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课《早》课件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课早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课早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课早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课《早》记叙了三味书屋的陈设、后园的梅花和鲁迅书桌上的“早”字的来历,赞扬了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暗示人们要珍惜时间。

小编在此整理了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课《早》教案,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课《早》教案1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引起期待1.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想露一手,行吗?(师板书篆书“早”),想说什么?2.激情: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这的确是一个“早”字,这“早”和“梅花”、和“花苞”有联系,你信吗?学完了这篇课文,你一定会明白的。

3.齐读课题。

二、范读引路,整体感知1.师配乐范读课文。

2.听了老师的朗读,你知道了些什么?三、自读课文,读通读顺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遇到读不好的句子多练几遍。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指名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酿”读“niànɡ”,不读“liànɡ” “蔬”读“shū”,不读“sū”4.联系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

5.集体交流。

(1)屏示生字:酿屋蔬朴寿默瓣(2)自主交流,鼓励创意表达。

四、默读课文,质疑问难1.默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到困惑的地方(词语、句子或文章内容),认真思考,小组探究。

2.汇报:学生质疑,学生解答,难以理解的地方教师适时点拨。

(预设:《早》是一篇文化蕴味十足的课文,文中有些词语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比如“诗云”、“子曰”、“对课”等。

特别是“二十四番花信风”,学生即使阅读了相关的注释,也未必能准确地理解,需要教师讲清、讲透。

)五、出示生字,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一、直接导入,畅谈收获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些什么?(师适时板书:三味书屋的陈设、蜡梅花、“早”字的来历)二、自读课文,感悟语言1.快速浏览课文,蒙胧中你对文章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为什么?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早》课件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早》课件

理解下面重点词语。 (1)来历:人或事物的历史或背景。课文 中是指“早”字这件事的历史。 (2)料理:办理、处理。 (3)八仙桌:大的方桌,一般每边坐两人。 (4)戒尺:过去私塾先生对学生进行体罚 用的木板或竹板,形状像尺子,所以叫戒 尺。
(5)当铺:专门用实物抵押借钱给人的铺子。旧社 会,当铺是剥削穷苦人的地方。穷人把东西抵押给当 铺,当铺根据东西的质量估价给钱,到期还钱时要交 很高的利息,才能把东西赎回。如果到期不赎,抵押 品就成了当铺的了。 (6)毫不松弛:松弛,一般指(制度、纪律等)执 行不严格。毫不松弛在课文中的意思是鲁迅严格按照 自己所立下的信念去做,一点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4 早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 想家、革命家。他毕生 追求真理,英勇战斗。 对敌人,他横眉冷对; 对人民,他满腔热忱。 鲁迅一生创作了大量的 小说、杂文、散文作品, 他作品中的人物有阿Q、 孔乙己、祥林嫂、闰土 等。
鲁迅,原名周树人,

鲁迅珍惜时间的故事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近代一位出色的文学家。他在30年 间,为我们写作和翻译了600多万字的作品。大家都说鲁迅有天 才,可是鲁迅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 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他说过:“时间 就象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 鲁迅到了老年的时候,对于时间抓得更紧。在他逝世前不久, 生着病,体重减轻到不足40公斤,仍然拼命地写作和翻译文章。 他临死前三天,还替别人翻译的一本苏联小说集写了序言。鲁迅 一直工作到他离开我们的那一天从来没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码也爱惜别人的时间。他从来不迟 到,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着大雨准时赶 到。他曾经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缘无故地耗费别人的时间 和谋财害命没有两样。” 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爱惜时间的精神,要有计划地支配自 己的时间也要爱惜别人的时间,不让宝贵的时间浪费一分钟。

9《昼夜交替》 课件(15张)+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素材

9《昼夜交替》 课件(15张)+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素材

9《昼夜交替》课件(15张)+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素材苏教版五年级下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3.9昼夜交替认识昼夜交替清晨,太阳缓缓升起,夜色逐渐消退;傍晚,太阳慢慢落下,夜幕悄悄降临,昼夜交替,周而复始。

昼夜交替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古人对昼夜现象的解释古代中国人认为,太阳是住在东海边上的一只三足金乌,于是就把金乌出来时看作是白天,休息时看作是夜晚。

金乌说古人对昼夜现象的解释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夜晚。

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一一不是太阳在绕地球转,而是地球绕着太阳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探究昼夜形成的原因模拟昼夜现象1.在黑暗的环境中,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上的中国。

2.观察地球仪的向光面和背光面,你看到了什么现象?3.在地球仪上找一找,哪些国家和中国一样正处于白天,哪些国家正处于夜晚?探究昼夜形成的原因模拟昼夜交替现象1.逆时针转动地球仪,让中国的西安慢慢从白天进入夜晚。

4.继续转动地球仪,让西安慢慢从夜晚进入白天。

5.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当西安处于清晨时,哪些地方正处于傍晚呢?探究昼夜形成的原因探究昼夜形成的原因为什么地球要自西向东转?探究地球自转方向日出东方,太阳升上太空。

在旷野或海边,我们可以欣赏到这壮丽的景象。

探究地球自转方向太阳东升西落,位置在太空不断变化。

探究地球自转方向模拟地球自转1.坐在转椅上,限制左右侧视野。

2.另一位同学逆时针转动椅子。

你发现周围物体有什么变化?https:///help/help_extract.php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昼夜交替》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昼夜交替》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地球的运动”单元的教学内容,这一单元属于“地球和宇宙科学领域”知识部分。

从教材编写来看,教材的目的是鼓励学生打开思路,使学生经历一个比较接近真实的科学探究过程,重演一次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过程。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早》PPT课件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早》PPT课件
1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 2相机出示词卡认读并贴在相应的事物旁:蟒蛇、蚂蚁、刺猬。 3“蟒蛇”你了解吗? 3. 哪些植物不怕冷?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 1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 2相机出示词卡认读并贴在相应的事物旁。 (4) 教师介绍:腊梅、翠竹、苍松不怕冷,被称作“岁寒三友”。 4. 小朋友也不怕冷,他们在干什么? 1指导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 2相机出示词卡认读并贴在相应的事物旁。 5. 借助图画,看拼音读词语。自由读、相互读。齐读。 四.
一.
复习
1.认读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 )、( )叔叔保卫着祖国的安全。陆军 叔叔驾驶( ),
手持( )、( ),打击敌人,百 发百中。
2 海军叔叔在海上作战,他们驾驶(
着( )。在海面上巡逻,非常威武。
3 最神气的要数(
),他
们驾驶( 二.朗读课文
),潜入水下。他们开 ),在蓝天上翱翔。
根据词义归类学韵文
1. 小朋友,看这图上的词语,想一想,读一读,哪些词语分别表
示冬天气候特点的?哪些词语表示不畏寒冷的植物的?哪些词语表 示在洞里过冬的动物的?哪些词语表示体育锻炼活动的? 2.分组讨论。请四个大组推选一人来取词卡,并按顺序排列在黑 板上,贴后 以组为单位读一读。
3.练读韵文。 1按要求归类读词语。 2多种形式练读。 4.去掉生字注音读韵文。 5.背诵韵文。看图背诵,边背边想象画面。 第二课时
1.
出示词卡,认读字词。
1正音。
2“开火车”读,齐读。
2.
指导朗读。
1自由读。
2指图读词语,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武器。 3指导:这一课的词语都跟军事有关,朗读时要响亮、有力, 体现我人民解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早》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早》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早》教案导读:(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3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情感目标: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教育学生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难点1、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2、通过鲁迅先生的事实,教育学生要时时早,事事早。

教学准备投影仪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鲁迅”这个名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鲁迅的课文。

2、板书课题:13早,生齐读课题。

3、质疑: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为什么用“早”作课题?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带着上述问题自读课文。

要求:标出节次,划出生字词以及认为难读的地方。

2、自学生字新词。

3、提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解决。

4、快速阅读课文,回答: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三、指导分段1、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按照游览“三味书屋”的先后顺序给课文分段。

3、班级交流。

四、指导朗读1、提出难读之处。

2、教师指导朗读,学生练读。

3、指名读。

五、指导写字1、仔细观察字型以及间架结构。

2、提出难写的字。

3、师指导书写。

4、生临写。

六、布置作业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练习写生字。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1、根据文中介绍,了解“三味书屋”的陈设,并能口述。

2、体会作者写梅花的用意,并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教学目标:一、导入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访问“三味书屋”。

二、精读指导1、总体感受。

自由朗读课文,回答:课文为什么用“早”作课题?2、第一部分(1)指名读,质疑:从这节中你知道了什么?(2)齐读本节。

3、第二部分(1)过渡:“三味书屋”到底是什么样子?它有哪些特别之处?(2)自读2—4节,想一想:每节都告诉了我们什么?第2节①自由朗读,你知道了什么?②一进门就闻到了一股清香,当时,作者心里是怎样想的?过渡:是呀,这是哪儿散发的香气,不是桂花,又不是兰花,看来只能是书香了。

苏教版(2017秋) 五年级下册3-11《昼夜对动物的影响》课件

苏教版(2017秋) 五年级下册3-11《昼夜对动物的影响》课件
蝙蝠的特殊本领: 蝙蝠善于在夜间飞行,它喉
内能够产生超声波,超声波通过 口腔发射出来。当超声波遇到 昆虫或障碍物而反射回来时,蝙 蝠能够用超凡的大耳郭接收,并 用它们小小的大脑进行分析,判 断探测目标是昆虫还是障碍物, 以及距离它有多远。
3 夜行性动物有哪些适应夜间活动的特殊本领
阅读资料,模仿猫头鹰的知识卡片,制作蝙蝠、萤火虫、蜜蜂、黄鼠狼等动物特殊本领资料卡。
减少光照时间可以使菊花提前开放 菊花是短日照植物,本来在秋季来临,白昼缩短到一定程度时就该开花了,如果人为增加
白昼时间并且维持一段时期,菊花就不会开花了,如果白昼缩短,菊花又会在孕育花蕾。鸟类 更换羽毛、动物脱毛都与日光照射时间的长短有关.根据试验,将生活在雪地中的雪兔一整年都 放在由人工控制短时间日光照射下,尽管温度保持夏季的2l℃,结果毛色仍保持冬季的白色,而 不呈现夏季的棕黄色。
牵 牛 花
子夜
凌晨4点
上午10点
生物钟的奥秘
生物钟又称生理钟。生物钟是 生物体内的一种无形的“时钟”,实 际上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 性,由生物体内的时间结构序所决定。 杰弗里·霍尔、迈克尔·罗斯巴殊、 迈克尔·杨这三位诺贝尔奖得主的 重大发现,奠定了生物钟关键的机制 基础。受到他们的鼓舞和启发,更多 人投身其中,大量的生物钟基因被发 现。良好的生物钟对人的身体健康 有益,不良的生物钟对身体健康不利。
3 夜行性动物有哪些适应夜间活动的特殊本领
观看视频或查阅资料,记录猫头鹰在夜间活动的生理特征及特殊本领。
动物 名称
采用的 调查方




白天 的行 为
夜晚 的行 为
属于昼行性动 物还是夜行性
动物
夜间或白天活动的特殊 本领(及生理特征)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苏教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苏教版)第一单元1、举例说明什么叫机械?像这些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都可以称做机械。

有些机械很简单,如钳子、刀、筷子等,它们属于简单机械;有些机械较复杂,它们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这些较复杂的机械通常叫做机器。

2、举例说明机械的作用有哪些?答:羊角锤可以帮助我们轻松地拔钉子,啤酒起子可以帮助我们起啤酒瓶盖,刀可以切菜等。

总之,它们或者降低工作难度,或者省力。

3、机械可以分成(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两类。

4、机械的作用是(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

5、数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知道利用(石斧、石锯、石镰、弓箭)等作为(生产和狩猎)的工具,利用(独木舟)作为(水上交通)工具。

这些工具的使用就含有(简单机械)的原理。

6、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轮轴)、(滑轮)。

7、什么叫杠杆?答:一根棍子用它撬重物时,它就是一个简单机械——杠杆。

8、杠杆有什么作用?举例说明它只要以分为哪几类?答:使用杠杆有时可以省力,有时可以省距离,有时既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杠杆按省力情况可分为:省力杠杆:如钳子、铡刀、压水井杆、撬棍、指甲刀等;费力杠杆:如镊子、钓鱼杆、缝纫机脚踏板、理发用的剪刀等;等臂杠杆:如天平9、(杠杆)包括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转动的棍子,人和支点之间长长的棍子(放大了)人的力,所以人就能(轻松)地撬动重物。

10、杠杆的三要素是(支点)、(力点)、(重点)。

11、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省力);当杠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费力);杆的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不费力)。

12、杠杆省力不省力的规律:支点离重点越近(离支点越远)越省力,相反,杠杆离重点越远(离支点越近)则越费力,重点和力点处于平衡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13、大科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小学五年级语文说课稿《早》

小学五年级语文说课稿《早》

小学五年级语文说课稿《早》《早》是国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精读课文,是吴伯萧先生访问三味书屋后写的一篇散文,主要记叙了三味书屋的陈设,后园的梅花和鲁迅书桌上“早”字的来历,赞扬了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暗示人们要珍惜时间。

文章形散神聚,写放灵活。

不光记录访问的所见所闻,同时展开丰富的联想,把对书屋的工笔描写与对梅花的写意描写结合,把现实的静态描写和对历史的动态描写相结合,把借物喻人和直抒胸臆相结合,使得今天的三味书屋依旧充满文化气息,依旧折射出伟人的不朽精神,这些,最是值得引导学生仔细的读悟品。

3) 文章开头简而得当,通过环境形貌来烘托人物心情,非常艺术化杂而稳定,能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末端恰到利益所在明中央,语言朴素而寄义深刻,耐人寻味基于对教学对象的分析,我认为学生对腊梅的“早”和对与鲁迅的“早”的沟通,对学生来讲有些抽象,借物喻人所包涵的深刻道理在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教学中要把握一定的“度”,并且加以引导和突破。

鉴于以上对教学对象和教材的分析、认识,本课设置如下的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只有端正了学习态度,学习目的性明确了,学习兴趣也上去了,学习劲头也来了,学习成绩也能有所提高。

其次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在课堂上多给他们创造条件,鼓励他们举手发言,及时给于肯定。

经常打电话或用微信与家长联系,在本学期我主动与家长们保持联系,将一些孩子的表现通知家长,共同商量对策。

督促他们按时完成作业及了解在家的情况,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教育学生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其中,目标1中“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写梅花的用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目标1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目标3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分两课时组织教学。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早》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文《早》
小组讨论,蜡梅的特点和鲁迅的精神有什么共同之处
作者这种写法叫什么有什么好处
附板书设计:
4 《早》
鲁迅 时时早 事事早
蜡梅 开得早 冰清玉洁
我们 珍惜时间 奋发向上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了借物喻人上。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对“早”字的来历很明白掌握。只是对蜡梅开得早,争第一的精神不是很理解,特别是从梅花的精神过渡到鲁迅的精神有难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引导。文中不常见的词句也较多。学生在理解上合课文内容说出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3、能回答出课后第三题。
4、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育方面:
1、培养学生时时早事事早的良好品德。学习鲁迅珍惜时间的精神。
2、激发的阅读兴趣。喜欢读鲁迅的作品,走近鲁迅。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能力、按一定顺序介绍某一处地方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本人1989年参加工作,一直在教学第一线,教小学语文。热爱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断进行教学研究,与时俱进。关心热爱学生。
改革。从被评为市优秀教师。教学能手。
第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段,作者先写梅花的美、香、多、开得早的特点,然后用梅花引出鲁迅桌上“早”字的来历。是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先让学生认真读描写梅花的部分,感受作者对梅花的赞美,感受腊梅的可爱,可贵之处。总结出腊梅的特点。联系文章开始时作者闻到的香气,感受作者对腊梅的观察及热爱。重点是体会作者描写陆续课桌上的“早”字来历与蜡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通过鲁迅刻“早”字这件事感受它珍惜时间,努力奋斗的精神,作者赞美腊梅就是赞美鲁迅,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借物喻人。为什么鲁迅像腊梅一样,让作者佩服。赞叹。让学生自己归纳出腊梅的特点,谈出欣赏她的什么。讲讲关于鲁迅刻”早“字的故事。为什么他要时时早,事事早。自己把两者连在一起。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共202张PPT)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优质课件(共202张PPT)

一种打击乐器, 形状像曲尺
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古诗,结 合注释,说说这两句诗写了什么。
白天 在田间除草 把麻搓成线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农事繁忙,热爱劳动
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诗意:白天在田间除草,到了夜晚回来把麻搓成线,村 里的男男女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前两句描写了什么场面?
主要作品:《石湖集》《石湖词》《吴郡 志》等。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 (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诗人,与尤袤、 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南宋四大家”。
主要作品:《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小池》等。
雷震:南宋诗人。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
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 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其诗见《宋诗纪事》 卷七十四。
《四时田园杂兴》描写了乡村农民男耕女织 以及 儿童学大人的样子劳动 的情景,赞颂了乡村劳动人 民的 勤劳 ,以及儿童的 天真可爱 。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注意诗句的停顿、语调、 重音等,读出节奏的和谐之美。学习结合插图和注释 理解古诗的意思。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古代儿童童 年生活的趣味。抓住诗中重点字词,体会诗人所表达 的情感。反复诵读,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学习 古诗中的场景描写。
【耘田】 【绩麻】 【理解,懂得。 从事。 在田间除草。 把麻搓成线。 树荫。 靠近。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稚子】 【金盆脱晓冰】 【取】 【钲】 【磬】 【玻璃】
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 幼小的孩子。
这里没有实在意义。 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 的玻璃。 一种金属打击乐器,形状像钟,有长柄。 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早》案例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早》案例

《早》案例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已经对鲁迅先生、三味书屋和腊梅有了初步的了解,对鲁迅先生的精神有了初步的认识。

今天这节课我相信大家的展示一定会很精彩。

好现在我们的展示开始!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作者刚刚走到三味书屋看到了什么?他是怎样想的。

生:他首先闻到了一股花香、师:他是怎么描写这香味的呢?生:那清香纯净疏淡,像是桂花香,又像是兰花香。

师:作者在这里确定是那种香了吗?生:没有。

只是猜想是“书香”。

师:不错,那就让我们闻着这股清香继续我们的旅程吧!接下来介绍了什么?生:介绍了三味书屋。

师:总算到了三味书屋了,那作者在介绍三味书屋的时候是怎么介绍的呢?生:按照方位顺序,先介绍南墙,东面正中,东北角。

师:你读书读得很仔细!那么,你觉得这样介绍有什么好处呢?生:很清晰,一目了然。

师:是啊,按照防伪标的顺序介绍处所的陈设很清楚,会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我们在介绍自己熟悉的处所的时候也可以这样介绍。

那作者又在想些什么呢?生:想到几十……严厉的喊声。

同时记起园子里有许多腊梅。

对,这里我们第一次认识了寿镜吾老先生,你对他的第一印象好吗?生:自由回答师:这位老先生是鲁迅的老师,对鲁迅先生影响很大。

我们一会还要继续认识他。

这里还提到了园子里的腊梅。

原来是后园的腊梅花开了,让我们一起去赏梅。

作者是怎样描写梅花的?(1)指名读(2)评价作者从哪些方面写梅花的?生:从颜色、状态、品格三个方面来写的。

师:你觉得梅花美吗?生:美师:课文用了哪一个词来形容梅花是?生:冰清玉洁师:你了解冰清玉洁吗?看过这样的东西吗?能把这种美读出来吗?试读——指名读(评价)师指导:花儿真美啊!师:简单介绍“二十四番花信风”师:历来许多文人吟颂梅花,它还是中国十大名花十大名花之一,被称为“群花之魁”。

想想看,有哪些吟颂梅花的诗句?指名说人们爱梅花是爱它的不畏严寒傲雪开放,送来春的信息,爱它的冰清玉洁。

(板书)它一般来形容什么?你觉得是在讲谁的品德高尚?你是从什么地方哪个看出来的?生:早哇,鲁迅的书桌上就有个早字师:真聪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诸城市明诚学校
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著名私塾。鲁迅12岁至 17岁在这里求学。
段落大意
第一段(1)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事 件。
第二段(2-3)写三味书屋的清香和屋内陈 设。 第三段(4-5)写三味书屋后园的梅花。
第四段(6-7)写鲁迅书桌上“早”字的来 历。
课文是怎样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的 呢?默读第3段,画出有关句子。
说说鲁迅与梅花之间有什么联系? 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
问题与思考
借花喻人, 用腊梅花开得早,冰清玉 洁的品质,来比喻鲁迅,时时早,事事 早。鲁迅奋斗了一生,他的品质就如同 腊梅花一样。
鲁迅先生一生热爱花木,尤其喜爱( 梅花 ) 鲁迅众多的笔名中就有一个取自梅花的含义:(冬华)
以物喻人
作业:
推荐阅读
方位顺序:
南墙上——东面正中——画面 前——东北角上
找一找鲁迅的书桌。
学生的书桌分列在四面,味书 屋。请仔细看图,说说三味书屋的陈设。
自由轻声读这一段,想一想:作者 在这段中除了重点写三味书屋的陈设, 还写了哪些内容?
这股令作者无限欣喜的纯净疏淡 的清香是不是腊梅的香味呢?让我们 跟随作者去看个究竟。
那花白里透 黄,黄里透绿, 花瓣润泽透明, 像琥珀或玉石 雕成的,很有 点冰清玉洁的 韵致。
梅 花 ,二 开十 得四 最番 早花 。信 风 , 一 候 是
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 二十四番花信风 古人认为,应花期而来的风,其来 有信,所以称“花信风”。由小寒到 谷雨共8个节气,120日,每5日为一 候,计24候,每候应一种花信。 因为梅花在二十四花信风中排在 第一,所以课文中说“二十四番花信 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
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就再也没有 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奋 斗了一生。
鲁迅从小就严格要求自己,虽然是不得 已才迟到的,但他还是牢记老师的教导,树 立了时时早,事事早的信念,并为此奋斗了 一生。
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 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 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 的。 ——鲁迅
鲁迅像(青年时期)
浙家 江和 绍翻 鲁 兴译 迅 人家 。, 原中 名国 周现 树代 人伟 ,大 字的 豫文 才学 ,
——
鲁迅(1881.9.25— 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 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 祖籍河南省正阳县,从发表第一篇 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1918年 5月),始以“鲁迅”为笔名。他的 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 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 《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 拾》(原名《旧事重提》),《野 草》,杂文集《坟》、《热风》、 《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南腔北调集》、《三闲集》、 《二心集》、《而已集》、《且介
迈进后园,蜡梅开得正盛,几 乎满树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黄,黄里 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 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梅 飘香而送暖,梅花开的时候,正预示 着春天的到来。二十四番花信风,一 候是梅花,开得最早。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 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 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 时,她在丛中笑。
早哇!鲁迅的书桌上就刻着一个“早” 字。
那年鲁迅的父亲生了病,躺在床上。鲁 迅一面上书塾,一面要帮家务,天天奔走 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有一天早晨,鲁迅上 学迟到了。素以品行方正、教书认真的寿 镜吴老先生严厉地说了这样一句话:“以 后要早到!”鲁迅听了没有说什么,默默 地回到座位上。他在书桌上轻轻地刻了一 个小小的字:“早”。从那以后,鲁迅上 学就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 早,奋斗了一生。
1、《朝花夕拾》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酿雪 朴素 长寿 哪个 花瓣 沉默 书塾 小憩 琥珀 腊梅 著称 素以 品行方正 纯净疏淡 笔墨纸砚 冰清玉洁
二十四番花信风
古人认为,应花期而来的风,其来有信, 所以称“花信风”。由小寒到谷雨共8个节 气,120日,每5日为一候,计24候,每候应 一种花信。小寒节三信:梅花、山茶、水仙; 大寒节三信:瑞香、兰花、山矾;立春节三 信:迎春、樱桃、望春;雨水节三信:菜花、 杏花、李花;惊蛰节三信:桃花、棠棣、蔷 薇;春分节三信:海棠、梨花、木兰;清明 节三信:桐花、麦花、柳花;谷雨节三信: 牡丹、酴蘸、楝花。 因为梅花在二十四花信风中排在第一, 所以课文中说“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 梅花,开得最早“。
“那年鲁迅的父亲生了病,躺在床上。 鲁迅一面上书塾,一面要帮家务,天 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有一天早 晨,鲁迅上学迟到了。”
读了这一段你体会到了什么?
鲁迅为什么在书桌上刻一个“早”字?
生活的担子虽然压在他瘦弱的肩 上,面对困难他什么也没说,他只 是把一个早字轻轻地刻在桌上, 但是却深深地烙在了心里。他是 为了提醒自己,要珍惜时间。鲁 迅从小就养成了这样坚强的性格, 在困难面前决不屈服.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是啊,的确要早。要珍惜清晨, 要珍惜春天,要学梅花,做“东风第 一枝”。
1、这里的“清晨”“春天”指的是什么?
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
2、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要学梅花,学鲁迅珍惜时间,时时早,事事早, 让我们把“早”字记在心中,学习鲁迅不畏艰险,敢 为人先,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珍惜时间,珍惜青春, 把握今天,好好学习。
3

作者 :吴伯箫
读读句子:
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才。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日之计在于晨。
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去浙江绍 兴访问鲁迅先生早年求学的地方— —三味书屋。在三味书屋的东北角 上有一张鲁迅先生曾经用过的书桌, 在书桌上鲁迅曾刻了一个字“早”, 你们知道这个“早”字的来历吗?
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 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 点冰清玉洁的韵致。颜色美
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 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 点冰清玉洁的韵致。 形态美
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 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 点冰清玉洁的韵致。 你了解“冰清玉洁”吗? 象冰那样清澈透明,象玉那样洁白无 瑕。比喻人的品德高尚纯洁。
默读课文第4至5自然段
画出课文中写梅花的句子,读一读, 体会含义。
迈进后园,蜡梅开得正盛,几 乎满树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黄,黄里 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 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梅 飘香而送暖,梅花开的时候,正预示 着春天的到来。二十四番花信风,一 候是梅花,开得最早。
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 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 点冰清玉洁的韵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