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高二-人教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优秀教案10
《林黛玉进贾府》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
《林黛玉进贾府》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林黛玉进贾府》优秀教学设计篇一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育点1、了解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及其故事情节大意2、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特点和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3、通过文章环境,把握作品的主题(二)、能力训练点1、训练学生通过揣摩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2、分析形象,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习惯和知识迁移地能力(三)、德育渗透点认识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没落,理解贾宝玉追求个性自由反封建的精神。
二、重、难点文中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品的思想意义。
三、课时安排3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1、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课文大意。
2、默读课文,疏理小说情节,圈划出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语句。
3、鉴赏讨论,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重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情况1、放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主题曲的录音,勾起学生对古典名著的回忆,营造气氛。
2、作者简介及《红楼梦》的创作:《红楼梦》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古典小说。
它高度的艺术性,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
大约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
他祖先原是汉人,但很早成了正白旗内务府的“包衣”(满语奴隶之意),入了满籍。
从他曾祖曹玺开始,三代世龚江宁织造的官职。
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两个女儿都被入选为王妃。
在康熙时,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
雍正即位后,曹雪芹的父亲因与皇家派别斗争有牵连,以及在江宁织造任期内财款亏空等原因,被罢官,抄家,家道从此衰落。
作者的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由“锦衣纨裤”的贵公子,降为落魄的“寒士”。
当他著书时,已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和“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
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他对过去的经历作一番深刻而痛苦的回忆。
这就为他能对社会上种种黑暗抱有不满和批判的态度,写出反映封建统治阶级、封建制度没落衰败的《红楼梦》,准备了良好基础。
高二语文新人教版必修3:《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了解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的作用了解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了解古今义不同的一些词语的含义了解描写贾府--这一典型环境的作用了解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一、作家作品介绍《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
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曹雪芹(约1715~1763)名需,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
他的先世原是汉人,但很早就入了满洲旗籍。
从他曾祖曹劈开始,祖父、父亲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
他的曾祖母做过康熙皇帝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侍读,两个女儿入选王妃。
康熙皇帝六次巡南就有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
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
曹家还是一个具有文学教养的世家。
曹雪芹的祖父博学能文,写过不少诗词戏曲,也是有名的藏书家。
著名的《全唐诗》就是由他主持刻印的。
这种家庭环境无疑对曹雪芹的文学素养有直接的影响。
曹雪芹在少年时代经历过一段"锦衣纨裤"的贵族生活,雍正即位后,展开了一场残酷的清除政敌的斗争。
在皇室内部争夺权力斗争的牵连下,他的父亲曹顺因事获罪免职并被抄家,后又遣回北京,家道从此衰落。
到他著书时已过着"蓬瞩茅椽,绳床瓦灶""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
他写《红楼梦》,"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因贫病交困,加之爱子夭折悲伤过度,全书未尽即凄惨地与世长辞。
曹雪芹一生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他也由贵公子跌落为寒土。
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不能不引起他对过去经历的一切作一番痛苦而深刻的回忆,从而产生思想上的矛盾:一方面,少年时代贵族家庭生活在他身上留下的烙印,使他对本阶级怀有温情的眷念,思想上带有空幻的色彩;另一方面,社会的腐败,统治阶级的丑恶,使他对本阶级的面目有了认识,性格上具有叛逆的特征。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小说单元)《林黛玉进贾府》一等奖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小说单元)《林黛玉进贾府》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林黛玉进贾府》是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小说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
因为这是高中生在高中阶段第一次接触到小说的鉴赏,所以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也是力图让学生掌握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提高阅读欣赏小说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小说的前五回属于全书的序幕,分别从不同角度,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做了必要的交代,本文选自第三回,是第一次以黛玉的所见所闻写出贾府的环境,很多重要的人物也是第一次与读者见面。
这一回在全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文中对人物出场的安排及重要人物的描写历来为人称道,尤其是对人物的肖像描写在继承传统以白描为主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的肖像描写细致入微浓墨重彩,是对中国文学表现手法的丰富与发展。
本单元是小说阅读与鉴赏单元,学习重点鉴赏人物形象,品味人物语言美。
二、说学情学生都读过小说,但大部分学生仅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缺乏理性的思考,能说出好,但不知从哪些角度说出好在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缺乏鉴赏小说的基本知识。
《红楼梦》是节选章节,要深入文本,有一定的困难;不少学生读小说偏好情节,忽视语言魅力;鉴赏文学作品还缺乏必要的经验。
不过,本课的学习在开学之初,学生会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本科的特点联系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课文阅读使学生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和它的思想性、艺术性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分析主要人物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性格特征,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评价能力。
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过程与方法通过(1)用直观演示和归纳法分析文章要点。
(2)用探究法体验作者对文中人物的情感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认识封建大家庭的腐朽没落,理解贾宝玉追求个性自由反封建的精神。
(2)正确理解《红楼梦》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最新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教案《林黛玉进贾府》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分析,能圈点出有关贾宝玉、林黛玉和王熙凤等人物描写的语句,并能理解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2、能赏析本篇课文中多姿多彩的人物描写的艺术;3、能在阅读过程中,抓住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线索。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在初读课文后即能抓住林黛玉的行踪;2、能抓住课文的有关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3、多姿多彩的语言描写艺术。
[课时安排】五课时第一课时(初步熟悉课文,理清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一、导入课文谈话要点:1、有关中国的四大著名古典长篇幅小说:即《红楼梦》曹雪芹,《西游记》吴承恩,《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
2、《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
全书以宝黛爱情为主线,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和腐朽,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以展趋势。
本文选自《红楼梦》故事的第三回《金陵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是全书的序幕组成部分之一。
本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一天行踪为线索,通过她的所见所闻,介绍了贾府的一大批批重要人物,弄错时展现了贾府与众不同“的豪华府北,拉开了《红楼梦》故事的帷幕。
3、《红楼梦》人物众多,为了使用权我们了解众多的人物关系,我们印发了下表,供同学们参考。
宁府宁国公贾演——贾代化——堂舅父贾敬——堂表兄贾珍四表妹贾惜春荣府荣国公贾源——外祖父贾代善、外祖母史太君(即贾母)——大舅父贾赦、大舅母邢夫人——表兄贾链、表嫂王熙凤二姐贾迎春二舅父贾政、二舅母王夫人————————表兄贾珠表嫂李纨大表姐贾元春表兄贾宝玉三表妹贾探春母亲贾敏、父亲林如海——————————林黛玉4、林黛玉因母亲去世,她父亲决定让到外祖母家去,于是引出了本文所讲的故事。
二、学习班小说,我们仍然要抓住小说的情节链。
让学生装在阅读课文之后,通过讨论,找到情节链。
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教师作如下的点拨:本文的情节链是——林黛玉进贾府的一天的行踪:步步留心——进贾府大门——贾母的正房大院,见贾母——三个姐妹——不足之症——王熙凤来了——已经放了月钱、找缎子——去大舅父、大舅母处——去荣禧堂二舅父、二舅母处——王夫人说贾宝玉——路过王熙凤的住处——在贾母的后院正房用饭——林黛玉和贾宝玉相会——暂置碧纱橱。
[精品]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1-1《林黛玉进贾府》优质课教案
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一、整体把握1.文章标题为“林黛玉进贾府”,点明了中心事件。
林黛玉千里迢迢投奔外祖母,进贾府的第一天对于她来说一定是非常忙碌的。
浏览全文,请你罗列出她的行踪和见闻,构想贾府大院的平面布局图。
点读行踪:宁国府—荣国府—正房上房—邢夫人家—荣府“荣禧堂”—贾母房内—碧纱橱里事件:见外祖母和王熙凤—见贾赦未得—见王夫人—用晚饭,见宝玉—安排住处以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安排故事情节,读来井然有序,毫不费力。
二、细部探微2.这篇小说描写了众多的人物,方法也多种多样:有正面描写,有侧面描写;有集体介绍,有单独描写;有详写,有略写;有实写,有虚写。
体会这些描写的作用,并举例说明。
点拨①正面描写的人物最多,如贾母、王熙凤、迎春三姐妹等。
②侧面描写运用得最好的是对林黛玉的多处描写,如林黛玉的形貌,主要是从王熙凤口中、贾宝玉眼中点出。
③集体介绍的人物如邢夫人、王夫人、李纨以及迎春三姐妹,单独描写的如王熙凤、贾宝玉。
④详写的如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略写的如迎春三姐妹,黛玉的丫环雪雁。
⑤实写的如王熙凤、贾宝玉,虚写的如贾赦、贾政。
小说在描写主要人物时常常是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以正面描写为主,辅之以侧面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完整。
总之,小说在描写众多人物时,运用了多种方法,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符合小说情节的需要,因而人物个性鲜明,避免了雷同。
3.《林黛玉进贾府》中,曹雪芹用哪些细节来表现林黛玉的心理和性格?从原文中找出来并分析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
点拨林黛玉是在母亲去世后投奔外婆家的,虽然贾母十分疼爱,她却总有寄人篱下之感,所以,进贾府后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细心、多虑、自尊。
比如:①在邢夫人处。
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婉言拒绝了,她说:“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
2023年高二语文《林黛玉进贾府》教案菁选五篇
2023年高二语文《林黛玉进贾府》教案,菁选五篇(范文)高二语文《林黛玉进贾府》教案1[教学目的]1、结合课文阅读使学生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和它的思想性、艺术性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理解分析课文通过人物的外表、语言、行动和心态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学习用肖像反映人物特征的写作技巧。
3、把握课文依据人物的地位、身份和性格特点打算人物出场的写法。
4、理解课文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刻画人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方法]讲练及点导[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设想]1、“了解*古代小说的特点”是本单元的重点学习目标,通过课文学习,能体会其中的某些特点。
2、小说有三要素,学习时宜牢牢把握文体特点阅读分析课文。
3、本文以林黛玉进贾府这一大事为中心,以她进贾府的第一天行踪为线索,借助她的眼睛来描写小说的典型环境和众多的人物,对人物出场的描写各不一样,人物的肖像描写能透露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世界。
学习课文时,要细心体会这些特点。
4、本文是古典小说,应了解古代社会的背景;本文又是长篇节选,故又有必要了解该长篇小说的全貌。
5、留意阅读和写作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6、学生已在第三册小说单元中学了小说的根本特征,可让学生运用所学多分析,教师作点拨指导。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简介《红楼梦》的、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点出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着重讲叙前五回的内容梗概和前五回在前书中的作用。
3、介绍《贾府人物简表》。
4、梳理课文情节。
第三课时一、1、课文是如何介绍众多人物出场的。
2、分析对人物出场的写法不同的依据。
二、1、介绍《荣国府院落方位示意图》2、小说中关于贾府的环境描写的归类,重点是外观、布局、陈设、器物等。
3、课堂争论: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其次课时[课时目的]分析通过人物的外表、语言、行动和心态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学习课文用肖像描写反映人物特征的写作技巧。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优秀7篇)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优秀7篇)《林黛玉进贾府》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中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外貌、语言描写等主要方法。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事件运用多种方法介绍人物的写法。
3.通过对中国古典文学巅峰之作《红楼梦》的一些常识性了解,增加个人文化积累。
4.认识《红楼梦》的反封建意义和作者曹雪芹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态度。
【教学重点】1.了解文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刻画这些人物所运用的主要描写方法。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事件运用多种方法介绍人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1.理解本文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2.理解《西江月》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教学方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可以从人物出场描写入手,研究描写人物的方法。
同时结合运用鉴赏分析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播放《枉凝眉》。
导语:《枉凝眉》。
是大家熟悉的曲子。
歌中唱道:“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结果呢?一个是整天为他哭泣(林),一个是整天为她牵挂(贾)。
“水中月”、“镜中花”这两个形象的比喻对造成爱情悲剧的现实提出了质问。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的《林黛玉进贾府》,走进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走近黛玉,走近宝玉,走近贾府中的其他人物。
二、简介作者及《红楼梦》创作《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古典小说。
它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
他的一生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由“锦衣纨绔”的贵公子,降为落魄的“寒士”。
当他著书时,已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和“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
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他对过去的经历作一番深刻而痛苦的回忆。
《林黛玉进贾府》语文教案范文
《林黛玉进贾府》语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林黛玉进贾府》的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1. 课文《林黛玉进贾府》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以及作者的语言风格。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
2. 分析课文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领会作者的意图。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林黛玉进贾府》的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参考资料和案例。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及其作品特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林黛玉进贾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探讨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2)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要知识点,如人物关系、历史背景等。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
5. 案例分析(1)出示与课文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相似之处。
(2)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提炼出课文所传达的价值观念。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2)强调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加深对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理解。
(2)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1)让学生选取其他文学作品中的类似情节,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红楼梦》的独特之处。
人教版必修三语文教案:林黛玉进贾府(人教版高二必修)
人教版必修三语文教案:林黛玉进贾府(人教版高二必修)教学过程:课时一一、导语设计《枉凝眉》是大家熟悉的曲子。
歌中唱道:“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结果呢?一个是整天为他哭泣(林),一个是整天为她牵挂(贾)。
“水中月”“镜中花”这两个形象的比喻对造成爱情悲剧的现实提出了质问。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的《林黛玉进贾府》,走进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走进黛玉,走进宝玉,走进贾府中的其他人物。
二、作者简介及《红楼梦》创作:本文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
《红楼梦》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古典小说。
它高度的艺术性,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曹雪芹,名,字梦阮,号雪芹。
曹雪芹与《红楼梦》简介曹雪芹:出身于一个有百年历史的贵族世家:曾祖母是康熙皇帝的奶妈;曾祖父、祖父、父亲和叔父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皇家的供货商);两个姑姑都被选为王妃;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其中有四次住在他的家里。
成长于一个藏书丰富的书香门第:祖父曾是当地名士,能写诗、填词、编戏;还是有名的藏书家;主持刻印了《全唐诗》;曹雪芹深受祖父和家庭的影响,从小博览群书,有丰厚的文学文化底蕴,琴棋书画无所不能,诗词曲赋无所不精,不但是杰出的小说家,还是有名的诗人和画家。
生活于所谓的“康乾盛世”,但经历了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巨大变故。
人生经历:十三岁前:正当曹家极盛时期,在南京过着“锦衣纨裤”“饫甘餍肥”的豪华生活。
其后:父亲获罪革职,家产被查抄,全家由南京迁到北京,青壮年是在家境由盛而衰的过程中度过的。
晚年:在北京西郊,生活日渐贫困,竟然到了食粥赊酒、围毡御寒、卖画谋生的境地。
死亡:四十多岁,约在一七六四年除夕,因贫病无医,加上爱子夭折,过度伤痛,而痛苦地离开了人间。
身后留下凄苦的妻子和几束残稿,连埋葬的费用都是他几个好友资助的。
写作经历:写于凄凉困苦的晚年。
在“曹雪芹印”中有这样一首诗:我也曾金马玉堂,我也曾瓦灶绳床。
高中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优秀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地位。
2.赏析人物形象,提高学生鉴赏古代小说的能力。
3.学习《红楼梦》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
教学重点:鉴赏小说主要人物形象教学难点:人物形象描写的异同点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
法国十九世纪末印象派画家塞尚有句名言:“天堂就在细节当中。
”那么我们就从细节中来看这篇小说。
二、人物细读。
提问:《林黛玉进贾府》是通过黛玉的眼睛来展示贾府中各色人物的,那么,在黛玉眼中,贾府中最抢眼的人是谁?明确:王熙凤。
(一)赏析王熙凤的人物形象。
讨论:王熙凤是贾府的大管家,掌控着上上下下几百口人,我们来看她是如何粉墨登场的?请同学们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浏览有关内容,找出描写王熙凤出场的片段。
明确:1、出场:这种出场就叫做先声夺人。
只有王熙凤那样的有权有势又受宠的人方能如此。
无怪乎黛玉要“纳罕”道:“……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而王熙凤是何等精明有心计之人,在这样重要的场合,为何偏偏来迟了呢?(点拨:这种出场足见王熙凤的心计。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是虚伪的道歉,真实的张扬。
)2、肖像:写出了一个贵族少妇的形象。
写服饰,先概括通体的形象,再作铺张的描写,从头饰、裙饰和服装三方面,极力铺陈集珠宝于一身的装扮,显示她的华贵、得势,也暗示她的贪婪、俗气。
写容貌,细致人微,出神人化。
在“丹风”之后却加上了“三角”二字,在“柳叶”之后也多了“吊梢”一词,美丽的容貌隐藏着刁钻和狡黠,敏感的黛玉已觉察到她虽春风满面,讨人喜欢,可隐含着可怕的威势,极有心机,极善做作。
“粉面含春威不露”,“春”和“威”是两个相对的词语,尤其不要放过,要细细咀嚼,品味。
像春风般一团和气的外表里却藏着看不见的威势,笑里藏刀。
有人这样说王熙凤“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所以,这段描写,可以概括为:美丽的外表下,隐藏着刁钻、狡黠。
这样的描写,就把王熙凤的形和神表露无遗。
高二上册人教版《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高二上册人教版《林黛玉进贾府》教案《林黛玉进贾府》本文描写林黛玉第一次进入贾府的情景,借黛玉之眼来描写贾家的一干人等与贾府的建筑结构,房屋摆设,人们之间的关系。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高二上册人教版《林黛玉进贾府》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鉴赏了解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三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2、技能目标:通过鉴赏掌握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3、情感目标:通过鉴赏激发学生对名著《红楼梦》的热爱,并由此激起学生阅读四大名著的热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三个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难点:如何理解王熙凤的言外之意,如何理解写贾宝玉的两首词。
教学方法:朗读法、整体会意读书法、发现式阅读训练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大约在十八世纪五十年代,有一部巨著横空出世,尽管是以手抄本的形式出现的,尽管价钱昂贵,仍掀起了抢购狂潮。
这就是旷世奇作《红楼梦》。
有人说:“开卷不读《红楼梦》,读尽诗书亦枉然。
”平时,我们总是隔着大观院高高的围墙,倾听着里面的欢声笑语,倾听着她们的哭泣呜咽。
今天,就让我们随着林黛玉,走进大观院,去一睹庐山真面目。
二、出示目标: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掌握这样一些内容(出示教学目标见上)三、课文鉴赏:(一)整体会意阅读课文。
提问:你觉得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分别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你是从什么内容中得出自己的结论的?请结合前两个单元所学的知识分析思考。
(学生自读,做好圈点勾划,然后自由讨论)要求学生用:“我认为某某具有怎样的性格,因为从什么内容中,可看出什么。
”的句式来回答。
(二)亮点探究:刚才,大家的回答有可取之处,但不够全面细致。
现在,我们对王熙凤、林黛玉、贾宝玉三个主要人物一一作一详细而全面的鉴赏。
(1)、鉴赏王熙凤的性格思考:1、王熙凤的出场有怎样的特点?从林黛玉的纳罕中可看出什么来?2、从王熙凤的肖像中,你能看到什么?3、贾母怎样戏谑王熙凤的?说明什么?4、王熙凤对林黛玉说了什么?这又说明了什么?5、王熙凤为林黛玉流了眼泪,该如何看待?讨论明确:1、王熙凤的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可见其放诞无礼,地位特殊。
【高中语文】高二语文《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高中语文】高二语文《林黛玉进贾府》教案《林黛玉进贾府》教案一、文本补充鲁迅先生评价《红楼梦》: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鲁迅在中国小说中的变化)二、课文析读《红楼梦》太棒了。
它给中国古典文学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东西,那就是把女性当作人来对待,尊重女性。
封建社会把人不当人,尤其把女人不当人。
中国古典文学尽管写出了不知多少美丽女性的形象,但是,其中最高的也不过是敢于为自己的爱情和幸福而斗争的可爱的形象,例如崔莺莺和杜丽娘;其次是被侮辱被损害的可同情的形象,例如刘兰芝和杜十娘;再次是可怜悯的形象,例如“宫怨”诗,“思妇”诗的主角;最低的则是供玩弄侮辱供蹂躏的对象,就是那些宫体诗艳体诗的主角…………这样一比,就看得出《红楼梦》确实伟大。
作者曹雪芹自己说得很清楚,他写作的目的就是要“使闺阁昭传”,就是要使天下后世知道“闺阁中历历有人”,“万不可使其泯灭也”。
封建眼光把女人看作“贱人”、第二等的人。
曹雪芹却说:“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较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我之上,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我实愧则有馀,悔又无益,大无可如何之日也。
”他为了这个目的来写,也的确写得很。
在他笔下,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探春、晴雯、鸳鸯、紫鹃、平儿……几十个青年女性,不仅仅是美丽,不仅仅是,而且首先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意志的、“行止见识”不凡的、有独立人格的人。
在她们之中,还有一个男孩子贾宝玉。
贾宝玉不仅爱她们,尊重她们高中历史,还尊重世界上一切青年女性,他真心坚信“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真心坚信“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
这个贾宝玉,其实倒是女娲补天石锻炼而成的“通灵宝玉”的化身,真正是“山川日月之精秀”。
冯雪峰说,从封建压迫中觉醒的女性“往往必须通过女性的觉醒来体验他们的‘人类’社会的觉醒”,这指的是五四时期的孟科和萨菲女性。
2024年高中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教案林黛玉进贾府教案设计
2024年高中语文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的情节,分析人物性格及社会背景。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经典名著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林黛玉进贾府的情节,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教学难点:理解贾府的社会背景,挖掘作品的文化内涵。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谈论《红楼梦》的知名度,引导学生关注这部名著。
2.简要介绍《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及其创作背景。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初步了解林黛玉进贾府的情节。
2.学生思考:林黛玉进贾府的初衷是什么?她在贾府的地位如何?三、课堂讨论1.分析林黛玉进贾府的情节,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性格特点。
2.讨论林黛玉与贾宝玉、薛宝钗的关系,分析三人之间的情感纠葛。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林黛玉进贾府的情节。
2.引导学生关注贾府的社会背景。
二、课堂讨论1.分析贾府的社会背景,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2.讨论林黛玉在贾府的地位及待遇,分析其心理变化。
三、名著鉴赏1.引导学生关注《红楼梦》的艺术特色,如人物描写、景物描绘等。
2.学生举例分析《红楼梦》中的经典语句,体会其艺术魅力。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回顾林黛玉进贾府的情节及人物性格。
2.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文化内涵。
二、课堂讨论1.分析《红楼梦》所反映的封建社会伦理观念,如婚姻观、家庭观等。
2.讨论林黛玉在贾府中的角色定位,理解其悲剧命运。
三、名著鉴赏1.引导学生关注《红楼梦》中的诗词歌赋,体会其文学价值。
2.学生举例分析《红楼梦》中的经典诗词,感受其艺术魅力。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三节课的内容,回顾林黛玉进贾府的情节及人物性格。
2.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教育意义。
二、课堂讨论1.分析《红楼梦》对当代青少年的启示,如如何面对困境、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
高二语文上册教案: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高二语文上册教案: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的情节及意义。
2.分析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及与其他角色的关系。
3.领悟曹雪芹在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上的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析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2.难点:探讨曹雪芹在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上的技巧。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简要介绍《红楼梦》的背景及作者曹雪芹。
2.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为进入本课做铺垫。
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林黛玉进贾府的情节。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对林黛玉的第一印象。
2.分析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如:敏感、多疑、才情出众等。
3.讨论林黛玉与其他角色的关系,如:与贾宝玉、贾母、王熙凤等。
四、课堂小结2.强调林黛玉这一人物形象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2.引导学生思考:曹雪芹是如何塑造林黛玉这一人物形象的?二、深入分析1.分析林黛玉的语言特点,如:善于辞令、含蓄内敛等。
2.探讨曹雪芹在情节安排上的技巧,如:对比、衬托等。
3.分析林黛玉与其他角色的互动,如:与贾宝玉的“金玉良缘”、与贾母的亲情等。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结合课文,谈谈对曹雪芹塑造林黛玉形象的理解。
2.讨论林黛玉在《红楼梦》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课堂小结2.强调曹雪芹在人物塑造和情节安排上的技巧。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回顾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及曹雪芹的写作技巧。
2.引导学生思考:林黛玉进贾府的意义。
二、课文解析1.分析林黛玉进贾府的情节,探讨其象征意义。
2.解读曹雪芹在情节安排上的寓意,如:贾府的奢华与腐朽、林黛玉的命运等。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对林黛玉进贾府的理解。
2.讨论林黛玉进贾府对整个小说情节的影响。
四、课堂小结2.强调林黛玉进贾府在小说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三节课的内容,回顾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曹雪芹的写作技巧及林黛玉进贾府的意义。
高中语文《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高二必修3语文教案
重点
典型的环境描写,个性化的语言,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刻画人物的写作手法,体会作品如何根据人物外貌描写来表达性格特点。
难点
体会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预设环节名称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形式
学生活动方式
教学设计意绍曹雪芹和《红楼梦》
《林黛玉进贾府》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主要人物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的性格特点以及小说刻画人物所运用的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主要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事件运用多种方法介绍人物的写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红楼梦》的反封建意义和作者曹雪芹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态度。
介绍曹雪芹身世背景和《红楼梦》主要内容
导入课文。
学生回忆介绍,说说自己所知道的《红楼梦》
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让学生增加知识。
环节2
1、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2、梳理字词
点拨重要的字音字词,梳理小说内容情节。
自主阅读,勾画重点有疑问的字词,讨论小说情节大意,划分段落大意。
能初步感知小说内容,把握情节。
学生回顾思考,发表见解
深入挖掘小说背后的意义价值,培养学生深入阅读小说的能力。
四、教学反思
环节4
通过人物出场的特点,从外貌,语言等方面分析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带领学生找出人物出场时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引导分析其作用。
学生小组合作,阅读讨论,同时做好记录。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掌握从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环节5
探究小说意义。
引领学生归纳总结,深入思考小说意义。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3人教版课标高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彭国英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和它的思想性、艺术性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二)、能力目标:1、通过梳理课文结构思路,提高小说阅读能力。
2、从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不同性格,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1、正确理解《红楼梦》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2、认识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没落。
3、理解贾宝玉追求个性自由反封建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刻画人物的写法。
2、环境环境描写及其意义。
3、西江月词对于贾宝玉性格特点刻画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1、愉快教学法:展示贾府建筑图、人物关系图,创设情境,激发想象。
共同研讨,让学生亲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养成品读习惯。
2、研究学习法:(1)自主探究。
结合老师简介的《红楼梦》的基本情节,领会其内涵。
(2)合作探究。
分小组讨论、交流,老师点拨,概括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3、仿写法:用小说里学到的人物描写方法对熟悉的人物进行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了解曹雪芹及有关《红楼梦》的有关知识。
2.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
教学过程:导入:《红楼梦》是中国古今第一奇书。
清代:“开谈不讲《红楼梦》,虽读诗书也枉然”之说。
毛泽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冯其庸:“大哉《红楼梦》,再论一千年。
”王蒙:《红楼梦》:“是一部令人解脱的书,是一部执着的书”。
《红楼梦》迄今有十八种文字六十多种译本,在世界发行,它是世界文学第一流的珍品。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一部伟大的作品必须由一个伟大的灵魂来创造,而一个创造出伟大作品的灵魂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要有极高的文学素养,二是要有曲折跌宕波澜壮阔的生活经历。
今天我们就来初识红楼梦,认识曹雪芹。
(板书课题)二、作者介绍:曹雪芹(约1715-1763)名霑(zhān),字梦阮(ruǎn),号雪芹,又号芹圃(pǔ)、芹溪。
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语文第一单元之《林黛玉进贾府》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要点:赏析林黛玉、王熙凤和贾宝玉的人物形象。
一、林黛玉:美貌多情,体弱多病,心态复杂,言行小心谨慎。
林黛玉母亲去世后“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于是投奔外祖家,“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姐妹”。
过去在家“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
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
“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尽管外祖母“心肝儿肉”地疼她,宝贝儿似的待她,但总有寄人篱下之感,待人处事始终是“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例如在邢夫人处,邢夫人“苦留”她吃晚饭,她婉言谢绝了:“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一席话既表明了她对邢夫人的尊敬与感激,又表明了自己顾全大局的礼节,说明她待人接物是处处留心的。
再如,在王夫人房中,王夫人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而黛玉料定那是贾政之位,绝不肯坐,便向挨炕的椅上坐了。
可见,黛玉连坐在哪里,都非常细心,绝不轻易从事。
在贾母房中吃饭时,更是如此。
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当王熙凤拉黛玉入座时,黛玉也十分推让了一番,直到贾母作了解释后,方才告了座,坐了。
黛玉的留心与在意,还表现在随时改正一些不适宜的对答上。
比如当贾母问黛玉念何书时,黛玉照实回答:“只刚念了《四书》。
”但当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时,贾母却说:“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黛玉听得贾母这样说,觉得自己刚才失了口,所以当宝玉问她读什么书时,黛玉便改口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 黛玉这种“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谨慎态度,是她寄人篱下感情的反映,也是节选中性格主要的一面。
其次,有两段关于外貌、神情和风韵的描写:1.众人见黛玉时对她的年龄、举止言谈、身体面庞和风流态度的描写。
2.宝玉见黛玉时,对黛玉的外貌、神韵的描写,运用对偶、比喻等手法,以华美对称的语言,写出了宝玉眼中所见的黛玉的娇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红楼梦》前五回内容,及在全书的地位作用。
2.学习和运用“点评式读书法”,分析人物形象(林黛玉、王熙凤),并掌握古代小说的欣赏方法。
3.对作品中人物、环境能作出一些评价,对作品中精彩片断进行创作表演,提高分析鉴赏古典小说能力。
【教学重点】1.学习人物描写方法。
2.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如何指导学生通过揣摩人物出场方式、语言、肖像、动作来归纳人物性格特征。
【课前准备】1.影像材料:对电视《红楼梦》进行剪辑,形成三个独立的影像材料:《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出场》《宝黛初会》。
并在课前组织观看《林黛玉进贾府》。
2.音像资料:《红楼梦插曲》《终身误》《枉凝眉》《聪明累》《葬花吟》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主题曲。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视频导入播放《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四大名著《三国演义》写的是雄主名王,谋臣勇将之事;攻城略地,纵横捭阖之心。
《水浒传》写的是草莽英雄,江湖豪杰之事;仗义行侠,报仇雪恨之心。
《西游记》写的是神仙妖怪斗争之事;是古之儿童唯一能当作童话来读的作品。
《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二、整体感知走进红楼梦《红楼梦》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古典小说。
它高度的艺术性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
原名《石头记》拟作120回,定稿80回,后四十回“迷失”。
现多为120回,其后40回为乾隆进士高鹗续。
《红楼梦》是通过贾、史、王、薛几大家族在政治经济上的内外活动,宫廷贵族的勾结和矛盾,各种男女恋爱的葛藤以及家庭中的日常琐事,生动而又真实地描绘出一场封建家庭衰败历史的图卷。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
——清•《竹枝词》大哉红楼梦,再论一千年。
——冯其庸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鲁迅关于曹霑曹霑,(约1715—1763),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
出身于一个有百年历史的贵族世家。
成长于一个藏书丰富的书香门第。
生活于所谓的“康乾盛世”,经历了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巨大变故。
“蓬牖茅椽,绳床瓦灶”“举家食粥酒常赊”博览群书,文化底蕴丰厚,琴棋书画无所不能,诗词曲赋无所不精。
前五回简介《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
《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
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
因此,为了学习《林黛玉进贾府》,就有必要对前五回的内容,作一概要的了解。
第一回是开篇。
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在“女娲补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顽石。
这便是随贾宝玉一起降生,又为贾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
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一方面暗示他无“补天”之材,是个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另一方面也暗示他与封建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性格,具有像从天而降的顽石一样的“顽劣”性,难以为世俗所改变。
“木石前盟”主要交代了这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
说明这顽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璎侍者以甘露灌溉了一棵“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后来遂脱去草木之态,幻化人形,修成女体。
在这顽石下世之时,她为酬报灌溉之德,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
这绛珠仙草便是林黛玉的前身。
正因为有这段姻缘,在林黛玉初见宝玉时才有“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的感觉;贾宝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
至于“还泪”之说,正与节选部分“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
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相照应。
△赏析《好了歌》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赏析】这首歌出现在第一回中。
甄士隐家业破败后,夫妻俩到乡下田庄里生活。
又赶上“水旱不收,鼠盗蜂起”,不得安身,只好变卖了田产,投奔到岳父家。
其岳父又是个卑鄙贪财的人,把他仅剩的一点银子也半哄半赚地弄到自己手里。
甄士隐“急忿怨痛”、“贫病交攻”,真正走投无路了。
一天,他拄着拐杖走到街上,突然见一个“疯癫落脱、麻履鹑衣”的破足道人走过来,叨念出这首歌。
这首《好了歌》宣扬了一种逃避现实的虚无主义思想。
从宗教的观点看,人们活在世上,建功立业,发财致富,贪恋妻妾,顾念儿孙,全都是被情欲蒙蔽尚不“觉悟”的缘故。
这首歌就是用通俗浅近的语言来说明这一切都是靠不住的。
跛足道人说:“好便是了,了便是好”,又把“好”和“了”的涵义引申一层,说只有和这个世界斩断一切联系,也就是说只有彻底的“了”,才是彻底的“好”。
所以他这首歌就叫《好了歌》。
《好了歌》的消极色彩是十分明显的,但是我们还不能简单地把它视为糟粕抛弃它。
因为作者拟作这首《好了歌》,是对他所厌恶的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尽管是一种消极的批判,也有它的价值。
作者出身于一个上层的封建世家,亲自观察了这个阶级的腐朽、堕落,亲身体验了贵族阶级由兴盛到衰败的苦痛,进行了半生深沉的思索,激起他强烈的愤感,他要痛骂,他要诅咒,《好了歌》便是痛骂的歌、诅咒的歌。
作者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
他倾注一腔心血,虚构了大观园那样一个如诗如画的环境,塑造了那么多善良纯洁的少女形象,描绘了那么多有情有趣的事物,可见,作者是多么懂得生活,有着多么高雅的生活情趣呀!有爱必然有憎,他描写贾赦、贾珍、贾琏之流猪狗不如的品德和行为,就是对他憎恶的对象的鞭苔。
而最后,无论他所爱的还是他所憎的,都一齐毁灭了,就使他堕入一种难以解脱的精神痛苦之中。
了解了作者的生活态度,再看他写的这类具有虚无色彩的东西,就能够把它放到适当的地位去理解了。
也就是说,作者世界观中尽管有虚无消极的一面,但同无爱无憎的和尚道士不同;如果没有深厚的生活激情,岂能写出这样一大部博大精深的《红楼梦》来?第二回是交代贾府人物。
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并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
贾府中上上下下的人物关系,大致可列表图示如下:(注:括号中人物,冷子兴演说时已不在世,括号内的人物,是上一个人物的配偶。
)播放《林黛玉进贾府》视频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
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林黛玉进府路线图》见课件)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这一回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
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
同时由于薛蟠的案件自然带出薛宝钗进贾府的情节。
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
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回,第三回的回目是:“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林黛玉因何进贾府?原来贾府的老祖宗贾母有两个儿子名贾赦、贾政,一个女儿名贾敏。
贾敏嫁林如海,只有一个独生女便是林黛玉。
林黛玉母亲因病去世,外祖母念及黛玉年幼无人照顾便派人把黛玉接进贾府。
节选部分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的环境和主要人物进行了细致的描绘。
作者选择这个机会使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出场亮相,行文顺理成章。
写人物出场,先后适宜,详略得体,虚实并用,单写与群像结合,描写重点突出,笔法变化多姿。
赏析《葬花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絮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独依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葬花吟》是林黛玉感叹身世遭遇的代表作,也是作者曹雪芹借以塑造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
它和《芙蓉女儿诔》一样,是作者用力摹写的文字。
这首风格上仿效初唐体的歌行,抒情淋漓尽致,在艺术上是很成功的。
这首诗并非一味哀伤凄恻,其中仍然有着一种抑塞不平之气。
“柳丝榆美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就寄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岂不是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的现实的控诉?“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则是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不阿的性格。
这些,才是它的思想价值之所在。
此诗风格上所仿效的初唐体歌行,是一种流行的通俗诗体,遣词浅显流畅,音节回环复叠,抒情淋漓酣畅。
如初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中“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类,都足以让曹雪芹在创作《葬花吟》上取法利用。
至于葬花情节,明唐寅有将牡丹花“盛以锦囊,葬于药栏东畔”事,雪芹祖父曹寅有“百年孤冢葬桃花”诗句,也都能启发作者的想像构思。
但《红楼梦》一经问世,黛玉葬花就几乎完全取代了以前类似的种种描述文字,这也可见其艺术上的成功。
三、合作探究点评式读书法点评:就是圈点并批评。
圈点,是在需要评论的地方画圈或点点,做些符号;批评,就是评论。
点评的方式有圈点、总批、眉批、夹批等。
示例:点评林黛玉1.众人眼里的黛玉(年貌虽小,举止不俗,身体面庞虽怯懦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2.王熙凤眼里的黛玉(王熙凤眼里的黛玉:“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点评:描写进了一层,突出黛玉容貌的标致和气派的不凡。
凤姐见多识广,见过世面,“真有这样标致人物,出自凤口,黛玉丰姿可知,宜作史笔看”(脂砚斋批语)。
王熙凤的话说得那么中听,得体,不仅投合贾母的心意,说得老太太十分受用,而且点明了黛玉的风流态度和言谈举止的不俗。
)3.宝玉眼里的黛玉例1: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气质超凡脱俗,美貌多情、体弱多病)欣赏方法提示一:要认真揣摩语言,要细细咀嚼品味,提高语言的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