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合集下载

文学是语言艺术范文

文学是语言艺术范文

文学是语言艺术范文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通过文字的表达和组织,以及对人类生活、情感和思想的深入描绘,传达出丰富的意义和情感。

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类的思维、情感和精神世界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文学的定义、特点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其次,文学具有丰富多样的形式和题材。

文学的形式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等,每一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特点。

而文学的题材也可以涉及各个方面,包括爱情、友情、人生哲理、历史事件等等。

通过不同的形式和题材,文学作品可以满足读者不同的需求和情感体验。

文学还具有传承和表达文化的作用。

不同的文学作品代表了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人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的风貌和思想精髓。

文学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承载了人类文化的积淀和传承,对于维护和发展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另外,文学对于人类的思维、情感和精神世界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文学作品可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宽人们的思维和视野。

文学作品还可以表达人类的情感和情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自己的情感世界。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人们可以获得心灵的满足和启发,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总之,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通过语言的表达和组织,传达出丰富的意义和情感。

它具有丰富多样的形式和题材,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以及传承和表达文化的作用。

文学对于人类的思维、情感和精神世界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贡献。

我们应该重视文学的价值和作用,通过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世界。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审美性与以丑为表现对象是否矛盾不矛盾。

文学具有审美属性,并不是说他只能表现美的对象,不能写丑的东西;而是说文学是从审美关系上来把握社会生活的。

正像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观察,甚至经历过的那种生活情景一样,人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往往是在矛盾与斗争中才能获得鲜明而丰富的显现,因而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对抗、斗争和比照,实际上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在这个意义上说,丑的东西能够也应该成为文学的对象。

丑本身不可能成为美,然而与美的斗争,却能够是丑成为审美的对象;或者生活中的丑可以通过艺术的加工成为艺术中的美。

对文学审美性的理解文学的审美性不仅仅规定了文学要有自己的对象,同时还规定了文学活动必须以对象化的方式进行。

对象化是文学活动过程的审美性的体现。

它是指主体以体验的方式感受生活,将世界作为人的对象性的存在来把握,从而是外在的自己的生活对象成为主体感受经验中的对象。

正是因为体验与审美的这回总内在的联系,使作家们不自觉地意识到,对于创作来说,对象化的重要性。

如果从对象化的角度看,应该承认文学活动确实含有自我变现的成分,审美活动的体验性使自我表现成为对象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当然,肯定文学活动的对象化中包含着自我表现的成分,并不等于说文学只需要表现自我,只需要倾诉个人的情绪和感受。

倘若如此,文学又会在最根本的意义上丧失自己的审美属性。

因此,文学的审美属性在要求文学活动必须个性化的同时,还规定了个体的感受与发现,只能以社会实践和人类创造为对象。

语言艺术的基本特征第一,语言艺术的表现很少受时空的控制,对社会人生的反映有巨大的容量。

因为文学塑造的形象不具有直观性,而是通过语言的中介诉诸读者的想象和再创造,因此文学在表现社会生活时几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广阔的自由。

第二语言艺术能够深刻、细腻的传达思想情感,表现人的心理活动。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同人的思维活动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因此,与其他艺术相比,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似乎更适宜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展示人的心理世界。

文学的美丽

文学的美丽

文学的美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自古以来便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世人。

它是语言的艺术,是情感的抒发,是思想的碰撞,更是人类灵魂的映照。

文学之美,如同繁星闪烁于夜空,璀璨而深邃,引人遐思。

一、文学之美的语言艺术文学的第一重美,在于其精湛的语言艺术。

语言是文学的载体,是作家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和韵律美。

无论是唐诗宋词的婉约豪放,还是现代诗歌的自由奔放,亦或是散文的清新隽永,小说的细腻生动,都是语言艺术的极致展现。

以唐诗为例,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幽远的月夜图景,令人心旷神怡。

而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则通过雄浑有力的文字,传达出诗人胸怀壮志、志存高远的豪情壮志。

这些诗句,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富有音乐性,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文学之美的情感抒发文学的第二重美,在于其真挚的情感抒发。

文学作品是作家内心世界的反映,是他们情感的宣泄和寄托。

好的文学作品,总是能够触动人心,引起读者的共鸣。

如《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那种刻骨铭心的爱恋,那种生离死别的痛苦,无不让人为之动容。

又如《悲惨世界》中冉·阿让的救赎之路,那种对人性善良的坚信,那种对苦难生活的抗争,无不让人肃然起敬。

这些作品,通过对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人性的光辉与复杂,给人以深刻的情感体验。

三、文学之美的思想碰撞文学的第三重美,在于其深邃的思想内涵。

文学作品不仅是情感的抒发,更是思想的碰撞和智慧的结晶。

它们往往蕴含着作家对人生、社会、历史的深刻思考,引导读者进行思考和探索。

如《百年孤独》中马尔克斯对拉丁美洲历史的魔幻现实主义描绘,既展现了拉美大陆的瑰丽多姿,又揭示了历史的荒诞与沉重。

又如《1984》中奥威尔对极权主义的深刻批判,不仅是对一种政治制度的反思,更是对人性的深刻剖析。

这些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给人以启迪和震撼。

文学与舞蹈的关系

文学与舞蹈的关系

2.舞蹈家往往从 文学名著中挖掘 出可以展开舞蹈 的场景。
古今中外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名 著 , 都是作家对当时的社会生活深人 观察、巧妙构思和艺术表现的结果。 尽管这些作品是按照文学的形态展现 出来的,但它们的题材、内容、人物、 结构都是对当时社会的艺术反映 , 具 有典型的意义。
舞蹈家往往善于从这些作品中挖掘出可以展开舞蹈的场景 , 用舞蹈的 艺术特性加上自己的生活经验将这些作品创造性地表现出来。这样编创出 来的舞蹈作品 ,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舞蹈为文学提供了描写和抒发的对象 , 文学则 为舞蹈保存了古代舞蹈活动的文字资料 。 如《诗 经》、《乐记》、《舞赋》以及诗人白居易的《霓 裳羽衣舞歌》等不朽佳作 , 都为今天我们学习我国 古代舞蹈发展的历史和传统的美学思想以及乐舞理 论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3.舞蹈为文学提供 了描写和抒发的对 象,文学为舞蹈保 存了文字资料.
我们在发展舞蹈艺术的同时 , 要重视舞蹈和文学之间 的这种关系 , 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这样 , 就能游刃 有余地将二者结合,为舞蹈艺术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 空间。
请欣赏唐诗逸中国舞《雨霖铃》片段
人类历史发展到当今阶段 , 已形成了更加 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这些不同的艺术形式 伴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 , 不仅任何一种 形式都不能被另一种形式所替代 , 而且它们相 辅相成 , 相互依存。 舞蹈和文学存在着密不 可分的关系 , 它们都以各自不同的形态和方 式反映着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 , 发挥着各自的 艺术特性和艺术功能 , 起着各自不同的社会作 用 , 以适应人民群众的欣赏需要。
舞剧《繁漪》 , 由于舞蹈编导对话剧《雷雨》做了适合于舞蹈表现 的改编 , 人物形象被刻画得栩栩如生 , 受到观众的广泛认可和一致好评 , 被 认为是中国现代舞剧中富有创造性的佳作。

何谓“世界文学”?

何谓“世界文学”?

何谓“世界文学”?张隆溪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总是用某一国家某一种语言的创作,所以,文学研究很自然首先有国别和语言的类别,如中国文学、英国文学、法国文学、德国文学等等。

当然,“语言”与“国家”不完全是同一概念,一个国家很可能有不同的语言或方言;但就一般分类而言,国别文学是文学研究最基本的分类。

19世纪产生的比较文学,打破了国别文学单一语言传统的局限,以不同语言的文学作为比较研究的基础。

同样产生于19世纪初的“世界文学”观念,则进一步希望打破欧洲的局限,在全世界范围内去审视和研究各国的文学。

然而,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比较文学基本上局限于研究欧洲主要的文学传统,而具有普世意义的“世界文学”观念,则没有得到真正的发展。

这种情形在20世纪末和进入21世纪之后,正在发生根本的改变,“世界文学”正在成为当前文学研究新起的潮流。

什么是“世界文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在观念和实践中有何区别?“世界文学”为什么在当前兴起?它与我们所处的时代有何关联、有何意义?这些都是值得学术界深入探讨的问题。

本文希望,在历史的框架里,通过梳理几个基本理论概念的发展,对这些问题作出响应;同时也希望,能在文学研究领域引起更多的讨论,促进学术界对这类问题有更深的理解,促使文学和人文研究有进一步的发展。

一“世界文学”的兴起近十多年来,在文学研究方面最引人注目的新潮流,莫过于世界文学研究的兴起。

不仅在欧美国家出现了对世界文学的重新关注,而且在世界许多地方,包括中国,越来越注重世界文学的研究。

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者对世界文学已有认识。

例如,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三位学者曾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对谈。

他们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认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趋势是:“一个由古代中国文学向现代中国文学转变、过渡并最终完成的进程,一个中国文学走向并汇入'世界文学’总体格局的进程。

”他们还提到,德国大诗人歌德在19世纪初提出了“世界文学”概念,20世纪则是“世界文学”得以实现的时代。

世界上的八大艺术,你精通哪门

世界上的八大艺术,你精通哪门

世界上的八大艺术,你精通哪门温馨提示:关注‘超脑特人'头条号,每天收获一点点。

艺术,在古代指的是六艺以及术数方技等各种技能;特指经 术。

语出《后汉书•伏湛传》:“永和元年,诏无忌与议郎黄景 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蓺术。

”英文 art (艺术)一词源 自于古希腊拉丁语 ars ,大义为“技巧”,虽保有原意,却也衍 生出更广义的涵义,几乎包括了所有与人生密切相关的创造 性学问。

第一门艺术:文学(一种语言艺术形式)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 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 话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 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文学是语 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对美的 体现。

文学作品是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 世界的作品,离开了这样两个极具个性特点的独特性就没有 真正的文学作品。

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就是一个民族心灵世界 的英雄。

文学代表一个民族的艺术和智慧。

西方最早已知的 西方文学作品,是公元前 2700 年一篇由苏美人创作的《吉 尔伽美什基督教文学史诗》 ,当中描述的是英雄主义、 友谊、 损失及追逐永生。

在西方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特色的文 学。

早期作品经常带着宗教或教诲的目的。

说教的规范的文口 号学就此诞生。

浪漫主义的异常特质文章在中世纪绽放。

同时,理性时代造就了民族主义史诗与哲学短文。

因浪漫主义文学强调通俗及情感的投入,慢慢被寻求真实的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所取代。

到了20 世纪,象征主义抬头,追求探索角色的描述和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基督教文学独树一帜,成为的文学与史学和神话并无明显的界限,最早的文学是对历史和神话的记录。

但纯粹的文学早在周时就已出现,例如《诗经》。

后来诗、词、曲、小说等文学形式分别在唐、宋、元明、清达到高峰。

民国时期,武侠小说风靡海内外,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通俗小说。

文学是语言艺术范文

文学是语言艺术范文

文学是语言艺术范文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通过笔墨的组织和表达,通过文字的描绘和想象,将作品带给读者一种审美享受和人生感悟。

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下面将以1200字以上的篇幅介绍文学的内涵和魅力。

首先,文学是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语言的艺术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它能够用文字描绘出各种场景,带给读者丰富的感官体验。

无论是山水田园的恬静美景,还是都市繁华的喧嚣场景,文学作品能够通过文字将这些画面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不仅如此,文学作品还可以通过描述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的思考,引起读者共鸣和思考。

通过文字的抒发和引导,文学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让读者在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其次,文学是一种传承和发展文化的方式。

文学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能够将历史和文化传承下来,成为后人了解和思考的素材。

通过文学作品,人们可以了解过去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能够了解到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融合。

不仅如此,文学还能够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展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碰撞,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他国的文化和价值观。

文学作品通过描绘和表达,呈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丰富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总之,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它能够通过文字的描绘和想象,带给读者一种审美享受和人生感悟。

它是一种传承和发展文化的方式,能够将历史和文化带给后人。

同时,文学也是一种人生的感悟和体验,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激发读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无论是作家还是读者,都能够通过文学作品来感受文学的内涵和魅力,从中获得人生的启示和意义。

第三节: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

第三节: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

3.
长于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 术,可以直接描写人的内心世界,这是其他艺 术无法比拟的。绘画、雕塑只能通过形体,电 影只能通过动作,音乐虽也可以直接表现内心 世界,但太抽象。
四.文学语言的存在方式:话语
1. ①
话语的概念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对语言的两种细分: 语言:一种语言的词汇语法系统。 言语:个人的实际语言行为。
返回
文学的审美性
物质实践活动 人的活动 精神活动
人 脑 掌 握 世 界 的 四 种 方 式
理论方式:哲学、各种科学
宗教方式:宗教
实践---精神方式:伦理道德 审美方式:各种艺术
返回
周宪评形式主义对“无意义语言”的迷恋
“他们简单化地把实用语言归诸于意,言是表 意的手段,把诗的语言归结为言,意无关紧 要。我想特别指出的是,诗的语言在一定程 度上,像实用语言一样,仍服务于某种交流 目的,仍需传达出某种意义。以突出语言自 身的独立价值来否认诗的语言的可交流性, 乃至否定文学的交流功能,不但在理论上做 不到,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超越文 学—文学的文化哲学思考》,86页)
1.

两种典型看法: 工具论:文学是表现生活和情感的,语言 只是一种表达工具。 庄子:“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 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 而忘言 。”(《庄子· 卜物 》)

本体论:语言是文学的“本体”,文学之所以为 文学就在于其独特的语言运用。 什克洛夫斯基:“这样,我们就可以给诗歌下个定 义,这是一种困难的、扭曲的话语。”(《艺术作为
五.文学的定义
1.
2.
第一节我们阐述了文学的审美性,第二节我们阐 述了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两者相互渗透的状态叫 审美意识形态;第三节我们阐述了文学的语言属 性,文学语言的存在方式是话语,而文学话语的 特点是蕴藉性;这样我们就可以给文学下一个更 明确的定义: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 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这不是唯一正确和最后的定义,但是一种操作性 比较强的定义,随着对文学活动的进一步认识, 文学可能会显示出新的特性,那时人们对文学的 认识也将随:中国古典文论的一个术语,指文学文 本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态;它与文学话 语用形象说话,往往寓意丰富有关。 ② 蕴藉的两种典范形态: A. 含蓄:有限的语言包含有无限的意味。 《登鹳雀楼》(王之涣) ;《阿Q正传》

文学是语言艺术

文学是语言艺术


黛玉听到宝玉在人前对自己的夸奖后, 心情无比激动,作者细腻地描写了她此时 “又惊又喜、又悲又叹”的复杂的内心世界, 及其惊、喜、悲、叹的原因,让读者得以走 进人物的心灵,对之产生强烈的共鸣。这样 的心理描写恰恰是语言艺术的长处,其他艺 术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
小结:
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由于能够更为 巧妙地塑造艺术形象,更为灵活自如地反 映社会生活,更为深刻地表现人的思想感 情和审美意识,从而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 艺术样式,具有与其他艺术不同的特点。
从塑造艺术形象的物质手段和艺术媒介看:
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 表演艺术:如音乐、舞蹈; 综合艺术:如戏剧、影视艺术。 语言艺术:文学. 语言艺术是指以语言为媒介塑造艺术形象
的艺术,它就是文学。以语言为媒介这是 文学与其他艺术最主要的区别。
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 法国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家罗兰· 巴特说:
“语言是文学的生命,是文学生存的世界, 文学的全部内容都包括在书写活动之中。” 以语言为媒介对社会生活作审美把握,表 现主体的思想感情,是文学的基本特征。

语言艺术是指以语言为媒介构成艺术形 象的艺术,它专指文学。 文学是主体审美意识的语言符号化显现, 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一个基本特征就 在于它是通过语言来塑造形象、表现社会生 活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因而被称作语言的艺 术。
文学形象的间接性也同时带来其他艺术形
式所不可替代的特殊的审美特点和艺术优 势。
语言文字语义内涵具有丰富性,文学形象
具有不稳定性,这些为读者提供了欣赏的 再创造的广阔的心理空间,提供了审美想 象的天地。

语言艺术形象的间接性可以带来欣赏时 的想象张力。由于文学形象及其意蕴是在读 者再创造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它能充分调 动读者的想象,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空间。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家是语言的大师。

但是,令人大惑不解的是,正是语言大师反而到常常谈到“言不尽意”的语言之痛苦。

大诗人歌德说:“那试图用文字来表达艺术经验的作法,看来好象是件愚蠢的事”;德国古典诗人维得兰说:“我只为文中的一小节就花了两天半的时间,原因只因为没找到一句适当的词汇,脑海里整天总在这方面思索。

这当然是因为我希望能象一幅绘画那样,把我眼前浮现的确定视象,原封不动地推到读者面前”。

这就深刻地道出来“眼前浮现”之景与语言文字的距离和矛盾。

无独有偶,中国古代素有“炼”字的传统,所谓“吟安一个字,扯断数茎须”、“语不惊人死不休”,所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而字之所以要“炼”,是因为语言与读者的审美意识并不是那么容易结合的。

感到这种“欲说还休”的痛苦,于是就骂,就贬低“言”而抬高“意”。

虽然这在我们中国古代有老子、庄子、王弼等,但在西方又何尝没有呢?尼采认为,语言文字为可落言简的凡庸事物而设,所以“开口便俗”;斯宾诺莎说过,文字是众多而巨大的迷误之源;歌德则断言,事物的真实的特殊性质非笔舌所能传达的;席勒则相信:“脱灵魂而有言说,言说已非灵魂”。

但是,骂则不是办法,重要的是探究“言不尽意”的原因,尤其是为什么文学家的语言痛苦特别强烈,文学语言“言不尽意”的现象特别普遍这个饶有趣味的问题。

我们中国古代的哲人已经看到了语言与人类经验的层次和形态之间的关系。

当庄子说“语之所以贵者也。

意有所随,意之所以随者,不可以言传也”之时,似乎已经感觉到一般的“意”与“意之所随”的那个更神秘莫测的东西不是一个层次的。

三国时的荀子认为:“盖理之微者,非物象之所举也。

今称立象以尽意,此非通于意外者也;系辞焉以尽言,此非言乎系表者也。

斯则象外之意,系表之言,固蕴而不出矣”。

这段话是继承了王弼“象”也不能尽意的思想而来。

非但语言,即使是“象”,对于“理之微者”来说也是无法充分传达的。

言下之意是,“理”中也可分为两类,一种是精微难言的理,它不能用“象”更不能用语言来穷尽;另一种是浅显简单的“理”,它是可以用“象”来穷尽的。

文学语言

文学语言

文学语言文学语言是指文学作品中的语言。

文学是语言艺术。

首先,从一般意义上说,作家写作凭借的是语言,语言首先是文学创作的手段与媒介,作家正是通过语言深情地感受万物和无限的生命,文学语言体现了作家独有的艺术感觉与文体风格,具有体验性、直觉性,所以高尔基 (M.Gorky,1868-1936) 称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其次,从文学的存在状况看,语言是文学的基本存在方式。

文学虚构的、审美的、形式的属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言的建构。

因为文学语言不象科学语言那样依赖于被描述和表达的对象,后者要把握并摹写对象的性质以达到准确的所指,尽量避免歧义和含混性。

文学语言描写的对象不是实存的,而是再造的或虚拟的,它造就了文学语言充满变异和无限延伸的含蓄意指方式;再次,文学文本的意义及意义层面是通过语言得以生成的。

波兰美学家英伽登(Roman Ingarden,1893-1970)在《文学的艺术作品》一书中曾经将文学文本分为四个层面:语音层、意义单元层、图式化外观层(包含着有待读者具体化的不确定点、由意义单元呈现出的事物的大致面貌)、再现的客体层(通过虚拟现实而生成的世界),并认为任何文学文本都包含这四个层面,他有时还认为有的文本还存在着诸如悲剧性、神圣、崇高、玄奥等形而上性质层,英伽登所说的文学文本的这些意义层面都是通过语言达到的;最后,文学语言又是一种文化现象,每一种语言都沉淀着本民族社会文化历史的投影,文学文本是作家运用语言创造性地进行文化反思的产品,自然和社会在读者面前所呈现的样态经过了作者语言的过滤。

所以前苏联文学理论家洛特曼(J.Lotman,1922-1993)认为,文学语言可以形成一种复杂的交流结构。

因为文学文本具有社会视野,外部世界的关系肯定会反映到作者的语言实践中,并且与读者的经验相遇合。

汉语言是一种典型的表意文字,汉字形声字的形符仍然具有表意功能,很容易造成汉字的图画性。

从音节上看,汉字原先以单音节为主,但有向复音化迈进的趋势。

第二章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第二章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2015-1-1些作品 为代表。 这类作品着重表现的是人的种种情绪、心理、 思想乃至“潜意识”、无意识,实际上也就 是着重表现人的最深层的秘密、矛盾的感情, 从而真实地反映了西方社会人与人、人与社 会等关系的扭曲和异化。 从上述的五种类型来看,不管其表现方式如 何,文学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再现了人类的社 会生活。
第一章
文学是语言的 艺术
2015-1-13
申载春制作
1
第一节
文学与生活的 关系
2015-1-13
申载春制作
2
一、文学的涵义
广义文学泛指一切口头或书面作品,即 不仅包括今天所谓文学,而且包括政治、 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狭义文学才专指今日所谓文学,即情感 的或想象的作品,如诗、小说、散文等。 折中义文学:介乎广义文学与狭义文学之 间而又难以归类的口头或书面作品。

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见《文学评论》 1986年第1期。收入《文学的反思》一书,人民文 学出版社1986年版。
2015-1-13 28
强调文艺创作主体性的意义:一是
文艺创作要把人放到历史运动中的 实践主体的地位上,即把实践的人 看作历史运动的轴心,看作历史的 主人,而不是看作物,看作政治或 经济机器中的齿轮和螺丝钉。二是 文艺创作要高度重视人的精神主体 性,重视人在历史运动中的能动性、 自主性和创造性。
2015-1-13
34
4、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
真实性,由文学的再现性能决定的
文学的基本性质之一。指文学反映 社会生活所达到的真实的程度。
2015-1-13
35
生活真实
生活真实,是指社会生活中实际存在的 人和事,指生活中的素材和原型。 生活中的实际事物是自然形态的、粗糙 的,良莠不分、本质与现象、真象与假 象混淆,只能经过艺术家的选择,提炼、 加工、虚构,然后通过个别现象的描写, 自然而然地达到对生活本质现象的认识, 才能达到艺术的真实。

文学概论复习语言的艺术ppt课件

文学概论复习语言的艺术ppt课件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
《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东家之子“眉如翠羽, 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脸似桃花光灼灼,眉如细柳色辉辉。
小员外着眼看,那人生得:绿云堆鬓,白雪凝 肤。(《金瓶梅》)
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 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 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 (《洛神赋》 )
例3:比较:
“……要是地狱中的孽火可以在一个中年妇人的 骨髓里煽起了蠢动,那么在青春的烈焰中,让贞 操像蜡一样融化了吧。”(见(莎士比亚全集》第 9卷,第89页,朱生豪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年)
在电影(卞之琳译)中,这句话成了:
“如果一个半老的女人还要私通,那么少女还 讲贞操做什么呢?”
勃劳恩:我愿我们能够变成蝴蝶,哪怕只在夏 季里生存3天也就够了——我在这3天中所得到 的快乐要比平常50年间所获得的快乐多得多。
“我们的所有思想的诗情,从最高级的到最低 级的,都具有赋予爱情以过分重要意义的特点, 甚至不仅仅是特点而已!” ( 尼采)
③互文性:
又叫“文本间性”,是指任何文本的形成都与 该文本之外的符号系统相关联,都是对其他文 本的吸收和转换。
《乌鸦》
乌鸦就是从黑透的开始飞向黑透的结局 黑透就是从诞生就进入的孤独和偏见 进入无所不在的迫害和追捕 它不是鸟它是乌鸦 充满恶意的世界每一秒钟 都有一万个借口以光明或美的名义 朝这个代表黑暗势力的活靶开枪 它不会因此逃到乌鸦以外 飞得高些僭越鹰的座位 或者降得矮些混迹于蚂蚁的海拔 天空的打洞者它是它的黑洞穴它的黑钻头
(二)语言与人类的复杂关系(p39)

文学概论课件05文学是语言艺术

文学概论课件05文学是语言艺术

第五讲文学是语言艺术一、艺术的分类•1、艺术的主要门类•古希腊的五大艺术门类:诗、音乐、绘画、雕刻、建筑•近代的第六、第七艺术:舞蹈、戏剧•现代的第八至第十一艺术:电影、广播、电视、杂技•2、艺术分类的主要途径(角度、标准)•卡冈《艺术形态学》建构艺术分类体系。

•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标准,可以把上述11类艺术分为不同的形态:•从艺术的存在方式看:•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时空艺术•从对艺术的感知方式看:•视觉艺术•听觉艺术•想象艺术•从塑造艺术形象的物质手段和艺术媒介看:•造型艺术:线条、色彩、金、石、竹、木——绘画、雕塑表演艺术:音响、节奏、旋律、人体动作——音乐、舞蹈•语言艺术:语言文字——诗、散文、小说、曲艺(剧本)•综合艺术:上述诸种要素的综合——戏剧、影视艺术•从艺术的反映方式看,可分为再现艺术、表现艺术。

•从艺术的功能特点看,可分为实用艺术、审美艺术。

(文学是一种审美艺术)•从塑造形象的方式看,可分为表演艺术、描写艺术。

(文学是一种表演艺术)•从文化层次的定位看,可分为民间艺术、通俗艺术、高雅艺术(精英艺术)]•3、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莱辛《拉奥孔》论诗与画的区别•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为什么?以语言为媒介对社会生活作审美把握,表现主体的思想感情,是文学的基本特征。

•文学对语言的依赖性表现在三方面:语言的工具性•其一,作家对生活的理解、感受要借助于语言;•其二,作家进行艺术思维,孕育艺术形象,也不能脱离语言;•其三,作家把内心意象物化为可供他人欣赏的艺术形象,更只能依赖语言。

二、文学作品的结构层次•波兰的英伽登创造了文学作品结构的层次性理论。

他在早年的《文学的艺术作品》一书中,将文学作品的结构分为若干互为条件、层层深入的不同层次。

韦勒克将它们归纳为:“(1)‘语词—声音’层,它组成了(2)意群。

这两层又提供了(3)系统方向,于是这三者又组成了(4)客体(指意向性客体)所体现的世界……每一个层次都在整体中起作用,在最理想的情况下,这一整体达到一种‘多音的和谐’。

文学的性质

文学的性质

第一编总体论第一章文学的性质第一节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第二节文学是以审美为导向的生存活动第三节文学是以审美为导向的生存体验第四节文学的审美特性第一章文学的性质第一节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的艺术视觉艺术:美术、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听觉艺术:音乐——乐音的运动;语言艺术: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类型;综合艺术:戏剧和影视。

(二)语言艺术的特征之一:文学形象塑造的间接性语言艺术形象塑造的间接性,体现为文学的意象性。

文学形象的间接性、意象性意味着模糊性。

间接性的局限:缺乏直观性、减少吸引力。

优点:能动性、个体性、无限可能性;更含蓄、更有韵味,耐琢磨。

(三)语言艺术的特征之二:文学的强大表现力和自由性语言是主要的交流思想的工具,具有最大的普适性。

语言既有再现功能,又有表现功能。

语言艺术具有充分自由性,可以突破时空限制,自由地塑造文学形象。

第二节文学是以审美为导向的生存活动(一)文学是一种生存方式人类三种生产方式——三种生存方式:原始的生存方式——自然的生存方式——种的繁衍;文明的生存方式——现实的生存方式——物质生产;超越的生存方式——自由的生存方式——文学、审美。

(二)文学以现实生存为基础现实生存是文学活动的前提,人首先实际的生活,然后才能从事文学活动。

现实生活影响活动,文学离不开人的生活。

现实世界是文学描写的对象。

文学的内容只能来源于现实生活。

总之,主体的生存状况一定体现于文学活动中。

(三)文学是自由的生存方式文学是区别于现实的独立生存方式。

文学不仅独立于现实,而且超越现实。

在文学活动中,现实主体变成文学主体,现实个性变成审美个性。

在文学展开的自由生活方式中,自我获得解放,更自由、更美好、更纯洁、更有个性。

文学形象是一个审美世界。

第三节文学是以审美为导向的生存体验(一)文学是一种生存体验方式自然的生存方式——原始的体验方式;现实的生存方式——现实的体验方式;自由的生存方式——超越的体验方式;文学以原始体验为原型,以现实体验为基础,并且成为超越的完整的生存体验方式(二)文学以现实生存体验为基础日常生活体验是文学的基本素材,无论是生活细节,还是情绪感受,都是文学的原始材料。

文学鉴赏的作用和意义

文学鉴赏的作用和意义

文学教育的核心是文学欣赏,其作用主要有三:一是能够提高语言感受力。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的欣赏首先是对其语言的感知和理解,从而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在这一过程中,语言感受力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提高。

二是提高想象与联想能力。

文学作品的欣赏过程始终伴随着想象与联想,因为只有充分地展开想象和联想,作品所塑造的形象和所描绘的情境才能在读者的脑海中浮现出来,才能被读者感知和认识。

因此,文学欣赏能够丰富想象力、增强联想能力。

三是净化人的灵魂。

文学作品能够唤起人的情感体验,触及到人的内心深处,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

因为语感、想象与联想都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要素,所以文学欣赏是培养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这九周对文学欣赏课的学习,使我对文学欣赏有了更深的认识,且为我以后读书,看待问题有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接下来我谈谈对文学欣赏的认识。

文学欣赏是指在学习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我们通过文学语言的描述逐步获得形象的感受和体验。

在理解和把握作品内容的同时。

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共鸣与反响,得到审美的愉悦、满足与享受,从而从心灵深处受到震撼、启迪、影响、教育的一种审美的精神活动。

那么如何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那?首先,在学习文学作品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使作品中的生活画面,艺术形象逐渐地呈现在我们的脑海中,使得我们对文学作品有深刻的印象挥之不去,是我们恍然大悟产生共鸣,更加有兴趣的深入文学作品之中。

其次,我们要对优美的段落或句子进行反复的剖析提炼出文学作品中的真谛,感受它的美妙传神,是我们的思想升华,享受到审美的愉快和满足。

最后,我们欣赏文学作品时要把握它特定的时代生活背景,反思对比自己所处的环境,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学水平,最好在欣赏作品之前对作者有个详细的了解。

再者,文学作品的高深莫测在于它所传达的意境,只有深刻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才能真正的领略其中百转千回的酣畅淋漓。

文学欣赏对我们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让我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升华人格,以平和心态处事,健康发展自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品的一切内容,一切形式,都是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

作为读者,每阅读一篇作品,首先接触到的就是文学语言,一句沉甸甸的文学语言,像一条条轨迹,指引我们一步一步深入到作品的纵深处,探寻作家与作品的创作特色。

因此,每一个作家,在创作作品的艰难历程中,无不视文学语言为自己作品的外衣,进行精心地搭配和裁制,力求形成自身的特色语言,王安忆也不例外。

王安忆曾多次谈到她希望创造一个纸上的“宏伟建筑”,虚构一个纸上的“语言的建筑物”。

她一直在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着小说语言的特点,这散见于一些报刊杂志及《漂泊的语言》、《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等著作中,可见她对小说语言的重视。

(一)、梦幻的具体化语言
20世纪80年代前期,王安忆小说的语言是以梦幻般诗化的具体化语言开始的她的文学创作。

其语言清纯、质朴,似一缕清风给凄风苦雨的“伤痕文学”以清新之感。

同属于反映“文革”十年的各种社会现象,王安忆把笔触伸向了人性的一面,其稚嫩而不掩天然的语言,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以《墙基》为例,“墙基”本身是具有抽象性的,像一堵隔在两种不同文化下,人们之间无形的心墙。

这是人们都想逾越的心墙。

在这篇小说中,作者运用了清新的笔调和独特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人与人之间是可以沟通,可以了解进而相互尊重的。

作者通过少年的心灵感悟来阐述美好的人性,这里的独醒、蒂蒂还有阿年等本来都应是天真烂漫、清纯可爱的孩子,可在“文革”这混淆日月的年代便有了两种不同的命运。

独醒、蒂蒂、冲冲等孩子,从小受着良好的教育,从小就懂得尊重人,因为他们知道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是由于人是有尊严的。

人性是不能任意被践踏的。

阿年等平民百姓的孩子,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可环境造就了他们的粗野、蛮横与无知,在没有辨别的情形下便盲目地跟随时代潮流,对别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但自从阿年看了独醒的日记后,使阿年得到心灵的净化,懂得了人是什么,尊严是什么,作者是这样写的:“阿年哭了,从没有过的伤心,他有生以来第一次从耳光里感到了屈辱。

他恨得直咬他的枕头,他把枕头咬破了一个洞。

爸爸在一边讥笑他:“啥地方学来得,死样怪气!”第二天,弄堂里都知道了阿年的事了。

于是笑他死样怪气,阿年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了孤独。

”作者用极简约平实的语言,便把“文革”中觉醒的少年的心理精确、细致地描绘了出来。

用颇具具体化的语言,简朴的白话把形象勾勒的栩栩如生。

(二)、理性的抽象化语言
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王安忆语言创作的一个分水岭。

王安忆一改前期创作的具体的语言风格来表现故事情节,而是越来越多的采用抽象化的语言来构筑属于她自己的小说世界。

对于什么是抽象化的语言,在王安忆看来,抽象化语言不是用来直接展示情景,而是用来间接描写场景的。

无论叙述故事,还是描写景物,无论阐释人物心理,还是描写人物对话,“其语言和语言方式全是作者自己的”、“全以客观的语言来描写,保持叙事与人物的距离”,“最为简单最无含义因而便是最抽象的语言”。

1叙述化的抽象语言
以《长恨歌》为例,作者采取的是叙述化的抽象语言来展开故事情节的。

如文中的“恰是在这静中显出了她们心的活跃。

这活跃方才是被压着盖着,发不出声来,现在,就都是她们的世面了。

”、“圣诞夜是在王琦瑶家结束的,从那热闹场出来,到平安里,就觉得静得不能再静,敛声屏息似的。

”这里其中一个是写40年代上海小姐评选揭晓前一刻的一个场景,极言其静;另一个是80年代一个热闹的圣诞夜结束之后的静。

这里不是具体展示场景,而是用平白朴实的语言间接描写场景。

虽然读者没有身临其境,但可以通过作者的描述加之各自不同的想象出当时那种静到极致的情景。

小说中的语言用的都是平白朴实的语言,都是普遍性的文字,这就是王安忆追求的效果。

作者正是用这种普遍性的文字、叙述化的语言,讲述着王琦瑶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和由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构成的命运故事。

2陌生化的抽象语言
与其它的女作家不同,王安忆小说的语言表现其独特的体验与感受。

有时读者要绞尽脑汁去寻找恰当的词语来理解她小说中的陌生化的抽象语言。

以《长恨歌》为例。

如:她们追逐潮流是照本宣科,不发表个人意见,也不追究所以然,全盘信托的。

这里的“照本宣科”、“信托”,用的都不是人们通常使用、理解的意义,作者是将词汇的具体概念放弃,而取其抽象的概念,来表现王琦瑶们对潮流的盲目追随。

她不相信,又不敢不信,心里有些挣扎。

”这是王琦瑶接到导演让她去试镜头的电话后的心理活动。

“挣扎”本是“用力支撑”之意,这里却用来表现她面对可能到来的机会,那种将信将疑、忐忑不安的心理。

又如“王琦瑶没听他说完就转身走了,留下他在身后朗诵”,绣花绷上的针脚,书页上的字,都是细细密密,一行复一行,写的都是心事。

”等等。

正是这些偏离常规的用法,才会给读者以新奇的刺激,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使作品更加耐人寻味。

王安忆的小说在创作还有许多方面的艺术特色,不仅仅局限于她的结构和语言这两个方面。

对于在文学领域仍然不断探索的女作家王安忆而言,她的小说创作仍然只是开始。

希望她在今后的创作中能够突破现代小说创作的理论束缚,开创属于她自己也属于人类文学的新天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