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域结构的发展
城市空间(地域)结构和中心地理论
× 火车站 河流 铁路 电车轨道 广场
步行街 老城区 零售区 精英社区
M 仓储式
购物中心
下图是夏威夷群岛主岛与其他3个链状火山岛屿的 分布示意图。许多科学家相信,夏威夷群岛主岛和 这些链状火山岛屿是由太平洋板块在一个可视为固 定不动且喷发岩浆的“热点”上移动(箭头指向代 表板块移动方向)而形成的。读图回答50~51题。
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式
检
组团式 条带式
检
城市 等级
高 低
城市 作用
大
小
城市 数目
少
多
城市 距离
远
近
服务 范围
大
小
职能 种类
多 少
检 服务 功能
强
弱
1.高一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包含低一级中心 地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2.相同等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彼此独立、 相互排斥。 3.各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呈正六边形。 4. 高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的面积是低一级 中心地服务范围面积的3倍(1:3:9)。
2. 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所属城市对应正确的是: 检
A.甲普通服务店 乙家具商店 丙星级宾馆 B.甲珠宝行 乙家具商店 丙早点铺 C.甲早点铺 乙汽车销售 丙高级家用电器 D.甲星级宾馆 乙珠宝行 丙早点铺
城市地域有住宅、商业、办公和文化等功能分区。
4.图中 ( ) A.②区的东西宽度最大为4千米 B.①区与③区的最小高差约为2米 C.城市地势北高南低 D.海防堤的主要作用是抵御台风袭击
成都 带
伦敦
工人 住宅区
高级住宅区
通 勤
带
城市各功能区呈同心圆状,自中心向外扩展。
4、扇形模式有何特点?
我国城市地域结构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
、
城 市 群 地 域 结 构 特 征
降 低 城 市 群 空 间 结 构 的 分 维 值 , 进 一 步 优 化 城 市 将
群 的空间结构 。
城市群 区域作 为 2 1世 纪 我 国 区 域 经 济 一 种 新
的组 织 形 式 , 推 动 我 国 区 域 经 济 的 再 组 织 以 及 协 将 调健康 发展 。而深 入研 究 城 市群 地域 结 构特 征 , 将 更 好 地 发 挥 城 市 群 整 体 的 经 济 优 势 , 进 我 国 区 域 促 经 济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 城 市 群 地 域 结 构 的 基 本 特 征 包
的 更 大 的 转 换 取 决 于 城 市 群 边 缘 地 区新 极 的 产 生 过
1 城 市 群 空 间 结 构 的 分 形 特 征 。 分 形 理 论 是 .
美 国 学 者 曼 德 尔 布 罗 特 ( B. n e rt在 2 B. Ma d l o) b 0世 纪 7 O年 代 创 立 的 。 通 过 分 维 分 析 , 以 揭 示 系 统 的 演 可
洲 、 宁 中 南 部 等 城 市 群 , 市 群 区域 是 我 国 经 济 社 辽 城
会 最 为 发 达 的 地 区 , 革 开 放 以来 工 业 化 、 市 化 进 改 城 程 飞 速 发 展 , 市 群 地 域 结 构 发 生 了 重 大 变 化 。 由 城 于 我 国 的 城 市 正 处 于 中 心 集 聚 阶 段 , 市 群 地 域 结 城 构 的运 演 与 整 饬 极 为 活 跃 。 只 有 正 确 认 识 城 市 群 地 域 结 构 的特 征 及 发 展 趋 势 , 能 从 总 体 上 把 握 城 市 才 群 基 本 特 点 及 发 展 演 化 的 规 律 , 而 促 进 我 国 城 市 从
《城市地理学》课件PPT-第11章-城市内部地域结构
城市经济地租变化
由于不同的功能所要求的交通条件不同,在完全竞争的条件 下,每一功能即每一土地利用区所产生的经济地租递减曲线 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零售业的经济地租曲线梯度最大,其在市中心所 能产生的经济地租却为各功能之冠。
服务业、轻工业和批发业的经济地租曲线的梯度较零售业为 小。在住宅用地方面,多层楼房用地利用率高,每单位面积 所能产生的价值较低密度的平房为高,所以其经济地租曲线 的斜度也较平房大,农业的经济地租曲线梯度是各类经济活 动中最小的一种,因其在市中心和较偏远的市郊所产生的价 值的差别极为有限。
部分混合土地利用地区由于商业中心扩展 而改为商业用途。
再后为新发展的高级市郊住宅区和十分贫 穷的木屋居民区。
两者可能距离颇远,但亦可能近在咫尺, 而生活水平悬殊。
再后为城郊农业带。
新建的工业村则多位于旧城以外的空间。
城市的垂直差异
最后,还要指出的是,所有上述模式都是平面的, 忽视了城市的垂直差异。
城市中成片的工厂区、住宅区、商业区、文教区, 都是均质性能造就出来的均质地域。
均质地域以某项特定城市职能为衡量中心,讨论地 域表现出来的相对同一性。
换句话说,均质地域是由以某项职能为主构成的地 域(其他职能或为这一主要职能服务,或被这一主 要职能排斥),研究各类职能地域的共性——职能 均衡现象的生成和布局。
⑤根据单项职能信息图上的字母密集情况,勾 画出均质地域的边界走向。然后结合市区地形 地物、行政区划、历史过程等具体情况加以修 正,画出各种职能的均质地域图。
⑥计算各均质地域的均质度和紧凑度。
分析单项地域职能信息图及其均质度和紧凑度, 可以了解该项职能地域的分布状况、面积大小、 紧凑程度高低、质地纯净的程度;对比分析各 单项地域职能信息图,可以了解不同职能布局 的合理性。因此,划分均质地域对城市合理布 局和旧城区改造都具有指导意义。
高考地理知识城市地域结构
高考地理知识城市地域结构
高考地理知识:城市地域结构
指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构成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
(1)三种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2)地域结构影响因素:
①经济因素:影响土地租金高低的主要因素是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a距离市中心的远近的影响:地租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
b交通便捷程度对地租的影响: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距交通干线越近,土地租金就越高
②历史文化: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可继承和改造;
③社会因素:包括收入状况、知名度和因种族宗教、人种的聚居等;
④行政因素:作为政府行为的行政干预对城市规划影响很大。
高考地理知识: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
(1)经济因素(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但并不完全取决于经济因素,如故宫)
(2)城市土地的利用类型取决于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并不完全取决)
(3)影响地租高低的直接因素:
①交通通达度:一般来说,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
②距市中心远近: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地租由市中心向外递减,但并没有以市中心为同心圆向外递减(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沿街道弯曲)。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03 不同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的 优缺点
集中式城市地域结构的优缺点
总结词:紧凑高效
优点:集中式城市地域结构能够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减少交通距离和通勤时间,提高城市 管理和服务效率。同时,这种结构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缺点:集中式城市地域结构可能会导致城市无序蔓延,过度依赖中心城区,导致交通拥堵、 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这种结构也可能限制城市的扩展空间,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目 录
• 引言 •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的主要类型 • 不同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的优缺点 •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的选择因素 •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的发展趋势 • 案例分析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要点一
研究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的目的是 为了更好地理解城市空间布局…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是城市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它关注 城市内部各功能区域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关系,对于城市 规划、建设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05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的发展 趋势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中的应用
01
02
03
绿色建筑
推广节能建筑,降低能源 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生态保护
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加强 绿地、湿地等自然保护区 建设。
低碳交通
发展公共交通,鼓励低碳 出行方式,减少交通碳排 放。
新型城镇化对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的影响
分散式城市地域结构案例:洛杉矶
总结词
低密度、蔓延发展
详细描述
洛杉矶采用分散式城市地域结构,城市呈低密度蔓延发展,各区域功能相对独立。这种模式有利于缓 解中心城区压力,但容易导致交通拥堵、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组团式城市地域结构案例:广州
(区域空间结构参考)城市地域结构
五、城市的地域结构
4.城市地域结构的扩展 4.城市地域结构的扩展 (2)点→轴→面扩展规律 在城市地域扩大过程中, 由于交通线路或地形的作用, 使城市扩展方向产生非均衡 位移,形成若干个生长点、 伸展轴和生长面。
城市地域结构的扩展1圈层扩展规律圈层扩展是指在不考虑地形起伏交通线路走向的均质条件下城市在各个方向上的伸展是等距的城市外圈同一距离上所受到的城市化压力相等随着城市人口和用地压力增大城市自内向外不断扩展表现为圈层扩展的规律
第四章 人类活动的中心——聚落 人类活动的中心 聚落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城市 村落 城市与区域关系
四、城市的地域形态
(2)蔓生扩展阶段 随着城市的漫溢膨胀,城市边缘距市中心越来越远,所感 受到的向心力越来越弱,城市开始受到对外交通干线的吸引, 不再向四周均匀漫溢,而是沿着瓜蔓式的交通线向外蔓生。
四、城市的地域形态
(3)飞地扩展阶段 当城市的蔓生扩展不能适应城市发展,因此在城市远郊建 设拥有多种产业和综合功能区的大型卫星城,发挥了对中心城 市的反磁力效果,达到缓解中心城市压力的目的。
五、城市的地域结构
城市地域景观上已经完全城市化及城市功能要素地域扩 散直接影响作用的空间范围。 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在城市功能地域的空间分布及多种功 能地域的空间整合关系,是城市经济、社会、职能结构在城 市空间上的投影。 城市地域扩展是指城市功能要素的扩散及城市空间范围 的扩大、城市景观的延伸,是城市化的空间表现侧面。
同心圆理论
城市各功能 区经过不断 地侵入和迁 移,呈同心 圆状, 圆状,自核 心向外扩展。 心向外扩展。
中心 商务区 过渡 带 工人 住宅 区 中等住 宅区
通 勤 带
扇形理论
在交通工具 影响下, 影响下,城 市功能区出 现沿着交通 线呈扇形或 楔形向外扩 展的趋势。 展的趋势。
南京市城市地域结构演变研究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南京市地域结构演变研究学生姓名张敏学号20081303028院系遥感学院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指导教师葛云健二O一二年五月二十六日声明本人郑重声明:1、持以“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从事研究工作。
2、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
3、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
4、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没有抄袭其他人或其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5、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张敏日期:2012/5/26目录引言 (1)1综述 (1)1.1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解析 (1)1.2国外对城市地域结构的研究 (1)1.3国内对城市地域结构的研究 (2)1.3.1国内城市地域结构演变研究 (2)1.3.2国内城市地域结构模型研究 (3)1.4城市地域结构形成的演变动力 (4)2.研究区概况 (4)3.南京市地域结构演变 (5)3.1建国前南京市地域结构演变 (5)3.2建国后南京市地域结构演变 (6)4.驱动力分析 (8)4.1人口驱动 (9)4.2经济驱动 (9)4.3政策驱动 (10)5.南京市地域发展条件综合评价 (10)5.1数据来源 (10)5.2选取评价指标体系 (11)5.3评价结果 (12)5.4预测 (13)6.结论与讨论 (14)6.1结论 (14)6.2讨论 (14)南京市地域结构演变研究张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南京 210044摘要:本文以南京为研究区域,介绍南京市发展的变化历程。
分析南京市地域结构变化过程中的驱动力因子,选取1998年与2008年南京市统计数据,运用综合因素评价法,绘制南京市分区县地域综合发展条件图,对近十年来南京市地域结构、地域发展条件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南京市可能的发展方向做定性分析。
研究表明,南京市地域规模不断扩大,在未来近几年内,南京市将调整产业结构,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开发江宁、江北、仙林3个副城。
城市地域结构内容
城市地域结构内容一、引言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城市内部各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形态和分布特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地域结构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城市地域结构的概念、类型、影响因素、现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读者对城市地域结构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概念城市地域结构是指城市内部各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形态和分布特征。
它包括了城市中心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不同类型的功能区,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和依存关系。
三、类型根据功能分区可以将城市地域结构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单中心型:以一个明显的中心为核心,周围环绕着较为集中的商业区和住宅区。
例如北京天安门广场周围。
2.多中心型:由于历史原因或者自然环境等因素,形成了多个独立而较为集中的商业中心或者住宅中心。
例如上海浦东新区。
3.辐射型:以一个中心为核心,向周围扩散形成的辐射状结构。
例如纽约曼哈顿。
4.环状型:以中心区为核心,周围形成一圈商业区或住宅区,外围则是工业区或者郊区。
例如巴黎的拉德芳斯。
5.混合型:城市内部功能分区不明显,各种功能交错分布。
例如伦敦。
四、影响因素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历史原因: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往往与城市历史有关。
例如北京的皇城和紫禁城就是北京地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2.自然环境:自然环境也是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在山区或者河岸附近建立城市会对城市地域结构产生影响。
3.政府规划:政府规划也是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规划来调整和优化城市内部各个功能分区之间的关系。
4.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也是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
例如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中心区的商业和住宅区往往会向外扩张。
五、现状目前,中国的城市地域结构呈现出多中心型、辐射型和混合型等形态。
不同类型的城市地域结构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单中心型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和资源浪费,多中心型则可能导致城市不平衡发展。
城市社会学 第四章 城市地域结构
二、工业布局理论
韦伯区位理论的局限性: 有学者指出韦伯的区位理论属于局部均衡的研究,仅从个别企业
的区位出发,从少数几个因素(运费、工资、集聚)的影响出发,忽 略对整体的工业区位问题、许多重要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客观实际 的研究,因而无法把握工业区位的规律。
随着城市的发展,工业区位理论由对个别企业或中心进行单因素 的研究,过渡到对整体经济及其地域组织进行研究。如从宏观经济角 多因素分析工业区位的形成和演变,注意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作用等。
二、工业布局理论
德国经济学家廖什(A· Losch)1940年发表的《经济的空间秩 序》,是动态区位论的代表之作。
德国人奥特伦勃(E·Otremba)于1952年发表了《普通农业地理 学与普通工业地理学》,指出工业地理学的任务是研究空间结合中的 区位以及地域的工业结构。
克鲁梅(G·Krumme)将工业区位论与行为科学结合起来,提出 区位的意志决定,即感应——行为决定的观点,论述了行为科学与工 业区位的关系。
(一)增长极限理论
最早提出增长极概念的是法国经济学家佩鲁 (F·Perroux),他在《经济空间:理论与运用》 (1950)一文中指出,经济空间在成长过程中,总 是围绕着一个极核而进行。
(一)增长极限理论
增长极理论认为,地理空间地增长不是均匀 发生的,它以不同强度呈点状分布,通过各种渠 道影响区域经济。把推动性工业嵌入某地区后, 将形成集聚经济,产生增长中心,推动整个区域 经济的增长。
(一)标准大城市统计区
英文缩写SMSA (Standard Metropolitan Statistical Area), 是美国政府确定的一种划分城市地域的方法。SMSA的具体划分方法如 下:
(1)一个具有5万以上人口的中心城市,或共同组成一个社区的 总人口达5万人以上的两个相连城市。其中较小的一个城市人口不得 低于15000人。
城市地理学城市土地利用与地域结构模式
城市地理学城市土地利用与地域结构模式城市地理学:城市土地利用与地域结构模式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土地利用与地域结构模式是至关重要的研究领域。
它们不仅影响着城市的功能布局、经济发展,还与居民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城市土地利用,简单来说,就是指城市中各类不同性质的土地在空间上的分配和使用情况。
这包括了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等等。
而地域结构模式,则是这些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空间上所呈现出的组合和分布规律。
我们先来看居住用地。
在城市中,居住用地的分布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比如说,交通便利性是一个关键因素。
靠近主要交通干线或者公共交通站点的区域,往往更受居民青睐,因为这样可以减少通勤时间和成本。
环境质量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那些拥有良好自然景观、空气质量好、噪音污染少的地区,通常会吸引更多的居民。
此外,社会经济因素也不能忽视。
高收入人群可能更倾向于居住在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的高档住宅区,而低收入人群则可能集中在相对较为简陋、设施不够完善的区域。
商业用地的布局则有着自己的特点。
市中心往往是商业活动最为集中的区域,这里人流量大,交通便捷,能够吸引大量的消费者。
大型购物中心、商业街、写字楼等通常会聚集在这里。
而在城市的郊区或者新开发区域,也会出现一些大型的商业综合体,但它们往往需要依靠便捷的交通和充足的停车设施来吸引顾客。
工业用地的选址通常会考虑到成本和交通等因素。
为了降低土地成本和减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许多工业企业会选择在城市的边缘地带或者工业园区集中布局。
这样既能方便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又能减少对城市中心区域的污染。
公共设施用地包括学校、医院、公园、图书馆等,它们的分布需要考虑到服务半径和人口密度。
例如,学校一般会按照学区来分布,以确保周边的学生能够方便地入学。
医院则需要分布在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区域,以便能够及时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有多种类型。
同心圆模式是其中较为经典的一种。
同心圆模型
构
模
式
城市地域结构பைடு நூலகம்发展—张宇倩
一、城市结构划分经典模式
同心圆模式
(the concentric zone model)
伯吉斯(美国芝加哥大学社 会学教授)于1925年提 出的“同心圆”城市 地域结构模型
主要观点
• 1.城市社会人口流动对城市分异的作用力:向 心·专门化·分离·离心·向心性离心
• 2.城市发展是至内向外的同心圆状移动
• 卢普区与全球其他大都市的服务业集聚区最大的不同,不仅 在于这里不是单一的商务区,除了鳞次栉比的商务楼宇外, 有聚集众多豪华购物场所的购物街“华丽一英里” (Magnificent Mile),还在于这里高校云集,教育氛围浓 厚。因此,不会像纽约曼哈顿和东京银座那样出现白天人口 密度大大高于夜晚的“空城”现象。
规划、城市建设应当千方百计去体现‘社会关系的总和” 4、同心圆模式的启示:土地利用的同心圆。社会主义城市
规划下土地合理利用的结果是大致为同心圆,资本主义城市是 地价和经济规律的作用。
5、地图化的作用 6、模式化的作用
缺点 :同心圆过于规划、未考虑城市交通线的作用、且划带过多
芝加哥
城市片区概况
芝加哥市区很大,可粗略分为中、北、西、南四大片(东面是大湖)。芝加哥的中央商务区叫卢普区,位于城市中心地带。北区 环境幽美,为高级住宅区,多各色文化娱乐设施;南区与西区,主要为工业区,黑人聚居,多低标准住宅。
中央商务区——卢普区
• 卢普区西面和北面临芝加哥河,东到密歇根湖,南到罗斯福 大道,最初的区域边界局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城市高架铁 路环绕的区域。随着城市发展,市中心区逐渐延伸到正式行 政区以外,“卢普区”也更多用于表示整个芝加哥市中心, 而不再是正式的行政区概念。该区包括约100个街区,占地约 2.59平方公里,聚集了超过10万就业大军,占芝加哥市约1/6 的就业人口。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
第一,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 的工业可以布局在城内居民区附近;
第二污染严重的工厂布局要考虑:
对水行单一风向——下风向 季风——与季风方向互相垂直的郊外 多种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对土地污染的工业: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住宅区:低级的,位于内城、工业区附近附近;高级 的,位于城市的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环境好
方案一: (1)居住地集中在市中心,这样 造成上下班交通拥挤。 (3)该工业区处于东南和西北方 向,地处冬夏季风区,冬夏季都 受污染物的影响。
方案二: (1)分散居住地,降低居住密度, 居住条件较好。 (2)分散居住,缓解交通压力。 (3)但工业区在市区东南、西北是 不合理的,冬夏都受污染物的影响。
改进措施:
1、将工业区布局在与城 市盛行风向相垂直的方向, 即东北和西南方。
2、应该注明工业污染程 度的大小,污染小的可以 在住宅区附近,严重污染 的要远离住宅区。
3、工业区和住宅区间应有 防护带隔离。
城市功能区的合理规划
处理好居住区与工业区之间的关系 1.便利的交通 2.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带 3.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以减少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
城市地域
城市中心区因地价高、租金高、工资高、交通、居
住拥挤,在郊区出现了新的核心点,并以同样的强
度发展起来,形成多核心模式。
淄博
三种模式中有什么
共同点呢?
①都以商业区为中心 ②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一、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因素
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 要因素。
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 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付租能力)
工业区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城市的地域结构--城市的合理规划PPT课件
A
CD练习来自业1、集中紧凑式和分散疏松式两种城市布局形式各有何特点?2、在协调城市工业用地和生活用地的关系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编辑本段市场需求市场份额形式经营管理企业经营 点子营销方案 市场调研 兰何水生武功市场策划营销策划广告策划产品策划房地产策划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修改编辑,欢迎下载收藏。
读“黄河沿岸某城市示意图”(左图),回答1--4题
1.该城市空间布局形态呈狭长形,城市功能分区布局形式为( )A.集中紧凑式 B.多核心式 C.同心圆式 D.分散疏松式2.导致上述状况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形、河流 B.地形、气候 C.气候、河流 D.光照、地形3.若要在石化工业区和其他功能区之间设立防护带,则可以作为防护带的是( )A.铁路、滩地 B.两侧山地 C.滩地、黄河 D.黄河、铁路4.防护带内可以设置的部门有 ( )A.医院 B.运动场 C.疗养院 D.仓库
看课本P40图及P41表格完成:
结合三方案的比较,你认为选择哪个方案更为合适? 并说明理由。
(向西向北发展的方案3为衡水镇的规划发展方案。 因为方案3占用少些良田,对居住区污染也较少,远 期发展余地大;考虑到要充分保护有限的耕地, 创造一个与自然和谐的城市环境,以利于城市的 持续发展,确定方案3为规划发展方案。)
一、城市规划的含义和意义
二、城市的布局形式
1、城市布局形式的含义
城市布局形式是指城市用地布置的外部形态,即城市用地是集中布置还是分散布置,以及组合的形式和规模。它直接关系到城市内各功能区的用地状况,故又称为城市功能区布局形式。
2、城市布局形式的种类
分为集中紧凑式与分散疏松式两类
城市布局形式主要是受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地形、矿产等)的制约,但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一个城市的布局形式只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各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城市地理学第七章城市地域结构
城市规划的未来展望
数字化与智能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和智能化将成为未来城市规划的 重要趋势。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城 市规划和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可持续发展
未来城市规划将继续关注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资源节约和社区建设等方面,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 调发展。
进一步深化对城市地域结构形 成与演变机制的研究,探索各 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
加强城市地域结构与城市规划 、城市治理、城市经济发展的 关系研究,为城市的可持续发 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拓展对全球不同类型城市的比 较研究,总结不同城市地域结 构的共性和个性,为城市的规 划和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城市地域结构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不同类型的城市可能具有不同的地域 结构特征。
城市地域结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城市 的地域结构。
城市地域结构的演变是一个动态的过 程,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变化,地域结 构也会不断调整和优化。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政策因素
经济因素
政府制定的土地政策、城市规划、区域规 划等政策对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和演变具 有重要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市场需求等因 素对城市地域结构的功能分区、空间布局 等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
社会因素
技术因素
人口规模、人口结构、居民需求等因素对 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和演变产生影响。
交通技术、信息技术、环保技术等技术的 发展和应用对城市地域结构的空间布局、 交通组织等方面产生影响。
城市地域结构是城市地理学的重要研 究领域之一,对于了解城市发展规律 、优化城市规划和建设、提高城市管 理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2、AD
综合练习题
下图是某城市的横剖面图,根据你所学知识,判断 工厂、商店、住宅和办公楼的分布,完成图例的标 注,并标出A-F各区的功能区类山东省沾化县第二中学 邮编:256800 E-mail:bzhh_912302@ Q Q:43897471
圣家族大教堂矗立在 西班牙巴塞罗那市中心。
1、在封建社会,城市的 地域结构主要是服从于 统治权力的需要。
中世纪欧洲,教堂往往 占据着城市的中心位置。
明清北京城的所 有用地功能区都围绕 紫禁城和中轴线呈对 称分布,充分体现了 皇权的至高无上。
2、进入工业社 会后,城市的 地域结构主要由资本和市场来决定。城市地域 结构往往以中心商务区为核心,不同阶层有不 同的住宅区。
中心商务区批发轻工业区低级住宅区中级住宅区高级住宅区中心商务区批发轻工业区低级住宅区中级住宅区高级住宅区城市围绕不同点同强度发展起来形成多核心模式重工郊外工业区郊外住宅区次级商务区中心商务区工人住宅区中产阶级住宅区圣家族大教堂矗立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市中心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城 市 地 域 结 构 模 式
低级 住宅区
中级 住宅区
高级 住宅区
多核心模式
城市围绕不同点 同强度发展起来, 形成多核心 模式 重工 业区
批发轻 工业区
低级 住宅区 中级 住宅区
郊外 住宅区 次级 商务区
中心 商务区
郊外 工业区
高级 住宅区
中心 商务区
工人 住宅区
过 渡 带
中产阶 级住宅区
通 勤 带
城市地域结构的发展
不同社会和制度下城市的地域结构 有不同的发展特点。
同心圆模式
三种常见模式 扇形模式
多核心模式
城市地域结构的发展
从城市产业地域结构看中西部地区发展格局
从城市产业地域结构看中西部地区发展格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产业地域结构已成为中西部地区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加大扶持力度,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资金涌入这些地区,城市产业地域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本文将从产业结构、市场需求、政策支持等角度分析中西部地区发展格局,以及城市产业地域结构的变化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产业结构中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相对薄弱的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然而,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推动下,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明显变化。
随着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各地都在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引进外资等方式来促进经济发展。
因此,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逐渐向多元化、服务业化和技术密集型转变。
1、多元化在各地经济结构的转型中,重点打造的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这些产业不仅形成了新的增长点,同时也为中西部地区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以重庆为例,其特色产业已由传统的钢铁、化工等传统行业转向了高技术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而且新兴产业正在快速发展,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
这种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和风险分散的发展模式,注定会为中西部地区带来更加充沛的发展动能。
2、服务业化中西部地区的服务业也正在快速发展。
这不仅是因为服务业具有较低的环境污染、简单的技术要求和较强的市场适应性等特点,而且也与我国战略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有关。
像重庆、成都等地曾经专注于制造业,而现在已经开始大力发展服务业。
因此,服务业的快速崛起,将会为中西部地区带来不少的机遇。
3、技术密集型随着国家技术创新战略的不断深入,中西部地区的高科技企业正在爆发式增长。
以成都为例,其以“天府科技城”为主要载体,培育了一批著名的大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同时启动了许多支持科技公司发展的政策,这有利于企业在技术上的创新迭代,为中西部地区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为经济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市场需求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内生型需求,其中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是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地域结构的发展
城市地域结构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不同的社会和经济制度下城市地域结构有不同的发展特点。
在封建社会城市的地域结构主要服从于统治权力的需要。
中世纪欧洲的精神支柱是宗教,索引教堂往往占据着城市的中心位置,并且超出一切的高度以其庞大的体积控制着城市的整体布局。
而在中国,则是以行政权力为中心城市围绕着皇宫和衙门布局,例如明清北京城的所有用地功能都围绕着紫禁城和中轴线呈对称分布,这充分突出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城市的地域结构主要由资本和市场来决定。
城市的地域结构导致了城市产生了地域结构分异,形成各种功能区。
这一时期的城市地域结构以中心商务区为核心,不同阶层有不同的住宅区。
未来的城市地域结构的发展趋势是以人为中心,把人的相互作用作为城市存在的根据城市功能区以提高人的生活基本质量以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
有些学者设想将来的城市是田园城市,市中心为清洁、优雅的圆形花园,四周建有市政厅、音乐厅、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画廊以及医院等公共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