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南赣纪事
从王阳明南赣抚畲看明代民族地区社会治理
引文格式:郭名荣.从王阳明南赣抚畲看明代民族地区社会治理[J].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23,44(4):100-105.从王阳明南赣抚畲看明代民族地区社会治理*郭名荣(赣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摘要:明中叶,赣闽粤边为畲民聚居区,因其长期动荡不安,难以治理,明廷设南赣巡抚加强管控㊂王阳明就任后平定畲乱,将畲民编户入籍,通过增设国家机构及建立保甲乡约制度,重建畲民地区社会秩序,并运用 良知之学 启发民智,注重保障民生㊂从王阳明南赣抚畲,可以窥见明代治理民族地区社会的路径,展现王朝国家民族治理的基本面貌㊂关键词:王阳明;南赣;畲民;社会治理中图分类号:D691.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7659(2023)04-0100-06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历代王朝为有效加强对民族地区社会治理采取了内涵丰富㊁形式多样的民族政策㊂明代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阶段,而适宜的民族政策是其得以统一发展的基本前提㊂明中叶,畲民在赣闽粤交界山区繁衍生息,因长期游离于编户齐民之外,常被视为落后㊁未开化的化外之民㊂又因该区复杂的地域环境,社会常处失序状态而难以治理,明政府于弘治八年(1495)增设南赣巡抚以强化管控,辖区与赣闽粤边大致相合㊂正德十一年(1516),南赣爆发被学界认为是明代规模最大的一场畲民动乱,王阳明在兵部尚书王琼举荐下出任南赣巡抚,前往平乱㊂从正德十一年至十六年(1516 1521),王阳明结合南赣社会实际情况,推行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对畲民地区社会转型产生了深刻影响㊂既有关于王阳明巡抚南赣对畲民社会影响的研究已取得相当成果,主要集中于对畲民汉化推动和赣闽粤边族群变动方面,①而从王阳明南赣抚畲看明代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研究则鲜有㊂实际上,王阳明南赣抚畲是明代地方官员治理民族地区社会的典例,分析其中所蕴含的社会治理模式及具体路径,有助于深化对明代民族政策的认知㊂基于此,本文拟在前贤研究基础上从王阳明对南赣畲民地区的治理方略入手,探讨明代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路径,及其对当今民族工作的历史借鉴和启示㊂一㊁南赣畲民社会发展与动乱之形成畲民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悠久而复杂的历史,目前学界所公认的是,早在7世纪初的隋唐之际,畲族先民就已在赣闽粤三省交界的广大地区繁衍生息,追溯其更早来源,则众说纷纭㊁尚无定论㊂关于畲民的族源,持多元一体说的谢重光先生认为 至少应包括闽越土著㊁南迁入闽粤的武陵蛮和汉人畲化三个部分 ㊂[1]作为东南地区族群特征较为明显的少数民族,畲民社会的形成及发展与其所处地理环境㊁经济㊁文化和社会结构有紧密关联㊂首先,在地理环境上,赣闽粤交界地区群山环绕,武夷山㊁罗霄山㊁南岭等山脉绵延交错,林谷深邃,地势险峻㊂明代王琼曾指出, 江西之南赣㊁福建之汀漳㊁广东之韶州㊁湖广之郴桂,其间深山大谷,绵2023年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ɴ.4第四期J o u r n a l o f G a n n a n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J u l.2023*①收稿日期:2022-10-14 D O I:10.13698/j.c n k i.c n36-1346/c.2023.04.017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 十四五 规划课题(22Y B185);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校级课题(J X Y Y-J X2-02213);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2022-016-0008)作者简介:郭名荣(1998-),男,江西赣州人,赣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王阳明与地域社会㊂参见谢重光:‘新民向化 王阳明巡抚南赣对畲民汉化的推动“,‘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谢重光:‘客家民系与客家文化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36 142页;蓝希瑜,廖莉:‘刍议明中叶南赣畲民的去 蛮 化 新 以王阳明治 南赣之乱 为中心“,‘学术探索“,2012年第9期;李积庆:‘明清时期闽西南畲民的 儒化 与 王化 “,‘龙岩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刘婷玉:‘明清小冰期与 畲民向化 环境变迁与闽粤赣湘交界区域的族群关系“,‘广西民族研究“,2019年第2期等㊂亘数千余里,猺獞居焉㊂ [2]而这一区域正是畲民早期聚居地㊂畲民在山谷溪峒中自成聚落,依靠山林中的自然资源维持简单生计㊂其次,受山地丘陵地形影响, 耕火田 成为畲民社会主要生产方式,即通过垦荒㊁焚烧树木杂草来提高土地肥力,又因山区野兽众多,狩猎成为畲民重要经济来源㊂再次,畲民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共同的社会文化心理和独特的风俗习惯,其人情感质朴,性格骁勇,富于反抗精神,信仰㊁服饰㊁婚姻等方面都迥异于中原汉族㊂[3]最后,畲民内部存在 酋长 畲长 等首领㊂据冈田宏二研究, 在溪峒地区的非汉民族的社会形态,一般以酋长为统率者构成许多种族集团,从唐末五代到两宋,蛮酋们逐渐从部族的统率者演变为统治阶层㊂ [4]可见在历史变迁过程中畲民社会结构也发生较大变化㊂随着赣闽粤边区的渐次开发以及大量流民的迁入,畲民与汉族人民交流往来更加频繁㊂在王朝国家权力对这一区域不断强化过程中,为有效管理畲民,中央政府采取了与其他边疆地区类似的治理方式,即实行羁縻政策,由畲民中的 酋长 畲长 等首领治理其民㊂在纳入王朝国家治理体系的过程中,通过招抚等方式,畲民逐渐开始承担赋税徭役,成为编户齐民㊂在畲汉交融过程中,部分畲民开始学习汉文化,接受儒家文化的教化,同时,也出现部分汉人畲化现象㊂然而,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伴随着矛盾与冲突㊂从唐至元,曾多次发生畲民反抗当朝政权事件㊂如在唐代,黄连峒蛮两万余人围攻汀州,所谓黄连峒蛮 ,即包含许多畲民;南宋,随着政治中心南移,政府加强了对东南地区的控制,对畲民地区的统治也进一步加强,与之相伴而来的是赋役和徭役的繁重,由此导致了多起畲民斗争事件;元代,由于受到的民族歧视和压迫更为严重,畲民反抗朝廷的斗争愈加激烈㊂[5]58-68纵观历次畲民动乱,其因在于畲民的基本生存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㊂其一,官吏贪污腐败给畲民造成的沉重经济负担是导致畲民动乱的直接原因㊂如刘克庄所言, 厥后贵家辟产,稍侵其疆﹔豪干诛货,稍笼其利;官吏又征求土物 蜜蜡㊁虎革㊁猿皮之类㊂畲人不堪,愬于郡,弗省,遂怙众据险,剽掠省地㊂ [6]畲民利益被侵占,地方官府却不顾畲民之诉求,反而对其横征暴敛,迫使畲民不得不入山为盗㊂其二,赣闽粤边特殊地理格局㊁ 三不管 的权力真空地带为贩盐之徒㊁峒寇和流民往来提供了便利条件,①这也是造成畲民地区社会动荡的重要因由㊂及至明代,赣闽粤边的畲民动乱仍然屡次发生㊂在王阳明巡抚南赣之前,就发生过洪武十八年(1385)钟子仁㊁成化十四年(1478)钟三㊁正德七年(1512)钟聪等人领导的畲民起义㊂[5]69考虑到赣闽粤边处于四省交界地带,无统一管辖的地方官员,以致动乱频仍且难以有效治理,明政府于弘治八年增设南赣巡抚,专门负责缉捕盗贼,安靖地方㊂由于前几任南赣巡抚治理不力,为求止乱而滥加招抚,结果酿成了更严重的社会危机㊂正德十一年,南赣爆发了明代规模最大的一场畲民动乱,据‘明武宗实录“记载:先是,江西㊁广东㊁湖广之交,溪峒阻深,江西上犹等县輋贼谢志山等据横水㊁桶冈诸巢;广东龙川县贼池仲容据三浰头诸巢,与猺贼龚福全等联络㊂亘千百里,时出攻剽,势甚猖獗,将连兵乘虚入广㊂[7]可见,此次动乱牵连四省,波及面较广,参与者不仅有畲民,还有瑶民㊁汉民等族群互相联络,势力甚大㊂明廷急派官员平乱,由于文森 托疾避难 ,兵部尚书王琼向武宗举荐王阳明出任南赣巡抚㊂次年正月,王阳明前往赴任,设治所于赣州,开始渐次平定南赣动乱,开展社会治理㊂二、王阳明对南赣畲民地区的社会治理为有效平定动乱,王阳明实行军事征剿和政治抚谕相结合㊁刚柔并济的方式,先后在漳南㊁横水㊁三浰等处接连取得军事胜利,仅用一年多的时间便基本平定南赣地区祸延多年之乱㊂为 破心中贼 ,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又相继实施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力图重建畲民地区社会秩序,实现长治久安㊂为畲民编定户籍,纳入里甲体系之内,是王阳明尤为重视的一项工作㊂由于畲民大多居住在穷山僻壤,过着迁徙不定的游耕生活,属于不受政府管辖的 化外之民 ,对统治者而言,这既不利于统一管理,容易形成隐患,也不便向其征收赋税徭役㊂为此,王阳明极力招徕畲民,凡是可招抚之人,皆妥善安插,并给予优待㊂如县丞舒富在畲民地区 招安新民六百余名,贴然安堵 ㊂[8]379又如横水新民廖成等101第4期郭名荣从王阳明南赣抚畲看明代民族地区社会治理①参见黄志繁:‘ 贼 民 之间:12 18世纪赣南地区社会“,北京:生活㊃读书㊃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㊂一百多人来投,王阳明将廖成提拔为领哨义官,廖满等人给予巡捕㊁老人身份,分拨田土和房屋,命其 招出新民,编立牌甲 ㊂[8]559所谓新民,主要以畲民为主㊂[9]通过招编,许多畲民落籍定居,进入里甲,成为政府直接管辖之民,这也意味着这些畲民获得了官方合法身份㊂由于畲乱萌发于 界乎三县之中,东西南北相去三百余里,号令不及,人迹罕到 [8]350的权力真空地带,为有效管控此区域,王阳明奏请在畲民聚集之核心地域设置新县㊂如江西崇义县 本上犹横水旷地,先是輋人谢志山啸聚为盗,王公率兵削平,即故垒立为县 ㊂①新县治设立后,王阳明对招抚畲民进行集中安置,归著其版籍,令其回归正常生产生活㊂ 公令招抚新民,各呈记蓄,自负归农,轻者如令,重者立地安顿㊂ ②此外,王阳明还增设了福建平和与广东和平两县,其目的都在于 控制瑶洞 [8]319,367,实现国家权力对民族地区的覆盖㊂又因新县所住之民多为招抚新民,在官吏任用上,王阳明还特地要求 谘访谙晓夷情,熟知土俗,刚果有为者,前来开创整理㊂庶几疮痍之民可以渐起,而反覆之地得以永宁矣㊂ [8]380即选拔廉洁贤能,熟悉民族地区风土人情的官员任职新县㊂与建立新县相配合的,是营场㊁隘所㊁巡检司等机构的设置㊂在平定江西畲乱后,为防止余贼复聚,王阳明决意在横水建立营场以加强防守㊂ 照得本院亲督诸军,进破横水等巢,贼徒已就诛戮㊂但山高林密,诚恐漏殄之徒,大军撤后,仍复啸聚,必须建立营场,委官防守㊂ [8]1080面对地势险峻㊁易守难攻的桶冈巢穴,又建立茶寮隘所,分拨军兵,委官防御,以遏制四方流贼㊂并于各要害处广泛增设巡检司,如畲民所聚之崇义县 十四年己卯,改上犹过埠镇巡检司隶崇义县,为上保巡检司,又立铅厂㊁长龙二巡检司,以上三司俱都御史王公具奏设立 ㊂③这些机构的建立有效加强了畲民地区的军事布防,对维护新县治安具有积极意义㊂嘉靖‘崇义县志“将王阳明的相关经略总结为守计㊁战计㊁保障计㊂ 王公设险以守其国,诗曰:谨尔侯度,用戒不虞㊂是故,筑城池为守计也㊂教场以演武,兵防以饬戎,为战计也㊂关镇隘堡为保障计也㊂皆设险以守国,谨侯度而戒不虞者也㊂ ④可谓高度评价了王阳明的施政方略㊂针对南赣地区民盗混杂, 甚者私通輋贼,而与之传递消息 ,[8]531以致盗贼屡剿不清问题,王阳明相继发布‘十家牌法告谕各府父老子弟“‘案行各分巡道督编十家牌“‘申谕十家牌法增立保长“,将保甲制推行于南赣㊂其基本做法为编10家为一牌,列出各户籍贯㊁姓名㊁年貌㊁行业等详细信息,每家每日轮流检查人口情况,若有隐匿则10家连坐,同时于每个乡村立一保长,其职责是在遭遇盗贼时,率领各甲设谋截捕㊂王阳明认为,保甲法通过百姓相互纠察,能及时发现警情,从而止息盗贼㊂ 若使每甲各自纠察,甲内之人,不得容留贼盗;右甲如此,左甲复如此,城郭乡村无不如此;以至此县如此,彼县复如此,远近州县无不如此;则盗贼亦何自而生? [8]1153为有效推行此法,王阳明特地选择德高望重之人前往各地巡访劝谕,检查实施情况㊂在畲民聚居的崇义县,王阳明特发‘牌行崇义县查十家牌法“,催促知县陈瓒 上紧前去该县,首照十家牌谕,查审编排,连属其形势,辑睦其邻里,务要治官如家,爱民如子㊂ [8]615可见其对畲民地区的重视㊂王阳明还致力于运用教育教化手段启发民智,唤醒新民 良知之心 ㊂先后颁布‘告谕新民“‘行龙川县抚谕新民“‘告谕顽民“等抚谕文告,通过阐明祸福利害㊁人性善恶,教以纲常伦理,以期新民为善去恶,向化自新㊂在‘告谕新民“中,王阳明言辞恳切,表达了对新民的期望, 俱要勤尔农业,守尔门户,爱尔身命,保尔室家,孝顺尔父母,抚养尔子孙,无有为善而不蒙福,无有为恶而不受殃,毋以众暴寡,毋以强凌弱,尔等务兴礼义之习,永为良善之民㊂ [8]538社学是王阳明教化新民的另一重要方式㊂王阳明认为,民风之不善,就在于教化之未明,故在动乱稍平之际,其便 令赣属县俱立社学,以宣风教 ㊂[8]1343对于招抚新民,王阳明特地指示从中挑选优秀子弟入学,希望其转变思想,努力自新㊂ 于新民之家选取俊秀子弟入学,使其改心易虑,用图自新㊂ [8]382正德十三年(1518),王阳明又颁布‘南赣乡约“,以乡约教化新民㊂在其看来,畲民等人之所以为乱,其因就在于地方官府治理无方,不能正确地施行教化㊂ 往者新民盖常弃其宗族,畔其乡里,四出而为暴,岂独其性之异,其人之罪哉?亦由有司治之无道,教之无201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23年①②③④王廷耀:‘崇义县志“卷1‘世历纪“,明嘉靖刻本㊂王廷耀:‘崇义县志“卷1‘庙祠“,明嘉靖刻本㊂王廷耀:‘崇义县志“卷1‘庙祠“,明嘉靖刻本㊂王廷耀:‘崇义县志“卷1‘经略志“,明嘉靖刻本㊂方㊂ [8]599为此,王阳明专门设计乡约之法,兹举其部分内容如下: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泥,不染而黑㊂民俗之善恶,岂不由于积习使然哉 皆宜孝尔父母,敬尔兄长,教训尔子孙,和顺尔乡里,死丧相助,患难相恤,善相劝勉,恶相告戒,息讼罢争,讲信修睦,务为良善之民,共成仁厚之俗 尔等父老子弟毋念新民之旧恶而不与其善,彼一念而善,即善人矣 同约中推年高㊁有德㊁为众所敬服者一人为约长,二人为约副 置文簿三扇:其一扇备写同约姓名,及日逐出入所为,知约司之;其二扇一书彰善,一书纠过,约长司之 会期以月之望 [8]599-604在乡约中,王阳明首先阐释了社会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肯定教育的必要性;其次,指出乡约目的在于使人良善㊁仁厚风俗;再次,教育百姓勤修己德,与新民友好相处㊂然后,建立基层组织,其职责为彰善 纠过 ㊂最后,说明乡约运作流程㊂对于招抚新民,王阳明特地作了指示㊂一方面,令新民退还侵占田产,开导百姓不得对新民寻仇报复㊂ 各寨居民,昔被新民之害,诚不忍言;但今既许其自新,所占田产,已令退还,毋得再怀前雠,致扰地方㊂ [8]601另一方面,告诫新民务要痛改前非,安分守己,并要求约长等人经常对其进行教育㊂ 投招新民,因尔一念之善,贷尔之罪;当痛自克责,改过自新,勤耕勤织,平买平卖,思同良民,无以前日名目,甘心下流,自取灭绝;约长等各宜时时提撕晓谕,如踵前非者,呈官征治㊂ [8]602希图通过乡约教化地方,调节社会矛盾,减少冲突发生㊂在此之外,王阳明还注重保障畲民基本生活条件,不仅开放新县, 听从愿徙新旧人民,各先占地建屋,任便居住 ,[8]320还为其分拨田土,购买耕牛农器,生活困难者,亦给予经济补助㊂ 及照见今农时已逼,新民人等牛具田种,尚未能备,今特发去商税银一百两,就仰本官置买耕牛农器,分给各民,督令上紧趁时布种㊂其有见缺食用者,亦与量给盐米㊂一应抚安绥来之策,有可施行,俱仰本官悉心议处呈来㊂ [8]559可谓不遗余力地帮助畲民㊂故而,经过王阳明的一系列治理,南赣畲民地区社会秩序逐渐安定,如崇义县 昔輋人称乱,新建剿而抚之 而新民亦渐知向化㊂是以邑号荒落,俗称淳完,公赋谨输㊂男则采山种靛,女则绩葛织席,以为生业㊂供应不繁,犹为善邑,讼词不扰㊂ ①畲民及时缴赋,安于生业,民风淳朴,讼词不扰,一派和谐景象,可见王阳明南赣抚畲收到了较好成效㊂三、明代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路径从王阳明对南赣畲民地区的施政方略及基层社会治理,②可以看到明代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路径,即威刑与仁德相结合,以民族地区自治为主的治理模式㊂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以羁縻制度为主,因俗而治㊂元亡明兴,太祖朱元璋吸取前朝教训,废除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强调 蛮夷之人,其性无常,不可以中国治之,但羁縻之足矣 ,[10]3365即以羁縻制度统治少数民族㊂在此之下,中央往往通过授予官职㊁赏赐物品等方式笼络少数民族中的上层人物,意图借其之手治理民族地区㊂明成祖曾对潮州府愿受招安的畲长雷纹用赐予钞㊁彩币㊁绢衣等物,以奖其率部归化之举㊂[11]正德七年,南赣动乱,政府招抚龚福全,给予冠带,设为瑶官,高仲仁㊁谢志山等人亦给予冠带,设为老人,只是 未及两月,已出要路劫杀军民 ,朝廷不得不于正德十一年再行招抚,将高仲仁㊁李宾重设为瑶官㊂[8]314王阳明亦认为治理民族地区应 顺其情不违其俗,循其故不异其宜,要在使人各得其所 ,[8]479强调因俗而治㊂南赣抚畲期间,王阳明延续了上述做法而有所变化,如横水新民廖成被授以领哨义官,廖满等人被给予巡捕㊁老人身份,酋长谢钺㊁李鉴 给予冠带,使戢群贼 ,[12]但并未见瑶官或畲官之设㊂究其缘由,应与王阳明设立新县及大规模招编有关,随着国家政权的覆盖和招编政策的实行,许多畲民㊁瑶民被编户入籍,置于政府直接管辖之内㊂这与明中后期畲民 齐民化 的趋势相一致㊂③在西南边地,主要通过土司制度实现羁縻统治,王阳明经略广西注重发挥土官治理民族地区的核心作用,提出 仍立土官知府以顺土夷之情 [8]1319等羁縻措施,倡导土官领导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同时亦提倡增强流官权力以约束土官之势力㊂总体而言,明朝治理少数301第4期郭名荣从王阳明南赣抚畲看明代民族地区社会治理①②③万历‘江西全省图说“之‘崇义县“,绢底彩绘本,世界数字图书馆㊂嘉靖六年至嘉靖七年(1527 1528),王阳明巡抚两广,在广西民族地区实施了一系列社会治理措施,与其南赣抚畲有相似之处,为更好说明问题,在此一并论述㊂朱忠飞以契约文书为视角,指出明中后期以后,官府通过里甲赋役制度把畲民由化外转为化内,成为编户齐民,契约文书开始在畲民中大量使用㊁普及㊂参见朱忠飞:‘畲族契约文书现存状况及其研究路径“,‘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第8期㊂民族势力较强的西南等地,虽有土流并治或改土归流之举,但仍以羁縻制度为主,而在少数民族势力较弱的东南地区,随着权力真空地带逐渐减少以及社会治理更加有力,原先的羁縻政策逐渐被打破,众多如畲民一样的 化外之民 也成为编户齐民,民族地区的族群边界处于深刻变化之中,而这正是王朝权力在东南地区深入发展的典型体现㊂其二,完善基层社会制度建设,发挥基层组织管控作用㊂随着中央在民族地区统治的深入,为更有效管理诸少数民族,明政府逐渐把汉族地区重要基层社会治理制度引入民族地区㊂如里老人制度 在万历朝以前是国家建设的民间重要控制制度,且广泛存在于全国各地,包括改流的民族地区及社会发展相当高的没有改流的民族地区 ㊂[13]就南赣畲民地区而言,如前所论,政府通过招抚将谢志山㊁廖满等人设为老人,可见里老人制度已实行于此地,且有将畲民任为老人的范例㊂里甲制是明代治理基层社会的另一重要制度,王阳明南赣抚畲,即将众多招抚新民纳入里甲体系之内,并制定‘颁定里甲杂办“,针对南赣里甲存在之问题做出调整与规范㊂经略广西时,王阳明亦提出 开立里甲,以息日后之争 ,[8]1316将里甲制推行于广西民族地区㊂里老人和里甲制度相配合,在处理民族地区基层社会诉讼和赋税完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㊂在此之外,王阳明制定十家牌法并推行于畲民地区,通过百姓相互监督,强化基层社会管控㊂谷口房男指出,十家牌法的实行与少数民族有很深的关系㊂[14]明后期,保甲制普遍施行于民族地区㊂[13]王阳明还制定‘南赣乡约“,建立起基层乡约组织,希图通过乡约教化地方百姓以及招抚新民㊂经略广西时,王阳明亦将保甲和乡约的治理模式推行于民族地区,提出 或倡远近举行乡约,随事开引,渐为之兆 ,[8]490又在‘行廉州府清查十家牌法“中严格要求落实十家牌法 为此牌仰廉州府推官胡松,先将该府及所属州县原编牌谕,不论军民,在城在乡,逐一挨查,务著实举行㊂ [8]1107在王阳明的主导下,乡约与保甲密切配合,形成严密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15]成为明中后期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制度㊂其三,以文化教育教化民族地区㊂朱元璋认为,少数民族虽风俗习惯各异,但 其好生恶死之心未尝不同,若抚之以安静,待之以诚意,谕之以道理,彼岂有不从化者哉㊂ [10]613所谓 谕之以道理 ,即宣扬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国家文化㊂为此,明政府不仅选拔少数民族子弟入国子监学习,还在民族地区兴建学校,以优厚待遇招收少数民族学生㊂王阳明对此尤为赞同,南赣抚畲之际,他便告诫崇义县官 大抵风土习尚虽或有异,而天理民彝则无不同,若使为县官者果能殚其心力,悉其聪明,致其恻怛爱民之诚,尽其抚辑教养之道,虽在蛮貊,无不可化㊂ [8]615作为明代大儒,王阳明治理民族地区尤其强调文教教化的作用, 每到一地必先修复或新建治域内儒学㊁社学和书院,传播儒家的忠孝礼仪,唤醒民众心中的良知 ,希图以此化民成俗,教化地方 ㊂[15]例如,在贵州创建龙冈书院,讲学苗彝;在南赣兴立社学,挑选新民子弟入学受教;在广西创建梧山㊁敷文书院,兴思恩㊁田州㊁南宁等地学校㊂作为阳明心学创始者,王阳明又于各民族地区积极宣讲其心学思想,使得讲学之风盛行于边夷之地,培养了大批王门子弟,形成黔中王门㊁江右王门等地域性学术流派㊂在王阳明及其弟子后学持续努力下,众多教育机构创建于民族地区,对增进少数民族对国家的文化认同发挥了积极作用㊂文化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控制和教化手段,成为地方官治理民族地区的重要方式㊂概而言之,王阳明是明朝著名政治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㊁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功封伯建侯,谥文成,政治成就可谓颇高㊂而在其地方为官的十多年政治生涯中,有相当部分时间任职于少数民族众多地区㊂王阳明在民族地区不仅建立了不朽的事功,还结合区域政治㊁经济㊁文化和社会之实际情形,在明代国家治理理念指导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社会治理,展现出明王朝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基本面貌㊂其弟子赞曰 长虑永图,扶病区画,相彼夷方,随俗因革:爰立土官,分地授职,犬牙相制,世守疆域;保甲既严,部伍既饬,统于流官,庶无间隙;爰修文教,俾肄儒籍,变化夷民,实为美则㊂ [8]1439可谓是对王阳明民族治理思想㊁实践和成效的高度概括与评价㊂四、结语王阳明南赣抚畲,以其所面临之实际问题展开社会治理,与以往南赣巡抚军事征剿为主的治理思路不同,王阳明更加期待民众思想上的转变,希望通过政教的施行唤醒人人心中固有的 良知之心 ,以从根本上改变南赣社会动乱环境㊂在其所施行的立新县㊁十家牌㊁乡约㊁社学㊁告谕等政策中,皆着重强调了所蕴含的教化功用,表达了对南赣社会 人心日正,风俗日美 的期冀㊂经过王阳明的抚谕,南赣地区畲民对汉文化的认同不断加强,有力地促进了畲汉民族交流交融㊂到清代,许多畲民在生活上与汉401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23年。
古代大思想家王阳明竟到南赣与匪徒斗智斗勇
古代大思想家王阳明竟到南赣与匪徒斗智斗勇1517年正月,王阳明到江西赣州剿匪。
一年后,他写信叮嘱门生们要全身心“存天理去人欲”。
为了让门生对祛除人欲的难度有深刻熟悉,信中有如许一句话: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心中贼天然是“人欲”,而山中贼则是南赣区域的匪贼。
他说破山中贼易,只是为了衬托祛除人欲有多灾,实际上,破山中贼远没有他说的那么轻易。
1517年正月初六,王阳明达到南昌。
南昌官员向他递交了南赣区域的地舆和匪贼的具体资料。
资料说,南赣区域山麓千里,崇山峻岭,窟窿密布,只有飞鸟能和外界沟通。
这天然是匪贼的安泰窝,因为官兵来时,他们能随意地化整为零,官兵一走,他们又从新聚合。
所以四省组织过多次围剿,但收效甚微。
该地匪贼中有几个带头年老:谢志山与蓝天凤(拥有江西赣州崇义的横水、左溪、桶冈凭据地)、池仲容(拥有广东和平送啡寨凭据地)、陈曰能(拥有江西南安大庾岭凭据地)、高快马(拥有广东韶关乐昌凭据地)、龚福全(拥有湖南郴州山林深处凭据地)、詹师富(拥有福建漳州大帽山凭据地)。
不外王阳明碰到的第一个仇敌并不在名单里,他的第一个仇敌显现在江西万安,是一群水盗。
从南昌出发去赣州路过万安时,王阳明在岸上歇息。
他从岸边的商人聊天中得知,江上有一群水盗,商人们每次到这里都心惊肉跳,很怕不利碰着水盗。
王阳明就到场他们的讲话说,我是中央当局里的御史,正巡抚此地,你们可追随我。
商人们很愉快,可立时又失望了,因为王阳明就带了几个家丁,没有卫队。
王阳明敷陈他们,按划定,新官上任不得带士兵。
不外,对于他们不必用士兵,有咱们这些人就充沛了。
他的方式是,让商人们把各自的船插上官旗,敲锣打鼓,一字排开向进步发。
就如许,江面上显现了十几艘“官船”,锣鼓声震耳欲聋,风格逼人。
到江心时,像是从江里冒出来一般,几艘破烂窄小的船盖住了去路。
有商人惊怖着说,这就是水盗的船。
王阳明走上船面,对着水盗们喊话:“我是中央来的大官,是皇上要我来巡抚此地,你们居然在我的地界闹事,不要命了?”说完向死后一指:“这么多官船,你们也敢劫?”水盗们细心识别面前的船只,恍惚地认定是官船,又见到王阳明站在风里挺立如山,气场十足,纷纷跪在船上说:“我们也是被逼无奈,才跑到这里为盗的。
致道绝学:王阳明南赣剿匪记
致道绝学:王阳明南赣剿匪记
如果说王阳明对剿灭土匪首领谢志山和张师富算小狠的话,那么王阳明对剿灭池仲容就真的算是大的狠。
这种狠表现为行动足够坚决,深层因素是王阳明足够的致良知、足够的致道。
现实生活当中,凡是做事犹豫不决的人,几乎都没有觉道,也基本难成大器。
古往今来,成大业者无不是集杀人如麻、爱才如命、挥金如土、探真如痴于一身的道中有缘人。
经过几次战斗,王阳明彻底让这些土匪知道,他跟以往朝廷派来剿匪的官员是完全不一样的人。
只要不跟朝廷作对,都有改过自新的机会;但只要是冥顽不化,剩下只有死路一条。
所以,一些小股势力土匪一合计,王阳明是他们绝对惹不起的人物,他们就乖乖地接受朝廷的招安了。
王阳明让这些被朝廷招安的土匪去攻打那些没有被招安、不愿意被招安的土匪,这招也是够绝的,当地土匪深知当地情况,以土匪制土匪换来当地和平,其妙不可言。
王阳明剿灭张师富、陈曰能、谢志山这些土匪盗贼之后,剩下比较有规模实力的当属占据浰头的池仲容。
王阳明视池仲容为“数千年巨寇,三省群盗的祸根”,他一方面统调两广、福建、江西诸省兵力,对池仲容起义军进行围剿,一方面施诈招安,瓦解起义军斗志。
在王阳明的招安政策之下,南赣义军首领黄金巢、卢柯果然归顺,大土匪池仲容之所以被王阳明格物杀掉,就是因为池仲容举棋不定、犹豫不决。
如果池仲容百分百无二心地接受朝廷招安,不会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这都是不觉道的表现。
下回看王阳明如何用心学智慧彻底剿灭池仲容。
南赣盗乱详细经过是怎样?王阳明如何平定的
南赣盗乱详细经过是怎样?王阳明如何平定的本文导读:明武宗正德六年二月,江西按察司副使周宪率兵讨庐山、左湖、盆塘贼,败之,擒斩数百人。
四月,周宪移军攻华林贼于仙女寨,拔之。
进克鸡公岭,先后擒斩千余人。
进薄华林,绝其出道,贼益窘。
五月,周宪攻华林贼,及其子干俱死之。
先是,陈金檄周宪等分兵三路讨华林贼,宪率兵进,会谍者言贼饥疲,宪信之,遂檄兵夹攻。
其二路失期不至,宪与贼战,独深入。
山谷峻险,贼凭高发擂石下如雨,兵败,宪被执,刀中宪首,血流满面,左髀复中鎗,不能行,大骂贼不绝口。
贼怒,支解之。
子干见父被执,跃马直前,中流矢,力战堕崖死,贼势复振。
事闻,赠宪官,谥忠愍,旌其子。
六月,南昌知府李承勋,会同按察使王秩督兵进攻华林贼,承勋招降贼帅黄奇,置麾下,有智略,任用之。
人谓勋宜防不测,承勋益亲信,令宿帐中,奇感奋,誓以死报。
承勋乃令奇入贼寨说其党,多来降者,与约期,令俟报。
至期,承勋令土酋岑猛选精兵五百人夜与俱至山下。
承勋令黄奇密入寨,诱所与约降者来,既见,复纵之去,令为内应。
承勋乃与猛帅五百人夜衔枚登山,历重险上,黄奇与数人前导。
至垒,贼方鼾睡。
直夜者击三更,奇拔栅率众入,五百人奋刀砍之,内应降贼亦合势夹攻。
贼仓卒不知所为,求甲仗皆不得,斩首三千余级。
余众奔出垒,乘夜逃匿山谷。
候晓,搜诸山,又斩获千余人,华林贼遂平。
于是移兵击靖安玛瑙寨贼,尽俘之。
都御史陈金奏江西华林贼已剿平,桃源贼王浩八愿抚,加金太子少保,余论功行赏有差。
冬十月,命右都御史陶琰总督诸军务事。
初,廷议以河北、江西诸寇未平,故复敕琰总理军务事,至则刘六已灭,王浩八听抚。
琰虑浩八谲诈难信,乃奏设兵备,及简拔郡寮有才者,分处要害。
正德八年武宗正德八年春正月,桃源贼王浩八等复作乱,率五洞蛮兵与东乡贼分劫州县。
命操江副都御史俞谏提督军务,同总兵刘晖率狼兵进剿。
夏四月,江西兵备副使胡世宁约王赛一内应,引兵征东乡剧贼乐庚二、陈邦四等,尽擒之。
东乡故贼巢,世宁抚御反侧,务立信义,乐庚二、陈邦四怙乱复叛,悉擒馘。
王阳明南赣剿匪读后感
王阳明南赣剿匪读后感【引言】作为一名热爱读书的人,最近我阅读了王阳明南赣剿匪的相关资料,对其深感敬佩。
王阳明,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他在南赣剿匪的过程中,展现了非凡的智慧和勇气。
本文将结合王阳明的思想,分析南赣剿匪的过程,并探讨我们从中学到的启示。
【王阳明简介及南赣剿匪背景】王阳明,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明朝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
他提出“心即理”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后世无数人。
南赣剿匪是王阳明军事生涯中的一段重要历程,当时南赣地区盗匪横行,百姓苦不堪言,朝廷派遣王阳明前往剿匪。
【王阳明南赣剿匪的思想指导】王阳明在南赣剿匪过程中,始终秉持着他的心学思想。
他主张“知行合一”,认为只有将知识付诸实践,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在面对盗匪时,王阳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和智慧,提出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策略。
【南赣剿匪过程中的亮点与难点】在南赣剿匪过程中,王阳明展现了许多亮点。
首先,他善于运用心理战术,通过劝降、招安等手段,使部分盗匪归顺朝廷。
其次,他注重情报收集,对盗匪的动向了如指掌。
最后,他充分发挥军事才能,巧妙地部署兵力,将盗匪一一剿灭。
然而,南赣剿匪的过程也充满了难点。
当时盗匪势力强大,活动范围广泛,且与朝廷和地方势力相互勾结。
此外,朝廷内部也有反对王阳明的声音,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但王阳明顶住了压力,坚持不懈地推进剿匪工作。
【王阳明南赣剿匪读后感及启示】阅读王阳明南赣剿匪的故事,我深感敬佩。
王阳明在面对艰难困苦时,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敢于担当,迎难而上。
他告诉我们,无论面临何种困境,都要坚守初心,勇往直前。
同时,他的剿匪经验也启示我们,解决问题要善于抓住根本,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以智慧化解难题。
【总结】王阳明南赣剿匪的故事,展现了其非凡的智慧和勇气,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启示。
德法兼施教化为本——王阳明社会治理思想及南赣实践
N q .4Jui.20192019 年第四期赣南师范大学学报Joumai of Gannan Normai Univers/a -王阳明与地域文化研究•德法兼施教化为本——王阳明社会治理思想及南赣实践 严志伟(中共赣州市委党校,江西赣州34404)摘 要:王阳明在巡抚南赣时期,创造性地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思想运用到社会治理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社会治理思想,有效维护了南赣地区的社会稳定,对于今天我国的社会治理工作仍然具有积极的启意义。
关键词:王阳明;社会治理;南赣;道德;教化中图分类号:B24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46 -3332(2415)46 -4143 -45王阳明(479 -1522),浙江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是明 朝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影响巨大的“心学”集大成者。
他不但精通儒释道各家学说,而且 还能够统军作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巡抚南赣期间,他创造性地将“致良知” “知行合一”等心学思想贯彻落实到社会治理的具体实践中,形 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治理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王阳明社会治理思想提出的背景传统中国是一个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乡村社会,如何对乡村社会进行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是 中国古代政治学的一个重大课题。
明朝中期以后,明王朝面临严重的社会政治危机,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农民暴动时有发生,乡村社会治理面临着诸多的 不稳定因素。
王阳明的社会治理思想就是在这样的社会政治背景下孕育产生的。
具体而言,体现在以 下三个方面:一是土地兼并日益严峻。
在明朝中后期,以皇 室、贵族、宦官、官僚为代表的地主阶级进行了激烈的土地兼并,土地高度集中,一大批土地从农民手中转移到了地主阶级手中。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 皇庄的设立0所谓皇庄,就是皇室直接经营的庄田, 其收入不计入国家财政,专供皇室享用。
读王阳明《南赣乡约》有感
《南赣乡约》为乡学著作。
明朝王守仁撰。
颁布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前有作者序。
下面是读王阳明《南赣乡约》有感,快来围观吧。
读王守仁《南赣乡约》有感【篇一】我国的乡约制度由来已久,早在7000年前余姚河姆渡史前人类集居遗址中,发现其生产生活十分有序,表明了群聚中已有乡约制度的雏形。
阳明先生在南赣等地推行的乡约,其目的之明确,形式之严肃,内容之详细,堪称乡约制度典范。
也是先生躬行致良知的生动案例。
先生能撰写如此详细和极具操作性的乡约文稿,不知前期作了多少调研。
而我们不少制度和政策操作性差,还是对问题的研究分析上用心不够。
读文中20.17章节,如身临其境。
文中“今有善而为人所彰,固可喜,苟遂以为善而自恃,将曰入恶矣!”一说,震耳发聩。
我们有时有点成绩,往往会沾沾自喜,如不日日进取,不修自身,恶就会滋长。
切记!读王守仁《南赣乡约》有感【篇二】乡约原是指乡村、城坊的民众以美风俗、安里弥盗为宗旨自发订立的乡规民约。
其首创于北宋吕大钧所创的《蓝田吕氏乡约》。
《宋史·艺文志》载:“《吕氏乡约仪》一卷,吕大钧撰。
”《吕氏乡约》定规约四条,即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
可见,在宋代,乡约作为民间群众自订的规条,是一种乡里之民互劝互助,扬善惩恶的形式。
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视教育,提倡以社会教化为治国之先务。
为了实施教化,明太祖于洪武三十年特颁布《圣训六谕》作为教化万民之大纲,其内容为“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弟,各安生理,无作非为。
”这是《南赣乡约》制定的蓝本。
王守仁作为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王守仁一反程朱“分心与理为二”的主张,提出“心与理是一个”的学说,并提出了“知行合一”的学说。
认为“知”和“行”在本体上并无分别,“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举乡约便是知行合一,便是格物(心)致知。
王守仁的心学思想从知与行的角度为乡约的举行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明代乡约的发展从此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王阳明南赣剿匪读后感
王阳明南赣剿匪读后感【引言】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王阳明的一部重要著作《南赣剿匪录》传达了他在剿匪过程中的智慧与胆识。
作为一名热衷于研究心学、致力于社会安定的人民公仆,王阳明的南赣剿匪事迹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本文将结合南赣剿匪的背景,分析王阳明的剿匪思想,并探讨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王阳明简介及南赣剿匪背景】王阳明(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
他曾任南京兵部尚书,因上书直谏皇帝而被贬谪至南赣。
在南赣期间,他不仅要应对复杂的民生问题,还要应对当地的土匪叛乱。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王阳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最终取得了剿匪的胜利。
【王阳明南赣剿匪的思想指导】王阳明在南赣剿匪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安民为先的原则。
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念,强调政治家的首要任务是保障人民的生存权益。
此外,他还倡导“知行合一”的理念,认为只有将知识付诸实践,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这些思想为南赣剿匪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南赣剿匪过程中的亮点与难点】王阳明在南赣剿匪过程中,充分运用了自己的政治智慧。
他通过发动群众、分化敌人、加强防线等手段,逐步削弱土匪势力。
在剿匪过程中,他注重以德服人,提倡善待俘虏,以减少敌我对立情绪。
这些举措使得剿匪工作更具人性化,降低了战争带来的社会负担。
然而,南赣剿匪也面临诸多困难。
土匪势力盘根错节,难以根除;战争耗费巨大,给国家财政带来压力;地方势力割据,对抗中央政府的统治。
然而,王阳明凭借坚定的信念和出色的政治手腕,逐一克服了这些困难,最终取得了剿匪的胜利。
【王阳明南赣剿匪读后感及启示】阅读《南赣剿匪录》,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王阳明卓越的军事才能,更能体会到他深厚的民本情怀。
他始终将民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为人民谋福祉,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此外,他倡导的“知行合一”理念,更是敦促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将知识付诸实践,以解决实际问题。
王阳明与江西的难解情缘
王阳明与江西的难解情缘南昌曾有十大乡贤路,阳明路就是其中一条,它的命名同其它南昌的路名一样,因历史名人而得名。
南昌有阳明路,阳明公园、赣州有阳明路,吉安也有阳明路,樟树也有阳明路……除此之外,赣州有王阳明落星亭、庐山还有王阳明记功碑……这都是为了纪念王阳明。
这位全能大圣创立了阳明学派,也称“良知学”。
在中国儒学史影响巨大,并影响东南亚(日本、韩国、新加坡),成为2000年来直追孔孟第一人,究竟他和江西有着怎样的渊源?●王阳明何许人也?王守仁(1472—1529),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
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弘治进士,历任刑、兵部主事。
正德元年(1506年)因反对宦官刘瑾,受廷杖,被贬为贵州龙场(修文县治)驿丞。
刘瑾奸党被剪除后,升迁到庐陵任知县。
正德十一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康、赣州,先后镇压福建、江西农民起义,平定宁王叛乱,封新建伯,官至南京兵部尚书。
什么是阳明学?所谓阳明学,就是形成于明代中叶,由王阳明所奠定、其弟子后学所传承发展,而兴盛于明代末叶、形成以阳明龙场开悟地的弟子“黔派”,工作地多年的江西弟子“江佑”派,出生地浙江余姚弟子的”浙派“。
转型于明清之际、开新于近现代的良知之学。
这个良知之学,以良知为德性本体,以致良知为修养方法,以知行合一为实践工夫,以经世致用为为学目的,是富有人文精神的道德理想主义哲学。
它和陆九渊心学乃至孟子心性之学不同的地方,在于阳明心学的良知学倡导“知行合一”。
我们可以把阳明心学定义为阳明良知学。
●王阳明与江西的不解情缘一、在南昌结婚岳父是江西官员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七月,亲迎夫人诸氏于洪都。
”(《王阳明全集年谱》)据年谱说,娶亲的当天,17岁的新郎官王阳明跑到万寿宫,跟宫里的道士聊了个通宵,第二天清早才出现在岳父和新娘的面前。
他的岳父,也是他的舅舅诸养和,时任江西布政司参议。
南赣乡约原文及译文
王阳明《南赣乡约》原文及译文【原文】酒复三行,知约起,设纠过位于阶下,北向置笔砚,陈纠过簿;约赞鸣鼓三,众皆起,约赞唱:“请纠过!”众曰:“是在约史。
”约史就纠过位,扬言曰:“闻某有某过,未敢以为然,姑书之,以俟后图,如何?”约正遍质于众曰:“如何?”众皆曰:“约史必有见。
”约正乃揖过者出就纠过位,北向立,约史复遍谓众曰:“某所闻止是,请各言所闻!”众有闻即言,无则曰:“约史所闻是矣!”于是约长副正皆出纠过位,东西立,约史书簿毕,约长谓过者曰:“虽然姑无行罚,惟速改!”过者跪请曰:“某敢不服罪!”自起酌酒跪而饮曰:“敢不速改,重为长者忧!”约正副史皆曰:“某等不能早劝谕,使子陷于此,亦安得无罪!”皆酌自罚。
过者复跪而请曰:“某既知罪,长者又自以为罚,某敢不即就戮,若许其得以自改,则请长者无饮,某之幸也!”趍后酌酒自罚。
约正副咸曰:“子能勇于受责如此,是能迁于善也,某等亦可免于罪矣!”乃释爵。
过者再拜,约长揖之,兴,各就位,知约撤纠过席,酒复二行,遂饭。
饭毕,约赞起,鸣鼓三,唱:“申戒!”众起,约正中堂立,扬言曰:“呜呼!凡我同约之人,明听申戒,人孰无善,亦孰无恶;为善虽人不知,积之既久,自然善积而不可掩;为恶若不知改,积之既久,必至恶积而不可赦。
今有善而为人所彰,固可喜;苟遂以为善而自恃,将日入于恶矣!有恶而为人所纠,固可愧;苟能悔其恶而自改,将日进于善矣!然则今日之善者,未可自恃以为善;而今日之恶者,亦岂遂终于恶哉?凡我同约之人,盍共勉之!”众重曰:“敢不勉。
”乃出席,以次东西序立,交拜,兴,遂退。
【译文】喝酒三巡以后,大家站起了,在阶下设置纠过的席位,北向放置笔、砚,摆放坏人坏事录。
约赞敲鼓三声,大家都站起来,约赞说:“请纠过”,众人皆道“请约史”,约史走到纠过的位置,高声道:“闻某有某过,未敢以为然,姑书之,以俟后图,如何?”,约正询问众人:“如何?”众人皆曰:“约史所言极是”。
约正把做了坏事的人请到纠过位,面北而立,约史再次询问大家:“某所闻止是,请各言所闻!”众人又知道的就说,没有就说:“约史所言甚是”。
破心中贼的《南赣乡约》
破心中贼的《南赣乡约》破心中贼的《南赣乡约》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作者:本报记者易舜乡约是中国古代介于国法与家规之间的生活规则。
从乡约的组织者来看,乡约有民办与官办之分。
《吕氏乡约》是中国最早的成文乡约,它是民办乡约的典型。
官办乡约的典型则是王阳明1518年推行的《南赣乡约》。
破山中贼1517年正月,新任南赣巡抚王阳明来到了赣州。
明朝的南赣巡抚专职负责整顿赣闽粤湘四省交界地带的社会秩序。
对当地社会秩序构成最大威胁的是盗贼横行,王阳明曾在一篇奏章中写道此地已到贼民不分的状态,“近贼者为之战守,远贼者为之乡导,处城郭者为之交援,在官府者为之间谍”。
由于无力承担日趋繁重的赋税徭役,大批邻近地区的编户齐民逃亡到赣闽粤湘四省交界地带,他们涌入官府控制较为薄弱的山区谋生,或耕地,或开矿,或种植蓝靛、甘蔗等经济作物。
为了争夺经济利益,移民之间、移民与土著之间时有冲突。
移民的开发行为向来被官府视为非法的“盗垦”“盗耕”,因此移民与官府的对抗在当地也颇为严重,其中作乱者就是官府所称的“流寇”“流贼”。
由于流贼多因山结寨,官军不易攻入,有时为了讨伐他们,竟要开林为路。
历任南赣巡抚花费了极大精力平寇,而取得卓著战绩者并不多,但王阳明上任后,平定了多个气焰嚣张的流贼,其中之一是盘踞在赣粤边境的浰头贼。
贼首是一个叫池仲容的人,据说他力能格虎、轻捷如猱,他不仅放纵部下烧杀劫掠,而且还自立为“金龙王”,有割据一方的企图。
面对官军多次征讨未取得成功的情况,王阳明改用计谋智取。
1517年11月,池仲容听说王阳明剿灭了南安的三巢贼后大为恐慌,他猜测官军接下来就要对付他了,于是积极准备武器与粮草迎战。
此事恰被王阳明派来送牛酒的使者知道了,他诈称武器是用来对付仇敌卢珂的,并非要与官军作对。
王阳明假装相信了他的话,并捕获卢珂,作势要将其处死,但私下命令卢珂弟弟回乡准备兵马,听候他的安排。
时近年关,王阳明又派人将下一年的年历送给池仲容,使者以王阳明对其慰劳甚厚为由,邀请池仲容亲自去赣州感谢巡抚的恩德,池仲容不疑其中有诈,带着手下四十多人前去。
王阳明在赣南的教化实践研究
绪 论一、研究缘由与研究意义(一)研究缘由由于笔者是江西赣州人氏,并且作为学科教学(历史)的教育硕士,在本科学士学位论文《王阳明南赣弟子研究》的基础上,积累了一些写作资料,有极大的兴趣和愿望对王阳明在赣南的教化实践做一番整理。
于是,在导师的建议下,最终确定“王阳明在赣南的教化实践研究”为本次研究生毕业论文题目。
本人将研究区域定位在赣南,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对王阳明教化思想和在赣南实践的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发现时下学术界对赣南地域的研究尚存在不系统、不完整的遗憾,它是一个值得并且有可能不断开拓、深化研究的领域。
处于闽、粤、赣、湘四省交区的赣南,自古以来就成为官员谪居地,在士大夫眼中它就是区别化内与化外的蛮荒之地,在这块统治边缘地带,移民矛盾与族群冲突造成明清赣南长期连续的社会动乱,围绕着动乱的平剿与治理,王阳明可谓是功不可没,后来的当政者基本上都是依照他的统治理念进行施政。
另外阳明心学较王阳明平盗军功与治理有过之而无不及,王阳明广泛讲学,因此阳明学术思想在赣南也受到热烈欢迎,南赣士子争相拜阳明为师,所以从王阳明对赣南深远的影响来考虑,选择其来探讨赣南地方社会是非常有意义的,而本人的切入点是王阳明在赣南的教化实践。
王阳明,字伯安,名守仁,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殁于明世宗嘉靖七年(1528),浙江余姚人。
①明代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军事家和教育家之一,其学术足以承前启后,武功足以定乱,文治足以兴邦,言行足以化民导俗。
王阳明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其一生以节义、文章、事功为明朝第一人,成为明代中后期有抱负、希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读书人的楷模。
②他一生作官从政,但从未放弃教育活动,从事心学、讲学凡20余年。
他从其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理论出发,认为教育作用在于“明其心”,“求得其心”;教学上提出知行并进、自求自得、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等原则,主张学术公有,提倡批判精神,强调独立思考,不盲目迷信书本、圣贤。
王阳明崇义大事记(一)
王阳明崇义大事记(一)王阳明崇义大事记□武宗正德元年(1506),上犹县崇义里农民谢志珊(山)、肖贵模等在横水起义,蓝天凤、陈曰能、池仲容竺纷纷响应,推谢志珊为总首领,定横水旗为山寨总寨,聚众数万。
谢志珊自称“南征王”,率众攻打南康、上犹、大庾、赣州、龙泉、桂阳等附近府、县,震动了朝廷。
九月,升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等处。
是时汀、漳各郡皆有巨寇,尚书王琼特举先生。
十月,归省至越。
王思舆语季本曰:“阳明此行,必立事功。
”本曰:“何以知之?”曰:“吾触之不动矣。
”□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丙子,45岁,在南京。
改南赣巡抚都察院为提督军务,统辖江西的南安、赣州,广东的韶州、南雄州,湖南的郴州,福建的汀州、漳州等州府。
△九月王阳明升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
这里的南、赣、汀、漳,即江西的南安府、赣州府,福建的汀州府、漳州府。
这四府位于深山老林之中,大都为客家地域。
其时这四府及周边地区爆发农民起义。
以谢志珊为首的农民军占据横水、左溪、桶冈,以池仲容为首的农民军占据浰头,“拟官僭号”;他们和大余陈曰能、乐昌高快马、郴州黄福全等地农民军攻县打城,官吏士绅,朝野震动。
福建詹师富也重新在大帽山领导农民起义。
进而谢志珊的农民军会同乐昌农民军攻打大余、南康、赣州,杀死赣县主薄吴纰。
各地“穷民”、“小户”、“浮口”、“客户”和畲族、瑶族、苗族、僮族及“避役逃民,百工技艺,游食之人”纷纷响应。
巡抚文森闻风丧胆,逃之夭夭。
整个“福建、江西、湖广、广东之界,方千里皆乱”。
兵部尚书王琼独具慧眼,“知守仁才,特荐用之”,提拔王阳明为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
□正德十一年(1516),丙子,45岁,在南京。
□正德十二年(1517),丁丑,46岁。
△正月,至赣州。
16日:到赣州,开府。
上《谢恩疏》(升任地赣佥都御史)。
颁《巡抚南赣钦奉敕谕通行各属》。
颁《选择民兵》。
颁《十家牌法告谕各府父老子弟》。
王阳明和江西的不解之缘(徐文长)
王阳明和周敦颐、朱熹并称中国哲学史乃至中国思想史上三颗璀璨的明珠,因为他们的思考,不仅推动了心学运动的展开并取代正统理学(程朱理学)而蔚为一代思潮,并且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风貌与进程。
王阳明的一生与江西有着无法割舍的诸多情结,包括在南昌不知去向的新婚之夜,主政赣南期间理学体系的建立,以及在大余扑朔迷离的病逝。
笔者经多方采访,探寻这位理学大师的江西情缘。
新婚之夜与万寿宫道人论寿对王阳明其人颇有研究的赣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周建华提起王阳明的江西情结,就说了一件很有意思的史实。
他告诉记者,王阳明第一次踏上江西的土地是为了个人的终身大事。
时年17岁的王阳明,前往南昌完婚期间,竟然在新婚之夜令人难以置信地突然失踪。
次日解开的谜局更令人咋舌:当晚的王阳明在南昌万寿宫与道士论养生,整整一个昼夜。
王阳明的岳父诸介庵也是余姚人,时年任官江西布政司参议,与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是“金石相契”的至交。
17岁那年,王阳明为了娶得美人归,不远千里到江西南昌迎娶诸氏。
在南昌住了十余天,王阳明天天与岳父大人论学,也不时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闲游。
转眼到了婚期,诸府张灯结彩,宾客盈门,笙歌悠悠,喜气洋洋。
但到新郎新娘拜堂之时,司仪却发现新郎踪迹全无。
急得岳父立即派人四处寻找。
但是从黄昏找到天黑,家人先后回府,仍然不见新郎官的影子。
直到第二天早上,王阳明自己回府,新婚夜失踪的谜底才揭开。
原来,诸府众人忙乎之际,闲来无事的王阳明出府在南昌万寿宫与一颇懂养生之术的道士彻夜长谈,居然忘了他的洞房花烛夜。
主政三载影响赣南数百年明正德十二年(1517),时任都察院右佥都御使的王阳明巡抚南赣漳泞,坐镇赣南。
短短3年的主政赣南时期,对于王阳明来说,却完成了人生的一大转折,他开始尝试将哲学思想与政治思想结合起来,终于成就了一代理学大师。
很长时间以来,赣南在古代中国的版图上都属于荒蛮之地。
经过许多年的变迁,尤其是唐代开凿大余梅岭古驿道之后,逐渐成了一条沟通南北的交通要道,民俗人文有了很大的改观。
作文:南赣乡约读后感_2850字
南赣乡约读后感_2850字乡约是中国古代介于国法与家规之间的生活规则。
从乡约的组织者来看,乡约有民办与官办之分。
《吕氏乡约》是中国最早的成文乡约,它是民办乡约的典型。
官办乡约的典型则是王阳明1518年推行的《南赣乡约》。
破山中贼1517年正月,新任南赣巡抚王阳明来到了赣州。
明朝的南赣巡抚专职负责整顿赣闽粤湘四省交界地带的社会秩序。
对当地社会秩序构成最大威胁的是盗贼横行,王阳明曾在一篇奏章中写道此地已到贼民不分的状态,近贼者为之战守,远贼者为之乡导,处城郭者为之交援,在官府者为之间谍。
由于无力承担日趋繁重的赋税徭役,大批邻近地区的编户齐民逃亡到赣闽粤湘四省交界地带,他们涌入官府控制较为薄弱的山区谋生,或耕地,或开矿,或种植蓝靛、甘蔗等经济作物。
为了争夺经济利益,移民之间、移民与土著之间时有冲突。
移民的开发行为向来被官府视为非法的盗垦盗耕,因此移民与官府的对抗在当地也颇为严重,其中作乱者就是官府所称的流寇流贼。
由于流贼多因山结寨,官军不易攻入,有时为了讨伐他们,竟要开林为路。
历任南赣巡抚花费了极大精力平寇,而取得卓著战绩者并不多,但王阳明上任后,平定了多个气焰嚣张的流贼,其中之一是盘踞在赣粤边境的浰头贼。
贼首是一个叫池仲容的人,据说他力能格虎、轻捷如猱,他不仅放纵部下烧杀劫掠,而且还自立为金龙王,有割据一方的企图。
面对官军多次征讨未取得成功的情况,王阳明改用计谋智取。
1517年11月,池仲容听说王阳明剿灭了南安的三巢贼后大为恐慌,他猜测官军接下来就要对付他了,于是积极准备武器与粮草迎战。
此事恰被王阳明派来送牛酒的使者知道了,他诈称武器是用来对付仇敌卢珂的,并非要与官军作对。
王阳明假装相信了他的话,并捕获卢珂,作势要将其处死,但私下命令卢珂弟弟回乡准备兵马,听候他的安排。
时近年关,王阳明又派人将下一年的年历送给池仲容,使者以王阳明对其慰劳甚厚为由,邀请池仲容亲自去赣州感谢巡抚的恩德,池仲容不疑其中有诈,带着手下四十多人前去。
王阳明南赣纪事
王阳明南赣纪事□文瑞约五百年前,王阳明官拜南赣巡抚,入住赣州城。
五百年后,斯人已逝久远,我们又当如何看待这位与赣南结缘的千古名人?王阳明,成就于南赣,殁没于赣南。
今天,王阳明及其《传习录》蜚声海内外,王阳明本人则更多地被聚焦在哲学家、心学家这一角色上。
那么,王阳明是在什么背景下来到赣南的?他在南赣呆了多久?他在平定南赣民乱中的功过是非怎样?明孝宗弘治十年(1497年),囿于土匪聚集,朝廷采纳了江西地方官的提议,将赣闽粤湘四省边际地区的八府一州(江西赣州、南安,福建汀州、漳州,广东南雄、韶州、潮州、惠州,湖广郴州)组成了一个特别行政区——南赣省。
出任南赣巡抚的时代背景至1515年,南赣的匪乱并未平复,反而有愈演愈烈态势——江西南安府横水、桶冈有谢志珊、蓝天凤部,广东龙川三有池仲容部,江西大余有陈曰能,湖广郴州有龚福全,他们或称王称霸,或占城占山,四处流窜作乱,官府顾此失彼,局势十分混乱。
正德十一年(1516年)九月,由兵部尚书王琼推荐,45岁的王阳明升都察院佥都御使,巡抚南赣,平定征南王谢志山、金龙霸王池仲容等江西、福建、广东、湖广等地的暴动。
“这个任命与贬谪龙场具有同等意义。
如果说贬谪龙场造就了中国哲学史上的王守仁,南赣汀漳巡抚的任命则造就了中国政治史上的王守仁,而正是这两个方面的相互激发、相互结合,才造就了一个完整的、千古唯一的王守仁。
”(方志远《旷世大儒——王阳明》)在南赣巡抚位置上的时间当年贬去贵州龙场驿,王阳明一路磨蹭,消极怠工,用了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才赴任,任上不过数月而已。
这回是官升高位且赋予重任,能发挥自己的才能,王阳明满怀抱负,一腔兴奋,一刻也没有耽搁。
春节刚过两天,正德十二年正月初三即起行,当月十六日便到了赣州。
他的办公地点南赣巡抚赣衙门设在赣州城镇宁井街(清名杨老井街,后改名为新赣南路),与他随行的有他的妻子诸氏和刚刚过继两年的十岁的继子正宪,以及进士出身的弟子、门人薛侃等(《传习录》即由薛侃主持,1518年在赣州首次刊印出书)。
王阳明事迹
1.2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王守仁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王守仁在阐述知行关系问题时非常注重行。
他认为人们应该说到做到,不能只说不做,倘若一生都不去做,那么就不会知得真,也就无法获得真知。
知行合一,源于王守仁对当时社会现实生活的体悟。
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说,主要是针对当时社会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言行不一、知行脱节现象而萌发出来的。
明朝中期,政治腐败,宦官专权,从皇亲国戚到官僚地主,无不贪得无厌,他们肆无忌惮地汲取民脂民膏。
苛捐杂税众多,广大农民不堪重负,走投无路,形成了官逼民反之势。
农民起义连绵不断,封建统治秩序面临着严重威胁。
看到这种严重的社会危机,作为封建统治秩序的维护者,并以治天下之病的高手自居的王守仁自然是十分痛心的。
王守仁说,孔孟之道要人们做到明德亲民,而当朝权贵及士大夫之流却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大多是言行不一。
知行脱节,表面上“仁义道德”,背地里“男盗女娼”;讲的“忠”、“孝”,行的却是不忠不孝,就是这些外着衣冠、内实禽兽之辈却时时处处以圣贤自居。
王守仁有感于此,竭力倡导知行合一,要人们把知和行统一起来,做到言行一致,从而正人心,息邪说。
1.3 王阳明的心学王阳明认为,圣人与众人不同之处,即在于其耳聪目明,心思睿智而其耳聪目明,却主要取决于心思睿智。
先秦儒多讲“君子以心导耳目”,程子亦曰“心无目则不能视,目无心则不能见”。
如此一来,则心便具有了与耳目一样的知觉功能,并且又对耳目的认知发挥着决定和导向功能。
王阳明讲致良知,其着眼点正在于充分发挥心之本来的认知功能,而这一点原是“人人自有的”,通过致知祛除心灵受外界物欲杂染所形成的遮蔽状态,实现心与耳目之官从不能到能的回归,也就完成了从众人到圣人的转变(此是心学之易简原则的根本原理所在。
2 王阳明事迹:南赣剿匪3.1 王阳明南赣剿匪王明阳抵达南赣巡抚办公地江西赣州,开府办公。
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福建漳州大帽山的詹师富。
在对詹师富采取行动之前,王阳明谨慎的“知己”。
明正德十三年王阳明在南赣治理
明正德十三年王阳明在南赣治理
心即理的哲学思想。
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即是理。
王阳明门人薛侃在
赣州刊刻包含了王阳明主要哲学思想的《传习录》。
王阳明:
王守仁(年10月31日-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
汉族。
明朝优秀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儿子。
弘治十
二年(年),中进士,起家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
巡抚、两广总督、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等职,相继讨平南赣、两广民变及朱宸濠之乱,受封新建伯。
龚文瑞《王阳明和赣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其实,这次的招抚之术,乃是王阳明按当时南赣军队剿匪的一惯做法而为之。后来,王阳明是极度反对
这种随意性的招抚之策的,他向朝廷上疏的《申明赏罚以励人心疏》非常明确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 ‚盗贼之日滋,由于招抚之太滥‛。今日匪乱,官府招抚赏之,不过一段时间,吃用不够了,匪贼背信弃义, 再度造反,官府征剿不了,又行招抚之术,如此反复,恶性循环,其结果是匪贼越剿越多,因为很多流民和 一般百姓感觉到了为匪的好处,纷纷从匪去了。
绝对不可以。王阳明出征南赣剿匪,是王琼的政策的第一次实施,故而王阳明坚决落实之。
八、罗田岩开讲
漳南乱民平定后,南靖官民纷纷提出就地设县,以永保平安,王阳明经过实地勘察后,上书《添设 清平县治疏》。在设县这个问题上,王阳明取的地名是清平,而朝廷给改成平和,一概遵循这两个原 则——原有小地名;富有儒家思想。 返回途中,参加会昌翠竹祠祈雨活动,以所拎众匪之命挟上天降雨,当夜即有雨。 雩都还是一个文化圣地。北宋周敦颐在罗田岩开坛讲学,其《爱莲说》在罗田岩首次发表并被镌刻 于石壁上,还手植柏树,至今仍风姿绰约,生机勃勃。南宋岳飞、文天祥均到过罗田岩,‚天子万年‛ 四个巨字传说即其中某人所遗,民间更有岳飞与寺方黄眉大师的交往故事广为流传。二百多年后,王阳 明闽漳南剿匪班师回赣,途经雩都,与各路弟子齐集罗田岩,纵论心学,细析战事,何廷仁、黄宏纲等 弟子们的踊跃行为令王阳明颇受感动与鼓舞,环顾周围,见诸多的新老弟子簇聚自己身旁,感慨良多。 可以说,这是一次空前的心学学者的聚会,也是王阳明心学理论步入完善时期的一个良好开端。
开始步入心学之门;三十四岁,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支持戴铣、薄彦徽反刘谨,入诏狱、杖40,谪 贬贵州龙场驿;三十五岁,正德二年夏天,王阳明赴谪所途经钱塘,遇刘谨下人追踪,险遇害,随船逃至福 建,宿野庙,遇道士旧友,劝而返浙;三十六岁,正德三年,再度赴谪所,三月抵贵阳龙场驿,栖居山洞, 自耕获食;三十七岁,正德四年,在贵阳书院任首任院长,开讲‚知行合一‛之说;三十八岁,正德五年 (1510年)初,离开贵州,三月途经赣州,赴庐陵县(今吉安)知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阳明南赣纪事□文瑞约五百年前,王阳明官拜南赣巡抚,入住赣州城。
五百年后,斯人已逝久远,我们又当如何看待这位与赣南结缘的千古名人?王阳明,成就于南赣,殁没于赣南。
今天,王阳明及其《传习录》蜚声海内外,王阳明本人则更多地被聚焦在哲学家、心学家这一角色上。
那么,王阳明是在什么背景下来到赣南的?他在南赣呆了多久?他在平定南赣民乱中的功过是非怎样?明孝宗弘治十年(1497年),囿于土匪聚集,朝廷采纳了江西地方官的提议,将赣闽粤湘四省边际地区的八府一州(江西赣州、南安,福建汀州、漳州,广东南雄、韶州、潮州、惠州,湖广郴州)组成了一个特别行政区——南赣省。
出任南赣巡抚的时代背景至1515年,南赣的匪乱并未平复,反而有愈演愈烈态势——江西南安府横水、桶冈有谢志珊、蓝天凤部,广东龙川三有池仲容部,江西大余有陈曰能,湖广郴州有龚福全,他们或称王称霸,或占城占山,四处流窜作乱,官府顾此失彼,局势十分混乱。
正德十一年(1516年)九月,由兵部尚书王琼推荐,45岁的王阳明升都察院佥都御使,巡抚南赣,平定征南王谢志山、金龙霸王池仲容等江西、福建、广东、湖广等地的暴动。
“这个任命与贬谪龙场具有同等意义。
如果说贬谪龙场造就了中国哲学史上的王守仁,南赣汀漳巡抚的任命则造就了中国政治史上的王守仁,而正是这两个方面的相互激发、相互结合,才造就了一个完整的、千古唯一的王守仁。
”(方志远《旷世大儒——王阳明》)在南赣巡抚位置上的时间当年贬去贵州龙场驿,王阳明一路磨蹭,消极怠工,用了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才赴任,任上不过数月而已。
这回是官升高位且赋予重任,能发挥自己的才能,王阳明满怀抱负,一腔兴奋,一刻也没有耽搁。
春节刚过两天,正德十二年正月初三即起行,当月十六日便到了赣州。
他的办公地点南赣巡抚赣衙门设在赣州城镇宁井街(清名杨老井街,后改名为新赣南路),与他随行的有他的妻子诸氏和刚刚过继两年的十岁的继子正宪,以及进士出身的弟子、门人薛侃等(《传习录》即由薛侃主持,1518年在赣州首次刊印出书)。
从正德十二年正月十六到赣州,至正德十四年六月朝廷派王阳明往福建处置兵变事宜,王阳明在南赣巡抚位上共待了两年五个月。
平定南赣民乱的三个动作行“十家牌法”切断百姓与山贼的联系。
王阳明将南赣当作他的政治、哲学、军事试验场。
他的主张是“平山中贼易,平心情贼难”。
他认为,人只有从内心里怕当盗贼、不愿当盗贼、不敢当盗贼,才可能真正平定山贼。
于是,仿效朝廷“诛九族”的做法,他果断地推行了“十家牌法”。
所谓“十家牌法”,即是每十家为一甲,发一块木牌,里面有固定格式,十家轮流掌管,每天酉时(晚七时)左右,当值户主持牌往另外九家巡视,查审各家人员情况,有无少人或多人,少的人往何处去了,去干何事了,何时归,多的人是谁,从哪里来,来做什么,一一记载清楚。
如有可疑,即刻报告官府,如有隐瞒,一旦事发,十家同罪。
一家窝藏或暗通山贼的,十家都有罪。
某家若出了山贼的,限期规劝回家,否则十家同罪。
这种“十家连坐”的惩罚措施,较之朝廷的“诛九族”有过之而无不及,十分有效,迅速切断了百姓与山贼的联系,瓦解与涣散了山贼的军心和战斗力。
王阳明自诩道:“诚使此法一行,则不待调发,而处处皆兵;不待屯聚,而家家皆兵;不待蓄养,而人人皆兵;无馈运之劳,而粮饷足;无关隘之设,而守御固;习之愈久,而法愈精;行之愈广,而功弥大,盖以十家牌法之兵,而为守土安民之本。
”练习民兵培养地方武装。
王阳明可谓是中国“团练”的始祖,“民兵”的创始人。
清代曾国藩大办团练培养湘兵,就是从王阳明处学来的。
当年,王阳明培育民兵,其实是出于无奈。
之前,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地区闹匪乱,朝廷派来的军队多是湘西或贵州、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狼兵,这些狼兵多属于当地土司豢养的家兵,他们以当兵为业,凶猛勇敢,吃苦耐劳,善于爬山钻林,南赣的山贼十分惧怕他们。
于是,南赣的山贼们采取回避的战术,狼兵来了,他们躲藏起来,狼兵回去了,他们又出来骚乱。
而狼兵除了赣州卫所留下来世袭外,其余各地请来的狼兵是要回去老家的,一来一回得一年,又费钱财又没用。
囿于这种情况,王阳明决定培养当地民兵。
他让各州府从所属县衙的弩手、捕快、打手中各挑选骁勇者十名左右为将官,又从各卫所中挑选有实战经验者充当教官,让他们编练民兵。
很快,一支比朝廷卫所官兵更有战斗力的民兵队伍组织了起来,为王阳明之后的平定民乱奠定了坚定的战斗基础。
疏通盐法筹措兵饷。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王阳明饱读兵书,太知道这个道理了。
没有兵饷,如何平乱?当时的情况是,既不能直接向朝廷伸手要钱,更不能加重当地民众税负。
王阳明把目光聚焦到了盐上。
自古以来,盐是最重要的课税之一。
王阳明上奏了一个折子《疏通盐法疏》,提出三项主张:一是把原来南安、赣州两府行销潮州粤盐的范围扩大到吉州(今吉安)、临江(今樟树)、袁州(今宜春),商人在南赣两府卖盐按原来的税率十抽一交税,到新增的三府卖盐则按十抽二的高税率交税;二是为了防止偷税漏税,把南安梅亭税关归并到赣州龟角尾税关,统一纳税;三是在平定民乱之前,这些盐税全部留作军费使用。
朝廷反复了几回,很是无奈——不给予王阳明盐税权,则平定不了民乱,民乱平定不了,终究盐税还是丢了,朝廷最终同意了王阳明的要求。
结果,南赣地区“不加赋而财足”。
王阳明争取到了稳定经济来源。
这三个动作,显现了王阳明作为一代儒将的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也突显了他狂放不羁的率性性格,既为随后他开展的平定南赣之乱的三大战役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也隐藏了他立功反受祸的祸根。
平定南赣之乱的三场战役先易后难,直取漳南。
正德十二年初三日,从家乡出发的当天,王阳明即接到南赣衙门送来的消息,广东、福建两省已派兵往两省交界的漳南山区的詹师富部进剿。
十六日,刚刚到达赣州官巡抚衙门的王阳明便接到败报。
王阳明将计就计,着“大飨军士”,作作风涣散状,并放出风去:从漳南撤兵,先征横水,秋后再征漳南。
实际上,当天王阳明便挑选了精兵两千,连夜从赣州奔往福建长汀、上杭。
同时,王阳明严令各军不可因小挫而气馁,应立即向分散在各处的山贼再度发起进攻。
而山贼得到的消息是官军撤了,去打横水了,于是尽皆怠懈,没想到遭受突击,大败而逃。
官兵久无胜过,此战一胜,备受鼓舞,愈战愈勇。
从正月十八日至三月二十一日,连续60多天的紧追猛打,詹部终于全溃,第一次书写了南赣省成立以来的一个大写的“赢”字。
明攻桶冈,暗取横水。
今天的崇义县域,当年的横水、桶冈等地,地处上犹、南康、大余三县边际地区的崇山峻岭之间。
鉴于朝廷之前已经批准湖广巡抚陈金提出的调集三省驻军夹击桶冈这一情况,王阳明决定再次将计就计——明攻桶冈,暗取横水。
正德十二年十月初七,王阳明秘密调动部队向横水进发,十二日黎明时分,借助蒙蒙山雨,发起猛攻。
首领谢志珊从睡梦中惊醒,急忙组织抵抗,却见山头山腰四处尽是官军旗号(其实是王阳明学《赣州府志》里记载的岳飞在于都破宁都贼的故事),以为各处要隘均失,斗志丧失,四处溃逃。
横水一破,官兵信心大增,王阳明号令乘胜追击,直捣桶冈。
二十八日,官兵屯围于桶冈山寨外,在派人说降无效的情形下,于十一月初十午时,借着大雨突破隘口,一举破寨擒王。
至十二月初九战事完全结束,前后不过两月。
震慑三,谋取匪命。
漳南詹部、横水谢部、桶冈蓝部的彻底覆灭,令盘踞在九连山麓三头(上、中、下)的池仲安内部发生严重分歧。
池的手下大多主张出山投降,池仲安无奈之下,于十二月二十三日,率93位首领来到赣州选择投降。
王阳明将池等安排到祥符宫(现文庙)住下,让吏人陪同浏览街市,并送青衣油靴给他们穿,教他们习礼,从中观察其是否真心投降真心从善。
结果发现他们贪婪暴劣、不可教化,而当地士众也纷纷建言,均认为不可养寇贻害。
种种考虑之后,王阳明下定决心暗取这帮恶人的性命。
正德十三年正月初二晚,乘着夜深人静,甲士们蹑手蹑脚,将94人一一做了。
正月初七,王阳明亲自赶到龙南,督领早已集结在山下的部队直扑九连山。
战争的尾声一直延续至三月初八,池的余部才彻底被消灭。
至此,患乱南赣几十年的民乱彻底结束。
用时不到一年,共灭山贼1.8万人,近万人被招抚,安置归田。
史官毛奇龄曰:“先生亲率行伍,佐之以师儒,指顾倏忽,如扑蝇蹴豕,手拉而跳踏。
不承庙算,不用征调兵,不别镇将官吏,不逗时日,不靡费供亿,而所向无敌,不留遗孽,不挫折我兵甲。
自秦汉以后,不知卫霍(卫青霍去病)方此何如,若他则谁敢并者!……”这三场平乱的结果,新生了三个县级政治统治中心——经王阳明实地踏勘并亲自上疏,朝廷同意取原有小地名分别设立福建平和、江西崇义、广东和平三县。
平定南赣之乱中的心路历程王阳明为朝廷平定南赣,立下累累战功,除封了几个虚名——南京右都御史、南京兵部尚书之外(朝廷实权在北京),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甚至是死后背负恶名,被后世许多人看做是手上沾满了农民起义军鲜血的“刽子手”。
其实,对于平定南赣民乱,王阳明的心底自始至终是充满悲哀的。
他甚至于对他的学生钱德洪说过这样的话:“某自征赣以来,朝廷使我日以杀人为事,心岂割忍,但事势至此。
譬之既病之人,且须治其外邪,方可扶回元气,病后施药,犹胜立视其死故耳。
可惜平生精神,俱用在此等没紧要事上去了。
”一方面他想将南赣这块土地上长期的混乱通过战争尽快整治恢复平和,让流离失所的民众有自己的家园,让荒芜的田园不再荒芜,一方面他又于心不忍“日以杀人为事”,这种杀人之事于他来说“心岂割忍”。
这种矛盾心理纠结了王阳明一生。
出于这样一种心理,王阳明在平乱过程中,一直是不准滥杀的。
他总是教诫官兵“当先之士,唯在摧锋破阵,不许斩取首级”“平日罪恶不大,可招纳者,还与招纳;不得贪功,不可一概屠戮。
”官吏们知道,王阳明绝不是说说而已,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思想早为众人所知。
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南赣战场上,王阳明的仁政精神时不时闪烁着人性的点滴温情。
王阳明毕竟是一介文人,他毕生主张格物、致良知,他的“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功,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为恶是格物”是对人间善恶的最精妙的表述。
他一生以研习、传习心学为最紧要事、最快乐事,“可惜平生精神,俱用在此等没紧要事上去了”。
当然,凡事都要辩证地去分析与理解。
正如有的研究者指出的,王阳明镇压的那些山贼,既不像当时正史上说的那么坏,也不会像后来某些人说的那么好,他们有被逼上梁山的好汉,也有为非作歹的恶人。
所以,我们无须用美化农民起义的调子来赞赏其中的恶人,也无须用刽子手的语言来定义想实施仁政的王阳明。
王阳明毕竟是一介文人,他既有替国家效力解忧的动机,又有替天下苍生排难施仁的愿望,还有替山贼留出活路的想法。
笔者同意这种评判——“守仁将兵,反复强调仁者不以多杀为功,只以平乱为主。
守仁主政,则反复强调仁民爱物,视人溺有如己溺,人饥有如己饥。
”(张祥浩《王守仁评传》)事实上,王阳明在南赣两年余,第一年平乱,其后的时间他大多用在两件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