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整理与练习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整理与练习(第2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整理与练习(第2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整理与练习(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整理与练习(第2课时)》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的知识基础,对于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已有的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

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对于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2.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讲解和练习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和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2.准备教学课件,通过课件来辅助教学。

3.准备学习小组的安排,确定每个小组的学习组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复习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引导学生进入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

2.呈现(15分钟)通过具体的案例,呈现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3.操练(20分钟)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整理与练习(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整理与练习(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整理与练习(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整理与练习(第2课时)》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四则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分数加减法、乘除法的运算规律,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分数运算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简单运算,对于分数的加减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对运算顺序、运算规律把握不准,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分数运算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的运算规律,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的运算规律。

2.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对运算顺序、运算规律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数运算的规律。

2.利用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讨论中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实例讲解,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巩固分数运算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与本节课相关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例导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小明有2/3块蛋糕,小红有1/4块蛋糕,他们一起吃,还剩多少蛋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的运算规律。

让学生观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运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运算,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5.拓展(10分钟)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运算的知识解决。

扬州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13整理与练习(第3课时)》教案

扬州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13整理与练习(第3课时)》教案

扬州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13整理与练习(第3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13整理与练习(第3课时)》这一课时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练习和整理,巩固和提高之前所学的数学知识。

本课时主要涉及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如何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对于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指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需要老师的关注和激发。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如何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讲解法:老师通过讲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2.练习法:学生通过做练习题,巩固和提高所学的知识。

3.实例法:老师通过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老师需要制作一份包含分数加减法运算规则的PPT,以便进行讲解和展示。

2.练习题:老师需要准备一些分数加减法的练习题,以及一些实际问题的题目,用于学生的练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讲解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例如:小明有2/3的苹果,小红有1/4的苹果,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苹果?2.呈现(10分钟)老师通过PPT呈现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讲解并进行演示。

同时,老师可以给出一些例子,让学生跟随老师的讲解进行学习和理解。

3.操练(10分钟)老师让学生做一些分数加减法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所学的知识。

老师可以在学生做题的过程中,给予指导和帮助。

4.巩固(5分钟)老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13整理与练习(第3课时)》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13整理与练习(第3课时)》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13整理与练习(第3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13整理与练习(第3课时》主要讲述了分数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安排合理,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分数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法运算,但对分数的乘除法运算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逐步掌握分数的乘除法运算。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能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途径,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2.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分数的乘除法运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引出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探究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计算法则。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

4.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掌握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5.练习巩固: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拓展应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分数的乘除法运算。

7.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8.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分子相乘分母相乘分子相除分母相除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

2.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分数乘除法运算的掌握程度。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第13课时 整理与练习(2)(Word说课稿)-【优翼·学练优】2022-202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 第13课时 整理与练习(2)(Word说课稿)-【优翼·学练优】2022-202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13课时整理与练习(2)课前导引本节课是数学上册的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13课时整理与练习(2),是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练习和巩固对于分数的除法相关知识和技能。

在提供一些简单的练习题目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一些更加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问题。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包括:•通过练习题目提高学生对于分数除法的基本操作能力和速度。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规律,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学生加强对于分数除法的基本操作技能的练习和巩固。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中注意的各种特殊情况和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帮助学生在练习分数除法基本操作的同时,发现其中隐藏的规律和模式。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中的特殊情况和处理方法,如分母是0或者较大的质数等。

教学内容一、复习通过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快速进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回顾分数除法的定义和基本操作方法。

•复习分数之间的简化和通分等基本概念。

二、讲解通过题目的讲解和课堂互动,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和技能。

1.对于基本的分数除法操作,给学生讲解一些具体的例子,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2.引导学生思考一些问题,如“为什么同样大小的分子,分母越大,结果越小?”,“为什么有时候分数除法需要先通分再操作?”,“如何判断分数除法的最简形式?”3.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创意性的问题,如“如何用两个1/3的比例尺测出长度为1/9的线段?”,“一个沙漏总共有27粒砂子,如果想把砂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多少粒?”三、练习在讲解完相关知识后,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和难度适中的分数除法练习题目。

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完成练习,并且发现其中的规律和模式。

同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一些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在学生完成这些简单的题目后,通过难度更大和更加有趣的题目来进一步挑战学生的思维和解题能力。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三单元第13课时 整理与练习(2)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三单元第13课时 整理与练习(2)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13课时整理与练习(2)教学内容:课本第64--64页“练习与应用”第9-13题,“探索与实践”第14-17题。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或通过画线段图进一步探索、体会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培养学生创造性。

2、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反思本单元的学习情况,并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恰当的评价。

教学重点:注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教学难点:学会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方面、情感与态度方面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对自己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课前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综合练习1、完成第9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练习。

2、第10、11题。

独立练习,完成后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二、探索与实践1、提问: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什么?你能举个这样的例子吗?2、探索: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证明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1)联系分数的意义。

(2)画图理解。

(3)运用商不变的规律。

……3、实践:分析讨论第15题。

(1)出示第15题,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讨论:怎么判断他们各买的是什么水果呢?①能算出各人各买了多少千克水果吗?②每人买水果都用的多少元钱?能算出所买水果的单价吗?③根据算出的单价,能判断出各人买的是什么水果吗?4、操作:第16题。

做前提问,怎样才能画出所要求的图形?小结。

二、评价与反思1、在学习分数除法这个单元的知识时,你_____________________(1)能积极探索计算方法,并和同学交流吗?(2)能正确计算吗?(3)能联系学过的知识,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吗?(4)能正确、有条理地说明解题的思考过程吗?2、你认为自己在上面的这几个方面中,哪些方面比较好,哪些地方还需要努力?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四、布置作业练习与应用第12、13题。

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13课时 整理与练习 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13课时 整理与练习    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3课时整理与练习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理与练习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对已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领域。

2.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整理与练习的方法,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讲解实例,引起学生对整理与练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整理与练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该方法对已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

4. 讲解: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5. 应用:布置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整理与练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整理与练习。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和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整理与练习方法的掌握情况。

2. 通过实际问题解决情况的观察,评价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以上为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3课时整理与练习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整理与练习,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13、整理与练习》说课稿3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13、整理与练习》说课稿3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13、整理与练习》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13、整理与练习》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整理数据的方法,以及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章节的内容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分类和统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处理能力,他们对数据的收集和分类有一定的了解。

但如何在实践中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

此外,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整理数据的基本方法,能够将生活中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和统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类和统计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将生活中的数据与数学知识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和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数据整理的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分类和统计的基本方法。

3.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5.总结提升: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数据的整理方法和统计意义。

6.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13课时《整理和复习》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13课时《整理和复习》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第13课时《整理和复习》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1.小兰家离学校有420米,她每分钟走78米。

估一估,5分钟能到吗?
2.学校为了满足学生的饮水需要,用一辆载质量是4吨小货车运大桶水,一周需要运10次。

现在改用载质量是8吨的大货车来运大桶水,一周运几次就够了?
3.吹糖人儿和捏面人儿都是我国民间的传统工艺,如果买一个糖人儿和买一个面人儿花的钱相同,买4个糖人儿需要28元,那么买280个面人儿需要多少钱?
4. 一条彩带,若每4分米截成一段,则可以截成9段。

若每6分米截成一段,则需要截几次?(一段一段地截)
参考答案1. 78×5≈400(米) 400<420
答:5分钟不能到。

2. 4×10÷8=5(次)
答:一周运5次就够了。

3. 28÷4×280=1960(元)
答:买280个面人儿需要1960元。

4. 4×9÷6=6(段)6-1=5(次)答:需要截5次。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第13课时 整理与练习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第13课时 整理与练习

第 13 课时 整 理 与 练 习
第 二 单元 两、三 位 数 除 以 两 位 数
回顾与思考
这一单元,你学会了哪些计算?发现了什么规律?
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时,怎么调商?
运用商不变规律计算除法时,要注意什么?
练习与应用
1.
320÷40=
8
480÷80=
6
64÷4=
16
450÷90=
答:平均每袋装5个。
480÷(8×12)=5(个)
练习与应用
11.(2)王叔叔要包装480个乒乓球,每5个装一袋,每12袋装一盒。一共要装多少盒?
480÷5÷12=8(盒)
答:一共要装8盒。
480÷(5×12)=8(盒)
探索与实践
12.一辆三轮车每次可以运20箱苹果,用这辆三轮车运100箱苹果,几次能运完?如果运200箱苹果呢?
6
2
3
3
7
1
3
3
2
9
7
9
9
2
7
0
4
6
4
3
2
1
4
3
1
2
2
3
0
1
2
2
0
练习与应用
3.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790÷28
576÷18
7
9
8
2
0
2
6
5
2
3
0
8
2
2
4
6
5
7
8
1
6
3
4
5
3
6
2
6
3
0
练习与应用
4.小红从家到学校用了13分钟,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她用同样的速度从家到少年宫要走几分钟?从学校到少年宫呢?5560÷源自0=8420÷60=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3课时整理与练习(2)优质课教案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3课时整理与练习(2)优质课教案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13课时整理与练习(2)教学内容:课本第64--64页“练习与应用”第9-13题,“探索与实践”第14-17题。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或通过画线段图进一步探索、体会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培养学生创造性。

2、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反思本单元的学习情况,并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恰当的评价。

教学重点:注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教学难点:学会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方面、情感与态度方面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对自己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课前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综合练习1、完成第9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练习。

2、第10、11题。

独立练习,完成后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二、探索与实践1、提问: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什么?你能举个这样的例子吗?2、探索: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证明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1)联系分数的意义。

(2)画图理解。

(3)运用商不变的规律。

……3、实践:分析讨论第15题。

(1)出示第15题,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讨论:怎么判断他们各买的是什么水果呢?①能算出各人各买了多少千克水果吗?②每人买水果都用的多少元钱?能算出所买水果的单价吗?③根据算出的单价,能判断出各人买的是什么水果吗?4、操作:第16题。

做前提问,怎样才能画出所要求的图形?小结。

二、评价与反思1、在学习分数除法这个单元的知识时,你_____________________(1)能积极探索计算方法,并和同学交流吗?(2)能正确计算吗?(3)能联系学过的知识,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吗?(4)能正确、有条理地说明解题的思考过程吗?2、你认为自己在上面的这几个方面中,哪些方面比较好,哪些地方还需要努力?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四、布置作业练习与应用第12、13题。

教学反思:。

2.13 整理与练习(3) 五年级数学上册(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13 整理与练习(3) 五年级数学上册(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第13课时整理与练习(3)教学内容:课本第27页。

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沟通图形之间的联系,形成单元的知识结构。

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体会转化思想,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图形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理解面积计算公式,完善知识结构,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多边形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8分钟)1、计算下面表格中平面图形的面积。

汇报交流。

计算多边形的面积时要注意什么?碰到单位不统一的怎么办?2、交流书本P27第10题。

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长也可以看作它的底长,这样就可以算出它的面积。

二、探索与实践(15分钟)1、出示自主学习单:(1)先试着估计自己教室地面的面积。

(2)再分组进行测量和计算。

(3)估计多少个教室地面的总面积大约是1公顷。

观察时,应估计教室地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再估计教室的地面面积。

测量时,指导学生分工负责,分别量出教室的长和宽,算出一个教室的面积,再估计。

2、出示自主学习单:(1)分组活动,按照第12题的要求把20本练习本摞成一个长方体,量出前面长方形的长和宽,算出面积。

(2)把这摞练习本均匀地斜放,使前面变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在量出相关数据,计算面积。

(3)小组讨论:两次测量计算的结果相同吗?为什么?练习本斜放时一定要均匀,形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两次测量前的图形变了,但长方形的长和宽变成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长度没变,所以面积相等。

三、解决实际问题出示自主学习单:1、分别拿出自己准备的实物,表面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同桌之间先说一说如何求实物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数据。

2、合作测量出这些数据3、分别求出自己的实物的面积。

4、同桌互相交换,验算。

学生活动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计算的结果。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第13课时整理与练习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第13课时整理与练习

谢 谢 观 看!
《名师面对面》编写组感 谢您提出宝贵意见。将修改过的 课件上传至3471512573@ 邮箱,同时写清你的姓名、邮寄 地址和电话号码,我们会送给你 惊喜小礼品一份!
《名师面对为相 应的整数乘、除法来计算,只不过需要另 外考虑积或商的小数点的位置。
回顾与整理
3.计算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 数位数?
绿色中小学教育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 绿色中小学教育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
0.45÷9= 0.05 0.04×1000= 40 0.07×100= 7
练习与应用
2、不计算,在 ○里填上“>”“<”或“=”。
1.6×1.2○> 1.6 1.4×0<○1.4 0.25×4○> 0.25 3.7×2.1○> 3.7 1.5÷5<○1.5 3.2÷8<○3.2
练习与应用
3.根据第一栏的积,写出后面每栏中两个数的积。
因 数
绿色中小学教育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
绿色中小学教育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
因 数
18 25
180 18 0.18 25 250 25
18 2.5
1.8 18 25 0.25
×1000 3.46吨=( 3460 )千克
÷100 150厘米=( 1.5 )米
×1000 0.07升=( 70 )亳升
练习与应用
8.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8.1÷(0.9×0.3) 2.12-(1.12+3×0.33)
=8.1÷0.9÷0.3 =9÷0.3 绿色中小学教育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
=2.82×10
=28.2
练习与应用
2.82×1.5+28.2×0.85 2.82×1.5+28.2×0.85
×10 ÷10

教育教学新思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3课与练习实用指南

教育教学新思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3课与练习实用指南

教育教学新思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3课整理与练习实用指南在教育教学领域,新思路的不断涌现,推动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智力潜能。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3课是有关“比例”的知识点,在这一课程中,老师可以采用新思路来教学,创造出全新的教学氛围,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

2. 学会使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黑板、白板、笔、书、橡皮等。

2. 教师准备:(1)准备好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3课的教学资料。

(2)掌握比例计算的方法,提前思考授课的重点。

三、教学内容与解析1. 引入课题:老师用生动有趣的方式介绍比例的概念,例如在班级里找几个同学进行身高比较,带领同学们发现并理解比例的概念,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程。

2. 概念练习:通过特定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比例计算,例如:甲、乙、丙三人合作捉虫,他们捉得的蝈蝈数量比例为2∶3∶5,已知甲捉了40只,求两人捉了多少只?带领学生初步掌握比例计算方法,以达到深刻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应用。

3. 经典案例:提供具体的比例应用案例,例如商品市场板子上都会写上“原价200元”、“现价80元”,这种比例关系就是折扣。

要求学生能灵活的运用比例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4. 教学方法: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3课课程中有许多的公式和技巧需要学生们记忆和理解,这时就可以采用场景式教学的方法,例如将比例的运用场景放到学生们熟悉的日常生活当中。

学生可以自己主动尝试各种各样的做法,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

5. 课程总结:老师可以在这一环节对全局进行总结,回顾课堂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表现,引导学生理解本节课程的意义,并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对此课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四、实用指南1. 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

老师可以在教室内张贴一些关于比例的图片或海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2023年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3课时 整理与练习优选课件

2023年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3课时 整理与练习优选课件

5:2
24:25
5:1
45:2
答:原计划造价30万元。
=16(公顷)
=20(公顷)
答:土豆和玉米的种植面积分别是 16公顷、20公顷。
答:玉米的种植面积是45公顷。
36÷4×5=45(公顷)
小明:苹果
小华:香蕉
小军:西瓜
(1)画一个长方形,面积是24平方厘米, 长与宽的比3:2。
素材积累
(2)画一个长方形,周长是16厘米, 长与宽的比是5:3。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课后作业
►如果我们不曾相遇,你的梦里就不会有我的出现,我们都在不断地和陌生人擦肩;如果人生不曾相遇,我的生命里就不会有你的片段,我们都在细数着自己的日子。 ►当离别的脚步声越来越清晰,我们注定分散两地,继续彼此未完的人生,如果我说放不下,短短一个月的光景,你是否愿意相信,我的真诚,我的执着,只源于内心深处那一份沉沉的不舍。
素材积累
►在有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满地都是雪,像一块大地毯。房檐上挂满了冰凌,一根儿一根儿像水晶一样,真美啊!我们一个一个小脚印踩在大地毯上,像画上了美丽的图画,踩一步,吱吱声就出来了,原来是雪在告我们:和你们一起玩儿我感到真开心,是你们把我们这一片寂静变得热闹起来。对了,还有树。树上挂满了树挂,有的树枝被压弯了腰,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真好看呀! ►冬天,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摘在这广漠的荒原上,闪着寒冷的银光。
第13课时 整理与练习义务教育教版六年级上册举例说明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 比、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在解决问题时,应该怎样分析数量 关系?
24 : 25
13 : 12
12 : 13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第13课时 整理与练习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第13课时 整理与练习
三、探索与实践
17.你的身高是多少厘米?脚长和头长呢?你父母的身高、脚长和头长分别是多少厘米?先量一量,再分别算出脚长与身高。头长与身高的比(前项都化成1,后项保留一位小数),看看有什么发现。
三、探索与实践
24 : 25
26 : 24
24 : 26
25 : 24
二、巩固练习
4.
3 : 5
3
5
3
5
15
15
二、巩固练习
5.写出几个比值是 的比。
3 : 2
6 : 4
1.5 : 1
7.5 : 5
二、巩固练习
6.先化简下面各比,再求比值。
5:2
24:25
5:1
45:2
二、巩固练习
7.一辆摩托车的行驶速度是 千米/分,一只燕子的飞行速度是 千米/分。燕子的飞行速度是托车的几倍?三、探索与实践
15.小明、小华和小军各用4元买一种水果。小明买的水果重 千克,是小华所买水果的 ,是小军所买水果的 。他们各买的是什么水果?
小明:苹果
小华:香蕉
小军:西瓜
三、探索与实践
16.下面每个方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1)画一个长方形,面积是24平方厘米,长与宽的比3:2。
(2)画一个长方形,周长是16厘米,长与宽的比是5:3。
36×
=16(公顷)
36×
=20(公顷)
答:土豆和玉米的种植面积分别是 16公顷、20公顷。
二、巩固练习
13.(2)乙农场大豆的种植面积是 36公顷,大豆和玉米种植面积的比是4:5。求玉米的种植面积。
答:玉米的种植面积是45公顷。
36÷4×5=45(公顷)
二、巩固练习
14.你能用哪些方法来说明“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整理与复习学习单
一、口算复习
口算
320÷20= 560÷70= 450÷90=
720÷80= 420÷60= 720÷72=
【自学】
1.同桌轮流说答案,互相判断是否正确,指着算式,口诀进行比较。

2.选择典型题(如720÷80)说说口算思路。

二、典型题巩固
1.462÷34 = 800÷70=
【主问题】: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何进行竖式计算以及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自学尝试,互学互助】
【展学】:
达标检测:
576÷18= 920÷30=
2、根据888÷24=37,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商。

444÷12= 333÷9=
222÷6= 555÷15=
111÷3= 999÷27=
【自学】学生独立练习。

【互学】小组交流讨论发现
达标检测:
我发现:
三、生活中应用
1、东江镇新建了972套廉租房。

如果每幢楼房有3个单元,每个单元有12套。

这个镇新建的廉租房有多少幢?
2、(1)王叔叔要包装480个乒乓球,一共装了8盒,每盒12袋。

平均毎袋装多少个?
(2) 王叔叔要包装480个乒乓球,每5个装一袋,每12个装一盒。

一共要装多少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