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贵的沉默》教案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教案优秀8篇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教案优秀8篇可贵的沉默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理解课文内容,三年级语文上册《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
2、让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习如何去关心和爱护别人,从而使学生懂得做子女的也应当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可贵的沉默。
2、引导学生说说什么是“沉默”?(沉默就是不说话)3、齐读课题,质疑。
师:看到题目你有哪些问题?(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呢?谁沉默?在什么情况下沉默?他们沉默时的神态怎样?沉默之后是一种什么情景呢?……)二、学生自学,解决疑惑。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1)借助拼音通读课文。
把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
(2)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不懂的句子做上记号。
(4)小组合作学习,把自己不理解的`,不懂的词句与大家交流、讨论。
2、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
3、教师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教育学生要关心自己的父母。
【教学重点】体会孩子们情绪的变化,学习关心别人。
【教学准备】教具,学具,器材,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模拟情节、导入课文1、模拟课文情节:⑴ “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⑴ “生日那天,爸爸妈妈向你们祝贺了呢?”⑴ “‘知道的’‘祝贺的’请举手!”⑴ “你们中间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请举手!”2、导入课文:同学们,我们刚才模拟了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可贵的沉默》那么,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呢?是在什么情况沉默的?二、初读课文1、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读通课文。
三、检查初读情况1、指名读课文,正音。
2、学习本课生字。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可贵的沉默教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可贵的沉默教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三年级语文老师在设计《可贵的沉默》教案时要引导孩子从自己做起,从平时做起,学会关心长辈。
小编在此整理了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可贵的沉默》教案,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可贵的沉默》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会认9个生字,会读“迅速、蕴藏”等词语,理清课文条理。
2、让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习如何去关心和爱护别人,从而使学生懂得做子女的也应当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教法学法:启发、质疑;自学、朗读、讨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我知道大家听歌!(放生日快乐歌).知道这是什么歌吗? (生日快乐歌).熟悉吗?那么听到这首生日快乐,你想到了什么?(指名说:过生日,我想到了爸爸妈妈带我去过生日,生日礼物,切蛋糕…..)的确,关于生日这个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这其中也有许多感人的故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板书课题:17.可贵的沉默).下面请同学们来听一听这个故事吧!二、学生自学,解决疑惑。
1.请同学们自己来学习这篇课文,老师给大家自学提示:第一点:认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第二点:借助字典学习理解生字,新词.第三点:同学之间互相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请同学帮助解答.同学们自学之后,老师再来检查,听明白了吗?(听明白了)开始吧!2.检查自学情况。
⑴出示生词:迅速蕴藏霎时寂静恰好犯错稚拙烦恼⑵指名认读,纠音。
(3)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说,教师小结)三、朗读感悟,唤发爱意。
(一)学习课文(1~9自然段)。
1、当我们读到老师问,你们的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是哪一天吗?他们是怎么向你祝贺的?这个时候课堂上出现了怎样的场面?(指名回答,师板书:热闹)。
《可贵的沉默》教学教案

《可贵的沉默》优秀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可贵的沉默》的主要内容,了解作者通过故事表达的思想感情。
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懂得感恩和回报的情感态度。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可贵的沉默》的主要内容,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
2.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英语。
3.2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
3.3 情感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
4.2 朗读课文学生跟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4.3 讲解课文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4.4 词汇学习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新词汇,教师进行讲解和拓展。
4.5 句型练习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型进行口语练习。
4.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情感态度,分享自己的感受。
4.7 课堂小结第五章:作业布置5.1 抄写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5.2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小作文,描述自己的一次沉默的经历。
5.3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课堂观察教师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和语言运用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6.2 作业检查教师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6.3 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之间进行自评和互评,相互鼓励和学习。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师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7.2 学生反馈学生向教师提供教学反馈,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第八章:教学拓展8.1 相关阅读教师推荐与课文主题相关的阅读材料,扩大学生的视野。
《可贵的沉默》的教案

《可贵的沉默》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掌握课文中的一些表达方法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表达,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3)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思考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人文关怀。
(2)培养学生对沉默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保持沉默。
(3)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和尊重,增强家庭观念。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中的表达方法和修辞手法,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4. 讨论与表达: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课文主题的思考和感悟。
5.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情景,增强学生的同理心和人文关怀。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3. 生字词学习: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解释词义,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课文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表达方法和修辞手法,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5. 讨论与表达: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课文主题的思考和感悟。
6.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的情景,增强学生的同理心和人文关怀。
7. 小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提出相关的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准确性和感情表达能力。
2. 学生对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能力。
3. 学生对课文分析的深度和广度。
4. 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表达的清晰度。
《可贵的沉默》教案(优秀9篇)

《可贵的沉默》教案(优秀9篇)《可贵的沉默》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会关心父母。
学习重点、难点:1.理解孩子们情绪的变化,懂得关心别人。
2.孩子们的沉默意味着什么?体会沉默的可贵。
课前准备:课件、主题学习丛书【预习达标】提示:充分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难处做上记号,多读几遍,争取读正确、流利。
1.通过自学,我能认识并理解这一课的生字词。
异口同声祝贺骄傲神气十足左顾右盼迅速索性依然寂然无声期待追逐沉默不语四面八方蕴藏霎时瞥恰恰犯错七嘴八舌建议稚拙烦恼体贴可贵的意思是:沉默的意思是:2.孩子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沉默的?3.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只是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
这时教室里的热闹与沉默前的热闹有什么不同?4.我知道了亲人的生日爷爷:外公:奶奶:外婆:父亲:母亲:【合作探究】提示:结合上下文,仔细读一读,品一品。
1.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2.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对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拓展延伸】《一枚百合花胸针》提示:熟读文章后,想一想,小男孩在商店橱窗里看到了什么?当时他是怎么想的?试着给文章换一个题目,能说明使用新题目的理由。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篇二教材分析:《可贵的沉默》是一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充满人文色彩的课文,它讲述了在老师的启发教育下,孩子们懂得了怎样向父母回报自己的爱的事情。
通过课堂教学中的这件小事,告诉孩子们要学会理解和关爱。
并从中学习从人物语言、神态和动作的描写中体会人物心理,领悟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对象分析:如今的孩子,只知道对父母索取,不知道回报父母的爱,选编这篇课文正好可以让学生在深入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受到要关心父母、回报父母之爱的教育,学会关心别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培养语感;同时为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可贵的沉默教案(精选9篇)

可贵的沉默教案(精选9篇)《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思想教育:要有意识地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护,学习如何去关心和爱护别人。
2.知识要点: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
3.能力训练:(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根据“阅读提示”自学课文。
4.教学重、难点:领会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教学过程:一.板书《可贵的沉默》1.谁说说什么叫“沉默”?(不说话)2.看到题目你有哪些问题?(为什么说沉默可贵的呢?谁沉默?在什么情况下沉默?他们沉默时的神态怎样?沉默之后是一种什么情景呢?……)二.自由读文,解决疑惑。
1.读准字音。
“瞥”应读“pi5”“拙”应读“zhu”。
2.理解词义。
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
骄傲:本文是自豪的意思。
神气十足:形容十分得意而傲慢的样子。
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
情绪:人从事各种活动时产生的兴奋的心理状态。
索性:直截了当,干脆。
阻止:使停止行动。
蕴藏: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
依然:依旧。
寂然无声:非常安静,没有声音。
期待:期望、等待。
追逐:追赶。
沉默不语:不说话。
瞥了一下:很快地看了一下。
郝免:依法定程序减轻或免除对罪犯的刑罚。
四面八方:泛指周围各个方面。
继而:接着。
稚拙:幼稚笨拙。
三.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1.你从哪些句中读出了(或体会出)什么,在边上可做记录。
2.你哪个词、句不懂可用“~”做上记号。
四.小组合作学习。
五.班上交流。
重点体会交流以下内容。
1.“我想去寻找蕴藏在我们心灵深处的、他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极为珍贵的东西。
”(“极为珍贵的东西”在这里就是指要回报父母的爱。
这句话是说“我”要让孩子们不光感受到爱,还要让他们懂得回报父母的爱。
)2.“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我悄悄地瞥了一下这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的神色之中。
”(“足足一分钟”,表明“沉默”的时间很长。
孩子们面对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这个话题,一下子从“十分热闹”变得“沉默不语”,“所有的人”都不说话了,并且脸上流露出犯了错误的神色,这恰恰是他们可爱的地方。
《可贵的沉默》教案设计优秀4篇

4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可贵的沉默》教案设计优秀4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可贵的沉默》教案设计篇一教材简析:《可贵的沉默》是六年制小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第六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以课堂教学进程为线索,以师生对话交流为主要形式,以孩子们情绪变化为描写的主要内容:由兴奋、快乐到沉默,又从沉默渐渐回到热闹。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深入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受到关心父母、回报父母之爱的教育,学会关心别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培养语感,同时为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设计理念:本课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以读代讲,引导学生用自己对爱的理解和独特体验解读文本,体味生活,学习表达;引导学生在找中思读中学品中悟,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
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指导,力求使相互交融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有效达成。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2、过程与方法:抓重点语句,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感受其情感;结合课文插图,根据生活经验想像课文描述的场景,让学生从孩子们的语言、神态、动作中体会他们的心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要关心父母、回报父母的教育,学会关心别人。
教学重点: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心别人。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及歌曲《感恩的心》。
2、简单的教学课件。
可贵的沉默优秀教案

可贵的沉默优秀教案•相关推荐可贵的沉默优秀教案(精选13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可贵的沉默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可贵的沉默优秀教案篇1学习目标:1、认识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会关心父母。
教学重点:体会孩子们情绪的变化,学习关心别人。
学习难点:孩子们的沉默意味着什么?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1、创设情景①同学们,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②生日那天,爸爸妈妈向你们祝贺了吗?怎样祝贺?③你们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呢,你是怎样向他们祝贺?2、小结,导入课文大家都沉默了,想什么呢?是不是都在想怎样去弥补呢?老师觉得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板:18 可贵的沉默为什么这种沉默是可贵的?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课文。
二、自由朗读,整体感知1、先自由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字词,可以借助工具书,读准、读通。
然后根据阅读提示,解决问题,碰到困难可以跟老师、同学交流。
读书过程中可以拿起笔画一画,做做记号。
(学生自读)2、检查自读情况: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没能解决?(学生自由说,教师小结:为什么课文中的老师觉得同学们的沉默是可贵的?这个问题的确有点难,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共同来弄懂它。
)三、借助插图,导读感悟1、指导看图:出示两幅图① 第一幅图中同学们表现怎么样?而第二幅图呢?(一图中同学们高高地举着手,很高兴,神气十足,有的站起来,二图中同学们低着头,不说话,眼睛不敢看老师,沉默了)② 课文中哪些地方写了两幅图的内容,快速地找出来。
(指名学生说出起止)2、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练读。
我们已经找出两幅图的有关内容,你喜欢这里边的哪些句子或段落,把它找出来,读一读,看谁读得认真,读得好。
读后还可以跟同学交流。
3、指导朗读(第一幅图的相关内容)出示第一幅图: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先来读一读跟这幅图有关的句子。
人教版三年级《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精选6篇)

人教版三年级《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精选6篇)三年级《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
2、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一、导入新课父母的爱,有千百种姿态。
对于我们来讲,也许是厨房里早早亮起的灯光,也许是塞到书包里的一个鸡蛋,也许是守候在床头的一杯热茶,也许是临别时久久不肯收回的目光……这些爱散落在我们心中的每个角落,我们因此而温暖,而幸福,而快乐。
可是,当你得到父母疼爱的时候,你能体会到他们付出的辛劳,想到过为他们做点什么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样的一群孩子,用心来体会这——《可贵的沉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题:可贵的沉默。
2、理解“沉默”,“可贵”。
想想你在什么情况下会沉默?为什么说这沉默是可贵的沉默?3、文中的老师提了两次问题,这两次问题,使同学们有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反应。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老师到底提了哪两次问题,用直线画出来。
三、读中感悟,理解内容。
(一)课件出示: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那一天吗?生日那天,爸爸妈妈向你们祝贺吗?1、默读1——9自然段,从书中找出有关描写他们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用直线画出来,小声读一读,再好好品一品,从中你体会出了什么?课件出示:“知道!”“知道!”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当然祝贺了!”“祝贺的!”又是一片肯定的回答声。
他们骄傲地举起了手,有的还神气十足地左顾右盼。
前排的孩子都回过头来往后看,几个男孩子索性站了起来,我也不阻止他们。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在快乐地交谈,交谈的内容当然是生日聚会、生日礼物、父母祝福……2、朗读并指导理解相关词语。
异口同声:没有经过商量就说出了同样的话,换一个词语——不约而同。
骄傲:换一个词:自豪神气十足地左顾右盼:做做动作索性:干脆快乐地交谈:3、这群小家伙得到了父母的关心的宠爱,他们无比幸福、骄傲。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最新6篇)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最新6篇)《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设计理念:《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视读的要求,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
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思想感情。
教学时通过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向往美好的情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
3、体会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导入课文1、听写词语。
2、小结,导入课文大家生字掌握的好,相信你们理解课文的能力也很强。
我们继续学习17课(板书:17可贵的沉默)大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对照插图,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图上内容,写在图下。
2、老师巡视,请学生把所写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第一幅图下学生可能写:异口同声、肯定、骄傲、神气十足、兴奋、快乐、热闹第二幅图下可能写:沉默、安静、寂然无声3、教师小节:同学们真会读书,能用这么多丰富的词语表达图意,让我们知道了两幅图上同学们的情绪是截然不同的。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想想同学们的情绪都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4、根据学生发言,老师板书:热闹——沉默——热闹三、学习1-9段。
1、出示第一幅插图:开始上课的时候,班里为什么那么热闹呀?自己读读课文,想想读明白了什么?(感受到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
)2、你是怎么感受到的,能根据课文中的句子说说吗?板书:感受爱学生自由谈论,根据学生发言重点指导朗读:(1)异口同声师:我们班同学能异口同声回答老师这个问题吗?我们试试。
师生合作朗读:我问同学们:“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知道!”“知道!”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可贵的沉默》教学教案

《可贵的沉默》优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的背景,理解文章的结构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讨论、问答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课文主题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
(2)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困境,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的背景,理解文章的结构和特点。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沉默所代表的含义。
(2)分析课文人物的心理变化及其原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思考沉默为何可贵。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学习成果。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课文中沉默的含义是什么?(2)全班交流:分析课文人物的心理变化及其原因。
4. 课堂提问:(1)作者为何要以“可贵的沉默”为?(2)课文中沉默所代表的意义是什么?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沉默的价值。
四、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关于沉默的小故事。
2. 分析自己身边的沉默现象,思考其意义和价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4.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
5.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方式,营造有利于学生思考和情感体验的学习氛围。
2.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可贵的沉默》精品教案

《可贵的沉默》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沉默的价值,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保持沉默。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习作者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主题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可贵的沉默”的含义。
2.学习作者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主题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2.生字卡片3.小组讨论话题五、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可贵的沉默》,这是一篇描写沉默的力量的文章。
请大家先思考一下,你们认为沉默有什么样的力量?【新课导入】1.自主学习(1)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查阅字典理解意思。
(2)思考: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2.小组讨论①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体现了沉默的力量?②作者为什么要用沉默来表达情感?(2)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新课讲授】1.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
(2)提问:在朗读过程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对比手法:①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手法?②对比手法有什么作用?(2)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举例说明对比手法在课文中的作用。
【巩固练习】1.完成课后练习题。
2.仿写句子,运用对比手法表达情感。
【拓展延伸】1.举办“沉默的力量”主题演讲比赛。
2.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沉默的作文。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可贵的沉默》,通过这篇文章,我们知道了沉默在特定时候具有巨大的力量。
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学会运用沉默,让沉默成为我们的力量。
【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
2.思考:在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需要沉默的情况?你是如何处理的?【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了作者的情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努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可贵的沉默》教案

《可贵的沉默》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沉默背后的深刻含义,感受沉默的价值。
2.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思考、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沉默背后的深刻含义,感受沉默的价值。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小卡片若干3.随机抽取的成语卡片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讲述一个关于沉默的小故事,引发学生思考。
2.提问:你们知道沉默是什么吗?为什么有时候沉默比说话更有力量?(二)新课讲授1.学生阅读课文《可贵的沉默》,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找出沉默背后的含义。
a.课文中的沉默是指什么?b.沉默背后的含义是什么?c.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3.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沉默的价值。
(三)课堂活动a.在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沉默的时刻?b.你认为这些沉默的时刻有什么意义?c.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些沉默的时刻?2.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四)成语接龙游戏1.教师提前准备成语卡片,随机抽取一张。
2.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成语进行接龙,每个成语不能重复。
3.游戏过程中,学生要注意成语的发音、书写和意义。
2.学生谈谈自己对沉默的理解和感悟。
3.教师强调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倾听、思考和表达。
五、课后作业2.请同学们在生活中观察、记录自己或他人的沉默时刻,并思考其背后的含义。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故事、分析课文、小组讨论、成语接龙等活动,让学生理解了沉默的深刻含义和价值,培养了学生的倾听、思考、表达和关爱他人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沉默背后的情感和心理活动。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沉默的价值。
2.教学难点补充:指导学生如何将沉默转化为积极的沟通行为,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可贵的沉默》教师教学设计(精选6篇)

《可贵的沉默》教师教学设计(精选6篇)《可贵的沉默》教师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可贵的沉默》教师教学设计(精选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可贵的沉默》教师教学设计1一、导入新课:师:可贵一词常和哪些词语事物搭配?(生答)今天老师要和“沉默”搭配,你想到了什么?(生答)到底沉默可贵在哪?学了课文之后,你就会有一个满意的答案。
二、讲读课文:1、(出示书中两幅插图)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生答)2、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请再快速读文,看一下文中哪部分内容分别写的是第一和第二幅图。
3、生找出哪几段是第一幅图?哪几段是第二幅图?4、找生读第一部分内容,其它同学边听边想,结合自己预习时划出的描写孩子们语言、动作、神态的词语句子,想一下你读懂了什么?5、生读文后,汇报谈体会,师引:孩子们为什么感到快乐?(生答)6、合作读出孩子高兴的心情。
7、孩子会感受爱了,光是感受爱还远远不够,让我们看下一部分内容。
8、找生读第二部分内容,边读边感受一下,课堂上的气氛同前面热闹相比有什么不同?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变化的原因?9、生汇报谈体会。
10、师引此时的孩子们心里会想些什么?(生答)11、过渡:这恰恰就是这些孩子们的可爱之处,也是孩子内心里最真贵的东西,他们能为自己无意中的过错,感到自责,让我在这次沉默中有有了不小的收获,收获到的还不止这些,让我们一起来看第三部分内容。
12、生读这一部分感受课堂气氛再一次变化,从这些变化中你又读出了什么,13、生读后汇报,师:现在所有的人都是快乐的,孩子们是快乐的,家长是快乐的、老师也是快乐的(生感受每个人快乐的原因)师:而所有的快乐正是这一片沉默带来的,所以我们称这次沉默是可贵的,三、小练笔:师:父母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许多的心血,通过学习,一定也能勾起你的许多回忆。
《可贵的沉默》教案(精选13篇)

《可贵的沉默》教案(精选13篇)《可贵的沉默》篇1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及歌曲《懂你》。
2.学生查找自己最满意的生日照片或一份生日礼物。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主要内容,懂得应回报父母的爱,学会理解和关爱别人。
3.学习在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中体会人物心理。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实际,激趣:咱们都是十来岁的小朋友,有过十岁大生日吗?(有,没有我的生日还没有过呢!)哦,你的生日还没有到,那你觉得你生日到的时候爸爸妈妈会给你过吗?(会!)过过的小朋友,请问你的爸爸妈妈是怎么给你过的?(请很多小朋友去大酒店吃饭,吃完了去好乐多玩,去唱歌,去义乌玩,去公园玩,很刺激也很开心!)斐斐把你生日时热闹的场面说一说讨论得这么热烈啊!过生日是那么开心,快乐。
生日那天简直就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了,要是天天过生日那该有多快乐呀!对吗?二、新课:1、感受父母的爱(1)难怪当有老师问到:“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小朋友会有这么大的反应,请仔细观察这些小朋友的表情和动作:(同学们高高地举着手,很高兴,神气十足,有的站起来,)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逃不过你们的法眼啊!看着他们的表情猜想当时小朋友的心情?(热闹、兴奋、骄傲、兴高采烈……)(2)图文结合:刚才小朋友形容得非常有趣,书上描写得也很好,咱们快速地去找找与这幅图有关的段落,然合大声地读出来,好吗?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谁先来读一读。
a、他们骄傲地举起了手,有的还神气十足地左顾右盼。
(个别读,齐读,演一演)“看他表情多骄傲啊!要是再把动作做一做,就更好了,愿意再试试吗?”大家看到他是怎么做动作的?(神气十足的!还有向左右两边看!)他这么做对吗?(左顾右盼!)顾和盼都是:看的意思!你左看看,右看看,在看什么呀?(看看谁还比我神气,看看还有谁也举起了手!)请小朋友用上这种感觉把这神气的劲儿用朗读表现出来!“嗯,神气十足读得真好。
《可贵的沉默》的教案(通用12篇)

《可贵的沉默》的教案(通用12篇)《可贵的沉默》的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过程与方法:1.抓重点语句。
2.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感受其情感;结合课文插图,根据生活经验想象课文描述的场景,让学生从孩子们的语言、神态、动作中体会他们的心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
二、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爱父母,关心他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文意。
三、教学难点:使学生们能够理解孩子们的沉默为什么是可贵的。
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请同学们欣赏,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一起唱。
(出示课件,播放《祝你生日快乐》)师:知道这是什么歌吗?(齐答)大家熟悉吗?(齐答)那么,听到这首熟悉的《祝你生日快乐》,你想到了什么?(抽三个孩子答)师:关于生日这个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这其中也有很多感人的故事。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7课《可贵的沉默》。
(齐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生A:谁沉默了?生B:为什么沉默?生C: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师:刚才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我相信当学了课文后,大家一定会明白的。
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课件)师:先来检查一下昨天学的生字和词语的掌握情况。
(点名读,领读)师: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填空)课文主要讲了在一节课上,老师询问,大家都,可当老师问,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懂得了。
三、读中感悟,理解内容师:看得出,大家认真读课文了。
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大概的内容。
请同学们把书放平,看屏幕。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优秀9篇

《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优秀9篇三年级语文下册:《可贵的沉默》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会关心父母。
教学重点:体会孩子们情绪的变化,学习关心别人。
学习难点: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7课《可贵的沉默》。
通过上节课初读课文,你们都知道了什么?(板书:热闹沉默)二、探究体验老师的问题使原本热闹的场面一下子变得寂然无声。
从哪些方面你体会到了孩子们的沉默?为什么说这沉默是可贵的呢?都想知道吗?请打开书本p72请大家带着这两个问题自由朗读第十到第十七自然段。
用画出描写热闹的语句,用画出描写沉默的语句。
小声读一读,再好好品一品,从中体会到什么?1.生自学2.小组内交流3.全班交流(一)研读热闹1.同学们刚刚学习的非常认真,小组同学讨论得也和热烈,下面就请同学们汇报一下从哪些句子当中,体会到什么?生:从孩子们的语言中:知道!知道!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孩子们回答很肯定,而且是不假思索的)当然祝贺了!祝贺的!(孩子们的自豪,为得到父母的关爱而兴奋)师:你能试着读出孩子们的激动、兴奋的心情吗?生:从孩子们的神情和行动中:他们骄傲地举起了手,有的还神气十足地左顾右盼。
体会到当时孩子们的自豪心情。
师:同学们自豪感,神气十足的劲头谁能读出来?他们随着我一起点起数来,15、16、17越点越兴奋,声音越来越响亮(孩子们都激动,满是喜悦,抑制不住自己的快乐,教室里因此而热闹)前排的孩子都回过头往后看,几个男孩子索性站了起来(孩子们的种种表现,让教室里充满了欢乐,教室里的气氛变得活跃,热闹。
)师:读出欢乐、自信、热闹的气氛。
生从画面中:孩子们高高举起的小手、一张张的笑脸、神气十足的神情中体会到教室里的活跃、热闹。
2.教室里为什么这么热闹,孩子们为什么能这样兴奋?(因为父母为我们过生日,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父母的爱)3.闲杂就让我们置身于当时的课堂,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同学们的兴奋和快乐。
《可贵的沉默》优秀教学教案

《可贵的沉默》优秀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课文《可贵的沉默》的主要内容,掌握关键信息。
帮助学生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够对课文中的观点进行评价和讨论。
1.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和观点。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课文《可贵的沉默》的作者、背景和主要内容。
引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和思考。
2.2 课文阅读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可贵的沉默》,理解其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帮助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
2.3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中的主题和观点,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解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课文内容。
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3.2 互动讨论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观点。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3 案例分析法教师提供相关的案例或素材,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说。
学生通过分析案例,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估他们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评估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4.2 阅读理解测试设计阅读理解题目,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评估学生在测试中的表现,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第五章:教学计划5.1 第一课时引入课文《可贵的沉默》,介绍作者和背景。
阅读课文,理解情节和人物关系。
5.2 第二课时分析课文中的主题和观点,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进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5.3 第三课时进行阅读理解测试,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进行总结和反馈,指导学生进一步提高。
《18.可贵的沉默》教案(精选7篇)

《18.可贵的沉默》教案(精选7篇)《18.可贵的沉默》篇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3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要有意识地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护,学习如何去关心和爱护别人.教学重点:识字,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教学难点:学习如何关心别人.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1.出示"沉默"一词,提问:沉默是什么意思(不说话)今天我们学习第18课《可贵的沉默》.2.看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是因为什么沉默为什么说这可贵的沉默……)(二)学生自学1.出示自学提示.①读课文,标出自然段.②一边读,一边思考:本课讲的是一件什么事③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和大家交流.2.学生自学(三)反馈1.指名朗读课文,纠正字音.2.交流:①本课讲的是一件什么事②理解下列词语.(异口同声,骄傲:,神气十足,左顾右盼,迅速,索性,依然,寂然无声,期待,追逐,沉默不语,四面八方)(四)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孩子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沉默的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第二课时教学步骤:(一)指名有感情地朗读1~9自然段1.其他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当时热闹的场面.2.老师再读第9自然段,提问:在你们过生日的时候,你们的爸爸,妈妈一定会给你买生日礼物,向你祝贺,或带你去郊游,从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小结:孩子的生日,父母总会记得,他们会祝福自己的孩子幸福,健康,快乐,学习进步……把爱倾注在你们的身上.(二)学习10~16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思考: 孩子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沉默的2.刚才孩子们热情高涨,积极踊跃,怎么变成这种样子了呢老师在期待他们回答,可是他们此时,目光躲开了老师的眼睛,好像犯了什么错误似的,他们在想什么呢3."教室里又热闹起来,只是与沉默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孩子们沉默时自责自己的疏忽,老师轻轻地问:怎样才能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呢孩子们积极地交流着自己的办法.他们要补救自己的疏忽.没有了骄傲的样子,没有了当时的神气.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10~15自然段.5.教师有感情地朗读16自然段.(三)学习17,18两个自然段1.自由读17,18两个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读懂了什么2.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因为老师想让同学们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同时更希望让同学们懂得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这堂课成功了,小家伙们在沉默中终于懂的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了.而且他们用各种方式回报了父母对自己的爱.3.为什么这种沉默是可贵的你们理解了吗是怎么理解的(四)再读课文,加深体会(五)总结学完这篇课文后,对你有什么启发(六)探究活动同学们,学习了《可贵的沉默》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悟吗是不是发现自己也与文中的同学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过没关系,现在补过,马上行动还来得及.你们不是刚学过一则寓言故事,大意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吗对了,快行动起来,我这里有个小小的建议提供给你考虑.请你制作一个爱心卡,把要祝贺的人物,时间及自己的打算列出来便于实施献爱心行动.板书设计:爱心卡人物时间祝贺方法也可按时间顺序排列《18.可贵的沉默》教案篇2可贵的沉默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2)图中的小朋友全都沉默了。
(板书:沉默)
他们由原先的热闹变沉默了,猜一猜,他们在想什么?
(生自由说)
创设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更有助于感悟课文。
师小结:对!他们在沉默中思索着(析书:思索),在沉默中,孩子们认识到了自己做得不好;在沉默中,孩子们懂得了回报父母之爱;在沉默中,孩子们产生了爱父母的意识,因此说这沉默是——(生回答)
个人信息
省份及学校全称
山东省青州市谭坊镇肖家小学
真实姓名
王凤霞
通讯地址
山东省青州市谭坊镇肖家小学
个人邮箱
1106414918@
联系电话
3841338
个人简介
二级教师,青州市教学能手。
二、朗读感悟,唤发爱意
1、全班齐读课文。
2、师:读了课文,老师先问问你们,你们的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是哪一天吗?你们是怎么向你祝贺的?知道的、祝贺的请举手。
3、小结:
老师感受到了你们的幸福、自豪,图中的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课件出示句子),就读你们带着这种幸福的感受读一读课文的开头。
(师读问话部分,生读答话部分)
我在春天赞美百花齐放
我在秋天歌颂秋的收获
在感恩节里
我要感谢我的父母
父爱如山母爱似海
儿行千里母担忧
我的眼里满是泪水
我要带给我的父母深深的祝福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观看乌鸦喝水的画面和录像,有直观感,创设了有趣的情景。通过朗读课文,理解了课文大意。又逐段学习。课后作业,学生又实践运用了写景的方法。
师:读了这个故事,谈谈你心中的感受。
(生自由谈)
师小结:一篇文章你们都读出了不同的体会,确实,这个故事很感人,让我们感受到了父母对儿女那深沉、无私的爱,下面就让你们在这种爱的渲染下继续学习第17课。
(板书:可贵的沉默)
“文章不是无情物”教师在课前利用课外阅读引入课堂,配与觉悟的轻音乐,渲染课堂气氛,调拨学生的情感之弦。
(相机板书:可贵的)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这极为珍贵的东西是什么了吗?
(生回答,师相机板书:回报父母、关爱父母)
由热闹——沉默两种反差的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到父母对自己的付出,远比自己对父母的回报多得多,从而让他们对父母更充满感激、关爱之情。
师:(过渡)那么,我们该怎样来回报这深沉的爱呢?孩子们又是怎样回报父母之爱呢?
(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师:你从歌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自由感悟)
教师生动而深情的赞颂,再加上一首感人的歌曲,相信同学们已沉浸在爱的海洋里。
量:(过渡)对!孩子们会感受爱了,但“我”觉得还不够。
(课件出示重点句:我想去寻找在他们心灵深处的这极为“珍贵的东西”。)
师:这极为珍贵的东西是什么呢:下面的文章会告诉你们答案。
三、教材分析
《可贵的沉默》这篇课文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课堂上,教师从孩子们那儿了解到了几乎所有的父母都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并向他们祝贺,而知道父母生日的都没有几个,老师抓住了这一契机,引导孩子们懂得了要关心父母、回报父母。本文以师生对话交流为主要形式,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细致、生动地描述,从而再现场景,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目的。
(快速浏览15~17自然段)
(指名说读后感悟,相机板书:热闹)
师:孩子们的回报给父母带来了什么?
(快乐、幸福)
师:你从哪看出?
(生划出)
师:对呀!哪怕一件微不足道的礼物,一个甜甜的笑声,一句简简单单的祝福,都是对父母最大的回报,都是对父母最大的安慰!
(板书:回报爱)
这一环节,把爱由浅层次引入深层次。
(板书:感受爱)
师:你从哪句话看出他们感受到了爱?
(用线条划出)
(学生自由找、说)
通过指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精读让学生更深地体会父母之爱。
师小结:父母之爱有如浩瀚的大海,如此深沉而不张扬;如此平实而真挚,世界上没有比这父爱母爱更伟大、更无私的了,在此,我不由得想niwBDJVz4/
(齐读11~14自然段)
利用孩子好奇好胜的心理,先设疑,再让他们在朗读中体会、感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师:在解决答案之前,老师想问问你们:你们有几个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
预设1:
有许多同学都知道父母的生日,教师便顺势表扬,与图2中的小朋友对比,引出下文的学习。
预设2:
许多同学沉默了,则采访:你这时在想什么?
在本课中,“爱”至始至终贯穿于其中,抓住“感受父母之爱——回报父母之爱”是本文的主线、关键,而“故事导入、激起爱潮;朗读、感悟、唤发爱意;拓展延伸、掀起爱浪”这一系列教学活动,都是为了拔动学生爱的心弦,使真爱渗透在教学中,体现出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在设计本节课教学时,我采用了资源整合的方法,使课内阅读与课外延伸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方法
整体感知课文,通过了解自然段的大意,分出意义段。逐段学习时,首先观看画面、录像,产生直观感。在阅读课文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以学生为主,质疑中求知。
五、近阅读材料:
妈妈的礼物
有个孩子,他出生的那天,妈妈就离开了人生。
“那……我怎么不知道呢?”孩子诧异地问。老人抚摸着孩子的头,语重心长地说:“首先,妈妈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就把整个世界都作为礼物送给了你。这难道还不够吗?”孩子听着,眼睛忽地一亮。老人接着说:“不仅如此,妈妈还给了你的明亮的眼睛,让你去观察世界;给了你聪明的耳杂,让你去倾听世界;给了你一双腿,让你去走遍世界;给了你一双手,让你去改造世界。这些,这难道还不够吗?”
三、课外延伸,掀起爱浪
师:学完了课文,你们有什么感受?说说你的心里话,也可以把它写在书上或小纸片上。
(师展示个别作品)
注重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注重说写的结合,让学生学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悟,把学习语言与塑造人格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人文精神。
师:是啊,父母对我们这么疼爱有加,你们打算怎么回报呢?
4、让学生上黑板自由写出不理解的词语,全班交流体会。重点体会骄傲、神气十足、左顾右盼。
(学生比动作)
5、师:连老师也被他们的幸福所感染了,请接着读8~9自然段。
(指名读)
师:此时此刻,教室里的场面是怎样呢?
(相机板书:热闹)
师:从这一段中,“我”知道孩子们是——快乐幸福的。
师:对,因为他们感受到爱。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课时一课时
课前预习了解
二、教学课题
教学目标
1、思想教育:
要有意识地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护,学习如何去关心和爱护别人。
2、知识要点:认识本课生字。
3、能力训练:
⑴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领会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
(生自由说)
师:在这里,我就借用一句广告词儿:“心动不如赶快行动。”母亲节、父亲节快到了,你们就赶快筹备礼物吧,但愿你们的礼物会给父母带去幸福、快乐,给周围更多的人带去爱!
(板心形:爱)
结束语:
最后,让我们一起满怀觉悟地诵读一首诗,让我们在诗中结束我们的一堂课。
(配乐)
附诗一首(材料2):
献给我的父母
从此,每当看到别人从妈妈那么得到了礼物,他就非常伤心:“啊,我真命苦。我的妈妈,竟来不及给我一件礼物!”
一天,这孩子想起这件事,又伤心地哭了。他儿个儿在街头徘徊,泪水模糊了双眼,撞在一位老人身上。老人并不生气,却关心地问:“孩子,你哭什么?”
孩子向老人倾吐了自己的哀伤。
老爷爷听罢,严肃地说:“孩子,你错了!其实你妈妈为你留下了最珍贵的礼物,你应该珍惜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