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的类型和性质单元总结教案
2023年高三化学教案晶体的类型和性质单元总结(精选3篇)
2023年高三化学教案晶体的类型和性质单元总结(精选3篇)教案一:晶体的类型和性质单元总结一、晶体的类型1. 按照晶体结构的不同,晶体可以分为离子晶体、共价晶体和金属晶体。
(1)离子晶体:由阳、阴离子构成的晶体,具有高熔点、脆性和良好的电导性,如氯化钠、硫酸铜等。
(2)共价晶体:由共价键连接的原子构成的晶体,具有高熔点和硬度,不导电,如金刚石、石英等。
(3)金属晶体:由金属原子组成的晶体,具有高熔点、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如铁、铜等。
二、晶体的性质单元1. 晶体的性质单元决定了晶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1)离子晶体的性质单元是离子。
离子晶体的性质单元由阳、阴离子组成,离子之间通过离子键相互连接。
离子晶体在溶解、熔化时,离子偏飘,解离成流动的自由离子。
离子晶体通常具有高熔点、脆性和良好的电导性。
(2)共价晶体的性质单元是原子。
共价晶体的性质单元由共价键连接的原子组成。
个别原子在共价固体中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不容易解离。
共价晶体具有高熔点、硬度大,不导电。
(3)金属晶体的性质单元是金属原子。
金属晶体的性质单元由金属原子组成。
金属晶体具有金属特性,如良好的导电性、热传导性和延展性等。
金属晶体的熔点较高,可以形成流动的电子云层。
教案二:晶体的类型和性质单元总结一、晶体的类型根据晶体结构的不同,晶体可以分为离子晶体、共价晶体和金属晶体。
(1)离子晶体:由阳、阴离子所构成,如氯化钠(NaCl)、氯化铵(NH4Cl)等。
离子晶体的特点是有高熔点和脆性,但在溶液中可以导电。
(2)共价晶体:由共价键联结的原子构成,如硫化碳(CS2)、二氧化硅(SiO2)等。
共价晶体的特点是有高熔点和硬度,不溶于通常的溶剂,不导电。
(3)金属晶体:由金属原子组成,如铁(Fe)、铜(Cu)等。
金属晶体的特点是有高熔点和延展性,可以导电。
二、晶体的性质单元晶体中的最小重复单元称为晶胞,晶胞中的构成成分即为晶体的性质单元。
(1)离子晶体的性质单元为离子。
高中化学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 章末整合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新人教版高二选修3化学教案
晶体结构与性质章末整合热点专题突破REDIANZHUANTITUPO专题一四种晶体的基本类型与性质专题二物质熔点高低的规律比较判断晶体熔点的高低时,首先分析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其次抓住决定同一类晶体熔点高低的因素。
1.不同类晶体:一般情况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除少数外)>分子晶体。
金属晶体的熔点有的很高,如钨、铂等,有的则很低,如汞、铯、镓等。
2.同种类型晶体:构成晶体粒子间的作用力大,则熔点高,反之则低。
(1)离子晶体: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越高,离子半径越小,则其熔点就越高。
例如:NaCl>CsCl;MgO>MgCl2。
(2)分子晶体:①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一般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则熔点越高。
如I2>Br2>Cl2>F2。
②其他方面相同时,分子的极性越大,熔点越高。
③同分异构体之间一般支链越多,熔点越低。
④若分子间有氢键,晶体熔点较高。
(3)原子晶体:一般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则熔点越高。
例如: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4)金属晶体:金属阳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金属键越强,熔点越高。
例如:Al>Mg>Na 。
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专题三 晶体结构中的有关计算(1)根据晶体晶胞的结构特点确定晶体的化学式及晶胞中粒子数目的计算(均摊法)注意:①当晶胞为正六棱柱时,其顶点上的粒子被6个晶胞共用,每个粒子属于该晶胞的部分为16,而不是18。
②审题时一定要注意是“分子结构”还是“晶体结构”,若是分子结构,其化学式由图中所有实际存在的原子个数决定,且原子个数可以不互质(即原子个数比可以不约简)。
(2)根据晶体晶胞的结构特点和有关数据,求算晶体的密度或晶体晶胞的体积或晶胞参数a (晶胞边长)对于立方晶胞,可建立如下求算途径:得关系式:ρ=n ×M a 3×N A(a 表示晶胞边长,ρ表示密度,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n 表示1个晶胞所含基本粒子数,M 表示摩尔质量)。
晶体的常识(教案)
晶体的常识(全套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晶体研究的兴趣。
教学内容:1. 晶体的定义:晶体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形成的固体物质。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晶体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晶体具有规则的形状。
2. 讲解晶体定义和特点:通过PPT或板书,详细讲解晶体的定义和特点。
3. 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晶体,并分析其特点。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晶体定义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思考能力。
第二章:晶体的结构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
2. 培养学生对晶体结构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立方晶系、六方晶系、四方晶系、正交晶系和单斜晶系。
2. 晶体结构的表示方法:晶胞、晶格和空间群。
教学活动:1. 讲解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通过PPT或板书,讲解各种晶体结构的特点和实例。
2. 展示晶体结构的图片和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晶体结构的形状和结构特点。
3. 练习:让学生分析给出的晶体结构图,判断其属于哪种基本类型。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的理解和记忆。
2. 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操作情况和分析能力。
第三章:晶体的生长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晶体生长的原理和过程。
2. 培养学生对晶体生长的理解和观察能力。
教学内容:1. 晶体生长的原理:溶液蒸发、熔体冷却、离子注入等。
2. 晶体生长过程:成核、生长和成熟阶段。
教学活动:1. 讲解晶体生长的原理:通过PPT或板书,讲解晶体生长的原理和过程。
2. 演示晶体生长实验:进行晶体生长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晶体生长的过程。
3. 讨论:让学生分析晶体生长的速度和形状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晶体生长的原理和过程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第四章:晶体的性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晶体的一些基本性质。
高中化学晶体的教案
高中化学晶体的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晶体的概念,并掌握晶体的结构和特点;
2. 掌握晶体的分类及特性;
3. 了解晶体的生长原理和条件;
4. 掌握晶体的应用及其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教学内容:
1. 晶体的概念及结构;
2. 晶体的分类及特性;
3. 晶体的生长原理和条件;
4. 晶体的应用及实际意义。
教学步骤:
一、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的晶体样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晶体,晶体有什么特点。
二、探究:讲解晶体的结构和性质,介绍晶体的分类及特性,引导学生探讨不同种类的晶体有何差异。
三、实验:设计晶体的生长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会晶体生长的原理和条件。
四、拓展:介绍晶体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晶体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五、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晶体的重要性及应用领域。
六、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对晶体相关的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
教学资源:晶体样品、实验工具、课件资料等。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维能力,通过实验结果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晶体的常识》教案最全版
《晶体的常识》教案最全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激发学生对晶体研究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晶体的定义与分类晶体的基本特点晶体的重要性1.3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晶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晶体的实际应用。
1.4 教学资源课件:展示晶体的图片和实例。
视频:播放晶体生长的实验过程。
1.5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晶体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讲解:介绍晶体的定义、分类和基本特点。
3. 实例分析:分析晶体的实际应用。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晶体的重要性。
5. 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二章:晶体的定义与分类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定义和分类。
2.2 教学内容晶体的定义晶体的分类: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晶体的定义和分类。
2.4 教学资源课件:展示晶体的定义和分类。
2.5 教学步骤1. 复习: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2. 讲解:讲解晶体的定义和分类。
3. 示例:展示不同类型的晶体实例。
4. 练习:让学生区分不同类型的晶体。
5. 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三章:晶体的基本特点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基本特点。
3.2 教学内容晶体的周期性结构晶体的点阵参数晶体的对称性讲授法:讲解晶体的基本特点。
互动法:引导学生探讨晶体的对称性。
3.4 教学资源课件:展示晶体的基本特点。
3.5 教学步骤1. 复习: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
2. 讲解:讲解晶体的周期性结构、点阵参数和对称性。
3. 示例:展示晶体的对称性实例。
4. 练习:让学生分析晶体的对称性。
5. 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四章:晶体的重要性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晶体的重要性。
4.2 教学内容晶体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晶体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晶体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应用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晶体的重要性。
互动法:引导学生探讨晶体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4.4 教学资源课件:展示晶体的重要性和应用实例。
高中化学典型晶体总结教案
高中化学典型晶体总结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晶体的定义及其基本特性。
2. 掌握晶体的七大晶系和十四种布拉维格子。
3. 认识常见晶体的结构和性质,如金刚石、石墨、盐类等。
4. 学会如何从晶体结构出发分析物质的性质。
二、教学内容与重点1. 晶体的基本概念:介绍晶体是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周期性重复排列的固态物质,并解释其对称性和规则性。
2. 晶体的分类:根据晶格的特点将晶体分为七大晶系,并进一步细分为十四种布拉维格子。
3. 典型晶体的结构:详细讲解几种典型晶体(如氯化钠、金刚石、石墨等)的结构特点,包括原子排列、键型以及它们对物理性质的影响。
4. 晶体的性质与应用:探讨不同晶体类型的性质差异,例如硬度、导电性、导热性等,并举例说明它们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选取几种典型的晶体进行详细分析,让学生了解晶体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和自己的见解,促进理解和记忆。
3.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观察晶体的生长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4. 归纳总结:引导学生从晶体的结构出发,推导出其性质,培养学生的分析与归纳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之前学习的有关化学键的知识,引出晶体的概念。
2. 知识讲解:系统地讲解晶体的定义、分类和性质。
3. 实例分析:结合具体的晶体实例,深入讲解其结构和性质。
4. 实验观察:展示晶体生长的实验,让学生观察记录。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晶体的实际应用,并分享彼此的想法。
6. 课堂小结:总结晶体的重要性和应用,强调学习的意义。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习题,巩固知识点。
五、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上课时的专注程度和讨论活跃性。
2. 作业检查: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 小测验:定期进行小测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晶体的常识》教案最全版
《晶体的常识》教案最全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激发学生对晶体研究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晶体的定义与分类晶体的基本特性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晶体的概念和特性。
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观察,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晶体的形态和结构。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问题解答的情况。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
第二章:晶体的结构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培养学生分析晶体结构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六方最密堆积、简单立方等。
晶体结构的描述方法:空间点阵、球棍模型等。
2.3 教学方法通过模型展示和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晶体结构的特点。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合作分析不同晶体结构的异同。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的情况。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
第三章:晶体的性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晶体的一些基本物理性质。
培养学生运用晶体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晶体的一些基本物理性质:熔点、硬度、导热性、导电性等。
晶体性质与晶体结构的关系。
3.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晶体性质的表现。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晶体性质的应用。
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实验和观察的情况。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
第四章:晶体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晶体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对晶体应用的兴趣和认识。
4.2 教学内容晶体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金属、半导体、绝缘体等。
晶体在光学和电子学中的应用:液晶、光电器件等。
4.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应用实例。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晶体应用的原理和优势。
4.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的情况。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晶体常识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晶体的类型与性质复习教学设计
晶体的类型与性质复习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本节是在学完化学键、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后,学生对晶体及晶体对称性已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晶体概念,分析构成晶体的微粒与晶胞结构和晶体性质关系,从中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学科间的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解释晶体的概念。
2.举例说明晶体结构的特点3.归纳晶体内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与晶体物理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晶体结构的分析能处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2.通过对晶体内微粒间的相互作用与晶体物理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习,认识内、外因辩证关系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晶体类型与性质的关系,理解“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这一客观规律,体会“化学反应中结构变化”的辩证认识。
教学媒体多媒体电脑、视频展台、投影仪教学重点:几种典型空间构型教学难点:空间想象能力及迁移能力教学方法CAI辅助的探索法教学过程[引言]我们已经学过几种类型的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
那么这几类晶体各有何结构特点和相关性质,请同学们思考并完成下表。
[计算机展示]一、几种晶体的比较计算机显示顺序:1.先显示表格,待学生思考并回答;2.逐一显示答案。
二、几种典型结构剖析1.离子晶体——氯化钠[讲述]我们已经学习几种类型的晶体,请大家观察,屏幕上的几种晶体(计算机显示几种晶体结构有规则的几何体),屏幕上出现如此完美的固体,其结构是什么?(食盐、干冰、金刚石的晶体图片定格在屏幕上,随后其它图片退出,一张氯化钠晶胞进入。
)[讲述]在晶体中最小结构重复单元我们称之为晶胞,请大家观察屏幕上的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计算机显示](1)每个Na+周围有多少个Cl-,每个Cl-周围有多少个Na+?(2)每个Na+周围的Cl-构成的空间图形是什么?(3)每个Na+周围与之距离最近的Na+有多少个Na+之间距离最近是多少(设晶胞边长为a)。
高中化学晶体常识教案
高中化学晶体常识教案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晶体的概念,了解晶体的种类和性质,掌握晶体结构及其在生活
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1. 晶体的概念
2. 晶体的种类和性质
3. 晶体的结构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晶体的概念和种类,晶体的结构及应用
教学难点:晶体的结构
教学方法:讲授相结合,示例分析,讨论互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用一段描写晶体的文字或图片引入话题,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基本概念。
二、讲解晶体的概念和种类
1. 老师讲解晶体的定义和性质,介绍晶体的种类和分类方法。
2. 讲解晶体的几何形状和外观特征,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外观。
三、分析晶体的结构
1. 老师通过示意图或示例分析晶体的结构,说明晶体的有序排列和规则性。
2. 让学生讨论晶体的结构特点,并举例说明不同晶体的结构差异。
四、探讨晶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1. 老师介绍晶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化学工业、医药领域等。
2. 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晶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展示晶体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课堂小结
总结晶体的概念、种类、结构及应用,强化学生对于晶体常识的掌握。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或实验任务,让学生深入理解晶体的知识。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介绍晶体的基本概念和常识,通过讲解、示例分析和讨论互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晶体的结构和应用。
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晶体有更深入的认识,为他们后续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高中化学晶体部分总结教案
高中化学晶体部分总结教案教学目标:
1. 了解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2. 掌握晶体的分类和特点。
3. 能够运用晶体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
1. 晶体的定义和特点。
2. 晶体的分类和结构。
3. 晶体的性质和应用。
教学难点:
1. 理解晶体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2. 掌握不同晶体的分类和特征。
教学内容与安排:
1. 晶体的定义和特点(10分钟)
- 介绍晶体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 讨论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2. 晶体的分类和结构(20分钟)
- 分类:按照组成物质的种类划分。
- 结构:简单立方、体心立方、面心立方等晶体结构。
3. 晶体的性质和应用(20分钟)
- 性质:晶体的有序性、光学性、热学性等。
- 应用:晶体在电子学、光学、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4. 案例分析与练习(20分钟)
- 分析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 解答相关问题,加深对晶体知识的理解。
教学方式:
1. 讲解和示范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2. 学生互动,小组合作讨论。
3. 案例分析和练习,巩固知识。
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包括参与度、表现等)。
2. 作业完成情况。
3. 知识掌握程度的考试。
教学反思:
1. 学生对晶体概念和分类理解程度不同,应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
2. 案例分析和练习的时间应更充分一些,以便学生深化理解。
(教案完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进一步完善和调整)。
初中物理晶体基本性质教案
初中物理晶体基本性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晶体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晶体的基本性质,如有序排列、各向异性、对称性等;3. 能够识别和比较不同晶体的性质;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晶体的定义和特点;2. 晶体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1. 晶体中原子的排列方式;2. 晶体的各向异性。
教学准备:1. 晶体样品(如食盐、石英、铜等);2. 显微镜或放大镜;3. 实验器材(如尺子、镊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晶体?你见过晶体吗?2. 学生分享对晶体的认识,教师总结晶体的定义:晶体是一种具有有序排列的微观结构的物质。
二、探究晶体的特点(15分钟)1. 学生分组观察晶体样品,用放大镜观察晶体的微观结构;2.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晶体微观结构的特点,如有序排列、规则几何形状等;3. 教师总结晶体的特点:晶体具有有序排列、规则几何形状和周期性重复的微观结构。
三、学习晶体的基本性质(15分钟)1. 教师介绍晶体的基本性质,如各向异性、对称性、解理性等;2. 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验证晶体的各向异性,如测量晶体不同方向的物理性质(如硬度、导电性等);3. 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验证晶体的对称性,如观察晶体的晶面和晶轴的对称性;4. 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验证晶体的解理性,如尝试用晶体进行切割和劈裂。
四、比较不同晶体的性质(15分钟)1. 学生分组比较不同晶体的性质,如食盐和石英的溶解性、硬度等;2.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不同晶体性质的差异,如食盐易溶于水,石英不易溶于水等;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晶体性质的差异与晶体类型的关系。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晶体的定义、特点和基本性质;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教学延伸: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企业代表,进行专题讲座或实地考察,加深学生对晶体应用的了解;2. 组织学生进行小研究,深入探究晶体的生长过程和应用领域。
晶体的常识(教案)
晶体的常识(全套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晶体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晶体研究的兴趣。
教学内容:1. 晶体的定义:晶体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成的空间点阵结构。
2. 晶体的特点:晶体具有有序排列、周期性重复、自范性、各向异性等特点。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晶体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晶体的好奇心和兴趣。
2. 讲解晶体定义和特点:通过PPT或板书,详细讲解晶体的定义和特点。
3.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晶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2.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晶体定义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晶体的类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晶体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晶体类型研究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原子晶体:由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的晶体,如金刚石、硅晶体。
2. 分子晶体:由分子通过分子间力相互吸引形成的晶体,如冰、干冰。
3. 离子晶体:由正负离子通过电荷相互吸引形成的晶体,如食盐、硫酸铜。
4. 金属晶体:由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相互连接形成的晶体,如铜、铁。
教学活动:1. 讲解晶体类型:通过PPT或板书,详细讲解不同类型的晶体及其特点。
2. 实物展示:展示不同类型的晶体样品,让学生观察和触摸,增加直观感受。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晶体类型的应用,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情况。
2.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不同晶体类型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晶体的结构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晶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2. 培养学生对晶体结构研究的兴趣。
教学内容:1. 晶体的结构类型:包括简单立方、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六方最密堆积等结构。
2. 晶体的空间点阵:晶体中离子的排列方式,如ABC、ABAB、ABCABC等。
3. 晶体的晶胞:晶体结构的基本重复单元,可以是立方体、六角形等。
初中化学晶体分析教案
初中化学晶体分析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晶体的概念和特征;2. 掌握晶体的分类和性质;3. 能够分析常见晶体的结构和特点;4.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晶体的概念和特征;2. 晶体的分类和性质;3. 常见晶体的结构和特点。
教学难点:1. 晶体结构的微观解释;2. 晶体性质的分析和应用。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显微镜、晶体样品、模型晶体;2. 教学课件和图片;3. 学生实验报告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物质分类知识,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2. 提问:你们知道物质还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吗?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介绍晶体的概念:晶体是由有序排列的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固体物质;2. 讲解晶体的特征:有序排列、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有固定的熔点;3. 展示晶体样品,让学生观察和触摸,感受晶体的特点;4. 介绍晶体的分类:根据组成微粒的不同,晶体分为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和离子晶体;5. 讲解各类晶体的代表物质和性质。
三、课堂探究(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领取一种晶体样品(如食盐、石英、冰等);2. 引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晶体样品,记录晶体的形状和特点;3.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晶体的结构模型,推测晶体的组成微粒;4.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判断给出的物质属于哪种晶体类型;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并讲解错误。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晶体的概念、特征和分类;2. 强调晶体性质的应用和实验观察能力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晶体的概念、特征和分类;2. 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晶体性质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晶体的概念、特征和分类,掌握了各类晶体的性质。
在课堂探究环节,学生通过观察晶体样品和分析晶体结构,提高了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晶体结构与性质”教案
“晶体结构与性质”教案“晶体结构与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晶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掌握常见晶体的结构特征和性质。
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能力,了解晶体的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
4.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激发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晶体的定义与分类2.晶体的结构特征与性质3.常见晶体的结构与性质4.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晶体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重点:晶体的结构特征与性质。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黑板和粉笔。
2.投影仪和PPT。
3.模型:展示不同晶体的结构模型。
4.教学软件:用于模拟晶体结构和性质的计算软件。
五、教学方法1.激活学生的前知:回顾与晶体相关的基本概念。
2.教学策略:通过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教学。
3.学生活动:进行实验观察和小组讨论。
六、教学过程1.导入:提问导入,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晶体和非晶体例子。
2.讲授新课:通过投影仪展示PPT,结合模型展示不同晶体的结构特征,并讲解其性质。
3.巩固练习:给出一些晶体,让学生判断其属于哪一类晶体,并解释原因。
4.归纳小结:回顾本节课学到的内容,总结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七、评价与反馈1.设计评价策略:进行小组讨论,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的质量。
2.为学生提供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建设性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
八、作业布置1.阅读相关课文,整理笔记。
2.选择一种晶体,描述其结构特征和性质,并解释原因。
3.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晶体的常识(教案)
晶体的常识(全套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让学员了解和掌握晶体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
通过学习,学员将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晶体,并了解晶体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1.2 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1.2.1 定义晶体:具有有序排列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结构的固体。
非晶体:缺乏有序排列结构的固体,如玻璃、橡胶等。
1.2.2 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1)结构:晶体有有序排列结构,非晶体无有序排列结构。
(2)物理性质: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硬度大、折射率固定等性质;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硬度小、折射率不固定等性质。
(3)制备方法:晶体可以通过固态结晶、溶剂蒸发等方法制备;非晶体通常通过快速冷却、高能射线照射等方法制备。
第二章:晶体结构2.1 点阵结构2.1.1 定义点阵结构:晶体中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三维排列模式。
2.1.2 点阵类型的分类(1)简单点阵:每个点阵点只与最近的点阵点相连,如立方点阵、六方点阵等。
(2)复合点阵:由两个或多个简单点阵组合而成,如Body-Centered Cubic(BCC)、Face-Centered Cubic(FCC)等。
2.2 空间群2.2.1 定义空间群:晶体中点阵结构在三维空间中的对称操作。
2.2.2 空间群的分类(1)立方晶系:包含简单的立方点阵、体心立方点阵和面心立方点阵等。
(2)六方晶系:包含六方点阵、六方柱状点阵和六方最密堆积点阵等。
(3)正交晶系:包含正交点阵、单斜点阵和三斜点阵等。
2.3 晶体的空间结构2.3.1 晶体的空间结构类型(1)原子晶体:如金刚石、硅等。
(2)离子晶体:如食盐、石英等。
(3)分子晶体:如冰、干冰等。
(4)金属晶体:如铜、铁等。
2.3.2 晶体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晶体结构决定晶体的物理性质,如熔点、硬度、导电性等。
不同类型的晶体结构具有不同的空间排列方式,从而导致其性质的差异。
第三章:晶体生长3.1 晶体的生长过程晶体生长过程包括成核和生长两个阶段。
《晶体的常识》教案最全版
《晶体的常识》教案最全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了解晶体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晶体学习的兴趣1.2 教学内容晶体的定义与特性晶体的应用领域1.3 教学方法讲授与互动讨论相结合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对晶体产生好奇心。
1.4.2 讲解晶体定义:解释晶体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1.4.3 晶体应用展示:介绍晶体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电子、光学、建筑等。
1.4.4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晶体的特性和应用,分享各自的观点。
1.4.5 总结:强调晶体的重要性和本章内容的要点。
第二章:晶体的结构2.1 教学目标了解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掌握晶体结构的基本参数2.2 教学内容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立方晶系、六方晶系等晶体结构的基本参数:晶胞、晶格常数、晶面等2.3 教学方法图形演示与学生实践操作相结合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回顾上一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晶体结构的学习。
2.4.2 讲解晶体结构类型:通过图形演示,介绍晶体结构的基本类型。
2.4.3 学生实践操作:让学生自行操作模型或软件,观察晶体结构的特点。
2.4.4 讲解晶体结构参数:介绍晶体结构的基本参数及其重要性。
2.4.5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晶体结构参数的意义,分享各自的观察和理解。
2.4.6 总结:强调晶体结构的重要性和本章内容的要点。
第三章:晶体的生长与制备3.1 教学目标了解晶体生长的原理与过程掌握晶体的制备方法3.2 教学内容晶体生长的原理:溶液法、熔融法等晶体的制备方法:Czochralski法、Float Zone法等3.3 教学方法讲授与实验演示相结合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关注晶体生长与制备的过程。
3.4.2 讲解晶体生长原理:介绍晶体生长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4.3 实验演示:进行晶体生长实验的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生长过程。
3.4.4 讲解晶体制备方法:介绍常见的晶体制备方法及其特点。
高三上册化学晶体的类型与性质教案
第一单元晶体的类型与性质第一节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结构模型及其性质的一般特点。
2.使学生理解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晶体类型与性质的关系。
3.初步了解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的概念及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4.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进一步认识“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的客观规律。
【教学重点】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概念;晶体的类型与性质的关系。
【教学难点】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的结构模型。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教设备、投影仪、自制课件、晶体模型等。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离子晶体第二课时分子晶体第三课时原子晶体【教学方法】观察、对比、分析、归纳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复习提问】在高一年级时,我们已经学习了化学键的有关知识。
化学键是如何定义和分类的(化学键:相邻的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回答】(教师矫正)【副板书】【提问】什么是离子化合物什么是共价化合物(含有离子键的化合叫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叫共价化合物。
)【练习】1.指出下列物质中的化学键类型。
KBr、CCl4、N2、CaO、H2S、NaOH2.下列物质中哪些是离子化合物哪些是共价化合物哪些是只含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哪些是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Na2O、KCI、NH4Cl、HCI、O2、HNO3、Na2SO4【讲解】我们也可以用化学键的观点概略地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
可以认为,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
通常认为旧键断裂过程为吸收能量过程,而新键形成为放出能量过程,能量的变化在化学反应中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所以化学反应过程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
化学键对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起着决定作用。
当今社会,人类所需能量绝大部分由化学反应产生,由此可见,研究化学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是多么重要啊!【引言】我们日常接触很多的物质是固体,其中多数固体是晶体。
晶体的类型和性质单元总结教案
晶体的类型和性质单元总结1.四种基本晶体类型物理性质熔化时的变化代表物分类晶体质点间作用力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混合型晶体要求:物理性质应从熔、沸点、硬度、导电性等方面展开并回答。
熔化时的变化应从化学键或分子间作用力的破坏,以及破坏后成为的粒子来回答。
代表物应从物质的分类来回答,不能回答一些具体的物质。
2.四种基本晶体类型的判断方法(1)从概念,物质分类上看,由__________组成,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强烈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晶体为金属晶体。
构成晶体质点为_________,这些质点间通过_________间作用力,而形成的晶体为分子晶体。
共价化合物一般为_________晶体,但SiO2、SiC为_________晶体;离子化合物一定为_________晶体(2)由晶体的物理性质来看①根据导电性,一般地:熔融或固态时都不导电的是_________晶体或_________晶体,熔融或固态都能导电的为_________晶体;固态时不导电,熔化或溶于水时能导电的一般为 _________晶体;液态、固态、熔融都不能导电,但溶于水后能导电的晶体是_________晶体。
一种称为过渡型或混合型晶体是_________,该晶体_________导电②根据机械性能:具有高硬度,质脆的为_________晶体,较硬且脆的为_________晶体,硬度较差但较脆的为 _________晶体,有延展性的为_________晶体。
③根据熔、沸点:_________晶体与_________晶体高于 _________晶体。
_________晶体熔沸点有的高,有的低。
3.典型晶体的粒子数物质晶型重复单位几何形状粒子数NaCl 每个Cl-周围与它最近等距的Na+有______个CsCl 立方体每个Cs+(Cl-)等距的Cl-(Cs+)有______个金刚石最小环上有______个C原子石墨每个六边形独占______个C原子SiO2硅氧四面体最小环上有______个原子干冰CO2面心立方等距相邻有______个CO2分子4.四种晶体熔、沸点对比规律①离子晶体:结构相似且化学式中各离子个数比相同的离子晶体中,离子半径小(或阴、阳离子半径之和越小的),键能越强的熔、沸点就越高。
晶体的常识教案范文
晶体的常识教案范文教案:晶体的常识教学目标:1.了解晶体的概念和特征;2.掌握晶体的分类和结构特点;3.理解晶体的性质与应用。
教学重点:1.晶体的分类和结构特点;2.晶体的性质与应用。
教学难点:1.理解晶体的结构特点;2.掌握晶体的性质与应用。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验示范、晶体模型等;2.学生准备:笔记本、教材、实验器材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1.显示一张晶体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是什么?你们有什么了解?2.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晶体的定义并解释相关概念。
二、晶体的分类(15分钟)1.介绍晶体的分类方法,包括按形状分类和按组成元素分类两种方式。
2.分别展示不同形状的晶体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并让学生自行分类。
3.解释晶体的形状与晶体内部结构的关系,例如:三方晶系的晶体形状呈六边形,与其结构有关。
三、晶体的结构特点(25分钟)1.介绍晶体的结构特点,包括周期性、有序性和紧密堆积等。
2.使用实验示范或模型,示意晶体的结构特点,并引导学生观察、理解。
3.分小组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晶体的结构特点,教师巡视指导。
四、晶体的性质与应用(30分钟)1.介绍晶体的性质,包括光学性质、电性质和热性质等。
2.分析晶体的性质与其结构特点之间的关系,例如:单晶体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质与其紧密堆积结构有关。
3.介绍晶体的应用领域,如电子器件、光学仪器和化学催化等,并展示相关实例。
4.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晶体在这些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5.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并总结晶体的性质与应用。
五、实验探究(30分钟)1.进行一项与晶体相关的实验,例如晶体的生长实验。
2.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流程和观察的指标,进行实验操作。
3.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4.实验结束后,学生交流实验心得和发现,教师进行总结讲解。
六、反思与拓展(10分钟)1.教师与学生共同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成果,梳理重点内容和难点,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拓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晶体的类型和性质单元总结1.四种基本晶体类型物理性质熔化时的变化代表物分类晶体质点间作用力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混合型晶体要求:物理性质应从熔、沸点、硬度、导电性等方面展开并回答。
熔化时的变化应从化学键或分子间作用力的破坏,以及破坏后成为的粒子来回答。
代表物应从物质的分类来回答,不能回答一些具体的物质。
2.四种基本晶体类型的判断方法(1)从概念,物质分类上看,由__________组成,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强烈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晶体为金属晶体。
构成晶体质点为_________,这些质点间通过_________间作用力,而形成的晶体为分子晶体。
共价化合物一般为_________晶体,但SiO2、SiC为_________晶体;离子化合物一定为_________晶体(2)由晶体的物理性质来看①根据导电性,一般地:熔融或固态时都不导电的是_________晶体或_________晶体,熔融或固态都能导电的为_________晶体;固态时不导电,熔化或溶于水时能导电的一般为 _________晶体;液态、固态、熔融都不能导电,但溶于水后能导电的晶体是_________晶体。
一种称为过渡型或混合型晶体是_________,该晶体_________导电②根据机械性能:具有高硬度,质脆的为_________晶体,较硬且脆的为_________晶体,硬度较差但较脆的为 _________晶体,有延展性的为_________晶体。
③根据熔、沸点:_________晶体与_________晶体高于 _________晶体。
_________晶体熔沸点有的高,有的低。
3.典型晶体的粒子数物质晶型重复单位几何形状粒子数NaCl 每个Cl-周围与它最近等距的Na+有______个CsCl 立方体每个Cs+(Cl-)等距的Cl-(Cs+)有______个金刚石最小环上有______个C原子石墨每个六边形独占______个C原子SiO2硅氧四面体最小环上有______个原子224.四种晶体熔、沸点对比规律①离子晶体:结构相似且化学式中各离子个数比相同的离子晶体中,离子半径小(或阴、阳离子半径之和越小的),键能越强的熔、沸点就越高。
如NaCl、 NaBr、Nal;NaCl、KCl、RbCl等的熔、沸点依次降低。
离子所带电荷大的熔点较高。
如:MgO熔点高于 NaCl②分子晶体:在组成结构均相似的分子晶体中,式量大的分子间作用力就大熔点也高。
如:F2、Cl2、 Br2、I2和HCl、HBr、HI等均随式量增大。
熔、沸点升高。
但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有氢键存在熔、沸点较高。
③原子晶体:在原子晶体中,只要成键原子半径小,键能大的,熔点就高。
如金刚石、金刚砂(碳化硅)、晶体硅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④金属晶体:在元素周期表中,主族数越大,金属原子半径越小,其熔、沸点也就越高。
如ⅢA的Al,ⅡA的Mg,IA的Na,熔、沸点就依次降低。
而在同一主族中,金属原子半径越小的,其熔沸点越高。
第一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A.C2H2 B.Na2O2C.(NH4)2S D.CaC22.下列物质的熔、沸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 ( )A.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B.Cl4>CBr4>CCl4>CH4C.MgO>H20>02>N2D.金刚石>生铁>纯铁>钠3.有下列两组命题A组B组Ⅰ.H—I键键能大于H—Cl键键能①HI比HCI稳定Ⅱ.H—I键键能小于H—C1键键能②HCl比HI稳定Ⅲ.HI分子间作用力大于HCl分子间作用力③HI沸点比HCl高Ⅳ.HI分子间作用力小于HCl分子间作用力④HI沸点比HCl低B组中命题正确,且能用A组命题加以正确解释的是A.Ⅰ① B.Ⅱ②C.Ⅲ③ D.Ⅳ④4.据报道,科研人员应用电子计算机模拟出类似C60的物质N60,试推测出该物质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N60易溶于水B.稳定性,N60<N2C.等物质的量分解吸收的热量N60>N2D.熔点N60<N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A.124 g P4含有p—P键的个数为4NAB.12 g石墨中含有C—C键的个数为1.5N AC.12 g金刚石中含有C—C键的个数为2N AD.60gSi02中含Si—O键的个数为2N A6.某固体仅由一种元素组成,其密度为5g·cm-3。
用 x射线研究该固体的结构表明:在棱长为1×10-7cm的立方体中含有20个原子,则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最接近 ( ) A.32 B.65 C.120 D.1507.下列每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所克服的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 ( )A,食盐和蔗糖熔化B.钠和硫熔化C.碘和干冰升华D.二氧化硅和氧化钠熔化8,下列化学式能真实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是( )A.NaOH B.S03C.CsCl D.Si029.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就一定是离子晶体B.离子晶体中一定含金属阳离子C.在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都形成8电子结构D.分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钵熔点低10.由钠和氧组成的某种离子晶体中阴离子只有02-和O22-(过氧离子)。
在此晶体中氧元素和钠元质量之比是48:92,其中O2-和O2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2:1B 1:1C 1:2D 1:311.下列数据是对应物质的熔点( )Na2O NaCl AlF3AlCl3920 801 1291 190BCl3Al2O3CO2SiO2-107 2073 -57 1723据此做出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铝的化合物的晶体中有的是离子晶体B.表中只有BCl3和干冰是分子晶体C.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类型的晶体D.不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相同类型的晶体12.非整数比化合物Fe0.95O具有NaCl晶体结构,由于n(Fe)∶n(O)<1,所以晶体结构存在缺陷,在Fe0.95O中+3价Fe总铁量的 ( )A.10% B.85%C.10.5% D.89.5%13,在40GPa高压下,用激光器加热到1 800 K时,人们成功制得了原子晶体干冰,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原子晶体干冰有很高的熔、沸点,有很大的硬度B.原子晶体干冰易气化,可用作致冷剂C.原子晶体干冰硬度大,可用于耐磨材料D.每摩原子晶体干冰中含2mol C—O键14.已知NaCl 的摩尔质量为58.5 g ·mol ,食盐晶体的密度为ρg ·cm ,若下图中Na+与最邻近的Cl -的核间距离为a cm ,那么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可表示为 ( ) A.3117a ρ B.3A MN aC. 3234a ρD. 358.52a ρ 15.下列叙途中肯定正确的是 ( )A .在离子晶体中不可能存在非极性键B .在共价化合物的分子晶体中不可能存在离子键C .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 .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晶体一定是原子晶体16.参考14题图,若已知晶体中最近的Na +与C1-核间距离为a cm ,氯化钠的式量为M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NaCl 晶体的密度(单位:g ·cm -3)A. 38A M N aB. 38AMa N C. 32A M N a D. 3A M N a 17.组成晶体的质点(分子、原子、离子)以确定的位置在空间作有规则排列,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空间格子,称为晶格,晶格中能代表晶体结构特征的最小重复单位称为晶胞。
在冰晶石(Na 3AlF 6)晶胞中,AlF 63-占据的位置相当于NaCl 晶胞中C1-占据的位置,则冰晶石晶胞中含有的原子数与食盐晶胞中含有的原子数之比为 ( ) A .2:1 B .3:2 C .5:2 D .5:118.下列各项所述的数字不是6的是 ( )A .在NaCl 晶体中,与一个Na+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Cl-的个数B .在金刚石晶体中,最小的环上的碳原子个数C .在二氧化硅晶体中,最小的环上的原子个数D .在石墨晶体的片层结构中,最小的环上的碳原子个数19.最近发现一种由钛(Ti)原子和碳原子构成的气态团簇分子,分子模型如右图所示,顶角和面心的原子是钛原子,棱的中心和体心的原子是碳原子,它的化学式是 ( )A .TiCB .Ti 2C 3 C .Ti 14C 13D .Ti 4C 720.科学家最近又发现了一种新能源——“可燃冰”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与水分子的结晶水合物(CH 4·nH 20)。
其形成:埋于海底地层深处的大量有机质在缺氧环境中,厌氧性细菌把有机质分解,最后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石油气),其中许多天然气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与高压下形成了类似冰的透明晶体,这就是“可燃冰”。
又知甲烷同C02一样也是温室气体。
这种可燃冰的晶体类型是 ( )A .离子晶体B .分子晶体C .原子晶体D .金属晶体 二、填空题21.(1)石英晶体的平面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实际上是立体网状结构,其中硅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SiO 44-离子结构可用图表示Si OO OO,在聚硅酸根离子Si 2O 76-中只有硅氧键,它的结构应是_____________22.金晶体是面心立方体,立方体的每个面5个金原子紧密堆砌(如图其余各面省略),金原子半径为1.44×10-10m ,求(1)金晶体中最小的一个立方体含有__________个金属原子。
(2)金的密度为_________g ·cm -3。
2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手段越来越多,测定精确度也越来越高。
现有一简单可行的测定方法,具体步骤如下:①将固体食盐研细,干燥后,准确称取m g NaCl 固体并转移到定容仪器A 中 ②用滴定管向仪器A 中加苯,并不断振荡,继续加苯至A 仪器的刻度线,计算出NaCl 固体的体积为V mL 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中A 仪器最好用 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能否用胶头滴管代替步骤②中的滴定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能否用水代替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已知NaCl 晶胞的结构如图所示,经X 射线衍射测得晶胞中最邻近的Na +和C1-平均距离为acm ,则利用上述方法测得的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表达式为N A =_____________。
(5)纳米材料的表面原子占总原子数的比例极大,这是它具有许多特殊性质的原因,假设某氯化钠纳米颗粒的大小和形状恰好等于氯化钠晶胞的大小和形状,则这种纳米颗粒的表面原子占总原子数的百分比为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