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物理,3-4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物理,3-4模块整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选修 3-4
[解析 解析] 解析
t=0时刻从 乙)图可知 甲 )图中 点振动方向 = 时刻从 时刻从(乙 图可知 图可知(甲 图中 图中P点振动方向
辆负向, 图中波沿x轴正向传播 沿 y辆负向, 所以 甲)图中波沿 轴正向传播 , (甲)图中各 辆负向 所以(甲 图中波沿 轴正向传播, 甲 图中各 个质点的振动周期相同, 均为0.2s; 经过 个质点的振动周期相同 , 均为 ; 经过0.35s即 7/4个周 即 个周 位于正的最大位移(即波峰 期,质点P位于正的最大位移 即波峰 ,而质点 正离开平 质点 位于正的最大位移 即波峰),而质点Q正离开平 衡位置向y轴负向运动的过程中, 位移还未达到最大值, 衡位置向 轴负向运动的过程中,位移还未达到最大值, 轴负向运动的过程中 故A正确;经过 正确; 个周期, 正确 经过0.25s即5/4个周期,质点 处于负向最大位 即 个周期 质点P处于负向最大位 而质点Q的位移未达到最大值 的位移未达到最大值, 移,而质点 的位移未达到最大值,而加速度与位移大小 成正比, 正确; 成正比,故B正确;根据波速公式 = =20m/s,根据 = 正确 根据波速公式v= ,根据x= vt可知 正确 ; 经过 可知C正确 经过0.1s即1/2个周期 , 质点 的运动方向 个周期, 可知 正确; 即 个周期 质点Q的运动方向 轴负方向, 错误. 沿y轴负方向,故D错误. 轴负方向 错误 [答案 ABC 答案] 答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选修 3-4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A. 经过 . 经过0.35s, 质点 距平衡位置的距离小于质点 距平衡位置的距离小于质点P , 质点Q距平衡位置的距离小于质点 距平衡位置的距离 B.经过0.25s,质点 的加速度小于质点 的加速度 .经过 的加速度小于质点P的加速度 ,质点Q的加速度小于质点 C.经过0.15s,波沿 轴的正方向传播了 .经过 轴的正方向传播了3m ,波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了 D.经过0.1s,质点 的运动方向沿 轴正方向 .经过 的运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质点Q的运动方向沿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物理,3-4-4ppt
考 点 体 验
题 型 设 计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人 教 版 物 理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选修 3-4
考 点 体 验
温故自查
题 型 设 计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中,在两 传播方向 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 种介质的界面处,
射. 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都在 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 法线 两 侧 ; 入射角的正弦值与折射角的正弦值的比值 恒定 ,即 =n(常量).
下页
末页
选修 3-4
考 点 体 验
2.光的折射色散
在折射色散现象中,红光的偏向角最小即棱镜对红
光的折射率最小,由公式n= 可知红光在介质中的传播 速度最大.将各种色光的情况列表统计如下:
题 型 设 计
各种色光 1 2 3 偏向角 折射率 介质中光速
红橙黄绿蓝靛紫 小―→大 小―→大 大―→小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人 教 版 物 理
选修 3-4
考 点 体 验
温故自查
光导纤维之所以能传光传像,就是利用了光的全反 射现象,光导纤维是一种透明的玻璃纤维丝,直径只有 内芯 外套和 1~100μm左右.如图所示,它是由 两 层
大于 组成,内芯的折射率 外 套的 折射率 ,光由一 端进 全反射 入,在两层的界面上经过多次 ,从另一端射出.
2.介质的折射率实际上指的是绝对折射率,所谓绝 对折射率是指光从真空进入介质时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人 教 版 物 理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物理,3-4-5
对齐,并画出另一条对齐线bb′.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5.通过玻璃砖观察并调整视线方向,使P1的像被P2 挡住,然后在观察一侧插上大头针P3,使P3挡住P2、P1的
像,再插上P4挡住P3和P2、P1的像.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选修 3-4
考 点 体 验
6.移去玻璃砖,拔去大头针,由大头针P3、P4的针 孔位置确定出射光线O′B及出射点O′,连接O、O′得线段
选修 3-4
考 点 体 验
题 型 设 计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人 教 版 物 理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选修 3-4
考 点 体 验
实验目的
题 型 设 计
1.明确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原理和方法.
2.学会用单摆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学会减小实验 误差的方法.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人 教 版 物 理
题 型 设 计
2.单摆悬线的上端不可随意卷在铁夹的杆上,应夹
紧在铁夹中,以免摆动发生摆线下滑,摆长改变. 3.注意摆动时控制摆线偏离竖直方向不超过10°.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人 教 版 物 理
4.摆球摆动时,要使之保持在同一竖直面内,不要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形成圆锥摆,检查摆是否在同一个平面内应从侧面观察摆 的摆动情况.
题 型 设 计
10cm,使缝相互平行,中心大致位于遮光筒的轴线上,
这时在屏上就会看到白光的双缝干涉图样. 4.在单缝和光源间放上滤光片,观察单色光的双缝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人 教 版 物 理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物理,3-3模块整合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积,而不是气体分子的体积.求解分子直径时,有两种处 而不是气体分子的体积.求解分子直径时,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选修 3-3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2.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不要死 . 记硬背,我们最好能熟练画出图线, 记硬背,我们最好能熟练画出图线,从图线中可以直观地 反映出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f 合力F)与分子间距 反映出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引 、 f 斥 、 合力 与分子间距 离r的关系,并且可以借助图线分析分子势能随间距 的变 的关系, 的关系 并且可以借助图线分析分子势能随间距r的变 化情况. 化情况.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选修 3-3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答案 答案] 答案
(1)CD
(2)①C ①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W+ ②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Q
=U,得:U=Q-(mg+p0s)l , = - +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选修 3-3
《走 向
①以下四幅图能反映封闭气体变化过程的是( 以下四幅图能反映封闭气体变化过程的是 ②该过程中封闭气体的内能变化了多少? 该过程中封闭气体的内能变化了多少?
高
)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选修 3-3
[解析 解析] 解析考 总 Nhomakorabea复 习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选修 3-3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物理,3章末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
(1)物块在长木板上滑行的距离; 物块在长木板上滑行的距离; 物块在长木板上滑行的距离 (2)物块质量 与长木板质量 之比. 物块质量m与长木板质量 之比. 物块质量 与长木板质量M之比 [解析 解析] 解析 (1)由v-t图象的物理意义可得,物块在木板 由 - 图象的物理意义可得 图象的物理意义可得, 上滑行的距离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
三、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几类问题 1.临界问题 . 在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中, 在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中 , 当物体运 动的加速度不同时,物体有可能处于不同的状态, 动的加速度不同时,物体有可能处于不同的状态,特别是 题目中出现“最大” 最小” 刚好”等词语时, 题目中出现“最大”、“最小”、“刚好”等词语时,往 往会有临界现象,此时要采用假设法或极限分析法, 往会有临界现象,此时要采用假设法或极限分析法,看物 体在不同的加速度时,会有哪些现象发生,找出临界点, 体在不同的加速度时,会有哪些现象发生,找出临界点, 求出临界条件. 求出临界条件.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
2.牛顿运动定律中的图象问题 . (1)图象在中学物理中应用十分广泛 , 这是因为它具 图象在中学物理中应用十分广泛, 图象在中学物理中应用十分广泛 有以下优点: 有以下优点: ①能形象地表达物理规律 ②能直观地描述物理过程 ③能鲜明地表示物理量之间的依赖关系 (2)力学中的图象除了 -t图象和 -t图象外,还有 力学中的图象除了v- 图象和 图象和x- 图象外 还有F 图象外, 力学中的图象除了 图象、 - 图象 图象、 - 图象等 具体应用时, 图象等, - t图象、 F-x图象 、 a-t图象等, 具体应用时 , 理解图 图象 象的意义,熟练地运用图象分析表达物理规律十分重要. 象的意义,熟练地运用图象分析表达物理规律十分重要.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物理,3-3-1
选修3-3 第1讲一、选择题1.(2009·成都市摸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已知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和分子质量,可以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B.已知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和分子体积,可以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C.当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一定减小D.当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势能一定减小[答案] A[解析]阿伏加德罗常数等于摩尔质量与分子质量的比值,A正确,B错误;两个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引力和斥力都要减小,但在r>r0区域,随着分子间距的增大,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表现为引力,是先变大到最大再减小,C错误;在r>r0区域,随着分子间距的增大,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表现为引力,且引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D错误.2.(2009·北京模拟)由于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变化而使得分子势能变小,可确定在这一过程中() A.两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力一定表现为引力B.一定克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做功C.两分子间距离一定增大D.两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可能增大[答案] D[解析]根据分子势能变小,分子力做正功,由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变化关系可知:分子力做正功时,分子势能减小,有两种可能性,一是r<r0分子力表现为斥力且分子间距离增大,其二是r>r0,分子间表现为引力,且分子间距离减小.综上分析可知ABC选项错误,D正确.3.对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但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B.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温变化时,内能不改变,因而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C.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答案] A[解析]从宏观上决定物体内能的是物体的物质的量、温度和体积三个因素.温度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高的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大,选项A正确;理想气体在等温变化时,内能不改变,但并不是不与外界进行热交换,而是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对外做功或外界对气体做的功恰好相等,B不正确;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而是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或液滴的运动,所以C错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所以D错误.4.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两个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横坐标表示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两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e为两曲线的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 为斥力曲线,cd 为引力曲线,e 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10-10mB .ab 为引力曲线,cd 为斥力曲线,e 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10-10mC .若两个分子间距离大于e 点的横坐标,则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表现为斥力D .若两个分子间距离越来越大,则分子势能亦越来越大 [答案] B[解析] e 点横坐标等于分子平衡距离r 0,其数量级应为10-10m ,因平衡距离之内,分子斥力大于分子引力,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则ab 为引力曲线,cd 为斥力曲线,B 对.两分子间距离大于e 点的横坐标,即r >r 0时,作用力的合力表现为引力,C 错.若r <r 0时,当两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合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 D 错.5.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 ,乙分子位于r 轴上距原点r 3的位置.虚线分别表示分子间斥力F 斥和引力F 引的变化情况,实线表示分子间的斥力与引力的合力F 合的变化情况.若把乙分子由静止释放,则乙分子 ( )A .从r 3到r 1做加速运动,从r 1向O 做减速运动B .从r 3到r 2做加速运动,从r 2到r 1做减速运动C .从r 3到r 1分子势能先减少后增加D .从r 3到r 1分子势能减少 [答案] AD[解析] r 1为斥力和引力相等,大于r 1为引力,所以r 3到r 1乙分子受引力作用加速,势能减少.从r 1向O 为斥力,做减速运动,则A 、D 正确. 二、非选择题6.某物质的摩尔质量为M ,密度为ρ,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 ,则该物质每个分子的质量m 0=__________,每个分子的体积V 0=__________,单位体积内所含的分子数n =__________.[答案] M /N A M /ρN A ρN A /M[解析] 因为1mol 的任何物质中都含有N A 个分子数,则N A ·m 0=M . 即 m 0=M N A ,设该物质质量为m ,体积为V ,则ρ=m V 得V 0=m 0ρ=M /N A ρ=MρN A.该1mol 物质的体积为V mol ,那么它对应的分子数为N A . 而1mol 物质的体积为V mol =M ρ.那么每单位体积所具有的分子数为n =N A V mol =N A M /ρ=ρN A M7.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已知一滴溶液中油酸的体积为V ,配制的油酸溶液中,纯油酸与溶液体积之比为1 500,1mL 溶液油酸25滴,那么一滴溶液的体积是________mL ,所以一滴溶液中油酸体积为________cm 3,若实验中测得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根据所给数据填写出空白处的数值,并与公认的油酸分子长度值L 0=1.12×10-10m 做比较,[答案]1258×10-5 1.50×10-7cm 1.62×10-7cm 1.42×10-7cm 1.51×10-10m [解析] 由题给条件得,一滴溶液的体积V =125mL由题意可知:一滴溶液中油酸体积 1500×125cm 3=8×10-5cm 3 据此算得3次测得L 的结果分别为1.50×10-7cm 、1.62×10-7cm 、1.42×10-7cm ,其平均值L =L 1+L 2+L 33=1.51×10-7cm =1.51×10-10m ,这与公认值的数量级相吻合,故本次估测数值符合数量级的要求。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物理,3-3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3章
考
牛顿运动定律
《走 向 高 考
如图所示, 台秤上有一装水容器, 如图所示 , 台秤上有一装水容器 , 容器底部用一质量不计的细线系住一个 空心小球, 体积为1.2× 空心小球 , 体积为 1.2×10 - 3m3 , 质量 这时台秤的读数为40N; 剪断细 为 1kg.这时台秤的读数为 这时台秤的读数为 ; 线后,在小球上升的过程中, 线后,在小球上升的过程中,台秤的读 数是多少? 数是多少?(ρ水=1×103kg/m3) ×
第3章
考
牛顿运动定律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3章
考
牛顿运动定律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温故自查 研究某一时刻物体的 受力和 运动 突变的关系称为力 和运动的瞬时问题,简称“瞬时问题” 和运动的瞬时问题,简称“瞬时问题”.“瞬时问题”常 瞬时问题” 常伴随着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 瞬时” 突然” 常伴随着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 : “ 瞬时 ” 、 “ 突然 ” 、 “猛地”、“刚刚”等. 猛地” 刚刚”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第3章
考
牛顿运动定律
整体和局部是相对统一、相辅相成的. 注意 整体和局部是相对统一、相辅相成的. 隔离法与整体法, 不是相互对立的, 隔离法与整体法 , 不是相互对立的 , 一般问题的求 解中,随着研究对象的转化,往往两种方法交叉运用, 解中,随着研究对象的转化,往往两种方法交叉运用,相 辅相成.所以,两种方法的取舍,并无绝对的界限, 辅相成.所以,两种方法的取舍,并无绝对的界限,必须 具体分析,灵活应用. 具体分析,灵活应用.无论哪种方法均以尽可能避免或减 少非待求量(即中间未知量的出现, 如非待求的力, 少非待求量 即中间未知量的出现,如非待求的力 , 非待 即中间未知量的出现 求的中间状态或过程等)的出现为原则. 求的中间状态或过程等 的出现为原则. 的出现为原则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阶段性测试题4-推荐下载
[答案] B [解析] 令 f(x)=x3-3x2-9x+2,则 f′(x)=3x2-6x-9,
令 f′(x)=0 得 x=-1 或 x=3(舍去).
∵f(-1)=7,f(-2)=0,f(2)=-20.
∴f(x)的最小值为 f(2)=-20, 故 m≤-20,综上可知应选 B. (理)已知实数 a,b,c,d 成等比数列,且曲线 y=3x-x3 的极大值点坐标为(b,c),则
3
27
27
分别将 t=0 和 t=2代入①式,得 k=-a 和 k= 4 -a,由它们互为相反数得,a= 8 . 4.(文)若关于 x 的不等式 x3-3x2-9x+2≥m 对任意 x∈[-2,2]恒成立,则 m 的取值
范围是
( )
A.(-∞,7]
B.(-∞,-20]
C.(-∞,0]
D.[-12,7]
( )
( )
C.①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因为三次函数的导函数为二次函数,其图象为抛物线,观察四图,由导函数与
原函数的关系可知,当导函数大于 0 时,其函数为增函数,当导函数小于 0 时,其函数为减
函数,由此规律可判定③④不正确.
3.已知曲线 C:f(x)=x3-ax+a,若过曲线 C 外一点 A(1,0)引曲线 C 的两条切线,它
4
1
=3t3-t2+3, 1
令 S′=4t2-2t=0,∵0<t<1,∴t=2,
1
1
1
B.3
D.3
t
∫
1
2
易知当 t=2时,Smin=4. 8.已知函数 f(x)=x3+ax2+bx+c,x∈[-2,2]表示的曲线过原点,且在 x=±1 处的切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物理,4章末
·
人
定则.分清合运动与分运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物体相对
教 版
物
参考系的实际运动(位移、速度)为合运动.
理
归
纳
整
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4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例1] 河宽为d,水流速度为v1,船在静水中速度为 《
v2,且v1<v2,如果小船航向与河岸成θ角斜向上游,则:
走 向 高
(1)船渡河需要多长时间?
走 向 高
知
(1)设渡河的时间为t,将v2沿河岸方向和垂直河岸方
考 》 高
识 网
向进行分解,如图所示.
考 总
络
复
水流方向vx=v1-v2cosθ
·
习 人
垂直河岸方向vy=v2sinθ
教 版 物
归
渡河时间由vy决定,与vx无关,则
理
纳
整
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4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2)要使渡河时间最短,由t=
方案(一)——刹车:
《
走
向
高
考
》
知
高
识
考
网
总
络
方案(二)——转弯:
复 习
·
由最大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有
人 教
版
物
理
归 纳 整 合
所以直接刹车更安全.
[答案] 直接刹车更安全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4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四、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
《
物体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时,绝大多数属于变速
走 向
高
圆周运动.在不同的约束条件下,物体能完成圆周运动的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物理,3章头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人 教 版 物 理
热 点 透 析
全国卷Ⅱ第15题,与运动图象结合考查,2009年高考广东 卷第8题,2009年高考江苏卷第13题考查了牛顿运动定律 的两类基本问题,2009年高考江苏卷第11题、上海卷第17 题考查了《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实验.
首页
上页
下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
考 纲 展 示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人 教 版 物 理
热 点 透 析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
考 纲 展 示
最 新 考 纲
1.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Ⅱ 2.超重和失重 Ⅰ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1.利用牛顿运动定律求力和加速度,并进一步确定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高考中的热点,特别是牛顿运动 定律与弹力、摩擦力结合起来考查的几率较大. 2.考纲中对超重和失重的要求是Ⅰ级,但此考点 属于高考的热点. 3.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两类动力学问题是高考 中必考的内容.
热 点 透 析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人 教 版 物 理
重、失重问题,2009年高考山东卷第24题考查了运动学公 式、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等相关知识,综合考查了考 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及综合运用数学
知识解决物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人 教 版 物 理
热 点 透 析
考 向 瞭 望
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
考 纲 展 示
热点一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物理,3-3-3
选修3-3 第3讲一、选择题1.(2009·湖南长沙二中质检)下列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 .热力学零度不可达到B .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C .其数学表达式是ΔU =Q +WD .能量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答案] B [解析] 热力学零度只可接近不能达到,A 正确;B 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C 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D 是能量守恒定律内容.2.热机是一种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以内燃机为例,汽缸中的气体得到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Q 1,推动活塞做功W ,然后排出废气.同时把热量Q 2散发到大气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能量守恒定律知Q 1=W +Q 2B .该热机的效率为η=W Q 1C .理想热机效率可达到100%D .内能可以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答案] AB[解析] 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及热机效率定义知,A 、B 正确;由热力学第二定律知,C 、D 错误.3.对一定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体积缓慢地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气体一定对外界做功B .在压强不断增大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一定做功C .在体积不断被压缩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一定增加D .在与外界没有发生热量交换的过程中,内能一定不变[答案] A [解析] 本题涉及做功、热传递和内能改变的关系,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气体体积增大,对外做功,故A 对;由pV T=常量可知,压强p 增大,有可能是因为温度T 升高,故B 错;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在体积被压缩的过程中,如果气体对外放热,内能不一定增加,故C 错;同理,在D 项中,气体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如果气体对外做功或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一定改变.4.(2009·成都市摸底)如图所示,密闭矩形汽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被销钉K锁定的轻质活塞C,将汽缸中常温、常压下的气体分隔为A、B两部分,已知A气体的压强大于B气体的压强.若汽缸和活塞C均绝热,一切摩擦不计,则松开销钉K,在活塞C开始移动直到静止的过程中,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A气体对外做功B.A气体的温度升高C.活塞C静止时,A、B的温度一定相等D.活塞C静止时,A、B的压强一定相等[答案]AD[解析]松开销钉K,C向右移动,A的体积变大,B的体积变小,A气体对外做功,因又绝热,A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变低,而外界对B气体做功,B内能增加,B温度变高,当活塞C静止时,A、B的压强相同,温度不同,故A、D正确.5.如图所示,带有活塞的汽缸中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不考虑分子势能).将一个半导体热敏电阻置于汽缸中,热敏电阻与汽缸外的电流表和电源相连接.活塞可以自由滑动,活塞上有几块质量不等的小物块,还有准备好的可以往活塞上添加的小物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小,汽缸内的温度一定升高了,要想保持气体的体积不变,则需要往活塞上添加小物块B.若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小,气体的内能一定减小了,要想保持气体的体积不变,则需要减少活塞上的物块的数量C.若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小,当保持活塞上的物块数量不变时,则气体的体积一定增大,活塞会向上移动D.若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小,则汽缸内的温度一定降低了,若活塞上物块数量保持不变,活塞会向下移动[答案]BD[解析]根据气体状态参量p、V、T关系,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以及热敏电阻特性知,电流表示数变小,R值变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易选出正确选项BD.6.(2009·北京模拟)如图,导热的汽缸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用活塞把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汽缸中(状态①),汽缸的内壁光滑.现用水平外力F作用于活塞杆,使活塞缓慢地向右移动一段距离(状态②),在此过程中:(1)如果环境保持恒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气体分子的速率都不变B.气体分子平均动能不变C.水平外力F逐渐变大D.气体内能减少E.气体放热F.气体内能不变,却对外做功,此过程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不可能实现G.气体是从单一热源吸热,全部用来对外做功,此过程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2)如果环境保持恒温,分别用p、V、T表示该理想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气体从状态①变化到状态②,此过程可用图中的哪几个图象表示()[答案](1)BCG(2)AD[解析](1)温度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分子平均速率不变,由于热运动频繁碰撞,不是每个分子的速率都不变,B对,A错;由玻意耳定律知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活塞内外压强差增大,水平拉力F增大,C对;由于温度不变,体积增大知,气体内能不变,对外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气体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D、E、F均错;题中气体虽从单一热源吸热,全部用来对外做功,但必须有外力作用于杆并引起气体的体积增大,因而引起了其他变化,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G对.(2)由题意知,从①到②,温度不变,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所以只有AD正确.二、非选择题7.(1)如图为同一密封的小包装食品的两张照片,甲图摄于海拔500m、气温18℃的环境下,乙图摄于海拔3200m、气温10℃环境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图中小包内气体的压强增大了B.乙图中小包内气体的压强减小了C.由此推断,如果小包不破裂,且鼓起得越厉害,则所在位置的海拔越高D.由此推断,如果小包不破裂,则海拔越高,小包内气体的压强就越大(2)能源是当今社会快速发展所面临的一大难题,由此,人们想到了永动机.关于第二类永动机,甲、乙、丙、丁4名同学争论不休.甲:第二类永动机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应该可以制造成功.乙:虽然内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但在转化过程中可以不引起其他变化.丙:摩擦、漏气等因素导致能量损失,第二类永动机才因此不能制成.丁:内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转化具有方向性才是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的原因. 你认为________的说法是正确的.A .甲B .乙C .丙D .丁[答案] (1)B (2)D[解析] (1)小包内气体温度降低,体积增大,由状态方程pV T=C 知,小包内的压强p 减小,A 项错误、B 正确;小包鼓起来,是因为小包内气体压强大于小包外气体压强,在海拔高度不增加、外界压强不变的情况下,小包内压强越大,鼓得越厉害,C 项错误;海拔高度越高,外界压强越小,内部压强也减小,D 项错误.(2)内能与机械能之间的转化具有方向性才是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的原因,正确的选项为D.8.(2009·广东)(1)远古时代,取火是一件困难的事,火一般产生于雷击或磷的自燃.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出现了“钻木取火”等方法.“钻木取火”是通过________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把________转变为内能.(2)某同学做了一个小实验:先把空的烧瓶放到冰箱冷冻,一小时后取出烧瓶,并迅速把一个气球紧密的套在瓶颈上,然后将烧瓶放进盛满热水的烧杯里,气球逐渐膨胀起来,如图.这是因为烧瓶里的气体吸收了水的________,温度________,体积________.[答案] (1)做功 机械能 (2)热量 升高 增大[解析] (1)“钻木”的过程是做功的过程中,是把机械能转化内能的过程;要想“取到火”,必须使温度升高到木头的燃点.(2)烧瓶里的气体吸收热量后,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气体的内能增加,因而温度升高,体积增大.9.一定质量的气体从外界吸收了1×105cal 的热量,同时气体对外做了6×105J 的功.问:(1)物体的内能变化多少?(2)分子势能是增加还是减少?(3)分子动能如何变化?(1cal=4.2J)[答案](1)减少了1.8×105J(2)增加(3)见解析[解析]可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定量分析.(1)因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所以Q=1×105×4.2J=4.2×105J气体对外做功W=-6×105J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得ΔU=(-6×105)J+(4.2×105)J=-1.8×105J所以物体内能减少了1.8×105J(2)因为气体对外做功,体积膨胀,分子间距离增大了,分子力做负功,气体的分子势能增加了.(3)因为气体内能减少了,而分子势能增加了,所以分子动能必然减少了,且分子动能的减少量一定大于分子势能的增量.10.(2009·浙江绍兴)(1)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升高了1℃,用热力学温标表示就是升高了1KB.“酒香不怕巷子深”是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现象C.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密度及阿伏加德罗常数,就可以估算出该气体分子的直径D.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实验中,计算结果明显偏大,可能是由于油酸未完全散开(2)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现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能量耗散现象B.凡是不违背能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构想,都是能够实现的C.在某些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熵有可能减小D.电冰箱即使在工作时,也不可能把箱内低温物体的热量传到箱外高温物体(3)如图所示的圆柱形容器内用轻质活塞密封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若活塞固定,密封气体温度升高1℃,需吸收的热量为Q1;若活塞不固定,且可无摩擦滑动,仍使密封气体温度升高1℃,需吸收的热量为Q2.问Q1与Q2哪个大?简要说明理由.[答案](1)ABD(2)A(3)Q2>Q1.当活塞固定时,W=0,Q1=ΔE;当活塞不固定时,W<0,Q2=ΔE-W>ΔE=Q1.[解析] (1)热力学温度T 与摄氏温度t 之间的换算关系为T =t +273.15K ,A 对.“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有扩散现象,与分子热运动有关,B 对.气体分子不是紧密排列的,利用气体的摩尔质量、密度及阿伏加德罗常数无法估算分子的直径,但可以估算一个分子所占的空间或分子间距,C 错.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时,若油酸未完全散开,则形成的油膜不是单分子油膜,油膜的面积偏小,故直径测量会偏大.D 对.(2)热现象中伴随着能量的转移或转化,这种转移或转化具有方向性,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能量耗散现象,A 对.遵守能量守恒定律,但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过程也不能实现,B 错.在任何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熵不会减小,C 错.电冰箱在工作时,有可能把箱内低温物体的热量传到箱外高温物体,D 错.(3)见答案.11.已知太阳每年辐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可达1018kW·h ,日地距离为r =1.5×1011m ,地球半径R =6.4×106m.(1)试估算太阳每年释放出的能量是多少?(2)如果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全部用来推动热机发电,能否每年发出1018度电?[答案] (1)2.2×1027kW·h (2)不能[解析] (1)太阳辐射的能量向四面八方辐射,地球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小元”,因此太阳辐射的能量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到达地球.已知日地距离为r =1.5×1011m地球半径为R =6.4×106m所以地球的有效接收面积S =πR 2地球运转轨道所在的球面面积为S 1=4πr 2所以太阳辐射总能量为Q =S 1S ·q =4r 2R 2×1018kW·h ≈2.2×1027kW·h. (2)每年到达地球的能量为1018kW·h ,利用该能量推动热机发电,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其发电量必小于1018度.12.如图所示,一圆柱形容器竖直放置,通过活塞封闭着摄氏温度为t 的理想气体.活塞的质量为m ,横截面积为S ,与容器底部相距h .现通过电热丝给气体加热一段时间,结果活塞又缓慢上升了h ,若这段时间内气体吸收的热量为Q ,已知大气压强为p 0,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器壁向外散失的热量及活塞与器壁间的摩擦,求:(1)气体的压强;(2)这段时间内气体的内能增加了多少?(3)这段时间内气体的温度升高了多少?[答案] (1)p 0+mg S(2)Q -(p 0S +mg )h (3)273.15+t [解析] (1)p =p 0+mg S(2)气体对外做功为W =pSh =⎝⎛⎭⎫p 0+mg S Sh =(p 0S +mg )h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ΔU =Q -W =Q -(p 0S +mg )h(3)由盖—吕萨克定律得:V 1T 1=V 2T 2,hS 273.15+t =2hS 273.15+t ′解得:t ′=273.15+2t Δt =t ′-t =273.15+t。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物理,4-4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人 教 版 物 理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开普勒第二定律: 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 内 扫过的面积 相等.
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 方与 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4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考 点 体 验
下页
末页
第4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考 点 体 验
温故自查 概念:相对地面静止 的卫星为同步卫星.
题 型 设 计
基本特征:①周期为地球自转周期T=24h ;
②轨道在赤道平面内; ③运动的角速度与地球的自转角速度 相同 ; ④高度h一定;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人 教 版 物 理
温故自查 1.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
题 型 设 计
指人造卫星近地环绕速度,它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
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是人造卫 7.9 星的最小发射速度,其大小为v1= km/s.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人 教 版 物 理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首页
上页
下页
课 后 强 化 作 业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4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考点精析
考 点 体 验
1.普遍性:任何客观存在的物体间都存在着相互作
用的吸引力,即“万有引力”. 2.相互性: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 作用力,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 体上.
题 型 设 计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人 教 版 物 理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物理,3-4-2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选修 3-4
考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3)对频率的理解 对频率的理解 在波的传播方向上, 介质各质点都做受迫振动, ① 在波的传播方向上 , 介质各质点都做受迫振动 , 其振动是由振源的振动引起的, 其振动是由振源的振动引起的,故各质点的振动频率都等 于振源的振动频率. 于振源的振动频率. 当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 ② 当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 , 波的频率不 变.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选修 3-4
考点精析
考
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的比较
振动图象 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 波动图象 一振动质点 一质点位移随 时间变化规律 沿波传播方 向所有质点 某时刻所有质点的空间分布 规律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图象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选修 3-4
考 《走 向 高
振动图象
波动图象 表示一质点在 各时刻的位移 随时间推移图象延 续,但已有形态不变 表示某时刻 各质点的位移 随时间推移, 随时间推移,图 象沿传播方向平 移 表示一个波长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物理意义
图象变化
一完整曲线占横坐标 距离 形状
表示一个周期
正弦函数或余弦函数的图象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选修 3-4
考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温故自查 1.波的干涉 . (1)产生稳定干涉的条件 : 频率相同的两列同性质的 产生稳定干涉的条件: 产生稳定干涉的条件 波相遇. 波相遇. (2)现象:两列波相遇时,某些区域振动总是 加强 , 现象:两列波相遇时, 现象 且加强区和减弱区互相间隔. 某些区域振动总是 减弱 ,且加强区和减弱区互相间隔. (3)对两个完全相同的波源产生的干涉来说 , 凡到两 对两个完全相同的波源产生的干涉来说, 对两个完全相同的波源产生的干涉来说 振动加强; 波源的路程差为一个波长 整数倍 时 , 振动加强 ; 凡到两 振动减弱. 波源的路程差为半个波长的奇数倍 时,振动减弱.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物理,3-4选修章头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选修 3-4
热点二 光
考
本部分内容在高考中所占比例为6%~10%左右, 每 ~ 左右, 本部分内容在高考中所占比例为 左右 年高考均考查,题型全面,既有选择题、实验题, 年高考均考查,题型全面,既有选择题、实验题,也有计 算题,多为中等难度题目. 算题,多为中等难度题目.考查的热点为光的折射定律及 全反射, 年高考山东卷第37(2)题 ; 光的干涉和衍 全反射 , 如 2008年高考山东卷第 年高考山东卷第 题 射,如2009年高考上海卷第 题.部分省市还考查了光的 年高考上海卷第10题 年高考上海卷第 偏振及相对论, 年高考江苏卷第12B(2)题;2009年 偏振及相对论,如2008年高考江苏卷第 年高考江苏卷第 题 年 高考对光的反射定律也有所考查,如全国卷Ⅰ 高考对光的反射定律也有所考查,如全国卷Ⅰ第15题.考 题 查的方式多以生活、科技为知识载体, 查的方式多以生活、科技为知识载体,综合考查对基本规 律的理解及应用. 律的理解及应用.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Ⅰ Ⅱ Ⅰ Ⅰ Ⅰ Ⅰ Ⅱ Ⅱ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Ⅱ Ⅰ Ⅰ Ⅰ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选修 3-4
1.简谐运动的描述,振幅、周期、频率、相位及表达 简谐运动的描述,振幅、周期、频率、 简谐运动的描述 式x=Asin(ωt+φ)的考查 = + 的考查 2.简谐运动的位移、回复力、速度、加速度、能量 .简谐运动的位移、回复力、速度、加速度、 的变化规律 3.弹簧振子和单摆模型,单摆周期公式 .弹簧振子和单摆模型, 4.实验: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 .实验: 5.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的理解和应用 . 6.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式 =λf在波的传播问题 .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式v= 在波的传播问题 中的分析和应用 7.波的干涉、衍射现象的分析和应用 .波的干涉、 8.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电磁波的传播问题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 9.电磁波的产生、发射和接收过程的了解 .电磁波的产生、 10.电磁波谱的分析和应用 . 11.相对论初步知识的了解 . 12.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率的应用 . 13.光的全反射现象及临界角的应用 . 14.棱镜及光导纤维问题 . 15.光的干涉、衍射现象及条件 .光的干涉、 16.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 17.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
考
牛顿运动定律
2.摩擦力平衡不准确、质量测量不准 、记数点间距 .摩擦力平衡不准确、质量测量不准、 测量不准、 测量不准、纸带拉线不严格与木板平行也是引起误差的原 因.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3章
考
牛顿运动定律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命题规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根据实验结果描出相应的点,如果这些点在一条直线上, 根据实验结果描出相应的点,如果这些点在一条直线上,
第3章
考
牛顿运动定律
注意事项 1.实验步骤 、3不需重复,即整个实验平衡了摩擦 .实验步骤2、 不需重复 不需重复, 力后, 力后,不管以后是改变砂和砂桶的质量还是改变小车及砝 码的质量,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码的质量,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平衡摩擦力是指小 车所受动力(重力沿斜面分力 与小车所受阻力(包括小车所 重力沿斜面分力)与小车所受阻力 车所受动力(重力沿斜面分力)与小车所受阻力(包括小车所 受摩擦力和打点计时器对小车后所拖纸带的摩擦力)大小 受摩擦力和打点计时器对小车后所拖纸带的摩擦力 大小 相等.实验中,应在小车后拖上纸带,先接通电源, 相等.实验中,应在小车后拖上纸带,先接通电源,再用 手给小车一个初速度. 手给小车一个初速度.若在纸带上打出的点的间隔基本上 均匀,才表明平衡了摩擦力, 均匀,才表明平衡了摩擦力,否则必须重新调整薄木板的 位置. 位置.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3章
考
牛顿运动定律
(1)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 , 打出了 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 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 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从 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 . 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 从 比较清晰的点起,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 比较清晰的点起, 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 点之间的距离,该小车的加速度a= 点之间的距离,该小车的加速度 =________m/s2.(结果保 结果保 留两位有效数字) 留两位有效数字) (2) 平 衡 摩 擦 力 后 , 将 5 个 相 同 的 砝 码 都 放 在 小 车 上.挂上砝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 挂上砝码盘, 码盘中,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a与砝码盘中 码盘中 , 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 与砝码盘中 砝码总重力F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砝码总重力 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3章
考
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器材 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 薄木板; 小车; 细线; 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 ; 薄木板 ; 小车 ; 细线 ; 小桶 及砂;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导线;天平(带一套 及砂 ; 打点计时器 ; 低压交流电源 ; 导线 ; 天平 带一套 砝码);砝码;毫米刻度尺;纸带及复写纸等. 砝码 ;砝码;毫米刻度尺;纸带及复写纸等. 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小车和小桶的质量 和M′,并把数值 .用天平测出小车和小桶的质量M和 , 记录下来. 记录下来.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3章
考
牛顿运动定律
砝码盘中砝码 总重力F(N) 总重力 加速度a(ms-2) 加速度
0.196 0.392 0.588 0.784 0.980 0.69 1.18 1.66 2.18 2.70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a—F的关系图象. 的关系图象. 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 的关系图象
根据实验数据利用图象法处理, 根据实验数据利用图象法处理 , 会作图
象,会根据图象建立加速度、质量、外力的关系. 会根据图象建立加速度、质量、外力的关系.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3章
考
牛顿运动定律
[考例 考例1] 考例
(2009江苏 “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 、 物 江苏)“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 江苏
第3章
考
牛顿运动定律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3章
考
牛顿运动定律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实验原理 1.保持研究对象即小车的质量不变, 改变砂桶内砂 .保持研究对象即小车的质量不变, 的质量,即改变牵引力测出小车的对应加速度, 的质量,即改变牵引力测出小车的对应加速度,用图象法 验证加速度是否正比于作用力. 验证加速度是否正比于作用力. 2. 保持砂桶内砂的质量不变 , 改变研究对象的质 . 保持砂桶内砂的质量不变, 量,即往小车内加砝码,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测出小车的对 即往小车内加砝码, 应加速度,用图象法验证加速度是否反比于质量. 应加速度,用图象法验证加速度是否反比于质量.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3章
考
牛顿运动定律
2.按图所示,安装实验器材,只是不把悬挂小桶用 .按图所示,安装实验器材, 的细绳系在车上,即不给小车施加牵引力. 的细绳系在车上,即不给小车施加牵引力.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3章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走 向 高 考 》源自高 考 总 复 习 第3章
考
牛顿运动定律
2.平衡摩擦力后, 每条纸带必须满足在小车上所加 .平衡摩擦力后, 砝码的质量远大于砂和砂桶的总质量的条件下进行, 砝码的质量远大于砂和砂桶的总质量的条件下进行,只有 如此,砂和砂桶的总重力才可视为小车所受的拉力. 如此,砂和砂桶的总重力才可视为小车所受的拉力. 3.改变拉力和小车质量后, 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 .改变拉力和小车质量后, 靠近打点计时器(或尽量远离带滑轮的一端 或尽量远离带滑轮的一端), 靠近打点计时器(或尽量远离带滑轮的一端),并应先接通 电源,再放开小车,且在小车到达滑轮前应按住小车. 电源,再放开小车,且在小车到达滑轮前应按住小车. 4. 各纸带上的加速度 , 都应是该纸带上的平均加 . 各纸带上的加速度a, 速度. 速度. 5.作图象时,要使尽可能多的点在所作直线上,不 .作图象时,要使尽可能多的点在所作直线上, 在直线上的点应尽可能对称分布在所作直线两侧. 在直线上的点应尽可能对称分布在所作直线两侧.
》 高 考 总 复 习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3章
考
牛顿运动定律
(1)验证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 , 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 验证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 验证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 比:从盒子中取出一些沙子,装入沙桶中,称量并记录沙 从盒子中取出一些沙子,装入沙桶中, 桶的总重力mg将该力视为合外力 , 对应的加速度a则从 桶的总重力 将该力视为合外力F,对应的加速度 则从 将该力视为合外力 打下的纸带中计算得出,多次改变合外力F的大小 的大小, 打下的纸带中计算得出,多次改变合外力 的大小,每次 都会得到一个相应的加速度,本次实验中, 都会得到一个相应的加速度,本次实验中,桶内的沙子取 自小车中,故系统的总质量不变.以合外力F为横轴 为横轴, 自小车中,故系统的总质量不变.以合外力 为横轴,以 加速度a为纵轴,画出a- 图象 图象, 加速度 为纵轴,画出 -F图象,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 为纵轴 线.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3章
考
牛顿运动定律
(3) 根 据 提 供 的 实 验 数 据 作 出 的 a—F 图 线 不 通 过 原 点.请说明主要原因. 请说明主要原因. [解析 解析] 解析 (1)由题意知 =0.1s,s=(3.68-3.52)×10- 由题意知t= 由题意知 , = - ×
2m.根据 根据s= 根据图中数据, 根据 =at2,得a=0.16m/s2.(2)根据图中数据,合理地 = 根据图中数据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第3章
考
牛顿运动定律
误差分析 1.因实验原理不完善引起的误差.本实验用砂和砂 .因实验原理不完善引起的误差. 桶的总重力(m′+ 代替小车的拉力, 桶的总重力 + M′)g代替小车的拉力, 而实际小车所受 代替小车的拉力 的拉力要小于砂和砂桶的总重力. 的拉力要小于砂和砂桶的总重力.砂和砂桶的总质量越接 近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误差越大, 近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误差越大,砂和砂桶的总质量越 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由此引起的误差就越小.因此, 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由此引起的误差就越小.因此, 满足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 的 满足砂和砂桶的总质量 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的 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 目的就是为了减小因实验原理不完善而引起的误差.此误 目的就是为了减小因实验原理不完善而引起的误差. 差可因m 而减小 但不可能消去此误 而减小, 明如下: 差可因 M而减小,但不可能消去此误差.证明如下: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设计横纵坐标的刻度值,使图线的倾斜程度不至于太大, 设计横纵坐标的刻度值,使图线的倾斜程度不至于太大, 也不至于太小, ° 左右为宜,由此确定G的范围从 的范围从0设 也不至于太小 , 45° 左右为宜 , 由此确定 的范围从 设 置到1N较合适, 则从0到 较合适. 与纵坐标相 置到 较合适,而a则从 到3m/s2较合适.(3)与纵坐标相 较合适 则从 交而不过原点,说明当不挂砝码时,小车仍有加速度, 交而不过原点,说明当不挂砝码时,小车仍有加速度,即 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 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