别。 (二)其他病毒所致脑炎或脑膜炎。 由其他病毒引起的脑炎或脑膜炎如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 (CMV)、EB病毒、呼吸道病毒等,临床表现与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 经系统损害的重症病例表现相似,对皮疹不典型者,应根据流行病 学史尽快留取标本进行肠道病毒,尤其是EV71的病毒学检查,结合 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做出诊断。
2013-8-7
诚信医院急救站
31
治疗

(一)普通病例。
1.一般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 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 肤护理。
2.对症治疗:发热等症状采用中西医 结合治疗
2013-8-7 诚信医院急救站 32

(二)重症病例。 1.神经系统受累治疗。 (1)控制颅内高压:限制入量,积极给予甘露醇降颅 压治疗,每次0.5-1.0g/kg,每4-8小时一次,20-30分钟快 速静脉注射。根据病情调整给药间隔时间及剂量。必要时 加用呋噻米。 (2)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参考剂量:甲基泼尼 松龙1mg-2mg/kg· d;氢化可的松3mg-5mg/kg· d;地塞米 松0.2mg-0.5mg/kg· d,病情稳定后,尽早减量或停用。 个别病例进展快、病情凶险可考虑加大剂量,如在2-3天 内给予甲基泼尼松龙10mg-20mg/kg· d(单次最大剂量不超 过1g)或地塞米松0.5mg-1.0mg/kg· d。 (3)酌情应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总量2g/kg,分25天给予。 (4)其他对症治疗:降温、镇静、止惊。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护。
2013-8-7
诚信医院急救站
19
3.循环系统表现:面色苍灰、皮肤花纹、 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 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 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2013-8-7
诚信医院急救站
20
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病情危重者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 高。 (二)血生化检查。 部分病例可有轻度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 (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病情危重者可有 肌钙蛋白(cTnI)、血糖升高。C反应蛋白(CRP)一般不升 高。乳酸水平升高。 (三)血气分析。 呼吸系统受累时可有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饱和度下降, 二氧化碳分压升高,酸中毒。
2013-8-7
诚信医院急救站
30
处置流程

门诊医师在接诊中要仔细询问病史,着重询问周边有 无类似病例以及接触史、治疗经过;体检时注意皮疹、 生命体征、神经系统及肺部体征。 (一)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按照《传染病防治法》 中丙类传染病要求进行报告。 (二)普通病例可门诊治疗,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在病情 变化时随诊。 3岁以下患儿,持续发热、精神差、呕吐,病程在5 天以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心、肺、脑等重要 脏器功能,根据病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三)重症病例应住院治疗。危重病例及时收入重症医 学科(ICU)救治。
2013-8-7
诚信医院急救站
27

(三)脊髓灰质炎。 重症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瘫痪(AFP)时需与脊髓 灰质炎鉴别。后者主要表现为双峰热,病程第2周退热前 或退热过程中出现弛缓性瘫痪,病情多在热退后到达顶 点,无皮疹。 (四)肺炎。 重症手足口病可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应与肺炎鉴 别。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急促等呼吸道症 状,一般无皮疹,无粉红色或血性泡沫痰;胸片加重或 减轻均呈逐渐演变,可见肺实变病灶、肺不张及胸腔积 液等。
诚信医院急救站
24

(二)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具有下列之一者即可确诊。 1.肠道病毒(CoxA16 、EV71等)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 2.分离出肠道病毒,并鉴定为CoxA16、EV71或其他 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 3.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oxA16、EV716或其他可引 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2013-8-7 诚信医院急救站 29
重症病例早期识别

具有以下特征,尤其3岁以下的患者,有可能在短期 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必要的 辅助检查,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 (一)持续高热不退。 (二)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 (三)呼吸、心率增快。 (四)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五)高血压。 (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七)高血糖。
2013-8-7
诚信医院急救站
22
物理学检查
(一)胸X线检查。 可表现为双肺纹理增多,网格状、斑片状阴影,部分病例 以单侧为著。 (二)磁共振。 神经系统受累者可有异常改变,以脑干、脊髓灰质损害 为主。 (三)脑电图。 可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少数可出现棘(尖)慢波。 (四)心电图。 无特异性改变。少数病例可见窦性心动过速或过缓,Q-T 间期延长,ST-T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