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少主义思潮及现代园林000

合集下载

极少主义与现代环境艺术的开题报告

极少主义与现代环境艺术的开题报告

极少主义与现代环境艺术的开题报告极少主义与现代环境艺术是近代美学中的两个重要流派,它们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魅力。

本文将就这两个流派进行分析和探究,探讨它们的哲学基础、艺术特点以及如何影响了当代艺术的发展。

极少主义是现代艺术中的一种流派,它强调简约和极简,主张以最简单的形式和表达方式来传达最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极少主义的设计往往包括最少量的元素和最简单的形状和颜色。

它们的作品都是一些极简的几何形状,散发出的是一种沉静和平静的力量。

这种艺术风格体现了深刻的哲学观念,它主张人们应该放下冗杂而不必要的东西,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现代环境艺术,也称环境艺术或现代景观艺术,主张在自然和城市环境中创造具有意义和美感的艺术作品。

现代环境艺术不限于画布或纸张,而是将艺术作品融入到真实的环境中,以创造出一个和谐、有意义的人文景观。

它的作品主要是雕塑和装置艺术,其最大的特点是完全融入到具体的环境之中,使人们的感知与实际情况无缝相连。

极少主义和现代环境艺术虽然各自有着独特性的艺术表现方式,但它们所代表的艺术观念和创作理念却是有相通之处的。

它们的共同点在于追求简洁、纯粹,强调艺术的感性体验和哲学的意义。

极少主义提倡在作品中舍弃一切冗杂、随意加入的细节,以最简单的形式和表达方式来把最深刻的思想和情感传达出来;现代环境艺术同样也追求环境和艺术作品之间的和谐,强调把艺术作品融入到环境中创造出丰富的、有意义的景观。

最后,无论是极少主义还是现代环境艺术,它们都在当代艺术中占有一席之地。

它们的哲学基础和艺术特点已经深入到当代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体现了人们对艺术的理性思考和创新探索。

由此可见,这两个流派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美学上的享受,还有对于人类思想和文化的深刻理解。

艺术思潮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现代景观设计思潮

艺术思潮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现代景观设计思潮

艺术思潮对景观设计的影响现代景观设计思潮艺术思潮对景观设计的影响现代景观设计思潮摘要:景观设计自古到今不断受到当时的文化和艺术思潮的影响,尤其是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的设计流派对景观设计影响最为广泛。

本文着重以20世纪的各种艺术流派的风格特征――大地艺术、极少主义为出发点,探讨当代景现设计的特点。

关键词:艺术思潮;景观设计;大地艺术;极少主义自从19世纪末景观建筑学走向普通人和独立的学科道路以来,景观设计就不断受到当代文化和艺术思潮的影响。

从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欧洲和日本一些国家的景观设计领域已开始受到艺术风格的影响。

传统风格不再是当代景观设计师为我们这个技术社会设计创作庭院的唯一。

设计师们可以从绘画、雕塑、电影等一切领域中获取灵感。

现代主义的功能应当是设计的起点这一理念,使得景观设计摆脱了某种美丽的图案或风景画式的先验主义,得以与场地和时代的现实状况相适应。

同时20世纪末的高、新、尖科学技术的不断涌现也为这一时期的景观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新的灵感。

科学思想本身作为当代文化的一部分,也在客观上促成了未来派、风格派、解构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流派的形成。

塑料制品、合成金属、玻璃纤维、光线照明设备在设计公共景观时被大量使用,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景观设计的表达语言。

受艺术思潮的影响,景观设计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其中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各流派对景观设计的影响最为广泛。

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虽然以激烈的对立态度先后出现。

现代艺术把景观设计从图案和所谓的风景秩序中解放出来,引入到功能和社会尺度的角度,但也因其过分地追求纯粹、自我中心和整体艺术语言的单调而迅速促成了后现代艺术的诞生。

后现代艺术真正包容了不同文化传统、不同艺术形式、不同标准和不同的表达语言。

其中一些全新的艺术活动开辟了当代景观设计的新局面,他们主要是:一、大地艺术大地艺术可以看成是室内装饰作品向户外发展的结果,最早的样式可追溯到古埃及的金字塔和英国的斯通享治圆形石柱。

室内设计中极少主义艺术思潮及影响.doc

室内设计中极少主义艺术思潮及影响.doc

室内设计中极少主义艺术思潮及影响ﻭﻭﻭﻭ一、历史背景1928年,密斯提出了著名的建筑处理原则“少就是多”,这一原则的提出为之后的“极少主义"奠定基础,也对之后的建筑,室内空间设计风格及形式留下深远影响。

1929年密斯设计了著名的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这一作品是现代建筑中常用的流动空间的典型,最大特点是建筑形体处理比较简单,不同构件和不同材料之间不作过渡性的处理,一切都是非常简单明确,干净利索,去掉了附加装饰,所以突出了建筑材料本身固有的颜色、纹理和质感。

密斯在德国馆的建筑用料上是非常讲究的,同过去建筑上的繁琐装饰鲜明对照,给人以清新明快的印象.“少就是多”的建筑处理原则在此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前期由“少就是多”这一原则做铺垫,又引申出“极少主义”。

“极少主义”这一名称最早是由现代著名艺术评论家巴巴拉罗斯提出。

最初是用来指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盛行于的一种绘画、雕塑及艺术流派,与当时现代艺术潮流有一定的渊源关系,是对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和设计理论的某种继承与。

其最显著的特征是直接运用简单、原始、抽象的造型语言。

所有元素设计采用简化方法,去掉一切非本质的装饰,为求极端抽象简约的设计风格色彩上采用最单纯手法,画面空间被压缩到最低限度的平面构成,因此被称为最低限艺术或ABC艺术。

“极少主义”艺术与西方现代艺术有着深远渊源,是20世纪上半叶兴起的艺术抽象化倾向在当代艺术领域界的新,其艺术理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上半叶的至上主义和荷兰的风格派,这些艺术流派排除情感上的个性表现,采用纯粹的客观态度,追求人类共同的纯粹精神性表达,也就是纯粹的抽象,用最简洁抽象的符号语言其造型上的特征,在色彩上直接采取色彩三原色以及无彩色来表达。

“极少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了非常流行的新风格.ﻭ二、“极少主义"的演变及其ﻭ“少就是多”进一步演变成“无就是有”.90年代以,设计界开始关注一种新的潮流,这种潮流继承和了现代建筑,并向“简约”回归.“简约"并非这个时代所特有的,也不是单纯的在这个时代产生的,这一风格的有很多原因。

现代主义及极简主义设计思潮对当今景观设计的影响

现代主义及极简主义设计思潮对当今景观设计的影响

现代主义及极简主义设计思潮对当今景观设计的影响现代主义及极简主义设计思潮对当今景观设计的影响现代主义景观是一种分割的特指术语,主要是指20世纪现代主义思潮对景观产生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具有现代主义诸多特征的景观形式。

现代主义景观强调表现内心的生活、心理的真是或现实,认为景观是表现,是创造,不是在现,更不是模仿;主张内容既是形式,形式既是内容,离开了形式无所谓内容。

现代主义的重要创作手法之一是自由联想。

现代主义设计思潮依然影响着当今景观设计。

它的设计思想表现在:1.景观的空间转变现代主义设计是贪穿渗透的空间构成,因为它由有序列、有明确边界的空间概念转变而成。

在现代主义景观设计者看来,空间是自由而活生生地呼吸着的事物,正如哈普林所认为的“空间互相流动没有边界。

”对于设计者来讲,追求自由流动的成为一个时空连续体的空间是十分重要的,因理智的不用太多的围合来扼杀它。

因而现代主义景观不同于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质则是传统的静态焦点的空间组织模式、在自然之中寻找和定义自由的景观空见。

创造动态流动空间一时衍生出了一系列新的空间设计模式和手法。

丹克雷的设计在形式与功能的结合上可以说是最为成功的。

他的设计语言可以归纳为古典的,他的风格可视为现代主义的。

他认为,设计是生活的本身,对功能的追求才会产生真正的艺术,美是结果,不是目的,景观设计应当成为人类与自然联系起来的纽带。

2.与环境相融合当景观受到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冲破传统的束缚,形成形式简洁、注重空间和功能的新建筑设计风格时,园林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形成于传统园林截然不同的风格和特征,不在局限于园林本身,而是将室外空间作为建筑空间的延伸。

哈佛三人组克雷、艾克勃和罗斯在1939年发表的《城市环境中的园林设计》中指出“设计明天的休闲环境必须:使园林与建筑融为一体、更加灵活、多用途、现代机械化的使用、社会化……”例如邱奇设计的“加州风格”的庭院,不仅成为室外的生活空间,而且使建筑和自然环境之间有了一种新的衔接方式,建筑、庭院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浅谈极少主义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如何运用

浅谈极少主义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如何运用

浅谈极少主义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如何运用极少主义(Minimalism,又称极简主义、简约主义、最少主义),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艺术评论家芭芭拉。

罗丝的文章中。

到了六十年代中后期,极少主义派雕塑风行一时。

二十世纪中期最著名的现代建筑大师之一密斯。

凡德罗(1886-1969),通过自己一生的实践提出了“少即多(lessismore)”的立场和原则,开创了极少主义建筑装饰的先河,他主张形式简洁、高度功能化与理性化的设计理念,反对装饰繁琐的设计风格,使结构本身升华为建筑装饰的艺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种极少主义设计风格曾经风靡了一时,成为西方后现代主义设计的里程碑,直至今日依然散发着无限的魅力。

有人说选择了设计就是在选择了生活方式,那么是否选择了极少主义就意味着选择了现代生活呢?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人走出了传统的大家庭模式,追求自我价值、独立的的个性成为时尚。

各种小户型的热销就是一个最好的佐证。

这些人群可以不追求空间的大小、可以不考虑交通、小区等诸多不利因素,但是居室装修一定要精致和个性,而时尚、个性的设计理念就是简约。

于是极少主义设计如一夜春风似的迅速上升了。

极少主义室内设计的特征就是要做到高度理性化,摒弃无谓的繁琐装饰。

它不仅是否决、减少和净化。

而且对家具选择、空间布局都很有分寸,从不过量。

它减少了创作设计的步骤,甚至只是对室内光线。

传统概念下的的室内设计总是将室内空间装饰得尽可能丰富,而极少主义设计却会留下足够的“灰空间”,达到人对空间的潜在要求。

它惯用硬朗、冷峻的直线条,这些基本要素有可能只有几组简单的线条,光洁而通透的地板及墙面,利落而不失趣味的设计装饰细节等,极少主义室内设计还主张运用大片的中性色与大胆而强烈的重点色、轮廓鲜明的直线条与少量的图案装饰作夸张的对比,达到一种视觉冲击力。

这些简洁、明快的设计风格十分符合快节奏的现代都市生活。

在严谨而简洁的形态中有时暗藏着复杂的技术构造,它去掉了一些多余元素,余留下了空间的纯净和强烈感受。

试论极少主义园林

试论极少主义园林

试论极少主义园林
主义园林时,常常会被它那忽而神秘、忽而壮观的外表所深深吸引。

可以这样说,极少主义园林是本世纪60年代以来,欧美(尤其是美国)现代主义园林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它是现代主义园林的总结与发展。

要想对国外的现代主义园林有个整体认识的话,首先可以从极少主义园林入手。

在整个西方世界的历史上,园林设计的精髓表现在对同时期艺术、美学的理解。

在20世纪这个艺术发展最迅猛、各个艺术门类相互影响、汇合的时期,园林不可避免地深受绘画和雕塑的影响。

正如美园林设计家汤姆林逊说过的一句话20世纪的园林始于艺术。

极少主义最早出现在60年代的雕塑作品中,这些艺术家所主张的这一运动,曾用过多个名称:初级结构(primary structure)、最低限雕塑(minimal sculpture )。

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大约是1963 1968年),就用minimalism一词来特指一种艺术流派了。

我国学者的译名也不统一,有人称为最简单派艺术,有人称为极少主义艺术。

不论最后的定论到底是什么,这一流派最突出的特征是大刀阔斧的缩简、单纯性,以纪念性的尺度来进行工作,以及对工厂产品等新材料的运用。

纯形式一直是现代主义者们所追求的真理。

20世纪初,充斥了艺术、科学和文化的革新,并支配了整个世纪的调查研究的方向。

新观念为首的是视觉艺术中的纯抽象的先驱,那就是,艺术不再模仿任何具体的物质形象,但要以它自身独立的和抽象的形式作为表达和探索的媒介。

早。

极少主义名词解释

极少主义名词解释

极少主义名词解释
极少主义是一种生活哲学和审美理念,主张简化和减少物质和情感的依赖,以实现内心宁静和自由。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陷入过度消费和浮躁的生活方式中,极少主义提供了一种对抗这种趋势的方式。

极少主义的核心理念是去除多余的物品和活动,只保留对个体真正有意义和价值的事物。

这种理念可以应用于个人生活、家居、工作和社交圈等各个方面。

在个人生活中,极少主义者会审视自己的日常行为和习惯,并删减掉那些无意义的活动和物品。

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自己真正的兴趣和目标。

在家居方面,极少主义强调简洁和清晰的设计,摒弃过多的装饰和物品堆积。

他们倡导只保留必需的家具和装饰品,使家庭环境更加整洁和有序。

这种简约的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居住者的生活品质,还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在工作场所,极少主义者追求高效和专注,通过简化工作流程和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文件,提高工作效率。

他们注重精简工作空间,创造一个整洁和有利于专注的工作环境。

在社交圈中,极少主义还强调质量而非数量。

他们倾向于与少数而深
厚的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而不是与大量人建立肤浅的关系。

他们注重真诚和有意义的交流,而不是空洞而浪费时间的社交活动。

总的来说,极少主义是一个追求简单和有意义生活的哲学。

它提倡去除多余的物品和活动,以便更加专注和满足内心的需求。

通过减少物质和情感的依赖,极少主义者可以创造一个更加自由和宁静的生活。

园林设计中的极少主义

园林设计中的极少主义

园林设计中的极少主义一.极少主义流派简介作为一种现代艺术流派,极少主义出现并流行于20世纪50--60年代,主要表现于绘画领域。

极少主义在20世纪60-70年代盛行美国,又被称作最低限艺术或ABC艺术。

极少主义主张把绘画语言削减至仅仅是色与形的关系,主张用极少的色彩和极少的形象去简化画面,摒弃一切干扰主体的不必要的东西。

通过对抽象形态的不断简化,直至剩下最基本的元素来进行的艺术探索。

用最直接的方式传达思想,以极简的方式崇尚自然、崇尚本原。

极少主义是具有国际性意义的艺术活动,并且在绘画、文学、建筑、音乐等方面都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影响,进而衍生出近代许多重要的艺术派别。

极简主义艺术有着简约化的语言,它关注材料的运用和作品的形式创作,给许多探索景观设计发展之路的现代风景园林师以参考和借鉴,对现代景观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极少主义园林概况极简主义最初在20世纪60年代,它主要通过一些绘画和雕塑作品得以表现。

很快,极简主义艺术就被彼得·沃克(Peter Walker)、玛萨·舒瓦茨(Martha Schwartz)等先锋园林设计师运用到他们的设计作品中去,并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和争议。

彼得沃克将极简主义解释为:物即其本身。

他的景观作品在构图上强调几何和秩序,多用简单的几何母题如圆、椭圆、正方、三角或者这类母题的重复,以及不同几何系统之间的交叉和重叠。

正是这些景观设计师们对极简主义艺术的积极探索,不愿意对过去的园林环境进行单纯的模仿。

他们试图找出一种新的、轻松而刺激的表现手法,而最重要的是这种手法应能与他们的经历与志向联系起来。

就这样宁静、现代、均衡而有活力的极少主义园林诞生了。

三.极少主义园林特点1.客观表达性极少主义园林最重要的特征是它与极少主义艺术一样具有客观性。

极简主义景观设计追求的不仅是抽象而且是绝对作品,摆脱与外界的联系,不表现或反映除本身以外的任何东西。

不参照也不意指任何属于自然和历史的内容或形象只建立属于自己的欣赏环境。

极少主义

极少主义

极少主义建筑极少主义又称简约主义或极简主义,是20世纪50年代以美国为中心的艺术流派。

一般按照“减少、减少、再减少”的原则,造型语言简练,色彩单纯,空间被压缩到最低限度的平面,摒弃了作品中丰富多彩的具体内容,创作手法极为简约,采取纯客观的态度,排除创造者的任何感情表现。

该流派以其简洁明了的特征迅速渗透并影响了各个艺术领域,对建筑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建筑上,极少主义建筑以减少、否定、净化来摈弃琐碎,去繁从简,从而获得建筑最本质元素的再生以及简洁明快的空间,而在简洁的表面下往往隐藏着复杂精巧的结构。

最早在建筑中表现这种简洁倾向并走向极端的建筑大师是现代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1929年一举震动了整个建筑学界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到范斯沃斯别墅,密斯逐渐在事实上彻底取消了外部表皮的合法性,并进而建构起以他的理念为至高无上准则的话语体系。

他认为,最佳的处理方法就是尽量以平淡如水的叙事口吻直接切入到建筑的本质:空间、构造、模数和形态。

密斯天生有着对空间把握的敏感性,他执著于一种极其普通的砖块砌成的墙体围合出的空间形态,它是质朴的,也是深邃和复杂的。

他的“少即是多”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至理名言”,而后又有路斯金“装饰即罪恶”,这些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了极少主义思潮的萌芽。

20世纪60年代末起,现代主义过于求同、缺乏人情味的国际主义风格受到后现代主义及解构主义的挑战,现代主义开始了对自身的反思。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现代主义及解构主义繁杂多变的手法演绎到了一个极致,人们开始厌烦了复杂的形体,堆砌的装饰,建筑审美价值观又重新向简洁靠拢,极少主义风格如同一股清泉让人们眼为一亮,因而极少主义风格建筑从1990年风靡至今,在建筑的空间氛围、光与影的运用、建筑表皮材料以及是地方性文化等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

当代建筑中这种简化倾向的重现主要是出自技术和需求方面的原因,即产品的简约性满足了降低成本以适应大规模生产的要求,于是复杂的方式被淘汰;而80~90年代以来的极少主义倾向由于顺应时代和技术的要求,日渐成为一种文化上的进步,并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受极少主义艺术的影响,而上升为一种艺术原则。

极少主义 建筑思潮

极少主义  建筑思潮

建筑的极少主义倾向极少主义又称ABC艺术或硬边艺术,是20世纪50年代以美国为中心的美术流派。

源于抽象表现主义,一般按照杜尚的“减少、减少、再减少”的原则以画面进行处理,造型语言简练,色彩单纯,空间被压缩到最低限度的平面,并力图采用纯客观的态度,排除创造者的任何感情表现。

”在建筑上,他们以减少、否定、净化来摈弃琐碎,去繁从简,以获得建筑最本质元素的再生,获得简洁明快的空间,在简洁的表面下往往隐藏着复杂精巧的结构。

追求的是空间的质量,材料的体现。

在这之中会有一种抑制不了的激情,在你一失神间,他会喷发而出,然后他又会慢慢分解,直至融入他的氛围。

“激情分解了,分解成了虚无缥缈却又无孔不入的东西,这种分解后的激情似乎有一种特殊的能量,穿透了几何抽象和极少形式的冰冷幕墙而渗入到了造型元素的内层空间,从而使几何抽象和极少主义艺术发生了质变。

”对极少主义来说,意味着通过使用最少的元素,和笔画去实现作品的实质,从形式上来说,这是朴素而简单的,这种设计使作品简明,精确,没有多余的元素阻碍。

极少主义者的秘密就在于他们追求一种不可言说的纯粹艺术体验,力图将艺术品从深度阐释的陷阱中解救出来,以理性甚至冷漠的姿态来对抗浮躁一时的、夸张的、精神分裂式的社会思潮。

他们给予观者的始终是淡泊和明净、强烈的工业色彩以及静止之物的冥想气质。

极少主义者的一个重要宣言就是:“少即是多”他们以减少、,否定、净化来摈弃琐碎,去繁从简,以获得建筑最本质元素的再生,获得简洁明快的空间,在简洁的表面下往往隐藏着复杂精巧的结构。

“简约”并不意味着单纯的简化。

相反,它往往是丰富的集中统一,是复杂性的升华。

一种建筑决定于许多因素,比如意识形态、经济基础、技术能力、建筑监管人员的水平、业主的情绪爱好等等。

所力、建筑监管人员的水平、业主的情绪爱好等等。

所计者的观念。

这种丰富的“简约”需要耐心和努力的工作才能实现。

米开朗基罗曾经对雕塑的风格有过这样的要求:作者的一切努力要看起来非常自然,不要流露于作品之中,要让一切好像又回到了工作前的初始状态。

现代建筑设计中的极少主义思潮

现代建筑设计中的极少主义思潮

建筑设计144 2015年42期现代建筑设计中的极少主义思潮甄纪武哈尔滨城乡规划展览馆,黑龙江哈尔滨 150010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建筑设计领域,出现了一股明显的极少主义思潮,并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声誉的极少主义建筑师,如赫左格和德梅隆、库哈斯、爱德华多·索托·德穆拉、彼得·祖姆托、阿尔伯特·坎波·德埃萨。

还有许多建筑师的创作受到极少主义思想的影响,如安藤忠雄、妹岛和世、阿尔瓦罗·西扎、包赞巴克等等。

他们的设计不仅激发了本地的建筑实践,而且影响了世界其他地区的创作。

要解释这一现象的产生,必需从现代建筑运动说起。

关键词:极少主义;审美心理;理性主义;创新理念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42-0144-011 引言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当前世界正面临着一场高新技术革命,高端技术不断的发展创新,这为建筑行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建筑设计融合了艺术创作和科学技术,没有了创新理念的融入,建筑行业将停滞不前。

2 当代欧洲极少主义建筑实践极少主义建筑中较早引起建筑理论界关注的是自80年代末以来伦敦和纽约建筑师们一系列简约风格的时装展示空间的设计。

这一时期以极少主义的时装设计著称的建筑师包括约翰·鲍森(JohnPawson)、大卫·切波菲尔德(DavidChipperfield)、斯坦顿·威廉姆斯(StatonWilliams)和克劳迪奥·希尔文斯汀(ClaudioSilvestin)等,鲍森80年代的作品主要是为富有的艺术品商设计的住宅或公寓,以没有装饰的平面和体量、空旷的空间及材质和光的戏剧性效果为特征。

3 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策略从上述可知,现代建筑设计创新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首先,审美需求。

即是人们对于现实事物的感观需求,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陈旧单一的形式往往会引起审美疲劳,这就会使设计师在设计时注重创新。

现代园林设计流派

现代园林设计流派

个人观点:
拉维莱特公园融入田园风光结合的生态景 观设计理念,以独特的甚至被视为离经叛道 的设计手法,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宜赏、宜游、 宜动、宜乐的城市自然空间。环境美丽而宁 静,集花园、喷泉、博物馆、演出、运动、 科学研究、教育为一体的大型现代综合公园。
三、高技派
建筑
代表人物及作品
伦佐· 皮亚诺 乔治· 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
个人观点:
几个正方形的色块从里到外的居中分布着, 硬边以不容置疑的口气,强调着自身的存在, 同时也宣布了边框外边的大而无当。以片段 的形式出现的自我设定的情景仅仅是一个色 块,一块颜色界说的意境是固定不易的,同 时若有如无的包含猜疑的成分。用极其简单 的艺术方法来宣泄心中的情感。
园林
特征:追求无内容、无主题的表现,作品直接与
3、代表人物及作品
查尔斯· 摩尔(Charles Moore)
意大利广场
1980年为新奥尔良的一个商业和工业综 合区设计的意大利广场,以历史片断的拼 贴、舞台剧似的场景,戏谑式的细部处理, 赋予场所“杂乱疯狂的景观体验,几乎成 了后现代主义公共空间设计的代名词。
查尔斯· 摩尔(Charles Moore)
简介及代表作品 查尔斯· 穆尔(Charles Moore 1925-1994)美国 杰出的后现代主义设计大师。他对于建筑设计一向 持有非常浪漫的艺术态度,不少建筑都具有鲜明舞 台表演设计的特点。他对于自然环境、社区环境与 建筑的吻合、协调特点非常重视。 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的“意大利广场” ; 洛杉矶“太平洋帕里萨德“(Pacific palisades)圣 马修教堂;洛杉矶都会区帕萨迪纳市设“双间”旅 馆;德国的提格港社会住宅;“探戈”住宅区 (Tango housing) 。

极少主义园林

极少主义园林

整个这个区域的主角是黑白线条图案,不同功能 的区域具有统一的特色。新建地区的入口处有一 个宽阔的广场,市政厅广场中央是一个线性公园, 四个庭院散步在整个区域里,庭院里主要以绿色 植物为主 .
德国索林根市政厅广场
加利福尼亚州雷丁市麦克康奈尔基 金会源自代表设计师彼得沃克
玛莎· 舒瓦茨
彼得沃克
• 彼得· 沃克,1932年生,当代国 际知名景观设计师,“极简主 义”设计代表人物,美国景观 设计师协会(ASLA)理事,美 国注册景观设计师协会(CLARB) 认证景观设计师,美国城市设 计学院成员,美国设计师学院 荣誉奖获得者,美国景观设计 师协会城市设计与规划奖获得 者。著名的著作是与梅拉尼· 西 蒙合作完成的《看不见的花园: 寻找美国景观的现代主义》。
• 玛莎•舒瓦茨女士作为风景园林 师和艺术家从业将近30年。她 在美国马塞诸塞州的剑桥和英 国伦敦拥有自己的设计事务所。 其作品充满着独特的艺术气息, 在全球享有盛誉,并且已经赢 得众多的国际设计大奖。自从 1987年以来,玛莎•舒瓦茨女士 一直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设 计学院担任教授,着重培养学 生运用艺术手法表达景观的能 力。
设计特点
• 施瓦茨的设计很注重形式美的表现:诸如方形、圆形及椭 圆形等纯几何空间与形体;充满重复韵律的简洁平面;网 格以及它的三维拉伸形式——方块与超尺度的物体并置而 变得生机勃勃;抽象艺术与极简艺术中的排列手法;点、 线、面、明暗、色彩等元素的应用。 • 她的作品在形式上有以下特征(1)平面中几何形似的应 用。(2)对地基文脉的体现。3)在景观中组合非常规的 现成品。4)使用廉价的材料。(5)人造植物代替天然植 物。(6)传统园林要素的变形和再现。(7)对垂直面和 水平面同等关注。她认为:景观是一个与其他视觉艺术相 关的艺术形式,景观作为文化的人工制品,应该用现代的 材料建造,而且反映现代社会的需要和价值。

现代园林设计流派

现代园林设计流派
现代园林设计流派
伯纳德·屈米
▪ 世界著名建筑评论家、设计师。他出生于 瑞士,毕业于苏黎世科技大学,具有法国、瑞 士以及美国国籍。在美法两国之间工作与居 住,拥有美国与法国建筑师的执照,长期担 任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他著名的设 计项目包括巴黎拉维列特公园、东京歌剧院、 德国Karlsruhe-媒体传播中心以及哥伦比亚 学生活动中心等。
现代园林设计流派
园林
特征:追求无内容、无主题的表现,作品直接与
公众沟通。形式简约、明晰,多用简单的几何形体, 具有纪念碑式的风格;手法大多采用单体元素的系 列方式,在构成中推崇非关联构图,只强调整体, 重复、系列化地摆放物体单元;在材料上多为现代 工业材料,常用钢材或其他工业废弃产品;在制作 上多运用工业生产方式,突出现代工业文明特征; 颜色极力简化,色彩均匀平整。
现代园林设计流派
现代园林设计流派
一、后现代主义 二、解构主义 三、高技派 四、极简主义 五、生态设计思潮 六、大地艺术
现代园林设计流派
一、后现代主义
园林
1、景观设计的特点:
运用最少的元素创造出最具冲击力的景观 新的视觉观感 运用历史片段,并运用光影、色彩来限定空间
2、后现代主义园林的手法:
拼贴式复古主义 隐喻主义 抽象化的后现代空间 建筑与城市背景相和谐
现代园林设计流派
建筑
美国建筑师斯特恩提出后现代主义建筑有 三个特征:采用装饰;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 与现有环境融合。
代表人物及作品
罗伯特·文丘里 母亲之家
现代园林设计流派
罗伯特·文丘里
美国建筑师。1961 宾夕法尼亚州 Chestnut Hill区文丘里住宅;1961 宾夕法尼 亚州费城公会大楼;1966 印第安纳州哥伦布 消防队四号大楼;1967 新泽西纽黑文Dixwell 站;1973 美国俄亥俄州奥伯林美术馆; 宾夕法 尼亚州费城富兰克林中心广场; 新泽西普林斯 顿; 新泽西普林斯顿分子生物实验室; 新泽西 Sainsbury Wing国家美术馆; 巴德学院; 美 国佛罗里达州; 哈佛大学纪念堂; 美国加利佛 尼亚州圣地亚哥拉霍亚.

极简主义思潮

极简主义思潮
极简主义景观设计思潮
主要内容
极简主义概念 极简主义的发生与发展 极简主义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分析 极简主义对当代景观的影响
极简主义概念
极简主义是艺评家芭芭拉·罗斯(Barbam Rose)在1965年ABC Art一文中提出的削减到最低限度的艺术形式。源自20世纪初期的 结构主义,追求数学规律的构图、类似工业制造的集合造型,多 使用黑白灰与少量的色彩搭配,强调构图平衡。极简主义园林强 调“以少胜多”,追求抽象、简化、几何秩序,分为艺术构图几 何直线化、艺术构图曲线化、艺术形式简洁化。
20世纪90年代后,沃克作品中出现竹子、石块、水体、沙砾等 日本园林中的要素,这时沃克设计思想迎来他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极简主义与日本传统园林有机结合。例如日本播磨科学城、索尼中 心、丰田艺术博物馆等等设计
索尼中心
彼得•沃克作品分析
理性和神秘感的交织
一些极简主义的景观作品共同展示了关于“复杂”的现代想象 力和意图,有的则表达了最本质的原动力相关的问题,以此探索自 然的神秘和不可言传的暗示。这些作品的风格可追溯到看似异质却 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源泉。沃克的园林景观能很好的表现纪念性和 神秘性,他曾表示,他追求的“几乎是一个宗教性的目标”。沃克 很多作品中都运用石头、灯光、植物来表现其神秘性。如位于日本 的龟丸火车站广场,由玻璃纤维制造的一系列相同的大石块呈螺旋 状蛇形排开,既可以供行人坐憩,又起到了护栏的作用。在拂晓和 傍晚时分,这些石块从内部发出橙红色的灯光,半明半暗的石头仿 佛古老的火山岩石,为广场增添了色彩和动感。
极简主义兴起于50年代的美国绘画行业,后来主要在雕塑方面形 成了主要的特征,发展成一种以简洁几何形体为基本艺术语言的 雕塑运动,是一种非具象、非情感的艺术,主张艺术是“无个性 的呈现”,以极为单一简洁的几何形体或数个单一形体的连续重 复构成作品。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十一、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十一、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十一、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1.后现代主义:部分建筑师和理论学家以批判现代建筑派的理论和实践而形成的建筑思潮。

它重视研究社会对建筑活动的文化约束性,而非科技对建筑的影响,提倡复古和折中主义,主张形式和功能的不协调突破原有建筑的规律性和逻辑性。

代表实例:文丘里——费城栗子山母亲住宅。

2.新理性主义:在20年代产生意大利的理性主义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建筑思潮。

对逐渐教条和僵化的现代主义提出质疑和修正,主张关注建筑的历史、传统问题,希望以历史与传统的逻辑建立理性的建筑生成原则。

建筑多以纯粹的几何体量组成,体现强烈的秩序感和古典感。

代表实例:马里奥·博塔——戈塔尔多银行。

3.坦丹扎学派:在瑞士南部的提契诺地区,活跃着一只尝试将历史传统与现代建筑结合的建筑探索队伍,形成了所谓的提契诺学派(坦丹扎学派)。

他们一方面以类型学的方法从历史上寻找建筑形式的逻辑表达,另一方面,他们的作品大都由纯粹的几何体组成,体现着一种强烈的秩序感和古典精神。

代表人物:博塔。

4.新地域主义:一种遍布广泛,形式多样的建筑实践倾向。

主张将具体的地理位置,特定的民族文化群体,独特的历史时期与当地的传统相联系。

建筑要表现当地环境、文脉和结构模式,具有人文主义、自然主义、多元开放的特点。

代表实例:伦佐皮亚诺——芝柏文化中心。

5.解构主义:强调设计理念和设计过程,无视建筑准则的一种建筑思潮。

主张解体建筑系统,运用构成方法重新组合建筑元素,创造新的视觉效果和建筑形式,是多元和开放的系统。

代表实例:弗兰克·盖里——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6.新现代主义:继承和发展现代建筑派设计语言和方法的一种建筑思潮,其形式表达更加抽象,建筑理念更加具有个人特征。

代表实例:理查德·迈耶——盖蒂中心。

7.纽约五:成员包括彼得·艾曼森、格雷夫斯、格瓦斯梅、理查德·迈耶、海杜克五人,他们在1969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一个建筑展。

极少主义艺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彼得·沃克与玛莎

极少主义艺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彼得·沃克与玛莎

・38・建筑知识规划与设计Architectural Knowledge 从20世纪现代主义艺术运动兴起以来,各种设计风格和设计思想也如雨后春笋般兴盛起来,这些思想波及到了艺术界的各个领域。

其中受影响较深的是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促使这两个领域出现了一些经典作品。

极少主义以简洁素雅的设计风格带给人简单舒适的生活感受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1 极少主义1.1 极少主义的起源。

顾名思义,极少主义艺术是指外在形式被消减至极致,直逼形式本质的艺术。

它排除了装饰和表现性的姿态,反映出纯粹的抽象、无特征的艺术逻辑。

[1]极少主义最早是20世纪50年代以美国为中心形成的一个艺术流派,70年代曾一度衰减后在80年代重新复兴,并且在绘画、雕塑、设计等领域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1.2 极少主义与园林景观设计。

极少主义与景观设计早有交集,如日本的微缩式园林景观——枯山水,在其特有的静谧环境中,有致的叠放几尊石组,再以白砂石规则的耙制出铺地,即能营造出安静闲适的禅境;法国规整园林注重均衡对称、规则整齐,用素雅的色彩和简洁的形式来表现深层涵义。

受极少主义思想影响,一部分景观设计师由刻意寻求琐碎的、表象的表现手法转而追求不加修饰的、内在的、具有规律性的美感。

2 极少主义在中国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发展现状国外经典的极少主义景观作品涌动着我们内心借鉴的欲望。

众多的中国设计师接受了极少景观艺术影响并把它用特定的形式语言运用到设计之中。

一些作品只追求形似造成作品没有内涵没有生气。

设计失去内在不能根植于文化、功能、技术、环境这些重要因素中。

3 极少主义影响下的景观设计3.1 景观设计师彼得・沃克。

(1)彼得沃克的设计风格和艺术特色。

景观设计师彼得・沃克不断寻求极少艺术与现代景观设计的融合。

他的具有极少主义色彩的景观在布局上注重整体规划,常以方、圆、三角等简单的几何形作为设计元素的母体,并通过重复、交叉、重叠等手法构成简洁的景观形式,强调对整体效果的追求,花、草、树木都成为严谨的几何构图的一部分。

风景园林设计的各种流派风格特点

风景园林设计的各种流派风格特点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流派1、后现代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文化思潮。

设计特点:人性化、自由化后现代主义作为现代主义内部的逆动,是对现代主义的纯理性及功能主义、尤其是国际风格的形式主义的反叛,后现代主义风格在设计中仍秉承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人在技术中的主导地位,突出人机工程在设计中的应用,注重设计的人性化、自由化。

体现个性和文化内涵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设计思潮,反对现代主义的苍白平庸及千篇一律,并以浪漫主义、个人主义作为哲学基础,推崇舒畅、自然、高雅的生活情趣,强调人性经验在设计中的主导作用,突出设计的文化内涵。

历史文脉的延续性后现代主义主张继承历史文化传统,强调设计的历史文脉,在世纪末怀旧思潮的影响下,后现代主义追求传统的典雅与现代的新颖相融合,创造出集传统与现代,融古典与时尚于一体的大众设计。

矛盾性、复杂性和多元化后现代主义以复杂性和矛盾性去洗刷现代主义的简洁性、单一性。

采用非传统的混合、叠加等设计手段,以模棱两可的紧张感取代陈直不误的清晰感,非此非彼,亦此亦彼的杂乱取代明确统一,在艺术风格上,主张多元化的统一。

2、解构主义: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建筑设计界解构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去看一个文本中的二元对立(比如说,男性与女性、同性恋与异性恋),并且呈现出这两个对立的面向事实上是流动与不可能完全分离的,而非两个严格划分开来的类别。

解构主义最大的特点是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

3、高技派: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的、建筑造型、风格上注意表现“高度工业技术”的设计倾向。

高技派理论上极力宣扬机器美学和新技术的美感,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提倡采用最新的材料——高强钢、硬铝、塑料和各种化学制品来制造体量轻、用料少,能够快速与灵活装配的建筑;强调系统设计(Systematic Planning)和参数设计(Parametric Planning);主张采用与表现预制装配化标准构件;认为功能可变,结构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思想
• 彼得沃克将极简主义解释为:物即其本身(The object is the thing itself)。 • “秉承的原则是把景观设计当成一门艺术,如同绘 画和雕塑…所有的设计首先要满足功能的需要。” • “即使在最具艺术气息的设计中还是要秉承功能第 一的理念,然后才是实现它的形式。” • 彼得·沃克的极简主义更多的是从建筑的形式上来考 虑的,从建筑学构图与艺术角度考虑,他以形式上 的简约为设计的首要目的,而不是生态上的简约。 • 深受日本禅宗园林设计思想影响
杜尚作品:《喷泉》
从艺术到设计
艺术-极少主义 • 统一于基本元素 • 色与形的关系,不表 现材质 • 无个性、无主题、无 内容 • 表现客观存在和现实 生活的内在韵律 园林-极简主义 • 统一于基本元素 • 运用材料本身材质, 无细节、无装饰 • 无个性、无主题、中 性化、机械式 • 重视形体反映功能
极少主义思潮与现代景观
许北辰 3013206094 杨力行 3013206096 犹颖 3013206097 于江浩 3013206098 张涵 3013206099 张攀 30132060XX
极少主义起源
——极少主义思潮与现代景观
极少主义
主要指美国在60 年代, 特别在纽约, 出现的抽象几何绘画和雕塑。作品最 显著的特征是直角、矩形或正立方体, 创作手段极为简约。
极少主义先驱 弗兰克·斯特拉
美国画家,以抽象作品而 闻名。他朴素的几何画使 其成为20世纪60年代极少 主义艺术运动的领导者。 1959年,年仅23岁的弗兰 克· 斯特拉参加了在美国现 代博物馆举行的“十六位 美国艺术家”的作品联展。 他所展出的“黑色绘画以 一种近似极端的形式实现 了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否定 和超越,并让极少主义进 入人们视线。
平面布局
• 建筑呈组团布置,低层, 削弱体量 • 建筑外围场地设计大尺度 庭院 • 建筑组团间设置小庭院
• 大尺度的庭院以轴线统一, • 轴线由道路决定
多米尼克·佩罗
Dominique Perrault
多米尼克·佩罗认为极少 主义是“包豪斯的真正内 涵”,而后现代主义和解 构主义则仅仅是建筑发展 的死胡同。他推崇美国极 少主义艺术家唐纳德·乍 德(DonaldJudd)的作 品,并且欣赏罗伯特·史 密森(RobertSmithson) 的大地艺术。从他的作品 中,我们可以觉察出明显 的极少主义设计倾向,强 调严谨、简洁。
对极少主义的误解
• “极简”不是简单,而是丰富的统一
• 规模可大可小
极少主义的代表景观大师
——极少主义思潮与现代景观
极少主义的代表景观大师
• 彼得·沃克(美) • 多米尼克·佩罗(法)
• 佐佐木英夫(日裔美)
• 玛莎·施瓦茨(美)(第9组有专题介绍)
彼得·沃克
peter walker
彼得·沃克,1932年出生。当代 国际知名景观设计师,“极简主义”设 计代表人物,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 (ASLA)理事,美国注册景观设计师 协会(CLARB)认证景观设计师,美 国城市设计学院成员。他与佐佐木英夫 共同创立了SWA景观设计事务所,后 立了彼得·沃克合伙人景观设计事务所 (PWP)。他也一直活跃在景观设计 教育领域,曾担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 院景观设计系主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 校景观设计系主任。1983年于加利福 尼亚州伯克利市成立了彼得·沃克合伙 人景观设计事务所。 奖项: 美国设计师学院荣誉奖 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专业大奖 景观设计单元的国家设计奖 著作: 《看不见的花园》 (与梅拉尼·西蒙合著) 《极简主义庭园》
代表作品
• 哈佛大学唐纳喷泉
• 柏林索尼中心 • 日本埼玉广场 • 美国IBM索拉纳园
唐纳喷泉景观
唐纳喷泉位于哈佛大学内一个交叉路口。由159 块巨石组成的圆形石阵,所有石块都镶嵌于草 地之中,呈不规则排列状。正中是雾喷泉,没 有池水,全部是草地
平面布局
巨石阵源自他对英国远古 巨石柱阵的研究,同时质 朴的巨石与周围古典建筑 风格完全协调,而圆形的 布置方式则暗示着石阵与 周围环境的联系。 与其原型:安德鲁的雕塑 作品"石之原野"比起来, 这件作品从内容和功能上 都已经超越了它,唐纳喷 泉也因此被看做是沃克的 一件典型的极简主义园林 作品。
雾喷泉
石阵的中央是一座雾喷泉, 喷出的水雾弥漫在石头上, 喷泉会随着季节和时间而变 化,到了冬天则由集中供热 系统提供蒸汽。
“雾喷泉”即“冷雾喷泉” 人造雾系统的造雾原理基于自然现象,例如水蒸气、云和雾。可以让人随时 随地生成这样的环境。人造雾作为一种景观,应该考虑以清新空气,模拟荒野山 谷中的自然雾气为主,兼做降温、加湿和除尘。 利用高压造雾系统将净化后的水滴以1-15微米(0.001mm)细雾形式喷射出 来,似自然雾漂浮在空中,亦真亦幻,让人如身临仙境,心旷神怡。喷雾产生的 大量负离子,能使空气新鲜湿润,改变局部小气候,雾气在迅速蒸发时吸收热量, 达到降温、造景、净化空气的效果。人造冷雾在自然园林、环境景观上应用广泛, 主要适用于公园、舞台、休闲场所、喷泉等场所
总平面
用了一个网格状的划 分,将所需建的公园 地段划分成为城市环 境所应有的独特特征, 像街道、公园、广场, 并与周围的建筑保持 连续性。公园设在新 市区的中心,将一个 480000m2的长方形 分成几个边长仅为 95m的广场。
形式—网格
网格状的棋盘与 周围的城市地域 保持一定的联系。 然后在棋盘的各 个广场上用不同 的方式种上植物, 同时对现有的植 物加以保护。
极少主义思想与现 代艺术发展相结合, 就渐渐形成了新的 极简主义思想,并 且渗透到建筑和景 观设计领域。这时 一些景观师也摒弃 现代社会中繁复庸 俗的东西,转而追 求一些简洁内在的、 规律性的美学效果。 比如彼得沃克
艺术本来没有法则
艺术本来没有法则。 法规愚弄了我们。 这意味着“规范、经 典、标准”一一被瓦 解,因为艺术要摆脱 异化,获得解放,就 必须“迹的洞穴上方的一个悬浮的花园,设想在 那不勒斯这样一个无序的城市中创建一个天然的绿洲
平面与剖面 完型 网格植树 纯粹的结构 ——“单层”架 空
和向下的阶梯
法兰克地区公园竞标方案
位于德国 塞斯托圣乔瓦尼,将一个废弃的工业 用地变成公共的公园。佩罗的方案的出发点是 用大自然作为建筑材料描绘该地区的工业历史, 以显示其内在的规律性
交通问题
埼玉广场的交通关系处理巧 妙。 广场中的的街道,来来往往 的车辆川流不息、拥挤不堪, 本来会十分混乱,但是彼 得·沃克通过提升广场将行人 活动与混乱的高速交通分离, 实现人车分流,人在上,车 在下。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同 时,使广场充满了趣味性
德克萨斯州IBM公司索拉纳
该项目为彼得洛克与米切尔/朱尔戈拉建筑事务所和李格瑞塔建筑事 务所合作设计。彼得沃克通过一个900米长的台地园,使自然景观与 建筑、建筑与人工造景完美地融为一体
索尼中心广场
柏林索尼中心广场景观设计用简单的植物种植 和一些工业材料如不锈钢和玻璃以简单、重复 的形式来塑造的
日本埼玉新都心广场(与佐佐木叶二合作)
广场位于东京圈新兴中心。广场位于一个购物中心顶层,形成一处绿色屋 顶,能够方便熙熙攘攘的行人。广场表面平坦,下方是1.5米的特制土壤 和定制的支撑系统,还种植了220高度相近的光叶榉树。这个广场具有多 重功能:白天,广场上的天窗能为内部增加光照,夜晚有人造光制造光亮。
20世纪的园林始于艺术
——汤姆林逊
极少主义思潮发展(设计领域)
——极少主义思潮与现代景观
极少主义设计
19世纪末 20世 纪初 ,新艺术运 动设计家“格拉 斯哥四人集团” 的代表人物查理 斯 ·马金托什的 设计风格中, 已 出现了“极少 主 义”的设计特征。
到了2O世纪2O年代,极少主义受 现代主义的基础——“风格派” 的影响更为明显。“风格派”的代 表人物杜斯博格主张“少风格”, “红蓝椅”是“风格派”最著名的 代表作之一。
平面布局
以正方形为设计基本元素
沿方格网的设施排布 无轴线 多中心:
• • • 活动中心 交通中心 综合服务中心
整个广场分布了大大小小的方 形建筑,桌椅,地砖,再以一 定的顺序罗列放置,创造简答 而不失禅境的空间,同时到达 简洁与自然的效果
植物运用
植被选择上,通过单一的大乔 木(榉树)创造出了大的优美 的植物景观。 彼得沃克保留了广场上原有的 神社,通过将其中的树木引入 广场中,即保证了广场整体元 素的统一,又有效地实现了新 旧的、不同元素之间的过渡。 同时彼得重复的大量的栽植这 种树木,最后创造了一个城市 中的“森林”,有效地把广场 与周围高大建筑实现分离,形 成了一个小的广场的自己的空 间,同时隔绝外界噪音
对极少主义产生 影响的艺术家
马列维奇和杜尚对极少主 义艺术家影响很大。
前者认为, 艺术品不非要 本身丰富多彩才算具有丰 富的含义。 代表作 : 白色上的白色 白底上的黑方块 QAQ(见 右侧) 后者独创“无聊(boring)” 艺术, 摒弃传统艺术媒介, 索取现成的、非正宗的材 料(found object), 直接 接近观众,自称体系
玛莎·施瓦茨? Martha Schwartz
玛莎施瓦茨, 1950年出生于美国 费城。20世纪中后期现代景观 艺术的标志性人物,现为哈佛 大学教授作为20世纪中后期现 代景观艺术的标志性人物,拥 有景观建筑师和艺术家双重身 份. 1974年她转入密执安大学景观 设计系学习,在这期间遇到了彼 得·沃克。由于两人对艺术与景 观的共同追求,使施瓦茨找到了 继续学习景观的意义,一年之后 她获得了密执安大学景观设计 硕士学位,并于1977年进入SWA 公司,在沃克手下工作。1990年, 为了各自事业的发展,施瓦茨建 立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
设计手法
一种非传统式的喷泉景观,不完 全依赖水,呈现四季变化
自由,同时又富有秩序感。石头 的排列自由又具有向心性 金属与石材的运用,种类不多, 但充分强调了材质特性。既有金 属材质的精湛工艺,也有通灵天 地的自然魅力 周边的遮阴效果和绿化效果都很 好,喷泉充分利用了周围环境,也 融入其中 石头的形状自由,与人的互动性 很好,满足人的多种活动需求, 很有吸引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