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终南山

合集下载

王维《终南山》古诗词

王维《终南山》古诗词

王维《终南山》古诗词
王维《终南山》古诗词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巍巍的太乙山临近长安城,山连着山一直蜿蜒到海边。

白云缭绕回望中合成一片,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

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
注释
1.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

古人又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

秦岭绵延八百余里,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

2.太乙: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

唐人每称终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县志》:"终南山在县(京兆万年县)南五十里。

按经传所说,终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

3.天都:天帝所居,这里指帝都长安。

4.青霭:山中的岚气。

霭:云气。

5.海隅:海边。

终南山并不到海,此为夸张之词。

6 分野:古天文学名词。

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宿的位置来区分中国境内的地域,被称为分野。

地上的每一个区域都对应星空的某一处分野。

7.壑:山谷。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这两句诗是说终南山连绵延伸,占地极广,中峰两侧的分野都变了,众山谷的天气也阴晴变化,各自不同。

8.人处:有人烟处。

终南山(王维)原文及赏析

终南山(王维)原文及赏析

终南山(王维)原文及赏析终南山(王维)原文及赏析终南山,钟山系中的一座名山,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陇县西北,是中国五岳之一的终南山。

同时,它也是诗人王维笔下的一座灵感之地。

以下是王维的诗作《终南山》的原文及赏析。

终南山独秀,直上山顶云俱黑。

孤云一点何处起,尘雾十里长。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五言绝句的诗,通过对终南山景色的描写,展示了王维对山水之间的情感抒发,并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先,诗中对终南山的描绘给人以壮丽高峻的感觉,“终南山独秀,直上山顶云俱黑”。

这两句描绘了高耸入云的山峰,形容终南山的雄伟壮丽之处。

接着,诗人借助“孤云一点何处起”的形象描绘出一片云雾之中山势的雄伟,极具艺术感染力。

而下一句“风急天高猿啸哀”,则将自然界的景象与动物的声音相结合,巧妙地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在诗的下半部分,以“渚清沙白鸟飞回”的描写,把湖泽之间的自然景色展现出来,透露出一种宁静与恢弘之感。

最后两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则以对比手法,将落叶与滚滚长江相对照,表露出时光荏苒、落叶凋零的感慨之情。

整首诗以对终南山的描写为主线,通过独特的形象描写方式,将山水景色与自然元素相结合,展示了王维独特的艺术和情感表达。

王维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诗作不仅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更包含了对生命和人性的思考和感慨。

《终南山》是他创作的一首优秀的山水诗,通过细腻而生动的笔触,将自然界的景象与人情的表达相融合,给人以强烈的审美享受。

这首诗的赏析可从多个层面进行,既可以欣赏其艺术之美,也可以思考其中蕴含的哲理之深。

无论是从意象的选择,还是从句子结构的安排上,都显示了王维的文学才华和诗歌独特魅力。

总的来说,《终南山》是王维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王维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和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我们依然可以从这首诗中感受到自然之美和对生命的思考,对于保护环境和珍惜生命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终南山王维古诗鉴赏

终南山王维古诗鉴赏

终南山王维古诗鉴赏《终南山》是唐代诗人王维王维创作的五律。

首联写终南山的远景,借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

本文为终南山王维古诗鉴赏,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篇1:终南山王维古诗鉴赏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

首联写远景,以艺术的夸张,极言山之高远。

颔联写近景,身在山中之所见,铺叙云气变幻,移步变形,极富含孕。

颈联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

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

“隔水”二字点出了作者“远望”的位置。

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

篇2:终南山王维古诗鉴赏艺术创作,贵在以个别显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刘勰所谓“以少总多”,古代画论家所谓“意余于象”,都是这个意思。

作为诗人王维兼画家的王维,很懂得此中奥秘,因而能用只有四十个字的一首五言律诗,为偌大一座终南山传神写照。

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先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

这个总轮廓,只能得之于遥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视。

所以,这一联显然是写远景。

“太乙”是终南山的别称。

终南虽高,去天甚遥,说它“近天都”,当然是艺术夸张。

但这是写远景,从平地遥望终南,其顶峰的确与天连接,因而说它“近天都”,正是以夸张写真实。

“连山接海隅”也是这样。

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止河南陕县,远远未到海隅。

说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实,说它“与他山连接不断,直到海隅”,又何尝符合事实?然而这是写远景,从长安遥望终南,西边望不到头,东边望不到尾。

用“连山接海隅”写终南远景,虽夸张而愈见真实。

次联写近景,“白云回望合”一句,“回望”既与下句“入看”对偶,则其意为“回头望”,王维写的是入终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刚走过的路。

诗人王维身在终南山中,朝前看,白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的海洋;然而继续前进,白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可即;回头看,分向两边的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

王维的终南山诗意解释

王维的终南山诗意解释

王维的终南山诗意解释
嘿,咱今儿个就来聊聊王维的那首。

你知道不,那诗可太绝啦!“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哇塞,这一开头就气势磅礴啊!你想想,那终南山仿佛都要挨着天啦,山脉连绵不绝,就像一直连到了海边一样。

这不就跟咱看到那雄伟的山脉时心里的震撼一样嘛!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哎呀呀,这说得可太形象啦!就好像
那白云在身后合拢起来,那青色的雾气走近了却又看不到了。

这多像
我们有时候追逐一些东西,感觉就在眼前,可真要去抓的时候却又没了。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你瞧,这说的是在那山峰上,不同的
地方就有不同的分界,阳光照在各个山谷里,呈现出不同的景色。


就好比我们的人生啊,不同的选择就会有不同的道路,不同的境遇就
会有不同的感受。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哈哈,这王维可真有意思,想找个人
家借宿,还隔着水问樵夫呢。

这画面感太强啦,就好像我们在陌生的
地方,到处找落脚之处一样。

王维这首诗啊,真的是把终南山的那种神韵和气势都给写出来了。

它不是简单地描写景色,而是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山的
雄伟、云雾的变幻、还有那种寻找的乐趣。

这诗就像一杯陈酿的美酒,越品越有味道。

我觉得啊,这就是王维的厉害之处,能用那么简单的
词句,写出这么深刻的感受和这么美的意境。

这诗真的值得我们反复去品味,去感受那终南山的诗意世界!。

王维诗词《终南山》原文译文赏析

王维诗词《终南山》原文译文赏析

王维诗词《终南山》原文译文赏析《终南山》唐代: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译文】巍巍的终南山临近长安城,山连着山一直延伸到海边。

回望山下白云滚滚连成一片,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

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注释】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

古人又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

秦岭绵延八百余里,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

太乙: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

唐人每称终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县志》:"终南山在县(京兆万年县)南五十里。

按经传所说,终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

天都:天帝所居,这里指帝都长安。

青霭:山中的岚气。

霭:云气。

海隅:海边。

终南山并不到海,此为夸张之词。

分野:古天文学名词。

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宿的位置来区分中国境内的地域,被称为分野。

地上的每一个区域都对应星空的某一处分野。

壑:山谷。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这两句诗是说终南山连绵延伸,占地极广,中峰两侧的分野都变了,众山谷的天气也阴晴变化,各自不同。

人处:有人烟处。

【赏析】王维之诗自古有“诗如画”之说。

品其诗如赏中国画。

清新淡雅;读其诗似游神州万里江山,恢弘壮阔。

诗中一句一词,点点滴滴,尽是诗人豪情万丈。

《终南山》就是这样一首王维山水诗的亮点之作。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首联是说,巍巍的终南山高入云霄,与天帝的都城临近。

绵亘不绝的山峦,延伸到遥远的大海之滨。

首联写终南山的远景,借用夸张的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

这个总轮廓,只能得知于远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视。

所以这一联显然是写远景。

“太乙”是终南山的别称。

中南虽高,去天甚远,说它“近天都”,当然是艺术夸张。

但这是写远景,从平地遥望终南,其顶峰的确与天连接,因而说它“近天都”,正是以夸张写真实。

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至河南陕县,远远未到海隅。

《终南山》(王维)评析

《终南山》(王维)评析

《终南山》(王维)评析原文:《终南山》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评析:王维不仅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还是中国南宗山水画派的肇始人。

他善于将山水诗和山水画的特色融合贯通,兼取所长,从而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首《终南山》便很好地体现了传统中国画“散点透视”的法则,“在时间中徘徊移动,游目周览,集合数层与多方的视点谱成一幅超象虚灵的诗情画境”(宗白华《美学散步》)。

诗的首联写远景。

诗人自长安出发游赏东南五十里的终南山,在远处从山下仰视整个山体,只见峰峦高耸,直插云天;东西横亘,绵延不断。

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天都”,谓天帝之都,指高天深处。

“海隅”,海边。

这两句用朴素自然而适度夸张的话,摄下了对终南山第一个瞬间的印象,突出终南山的“高峻”和“宽长”。

当诗人步步走入终南山中,立刻捕捉到第二个难忘的瞬间印象:“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这一联写近景,生动轻灵地描述了山中云雾飘缈、随形变灭的奇特形态和青翠山色隐隐约约又不可切实把握的景象,整个画面形成一种变幻、朦胧的审美情趣。

颈联两句,诗人站在主峰之巅,由上而下地俯视群峰众壑,环视周围,绘下了一幅全景鸟瞰图:“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按照古人“分野”之说,自中峰而划东西南北,正与天上二十八星宿中五六个星宿相对应。

由于地域广阔,诗人居高临下俯察大地,只见主峰下千山万壑随着阳光的移动明灭而阴晴变换,黑白分明,呈现一派“一览众山小”的雄壮气势。

同时明晦交替、动静变幻,景象更见奇妙。

尾联似难乎为继。

然而诗人毕竟棋高一着,妙手一转,写下了“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这一联诗句。

从写山转而写人,而且是身处荒远辽廓的山岗水涧环境中的人。

乍看似与题意脱节,实际仍同全诗浑然一体,细细品尝更能体味出含蕴着的妙意。

其一,点出诗人留连终南、投宿山林的幽情雅趣,使全诗情景妙合,构成言尽味永的意境。

王维描写山的诗词《终南山》阅读

王维描写山的诗词《终南山》阅读

王维描写山的诗词《终南山》阅读终南山唐代: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译文巍巍的太乙山临近长安城,山连着山一直蜿蜒到海边。

白云缭绕回望中合成一片,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

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注释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

古人又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

秦岭绵延八百余里,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

太乙: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

唐人每称终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县志》:"终南山在县(京兆万年县)南五十里。

按经传所说,终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

天都:天帝所居,这里指帝都长安。

青霭:山中的岚气。

霭:云气。

海隅:海边。

终南山并不到海,此为夸张之词。

分野:古天文学名词。

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宿的位置来区分中国境内的地域,被称为分野。

地上的每一个区域都对应星空的某一处分野。

壑:山谷。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这两句诗是说终南山连绵延伸,占地极广,中峰两侧的分野都变了,众山谷的天气也阴晴变化,各自不同。

人处:有人烟处。

赏析艺术创作,贵在以个别显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刘勰所谓“以少总多”,古代画论家所谓“意余于象”,都是这个意思。

作为诗人兼画家的王维,很懂得此中奥秘,因而能用只有四十个字的一首五言律诗,为偌大一座终南山传神写照。

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先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

这个总轮廓,只能得之于遥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视。

所以,这一联显然是写远景。

“太乙”是终南山的别称。

终南虽高,去天甚遥,说它“近天都”,当然是艺术夸张。

但这是写远景,从平地遥望终南,其顶峰的确与天连接,因而说它“近天都”,正是以夸张写真实。

“连山接海隅”也是这样。

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止河南陕县,远远未到海隅。

说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实,说它“与他山连接不断,直到海隅”,又何尝符合事实?然而这是写远景,从长安遥望终南,西边望不到头,东边望不到尾。

补全唐代诗人王维《终南山》

补全唐代诗人王维《终南山》

补全唐代诗人王维《终南山》
题目:
请将唐朝诗人王维的《终南山》一诗补充完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答案: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拓展:
王维《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接一作:到)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译文:
巍巍的终南山高入云霄,与天帝的住所临近。

绵亘不绝的山峦,延伸到遥远的大海之滨。

回望山下白云滚滚连成一片,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终南山连绵延伸,占地极广,中峰两侧的分野都变了,众山谷的天气也阴晴变化,各自不同。

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

古诗文《终南山》赏析

古诗文《终南山》赏析

古诗文《终南山》赏析终南山唐朝: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终南山译文及注释【译文巍巍的太乙山临近长安城,山连着山一直蜿蜒到海边。

白云缭绕回望中合成一片,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

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注释1.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

古人又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

秦岭绵延八百余里,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

2.太乙: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

唐人每称终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县志》:"终南山在县(京兆万年县)南五十里。

按经传所说,终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

3.天都:天帝所居,这里指帝都长安。

4.青霭:山中的岚气。

霭:云气。

5.海隅:海边。

终南山并不到海,此为夸张之词。

6】分野:古天文学名词。

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宿的位置来区分中国境内的地域,被称为分野。

地上的每一个区域都对应星空的某一处分野。

7.壑:山谷。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这两句诗是说终南山连绵延伸,占地极广,中峰两侧的分野都变了,众山谷的天气也阴晴变化,各自不同。

8.人处:有人烟处。

终南山赏析艺术创作,贵在以个别显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刘勰所谓“以少总多”,古代画论家所谓“意余于象”,都是这个意思.。

作为诗人兼画家的王维,很懂得此中奥秘,因而能用只有四十个字的一首五言律诗,为偌大一座终南山传神写照。

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先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

这个总轮廓,只能得之于遥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视。

所以,这一联显然是写远景。

“太乙”是终南山的别称。

终南虽高,去天甚遥,说它“近天都”,当然是艺术夸张。

但这是写远景,从平地遥望终南,其顶峰的确与天连接,因而说它“近天都”,正是以夸张写真实。

“连山接海隅”也是这样。

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止河南陕县,远远未到海隅。

说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实,说它“与他山连接不断,直到海隅”,又何尝符合事实?然而这是写远景,从长安遥望终南,西边望不到头,东边望不到尾。

王维《终南山》全诗翻译赏析

王维《终南山》全诗翻译赏析

王维《终南山》全诗翻译赏析本文是关于王维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终南山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解:1.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

古人又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

秦岭绵延八百余里,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

2.太乙: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

唐人每称终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县志》:"终南山在县(京兆万年县)南五十里。

按经传所说,终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

3.天都:天帝所居,这里指帝都长安。

4.青霭:山中的岚气。

霭:云气。

5.海隅:海边。

终南山并不到海,此为夸张之词。

6 分野:古天文学名词。

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宿的位置来区分中国境内的地域,被称为分野。

地上的每一个区域都对应星空的某一处分野。

7.壑:山谷。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这两句诗是说终南山连绵延伸,占地极广,中峰两侧的分野都变了,众山谷的天气也阴晴变化,各自不同。

8.人处:有人烟处。

韵译:巍巍的太乙山临近长安城,山连着山一直蜿蜒到海边。

白云缭绕回望中合成一片,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

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译文:终南山高大雄伟,几乎接近天都,山山相连,直到海角。

回望刚刚在身前退向两边的茫茫白云,淡淡青雾,又弥漫成了朦胧迷蒙的一片奇幻的境界。

中峰高大雄伟,成了分野之界,阴天和晴天里千岩万壑的景象相差悬殊。

天晚了,想要找个人家住下,我只好隔着水向樵夫打听。

赏析点拨:鉴赏这首诗,首先要注意诗的线索和顺序。

作者以游踪为线索,以时空变化为顺序,对终南山进行了描绘。

首联是远观,用夸张手法写出了终南山的高峻、广大,它高近天都,山山相连,直到海角。

颔联写进入山中所见到的云雾缭绕变幻莫测的奇妙景象。

颈联写来到中峰时所见到的景象,突出了山之高大、景象之变换无穷。

终南山最经典十首诗

终南山最经典十首诗

终南山最经典十首诗1.《终南山》·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2.《望终南山》·唐太宗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

出红扶岭日,入翠贮岩烟。

叠松朝若夜,复岫阙疑全。

对此恬千虑,无劳访九仙。

3.《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4.《终南望余雪》·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5.《南山诗》·韩愈吾闻京城南,兹维群山囿。

东西两际海,巨细难悉究。

山经及地志,茫昧非受授。

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

欲休谅不能,粗叙所经觏。

尝升崇丘望,戢戢见相凑。

晴明出棱角,缕脉碎分绣。

蒸岚相澒洞,表里忽通透。

无风自飘簸,融液煦柔茂。

横云时平凝,点点露数岫。

天空浮脩眉,浓绿画新就。

孤撑有巉绝,海浴褰鹏噣。

春阳潜沮洳,濯濯吐深秀。

岩峦虽嵂崒,软弱类含酎。

夏炎百木盛,荫郁增埋覆。

神灵日歊歔,云气争结构。

秋霜喜刻轹,磔卓立癯瘦。

参差相叠重,刚耿陵宇宙。

冬行虽幽墨,冰雪工琢镂。

新曦照危峨,亿丈恒高袤。

明昏无停态,顷刻异状候。

西南雄太白,突起莫间簉。

藩都配德运,分宅占丁戊。

逍遥越坤位,诋讦陷乾窦。

空虚寒兢兢,风气较搜漱。

朱维方烧日,阴霰纵腾糅。

昆明大池北,去觌偶晴昼。

绵联穷俯视,倒侧困清沤。

微澜动水面,踊跃躁猱狖。

惊呼惜破碎,仰喜呀不仆。

前寻径杜墅,坌蔽毕原陋。

崎岖上轩昂,始得观览富。

行行将遂穷,岭陆烦互走。

勃然思坼裂,拥掩难恕宥。

巨灵与夸蛾,远贾期必售。

还疑造物意,固护蓄精祐。

力虽能排斡,雷电怯呵诟。

攀缘脱手足,蹭蹬抵积甃。

茫如试矫首,堛塞生怐诟。

威容丧萧爽,近新迷远旧。

拘官计日用,欲进不可又。

因缘窥其湫,凝湛閟阴兽。

鱼虾可俯掇,神物安敢寇。

林柯有脱叶,欲堕鸟惊救。

争衔弯环飞,投弃急哺鷇。

旋归道回睨,达枿壮复奏。

吁嗟信奇怪,峙质能化贸。

描写山景的古诗《终南山》原文译文及赏析

描写山景的古诗《终南山》原文译文及赏析

描写山景的古诗《终南山》原文译文及赏析《终南山》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五律。

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这首终南山的相关资料介绍,欢迎参考。

《终南山》原文唐代: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终南山》译文巍巍的太乙山临近长安城,山连着山一直蜿蜒到海边。

白云缭绕回望中合成一片,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

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终南山》赏析艺术创作,贵在以个别显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刘勰所谓“以少总多”,古代画论家所谓“意余于象”,都是这个意思。

作为诗人兼画家的王维,很懂得此中奥秘,因而能用只有四十个字的一首五言律诗,为偌大一座终南山传神写照。

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先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

这个总轮廓,只能得之于遥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视。

所以,这一联显然是写远景。

“太乙”是终南山的别称。

终南虽高,去天甚遥,说它“近天都”,当然是艺术夸张。

但这是写远景,从平地遥望终南,其顶峰的确与天连接,因而说它“近天都”,正是以夸张写真实。

“连山接海隅”也是这样。

终南山西起甘肃天水,东止河南陕县,远远未到海隅。

说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实,说它“与他山连接不断,直到海隅”,又何尝符合事实?然而这是写远景,从长安遥望终南,西边望不到头,东边望不到尾。

用“连山接海隅”写终南远景,虽夸张而愈见真实。

次联写近景,“白云回望合”一句,“回望”既与下句“入看”对偶,则其意为“回头望”,王维写的是入终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刚走过的路。

诗人身在终南山中,朝前看,白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的海洋;然而继续前进,白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可即;回头看,分向两边的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

王维的终南山赏析

王维的终南山赏析

王维的终南山赏析王维的终南山赏析【作品简介】《终南山》由王维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这首诗意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

首联写远景,以艺术的夸张,极言山之高远。

颔联写近景,身在山中之所见,铺叙云气变幻,移步变形,极富含孕。

颈联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

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

“隔水”二字点出了作者“远望”的位置。

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站”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原文】《终南山》作者: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解】1.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

古人又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

秦岭绵延八百余里,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

2.太乙: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

唐人每称终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县志》:"终南山在县(京兆万年县)南五十里。

按经传所说,终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

3.天都:天帝所居,这里指帝都长安。

4.青霭:淡淡的云气。

山中的岚气。

霭:云气。

入:接近。

5.海隅:海边。

终南山并不到海,此为夸张之词。

6.分野两句:言终南山高大,分隔山南山北两种景象,各山谷间的阴晴变化也有所不同。

古以二十八宿星座的区分标志地上的界域叫分野。

7.人处:人家、村子。

指有人烟处。

【韵译】巍巍的太乙山高接天都星,山连着山一直蜿蜓到海边。

白云缭绕回望中合成一片,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

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背景】开元二十九年(741),王维回到京城后,曾隐居终南山,该诗当作于这一时期。

由于终南山靠近帝都长安,达官显贵、风流雅士凡在长安待过一段时间者无不游览终南山,又无不诗兴大发,吟咏这瑰丽无比的风光。

据不完全统计,《全唐诗》中有关终南山者,在1500首以上。

王维终南山赏析

王维终南山赏析

王维终南山赏析本文是关于王维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语:终南山就是今人所熟知的秦岭,太乙是终南山的别名,而这一别名则使终南山更增添了一些道教的色彩。

终南山太乙近天都①,连山到海隅②。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③。

分野中峰变④,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⑤,隔水问樵夫。

[注释]:①太乙:即“太一”,终南山的主峰,也是终南山的别名,在唐京长安城南约四十里处。

西起甘肃天水,东至河南陕县,绵延八百余里。

天都:因太乙为洞天之最,故曰天都,或说指唐都长安。

②连山句:山山相连,直到海角。

③两句诗互文。

即“白云入看无,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回望合”。

白云,白茫茫的雾气。

青霭,也是雾气,比白云淡。

④分野句:中峰南北,属于不同的分野。

古代天文学家将天空十二星辰的位置与地上州郡区域相对应,称某地为某星之分野。

⑤人处:人家、村子。

[评析]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

首联写远景,以艺术的夸张,极言山之高远。

颔联写近景,身在山中之所见,铺叙云气变幻,移步变形,极富含孕。

颈联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

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

“隔水”二字点出了作者“远望”的位置。

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

[赏析]鉴赏这首诗,首先要注意诗的线索和顺序。

作者以游踪为线索,以时空变化为顺序,对终南山进行了描绘。

首联是远观,用夸张手法写出了终南山的高峻、广大,它高近天都,山山相连,直到海角。

颔联写进入山中所见到的云雾缭绕变幻莫测的奇妙景象。

颈联写来到中峰时所见到的景象,突出了山之高大、景象之变换无穷。

尾联写登山流连往返,以至天晚欲寻觅宿处。

线索清楚,层次分明,在仅仅四十个字之内把终南山的高大雄伟展现在我们面前。

其次,重点鉴赏诗的第二联。

这一联诗采用了互文的手法来描写进入终南山所见到的奇妙景象。

诗人进入终南山,朝前看,白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的海洋;然而继续前进,白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可即;回头看,分向两边的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

王维《终南别业》赏析:展现了诗人退隐后自得其乐的生活状态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王维《终南别业》赏析:展现了诗人退隐后自得其乐的生活状态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王维《终南别业》赏析:展现了诗人退隐后自得其乐的生活状态和豁达的人生态度王维的《终南别业》是一首充满闲适情趣与哲理思考的田园诗,深刻展现了诗人退隐后自得其乐的生活状态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赏析:一、作品原文终南别业王维〔唐代〕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中年以后存有较浓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于终南山边陲。

兴趣浓时常常独来独往去游玩,有快乐的事自我欣赏自我陶醉。

间或走到水的尽头去寻求源流,间或坐看上升的云雾千变万化。

偶然在林间遇见个把乡村父老,偶与他谈笑聊天每每忘了还家。

2、注释别业:别墅。

晋石崇《思归引序》:“晚节更乐放逸,笃好林薮,遂肥遁于河阳别业。

”中岁:中年。

好(hào):喜好。

道:这里指佛教。

家:安家。

南山:即终南山。

陲(chuí):边缘,旁边,边境。

南山陲(chuí):指辋川别墅所在地,意思是终南山脚下。

陲,边缘,旁边,边境。

胜事:美好的事。

空:白白地。

穷:穷尽,尽头。

值:遇到。

叟(sǒu):老翁。

无还期:没有回还的准确时间。

三、创作背景与动机《终南别业》创作于唐代中期,大约在公元730年左右,当时王维已经退隐终南山,过上了与世无争的隐逸生活。

终南山位于陕西榆林,是著名的隐居胜地,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前来隐居。

王维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然和山林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四、整体赏析此诗的着眼点在于抒发对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的向往。

开篇二句,由“中岁好道”“晚家南山”点明诗人隐居奉佛的人生归宿和思想皈依。

“中岁颇好道”,作者强调自己中年以后就厌恶世俗而信奉佛教。

一个“颇”字,点明其崇佛的虔诚心态。

“晚”字,意蕴丰富,既可以指“晚近”,也可以指“晚年”。

如果是前者,“晚家南山陲”是对现实隐居生活的描绘;如果是后者,则是对自己晚景的构想。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王维《终南山》诗词鉴赏

王维《终南山》诗词鉴赏

王维《终南山》诗词鉴赏本文是关于王维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终南山》作者: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解:①太乙:终南山的主峰,也是终南山的别名,在唐京长安城南约四十里处。

西起甘肃天水,东至河南陕县,绵延八百余里。

天都:因太乙为洞天之最,故曰天都,或说指唐都长安。

②连山句:山山相连,直到海角。

③ 两句诗互文。

即“白云入看无,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回望合”。

白云,白茫茫的雾气。

青霭,也是雾气,比白云淡。

④分野句:中峰南北,属于不同的分野。

古代天文学家将天空十二星辰的位置与地上州郡区域相对应,称某地为某星之分野。

⑤人处:人家、村子。

韵译:巍巍的太乙山高接天都星,山连着山一直蜿蜓到海边。

白云缭绕回望中合成一片,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

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赏析: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

首联写远景,以艺术的夸张,极言山之高远。

颔联写近景,身在山中之所见,铺叙云气变幻,移步变形,极富含孕。

颈联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

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

隔水二字点出了作者远望的位置。

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

艺术创作,贵在以个别显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刘勰所谓“以少总多”,古代画论家所谓“意余于象”,都是这个意思.。

作为诗人兼画家的王维,很懂得此中奥秘,因而能用只有四十个字的一首五言律诗,为偌大一座终南山传神写照。

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先用夸张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

这个总轮廓,只能得之于遥眺,而不能得之于逼视。

所以,这一联显然是写远景。

“太乙”是终南山的别称。

终南虽高,去天甚遥,说它“近天都”,当然是艺术夸张。

但这是写远景,从平地遥望终南,其顶峰的确与天连接,因而说它“近天都”,正是以夸张写真实。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维:终南山
作者: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解】:
1、太乙:即“太一”,终南山主峰,也是终南山别名。

【韵译】:
巍巍的太乙山高接天都星,
山连着山一直蜿蜓到海边。

白云缭绕回望中合成一片,
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
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

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
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
【评析】:
诗旨在咏叹终南山的宏伟壮大。

首联写远景,以艺术的夸张,极言山之高远。

颔联写近景,身在山中之所见,铺叙云气变幻,移步变形,极富含孕。

颈联进一步写山之南北辽阔和千岩万壑的千形万态。

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

“隔水”二字点出了作者“远望”的位置。

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