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送别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古诗两首》
长沙市芙蓉区燕山二小杨欣
教学目标:
1、明白诗歌中“送别诗”的概念。
2、通过想象诗句中关键词背后所蕴含的画面,体会诗歌中的情感,领会古诗中“借景抒情”的写法,感受古诗的含蓄美。
3、通过比较阅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送元二使安西》,了解“送别诗”中存在“同样的送别,不一样的别情。”
4、激发孩子们搜集、了解、积累更多送别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课时设置: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读熟古诗,并且释疑解难。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谁来有节奏地读读这两首诗。
2、复习易错字:朝、舍,给多音字组词。
3、这两首诗分别讲了一件什么事呢?指名分别讲述。两首诗都是讲述送别的,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会难,以送行饯别表达深厚的情谊,便成为一种习俗,送别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我们把这样的诗称作——“送别诗”。(板书送别诗)
4、谁愿意试试有感情地读读这两首诗。诗歌最打动你的是什么?(诗中的离情别绪、浓浓的友情)
世间最打动人的莫过于一个“情”字。(板书“情”)
这两首诗中有“情”这个字吗?却无处不散发着浓浓的情,“情”藏在哪些字眼中?让我们今天来找找藏在诗歌中那份深情厚谊。
二、悟读《送孟浩然之广陵》,感悟“借景抒情”的写法。
1、让我们先来体会《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一诗中动人的情谊。
自己反复读,边读边抓住关键词语发挥想象,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画面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会说些什么?
给一个句式:
读到这个词语时,我联想到。(预设,孩子们会提到“黄鹤楼”“烟花”“孤帆”“碧空尽”“长江”“天际”等)
2、老师发现你们提到的这些关键词语,有共同的特点。都是关于景物的词语(板书“景”字)。作者意在言情,却着力写景,让景中有请,情景交融,这种写法,我们叫做“借景抒情”(补充板书为“借景抒情”)。语言大师王国维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3、李白为什么不直接表达出自己的那份情呢?他为什么不直接在诗中说明:孟浩然,我舍不得你,孟浩然,我祝福你,孟浩然,我希望你早点回来,……为什么,你们懂吗?是的,这就是古代诗人创作诗词时讲究的含蓄之美,隐隐约约,朦朦胧胧,隐约朦胧中,你却更能感受到那份言说不尽的深情,那份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厚谊,这样的情,美得醉心,美得深沉。
4、要读出这份情,就要读着文字,想象“景”所呈现的画面,突出画面的意味深长,来,试试朗读中突出景,来突出那份情,那份美。学生试读,指名读,评议,师范读。
三、比较《送孟浩然之广陵》与《送元二使安西》,合作学习,感悟不同诗作中,相同的离情,不同的别意。
1、景是通向诗人内心的路,是了解诗人情感的一座桥。《送元二使安西》也表达了诗人王维对元二依依不舍的离情,那么这两首同为送别诗,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请各小组同学,借助老师提供的学习表来思考、讨论,并以小组为单位来汇报交流。
预设:送别的内容、时间相似,送别的地点不同,分别在江边、客栈,送别时关注的景物不同(柳谐“留”的音),离人要去的目的地不同,一个是黄沙漫漫、寂寥荒僻的塞外,一个是繁花似锦美不胜收的江南(此处出示课件中的图片),情感也就有了不同,一个因去扬州,有更多的祝福,一个去因友人去塞外,而有更多的担心和牵挂。想象体会“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和安西这送别的酒喝了几轮?从哪里看出来的?想象一下:他们是怎样喝的?会说些什么?
2、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王维写下这首诗,过了六年之后,他就去世了,这渭城一别,竟成为了他与元二这位朋友的永别,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啊!试想,当元二听到王维去世的消息时,身在远方的他一定会记得渭城话别的那个早晨,那青青的柳舍旁,王维曾为他写下一首送别的绝唱,读:~~~~~~~
四、老师今天还带来了两首送别的诗《山中送别》《别董大》,
请大家自由读读,想想,悟悟诗中的景所传达出的情。像这样的送别诗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课后去搜集、诵读,感受诗人凝练的文字背后那份浓浓的情谊,想想诗人们送别的方式和心绪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