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韩兴娥一起踏上阅读的快车道

合集下载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后感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后感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后感导读:本文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后感,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后感(一)绥芬河市第四小学吴正霞这个暑期,我在哈尔滨一边陪我儿子打球,一边翻阅了学校发的韩兴娥老师《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一书,当我一页一页、一个章节一个章节往下读时,我发现《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一书的字里行间充满着智慧,韩兴娥老师用朴实的语言、用一个个生动、亲历的教育案例,展现了她的心路历程,揭示了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读此书不仅是一种享受,一种心灵的震撼,还给我的教育观带来了更多的启迪。

在书中,韩兴娥老师的"气定神闲笑对一年级新生"、"写话、作文教学"、"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几个章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实韩老师的"高深之处",就是把握住了语文学习的核心,语文教学的规律,那就是——"读".通过大量的阅读,连我们学生觉得最累的作文对于韩老师的学生来说都好像是轻而易举的事,尤其是看到学生写的《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读后感,真让我觉得自叹不如。

韩兴娥老师朴实的语言,朴实的教学方式告诉我们:老师的"精讲",让学生一遍遍的重复性的作业,以及老师疲惫不堪的批作业,使语文教学变得苦、累。

而真正的语文教学"读"才是硬道理。

现在想来,其实学生不爱读书是不是和老师的引导有关系呢?回答是肯定的。

就拿我现在班级学生来说,一学期结束了,可在朗读上效果并不好,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过不了口语这一关,很多上课的时间都在"讲"而不是"读",因为不能耽误了进度,所以往往因赶进度而忽视了朗读,只顾讲课了,而在学生读不好的基础上讲课,效果可想而知。

如果把朗读当作业让学生在家读书的话,可能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不读。

我也觉得应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朗读,然后提出重点问题让学生回答,问题在"精"而不在"多".韩老师的海量阅读实验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听她娓娓道来-读韩兴娥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书体会心得

听她娓娓道来-读韩兴娥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书体会心得

听其娓娓道来——读韩兴娥《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心得体会韩兴娥的名字早已如雷贯耳,她的海量阅读理念也是早有耳闻,然而对于她的教学方法,她又是如何运作海量阅读的,我却不得而知。

当我阅读她的著作《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的时候,字里行间流露出的质朴气息深深感染了我,正如其中一篇文章的题目所言《语文教学至简为上,人生法则从简如流》读此书,更像是和一位旅途偶遇的同行者一起在路边小憩,听其娓娓道尽她的前尘往事、苦乐悲喜。

韩老师,不曾故作清高,不做纸上谈兵,她了解一线语文教师的苦乐忧喜,深知语文教学任务的难易繁简。

她跟我们倾诉了她遭遇低年级新入学的孩子上课时嘈杂无序的忧心,也提到了在给学生批阅习作时感到沉重负担的切实感受,更曾坦然说疲于应付别人听公开课的想法。

她述说的那些教学中的问题,也正是我们曾经历过的,她表达的那些喜忧也是我们曾真切感受过的,也许正是因此,我的心才会如此深受感染吧。

面对那些教学中的问题和困难,韩老师也会和我们一样产生诸多烦闷和迷惑。

然而,我却清晰地看到她有一种淡定从容的心态去面对,并且在不断面对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沉淀了许许多多的智慧,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智慧成就了她,也成就了她的学生,也让诸多的教育同行对她是那样的敬仰,甚至视其为偶像。

韩老师的许多教学灵感和创意源于面对教学问题时的思考,值得我们借鉴,也启迪我们也可以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进行创设性的拓展运用。

为了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她给孩子们发小奖章,小奖状,让孩子用奖章奖状兑换读书机会,设置读书竞赛栏等等,用各种低成本,但是符合学生年段特点的方式激励孩子们阅读,起到了很好的成效。

韩老师,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特别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她充分利用家长的辅助作用。

她通过每学期一封信、博客、家长会等形式,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协助教师督促孩子的阅读,甚至是“诱惑家长亲子共读”,通过一系列小小的举动,家长和教师结成联盟,共同打造良好的儿童阅读环境。

(完整)让孩子踏上阅读的快车道

(完整)让孩子踏上阅读的快车道

让孩子踏上阅读的快车道》-———“韩兴娥海量识“韩兴娥海量识字法”介绍识字教学的难题至今还困扰着万千师生。

有人把这个难题的存在归因为汉字本身的复杂外形。

其实,明清之前似乎没有多少中国人望汉字而生畏,至少在一般的文献中没有看到有学者抱怨汉字难教。

古代私塾中的学子,只要两三年功夫就可以认识常用的两三千汉字,自主读书的时间比当下的学生提前了三四年.韩老师也说:“识字的速度太慢是造就差生的源头.”识字量不够,直接导致阅读滞后。

而阅读滞后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其中很有可能会错过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期,尤其是会错过培养孩子母语情怀的黄金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儿童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应在一二年级,中年级之后就会相对困难。

也就是说,我们应该使孩子在8岁左右进入自由阅读状态。

就中文阅读而言,必须要认识2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才能为自主阅读提供基础。

然而,按我们沿用了几十年的语文教学的进度,小学生认完2500个左右的汉字需要五六年时间,这就意味着他们的自由阅读期被延迟到了10岁以后。

这种高耗式教学就没办法改变吗?看看韩兴娥是怎么大胆改革的-—简化拼音教法,缩短教学课时,让拼音当工具而不是变成另一套文字.她把声母、韵母都排列出来,让学生跟着“a-—o--e——i-—u——ǖ"地念,唱歌一样,念熟了,就指读字母卡片。

每天复习,三周就把拼音学完了,学生基本能拼读音节了。

她不要求学生默写拼音表,不要求学生死记音节。

拼音说到底是帮助识字的工具,而不是另一套文字.这个概念很重要,因为到目前为止,许多的教师对拼音教学没有清晰的认识,费了很多心力和时间,把它当做了另一套文字来教了,有的甚至要求学生用拼音写话写文章,无形中弱化了蒙学童子对汉字的热情.为促进学生的识字热情,她会将学生在幼儿园里读过的那些熟悉的儿歌编成小册子,让学生读.她说这是让孩子们自学的第一本书。

她这样把学生领入读书识字的天地——开学第一天,韩老师说:“孩子们,我们唱首歌吧!”她发给学生那本自己编写的小册子,它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最熟悉的儿歌。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后感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后感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后感早就听说过韩兴娥老师的名字,只是一直没有很好的去感悟她的教育教学。

这个学期,学校领导把韩兴娥老师《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一书发到了我们老师手里。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书,细细品味起来,当我一页一页、一个章节一个章节往下读时,我发现《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一书的字里行间充满着智慧,韩兴娥老师用朴实的语言、用一个个生动、亲历的教育案例,展现了她的心路历程,揭示了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读此书不仅是一种享受,一种心灵的震撼,还给我的教育观带来了更多的启迪。

在书中,韩兴娥老师的“气定神闲笑对一年级新生”、“写话、作文教学”、“打造儿童阅读环境”几个章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实韩老师的“高深之处”,就是把握住了语文学习的核心,语文教学的规律,那就是——“读”。

通过大量的阅读,连我们学生觉得最累的作文对于韩老师的学生来说都好像是轻而易举的事,尤其是看到学生写的《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读后感,真让我觉得自叹不如。

韩兴娥老师朴实的语言,朴实的教学方式告诉我们:老师的“精讲”,让学生一遍遍的重复性的作业,以及老师疲惫不堪的批作业,使语文教学变得苦、累。

而真正的语文教学“读”才是硬道理。

现在想来,其实学生不爱读书是不是和老师的引导有关系呢?回答是肯定的。

就拿我现在班级学生来说,一学期结束了,可在朗读上效果并不好,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过不了口语这一关,很多上课的时间都在“讲”而不是“读”,因为不能耽误了进度,所以往往因赶进度而忽视了朗读,只顾讲课了,而在学生读不好的基础上讲课,效果可想而知。

如果把朗读当作业让学生在家读书的话,可能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不读。

我也觉得应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充分的朗读,然后提出重点问题让学生回答,问题在“精”而不在“多”。

“让学生的眼睛浸泡在铅字中,让耳朵浸泡在读书声中,让心灵和大脑震荡在感动和思维中,这才是一个语文老师的责任所在。

”从书中,我们不难看出,韩老师是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

读让孩子踏上阅读的快车道有感

读让孩子踏上阅读的快车道有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让孩子踏上阅读的快车道》有感读了韩兴娥老师的著作——《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这本书的内容从入学第一天起,从第一首儿歌的教学写起,着重探索课堂内如何阅读课外书,一步一步引领孩子踏上了幸福的书香之路。

她的学生把历史故事、小说、经典融成一个整体,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在学生心中里“立”了起来,孩子们成为了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小博士”。

韩兴娥老师的“课内海量阅读”,做的很细、很准、很实,方法上看似简单,其实大巧若拙,为我们提供了一整套看得见、摸得着的阅读指导。

在我读的前几章里,我已经感受到了一个好老师真正的魅力所在,所谓没有付出就不会有回报,但是不付出就一定没回报。

韩兴娥老师在书中的很多观点对我的语文教学有指导性的作用,一年级的孩子对读书没有什么确实的概念,他们的阅读需要老师的指引,在孩子的心里,书中的图画是引起孩子最大的阅读兴趣,可能孩子看完这本书,讲不出你所要期待的话,但是孩子的心灵世界是我们大人无法想象的。

这本书的精神食粮给了我很大启示。

第一,阅读是学生获得幸福的源泉,为学生快乐的书香人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韩老师说:“喜欢学习的孩子在学校里会感到幸福,而讨厌学习的孩子在学校里就会痛苦。

从小学到高中毕业,不论能不能上大学,这十多年的学校生活是大部分孩子都要经历的,不爱学习的孩子如何忍受这漫长的岁月?所以,语文老师的首要责任是让孩子喜欢阅读。

”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老师,我们都知道小孩子最喜欢在睡觉前听有趣的故事,然后带着甜甜的笑容入睡……可见孩子都有喜爱阅读的天性,年幼时爱听故事是因为他们当时还不具备阅读的能力,只能通过读的方式来满足阅读的需求。

在座的很多老师和我一样,具有双重身份,既是老师又是妈妈,所以作为一位基础的语文教师又是懂教育的家长,我们都应该用带着丰富的感情色彩的语言把孩子带入幸福快乐的真善美的故事之中,这样不仅能丰富孩子的感情世界,而且更能荡涤孩子纯洁的心灵。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书心得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书心得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后感在这个寒假,我有幸阅读了韩兴娥老师的《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一书。

这本书中大部分文章来自韩兴娥老师与家长交流的博客文章和信件。

内容从入学第一天写起,从第一首儿歌的教学写起,从一个字的笔画教学写起,着重探索课堂内如何阅读课外书,一步一步引领孩子们踏上了幸福的书香之路。

她的学生把历史故事、小说、经典融成一个整体,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在学生心中“立”了起来,孩子们成为了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小博士”。

韩兴娥老师的“课内海量阅读”,做的细、做的准、做的实,方法看似简单,其实大巧若拙,为老师和家长们提供了一套看得见、摸得着的阅读指导法。

我觉得这本书区别于其他的专著。

没有过于繁碎的理论架设,却充满了智慧;没有高超的文字描述,字里行间所散发出的踏实感让我回味无穷。

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从课内到课外,从天文到地理,从阅读教学到写作教学,这本书涵盖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而深化的体系。

读这本书,我敬佩于韩老师低年级高效的认字教学方法。

我更敬佩于她的“两周教完一本教材”。

同时“课内海量阅读”让我看到了小学教学新式课堂的曙光,给我的启发很大。

阅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离不开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积累,没有坚实的塔基,就没有金字塔最后的塔尖。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有几点地方可以借鉴,并且已经开始尝试着讲这种方法融入教学。

一是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

让学生把阅读作为消遣,当作生活的必需品。

我并没有把这个任务抛给家长,恰恰是利用学校里他们奔跑打闹的时间为他们创造氛围,带领着他们一起完成了阅读。

二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像韩老师那样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阅读某一本书,学生认为达到要求时再由老师抽查。

阅读之前,提出严格要求:一是有恰当的圈划,批注。

二是理解文章大意。

要求学生在书上勾画,可以选择精彩片段写到读书笔记本上,并大体背诵,字数不限。

对于我们低年级学生,我把韩老师的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修改,在每天带领同学们读书的过程中,让她们发现好词,好句,划在书上的同时简单记录下自己的感受,或者句子的修辞手法。

读《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 心得

读《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 心得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书心得最近,我有幸阅读了韩兴娥老师的《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一书。

这本书中大部分文章来自韩兴娥老师与家长交流的博客文章和信件。

内容从入学第一天写起,从第一首儿歌的教学写起,从一个字的笔画教学写起,着重探索课堂内如何阅读课外书,一步一步引领孩子们踏上了幸福的书香之路。

她的学生把历史故事、小说、经典融成一个整体,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在学生心中“立”了起来,孩子们成为了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小博士”。

韩兴娥老师的“课内海量阅读”,做的细、做的准、做的实,方法看似简单,其实大巧若拙,为老师和家长们提供了一套看得见、摸得着的阅读指导法。

这本书无论从结构还是从语言来看都是那么的通俗易懂,浅入浅出,书中无高深的理论,只有朴实的做法,朴实的话语。

也正是因为这种随意和朴实,让我感觉十分亲切,韩老师通过丰富的案例展示了“课内海量阅读”实验的方法和成果。

这些大部分来自于韩兴娥老师和家长交流的博客文章和信件,为我们完整地展示了一个个孩子小学阶段“海量阅读”的全过程。

也极大地震撼了我的心灵,开阔了我的眼界,就好比一只井底的青蛙突然看到了广阔无垠的蓝天,方知世界是如此之大,如此之美妙!通过细细品味,我发现韩老师的阅读教学虽然没有“跌宕起伏”、“波澜壮阔”,却在平淡中带着智慧,朴实中带着思考,每一种类别的课型都很相似,可是每一节课都包含着韩老师对于语文的研究,对于阅读的探索。

韩兴娥老师将大量阅读引进课堂。

“腹有诗书”的孩子们也就有了“下笔如有神”的原动力。

他们在大量阅读中所积累的丰富语言,在不知不觉中内化成了个人的文化素养,并自然而然地外化成写作时的妙语连珠、佳句叠出。

她的学生,个个底蕴丰厚,出口成章,超乎我们的想象!反思我们多数的教学课堂,由于教师反复“精”讲,一遍又一遍作业训练,使得学习变成了一场苦役,一种生命的浪费。

看着学生对学习欲说还“愁”,味同嚼蜡,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正为我们的阅读教学研究指明了方向,她的经验特别值得我借鉴和学习,让我对教学有了深深的思考。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后感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后感
当阅读完整本书,我已为韩老师深深折服。虽然她的课堂看似"风平浪静":老师的语气、语言平淡,没有很多修饰的成分。但在她的课堂中,学生的表现却是"波澜壮阔":学生的朗读个个绘声绘色,童真童趣、童言稚语非常可爱。在韩兴娥老师的班中,她的学生没有一个不爱读书的。看来"读"是学生的基础,老师的首要责任就是让孩子喜欢阅读。因为没有阅读,就不会有通过阅读而激发的思维,就好比一块整理好的土地,却没有种子往上播撒,那它就不会有收成。所以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是我们所有教师不懈地追求。
当然,韩老师最主要的是在书中为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韩老师提倡阅读分三步:第一步,学生听录音,自由读,开火车读等等,采取多种读书方式,目的是读熟,读流利;第二步,教师直奔中心提出能涵盖全文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句子,有的是为了强化生字新词,有的是为了积累语言,有的是为了进一步理解课文,还有的是为了渗透写作方法。通过大量的阅读,连我们学生觉得最累的作文对于韩老师的学生来说都好像是轻而易举的事,尤其是看到学生写的《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读后感,真让我觉得自叹不如。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后感
晨荷 刘晓静
知道韩兴娥老师,是读了她的《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韩老师大力提倡海量阅读。海量阅读,就是"就地取材",全班共同在"课内"阅读某一本"课外"读物,读完一本再换一本;没有固定的教材,任何健康有益的图书都可以为读所用。当我一页一页、一个章节一个章节往下读时,我发现《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一书的字里行间充满着智慧,韩兴娥老师用朴实的语言、用一个个生动、亲历的教育案例,展现了她的心路历程,揭示了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读此书不仅是一种享受,一种心灵的震撼,还给我的教育观带来了更多的启迪。其中追寻心平气和的9月中"让课堂静下来"让我获益匪浅。我也由此学到了很多。作为老师,我们都希望自己的课堂能安静,可是应该怎样教育我们的孩子呢?老师声嘶力竭的批评、敲桌子等只能获得一时的平静。韩老师认为:老师说话太多、声音太大不利于创设安静的氛围,老师吵、学生闹,一上课老师就亮开嗓门,以后要求学生安静就很困难。老师手指黑板时学生念、一根手指表示念一遍、手放下或背后表示停止、聪明的孩子能跟随老师的指示看黑板、看书,全班教一个学生(这种方法的具体做法是:有的学生在集体学习时不抬头、不张嘴,老师指名让他念他一般不会,如果一遍一遍的教他,其他学生就乱了,对这样的孩子,在课堂上教与不教都不符合面向全体的原则,韩老师的妙招是:全班同学教他三次,于是老师领读一遍,全班齐读三遍;再次让他读,如果不会,让全班学生再次教他三遍。这种情况下那个头不抬、嘴不张的孩子也会跟着念的。)韩老师还采用了很多方式、手段组织教学,使学生令行禁止。这些方法真是又简单又有效。"定能生慧,静能通神"其实就是要强化一个观念;安静。通过阅读此书,我及时地把这一教学理念运用到了我的课堂之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书心得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书心得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书心得假期的时候,我们一年级语文组的老师共同阅读了韩兴娥老师的《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一书,我从中学到了很多,这才意识到海量阅读的重要性。

这本书中的大部分文章来自韩兴娥老师与家长交流的博客文章和信件。

内容从入学第一天写起,从第一首儿歌的教学写起,从一个字的笔画教学写起,着重探索课堂内如何阅读课外书一步一步引领孩子们踏上了幸福的书香之路。

她的学生把历史故事、小说、经典融成-一个整体,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在学生心中“立”了起来,孩子们成为了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小博士”。

韩兴娥的“课内海量阅读”,做得细、做得准、做得实,方法看似简单,其实大巧若拙,为老师和家长们提供了一整套看得见、摸得着阅读指导法。

文中的笔调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案例丰富,可操作性强。

是韩兴娥老师多年推广“海量阅读”教学经验的总结,非常宝贵,特别适合小学语文老师阅读。

在韩老师心中,所有的教学都是以“一切为了孩子”为中心,在课堂上韩老师让她的孩子们享受到了阅读是何等的幸福和快乐,用韩老师的话“当孩子沉浸于书香墨韵的时候,老师也步入宁静平和的港湾。

”特别欣赏韩老师的一句话“语文教学至简为上,人生法则从简如流。

”这本书真的特别适合家长和教师读。

内容很详细也很具体,易于老师辅导和操作。

这本书从小学一年级新生的阅读开始,一直讲中高年级的阅读方法。

你能想象-下吗,“下课不许看书,否则要抬罚。

”这就是作者韩兴蛾老师的课堂,她成功的阅读经验,让她的学生们受益匪浅。

韩老师的海量阅读几乎让我们每一个困于应试教育制度下的老师看到了希望,孩子真的可以没有家庭作业,照样能考出好成绩。

按照当前的教育规则去看韩老师的教学理念,有点离经叛道,“课外书”怎么能拿到课堂上学?可事实确凿的是课外书并没有影响孩子的学习,相反它们让学生更优秀。

通过故事让学生爱上老师,爱上学习,爱上阅读,这是个多么睿智的老师,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而通过阅读这本书,也给了我一些启发:1.要进行大量阅读,学生的阅读时间必须有保障。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 学习心得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   学习心得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书感悟在今天的读书热潮推动下,我校语文教师在学校的推荐下,利用课余时间,读了韩兴娥老师的《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一书,从中学到了很多,这才意识到海量阅读的重要性。

阅读是否真的如此神奇?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实验”已给我们明确的答案。

2000年进行大量阅读实验,当时的一年级考试成绩和其他班差不多。

到了二年级,参加全区抽考,语文成绩第一,而且是遥遥领先。

中年级以后,这个班的优生率基本上是100%。

按领导要求,本班学生在三四年级时考六年级的试卷,成绩竟然与高年级相差无几。

“简单的读”竟换来如此大的效益,我想这不得不让每位语文教师值得反思。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还等什么呢?尽快的让学生踏上阅读的快车道,尽快的让学生大量阅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文学的滋养,享受语文,享受学习,学生受益,教师受益。

那么,如何让学生踏上阅读的快车道,通过近段的读书,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起:一、时间:学生阅读的保障要进行大量阅读,学生的阅读时间必须有保障。

然而对于我们教育的目前状况,学生学习时间恰恰被繁重的课业负担占去。

学生成了做题的机器,实际上教师也相应的变成讲题的机器。

教学简单化,程序化,缺少了灵动,缺少了智慧。

孩子们做的“童眼昏花”,老师们讲得天昏地暗。

供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少得可怜,当然,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会有的,这些学生知道,那么挤出来的时间又被某些粗制滥造的电视节目吸引去。

最后的结论是,学生没时间阅读。

如何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首先,课堂要高效。

一节课完成的,绝不要拖成两节课,当堂能完成的,决不拖到课下。

韩兴娥老师的课堂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一是略读教材中的部分文章,如《小英雄雨来》《猎人海力布》等,学生自己默读一遍就行;二是精读的课文也不去条分缕析。

精读的文章或者是美文佳作,或者是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的文章。

一个课时学习两至四篇课文,先运用各种形式读书,例如听录音、开火车、自由读等。

《让孩子踏上阅读的快车道》读后感

《让孩子踏上阅读的快车道》读后感

《让孩子踏上阅读的快车道》读后感《让孩子踏上阅读的快车道》读后感已经是第二次阅读韩兴娥老师的这本套书了。

八年前读过她的《让孩子踏上阅读的快车道》,被她大刀阔斧式的改革精神所折服。

20xx年的暑假,在河南长垣一中由教育时报主办的教师成长学院里,跟韩兴娥老师学习了一周,成了她的一名海派徒弟。

去之前,主办方寄给了我们她新版的两本书《让孩子踏上阅读的快车道I》和《让孩子踏上阅读的快车道II》,再一次被她的高超技艺吸引。

书中的韩兴娥老师聪明、善思、干脆,有思想、头脑,不甘平庸,开拓创新的研究精神深深地折服了我。

书中她这样说自己,而且她也在许多场合这样评价自己:我是个笨老师,但我的学生没有一个后进生。

这样的一个其貌不扬的人,却走在海量阅读夫人康庄大道上,乐此不疲。

近20年来矢志不渝,带着她的团队、她的徒弟们,指挥着千千万万的海内外的学子们踏上阅读的快车道上。

总结起来,韩老师的以下做值得我学习和借鉴:韩兴娥老师高屋建瓴、高瞻远瞩,她认为单文本教学容易枯燥无味,极易被学生厌烦,所以从海量阅读的教学中让学生识字、写字、阅读。

这样的方法举三返一,让学生见多识广。

既防止了教师教学的单一性,又防止了学生学习的枯燥。

韩兴娥老师这样的教学理念跟语文课程标准是一脉相承的。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开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根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韩老师这样的做法无疑是摒弃了单篇教学的缺乏,让学生在海量的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韩兴娥老师跟我们一样,一样的普通,她开始所在的教学班的生源,也是一般的家庭子弟,但跟韩老师学完小学后,她的学生走进初中乃至高中后却个个出类拔萃,这就源于小学时候打下的广博的语文知识和阅读能力。

韩老师潜心研究海量阅读近20年,探索出了海量阅读的一条阳关路。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txt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txt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让孩子踏上阅读快
车道txt
放寒假前,学校发给每位教师一本新书,是韩兴娥老师撰写的《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

大约花了10天左右的时间,我终于将这本专著全部读完。

韩兴娥老师是一位有理想有追求的小学语文教师,她不拘泥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数年来一直锐意改革,在自己所任教的班上进行“课内海量阅读”的实验,真正让孩子踏上阅读的快车道。

文中有一篇幅短小,讲韩老师【十分钟学完一首古诗】,让我记忆深刻。

韩老师认为,古诗的教学,不必为赋新词强说愁,生拉硬拽地体会古诗感情;只需要会背就行了,当孩子们在未来的生活中遇到与古诗相近的场景,产生契合的心境时,曾经背诵过额诗句就会自然涌上心头。

当读到这里时,不仅使我想到我教3岁女儿背古诗的事情。

不知什么时候,女儿学会了《春晓》这首古诗。

刚背的时候,我说一句,她跟着说一句,但每次她都问:“妈妈,这句话什么意思?”我就笼统地把大概意思讲给她听。

可能,说着无意,听着有心。

我只是偶尔问她会背了吗?但从没问过意思你知道吗?可一个周六的早上,我们下楼去玩。

当走到楼洞门前,由于昨晚下了点小雨,门前的一棵叫不出名的树,花瓣被雨水打落了一地。

我的女儿看到此情景,竟脱口而出“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我当时惊呆了,小小年纪的她竟然读懂了古诗的内涵,并在相近的场景下,脱口而出。

看来,古诗的教学,并不是剖析的越深,理解的越深,孩子掌握的就越好。

现在还是利用宝贵的童年时间多让孩子背诵一些优秀的诗篇吧。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韩兴娥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韩兴娥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韩兴娥第一篇:《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韩兴娥《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韩兴娥报告实录这是我去今年夏天一本新书的题目。

那么如何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呢?我做了十年的实验,就是课内海量阅读。

方法呢说起来非常简单,就是课堂上老师学生共同阅读同一本课外书,当然包括课文在内。

这是一个大体的规范,具体的数目不好说,应为有些书上学期能找到,现在找不到了,没有卖了。

低年级呢,记得是儿歌、韵语、小故事。

中年级呢除了一些文选之外就是唐诗宋词、古典诗词。

高年级就比较有时间了,时间比较宽松。

孩子作文啊,写字基本过关的时候来学一些。

那么按年级的顺序来做一个汇报。

一、低年级一年级呢,孩子能够认识2000个汉字,当然这2000个字并不是非常扎实的,在这里小孩认识,换个地方呢他就不熟了,想不起来了,他在我们学的文本上还是认识。

(一)识字与拼音教学同步进行。

我们有些地区是先学识字的。

尽管说我是两周教完一本教材好像是很另类的,但我自己觉得还是很传统的,教材基本是先学拼音,苏教和人教都是这么安排的。

开学的第一天,八月三十一号,孩子到校的时候,学的是这样的儿歌(上学校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

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我要上学校,天天不迟到。

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

因为他现在拼音没有学。

这是一个小册子,暑假中为孩子准备好的。

三个内容。

1.熟悉的儿歌。

这是两千零六年我又要教一年级,对于一年级我还是比较头晕的,叽叽喳喳特别的闹。

小孩子没有事情可做,他不会拼音,他是一个很活泼的生命体,他只能闹腾。

怎么让孩子有点事情做,就编了这么几首她已经会的儿歌。

上课一教,小孩就说他会,就拿出卡片,这词、这字在哪怎么念,不要用嘴说,用你的手指告诉老师。

这就给孩子一个学习的方法,你到文中去按顺序,定位去找。

2.汉语拼音情景歌。

这个说起来挺简单。

把教材打到屏幕上,孩子的手中摆着这个字。

上课时老师教这个儿歌,要求他用手指指着。

教师读《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有感

教师读《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有感

教师读《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有感假期间,读了韩兴娥老师的著作——《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这本书中的大部分文章来自韩兴娥老师与家长交流的博客文章和信件。

内容从入学第一天起,从第一首儿歌的教学写起,着重探索课堂内如何阅读课外书,一步一步引领孩子踏上了幸福的书香之路。

她的学生把历史故事、小说、经典融成一个整体,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在学生心中里“立”了起来,孩子们成为了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小博士”。

韩兴娥老师的“课内海量阅读”,做的很细、很准、很实,方法上看似简单,其实大巧若拙,为我们提供了一整套看得见、摸得着的阅读指导。

韩兴娥老师在书中的很多观点对我的语文教学有指导性的作用,因为我的课外阅读观点与韩老师的海量阅读法产生了共鸣。

这本精神食粮给我的教学支持和帮助如下:第一,阅读是学生获得幸福的源泉,为学生快乐的书香人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韩老师说:“喜欢学习的孩子在学校里会感到幸福,而讨厌学习的孩子在学校里就会痛苦。

从小学到高中毕业,不论能不能上大学,这十多年的学校生活是大部分孩子都要经历的,不爱学习的孩子如何忍受这漫长的岁月?所以,语文老师的首要责任是让孩子喜欢阅读。

”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老师,我们都知道小孩子最喜欢在睡觉前听有趣的故事,然后带着甜甜的笑容入睡……可见孩子都有喜爱阅读的天性,年幼时爱听故事是因为他们当时还不具备阅读的能力,只能通过读的方式来满足阅读的需求。

所以作为一位基础的语文教师或是懂教育的家长,我们都应该用带着丰富的感情色彩的语言把孩子带入幸福快乐的真善美的故事之中,这样不仅能丰富孩子的感情世界而且更能荡涤孩子纯洁的心灵。

如果老师和家长不引领他们,他们的人生将会变得充满艰辛,没有书香的人生将是多么地悲哀!没有一开始就讨厌读书的孩子,也没有靠自己明白过来而变得喜欢读书的孩子,关键在于是否有人把他们带入用文字写成的美丽世界中。

通过海量阅读,可以让让孩子们深深地体会人物的情感性格和悲欢离合,从而感悟到亲情、体验到幸福。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
山东有一位非常著名的老师,名叫“韩兴娥”。

她写了一部著作,叫《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

她在这本书中推行的“课内海量阅读”被《中国教育报》等多家报刊报道,引发了“语文课能否从教材中突围“的大讨论。

她把教女儿认字、读书的做法迁移到了课堂教学中,从而实现三个星期教完一本书,并且使学生没有家庭作业,而个个考试成绩优秀,全班没有一个差生。

她的专著《我的语文实验故事》不到半年就全部脱销。

现在她正带领着学生远离苦不堪言的作业,自由自在地畅游书海,为孩子们的书香人生奠定基础。

这本书中的大部分文章来自韩兴娥老师与家长交流的博客文章和信件。

内容从入学第一天写起,从第一首儿歌的教学写起,从—个字的笔画教学写起,着重探索课堂内如何阅读课外书一步一步引领孩子们踏上了幸福的书香之路。

她的学生把历史故事、小说、经典融成一个整体,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在学生心中“立”了起来,孩子们成为了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小博士”。

韩兴娥的“课内海量阅读”,做得细、做得准、做得实,方法看似简单,其实大巧若拙,为老师和家长们提供了一整套看得见、摸得着的阅读指导方法。

这学期,我如愿以偿。

但是,要想真正实施这些想法,还是有许多的困难。

建议家长朋友们也能找到这本书(在网上浏览也可以)认真地读一读,相信一定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韩兴娥一起踏上阅读的快车道
羊旦
寒意突袭却丝毫挡不住老师们高涨的学习热情。

10月23日上午8点,觅渡教育集团全体语文教师齐聚四楼演播室聆听近年在小语界产生巨大影响的“海量阅读创始人”韩兴娥老师的报告。

韩兴娥,一个普通的名字。

韩兴娥,一个默默坚守,大器晚成的名字。

韩兴娥,一个小语界横空出世的名字。

韩兴娥和她的韩式海量阅读教学法已经声名远扬。

每学期都有一批批教师不远万里奔向她的课堂,听她的“家常课”,观看她的日常教学细则。

这个典型的山东女子,中等个子,一笑脸就红,说话轻言细语,低眉敛眼,朴实无华。

在母语教学流派“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今天,我们到底应该遵循怎样的范例?走进韩兴娥的课内海量阅读,或许能敲开那扇已令无数语文老师折戟而返的玄妙之门。

韩兴娥老师在报告中给我们介绍了她进行“海量阅读”的具体做法。

一、多种读本做教材——韩兴娥的教材组建法让语文课程资源丰富而多姿。

在韩兴娥老师的课上有各式各样的读本。

除了教材之外,这些读本有的是在书店里买的,有的是她自己编辑的“小册子”。

就是教材,也有人教版、苏教版等不同的版本。

这些被韩兴娥老师当做常规教材的读本,既有通俗易懂的好儿歌、成语故事、历史故事或绘本图画书,也有轻易不会走进小学课堂的《论语》、《道德经》等经典作品。

更有历史成就和文学成双丰盈的《中华上下五千年》砖头般厚实的大部头。

这么多教材从哪来呢?“就地取材”是韩老师获取教材的基本途径。

入学第一天每一个学生都会拿到一本她编辑的小册子,有《熟悉的儿歌》、《汉语拼音情景歌》、《同学的名字》等,在学生不会拼读音节的情况下就开始阅读、识字;《语文基础训练》、《健康教育》、《品德与生活》、《音乐》上的儿歌也被她编辑成阅读、识字的教材;《拼音报》、《阅读指南》等报刊也是阅读识字的好教材;不用指导就能理解的《好妈妈儿歌400首》也成为了教材;《弟子规》、《三字经》低年级孩子理解的难度大,不求甚解,照样也成为她和孩子们的教材。

“借”也是她获取共读教材的好办法,她曾借高年级学生的语文课本,让学生在中年级全部读完小学阶段的课本。

学习《论语》、《道德经》时,学生买了不同的版本相互交换着看,反而更加深了对经典的理解。

二、一个“读”字扫天下——韩兴娥的教法简约而不简单。

韩老师的做法就是:这一篇读熟了,问一两个问题,接着读下一篇。

她的课上最多的招数就是:“读”!全班读,听录音读,跟读,分小组读,个人表演读,接力读……读得滚瓜烂
熟之后,就找有价值的片段或语句试着背一背。

背诵的方式无非是:接力背,小组背,个人背……
有老师统计过,韩兴娥在一节课上能让学生有声朗读达三十几次,读各种文字的总量能达到一万多字。

同样一节课,她的学生为什么能读能背这么多内容?教师规避了繁杂的解说,把时间让给学生自己读,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有活干”。

让学生自己享受课堂,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给学生足够的文字营养。

多年来,韩兴娥老师就凭借简单的一个“读”字闯天下,让她的学生通读了大量的书籍。

一本教材两周上完,让大量的课外书成为课内读物不再是奢望。

三、润物无声——韩兴娥的一年级孩子们静悄悄地成长。

韩老师首先抛弃“正确的废话”。

在第一节课上,她绝不给孩子们讲学习的意义、知识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也不给他们讲在学校里、在班上的行为规范。

韩老师的入学教育也是通过学儿歌进行的。

升旗前他们唱《国旗》:“国旗国旗真美丽,五颗星星亮晶晶。

十月一日国庆节,我向国旗敬个礼。

”上课读书、听课前背诵《坐得正》:“坐得正,像口钟。

站得直,像棵松。

走路时,挺起胸。

”写字前背诵《爱护眼睛》:“小眼睛,亮晶晶,样样东西看得清。

好孩子,讲卫生,不用脏手揉眼睛。


其次韩老师创设了安静的环境。

她认为只要在老师领读时教室里是安静的,教学对最差的学生也是有一定效果的。

布置写字母的时间要在下课前10分钟,不要频繁地更换教学内容,如看书、看黑板、看屏幕的时间不要太短,要为学生创设安静的氛围。

小组之间进行评比,鼓励学生表现自己的聪明可爱。

走下讲台,防止滥竽充数,让每个学生手到、眼到、口到,做武林高手。

“定能生慧,静能通神。

”初入学要利用一切机会、一切手段,强化一个观念:安静。

韩老师举了一个例子:
韩老师出示卡片,有的孩子张嘴要说,她伸出食指放嘴边“嘘”地一声示意,孩子们的手赶紧在儿歌中找寻,找到的用手指着,仰起头骄傲地看老师。

老师转着圈看,耳朵靠近孩子们的嘴,听他们轻轻地念。

找不到的、不会念的孩子把目光集中到同桌的手指上。

然后韩老师让大家一起念,右手持卡片从胸前向前一推,像乐队指挥一样挥动着手臂,指挥着孩子们的回答大合唱,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念着。

“下一个词看谁找得快,注意用你的手,而不是嘴!”孩子们目光炯炯地看着老师,期待着下一个词出现……“和你的同桌一起找一找、认一认儿歌下面的词语表、生字表。


四、目标明确,方法科学——韩兴娥的海量阅读符合汉语言教学的规律。

有人看到韩老师把高年级的课文放到低年级来学,就有训练目标不明确之疑。

而韩老师的看法是,自己的学生已经读了大量的文本,很多比小学课文更具理解深度的文字都读过了,小学的课文对这样的孩子已经鲜有理解的难度了。

然而,即便是有这样的理念,是不是所有的文字都可以搬进课堂呢?当然不能。

我们看看韩老师的阅读目标规划:
低年级:各种版本的教材、儿歌、童谣、韵语、诗歌、小故事、绘本;
中年级:诗歌、故事、各种版本的教材,各类儿童文学读本;
高年级:《中华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论语》、道德经》及各种书报刊物。

这个课程内容可以看出海量阅读的阶梯递进目标,符合学生的阅读年龄特征。

有了低中年段的积淀,才有高年段的读写自如。

韩老师对我们坦陈自己对文言知识知之甚少,因此,她说她和学生们见到文中的“拦路虎”,略微一“过招”,一看难以“取胜”——读不懂,立即绕道而过。

五年级上学期重点读白话故事,文言引文只能粗略地、不求甚解地学习,读的速度较快,半年时间,他们粗略地学完了三本书。

再回头去复读时,师生发现,当时弄不懂的地方竟都能“无师自通”了——给学生一篇陌生的文言文,全班每个学生都能比较流利地读出来,能解释大体意思。

于是下学期有了“深钻”文言引文的能力,又学习了第二遍。

这次经历,让韩老师悟出了一个道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有些内容起先可以囫囵吞枣,再反刍时就会轻车熟路。

“让学生自己读懂文字”就成了韩兴娥惯用的手法、自觉的行动。

有些问题即使她知道答案,也不急着告诉学生,让他们自己去读、去找,随着阅读和思考的深入,总有豁然开朗的那一天。

这才是学习,离开了老师也能进行的学习。

韩老师认为,作为老师,要做的就是把大量的文质兼美的文章放在学生面前,为他们“吞食”提供条件,“反刍”是他们的本能行为。

那种把每一句话都挖地三尺,把每一个词语都挖得冒出火星的精雕细刻式的备课、讲课都和她不沾边。

她让学生的眼睛浸润在文字中,让耳朵浸润在书声中,让心灵和大脑震荡在感动和思维中,使学生在高品质的海量文字中畅游,终于实现了海量阅读进课堂的目标。

报告中,韩兴娥老师与我校老师积极互动,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这其中有思维火花的碰撞,有感同身受的共鸣,大家都觉得受益匪浅,并表示要与韩老师一起带着学生踏上阅读的快车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