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学 第6章 简化概要课件
《公共行政学》课件
20XX/01/01
Ppt
公共行政学 PPT课件大纲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PPT
目录
CONTENTS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公共行政学概述 公共行政环境 公共行政体制
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单击此处添加章节标题
章节副标题
公共行政学概述
章节副标题
公共行政学的定义
绩效管理: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提供反馈和激励
薪酬与福利:制定合理的薪酬和福利政策,吸引和留住人 才
劳动关系管理:处理员工关系,维护良好的工作环境
组织发展与变革:推动组织变革,提高组织的适应性和竞 争力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发展趋势:数字化、智能化、网 络化
发展趋势:多元化、个性化、人 性化
公共政策:研究公共政策的制 定、执行、评估等
公共管理:研究公共管理的理 论、方法、实践等
公共行政人员:研究公共行政 人员的素质、能力、行为等
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通过访谈、观察等方式获取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定量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式获取数据,进行量化分析 案例研究:通过对具体案例的深入研究,探讨公共行政学的理论和实践 比较研究: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公共行政进行比较,探讨其异同和原因
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与手段
政策制定:确定政策目标、政策内容、政策措施等 政策执行:将政策转化为具体行动,包括政策实施、政策评估、政策调整等 政策手段:包括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教育手段等 政策效果:评估政策执行的效果,包括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政策实施的成本效益等
公共政策调整与终结
政策调整的原因:政策目标与实际效果不符,政策环境变化等 政策调整的方式:政策修正、政策废止、政策替代等 政策终结的原因:政策目标实现,政策环境变化,政策效果不佳等 政策终结的方式:政策废止、政策替代、政策转移等
《公共行政学概述》课件
政府职能转变: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政府机构改革:优化政府机构设置,提高行政效率 电子政务发展: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政府与社会关系:加强政府与社会的互动,构建和谐社会
汇报人:PPT
政府决策:运用公共行政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政府管理:运用公共行政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政府服务:运用公共行政学的理论和方法,提高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政府改革:运用公共行政学的理论和方法,推动政府改革的进程和效果
组织结构设计: 运用公共行政学 的理论,帮助企 业设计合理的组 织结构,提高工 作效率。
公共行政学的定义:研究政府管理活动的科学 公共行政学的基本理论:包括行政管理理论、行政法学理论、行政伦理学理论等 公共行政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案例研究、比较研究等 公共行政学的应用领域:包括政府管理、公共政策制定、公共组织管理等
公共行政学派:强调公共利 益和民主参与
政治行政学派:关注政治与 行政的关系
项目管理:运用公共行政学的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提高非营利组织的项目执行效率和效果。
资源管理:运用公共行政学的资源管理和分配理论,提高非营利组织的资源利用效率和效果。
政策制定与执行:运用公共行政学的政策制定和执行理论,提高非营利组织的政策制定和执行 效率和效果。
挑战:全球化、信息化、智能化等趋势对公共行政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机遇:新技术、新理念为公共行政管理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 挑战:公共行政管理需要应对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复杂问题
古典行政学派:强调效率和 科学管理
新公共行政学派:关注社会 公平和公民参与
公共选择学派:强调市场机 制和政府干预
新公共管理学派:强调效率 和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
《公共管理学》第六章公共政策 ppt课件
潍坊医学院人文社科院——《公共管理学》
第六章 公共政策
●噪音干扰(Noise) ●时间落差(Lag) ●逃避问题(Avoidance) ●隐蔽问题(Masking Problem) ●虚假问题(Pseudo-problem)
威性分配。 ●拉斯韦尔:以制定政策规划和政策的备选方案为焦
点,运用新的方法对未来的趋势进行分析的学问。 ……
潍坊医学院人文社科院——《公共管理学》
第六章 公共政策
(2)中国学者观点 ●政策制定的理论、方法,如何制定优化政策,避免错
误政策的学科领域。 ●关于制定政策方案,规划政策实施,评价政策结果,
潍坊医学院人文社科院公共管理学第六章公共政策三精英理论模型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是精英人物而不是群众群众也决定不了政策就内容而言只是反映精英的利益要求价值和偏好由掌握了权力的精英分配价值决定政策非精英则远离政策制定精英人物不能代表群众非精英只有接受精英一致的意见才有可能上升为精英阶层非精英转换为精英的过程是一个缓慢而持续的过程精英人物是活跃的群众是麻木不仁的整个政策的发展过程是渐进的潍坊医学院人文社科院公共管理学第六章公共政策四功能过程理论模型拉斯韦尔政策的制定过程要经过七个程序
《公共管理学》第六章公共政策 ppt 课件
潍坊医学院人文社科院——《公共管理学》
第六章 公共政策
第一节 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
一、政策科学概述
●1943年,在备忘录中提出政策科学概念 ● 1950年,与卡普兰合著《权力和社会:政 治研究的框架》中,首次出现政策科学概念 ● 1951年,《政策方向》一文,对政策科学 的对象、性质和发展方向作出规定,奠定政 策科学发展的基础,成为政策科学诞生的标 志,拉斯韦尔也成为现代政策科学的奠基人
公共行政学 第六章 行政领导 PPT课件
1
行政领导概述
2 行政领导者素质、形象与魅力
3
行政领导理论与艺术
LOGO
2020年10月2日
第一节 行政领导概述
LOGO
一、行政领导的内涵
(一)领导的含义与特点
1.领导的含义 所谓领导,就是一种影响力,是对一个组织为确立目标和实现
目标所进行的活动施加影响的过程。 第一,领导具有领导对象 第二,领导与领导者不同 第三,领导要有目标 第四,领导的本质是一种影响力
形 象
2020年10月2日
第二节 行政领导者素质、形象与魅力
三、行政领导者魅力
(一)领导魅力的内涵 (二)领导魅力的基本要素
1.品行要素以过识人 2.情感要素 3.胆略要素 4.才华要素 5.以资己 历要素 6.正职人 级要素
LOGO
2020年10月2日
第二节 行政领导者素质、形象与魅力
三、行政领导者魅力
(6) 勇于负责 (7) 勇于求新 (8) 敢担风险 (9) 尊重他人 (10)品德超人
LOGO
2020年10月2日
第三节 行政领导理论与艺术
LOGO
一、行政领导理论
(二)三种领导方式理论
美国管理学家怀特和李皮特提出的三种领导方式理论,即把领导方 式分为三种:权威式、民主式和放任式。 1.权威式领导
(二)行政领导者的职权
1.行政领导者职权的含义 2.行政领导者的职权与职位的关系
(1)从职权的特点来看 (2)从职权的范围来看
2020年10月2日
第一三)行政领导者责任
1.行政领导者责任的含义:行政领导者的责任是指行政领导者违 反其法定的义务所引起的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1)创新能力的 具体要求
公共行政的运行机制
? 御史纠察制度 ? 言官谏诤制度 ? 地方监察制度
– 现代行政监督制度
? 立法机关的行政监督 ? 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 ? 司法机关的行政监督 ? 社会力量的行政监督 ? 政党监督
19—17
6.3 行政监督
? 6.3.3 行政监督方式
– 质询 – 弹劾 – 不信任表决 – 申诉与控告 – 报告与汇报 – 预算、决算与审计 – 检查、调查与视察 – 工作考核
19—18
复习思考题
1.简述领导与行政领导的含义。 2.简述行政领导权力的类型。 3.论述行政领导的作用。 4.分析行政领导者的职位、职权、职责。 5.简述行政领导者产生的方式。 6.论述行政领导者素质的内容。 7.论述公共行政领导集体结构科学化的内容。 8.简述行政领导方式的类型。 9.简述行政协调的含义。 10.论述行政协调的作用。 11.简述行政协调的基本模式。 12.简述行政沟通的含义。 13.简述行政沟通的种类。 14.论述影响行政沟通效果的障碍。 15.简述行政监督的含义。 16.论述行政监督的特征。 17.论述行政监督的方式。
? 另一方面,是行政组织外部的其他监督主体对行 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所实施的监督, 如立法监督、群众监督、政党监督等。
19—14
6.3 行政监督
? 6.3.1 行政监督概述
– 行政监督的特征:
? 行政监督主体的多样性 ? 行政监督对象的特定性 ? 行政监督内容的广泛性 ? 行政监督过程的公开性 ? 行政监督依据的法定性
? 考任制是指由专门的机构根据统一的、客观的标准,按照 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程序产生行政领导者的制度。
? 聘任制是指根据工作需要,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选用外部 人员在一定的任期内担任一定的行政领导职务的制度。
第六章行政行为《行政管理学》PPT课件
6.3 行政强制
第6章 行政行为
6.3.2 行政强制的种类 1)行政强制措施
(1)行政强制措施的概念 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 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 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 暂时性控制的行为。
6.1 行政行为概述
第6章 行政行为
6.1.4 行政行为的效力 1)行政行为的生效要件 行政行为的生效要件就是行政行为能否产生法律效力的必要条件。
(1)主体要件。主体要件是指作出行政行为的主体必需合法,只有具有主体资格 的行政机关才能进行行政活动,其行为才具有法律效力。 (2)职权要件。职权要件是指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必须享有作出该行政行 为的法定职权。 (3)内容要件。内容要件是指行政行为内容必须合法。 (4)程序要件。程序是保证行政行为正当、合法的必要条件,行政行为必须按照 法定程序进行才能合法成立。
6.1 行政行为概述
第6章 行政行为
6.1.4 行政行为的效力 3)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变更与消灭
(2)行政行为的撤销。行政行为的撤销是指对已经发生效力的行政行 为,发现其违法,由有权机关予以撤销,使行政行为向前向后均失去效 力,视为行政行为自始至终不存在。 行政行为的撤销通常需要具备下述理由之一:
6.2 行政处罚
第6章 行政行为
6.2.1 行政处罚的概念及特征 1)行政处罚的概念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 者其他组织,以减损权益或者增加义务的方式予以惩戒的行为。
6.2 行政处罚
第6章 行政行为
6.2.1 行政处罚的概念及特征 2)行政处罚的特征
(1)行政处罚的主体是特定的行政主体。 (2)行政处罚是针对有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行为的行政相对人的制裁。 (3)行政处罚的目的既是为了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 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 合法权益,同时也是对违法者予以惩戒,使其以后不再犯。 (4)行政处罚是对于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相对人的制裁。构成 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得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
公共行政学第六讲 行政决策共46页PPT
四、影响行政决策的关键因素:
1.行政领导者:
思考:依此视角,组织的高层领导者事先需 要考虑什么以提高决策水平和成功率?
①让参与决策者的能力与决策的难易程度相 匹配。
②对于管理者的个人决策,设置一定的制约 机制,使其慎重。
③让熟悉有关业务的人员参与决策。
④对于重大决策,让决策经过不同部门的论 证。
⑤对于集体决策,对提出建设性意见者进奖 励。
提问: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你若是那位农 夫,你该怎么办?
在决策过程中 如何考虑利益相关方 的因素呢?
⊙杜鲁门:团体决策模型(The group model)
杜鲁门提出一个基本命题:利益集团间的交互 影响为政治活动的中心事实。
多数情况下,一个决策方案很难同时满足所有 人意愿或达成所有人诉求,决策者往往在各种冲突 和要求及愿望之间调整均衡。
纵向传递渠道;横向传输渠道;综合 传输渠道
·决策咨询系统(决策智囊系统): 决策咨询机构的类型: 内部智囊机构: 外部智囊机构:零点调查公司 ;兰德公司 柔性智囊机构:
思考:如何进行体制上的合理安排,以 使我国行政决策咨询机构更好地发挥作用?
保证咨询机构地位上的相对独立性 ; “专家不越位,行政决策者不缺位 ”
确定目标的原则: ①规范性:目标(内容、责任者、具体
指标)要明确。 ②层次性:上下级目标之间的联系;大
目标与小目标之间、总目标与子目标之间的联系; 决策目标与党的方针政策之间的关系;且当决策 目标是多个目标时,还要处理好各个目标之间的 相互关系。
③针对性: ④可行性:要分析目标得以实现的现实 可能性,以避免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 ⑤时效性:
SUMMER TEMPL ATE
公共行政学第六讲 行政决策
第六章 公共行政组织《公共行政学》PPT课件
(2)行政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行政组织结构是指一个行政组织系统内部各构成部分或各组成要素之间有机结合、整体运行的 方式。
①直线结构形式 直线结构形式的特点是单一垂直领导,其结构简单,领导隶属 关系明确,结构中每一个层级的个人或组织只有一个直接领导,不 与相邻的个人或组织及其领导发生任何命令与服从关系。
1)机构设置不合理 2)政府职能配置不合理 3)执法体系不完善 4)机构编制立法滞后
6.3.3 我国行政组织变革的途径
1)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 2)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3)推进综合执法 4)加快编制立法进程
1)行政组织的含义
现代汉语中的“组织”一词可以作名词使用,指人们 围 绕一定的目标而组建的有序活动的群体;也可以作动词使 用,指人们为完成一定目标而进行的组织活动。人们在使 用“行政组织”这一概念时,通常是作名词理解,如果要 作 动词使用,通常要在“行政组织”后加上“活动”、“行 为”。 本章从名词的角度界定行政组织的含义。行政组织是指为 实现一定的行政目标,依照宪法和法律法规规定组建而成
6.3 中国行政组织的变革
6.3.1中国行政组织体系的弊端
经济体制的转变要求政府行政职能做出相应的变革, 行政职能的转变必然引起行政组织的变革与发展。我国原 来的行政组织结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与经济基 础相适应,发挥了其管理职能。但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转变过程中,行政组织体系越来越暴露出其弊端。
第6章 公共行政监督
6.1 公共行政组织概述
6.1.1 行政组织的含义、特征及类型
组织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最广泛的现象之一。 通过组织,人们得以联合起来,采取集体行动, 实现某些共同目标。组织是管理的物质存在形式, 任何行政管理问题都与行政组织相联系,社会事 务的管理过程实际上已成为一种行政组织的活动 过程。
宁骚《公共政策学》第六章第三节PPT课件
尽管智能化公共政策制定具有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如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以及 算法公平性等问题。
数据驱动的公共政策执行
数据驱动的决策模式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已经成为决策的重要依据。通过收集和分析各种数据, 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政策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政策。
政策评估中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
政策评估过程中可能面临评估标准不明确、评估方法不科 学、评估结果不客观等问题。
解决方案
建立科学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强化评估过程的透明度 和公正性,提高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和参考价值。
总结
政策评估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强化评估 过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为政策制定和执行提供有效的反 馈和建议。
特点
该章节强调公共政策的公共性、权威 性、价值取向性等特点,并深入分析 了公共政策在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 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重要性
社会治理
公共政策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具有不 可替代的作用。该章节详细阐述了公共政策在解决宁骚《公共政策学》第六章第三节 ppt课件
目录
• 公共政策学第六章第三节的概述 • 公共政策学第六章第三节的核心概念 • 公共政策学第六章第三节的案例分析 • 公共政策学第六章第三节的挑战与解决方
案 • 公共政策学第六章第三节的未来发展趋势
01 公共政策学第六章第三节 的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公共政策学第六章第三节主要探讨了 公共政策的定义、特点及其在社会治 理中的作用。
案例二
总结词
政策评估与调整的重要性及方法
详细描述
该案例重点介绍了某地区空气污染治理政策的评估过程,包括政策目标的实现程度、实施效果的评价 等。同时,还探讨了如何根据评估结果对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以更好地实现空气质量改善的目标。
行政组织学-第6章
力; ◦ (5)各集团对于公共政策的影响力取决于
各自的政治权利与技术;
35
公共政策制定的群体模型
利益集团A
政治权利 和技能
政 策
利益集团B
目
标
政治权利
和技能
决策者
政策目标
政治权利
和技能 利益集团C
36
中移动对移动通讯价格的影响
直接民主制
全体公民 参与决策
一致性规则
多数票规则 选民的行为 效用最大化
间接民主制
选举代表 公共决策
政治家的行为 选票最大化
行政体系的行为
利益集团
15
一、公共选择理论
难题
16
第二节 理性决策过程
理性决策的相关理论
一、公共选择理论 二、公共产品供给理论 三、技术评价理论
17
二、公共产品供给理论
◦ 1948年,[英] 邓肯·布莱克出版著作《论集体 决策原理》,为公共选择理论奠定了基础。
◦ 1962年,詹姆斯·布坎南和戈登·图洛克出版 《赞同的计算》一书,标志着公共选择理论正 式确立。
11
一、公共选择理论
假设——政治经济学
12
一、公共选择理论
经济市场
供给者 需求者
交易对象 交易媒介
交易规则
40
二、新制度主义理论
基本内容
41
二、新制度主义理论
基本步骤
42
二、新制度主义理论
包含理论
43
阿迪达斯状告阿迪王侵权案和解
44
《舌尖上的中国》状告土豆
45
第三节 渐进决策过程
公共行政学 全套课件
1.3 统治行政、管理行政、服务行政
• 1.3.3 服务行政
– 服务行政是政府公共部门在运行和发展中遵循公民 至上理念、以回应公民需求,实现公民公共利益为 目标的新型治理模式。
– 服务行政的特征:
• 服务导向而非控制导向 • 公正导向而非效率导向 • 公民本位而非政府本位 • 开放式行政而非封闭式行政 • 德治和法治的有机结
年发表的《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对公共行政学 的形成都发生过重大的影响。 – 最早对公共行政学这门独立学科的内容进行系统研 究和阐述的则是美国学者——怀特和威洛比。
21—12
1.4 公共行政学的发展阶段
• 1.4.2 行为主义阶段
– 随着行为科学理论被引入行政学研究中来并被人们 逐步接受,公共行政学的发展进入了行为主义阶段。
– 在农业社会的历史条件下,行政理所当然地是国家 实现其阶级的政治统治的手段。行政活动过程的统 治、压迫功能是特别地残酷与不加掩饰的。当然, 此时的行政机构甚至还没有从政治权力机构中分化 出来,这是一种“混权”的状态,行政事务是直接 由权力机构行使的。从而充分显示出了行政的政治 统治性质。由此,可将这一时期的行政模式概括为 统治行政模式。统治行政模式是政府一经产生就存 在的一种较为低级的和原始的政府类型。
21—9
1.3 统治行政、管理行政、服务行政
• 1.3.2 管理行政
– 以管理为目的的行政称作为管理行政。管理 行政是对现代行政职能方面的描述,就其性 质而言,这种行政也可以称作为公共行政。 公共行政就是现代政府出于服务社会公共利 益的目的,通过自身管理的途径而有效地实 现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活动。管理行政也就 是公共行政,是公共行政的现代形式。
– 从理论渊源上讲,行为科学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 30年代的早期人际关系学说。1927年到1932年美国 哈佛大学教授梅奥(E. Mayo)等人进行了著名的 “霍桑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ublic Administration公共行政学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第六讲人事行政第一节人事行政概述第二节现代人事行政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第三节现代人事行政中的职位分类第四节现代人事行政的更新机制:考任、退休与培训第五节现代人事行政的激励一保健机制:考核、奖励、晋升与工资福利第六节现代人事行政的行为调控机制:义务、道德、监督与惩戒第七节中国公务员制度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行政学第一节人事行政概述一、人事行政的涵义及相近词语辨析人事行政(Personnel Administration),是指政府为达成其职能、推行其工作,通过一定的人事机关及相应的制度、法规、方法和手段等,对其所任用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选拔、任用、培训、奖惩、考核、调配、工资福利、退职退休等方面的管理活动。
具体来讲,“人事行政”这一概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要义:1.人事行政是指政府对其所任用的工作人员的管理活动,人事行政的范围仅限于政府系统内部。
2.人事行政的内容主要体现为政府的人事管理机构通过相应的人事行政制度,对政府人事问题所做的规划、决策、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活动。
3.人事行政的总体目标是力求政府中“人”与“事”的协调,是为了使政府中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并在适才适所的情况下,达到事竟其功。
4.人事行政的核心是行政人才的管理问题,它包括“取才、用才、育才和留才”四个环节,体现在人事行政的实际运作中,即包含了更新、激励—保健、行为调控三个机制。
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行政学二、人事行政的管理机构在我国,人事行政的管理机构主要是依据干部人事管理体制而设置的。
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建国初期,我国的干部(包括在政府部门中工作的干部),除了军队系统实行单独管理以外,其余的都是由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管理。
建国以来,人事行政的管理机构随着历史条件的不同发生过多次较大的变动,其具体演变如下:政务院人事局(1949.10—1950.11)中央人事部(1950.11—1954.9)国务院人事局(1954.9—1959.7)内务部政府机关人事局(1959.7—1969.12)民政部政府机关人事局(1978.3—1980.7)国家人事局(1980.8—1982.5)劳动人事部(1982.5—1988.4)国家人事部(1988.4—现在)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行政学三、现代人事行政的主要趋向及特征1.人事行政中出现政务官与业务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分化,对这两种官员开始实行分类管理。
政务官指的是以政党选举成败和政策成败为进退标准的政府官员,主要包括政府首脑和政府各部门的行政首长,政务官主要由国家有关的政治制度(如选举法)来管理;业务官指的是政府中除政务官以外的其他常任的职业公务人员,亦即文官(Civil Servant),也称公务员,业务官主要由公务员制度来管理。
2.由以恩赐官僚制和分赃制为核心的赡恩徇私式的人事行政,向以人才主义和功绩制为基础的现代人事行政的演化。
3.从随意性、或然性很强的人治式人事行政,发展到系统化、规范化的法治式人事行政。
4.人事行政的范围日益扩大,出现了许多旧的人事行政所没有的业务内容,如考任、培训、职位分类、保险、抚恤等等。
5.在管理方法上,从非科学的经验管理发展到崇尚理性和效率的科学管理,许多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被逐渐引入到实际人事行政过程中,如职位分类方法、激励理论和计算机管理等。
6.人事行政由以往只重视通才,发展为通才与专才的并重。
日益精细的政府事务,需要大量的行政专才来参与管理,行政通才多集中于政府上层,中、低级政府官员中行政专才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发展到今天,有所谓“专家行政盛行”之说。
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行政学第二节现代人事行政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一、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概念与特征“公务员”一词是外来语,最初译自英文的Civil Servant(或CivilService)一词,中文也有译作“文官”。
19世纪中叶,公务员制度首先在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英国得到确立。
1883年,《彭德尔顿法》的颁布,奠定了美国公务员制度的基础。
迄今为止,绝大多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实行了国家公务员制度。
在西方国家中,所谓“国家公务员”,一般是指通过非选举程序(主要是通过竞争性考试)而被任命担任政府公职的国家工作人员。
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行政学二、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征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具有以下7个基本特征:1. 实行职业常任。
把公务员从事的公务工作当作一种职业性工作,不随政党选举的更迭而进退,无过失即可长期任职,不得被随意辞退。
2. 公共权力依附于公务职位。
公务员的权力大小是由公务员所在职位决定的,权力不随人走,公务员只能利用所在职位赋予的权力来完成本职工作。
3. 贯彻用人唯贤原则。
用人根据才能,而不是依据个人背景和人际关系,保证人们具有均等的任官机会,公开竞争考试,按考试成绩择优录用。
4. 实行功绩考核制。
严格按照工作任务等较为客观的标准来确定公务员的工作成效,并以此作为决定公务员升降和奖惩的参考。
5. 对公务员进行统一管理。
由全国统一的公务员人事管理机构,依据全国统一的公务员法规和政策,对各部门的公务员实行直接或间接的综合管理。
6. 注重专业技术人才。
把是否具有现代公务职位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作为录用公务员的重要标准。
7. 讲究职业道德。
要求公务员培养团结合作精神,增强荣誉感和责任心,要忠于国家、廉洁奉公、严守机密、克制言行、不参加任何经商赢利活动等。
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行政学三、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确立标志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得到确立的标志之一是常任的职业公务员制的建立。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确立的第二个标志是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制的建立。
考任制是西方各国公务员制度得到确立的最显著、最关键的标志。
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行政学第三节现代人事行政中的职位分类一、职位分类的缘起和发展所谓职位,是指公务员担任的职务和责任。
把公务员的职位按照工作性质、业务内容、简繁难易、责任轻重以及所需资格条件等,区分为若干规范化的种类,以此作为公务员管理的依据,这就是职位分类。
管理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工作分析”和“工作评价制度”产生和发展起来,并首先运用于美国的工商企业中与工作分析和工作评价制度精神实质相同、内容形式相近的职位分类制度,便被引入到美国公务员的管理领域之中。
——1908年,美国芝加哥市政府首次采用职位分类制,随后,其他一些城市也相继仿效实行。
——1923年,美国国会正式通过第一个联邦政府职位分类法案,规定成立联邦人事分类委员会,办理联邦公务员的职位分类。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
——在美国采行职位分类制度以后,一些国家如日本、加拿大也相继仿效实行职位分类。
以后,菲律宾和我国的台湾地区(国民党到达台湾后)也建立了公务员的职位分类制度。
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行政学二、职位分类的基本概念和程序步骤职系:根据工作的业务性质,把业务性质相同的所有职位划分为一个职系。
如办事员职系、机械工程师职系等。
职组:工作性质相近的若干职系集合而成为职组。
如办事员职系、速记员职系和打字员职系集合到一起构成文书职组。
职类:又叫职门。
由工作性质大致相近的若干职组构成一个职类。
它是职位分类中最粗略的单位。
如行政执行职类、专门技术职类等。
职级:在工作性质相同的基础上,也就是在同一职系中,按照工作责任大小、业务的简繁难易程度和所需资格条件等,把职位划分为不同的职级。
如把速记员分为一级速记员、二级速记员和三级速记员等。
职等:把不同的职系中,工作难易程度和责任大小相同的职位划分归类为同一等级,这些等级就是职等。
同一职等的所有职位在工资待遇上相同。
公务员职位分类的具体过程,一般都是由职位调查、职系区分、职位评价、制定职级规范和职位归级等五个程序组成。
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行政学1.2.3.三、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的比较职位分类制度与品位分类制度相比,二者有着明显的不同之处和各自的优劣,概而言之:职位分类是以“事”为中心,以公务员所在职位的工作、责任为分类的依据,以工作的多少来定待遇,按事设职,按职择人;品位分类是以“人”为中心,以公务员个人的资格条件为分类的主要依据,以品位的高低来定待遇。
职位分类制中,公务员本人的等级就是所在职位的等级,职位变动,等级也就变动,等级是随职位而定,而不是随人走;品位分类制中,等级与职位是分开的,同样职位的公务员可能品位等级不同,而同样品位等级的公务员也可能职位不同,当职位变动时,品位却可以不变。
职位分类制中工资差别与职位工作的难度、责任大小和资格深浅成正比,是同工同酬;品位分类制中则以品位等级定工资,存在同工不同酬、同酬不同工的现象。
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行政学4.5.6.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的比较职位分类制重视专家作用,利于专才成长,实行专才专用原则,非经考试合格,一般不得晋升,而且每一次晋升,几乎都得经过相应的考试,不能“一步登天”式地跨级晋升;品位分类制主要不以考试来确定是否晋升,比较注重公务员的资历,由下级升到上一级比较容易,而且可以有较大的晋升幅度。
职位分类制中,公务员分类较复杂,职类、职系、职级、职等划分较多,办理职位分类的程序比较复杂,技术性要求较高;品位分类制中,公务员只做大体上的分类,分类较少,较为简单,不需很高的技术性。
职位分类制下,任何公务职位都经调查、评价和划分等级,都有规范性的职位说明,公务员的升迁调转范围和程序都有严格的规定,易于对公务员进行科学管理,但是管理方面缺乏灵活性,公务员流动与调转的限制条件较严格,流动与调转的范围也较小;品位分类制下,公务员的管理具有伸缩性,人事管理机构拥有灵活和富有弹性的管理权限,但在品位分类制下,对公务员的管理带有更多的经验色彩和主观性。
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行政学第四节现代人事行政的更新机制一、更新机制的涵义国家公务员的更新,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公务员人员的更新,二是公务员人员素质的更新。
公务员的考任制和退休制分别管理着公务员在政府人事系统中的“进”和“出”,履行着公务员新老交替、人员更新的功能;而公务员的培训制,目的是为了提高公务员的业务知识水平和增强公务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履行着公务员自身素质更新的功能。
考任制、退休制和培训制就一同构成了现代人事行政的更新机制。
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行政学二、考任制所谓考任制,就是政府为推行公务,采用公开竞争考试的科学方法,来测量并判断其所需要的人员是否合乎标准,进而按照考试成绩的优劣进行挑选,取其优者来加以任用为政府工作人员的一套制度。
基本原则包括:1. 平等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