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九年级上人美版《发现与创造》教案
小学美术《发现与创造》教案
一、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发现与创造》教案,本章节内容源自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五章《生活中的艺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观察生活中的物品,发现它们的美;
2.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了解一些简单的艺术创作方法,如拼贴、组合、涂抹等;
4.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激发学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举例:在小组创作过程中,教师可设置明确的分工和任务,引导学生学会协调、合作,以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与重点紧密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扎实掌握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艺术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针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确保学生理解透彻。
四、教学流程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如何观察生活、发现美和运用不同材料进行创作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生活中艺术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美、如何运用废旧物品进行艺术创作等。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发现与创造》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身边物品的美?”比如,教室里的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窗外的树叶形状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生活中的艺术奥秘。
举例:通过比较不同物品的形状、颜色、纹理等,让学生理解美的多样性。
(2)艺术创作方法的灵活运用:学生需要学会根据创作主题和材料特点,灵活运用所学创作方法,表现出自己的创意。
发现与创造 教案
发现与创造教案教案标题:发现与创造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定义“发现”和“创造”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运用发现和创造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创造性思维创造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教学重点:1. 发现和创造的定义和区别。
2. 发现和创造的思维方式。
3. 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白板、黑板或投影仪。
3. 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引入:1.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发现和创造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展示一些实际例子,如发明家发明的东西、科学家的发现等,引发学生的兴趣。
讲解:1. 通过PowerPoint演示文稿向学生介绍发现和创造的定义和区别。
2. 解释发现是指通过观察、实验或研究等方式获得新的信息或知识,而创造是指产生新的想法、概念、产品或解决方案。
3. 强调发现和创造是相互关联的,创造往往基于发现。
实践:1. 分发学生练习册,让学生进行一些发现性的实践活动,如观察花朵的生长过程、实验探究物体的浮力等。
2. 引导学生记录他们的发现,并与同学分享。
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
2. 提供一些问题或场景,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创造性思维,如在家庭、学习或社交方面。
总结:1. 复习发现和创造的定义和区别。
2. 强调发现和创造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继续保持好奇心和创造性思维。
作业:1.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发现和创造的小作文。
2. 要求学生在下节课前准备一个关于创造性思维的展示。
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记录的发现。
2. 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提出的创造性解决方案。
3. 评估学生的小作文和展示。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与创新科技或艺术活动,如参加科学展览或艺术比赛。
2. 提供更多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活动,如谜题、游戏或设计任务。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提问、互动和分享自己的想法。
发现与创造的说课稿
发现与创造的说课稿人美版实验教材九年级17册第8课运用新课标的理念,我拟从以下几方面谈谈对本课的设想:以审美能力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重视美术实践,鼓励美术创作,提倡学科综合,是新的美术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原则和要求,需要我们以全新的感觉来面对课堂、学生和教材,这也是我设计本节课的理论依据。
1、教材内容、地位及前后知识的联系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实践课,是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设置的课程。
教材从日常生活中的“废旧材料”提取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平凡、朴实的物质材料,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并利用材质的美感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与制作。
本课内容趣味性强,最重要的不只是让学生掌握制作的技能技巧,而是养成善于发现、善于利用各种材料,形成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因此,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应是整个教学环节的主导和指导思想,只有把握了这一点,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持久的兴趣,并获得美的熏陶。
前后知识的联系:《发现与创造》是体现新课程标准“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一大特色课。
在第15册《坐椅设计》、《布置理想的家居》中,学生对材料的利用有了一定的接触,本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感悟对材料的综合体验活动,同时也为后面“综合探索”的学习做铺垫,形成一个简单而又完整的学习过程。
2、学情分析这节课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三年级的学生。
从学生掌握知识的角度看:经过两年的新课程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有一定知识面和制作技能。
从学生的特征看:初三年龄段的学生已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理解水平也有一定的提高,能有意识地运用形和色,对自己所感所想进行有个性的表现,对本课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基础。
3、教学目标根据《美术课程总目标》所倡导的“激发学习兴趣”的基本理念以及“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我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为:知识与技能:通过认识、感受材质,初步体验材料的不同肌理和质感特征,加强对形式美感的基本认识。
初中美术课程《发现与创造》教案
初中美术课程《发现与创造》教案初中美术课程《发现与创造》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理解材质的不同,美术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并能够分析出各美术种类的特点,理解到美术并不等于是简单的画画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欣赏、感受、体验、参与、自主、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材料和种类的认识,培养自己的审美兴趣,从而产生对美术文化的关注、欣赏与探索的热情。
重点欣赏、感知、探索、理解不同种类的美术作品,引发学生对这些作品的兴趣,并进行制作材料的分析。
难点学生能够独立、正确地从美术作品的材料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的门类。
教学准备范作,美术作品工具材料。
教学方法欣赏法,评述法、引导法等。
板书设计在美术世界中遨游美术种类:油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等。
《出水芙蓉图》佚名宋中国画《秋瑾》王公懿版画《父亲》罗中立油画《秦始皇兵马俑》秦朝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一)、欣赏感受(看一看)1、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小学的美术学习。
比如可以说说他们以前的美术课都有学习有哪些内容,都是怎样上的。
2、欣赏范作,看后有什么感想?你们是不是认为上美术课就只是单纯的画画呢?(学生看着这些美术作品,显得非常兴奋,很好奇,很好地刺激了他们的求知欲。
)3、思考、交流、讨论、发言。
(二)、展示汇报,交流探讨(说一说)教师活动:1、让学生把他们喜欢的美术作品(可以是美术展室里的作品,也可以是自己寻得的)呈现出来,谈谈它们所具有的各种特点,教师适时进行引导。
2、阅读课文,理解带蓝色圆点的美术门类及材料;比较欣赏,课文中哪些美术种类在刚刚同学们最喜欢作品中没涉及到的。
3、观察自己的身边的都有哪些美术种类,列举一二。
(比如是自己的日常用品,教室的桌椅等)学生活动:1、展示自己带来的美术作品,说出它们都具有哪些特性.2、阅读课文,弄清因为材质的不同,美术可以分为哪几种门类,与美术作品的零距离,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和触觉,加深对美术作品特点的认识。
初XX术课程《发现与创造》教案
初术课程《发现与创造》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的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创新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创造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作品。
1.2 课程内容本课程将涵盖观察与描绘、创新与实践、表达与分享等多个方面,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操作和互动交流等方式,使学生深入了解术的基本原理和创作方法。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示范、实践、点评等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第二章:观察与描绘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学会运用术语言进行描绘。
2.2 教学内容学习观察方法,培养观察习惯学习术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实践描绘生活场景或物品,培养表现力2.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或观察生活中的物品,引导学生发现美教师示范描绘方法,学生跟随实践点评学生作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第三章:创新与实践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3.2 教学内容学习艺术创新的方法和技巧探索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具有个性的艺术作品3.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尝试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教师提供创新思路,学生动手实践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鼓励互相评价和交流第四章:表达与分享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分享精神。
4.2 教学内容学习艺术表达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评价能力学会分享自己的艺术作品和心得4.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组织学生进行作品点评,培养评价能力举办艺术展览或分享会,让学生展示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5.2 教学内容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展望后续课程的学习,制定个人学习计划5.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制定个人学习计划,为后续课程做好准备第六章:案例分析与鉴赏6.1 教学目标通过分析经典和现代的术作品,培养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理解艺术创作背后的思想和情感。
小学美术《发现与创造》教案
此外,关于小组讨论的引导。在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小组的讨论氛围并不热烈,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我将在下一次教学中尝试采用更多元化的讨论形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增强小组合作的效果。
举例:在创意制作环节,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将废旧物品转化为有创意的作品,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启发性的例子,如将旧报纸折成小船、用瓶盖制作壁画等,帮助学生突破想象力的局限。在技巧掌握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分步骤演示和小组互助学习,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制作方法。至于环保意识的内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清洁活动,或将作品与环保主题相结合,如制作环保宣传海报,使学生将环保理念付诸实践。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生活中的美术元素、废品利用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发现与创造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小学美术《发现与创造》教案
一、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发现与创造》教案,本章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二章《生活中的美术》。课程内容包括: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术元素,如建筑、家具、生活用品等,培养学生的审意识。
2.学习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制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了解并实践基本的美术创作技巧,如拼贴、组合、绘制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人美版美术九上第八课《发现与创造》word说课稿
人美版美术九上第八课《发现与创造》word说课稿开场白:各位评委上(下)午好。
我是应聘初中美术老师的01号考生,我今天抽到的课题是《发觉与制造》,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这五个方面展开。
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时期九年级上册第八课《发觉与制造》,这时一节“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本课的要紧内容是利用废旧的材料动手设计制作学习与生活的小型日用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制造力,制作自己喜爱的日用品,为生活增加乐趣。
本节课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占据十分重要的作用。
依照以上对教材地位与作用的分析,我确立如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分析生活中废旧材料的形状、色彩、质地等视觉特点,并依照这些材料进行艺术创作。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看、讨论、动手实践的方式创作自己喜爱的日用品活装饰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制造力与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勤俭节约、废物利用、爱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通过以上对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利用废旧的材料,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及灵感,制作自己喜爱的日用品及装饰画,美化学习生活环境。
二、说学情九年级学生差不多具备了一定的观看能力和分析能力,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对事物具有独立的见解,能差不多明白得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
这一时期的学生通过往常对设计·应用课程的学习,差不多具备了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制造精神。
因此,在本课我将专门注重在教学中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制造力和想象力。
三、说教法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是教学成效事半功备,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依照本课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将采纳创设情境法与评判鼓舞法,通过情形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通过评判鼓舞,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欢乐,进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制造力。
发现与创造美术教案
发现与创造美术教案教案标题:发现与创造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发展对美术作品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通过实践和探索,提高学生的美术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教学内容:1. 美术作品的观察和感受2. 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3. 美术表达技巧的实践和探索4. 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一幅美术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学生对该作品的第一印象,引导他们开始观察和感受。
探索美术作品:1. 给学生展示多幅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引导他们观察并记录作品中的形状、颜色、线条等元素。
2. 引导学生描述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主题,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1. 提供一些刺激学生想象力的素材,如图片、音乐或故事。
2. 引导学生根据素材进行自由创作,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材料。
3. 提供一些启发性问题,帮助学生思考如何将自己的想法转化为具体的艺术作品。
实践和探索美术表达技巧:1. 教授基本的绘画、雕塑或手工艺技巧,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等。
2. 给学生提供一些练习任务,让他们运用所学技巧创作自己的作品。
3.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材料和媒介,如铅笔、水彩、粘土等,以拓宽他们的美术表达方式。
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1. 给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并分析作品中的构图、色彩运用、线条表现等。
2. 引导学生发表对作品的个人意见和评价,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思考。
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经验,强调美术作品对我们的启发和影响。
2. 鼓励学生继续发现和探索美术的世界,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美术表达技巧。
扩展活动:1. 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美术馆或艺术展览,让他们亲身感受艺术的魅力。
人美版美术九年级上册《发现与创造》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材料的特性,学习利用材料原有的特性,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 再创造。认识发现与创造和变废为美的关系,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对材料 美感的发现和创造性利用的能力,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教学重点:观察、发现材质的美感,运用艺术的手段和丰富的想象力对材料进行 合理的利用,创造出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特征的新作品。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材料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加工工艺进行再创造,如何根据制作 用品的需要寻找、发现合适的材料。 教学用具:课件、环境设计的图片
2、教师结合课件或范例图形、图片讲解对比与和谐、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 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的运用。学生看图片,体会原理的运用。 3、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范例,再次体会对材料的巧妙使用。帮助学生了解一 些简单的创意和设计的方法。 四、表现创新: 辅导学生根据已有材料进行构思,创作一件实用的作品。 学生以组为单位出示、讨论、交流设计方案和设计构思。大胆实践、创造。 五、教师巡视各组,师生共同讨论、构思,帮助学生解决疑难。 六、展示评价 提供展示台,组织学生展示作品。展示并讲解自己作品的设计思想、用途。
发现与创造 九、教后反思: 本课学习内容是学生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内容。 这有利用发挥学生的感知能力。从 而为思维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让学生设计生活用品,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 用启发式提问,进一步解决设计的难点,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清晰、灵活、独 特。从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自主研究。集体协作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表达 思维、交流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创作、欣赏、批评的能力。从而求得学生的综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生提前分组,收集材料。让学生将之前收集的各种材料带到课堂。
1 2
:让学生触摸、观察材料,按不同的质地、质感等分类。 :想一想:这些不同的质感、色彩、形状的材料给你哪些特殊的感觉? 引导学生体会、发现材料。
2019-2020年初中美术《发现与创造》教学设计
教 教学 材 重点 分 教学 析 难点
发现 并利用废旧材料的材质美,创作一件生活用品 使作品体现实用·美观·环保的现代设计理念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 一发现 材质美 感受作品它们来自身边哪些 废弃物?这些带给你怎样美 感 1 塑料瓶材质 在灯光的映衬 下展现了一种朦胧·柔和·含 蓄的美 2 瓦楞纸表面有着特殊的肌 理和色彩,截面和表面都颇 具朴拙的美感 3 废旧拖鞋拼接的地毯,呈现 柔软的质感和缤纷的色彩, 传达出一种舒适温情的美 4 废磁带亮丽的光泽与头发 的质感异曲同工 5 易拉罐材质的金属光泽赋 予作品灵动华丽的美 6 吊灯的设计充分展示玻璃 瓶晶莹剔透的材质美 7 陶罐粗糙的质感和天然的 色彩给人以朴实无华的美感 动 二利用美术语言
欣赏课件·聆听·思考 学生回答 欣 赏·分析,引发积极思考
备注 (教学 目的、时 间) 5 带人学习情境,引发积 极的思考
通过带领学生赏析各 国环保创意作品,发现 材质不同的美感,激发 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对生活物品 和随处可见的废物材 质的感受力与审美评 价能力
10
艺术家利用好的创意尽量保 留材质自身的美 感以外还将 其色彩肌理等因素依托造型 和构成方法发挥的淋漓尽 致,我们来分析以下实 例 1 小铅笔头运用造型语言密 集的排列,体现了色彩美·肌 理美和秩序美 2 磁带盒的质感和磁带的圆 形整齐 排列组合具有很强 的形式感 3 矿泉水瓶巧妙的构成加上 光影的效果就像梦中的花朵 继续欣赏更多的作品
三创新 崭新形象 你能看出以下作品由什么材 料制成吗 提问:你能看出以 下作品是 由什么材料制成吗
欣赏和分析作品的材质·肌 理·色彩·美感
欣赏·分析·回答
引领学生探究材料的 美感,探索不同的创造 方法
发现与创造美术教案
发现与创造美术教案发现与创造美术教案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发现与创造美术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发现与创造美术教案1课型:设计,应用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与目标:(1)提高学生对材料的美感和特质的感受力,培养学生发现并利用废旧材料创造生活用品的能力。
(2)通过欣赏使学生发现并利用废旧材料创造生活用品。
(3)使学生养成认真、热情、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强化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发现并利用废旧材料的材质美创作一件生活用品。
教学难点:使作品体现”使用、美观、环保的现代设计概念。
教法:讲授法、演示法学法:观察、探究、合作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生活中所能见到的各种材料,如:各种纸材、饮料瓶、包装袋等。
所需相应的工具,如:剪刀、小刀、胶水、双面胶等与材料相应的工具。
教学活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猜谜游戏引出小制作—–钟表1、用什么材料制作成的?(纽扣、纸片、布……)2、想一想,这些材料有什么共同点呢?(都是用废旧材料做的)小结:同学们答对了,是的,这个作品是经过发现并用手创造出来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下第五课(板书课题――发现与创造)二、讲授新课1、请同学们观察图片,分析书中作品是由什么材料制作的?(石头,铅笔,雪糕棍,饮料瓶盖,光盘盒……)2、用这些废旧物品制作有什么意义呢?(环保,好看……)小结:美观,有趣,环保,这些美丽的作品是怎样制作的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制作的方法。
3、主要方法有:(1)因形选材:先有想法,然后选择合适的材料教师演示笔筒的`制作方法及步骤(2)因材造型:先有材料,然后看看它像什么?可以做什么?教师演示收纳箱的制作方法及步骤三.欣赏学生作品请同学们欣赏一下利用不同材料制作的作品。
四.动一动手,用一用脑利用我们带来的废旧材料进行创造生活用品。
教师巡视辅导五.一起分享我们的收获吧!1.作品是否用到废旧物品2.作品设计是否有新意3.作品是否实用六.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作品,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这节课能够养成环保和节约的良好习惯。
人美版 发现与创造
第五课:发现与创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对材料的美感和特质的感受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使学生发现并利用废旧材料创作生活用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养成认真、热情、耐心细致的工作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发现并利用废旧材料的材质美,创作一件生活用品。
教学难点:使作品体现“使用、美观、环保”的现代设计概念。
教具准备:学生收集的各种材料、剪刀、颜料、浆糊或胶水、涂色工具、作业纸等。
教学内容:新课导入:一、激趣导入1、欣赏作品(课件欣赏)生活中有许多废旧材料,你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这些材料有着各自的形态、色彩、质地、肌理等视觉特征,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好材料,为我们想象力与创造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师生讨论教师提问:这些画与你们平时经常看到的画有什么不同?生:……教师提问:你能说说不同材质表面的肌理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吗?秩序的纹理神奇的造型亮丽的光泽二、探究实践创作时首先根据材料的特征来构思,合理、巧妙地利用材料的形态、色彩与肌理,尽可能保留与发挥材料本身的特征与美感,用较少的加工获得生动有趣的艺术效果。
以上作品中许多材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你能把它找出来吗?哪些作品保留了材料原有的美感?三、造型表现你能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一个实用的日用品吗?用旧扑克制作收纳盒可乐瓶,矿泉水瓶制作的猪猪储蓄罐美丽花瓶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1)为有困难的小组提供帮助。
(2)展示有借鉴意义的作品,提高作品成功率。
四、展示评价1、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按小组编号贴到展板上,按下表所列奖项自评自己的作品。
(体现评价的激励作用。
)创意奖肌理美奖色彩美奖合作奖鼓励奖速度奖2、各小组相互评价3、教师激励评价,为每个小组颁奖。
(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愉悦)。
发现与创造美术教案
发现与创造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发现和创造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2.掌握发现和创造的基本方法;3.通过实践提高美术创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发现和创造在美术创作中的关系;2.掌握发现和创造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将发现与创造结合起来,提高美术创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老师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优秀的艺术品,让学生欣赏并谈论它们给自己带来的感受。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艺术品是如何产生的,是否只是靠天赋或灵感?是否有其它因素?第二步:讲解(10分钟)1.介绍“发现”和“创造”的概念及其在美术中的重要性。
2.分别讲解“发现”和“创造”的基本方法,并举例说明。
3.强调两者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即通过不断地发现,才能不断地进行创造。
第三步:实践(30分钟)1.请学生在校园内或周围环境中寻找有趣的景物或事物,并记录下来,可以是照片、素描、文字等形式。
2.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进行创作,可以是绘画、雕塑、摄影等形式。
在创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表现方式和手法。
第四步:分享(10分钟)1.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分享自己的发现和创造经历。
2.让全班同学对每个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互相借鉴和提出建议。
第五步:总结(5分钟)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思考如何将发现与创造应用到以后的美术创作中。
2.鼓励学生不断地寻找新的灵感和素材,不断地进行实践和创造。
五、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并给予适当指导;2.听取全班同学对每个作品的评价和反馈;3.通过课堂讨论和提问来检测学生对于发现与创造在美术中的理解。
六、拓展延伸1.请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发现和创造的实践,并将成果展示给全班同学;2.鼓励学生参加美术比赛或活动,提高美术创作能力;3.引导学生了解一些著名的艺术家和他们的创作经历,激发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发现与创造》示范教案
《发现与创造》教学方案教材解析本课内容属于“设计应用”领域。
与第三、第四课《大家动手做条龙》、《生肖的联想》共同组成一单元。
前两课提升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水平,在此基础上,本课目的是养成学生善于发现、善于利用各种材料,通过观察、构思、实践等方式实行创作的习惯。
从而提升学生的创造水平。
学习材料取自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受材料的不同特性,例如色彩、质感、形状、肌理等,并利用材质的美感,实行创意设计与制作。
使学生通过寻找、发现、构思、设计、制作的过程,感受创作的乐趣,提升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教学目标1.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例如色彩、质感、形状、肌理等;根据因形选材、因材造型的设计要求,尝试用废旧材料加工、创造成艺术作品。
2.通过欣赏分析以环保为主题的不同作品,使用感知体验,合作探究等方法,感受材料的魅力,体验设计制作的过程,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水平。
3.养成勤于观察、敏于发现、善于借鉴、精于制作的行为习惯和团结合作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环保意识、改善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1.观察、发现材质的美感,并利用材料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工艺,实行再创造。
2.如何根据因形选材、因材造型的设计原则和要求实行再创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能看出这个日历是什么做的吗?学生观赏并回答。
教师补充:生活中有许多废旧材料,你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这些材料有着各自的形态、色彩、质地、肌理等视觉特征,是我们进行艺术创作的好材料,为我们想象力与创造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教师提问,引出主题《发现与创造》。
二、讲授新课教师展图片,让学生细心感受这些艺术品,它们来源于身边的哪些废弃物,你能说说这些不同材质表面的肌理给你怎样的感受吗?学生观赏并回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作品,体会它的材质,颜色,形状,质感,机理等。
教师提问:以上作品中许多材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你能把它找出来吗?教师提问:创作时应注意材料的哪些特点?学生回答:形状、颜色、机理、材质。
初中美术教学课例《发现与创造》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生发现:塑料软盘盒无色透明,光洁无纹理,中
空长方体容器,Biblioteka 地坚硬。2.引导学生思考:软盘盒的材质特点有什么美感这
样的材质和美感能给你怎样的创意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软盘盒的材质空灵透明,带
有自然的纯净美,配合中空的容器本质,可以改造成一 个小的收纳盒。
3.教师揭示:废旧物品设计中的“发现”就是通过 观察材料的材质特点,感受它的美,并激发自己的灵感, 找出它最适合的用途。
(二)因材造型与因形选材 1.教师总结之前的课堂过程:我们先观察材料,再 利用它的材质特点激发灵感,这是设计的一个重要方法 ——因材造型。 2.教师引导发问:那么如果手头没有现成的材料, 是不是我们就不能设计了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在设计的时候,我们还可以 先在心中构思想要设计的内容,再按照设计思路,寻找 相应的材料,寻找的时候同样要观察和发现材料的材质 特点,感受材料的美,并根据材料不断完善自己的设计 构思,这就是设计的另一个重要方法——因形选材。 (三)教师示范,变废为宝 1.教师利用软盘盒和学生提供的设计成收纳盒的 思路,示范操作,将软盘盒拆卸,利用其内部空间,合 理粘结成收纳盒的隔断。 2.制作完成后提问:收纳盒做好了,你们看漂亮么 学生回答:虽然收纳盒整洁干净,但是太过单调,
初中美术教学课例《发现与创造》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美术
教学课例名
《发现与创造》
称
【重点】
能从材料的色彩、肌理、形状、质地等材质特点发
现生活物品的美,掌握因形选材和因材造型这两种设计
教材分析 方法。
【难点】
团队合作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一件融美观和实
用于一体的日用品。
1.发现生活物品的材质特点,利用因形选材或因材
发现与创造教案
发现与创造教案设计思想本课是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设置的,其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发现、善于利用各种材料,通过看、想、画、做等方式进行创作活动。
培养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对身边现有物质材料进行创造性的开发、设计和利用的能力。
懂得如何发现美的材料,如何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活动,学会从这些材料中发现美的材质,展开丰富的联想,找到材料特有的属性,运用跳跃性思维,使之找到材料与欲创物之间的关联,创造出新的作品。
教材分析《发现与创造》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人美版)九年级第十七册。
教材中展示了以大量的废旧材料创作的生活日用品和小工艺品,让学生了解在生活中可利用许多废旧材料制作富有情趣的生活用品与装饰品。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提高对生活物质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对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具有创造的欲望,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解了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
本课学习学生能够发现和利用现有的材料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学生活动采用小组合作与自主学习的方式。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寻找,运用材料、设计制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和对材料美感的发现和创造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在发现与创造过程中,体会设计应用为我们带来的方便与愉快。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生活情趣,提升生活品位,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观察、发现材质的美感,运用艺术的手段和丰富的想象力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利用,创造出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特征的新作品。
教学难点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去巧妙地利用材料原有的形状,色彩,质感等因素创造新事物。
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
教学策略与手段本课教学主要采用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让学生在发现、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创作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对身边现有物质材料进行创造性的开发、设计和利用的能力,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初XX术课程《发现与创造》教案
初术课程《发现与创造》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通过一系列的实践项目和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课程将围绕艺术领域,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掌握艺术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自我表达和沟通能力。
第二章: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2.1 活动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学习如何发掘自己的兴趣和潜能。
2.2 教学内容兴趣和潜能的定义;如何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兴趣和潜能的重要性。
2.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分享彼此的发现;个人反思:学生进行个人反思,写一篇关于自己兴趣和潜能的短文;展示和分享:学生将自己的发现进行展示,与其他同学分享。
第三章:创新思维的培养3.1 活动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创新思维的含义;学习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3.2 教学内容创新思维的定义;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3.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创新思维的含义和重要性,分享彼此的看法;个人反思:学生进行个人反思,写一篇关于如何培养创新思维的短文;创意实践:学生进行一项创意实践项目,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
第四章:艺术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4.1 活动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艺术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
4.2 教学内容艺术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艺术创作的过程和要点。
4.3 教学活动理论讲解:教师讲解艺术创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学生进行笔记;实践操作:学生进行一项艺术创作项目,运用所学的技巧和方法;评价和反馈:学生互相评价彼此的作品,教师进行反馈。
第五章:提高自我表达和沟通能力5.1 活动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提高自我表达和沟通能力;通过艺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册《发现与创造》教案2
课题:发现与创造
课型: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了解材料的特性,学习利用材料原有的特性,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再创造。
认识发现与创造和变废为美的关系,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对材料美感的发现和创造性利用的能力,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重点:观察、发现材质的美感,运用艺术的手段和丰富的想象力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利用,创造出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特征的新作品。
难点:如何根据材料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加工工艺进行再创造,如何根据制作用品的需要寻找、发现合适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新授
让学生将之前收集的各种材料带到课堂。
(1):让学生触摸、观察材料,按不同的质地、质感等分类。
想一想:这些不同的质感、色彩、形状的材料给你哪些特殊的感觉?
(2):想一想这些材料可以作成什么日用品,来美化自己的学习、生活环境?
教师结合课件或范例图形、图片讲解对比与和谐、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的运用。
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范例,再次体会对材料的巧妙使用。
三、课堂练习
辅导学生根据已有材料进行构思,创作一件实用的作品。
教师巡视各组,师生共同讨论、构思,帮助学生解决疑难。
四、小结
课堂练习辅导学生根据已有材料进行构思,创作一件实用的作品。
教师巡视各组,师生共同讨论、构思,帮助学生解决疑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