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选修6(人教版)练习:第一章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选修六练习题(14套) 人教课标版2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选修六练习题(14套) 人教课标版2

第一章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一、填空题1、环境问题的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球环境变化。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人为原因主要表现为:________、 ________、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________。

3、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危害的________、过程的________、规模的________。

4、发达国家把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不能消除环境污染,而是________污染,促使环境污染________ 。

5、解决当代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________,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的规模。

二、选择题6、某建筑工地,不分昼夜打夯,散装水泥露天堆放,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乱扔,这样对周围居民区会造成()A、有毒气体有害废水噪音污染B、有害废水噪音大气粉尘污染C、噪音大气粉尘固体废弃物污染D、大气粉尘固体废弃物辐射物污染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的是()A、环境污染B、人口增长过快C、生态破坏D、资源短缺8、下列选项,不是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A、解决环境问题的技术落后B、片面追求利益增长C、资源的不合理利用D、追求短期利益9、环境和环境问题是当代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据此回答以下小题。

(1)关于人类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是( )A、人类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来恢复被砍伐林区原有的生态环境B、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人工措施无法恢复其原貌C、人类活动不能改变干洁空气的成分D、人类进行任何生产和生活活动都会对环境造成伤害(2)关于环境和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展中国家严重B、水土流失和酸雨危害在许多国家都存在,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C、天然水体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湖泊水量大故自净能力强D、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质是含有氮、磷的化合物(3)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对环境产生破坏是( )A、大型港口的建设B、人类社会早期的渔猎活动C、在大沼泽地建立国家公园.挖渠排水D、在湖泊中网箱养鱼,投放饵料10、下列地理现象中,可能影响全球环境的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B、全球变暖C、中南半岛湄公河水质污染D、华北平原土壤次生盐渍化11、关于世界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展中国家不存在环境问题B、大气、海洋、生物圈遭到污染,人类生存环境就要恶化C、世界环境问题的解决要依赖发达国家D、局部的污染也会影响到整个世界的环境污染12、下列属于人类与环境相统一的人类活动有()A、在秦岭北坡营造梯田B、建设“草、水、林、机”配套的人工草场C、洞庭湖畔围湖造田D、禁止捕捞鱼虾13、对煤矿工人而言,工作中危害最大的污染是()A、煤烟、粉尘B、工业废水C、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D、酸雨14、下列不属于当前环境问题的是()A、太阳耀斑增多B、垃圾乱放,污染土壤C、地球可能因CO3增多而日趋变暖D、森林因被砍伐而不断减少15、读图1“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下列题目。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_0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_0

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课时安排:1课时(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建议使用2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及其严重性。

2.学习通过分析现象、事实,概括事物本质,通过比较确定事物特点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分析3.通过分析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研讨活动和对于保护环境知行差距的调查活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自律性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环境问题的表现、特点、成因难点:环境问题的成因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图示法等教学过程:一、环境问题的表现1.环境问题的概念(补充)指人类与环境矛盾的激化状态,表现为矛盾双方趋于互相对抗、互相排斥、互相否定、互不适应,因而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甚至威胁人类生存,成为人类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

2.表现(1)资源短缺说明:当前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某种程度上面临资源短缺问题。

(2)环境污染人口的数量 大幅度增长 个人对资源 的需求大幅 度提高 对资源的需 求无限增长 地球资源总量有限 资源短缺 有些废弃物在环境中几乎不能降解 环境污染,如“八大公害事件” 给人群带来疾病和死亡。

人们弃置到环境中的废物多而复杂 人们生产高速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3)生态破坏(主要是植被的破坏)①生态系统的基础与核心:植被②植被破坏不仅损害一个地区的景观,而且引起生物多样性受损害、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土地荒漠化等,使这些地区的居民丧失了起码的生存条件。

(4)全球环境变化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和海洋污染等问题。

说明:环境恶化而直接造成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个方面;资源需求无限增长导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又使其加重了;而这三个方面表现的规模都已扩展到全球。

阅读通过该材料八大公害事件简介的阅读,需要了解以下知识:了解“八大公害事件”的事实,知道它们不仅是环境污染的典型事例,更是20世纪中期环境向人类因环境问题激化而鸣响的警钟。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_10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_10

1.1环境的概念及分类
(1)概念: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2)环境的分类(依据人类对其影响程度):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3)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1.2环境问题
(1)表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
(2)原因:【自然原因】
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自然灾害
【人为原因】
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性的原因)
2.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
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
4.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
(3)解决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控制世界人口的增长,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的规模(4)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1、危害的不可预见性2、过程的不可逆性3、规模的全球性。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习题1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习题1

地理·选修6(人教版)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随着人口增长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环境问题表现出新的特点。

据此完成1~2题。

1.与历史上的环境问题相比,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是( ) A.所有环境问题都有全球化趋势B.已经能够被人类准确预见C.过程具有不可逆性D.都是人为原因引起的2.局部的环境问题之所以能够扩大甚至蔓延到全球,其原因是( )①自然界的大气、水、生物等要素不断运动、循环②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和渗透③一个地区环境的改变,会使全球所有地区的环境随之变化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主要的、明显的,差异性是次要的、不明环境与环境问题显的A.①②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与历史上的环境问题相比,当代环境问题表现出三个主要特点:危害的不可预见性、过程的不可逆性、规模的全球性。

地球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影响和渗透,使全球环境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答案:1.C 2.A3.下列关于当代环境问题特点的叙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危害的不可预见性B.过程的不可逆性C.规模的全球性D.治理的不可行性答案:D据报道,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

据此完成4~5题。

4.“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5.“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解析:本题以江西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为背景,考查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开发措施。

江西位于亚热带季风区。

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故该地区出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水蚀作用。

该地荒漠化出现的人为原因主要是当地人们过度砍伐森林,过度开垦耕地造成的,故当地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应该因地制宜进行综合性开发。

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缓坡沟谷地带可发展种植业。

答案:4.C 5.A6.读图,完成(1)~(5)题。

(1)图中A、B、C三地出现严重的酸雨污染,主要是来自于大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等酸雨性气体,其污染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新步步高】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学案:第一章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Word版含答案

【新步步高】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学案:第一章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Word版含答案

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学习目标定位] 1.理解目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掌握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特点。

一、环境问题的表现1.资源短缺:地球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①无限的需求与②有限的供应之间的矛盾造成了资源短缺。

2.环境污染:人类弃置到环境中的废物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而且有些废弃物在环境中几乎不能降解,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3.生态破坏:③植被是生态系统的基础和核心,生态破坏主要是④植被的破坏。

4.全球环境变化: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已经遍及全球每个角落,人类的某些行动,使全球环境趋于恶化,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乃至人类的生存。

像全球气候变暖、⑤臭氧层破坏、酸雨、⑥生物多样性锐减和海洋污染等问题已成为热门话题。

思维活动1.如何区别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答案环境污染是指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生态破坏是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环境污染会导致生态破坏,生态破坏也会影响到环境污染的发生及其后果。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1.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而以⑦人为原因更为重要。

2.环境问题的人为原因表现为以下几对矛盾的冲突:(1)资源的⑧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⑨无限性的矛盾;(2)短期⑩经济利益与长远⑪环境效益的矛盾;(3)⑫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4)个人行为和⑬大众利益的矛盾。

思维活动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答案归根结底,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向自然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另一方面是人类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三、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1.危害的不可预见性环境变化是一个规模极大、⑭时间很长的过程,难以在实验室中模拟。

2.过程的不可逆性由于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人类具有了大规模的⑮干预环境的能力,使环境中经长期演化形成的物理、⑯化学、生物过程发生改变,而有些过程是⑰不可逆的。

【精选】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1.2《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word学案-地理知识点总结

【精选】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1.2《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word学案-地理知识点总结

1.2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第1课时当代环境问题的表现及特点学案(人教版选修6)【学习目标】明确环境问题的表现,理解当今环境问题的特点。

一、环境问题的表现1.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严重的①______________、环境污染、②____________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等。

2.资源短缺:资源需求的无限增长导致③____________,当前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某种程度上面临着这个问题。

3.环境污染:随着生产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弃置到环境中的④________________越来越多,造成了严重的⑤____________。

4.生态破坏:生态破坏主要是⑥________的破坏。

植被破坏不仅损害一个地区的景观,而且引起⑦______________受损害、⑧____________下降、水土流失、⑨____________降低、土地荒漠化等。

5.全球环境变化: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最近50年来,全球环境趋于恶化,如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臭氧层破坏、⑪________、生物多样性锐减和⑫____________等问题备受世人关注。

二、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1.危害的⑬________________性:环境变化是一个规模极大、⑭________很长的过程,难以在实验室中模拟。

2.过程的⑮__________性:由于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人类具有了大规模⑯____________的能力,使环境中经长期演化形成的物理、⑰________、生物过程发生改变,而其中有些过程是⑱____________。

3.规模的⑲________性:有些环境问题不只是影响某一国家或地区,而且还影响到其他⑳______________。

基础达标练考查点1环境问题的表现1.下列属于生态破坏的是()A.破坏热带雨林B.海上油轮泄漏C.工业垃圾成堆D.酸雨的形成2.所谓“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真正含义是()A.环境问题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已出现B.即将出现,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的环境问题C.环境问题已经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D.环境问题已经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考查点2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3.人工合成的DDT被试验证明具有卓越的杀虫特性,但是大规模使用几十年后,才发现它进入了食物链的各个环节,损害了一些动物和人类的健康。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1章第2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共36张)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1章第2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共36张)
第二十一页,共37页。
第二十二页,共37页。
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 (máodùn)
有些国家和地区对待环境(huánjìng)问题,只顾 自身利益,以邻为壑,污染物不治理即转移!
结果
不是消除(xiāochú)环境污染,而是转嫁 污染,促使环境污染全球化!
第二十三页,共37页。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废气(fèiqì),通过高 烟囱“越境”到邻国加拿大,引起纠纷。
第十九页,共37页。
这幅漫画(mànhuà)你 想到什么?
庞大的人口数量给 带来了巨大压力。庞大 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 口增长率,对全球尤其 是发展中国家,形成巨 大的人口压力。人口的 持续增长,对物质资料 的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多, 最终会超出环境供给资 源和消化废弃物的能力, 进而出现种种 (zhǒngzhǒng)资源和 环境问题。
经说济效益(jīnɡ jì xiào yì环) 境效益 说


如何(rúhé)兼顾


局部利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整体利益
第二十九页,共37页。
三、当代(dāngdài)环境 问题的特点
危害(wēihài)的不可预 见性
过程(guòchéng)的不可 逆性
规模的全球性
第三十页,共37页。
三、当代(dāngdài)环境
资源(zīyuán) 的不合理开发 利用
判断:假若世界人口不再增长,就不再存在资源(zīyuán)问题。
虽然世界人口不断增加,是资源问题的重要原因。但即 使(jíshǐ)将来人口达到零增长,由于人类世代的无限延续 和个人需求的不断增长,仍会构成人口与资源的矛盾。
第二十页,共37页。
①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②传统工业道路是一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 发展→先污染,后治理 ③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往往是环境污 染(huánjìng wūrǎn)和生态破坏! ④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练习新人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练习新人教版选修6

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一)教材第6页思考1.该漫画形象地刻画了庞大的人口数量给地球带来的巨大压力。

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对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压力。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多,最终会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降解废物的能力,进而出现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

2.这幅漫画反映了世界人口数量急剧膨胀,从而导致了人类的需求不断增长,进一步诱发了资源紧张、地区冲突及贫困等问题。

人类对物质和能源需求的增加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控制人口数量。

(二)教材第7页思考1.投资商主要考虑开矿给自己和当地人带来的经济效益;环保局领导主要考虑开矿带来的环境问题;果农主要考虑自己受到的环境污染的危害;村主任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2.矛盾的焦点在于如何使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得到兼顾。

3.对这场争论的看法,首先要建立在深入理解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的基础上,其次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当兼顾环境保护,使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达到“双赢”。

学业达标读非洲某区域人地关系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产生的环境问题可能是( )A.大气污染B.全球变暖C.土地荒漠化D.森林破坏2.该区域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A.气候干旱B.人口激增C.土壤贫瘠D.植被破坏解析:第1题,从图中“农作侵入牧区”造成的后果来看,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第2题,据图分析可知,“人口增长过快”是造成图示区域土地荒漠化的根源。

答案:1.C 2.B3.下列现象属于环境污染的是( )A.森林面积减少,生物物种减少B.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C.汽车排放尾气造成光化学烟雾D.宁夏地区由于灌溉不当造成盐渍化解析: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

生态破坏是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如森林减少、生物物种灭绝、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和土地次生盐渍化等。

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

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基础达标练】当代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如巨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等,都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读材料完成1~2题。

1.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①环境污染②人口增长过快③生态破坏④资源短缺A.①③④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2.大量移植树木对树木原生地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①加剧水土流失②诱发地质灾害③增加酸雨频率④影响生态群落⑤增加地表水的下渗A.①②④ B.①③⑤C.①②③ D.②③④读非洲某区域人地关系示意图,回答3~4题。

3.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森林锐减C.土地荒漠化 D.矿产资源枯竭4.造成该区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炎热干旱的气候条件 B.人口激增,素质较低C.农作侵入牧区 D.土地生产力下降PM2.5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据此回答5~6题。

5.PM2.5造成的环境问题属于( )A.环境污染 B.生态破坏C.资源短缺 D.生物多样性减少6.根据资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M2.5就是空气中的浮尘,肉眼可见B.PM2.5对呼吸道健康的人没有危害C.PM2.5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D.PM2.5在海洋上含量高,因为海洋上空水汽充足7.读“中国主要贫困区分布和某地区的恶性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2中的关联性发生在图1中的A处,则①表示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若图2中的关联性发生在图1中的C处,则①表示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图1中B处生态破坏后很难恢复的原因。

(3)分析导致图1中D处贫困人口较多的主要原因。

【能力提升练】巨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等,都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_4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_4
生态破坏--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等)
4.全球环境变化(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等)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自然灾害
2.人为原因(主要因素)(举例讲解)
(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性的原因)
(2)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
【讲解】我们来看一下网友们是怎么用漫画来解读今天的《画》。近三百年来,人类经历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工业化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在必修二时学习了环境问题的概念,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讲解】环境问题:当人类违反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环境则把这种不良影响反作用于人类,就会出现影响人类的生存、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的环境问题。
2.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A.土地荒漠化、酸雨污染B.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水环境恶化D.酸雨污染、气候变暖
3.图中问题①②产生的后果分别是()
A.引发赤潮现象;臭氧层出现空洞
B.产生“公害病”;河流流量季节变化会变小
C.鱼因缺氧而大批死亡;洪水灾害增多
D.酸雨现象;气候恶化
学生活动
学生回忆并背诵。
学生观看PPT,思考。
回忆旧知并尝试进行完整的表述。
【回答】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全球的环境变化等
学生听讲并思考,对教材重点内容作记录标志。
学生根据相关内容进行思考角色讨论分析。
学生思考并回答:为了提醒人类。
回顾知识重点
课堂习题训练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_13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第二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_13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一、考纲: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2.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4.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5.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

6.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7.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8.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9.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10.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为。

二、问题导学:1.“水华”产生的原因?有何危害?防止“水华”现象的措施?三、资料补充:1、赤潮对水生生物的影响①是大量赤潮生物集聚于鱼类的鳃部,使鱼类因缺氧而窒息死亡。

②是赤潮生物死亡后,藻体在分解过程中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导致鱼类及其它海洋生物因缺氧死亡,同时还会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和毒素,严重污染海洋环境,使海洋的正常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

③是鱼类吞食大量有毒藻类。

④是有些藻类可分泌有毒物质使水体污染导致鱼类死亡。

赤潮发生后,除海水变成红色外,同时海水的pH值也会升高,粘稠度增加,非赤潮藻类的浮游生物会死亡、衰减;赤潮藻也因爆发性增殖、过度聚集而大量死亡。

2.固体废弃物的污染途径(1)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垃圾中的细微颗粒,随风飘浮,污染大气。

堆放垃圾,分解释放有害恶性气体;填埋垃圾,逸出沼气;焚烧垃圾,产生二次污染。

(2)对水环境的影响:直接倾倒,污染水体、危害生物、缩减水域面积,降低排洪能力;露天堆放和简单填埋,渗滤液污染地表水及地下水;垃圾倾倒海洋,造成海洋污染。

(3)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垃圾中的毒液体渗入土壤,杀害微生物,破坏土壤的腐解能力和土壤结构;有害废弃物成分残留在土壤中,并在动植物体内积蓄,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危害。

3.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

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

最新人教版选修6课后检测:第一章 第二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作业 Word版含解析

最新人教版选修6课后检测:第一章 第二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作业 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 )A.自然原因引起的B.人为原因引起的C.人口增长引起的D.全球变暖引起的2.该类环境问题主要发生在( )A.流水作用强的地区B.流水作用弱的地区C.风力作用强的地区D.风力作用弱的地区解析:第1题,由图中可以看出,引起该地区环境问题的原因有全球变暖、人口增多、短期经济行为以及不良消费习惯,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由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引起的。

第2题,从图中“草原生态破坏”可知,该地区位于干旱、半干旱的草原牧区,这里风力作用较强。

答案:1.B 2.C3.热带海洋的珊瑚礁被破坏后,人们即使再投放一些人工鱼礁也难以重建其生物多样性。

这说明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是( )A.过程的不可逆性B.危害的不可预见性C.规模的全球性D.广泛性解析:选A。

与历史上的环境问题相比,当代环境问题表现出三个主要特点:危害的不可预见性、过程的不可逆性、规模的全球性。

材料讲的是不能恢复以前的生态环境,说明其不可逆性。

巨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等,都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据此完成4~5题。

4.下图中我国与③④两国相比,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 )A.人均资源拥有量多B.城市化问题严重C.生活贫困化加剧D.人口总量大,人口压力大5.下列生态问题的原因,分别由资源利用方式不当和资源利用强度过大造成的是( ) A.矿产枯竭、土地沙漠化B.土壤盐碱化、物种减少C.水源枯竭、水土流失D.物种减少、森林减少解析:第4题,由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与③④两国相比,人均资源拥有量远远小于③④两国,主要是我国人口众多,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所以人口总量大,人均资源拥有量少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最突出的问题。

第5题,矿产枯竭、土地沙漠化、森林减少、物种减少、水源枯竭主要是利用强度过大造成的,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则是利用方式不当造成的。

答案:4.D 5.B读下列材料,完成6~8题。

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村民们请来环保局的专家和有 关领导召开会议,商讨应该采取什 么措施来解决采矿带来的种种问题。
矿厂投资商
由于我们在这里开矿,你们这里才开始修建公 路,整修小学校。再说铁矿的开发,也给你们中的 很多人带来了不少的经济利益,要是真的矿厂开不 下去,哪条公路就没办法修下去,下半年,小学校 也没钱整修了。
环保局领导
(1)环资境源问的题有产限生性的与人人为类原需因求,的主无要限表性现的在矛以盾下(几根对本矛性
盾的的原冲因突).
人口的数 量大幅度 增长
个人对资
对资源的 需求无限 增长
地球资源
人口持续增长 ,对物质和能 源需求与消耗 之增多,往往需求
总量有限
取眼前经济效
2.过程的不可逆性
由于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人类具有了大规模干预环 境的能力,使环境中经长期演化形成的物理、化学、生 物过程发生改变,而其中有些过程是不可逆的。举例说明
3.规模的全球性
有些环境问题是局部的,只影响一个流域、一个地 区,或少数国家。但有些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例如全 球气候变暖问题、臭氧层破坏问题、酸雨问题、生物多 样性锐减问题和海洋污染问题等。 举例说明
• 请说出他们主要有哪几方面的考虑?
投资商: 自己和当地人的经济利益 环保局领导: 开矿带来的环境问题
果农:
自己受到了环境灾害
村长:
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 这件事情的矛盾焦点在哪里?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怎么办?
如何兼顾 •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
三、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
1.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环境变化是一个规模极大、时间很长的过程,难以 在实验室中模拟。 举例说明
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习题1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习题1

地理•选修6(人教版)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随着人口增长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环境问题表现出新的特点。

据此完成1〜2题。

1.与历史上的环境问题相比,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是( )A.所有环境问题都有全球化趋势B.已经能够被人类准确预见C.过程具有不可逆性D.都是人为原因引起的2.局部的环境问题之所以能够扩大甚至蔓延到全球,其原因是①自然界的大气、水、生物等要素不断运动、循环②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和渗透③一个地区环境的改变,会使全球所有地区的环境随之变化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主要的、明显的,差异性是次要的、不明显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 .②④解析:与历史上的环境问题相比,当代环境问题表现出三个主要特点:危害的不可预见性、过程的不可逆性、规模的全球性。

地球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影响和渗透,使全球环境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答案:1.C 2.A3.下列关于当代环境问题特点的叙述,说法不正确的是()A.危害的不可预见性B.过程的不可逆性C.规模的全球性D.治理的不可行性答案:D据报道,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

据此完成4〜5题。

4. “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化作用B .风蚀作用C. 水蚀作用D .沉积作用5. “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B .过度放牧C. 开山取石D .环境污染解析:本题以江西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为背景,考查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开发措施。

江西位于亚热带季风区。

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故该地区出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水蚀作用。

该地荒漠化出现的人为原因主要是当地人们过度砍伐森林,过度开垦耕地造成的,故当地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应该因地制宜进行综合性开发。

林则林,宜牧则牧,缓坡沟谷地带可发展种植业。

答案:4.C 5.A6.读图,完成(1)〜(5)题。

(1) 图中A B 、C 三地出现严重的酸雨污染,主要是来自于大气。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习题1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习题1

地理·选修6(人教版)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随着人口增长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环境问题表现出新的特点。

据此完成1~2题。

1.与历史上的环境问题相比,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是( )A.所有环境问题都有全球化趋势B.已经能够被人类准确预见C.过程具有不可逆性D.都是人为原因引起的2.局部的环境问题之所以能够扩大甚至蔓延到全球,其原因是( )①自然界的大气、水、生物等要素不断运动、循环②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和渗透③一个地区环境的改变,会使全球所有地区的环境随之变化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主要的、明显的,差异性是次要的、不明显的A.①②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与历史上的环境问题相比,当代环境问题表现出三个主要特点:危害的不可预见性、过程的不可逆性、规模的全球性。

地球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影响和渗透,使全球环境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答案:1.C 2.A3.下列关于当代环境问题特点的叙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危害的不可预见性B.过程的不可逆性C.规模的全球性D.治理的不可行性答案:D据报道,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

据此完成4~5题。

4.“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 D.沉积作用5.“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 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 D.环境污染解析:本题以江西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为背景,考查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及开发措施。

江西位于亚热带季风区。

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故该地区出现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水蚀作用。

该地荒漠化出现的人为原因主要是当地人们过度砍伐森林,过度开垦耕地造成的,故当地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应该因地制宜进行综合性开发。

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缓坡沟谷地带可发展种植业。

答案:4.C 5.A6.读图,完成(1)~(5)题。

(1)图中A、B、C三地出现严重的酸雨污染,主要是来自于大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等酸雨性气体,其污染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选修6 :第1章+第2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作业+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选修6 :第1章+第2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作业+Word版含解析

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基础巩固1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①环境污染②人口增长过快③生态破坏④资源短缺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220世纪中叶发生的所谓“八大公害事件”属于( )A.环境污染B.生态破坏C.自然灾害D.资源短缺都是由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以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废热、噪声、电磁波等形式),导致环境质量下降造成的,因此都属于环境污染。

3下列属于当前全球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A.噪声污染和水土流失B.臭氧层破坏和地震频繁发生C.水体污染和湖面缩小D.全球变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4日本等国明确表示不会承诺《京都议定书》第二期减排目标。

日本的这一做法反映了环境问题产生原因中的矛盾。

( )A.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B.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C.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D.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反映了环境问题产生原因中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

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告诫我们,在环境问题上,要正确处理的矛盾是( )A.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B.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C.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D.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要正确处理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之间的矛盾。

6下列关于当代环境问题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危害的不可预见性B.过程的不可逆性C.规模的全球性D.治理的不可行性,环境问题是可以治理的。

7人工合成的DDT被试验证明具有卓越的杀虫特性,但是大规模使用几十年后,才发现它进入了食物链的各个环节,损害了一些动物和人类的健康。

这一问题说明了环境问题的特点是( )A.规模的全球性B.人类破坏活动的广泛性C.危害的不可预见性D.过程的不可逆性,环境问题不一定会马上被人类发现,而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表现出来,反映环境问题具有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8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半干旱地区某地的地形剖面示意(1)说明灌溉干渠附近农业用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 第二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同步测试-word文档资料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 第二节 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 同步测试-word文档资料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同步测试一、单选题(共15题;共34分)1.污染排放强度=污染排放量/工业总产值,下列污染排放强度大小排序和相关叙述正确是()A. 工业废气污染排放强度火电工业>电子通讯设备>啤酒酿造B. 城市污染排放强度上海>太原>旧金山C. 新疆石化行业污染排放强度下降与产业链延长有关D. 西气东送与上海污染排放强度下降无关2.下列污染原因与结果搭配不正确的是()A. 氟里昂等排放物——臭氧层破坏B. 大量使用农药——土壤和水污染C. 砍伐森林——酸雨D. 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全球变暖3.有研究认为,近几年欧洲西北部(参见图5)冬季温度偏低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其合理的解释是()A. 海平面上升导致沿岸上升流减弱B. 冰川融水增加导致沿岸暖流减弱C. 极地东风带北移导致偏北风加强D. 中纬度降水增加导致气温年较差增大4.下列地理现象中,可能影响全球环境的是( )A.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B. 全球变暖C. 中南半岛湄公河水质污染D. 华北平原土壤次生盐渍化5.导致酸雨和二氧化碳增多的共同原因()A. 制冷业B. 森林遭破坏C. 大量使用矿物能源D. 新能源的使用6.下列不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A. 太阳活动B. 温室气体C. 施用化肥D. 飞机尾气7.平流层臭氧减少将直接导致()A. 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小B. 地面辐射强度减弱C. 酸雨区面积缩小D. 平流层气温降低8.人类对环境应持的正确态度是A. 最大限度地扩大自然保护区B. 协调人类自身发展、生产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关系C. 减少向环境索取物质和能量D. 停止或减缓人类的发展,使环境恢复原始面貌9.下列问题不是森林减少造成的是()A. 臭氧层破坏B. 全球气候变暖C. 生物多样性减少D. 生态环境恶化10.倡导“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A. 减少个人经济支出B. 移风易俗C. 减少固体垃圾污染D. 节约木材,保护森林11.当前人类与环境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A. 环境污染严重B. 人口增长过快C. 人口素质太低D. 森林破坏严重12.南方酸雨多的主要原因是()A. 主要消费的能源是石油造成B. 有色冶金业发达C. 酸性红壤广布D. 环境自净能力最差13.关于“环境问题”说法不正确的是()A.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B. 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十分严重,发展中国家不存在环境问题C. 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资源、发展问题出现的,其实质就是发展问题D. 世界环境问题的解决要依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携手共同努力14.读图1“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下列题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二节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一)教材第6页思考1.该漫画形象地刻画了庞大的人口数量给地球带来的巨大压力。

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对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压力。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多,最终会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降解废物的能力,进而出现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

2.这幅漫画反映了世界人口数量急剧膨胀,从而导致了人类的需求不断增长,进一步诱发了资源紧张、地区冲突及贫困等问题。

人类对物质和能源需求的增加往往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关键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控制人口数量。

(二)教材第7页思考1.投资商主要考虑开矿给自己和当地人带来的经济效益;环保局领导主要考虑开矿带来的环境问题;果农主要考虑自己受到的环境污染的危害;村主任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2.矛盾的焦点在于如何使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得到兼顾。

3.对这场争论的看法,首先要建立在深入理解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的基础上,其次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当兼顾环境保护,使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达到“双赢”。

1.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B.自然灾害不属于环境问题C.环境问题都是全球性的D.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导致环境恶化解析:环境问题包括由自然原因产生的和由人为原因产生的,只不过当前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尤为突出;自然灾害属于自然原因产生的原生环境问题;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使环境问题加剧。

答案:D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的是()A.农作物遭受寒潮的袭击B.臭氧层出现空洞,从而危害人体健康C.我国因水旱灾害每年损失巨大D.某年春夏之交我国北方不少地区出现蝗虫灾害,作物因此而减产解析:A、C、D三项涉及的环境问题都是自然因素引起的,属原生环境问题。

B项臭氧层出现空洞主要是人们生产、生活中大量使用冰箱、空调等制冷设备释放氟氯烃化合物破坏臭氧层造成的。

臭氧层破坏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影响人体健康,属于次生环境问题。

答案:B3.下列现象属于环境污染的是()A.森林面积减少,生物物种减少B.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C.汽车排放尾气造成光化学烟雾D.宁夏地区由于灌溉不当造成盐渍化解析: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

生态破坏是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如森林减少、生物物种灭绝、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和土地次生盐渍化等。

答案:C当代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污染造成的,如巨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等,都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据此完成4~6题。

4.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A.人们在两极地区的活动日益频繁B.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展,造成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C.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小D.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经济发展无任何关系5.下列属于合理利用资源的有()①盲目扩大耕地面积②退耕还林③山地缓坡修筑梯田④围湖造田⑤随意开挖矿产资源⑥适度开采地下水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⑤D.②③⑥6.以下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是()A.乱砍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大量开采地热D.任意排放污水解析:第4题,人口压力、资源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是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第5题,丘陵缓坡(小于18°,我国小于25°)可以修筑梯田。

第6题,A、B、C三项活动能造成生态破坏,不会产生环境污染。

答案:4.B 5.D 6.D7.环境问题的危害具有不可预见性,其主要原因是()A.环境变化的规模大、时间长B.环境要素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C.环境变化对人类影响小D.环境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解析:环境变化是一个规模极大、时间很长的过程,难以在实验室模拟,因此许多环境问题的危害是难以预见的。

答案:A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甲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乙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们每天对能源的需求(1)从图甲可以看出,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需时间越来越________。

图乙说明人类的能源需求量越来越____________。

(2)结合图甲、图乙说明资源短缺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关键是_____,其次是______________。

解析:人口增加,人均消费水平提高,使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几乎是无限地增加,图中的能源仅是资源消耗的一个缩影。

因此,要解决这一矛盾,一是控制人口数量,二是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

答案:(1)短大(2)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3)控制人口数量节约资源,寻找替代品等(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能力提升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9~11题。

9.图中①、②、③、④、⑤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A.酸雨问题、荒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B.荒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D.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10.下列污染物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是()A.工业排放废气B.家庭炉灶排放废气C.汽车排放尾气D.建筑工地扬尘11.图中土地荒漠化面积日益扩大的自然原因是()A.滥伐林木,植被遭到破坏B.过度放牧,草原退化C.沙漠边缘地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烈D.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解析:第9题,根据图中各环境问题分布可以看出,①分布在北回归线附近和亚欧大陆内部地区,属荒漠化问题。

②分布在西欧发达国家,是酸雨问题。

③存在于非洲的原始森林区,属原始森林破坏问题。

④包括我国的农业区和南亚、西亚的农业区,面临农田土壤侵蚀问题。

⑤指海洋,属海域污染问题。

第10题,②属酸雨问题,酸雨问题的成因主要是酸性气体的排放,包括居民生活,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排放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气体;而建筑工地的扬尘主要增加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反而起减弱酸雨的作用。

第11题,做本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自然原因”,A、B虽然能造成荒漠化土地日益扩大,但均属人为因素。

D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是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的原因,和题目要求不符。

答案:9.B10.D11.C1948年瑞士化学家保罗·米勒因发明DDT而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最初DDT确实发挥了巨大的功效。

然而1962年一本《寂静的春天》却使DDT臭名昭著——DDT作为剧毒化学物质杀死了大量的生物,而且对人和环境也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严重危害,作为美国象征的白头海雕因DDT和其他杀虫剂的毒杀濒临灭绝,世界上许多地方的青蛙因DDT的污染而致畸。

DDT不仅损害人和生物的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而且有致癌作用。

另外DDT还具有高残留性,在南极的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的成分。

据此,完成第12~13题。

12.因DDT的发明,米勒可谓名利双收,仅仅十几年后《寂静的春天》因披露了它的危害,又使DDT臭名昭著。

这一戏剧性的变化说明环境问题具有的特点是()A.危害的不可预见性B.过程的不可逆性C.规模的全球性D.影响范围的区域性13.DDT的高残留性使得它在生物链中攻无不克,就连南极企鹅体内也发现了DDT,这说明其危害具有()A.不可预见性B.不可逆性C.全球性D.区域性解析:第12题,DDT的发明在当时的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后来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说明了环境问题具有危害的不可预见性的特点。

第13题,南极地区没有使用DDT,但是在企鹅体内发现了DDT,这说明DDT的危害已经影响到了全球,说明其危害具有全球性。

答案:12.A13.C14.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三地出现严重的酸雨污染,主要是来自于大气中的________、________等酸雨性气体,其污染源主要是__________。

防治酸雨的有效措施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地区酸雨严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北欧瑞典、挪威等国常降酸雨,经研究,所降酸雨与A地区有关,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境内的C地,酸雨污染比重工业集中的东北地区更严重的原因是:C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地区目前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环境问题是:土地______更加严重。

其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原因是炎热干燥的__________加速了环境恶化,使________沙漠日益向南扩展。

解析:本题是考查环境问题的综合题。

要求了解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如酸雨、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危害。

答案:(1)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工矿企业、家庭炉灶、汽车等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减少人为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排放搞好综合治理,化害为利(2)工业集中、人口集中,大量燃烧煤和石油受西南风的影响(3)位于我国西南四川盆地,地形闭塞,空气不易流动,多云雾,容易形成酸雨(4)沙漠化过度放牧滥垦草原东北信风撒哈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