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之书与人 (下)
晏子春秋
05
5.22 晏子 之鲁进食有 豚亡二肩不 求其人
5.24 晏子之 1
晋睹齐累越石 父解左骖赎之 与归
5.25 晏子之 2
御感妻言而自 抑损晏子荐以 〔为〕大夫
3 5.26 泯子午
见晏子晏子恨 不尽其意
4 5.27 晏子乞
北郭骚米以养 母骚杀身以明 晏子之贤
5 5.28 景公欲
见高〔纠〕晏 子辞以禄仕之 臣
而狱多欲托晏 子晏子谏
2.2 景公欲杀 2
犯所爱之槐者 晏子谏
3 2.3 景公逐得
斩竹者囚之晏 子谏
4 2.4 景公以抟
治之兵未成功 将杀之晏子谏
5 2.5 景公冬起
大台之役晏子 谏
2.6 景公为长庲欲 美之晏子谏
2.7 景公为邹之长 涂晏子谏
2.8 景公春夏游猎 兴役晏子谏
2.9 景公猎休坐地 晏子席而谏
4.21 叔向问处乱世 其行正曲晏子对以民 为本
4.22 叔向问 1
意孰为高行孰 为厚晏子对以 爱民乐民
4.23 叔向问 2
啬吝爱之于行 何如晏子对以 啬者君子之道
3 4.24 叔向问
君子之大义何 若晏子对以尊 贤退不肖
4 4.25 叔向问
傲世乐业能行 道乎晏子对以 狂惑也
5 4.26 叔向问
人何若则荣晏 子对以事君亲 忠孝
6.28 晏子 老辞邑景公 不许致车一 乘而后止
06
6.30 晏子 病将死凿楹 纳书命子壮 而示之
05
6.29 晏子 病将死妻问 所欲言云毋 变尔俗
7.2 景公置酒泰山 四望而泣晏子谏
7.1 景公饮酒命晏 子去礼晏子谏
7.3 景公梦见彗星 使人占之晏子谏
7.4 景公问古而无 死其乐若何晏子谏
宴婴论季世文言文翻译
宴婴论季世文言文翻译1. 晏婴论季世翻译晏婴论季世选自《左传》齐侯派晏婴到晋国,请求再送女子作晋侯的继室。
…… 齐侯使晏婴请继室于晋。
…… 已经订婚之后,晏子接受宾享之礼,叔向跟晏子一同参加宴会,互相交谈。
叔向说:“齐国将怎么样呢?”晏子说:“这是末世了,我不知道该怎样说好。
齐国恐怕要变为陈氏的天下了。
国君抛弃了他的百姓,使百姓归附陈氏。
齐国旧有四种量器:豆、区、釜、钟。
四升为一豆,(四豆为一区,四区为一釜)各量本身的四倍。
以达到釜,十釜就成为一钟。
陈氏的三种量器都在齐旧量的基础加上一(五升为豆,五豆为区,五区为釜),于是钟也就相应地增大了。
陈氏用私家大量器借出粮食,却用齐公室的小量器收回。
把山上的木材运到市上去卖,并不比山里的贵;鱼盐蜃蛤运到城里去卖,也不比海上贵。
老百姓把他们自己劳动所得分成三分,其中两分要交给公室,而自己的衣食只占一分。
公室搜刮来的财物都腐朽和被虫子蛀了,可是连三老这样的乡官都受冻挨饿,都城的许多市集上,鞋子便宜,假脚昂贵。
百姓有痛苦,陈氏就去慰问关切他们,百姓爱陈氏如同父母,归附他如同流水。
想要陈氏不获得民众,将怎样免得了呢?陈氏的祖先箕伯、直柄、虞遂、伯戏,恐怕正要辅助陈氏夺取齐国天下,他们已经在齐国了。
既成昏,晏子受礼,叔向从之宴,相与语。
叔向曰:“齐其何如?”晏子曰:“此季世也,吾弗知。
齐其为陈氏矣。
公弃其民,而归于陈氏。
齐旧四量:豆、区、釜、钟。
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于釜,釜十则钟。
陈氏三量,皆登一焉,钟乃大矣。
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
山木如市?弗加于山,鱼盐蜃蛤,弗加于海。
民参其力,二入于公,而衣食其一。
公聚朽蠹,而三老冻馁,国之诸市,屦贱踊贵。
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欲无获民,将焉辟之?箕伯、直柄、虞遂、伯戏,其相胡公大姬,已在齐矣。
” 叔向说:“是这样的。
即使我们公室,现在也是末世了。
国君驾戎车的马不驾车,国卿不掌握军队;戎车左右没有好人才,军队没有好官长。
【初中文言文阅读】“司马迁读《晏子春秋》”阅读答案
【初中文言文阅读】“司马迁读《晏子春秋》”阅读答案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
(10分)司马迁读《晏子春秋》,高之,而莫知其所以为书。
或曰:晏子为之,而人接焉;或曰:晏子之后为之。
皆非也吾疑其墨子之徒有齐人者为之墨好俭阅读材料,完成20?22问题(10分)司马迁读了《晏子春秋》,这本书读得太高了,没人知道它为什么是一本书。
或者:晏紫做到了,但是人们收到了晏紫;或者:在晏子之后。
我怀疑墨子的作品只是齐人的作品。
他善于节俭。
晏子以节俭著称。
墨子的弟子们尊重他的作品,并将提升视为自己的技能。
它的大多数目的都是相同的,普遍的爱,非音乐,节俭的使用,非厚葬和长期的哀悼,这些都源于墨子。
人们常说墨子听了他的话,就叫它“白”字。
(选自柳宗元的《晏子春秋辨》,附节选)20.斜杠“/”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5地点(5)分)21晏子名,春秋时齐国人。
(1分)22.柳宗元认为《晏子春秋》的作者是谁?并简要概述其理由。
(4(分钟)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二十皆非也/我怀疑墨子的作品只是齐人的作品/墨好俭/晏子以节俭著称/故墨子之徒尊其事/以仰卧起坐为己任者(共5人)分,1地点1分)21(晏)婴(共1(分钟)22.作者:齐国墨子弟子。
原因:①墨子门徒尊晏子以抬高墨家学说;②书中的思想大多来自墨子;③书中有多处墨子称道晏子的记载(共4要点。
作者1分,理由每点1(分钟)。
金壶丹书《晏子春秋》阅读答案附翻译
金壶丹书(《晏子春秋》阅读答案附翻译金壶丹书(《晏子春秋》阅读答案附翻译「篇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
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
”公曰:“可。
”于是召而数之公前。
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我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
数烛邹罪毕,请杀之。
”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 (《晏子春秋•晏子谏杀烛邹》)【注释】①弋:捕鸟。
②烛邹:人名。
齐国的一个官员。
9.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①臣之妻私臣( ▲ ) ②王之蔽甚矣( ▲ )③是罪一也( ▲ ) ④数烛邹罪毕( ▲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①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分)②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2分)11.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说明了什么问题?(1分)12. 从劝谏目的和劝谏方法看,两篇文章有何差异?(4分)参考答案:9.私:偏爱蔽:受蒙蔽是:这毕:尽完10.(1)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受下等奖赏(“谤讥”“闻”译错1个扣1分)。
(2)让诸侯们听说了这件事,认为我们的`君主重视禽鸟而轻视人。
(“重”“轻”译错1个扣1分)11.说明在此之前,齐国的朝政等方面确实存在着很多的弊端。
《晏子春秋》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
《晏子春秋》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以下是作者整理的《晏子春秋》阅读题答案及原文翻译(共含10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晏子春秋原文翻译晏子春秋原文翻译一、《晏子使楚》原文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
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
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yì)王。
王曰:“缚者曷(hé)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注释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晏子,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和外交家。
习辞:善于辞令,很会说话。
何以也:用什么方法呢?楚王闻之,之:代词:这个消息。
吾欲辱之,之,代词:指晏子。
酒酣:喝酒喝得正高兴时。
为:于。
何坐:犯了什么罪。
坐,犯……罪。
使:出使,被派遣前往别国。
后面的两个使字,一个作名词即使者,一个作动词即委派。
短:长短,这里是人的身材矮小的意思。
延:作动词用,就是请的意思。
傧者:傧,音宾。
傧者,就是专门办理迎接招待宾客的人。
临淄:淄,音资。
临淄,地名,古代齐国的都城,在现今山东省。
闾:音驴,古代的社会组织单位,二十五户人家编为一闾。
关于友谊的典故古文
关于友谊的典故古文1. 有关朋友的文言文故事一、管鲍之交(《史记·管晏列传》)吴是一个杰出的人。
不要经常用包书的牙齿游泳;包书知道他的才能。
管仲很穷,经常欺骗宝叔,宝叔终于和他好上了,但他并不以为意。
而包书的儿子是白,管仲的儿子是龚自久。
小白立桓公,公子久死,管仲下狱。
宝叔入关中。
钟在用,在和。
齐桓公为霸,九王侯,一匡天下,关中之计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⒁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 ,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二、伯牙绝弦(《吕氏春秋》)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 关于友谊的典故古文搜神记卷十一范式张劭汉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
一名泛。
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游太学。
后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
”乃共克期日。
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耶?”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
”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
”至期果到。
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后元伯寝疾甚笃,同郡郅君章、殷子徵晨夜省视之。
元伯临终,叹曰:“恨不见我死友。
”子徵曰:“吾与君章,尽心于子,是非死友,复欲谁求?”元伯曰:“若二子者,吾生友耳;山阳范巨卿,所谓死友也。
”寻而卒。
式忽梦见元伯,玄冕乘缨,屣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
读书心得——论《晏子春秋》对“晏子”思想的三重阐释
读书心得——论《晏子春秋》对“晏子”思想的三重阐释世人研究晏子其人及其思想,常会结合《晏子春秋》中的内容,但该书中多有淆乱人物年代、乖悖史书记载或情节叙事重复的作品,说明其中有后人托名而创作的成分。
我们将《晏子春秋》中依托晏子而虚构的故事称为拟托文。
所谓拟托,乃是托名真实人物而虚构其言辞、编造其故事的文本作品。
《晏子春秋》的拟托特征使此书并非记述历史存在过的晏子本人,而是在模仿、利用晏子故事进行创作。
《晏子春秋》200多则故事中,有100余篇拟托文,约占全书一半之数,所以,《晏子春秋》所展现的多是经过“改良”的晏子思想,与晏子本人若即若离。
书中含有虚构成分,故书中所叙内容与晏子真实思想应当互有所别;但是,这些虚构故事又大致遵循了晏子的生平行迹及交游人物,因而它们与晏子亦有所关联。
关于《晏子春秋》所体现的思想问题,前贤多有所论争,主要有儒家、墨家、非儒非墨、亦儒亦墨等四种说法。
《汉书·艺文志》列“《晏子》八篇”入儒家,《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同;唐代柳宗元提出此书多具墨家思想,当归于墨家,其后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马端临《文献通考》亦从此说;清代洪亮吉以为此书“不可云墨家”,亦“与儒者背驰”,应当“自成一家”;张纯一论说《晏子春秋》“三儒七墨”,“综核晏子之行,合儒者十三四,合墨者十六七”。
前贤对《晏子春秋》论说纷纭的情况正可发现其书思想的复杂内涵。
近世学界的研究或单一探讨此书所含政治、经济、哲学、社会等方面的思想,如《〈晏子春秋〉的性质思想和艺术》一文论及书中的哲学与政治思想、《“管晏”社会保障思想探究》论及《晏子春秋》中记述的社会保障思想等;或集中于该书与某一诸子学派思想间的渊源关系,如《论〈晏子春秋〉与墨家思想的关系》)。
此不一一分析,足见相关研究尚有未尽之处。
本文拟就《晏子春秋》中的拟托作品,考察此书假托晏子之名对儒、墨、纵横学派思想的阐释情况,厘清书中“晏子”思想的复杂类属,以期作出更为系统、更加客观的论析与认识。
高二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含答案解析)
高二语文期末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思想的方式冯友兰人们开始读中国哲学著作时,第一个印象也许是,这些言论和文章都很简短,没有联系。
打开《论语》,你会看到每章只有寥寥数语,而且上下章几乎没有任何联系。
打开《老子》,你会看到全书只约有五千字,不长于杂志上的一篇文章。
可是从中却能见到老子哲学的全体。
习惯于精密推理和详细论证的学生,要了解这些中国哲学到底在说什么,简直感到茫然。
他会倾向于认为,这些思想本身就是没有内部联系吧。
如果当真如此,那还有什么中国哲学?因为没有联系的思想是不值得名为哲学的。
可以这么说:中国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表面上的联系,是由于这些言论、文章都不是正式的哲学著作。
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
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
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
其他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
所以过去没有职业哲学家,非职业哲学家也就不必有正式的哲学著作。
在中国,没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比有正式的哲学著作的哲学家多得多。
若想研究这些人的哲学,只有看他们的语录或写给学生、朋友的信。
这些信写于他一生的各个时期,语录也不只是一人所记,所以它们不相联系,甚至互相矛盾,这是可以预料的。
以上所说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哲学家的言论、文章没有联系,还不能解释它们为什么简短。
有些哲学著作,像孟子的和荀子的,还是有系统的推理和论证。
但是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它们还是不够明晰。
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惯于用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
《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庄子》各篇大都充满比喻例证。
这是很明显的。
但是,甚至在上面提到的孟子、荀子著作,与西方哲学著作相比,还是有过多的名言隽语、比喻例证。
名言隽语一定很简短,比喻例证一定无联系。
因而名言隽语、比喻例证就不够明晰。
它们明晰不足而暗示有余,前者从后者得到补偿。
人际交往国学书籍
人际交往国学书籍
人际交往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而国学经典中也蕴含了许多关于人际交往的智慧。
以下是一些值得推荐的人际交往国学书籍:
1.《论语》——这是一本关于人际关系的经典读物,其中有许多关于如何与他人相处的智慧。
2.《道德经》——这本书中有许多关于如何维持人际关系的智慧,例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3.《孟子》——这本书中有许多关于如何与他人相处的智慧,例如“仁者爱人,让人爱己”。
4.《晏子春秋》——这本书中有许多关于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智慧,例如“善始者,必善终”。
5.《大学》——这本书中有许多关于如何维持人际关系的智慧,例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些国学经典都蕴含着与人际交往有关的智慧,而通过阅读它们,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与他人相处,从而提升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 1 -。
《论语》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论语》⼦⽈:“晏平仲善与⼈交,久⽽敬之。
”⼦⽈:“晏平仲善与⼈交,久⽽敬之。
”晏平仲,晏婴,姬姓(⼀说⼦姓),晏⽒,字仲,谥号为“平”,史称“晏⼦”,夷维(今⼭东省⾼密市)⼈,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长达50余年。
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
其思想和轶事典故多见于《晏⼦春秋》和《史记.管晏列传》。
挨肩接踵、挥汗如⾬、南橘北枳等成语均出⾃晏⼦的故事。
以南橘北枳为例,晏⼦将出使楚国,楚王准备借机羞辱⼀下他。
晏⼦到达楚国,楚王设宴款待晏⼦期间,楚国卫⼠绑着⼀个⼈到楚王⾯前来。
楚王问道:“绑着的是什么⼈?”卫⼠回答说:“他是齐国⼈,犯了偷窃罪。
”楚王看着晏⼦问道:“齐国⼈本来就擅于偷东西的吗?”晏⼦回答道:“我听说淮南的柑橘,⼜⼤⼜甜,种到淮北,就只能结⼜⼩⼜苦的枳,种⼦相似,果实味道却完全不同,这是由于⽔⼟不同的原因。
同样道理,齐国⼈在齐国安居乐业,到了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莫⾮楚国的⽔⼟使百姓善于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圣⼈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讨没趣了。
”本章的译⽂是,孔⼦评价晏⼦说:“晏平仲这个⼈⾮常善于交朋友,相识的越久,别⼈越尊敬他。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引⽤了程颐的话,“⼈交久则敬衰,久⽽能敬,所以为善。
”⼈与⼈交往的时间越长,反⽽越容易忽视彼此之间的尊敬,就会使本来亲密⽆间的朋友慢慢疏远。
孔⼦通过评价晏⼦交友之道,是要教育⼤家,朋友之间相处,相互尊敬是交往的前提,持之以恒的“敬”是友情长久的保证,这才是好的交友之道。
另⼀⽅⾯,为⼈处世发⾃内⼼的尊敬别⼈,是⼀个⼈有教养的外在表现,⽽这种教养深植于⼼的养成,是需要通过不断学习、修习才能实现的。
《晏子春秋》研究综述--兼论《晏子春秋》今后的研究出路
《晏子春秋》研究综述--兼论《晏子春秋》今后的研究出路袁青【摘要】本文从篇数及其学派归属、成书时代及作者、校勘注释、词汇、思想等几个方面对《晏子春秋》进行综述,通过这一综述,我们发现以往的研究中所取得成绩固然很多,但问题也不少。
由于新出土材料的不断面世,以此为契机,我们今后的研究方向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我们认为今后应着重从《晏子春秋》和《左传》等书思想方面的比较、晏婴和《晏子春秋》思想的区分、《晏子春秋》和稷下学派的比较、《晏子春秋》和出土文献、《晏子春秋》在整个先秦思想史中的地位、《晏子春秋》中的论辩术等几个方面作出突破。
【期刊名称】《管子学刊》【年(卷),期】2013(000)003【总页数】10页(P118-127)【关键词】《晏子春秋》;综述;反思;出路【作者】袁青【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哲学系,北京10008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22《晏子春秋》是一部重要的思想文献,围绕着《晏子春秋》,古往今来有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其中所产生的争议也较大。
本文拟从篇数及其学派归属、成书时代及作者、校勘注释、词汇、思想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综述,并反思《晏子春秋》今后的研究出路。
一、《晏子春秋》的篇目及其学派归属问题较早记述《晏子春秋》的是《史记·管晏列传》:“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
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
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史记》明确说《晏子春秋》是晏婴之“著书”,但并未记述《晏子春秋》的卷数、学派归属等问题。
《汉书·艺文志》将《晏子春秋》著录于儒家之首:“《晏子》八篇。
名婴,谥平仲,相齐景公,孔子称善与人交,有《列传》。
”《汉志》载《晏子春秋》八篇,不仅认为晏婴作《晏子春秋》,而且认为它是一部儒家著作。
《隋书·经籍志》子部儒家载:“《晏子春秋》七卷,齐大夫晏婴撰。
”新、旧《唐书·经籍志》载:“《晏子春秋》七卷,晏婴撰。
八年级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八年级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一)2009.03.21【一】晏子之御晏子为齐相,出。
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
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归,其妻请去③。
夫问其故。
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
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
然子之意,自以为足。
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
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
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①御:马夫。
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
④相:担任国相。
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
⑥自下:谦虚。
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
⑧对:回答。
[译文]:晏子担任齐国之相时,有一天出去。
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她丈夫。
她丈夫替国相驾车,坐在伞下,用鞭子抽打着车前的四匹马,趾高气昂,很是神采气昂。
车夫回来后,他妻子要求离婚,车夫问她是什么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满六尺,身为齐相,名闻各国。
今天,我看他出门,智谋深远,态度谦虚。
现在看看你,身高八尺,却做人家的车夫,可是看你的样子,好像还觉得很满足,我因此要求离婚。
”从此之后,她丈夫处处收敛,谦卑多了。
晏子觉得奇怪,就问他怎么回事,车夫据实相告,晏子就推荐他做了大夫。
1.解释下列短语。
(1)意气扬扬:(2)名显诸侯: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3.选出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A.本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
B.本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
用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
4.晏子是古代名相,结合文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选用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答案:1.(1)趾高气扬,得意洋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等;(2)在诸侯各国都有很大的名声。
2.今天我看他出门,虽然志向远大,深谋远虑,却总是显出自己很谦虚的样子。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景公藉重而狱多欲托晏子晏子谏第一景公藉重而狱多,拘者满圄,怨者满朝。
晏子谏,公不听。
公谓晏子曰:“夫狱,国之重官也,愿托之夫子。
”晏子对曰:“君将使婴饬其功乎?则婴有壹妄能书,足以治之矣。
君将使婴饬其意乎?夫民无欲残其家室之生,以奉暴上之僻者,则君使吏比而焚之而已矣。
”景公不说,曰:“饬其功则使壹妄,饬其意则比焚,如是,夫子无所谓能治国乎?”晏子曰:“婴闻与君异。
今夫胡貉戎狄之蓄狗也,多者十有余,寡者五六,然不相害伤。
今束鸡豚妄投之,其折骨决皮,可立得也。
且夫上正其治,下审其论,则贵贱不相逾越。
今君举千钟爵禄,而妄投之于左右,左右争之,甚于胡狗,而公不知也。
寸之管无当,天下不能足之以粟。
今齐国丈夫耕,女子织,夜以接日,不足以奉上,而君侧皆雕文刻镂之观。
此无当之管也,而君终不知。
五尺童子,操寸之烟,天下不能足以薪。
今君之左右,皆操烟之徒,而君终不知。
钟鼓成肆,干戚成舞,虽禹不能禁民之观。
且夫饰民之欲,而严其听,禁其心,圣人所难也,而况夺其财而饥之,劳其力而疲之,常致其苦而严听其狱,痛诛其罪,非婴所知也。
”景公欲杀犯所爱之槐者晏子谏第二景公有所爱槐,令吏谨守之,植木县之,下令曰:“犯槐者刑,伤之者死。
”有不闻令,醉而犯之者,公闻之曰:“是先犯我令。
”使吏拘之,且加罪焉。
其女子往辞晏子之家,托曰:“负廓之民贱妾,请有道于相国,不胜其欲,愿得充数乎下陈。
”晏子闻之,笑曰:“婴其淫于色乎?何为老而见奔?虽然,是必有故。
”令内之。
女子入门,晏子望见之,曰:“怪哉!有深忧。
”进而问焉,曰:“所忧何也?”对曰:“君树槐县令,犯之者刑,伤之者死。
妾父不仁,不闻令,醉而犯之,吏将加罪焉。
妾闻之,明君莅国立政,不损禄,不益刑,又不以私恚害公法,不为禽兽伤人民,不为草木伤禽兽,不为野草伤禾苗。
吾君欲以树木之故,杀妾父,孤妾身,此令行于民而法于国矣。
虽然,妾闻之,勇士不以众彊凌孤独,明惠之君不拂是以行其所欲,此譬之犹自治鱼鳖者也,去其腥臊者而已。
略论晏子及《晏子春秋》
但 是 今 天 ,人 们 对 于 晏 子 的 主 要 活 动 、思 想 及 政 绩 却 知 之 不 确 。 究 其 原 因 ,主 要 有 二 :一 是 今 本 《 子 春 晏
秋 》对 晏 子 事 迹 的 记 述 有 增 饰 的 成 分 ,且 在 长 达 二 千 多
想 及 主 要 政 绩 究 竟 有 哪 些 方 面 ? 今 天 从 经 过 后 人 增 饰 的 《 子 春 秋 》 已 不 易 分 辨 了 。那 么 , 何 认 识 历 史 上 真 实 晏 中 如 的 晏 子 ? 并 依 此 去 确 定 和 辨 别 《 子 春 秋 》有 关 记 述 的 真 晏
周 官 学 向 私 学 过 渡 的 角 度 , 《 子 春 秋 》 书 的 史 学 、 学及 文 学 史 价 值 , 了初 步探 讨 。 对 晏 一 哲 作
关 键词 : 子 ; 绩 ; 晏子 春 秋 》 价 值 晏 政 《 ;
中 图分 类 号 : 2 50 07 K 2 . 4 .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3 2 3 ( 0 2 0 一 o 9 — 0 1 0 - 14 2 0 )3 08 4
称 晏 平 仲 或 晏 平 1 莱 地 夷 维 ( 山 东 高 密 ) , 秋 末 。 今 人 春
生 活 片 断 的 立 传 方 法 , 推 测 还 可 能 与 司 马 迁 的 自 身 因 据
素 有 关 。 司 马 迁 因 谏 劝 武 帝 获 罪 罹 祸 后 , 交 游 无 人 相
救 。 这 一 方 面 使 他 深 感 人 生 知 己 之 难 求 , 子 知 人 之 可 晏
维普资讯 ) 哲 第 2 3卷 第 3期 20 0 2年 6月
J u n lo ab i o lI d sr a h r C le e o r a f Hu i e C a n u ty Te c e s olg
齐鲁历史文化名人
齐鲁历史文化名人1.先秦时期姜太公(生卒年不详)姓姜,名尚,字子牙。
中国商周之际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为西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卓著功勋;同时,他也是春秋战国时代最强大的封国之一——齐国的开国始祖。
姜太公的政治思想和军事谋略,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和军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相传兵书《六韬》为其所作。
管仲齐国贤相管仲(?—前645)名夷吾,字仲,被尊称为“仲父”。
管仲是春秋初期齐国杰出的政治家,他辅佐齐桓公改革内政,振兴经济,富国强兵,使齐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他也是先秦“管仲学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其政治改革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汉书·艺文志》著录《管子》86篇。
晏子(?—前500)名婴,字平仲。
先秦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
他历相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尽忠极谏,机敏善辩,政绩卓著,是继管仲之后,齐国历史上又一位有名的贤相。
《晏子春秋》一书,记述了他的一生言行。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删修鲁史官所记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相传从学弟子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多人。
他大力宣传“仁”的学说,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反对主观臆断和墨守成规,提出“正名”的主张。
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最集中地体现在《论语》这部语录体著作中。
孙武兵学大师孙子孙武(生卒年不详)字长卿。
被尊称为孙子或孙武子,是春秋末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被誉为“兵圣”、“兵学鼻祖”。
著有《孙子兵法》13篇,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兵书,被誉为“兵学圣典”。
左丘明(前556—前451)春秋末期史学家,可称“史坛巨匠”。
工匠始祖鲁班著有史学巨著《春秋左氏传》,这是先秦时代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宏大的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全六卷目录.郁贤皓(打印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全六卷目录.郁贤皓(打印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目录(1-6卷)(郁贤皓)先秦时期歌谣弹歌候人歌蜡辞爻辞一首爻辞三首越人歌宋城者讴易水歌神话夸父逐日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后羿射日诗经关雎卷耳芣莒摽有梅静女新台柏舟载驰硕人氓伯兮黍离君子于役将仲子褰裳溱洧硕鼠蒹葭无衣月出七月鸱鹗东山采薇正月苕之华生民玄鸟尚书盘庚无逸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曹刿论战宫之奇谏假道城濮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秦晋殽之战章之战国语邵公谏厉王弭谤骊姬谮杀太子申生叔向贺贫战国策苏秦以连横说秦王司马错论伐蜀范睢说秦王邹忌讽齐王纳谏冯谖客孟尝君赵威后问齐使庄辛谏楚襄王鲁仲连义不帝秦触龙说赵太后唐且不辱使命郭隗说燕昭王求士乐毅报燕王书荆轲刺秦王论语侍坐章季氏将伐颛臾章楚狂接舆等三章墨子非攻(上)公输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不动心章大丈夫章舍生取义章庄子秋水荀子劝学篇成相(节选)赋篇韩非子五蠹(节选)晏子春秋晏子使楚吕氏春秋察今寓言庖丁解牛浑沌之死攘鸡涓蜀梁滥竽充数郢书燕说郑人买履自相矛盾丁氏穿井屈原离骚湘君湘夫人山鬼国殇天问(节选)涉橘颂宋玉九辩(节选)秦汉文学一、辞赋贾谊鹏鸟赋枚乘七发(节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张衡归田赋赵壹刺世疾邪赋祢衡鹦鹉赋二、诗歌刘邦大风歌刘彻秋风辞梁鸿五噫歌张衡四愁诗辛延年羽林郎宋子侯汉乐府战城南有所思上邪陌上桑东门行孤儿行十五从军征上山采蘼芜饮马长城窟行相逢行平陵东江南白头吟焦仲卿妻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生年不满百客从远方来古诗四首李陵与苏武诗苏武诗(选二)步出城东门三、散文李斯谏逐客书贾谊过秦论(上)论积贮疏晁错论贵粟疏司马迂项羽本纪(节选)留侯世家魏公子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刺客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李将军列传桓宽本议班固苏武传杨恽传王符本政魏晋南北朝文学一、辞赋王粲登楼赋曹植洛神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鲍照芜城赋江淹别赋庾信小园赋哀江南赋序二、诗歌曹操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神龟虽寿)王粲七哀诗刘桢赠从弟蔡琰悲愤诗曹丕燕歌行(选一)曹植名都篇美女篇七哀杂诗(选二)远游篇赠白马王彪咏怀(选三)潘岳悼亡诗(选一)陆机猛虎行左思咏史(选四)招隐(选一)王赞杂诗刘琨扶风歌郭璞游仙诗(选二)陶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杂诗十二首(选一)拟古九首(选一)读《山海经》(选一)咏贫士七首(选一)挽歌诗(选一)归园田居(选一)饮酒(选一)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夜宿石门诗陆凯赠范晔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拟行路难(选二)沈约别范安成孔稚硅游太平山江淹古意报袁功曹范云之零陵郡次新亭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谢眺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晚登三山还望京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版桥玉阶怨王孙游萧衍东飞伯劳歌吴均主人池前鹤山中杂诗(选一)何逊四、小说唐朝文学一、诗杨素赠薛番州(选一)薛道衡人日思归杨广春江花月夜(选一)侯夫人春日看梅(选一)虞世南蝉魏徵述怀王绩野望王梵志吾富有钱时骆宾王在狱咏蝉于易水送人一绝卢照邻长安古意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山中杨炯从军行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苏味道正月十五夜沈佺期杂诗古意呈补阙乔知之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渡汉江陈子昂感遇(选一)登幽州台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王湾次北固山下贺知章咏柳回乡偶书(选一)张九龄感遇(选一)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夏日南亭怀辛大夜归鹿门歌过故人庄临洞庭崔颢黄鹤楼李颀古从军行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王昌龄从军行(选二)出塞(选一)闺怨高适燕歌行并序封丘县王维渭川田家观猎使至塞上汉江临泛终南山山居秋暝鸟鸣涧鹿柴竹里馆送元二使安西李白古风(选三)蜀道难乌栖曲行路难(选一)将进酒长干行塞下曲(选一)清平调三首玉阶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梦游天姥吟留别江夏别宋之悌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月下独酌(选一)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选一)春夜洛城闻笛早发白帝城秋登宣城谢脁北楼登金陵凤凰台哭晁卿衡杜甫望岳房兵曹胡马诗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兵车行醉时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月夜石壕吏蜀相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登高登岳阳楼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逢入京使张继枫桥夜泊元结舂陵行并序钱起省试湘灵鼓瑟刘长卿送李中丞之襄州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滁州西涧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李端拜新月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选二)韩佺寒食李益江南曲夜上受降城闻笛游子吟张籍野老歌秋思王建羽林行新嫁娘词(选一)韩愈山石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听颖师弹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白居易长恨歌轻肥买花卖炭翁琵琶行并序钱塘湖春行问刘十九元稹连昌宫词刘禹锡竹枝词(选一)西塞山怀古石头城乌衣巷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江雪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李贺李凭箜篌引老夫采玉歌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杜牧江南春绝句泊秦淮赤壁山行九日齐山登高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安定城楼马嵬(选一)瑶池蝉夜雨寄北南朝隋宫乐游原贾生嫦娥锦瑟商山早行经五丈原罗隐魏城逢故人皮日休橡媪叹韦庄台城聂夷中咏田家郑谷旅寓洛南村舍秦韬玉贫女二、文魏徵论时政第二疏王绩答刺史杜之松书王勃滕王阁诗序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王维山中答裴秀才迪书李白与韩荆州书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泽畔吟序伐樱桃树赋并序李华吊古战场文元结右溪记独孤及吴季子札论权德舆两汉辨亡论韩愈原道原毁杂说(选一)师说进学解张中丞传后叙送孟东野序送李愿归盘谷序送董邵南序祭十二郎文柳子厚墓志铭祭鳄鱼文论佛骨表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捕蛇者说种树郭橐驼传童区寄传三戒并序送薛存义序始得西山宴游记钴脁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与李翰林建书刘禹锡讯脁杜牧阿房宫赋孙樵书褒城驿壁书何易于皮日休读枟司马法枠陆龟蒙野庙碑三、传奇沈既济任氏传蒋防霍小玉传白行简李娃传杜光庭虬髯客传四、词李白忆秦娥(箫声咽)张志和渔父(西塞山边)敦煌曲子词鹊踏枝(叵耐灵鹊)戴叔伦转应曲(边草)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温庭筠菩萨蛮梦江南(梳洗罢)梦江南(千万恨)更漏子(玉炉香)韦庄天仙子思帝乡(春日游)皇甫松采莲子(船动湖光)梦江南(兰烬落)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鹊踏枝(萧索清秋)李佺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李煜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虞美人(春花秋月)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五、变文舜子变宋朝文学王禹篭畬田词(选三)村行释惠崇访杨云卿淮上别墅魏野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林逋山园小梅二首(选一)杨亿汉武石延年寄尹师鲁梅尧臣陶者鲁山山行书哀东溪欧阳修戏答元珍明妃曲和王介甫作苏舜钦中秋夜吴江亭上对月怀前宰张子野及寄君谟蔡大淮中晚泊犊头邵雍插花吟王安石明妃曲(选一)泊船瓜洲题西太一宫壁(选一)书湖阴先生壁王令暑旱苦热郭祥正金山行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游金山寺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选一)百步洪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晓景汲江煎茶六月二十日夜渡海释道潜东园(选一)孔平仲禾熟(选一)黄庭坚赣上食莲有感登快阁送王郎寄黄簃复和答钱穆父咏猩猩毛笔鄂州南楼书事四首(选一)秦观春日(选一)陈师道示三子绝句(选一)宿齐河张耒海州道中二首怀金陵(选一)劳歌徐俯春日游湖上汪藻即事(选一)吕本中兵乱后自嬉杂诗(选二)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陈与义和张规臣《水墨梅》(选四)春日(选一)登岳阳楼(选一)刘子篻汴京纪事(选三)陆游游山西村剑门道中遇微雨关山月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见城邑人物繁丽,云西凉府也,喜甚,马上作长句,未终篇而觉,乃足成之小园(选二)书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选一)沈园(二首)范成大催租行州桥四时田园杂兴(选十三)萧德藻古梅二首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选一)夏夜追凉小池戏笔(选一)夜宿东渚放歌(选二)初入淮河(选二)林昇题临安邸朱熹春日观书有感二首登多景楼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选三)戴复古频酌淮河水夜宿田家翁卷乡村四月赵师秀薛氏瓜庐刘克庄戊辰即事国殇行方岳春思(选一)文天祥扬子江过零丁洋金陵驿(选一)汪元量醉歌(选二)湖州歌(选三)林景熙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阅之有感谢翱书文山卷后萧瑟瑟讽谏歌宇文虚中又和九日霫川道中元好问论诗(选二)岐阳(选一)外家南寺二、词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苏幕遮(碧云天)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雨霖铃(寒蝉凄切) 定风波(自春来)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木兰花(龙头舴艋吴儿竞)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欧阳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时)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王观卜算子(水是眼波横)孙浩然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苏轼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浣溪沙五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念奴娇(大江东去)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鹊桥仙(纤云弄巧)贺铸古捣练子(选五)周邦彦西河(佳丽地)兰陵王(柳阴直)六丑(正单衣试酒)朱敦儒鹧鸪天(我是清都山水郎)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永遇乐(落日熔金)声声慢(寻寻觅觅)陈与义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张元干贺新郎(梦绕神州路)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陆游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清平乐(茅檐低小)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沁园春(叠嶂西驰)贺新郎(绿树听鹈篖)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西江月(醉里且贪欢笑)永遇乐(千古江山)南乡子(何处望神州)刘过沁园春(斗酒彘肩)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史达祖双双燕(过春社了)刘克庄玉楼春(年年跃马长安市)满江红(金甲雕戈)吴文英八声甘州(渺空烟四远)齐天乐(三千年事残鸦外)刘辰翁六州歌头(向来人道)周密闻鹊喜(天水碧)一萼红(步深幽)文天祥满江红(试问琵琶)王沂孙齐天乐(一襟余恨宫魂断)蒋捷贺新郎(深阁帘垂绣)贺新郎(渺渺啼鸦了)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张炎高阳台(接叶巢莺)壶中天(扬舲万里)无名氏九张机无名氏御街行(霜风渐紧寒侵被)三、文王禹篭待漏院记黄州新建小竹楼记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朋党论醉翁亭记秋声赋祭石曼卿文泷冈阡表苏洵六国曾巩墨池记《战国策》目录序周敦颐爱莲说司马光谏院题名记赤壁之战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读《孟尝君传》苏轼留侯论超然台记日喻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赤壁赋后赤壁赋记承天夜游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黄州快哉亭记晁补之新城游北山记汪藻皇太后告天下手书李清照《金石录》后序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书陆游跋李庄简公家书范成大峨眉山行纪陈亮中兴论叶適《播芳集》序朱熹百丈山记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谢翱登西台恸哭记元好问送秦中诸人引四、小说洪迈王朝议无名氏碾玉观音元代文学一、诗歌刘因白沟岳鄂王墓虞集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诸子侄挽文山丞相萨都剌上京即事(选二)王冕墨梅杨维桢庐山瀑布谣并序二、杂剧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救风尘(第三折)单刀会(第四折)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第四本第三折)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三折)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王和卿〔仙吕·醉中天〕(咏大蝴蝶)关汉卿小令〔南吕·四块玉〕(别情)套数〔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白朴〔双调·沉醉东风〕(渔父)马致远小令〔越调·天净沙〕(秋思)套数〔双调·夜行船〕(秋思)张养浩〔双调·水仙子〕(隐逸)〔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郑光祖〔双调·蟾宫曲〕(梦中作)乔吉〔双调·水仙子〕(寻梅)张可久小令〔黄钟·人月圆〕(客垂虹)套数〔南吕·一枝花〕(湖上归)明代文学一、诗歌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青丘子歌并序明皇秉烛夜游图于谦咏煤炭杨士奇高邮李东阳寄彭民望唐寅把酒对月歌阊门即事王守仁龙潭夜坐李梦阳秋望汴中元夕(选一)何景明鲥鱼秋江词徐祯卿在武昌作谢榛榆河晓发送谢武选少安犒师固原,因还蜀,会兄葬李攀龙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选二)初春元美席上赠谢茂秦得关字王世贞戚将军赠宝剑歌并序(选一)袁宏道显灵宫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袁中道邺城道中(选一)钟惺三月三日雨中登雨花台谭元春登清凉台陈子龙秋日杂感(选一)渡易水夏完淳细林野哭别云间张煌言甲辰八月辞故里(选一)民歌分离宋濂送东阳马生序阅江楼记刘基卖柑者言方孝孺越巫杨士奇游东山记薛瑄猫说马中锡中山狼传王守仁瘗旅文归有光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寒花葬志唐顺之任光禄竹溪记王世贞题海天落照图后宗臣报刘一丈书茅坤《韩文公文钞》引李贽童心说袁宏道满井游记袁中道西山十记·记八钟惺浣花溪记谭元春三游乌龙潭记徐弘祖游黄山日记(后) 魏学蕕核舟记张岱柳敬亭说书湖心亭看雪张溥五人墓碑记张煌言奇零草序夏完淳狱中上母书三、小说瞿佑金凤钗记冯梦龙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罗贯中三国演义(存目) 施耐庵水浒传(存目)四、戏曲李开先宝剑记(林冲夜奔)汤显祖牡丹亭(闺塾)牡丹亭(惊梦)五、散曲王九思〔越调·寨儿令〕(夏日即事)王磐〔中吕·朝天子〕(咏喇叭)康海〔中吕·满庭芳〕(华山)陈铎〔双调·水仙子〕(瓦匠)〔北正宫·小梁州〕(闺情)冯惟敏〔北双调·折桂令〕(刈谷有感)〔南中吕·驻云飞〕(秋日偶成)薛论道〔北中吕·朝天子〕(不平)(选二)施绍莘小令〔南仙吕入双调·玉抱肚〕(小园)套数〔南仙吕入双调·步步娇〕(泖上新居)(附跋)清代文学一、诗歌钱谦益金陵秋兴八首次草堂韵,己亥七月初一作(选一)吴伟业圆圆曲悲歌赠吴季子过淮阴有感(选一)顾炎武精卫又酬傅处士次韵(选一)雨中至华下王山史家友人来坐中,口占二绝(选一)吴嘉纪临场歌绝句内人生日卖书祀母朱彝尊度大庾岭云中至日玉带生歌并序屈大均读陈胜传摄山秋夕作云州秋望雷阳曲(选一)王士祯再过露筋祠秦淮杂诗(选二)真州绝句(选二)冶春绝句(选二)查慎行初入黔境,土人皆居悬岩峭壁间,缘梯上下,与猿猱无异,睹之心恻,而作是诗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中秋夜洞庭对月歌青溪口号(选二)郑燮江晴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竹石袁枚同金十一沛恩游栖霞寺望桂林诸山雨中过湖州马嵬(选一)鸡蒋士铨岁暮到家题王石谷画册(选一)湖上晚归赵翼生事论诗(选一)后园居诗黎简村饮四更(选一)小园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都门秋思(选一)后观潮行圈虎行张向陶芦沟出栈(选一)二、词释正岩点绛唇(来往烟波)吴伟业贺新郎(万事催华发)陈维崧点绛唇(情髻离离)好事近(分手柳花天)风入松(炎炎火镜正烧空)贺新郎(战舰排江口)贺新郎(古碣穿云罅)曹贞吉满庭芳(太华垂旒)顾贞观金缕曲二首(季子平安否)(我亦飘零久)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黄景仁贺新郎(何事催人老)张惠言木兰花慢(尽飘零尽了)三、戏曲李玉清忠谱(闹诏)李渔风筝误(诧美)洪昇长生殿(惊变)长生殿(弹词)孔尚任桃花扇(却奁)桃花扇(沉江)方成培雷峰塔(断桥)四、散文彭士望九牛坝观輠戏记黄宗羲原君顾炎武复庵记侯方域李姬传周容芋老人传魏禧大铁椎传汪琬送王进士之任扬州序姜宸英奇零草序宋荦游姑苏台记戴名世醉乡记方苞左忠毅公逸事郑燮游江刘大輡游万柳堂记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全祖望梅花岭记袁枚祭妹文钱大昕弈喻姚鼐登泰山记汪中哀盐船文五、小说蒲松龄婴宁胡四娘吴敬梓儒林外史(存目)曹雪芹红楼梦(存目)\近代文学一、诗歌张维屏三元里龚自珍夜坐咏史西郊落花歌己亥杂诗(选四)魏源江南吟(选一)寰海(选一)张际亮传闻(选一)朱琦关将军挽歌姚燮北村妇双鸩篇郑珍春尽日经死哀完末场卷,矮屋无聊,成诗数十韵,揭晓后因续成之贝青乔咄咄吟(选二)金和兰陵女儿行黄遵宪今别离(选一)哀旅顺七月十五夜暑甚,看月达晓陈三立晓抵九江作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选一)丘逢甲春愁谭嗣同狱中题壁梁启超太平洋遇雨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苏曼殊本事诗(选一)柳亚子孤愤二、词邓廷桢迈陂塘(悔残春)陈澧百字令(江流千里)鹧鸪天(劫火何曾燎一尘)朱孝臧乌夜啼(春云深宿虚坛)三、散文龚自珍病梅馆记魏源《海国图志》序梅曾亮游小盘谷记鲁一同关忠节公家传冯桂芬复庄卫生书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谭嗣同仁学(节选)章炳麟《革命军》序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节选)秋瑾普告同胞檄稿林觉民致妻书四、小说老残游记(存目)。
古诗晏子春秋翻译赏析
古诗晏子春秋翻译赏析《晏子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齐国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部历史典籍,用史料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书中记载了很多晏婴劝告君主勤政,不要贪图享乐,以及爱护百姓、任用贤能和虚心纳谏的事例,成为后世人学习的榜样。
晏婴自身也是非常节俭,备受后世统治者崇敬。
《晏子春秋》中有很多生动的情节,表现出晏婴的聪明和机敏,如“晏子使楚”等就在民间广泛流传。
通过具体事例,书中还论证了“和”和“同”两个概念。
晏婴认为对君主的附和是“同”,应该批评。
而敢于向君主提出建议,补充君主不足的才是真正的“和”,才是值得提倡的行为。
这种富有辩证法思想的论述在中国哲学史上成为一大亮点。
《晏子春秋》共8卷,包括内篇6卷(谏上下、问上下、杂上下)不完全真实,外篇2卷,计215章,全部由短篇故事组成。
全书通过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故事,塑造了主人公晏婴和众多陪衬者的形象。
这些故事虽不能完全作信史看待,但多数是有一定根据的,可与《左传》、《国语》、《吕氏春秋》、《论语》等书相互印证,作为反映春秋后期齐国社会历史风貌的史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短篇小说集。
在《晏子春秋》中,晏子的节俭观念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晏子认为,节俭是一个贤人的基本品质,所以,他对那些富贵骄奢,铺张浪费的人或行为从心底里抱有一种反感。
他曾对齐景公的穷奢极欲进行了多次的批评。
他自己则从节俭要求和约束自己。
齐景公多次要给他调整住宅,还趁他出使在外替他建了一座新宅,他都坚决辞谢了。
当齐景公赏赐他车马时,他说:“君使臣临百官之吏,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民,然犹恐其侈靡而不顾其行也;今辂车乘马,君乘之上,而臣亦乘之下,民之无义,侈其衣服饮食而不顾其行者,臣无以禁之。
”(《杂下》)这就是说,他要以节俭作表率,以防百姓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而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和道德败坏。
《晏子春秋》由于其思想非儒非道,所以,自古以来不太被人重视。
但是,深入其中,细心阅读,就会有不少收获。
古诗晏子春秋翻译赏析
古诗晏子春秋翻译赏析古诗晏子春秋翻译赏析《晏子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齐国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部历史典籍,用史料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书中记载了很多晏婴劝告君主勤政,不要贪图享乐,以及爱护百姓、任用贤能和虚心纳谏的事例,成为后世人学习的榜样。
晏婴自身也是非常节俭,备受后世统治者崇敬。
《晏子春秋》中有很多生动的情节,表现出晏婴的聪明和机敏,如“晏子使楚”等就在民间广泛流传。
通过具体事例,书中还论证了“和”和“同”两个概念。
晏婴认为对君主的附和是“同”,应该批评。
而敢于向君主提出建议,补充君主不足的才是真正的“和”,才是值得提倡的行为。
这种富有辩证法思想的论述在中国哲学史上成为一大亮点。
《晏子春秋》共8卷,包括内篇6卷(谏上下、问上下、杂上下)不完全真实,外篇2卷,计215章,全部由短篇故事组成。
全书通过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故事,塑造了主人公晏婴和众多陪衬者的形象。
这些故事虽不能完全作信史看待,但多数是有一定根据的,可与《左传》、《国语》、《吕氏春秋》、《论语》等书相互印证,作为反映春秋后期齐国社会历史风貌的史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短篇小说集。
在《晏子春秋》中,晏子的节俭观念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晏子认为,节俭是一个贤人的基本品质,所以,他对那些富贵骄奢,铺张浪费的人或行为从心底里抱有一种反感。
他曾对齐景公的穷奢极欲进行了多次的批评。
他自己则从节俭要求和约束自己。
齐景公多次要给他调整住宅,还趁他出使在外替他建了一座新宅,他都坚决辞谢了。
当齐景公赏赐他车马时,他说:“君使臣临百官之吏,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民,然犹恐其侈靡而不顾其行也;今辂车乘马,君乘之上,而臣亦乘之下,民之无义,侈其衣服饮食而不顾其行者,臣无以禁之。
”(《杂下》)这就是说,他要以节俭作表率,以防百姓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而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和道德败坏。
《晏子春秋》由于其思想非儒非道,所以,自古以来不太被人重视。
但是,深入其中,细心阅读,就会有不少收获。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攻坚决胜组合抢分练四 文言文阅读+散文阅读+名篇名句默写
组合抢分练四文言文阅读+散文阅读+名篇名句默写一、(2022·新高考语文模拟,新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景公以晏子为相,欲霸天下。
时三子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闻。
晏子过而趋,三子者不起。
晏子入见公曰:“臣闻明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有君臣之义,下有长率之伦.;内可以禁暴,外可以威敌;上利其功,下服其勇,故尊其位,重其禄。
今君之蓄勇力之士也,危.国之器也,不若去之。
”公曰:“三子者,搏之恐不得,刺之恐不中也。
”晏子曰:“此皆力攻勍敌之人也,无长幼之礼。
”因请公使人馈之二桃,曰:“三子何不计功而食桃?”公孙接仰天而叹曰:“接一搏猏而再搏乳虎,若接之功,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援桃而起。
田开疆曰:“吾伏兵而却.三军者再,若开疆之功,亦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援桃而起。
古冶子曰:“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流。
当是时也,冶少不能游,于是潜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得鼋而杀之。
左操骖尾,右挈鼋头,鹤跃而出。
若冶之功,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二子何不反桃!”抽剑而起。
公孙接、田开疆曰:“吾勇不子若,功不子逮,取桃不让,是贪也;然而不死,无勇也!”皆反其桃,挈领而死。
古冶子曰:“二子死之,冶独生之,不仁;耻人以言,而夸其声,不义;恨乎所行,不死,无勇!虽然,二子同桃而节,冶专其桃而宜。
”亦反其桃,挈领而死。
使者复曰:“已死矣。
”公殓之以服,葬之以士礼焉。
臣士奇曰晏子显君与管仲后先辉映而《传》所载数事无足深取齐庄公无道晏子虽尝忧之不闻能强谏也景公嗣世,叠经诸乱,皆不能有所匡正。
齐君负大,不义于天下,及孔子以礼责,愧悔无地。
尝读《晏子春秋》,其言论多可采,原于老子者也。
然二桃而杀三勇士,清净流为名法,不其然哉。
”(节选自《左传纪事本末》)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A.臣士奇曰/晏子显君与管仲/后先辉映/而《传》所载/数事无足深取/齐庄公无道/晏子虽尝忧之/不闻能强谏也/B.臣士奇曰/晏子显君与管仲后先/辉映而《传》/所载数事/无足深取/齐庄公无道/晏子虽尝忧之/不闻能强谏也/C.臣士奇曰/晏子显君/与管仲后/先辉映而《传》所载/数事无足深取/齐庄公无道/晏子虽尝忧之/不闻能强谏也/D.臣士奇曰/晏子显君/与管仲后先辉映/而《传》所载数事/无足深取/齐庄公无道/晏子虽尝忧之/不闻能强谏也/【解析】“晏子显君”主谓宾俱全,“显”是使动用法,使……显扬,“君”是宾语,宾语后断开,排除A、B项;“与管仲后先”是“辉映”的状语,构成状中结构,中间不可断开,排除C项。
郭锡良《古代汉语》(修订本)课后习题详解(练习四)【圣才出品】
郭锡良《古代汉语》(修订本)课后习题详解(练习四)【圣才出品】练习四⼀、解释下列名词:疏读为读若衍⽂句读正义⼗三经注疏古⽂辞类纂答:疏,是指古⼈给古书作注解时,除了解释古书原⽂(经)之外,还给前⼈的注作注解,这种经注兼释的注释就称作做“疏”,⼜称“注疏”“义疏”。
读为,是古⼈注解古书常⽤的以本字说明假借字的训诂术语。
其特点是既注⾳⼜释义。
读若,是古⼈注释字、词的术语,主要作⽤是注⾳,有时也⽤来说明假借字。
衍⽂,是校勘学术语,⼜称“衍字”,简称“衍”,是指古籍因传抄、刻印等误加的⽂字。
句读,是⽂⾔⽂辞休⽌、⾏⽓与停顿的特定呈现⽅式。
古⼈读书在句末⼀个字的旁边加个点或圆圈,称作“句”;在句中停顿处字的下⾯加⼀个点,称作做“读”。
两者合称句读。
正义,⼜称作“疏”“注疏”“义疏”,是⼀种经注兼释的注释。
义疏产⽣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出于思想统⼀和科举考试的需要,由官⽅以指定的注本为基础把经书的解说统⼀起来,这种新的注疏唐⼈称之为“正义”。
⼗三经注疏,是古⼈对⼗三部儒家经典的解释。
注,是对经书字句的注解,⼜称传、笺、解、章句等;疏,是对注的注解,⼜称义疏、正义、疏义等。
宋代学者为了便于查阅,把儒家⼗三部经书的注和疏加上唐代陆德明《经典释⽂》的注⾳合刊成⼀部书,即《⼗三经注疏》。
这⼗三部经书的注疏包括:《周易正义》(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诗正义》(汉·⽑亨传,郑⽞笺,唐·孔颖达正义)、《周礼注疏》(汉·郑⽞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汉·郑⽞注,唐·贾公彦疏)、《礼记正义》(汉·郑⽞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公⽺传注疏》(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梁传注疏》(晋·范宁集解,唐·杨⼠勋疏)、《论语注疏》(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孝经注疏》(唐⽞宗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孟⼦注疏》(汉·赵岐注,宋·孙奭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否听国君的命令?
任贤良的观念 首先,晏子问臣子:是否完全依从国君的
命令?
臣子应以“符合正道为基准”。
其次,晏子认为国君标举自己好恶的目的,
在于劝善止恶。
国君的赏罚要以是否符合国家公利为准。
不做聋、昏、疑之人
任贤良的方法 要避免:贤而不知,知而不用,用而不任,
此是三不祥。
盖有贤而不知是聋;知而不用是昏;用而 不信是疑。所以要“贤而须知、知而能用、 用而信任”三项任贤之道。
坐在地上吃饭。
四、说话艺术
5.借喻晓理,为避免枯燥的说理,适度
的譬喻有助于说明内容,提高言语的魅 力,将抽象艰深道理变得生动易懂。当 对方理解与接收后,有效地 提高了认知与支持。 故事:齐灵公喜欢看女扮男装, 齐国的女子都模仿起来…
四、说话艺术
6.铺陈渲染,《晏子春秋》结构整齐划 一,常以排比句。借由言辞的层层展开, 具有强烈的气势和说服力,连续应用后 表达一个同样的意象,就能获得对方的 信服和采纳。
为之”;
一是孙星衍认为“婴死,其宾客哀之,
集其行事成书”;
一是高亨等成书于齐稷下大夫之说。
大抵而论,由于书中有几处记
载晏子死后十七年的事——晏子殁
后之类的文字,显然《晏子春秋》
作者非晏子本人,应为齐人所编。
晏子生平介绍
晏婴,字仲,谥平, 世称晏子,春秋齐夷维(今山东高密)人, 约生于齐顷公10年(公元前589年),卒于 齐景公48年(公元前500年),享年90岁。
愧,真可谓是不辱使命。
晏子是一个杰出的爱国人才。
四、说话艺术
8.借言立论,善于说话的人,不见得事
事都要自己开口,采取迂回手法,委由 更适当的人出面,有时候更能达到目的。 故事: 齐景公得了 腹积水的病,卧床十余日…
四、说话艺术
9.顺水推舟,在提供意 见时,如果是对方先主动提出要求,再加
上因势利导、顺水推舟,此时提供的意见
《晏子春秋》
之书与人(下)
陈淑仪学习
《晏子春秋》是一部记载春秋
末年晏婴思想与辅助君王治国言行的著作。
大约成书于战国中期,最早由西汉刘向校阅,
全书八卷,分内外篇215章,定名《晏子》。
至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已出现《晏子
春秋》其名。
《晏子春秋》的作者是谁?
目前影响较大的有三说: 一是柳宗元认为是“墨子之徒有齐人者
故事:景公时连下三天雪。景公披着用
狐狸腋下白毛做的皮衣,坐在正堂……
四、说话艺术
7. 反唇相讥 晏子使楚的故事
寓意: 晏子出使楚国,面对这种种困境, 一直廉恭辞让的他,却在国家尊严的问题 上,不畏强权,寸步不让,表现出应答如 流的机敏才智。他不仅自身不受辱,也保 护了齐国的国威,还善巧地使对方自感羞
进退有据
3. 远谗佞: 晏子的在朝或去职, 和许多士人一样,有其原则。 充分展现他进退有据,择君 ,
而事的气节。Biblioteka 薄身厚民4. 行君道:
晏子提出盛君应具备德行和方法, 首先,君主要有“薄身厚民”的心态; 其次,对百姓施行教化,不以威力制服天下; 第三,治理政事,一意同欲,使四海之内的 百姓展现出一种意志相同,愿望相同,治理 天下就像治理家庭一样。
四、说话艺术
分析晏子巧妙的说话艺术为: 1.直言无讳,一方面不保留地指出景 公使百姓精疲力尽,财用枯竭,对君 王的厌恶到了极点,又建议景公宽盐 鱼税、减农税、省刑罚来兴君利。
四、说话艺术
2.迂回委婉,分为正话反说、以退为进。
正话反说是指说话之人用指桑骂槐方
式,反而达到正面的表达目的。
故事:
景公喝酒,一连喝七天七夜都不停
大夫弦章进谏,希望景公停止喝酒, 不然就赐死他!”
景公喝酒,一连喝七天七夜都不停
之后晏子朝见,景公对他说:“如果
听弦章的劝告,那我就被臣下控制了;
假如不听,我又舍不得处死他。”
晏婴回答说:“弦章遇到您这样的
国君,真是太幸运了!假使遇到夏桀、纣
王那样的暴君,弦章早就被他们处死了。”
于是齐景公就停止了饮酒。
三、治国要术
晏子辅佐三朝君王,达四十余年,
极为不易。 晏子向君王提出:
慕明君、任贤良、
远谗佞、行君道等治国主张。
1. 慕明君:齐君要效法古之明君。
如:商汤、周文王、武王、齐桓公。
2. 任贤良: 晏子继承姜太公“尊贤尚功”、与齐桓 管仲“广选人才”、“论德而定次、量能而 授官”的选才思想。 提出尊贤而国治,用不肖而国灭,治国应 广纳贤士,尚贤而任能的主张。
外在条件是: 具有治国之才,
能擘划政治理想的宏规,
又落实于国治民安的具体行为。
五、结论
时代造就了晏子,也使得晏子长期
在辅弼君王的经验中,不断积累智慧语
言,达到谏言晓瑜, 拓展外交的目的。
四、说话艺术
2.迂回委婉,分为正话反说、以退为进。 以退为进是指以曲引直,间接迂绕, 表面退却,实际上则准备进攻的发言方 式,可使对手感受压力,觉得事态严重, 进而达到说话的目的。
故事:晏子使吴
3.幽默诙谐,用诙 谐幽默寓有深意的 谈话容易达成劝谏。
故事:齐景公欲诛
养马之人
故事: 齐景公一匹心爱的马突然死去,他 非常伤心,一定要人将养马者肢解处死。
众大臣一起劝阻不可为一匹马而滥动
刑罚,而齐景公已铁定了心,说什么也不 听劝告。这时,国相晏婴走了出来,认为 该杀!并数落马夫的三大罪状……
批 评 他 人 , 点 到 为 止
四、说话艺术
4.以行代言,用自身行为来导正错误, 使对方明白此时言行的欠妥,而知道改 正,其效果较正面直谏为佳。 故事: 景公打猎休息时,
容易获得共识,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故事: 一天,齐景公与大臣、 官员到寿宫去游玩,见到 一位老者面黄肌瘦,背着 一大捆木柴,显得疲惫不
堪 ……
五、结论
晏子之擅于言辞,是因为他具备内在 和外在的条件。 内在条件是:才德学养兼备,忠诚爱 国,立心纯正,学识渊博,思想进步。既
知不炫才傲主,又聪明善辩,机智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