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数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学习资料

合集下载

万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万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万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万以内退位减法”是学生在学会计算“百以内退位减法”和直接的“万以内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我认为按照常理来说,只要学会了百以内的退位减法,对于学生来说数位的多少并不是很大的问题,只要学会了简单的退位减法,复杂的也是同样的计算过程,应该不会很难才是。

问题一: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要让学生明确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就要从百位上退1当10,再从这个退下的10中退1到个位当10,这时十位上是9,对于这一算理,我是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的,然后我也进行了强调,但在练习过程中,我比较重视学生说算法,忽略了学生对算理的叙述,结果学生在计算时要么忘记退位,要么不该退位的也退位。

问题二:在学习加减法的验算时,我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去写验算方法,然后让学生交流方法,这种体验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了算法、算理。

但在学习完加法的验算方法后学生提出了减法应该怎样验算呢?我没有过多的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就顺势把减法的验算方法也讲了,结果就造成学生练习时间不够,对加减法的验算方法掌握的不扎实,尤其有一部分学生总把验算后的得数写在算式得数位置上,这都是课前思考不足造成的。

反思一下,作为教师教学之前首先要认真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认真有效的落实于课堂教学中。

同时,教学之前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不能想当然用自己的主观认识来替代学生的认知规律,要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扎扎实实的进行教学。

总之,读懂教材、读懂学生是教师准确定位教学目标、重难点的前提。

教师只有在教材与学生中寻找平衡,才能在课堂上演绎智慧与精彩,使课堂更有实效。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一个密封不透明的袋子里装了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的两个红球、两个黄球和两个绿球。

任意摸一个球,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

A. B. C. C.2.用长方体造墙.试一下,哪座墙不容易倒?()A.B.C.D.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这24个字中,左右结构的字与总字数的最简整数比是()A.9:24 B.3:8 C.9:15 D.3:54.小明用小棒搭房子,他搭的三间房子用了13根小棒.搭10间房子用()根小棒.A.40 B.41 C.45 D.505.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A.12分米B.18分米C.16分米6.某品牌手机打“九折”出售,后又涨价10%,与原价相比较,()。

二年级数学《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精选20篇)

二年级数学《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精选20篇)

二年级数学《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精选20篇〕篇1:二年级数学《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连续退位减法》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学习千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根底上学习的一个知识点。

这是笔算减法中最为复杂的一种,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要理解并掌握这一知识点,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减法,但不作速度上的要求,因为后面还有两个例题进展讲解。

在新课的一开场,我复习了千以内的退位减法,出示了224-108,让学生自己计算并说说退位减法的算理,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接着创设情境,出例如题图,这里的教学活动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是引发认知冲突,利用例题内容列出算式204-108,让学生试算,当学生发现竖式计算时个位不够减。

按照已有认知构造,要从十位退1。

但是,被减数十位上是0,无法直接退1,怎么办?许多学生都在苦思冥想,有的皱着眉头,有的窃窃私语,有的看着我……,当我问及怎么了?学生抢着说:老师,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但十位上是0怎么退啊?这时小华说:老师我会我会。

我说:那你说说怎么办?小华说:可以先从百位上退,退给十位,然后再退给个位。

我问学生你们听明白了吗?许多学生摇着头说:不明白。

我笑着说:小华刚刚说得很对,只是大家还是不太理解,那么我们借助我们的好朋友,计数器来看一看好吗?学生点头,我拿出计数器,在计数器上拨出了204,然后问学生如今要减去108,你们看一看在个位上,能不能从4里面减去8?学生说:不能。

“应该从十位上拨掉一个一珠子,加到个位上再减。

”“可是,如今十位上有珠子吗?”“没有。

”“那应该怎么办啊?”学生说:“从百位上退1个。

”“百位上退1,那应该在哪一位上拨10个珠子呢?”“一个百是多少个十呢?”“10个十”“应该在哪一位上拨10呢?”学生说:在十位上拨10个珠子。

我问:为什么?学生:因为1个百是10个十。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万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万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万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第一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万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设计万以内数连续退位减法一、教材分析:教材以美丽的云南为情境提出旅游中的一个行程问题,引出减法计算。

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是笔算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减法,例2是笔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例3是整百数减三位数。

二、学情分析:三、教学班级:四、教学时间:五、教学目标:六、教学重点:减法的计算法则。

七、教学难点:连续退位减法。

八、课的类型:新授课练习九、教学方法:讲授、交流、谈话、操作、指导十、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十一、教学过程:一、复习口算。

(用口算卡片出示)80-7=35-8=63-4=26-7=42-5=43-6=32-9=65-9=竖式计算。

(学生板演)54-21=79-37=65-24=计算后提问: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二、新授1、教学例题1师:放假同学们都喜欢去旅游,在我国云南有三个美丽的地方,分别是丽江、大理和昆明。

请同学们看课本,这就是我们的行车路线,我们做飞机到昆明,然后从昆明出发。

问:我们先到的第一站是哪里?我们走了多少千米?我们距离下一站丽江还有多远?地图上表有吗?问:书上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大理到丽江的距离,应该怎么办呢?你从书上观察到了什么线索?师:我们可以用总的路程减去第一站所走的路程,就可以知道大理到丽江的距离了。

师:请你们观察22页的图与23页的图有什么共同和不同的地方?师:通常我们可以用线段图的方法来解决路程或者工程等问题,图中昆明到丽江的路程被拉成了一条直线,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更加明了了。

师:请你估算一下大理到丽江有多远?你觉得小女孩的方法好吗?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学生独立完成竖式填空,指明学生到黑板演示集体讨论,依照法则进行评讲问:连续退位减法中你觉得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2、教学例题2师:现在我们把517改成507,想一想,计算上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发言同学计算出了正确的结果,但是计算的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你们看这样好不好,同学们前后桌为一组,互相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然后小组推选出一个代表,把你们认为最容易理解的方法说给大家听,好不好?哪一想说说你们的方法?指学生到黑板前来,边讲边板书。

2023年连续退位减法的教学反思_1

2023年连续退位减法的教学反思_1

2023年连续退位减法的教学反思2023年连续退位减法的教学反思1本单元教学内容是20以内退位减法,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二是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

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并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许多教学资源编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设一个真实的情景,吸引学生想得出结果,然后引出计算。

这样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另一方面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如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一年级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而且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

我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展示每个人的学习潜能。

练习时我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

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在教学时,启发学生独立观察发现,主动提出不同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自己搜集信息和数据,进行探索解答;最后交流成果,完善答案。

从这一完整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作用,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20页的例5,是一道利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和以往解决问题不同的是这道题中出现了“我们队踢进了4个球”的多余条件,这个多余条件很容易干扰学生解题,是教学难点。

教学例5时,我先是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让学生想一想,题目呈现的信息中,哪两个信息有联系?要求“还有几人没来”需要哪两个信息?学生都积极发言,说出了有用的数学信息和问题。

万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含试卷)

万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含试卷)

万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万以内退位减法”是学生在学会计算“百以内退位减法”和直接的“万以内不退位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我认为按照常理来说,只要学会了百以内的退位减法,对于学生来说数位的多少并不是很大的问题,只要学会了简单的退位减法,复杂的也是同样的计算过程,应该不会很难才是。

问题一: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要让学生明确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就要从百位上退1当10,再从这个退下的10中退1到个位当10,这时十位上是9,对于这一算理,我是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的,然后我也进行了强调,但在练习过程中,我比较重视学生说算法,忽略了学生对算理的叙述,结果学生在计算时要么忘记退位,要么不该退位的也退位。

问题二:在学习加减法的验算时,我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去写验算方法,然后让学生交流方法,这种体验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了算法、算理。

但在学习完加法的验算方法后学生提出了减法应该怎样验算呢?我没有过多的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就顺势把减法的验算方法也讲了,结果就造成学生练习时间不够,对加减法的验算方法掌握的不扎实,尤其有一部分学生总把验算后的得数写在算式得数位置上,这都是课前思考不足造成的。

反思一下,作为教师教学之前首先要认真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认真有效的落实于课堂教学中。

同时,教学之前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不能想当然用自己的主观认识来替代学生的认知规律,要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扎扎实实的进行教学。

总之,读懂教材、读懂学生是教师准确定位教学目标、重难点的前提。

教师只有在教材与学生中寻找平衡,才能在课堂上演绎智慧与精彩,使课堂更有实效。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将一个正方体钢坯锻造成长方体,正方体和长方体()A.体积相等,表面积不相等B.体积和表面积都不相等C.表面积相等,体积不相等D.体积等于表面积2.把一个分数约分,先用7约了一次,再用2约两次,得,则原来这个分数的倒数是(),原来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

《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这是三年级上册连续减法例2,这是在学习了加法的基础上学习的,这节课采取全生本的方式进行的,从整体上看孩子们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主动,有质疑、有交流、有互动,孩子的思维得到了全面的调动。

孩子在课堂上的思维碰撞已经基本成型。

从细节看,课前三分钟环节还是向以前一样,由孩子们按照原来的方式准备课前三分钟的内容,第一道问题就震惊了全场,389+156=?这个问题要让三年级的孩子口算确实存在难度,连我也有些蒙场。

因此我决定对课前三分钟进行改进,改成20以内加减法口算,因为这是一切计算的基础。

整个课堂孩子反应非常好,倾听仔细,发言积极,质疑非常到位,就到点上。

我很是欣喜,孩子们计算的方法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的多,都有些刹不住。

原本以为很成功的一堂课,其实却是失败的。

1.只过分追求方法多样性,没有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缺乏练习的环节。

2.笔算竖式没有突出,孩子们板书上书写太乱。

经过教研员的点化让我茅塞顿开,在板书设计上,我应该把507-438这个算式下面的位置流出来,专门进行竖式计算的演练,以此来突出重点——竖式计算。

教师还应该把控一下时间,在孩子汇报的'方法过多时,教师应该选择喊停,让剩余的方法放到课下交流,给孩子们一些练习的时间。

在方法多样性的汇报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别人已经呈现的方法上进行改进,优化,提出更加优化有效的方法,而不是没有层次的罗列。

如果是那样的话层次会非常清晰,课堂会非常完美。

有了专家的建议,我试着用上面的方法来讲例3,整百数减三位数。

相同的小研究设计,用专家指点过的方式进行授课,确实有不一样的惊喜效果。

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还让孩子们完全展示了自己的方法,而且完成了教学目标。

我十分兴奋,这是我做生本以来的第一次兴奋,刻骨铭心。

2、《退位减法》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安排了许多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 《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是三年级上册学生学习退位减法的难点。

学生已经理解掌握连续退位减的方法,但是对于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零的连续退位减确实很难理解,个位上不够减,向十位借1,十位上是0,再向百位借1,即10个10,然后十位退1作10,借给个位10个1。

在这个过程中,各位数上的变化情况因为有0的出现而更加复杂。

本节课我把重点放在了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的教学上,学生理解了算理,计算方法就自然掌握了。

如今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为了学生能轻松学会本节课,主要做了以下几点:一、加强计算练习,口算10道题,每节课进展口算练习,训练进步学生的计算才能,同时笔算学生已经掌握的退位减法,说一说应注意是什么,复习回忆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为本节课研究学习作准备。

二、注重计算过程中算理的理解,抓住关键问题提问。

多让学生讲讲计算的过程,紧紧抓住为什么十位上的0会变成9?帮助学生打破重难点。

三、在本节课,十位上的计算过程是学生最难掌握的,而个位和百位上的计算方法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就已经掌握了,也懂得迁移过来,可十位的计算方法却是第一次碰到,因为十位扮演了“借”与“被借”两个角色,学生很容易忽略了其中的一个角色,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屡次说出十位的计算过程,不断稳固计算法那么,并帮助学生打破重、难点,如点上退位点的数要很快反响是多少,和学生共同总结出“0上有点看作9,其他数上有点看少1”这一规律,让学生能更好、更快、更准确地计算。

四、直观图示的有效使用,详细形象,很好的辅助教学。

计算教学枯燥无味,特别是对算理的讲解上,老师反复强调,学生却很难理解。

这节课我利用计数器的直观图示,很好的帮助了我,对计算过程的每一步详细生动,学生感兴趣,容易理解。

1、画计数器使算理的呈现直观形象,一目了然。

计算507—348,出示计数器507,个位减去8不够减,向十位借一,而十位上是零,没有珠子,只能再向百位借一,返回到十位上是10个10,再借给个位一个10,那么个位是17—8,十位上本来借来10个10,可是借给了个位1个10,还剩9个10。

退位减法教学反思优秀3篇

退位减法教学反思优秀3篇

退位减法教学反思优秀3篇以内的退位减法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十几减9、十几减8,找出计算规律,提高计算速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2、初步学会解答用图画形式出现的求另一个加数的应用题.认识应用题的结构,理解数量关系,为学习文字应用题做准备。

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被减数和差,找出计算规律,提高计算能力。

难点:学会求另一个加数的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

教学准备:小黑板、卡片。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知识点落实):一、复习十几减9和十几减8,在复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规律1、教师在黑板上竖着依次书写:11,12,13,…,18,出示可以移动的练习卡片,依次从上到下移动,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减去9的得数,并写出来.师:观察被减数和差,说出十几减9在计算上有什么规律?(十几减9的差都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1)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因为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先用10减9剩1,1再加被减数个位上的数,所以十几减9的差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1)师: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怎样想比较快?(给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加1.)教师出示十几减9的式题卡片(打乱顺序),让学生口算.2、教师在黑板上竖着依次书写:11,12,13,…,17,出示可以移动的练习卡片,依次从上到下移动,让学生说出每个数减去8的得数,并写出来.师:观察被减数和差,说出十几减8在计算上有什么规律?(十几减8的差都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2)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因为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先用10减8剩2,2再加被减数个位上的数,所以十几减8的差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2)教师出示十几减8的式题卡片(打乱顺序),让学生口算.二、进行加法和减法的混合练习1、出示小黑板,写好以下三组题:指定三名学生到前面把算式和相应的得数用线连起来,看谁做得又快又对.2、出示口算卡片,请两名同学起立进行抢答,谁先答对给谁加1分,最后看哪位同学累计分高.8+3 11-9 10-89+6 14-8 15-8 8+5 18-99+7 17-9 14-98+89+2 9+812-816-9三、教学补充题。

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上传).doc

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上传).doc

《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周琼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学习千以内的退位减法的基础丄进行学习的。

这是笔算减法屮最为复杂的一种,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要理解并掌握这一知识点,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减法。

一、教学过程回顾。

1、复习铺垫。

在新课的一开始,我复习了千以内的退位减法,出示了224J08,让学生自己计算并说说退位减法的算理,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2、教学例4,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在复习的基础上直接出示例4: 713-548,学生试做,然后小组讨论:个位和十位都不够减怎么办?这个例题的计算虽有一定的难度,但由于有前面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1个10作10个1”,十位不够减向百位“借1个百作10个10”来减的基础,学生理解算理还是比较容易的。

因此, 在这个例题屮没有过多的与学生纠结,学生讨论之后汇报了计算方法,教师只是强调退位后要打上退位点,在计算屮要少1。

学生在相关的针对练习中也还算顺利,多数学生掌握较好。

3、教学例5,理解屮间是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整百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掌握整百数减三位数是三位数减法屮最难的部分。

这里的教学活动我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利用例题内容列出算式800-736,让学生试算,当学生发现竖式计算吋个位不够减。

按照已有认知结构,要从十位退1。

但是,被减数十位上是0,无法直接退1,怎么办?许多学生都在苦思冥想,有的皱着眉头,有的窃窃私语,有的看着我……,半我问及怎么了?有学生问:老师,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但十位上是0怎么退啊?我没有立即给予解答,而是问其他孩子,你们说该怎么办?这吋学生小秋说:可以先从百位上退,退给十位,然后再退给个位。

我问学生你们听明白了吗?许多学生摇着头说:不明白。

我笑着说:小秋刚才说得很对,只是大家还是不太理解,那么我们借助我们的好朋友,计数器来看一看好吗?学生点头,我拿出计数器,在计数器上拨出了800,然后问学生现在要减去736,你们看一看在个位上,能不能用0减去6?学生说:不能。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反思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反思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反思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

第一节课下来,我就有点不知所措了。

计算错误五花八门,而且速度很慢,很多孩子20以内的加减法还不够熟练,也有个别孩子得不停地掰着手指。

总体感受,效率很差。

而后的几节课,我在教学设计上又下了功夫,针对计算难点,容易混淆的地方,特别作了个详细的对比并进行了重点强调。

对计算的注意点,每节课伊始都让学生反复强调。

整个单元上完,经过考查,还是让我大失所望。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计算教学这么失败呢?认真地回忆、细细地分析,我想可能应该归因于以下三方面吧。

其一,练习的量不够。

计算毕竟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我觉得还是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

新教材的计算教学全部是贯穿于解决问题中进行的,每节课的巩固练习最多只安排2至4道题目。

再加上配套的作业本难度偏大,得由老师在课堂上扶着做,因此,每天作业本上的作业都弄得师生筋疲力尽,课外也就没有时间好好地补充一些练习。

这样,仅仅靠课本和作业本上少得可怜的几道练习题,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学生的计算不熟练,导致了在计算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错误。

其二,缺少良好的计算习惯。

我们天天要求自己要“授之以渔”,而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还是很不够的。

刚开学,我就非常注重学生作业书写的习惯,要求他们把字写端正,列竖式要用尺划直等,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在这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

但读题的习惯还存在问题。

有的孩子对解决问题的题目只读一遍就匆匆动笔,导致方法错误。

有的孩子拿到题目就列竖式,导致抄错数字的现象相当严重。

再如,对加减法的验算,虽然教师一再强调验算的目的与方法,可绝大部分的孩子还是为了验算而验算,所以验算结果与原题目中的数不同也不会察觉。

另外,做完作业后不会检查也是导致计算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万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万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上周我校进行听评课,感受很大。

新教学模式在我校已经推行将近一年,也是老师们探讨最多的话题。

走新路,难,主要是思想的转变难,放手让学生去做,怕学生乱,收不住;怕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怕有些学生不参与。

构建学案应该是个亮点,可是怎么也亮不起来,……。

本节课有太多的生成。

一、本想着学生自己看书找出重要信息,简单分析,计算就行,没想到由于我班学生平时就很细腻的性格完全打乱了我的预设,学生在书写中的单位名称,答,回答的是否完整说明中占用了时间。

[对策] 我把时间留给学生,还课堂真实,表扬学生的认真,表扬学生敢于对书本质疑。

二、书上有个问题:百位上为什么不是4?一生也提了出来,我知道该生是为了我好,为了迎合我的讲课。

[对策] 我幽默地把问题抛给了学生:“谁相信陈子恒不会这个问题?来,会的告诉他!”我知道这个孩子的性格很开朗,才这么做。

三、学生总是问我:“老师列竖式吗?”[对策] 询问学生是不是有更好的计算方法,了解到学生口算时,我告知竖式的好处。

四、学生在总结列竖式应该注意什么时,我顺着学生引出四位数的进位加法,并当堂出题计算,这个生成我觉得是个亮点。

教学生知识,要教会学生继续学习后续知识的方法。

我思考自己做的好的还有一点,就是智慧星环节。

每节课始我都会让每个大组选出本节课的鼓励生,课上把回答问题的机会留给他们,让他们惊醒并感受点滴的进步,并为自己的小组摘取智慧星。

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其实我觉得小结环节设置的也挺自然的,给小丸子检查作业,你想对她说点什么?学生总结出列竖式应该注意什么。

同时教育我们的孩子平时养成认真的好习惯。

这节课遗憾的是学生小组讨论了提出问题,但没有赶上展示,本想每个组选一个好的问题展示在小白板上,但时间有限,考虑到小白板孩子们写起来还有些不适应,展示在黑板上也行,但没来得及。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

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反思1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

但第一节课下来,我就有点不知所措了。

计算错误五花八门,而且速度很慢,很多孩子20以内的加减法还不够熟练,也有个别孩子得不停地掰着手指。

总体感受,效率很差。

而后的几节课,我在教学设计上又下了功夫,针对计算难点,容易混淆的地方,特别作了个详细的对比并进行了重点强调。

对计算的注意点,每节课伊始都让学生反复强调。

而今,一个单元上完了。

中午,让学生独立做了一篇同步练习上的配套作业。

批阅完,还是让我大失所望。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计算教学这么失败呢?认真地回忆、细细地分析,我想可能应该归因于以下三方面吧。

其一,练习的量不够。

计算毕竟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我觉得还是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

新教材的计算教学全部是贯穿于解决问题中进行的,每节课的巩固练习最多只安排2至4道题目。

再加上配套的作业本难度偏大,得由老师在课堂上扶着做,因此,每天作业本上的作业都弄得师生筋疲力尽,课外也就没有时间好好地补充一些练习。

这样,仅仅靠课本和作业本上少得可怜的几道练习题,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学生的计算不熟练,导致了在计算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错误。

其二,缺少良好的计算习惯。

我们天天要求自己要“授之以渔”,而实际上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还是很不够的。

刚开学,我就非常注重学生作业书写的习惯,要求他们把字写端正,列竖式要用尺划直等,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在这方面还是做得比较好的。

连续退位减法的教学反思范文模板

连续退位减法的教学反思范文模板

连续退位减法的教学反思范文模板连续退位减法的教学反思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连续退位减法的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连续退位减法的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不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主要通过让学生探索并掌握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的基本方法,并结合具体的数量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用加法验算减法的方法。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又有了三位数加三位数笔算的经验积累,所以引导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进行迁移,自主理解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的笔算方法是非常简单的。

反而是减法的验算,不同于前面刚刚学过的加法的验算,所以我把重点放在了理解掌握验算方法上面。

减法的验算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联系具体的数量关系,从而理解掌握利用加法进行的验算方法。

要让学生在真正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自主探究验算的方法是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所以在导入环节,我就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填表,填表有两个作用,一是在计算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减;二是在计算过后通过观察表格进行讨论,借助具体数据,发现理解“原有本数”“借出本数”“剩下本数”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为下面学生能运用这些数量关系进行验算方法的探究奠定基础。

事实证明,学生通过这一个环节,比较好地认识了这组数量关系,也就出现了学生根据数量关系提出了两种不同的验算方法。

这里数量关系借助纸条进行适当移动,对于帮助学生比较清晰地认识验算的方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虽然教材只要求学生掌握用加法来验算减法的方法,但是这里学生提出来可以用减法来验算,就说明他们比较好地理解、运用了前面的数量关系。

所以我还是让学生一起来口头算一算,这也是对减法笔算的巩固,又因为通常都是用加法来验算减法的,为了更加突出利用加法来验算的方法,我让每一个学生都动笔来算一算,这样操作,不仅让学生体会了减法验算方法的多样化,又突出了常用的验算方法。

《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5篇

《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5篇

《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5篇《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安排了许多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使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教学活中,加深10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理解,同时感受数学的应用意义,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课堂充满了愉快的学习氛围。

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有如下的体会。

1、用故事导入新课激起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儿童主动探索知识的心理基础,更是注意力的重要源泉。

在故事的讲述中设置许多问题,诱发出探索性思维活动。

有趣的故事,结合课本内容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学生探索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

2、探究与合作相结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为了教给学生新知识,而是为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懂得用已学的.方法去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在教材中,像32—19=?应该怎样算,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学生用学具分别表示32和19,然后动手摆一摆。

在这里,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动手操作学具和发表自己想法的机会。

为鼓励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自己说说是怎样想的?对不同的方法都给予了肯定。

并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

然后我简单的说了退位现象及退位点之后我放手让学生尝试先练习,试着自己解决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

学生计算的劲头很高,问他们有问题吗?都一致摇头说没有。

计算结果很快交上来了,我发现学生的错误比较多。

总结错误类型有:题目数字抄错导致计算错误;该退位的没有写退位符号。

我想学生是会计算的,只是很容易出错误。

我没有过多的批评,让孩子一一订正之后,总结了几种主要的错误情况,让他们分别对号入座,并且一起总结出了检查的三步骤。

(1)读三遍题目,竖式一遍,以防抄错题;(2)检查竖式的得数有没有漏写;也许是刚刚经历了错误,所以印象特别深刻吧,练习时学生的正确率大大提高了。

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退位减法教学反思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由于本单元内容是在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有一部分学生直接通过“想加算减”,就能比较顺利地学会20以内的减法,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加法不够熟练,在初学减法时会感觉无从下手。

所以,课堂上我给学生提供了小棒,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索口算方法。

例1教学十几减9,情境图引出的是13-9的计算,学生摆出13根小棒(左边10根,右边3根)后,要从中拿走9根,而不同的拿法,就体现了不同的计算方法。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方法意识是不明显的,他们基本上都是数出9根拿掉,(其中有从左边开始数的,也有从右边开始数的)然后数数还剩4根,知道了13-9=4。

至于从哪部分里拿走了9根,体现了怎样的计算方法?学生是不明确的,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

所以,学生交流的时候,我就在黑板上画小棒,再现了学生的拿法:(一)从左边起数出9根拿走,其实就是先从几里减去了9?剩下几根?右边本来有几根?一共剩下几根?边讲边板书:10-9=11+3=4。

(二)从右边起数出9根拿走的,先引导学生看清楚,13可以分成10和3,说一说你是先拿走了几根?这时剩下几根?还要再拿走几根,为什么?最后剩下几根?板书:13-3=1010-6=4。

我的意图是:学生有了这样的操作方法,教师就要想办法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认识这种方法,使学生基于操作的感性认识抽象成数学思维,掌握口算方法后,就可以将方法迁移到不同的题目上去了。

但是实践中发现,这样的抽象过程学生较难理解,特别是第二种方法,学生不理解为什么先要想13-3=10,由此我觉得,这个抽象的过程应逐步过渡,给学生一个认识上的坡度,使他们的思维水平自然而然逐步提高才合适。

所以在教例1的时候,还是应该注重学生感性认识的积累,教师应顺着学生的思路,围绕学生拿小棒的方法,结合实物进行讲解,达到慢慢引导的目的。

比如第一种拿法,引导学生说出:“从10根里拿掉了9根,还剩1根,加上右边的3根,等于4根”就可以了,第二种拿法则是:“先拿走右边的3根,再从10根里拿走6根,还剩4根”。

《万以内数认识》数学教学反思

《万以内数认识》数学教学反思

《万以内数认识》数学教学反思引言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实用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在数学教学中对于认识数字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以《万以内数认识》为核心内容,从教学实践角度出发,对数学教学中对于万以内数的认识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意见。

1. 教学内容的设置数学教学中,教学内容的设置是十分关键的一环。

在教授万以内数认识的时候,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的概念。

例如,可以通过购物的例子来引导学生认识数字、加法和减法操作的意义。

2. 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讲解式教学可以用来讲解数字的基本概念和操作规则,但这种方法存在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问题。

因此,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探索和实践来认识数字和数字的运算规律。

3. 教学资源的利用借助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教学资源的利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学软件等现代教学工具,通过图像、动画和音频等多种形式来呈现数字的认识。

同时,互联网上丰富的教育资源也可以为教学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料。

4. 学生个性化差异的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都有所不同,教师需要关注学生个性化差异,提供不同层次的教学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对于那些对于数字的认识较困难的学生,可提供更多的练习和反馈,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万以内数的认识。

5. 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教学评价是教学反馈的重要手段,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为教师提供教学改进的依据。

在数学教学中,应该设计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包括书面测试、口头回答问题和实际操作等,综合评价学生对于万以内数的认识。

6. 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是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他们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

对于教授万以内数认识的教师来说,他们需要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熟悉教学内容的教学法和教学资源的应用,同时还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差异,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

《退位减法》教学反思范文(通用8篇)

《退位减法》教学反思范文(通用8篇)

《退位减法》教学反思《退位减法》教学反思范文(通用8篇)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退位减法》教学反思范文(通用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退位减法》教学反思1由于在进行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三位数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这就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了正向的迁移,因此,在新授段,我并没有对新授的内容做任何讲解,而是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索与尝试,让学生在亲自探索的过程中掌握计算的方法。

同学交流不仅巩固了所学的内容,也大大地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原有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又获得了新的计算方法。

进而教师对重点内容进行说明和强调,既不繁琐又能画龙点睛,使课堂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在这堂课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起到引导作用。

在新课开始,利用课本上的情境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时,让学生自主探究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和算法,鼓励算法多样化及最优化,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通过小组交流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减法教学反思加减法教学反思不退位减法教学反思《退位减法》教学反思2这节课我以学生熟知的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创设情境。

为学生提供富有情趣的具体情境。

在具体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

使学生以最佳的思维状态投入学习。

这节课我认为做得较好的有以下几点:1、重点突出“退位减法”中如何退位这一难点,通过对比使学生建立知识间联系,逐步形成知识系统。

2、突出算理,重视方法。

计算题教学离不开算理和算法。

算理是基本,离开了算理,算法则会变成空中楼阁。

算法是归宿,这节课,算理不可少,通过尝试计算、同桌互讲等多种方式,逐步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从而更好地掌握方法。

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新理念,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3、在不同形式的练习中,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以内数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万以内数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反思
八五八农场学校---谢淑云
万以内数的连续退位减法,是在学生已经学习的笔算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笔算万以内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1.相同数位要对齐;2.从个位算起;3.退位减: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退一;当10与本位相加再减。

4、千万不要忘了先点点,退1后再减。

在笔算中,只是被减数连续两位不够减,要连续两次向前一位退1,在第二次退位后除了加上本位的数,还要减去上一次退的1,又加又减,计算上思维过程较复杂,容易出错,因此在教学中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我做到以下几点:
1、这节课我首先改变了原有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把静态的情境化,变为生活问题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先通过独立思考、大胆猜测、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本节课的内容我认为学生根据已有的旧知,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可以尝试解决。

因此,教学中我在这部分内容安排时给的时间较多,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较高,并通过自己的实践得出了结论。

3、练习中的问题具有开放性。

学生根据统计图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能完成多少就完成多少,学生不仅对新课内容进行了巩固,也对以往的旧知识进行了复习,使所学知识具有连贯性。

但教学中还有一些不足: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致学生后面的练习时间过短,汇报的有些仓促。

通过本课的教学深刻体会到,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把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向“自主探究”转变,把自己放在一个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的位置上,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教与学真正融为一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